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马帝国史不是罗马一城的用史时代手游根据什么是罗马军团

21年了,你可还曾记得伐伐伐木工?《帝国时代(3)_手机掌酷门户-http://wapzk.net(已创建9年零1个月)官网
21年了,你可还曾记得伐伐伐木工?《帝国时代(3)
谈完骑兵就来聊聊冷兵器时代最基础最底层的兵种-&&步兵。帝国2里的步兵分成两种:一种是基本步兵,从造型到数据都是一样的,唯一的区别就是科技树差异。还有一种则是民族特色步兵。特别要说的是,帝国2里有一个各类战争游戏都存在的问题:矛兵被弱化。其实在真实的古代战场上,除了罗马军团那种特殊情况,双方大都是两方枪兵站着互怼,剑盾兵一般只负责打下手。在个人决斗中,使长枪的人,其实也比手持刀剑的人更占据优势。
说到这里,顺路谈下日本武士这一民族特色步兵。其实帝国2里的日本武士严重不符合历史现实。日本战国时代里,那些以&冲锋陷阵&出名的武士,例如前田庆次,本多忠胜等人几乎都是枪兵出身。即使是日本剑豪,也都有专门研习枪术。
可明治维新之后,特别是日本军国主义上位后,日本人强化了日本武士刀的精神象征,这就造就了一个普遍的错误观念:&日本武士的主要武器以武士刀为主&。帝国时代2明显就是受到这种思潮的影响。
在帝国2里面,还有一个民族特色兵种争议性很强,那就是中国的诸葛连弩兵。说实话,诸葛连弩的真实形象是啥,还有很大争论,很多人更倾向真实的诸葛元戎是一种弩炮。尽管国内有些纪录片提到一种手持连射弩,民间也确实有实物留存,但是这种连弩的杀伤力太差了。其在攻击敌人前,还必须给弩箭头事先喂好毒药。这种威力实在不满足战场需求。所以,帝国2里的中国诸葛弩兵可以算得上是格外加强了射击威力。
最后,笔者要说说帝国2里最废柴的工程兵种:弩炮。想当初,笔者最开始接触帝国2,曾尝试用弩炮作为主力对付AI。结果发现,弩炮杀伤力实在太差了。别说骑兵群,步兵群都够呛。可以说弩炮的杀伤力,被帝国2弱化太严重了。现在想来,弩炮的弱化与当时的游戏条件限制有关,如果弩炮真的强化起来,恐怕帝国2最流行的的战术就不再是暴骑士流,而是&坦克&弩炮流。
下一篇:没有了
官方微信公众号:掌酷门户(wapzknet)【图片】【渣翻译】维基词条:帝国时代的罗马军队【冷兵器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可签7级以上的吧50个
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153,923贴子:
【渣翻译】维基词条:帝国时代的罗马军队
The Imperial Roman army is a term that may be applied to the terrestrial armed forces deployed by the Roman Empire from about 30 BC to 476 AD.[1] This period is sometimes spilt into the Principate (30 BC - 284 AD) and Dominate (285-476) periods.罗马帝国军队是一个专用名词,用以表示从公元前30年到公元476年期间,罗马帝国可以用来进行军事部署的地面武装力量,它包括两个时期,既元首制时期(公元前30年-公元284年)和君主制时期(公元285年--公元476年)Main article: Roman armyUnder Augustus (ruled 30 BC – 14 AD), the army consisted of legions, eventually auxilia and also numeri.[2]主条目:罗马军队奥古斯都时代(公元前30年--公元14年)军队和辅助部队的组成以及数量Legions were formations numbering about 5,000 heavy infantry recruited from the ranks of Roman citizens only, transformed from earlier mixed conscript and volunteer soldiers serving an average of 10 years, to all-volunteer units of long-term professionals serving a standard 25-year term. (Conscription was only decreed in emergencies.)每个军团由5000名从罗马公民中招募的重装步兵组成,早期采取混合征兵制度,志愿兵服役时间平均在十年左右,最长的有的能够达到25年(征兵令只有在紧急状态下才会颁布)Auxilia were organised into regiments of about 500 strong under Augustus, a tenth the size of legions, recruited from the peregrini or non-citizen inhabitants of the empire who constituted approximately 90 percent of the Empire's population in the 1st century AD. The auxilia provided virtually all the army's cavalry, light infantry, archers and other specialists, in addition to heavy infantry equipped in a similar manner to legionaries.奥古斯都组建的辅助部队单位人数大约在500人左右,规模是军团的十分之一。这些士兵从占帝国总人口的90%的非公民中招募。除了重装步兵以类似军团的方式装备起来外,辅助部队几乎提供了所有的其他兵种,骑兵、轻步兵、弓箭手以及其他专业兵种。
Numeri were allied native (or &barbarian&) units from outside the Empire who fought alongside the regular forces on a mercenary basis. These were led by their own aristocrats and equipped in traditional fashion. Numbers fluctuated according to circumstances and are largely unknown.Numeri是由来自帝国边境以外的土著居民(或称野蛮人)组成的同盟军部队,他们以雇佣军的身份与正规部队一起战斗。这些部队都是由他们的贵族带领,使用具有他们本部落特色的装备。他们的数量因情况的变化而难以得到详细的数字。
By the end of Augustus' reign, the imperial army numbered some 250,000 men, equally split between 25 legions and 250 units of auxiliaries. The numbers grew to a peak of about 450,000 by 211, in 33 legions and about 400 auxiliary units. By then, auxiliaries outnumbered legionaries substantially. From this peak, numbers probably underwent a steep decline by 270 due to plague and losses during multiple major barbarian invasions. Numbers were restored to their early 2nd-century level of c. 400,000 (but probably not to their 211 peak) under Diocletian (r. 284-305). After the Empire's borders became settled (on the Rhine-Danube line in Europe) by AD 68, virtually all military units (except the Praetorian Guard) were stationed on or near the borders, in roughly 17 of the 42 provinces of the empire in the reign of Hadrian (r. 117–138).在奥古斯都统治后期,帝国军队共有约250000人,分为25个军团和250个辅助部队单位。到了211年,军队的数量达到巅峰,大约有450000人,分为33个军团和大约400个辅助单位。到了这个时候,辅助部队的士兵已经远远超过了军团士兵。因为野蛮人的入侵和瘟疫等原因,在270年,军队的数量经历巅峰后开始下降,恢复到了2世纪初期的水平。在戴克里先时期(284~305)军队的数量上升到约400000人(但再也没有达到211年的巅峰水平)。帝国的边界,在公元68年的内战后,几乎所有i的军队单位(除了禁卫军之外)都驻扎在边界和边界附近(欧洲的莱茵河到多瑙河一线),在帝国全部42个行省中,大约有17个行省处于哈德良(117~138)的直接统治下。
