金刚经 一切有为法法 如梦幻泡影 如露亦如电 应做如是观

如何理解《金刚经》的这句「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回答
诸法缘起,会显现出种种现象,而凡夫感觉现象之后,会在知觉过程中中把现象概念化,然后到回忆这个知觉的概念的时候,这个概念又被本能的实体化。这个过程就是佛法中所说的对五蕴、诸法执着为我。佛法的各种实际修行内容,核心都是在停止这个本能的没有依据的实体化的过程,无论是四念住、耳根圆通、一行三昧等等都是指向这个目的。当常见的认知经验中,诸法的实体性这一属性一旦从认知中清除,我们对世界的感知就会变化。而事物如同梦、幻、泡、影、露、电,乃至包括其他经典中的,芭蕉、乾达婆城、虚空、阳焰等这些说法,这不只是理论上的比喻,而是实际能被修行者经验到的现实。上面看着有些理论,因为如果没经过对感知过程的观察,这个现实中运作的过程听起来就是理论。但是当实修者一旦观察到了那个概念实体化的知觉过程,并且在资粮足够的时候第一次停止此过程的情况下,对这个世界的感知会当下产生变化。这个经验发生一次,就会发生第二次,持续的经验会逐渐彻底更改人的认知习惯,并进一步改变相关的行为模式。而这种经验,只有修行得力才能实际体会到,只靠对文字的观摩,当做比喻去反复思量,是无法获得的,所谓说食不饱。附赠此事上南泉普愿禅师的公案,就是斩猫的那位,也是吃茶去的赵州的老师。陆大夫向师道。肇法师也甚奇怪。解道天地与我同根。万物与我一体。师指庭前牡丹花曰。大夫。时人见此一株花如梦相似。陆罔测。 罔测为何?只是因为没有现实体验。
业障蒙覆,纵是菩萨巧舌如簧,也难令此胜义融入你之相续。业障清净,胜解现前。修习佛法,不急欲得解胜义,却自能得解胜义。急于胜义,不得胜义。如大手印中的一个窍诀“慢慢修,慢慢修,慢慢修就能快快到”。踏踏实实的做功夫,不要急于通过言论思维得睽胜义,如此无非缘木求鱼而已,缘木求鱼而已。业障不净,纵是想破脑袋也不得万一。
出自《金刚经》,是有名的经文,以梦、幻、泡、影、露、电等来比喻世间的一切法皆是无常。是有名的《金刚经》六如偈,唐伯虎的号——六如居士正是取于此。这段经文告诫人们不要妄想执著,一切都是过眼云烟,要拿得起放得下。
这四句偈子让我想起《黑客帝国》第一集里那个叛徒一边吃着一桌盛宴,一边说:虽然我知道这一切都是幻觉……(^_^)
我的理解是用银线刺绣在T恤上,很帅!我的理解是用银线刺绣在T恤上,很帅!
我们为什么会认为睡觉时是在做梦,现实生活则是真实的,而不是反过来?一个原因就是,梦是变化多端不受控制的,今晚做个梦自己是只兔子,明晚可能就是个神仙,其中没有一个恒常主宰的我存在,那么我们就会认为这个是在做梦,梦都是虚幻不实的。而现实中,虽然人的一生有生老病死,但是实际上五蕴的变化是很难察觉的,今天长这样,明天还是这样,周末想去公园,下个月要旅游,都可以办到,在这种现象的麻痹下,就产生有一个有恒常主宰的我存在的错觉也就是说,我们将恒常主宰视为真实不虚,反之则视为虚妄不实这个就是我执,因为我的两大特征就是1、恒常2、主宰然而佛陀,告诉我们,我们以为的真实世界不过也是因缘所生的有为法,其中并没有一个恒常主宰的我存在。在漫长的轮回里,我们也是不停的生灭, 变换角色。为了让我们理解的更为形象,就用梦幻,乃至泡影,露电来比喻,从无常虚妄的角度来说明,我们所认为的真实世界其实和梦并没有什么区别,应该用对待梦境的观待来观待我们所谓的真实世界
既然有“有为法”,就有“无为法”。既然有为法如梦、幻、泡、影、露、电一样,短暂且转瞬即逝;那么一定有无为法永恒长存。为啥呢?因为看得见的、摸得着的、说得出的法,都只能适用于某一种人、某一个地区、某一个时代。浅近的例子,比如“女人要胖”、“女人要小脚”、“男人要会做石器/铁器/编程”、“写字要小篆/隶书/楷书”这些(可以举出无穷无尽的例子),前后适用至多几百年,在人类进化的几百万年历史上、地球演变几十亿年的历史上,可不就像闪电一样一闪而过,像朝露一样转瞬即逝,像水泡一样刹那破灭么?所有有为法,转瞬即逝,不应执着。无为法,不可说。
