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关茶叶基地转让胡他的制作方案

您现在的位置: && 信息公开 &&
主题分类:
其他,基层信息公开
发布机构:
发布日期:
灵关镇2015年工作总结和2016年工作要点
灵关镇2015年工作总结和2016年工作要点&
&&&&根据县政府相关文件要求,现将灵关镇2015年工作开展情况总结如下:&&
2015年是十二五规划圆满收官之年,也是我镇继续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四中全会精神,实现“三年跨越发展,五年全面小康”,夺取灾后重建全面胜利的决战决胜之年,灵关镇党委、政府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灵关片区重建委的指导和支持下,在全镇广大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下,紧紧围绕省、市、县抗震救灾斗争的安排、部署和任务要求以及县委关于深入贯彻落实党的群众教育实践活动,认真开展“三严三实”活动,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全镇干部群众团结拼搏、挑战极限、在灾后重建经济建设、社会事业,生态建设方面全面完成了县委政府2015年下达给我镇的各项工作任务。
一、2015年工作开展情况
&&&(一)攻克艰难、奋力拼搏、扎实抓好灾后重建工作。
&&&&灾后重建是整个抗震救灾斗争的关键环节和重点阶段,只有全面完成灾后重建工作任务,才能取得抗震救灾斗争的最后胜利。为此,镇党委、镇政府紧紧围绕县委“在7.20全面完成农房重建任务的目标”,从去年10月份起,紧锣密鼓地展开了以农房重建为重点的灾后重建工作。
&&&&1、全面启动散户房屋重建工作
&&&&我镇共有360户农房重建,其中散户重建161户。截止5月底,已入住152户。在7.20前全面完成散户农房重建任务。
&&&&2、全面启动城房统规自建工作
&&&灵关镇共计8个安居小区和1个新村聚居点实行统规统建施工。其中磨刀村安居小区、中坝村安居小区一期、河口村水桶坪片区房屋主体全部完工,正在进行配套设施建设;其余聚居点房屋已在7.20前完成房屋主体工程。
&&&&3、其他灾后重建工作
截止目前,国道351建设灵关段拆迁协调工作已基本完成;大沟旅游公路建设已完成60%工程、芦灵路建设已完成;灵关镇30米大街风貌,已在7.20前全面完成。从青林坪到小关子s210线柏油路铺设目前已完成。&&&&
4、认真抓好灾后重建安全生产工作
由于灾后重建涉及大量的施工任务,每个工地都存在安全隐患,为了确保灾后重建工程的顺利实施,镇党委、镇政府把灾后重建工程施工的安全工作列为党委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确定了一名班子成员具体负责安全工作,按照“谁主管、谁负责”和属地管辖原则,各村安置点的安全工作由联村班子成员、包村干部、村组干部三位一体负责,具体落实到村主任头上,镇政府与各村签订了《灵关镇4.20灾后重建安全生产目标管理责任书》,并完善防汛应急预案。在与重建工程施工方签订施工合同时,把施工安全的责任条款作为重要内容写入施工合同,明确施工方和业主方各自的安全职责,确保我镇在灾后重建工程施工期间不出现造成严重社会影响的重、特大安全事故。“安全社区”创建工作成效显著。创建省级安全社区工作间,坚持“百镇试点”“依法治县”,法制村打造工作相结合,在13个村(社区)广泛开展宣传工作,有效改变灵关镇城乡居民的安全环境、提高了广大群众的安全意识和防范能力,进一步深化了全镇安全生产网格化管理体系,探索出了一条安全社区创建,强化“双基”工作的新路子,在全镇形成了安全社区创建与“双基”工作的良性互动,共建双赢的良好局面。为实现安全生产无盲区全覆盖提供了有力保障,在今年8月份顺利通过了省上安全社区创建工作检查验收。
&&&(二)扎实稳步推进精准扶贫工作
1、加强组织领导,全面动员部署
我镇成立了以镇党委书记、镇长为组长,移民扶贫工作分管领导为副组长,联村领导班子为成员的工作领导小组,具体负责全镇精准扶贫工作;同时,为确保该项工作有序推进,经镇党委、政府充分讨论研究,制定了我镇的实施方案,明确各村的工作职责及具体任务,并通过动员大会,对全体镇、村工作队员进行系统的业务培训,全面安排部署了我镇精准扶贫对象识别和建档立卡工作,各村相应成立了由包村干部、驻村工作队、村两委干部、党员代表、村民代表等为成员的民主评议小组,确保了此项工作的顺利进行。
2、明确标准、坚持程序、精准识别,建立贫困户(村)档案
