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游和动漫贫血分级标准准可以共用.

这部也讲网游的动漫,或许比刀剑更能吸引你!这部也讲网游的动漫,或许比刀剑更能吸引你!贴吧女仆长百家号《刀剑神域》毫无疑问是一部佳作,你可以说它快餐、起点、龙傲天,但却无法否认它的娱乐价值。然而如果拿网游题材的标准来衡量,刀剑可能就不是那么合格了。因为网游穿越(姑且这么说,虽然严格意义上不算穿越)对整个故事而言并非不可或缺,拿掉换成别的世界观也不会对剧情有根本影响,其内核在于异世界+个人英雄主义+软科幻,关于游戏的设定则是非常简单浅显的。但我们今天要讲的《记录的地平线》就是完完全全把“游戏设定”当做地基来使用,抽掉这个地基,构筑在上面的所有世界观都会瞬间崩塌。运营超过20年的老牌网络游戏“幻境神话”在最近一次资料片更新后发生异变,以男主城惠为首的诸多玩家穿越到了游戏世界(真正的异世界,非VR),被困者仅日本地区就有三万人,而整个世界是按照缩小后的地球来构建,全世界受困者不计其数。在弥漫着绝望气息的环境下,城惠以一己之力联合公会创立圆桌会议,整肃街道,攻略副本,结盟异世界原住民(游戏时代的NPC),抵御外来势力攻击……开始了冒险之旅。乍一看在大框架上与《刀剑神域》、《overload》等同类作品差不太多,但记录的特别之处在于,其一,游戏设定的极度完整,其二,生存、生活的详细描述,而不是仅仅把战斗作为主线。要知道,轻小说原作者橙乃真希除了是个知名死妹控以外,同时还以设定狂魔、经济学狂魔而著称。在《记录的地平线》中,技能设定就有近百条之多,其详细程度完全可以直接拿来做游戏,而诸如职业、副职业设定、种族设定、怪物设定等更是细致入微。更重要的是,在故事进展中这些设定都起着关键作用,而不会出现像桐人“我还能更快”这样的桥段。玩过大型网游(以wow为例)的都知道攻略副本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要有详细的分工,十分强调战术、指挥与纪律性,更是要失败十几次到几十次才能开荒成功。《记录的地平线》在这一点上表现得非常真实,主角城惠并不是一个冲在一线的战士,而是辅助性职业“赋予术士”,尽管如此,作为团队指挥的他却有着决定战斗胜败的作用。冷静,机敏,洞悉人心的同时甚至有些腹黑,这样的角色与热血绝缘,但其人格魅力却绝不在任何英雄之下。《记录的地平线》的另外一个特色在于,故事中嵌入了许多经济学社会学知识,对处于异世界的“冒险者”的生存状态进行了深入刻画。比如创造美食,革新技术,举办庆典活动,通过货币与市场带动生产积极性等等,更有冒险者不同势力的博弈,冒险者与大地人(原NPC)的关系,大地人内部的派系斗争……这种细致入微的全方位刻画也许在节奏上不如刀剑、骨傲天等惊险刺激热血沸腾,但如果细细体味,其代入感就不是前二者可以比的了。很多人喜欢看贝爷德爷他们的野外生存节目,其实就是被那种对未知环境的挑战与适应所吸引,《记录的地平线》所表现出的恰恰就是这种乐趣。总而言之,如果你更喜欢冲锋陷阵的热血拼杀与快节奏剧情所带来的刺激感,那《记录的地平线》或许未必适合你。但如果你是一个真正的游戏玩家,曾沉醉于大型网游,对公会生活深有体会,或是偏爱权谋算计、世情百态,那么《记录的地平线》绝对是你的不二选择。本文由百家号作者上传并发布,百家号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未经作者许可,不得转载。贴吧女仆长百家号最近更新:简介:为主人每天奉献贴吧优质内容~?作者最新文章相关文章一部关于网游的动漫._百度知道
一部关于网游的动漫.
