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袖炎如何治疗和锻炼术后半年了,爬墙单双好还是双手好锻

有一种“肩膀痛”不是肩周炎 是肩袖损伤
来源: 靖江日报
日期: 12:21
  肩膀痛或抬不起来,很容易使人想到肩周炎。但实际上肩周炎并没有大家以为的那么多。相反的,大多数肩痛并都不是由肩周炎引的。
  48岁的邓女士在城南园区一企业工作,一个多星期前来到市人民医院骨科诊室。“医生,我这只右手抬不起来,也没什么力气,吃饭夹菜都受到影响,只能用左手。尤其到了晚上常常被痛醒,实在受不了。”邓女士说。
  原来一年前,邓女士有次用晾衣竿够着晒衣服后,右肩开始疼痛,一开始只是隐隐痛,慢慢地酸痛变得厉害起来,特别是到了晚上右侧卧时,会被痛醒。朋友和家人都说是肩周炎,建议邓女士多锻炼,做做双手爬墙运动或者甩胳膊转圈。邓女士于是天天锻炼,然而经过一段时间的运动,病情并没好转。于是,邓女士到处求医,针灸、推拿、封闭针等能试的方法都试了,该吃的药也都吃过了,但效果越来越差,疼痛越来越明显。半个月前,发展到自己梳头也不行,吃饭用左手,连伸手到裤袋里摸个东西都不行。邓女士家人说你这个肩周炎太严重了,去医院好好检查一下吧。
  市人民医院骨科主任包洪卫仔细询问了邓女士的病史后,并研究了她右肩膀的X线摄片结果。最后,诊断她为肩袖撕裂,并不是肩周炎,需要进行手术治疗。手术治疗后,邓女士的肩痛迅速改善,并通过功能训练于近日康复出院。
  说起邓女士被误诊为肩周炎的事情,包洪卫表示“这样的情况太多了”。他指出,在门诊常常将肩关节疼痛、有活动障碍的都称为肩周炎,“这些病人中有许多确实是肩周炎,但还有许多病人却属误诊。”肩关节部位的疾病包括好几种,目前来说,肩袖损伤和肩峰撞击症的发病率较高,其中,肩袖损伤占肩关节疾病发病率的30%~40%。肩袖是肩膀最脆弱的地方。肩袖损伤的发病率很高,只是许多人由于损伤的程度比较轻,而没有明显的症状或不适。
  外伤是引起肩袖损伤的主要原因,生活中比较常见的情况包括:手拿重物时肩膀突然上举、跌倒时手臂外展撑地、猛烈提拉重物、公共汽车上手扶拉杆站立的乘客遇到急刹车身体失去平衡等,都有可能造成肩袖撕裂伤。第二种原因是退化性因素,随着年龄增长肩袖组织发生自然老化。第三种原因就是肩峰撞击,大量频繁的过顶运动,如网球、羽毛球、自由泳不仅会使肩袖和肩峰反复撞击,还会引起慢性的肩袖撕裂。以前门诊还遇到过一些患者,坐公交车一个急刹车往后倾,肩膀拉了一下或者开车时,手用力伸向后座拿东西,结果肩袖撕裂了。
  肩周炎的疼痛症状在一年半到两年左右的时间内通过运动锻炼可以缓解。对于肩袖损伤患者,休息是最好的方法,如果进行“爬墙”等功能锻炼,或人为地强行牵拉以及接受一些不恰当的保健按摩则可能加重伤情。
  包洪卫介绍,肩袖损伤的典型症状是颈肩部夜间疼痛,上举手臂疼痛;有时不敢向疼痛的一侧睡,甚至被痛醒;肩关节可在外展、上举或后伸时无力,有时连生活自理也存在困难,患者无法进行穿脱衣服、洗脸、梳头等。较小的肩袖损伤可以通过保守治疗得以愈合,但如果肩袖完全撕裂,经过一段时间保守治疗后效果不好,就需要手术治疗。
  “护肩从小动作做起。”包洪卫提醒,别让手提包过重,少背单肩包,不要长时间保持一个姿势,定时活动肩膀。
(作者:陈海燕 & &责任编辑:夏传滨)
靖江市人民政府主办 靖江市委宣传部指导 苏ICP备号 苏新网备2006020号
靖江日报社承办 靖江市电信分公司协办 靖江网版权所有原创视频:肩袖损伤 术后康复(5-6周)
  肩袖损伤:肩袖是由冈上肌、冈下肌、小圆肌及肩胛下肌的肌腱所组成。肩袖损伤多为间接暴力引起。按损伤的程度可分为部分和完全两种撕裂。前者又分肩袖滑膜侧撕裂、肩袖滑囊侧撕裂等,后者可分为横行破裂及纵行破裂,同时伴有冈上肌腱的回缩及肩袖广泛撕裂情况。部分撕裂可无明显疼痛,外展肩关节70~120&于范围时,肩袖撕裂部分与肩峰下接触而产生疼痛,主动外展时不能对抗阻力,影响肩关节活动功能。完全撕裂基本需要手术来治疗。(百度百科)
肩袖损伤如何术后康复?
