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正确接触天使投资人如何获利

秦刚:天使投资人看好什么项目? --百度百家
秦刚:天使投资人看好什么项目?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我有个朋友是做天使投资的,为人非常低调。投资了快20家公司,而且每家公司发展都非常不错,用他的话说,还没有失败的项目,几乎是100%能够拿到A轮投资。
我有个朋友是做天使投资的,为人非常低调。投资了快20家公司,而且每家公司发展都非常不错,用他的话说,还没有失败的项目,几乎是100%能够拿到A轮投资。
前几天在广州的时候我和这个天使投资人一起吃饭,请教了他几个问题,这里分享给大家。
1.什么样的项目可以拿到投资:天使投资人也好,VC也好,他们都比较喜欢投资市场空间大,有能够解决用户痛点的产品,同时团队成员能够互补,同时团队有强悍执行力的项目。如果项目还有他们认识的人给你背书,那拿到投资的几率就更大。比如江水平和玩车教授,除了他们本身能力很强,项目市场前景非常不错外,我给他们的背书也非常关键。
2.现在天使投资更愿意投资什么类型的项目:每个天使投资人投资的重点不同&,我这个朋友他现在就喜欢投资传统行业和互联网结合的项目,比如江水平装修队这样的项目。所以未来懂互联网的传统行业人还是非常有优势的。
比如这个天使投资人今年3月份投资了一个外卖项目,就是线上线下结合的项目,不到半年时间,就拿到了A轮投资,据说金额是几千万人民币,一下就增值了不少。
3.天使投资的额度一般是多少:天使投资的投资额度一般是50到300万人民币之间。最近接触不少朋友,很多人什么产品都没有做出来,就是一个想法,一个计划书,就希望融资1000万人民币,出让10%的股份。其实这样的项目能够融到钱的可能性不大,除非你是雷军。
还有朋友他们有简单的想法,但是完全没有自己演练过,基本上和投资人见面的时候,一问三不知,这样拿到投资的机会也非常少。
4.现在是不是创业的最好时候:现在绝对是创业的最好时候,因为上一轮互联网创业者有很多人都套现了,他们也开始做天使投资,所以钱很多。只要你有实力,有好的项目,拿到投资的机会还是非常大的。
5.有时候是项目找天使投资,有时候是天使投资有项目找人:我和这个朋友在吃饭过程中,我们就想到一个项目,当场这个哥们决定投资300万人民币开干这个项目,然后让我帮他找人来执行。我第一时间就是想到以前一个老同事,马上联系他,很可能一个创业公司又诞生了。
其实天使投资就是这么简单,没有大家想的那么复杂,最重要的是首先你自己是个帅才,这样哪里都能够拿到投资,开始你的创业人生。
我是秦刚。秦王会联合创始人,秦王会是我和王通联合发起的跨行,跨圈的互联网部落,现在已经有60个小伙伴了,这个部落我们会用10年的时间来打造成中国最有价值的社群。&
秦刚简介:1999年从事垂直网站工作,历任太平洋电脑网总编,太平洋汽车网市场总监,IT世界网CEO,39健康网联席总裁。QQ&个人微信号1111884 ,微信公众号 welovecanada&
阅读:20317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还可以输入250个字
推荐文章RECOMMEND
阅读:19万
阅读:14万
阅读:12万
热门文章HOT NEWS
易车公司总裁邵京宁已离开易车,邵京宁可能会接替秦致的职务,这给...
新榜——内容创业服务平台
百度新闻客户端
百度新闻客户端
百度新闻客户端
扫描二维码下载
订阅 "百家" 频道
观看更多百家精彩新闻大学生创业的五项修炼 亲戚好友可以当天使投资人_投资中国网_.cn
大学生创业的五项修炼 亲戚好友可以当天使投资人
来源:36氪作者:孙松廷
日 16:27:27
摘要:个人对创业的理解其实并不同于很多同学理解的创办公司、找投资、成功上市、迎娶白富美。...