不记的名字了,希望有知道的差不多的提醒一下.这部动漫很长时间了.再这里先谢一下!!!!!!!!!!!!!!!!!!!!!!!!!!!!!!!!!!!!!!!!!!!!...
不记的名字了,希望有知道的差不多的提醒一下.这部动漫很长时间了.再这里先谢一下!!!!!!!!!!!!!!!!!!!!!!!!!!!!!!!!!!!!!!!!!!!!
答题抽奖
首次认真答题后
即可获得3次抽奖机会,100%中奖。
采纳数:21
获赞数:111
采纳数:315
获赞数:3966
仙境传说 已有网游 骇客时空 主人公生活在网游中龙之塔 最近的 网游类动画EXE 应该算网络战斗 有点像网游人形电脑天使心 有一集讲网游就想出这么多 描述一点剧情会更好
阿尔托利亚1234
阿尔托利亚1234
采纳数:75
获赞数:946
仙境传说?.hack//?
为你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您可能关注的内容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九五小说网网游动漫小说大全_全部网游动漫列表
九五小说网小说大全_全部小说列表
首字字母为1小说(1)首字字母为~小说(3)首字字母为A小说(43)首字字母为B小说(61)首字字母为C小说(189)首字字母为D小说(209)首字字母为E小说(10)首字字母为F小说(70)首字字母为G小说(66)首字字母为H小说(143)首字字母为J小说(172)首字字母为K小说(34)首字字母为L小说(163)首字字母为M小说(227)首字字母为N小说(73)首字字母为P小说(20)首字字母为Q小说(118)首字字母为R小说(23)首字字母为S小说(270)首字字母为T小说(77)首字字母为W小说(1071)首字字母为X小说(191)首字字母为Y小说(441)首字字母为Z小说(304)民间动画片分级标准:7岁才能看喜羊羊_网络游戏_新浪游戏_新浪网
首个民间动画片分级标准:7岁才能看喜羊羊
& & 近日,上海一教育研究院参照美国儿童影视剧分级标准,推出了中国首个民间儿童影视分级制度,以孩子的年龄与发育特点为分界,将具体的分级细分为五级标准,并据此发布了国产儿童影视剧健康指数。
  TV-K(2-6岁):这类影视剧适合所有儿童观看,尤其适合2-6岁儿童。节目无任何暴力行为或暴力语言;无任何脏话、粗话;无任何与性有关的语言或场景。
  TV-G(6-7岁):这类影视剧适合所有儿童观看,但不是特意为2-6岁儿童设计。节目几乎没有暴力行为;几乎没有脏话、粗话;几乎没有与性有关的语言或场景。父母可以放心让幼儿观看这类节目。
  TV-7(7-10岁):这类影视剧适合7岁及以上儿童观看。节目可能含有喜剧形式扮演的暴力行为;偶尔有脏话、粗话;几乎没有与性有关的语言或场景;有少量的幻想、怪念头,需要儿童已经能够分辨什么是真实能做的事情,什么是虚幻的事情。父母要进行筛选和监护,尽量不要让7岁以下儿童观看。
  TV-PG(10-14岁):这类影视剧不适合年幼儿童观看,尤其是10岁以下儿童不适合观看。节目中可能含有以下内容:中度的暴力行为;有一些脏话、粗话;有一些与性有关的语言或场景;有一些暗示性的对话等等。儿童观看此类节目时,父母需要对节目内容进行引导。
  TV-14(14岁以上):这类影视剧14岁以下的儿童都不适合观看。节目可能含有激烈的暴力行为;或者非常多的脏话、粗话;较多与性有关的语言或场景;虚拟场景比较多等等。父母必须注意不要让14岁以下儿童独自观看这类节目。
  动画片分级的国家标准尚无明确说法,民间已经按捺不住了。
  昨日,中国科学院脑科学博士陆宇斐推出首个民间儿童影视分级制度,按适宜观看幼儿的年龄,片中有无暴力行为、脏话、性等内容,将动画片分为五级。
