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殊院和昭觉寺哪个灵普同塔有去过?请介绍一下

香港:+852-
海外:+86-21-
&&&热门城市&游记正文
玩法:自由行,省钱,小资,人文
作者去了这些地方:
. 下午,倒了一次长途公交车,坐了很长的时间,到了终点站,有路牌指向。这里是城乡结合部吧?街道有些脏乱。走到通往寺庙前的直道,路边有佛教用品的商店。便道也和全国的寺庙门前一样,算命的、卖香烛、小吃摊各式人等,凌乱纷杂不堪。路边有一些乞讨者,其中还有残疾人。
往前走,首先看到的是“昭觉寺”大砖的影壁,刷着红涂料。影壁高约3米横宽10米左右,上檐是黄色琉璃瓦,中间是菱形图案中心是个金色法轮。上部是“南无阿弥陀佛”六个金字,衬底是海蓝色的。 绕过影壁,庙前广场很宽阔,影壁这面的中心是个红色的大“福”字,上面是“昭觉寺”三个金字。游人都去摸摸大福字,以求福。寺庙宽大的山门上端的匾额写着金字“第一禅林”为前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所题。山门殿上的脊饰是一组很漂亮的艺术品,有众神仙列位其中,罗汉伏狮、罗汉降龙于两边,精致生动,很难想象以水泥、瓷片等坚硬之物能塑造出如此柔美、曼妙的组图。山门的两边都有侧门,围墙两边写着“诸善奉行;诸恶莫作”和“庄严国土,利乐有情”。山门前有两株新栽的树木。广场两边有2个石狮子,雕刻成正在走动的姿态。整个寺庙感觉是新建的,油漆彩绘都是新的。 走进山门,在山门殿中除了威武的哼哈二将,相对而立外,竟然还有一尊人像。这尊人像是清朝名将福康安。福康安怎么会坐在这儿呢?这里有一个故事:相传乾隆年间,昭觉寺上道魁祖师进京为太后说法,后来19岁的福康安被任命为总督,临行前,太后特地嘱咐他问候祖师。他到后,每隔三日必入昭觉寺,请师开示。一天,福康安对上道魁祖师说:“我不当总督时,倒愿来此看门。”后来福康安病逝,托梦祖师,希望皈依佛门,祖师命其坐守山门。故人们在山门为他塑了一尊像,其对面是“迦兰土地公”像。
穿过山门,四方的院子很大、绿植花草很规整,绿树成荫不粗不细的树下种植着花草。一块灰白的巨石可着红色的“阿弥陀佛”的小字的经文。有昭觉寺的简介的木牌立在树荫下。昭觉寺在汉朝是眉州司马董常的故宅,宅号“建元”。 唐朝贞观年间,改建为佛刹,名建元寺,唐宣宗时赐名昭觉。五代时前蜀皇帝王建曾将其改名为宣华苑,宋徽宗时又复名昭觉寺,明末毁于战乱之中。清代康熙二年,当时著名高僧破山和尚发起重建,并开荒种田,植树造林,筑堤引水,修石堰长达7500米。破山和尚采取的一系列生产自救措施,终于使寺庙发展成为“川西第一丛林”。 千余年来,昭觉寺在中国佛教史上占有重要位置,高僧辈出,代不乏人。 昭觉寺在中外文化交流史上也作出过突出的贡献。至今,日本和东南亚一带的许多佛教寺庙还把昭觉寺视为祖庭。 这个成都市最大的寺庙,在10年动乱期间遭到严重破坏,土地也被动物园占去近半。它的恢复是近10多年的事情,虽然规模远不如历史上的辉煌岁月,但其气派仍然可观,终日香火鼎盛。 沿中轴线前行,院子的东面有房屋,是“素香斋”和居士楼。在院子的中心,第一殿的前面,有个八角尖顶的亭子,亭内是两圈柱子。外圈柱间有“虔心亭”紫匾,楹联是“路直心善易修福;月明亭静乐叁禅”。内圈柱间有“池流八德”匾和楹联。 走到第一个大殿---“天王殿”的前面,有高大的铜香炉。香炉后有假的石桥,正对着一溜五开间的大殿。大殿单层单檐顶,上有黄色琉璃瓦。檐下五块大便,柱上皆有对联。