我镇以2013年农民年人均纯收入2736元(元不变价)的省农村扶贫标准为识别标准,按照农户申请、村民民主评议小组评议、村委会和驻村工作队核实、镇人民政府审核的程序,对贫困户进行逐户识别,并将审核通过的贫困户基本情况报县人民政府审定,最终建立贫困户信息库,经识别,2013年年底我镇贫困户共430户1171人。同时我镇严格按照“一高一低一无”的标准(即行政村贫困发生率比全省贫困发生率高一倍以上(>17.2%),行政村2013年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低于全省平均水平60%(<4737元),行政村无集体经济收入),由行政村根据实际提出申请,并经镇政府初审公示后,将识别的贫困村报县政府审查。经识别,认定我镇大沟村、大渔村、紫云村为贫困村,其中大沟村辖村民小组7个,共有农户262户1032人,识别认定贫困户79户177人,贫困发生率17.15%,2013年农民人均纯收入4700元,无村集体收入;大渔村辖村民小组9个,共有农户327户1293人,识别认定贫困户75户252人,贫困发生率19.5%,2013年农民人均纯收入4720元,无村集体经济收入;紫云村辖村民小组6个,共有农户176户654人,识别认定贫困户49户148人,贫困发生率21%,2013年农民人均纯收入4690元,无村集体经济收入。
&&&&3、找准原因、落实措施、平稳有序推进减贫工作
分析我镇识别出的贫困户(村)致贫原因:一是群众观念意识落后,停留在传统农耕生活阶段,满足于解决温饱问题,缺少主动致富的意识;二是虽有致富愿望,但缺少劳力、资金等条件;三是在“4.20”地震中受灾严重,家庭财产严重受损;四是村内基础设施条件差,林木、土地等资源开发难度大、收益低。
为快速有效地解决群众贫困的问题,我镇针对贫困户的类型,分类制定并落实帮扶措施。一是开展宣传教育,通过召开群众大会和帮扶责任人宣讲的形式,广泛开展宣传教育活动,转变群众思想观念,促使贫困群众克服等、靠、要的思想,树立主动致富和思变致富的意识。二是与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相结合,广泛开展联系帮扶活动,在3个贫困村派驻由市(县)联系部门和镇、村干部组成的驻村工作队,为贫困村争取各类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和产业发展项目;同时发动广大党员干部对全镇的贫困户开展“一对一”联系帮扶,做到帮扶人员落实,帮扶项目落实,帮扶资金落实,帮扶时间落实。三是紧抓灾后重建机遇,加强贫困村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建设,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同时为受灾困难群众争取帮扶(政策)资金,对倒房重建的困难群众按照3000元至4000元/户的标准进行建房帮扶,并通过宅基地回购等灾后重建政策落实困难群众建房资金。精准扶贫工作开展以来,通过各级各部门的努力,我镇在大沟村新建并硬化中药材产业公路6公里,新建桥梁4座,空石林景区开发工作火热推进,24公里旅游公路的修建极大改善了大沟村的通行条件,群众经营林木、药材等产业的效益得到显著提升;在大渔村发展红心果200余亩,带动群众实施产业转型,对贯穿整个大渔村的芦灵路进行改造升级,硬化路面宽度由原来的4米加宽为改造后的6.5米,同时对村组道路和群众入户及生产便道进行硬化,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改善;在紫云村依靠丰富的林地资源,大力发展经济林木种植及特色种养殖业,积极争取林业、农业及扶贫开发等基础设施建设项目,重点改善交通运输条件,降低木材运输成本,增加群众经营林木产业的收益;在大沟村、大渔村、磨刀村等六个村分别投入资金200万元实施移民扶贫灾后重建项目,重点打造基础设施建设和茶叶、红心果等产业建设。
&&4、科学管理、动态更新,实现扶贫开发精准扶贫
我镇明确由分管移民扶贫工作的班子成员牵头,1名工作人员沟通协调,包村干部和村两委具体落实,对精准扶贫工作进行科学管理,除镇上1套总档案,各村1套详细档案外,还将贫困户(村)信息录入扶贫开发建档立卡信息采集系统,实现联网运行,同时根据工作开展情况,对贫困户脱贫情况等信息进行及时更新,动态管理。我镇识别出的430户1171人贫困人口,根据贫困户的实际困难,分类通过扶持生产和就业发展一批、医疗救助扶持一批、灾后重建帮扶一批、低保政策兜底一批等政策措施,已实现158户438人顺利脱贫。
&&(三)重建设、兴农业,夯实农村经济发展基础
&1、农业农村灾后恢复重建成效突出,稳步推进现代农业产业发展。(1)今年已经完成新发展茶叶2000亩;计划年底新发展茶叶1000亩。新发展猕猴桃200亩;新发展新品种药材30亩:新发展一般药材500亩。新修乡、村公路12公里;(2)我镇的专合组织有五家,产业规模适度,现在的管理更规范、都有一定的带动能力,对农民增收起到了促进作用。促进了农民的增收。(3)2015年农民人纯收入达到10540元,增长达到15%以上。(4)我镇灾后重建工作正在有序的推进,幸福美丽新村建设正在有序开展。
&&&&&&2、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方面
&&(1)、完成新建沼气池30口目标任务。
已完成30口,其中完成装玻璃钢沼气池12口,水压式沼气18口。
&&(2)、完成新建乡村机耕道12公里:主要为建联4公里,后山4公里,安坪4公里。&
&&(3)、深入实施安全饮水等工程,完成了市、县下达目标任务
&&4、加快农村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完成退耕还林和植树造林目标任务