  根据这一标准,当天成立的一家儿童教育研究院对目前国内热播的10部动画片和亲子类电视节目进行分级,结果显示,《喜羊羊与灰太狼》适合7岁及以上儿童观看,《熊出没》则适合10岁以上儿童观看。
  对这一分级标准,华东师范大学学前教育学系教授周念丽和部分昨日在场的家长都表示支持。也有家长认为,没有官方介入,这一民间标准是否有不合理的地方也暂不明确;此外,这一标准只能供家长参考,并不具有强制执行力,不合适的儿童电视节目还是会在电视上“密集轰炸”,为了保护孩子的健康成长,需要有关管理部门抓紧研究动画片分级制。
  全国政协委员、上海文联主席施大畏认为,民间出台儿童影视剧分级制度可能会让儿童影视创作陷入被动之中。
  分级制度参照其他国家
  长期以来,中国的儿童影视剧制作一直受到儿童家长的批评。影视剧中普遍存在的不适合儿童观看的内容,诸如包括了暴力、色情、污言秽语的元素令家长愤怒。
  据不完全统计,在国内非常流行的《喜羊羊和灰太狼》中,灰太狼一共被红太狼的平底锅砸过9544次,被喜羊羊捉弄过2347次,被食人鱼追过769次,被电过1755次……另外一部在中央电视台热播的动画片《熊出没》,曾在10多分钟内出现20多次不文明语言。而在曾热播一时的《果宝特攻》中,则出现了大量不宜儿童使用的网络语言和成人语言。不良的动画片甚至导致儿童模仿,最终产生伤害事件。
  为了让家长对于儿童观看儿童影视剧,有良好的指导性原则,昨日,中国科学院脑科学博士陆宇斐在和思儿童教育研究院成立大会上,推出了首个民间儿童影视剧分级制度――中国儿童影视剧分级标准(1.0版本)。一共分为5级,根据年龄、心理等相关标准来区分评级。
  她表示,此次儿童研究院推出的分级制度,是在考量美国等多个国家已有儿童影视剧标准的基础上,在美国康涅狄格大学心理学博士陈忻和知名电影专家李多钰等诸多专家的指导下推出,并通过了《儿童发展心理学》已有研究验证。
  根据新推出的分级制度,《熊出没》和《喜羊羊与灰太狼》分别被评定为第四级和第三级,即分别仅适合10岁和7岁以上儿童观看。《麦兜响当当》和《爸爸去哪儿》则适合任何年龄段的儿童观看。
  在公布儿童影视剧分级制度的现场,600名家长还对上述十部儿童影视剧进行“被坑指数”现场打分。调查结果显示,近三成家长“被坑指数”高达50分,认为自己被“国产儿童影视剧坑了”。
  希望约束动画片制作方
  陆宇斐表示,和思中国儿童教育研究院随机调查发现,儿童平均每天接触电视的时间为3个小时,集中在17时到20时,少部分小孩甚至看到23-24时,一到节假日还会延长,电视已经成为孩子的“廉价保姆”。
  “随着动画片进入以暴力元素吸引眼球的‘唯票房’时代,很多创作者和投资方在影片中加入暴力或者成人化的内容,以吸引小朋友眼球,让人痛心。”陆宇斐说,“如今儿童影视剧的低劣、恶俗和暴力所毒害、毒化的,不仅仅是孩子,还有整个中国教育的环境。”
  陆宇斐说:“世界上大多数电影分级制度都不是政府搞的,我们推出的这个分级制度确实并无权利直接让某部影视动画禁播,但随着分级制度的传播,家长会知道哪些影视作品不适合多大年龄段的孩子看。不符合标准的影视动画,没有收视率,便没有购买市场,从而会影响到影视动画制作公司,驱动他们按此标准来制作影视动画。”
  她表示,希望这首个分级标准,能在政府主导、民间配合的情况下,变成社会共识,最终成为一个切实有效的行业标准。
  建议家长陪看动画片
  华师大学前教育学系教授周念丽对首个民间儿童影视剧分级制度表示支持,她认为父母在知道儿童影视剧的分级标准后,在拿起家里的遥控器时将不再感觉为难。
  在她看来,当下的儿童影视剧不应在“正义”、“勇敢”的冠名之下渗透暴力。“从儿童的学习特点分析我们所期许的儿童影视应该是最美、最善、最富想象的”,周念丽说,“我认为儿童影视应在培养儿童以下方面多做努力,包括尊重别人的权利、能容忍别人、有礼貌的、众人的利益大于个人的私利等。”