正门对联是:“大大肚能容万物;微微笑看破终生”。殿下有小石狮子两个。 走进殿里,木雕金漆蟠龙大佛龛内,大肚弥勒佛笑口常开的看着进门的人流。佛龛上刻花红匾刻着金字“兜率陀天”。殿两侧有“风、调、雨、顺”四大天王塑像。转到殿后,是观音菩萨立像。殿后的檐下也有五块木匾,悬挂在五个开间的上面。 二进院的树木高大,香烟缭绕,2进大殿是“地藏殿”,三开间的殿宇。殿前的对联:愿成正觉先趋解脱后证菩提,观察因缘始自无明终至老死。这样的排序是为什么呢?原来地藏菩萨是本寺的主供菩萨。据说地藏菩萨俗名叫光目,母亲喜欢吃鱼子而犯下杀孽,死后在地狱受尽苦难。光目愿替母亲受苦,救母亲脱离苦海。之后,他见到有很多前生作恶的人在地狱受苦,心生不忍,于是发下宏愿,要“众生度尽,方证菩提;地狱未空,誓不成佛。”地狱怎么可能那么容易就空呢?所以地藏菩萨一直没能成佛。其实地藏菩萨的修行,完全达到了佛祖的等级。因为他的这个宏愿,人们也称呼他为大愿地藏。昭觉寺的前任方丈清定上师的宏愿也是“地狱未空,誓不成佛”,并刻在墓碑上,堪称当代地藏菩萨。
殿内中心供奉“地藏王菩萨金佛像”,两旁侍立的是道明尊者和闵公长者。殿内两侧各供奉六尊佛像,代表修行不同程度的十二位圆觉菩萨。地藏殿的背后面供奉韦陀三洲感应护法菩萨。后门的对联为:聪明正直身批铠甲感化三界尽皈依,浩大功勋手持宝杵降伏四魔护佛法。横批为:摧邪辅正。 这一进院子两边是钟鼓楼,都是飞檐3层的楼宇,很有气派。在院子西侧有“达摩殿”,匾额是“西来意”。殿中供奉的是从印度来到东土弘法的禅宗之祖---“达摩祖师”。 院子正对面是“大雄宝殿”,显示出气派。七开间的大殿气势宏伟,坐落在汉白玉栏杆的台基之上,俨然太和殿的气象。双重檐的殿顶,一块彩色云龙匾挂在重檐之间,四周的金龙环绕着匾心的彩色祥云,四个大金字“大雄宝殿”刻印在匾上,两侧各有一匾。。首层檐下是红色匾额,写着“南无阿弥陀佛”,两侧还有六块匾额。 殿前一棵五人环抱的菩提树,碧绿翠嫩,充满生气。树冠覆盖的直径至少有几十米,好像张开的宽阔臂膀,在威严的佛前遮出一片普渡众生的慈祥,寓意黎民百姓在佛祖的庇荫之下。这棵树大有讲究,树内包石碑一块,包碑已有近千年历史,此树被誉为天府树王。以前树的周围是一片湖,它就在湖水中央。此树还有一典故,说是道魁祖师曾预言:“树包碑,檐瓢飞,柱头满地祖师归”,后全部应验。 走进殿里,顶上多组黄色锦幡垂下,地上有很多的黄色蒲团,供人朝拜。殿内正中三个金色莲花座上,供奉着汉白玉雕塑8米高的三身佛像。当中是法身佛,名毗卢遮那佛,表示绝对真理就是佛身。左边一尊是报身佛,名"卢舍那佛",表示光明遍照,证得绝对真理而自受法乐的智慧是佛身。右边一尊是应身佛,名"释迦牟尼佛",表示能仁寂然,随缘教化各种不同的众生的佛身。三身佛两旁侍立着高达3米的阿难、迦叶立像。大殿两侧是神态各异的十八罗汉像。 走出大殿,在通往前面“藏经楼”的路两侧左右各有一根高高的石柱,上面有经文也有藏文,彩色的柱头。再回头看大雄宝殿背后,重檐下也是和大殿前面一样有10块匾额,首层正中一块匾额是“显密圆通”,这四个大字显示出,昭觉寺这座禅林,是显宗佛教修炼的道场,在显宗的禅林传播密宗法流,显密两宗和谐地共处一寺,是一个密宗和显宗同修的道场,寺内设有密坛,可供蒙藏喇嘛僧人同修,一般西藏来成都的喇嘛,都在昭觉寺挂单修持。该寺已成为汉藏两地佛学文化进行相互交流的重要场地。 原来成都昭觉寺在一九二八年之前属汉传佛教禅宗中临济宗大悟山派的寺院,大悟山派的宗谱是:“祖道明宗正,戒定福慧源,妙姓真如海,慈济广弘传,机灵心大悟,义圣理周全,若问玄中旨,长空月皎然。”