虽然说作为凡夫的我,大概很难推测圣人如「如梦、幻、泡、影」的境界。但毕竟经典中有记载,亦可窥见一二。修后幻法要依二心,一取现境,二决定空。喻如变幻所现象马,要眼识见,如所幻现实无象马,意识决定。(《菩提道次第广论·毗钵舍那》)如幻的感受产生,要经历两个步骤。第一是确定自己的眼前看到如是如是的现象,第二是对胜义谛的抉择,发觉确实在外景上无一物可得。眼睛所看到的境想与意识所了解的事实完全不同,这就得到一个结论:这些显现,仅仅有如此的外相,并没有如此的真实。其实也不神秘。魔术就是。不知道是不是从刘谦上春晚开始,反正我是觉得这几年魔术越来越流行了。看着一张纸在魔术师手里就飞起来了,还会在空中翻转,真是挑战人的神经呀,恨不得揉揉眼睛,捏捏自己的脸,看是不是在做梦。《金刚经》里佛说「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就是这个意思。其实我们在观察外在世界的时候,远远不仅仅是看到那么简单,其实还不自主地附带了一种「实有」的感觉。你想想看,我们的眼睛只能保证自己看到,并不能保证它是这的呀。就好像我们眼睛看到了一个陶瓷的水杯,但我们无法保证这个杯子不是纯金制品,只是外层涂了一层白漆而已。所以说,当通过修行,去除了这一层「实有感」时,如幻,并不否认世俗外相的显现。如幻的世界中,红色还是红色,蓝色还是蓝色,色彩不会减弱,不会淡化。如幻,你本来看到的汽车,将还是汽车,外形不会发生改变。但你心里会了解,所谓汽车,就仿佛用沙子堆积的城堡,并非真正的城堡,只是有如是如是的名字而已。如幻,你知道所谓「大」和「小」只是自己内心的一种主观比较,而并不在外境上真的存在一个「大人」和「小孩子」。每个显现都如它当下的状态一样刚刚好,如是因,如是果,一丝不多,一毫不少。如幻,你大概会了解,所谓「时间」「空间」,只是众生执着实有之后,对变化理解的一种错觉而已。事实上,从来没有一个我从昨天走到今天,也不存在一个太阳从东方运转到西方。佛言:「菩萨闻是阿耨多罗三耶三菩阿惟三佛却后大久远乃得佛者,心不恐怖。从本际起意学以来用不为久也,譬如人意一转顷耳。何以故?无有本际故。」(《道行般若经》卷6〈16 怛竭优婆夷品〉)佛说,菩萨发菩提心,听说需要用很久很久的时间才能够成佛,但是菩萨心里一点也不害怕。他觉得从最开始到成佛时间一点也不长,就好像仅仅一动念头而已。为什么呢?因为从来就没有开始过。以上。
体空观其实,单单对于“一切相”的批判,西方哲学以及现代科学也讲。而且,一些哲学家还提出了类似佛教涅槃境界的猜想,像黑格尔讲的绝对精神,康德所讲的自在之物,这些从性质上讲,都应该是属于无为法,起码是接近无为法,因为它也是不变不动的。然而,他们却认为人不能认知和亲证那个不变不动的东西。比如康德,他证明人在拿理性的认识方法认识对象的时候,就要堕入“二律悖反”了,最后自己否定自己。他们没有发现怎么样证得无为法。然而,佛教不仅讲“离一切相”,而且讲人类可以达到“离一切相”的境界。佛教不是哲学、不是科学,甚至不是宗教,佛教的精华就是用来修行证得涅槃的。怎么修呢?其中的一个方法就是所谓的体空观。《金刚经》中讲体空观的地方就是那首著名的偈子: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观什么呢?观的是有为法,不是无为法。因为无为法是没有办法去观的,我们可以观的只有有为法,一切有为法就是五蕴。怎么去观呢?就观它“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第一,如梦。