  在现场见证了全国首次儿童影视剧分级制度“出炉”全过程的亲子教育专家、复旦大学博士付小平有些欣喜,在他看来,家长们的观念正发生着转变,对于孩子的身心健康是一大裨益。
  付小平称,儿童影视剧分级确实很有必要,但需要一个很长的过程。在暂时不能改变的情况下,家长需要给孩子营造一个健康成长的小环境,特别需要强调的就是家长一定要陪孩子一起看。
  对于孩子是否要看动画片和究竟该看什么样的动画片,付小平说:“我认为宜疏不宜堵。对于现在的孩子来说,是很容易接触到动画片、电子游戏等东西的。这也就意味着,即使家长采取堵的方式来处理,也将无济于事。”
  付小平向家长们提出建议,别让孩子把动画片当成唯一的爱好。
  担心分级限制动画创作
  对于新推分级制度,也有人持否定态度。
  全国政协委员、上海文联主席施大畏称,民间出台儿童影视剧分级制度可能会让儿童影视创作陷入被动之中,儿童影视创作、文化单位还是应本着主动、自觉的态度去为儿童原创一些优秀的儿童影视作品,回归初心,“另外,我担心分级制度出台,可能会激发一些孩子的好奇心,反而去网上下载一些比如被纳入最高级别的、不适合自己观看的儿童影视作品,有可能会成为一把双刃剑。”施大畏说。
  施大畏认为,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涌现出了大量优秀的儿童影视作品,“比如《三个和尚》、《大闹天宫》、《小蝌蚪找妈妈》,让很多长大后的年轻人依然记忆犹新,可惜现在这样真正从孩子出发的动画片越来越少了,现在的制作单位还是应向那个时代的动画片多加学习。”
  另外,施大畏认为,现在的家长也不应放任孩子观看动画片,可以选择上世纪一些经典的优秀动画片,陪着孩子一起观看解读,一定会比现在部分充满暴力、粗俗语言的动画片更具吸引力。
  专家建议
  看动画片需约束家长应引导孩子
  作为家长,面对目前泛滥的动画片,可以为孩子做些什么呢?亲子教育专家、复旦大学博士付小平指出,家长给孩子看适量动画片的同时,更应该带他们走出虚拟世界,做一些更有意思的事情,转移注意力。
  付小平给出了三条具体建议:
  一是把好审核关。如果家长觉得某些动画片不符合自己的教育理念,或者不适合孩子收看,就要想办法让孩子喜欢上自己觉得更好的动画片。对于大一点的有自己判断的孩子,家长只要平时和孩子沟通顺畅,也完全可以引导孩子学会欣赏更好的动画片。
  二是事先定规则。由于孩子的自控力和约束力不够,需要大人适当进行引导和管束。但家长不可能随时随地看着孩子或者跟着孩子,所以,跟孩子一起商定看动画片的规则就很重要。如果规则制定得好,孩子也遵守得很好,家长们就大可不必担心孩子太过沉迷。
  对于孩子看动画片的规则,家长们可以做些约定:1.大人对于动画片内容需要了解,如有色情、暴力的内容,绝不允许孩子涉足;2.讲好每一次观看的时间,比如半小时到一小时,并严格遵守;3.看动画片之前,必须先完成作业;4.不让幼小的孩子单独看动画片。
  三是转移注意力。家长们需要转移孩子的兴趣和注意力,引导孩子走出家门,寻找更多有意思的事情。如果孩子每天的闲暇时间全部被电视机或电脑占据,这个时候家长就要当心了。应该让孩子认识到还有很多比这些东西更有意思的事情,同时也要为孩子创造更多的机会去接触虚拟世界以外的真实世界。
  10:24:12
  17:25:57
  15:01:59
  17:38:29
  16:53:45
  11:20:47
  10:49:09
  中国网络游戏排行榜(China Game Weight Rank)是由新浪游戏推出的目前国内最全面、最专业、最公正的最新网络游戏评测排行榜,涵盖内所有新游戏,力图为中国游戏玩家打造最值得信赖的新网游推荐平台。