,当时的住持是宗谱中“慈”辈的传人慈清大和尚。 后来著名的能海上师在昭觉寺礼佛源老和尚出家,并在一九二八年同慈清大和尚等一行三人,进入西藏求学藏传佛教大乘法,从那一刻起,昭觉寺的佛法又注入了藏传佛教格鲁派的传承,在西藏的主要传承上师是康萨仁波卿。 而清定上师又是能海上师的得意弟子,他被众僧公认为是汉地的黄教领袖。黄教是西藏宗喀巴大师与15世纪创立的格鲁巴教派的别称,因该派教徒头戴尖顶黄帽著而得名,属于密宗佛教。致力于佛教各派的佛法钻研,达到融通圆满的地步,走向大同的境地,或许这才清定上师毕生的追求吧! 后面是3层的 藏经楼,昭觉寺是成都唯一的显密双修的寺庙,显宗和密宗是佛教两种不同的修炼方式,一般藏区修密宗,汉地修显宗。走上几级台阶,看到在楼前有好几个僧人在刷洗小上供用的金碗,刷洗干净后灌上酥油,点上长明灯,供奉在院子里的长案上。一排排的酥油灯点着,很壮观的阿。 往东走不远有大师殿,大师殿为密坛僧人的加行堂。大红的“佛”字影壁,对着大师殿的穿堂门。门上有红匾“大师殿”,门前对联为:“黄花翠竹皆佛性,明月清池照禅心”。门内有木刻写着“宗喀巴大师”的介绍。过了穿堂门是个小四合院。院正对面是“御书楼”,一楼供奉有藏传佛教格鲁派大师宗喀巴大师及其弟子克珠杰、贾曹杰。金身的大师像,头戴喇嘛帽端坐佛殿正中的佛龛内。 康熙四十一年(1702),崇信佛教的清圣祖玄烨御赐昭觉寺第三代方丈竹峰真续《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药师经》、《金刚经》各一部。赐“法界精严”匾额,并五律一首。诗云; “入门不见寺,十里听松风。 香气飘金界,清荫带碧空。 霜皮僧腊老,天籁梵声通。 咫尺蓬莱树,春光共郁葱。”这首五律后被刻成诗碑,现置于御书楼堂内。同时置于堂内的还有雍正十三年(1735)果亲王爱新觉罗·允礼书赠昭觉寺第四代方丈潜修悦公的碑联: “处一座而十方俱现,演一音而沙界全闻。” 御书楼中还有清光绪皇帝御书敕石,上书“御赐龙象神通”六字,御书楼由此而得名,楼内还珍藏有各类文物。 继续往东走,参观过“上师殿”后,就到寺内的墓园朝拜,首先看到清法师之灵塔,灰色塔体甚是宏大庄严。墓园里还有著名高僧“圆悟禅师”墓塔、“清定上师”的舍利宝塔和历代住持的墓塔。高僧“圆悟禅师”所写的《碧岩录》、《圆悟心要》被列入日本的大正藏,所著的《茶禅一味》传入日本300余年,至今还被日本茶道界奉为至宝。 清定上师的“地狱不空,誓不成佛”的碑文,让人肃然起敬。还有觉度和尚塔,其上面的对联为:觉路无边靠自悟,渡人渡几渡众生。横联为“去时自在”。还有赵朴初题写的本光法师灵骨塔。塔体有赵朴初的题词:虔愿禅师乘愿再来门下,诸善知识学修精进善继善述。本光法师(), 自幼循序就学,以家学渊源故,亦长于国学及文史, 民国十三年(一九二四年),本光负笈北京,考入北京大学历史系。读到三年级时,以研究宗教哲学而涉及佛学,自此接触到佛法。他研究愈深入,读佛法之博大精微愈为倾心。 这里还有不少塔和碑记,都不知道其历史了。这里还有不少高僧大德的塔和墓碑,虔诚地从这些高僧大德灵塔前走过,浏览塔上的那些铭文。昭觉寺在那些风风雨雨、起起伏伏的岁月里,都有这些高僧大德不弃不离的支持和默默付出。一边观看一边感叹“寺以大德灵”。 怀着一份敬佩、虔诚和唏嘘,静静地离开了这些高僧大德的最后栖息之地。自己也被他们的奉献和执着所打动,他们自从踏进佛门之际,就已远离红尘俗世,但却在红墙之内、青灯木鱼之下苦读经书,青松古柏之上,皆是他们远古的发心诵经之音,大慈大悲之心,世人皆知也。 