&&&&(1)、完成巩固退耕还林,1.31051万亩目标任务
&&&&(2)、完成营造林面积1.0508万亩目标任务。
&&&5、有机农业初具规模:自80年代开始,灵关镇就把发展生态有机农业作为全镇农业发展的亮点和重点,经过近30年的发展,生态有机农业不断扩大。一是茶叶发展势头强劲。全镇茶叶种植面积&迅速发展到现今的2.1万亩,&其中&&茶叶专业村就有三个,种植面积就达0.8万亩,且均按有机茶叶技术标准种植培训,目前通过验证的有机茶面积已达6000亩。其中海鑫公司认证3200亩;雅安茶厂认证2800亩。茶叶产业已逐步发展成为灵关镇的支柱产业之一。二是有机药材面积稳固发展。大渔村种植草本黄莲达到5000亩。三是建联村种植草本虫楼150亩,四是大沟村有白术800亩,&五是全镇有“三木”药材54594.2亩。这些都是天然生长,不施任何农药和化学肥料的,管理全部是人工,已是不施除草剂&的。全镇重点打造的绿色产业基地已经形成,有机农业发展初具规模。&&
(四)打基础,保民生,全面推进社会事业大发展
&&&&47一年来,镇党委、政府坚持“以人为本、稳定”为主题,着力抓好生育、民政救济、民主法制、教育卫生等工作,加快发展社会事业,促进了精神建设的全面进步。&
&&&&1、认真执行基本国策,抓好计划生育工作。
&&&&计生工作取得显著成绩:2015年出生人口110人,其中计划外出生13人,符合政策计生率为89%;每季度开展育龄妇女“三查一治”服务工作,全年应检3560人次,已参加妇检3510人次,全年妇检率98%。
&&&&2、做好民政救济工作,保障困难群众生产生活。
&&&&认真搞好困难群众和农村低保困难补助的发放、安居母亲工程等惠民工作,切实解决贫困人口温饱及住房问题。今年,我镇新增城镇就业198人,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19人,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16人,办理就业失业登记证48人;举办创业培训班2期,培训学员80人,技能培训两期,培训学员100人;全年共发放农村低保保障金552600元,五保供养保障金40320元,医疗救助44021元。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11924人,参合率为97.37&%;上半年全镇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累计参保人数3262人,收缴费用228800元,其中,已享受待遇领取老年人共计1491人。
&&&&&3、做好安全生产、防汛及信访等工作,全力维护社会稳定。
我镇成立了镇安全生产委员会,并落实专(兼)职工作人员,完善了应急救援预案等工作,制定了安全生产的各项工作制度、机制,做到了经常排查安全隐患,定期督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认真落实防汛抗灾工作,我镇成立防汛抗灾工作领导小组及应急预案,通过村民大会、村务公开栏、横幅等形式的宣传,提高群众的灾害防范意识及应急处理措施,实行领导干部职工24小时开机,镇政府24小时有人值班工作制;高度重视社会稳定工作,认真落实定期排查、领导包案、责任追究等制度,大力开展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活动,努力把各类纠纷问题解决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一年来全镇共调解矛盾纠纷252起;通过《信访条例》的贯彻执行,有效控制了越级上访和集体上访事件的发生;通过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扎实开展,各种违法犯罪活动得到打击和控制。
&&&(五)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工作
&&&&按照党的十八大精神和中央政治局的“八项规定”,我镇对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常抓不懈,严格践行“三严三实”,认真落实“解决发生在群众身边的四风和腐败问题”,共查处&4起“四风”案件;着力整治“党员干部违规插手工程项目”问题,共查处5起案件;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建设社会评价工作”,召开镇、村、组专题会议&5次,进村入户宣传10次。
&(六)突出生态效益,保护林业资源
&&1、大力宣传林业有关法律法规&&&&&&&&&&&&&&&&&&
利用镇、村、组会议积极宣传护林防火、野生动物保护、退耕还林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130余次,制作永久性宣传碑、标语牌5个,坚持每月召开管护员例会1次。进一步加强对管护员的管理要求,尽职尽责,加强巡山力度,深入全面宣传林业有关法律法规。
&&2、保护生态,着力打击林业方面的违法行为