  新浪中国网络游戏排行榜是以由新浪游戏专业评测员组成的评测团队为核心,以游戏的画质、类型、风格、题材等游戏特性为依据,对中国(大陆港澳台)、欧美、日韩等地区正在进行测试或正式运营的新网游产品进行评测并打分后产生的权威游戏排行榜。新浪中国网络游戏排行榜将网络游戏从六大项、二十八个小分项与同类游戏进行横向比较,再将该游戏与自身的不同版本进行纵向对比后,由评测中心根据加权平均数得出最后的游戏分数,并以游戏测试及上线时间点为分组,根据每款游戏的CGWS分数在每个季度发布排行榜榜单,实现了排行榜的透明化和实时化,帮助玩家准确、迅速地找到心目中的理想游戏。
  评天下游戏、测产品深浅―新浪中国网络游戏排行榜CGWR! 
Copyright ©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妈,手机呢?”这几乎成为沈雪(化名)儿子每周五回家的第一句话。“儿子今年上初二,平时住校,周五晚上和周末才会回家住。每次回家的第一件事,就是找我要手机,说是要学英语,但没几分钟就玩起了游戏。以前还比较喜欢看书和运动,现在整天宅在家里玩网络游戏,亲朋好友的聚会也不参加,好像变了个人似的。我还跟他签过网游协议书,也没用。”沈雪说。在北京军区总医院成瘾医学中心、中国青少年心理成长基地心理咨询师彭鑫看来,沈雪儿子的变化,并非个例。“目前在青少年的网络成瘾因素中,游戏成瘾已占到82%的比例,网络游戏已经是青少年面临的主要网络危害。”彭鑫说。5月30日,在“安全上网,守护健康——青少年网游沉迷危害与对策”研讨会上,家长、教师、专家都表达了对青少年沉迷网络游戏的忧虑。研讨会上,8位权威专家在联合发布的倡议书中建议,加强政府管理,健全监管机制,制定保障青少年网络安全方面的法律、法规,严格网络游戏的审批制度,从源头和机制上解决青少年网络沉迷的问题。首次接触网游年龄呈低龄化趋势如今,如何解决孩子沉迷网络游戏的问题,已经成为沈雪和她朋友的共同话题。“我朋友的孩子,偷偷使用家长手机的微信支付,给《王者荣耀》游戏充值,在短短不到两个月的时间里,就把银行卡上的7000元花光了。我朋友给腾讯游戏客服打电话要求退款,被拒绝。”沈雪在研讨会上讲述了自己朋友的遭遇。对于沈雪的无奈,首都师范大学附属丽泽中学校长张曙光也很苦恼。“教育部下发紧急通知后,学校很快就转发给了全体家长。一直以来,学校都很重视对学生沉迷游戏的教育和引导,但在和家庭配合引导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甚至有家长把给孩子买游戏皮肤作为奖励。如何解决学生沉迷网络游戏这个问题,学校也很困惑。”张曙光坦言。4月24日,教育部下发《关于做好预防中小学生沉迷网络教育引导工作的紧急通知》,要求各地教育行政部门组织中小学校迅速开展一次全面排查,了解掌握中小学生使用网络的基本情况,重点排查学生沉迷游戏等问题,加强午间、课后等时段管理。在中国青少年宫协会儿童媒介素养教育研究中心主任、广州市少先队总辅导员张海波看来,教育部专门就网络游戏下发紧急通知,可见政府对这一问题的重视力度,也表明青少年沉迷网络的形势十分严峻。而这种严峻形势,并不区分城市和农村。“我在参加研讨会之前,刚去了广东一个留守儿童学校调研,我想带领这些学生做游戏时,问他们喜欢玩什么,他们说要玩‘吃鸡’(一款射击类网络游戏)。”张海波说。中国教育学会家庭教育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王大龙到山东临沂的偏僻山区调研时发现,很多孩子都在玩网络游戏,手机都是他们在外打工的父母买的,爷爷奶奶平时既不会管也管不住。“在北京某民办小学,一个35人的班级中,有15人玩《王者荣耀》游戏。”王大龙直言,无论城市还是农村,青少年都很难抵挡住网络游戏的诱惑。