继续前行,慢慢走着,看到一大堆损坏的寺庙石刻雕像,有石狮、石柱、石碑、观音像、水缸等,好大一片啊,我觉得这些东西都带着远古的敬意和些许的敬畏,如今就在这里风吹雨淋,怎么就不能用块油布把他们围起来呢,游客看了以后,总觉得破落萧败不堪。 附近有个“放生池”,弯弯曲曲的池壁上青石栏杆围着,池里有一潭绿水,满是青萍,看上去就如一块墨玉一般,应该换水了。池中有假山,有很多的乌龟的水中。池中间还有个四方的小池子。池边的树林里挂着很多五彩的风马旗经幡,有藏传佛教的风格。 来到了通圆宝殿前,正门前的对联为:“驻禅轮三摩合证,留净土二谛俱融。”宝殿是当代佛教建筑的杰作,外方内圆,非常复杂的“歇山顶”和“亭尖顶”的组合顶部。殿里每面都供奉千手观音菩萨庄严精妙,熠熠生辉,一共四尊金佛像,分别面向四方。顶天立地的佛龛内,每尊观音菩萨都有多层的佛头、共有1008只手、眼,非常有感应力,内中似有气韵流动,令人眷眷不舍,周围众多“有求必应”的锦旗,仿佛也在述说着一个个感应故事 。宝殿建筑工艺精美,设有东、南、西、北四门,殿内有一圈转经桶。上了2楼还有四面还有四尊观音菩萨像。 走过一段夹道,来到了寺庙的茶楼的院子。我的天,茶楼里和院子里,人声鼎沸!挤挤擦擦的人啊,喝茶、打牌旁若无人的大声说着话。四川人太有时间了,难怪有“少不入川”之说,怕被熏陶的没了锐气。 寺内还有“昭觉佛学院”,是个独立的院落。看过了“药师殿”门前对联:“善心常存善事多做皈依不二法门,佛光普照佛灯长明点化大千世”,及横批“消灾延寿”。到了“五观堂”,是僧人用餐的地方,厅堂里面很大,一排排酱紫色的条桌椅,吃饭的时候一定很壮观的。门前对联为:“五观若存金易化,三心未了水难消”。寺内到处绿树成荫,繁森茂密,其中不乏名贵树种。几乎每一座殿堂的旁边都种满树木,每一间精舍都在树木掩映中。时间差不多了,就走出了寺庙。 由于功课不足,有3处文物没有看到,也可能一般人不给看。 1。 近代国画大师张大千先生曾在昭觉寺住了4年,潜心研究绘画艺术,也给寺内留下了不少珍贵手迹。寺中藏有张大千为该寺以铁线游丝描笔法画的一道汉白玉的"南无阿弥陀佛"和释迦牟尼佛画像,画上佛像端庄慈祥,神态栩栩如生。画好后寺僧请名工刻石,并将这佛像石刻安置在说法堂后面的玉佛殿内至今。此外,张大千还为昭觉寺书写了径逾两尺的横匾:"变华严相",可惜已被毁。当年张大千作画的那张黑亮照人的大圆桌还放在普同塔院内,成为昭觉寺的至宝。 2。朱德大元帅和昭觉寺也有一段佛缘,1919年,时任滇军旅长的朱德曾在昭觉寺避难,居住在现寺内的八仙堂,与当时的方丈了尘法师相交甚深。为了表达感激,朱德回到云南后托成都同学周官和请当时的著名书法家颜楷书写了“应世人间”四个字,并用楠木制成牌匾,赠送给昭觉寺。此后朱德每次回川,都不忘到昭觉寺看看。一代伟人朱德居然与昭觉寺结缘,倘若朱德当时被俘或是其他缘故,不知中国的近代史又会是怎么样的情况,高僧大德,就是异于常人有一对佛眼,慈爱众生,秋毫明察,才能成就革命史上一段佳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还多次赠兰花等物予寺。 3。寺内有一殿“柱离凳”被称为“吊足楼”,是木结构古建筑的一项奇观。 明天就要回天津了,此次四川游览之行,10.5日启程,11.7号到家。历时33天,到此结束。遗漏的景点有:成都大悲寺、、爱道堂。,观音寺。、党岭。应停留一天。望以后入川的驴友借鉴。 唉,人就是贱!有闲有钱便不是时自虐,爬山涉水,没事找抽。
请输入评论内容!