&&今年对乱砍天然林造林情况进行全面清理。对本辖区内有证无证的木材加工厂11家进行组织学习1次,并责令无证加工厂进行停业,防止乱收滥购林木情况发生。对办证采伐户进行采伐地块核查,进一步防止乱砍情况发生。加强对退耕还林工程的管理,&按照上级要求,2015年退耕还林巩固成果专项资金已兑现1374240元,退耕还林完善政策补助和民族县补贴兑现2028640元,兑现农户3131户,兑现总面积13088亩,确保惠民政策的落实,极大地提高了广大林农对退耕还林的积极性。
&&3、大力造林、采育结合
&&&&指导林农对采伐基地进行更新造林,利用荒山和其弃耕地进行大力造林。今年共完成造林3000余亩,主要材料以“三木药材”和速生林为主。
&4、加强对采伐基地的管理
今年上级下达我镇采伐蓄积31000立方米的计划,现已办理采伐手续15000余立方米,主要用于小沟头林场拍卖的采伐。其余散户办理约2000立方米。为管好资源,我们对采伐基地的管理进行专人负责,确保了采伐的顺利进行。
&&&二、当前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由于灵关镇目前已进入灾后重建的攻艰阶段,施工工程多,流动人口多,固引发了各种利益矛盾和社会矛盾,社会稳定形势和施工安全形势不容乐观,主要存在以下几个突出问题:
1、由于存在灾后重建管理不到位的问题,因而引发下面三个问题:
&&&&一是施工企业多,存在各种安全隐患,伤亡事故时有发生,增加了维稳工作量和协调难度;
二是群众建房款收缴难度大,特别是规划区外进入规划区内集中建房的群众,认为灾后重建分区内、区外不公平,区内的群众国家高价收购房基,基本上就把建房款解决了,有的建房户除去建房款还要进钱,而且区内、区外范围划分不合理,在一个村民小组内仅是一根坎坎相隔,就分出了区内、区外。目前欠交的建房款主要区外进入区内集中建房的群众。全镇扣除政府补助和信用社贷款外应建房款15756.56万元,截止9月30日,只收到6646.05万元,还有9110.51万元待收,已严重影响施工企业的施工款结算;三是施工企业拖欠民工工资情况相当严重,经常是几十个民工到镇政府讨要民工工资,巷道上站满了人,严重影响了镇政府的正常办工秩序,要花大量的人力作解释疏导工作,产生问题的原因主要是企业老板多次转包,层层卖标,造成后任老板不认前任的民工工资,民工只好找镇政府帮忙讨要工资。
解决这些问题的办法是实行班子成员包村干部、三职干部共同负责,充分发挥各村自建委的主体作用,梳理出灾后重建中存在的各种问题,把矛盾化解在基层消灭在萌芽状态,彻底铲除引发越级上访和群众上访的土壤和气候。
2、关系群众切身利益民生问题欠账较多,精准扶贫还没有落实到位。
3、教育、卫生等公共服务与群众期待还有很大差距,看病难、看病贵。边远山区群众的孩子上学难等问题还没有得到彻底解决,很多边远山区孩子,由于本村没有学校,纷纷在灵关街上租房子。专门拿人照顾孩子读书,增加了群众的经济负担。
4、党风廉政社会评价工作深入群众还不够,工作做得还不够到位,导致在测评中排名不理想。
&&&&以上几个问题,在制定2016年发展规划时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实施办法,争取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努力在今后的工作中予以切实解决。
&&&&三、2016年主要目标、工作思路及主要工作举措
2016年是十三五规划良好开局之年,也是灾后重建工作结束之年,各项工作艰巨繁重,因此从在现在起,就必须明确主要目标、工作思路,拿出工作举措,为全面完成2016年的各项工作任务做好前期准备工作。
1、主要目标
(1)全力推进灾后重建工作
把灾后重建工作列为全镇的中心工作、重点工作,以灾后重建工作推动一切工作,带动其他工作,坚持按照市委、市政府提出的住房重建工作的目标,根据县委、县政府的安排和灵关片区重建委的要求,坚持科学重建、民生优先、安全第一、扎实推进,下决心在以前全面完成农房城房重建任务,全面打通国道351线灵关段。
(2)认真抓好党风廉政建设社会评价工作
&&&&&开展宣传引导。采取多种形式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知识宣传教育力度,让全镇干部职工进一步成为廉政知识的明白人,时刻绷紧廉政这根弦,扩大党风廉政建设社会评价工作的知晓度,对辖区群众进行提前模拟调查、宣传引导,采取上门宣讲、发放宣传资料、交流交心等形式,做好责任范围干部职工以及走访对象的宣传引导工作。办好民生实事。结合基层实际、群众需要和部门职能,切实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要特别注重做好关爱贫困户、残疾人、孤寡老人、留守儿童、困难职工等特殊群体的工作,让广大群众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和温暖。将反馈灵关镇党风廉政建设社会评价工作群众在两个问题中提出的39条建设意见进行梳理,对照检查印发到镇、村、组三级干部,自觉接受监督限期整改。&用实实在在的作风、踏踏实实的工作取信于民,赢得人民群众的理解和支持,从而提高我镇党风廉政建设社会评价指数。
(3)抓好产业重建,促进经济发展