梦的实质就是自己的意识所变现的。在做梦的时候,对主观感觉来讲是跟现实世界一模一样的,但梦中的境界有没有它的实体呢?梦中所见的山河大地、各式人等,有没有它的实体呢?醒来一看是什么都没有啊。只有自己的意识、自己做梦的心,梦是自己的心制造的一场梦幻游戏。有为法是动的不是静的,它就是一个能够变造一切幻想的一个心识。这个心识又是无相的,又是完全没有自性的,这个跟梦的性质最为相近。第二,如幻。幻就是一种魔术,当时印度的一种魔术,让人产生幻觉。幻觉是看错了,但在幻觉当中,会把假的当作真的。而且这种幻觉不是完全没有实体,比如孙悟空把自己的身体变作一座庙,尾巴没办法藏了,最后变为背后的一根旗杆。它还是要有一个实体。第三,如泡。泡就是水泡。水泡就是下雨的时候,雨水落在水面上起的一个泡。这个水泡里边是空的,而且很快就消灭了。这个比喻说明中空,它没有物质实体;而且无常,很快就消灭了。但它是不是完全没有实体呢?并不是的,它还是由水构成的。第四,如影。影就是指镜子里或水里所显现的面相。这个影像跟自己一不一样呢?是一样的。但是不是自己呢?显然不是。这个就比喻我们虽然通过五官看到世界,要说它跟世界的真实本面不一样呢?那也不是。就是佛拿他的肉眼去看的话,也跟人看见的是一样的。但它是不是世界的真实面目呢?不是的。世界的真相是“无相、 无不相”,它跟我们看到的面影的性质是不一样的。第五,如露。朝露的性质就是无常,太阳出来以后很快就消失了。这仅仅是讲它无常。一切有为法就像朝露一样是无常。这个在古代的好多诗词里面都有的。比如曹操就讲“譬如朝露,去日苦多”。第六,如电。闪电非常短暂,一刹那之间就消失了。闪电就是阴阳两种电子相碰,产生很大能量,发出闪光。物质现象最基本的元素构成就是电子。电子都在飞速地运动,它是刹那无常的。分析到最短的时间单位,我们也找不到什么东西能够保持不变。这个比喻就是讲有为法“刹那灭”的特点。这六个比喻合起来,我们就可以知道“有为法”是心识变现的、无常的、无我的。它跟诸法实相不一样。这整个偈子就是一个修观的方法、修观的口诀。拿直觉去体会,反复体会自己所经验的一切有为法都是这样,当我们观到跟有为法的实相完全相应一致的时候,那么就证得了无为法。因为诸法实相,真如也就是有为法的真实。真实按照佛法是可以通过理性思维,也可以通过直觉的体会,作为桥梁去证得的。这样观下去,观到一定的时候,就证得了。本文出自陈兵居士的开示。
一切有生灭造作的现象与形态,如做梦一样,并不真实,如气泡一样,并不长久,如闪电一样,稍现即灭,应该这样看待世间各种变幻的事物。
已有帐号?
无法登录?
社交帐号登录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的字面意思以及感悟?
纪桑夏4664
出自《金刚经》是金刚经最后一个四句偈.意思大概是:世界上的一切现象都是由因缘构成的,也就是说,世界上所有的因为、因缘,和合而成的现象、事物,都是暂时的,如同梦幻泡影一样不真实.因为事物是由条件构成的,所以一旦事物存在的条件消失了,事物也就消失了.一切由条件构成的现象,都是虚幻的,好象梦幻泡影,好象露水闪电一样.最后这句“应作如是观”的意思是:一切有的东西,都如梦幻泡影一样,你可以说它像露珠,也可以说是闪电,世间事物都应该这样看待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这话是佛对执着修行法门的弟子说的。法门是对症下药的药方,每个人都是不同的个体 ,所以药方也是不同的,而且修行过程中相应自己的实际情况还要做调整,也就是换药方换法门。所以本质上法门是不可能解决一切问题的法宝,但修行中的人很容易当局者迷,落在法中打滚,所以这时当把法当梦幻泡影看,不可执着才有机会跳出来更上一层楼。个人浅见,当以经论为准,多读经论才是正道。...