&&&&13回答
&&&&12回答
[原创]整修后的成都昭觉寺焕然一新。四川35.
你还可以输入 1000
我们正在为你喜爱的游记制作PDF中,
需要几分钟时间,请耐心等待。
发表任意一条游记/点评/回答
成都旅游攻略指南? 携程攻略社区! 靠谱的旅游攻略平台,最佳的成都自助游、自由行、自驾游、跟团旅线路,海量成都旅游景点图片、游记、交通、美食、购物、住宿、娱乐、行程、指南等旅游攻略信息,了解更多成都旅游信息就来携程旅游攻略。 四川旅游攻略导航:成都移动端旅游快速入口: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All rights reserved. | 高山仰止,缁素同钦――记成都昭觉寺方丈清定上师的嘉言懿行--学佛网无明频道
高山仰止,缁素同钦――记成都昭觉寺方丈清定上师的嘉言懿行
21:09:44&&&nbsp
热度:411 &&
高山仰止,缁素同钦――记成都昭觉寺方丈清定上师的嘉言懿行  妙常  四川成都昭觉寺方丈清定上师是一位举世钦仰的当代高代高僧,人天师表。清定上师曾任中国佛协常务理事,中国佛教协会咨议委员会副主席,四川省佛教协会教育基金会名誉副会长,四川省佛教协会名誉副会长,成都市佛教协会会长,成都高政协常委。为藏传西密格鲁巴大月如来康萨派二十九代能海大师之法承传人,为当代汉人中黄教领袖。西藏扎西多吉活佛说:“清定上师不仅是汉地的高僧,也是我们西藏的高僧。”因此,海内外闻名前来求法者摩肩接踵,川流不息。现采撷上师的芳迹,汇集胪陈,以赞高僧,以化蒸民。  一、正见卓越  毅然出家  清定上师俗名郑全山,浙江省三门县高枧区高枧乡高枧村人。1902年12月16日(光绪二十八年冬月十七日)生于佛化家庭。长大攻书,聪颖异常,勤勉精钻,学校优生。1925年毕业于广州大学哲学系,1926年考入黄埔军校,毕业后,历任要职,授少将军衔。1941年,上师慧根成熟,因缘聚合,心地豁然开朗,深深认识到:功名犹如花间露,富贵恰似草上霜,花间露,草上霜,太阳一照化长江。“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亦如电。”“诸行无常”不能永久不变。于是,他奋然摆脱名缰利锁与酒色财气的羁绊,藉奔父丧,告假返里,毅然解印卸职。只身潜行到重庆狮子山慈云寺拜澄一长老为师出家,并于同年冬月十七日赴成都昭觉寺受具足戒。  脱下蟒袍换袈裟,从将军到和尚,古今中外又有几人,可能是寥若晨星,中国抗日战争期间仅清定上师一人而已。这可见上师夙世广积福德,善根深厚,般若智慧潜藏在阿赖耶识中,因而今生早日觉醒。独具慧眼,看破一切,洞察宇宙人生的真实相,乃能果敢地舍得荣华富贵,舍得娇妻爱子,舍得身外地人切,英勇地跳出“三界六宅”之家,欢乐地跨进“如来之家”。觉醒的将军,崇高的和尚,真是可喜、可贺!善哉!善哉!  解放前,清定上师一直随侍能海上师修学密法。并代能海上师往武汉讲经安居,和主持重庆金刚道场院。后又往上海说法建上海金刚道场。  解放后,50年代初的几年,上师仍在上海金刚道场,主持正法。后因将军身份,在阶级斗争为纲的岁月,被人诬陷,不幸入狱20载。后获平反,回乡行医,天台说法,朝五台会文殊,直到重返昭觉,荣膺方丈法席。上师出家50多年来,风风雨雨,坎坎坷坷,历尽沧桑,心如金刚。正应清代道魁祖师预偈云:“树包碑,檐飘飞,头柱落地祖师归!”僧众云:如今祖师荣归啦!这位祖师是谁?他就是道魁转世,再来娑婆的清定上师!  二、精进勇猛  苦修密乘  清定上师出家后,树立“学修一体”、“真修第一”的正念,他修的是藏传佛教格鲁巴密宗文殊菩萨本(尊)法,继承宗喀巴大师的法脉。