值得注意的是,我国青少年首次接触网络游戏的年龄呈低龄化趋势。2018年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我国网民数量高达7.72亿,其中,19岁以下网民有1.77亿,占比为22.9%。在研讨会上,专家展示了一组数据:15岁至18岁这个阶段,近80%青少年首次触游年龄在14岁及以前;11岁至14岁这个阶段,45%的青少年首次触游年龄在10岁及以前;6岁至10岁这个阶段,有约16.6%的青少年首次触游年龄在5岁及以前。“网游几乎成为一种精神鸦片”彭鑫曾经治疗过一个沉迷网络游戏长达10年时间的孩子。“那个孩子16岁考上了河北唐山一所非常有名的高中,本应有着光明的未来。但因为跟老师闹矛盾,就一直在家待着,开始疯狂地玩网络游戏。后来,他的生活只剩下砸东西、网络游戏、喝酒三件事,这样的状态足足持续了10年。后来,我们对他进行了半年左右的治疗,现在已经能够正常生活工作了。”彭鑫说。在研讨会上,中国人民公安大学犯罪学院教授李玫瑾分析了广东一个孩子因为沉迷网络游戏被家人没收手机而要跳楼的案例。李玫瑾指出,网络游戏完全不同于网络出现之前的任何一款游戏,网游制造者精心设计各种与网络有关的游戏,很多都有在网上持续时间的要求。同时,针对玩家在现实中屡屡受挫的心理,在游戏中给予满足,让沉溺其中的人不再感受时间的难熬、不再感到无所事事或一事无成。“网游几乎成为一种精神鸦片,令许多面临现实烦恼的人陷入其中而难以自拔。”李玫瑾说。王大龙同样认为,网游是一种电子的海洛因,不仅是心理上,并且在身体上对青少年是一种摧残。专家指出,网络游戏的设计机制非常容易让自制力弱的青少年沦陷,与此同时,刺激性的内容也经常让青少年在大呼过瘾中沉迷。资料显示,目前我国市场上90%以上的网络游戏都是以暴力和打斗等刺激性内容为主,有些游戏的暴力场面展现了赤裸裸的厮杀、虐待、色情成分,还有些游戏以“益智”为名,实际上具有明显的赌博性质。对此,中国政法大学传播法研究中心副主任朱巍认为,不良网游开发平台应该负有责任,“这个责任,不仅仅是法律责任,还有实名制、防沉迷系统的落实”。在朱巍看来,实名制的落实,不仅可以有效建立防沉迷机制,还能解决当前网络游戏中未成年人充值问题,“如果是未成年人注册,他的充值行为家长作为监护人从法律角度是可以否认的”。立法明确网络游戏分级制度沈雪告诉《法制日报》记者,报名参加这个研讨会,除了找出儿子沉迷网络游戏的原因,还希望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沈雪的期待,也是研讨会上专家们的讨论焦点。“孩子沉迷网络游戏后,家长要学会给孩子创造快乐、创造替代品,而不是拔掉电源、没收手机。粗暴没收手机的结果,就是孩子发现没有出路了,进而走向对抗、跳楼等极端。”李玫瑾说。“家庭应成为预防网络沉迷的第一道防线,比如,给孩子的手机功能越简单越好。尽可能陪孩子一起上网,等等。通过综合手段和教育,帮助孩子预防网游沉迷。”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少儿研究所所长孙宏艳建议。专家认为,企业应当规范自身行为,担负起相应的社会责任,例如,根据少年儿童身心发展特点,设计研发内容多样化、层次化的适合少年儿童成长规律的绿色游戏;自觉遏制低俗、色情、暴力的网络游戏在未成年人中传播,自觉抵御不当的网络游戏推广手段及网络游戏营销行为;多研发更健康有趣、符合未成年人身心发展特点的绿色网上产品;等等。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主任王义军认为,防止游戏的负面问题,需要家庭、学校和社会帮助孩子建构以学习和身心健康成长为共同基调、为主基调的健康生活方式,为孩子摆脱游戏成瘾建设一个替代性的生活方式,让孩子找到其他的乐趣。