这句话对深信的有意义……即使不明事理也能受用……对有障碍的众生他不明事理就不愿意相信……因为他只能看到表面……事理我仅举一例……不了解说再多也没用……如果真想了解就多看佛经……譬如眼前有座山……你转个身山就在你的背后……不管有没有悟目标都是不受境界所转……一者是坚信佛言发大誓愿(看似迷信但没善根绝不可能……)二者就是了悟自性……一者发真心……二者觉真心……这...
凡所有相,皆是虚妄。
扫描下载二维码一切有为法 如梦幻泡影 如露亦如电 应作如是观 的意思这句话出自哪,蕴含着怎样的佛教道理和现实道理
  出自金刚经.  南怀瑾讲解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这是金刚经最后一个四句偈.金刚经有好几个四句的偈,「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等等,共有两三处地方.所以有人提出来,金刚经中所说的四句偈,究竟指的是那个四句偈?  那四句都不是!这四句偈,离经而说是指空、有、非空非有、亦空亦有.假如一定要以偈子来讲,非要把它确定是那四句不可的话,你就要注意金刚经所说的:不生法相,无所住.非要认定一个四句偈不可,就是自己生了法相!所以说都不是.这才是「不取于相,如如不动」,才能讲四句偈.  有为法与无为相对,无为就是涅盘道体,形而上道体.实相般若就是无为法,证到道的那个是无为,如如不动;有为的是形而下万有,有所作为.一切有为法如梦一样,如幻影一样,电影就是幻.泡是水上的泡沫,影指灯影、人影、树影等.佛经上譬喻很多,梦幻泡影,水月镜花,海市蜃楼,芭蕉,又如犍达婆城,就是海市蜃楼,如阳□,太阳里的幻影等.  年轻的时候学佛,经常拿芭蕉来比,我说芭蕉怎么样?「雨打芭蕉,早也潇潇,晚也潇潇」,这是古人的一首诗,描写一个教书的人,追求一位小姐,这位小姐窗前种了芭蕉,这个教书的就在芭蕉叶上提诗说:「是谁多事种芭蕉,早也潇潇,晚也潇潇」.  风吹芭蕉叶的声音,煞煞煞……吵得他睡不著,实际上,他是在想那位小姐.那位小姐懂了,拿起笔也在芭蕉叶上答覆他:「是君心绪太无聊,种了芭蕉,又怨芭蕉」.  是你自己心里作鬼太无聊,这个答覆是对不住,拒绝往来.我们说芭蕉,难道佛也晓得这个故事吗?不是的,这是中国后来的文学,砍了一颗芭蕉,发现芭蕉的中心是空的,杭州话,空心大老倌,外表看起来很好看,中间没有东西.所以这十个譬喻梦幻泡影等都是讲空,佛告诉我们,世间一切事都像作梦一样,是幻影.  梦幻中如如不动  二十年前的事,现在我们回想一下,像一场梦一样,对不对?对!梦有没有啊?不是没有,不过如作梦一样.当你在作梦的时候,梦是真的;等到梦醒了,眼睛张开,唉呀,作了一场梦!你要晓得,我们现在就在作梦啊!现在我们大家作听金刚经的梦!真的啊!你眼睛一闭,前面这个境界,这个梦境界就过了,究竟这个样子是醒还是梦?谁敢下结论?没有人可以下结论.你一下结论就错了,就著相了.  幻也不是没有,当幻存在的时候,好就是真,这个世界也是这样.这个物理世界地球也是假的,它不过是存在几十万亿年而已!几千万亿年与一分一秒比起来,是觉得很长,如果拿宇宙时间来比,几千万亿年弹指就过去了,算不算长呢?也是幻呀!水上的泡泡是假的真的?有些泡泡还存在好几天呢!这个世界就是大海上面的水泡啊!我们这个地球也是水泡,你说它是假的吗?它还有原子、汽油从地下挖出来呢!那都是真的呀!你说它是真的吗?它又不真实永恒的存在!它仍是幻的.你说影子是真是假?电影就是影子,那个明星林黛已经死了,它再放出来一样的会唱歌会跳舞,李小龙一样打得匹哩趴啦的.所以金刚经没有说世界是空的,可是它也没有告诉你是有的,空与有都是法相.  所以你研究了佛经,说金刚经是说空的,你早就错得一塌糊涂了,它没有告诉你一点是空的,它只告诉你「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梦幻泡影是叫你不要执著,不住,并没有叫你空不空.