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风魔镜手柄配对玩丧尸猎手,头控可以用,但是手柄用不了,为什么?

经常关注科技新闻,暴风魔镜无疑是中国VR史上绕不开的品牌,可以说也一直是一个饱受争议的产品,各界褒贬不一。
支持的人一般就一个理由:
99元或者199元就能体验传说中的VR和3D电影,够便宜,玩儿得起。(从价位和上市同期竞品上来说相当于VR界的小米,普通人也能享受科技的乐趣)
不支持的人一般免不了一番奚落:
不就是一个塑料架子加上放大镜吗???199元买一个架子,呵呵。。。(2015谷歌推出的纸板Cardboard并详解了DIY制作过程,似乎更加打脸般的印证了这个观点)
头晕且沉重,VR资源不多。
那么到底使用体验如何呢,所谓seeing is believing,这两天经过个人对199元的暴风魔镜4的使用,也有了些感想,其实此前我也体验过国内3999元的嗨镜头戴显示产品,对比起来看,也许会让大家了解的更全面些。
首先我们从硬件来看看,分为VR观视镜,头部固定结构,和蓝牙手柄三部分。
其中,头戴固定结构和观视镜之间采用了卡头连接的方式,比较容易拼接。
固定结构的后部采用的是“按压”“旋转”二合一的旋钮设计,个人非常喜欢这个巧妙设计,上手快而且取戴没有那么麻烦。之前使用过的嗨镜还需要两边手拨动。暴风的固定架虽然是塑料结构,但后脑和前额采用了高回弹海绵衬垫,舒适度不错。
手机的装载方式
关于手柄这一块儿,感觉握持还比较舒适,顶部突出的确认键在游戏时充当射击按键,有类似战斗机操作的代入感。方向键摇动起来感觉不错。
有瞳距调节&无屈光度调节
这个瞳距调节比较方便,一个手就能改变到合适的两眼距离,之所以要有这个功能是因为每个人的两眼之间距离不同,如果标准化给固定死,结果就是一只眼看得清,一只眼看不清。
但比较可惜的是,镜架本身不能调节屈光度,近视眼观看会非常麻烦,你能想象眼镜中间夹着一个眼镜的感受吗?而且不得不说,这个设计的缺失,不戴眼镜看不清,戴了又成倍地增强了近视眼的眩晕感!!!
对比乐视VR设备149入门价却带有屈光度调节,这点暴风VR还有进步空间。
硬件的介绍就到这里告一段落,下面着重去讲使用体验环节。
分辨率和马赛克
① 首先用了手边内存充裕的720P作为观看屏幕,APP的全景菜单让第一次真正意义上接触互动VR的我还是感觉很神奇的,不过720P的感人马赛克连菜单上基本的汉字都无法显示清楚,只能惺惺作罢。
② 随后借来一部1080P的一加X,效果有很大改善,但马赛克还是能明显感觉到的。勉强能看。
③最后祭出了2K屏大杀器--魅族,终于可以忽略像素点带来的困惑。
根据我个人的使用来讲,玩儿如暴风魔镜4这样“手机+盒子”模式的VR设备,想要良好的全景或3D体验2K屏是起步价,吃硬件是显著特点。
但是不是所有的屏幕选择低于2K都不行呢?