按照县委、县政府提出的“精一强二优三”的产业发展思路,科学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继续做大做强以竹子、林子、茶叶子为骨干项目的“三子产业”,确保农民稳步增收。
(4)扎实抓好信访维稳工作
重点抓好灾后重建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对征地拆迁或重建过程中的疑难杂症重点突破、攻坚克难;坚持领导接访、干部下访;执行领导包案制度;加强重点人员的服务管理;强化信访信箱回复。
(5)强化灾后重建工程协调服务工作
加强协调队伍,加大协调服务力度,维护好灾后重建工程区域内的良好治安环境,确保灾后重建工程顺利进场施工,按期交付使用。对两个居民点、八个新区聚居点等十个重点工程,在党委政府同意领导下,明确工作责任人,具体负责每个重点工程的协调服务工作。
(6)全面夯实基础,有力推进社会事业全面发展
努力提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参合率,做到应保尽保,力争达到100%。发扬地方特色,加快农村活动中心建设。加强教育资源整合,切实提高教育质量,做好应学尽学。
(7)集中力量打赢扶贫开发攻坚战。着力做好以下重点工作:一是加强干部队伍建设,重点提升村级党组织战斗力,发挥村级党组织基层战斗堡垒作用和带领群众致富奔康的“领头羊”作用。二是把住房重建摆在首位,加快推进灾后重建工作,着力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和提升公共服务水平,为实现扶贫脱困、长远发展创造条件。三是结合灵关实际,大力发展特色优势产业,重点打造有机茶、中药材、果蔬、畜牧、林木等产业基地,加快“空石林”景区开发建设,发展乡村旅游,为扶贫脱困奠定坚实的经济基础。四是继续按照扶持生产和就业发展一批、医疗救助扶持一批、灾后重建帮扶一批、低保政策兜底一批的思路,对不同类型的贫困户开展帮扶工作,确保全镇31户绝对贫困户在2016年消除贫困,2017年3个贫困村全部“摘帽”。
2、工作思路
在县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灵关重建委精心指导和大力支持下,继续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以灾后恢复重建为统领,着力打造工业绿色化,农业有机化和新型城镇化,加快推进县城副中心的建设步伐全面实现市委提出的“三年基本完成,五年整体跨越,七年同步小康”的灾后重建战略目标,为“实现伟大中国梦,建设美丽新灵关”的宏伟目标打下坚实的基础。
3、工作举措
(1)广泛发动干部群众认真讨论,在反复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制定出《灵关镇十三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并制定出相应的实现规划目标的具体措施。
(2)要求班子成员和全体镇干部深入灾后重建第一线扑下身子抓落实,抓进度,抓质量,抓兑现民工工资,基本控制群访和越级上访现象,力争必须以前全面完成城房和农房重建任务,让受灾群众全部住进新房。
(3)全面完成河口至大沟,大沟至空石林的旅游公路建设任务,认真抓工程施工协调工作,严禁发生堵工地现象。
(4)认真抓好国道351公路的协调工作,做好企业和农户的搬迁工作,确保在日前全面打通351公路灵关段。
(5)认真抓好维稳和安全工作,为灾后重建和其他一切工作提供良好的社会治安环境,确保各项工作在无任何干扰的情况下顺利开展。
当前,我镇正处于灾后科学重建,建设美丽新家园的关键时刻,今后的任务更加光荣而艰巨,责任更加重大,我镇将在县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带领全镇干部群众,再接再厉,奋力拼搏,扎实工作,苦干实干,努力夺取灾后重建的全面胜利,为实现市委、市政府提出的“三年基本完成,五年整体跨越,七年同步小康”的灾后重建奋斗目标而努力奋斗。
&&&&&&&&&&&&&&&&&&&&&&&&&&&&
&&&&&&&&&&&&&&&&&&&&&&&&&&&&&中共灵关镇委员会
&&&&&&&&&&&&&&&&&&&&&&&&&&&&&&&灵关镇人民政府
&&&&&&&&&&&&&&&&&&&&&&&&&2015年600)this.width=600;' width="2" height="2" src="data:image/base64,ivborw0kggoaaaansuheugaaaaiaaaaccayaaabytg0kaaaabhncsvqicagifahkiaaaaalwsflzaaaoxaaadsqblssogwaaaatjrefucjljyeahaaasaafv+mo3aaaaaelftksuqmcc" />11月13日索 引 号:15-00475主题分类:工作动态发布机构:市投资促进局发布日期:文  号:关 键 词:藏茶示范园
宝兴县有机茶叶生产示范基地建设项目
一、项目名称:宝兴县有机茶叶生产示范基地建设项目
二、建设地址:宝兴县灵关镇
三、建设内容:
项目总投资1.5亿元人民币。主要包括:在茶叶生产重点产区灵关镇新建1500亩有机茶生产示范园,核心示范茶园500亩。投资1.2亿元;改良现有1.3万亩老茶园投资1560万元;流动资金1440万元人民币。