你如果说空是没有,金刚经说:「于法不说断灭相」,说一个空就是断灭相,同唯物的断见思想是一样的,那是错的.当梦幻来的时候,梦幻是真,当梦幻过去了,梦幻是不存在的;但是梦幻再来的时候,它又俨然是真的一样.只要认识清楚,现在都在梦幻中,此心不住,要在梦幻中不取于相,如如不动,重点在这里.  当你在梦中时要不著梦之相;当你做官的时候,不要被官相困住了;当你做生意的时候,不要被钞票困住了;当你要儿女的时候,这个叫爸爸,那个叫妈妈,不要被儿女骗住了;要不住于相,如如不动,一切如梦幻泡影.下面,「如露亦如电」,早晨的露水也是很短暂的,很偶然的凑合在一起,是因缘聚会,缘起性空.因为性空,才能生缘起,所以说如露亦如电.你说闪电是没有吗?最好不要碰,碰到它会触电,但是它闪一下就没有了.  很多人念完金刚经,木鱼一放,叹口气:唉!一切都是空的.告诉你吧!一切是有;不过「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这是方法,你应该这样去认识清楚,认识清楚以后怎么样呢?「不住于相,如如不动」.这才是真正学佛.所以,有许多年轻人打坐,有些境界发生,以为著魔了.没有什么魔不魔!都是你唯心作用,自生法相.你能不取于相,魔也是佛;著相了,佛也是魔.所以,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这就是最好的说明,佛讲到这里,金刚经全部圆满.  愿消三障诸烦恼 愿得智慧真明了 普愿罪障悉消除 世世常行菩萨道  愿以此功德普及于一切 我等与众生 皆共成佛道  2.净空法师开示: 经文:何以故.一切有为法 如梦幻泡影 如露亦如电 应作如是观  这是把为什么不取于相,如如不动的真相说出来了.天亲菩萨在百法明门论里面,把一切法归纳为一百法,他是依据弥勒菩萨瑜伽师地论里面的六百六十法归纳而成的,作为大乘教科书的启蒙.这一百法里面又分为两大类,有为法与无为法.  心法八(八识),心所有法五十一(心所有法即心理作用),色法十一(色法即物质),不相应行法二十四(不相应行法是从心、色变现出来的),总共有九十四类,这叫有为法.  ‘一切有为法’,包括起心动念的心,心也是有为法.相是假的,起心动念那个心也是假的.本经跟我们讲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那个心就是讲八识,那是假的不是真的.相是假的,心也是假的,虽是假的,它有那么一回事情,它有个幻相,像怎一回事呢?如‘梦’.佛在此地举了六个比喻,六个比喻是以‘梦’为主.其余五个比喻,都是形容梦不是真的.梦如‘幻’,梦如‘泡’(水泡),梦如‘影’,幻、泡、影三个字,是形容梦之不实.‘露’和‘电’是比喻梦之短暂.我们在六道、在十法界,经上常讲时劫之长:三大阿僧只劫,无量阿僧只劫,无量劫来,说的再多也是露,也是电.为什么?比起永恒的真性,那它就太短暂了,佛教我们要作‘如是观’.有许多同修常常问我:怎样能让心清净?怎样能放下万缘?佛这首偈就是教我们怎样放下,教我们怎样得清净心.能把这首偈参透了,释迦牟尼佛四十九年所说之法,不外这四句.所以世出世间,一切诸法不是真的,何必去计较,何必那么认真呢!明白了,自然就能随缘,心才清净.我们修的是不取于相,如如不动.顺境随顺顺境,逆境随顺逆境.善缘随顺善缘,恶缘随顺恶缘.在天堂随顺天堂,在地狱随顺地狱.永远保持一个常住真心,这才是真正修菩萨道,真正在学菩萨行.  在一切法相当中,能够把它看成‘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你是在修最高的金刚般若法门.不是天天捧著金刚经念,那叫修金刚般若法门,不是这样的.诸位冷静想一想,你入这个境界,怎么不快乐不自在?善缘很自在,恶缘也很自在,平等心现前了,‘是法平等,无有高下.’跟前面这两句(‘不取于相、如如不动’)合起来很有味道.把这四句合起来,受持四句偈,不就这四句最好吗?常常放在心中—‘是法平等,无有高下.