& & 本文作者孙松廷,海源资本的总经理、合伙人。
作为评委,笔者有幸参加了几次高校和协会举办的学生项目路演专场。坦白讲,如果撇弃商业的角度,参赛项目的质量和学生的勇气还是让我们几个评委汗颜的,毕竟当年我们大学攻读的时候,创业这个词也很少听到,更不用说去付诸实施了。而站在路演台上意气风发、挥斥方遒、时刻出发的同学们已经做好了创业冲刺的准备&&但从投资本身而言,大学生的项目创意、商业模式、团队、竞争优势、商业逻辑和经验等与市场博弈几年的创客比较,差距不足以里计。
与政府和社会层面正面积极推动大学生创业不同的是来自于创投圈的投资同仁,他们苦口婆心的劝刚毕业和未毕业的学生先练好内功,积累资源,具备一定商业常识和商业经验后再出发,成功率会提高很多。毕竟从现在大学生创业融资上市的几个案例来看,好比大海泛起的几朵浪花。更何况大学生推崇的几个退学创业的商界偶像,虽说中途退学,但都没有离开学校,还在学校学习其他的专业来补充和完善自己的商业想法、拉合伙人&&
看到很多放弃考研、甚至大学一年级都开始拉班子建队伍到处找投资的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创客出现的时候,我知道投资圈内大佬的苦口婆心并没有被他们所理解。既然已前赴后继踏入征程,作为投资同仁就只能在创业长征过程给予建议,以期避免重复踏入创业的不同陷阱,提高创业成功机率。
在分享创业五项全能时,笔者要分享和纠正一些关于创业和融资成功的故事:
1.&个人对创业的理解其实并不同于很多同学理解的创办公司、找投资、成功上市、迎娶白富美、财务自由做投资人等等等的循环。&只有初恋般的热情和宗教般的意志,人才会成就某种事业!&&&创业首先是一种生活方式的选择,也是一条不归路,即使失败,也会百折不挠。有的中间过渡会去打工,也是积攒资源谋市再起的储备,所以,有些大企业虽然很欣赏全能型的创业者,但都不会录用,因为知道他们只是过渡。所以,一旦选择了创业,就斩断了退路。
2.&融资成功不等同于创业成功。哪怕企业成功上市,也只是拓宽了企业成长的空间和平台,投资机构和资本市场只是为企业持续成长、追求卓越提供了加油站,长征的目的不在于补给,而在于胜利。
3.&在与很多大学创业者的交流过程中,很难看到他们对事业的野心和商业成就的追逐,更多是对已获得融资的同学的羡慕和不服。在这里,也做一个普及,许多融资成功的企业,光环和媒体的追逐会让台下其他企业产生一个错觉,以为资金到账,创始人财务自由,创始人身家倒推过亿等,这都是一个资本的幻影。投资机构注资企业,钱是打在公司账户上,而公司账户上的钱是严格按照经营预算来支出的,指派的财务总监也会严格的按照财务制度和预算来监管账户,并不是打在创始人个人账户上任其花销。一般在上市前或 C 轮前,投资机构一般会锁定创始人的股权,限定其薪酬,很少给创始人套现的机会,所以,如果企业不上市或估值不理想,创始人很难财务解套,更不用说财务自由了。
德鲁克说 &管理是一门技术,更是一门艺术,它可以学,但不可以教&,创业更是如此,许多创业有所成就的人士分享成功秘诀是往往把它归结为运气。笔者也经常受邀给大学生分享如何创业成功的秘诀,而我的答案是 &成功无法复制,但失败可以避免&,所以在此分享的都是在创业路上如何披荆斩棘、迎难克敌。我没有创办过成功的企业,到目前为止,和几个合伙人创办的早期基金也在创业的路上,在这里从投资机构的一角来探索大学生创业的路径&&大学生创业铁人五项修炼
(一)定项目
1. 大学生接触的商业层面和边界有限,所以要遵循商业的法则 &不熟不做&。从自己熟悉的学生市场及周边来摸底调研,找准适合自己的商业定位。比如衣食住行娱医等,从大家刚性需求、高频次、客单较高的一些层面展开,找准一个点,深挖进去,找到水后,在沿线拓展挖出一条河。笔者接触过几支团队,有的从帮助学生们逃课、宅、懒人、短途等领域展开,在与大的平台竞争时选择了错位竞争,整个商业计划让人眼前一亮,一家做考研考题社交的项目我们甚至都已过会,进入到了实质合作阶段。但也有一些,从学校角度切入,做防范学生迟到、替考、智慧教室、传统产业改造等,而这些需求的解决方案,涉及到的利益群体和消费频次、竞争门槛都选错了市场,投资人接触到这些商业计划,只会匆匆一眼。
2. 产品的打磨,需要小范围试错和不断迭代。在创业过程中经常是锁定了一个细分市场和客群,可深挖下去才会发现是伪需求或与预期差异太大,这个时候,团队要勇于舍弃和否定,重新定位,针对人群重新设计产品和业务流程,匹配资源和团队。
3. 找准一个点,一针捅破天。当产品和服务在样板市场打样之后,创始团队要在次基础上进一步深化和完善商业模式,打造市场、团队的核心竞争力。接触到很多的创业者都把验证后的模式加资本的保驾护航当成核心竞争优势,这其实是没有底气的一种说法,拼资源总有比自己更巨无霸的产业王者。如果商业模式和竞争优势没有凸显,资本的助力也很难让企业如虎添翼。