The military chain of command was relatively flat. In each province, the deployed legions' legati (legion commanders, who also controlled the auxiliary units attached to their legion) reported to the legatus Augusti pro praetore (provincial governor), who also headed the civil administration. The governor in turn reported directly to the Emperor in Rome. There was no general staff in Rome, but the leading praefectus praetorio (commander of the Praetorian Guard) often acted as the Emperor's de facto military chief-of-staff.军事指挥系统相对平行的,每个行省的元首特使(军团指挥官,同时控制辅助部队)全称是“执政官级别的元首特使”(Legatus Augusti pro praetore,行省总督)并负责管理民政事务。总督直接向皇帝报告。罗马没有普通官员,禁卫军长官(praefectus praetorio,近卫军指挥官)作为皇帝事实上的参谋长(chief-of-staff)。Compared to the subsistence-level peasant families from which they mostly originated, legionary rankers enjoyed considerable disposable income, enhanced by periodical cash bonuses on special occasions such as the accession of a new emperor. In addition, on completion of their term of service, they were given a generous discharge bonus equivalent to 13 years' salary. Auxiliaries were paid much less in the early 1st century, but by 100 AD, the differential had virtually disappeared. Similarly, in the earlier period, auxiliaries appear not to have received cash and discharge bonuses, but probably did so from the reign of Hadrian onwards. Junior officers (principales), the equivalent of non-commissioned officers in modern armies, could expect to earn up to twice basic pay. Legionary centurions, the equivalent of senior warrant officers, were organised in an elaborate hierarchy. Usually promoted from the ranks, they commanded the legion's tactical sub-units of centuriae (about 80 men) and cohorts (about 480 men). They were paid several multiples of basic pay. The most senior centurion, the primus pilus, was automatically elevated to equestrian rank on completion of his single-year term of office. The senior officers of the army, the legati legionis (legion commanders), tribuni militum (legion staff officers) and the praefecti (commanders of auxiliary regiments) were all of at least equestrian rank. In the 1st and early 2nd centuries, they were mainly Italian aristocrats performing the military component of their cursus honorum (conventional career-path). Later, provincial career officers became predominant. Senior officers were paid enormous salaries, multiples of at least 50 times a soldier's basic pay.相比于大多数时候生活水平低下的农民家庭来说,参加军队意味着可以拥有相当大的可支配且定期的现金收入,在特殊的情况下(如新皇帝登基),他们还有可能增加额外收入。此外,在完成他们的服役期限后,他们会慷慨的得到相当于13年的薪饷的退役金。在1世纪初,辅助部队士兵获得的相对较少,但到了公元100年,这种差别几乎消失了。同样,在较早的时期,辅助士兵似乎没有受到现金军饷和退役金,但可能是从哈德良统治时期起。低级军官(原则上说),相当于现代军队中的士官,可以期望得到双倍薪金的基本工资。军团百夫长,相当于高阶军官,他们指挥着一个层次结构复杂的战术单位,百人队(约80人)和大队(约480人)。最高级别的百夫长(Primus Pilus),能够得到几倍的工资,在完成它们的一年任期后会自动提升至骑士阶层。元首特使(军团指挥官)、军事护民官(军团参谋官)和辅助部队的指挥官一般是骑士阶层。从1世纪到2世纪初,他们主要是意大利贵族晋升荣誉体系的军事组成部分。随后,行省的职业军官成为主导。高级军官可以获得巨额工资,是士兵基本工资的50倍。
罗马军队如果穿越到中世纪,能不能吊打当时的军队呢
Soldiers spent only a fraction of their lives on campaign. Most of their time was spent on routine military duties such as training, patrolling, and maintenance of equipment. Soldiers also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outside the military sphere. They performed the function of a provincial governor's police force. As a large, disciplined and skilled force of fit men, they played a crucial role in the construction of a province's military and civil infrastructure. In addition to constructing forts and fortified defences such as Hadrian's Wall, they built roads, bridges, ports, public buildings and entire new cities (colonia), and cleared forests and drained marshes to expand a province's available arable land.作战只占士兵们的服役生涯的一小部分,他们大部分时间都花在常规的军事职责,如训练、巡逻和设备维护。军事人军事领域之外也扮演着重要角色。他们还履行行省的警察部队的职能。作为一个由熟练的有纪律的男性组成的大规模军事力量,他们在建设一个行省的军事和民用基础设施发挥了重要作用。除了修建堡垒和强化防御设施,如哈德良长城,他们还修筑道路、桥梁、港口、公共设施和新的殖民地,以及清除森林、排干沼泽和扩大行省的可耕种土地。
贴吧热议榜
使用签名档&&
保存至快速回贴【图片】凯撒与万王之王的角力——帝国时代罗马与帕提亚的战争史_凯撒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可签7级以上的吧50个
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2,414贴子:
凯撒与万王之王的角力——帝国时代罗马与帕提亚的战争史
原作者 Heinrish