50多年来,日日夜夜,苦修密乘,从不间断。他每夜1:30起床,2:30第一个带头上殿。有时监院明念法师沉睡未醒,他走去,轻轻敲门喊道:“明念师,明念师,起来上殿啦!”他念经直至6:30下殿。早膳后8:30上殿念经,超度直至11点下殿。下午接见学佛四众或干部、外宾。还挤时参加寺管会开会,听取僧众的各种意见。有时患病仍坚持上殿念经不辍。如1993年6月,上师一次患重病输液,当他神志清明时,立即挂上氧和液体瓶,由侍者扶着上殿念经坚持3小时多。晚上修密到11点,仅入寝两小时多。依钵演法师说:80年代,上师在国清寺、高明寺,除讲《金刚经》、《五字真言》、《上师供》、《地藏经》、《弥陀经》等外,每天上午念经,中午带僧众经行一小时多,从不间断,晚上带领僧众修定。上师行走坐卧都在修行。他坐飞机远涉重洋到美国去弘法,和每次坐飞机到北京开会或到上海、福建、浙江等地去讲经,他从不上飞机,其心如如不动,聚精会神地身口意三密相应密法。修得内无我,外无法,人天合一,心融虚空,空融心,一空一切空,凡圣体皆同,报身融宇宙,法身在其中。有时,飞机降到目的地,停机下舱。他依然端身正坐,凝神修定,不知飞机已着陆。待侍者轻声连呼,他才出定,启目微笑,走下机舱。你看,上师苦修密乘,多勇猛精进呀!再则,每年4月15日至7月15日结夏安居,上师讲经3个月,先后讲《心经》、《五字真言》、《上师供》、《大威德》、《阿毗达磨》、《显密圆通成佛心要》、《妙吉祥真实名经》等,毫不惮劳。除自己苦修外,又教听经僧众把闻慧思慧修慧结合起来,多闻多思多修。显宗、密宗都要苦修。常言道:“苦尽甜来”、“受尽苦中苦,方为人上人”――诸佛菩萨就是人上人。十方三世的修行者,不受苦不能成正果呀!,上师在狱中苦修密乘20年,身苦而心乐。他不怨天,不尤人。宠辱不惊,物我两忘。朝朝暮暮,以五戒为做人的基础,十善是成佛的正因,指导自己,走八正道,长期茹素,心修密法。夙夜匪懈,悟境甚深。学佛人无论上殿礼佛,诵经、经咒、参禅、上供等都是修行。勤礼佛消身业,勤诵经消口业,勤参禅消意业,福慧双修转定业。上师既勤上殿念经,又不分风雨阴晴每月一、十五及诸佛菩萨圣诞,坚持同维那大济法师等一道上普供,从不缺席,虔心跪拜。他对三宝,无限真诚。  三、慈悲喜舍 四无量心  清定上师爱国爱教,他力倡三个统一:爱国主义与社会主义统一;爱国与爱教统一;爱国主义情感与爱国主义行为统一。他的组织领导观念强,无论中国佛协、省市佛协、宗教局通知开会,他都届时共临,若有要事,一定请假。这亦是爱国爱教的行为之一。  历年来,他多次传授居士菩萨戒,灌顶加持,普度众生。除平时方便皈依外,固定每月初一、初八、十五日,由上师指定大文法师先讲三皈五戒。然后上师上殿说法、加持,收皈依弟子不计其数。并带领僧众多次举办火供、供天、超度,息灾。祈祷风调雨顺,国泰民这,世界和平,寰球安谧的法会,期望祖国和平统一,繁荣昌盛。上师行无缘大慈。运同体大悲,大慈大悲愍众生,大喜大舍济含识。他不是独善其身,而是善兼天下,爱众生胜亲人。举凡办希望工程、修公路、办医院、扶贫济苦,救灾、办幸福院、救济残疾人等社会福利,以及修寺、建塔、塑佛像、印佛经、放生等他都慷慨解囊、乐捐巨金。现已捐款1000多万元。如四川彭州重建龙兴舍利宝塔,捐款117万元,浙江台州修多宝讲寺捐款60万元。安徽重建二祖道场捐款10万元等等。1993年佛学院比丘僧昌瑞突患胆囊炎送医院诊治,需动手术,需钱1800元。上师闻之说:“我拿”。请监学戒律师送钱入院签字开刀。1994年比丘通安患重病住院,用去1200多元。