4. 踏准移动互联网和物联网的浪潮。大学生一定要利用自己的优势,移动互联网和物联网领域的创新创业将新老企业拉到了同一个平台上,产业机会给大家的机会是均等的。在这门户网站都是传统企业,淘宝网都是老企业的时代,创业权威被大打折扣,大学生不会再被老一辈的企业家耳提面命企业应该怎么做怎么做,机会在这股浪潮面前被拉平了。当传统企业在为互联网思维,互联网 +,互联网人才挠头不亦、重新学习时,大学生们先天具备这些优势。
(二)找合伙人
1. 创业初始,搭建班子至为关键。创始团队的构成更是后续融资和推动企业不断成长的基因和原动力。大学生人脉局限,创始班子往往是发小、校友、同学等构成,这有利也有弊。利在彼此知根知底、性格能力互补,弊在大家起点类似、眼界类似、资源类似。建议在搭建班底时,眼界可以进一步拓展一下,搜寻一下自己前几届的学长学姐、校友会的师哥师姐,如果能引进一两个在商界打拼的企业家校友做顾问或天使投资人就更棒了。这样可以从行业、资源、眼界、资金等给予更大的互补,而有商业经验的创始团队在后续的融资、规模化的运营管理等层面会持续加分。
2. 创始阶段的 415 规则。企业创始阶段原则上创始股东不超过 4 人、1 个控股大股东过 50%以上股权。创始股东过多,利益和沟通成本太高,也不利于后续投资资金的进入,1 个带头大哥,要能在个人利益、股东利益、公司利益间做好平衡和取舍,要能让大家信服和持续追随,要打造自己的独属人格魅力。过 50%的股权保障从法律上对企业所有权和决策权的控制。
3. 股权机制的设计。随着企业的不断发展,人来人去,有些人因业绩和能力、责任心会逐步的升迁、纳入核心层,一些空降兵如 CF0 等也会在后续融资和上市过程中给企业资本增值,这些都会逐步的纳入股权激励范畴中,要有明确、正向激励的股权激励方案。有些则因家庭、能力、学习等原因,会离开或跟不上公司的快节奏发展,则必须有一套明确的股权退出机制来实现吐故纳新。尤其牵扯到创始人股权的激励和退出时更是重中之重,一个操作不慎就是大灾难,在创投圈内屡见不鲜。许多同学搭班子、分股权、分工时哥们义气为先,从不考虑这些,但后果往往是兄弟成仇、夫妻反目,一定要慎之又慎。
(三)找投资
1. 企业发展的不同阶段对资金的渴求也是不一样的。在公司没有搭建成型前,市场的调研、产品的原型设计和研发、样板的试点往往需要团队自己凑钱来展开,这个时候找投资机构融资成功率可以忽略不计,这个时候家人、自己、同学是注资的主体。随着项目的团队信心和市场积极的反馈,产品原型有了,样板也有了一个好的开始,商业模式进一步验证,这个时候,可以将自己周边的亲戚朋友、一些投早期的天使投资人纳入投资人清单,然后制作商业计划书,开始游说他们出资。当公司商业模式成型、数据开始攀升时,结合不同行业不同企业的融资节点就可以推进 A 轮、B 轮&.至于上市,实在是可遇不可求,这跟运气确实有关!
2. 比把产品卖给消费者更难的就是将股份卖给投资人。如果还有其他,就笔者想来,也就是投资人去募集 LP 资金的时候也是其一。所以知道这个逻辑,创业者就应该明白,坐在对面的投资人,他是资产受托人,他有严格的投资纪律、投资标准去遵守,越往后期基金回报的压力就越大。所以,在与他沟通时,先期了解他们基金的背景、投资专注的领域 / 行业 / 阶段、是否已投类似项目、基金目前的阶段(刚募集还是处于退出阶段)、投资人的行业背景 / 性格 / 偏好等至关重要。
3. 找投资人的沟通渠道。目前的创业大赛、项目路演、孵化器、创投节目、创投论坛、协会论坛、财务顾问、校友会等都是接触投资人的一些途径,也有一些创新的形式,如在行、领路、聚份子等,还有一些媒体如 36KR、品途等,都可以搭建创投约见、沟通的平台,为继续推进下一步融资对接提供了机会和可能。
4.&创业初始阶段,可以考虑多元的融资形式,多运用目前的股权众筹、产品众筹、店面众筹等新兴融资方式,来解决公司经营和发展中的资金需求,同时,更关键的要苦练内功,加快自我造血的功能。毕竟企业要靠持续不断的营业收入和源源不断的现金流来拾阶而上,而非依靠外部输血来强大自我。
(四)找资源
1. 孵化器其实应该是大学生创业的首选。作为从学生身份过渡到商人身份的一个过渡平台,孵化器其实起到很关键的作用,在这里可以系统学习和交流到完整和完善的商业训练、铺设人脉、建立商务网络,而定期举办的创投路演、私董会、培训更是弥足珍贵。
2. 找一个一对一、长期辅导的创业导师。可以从周边接触到的企业家、校友、投资人中优选一个,让其担任企业的顾问或进入董事会,在公司未来的发展战略、管理、融资规划、上市以及家庭等领域给予资本运营、产业运营和人生经验的分享和长期辅导。