序幕 充满动荡的时代 耶稣出生前的半个世纪是西方世界两大强权——罗马与帕提亚——互相争斗异常激烈的时期,克拉苏殒命卡莱、帕克如斯身死叙利亚、安东尼兵败米底等等这些有名的军事事件成为那个时代留给我们的珍贵回忆。频繁发生的战争使双方都对此不堪重负,因此当奥古斯都最终统一罗马后,他和时任帕提亚国王的弗拉特四世于BC 20年达成了和平协定,这一事件标志着两大强权间的争斗终于告一段落。 虽然在这一时期双方不再进行战争层面上的明争,然而暗地里的阴谋诡计却从未停止。双方尤其关注亚美尼亚和帕提亚的王位继承问题,从奥古斯都到克劳狄的诸位皇帝先后扶持了五个为质罗马的帕提亚王子登上帕提亚王位,试图培植亲罗马的帕提亚势力,却一一被帕提亚人挫败;不过罗马人对亚美尼亚的经营却大获成功,他们成功掌握了亚美尼亚的内政外交大权。出于地缘因素的考虑,帕提亚诸国王屡屡想要打破罗马人在亚美尼亚一家独大的局面,但是限于自身屡屡分裂、内战不断而始终无法如愿。 在这一时期,双方之间的矛盾不断积累,双方之间时不时会重新出现战争的苗头。两大强权间的一些边缘小国也始终在制造足以引起战争的动乱,更使得这段时期充满了动荡和不稳。不过由于帕提亚实力的稍逊一筹,以及两大强权间的克制,这些动荡始终未能扩大成战争。因此在长达几乎一百年的时间里,和平始终是两国关系之间的主旋律。 但是到克劳狄皇帝统治末年,帕提亚的长期内乱终于结束,实力恢复的帕提亚开始把目光重新注意到国外。恰好于此时发生的亚美尼亚内乱,给帕提亚人提供了极好的介入机会,这一事件不久就迅速升级为两大强权间的严重危机,并导致两国间重新兵戎相见。历经百年的脆弱和平也因此结束,战争和冲突从此再度登上两国交往历史的舞台。 克劳狄皇帝青铜像:
第一篇 尼禄过招沃洛吉西斯一世 Ⅰ 亚美尼亚的危机 在介绍罗马与帕提亚之间重新开始的战争之前,我们必须先了解导致这次战争的亚美尼亚王位争夺事件。亚美尼亚起源于亚述时期著名的乌拉尔图王国,后相继被波斯人和希腊人统治,BC 188年随着塞琉古王朝的衰弱而独立。独立后的亚美尼亚一度风光无限,在提格兰二世的时候曾经统治着从巴勒斯坦到里海西岸的广袤土地,但是不久就在与罗马人的战争中失败,沦为罗马的附庸。 尽管丧失了大国地位,亚美尼亚仍然在国际事务中占据着主要地位,它拥有相当重要的地理位置:西临罗马统治下的小亚细亚,南接帕提亚的美索不达米亚属地,无论是谁控制了它,都能对对方占据优势,因此罗马与帕提亚两国统治者都欲将其攥在自己手中。罗马人的实力较强,又捷足先登,一直牢牢控制着亚美尼亚的人事安排;帕提亚人虽然极力想插手亚美尼亚内部事务,无奈自身内战频仍,实力不够,只能放任罗马人的肆意妄为。到AD 42年,克劳狄皇帝又将本都贵族米特拉达梯立为亚美尼亚新国王,再度掌握了亚美尼亚的话语权,令帕提亚统治者不满而又无可奈何。 不过事情都是在不断变化的,克劳狄统治晚期,年轻的帕提亚国王沃洛吉西斯一世统一了分裂的国家,帕提亚国力得到一定程度的恢复;相反,克劳狄晚年不断出现宫廷阴谋,分散了皇帝对东方事务的关注,罗马的影响力在此地有所下降。就在此时,AD 51年,南高加索小国伊比利亚与亚美尼亚爆发了王位继承战争,导致了严重的国际危机。 1世纪初亚美尼亚地图:
Ⅱ 沃洛吉西斯一世出兵亚美尼亚 AD 51年,伊比利亚国王帕拉斯马尼斯一世派他的儿子拉达米斯图斯入侵亚美尼亚,驱逐并杀死了罗马指定的国王米特拉达梯,拉达米斯图斯随后自立为亚美尼亚国王。克劳狄皇帝对此突发事件反应迟钝,未能及时进行处理;而沃洛吉西斯一世则意识到这是介入亚美尼亚王位的极好机会,他立刻宣称伊比利亚王子的王位是不合法的,他的兄弟提里达特斯才是米特拉达梯的真正继承者,接着就率军向亚美尼亚发动进攻。 拉达米斯图斯以诡计攫取亚美尼亚王位,再加上统治残暴,很快就令亚美尼亚人对他失去了信心,各地居民转而支持沃洛吉西斯,亚美尼亚首都阿尔塔克撒塔和南方首府提格兰诺塞尔塔不战而降,到AD 54年时,帕提亚的年轻国王彻底赶跑了伊比利亚军队,将自己的兄弟提里达特斯扶上王位,完全控制了整个亚美尼亚,从而结束了罗马傀儡们的统治。沃洛吉西斯知道罗马人不会善罢甘休,因此他将一支军队交付提里达特斯指挥,自己返回帕提亚备战。 这一时期,罗马高层的注意力都集中在勾心斗角的宫廷内斗上。克劳狄皇帝年事已高,大部分权力被他的妻子小阿格丽皮娜攫取,这位皇后将精力都用于打压异己上,既无暇也不愿对东方发生的紧急事态过多留意,这使得罗马迟迟不能对亚美尼亚危机做出有效的反应,从而让帕提亚国王能在没有罗马人干扰的情况下从容干涉亚美尼亚事务。 显示拉达米斯图斯残忍形象的油画,图中画的是他逃跑时刺伤自己的妻子:阿格丽皮娜和尼禄的雕塑:
Ⅲ 科尔布罗的外交手段和备战 罗马内部的复杂争斗没有持续很久,AD 54年,在位13年的老皇帝克劳狄驾崩,皇后阿格丽皮娜立她的儿子、著名的暴君尼禄为帝。随着新皇帝的继位,罗马人终于开始对亚美尼亚局势进行关注。虽然大部分罗马公民都认为尼禄太年轻无法应付东方复杂的局势;然而出乎众人的预料,新继位的尼禄一听到亚美尼亚发生了有损罗马威信的事变后,立刻下令在临近行省中征募东方老兵,同时任命亚细亚总督多米提乌斯·科尔布罗为东方驻军总司令,全权负责处理与帕提亚人的争斗。 科尔布罗是前任皇帝卡里古拉妻子凯索妮娅的异亲兄弟,他长期在军队中任职,拥有丰富的军事经验。他接到任命后立刻赶赴东方,在听取了叙利亚总督乌姆米迪乌斯·夸德拉图斯的意见后,他决定用先礼后兵的方式对付帕提亚人。他派使者到帕提亚国王那里,建议沃洛吉西斯先撤出亚美尼亚和交出一些高级人质以示诚意,随后双方用谈判解决亚美尼亚王位问题。沃洛吉西斯根本不打算让步,但他的一个儿子瓦尔达尼斯恰于此时造反,国王没有精力同时再与罗马人打仗,于是他暂时同意将军的第一条意见作为缓兵之计。 科尔布罗头脑非常清醒,他知道对手只不过在打太极,因为蛮族没有对王位问题做出任何积极的承诺,战争终究不可避免。在双方谈判交往的同时他已采取各种措施积极备战:他淘汰掉年老体弱而不能作战的士兵,从加拉提亚和卡帕多西亚征募军队,及时补充战斗人员,并在冬天进行训练以适应亚美尼亚的严冬。他本人从不特立独行,坚持和士兵同甘共苦,因此赢得了军队的尊重。经过这些措施,原来久未经战阵的军队恢复了战斗力,可以随时投入战斗了。 科尔布罗石膏像:描绘尼禄的油画:
Ⅳ 科尔布罗收复亚美尼亚 AD 58年春,提里达特斯受兄长的支持发动对亲罗马亚美尼亚城市的攻击,科尔布罗闻讯迅速聚集第三、第四、第六三个军团的兵力,配以来自小亚各地的辅助士兵开赴亚美尼亚,亚美尼亚的王位危机最终升级为罗马与帕提亚的战争。 提里达特斯没有足够的实力应付罗马人的进攻,他采取各种手段试图拖延科尔布罗的攻势,以争取时间等他的兄长沃洛吉西斯派来援军,他派人到处散布谣言策反亲罗马的亚美尼亚各城市,又假装要与科尔布罗谈判,同时暗中布置军队欲切断罗马人的粮道。但他的所有措施在老辣的科尔布罗面前统统起不到什么效果,而沃洛吉西斯此刻也正忙于镇压赫卡尼亚人的起义,分不出兵力来支援他的兄弟,提里达特斯被迫集中兵力退守首都阿尔塔克撒塔和周围几个大城市。 科尔布罗通过打探得知帕提亚人正忙于镇压赫卡尼亚人的起义,无暇顾及亚美尼亚已经发生的变故,这种机会是他不能错过的。AD 58年夏,他率军展开大胆行动,直插亚美尼亚西北打击支持帕提亚人的顽固派亚美尼亚分子。罗马人不到一天就攻下了号称坚固的沃兰杜姆和其它两座要塞,接着乘胜直入亚美尼亚中部,进攻提里达特斯的老巢阿尔塔克撒塔。 接连的失败影响了提里达特斯在亚美尼亚人心中的威望,很多人不再支持他转而采取观望态度。这样,在几乎没受到强烈抵抗的情况下,科尔布罗很快占领了阿尔塔克撒塔,提里达特斯则狼狈地逃回了帕提亚。为了震慑亚美尼亚人,科尔布罗下令将阿尔塔克撒塔夷为平地。接着他转向东南攻击亚美尼亚第二大城市提格兰诺塞尔塔,他采取宽恕投降者严惩反抗者的办法对付这一地区的亚美尼亚人,提格兰诺塞尔塔最后主动向他投降(AD 59年)。 为了恢复了罗马人以前在此地的影响,科尔布罗扶植了一部分亲罗马的当地贵族,他过去就以一种狡诈或机灵的智慧为人所知,不论对敌或对友他都以温和、勇猛而忠诚的品德影响他们。因为这些原因,尼禄才把他派去指挥军队,尼禄相信他能迫使蛮族投降而又不会背叛自己。科尔布罗没有辜负尼禄的期望。尽管他在某些小细节上为人诟病,但他却一直忠于尼禄。有些人希望他能称帝取代尼禄,但他的忠君行为让这些人失望。 经过科尔布罗的一系列恩威并施的政策,罗马人重新控制了整个亚美尼亚。尼禄不久任命卡帕多西亚王室成员提格兰六世为新任亚美尼亚国王,科尔布罗留下一千军团士兵,三个联盟步兵中队和两个骑兵中队组成卫戍部队拱卫亚美尼亚新国王的安全,他本人则退回叙利亚继任已死去的叙利亚总督乌姆米迪乌斯的位置。亚美尼亚第一阶段的战事至此告一段落,罗马人获得了胜利。 亚美尼亚大王提里达特斯一世的雕像:AD 58-63年战事的第一阶段地图:
Ⅴ 莫纳伊塞斯围攻提格兰诺塞尔塔 罗马人扶植的新任国王提格兰六世原本是本都王室成员,过去长期在罗马当人质,习惯于听罗马人的命令行事,尼禄认为他是罗马人控制亚美尼亚的好人选,因此将其立为亚美尼亚国王。提格兰六世当上国王后还不到一年,为了报复帕提亚人就率军劫掠了帕提亚的附属王国阿狄亚贝尼(AD 60年),我们不清楚这一入侵行为是他个人的意思还是罗马人的指示,但很明显他这样做的后果是彻底激怒了帕提亚国王。 沃洛吉西斯,当他听到尼禄重新占领亚美尼亚和阿狄亚贝尼遭到提格兰的报复性侵袭的消息后,尽管此前他不愿与罗马人发生正面冲突,此刻却再也无法容忍一个附属国的国王也能如此羞辱自己。他下令全国总动员,准备亲自率领军队在叙利亚方向上进攻科尔布罗,同时派阿狄亚贝尼国王莫诺巴祖斯和麾下大将莫纳伊塞斯一起进攻亚美尼亚,战争规模进一步扩大。 AD 61年,莫纳伊塞斯和莫诺巴祖斯的联合部队很顺利地把提格兰赶回了亚美尼亚,接着他们乘胜追击,包围了提格兰诺塞尔塔。但是随后他们就发现自己无法再取得更大的战果了,他们的数次进攻均被城内的亚美尼亚和罗马人的联合部队击退,莫纳伊塞斯率领的帕提亚骑兵不适合攻城,除了向城里射箭这种自欺欺人的做法什么忙也帮不上,莫诺巴祖斯的阿狄亚贝尼步兵战斗力低下又不堪大用,结果导致围城时间旷日持久,自己却寸功未得;相反,提格兰六世并不畏惧敌人的攻城,他早就在城里收集了大量粮食,足够维持长期守城,而且城里有大量罗马人的士兵,他们对守城非常在行。因此没多久帕提亚人就损失惨重却没有取得任何进展,军队的粮食因消耗过快而告罄,帕提亚军队的后勤补给系统一直非常原始,无法支持长期的消耗战,莫纳伊塞斯现在骑虎难下。 另一方面,科尔布罗以严密的措施保卫叙利亚,沃洛吉西斯根本无机可乘,他只能放弃进攻叙利亚的计划,准备援助莫纳伊塞斯。科尔布罗可不会让他轻易得逞,当看到局势越来越不利蛮族时,他立刻派第四和第十二军团前去亚美尼亚支援提格兰,本人在幼发拉底河一边集中另外三个军团,他派使者威胁沃洛吉西斯最好撤退围攻的军队,否则罗马人将跨过幼发拉底河进攻帕提亚本土。 沃洛吉西斯权衡利弊后派使者去见科尔布罗,以派使者去见尼禄为条件要求双方军队都撤出亚美尼亚,并为此达成一个休战协定。科尔布罗不知出于何种缘故同意了国王的请求,或许他也并不想拿他的名望轻易冒险。这一次停战应该说是科尔布罗的失误,因为罗马人现在牢牢掌握着亚美尼亚,帕提亚人无法撼动其地位,在如此有利于自己的局面下却同意对方的要求,不啻于将自己的优势拱手让出。但是开弓没有回头箭,罗马人还是按照协定撤出了亚美尼亚,这也意味着交战双方现在处于平等地位了。这时罗马皇帝来了新的指令,尼禄可能没有见到帕提亚的使者,因为他并没有给予帕提亚国王答复,却很快将卢西乌斯·凯森尼乌斯·帕伊图斯任命为新任卡帕多西亚总督,负责处理亚美尼亚地区发生的暴乱和冲突。 帕提亚骑兵与罗马步兵的战斗:
Ⅵ 帕伊图斯兵败朗代亚 AD 62年,新任总督帕伊图斯到达卡帕多西亚,卢西乌斯·凯森尼乌斯·帕伊图斯是尼禄的宠臣,此前担任过AD 61年的执政官,尼禄对他非常信任,也期待他能取得比科尔布罗更大的功劳,这时的科尔布罗已经获得了很高的名声,颇有功高震主的意味。 尼禄或许相信帕伊图斯是另一个军事奇才,但是事实证明,帕伊图斯完全是个绣花枕头,根本不堪大用。他刚一上任就和科尔布罗闹翻,两人关系破裂无法共事,最后只得分割部队:帕伊图斯分到了四、十二和不久前从麦西亚赶来的第五军团;科尔布罗仍然保留了三、六、十军团和相应的辅助部队。这次分割分散了罗马军队,导致日后无法全力对付帕提亚人。不过如果帕伊图斯能够有效运用手头的这批部队,帕提亚人也不至于轻易击败他;然而帕伊图斯在休战期间什么活也不干,既不安排士兵训练,又不建造工事和堡垒,反而把本已分割的部队进一步分散戍守各地堡垒,最后导致了严重的后果。 AD 62年夏,双方的休战协定到期,沃洛吉西斯继续向亚美尼亚发动攻击,他再次包围了提格兰诺塞尔塔。帕伊图斯听闻消息前来援助,但却被敌人击退。当他后撤时,沃洛吉西斯一不做二不休,干脆放弃围攻提格兰诺塞尔塔的目标转而尝试包围后退的罗马人。帕提亚国王一一歼灭了帕伊图斯分散驻扎在托罗斯山区的小部队,将后者包围在靠近阿萨尼亚斯河的朗代亚地区。不过他重蹈覆辙了去年莫纳伊塞斯的困境:虽然包围了对手,却无法攻入甚至靠近罗马人防守的工事。因为他没有重步兵,无法直接攻占罗马人的工事;而长期的围攻消耗了他的大量战备资源,尤其是他的粮食消耗非常大却没有得到有效补充,实际上他的部队已经处于崩溃的边缘。 然而沃洛吉西斯毕竟经验丰富,他下令手下将阵亡的罗马人的尸体和武器堆在守军阵地面前,同时不断向工事**箭以逼迫守军投降。这些弓箭手虽然并未给罗马人造成多大损失,但持续不断的功击令后者士气低沉,加上沃洛吉西斯的心理战举措,罗马士兵们几乎无法忍受。最后帕伊图斯心理崩溃,虽然他的军粮仍然充足,他还是派人寻求停战,以沃洛吉西斯同意放走罗马人为代价答应了国王对亚美尼亚王位继承权的所有要求,即同意把亚美尼亚交给提里达特斯统治。帕提亚人非常高兴地接受了这个条件,因为他们的国王在完全排除罗马人势力的情况下获得了整个国家的控制权。而且,蛮族国王也注意到科尔布罗(帕伊图斯在投降前再三请求他出兵援助)已经率军从叙利亚逼近威胁到他的后方,于是他下令解除对罗马人的包围,并要求他们同意为自己在阿萨尼亚斯河边造一些新桥架上。其实他并不是真的需要架桥,因为这条河水比较浅,靠走也能渡过去,但他希望给罗马人留下自己实力强大的印象。 当科尔布罗迅速赶到幼发拉底河时,这次丢脸的协议已经签订。他最后只能在那儿等待撤退的部队。不久帕伊图斯的败军就与他们相遇,两支军队从士兵到将军之间体现出巨大的反差:前者的军队军纪严明而士气高昂,他们以很快的速度行军;后者的士兵则因吃了败仗非常沮丧和羞愧,行走时就像蜗牛爬,帕伊图斯就以这么丢脸的失败报答了尼禄对他的提拔,帕提亚人在第二阶段的战事中获得了胜利。 钱币上沃洛吉西斯一世的形象:AD 58-63年战事的第二阶段地图:
Ⅶ 和约的签订及尼禄为提里达特斯加冕 沃洛吉西斯虽然赢得了胜利,但也知道罗马人的实力仍比自己强大,他耗不起与罗马人的长期战争,因此他需要用外交手段合法保留所取得的战果。AD 63年春,他派莫纳塞伊斯去见科尔布罗,要求对方放弃之前在美索不达米亚修筑的堡垒,两国议和。两位将军在幼发拉底河上一座新桥上进行了长期的谈判,科尔布罗同意在帕提亚人也放弃亚美尼亚的条件下撤出这些堡垒。他们之间私自制定了协议并且执行了这个口头方案,而尼禄直到接见沃洛吉西斯派来的第二批使者时才了解这个口头停战协定。皇帝给他们的答复是如果提里达特斯来罗马接受他的加冕,那么王子才可以合法地统治亚美尼亚。帕伊图斯被解除了职务,他手下的士兵也被派往戍守其它边地,科尔布罗则被重新委任应付与蛮族的战争。尼禄一度打算亲征,但他在奉献祭祀时生了病,因此他没有冒险启程,而是留在了罗马。 科尔布罗遂大张旗鼓地准备与沃洛吉西斯作战,他在官方层面上威胁国王必须撤出亚美尼亚,但私下里却建议国王将自己的弟弟派往罗马接受皇帝的加冕。科尔布罗拥有强大的军事实力,帕提亚国王觉得他的建议听上去更加合理。于是,科尔布罗与得到授意的提里达特斯在朗代亚举行了会谈。这个地方对双方都意义重大——对国王来说他的军队在此包围了罗马人并且迫使他们接受自己的条件,这提高了自己在臣民中的威望;对科尔布罗而言,他希望自己的士兵能够彻底清除之前败在此地的屈辱性阴影。确实,这次和谈不仅是一场谈判,而是树立尼禄至尊地位的一种展示。亚美尼亚人、帕提亚人和罗马人都参加了会谈,提里达特斯为感谢与会者的参与特地付给他们报酬。在奉献祭祀并称颂神明后,他当众将王冠从自己的头上摘下。莫纳巴祖斯和沃洛吉西斯也以友好的姿态来到科尔布罗的大营。为了纪念这次和谈,尼禄被赠予“大将军”的头衔,他还为此举行了凯旋式。 科尔布罗现在掌握着一支强大的部队并获得了很高的威望,在这种条件下他本可以轻松称帝(因为人们普遍憎恶尼禄,却都深深敬佩科尔布罗),但他却没有任何不忠行动甚至没有任何人指控或诬告他。实际上,他比以前更加小心谨慎,主动将自己的养子、正在军中担任高级军官的安尼乌斯送到罗马,后者被以护送提里达特斯去罗马的名义回去,实际上却是回去充当尼禄的人质,从而确保皇帝对自己的信任。 随着和约的达成,提里达特斯也按照协议前往罗马寻求皇帝的正式加冕。AD 66年,提里达特斯及其随从相继访问了那不勒斯和罗马,尼禄皇帝在罗马隆重地接待了亚美尼亚新国王,并亲自把王冠戴到提里达特斯的头上。这标志着此次战事的终结,随后双方之间享受了半个世纪的和平。 无论是从战局还是谈判上来看,两国间的这次战争都是打了平手,双方都未尽全力,算是一次有节制的战争。但是,亚美尼亚问题并未得到彻底解决,亚美尼亚国王虽由帕提亚王室成员充当,看上去应该更亲帕提亚;然而帕提亚的争位者众多,新国王大多并非亚美尼亚国王的直系亲属,新国王继位后为了分封自己的兄弟或侄子又大多要与亚美尼亚的非直系国王发生冲突,这些冲突导致亚美尼亚事实上更亲罗马,一个亲罗马的亚美尼亚就更刺激帕提亚统治者产生要赶走亲罗马的国王而代之以自己亲信的想法,这样做的后果自然是引起一次新的战争,所以亚美尼亚问题仍是两国麻烦的根源,而罗马的国力明显要高出帕提亚,罗马皇帝中的有志者从未放弃过征服帕提亚,效法亚历山大大帝饮马印度河的想法,这使得双方不可能实现真正的和平,下一轮的战争将不可避免地再次暴发。 科尔布罗骑马的雕塑像:
关于尼禄为提里达特斯加冕的具体故事,我会另发一个新贴予以介绍,至于接下来的几篇,改动幅度不大,但要凑集相应的图片需要一段时间,所以我会分几次发完
第二篇 图拉真大破帕提亚 Ⅰ 战前形势 当尼禄为提里达特斯戴上王冠后,两国间结束了大规模的战争,然而这并不意味着双方的和平真正降临。随着时间的流逝,罗马人的国力持续上升已达到鼎峰,而帕提亚却早已开始衰弱。纵观两强之间的战例,即便在帕提亚的最强盛时期,它面对罗马的东扩也只能勉强打平,可以想象,一旦罗马有了一位强势君主并以恢复共和国时期扩张政策为己任的话,那么帕提亚无疑会招架不住。 AD 98年,这个想象成为了现实:罗马帝国最为雄才大略的皇帝图拉真继承帝位。图拉真AD 53年出生于西班牙,早年就投身军旅,战功卓著,渴望获得凯撒式的荣誉。当他当上皇帝后即发动了对达西亚的战争,于AD 106年彻底征服达西亚,获得大量金银等战利品;同年兼并纳巴泰王国,取得了红海贸易之路的直接控制权。现在横亘在他荣誉道路上的障碍只剩下帕提亚了。接下来的七年中,他专心治理国家,并为与帕提亚开战做好充分的准备。 帕提亚又是另一种情况:沃洛吉西斯一世死后,帕提亚国家再次陷入内乱。从AD 78年开始发生了两场内战,帕克如斯二世最终成功登上王位。可是当AD 105年他死了之后,他的兄弟和另一王族成员又立刻展开了一场持续十年的王位争夺战。持续不断的内战严重削弱了帕提亚的国力,同时也刺激了外族的入侵,阿兰人就屡次侵扰帕提亚,多位帕提亚国王不慎其烦,更严重的是这些内战刺激了图拉真将其征服的野心,他现在只是在等一个借口罢了。 钱币上帕克如斯二世的形象:金币中图拉真的形象:图拉真石膏像:
Ⅱ 奥斯洛斯点燃导火索 帕提亚的这两个王位争夺者分别为在西部割据的奥斯洛斯一世(他也是帕克如斯二世的兄弟)和在东部自立为王的沃洛吉西斯三世,这两人都声称是王位的合理继承者,双方无法共存只能靠武力解决。奥斯洛斯占据了经济发达的西部,实力稍占优势,但是他无法彻底战胜对手,为了从侧翼包围他的竞争者,他做出了一个极其愚蠢的决定:AD 113年他派兵赶走了他的侄子亚美尼亚王位继承人埃克瑟德里斯,将他的另一个侄子帕塔马西里斯立为新国王。 奥斯洛斯这一举动显然违反了半个世纪前罗马和帕提亚的协议,此协议给与罗马皇帝加冕亚美尼亚新国王的权力,违反这个协议意味着与罗马的战争。奥斯洛斯显然低估了罗马人的反应,图拉真已经等来了开战的借口,他又怎能让机会旁落!他立即宣称帕提亚人违反协议并拒绝承认帕塔马西里斯的国王地位,随后(AD 113年10月)即从罗马赶赴安条克准备发动战争。 钱币上奥斯洛斯一世的形象:油画中图拉真的形象:
Ⅲ 图拉真兵发亚美尼亚 当图拉真准备反击帕提亚人并且已经出发至雅典时,奥斯洛斯派了个使节来见他,希望双方达成和平协议并赠送礼物。显然奥斯洛斯对他的鲁莽行为开始后悔,不过抱着一线希望他还是恳求皇帝不要付诸战争。与此同时他致信给他自己扶上台的亚美尼亚非法国王帕塔马西里斯,要求他把王冠交还给皇帝。图拉真当然不会同意,他直接拒绝了使节的请求。 AD 114年1月初图拉真抵达安条克,他在这制定向东部用兵的作战计划,此前他已在沿途从帝国各地调集大军。最终他集结了至少11个军团,若加上辅助部队和后勤,他的兵力超过了15万。在春天到来时他率军集结于卡帕多西亚边境的堡垒城镇米里提尼并由此进入了亚美尼亚。 此刻帕塔马西里斯在亚美尼亚的地位很不稳定,许多亚美尼亚人不服他的统治而反抗,因为他驱逐了合法国王继承人埃克瑟德里斯,所以他既不被罗马人也不被亚美尼亚人信任。不过尽管如此他仍然妄自尊大,居然以合法国王的口吻写信给图拉真并要求对方退出自己的领土。图拉真当然不予理睬。AD 114年3 - 4月,图拉真率军进攻阿萨莫萨塔和萨塔拉,兵不血刃夺取两城,随即向埃雷吉亚城进军。这时亚美尼亚地区的总督和王子们纷纷带了礼物来见图拉真,帕塔马西里斯陷入孤立。在罗马人大军压境,自己内部四分五裂的形势下,他被迫率埃雷吉亚城向图拉真投降。图拉真特地在营地中召开会议讨论如何处置国王,随后他接见了走投无路的帕塔马西里斯。王子向他致敬并把王冠从自己的头上拿下放在图拉真脚下,然后平静地站在那里,希望皇帝重新给他戴上。这时周围的士兵都大声叫喊庆祝,以致吓坏了王子。图拉真则命人把王冠拿走,帕塔马西里斯此刻再也忍不住,他宣称:自己是自愿到这里来的,他坚信应该重新收回整个王国,就像提里达特斯从尼禄手中接过统治权一样。图拉真回应他的抱怨说 :“我不会将亚美尼亚交给任何人统治,因为他属于罗马并理应由罗马人直接管理。”随后他宣布吞并亚美尼亚并建立一个新的行省。至于王子本人,皇帝允许帕塔马西里斯可以去他想去的任何地方,并派了一队骑兵护送王子和他的随从。但是这位倒霉的王子在路上离奇失踪了,他很有可能被图拉真秘密杀死。 AD 114年整个夏天和秋天,图拉真继续征服亚美尼亚各地。这一期间,罗马人通过恩威并施的手段降服了亚美尼亚各部落首领,占领了亚美尼亚首都阿尔塔克撒塔。同时图拉真也不忘训练军队,他会时时注意军队的秩序而加以调整,他使士兵尽可能长时间的熟练操作各种军事技能,他本人身先士卒,遇到危险从不退缩。这样,罗马军队一直保持着极高的士气,军队也处于最好的状态。 亚美尼亚步兵(上)和重骑兵(下):
Ⅳ 回师安条克 AD 114年冬天将要来临时,罗马军队主力向南沿亚美尼亚高地进入美索不达米亚北部,控制着重要贸易通道的大城市尼西比斯不战而降,图拉真在此接见了美索不达米亚平原上的帕提亚诸附属国派来的使节。诸如奥斯洛尼国王敖德萨的阿布伽鲁斯七世、巴特奈城太守斯波雷西斯、辛加拉城太守马努斯及库尔德人首领马尼萨鲁斯均派人送来礼物并请求和平。 这些人个个心怀鬼胎:阿布伽鲁斯既害怕图拉真也害怕帕提亚,他企图在两国间保持中立走钢丝;斯波雷西斯和马努斯阳奉阴违,表面上多次遣使对皇帝表示顺从,当皇帝要求他们来见自己时都采取各种借口敷衍,马努斯还曾经暗地里派兵帮助亚美尼亚人和阿狄亚贝尼人;马尼萨鲁斯企图利用图拉真收复之前他被奥斯洛斯夺走的美索不达米亚领土,而阿狄亚贝尼国王美巴撒佩斯则干脆起兵直接对抗皇帝。征服者的反应是不理睬这些使节,他派骑兵指挥官卢西乌斯· 昆图斯率军直接攻下这些城镇,辛加拉和它附近的地区就这样被罗马人收入囊中。 图拉真随后在北美索不达米亚整顿军务和处理政事,他命军队进入奥斯洛尼东部尼西比斯附近的森林伐木砍树建造战船,同时在附近修路积累后勤物资。他把攻下的地区合并为新建立的美索不达米亚行省,尼西比斯被设为这个行省的首府。AD 115年他启程返回安条克过冬,他经过敖德萨时接见了投降的阿布伽鲁斯。尽管先前阿布伽鲁多次派遣大使赠送礼物给皇帝,但他本人总是用一个又一个借口拒绝直接见面,现在他终于在儿子阿尔邦德斯的劝说下接待了图拉真。他特意在大道上接待了皇帝,向皇帝表达了他的歉意并获得了宽恕。他的儿子给图拉真留下了深刻印象。 AD 115年冬皇帝回到了安条克,这时叙利亚发生了一场大地震,许多城市遭受损失,安条克受损尤其严重,自图拉真在此过冬之际安条克聚集了大批法律、外交、贸易或旅游部门的相关人员,许多人员都受了伤,图拉真的住宅也被毁坏,他本人也险些处于危险之中。 罗马军队图:AD 114- 117年罗马人行军图:红线是国境线,白线是图拉真暂时征服的领土,绿箭头是他的行军路线,黑色数字是国家名1.奥斯洛尼;2.索芬尼;3.阿狄亚贝尼;4.查拉塞尼
Ⅴ 兵抵波斯湾 由于地震的发生,图拉真推迟了入侵帕提亚腹地的军事行动。不过在AD 116年开春时他率军重新进入敌人的国土。由于底格里斯河附近缺少植被和上好的木材用来建造战船,所以他去年就用在尼西比斯附近的森林提供的木材建造了战舰。他把舰队分成两部分,一支驶入幼发拉底河,他本人率领另一支驶进瓦贡斯附近的河流顺流而下讨伐公开和他唱对台戏的阿狄亚贝尼国王美巴撒佩斯。 他费了很大功夫来在格德亚恩山脉一侧的河流上架桥,因为帕提亚人在河的另一边不断采用各种方法阻止他。但是图拉真拥有足够数量的战船和士兵,他把许多快船集中在一起,其余的船只系在一起并排放置在快船前面,并在这些船上搭载了数量庞大的重步兵和弓箭手,然后一起向对岸猛冲好像他们要渡过河来作战。这种成功战术的运用使得帕提亚士兵们一看到这么多的战船一下子出现在他们面前而惊慌失措,立刻离开缺乏林木掩护的河滩。罗马人成功渡过了河占领了整个阿狄亚贝尼及其首都阿贝拉。阿狄亚贝尼曾在AD 66-70年的犹太战争中给予犹太人支援,所以图拉真占领此地也带有报复意味。这里靠近尼尼微城,周围大片领土都是古代亚述的领土。而昔日亚历山大打垮大流士的高加米拉战场和阿贝拉城也在这一地区内。图拉真把该王国解散并入新建的亚述行省。 此前图拉真派百夫长森提乌斯出使美巴撒特斯劝他投降,但是他被后者囚禁。不久他乘罗马大军压境局势紧张之际鼓动他的狱友反抗,杀死了狱吏并打开大门,逃离牢笼成功回到自己人一边。美巴撒佩斯撤退并加入了奥斯洛斯的帕提亚军。 图拉真令一支分舰队顺流南下巴比伦,他本人率军加入西线沿着幼发拉底河山谷前进的罗马舰队。很快他们就进入了巴比伦尼亚境内,途中没有受到任何反抗,因为帕提亚人的统治已经被本国民众的反抗斗争所推翻。不久罗马军队就来到了塞琉西亚附近。这个城市在人口和财富上都可以与埃及的亚历山大城媲美。该城的希腊人未经抵抗便迎接皇帝入了城。 图拉真计划开挖一条运河以连接幼发拉底河与底格里斯河,这样他就可以把他的幼发拉底河舰队经运河进入底格里斯河南下。但是他勘查后发现幼发拉底河地势比底格里斯河高,他担心开挖后会使幼发拉底河形成洪水顺地势而下导致幼发拉底河无法通航,于是他放弃了计划。他使用搬运机械把战船拖着穿过分隔两条河的狭窄地段(幼发拉底河流入一片沼泽地然后以某种水道与底格里斯河相连);然后他渡过底格里斯河经过短暂攻城后占领了泰西封。他还俘虏了奥斯洛斯的王冠和一个没来得及逃走的女儿,奥斯洛斯本人仅以身免。 这是罗马人第一次占领泰西封,皇帝现在意气纷发,一时间出了个昏招,他宣布吞并帕提亚,将之变为罗马行省。他显然被胜利冲昏了头脑,帕提亚的分封贵族们对他的这项错误政策大为不满,不久它的恶果就将表现出来。 皇帝被元老院任命为大将军并被赋予“帕提亚征服者”的名号。元老院还尊奉了他一大堆荣誉头衔,同时保证他回来后会获得他希望得到的凯旋式。他踌躇满志,顺流而下又攻占了苏撒,于AD 116年初夏兵抵波斯湾。 底格里斯河入海口的岛国查拉塞尼国王阿塔姆贝鲁斯向图拉真投降并表示效忠,此时图拉真的功业达到顶点,他是第一个到达波斯湾的罗马皇帝(也是最后一个),当此之时罗马帝国也扩张到了空前绝后的地步。图拉真率军来到海边,当他看到辽阔的大海和起航前往印度的船只,他说:“如果我还年轻,我一定要去印度并征服它。”他对印度及其神秘的习俗非常感兴趣,他认为亚历山大非常幸运。不过他觉得不久他也将会远征到比亚历山大还远的地区,到那时他将会继续写信给元老院介绍他新的远征及其成果。 AD 117年扩张到空前绝后地步的罗马版图:
Ⅵ 两河大叛乱及罗帕两军的主力决战 AD 116年夏图拉真率军北返到达巴比伦。他去那里部分是因为它的名气——尽管那里现在除了土墩、石块和遗址外已经无法辨认了——部分是因为亚历山大最后死在那里。他在巴比伦祭祀并奉献牺牲。想必皇帝本人以为远征应该结束了,然而他的想法是个错觉。 还在图拉真在大海边感慨和后来回师北返的时候,他早先公布的吞并帕提亚为行省的政策就引起了广泛的反抗。帕提亚的各个贵族们关门当土皇帝的舒服日子已经很久了,连国王也不能干涉自己的权力,现在自己的封地变成了罗马的行省,手里的权威损失殆尽,这是他们所不能接受的。帕提亚统治者指挥打仗不行,背地里搞小动作却很有一套。帕提亚奸细们到处煽风点火,所有被征服地区很快便到处发生了混乱和骚动,尼西比斯、敖德萨、塞琉西亚和阿贝拉都加入了叛乱,原先各地的罗马驻军和卫戍部队也遭到驱逐和屠杀。另外,帕提亚的军队并未因战争受到很大的削弱;奥斯洛斯虽然一败再败,但他的军队却还保持着完整性。现在这支军队由国王的弟弟米特拉达梯和他的儿子萨纳特鲁西斯率领着进攻罗马的新占领区和支持者。 图拉真是在巴比伦了解到各地发生的反抗的,他先是派卢西乌斯和马克西穆斯前去镇压反叛者和迎接米特拉达梯的挑战。卢西乌斯率军重新收复了尼西比斯,包围并最终占领了敖德萨,罗马人为了杀一儆百展开野蛮的屠城行动,最后一把火把它烧为平地。塞琉西亚也被埃卢西乌斯·克拉鲁斯和朱里乌斯·亚历山大占领并被劫掠一空。马克西穆斯则与米特拉达梯交战,但却被击败并阵亡了,图拉真得知情况后立即率军对付米特拉达梯军队。双方于AD 116年夏秋之际在美索不达米亚平原的某个地点展开决战。图拉真的军事指挥能力确实极强,战役结果帕提亚军全军覆没,萨纳特鲁西斯战死,米特拉达梯只身而逃。 这次胜利大大改善了罗马人面对的局面,帕提亚人放弃了再与罗马人进行主力决战的想法。图拉真重新收复了大部分反叛地区。但是持续的作战也使他的身体透支,皇帝年事已高,身体开始支撑不住。 经典的罗马人与帕提亚人战斗图:钱币上米特拉达梯四世的形象:
Ⅶ 哈特拉城攻防战和犹太人的大起义 AD 116年年底图拉真重返了泰西封,他吸取了教训,放弃了要将帕提亚并为行省的想法,任命帕塔马斯佩特斯为帕提亚国王并把王冠戴在他头上。帕塔马斯佩特斯是奥斯洛斯的儿子,但是早年与他父亲反目后流亡罗马,他这次陪同图拉真一起出行。 现在罗马人的兵力分布在沿亚美尼亚山区直到波斯湾的600英里各处,漫长的补给线面临一些顽固分子占据的城市和据点的威胁,图拉真决定首先拿下占有重要战略位置的哈特拉城。 AD 117年初图拉真亲自率军来到阿拉比亚攻击哈特拉的人们,这些人之前已经与罗马人反目但是一直未予处理。这个城市既不大也不繁荣,周围的环境又主要是沙漠,既缺少水资源,当然也没有树林和草料。但是这种不利的环境却为该城提供了保护,利用大规模军队攻城是不可能的。当地无法支撑数量如此多的军队的补给。所以皇帝必须在补给耗尽之前拿下城市。然而哈特拉人表现得极其顽强,不管是图拉真还是后来的塞维鲁斯都无法攻破它的城墙。图拉真甚至派出骑兵向前猛冲城门,但是他的企图失败了,攻击者被赶回营寨,而且皇帝本人骑马督战时也差点被击中受伤。尽管他脱去了他的帝王服饰以免被认出;但是敌人注意到他引人注目的灰发和严肃的庄严面容,从而怀疑他的身份,于是向他射击并击中了他身边的一个禁卫军骑兵。围城期间经常打雷下雨,闪电、暴风雨、冰雹经常袭击罗马人以至于他们觉得像受到了猛攻一样。时间一长,士兵们水土不服,疫病流行,战斗力大减。皇帝本人也病倒了,最后他被迫撤围回军。 这个时候他在病床上听到后方出了大乱子:东部各行省的兵力大多都已经集中在自己的麾下,现在这些行省兵力空虚。在帕提亚奸细的扇动下,昔兰尼的犹太人首先 反,推举安德烈为首领结束了当地罗马和希腊人的统治。他们甚至吃俘虏的肉,用他们的血涂抹全身,穿他们皮做的衣服;许多人被锯死;另一些人被扔给野兽,或被迫像角斗士一样互相搏斗,大约有22万人被杀;塞浦路斯人希罗德自称大王并占据了铜矿,犹太人则在以弥赛亚自居的阿特米翁领导下攻击异教徒,谋害当地的罗马和希腊居民,死难者达到24万;并且很快又蔓延到沿海,引起了亚历山大和犹太的 动。图拉真被迫分兵给卢西乌斯一部分军队回师处理。 与此同时,受哈特拉城防御胜利的鼓舞,帕提亚人再次开始叛乱,图拉真不得已抱病亲率大军再次应付美索不达米亚的新挑战,他东奔西走疲于奔命,虽然每次都取得了胜利,但是动乱此起彼伏已经无法扑灭,帕提亚人甚至已经反对傀儡国王帕塔马斯佩特斯而拥立自己的统治者。病痛也更为严重地折磨他。他实在不能忍受,不得已任命普布里乌斯·埃里乌斯·哈德良统帅留在西亚的军队,自己启航前往罗马。 卢西乌斯· 昆图斯率军进攻达西亚人的浮雕:罗马人进攻耶路撒冷的浮雕:
Ⅷ 战争的结束和后续事件 AD 117年夏罗马人历经艰辛征服的亚美尼亚、美索不达米亚、帕提亚的大业很有可能化为泡影,图拉真虽然很不甘心但是已经没有什么办法,他曾设想先短暂撤退等待来年继续入侵帕提亚。但是他此时身体极度虚弱,他的部分身体已经瘫痪麻痹,全身水肿,很有可能是尿毒症,所有的计划已不可能继续实施。AD 117年8月,他还未回到罗马就在西里西亚的塞林努斯城驾崩,死前任命哈德良为继任皇帝。 哈德良审时度势,他认为帝国的大患是在后方造反的犹太人,这些人如果得势的话会把在前线的大军后路切断,而大军主力现在陷入美索不达米亚大规模动乱的泥潭中,一旦补给被断则前景堪危。基于此,他迅速调整了前任的政策,与帕提亚议和交还了侵占的帕提亚领土,亚美尼亚由行省再次改为属国,罗马的前沿边境线重新回到了幼发拉底河。哈德良立刻率军回师正压犹太人,在回师的罗马人主力面前,犹太人没有任何胜算,罗马人将以百倍的凶残报复他们先前的残暴行为。 帕提亚的傀儡国王帕塔马斯佩特斯则被他父亲奥斯洛斯击败,他逃回罗马大营,哈德良把他立为奥斯洛尼国王,他在那统治到AD 123年病死。 奥斯洛斯结束了由他自己一手导致的流浪生活后终于回到了他的首都,他击败自己的儿子并继续统治到AD 129年。他死后由兄弟米特拉达梯继位,米特拉达梯AD 140年战死于罗马边境小国科马基尼。 至此,罗马帕提亚战争史上最为波澜壮阔,也是帕提亚面临的最危险的一次战争终于结束了。从战争进程看,如果不是图拉真策略错误激起两河各个区域统治者和人民的反抗,如果不是正好犹太人在后方叛乱严重威胁罗马人的退路,一旦罗马人的主力有机会继续前进,帕提亚虽然不至于被彻底击败吞并但也必定将遭受毁灭性打击,可能再无能力挑战罗马在西亚的霸主地位。当然受时代的局限,罗马人的后勤也无法提供部队从西亚打到印度的补给能力,也许图拉真最好的策略是好好消化攻下的两河流域,培养帕提亚地方政府与中央的离心力,最后使帕提亚分裂为自己间接控制下的几个小**证自己从大西洋到波斯湾的统治权。历史不能假设,事实是最后帕提亚收复了国土,但它为此付出了极高的代价:西部经济最发达的省区被罗马人严重破坏,军队也被击败,居民遭到屠杀劫掠,中央权威被损害,这将导致地方分裂势力的强大。如果帕提亚统治者能审时度势,励精图治,对外忍辱负重,帕提亚仍有复兴的希望;可悲的是一代代国王一遍遍地重复先辈的错误,屡屡就亚美尼亚问题招惹罗马这个强敌,下一轮的战争在这次战争结束时就已经开始酝育,它的爆发只是时间问题了。 哈德良石膏像:钱币上帕塔马斯佩特斯的形象:
第三篇 沃洛吉西斯四世兵败美索不达米亚 Ⅰ 战前背景 哈德良皇帝与奥斯洛斯国王达成协议后,罗马人得以从美索不达米亚撤军回国。AD 138年哈德良驾崩,安东尼·庇乌斯继承帝位。哈德良和庇乌斯统治的年代也正是罗马鼎盛时期,帝国四境安宁,歌舞升平,一片繁荣景象。 帕提亚则仍处于分裂状态,与奥斯洛斯作对的沃洛吉西斯三世不断蚕食他的领地,很快就控制了除美索不达米亚外所有的帕提亚国土,米特拉达梯继位后也没有什么好办法应付他,双方时不时开战,却都无法彻底打垮对手。持续不断的内战削弱了中央权威,一些附属国乘机独立,到AD 140年米特拉达梯战死时,没有一个人认为这个王国还有统一的希望。 不过俗话说分久必合,到这个时候,沃洛吉西斯三世已经老了,既无壮志也无能力应对米特拉达梯年轻的儿子沃洛吉西斯四世的挑战,后者是继沃洛吉西斯一世以来最有能力的国王。沃洛吉西斯四世继位后征服了自图拉真入侵以来就独立的查拉塞尼王国,震慑了一干不听王命的附属小国们。AD 147年沃洛吉西斯三世病死,年轻的国王没费什么力气就击败了前者无能的继承者们,经历了半个世纪的内战后帕提亚终于统一了。 沃洛吉西斯四世是个有野心的人,他不满足于统一国家,总想与罗马再打一仗洗雪先辈的耻辱,然而他多少对庇乌斯皇帝治下的罗马实力有些畏惧,不得不暂时蛰伏等待机会。 安东尼·庇乌斯的石膏像: 钱币上沃洛吉西斯三世的形象:庇乌斯治下的罗马帝国版图:
Ⅱ 沃洛吉西斯四世再启战端 AD 161年春,统治帝国23年的庇乌斯皇帝驾崩了,当这一消息传播开来时,罗马周边的邻国或部族的统治者们纷纷开始蠢蠢欲动,北方边界的日耳曼部落夸狄人和考茨人入侵莱茵河边境,不列颠岛上未被罗马人征服的皮克特人南下攻击哈德良长城,罗马北方战线一时烽火遍地。 帕提亚国王显然不会放弃这个他认为千载难逢的机会,沃洛吉西斯自认准备充分后于AD 161年夏天率军侵入亚美尼亚,新一轮的罗马-帕提亚战争就此爆发。 亚美尼亚自哈德良撤军后的几个月内一直混乱不堪,AD 118年沃洛吉西斯三世乘乱占据此地,本来哈德良想立逃到罗马军营的帕提亚傀儡国王帕塔马斯佩特斯为亚美尼亚国王,结果被沃洛吉西斯三世毫不客气地赶走。由于必须首先对付国内犹太人的反叛,哈德良对此也就不置可否,而且沃洛吉西斯三世此后极力维持与罗马人的关系,哈德良最后便承认了他的地位。继沃洛吉西斯三世之后的国王是奥勒利奥· 帕克如斯,他统治到AD 144年。此时登上王位的是罗马制定的国王梭哈伊姆斯。 盖乌斯·朱利乌斯·梭哈伊姆斯,来自叙利亚埃美萨的埃美萨尼王室,身上流着阿萨希斯王室和托勒密王室的血液,他与继承庇乌斯帝位的马库斯·奥勒留斯同辈,早年在罗马生活,曾担任过执政官,是一位彬彬有礼的罗马元老。他统治温和却又中庸,缺乏应变能力,在他治下,亚美尼亚国家经济还算繁荣,军队建设却大大落后,所以当沃洛吉西斯四世侵入亚美尼亚后没多久就击败了他,帕提亚国王把自己的亲戚帕克如斯立为亚美尼亚新国王,梭哈伊姆斯被迫流亡罗马。 庇乌斯皇帝为纪念其为亚美尼亚国王加冕发行的钱币:钱币上的沃洛吉西斯四世形象:
Ⅲ 塞维利安努斯冒失出兵亚美尼亚及科斯洛伊斯入侵叙利亚 庇乌斯皇帝驾崩时遗命养子马库斯·奥勒留斯继任大宝,但奥勒留斯不愿独自掌权,他把卢西乌斯·维鲁斯收为养子,并把自己的一部分权力与他分享。马库斯·奥勒留斯自小喜静不喜动,酷爱读书,尤其喜欢斯多葛学派的学说,因而被称为“哲学家皇帝”;与之相反,卢西乌斯·维鲁斯身体强健,性格粗诳,从小就适应于军旅生活。 两位皇帝上任伊始就面临来同时自东西方的挑战,奥勒留斯首先处理西方战事,他任命麦西亚总督马库斯·斯塔提乌斯·普里斯库斯为不列颠驻军指挥官应付皮克特人的挑衅,后者很快就赶走了入侵的蛮族部落,上日耳曼地区夸狄人对莱茵河的攻击也被当地卫戍部队打退,这样西方的威胁逐渐平息,然而此时东方的危机却愈演愈烈。 当沃洛吉西斯四世入侵亚美尼亚时,叙利亚总督阿提狄乌斯·科内利安努斯任期即将结束,这位总督年老而谨慎,不想在任期结束政权交替的紧要关头给帕提亚人借口和机会入侵自己的管辖区,如此必将危及自己的仕途,何况皇帝也没有命令要他出击,总督遂选择了按兵不动。但是,邻近叙利亚的卡帕多西亚总督塞维利安努斯年轻气盛,尽管没有得到皇帝的命令,最后仍然擅自出兵东征,这也加剧了两国间的对抗局势。 马库斯·塞达狄乌斯·塞维利安努斯是高卢人,拥有丰富的军事经验,性格莽撞,渴望建立功勋,当信使传来帕提亚国王进军亚美尼亚后,当即下令整军备战。最初由于没有皇帝的命令,他不敢轻易动武。这时一个冒牌预言家亚历山大来见他,预言塞维利安努斯将轻易击败帕提亚人,后者大喜,遂不再顾忌皇帝的指令,冒失地连辅助部队都不带,于AD 161年秋仅仅率领一个军团(可能是第九军团)就侵入了亚美尼亚。 沃洛吉西斯四世听闻罗马人出兵,派大将科斯洛伊斯领兵前去应战。科斯洛伊斯行动迅速,塞维利安努斯才渡过幼发拉底河就遇到了帕提亚大将的数万人马(应该有2-3万人),罗马人少被迫撤至埃雷吉亚城——昔日图拉真皇帝接受帕塔马西里斯投降的地方——随后被帕提亚人包围。塞维利安努斯数次企图突围,却一一被科斯洛伊斯挫败,三天后帕提亚人发动总攻,守城者全军覆没,卡帕多西亚总督被迫自杀。 奥勒留斯皇帝听到这个消息很震惊,立即派出使节提出双方谈和,如果沃洛吉西斯在这个时候接受和谈,无疑将对罗马人形成优势,然而帕提亚国王被胜利冲昏了头脑,他武断地拒绝和谈,并且下令科斯洛伊斯侵入叙利亚,他的这一举措被证明是一步臭棋。 AD 161年冬科斯洛伊斯领兵三万侵入叙利亚,科内利安努斯总督慌忙率军迎敌,但是他指挥死板,毫无变通,结果被可耻地击败,他被迫退守大城市。幸好帕提亚部队不善攻大城市的弱点自克拉苏时代以来就没有什么改进,科斯洛伊斯对此也没有好办法。叙利亚地形崎岖既不适合轻骑兵的行进,对帕提亚原始的补给能力也是很大的挑战,加上叙利亚本地土著的抵抗,帕提亚军队损失不小,科斯洛伊斯请求撤军,国王不知何故却不肯答应,这样战场上就形成了僵局。 奥勒留斯石膏像:
Ⅳ 维鲁斯亲赴安条克 随着沃洛吉西斯拒绝和谈、帕提亚军队入侵叙利亚的种种坏消息传到罗马,马库斯·奥勒留斯皇帝开始采取一系列应对措施:他任命不列颠驻军指挥官普里斯库斯取代塞维利安努斯担任卡帕多西亚总督,总领亚美尼亚的战事,而原不列颠总督则由塞克斯图斯·阿格里古拉继任;将原叙利亚总督科内利安努斯解职,由自己的堂弟安尼乌斯·李布继任;下令征集各地军团增援叙利亚,布置在北方战线上的数个战斗力最强的军团被调往东方,北部边界被战略性的暂时削弱,前线指挥官被告知尽一切可能避免与日耳曼人发生冲突;同时他向幕僚们征集战争计划和作战方略。 一些军事经验丰富的老将们提议皇帝御驾亲征,鼓舞士兵士气;元老院也表示赞成,然而马库斯·奥勒留斯与之前的诸皇帝不同,他在庇乌斯统治的大部分时间都留在老皇帝身边而非军营里,庇乌斯又没有教给他很多军事知识和经验,显然维鲁斯比他更适合军事行动。元老们也都同意维鲁斯率军东征而奥勒留斯则留在罗马。 AD 162年夏,在罗马高层达成一致的情况下,维鲁斯皇帝从意大利港口布林迪西乘船前往东方。禁卫军长官弗里乌斯·维克托里乌斯、前潘诺尼亚和叙利亚总督拉伊里安努斯、下麦西亚总督巴苏斯随行,这些人拥有丰富的东方事务处理经验,可以随时为皇帝提供军事建议。奥勒留斯则亲自把他们送到卡普亚。 维鲁斯一路上不断大摆宴席,每到一个新地方总要打猎享乐,途中不断加入乐师和歌唱演员伴奏唱歌,期间还因打猎受凉卧病三天,整个行军不像是在征战倒像在游山玩水。 AD 162年夏秋之际,皇帝总算到达了安条克,他在安条克扎营,却把军队指挥权交给麾下的将军们。他本人会去拉奥狄克亚过冬,到达芬尼避暑。他没事的时候就跳舞看戏打发时间,因此一些后世批评家们评论皇帝生活奢侈而对战事不负责任,认为他就是个花花公子。实际上,维鲁斯很有自知之明,他并不擅长领兵冲锋却精于管理,所以他把指挥权下放给各位将军们,自己组织管理后勤补给,他精简叙利亚行省的臃肿机构,裁汰了许多吃干饭的人员,他在奥龙特斯河开挖了一条新运河用以输送军用物资,这条河的河道要经过悬崖和山丘,他就设计绕过崎岖地形。工程完工后输送补给物资就节省了很多时间。他还授权将军阿维狄乌斯·卡西乌斯严格训练叙利亚的本地驻军。这样经过一段时间后,叙利亚的军政局面就焕然一新了。 维鲁斯石膏像:铜版画中的安条克城:
Ⅴ 罗马人收复亚美尼亚和美索不达米亚拉锯战 早在维鲁斯皇帝还在罗马磨蹭时,前不列颠指挥官普里斯库斯已经到达卡帕多西亚前线。马库斯·斯塔提乌斯·普里斯库斯,罗马著名的统帅,早年发迹于平定犹太人起义的战争中,AD 157-158年任达西亚总督,AD 159年任执政官,AD 160-161 年任麦西亚总督,就在不久前还去不列颠反击皮克特人的入侵。 普里斯库斯到达卡帕多西亚后没多久,来援军团也从各地纷纷到来:克劳狄·弗隆托、马提乌斯·维鲁斯分别率领第一、第五军团到达卡帕多西亚,而普布利乌斯·朱利乌斯·日耳曼尼乌斯率领的第二和第十军团则增援叙利亚的部队,加上叙利亚本地卡西乌斯率领的第三和第九军团,罗马人共聚集了六个军团及其相应的辅助和后勤部队,总兵力大致在7-8万左右,对帕提亚人已占绝对优势。 AD 163年初普里斯库斯率军进入亚美尼亚,沃洛吉西斯指定的国王帕克如斯闻讯一面组织抵抗,一面向沃洛吉西斯求救。帕提亚国王被迫从叙利亚撤出一部分军队来援,双方在这一年里进行了若干战役,罗马人数次获胜,帕提亚人损失惨重,补给也被切断,士气一落千丈。到这年年底时所有的帕提亚军队都被赶出亚美尼亚,帕提亚的指定国王帕克如斯闻风而逃,罗马人占领了首都阿尔塔克撒塔。 为了更有效管理亚美尼亚,罗马人夷平了阿尔塔克撒塔,在距罗马边境30英里处修建了一座新城凯内波利斯作为新首都,罗马人从卡帕多西亚驻军中调出一支分队驻扎在阿拉拉特山南侧山脚下,东距萨塔拉400英里的埃希米亚德津堡垒,这样一旦有事,即使要穿过丘陵地带,急行军到新首都也只要两天多一点的时间。 AD 163年底,尽管从未上阵搏杀,维鲁斯皇帝还是获得了“亚美尼亚征服者”的称号,他把原亚美尼亚国王梭哈伊姆斯重新扶上王座,他还忙中偷闲到以弗所迎娶了奥勒留斯的女儿露西拉。 虽然被从亚美尼亚赶走,沃洛吉西斯仍然不甘心失败,在普里斯库斯进攻亚美尼亚的同时,他率军进攻奥斯洛尼王国,赶走国王曼努斯,代之以自己指定的国王,这个人一直统治到AD 165年(其实也就统治一座城罢了)。罗马人迅速作出反应,AD 163年卡西乌斯将军从叙利亚向北攻入美索不达米亚,征服幼发拉底河北部地区;另一支部队从亚美尼亚南下攻击奥斯洛尼,攻占敖德萨西北的雅提姆西亚城,帕提亚人毫无还手之力,往往一仗下来就一溃千里,罗马人经过一段时间的军事行动清除了除敖德萨和尼西比斯外的所有帕提亚据点。不过在AD 164年这一年里罗马人没有大动作,他们在为进一步进攻帕提亚腹地作战略物资和后勤补给的准备。 帕提亚骑兵形象:鼎盛时期的罗马军队:
Ⅵ 卡西乌斯兵劫塞琉西亚和火焚泰西封王宫 AD 162-163年,几乎与普里斯库斯征服亚美尼亚的同时或更早,罗马人在叙利亚继续与科斯洛伊斯率领的帕提亚军作战。阿维狄乌斯·卡西乌斯受命指挥留在叙利亚的部队。卡西乌斯是叙利亚本地人,他父亲曾在哈德良军中屡立战功,卡西乌斯也受到父亲的鼓励,从小投身军旅,渴望建功立业。 AD 162年他负责指挥叙利亚的第三和第九军团,这些军团长期驻扎在东方,在半个世纪的和平环境下由于生活腐败,纪律松弛而不堪作战,这也是先前科内利安努斯败给科斯洛伊斯的重要原因。卡西乌斯首先着力恢复士兵的战斗力,他用各种严厉的方法训练军队,淘汰不合格士兵,征募本地辅助兵团。在训练期间他采取守势成功地抵抗住科斯洛伊斯的一系列攻击。当士兵训练完成后,他开始转守为攻,AD 163年他发动几次战役,恢复战斗力的罗马军队把帕提亚人打得溃不成军,在叙利亚南部的苏拉附近,卡西乌斯取得了一次对科斯洛伊斯的大胜,到AD 163年底,所有的帕提亚人都被赶出叙利亚。 维鲁斯皇帝不满足仅仅将帕提亚人赶出国土,他和他的将军们决定把战火烧向敌人的国土。AD 164年他任命卡西乌斯为新任叙利亚总督,卡西乌斯胸怀大志,希望取得图拉真在50年前相同的战功。前一年中他已率第三军团向北攻占幼发拉底河上的尼凯弗里乌姆要塞和美索不达米亚上的道萨拉城,清除了行军路上的障碍。他现在正忙于策划下一年的作战计划和补充补给物资。 AD 165年初准备充分的卡西乌斯渡过丘格玛渡口,尽管帕提亚人想尽一切办法阻止罗马人过河,但是最终失败。卡西乌斯顺流而下,在美索不达米亚南部幼发拉底河岸边的杜拉-欧罗波斯战役中大败帕提亚人,打开了通向巴比伦尼亚的大门。同时由马提乌斯·维鲁斯率领的第十军团入侵奥斯洛尼,敖德萨和尼西比斯经过长期围城后被重新占领,曼努斯国王被重新扶上台,帕提亚的地方太守们纷纷背叛他们的国王向罗马人投降,帕提亚主力部队则在科斯洛伊斯将军的领导下撤至底格里斯河,在渡河时被追击的罗马人打得全军覆没,将军本人狼狈地游过河并躲藏在河边的山洞内方得以幸免。 士气如虹的卡西乌斯大军在AD 165年底到达塞琉西亚和泰西封附近,拥有40万人口的大城市塞琉西亚主动开城投降,但是不久就因勾结敌人的指控而被罗马人大掠一空,城市也被烧毁,塞琉西亚从此一蹶不振;卡西乌斯接着进攻泰西封,缺少兵力守卫的泰西封抵抗一阵后被攻破,沃洛吉西斯四世狼狈逃走,卡西乌斯把国王的冬宫放火焚烧成白地泄愤。 罗马人惊人的胜利传到元老院,大家一致同意称呼马库斯·奥勒留斯和卢西乌斯·维鲁斯两人为“帕提亚征服者”。AD 166年卡西乌斯回师攻入米底,维鲁斯又获得“米底征服者”的称号。 被罗马人彻底打熊的帕提亚国王沃洛吉西斯四世发现自己的兵力几乎损失殆尽,经济最发达的省区或被占领或被破坏,他再也无力作战,终于被迫提出求和。 塞琉西亚和泰西封双子城位置:泰西封王宫遗迹:
Ⅶ 战争结束及后续 罗马人现在形势一片大好,卡西乌斯本想继续作战占领昔日图拉真征服的所有地区,然而一种疾病的爆发拯救了帕提亚。早在罗马人劫掠塞琉西亚的时候,士兵们就受到了瘟疫的感染,迷信的罗马人把这看成是天谴,因为他们毫无道理地抢劫主动投降的城市,还把阿波罗像从塞琉西亚偷运到罗马,现在阿波罗向他们降罪来了。恐惧的士兵撤回腹地时又把瘟疫传播给更远地方的人们,没多久疾病就传播到帝国各地,帝国人口锐减,军队战斗力大为削弱,连维鲁斯皇帝在返回罗马途中也因病驾崩。 在这种情况下,奥勒留斯皇帝决定接受沃洛吉西斯的求和。和约规定:亚美尼亚维持原样,一切不变;帕提亚把美索不达米亚西部割让给罗马,实际上就是让奥斯洛尼王国从以前的帕提亚属国改为罗马属国;赔偿一定数目的赔款。从这个条约看,奥勒留斯对帕提亚还是比较宽容的,也许这根皇帝本人并非军事征服型的统帅有关。 沃洛吉西斯四世对条约很满意,他已被罗马人强大的实力彻底打蔫了,终其五十余年的统治中再未对罗马发起任何挑衅,两国间的和平再一次恢复了。 对罗马人来说,这场战争的胜利其实主要归功于上层将军们和下层士兵们的英勇奋斗,在战斗中涌现出一批指挥出色的将军,诸如统帅普里斯库斯、率领第五军团的马提乌斯·维鲁斯、率领第一军团的克劳狄·弗隆托,尤其是阿维狄乌斯·卡西乌斯将军,他在战斗中表现极其出色,罗马人能再一次占领泰西封,卡西乌斯功不可没。然而这位悍将却在几年后造反,他的造反原因比较复杂,不过其对将士们奋勇战斗、皇帝们却无功受禄的不满情绪无疑刺激了造反的念头。 从帕提亚一方考虑,在敌强我弱的形势下贸然挑衅对方,沃洛吉西斯四世显然不是一个合格的国王,尽管他才能出众。帕提亚实力愈加衰弱乃至最后亡于波斯,他无疑要负很大责任,他打的这场战争又一次几乎耗尽国家的潜力,原先被降服的地方分裂势力又死灰复燃,虽然在他统治时期帕提亚未再分裂,可是中央政府虚弱的现状已经无法改变,只不过地方分裂势力的实力尚未强大到足以挑战中央,帕提亚国家才得以幸存。帕提亚虚弱的现状也刺激了外敌入侵的野心,中亚游牧民族、贵霜帝国都是它强有力的敌人,至于罗马人,可以肯定,他们决不会放过伤害死对头的机会,战争将会在未来的某个时间再次爆发。 盖世大将阿维狄乌斯·卡西乌斯的石膏像:AD 161- 165年罗马-帕提亚战争图:红线是战前国境线,白线战后过境线,绿箭头是罗马人的行军路线,棕箭头是帕提亚人的行军路线,黑色数字是国家名(同上):
第四篇 塞维鲁暴掠泰西封 Ⅰ 战前形式 维鲁斯皇帝东征美索不达米亚后,西亚享受了近30年的和平,期间无论罗马还是帕提亚都没有大的内战和外战,但是却并意味着这份安宁可以维持很久。在和平年代积累的各种矛盾经过30年的发展,到2世纪90年代时终于彻底爆发,最终引发大规模的动乱。 沃洛吉西斯四世统治帕提亚将近半个世纪,在位期间除了引发一次加速帕提亚衰亡的与罗马的战争外,没有作出任何能够挽救哪怕只是阻止帕提亚衰弱势头的措施,相反,在他统治末年帕提亚再次展开争夺王位的全武行。AD 190年,米底总督奥斯洛斯二世自立为王,与老国王的儿子沃洛吉西斯五世展开王位争夺战。这场内战规模不大,延续时间也不长,到AD 191年沃洛吉西斯四世病死前后,沃洛吉西斯五世顺利击败了对手正式当上国王。 与帕提亚相似,罗马在经历五贤帝的辉煌统治后逐步进入混乱的后期帝国时期,AD180年奥勒留斯把帝位传给他那不争气的儿子科莫德斯。仅仅十二年后,科莫德斯就遇刺身亡,安东尼王朝结束。胡作非为的禁卫军在一个月内相继拥立两位皇帝,却不被在外统军的封疆大吏认可。AD 193年,不列颠总督阿尔拜努斯、潘诺尼亚总督塞维鲁和叙利亚总督尼格尔几乎同时宣布竞争帝位,三方的战争不可避免,帝国又一次陷入动乱之中。 钱币上奥斯洛斯二世的形象:“大力神”科莫德斯的石膏像:表现禁卫军胡作非为形象的油画,画中显示的是禁卫军拥立克劳狄皇帝的情形:
Ⅱ 西亚乱局 叙利亚总督尼格尔是意大利裔元老,在听到佩蒂纳克斯遇刺的消息后,他决定就地征兵谋夺帝位。他的决定得到西亚各个小国家的支持,罗马的属国奥斯洛尼、帕提亚的属国阿狄亚贝尼和哈特拉都派来使者庆贺,哈特拉国王还把自己优秀的骑兵部队派去支援尼格尔。 帕提亚国王沃洛吉西斯五世比当年他的父亲有见地,基于帕提亚刚刚结束内战,同时考虑到他父亲鲁莽卷入与罗马冲突的可怕教训,他仅向尼格尔表示了谨慎的友好,对尼格尔派出援军的要求以需要时间聚集部队为由加以搪塞,可是尽管他未派出任何军队援助尼格尔,却依然落下了名义上支持尼格尔的口实,并且他至少默许了他的属国国王们大胆的举动,这成了后来塞维鲁进军的借口。 AD 193-194年,自信满满的尼格尔西向攻击小亚细亚和欧洲,结果相继在两次大战中被塞维鲁打败,尤其是伊苏斯一战损失惨重,他本人也在逃跑途中被塞维鲁的士兵抓住杀死。获胜的塞维鲁随后在西亚各地逐一平定仍死忠于尼格尔的叛军。如果事态这么发展下去,这些动乱也就是反叛者的最后一蹦罢了,然而那些西亚小国国王们的愚蠢举动却把本已熄灭的战事升级为又一轮的罗马与帕提亚间的大规模战争。 尼格尔石膏像:钱币上沃洛吉西斯五世的形象:五年内战期间罗马帝国的形势:
Ⅲ 战争的爆发 AD 194年4月,当塞维鲁还在小亚细亚平定叛军时,奥斯洛尼各地太守、阿狄亚贝尼和哈特拉的国王纷纷采取积极行动,不仅支持尼格尔还在据守要塞的叛军,还主动攻击罗马人在美索不达米亚上的据点,连两河战略重镇尼西比斯也受到围攻。 这些国王们不自量力的举动彻底惹火了罗马皇帝最有力的争夺者,还在围攻支持尼格尔的拜占庭城期间,塞维鲁就产生了对阿狄亚贝尼和阿拉伯人用兵的想法,美索不达米亚遭到攻击的消息更加坚定了他的决心。 AD 194年下半年塞维鲁在妻子朱利娅·多姆娜的陪同下来到叙利亚,朱利娅是叙利亚本地人,对当地的地理概况了如指掌,她在塞维鲁的东方战争中多次帮助丈夫出谋划策,是塞维鲁最信任的左膀右臂。在她的建议下,塞维鲁一面派部将挥师东进解救被围的尼西比斯,一面聚集各地军团和粮草,准备来年大举入侵美索不达米亚。 尼西比斯城是西亚战略要地,离底格里斯河仅有80公里,卡西乌斯在上一轮战争中将其从阿狄亚贝尼人手中抢来,因此后者在支持尼格尔的同时也乘机派兵想要收复失地。该城被阿狄亚贝尼和哈特拉人包围了大半年,守城者则进行了顽强的抵抗,罗马人将大量箭矢和石头被投向攻城者,造成阿狄亚贝尼人的大量伤亡。敌人在长时间的围攻中损失了大批士兵,同时几乎耗尽了补给,士气大跌,结果在塞维鲁的援军面前一触即溃。 罗马军队的胜利震慑了一干支持叛军的小国们,这些国家纷纷派大使前来会见塞维鲁并祈求他的原谅,他们一方面背叛尼格尔,把他的军队缴械并将俘虏当见面礼送给塞维鲁;另一方面却不愿放弃内战期间占领的罗马要塞和领土,反而强烈要求塞维鲁将还驻扎着罗马军队的堡垒退还给自己,这种厚颜无耻的行为引起了塞维鲁的愤怒,最终导致战争全面爆发。 朱利娅·多姆娜石膏像:尼西比斯城遗迹:
Ⅳ 塞维鲁剑指美索不达米亚 AD 195年春,聚集起足够军队的塞维鲁渡过幼发拉底河上的丘格玛渡口,正式剑指美索不达米亚平原。他的兵力数字没有相应资料提及,不过根据他在伊苏斯会战中12个军团的兵力配置,以及随后在叙利亚的军队整顿推算,他这次东征的大军应该不会少于8万人。 AD 195年4月罗马人抵达尼西比斯,塞维鲁在此补充给养并会见各地派来求和的使节,而他的军队则分别由雷特拉努斯、坎狄杜斯和拉伊图斯率领,从三个不同方向扫荡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坎狄杜斯就是此前在塞齐库战役中指挥塞维鲁军队的指挥官,正是他在关键时刻的坚忍不拔才使塞维鲁军击败了尼格尔;拉伊图斯也在随后的尼西比斯守城战中证明了自己的能力,因此士兵们都非常乐意接受他们的领导。 奥斯洛尼的各地太守们看到罗马大军到来后,不是投降就是逃走,敖德萨的奥斯洛尼国王阿布伽鲁斯未经抵抗就献了城池,罗马人兵不血刃地占领了奥斯洛尼。阿狄亚贝尼人则抵抗较为顽强,这些人属于扎格罗斯山地居民,民风凶悍,他们在国王的领导下占据险要地势负隅顽抗,不过罗马人最终仍然成功地占领了该王国。罗马人的胜利使得美索不达米亚各地的阿拉伯统治者纷纷投降,仅仅几个月时间塞维鲁就平定了东方。 在部将们征战四方的期间,塞维鲁也没闲着,他宣布兼并奥斯洛尼和阿狄亚贝尼,这两个地区被组成一个新的罗马行省,尼西比斯成为行省首府,不过敖德萨的阿布伽鲁斯由于善于溜须拍马而保留了当地的统治。 志得意满的塞维鲁随后宣布自己是奥勒留斯的养子,名正言顺地继任奥古斯都;朱利娅被宣布为皇后;他们七岁的长子巴西亚努斯(他的另一个名字卡拉卡拉更为出名)也被重新命名为马库斯并继承“凯撒”头衔。这一举动违反了他和阿尔拜努斯达成的由后者继任凯撒的协议,毫无疑问塞维鲁此时已在准备和阿尔拜努斯的战争了。阿尔拜努斯也不是省油的灯,在得到明确消息后立即把军队从不列颠开进高卢。在这种情况下,尽管下层士兵和军官强烈呼吁皇帝把战火继续烧到帕提亚腹地,后者最终仍然于AD 196年上半年从东方回军,临走时塞维鲁任命拉伊图斯负责指挥罗马在美索不达米亚的全部驻军,他自己则回罗马准备与阿尔拜努斯的对决。 塞维鲁石膏像:罗马骑兵:
Ⅴ 沃洛吉西斯五世围攻尼西比斯 在塞维鲁和尼格尔决战之前,帕提亚国王沃洛吉西斯五世虽然希望尼格尔获胜,但也不愿因此和塞维鲁发生正面冲突,所以他一直没有派兵加入尼格尔的军队,不过当他的属国阿狄亚贝尼被罗马人入侵之后,他就无法再保持冷静了。阿狄亚贝尼国王一向由阿萨西斯的王族成员担任,从亲缘关系看甚至比亚美尼亚王族更接近阿萨西斯长支,该地的战略位置也是极其重要的,罗马人占领该地既可以东攻米底,又可以南下巴比伦尼亚,如此重要的地盘现在掌握在罗马人手中,这一点是沃洛吉西斯无法容忍的,所以他一听到阿狄亚贝尼被占领的消息,立刻下令全国总动员。 而随着塞维鲁离开尼西比斯,罗马人在美索不达米亚的兵力布置再一次变得空虚,这也给帕提亚国王提供了极好的机会。AD 196年夏,沃洛吉西斯率军北上进攻罗马人在美索不达米亚的据点,罗马在美索不达米亚兵力不足,各地指挥官收缩防线主动放弃了阿狄亚贝尼,全军缩回奥斯洛尼和尼西比斯,帕提亚国王乘势收复了阿狄亚贝尼,随后跨过底格里斯河西向进攻尼西比斯。 沃洛吉西斯自我感觉良好,他也确实占领了罗马人的一些小据点。然而此时的帕提亚军队已不是当年能和克拉苏、安东尼一拼高下的由苏莱纳等优秀将领指挥下的部队,战斗力早已不比当年了。尼西比斯城墙的坚固程度固然不及叙利亚和亚美尼亚的山地城市,却有拉伊图斯这样拥有丰富守城经验的指挥官领导守城,后者不可能让帕提亚人轻易得逞。结果沃洛吉西斯围攻该城大半年却依然无法攻克,他的部队在尼西比斯城下浪费了大量时间,损失了大批装备和人员,他的其他目标也因为尼西比斯的牵制而无法实现。现在某些文章声称帕提亚人跨过幼发拉底河入侵了叙利亚,从此时和后来沃洛吉西斯的表现来看,这些文章的说法真实性值得怀疑。 同一时期,在罗马西部的塞维鲁经过艰苦的战斗击败了阿尔拜努斯,终于摆脱了东西两线的夹击,现在他可以腾出手来专心对付帕提亚人了。 阿尔拜努斯石膏像:帕提亚重骑兵:
贴吧热议榜
使用签名档&&
保存至快速回贴}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罗马帝国和意大利罗马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