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望号 高清测量船在1994年制行过什么任务

  在我国航天测控大军中,有一支神奇的海上队伍,他们驾驭着4艘远望号航天测量船,在浩瀚大洋上,将我国发射的火箭、各种卫星和飞船,紧紧地牵系在祖国的怀抱中。日前,记者来到中国卫星海上测控部,探访了这群在远离祖国的大洋上屡立功勋的海上航天人。
“远望号”测量船
战风斗浪开辟远望之路
  在中国卫星海上测控部主任简仕龙的办公室里,悬挂着一幅巨大的世界地图。走到地图前,手指太平洋、印度洋和大西洋,简仕龙对“远望号”的足迹烂熟于心,这位曾参与海上测控部创建的老航天铿锵有力地说:“我们国家搞航天测控,只在陆地上建站有局限,不像俄罗斯地跨两大洲,也不像美国那样拥有诸多海外属地,因此早在上世纪70年代我们就开始筹建自己的远洋测量船。”
  1978年,我国拥有了最初的两艘远洋测量船――“远望一号”和“远望二号”,这两艘船在上世纪80年代初我国向南太平洋发射远程运载火箭任务中发挥了重大作用。我国也成为世界上继美俄之后第三个拥有航天测量船的国家。随着“远望三号”、“远望四号”相继下水,我国远洋测量船的足迹也从太平洋拓展到印度洋、大西洋,目前它们已执行航天测控任务63次,航程130多万海里,相当于绕地球60多圈。
  与机动安全、沿海岸行进的商船不同,航天测量船多是向大洋深处进发,简仕龙开玩笑说:“在海上,一连十几天我们想见一艘船有时都成了奢望。”“远望号”的测控工作围绕火箭、卫星、飞船等多种目标来开展,每一次任务的需要不同,他们的航线、航程与船只布置点都要重新设计。而每次开辟一条新的航线,都是一个艰辛无比的过程。
  拿印度洋和大西洋航线来说,沿途要经过台湾海峡、马六甲海峡、印度洋的诸多岛礁、好望角等世界著名复杂航区。其间有如画的风景,也有让船员们难忘的诸多艰难。
  一次,“远望三号”在被称为“死亡之角”的好望角执行任务,在进港前突然遇到了低气压,海面上立刻刮起11级大风。在港口封港的情况下,随船出海的简仕龙面对惊天骇浪,在指挥岗位上守了一天一夜,最终战胜了风浪平安靠港。该船船长张志兵更是站在驾驶台前,与船员一起度过了紧张危险的20多个小时。
“远望号”技术不断跃上新台阶
  在载人航天任务中,远望号测量船承担着飞船返回制动等关键控制任务,还多次受命应急测控,为任务全局作出了突出贡献。
  2005年,“远望三号”远赴大西洋执行神舟六号飞船测控任务。在飞船进站前20分钟,测控雷达出现系统故障,导致天线无法转动。如果因为天线问题使得飞船返回控制的任务无法完成,那么来到大西洋的一路艰辛就会白白付出,还可能影响到“神六”任务大局和航天员的安全。此时他们顶着重压,紧急启动了预案,及时排除了故障。当飞船顺利飞过大西洋上空,20多个小伙子听着祖国传来的消息,在异国他乡的大洋上抱头痛哭。
  简仕龙告诉记者,我国已经完全从远洋测量过渡到远洋测控,而且能做到一船多用。据我国测控领域的院士、专家考核,远望号航天测量船达到了与陆地测控相差无几的精度。我国已经掌握了海上测控船姿船位系统综合精度确定的核心技术,“远望号”上的各种电子设备间电磁相互干扰问题也得到了很好的解决。
  今年下半年我国将要进行的嫦娥探月工程对远洋测控提出了前所未有的高要求。探月卫星远赴月球,变轨复杂,测控时间长。“远望号”已按照嫦娥工程大总体要求进行了适应性改造。
  记者登上“远望三号”,负责测控的副船长刘峻带领记者参观了经过中修技术改造的设备间。去年在航天科技集团公司704所等协同参与的中修技术改造中,该船测控雷达首次采用了综合基带技术,经过今年已连续在北斗导航卫星、尼日利亚卫星、鑫诺三号卫星、中星6B卫星等任务中成功应用,这套系统将在嫦娥工程中一展身手。
  除此之外,记者还听到一个喜讯:两艘我国新一代远洋测量船也正在加紧建设之中。1
•&•&•&•&•&•&•&
•&•&•&
•&•&•&•&•&•&•&•&
•&•&•&•&•&•&
•&•&•&•&•&•&
•&•&•&•&•&•&
•&卡佩罗或无限期封杀欧文 昔日金童难现98年风采•&】•&【篮球】•&【足球】•&【人物】•&【花絮】
•&•&•&•&•&•&
•&•&•&•&•&•&
·互动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随着远望一号船圆满完成32年航天测控任务后“退休”,我国第一代航天远洋测量船逐步退出航天舞台—— 蹈海探天 追星揽箭