3. 新一代的大学生群体,性格、消费习惯和边界远不是 70 后、80 后的世界观,一个项目的创意、实验、完善很可能背后有一个跨国的小团队来支撑和运作,而 NGO、公益、社会企业等也成为新一代的选择,其实从笔者接触到的 90 后来看,他们更有担当和更有舍我其谁的勇气,所以在构建商业或人际网络层面,大学生要利用自己的全球视野和小组协作,将兴趣、商业、社会做更新的跨界和嫁接,构筑全新的网络。
4. 借用政策的东风。目前国内的政商关系终于回归正轨,国家层面开始推动的政策下放、行业敞开、创新创业支持等史无前例。而对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支持也媲美当年的上山下乡,所以要主动接触和了解目前的政策,从资金贷款、孵化器以及接下来的学校科研成果转化、大学基金等领域获取独占资源,这些都是传统企业和老企业所不具备的。
(五)自我超越
1.&企业,企业,无人则止!一家企业的发展腾飞,核心在于创始团队驱动,归核于企业家精神。而只有商业百战才会锤炼捶打出企业家。所以,作为大学生创业团队,要在企业种子阶段,就要根植企业家的火苗,在商场博弈过程中,不断的总结得失、不断的复盘,做为带头大哥的核心更应该树立远大产业抱负和梦想。
2.将创始团队能力发展成组织能力,构筑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将原来单打独斗、各挡一面的团队能力,通过复杂的事情简单化、简单化的事情流程化、流程化的事情标准化,标准化的事情文化,通过组织、制度、流程、文化的系统构建打造成一个离了谁都能有效运转的商业体系。
3.&打造 &利益共同体&、&事业共同体&&梦想共同体& 平台。通过明确、清晰、阶段化的战略规划和部署,将小团队、小项目持续进化成利益共同体平台,锁定大家的共同梦想和利益,促成组织活力的激发和快速成长,在这个阶段股权、期权、年薪、年功、奖金、旅游、团建、家属会等综合运用,将个人利益统一到集体利益。随着组织的优化,文化的形成,组织会将不符合公司价值观和评价体系的人汰弱留强(负面的文化会汰强留弱)。这个时候,企业将个人的成长和成就、成功在组织平台上分步实现,创新小组、事业部、独立子公司、员工控股子公司、集团参股公司等会纷纷涌现,构筑一个大的事业平台。随着企业的不断发展和阶段性的成功,企业也会更加积极的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原来源于创始人的梦想会更加具化出产业梦想和抱负,来汇聚更多的优秀人才、产业资源和社会声望。
4. 平衡好家庭和事业的关系。笔者创业也非常早,期间经历了结婚、生子、家庭,事业也随着上升起伏,坦白讲,两者之间存在竞争关系,毕竟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专注是有限的,如果两者都需要你全身心的时候,往往顾此失彼,所以这对大学生而言也是非常大的考验。所以,我们经常听创业者分享的时候往往是成就了事业,辜负了家庭。这需要创业者去平衡和协调。
5. 养成持续学习的习惯,培养四大能力。第一,自律。认真管理好时间,去做最重要的事,见最重要的人,学会放权,学会培养人,学会分身术。第二,自愈。千磨万击还坚劲,百折不挠。要有强大的内心和自愈能力,将失败看成机会,将挫折看成挑战,越挫愈勇。第三,自燃。不管内心千疮百孔、身心疲惫,当出现在客户面前、团队面前、公众面前,立马激情四射,光芒万丈,影响他人。第四,自学。学习周边优秀人的思维、做法,多看书,多看跨界的书,将商场上的磨练、书本上的文章、人事上的历练融汇一体、汇铸一炉。
投资中国网官方微信
投In客户端APP
热线:010-
热线:010-媒体合作热线:010-
Copyright (C)
cvinfo 投中信息 京ICP备号
本站带宽由 提供
京公网安备59号UPDATE:&br&&br&这的确是一个一年多以前的问题了,突然看到浏览次数10万多,想着还是来更新一下好了。&br&&br&首先,这个项目的运营组已经完全解散了。产品目前还在线上服务,因为还有一些已经付费但尚未到期的企业在用。所以目前是我个人在承担这些比较小的成本外加客服。&br&&br&至于解散的原因我想大家各有各的看法,不过我当时做出【解散】这个决定,根本上是因为它没能创造一个爆发性的增长。为什么没能创造一个爆炸性的增长?钱当然是很重要的一个方面,但更可怕的是我的团队开始产生了一些动摇,来来回回接触各式各样的投资人,将近三个月了,都没有碰到一个抛出意向书的。所以大家伙开始怀疑:哇靠老大弄这东西是不是方向错了?开始变的懒散起来。这真的很可怕,然而囊中羞涩,确实难为无米之炊,在融资困境的情况下团队发生心态变化,是非常非常可悲的事情。&br&&br&其实下面每一位的回答我都认真看过了,我不知道里面有多少是投资人、有多少是融资成功的创业者、有多少只是凑凑热闹。时间过去了这么久,我也不打算再阐述我的观点。