AMC小军医教你自行运动康复
PS:本期仅仅针对的是肩袖二级损伤(1-5 cm)的术后康复训练,有更大损伤(&5cm)或者同时有盂唇撕裂,二头肌重建的,不要做下面的内容
视频版(肩袖损伤 术后康复5-6周)
肩袖二级损伤(1-5 cm)
还想学更多,快来他直播!
  前交叉韧带(ACL)重建术后康复 (1-12周)时间: (周五) 晚8点
  长按二维码识别报名
主讲人简介:
AMC小军医-文卿
美国威斯康辛大学研究生运动康复
中国运动康复视频―运动美学创始人
美国医疗中心(上海诊所)首席运动医学和骨科康复专家
擅长:运动损伤康复
骨科术后康复
体态矫正康复
运动功能提升
直播摘要:
前交叉韧带手术重建后,你该怎么办?
不知道如何科学的运动康复?
不知道哪些康复动作可以做?
不知道什么时间应该负重或者走路?
不知道什么时候可以继续返回运动?
AMC小军医教你如何运动康复
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1-12周康复内容
期待你的加入学习!
领优惠码报名,请点击阅读原文!
  ↓↓↓↓↓
请先登录再操作
请先登录再操作
微信扫一扫分享至朋友圈用手机扫描以上二维码直接访问此文。
肩周炎多为“肩袖裂”
  汪滋民 上海长海医院骨科主任助理,关节外科副主任,副主任医师,副教授,医学博士,研究生导师。   从事关节外科和运动医学10余年,擅长关节镜和运动损伤的微创治疗、小切口人工关节置换术、膝关节单髁置换术等。   在肩袖损伤、肩周炎、肩关节不稳定的关节镜微创治疗和膝关节损伤韧带重建方面开展多项技术创新;还擅长关节镜微创治疗肘关节僵直、骨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网球肘;踝关节撞击征和滑膜炎、创伤性关节炎;股骨髋臼撞击征、早期股骨头坏死、髋关节滑膜软骨瘤等。   年过50的陈老师,在中学讲台上辛勤耕耘了30余年。一年多前,她开始出现右肩疼痛。一开始,陈老师以为是常年劳累造成的,没有重视,仅仅是贴了些外用膏药,依旧像往常一样工作。但右肩疼痛的症状一直没有缓解,而且逐渐加重,她经常在上课写板书的时候出现右肩疼痛无力,不能上举等症状。尤其在一次带领学生外出劳动后,她的症状明显加重,已经严重影响到了日常生活。   于是,陈老师去附近的医院就诊,被诊断为“肩周炎”。她先试了西药、理疗和封闭针等保守治疗,但常常药效一过,老毛病就又犯了。陈老师无奈,改成尝试中医的针灸、推拿和小针刀,没想到非但没有改善,还出现夜间肩膀痛,尤其是右侧卧睡的时候,常常在深夜痛醒。陈老师的儿子咨询了大量的医疗网站后,带母亲来到到了我院骨科就诊。   我给陈老师做了详细的体检,发现陈老师的肩膀痛具有两个明显特点:首先是右臂斜向前上方外展到60&~120&之间时,疼痛明显,而小于或超过这一范围时疼痛减轻,也就是说,坏了的右肩在活动时有一个“疼痛弧”;另一个特点是疼痛和无力相伴,让双臂阻抗外旋和外展时,右侧不仅疼痛,还伴有明显的无力,也就是“冈上肌和冈下肌应力试验阳性”。结合X线和磁共振等检查后,我告诉陈老师,她的“肩周炎”其实并非真正的肩周炎,而是“肩袖损伤”。   陈老师迷惑了,“肩袖”是什么呢?我没受过伤呀?肩袖又是如何损伤的呢?我向陈老师解释:肩袖是指冈上肌、冈下肌、小圆肌和肩胛下肌这四块肌肉。因为它们像衣袖一样包裹肩关节,所以又叫旋转袖,对肩部的功能和稳定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肩袖损伤指的是肩袖肌腱的撕裂,如同袖口撕破了。在年轻爱运动的人群中,肩袖损伤多与投掷或过顶运动有关,比如排球、棒球、羽毛球、体操、游泳等项目;较年轻的病人也可能在明显的外伤后导致肌腱断裂,从而出现上肢上举无力的表现;而在老年人中,肩袖撕裂更可能是长时间磨损,肌腱缺血和退变的结果。