四、建设条件:
1.区位交通。宝兴县距离乐山水路交通港220公里,只需3小时车程。距离西南地区吞吐量最大、航线、航班最多的双流国际机场170公里,只需2小时30分钟便可到达。已经启动建设的国道351线建成之后,将使宝兴县到雅安市的时间缩短一半,宝兴的区位优势更加凸现。
2.生态条件。宝兴境内植被覆盖率高,无大型工业企业污染,被誉为“青衣净土”。茶叶肥厚、耐泡、色碧翠、香气馥郁、入口生津。宝兴县土类以黄壤、黄棕壤和棕壤为主,ph值在5—6.5之间;气候属中纬度内陆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四季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光照适中,云雾缭绕,非常适宜茶树生长,特别是利于茶叶高品质物质的形成和累积,茶多酚达18.17%,咖啡碱达3.46%,其他指标的检测均远远超过无公害茶叶的标准。
3.资源条件。目前宝兴县已获无公害茶叶生产认证基地1.5万亩,&获认证有机茶原料生产基地1085亩(含转换期基地800亩)。
五、要素保障:
1.运输条件。本项目重点产区灵关镇,距雅安市约52公里,为省级公路210,交通便利。
2.供水保障。宝兴县水资源丰富,境内有三条主要河流:青衣江主流东河、青衣江最大支流西河、宝兴河,用水有保障。
3.供电保障。全县已建电站28处,装机59.15万千瓦;在建电站24处,装机40.53万千瓦;拟建电站19处,装机31.92万千瓦;载能产业变压器容量6.27万kva,用电有保障。
六、投资效益:
1.经济效益。项目建成投产后,项目区年新增茶叶产量1523吨,新增产值3046万元,有较大的经济回报。
2.社会效益。本项目将运用科学的管理,引进无性系良种茶,充分发挥茶园的生产潜力,并且可解决就业约100人。
七、项目联系人:
冉宏博&&宝兴县招商引资局&&
中共雅安市委&雅安市人民政府&主办
雅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雅安市电子政务网络管理中心&承办
川公网监&蜀ICP备号-1
设计开发:市电子政务网络管理中心()&市政府办电子政务科()&四川好亦同信息您现在的位置: && 信息公开 &&
主题分类:
农业、林业、水利,农业、畜牧业、渔业
发布机构:
宝兴县农业局
发布日期:
茶叶产业基地 实施方案
芦山地震灾后重建宝兴县茶叶产业基地建设项目实施方案
一、项目概况
(一)项目名称
芦山地震灾后重建宝兴县茶叶产业基地建设项目
(二)项目责任单位
宝兴县农业局
(三)项目建设地点&&&&&&&&&&&&&&&&&&&&&&&&&&&&&&&&&&&&&&&&&&&&&
灵关镇:磨刀村、新场村、钟灵村、紫云村、上坝村
大溪乡:罗家村、烟溪口村
&(四)建设性质
新建、改造提升
(五)建设任务
建设1万亩现代农业茶叶产业示范区,其中新建茶叶基地0.1万亩,提升改造低产茶园0.9万亩,修建茶园机耕道4公里,生产基地作业道2.5公里。
(六)建设期限
2013年12月--2015年12月
(七)总投资及资金来源
项目总投资600万元,资金来源为灾后重建资金300万元,农户自筹等300万元。
(八)&&&& 建设单位
宝兴县农业局、灵关镇和大溪乡人民政府
二、编制依据
《芦山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总体规划》(国发〔2013〕26号)、《芦山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农村建设专项规划》(川办发〔2013〕47号附件3)、《关于印发芦山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总体规划实施项目的通知》(川发改投资〔2013〕989号)《省财政厅关于下达芦山地震中央和省级财政灾后重建资金包干总数和分类控制数的通知》(川财投〔2013〕192号)、《省财政厅关于下达芦山地震中央财政产业重建发展专项资金控制数的通知》(川财投〔2013〕217号)和《芦山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农业产业资金项目实施指导意见》(川农业〔2013〕128号)。
三、指导思想和原则
指导思想:坚持“绿色、生态、特色、精品”理念,依托宝兴农业独特资源优势,按照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的总体要求和发展宝兴生态有机高端农业的目标,高标准规划、高质量建设、高效能推进,集中连片建设一批现代农业茶叶产业基地,推进灾后农业产业振兴,为宝兴现代农业发展和农民奔康致富打牢坚实的产业基础。
基本原则:项目实施,坚持以灾后重建产业振兴为目标,促进宝兴茶产业发展的原则;坚持以科学规划为手段,促进宝兴茶产业基地建设的原则;坚持以生态有机农业发展为取向,促进宝兴茶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坚持以科技引领为支撑,促进宝兴茶产业提质增效的原则。
&& &四、项目实施条件
&&& (一)资源条件