全报。二僧病愈,感恩涕泣,向上师顶礼三拜。每年七月十五安居毕,上师给200多安居比丘每人发现金100元。居士供养他的好衣服,自己不穿,衣着简朴。安居后,全发给安居比丘穿。  上师常说:“天子男子是我父,天下女子是我母。我要以一颗平等心,无量心对待我们,让他们转迷开悟,离苦得乐。”上师是慈悲喜舍的典型化身,他慈祥和蔼,平易近人,没有门户偏见,对一切人都是平等,博爱,慈颜微笑。连五六岁小孩向他合掌鞠躬,他都是微笑点头,合掌答礼,如同慈母般的温良,没有半点贡高我慢的俗习。上师热情接见一切来访者,以礼相待,有问必答。凡愿皈依者不分富贵贫*,定时、平时俱能满愿。上师的心中只有“弘扬佛法,普度众生”八字,没有私心杂念。甘肃拉卜楞寺一位活佛说:“清定上师是修行最好的,彻底忘我、无我,只有众生的高僧!”  四、严持净戒 忍辱堪钦  清定大师可算持戒第一,忍辱第一。首先是他带头严持比丘大戒。他心洁身清,如同白莲,没有半点“五欲”、“三毒”之心。他三业清净,言行文明谨慎,从不说别人的过失。性情温良,从不生气,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常劝四众要团结,僧人要六和同修,常教比丘对待比丘尼要和姊妹和母亲,言行纯洁。他平生不收一个比丘尼为徒。曾有几个少龄青春、红颜似花的高中、大学女生,愿出家为尼,拜上师为师,久久跪在央求。上师和颜悦以道:“你们到爱道堂去拜隆莲法师为师,她修持很好,佛学文学都很渊博,可谓高师!我不能收你们为徒,快快起为来。”婉言谢绝。上师既以身教,又以言教。他常告诫学佛四众要“以戒为师”,要严守五条根本大戒,居士菩萨戒、比丘戒,比丘尼戒,不得违犯。规定每月十五、三十诵戒。上师亲聆开示,从不间断。每年结夏安居三个月,上师常讲《戒定慧三学》,先讲戒,次学戒,更守戒,并查戒,培养僧伽守戒的自觉性和积极性。  50多年来,上师坚持过午不食。当侍者问他:“饭菜香不香?吃饱没有?想吃什么?”他总是莞尔一笑而已。连吃饭菜,他都没有一点“贪欲”之心。居士供养他的黄金1公斤,他悉数制成金箔十万多张给佛菩萨穿金。四众供养他的财物甚多,他全用于三宝,从不给亲人寄一分钱去。他常教育僧众要爱护常住的一草一木。他说:“伽兰菩萨说:庙上一根草,劝君休要讨,日夜三分息,子孙还不了!’”他爱寺如家,丝毫不败,真是“两袖清风尘不染,一轮皓月性常明”。上师不但严持净戒,而且忍辱堪钦。他难忍能忍,难行能行,冤亲来等,毫无嗔心。他常教诲弟子说:“忍辱第一道,佛说无为罪,出家恼他人,不名不沙门。”因他是将军出身,在历次政治运动中俱有人“诬告”、“谩骂”。诬告不理,相信党和群众会弄清真相。当面骂,他“面无愠色”。背后骂,他“听无怨言”。甚至“唾目自干”、“百忍让人”。许多佛弟子纷纷赞扬道:“清定上师学释迦佛修忍辱行,修得多好啊!”“清定上师真是第二个弥勒菩萨大大肚能容万物,微微笑看破群生!”  五、福慧双修 誓愿弘深  清定大师赴昭觉寺弘法,坚持显密圆通,福慧双修。先团结全寺僧众,重用优僧。订出“丛林洪规”,拟出光复昭觉禅林规划,筹集资金。从1985~1994年,先后维修建成山门、天王殿、地藏殿、三圣殿、大雄宝殿、大师殿、观音殿、药师殿、达摩殿、卧佛殿、先觉堂、禅堂、藏经楼、四众报恩堂、燃灯古佛殿、毗卢殿、普同塔、钟楼、鼓楼、圆通宝殿、五观堂共20座殿、堂、楼、塔。还修建了茶园、法物流通处、方丈室、外宾接待室、佛学院,僧众寮房200多产,以及修复圆悟国师墓。上师重辉祖庭,功德浩大!  上师本人并教众弟子天天在佛前发大愿:“无始罪障今生心,无边功德施众生,无量生死今生尽,无上觉提现身证。”