我的图书馆
随着远望一号船圆满完成32年航天测控任务后“退休”,我国第一代航天远洋测量船逐步退出航天舞台—— 蹈海探天 追星揽箭
随着远望一号船圆满完成32年航天测控任务后“退休”,我国第一代航天远洋测量船逐步退出航天舞台——蹈海探天 追星揽箭余建斌 周学军 陈国玲《 人民日报 》( 日 & 20 版)  10月下旬,我国第一代航天远洋测量船远望一号船由中国卫星海上测控部正式赠予其诞生地上海江南长兴造船集团,完成了32年海上测控任务,光荣退出航天舞台。  以远望一号船“退休”为标志,包括远望一号、远望二号、远望四号在内的我国第一代航天远洋测量船由于超出国际海事规定的船舶使用年限,将逐步退出海上测控舞台。但由他们在我国航天史上书写的传奇依旧在耳边回荡……  汽笛长鸣,中国航天远洋测控驶向深蓝  我国远望号测量船队被誉为“海上科学城”。32年来,从第一代航天远洋测量船远望一号开始,几代航天远洋测量船先后近70次远征大洋,圆满完成80余次海上测控任务,总航程160余万海里,累计海上作业9000余天,测控成功率达100%。  1980年4月,随着一声响彻大洋的汽笛,远望一号、二号船,驶向远离祖国8000多公里的南太平洋,这是迈向深蓝的首次出征,更是中国航天史上具有历史意义的壮丽行动。5月18日,他们圆满完成了我国第一枚远程运载火箭海上测量任务,结束了我国本土以外不能进行航天测量的历史,使中国成为世界上第四个具有海上跟踪测量能力的国家,实现了我国航天测量从陆地到海洋的跨越。  1984年,我国第一颗地球同步卫星发射,远望一号、二号船要在一片陌生的海域执行测控任务。当时,找不到一份完整的海图资料。他们航行七天七夜,确定了近千个船位,开辟出一片安全海域和一条3000多海里的安全航线,保证了卫星发射如期进行。此次任务实现了远望号船从运载火箭测量到卫星测量的跨越。  “姿章联控”是国际航天界公认的高难度测控新技术。这种姿态和章动(旋转时的摇摆)联合控制方法当时只有美国等少数发达国家掌握使用。  1997年4月,风云二号气象卫星任务中,远望二号船成功使用这一超难度的测控技术,调整了卫星的转速和姿态,实现了远望号船从单一测量到综合测控的历史跨越。  为了填补这项测量空白,远望人集智攻关了整整8个春秋。时任远望二号船总工程师孙进东回忆说,仅是演练的方案文字材料就有上百页。  为满足载人航天工程需要,1999年,向阳红10号加入远望行列,命名远望四号船。  1999年11月,远望一号、二号、三号、四号船同时布阵三大洋,执行神舟一号任务,远望一号船作为远望号船队布阵三大洋的第一棒,对神舟一号飞船成功实施定轨、太阳帆板展开等一系列测控任务。此次任务远望号船实现了从海上卫星测控到载人航天测控的跨越。  战风斗浪,远望号船队威名远扬  征战大洋,风险无处不在,挑战无处不在。  远望号船任务海区大都处于气象复杂,海况恶劣的中高纬度,可怕的台风巨浪经常和远望人不期而遇。日,远望二号船正航行在被世界航海家称为“魔鬼海域”的马里亚纳海沟水域,突然遭遇强台风和寒潮的袭击。在风浪和大涌的一条夹缝中,远望号船迎着狂风巨浪,奋勇前进。经过整整36个小时殊死搏斗,终于冲出了台风寒潮的包围圈。  日,正在执行神舟一号飞船任务的远望四号船经历了一场生死考验。  凌晨,远望四号船地处南极气旋边缘。气旋相当于台风,破坏性极大,如误入中心,有覆船的危险。上万吨的四号船刚刚在波峰露脸,旋即被打入深深的浪谷,在印度洋的惊涛骇浪中像是一叶无助的小舟。  由于船体剧烈摇晃,极易烧毁设备,远望四号船被迫关机,无法接收到外部信号。  “报告!气旋向东南方向移动!”“航向东北!”四号船船长亲自操舵转向,“调整船迎浪角!”“延长迎浪周期!”一道道指令及时发出,剧烈晃动的船体逐渐趋于平稳,居于船头的遥测设备也不再剧烈抖动。大家知道遥测设备必须固定好,如果抖坏掉了将什么都干不了。神舟一号飞船发射前20分钟,四号船卫星通讯恢复正常,不仅躲过一劫,而且圆满完成测控任务。  从鲜为人知的神秘测量船到广为传诵的英雄船队,远望人不知度过了多少个不眠之夜。  拼搏奉献,远望人将忠诚书写在碧海蓝天  每一次出海、每一次测控、每一颗“中国星”背后都有许多感人故事。  远望人32年蹈海探天征程中孕育形成了“奉献、团结、拼搏、严谨、开拓”的远望精神,这一精神成为这支队伍忠诚使命、同舟共济的宝贵财富和精神支柱。  在远望号船出海期间,有一个普遍现象,80%以上的船员电脑的屏幕保护都显示着孩子或爱人的照片,他们用这种方式表达着对远方亲人无尽的思念。为了祖国的航天远洋测控事业,许多远望人将青春和快乐送给大海,将孤独和思念留给了亲人。  中国卫星海上测控部党委书记丁兴农深有感触:“人生的最大价值是奉献,航天远洋测控事业是个大舞台,与祖国的强盛紧密相连,为之奋斗,无比自豪,人生无悔。”