&&& 宝兴县是全国有机产品认证示范创建县,也是雅安高山有机茶生产的规划区。现有茶园2.45万亩,茶叶总产620吨,茶园鲜叶收入2940万元,其中有机茶园面积达到6200亩,产量60吨,已有红茶、绿茶、藏茶等多个品种获有机茶产品认证,深受消费者喜爱。全县茶园集中在项目区灵关镇、大溪乡,距离雅安60公里,省道s210线穿境而过,交通、通讯方便,是宝兴县物流中心和工业经济中心。
(二)技术条件
&&& 项目建设以县农业局站股技术骨干和项目乡镇农技人员作为技术指导组,负责项目建设的各项技术指导工作。同时聘请省市农业局茶叶专家、川农大教授作为项目实施技术顾问,指导项目区按照国家有关标准和技术规范实施。
(三)劳动力条件
项目区劳动力资源丰富,有16个行政村,19203人,有充足的剩余劳动力,能够满足项目实施需要。
& &&五、总体目标
依托高山生态优势,做强宝兴有机茶产业。通过三年重建项目实施,在宝兴灵关镇、大溪乡建成1万亩现代农业茶叶产业示范区,并打造成有机茶叶生产示范乡镇,为确保农民持续快速增收致富,到2020年与全国同步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奠定坚实基础。
& &&六、建设规模及主要内容
(一)总体建设内容
建设现代农业茶叶产业示范区面积1万亩,其中新建茶叶基地0.1万亩,提升改造低产茶园0.9万亩,修建茶园机耕道4公里,生产基地作业道2.5公里。
(二)分项建设内容
1.基础设施
(1)机耕道:建设规模4公里,建设标准:路面宽3.5米,混凝土厚度0.18米。建设地点:灵关镇建联村6、10组。
(2)作业便道:建设规模2.5公里,建设标准:路面宽1.2米,混凝土厚度0.1米。建设地点:灵关镇钟灵村有机茶园、新场村2、6组。
2.基地建设
(1)新建:0.1万亩,其中灵关镇900亩,涉及磨刀村、新场村、钟灵村、紫云村、上坝村;大溪乡100亩,涉及罗家村、烟溪口村。该项目新建所涉及七个村均符合有机茶产业发展选址标准:?远离工业区、城镇、交通主干道,基地附近及上风口、河道上游无污染源;?土壤背景及理化性状较好,没有严重的化学肥料、农药、重金属污染的历史;?生产基地空气清新,山青水秀,生物植被丰富,生产基地的生产者、经营者具有良好的生产技术和加工技术基础。基地建设做到:统一种苗供应,所需600万株茶苗全部由县政府采购中心统一招标采购,品种有福选9号、131、福鼎大白,采购回来以后统一按6000株/亩发放到新发展农户,根据他们自身茶地实际情况,按新发展标准化茶园种植技术要求栽培管理,项目技术人员全程给予技术指导。
(2)改造提升:0.9万亩,其中灵关镇0.9万亩,涉及钟灵村、磨刀村、新场村、上坝村、大渔村。按照优质茶叶标准化生产要求,对上述村组衰老茶园实施重修剪、台刈、树形改造,茶园地力培肥和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使项目区逐步达到国家绿色(有机)农业示范区标准。
3.技术培训
&&& 开展茶叶标准化栽培、有机茶种植、茶叶质量安全、绿色防控、生产加工等技术培训2000人次。
七、投资估算及资金来源
(一)总投资和资金来源
&&& 项目总投资额为600万元,其中:中央灾后重建项目资金300万元,主要用于基础设施建设、新建茶园种苗补助、技术培训等;农户自筹300万元,主要来源于投劳折资、投入品购买等。
&&& (二)中央专项资金的建设标准和补助标准
参照省农业厅《关于现代农业产业基地标准化建设的意见》的建设标准,结合本县实际,按以下补助标准(表一)执行。
表一:茶叶基地建设标准和补助标准表
一、基础设施建设
1、机耕道新建硬化(3.5m宽*0.18m厚)
50万元/公里
40万元/公里
2、作业便道(1.2m宽*0.1m厚)
20万元/公里
12万元/公里
二、生产基地建设
0.15万元/亩
0.09万元/亩
2、技术培训
100元/人次
100元/人次
基地基础设施主要由中央灾后重建项目资金进行建设;种苗补助对象主要是新建茶园受灾农户。
(三)分项投资(表二)
1.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投资250万元,其中中央灾后重建项目资金190万元,自筹60万元。
2.基地建设:项目投资350万元,其中中央灾后重建项目资金110万元,自筹240万元。
表二:分项投资估算表
总投资(万元)
中央投资(万元)
一、基础设施建设
1、机耕道新建硬化(3.5m宽*0.18m厚)(公里)
2、作业便道(1.2m宽*0.1m厚)(公里)
二、生产基地建设
1、种苗(亩)
2、技术培训(人次)
3、改造提升(万亩)
(四)年度投资计划
项目总投资600万元,分三年投资完成。其中: 2013年共完成投资150万元,2014年完成投资250万元, 2015年完成投资200万元。
八、项目实施计划
(一)建设期限
2013年12月—2015年12月
(二)建设进度安排
第一阶段: 2013年9月至12月为项目初步实施阶段,主要抓好宣传动员、技术培训、种苗采购等工作。
第二阶段:2014年1月至2015年7月为项目全面实施阶段,12月前完成50%以上的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发展。
第三阶段:2015年8月至12月全面完成项目工作。