不过可以详细描述下大家答案中的猜测:&br&&br&1、让投资人追着你跑:&br&&br&这当然是理想的情况了,但实际上我们当时接触的投资人和机构,除了经纬一直在电话沟通、面谈两次、给出一些对我们的期望之外。其他的投资人或者投资机构,你甚至刚刚开口,他就已经准备打断你了(确实还没看产品),这事情我都已经见怪不怪了... 因为口吻都是一致的,他会以他以前的【经验】,来【猜测】你的产品一定是什么样的,一定是奔着哪个方向走的,而那个方向他不感兴趣等等。我想真正在创业、在融资的伙伴一定有不少这样的经历。&br&&br&最奇葩的是某家机构,猜测完我们的发展方向之后,我明确的告诉他我们不会那么走,我们会怎么样怎么样,他说怎么可能,一定会变成什么什么样的.... 囧。&br&&br&另外一种说法是用数据说话,拿出一个漂亮的数据来,投资人会上赶着追着你跑。其实这东西谁信的?首先数据是可以作假的,哪怕你不作假,投资人也未必相信。另外,我认为创业团队在最初期的时候,是应该以最低的成本,把产品做出来、把模式拿出来,并且尝试验证它,让它有收益。所以我们整个团队设在保定,总共都不到10万块钱做出全线产品、做不起线上推广就找实际的业务员(亲友团),在本地谈单也一定要去验证下,这东西到底客户的反应是什么样的,事实上也签单了,客户反应也不错。但是这不够啊,这些兼职业务员才能给你谈几个?你要说企业级的应用,想创造一个爆炸性质的增长和靓丽的数据,以当时团队工资都发不出来的情况,基本上是没什么可能的。或许换一个领域可以,或许。&br&&br&2、自己养活自己,以后投资人会来找你:&br&&br&从开始做企业应用这个领域的那一天,我就希望能自己养活自己。在前期的开发阶段各种省吃俭用,寄居在别人公司的会议室办公,那种人家一要开会你就得全体出去遛弯儿的感觉没体验过你不会懂。后来我们也挺过来了,像上面说的我们没钱做推广,厚着脸皮拉了几个亲朋好友来谈客户,其实他们哪儿叫谈呢,只是认识哪家就随便问问就罢了。就这样居然也签了几单,我当时对这个项目的自信心根本不是你们所猜测的创业者盲目自信,而是手上那几份扣了红章的合同还有钱。&br&&br&但这不可能是长久的,如果公司【长久】保持上面这种苦逼状态,我想再铁的合伙人也该凉了。这个事情其实也赖我,前期产品设计和开发花费了太长时间,妈的这期间为了养住团队,我办了7张信用卡来透支、套现,到现在还欠银行好几万没还完。&br&&br&我是想说什么呢?自己养自己并不是不行,也不能说难度就比融资要大很多,不过它确实是慢啊。这个行业本来就是高速发展和变化的,你慢一点点就会被淘汰。所以我觉得这个说法有个前提:你得有钱,或者你认识人能给你钱。&br&&br&3、找个靠谱的中间人:&br&&br&我必须得承认这是最直接、最有效的办法了,但咱还真是不认识啊。我一个臭程序猿,因为创业已经硬生生的接触了许多【人脉】,但说实话心理是比较抵触的,我一直只想交真心的朋友而已。虽然迫于项目融资需要我也参加了许多的酒会什么的,但还真是没结识到几个靠谱的投资人或者中间人。不过这的的确确是一个好办法,我有一些创业的朋友在本地打亲情牌拉投资,屡试不爽。&br&&br&4、团队自身原因:&br&&br&肯定不是 BAT 的人,团队中有相对创业成功经历的也就是我自己了。其他人(包括我)并没有光鲜亮丽的背景。但平常人就不能做事了?我理解,投给一些背景好的人也许成功率更高一些,但也不要没背景就连产品都不看嘛。&br&&br&5、上节目、找媒体:&br&&br&找了。36kr 很贴心的给出了一篇专访,从那开始用户注册量嗖嗖的往上蹿,BUT... 你能明显的看出来,大家都是过来看看而已。真正付费购买的只有一个,想谈合作的倒是不少..... 至于投资嘛,大概来了 3 个电话,其中一个经纬,另外两个我都忘记了。因为人家只投比我们再成熟一点的项目,也就是说客户量已经不错了。&br&&br&=====&br&&br&事情已经过去了许久,大家就当看看乐呵,当我发发牢骚好了。也许有一天我还会把它拿起来再弄一弄,但那一定是在我有更加丰富的准备之后,资金也好、人脉也好。&br&&br&现在我在本地一家创业项目中做一合伙人,这个产品也到了要融资的阶段。在保定这个协会、那个协会之间路演,因为主讲不是我,所以也就算他先在保定练练嘴皮子吧。过段时间我们还会出来,在北京、上海继续走我之前走过的路,只希望这次能够成功、也希望投资这个行业已经有了一些改变。&br&&br&谢谢大家。&br&&br&------------------------------&br&&br&原帖:&br&&br&我们有个专为中小企业销售团队打造的应用,已经上线并且得到了一些媒体报道。现在想要吸纳一轮200万的天使投资来开始线上推广和发展渠道。但是问题接踵而来:&br&&br&1、如何找到投资人?我试过天使汇、天使湾、创投圈等等,项目档案的查看数寥寥无几(从事的领域有问题?)。