馆藏&37480
TA的推荐TA的最新馆藏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远望号测量船模型 军事模型 军事礼品 部队纪念品 - 产品网
&& 远望号测量船模型 军事模型 军事礼品 部队纪念品
?远望号测量船模型 军事模型 军事礼品 部队纪念品产品描述
&&&&&&& &神舟&六号飞船发射升空后,作为我国新型航天测控网重要组成部分的&远望&一号、二号、三号、四号远洋航天测量船,分别在太平洋、印度洋和大西洋上跟踪测控&神舟&六号飞船。 &&&&&&& &据有关方面介绍,&远望&号船队担负着&神舟&六号飞船的入轨段、运行段和返回段的海上测控任务,要完成大量数据指令的发送工作。其中的太阳帆板展开、变轨发动机试喷控制、轨道数据注入和返回控制指令能否发送成功,关系到试验全局,属于高难度的航天测控技术。&神舟&六号发射升空后,在北京航天指挥控制中心的统一指挥下,&远望&一号测量船已经发送成功了太阳帆板展开的指令,&远望&二号、三号、四号测量船也已完成了各自的跟踪测控任务。目前,4艘远洋航天测量船正继续按计划对&神舟&六号实施测控,直到飞船返回舱返回地止。
主营:深圳市龙岗区华丰留学生产业园8栋
& & &&&&&& &
?快捷咨询&&&
& & (收到咨询后,我会尽快回复您!)
&:以上信息 远望号测量船模型 军事模型 军事礼品 部队纪念品 由企业自行提供,内容的真实性和合法性由发布企业负责。
&产品网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举报投诉:如发现违法和不良资讯,请联系我们。
产品推广就选产品网,专注推广十二年!频道头部广告调用
三艘远望号测量船凯旋 完成嫦娥二号测控等任务
记者从中国卫星海上测控部获悉,25日9时30分,出航142天、总航程约3万海里的远望六号测量船平安回到祖国。至此,顺利完成嫦娥二号卫星等海上测控任务的3艘远望号测量船全部凯旋,标志着我国航天远洋测控史上最大规模的测控行动圆满结束。
今年7月19日起,远望三号、远望五号、远望六号3艘测量船相继出征,布阵太平洋预定海域,联袂执行嫦娥二号卫星海上测控任务,顺利完成了火箭三级二次点火关机、星箭分离、卫星入轨姿态调整以及太阳能帆板展开等一系列重要海上测控任务。与此同时,3艘测量船还完成了北斗导航卫星、鑫诺六号卫星等海上测控任务,创造了我国航天远洋测控史上单次出海时间最长、航程最远、连续执行任务次数最多的纪录。远望三号、远望五号测量船分别于12月5日、12月7日顺利回到祖国。
中国卫星海上测控部主任费加兵介绍,2010年高强度、高难度、高密度的科研试验任务,对参试设备和人员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为确保任务万无一失,中国卫星海上测控部精心调试参试设备,认真组织人员训练,严密制订应急预案,加大联调演练力度。针对船员长时间出海容易产生焦虑、烦躁、抑郁等心理问题的实际,中国卫星海上测控部安排3名心理专家随船出海,普及心理卫生知识,开展心理干预疏导,确保参试人员以最佳精神状态投入试验任务。
据悉,中国卫星海上测控部成立32年来,68次派出远望号测量船远征三大洋,84次执行航天远洋测控任务,测控成功率达到100%。(陈国玲张晓祺)
&& 相关文章
&& 发表评论
右侧调用-广告
右侧调用-本站
&|&&|&&|&&|&&|&&|&&|&&|&
Copyright& 西部网(陕西新闻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电话:029-257538 商务:029—
本网站法律顾问: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706142}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远望号船长什么级别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