参加研讨会的专家一致认为,解决青少年网络沉迷的问题,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学校应大力推进核心素养教育,促进学生能力与素质的全面发展,不把成绩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家庭应改善教育方式,树立现代教育理念,把孩子的安全、健康放在第一位;企业不为经济指标、经济效益而忽略甚至损害青少年的权利;媒体应加强预防青少年网络游戏成瘾的舆论引导与监督。在解决青少年网络游戏沉迷问题的对策中,相比道德的“软约束”,法律的“硬强制”更被专家推崇。专家在倡议书中建议,制定保障青少年网络安全方面的法律、法规,不断完善网络游戏的监管机制,严格网络游戏的审批制度,从源头上、机制上设置关口,将一切有害青少年身心健康的网络游戏拒之网外,从机制上抵御网络游戏沉迷。“韩国国会在日颁布法令,禁止16岁以下青少年夜间玩网络游戏。韩国游戏行业反对这项法案,称此举将迫使行业收益下滑,并起诉该修正案违宪,但最终被韩国宪法法院驳回。”朱巍介绍了韩国的相关立法经验,来强调立法的重要性。专家在倡议书中建议,应在法律中作出规定,明确网络游戏分级制度,落实游戏注册实名制,禁止青少年注册不适合其年龄的网络游戏。“应在法律中明确规定,禁止未成年人注册不适合他们年龄的游戏。事实上,从游戏公司的收入来看,大部分的钱还是来源于成年人,这样做对它们而言并不会有太大损失。”朱巍建议。专家建议,应敦促互联网企业和游戏厂商加强网上内容建设,营造清朗的网络空间,帮助青少年摆脱游戏沉迷负面性。王大龙认为,在预防青少年网络游戏成瘾上,媒体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可以建立网络游戏道德委员会,负责调查、审核、评估、监督、治理网络游戏。委员会由媒体牵头,政府、学校、专家、教师、家长、学生等多方参与。
中国动漫产业网 作者:蒲晓磊 编辑:赵婷
『相关阅读』
杭州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包括杭州日报、都市快报、每日商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杭州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包括杭州日报、都市快报、每日商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杭州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杭州网联系。
2015中国国际动漫节亮点
[友情链接]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5105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国新网网络文化经营许可: |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号-1 | (杭州网络传媒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法律顾问:Copyright (C) 2001 - 2017 Hangzhou.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医疗事故分级标准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