不取于相,如如不动.’你是修最高的金刚般若波罗蜜.从早到晚,一时一刻没有离开,在在处处都是受持金刚般若波罗蜜,那你得的福,就像经上世尊所说的无量无边,恒沙世界七宝布施,比不上你的福报大,你修的这才真正究竟圆满.如何能够不取不著,这就是说要怎样得清净心?要怎样放下?‘应作如是观’.这段经文是把方法教给我们了,我们读到这个地方,对世尊不能不感激,真正是大慈大悲,把修行的关键、重要的纲领和盘托出.一切诸佛如来在因地里,就是修这个法门成就的.过去以为小乘跟大乘还有差别,读金刚经才知道小乘须陀洹,也是用的这个方法,一直到成佛也是用这个方法.只是每个人用的功夫浅深不同,才有菩萨阶级,正是本经所说的‘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都是修的无为法,不是有为法.有为法舍弃了,有为法是梦幻泡影,舍弃有为,就是无为.在无为法功夫浅深上分等级.功夫浅的—小乘.功夫深的—大乘.这些说法都是佛为众生方便而说,而在他们那些人(指佛菩萨)当中,根本没有这个念头.小乘须陀洹他没有说我证须陀洹果,释迦牟尼佛他成佛了,他也没觉得他成佛了,没这个念头,那叫真清净.如果释迦牟尼佛说:我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了,我成佛了,那就四相具足,四相具足是凡夫,那里是佛菩萨?这才明了从小乘须陀洹到大乘无上佛果,于一切法,心里面都不染著.在世法佛法里,一切随缘,这样我们才真正体会到普贤菩萨十大愿王的‘恒顺众生,随喜功德’.他那个‘顺’一点都不勉强,自自然然,为什么?因为一切法如梦幻泡影.凡夫恒顺众生,有时候心不甘情不愿,是没有看透,不晓得事实真相.轮回十法界是从那里来的?是从有为法来的,取相、分别、执著就有六道,就有轮回,就有十法界.能离相、离念六道十法界统统没有了,这时候的境界—入佛知见,入佛的境界.这段经文注解很长、内容很丰富,我们将全经做个总结,  本经唯一主旨,在于无住,以破我也.观上说如梦之义,可知作如梦观,是贯彻到底的.即是由粗而细、由浅而深、从初学至究竟.一切行门,皆不外此观.观有即非有,不可著有也.观非有而有,不可著空也.‘破我’是破我执.佛在大乘经里讲的很多,六道轮回从我执来的,所以只要有我执,就没有能力超越六道轮回,十法界从法执来的,破了法执,十法界就没有了.破我执六道就没有了.功夫必须先破我执,再破法执. 观空有一切如梦.果能于一切有为法,有即非有.何妨于一切无为法,非有而有.此之谓大作梦中佛事.学人初下手,便作圆顿妙观,不执实、不执虚、不执无.即是本经所说,无我相、无法相、亦无非法相,一空到底矣.涉有不住有,行空不住空,则如如不动矣.便是止观双运,定慧均等.寂而常照,照而常寂.‘观空有一切如梦’:梦的相有,我们知道是假的,不是真的.观一切得失,都像梦中一样,得不必欢喜,失没有苦恼,要这样锻炼清净心,修学平等心,一切随缘.诸佛菩萨到世间来示现度化众生所谓‘梦中佛事,水月道场’,兴建的道场是水中的月影,全是梦幻泡影,不可执著.做不做呢?做.要作梦中佛事,要建水月道场.作不著作的相,建不著建的相.作而无作,无作而作,空有两边不著,这就是菩萨行.‘寂而常照,照而常寂’是如来果地上的境界.我们初学佛的人,如果会用功,把这个道理、事实真相清清楚楚了了于胸中,在日常生活当中,能用这样观行的功夫,就与如来果地上寂照的境界相应.一部金刚般若,‘无住’妙旨,全在‘不取于相,如如不动’上.欲达到不取于相如如不动,全在‘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上.一切学人,当从此观,随顺而入.此观,正是金刚智慧.应如是受持,如是演说.永永流通此绍隆佛种之无上大法矣.这个意思不只是说这部金刚经,诸位一定要晓得,把金刚经的原理原则‘随顺而入’,应用在佛法所有大小乘佛法上、各种宗派上,因为它是最高指导的原理原则.不限于禅宗,不限于般若部,它讲的是原理原则,概括了所有的一切法门.所以这个原则应用在于念佛上是理念,得理一心不乱,生西方实报庄严土.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扫描下载二维码推荐到广播