九、组织管理
(一)组织措施
&&& 成立宝兴县农业灾后重建项目领导小组。由县农业局局长任组长,分管副局长任副组长,县经作站、农技站、植保站、农机站等站股室负责人和乡镇农技站长为成员,负责组织和协调农业恢复重建实施工作,研究和处理工作中的有关事宜和问题,督促检查茶叶产业基地项目实施工作。成立该项目实施和技术指导小组,由县、乡农业部门相关技术人员组成,负责组织项目实施、技术培训、现场指导,确保按照项目设计和国家有关标准及技术规范实施。同时聘请市农业局、四川农业大学专家、教授为顾问,对项目实施进行经常性指导和培训授课。
(二)项目管理
严格执行项目管理制度,建立全程跟踪和定期报告制度。实行项目法人责任制,基础设施建设和种苗采购严格执行招投标管理、公示制、合同管理、工程监理,项目竣工开展竣工验收。强化项目建后管护,确保项目工程的持续运行。
&&& 1.项目业主:宝兴县农业局
2.基础设施建设:乡镇人民政府为第一责任人,负责茶园基础设施建设的申请,统筹处理土地、投工、集资等问题,组织竞争性谈判确定施工队,并对项目实施中的安全、质量、监督、协调进行全程监管。县农业局在实施过程中对工程质量进行现场抽查。
3.种苗采购:实行政府采购,由县农业局负责。
4.技术培训:由县农业局负责,并对基地农户提供无偿技术指导。
(三)项目资金管理
1.中央灾后重建项目资金主要用于基础设施建设、新建茶园种苗补助、技术培训等;其中种苗补助对象主要是新建茶园受灾农户。
2.中央灾后重建项目资金实行专户储存,专帐核算,专款专用;严格执行县级财政报帐制,由报账单位统一建帐、统一报帐、统一管理;严格项目支付的各项手续,由项目领导小组共同研究,一支笔审批;严禁截留、挤占、挪用甚至套取国家专项资金的违法违规行为。
3.强化资金使用监督和跟踪审计,资金的使用情况接受财政、发展、审计、监察等部门的监督,竣工后项目资金审计。
(四)项目验收
按照“谁牵头、谁负责”的部门责任制要求,组成县级验收工作组,对项目实施检查验收。
1.验收程序:先由县农业局进行自查(部门验收),然后再由县农业局上报县重建办会同监察、发改、财政、审计等部门进行县级验收。
2.验收要求:按实施方案的要求凡达到要求的视为验收合格;验收资料必须要有县级验收负责人签字;项目建设完成后,将项目建设情况进行公示,公示期不少于7天。
3.验收办法:项目建设完成后由农业局项目领导小组和技术小组人员(至少3人以上的单数)进行部门验收,部门验收合格后,以书面形式向县重建委提请验收。对未通过验收的限期整改。
&4.验收内容和标准:项目所有建设内容和标准均参照实施方案的建设内容和标准执行。
5.验收档案:验收后建立完整的检查验收档案,包括设计、测量、验收的资料。所有纸质验收材料上要项目村村委会主任、农业局分管局长、技术人员签字。
十、效益分析
&& (一)经济效益
&&& 项目建成后,农民从茶叶生产环节收入可达亩平4000元,仅此一项,项目区茶园收入可达4000万元。
(二)社会效益
项目建成后,可以有效增加就业容量,就地转移剩余劳动力;与此同时,通过培训将大幅度提高茶农技能,这对解决下岗职工再就业和农村剩余劳动力具有重大作用;可以影响和带动宝兴县整个茶业发展,促进茶叶产业的科技进步,打造宝兴有机茶品牌;同时,项目区农户增收效果显著,对于促进农民增收、引导农村消费,推动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确保农业和农村经济稳定增长,实现到2020年与全国同步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都具有重要意义。
(三)生态效益
项目区通过茶园建设、耕地修复、地力培肥等措施,增加耕地覆盖,增强蓄水保肥能力,减少水土流失,使灾区生态环境得到恢复;通过实施茶叶标准化生产,尤其是无公害茶叶生产技术、绿色食品茶叶生产技术及有机茶生产技术的推广,有效减少农药、化肥施用,减少环境污染,既保护了农业生态环境,又保障了茶叶的安全。
附件:1.宝兴县灾后恢复重建茶叶产业建设基地项目领导小
组人员名单
2.宝兴县灾后恢复重建茶叶产业基地建设项目技术
小组人员名单
3.宝兴县灾后恢复重建茶叶产业基地建设项目区域
宝兴县灾后恢复重建茶叶产业建设基地
项目领导小组人员名单
宝兴县农业局
负责项目全面工作
宝兴县农业局
协助组长分管项目技术管理落实工作
宝兴县财政局
协助组长分管资金管理工作
宝兴县财政局
负责项目资金划拨和监督使用
宝兴县农业局
负责项目资金的使用和管理
宝兴县农业局
负责做好项目技术指导和培训工作
宝兴县灾后恢复重建茶叶产业基地建设项目
技术小组人员名单
职务(职称)
宝兴县农业局
全面负责项目实施的技术管理和落实工作
宝兴县农业局
高级农艺师
协助组长抓好项目实施的技术管理和落实工作
宝兴县农业局
高级农艺师
协助做好项目技术实施工作
宝兴县农业局
协助做好项目技术实施工作
宝兴县农业局
高级农艺师
协助做好项目技术实施工作
宝兴县农业局
高级农艺师
协助做好项目技术实施工作
宝兴县农业局
助理农艺师
协助做好项目技术实施工作}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茶叶基地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