作为使用过单目1080P的嗨镜HMD的体验者,可以明确地讲,在视频资源小于等于1080P清晰度的情况下,1080P的双屏头盔设备完全可以达到暴风2K屏的播放效果。
摘录我在智能帮社区()曾经发表过的说过的一段话:
现在很多高清电影是1080P,目前多数VR眼镜出于成本考虑都需要手机当做屏幕,在1080P视频基础上强行切成两个画面,同时左右画面造成一定时差。形成了一个比较有景深的画面。由于是一块1080P屏幕切成的两个画面,单块画面远远低于1080P,所以出来的3D细腻度是属于伪1080P,马赛克惨不忍睹。
嗨镜采用了两块1080P的微显示屏,是真正意义上的1080P的3D还原。有人说我用2K屏,甚至4K屏手机不就行了,如果你视频源跟得上同样的级别另当别论,上面举例的8.2G《冰雪奇缘》就是1080P,不过你觉得如果换成2K的视频源一部3D电源得有多少个G才能够呢?如果用着1080P的视频源在2K手机屏上分屏播,效果和1080P屏幕播没什么区别,更不要提普通VR眼镜3D效果是切屏后的伪1080P。
关于头戴重量
暴风官方对自己的定位是这样的:
更轻、更薄、更舒适,再加一句防侧漏似乎就可以跨界了-_-|||
根据我的经验上次300G超轻的嗨镜佩戴对鼻梁就很有压迫感,暴风镜架+手机本身将近是500G左右,按道理会痛不欲生。但使用感受却是,暴风魔镜和脸部接触的亲肤胶皮形状,有效地把重量支撑分散到了鼻子以外的面颊部分,而且头部旋转的卡扣设计非常巧妙,基本上在头的上半部分卡紧后,镜架不会掉下来,也就是官方所宣称的悬挂式设计。这一仗,虽然对比嗨镜材料廉价地多,但感觉暴风魔镜与之可以几乎打个平手。
关于眩光和眩晕感
暴风4从两方面入手减少观影边缘模糊的问题:
① 硬件方面使用FOV96°镜片,增大了镜片中心的清晰区域,在减少边缘模糊方面确实不错,对比于嗨镜的4角模糊,个人体验后感受暴风一般是存在2角模糊。
② 软件方面暴风通过很讨巧的全景荧幕背景效果,能够在看不清角落的情况下,自行偏头位移视角。不过正是这个默认的全景可移动背景,让我3分钟就眩晕到想吐!!!好在可以选择“固定”选项卡住主屏幕在正前方。
大目镜和全景荧幕背景给人的代入感还不错,所以眩光问题相对来说尽管不能完全消除,但解决的可圈可点,
屏幕会漂移
不知道是陀螺仪本身不稳定还是APP的问题,有时候屏幕会自动漂移,我也尝试过放在桌子上静置,这个现象仍然存在。不管怎么说,这种“架子+手机”的组合可控性会比一体机差不少,如果在正儿八经看电影的时候因为漂移不停地要转换姿势,扭扭脖子,还不等你发脾气,眩晕感已经让你没了脾气。
观影建议:必须固定视角。
下图是屏幕漂移到右上角的截图。
由于我手头的2K屏魅族内存严重不足(且手机自身不支持外接内存卡),我先入为主的认为,勉强下载了专用的暴风魔镜APP后,必然没有足够空间下载观看视频(以我上次在网上寻找3D电影的经验来看,一部1080P的完整3D电影大约在8G左右)。然而事实证明我错了,暴风在内容方面下足了功夫:
① 360°全景漫游和VR图片
这是一个非常有创意且讨巧的资源,对比于高清视频动则几百M到几个G的容量,VR漫游及图片2M甚至最多50M以内的资源可以说很容易快速下载并上手体验。
而且这种玩儿法结合了VR设备“转向交互”的基因特性以及人们喜欢接触新鲜事物的冒险精神,各地新奇的旅游景观360°可看,再配上旁白详细的语音解说,边四周打量边听,对于囊中羞涩又想旅游的人来讲简直是种神奇的体验。
除了旅游外,甚至还有过山车、航空飞船舱内失重等稀奇内容景象,而且全景漫游是由一系列全景图以及分段的讲解构成的,想走进某个入口进入下个景点可以通过头控凝视进入,比如上图地面的绿色箭头即是入口。
② 360°全景/2D/3D视频
让我十分惊讶的是居然3D电影和360°全景视频都可以在线观看!!!没有对比就不知道这一点是多么强大。上次使用嗨镜为了体验3D电影,自己专门花时间去注册不同的VR社区下载各种3D资源,那些高清源码动则5到10个G。后面下载还得挂一整天(家里带宽50M,但高清3D并不属于属于热门资源),可能为了折腾摸清楚到底我能使用哪些资源就得至少花个一天半载。
并且针对多数资源,暴风特别体贴的把同一个片源分为高清和标清版(标清版的体积往往只有高清的55%左右),这样,即便是有一些必须下载才能看的视频,也可以根据自己手机存储空间和网络情况对号入座。
③ 3D/体感游戏
有的游戏不但可以体感互动,更是和3D效果结合,加上沉浸式的音效,玩儿僵尸射击之类的游戏简直要吓得心跳停拍,手柄上超大的射击键按起来也比较爽。但还是老毛病,眩晕感太强,连续转几个弯就快要吐了。
显然,和安卓市场上的2D游戏体量不能比,但在国内VR盒子设备厂商中,暴风平台支持的游戏算是还比较丰富的。
头控/眼球捕捉
不得不说暴风魔镜4在控制成本基础上把体感交互做到了极致。这里的头控并不是真的通过传感器捕捉你眼球方位,而是双屏的中心点默认有一个很小的圆点,根据使用者脑袋偏向,通过陀螺仪的感应手机会判断中心点不同,当你想要头控点击某个选项时,只要把中心点停留在可触发option上3秒钟即可成功判定。在199元价位里,用讨巧的方式退而求其次地做到了“伪眼球捕捉”体感互动,也不失为一种好的解决方案。对比3999高价却没有体感交互的嗨镜,这里必须要给暴风魔镜4一个赞!