除此之外应该由哪些地方找到投资人呢?&br&&br&2、如何接触投资人?我们也接触过一些投资人,他们大部分都是打电话过来了解下大概情况,说是会开会讨论一下,然后就木有下文了。还有一些表示出很大的兴趣,约好了在北京面谈,到时却因为各种理由也没有出现(我甚至觉得难道是我太主动人家反而看不上了?)。&br&&br&3、遇到上面那种情况,是代表着没戏了?还是应该继续、长期联系?因为目前还没有碰到任何一个投资人明确的告诉我说:不投。都是观察、讨论、有事…… &br&&br&4、我们早已经不是那种两个大学毕业生,开发个产品原型不考虑盈利,再…… 的年纪啦(虽然也不老,88年的),现在讲究投入与产出,也急于拿到一笔钱赶紧把这块市场抓牢、快速成型。这种情况下是不是还不如自筹资金了?因为之前遇到的投资人真的好折磨… 也很慢。
UPDATE:这的确是一个一年多以前的问题了,突然看到浏览次数10万多,想着还是来更新一下好了。首先,这个项目的运营组已经完全解散了。产品目前还在线上服务,因为还有一些已经付费但尚未到期的企业在用。所以目前是我个人在承担这些比较小的成本外加客服。至于解散的原因我想大家各有各的看法,不过我当时做出【解散】这个决定,根本上是因为它没能创造一个爆发性的增长。为什么没能创造一个爆炸性的增长?钱当然是很重要的一个方面,但更可怕的是我的团队开始产生了一些动摇,来来回回接触各式各样的投资人,将近三个月了,都没有碰到一个抛出意向书的。所以大家伙开始怀疑:哇靠老大弄这东西是不是方向错了?开始变的懒散起来。这真的很可怕,然而囊中羞涩,确实难为无米之炊,在融资困境的情况下团队发生心态变化,是非常非常可悲的事情。其实下面每一位的回答我都认真看过了,我不知道里面有多少是投资人、有多少是融资成功的创业者、有多少只是凑凑热闹。时间过去了这么久,我也不打算再阐述我的观点。不过可以详细描述下大家答案中的猜测:1、让投资人追着你跑:这当然是理想的情况了,但实际上我们当时接触的投资人和机构,除了经纬一直在电话沟通、面谈两次、给出一些对我们的期望之外。其他的投资人或者投资机构,你甚至刚刚开口,他就已经准备…
如何向投资人展示——How to Present to InvestorsY Combinator在孵化创业公司积累了大量的经验,尤其是在帮助创始人向投资人展示自己的创意或产品。Y Combinator会在正式的Demo Day之前组织一次演练,纠正创始人在展示阶段遇到的问题,尤其是年轻的技术人员更需要了解这些注意事项。最核心的其实就两点:讲解自己做的什么东西;解释用户为什么会喜欢他。技术人员如何通过短短的展示打动投资人,总结十四条注意事项如下。1、
清楚说明自己做的事情(Explain what you’re doing)投资人在决定是否要投资你的公司之前,首先要知道你是干什么的。所以开场白最好是:“我们是Jeff和Bob,我们正在做一个易用的基于WEB的数据库系统,下面我们将介绍一下为什么用户会需要这个产品。”2、靠谱的Demo(Get rapidly to demo)一个Demo演示胜过千言万语。Demo演示时不要挨个功能去介绍,而是模拟用户场景需要演示。如果你演示的系统是基于WEB的,最好在本地搭建一个演示系统,避免网络抽筋把你晾台上。3、描述要简洁清晰而不要模糊抽象(Better a narrow description than a vague one)一些创始人认为自己的产品将来可能发展成若干种可能,不希望开始阶段就界定产品范围,这是不正确的。如果你将基于WEB的数据库系统介绍成“可供人们分布式共享信息的应用平台”,那投资人就跟没听到这句话一样。你的主要目的不是说明自己的产品将会演变成什么样子,而是让投资人感觉产品有演进成长的可能性。4、不要一心二用(Don’t talk and drive)最好一个人讲解一个人操作电脑。如果你一边讲一边翻PPT,很容易陷入到屏幕上,缺少了跟听众的交流,听众的注意力无法保持,容易走神。5、不要讲太多次要问题(Don’t talk about secondary matters at length)短短的几分钟里,一定要将产品最亮最核心的东西讲出来。不要花太多时间介绍自己的简历、竞争对手的情况。简单的一句话带过即可。6、不要讲太多商业盈利模式(Don’t get too deeply into business models)聪明的投资人不会对一个简介里的盈利模式感兴趣,并且初始阶段的商业模式大部分都是不靠谱的。花太多时间讲解自己产品的盈利模式,一来是本末倒置,二来也容易将自己在商业模式上的弱势暴露出来。一定要讲你最擅长的那些问题,比如通过技术解决了用户的哪些问题。7、语速要清晰要慢(Talk slowly and clearly at the audience)大部分人都没有优秀的演讲能力,但是控制语速能让你讲解的更清晰。