早在1948年,清定上师随侍能海大师上峨眉山金顶参加普贤菩萨圣像开光暨水陆法会,他在会上吟诗一首云:  万山皆有顶,金顶最高超。  世界无量法,佛法最微妙。  十方佛光照,自性皆明亮。  普愿众生生,无量光佛刹。  从诗中可见上师学佛悟境高远,度生誓愿宏深。  上师还教众弟子天天在佛前忏悔业障。按普贤七支供、百字明咒、大忏悔文去罪业。并教众弟子要学菩萨念念不忘依戒依法修行,念念不忘成佛度众生。  1994年夏,彭州龙兴舍利宝塔奠基。上师讲建塔功德经三天,他说:“建塔功德无量,不管多不钱,总之,一定林把龙兴舍利塔修好!”上师助人为善,先人后己。1990年3月~1991年3月上师应九华山祗园寺方丈仁德法师邀请,派人扶助办学校育人。上师派密宗比丘14人,赴九华山帮仁德法师办学一年,办好一个班、维修寮房数十间,捐资50000元。佛学院办起后,移交给仁德法师接办。  1992年春,遵循中国佛协赵初会长来函同意办起昭觉寺佛学院,迄今整整3年,清定上师任院长,教师14人,报名僧多达80余人。办得有声有色,已育成僧才,分赴全国各寺任住侍、知客或任佛协副会长。昭觉寺佛学院学风纯正,师僧团结。远近求法,纷纷临门,展望未来,锦绣前程。  上师的愿望还要选择德才双优,精通佛典的人士,编写好《海公上师全集》,继承与弘扬宗喀巴大师和海公上师的正法。  今年现有美国、加拿大、法国、新加坡、意大利等国家,请上师去讲经。全国许多省市的四众第子翘首企望上师去弘法。好多佛弟子说:“清定上师是一位大菩萨应世,虚空无尽。他的誓愿无穷!”  六、道高德重  佛果圆成  清定上师是一位得高僧,他有道不露道,有通有显通。道高龙虎伏,德重鬼神钦。  什么叫道?心正是道,行正是道,平常是道,内证般若智慧是妙道。  清定上师的心最正、行最正。修文殊菩萨本尊法,有一颗清净平常的妙心,将来定会果证三身,圆成佛道,当然是有“内证功德”的。“内证功德”如人饮水冷暖自知。修证者不言,外人不知,更写不出。但是“诚于中则形于外”,透过听言观行,可略知二三。  近10年来,海内外四众弟子中有数万人生各种怪病,请上师加持治疗,凡有诚心,必有感应――“佛法无边,心诚则灵”,结果治愈,上师被称为“妙手化佗”。  东北智明法师患精神分裂症,治疗数年无效。1988年来寺请上师加持数次,肃清业障,病体安康。  听说,我省有一位气功师,前来礼拜上师后,跪地无言。上师对他说:“你的问题已解决,快回家去,安居务正业。”那位气功师闻言微笑,顶礼而去。  清定上师依戒依法,苦修密乘,文殊菩萨本尊法,修菩萨六度万行,慈心最多,悲心最深,喜好最广,舍心最大,悲同观音,智等文殊,行以普贤,誓如地藏,精进勇猛,娑婆难寻,当代高僧,人天师表。诚如中国佛教协会赵朴初会长说:“清定上师是中国一位不可多得的高僧。”他大宏正法,普度众生,崇德巍峨,佛果圆成。正如四川黄埔军校同学会众位佛弟子恭祝他94岁诞辰的撰文,赞曰:  一代高僧,普天敬仰。  历劫深悟,愿海金刚。  宏扬佛法,远涉重洋。  依怙三宝,昭觉重光。  普度众生,显密联芳。  弘宣久住,法体安康。  本尊文殊,化身地藏。  果证菩提,万世流芳。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无量光慈善公众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昭觉寺南路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