关于流畅度和发热问题
都说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由于暴风魔镜4的解码和播放都是在手机上完成的,所以流畅度和发热就成为了不可控因素。不同型号手机可能带来不同的体验。
以我手中的为例,2K屏幕以及支持4K播放的剽悍性能得以解锁了魔镜APP的高清选项,当我打开由郎朗主演的360°全景3D最高清视频源,效果确实无比华丽,不过播一段时间会发生手机快速升温,并伴随着轻微的画面卡顿。
不过也许是考虑到了这个问题,暴风设计也不含糊,打开这个散热窗,据说还能在官方购买散热风扇加装进去。
整体使用了两天个人感觉做个总结:
对比国内其他VR设备厂商,其视频种类是真的丰富,尤其是在线3D和全景视频是亮点,解放了手机内存不足的用户(即便我对于暴风魔镜4强烈眩晕感深恶痛绝,但如果我真的要购买,内容丰富绝对是我的买点)
头部固定结构,调节方式亮点很多,比较效率。
360°全景漫游资源非常有创意,也很实用。
在软件内部可以调节音量和观影的亮度,减少了中途取出手机的不必要麻烦。
不能调节屈光度,近视眼佩戴不方便且加倍了眩晕感!!!
虽然对于佩戴舒适感的解决方案不错,但毕竟重量还是有点重。
比较吃硬件,小于2K屏幕的用户不建议买,高分辨率屏的散热,超高清资源的偶尔卡顿也是一大问题。
个别较大的手机型号(比如六英寸的)放不进去
如上所述,个人感觉暴风在进行了几次迭代之后,佩戴的设计有一定积累,这方面还是比较满意的,但还要加入屈光度调节功能去增加佩戴舒适度和减少眩晕感才好,以满足更多的近视眼人群(早在2006年,国家统计局的一项调查显示中国学生近视患者总人数超过6000万),并且中青年人群正是VR设备的体验先锋,有巨大消费潜力。而且如果想摆脱“仅仅是个卖架子的”形象,还是要加快步伐推出“头戴一体机”改善体验,多一些更好的体验选择。
对于获得巨额投资且市值飙升的暴风公司,个人认为说它仅仅是个卖架子的有点不妥,对比国内各蠢蠢欲动的VR设备厂商,暴风是最有资金实力去做一体化设备却迟迟没有实施的,这也许是分析目前市场形势,和他们“向普罗大众普及、加速VR概念市场化”的进程相左。毕竟大浪淘沙,最终活下来的厂商才是王道,上来直接就做高精尖的昂贵一体设备未必会被当前市场接受,暴风现阶段在VR资源内容上更多地发力布局,感觉走得比较稳比较谨慎。
不过面临最近进来搅局的乐视149元定价且具备屈光度调节,解放近视眼。暴风的性价比也要再次打上一个问号。【摇滚杀了鸡】《丧尸猎手》解说系列视频:你以为你能吓到我? | 盗梦极客
官方公众号
安心购买:淘宝店搜索【盗梦极客】官方APP官方店,让您放心购买
&快捷登录&| &| 若登录出现问题,请进入重试(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请文明发言!)&&剩余字数:
点击图片更换
大小:291.69M
大小:330.33M
大小:330.33M
大小:43.75M
大小:5.51M
大小:243M
大小:162.8M
大小:63.54M
大小:7.1M
大小:23.69M
大小:161.09M
大小:291.69M
大小:41.05M
大小:166.99M
大小:88.15M
大小:87.02M
大小:98.07M
大小:184.50M
大小:77.93M
大小:352.63M15-09-1415-09-1415-09-1415-08-0315-07-2815-07-08}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暴风魔镜手柄怎么用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