讲的慢一些不容易犯错,如果你感觉自己的语速很慢,通常对听众来说是语速恰到好处。8、一个人讲(Have one person talk)不要好几个人轮番上台。毕竟你只有短短的几分钟时间。让创始人团队里最擅长展示的人上台,他可以提及自己的团队队友。9、自信(Seem confident)如果演讲人自己都不够自信,那凭什么要求投资人投资呢?投资人往往不了解技术,不太了解你的产品,他们下结论很大一方面要看你是否对自己的产品有自信。自信并不是让你将“我们是最棒的”、“我们的产品最”挂在嘴边,投资人会认为你是个爱吹牛满嘴跑火车的人。自信是言谈举止自然的流露,是含蓄的。10、不要夸大其辞(Don’t try to seem more than you are)别担心自己的公司刚成立、自己只懂技术不懂商务,Google也是这么过来的。无需隐藏这些弱势,其实这些你以为是弱势的地方往往是投资人看中的优点。初始阶段产品都是不完善的,不要掩盖产品的不足,不要夸大其辞。11、PPT不要放太多文字(Don’t put too many words on slides)太多的文字让观众迷茫。千万不要读你的PPT。要仔细斟酌自己每一页讲稿,确保没有多余的文字和图片,每一个元素都提醒你应该说什么,而不是将文字堆砌到讲稿上。12、用数字说话(Specific numbers are good)不要因为开始阶段用户量、访问量小就害怕说出来,找出四五个关键数字,让投资人记住,比你说半天干巴巴的话好用。不过不要谈市场大小,没有会在这里关注有500万的市场还是50亿的市场。13、用户的故事(Tell stories about users)投资人最怕的是自己投资的产品是技术人员臆造的,没有用户需要。因此告诉投资人用户是多么的需要这样的产品,在没有你的产品情况下,用户是多么的痛苦、要花费很多的金钱等等。如果你的产品还没有投入到市场,你或者你身边的人是否是潜在用户?发掘一些。14、让投资人记住(Make a soundbite stick in their heads)投资人听了太多的展示演讲,无法一一记住。你一定要想出一句足够吸引人的口号或者是句子,并在展示过程中多次提及,让投资人牢记。给他们留下印象你就成功了一半。如果你无法浓缩出一句这样的口号,那说明你没用心。
&p&首先我要说的是:在大多数情况下,如果投资人告诉你这个项目要回去讨论一下,那这个项目 75% 是没戏了。而如果投资人长期拖着不回复你,那么很不幸,这个项目 95% 是没戏了。&/p&&p&我很赞同高晓虎说的一点,就是如果投资人内心很认同你的项目时,那么他全程都会比较主动。所有人都知道投资人每天忙到飞起,但是投资人真看好的项目,就算再忙也会挤时间出来给创业者一个明确的反馈。&/p&&p&所以,真的不是投资人忙到没有时间跟你沟通,而是你的项目没有好到成为他安排时间的第一优先级,但是又没有差到直接被回绝的地步。&/p&&br&&p&那么,在项目还不错的前提下,有没有能够提高与投资人接触成效的方法?当然有。&/p&&br&&p&首先是找到合适的渠道。&/p&&p&我明白很多创业者的感受,他们手上也许有个好项目,但是他们并不认识投资圈的人,没有渠道,所以会很焦虑,去海投自己的项目。好不容易联系上一个投资人,会拼命地向他展示,如果投资人给的反馈不是很明确,他们就会更加焦虑,不断地催促投资人,把这种负面的情绪传染给投资人,最后导致投资人回绝自己。&/p&&p&我觉得创业者有一点要记住:就是你不管多迫切,也要保持一个基本的姿态;如果你首先已经内心崩溃到失去姿态了,投资人是不会珍惜你的信息的。&/p&&p&这也是我为什么现在做 FellowPlus 的原因之一,我希望能够为创业者和投资人建立一个科学、高效的渠道,把许多原本不对等的信息摆在一个合适的平台上,让双方都能看到。创业者可以看到每个投资人最近在关注的领域,看到不同投资人之前投过什么,从而可以更合理地、更有姿态地去选择合适的投资人进行接触。从目前效果来看,创业者确实能够快一些在这个平台上找到投资人,因为精准度提高了。当然话说回来,虽然这个产品能显著提升效率,但归根结底还是得创业者项目本身过硬。&/p&&br&&p&其次是学会沟通的技巧。&/p&&p&在与投资人沟通这件事上,我自己曾遇过这样一件事:有一次出差碰到一个原定行程之外的创业者,他跟我讲了他的项目,并且表示希望我能够考虑一下。说实话,这个项目并没有特别好,但是也不属于完全不行那种;加上我当时手头也有其他事情忙,所以我跟他说:我回去再跟我的同事商量一下。这真不是大家所认为的那种客套性敷衍,因为当时我真打算回去讨论讨论。但由于这个项目的性质(不好也不坏),所以我也没有把它优先排上日程,就这么过了一阵子,有一天那个创业者好像突然开启了严刑逼供模式,通过微博微信邮件各种途径联系我,每天都问我项目怎么样了,能不能投钱给他。