714487 人聚集在这个小组
(乱世小熊)
(乱世小熊)
第三方登录:无论生活给了你什么巴掌。真心祝愿每一个朋友生活顺利。理财第60课:定期投资指数基金2007年,巴菲特接受电视采访时建议投资者定期投资指数基金:“我认为,个人投资者的最佳选择就是买入一只低成本的指数基金,并在一段时间里保持持续定期买入。因为这样你将会买入一个非常好的投资品种,事实上你买入一只指数基金就相当于同时买入了美国所有的行业。”“如果你坚持长期持续定期买入指数基金,你可能不会买在最低点,但你同样也不会买在最高点。”巴菲特在1993年致股东的信中说:“如果投资人对任何行业和企业都一无所知,但对美国整体经济前景很有信心,愿意长期投资,这种情况下这类投资人应该进行广泛的分散投资。这类投资人应该分散持有大量不同行业的公司股份,并且分期分批购买。例如,通过定期投资指数基金,一个什么都不懂的业余投资者往往能够战胜大部分投资专家。一个非常奇怪的现象是,当'愚笨'的金钱了解到自己的缺陷之后,就再也不愚笨了。”&&理财第61课:投资本质上是创业投资本质上是创业。创业者,最重要的是勇气。既要有勇气去做别人不敢做的事情,也要有勇气拒绝愚蠢的事情。有人说得好,在A股,一年赚5倍的很多,而五年赚1倍很少。&&理财第62课:价值与价格大多数价值投资者对“价值”知之甚少,他们其实就是贪便宜的投机者而已。无论什么时候都是价值第一,至于价格,当然是考虑的重要因素,但非决定性因素。忘掉市场,只专注在生意本身。2015年这轮股灾把太多的人打回原形。&&理财第63课:股市里真正的风险在于内在价值的风险股市里真正的风险在于内在价值的风险,而非股票价格的走势,规避资金的永久性损失,不仅要远离杠杆,更在于认清这家企业的内在价值风险,哪些企业能够轻松超越社会平均水准提升内在价值,哪些企业不容易倒掉,你购买这类企业的支付的价格是否低于内在的价值,这才是决定性的。不少投资者2015年因采取激进的投资策略,导致杠杆爆仓,尤其是年龄比较大的人确实很可怜,但也没办法。年轻人应该尽早进入证券市场学习投资,因为你不趁早进来的话,以后等中老年了有钱了但没投资经验,那时再进来就经不起摔了。&&理财第64课:要想争得第一,先得跑完全程做投资,无论是管理别人的资产还是自己做,引用巴菲特的说法,不上杠杆、不承担不确定性风险这些保守的做法或许不利于业绩,但这是唯一能使我们自在安逸的做法。印第安里斯500英里汽车赛的一位胜利者曾说过:“要想争得第一,先得跑完全程。”&理财第65课:投资不犯错误是不可能的!投资者通过学习可以比别人少犯一些错误——也能够在犯了错误之后更快的纠正,但既要过上富足的生活又不犯错误是不可能的。” 芒格、巴菲特教我们的价值投资不是拥有一种不犯错误的能力,而是比别人少犯一些错误,并尽最大限度的规避一切致命的错误。懂元宝(code0624)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微头条立场
的最新文章
今天小微吃了一份西红柿炒鸡蛋盖饭。借此谈一谈西红柿炒鸡蛋的功效吧。1、西红柿含有丰富的胡萝卜素,维生素B和C无论生活给了你什么巴掌。真心祝愿每一个朋友生活顺利。理财第60课:定期投资指数基金2007年,巴菲特接受电视code0624主要帮助大家了解一些理财的知识。还有我自己感兴趣的一些话题都与大家分享热门文章最新文章code0624主要帮助大家了解一些理财的知识。还有我自己感兴趣的一些话题都与大家分享}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一切有为法当作如是观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