一开始我还跟他说明了一下情况,但后来他继续不断对我进行全方位“轰炸”;到最后我实在受不了,就把他屏蔽了。&/p&&br&&p&所以我觉得如何跟投资人联络,是很讲究技术的一件事,好的创业者会让投资人觉得跟他打交道很舒服,很愉快。所有事情都是这样,当大家都处于比较好的状态下,事情就容易成。至于如何比较妥当地和投资人沟通,有效提醒投资人自己的项目同时不让对方觉得自己烦,这部分我在我专栏里写了几条方法,或许可供你参考一下。&/p&&p&&a href=&/FellowPlus/& class=&internal&&创业融资基本功(一):了解投资人所想 - FellowPlus - 知乎专栏&/a&&/p&&p&&a href=&/FellowPlus/& class=&internal&&创业融资基本功(二):像投资人一样专业 - FellowPlus - 知乎专栏&/a&&/p&&p&&a href=&/FellowPlus/& class=&internal&&创业融资基本功(三):搞定投资人的全面准备 - FellowPlus - 知乎专栏&/a&&/p&&p&&a href=&/FellowPlus/& class=&internal&&创业融资基本功(四):如何与投资人完美「约会」 - FellowPlus - 知乎专栏&/a&&br&&/p&&br&&p&说到懂得与投资人打交道的创业者,我想起了另外一个事情:我曾经投过一个移动医疗类的项目,那个项目现在也已经融到B轮了。当时那个项目的创始人过来找我的时候,他是带着一种非常“无害”的态度的。他跟我说,我做了个项目需要融资,所以想找个比较懂投资的人聊一下,学习一下;当然如果你觉得项目不错,愿意帮着推动一下,那我会很开心。但如果你不想的话,我也完全能够理解,希望你方便的话可以给我介绍一些其他可能合适的投资人。&/p&&p&我当时听到他这么说,真的会心软。我觉得投资人这个群体无论男女,其实内心都是有母性的。绝大多数投资人都会希望创业者会真心地向自己请教、沟通,对于这样的创业者,投资人也愿意坦诚地与他们分享。有的时候不在于你项目好不好,只要你很真诚无害地去接触投资人,投资人至少心里会觉得你这个人是很 OK 的。有些创业者真的是奔着交朋友的目的与投资人打交道,当双方熟悉了之后,投资人有时也会主动帮创业者去张罗一些事情,会帮你介绍投资圈子里其他的资源。&/p&&br&&p&所以我觉得投资人与创业者之间不应该一开始就进入“猎人——猎物”的模式,这样会把双方关系搞得很紧张,互相小心谨慎地猜测揣摩;如果能把投资人当做你的朋友,双方自然会开诚布公地谈很多事情。如果有的创业者非要把投资人当做“猎物”,那我会建议他找个FA,在中间起一个缓冲的作用。&/p&&br&&p&最后,作为创业者,是一定要做好几手准备的。所以题主说到自筹资金这个想法,我觉得也不失为一个方向。但无论是那种方法,他都需要考虑清楚的是:假如你采用的方法不知道什么时候能拿到钱,那么这件事情会对你整个的创业计划来说造成什么程度的影响?当然这个影响可大可小,是因团队而异的。但无论如何,创业者都应该有一个Plan B。&/p&&br&&p&可能以我的角度来看,题主也许有一些在一棵树上吊死的潜质,所以才会陷入如此焦虑的境地。我觉得最好不要这样,要知道融资并不是非此即彼的东西,融资的过程通常需要去尝试很多方法、也要去接触很多人,所以这里面充满了不确定的因素,是一个多选题,而不是单选题。&/p&
首先我要说的是:在大多数情况下,如果投资人告诉你这个项目要回去讨论一下,那这个项目 75% 是没戏了。而如果投资人长期拖着不回复你,那么很不幸,这个项目 95% 是没戏了。我很赞同高晓虎说的一点,就是如果投资人内心很认同你的项目时,那么他全程都会比…
靠谱的天使投资人都很忙而且时间观念很强(导致让其他人感觉很“势利”),&br&所以&br&1.如果你的项目他认为靠谱,他全程都会比较主动,你就把他当作一个朋友来接触就是了;如果真的投资了你,把他当作小股东兼朋友。&br&相信我,在和投资人接触中,彼此的信任和分享是最重要的,这就是朋友关系。&br&2.如果你的项目他认为不靠谱,他会很珍惜他的时间,你想怎么“正确接触”没有任何意义。
靠谱的天使投资人都很忙而且时间观念很强(导致让其他人感觉很“势利”),所以1.如果你的项目他认为靠谱,他全程都会比较主动,你就把他当作一个朋友来接触就是了;如果真的投资了你,把他当作小股东兼朋友。相信我,在和投资人接触中,彼此的信任和分享是…
已有帐号?
无法登录?
社交帐号登录
但行好事,莫问前程。}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怎样跟天使投资人接触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