陈老师的工作要经常举手写板书,这个动作容易使肩袖和肩峰的骨质发生磨损,日积月累就很容易出现肌腱的撕裂。陈老师恍然大悟,怪不得自己的毛病一直治不好,原来诊断有误。我的建议是做关节镜下的微创肩袖修补手术。   微创修补肩袖不留疤   陈老师听说要做手术,一下子紧张起来。我一边安慰她不要紧张,一边继续耐心地解释:“您的肩袖损伤比较严重,保守治疗无效且有加重的趋势,只有手术将破裂的袖口修补好,才有可能让肩袖重新愈合,疼痛和无力的症状才会好转。以往的切开手术技术需要较大的切口,而且要劈开三角肌,术后恢复慢,现在采用全关节镜下微创手术技术,情况完全不同。手术时,仅仅在肩膀上开几个3~5毫米的小孔;在其中一个小孔中插入一个铅笔样大小带有镜头和光源的装置,关节内结构可以通过该装置传到显示屏幕;然后通过另外几个小孔,用其他一些器械在关节镜监控下就可以完成肩袖损伤的修补。这种微创技术有利于您术后的恢复,只需住院2~3天即可出院;手术感染率低,还不会留下难看的疤痕。”   一小时祛除多年疼痛   我的一番讲解打消了陈老师的顾虑,和家人商量后,她决定接受关节镜手术治疗。我为陈老师做了关节镜下肩袖修补术。手术中,将关节镜引入肩关节,“肩周炎”的真相被曝光在关节镜专用显示器上:肩袖的肌腱从骨头附着部完全撕裂,如同衣服的袖口被撕破了一样,肩峰下的滑囊也充血水肿。   首先是对肩峰下间隙进行大扫除。这个间隙是容纳肩袖的“房间”,修补肩袖前需要先将“房间”清理干净。这样即有利于将需要修补的损伤部位显露清楚,方便操作;又清除了增生的滑囊,去除了垃圾(炎性介质);还磨平了肩峰下增生的骨刺,消除了骨刺进一步磨损肩袖的机制,增大了房间的容积。这就是所谓的肩峰下间隙减压术,也是手术的第一步。手术的第二步就是做肩袖的松解和评估,为修补肩袖做准备。这就如同缝件衣服之前先做好设计纸样,理想状态是能够轻松地将回缩的肩袖边缘复位到原来的附着处——大结节上的肩袖足迹,并尽量覆盖肱骨头。手术进入第三步,也是最关键的一步——修补肩袖。为了让陈老师撕裂的肩袖能更好地愈合,我采用了最新的双排缝线桥技术。就是在一切准备完毕后植入内排带线铆钉,然后使用过线器械将缝线逐一引过肩袖组织,并打结固定,线尾再交叉拉到大结节外侧,植入专门的外排铆钉固定,这样就把原本撕裂的肩袖重新缝合在了骨面上。手术结束。整个手术仅一个多小时,手术过程非常顺利。   术后第二天,陈老师感觉肩部的疼痛明显减轻,2天后就出院并按照计划进行康复训练。   3个月后,陈老师来门诊复查时,开心地说自己已经基本痊愈,肩关节疼痛症状消失,抬手过头及其他活动都和正常手臂一样,日常的工作与生活已经完全不受影响,又能健康地回到讲台上给她的学生们授课了。   貌似肩周炎,实为肩袖裂   在此提醒广大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如果出现肩关节疼痛或者功能障碍,人们第一个想到的就是“肩周炎”。事实上肩周炎医学上指的是“冻结肩”,学名叫做“粘连性关节囊炎”。它与肩袖损伤的不同点是:   1.以疼痛和活动受限为主,力弱的症状不明显;   2.肩关节和手臂在各个方向的主动被动活动均受限,不似肩袖损伤主要是主动外展、外旋无力;   3.病程有自限性,也就是说往往一段时间(半年到一年)后能自愈。   “冻结肩”的发病率也并不高,只有2%左右;而肩袖损伤的发病率是肩关节疾病中最高的。研究发现,肩袖损伤的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明显上升,40岁以下的人群发病率为4%,40~60岁的人群发病率为28%,60岁以上人群的发病率为54%。有几项科学研究证明,60岁以上的老年人出现肩痛症状,有近60%的可能性是肩袖撕裂。这主要是因为以前国内医学界对肩袖损伤这种毛病存在认识误区,将其归入“肩周炎”的范畴,一味地保守治疗,导致肩袖损伤成为漏诊、误诊较多的疾病。不幸的是,这些被误诊为“肩周炎”的患者还在医生的指导下按照肩周炎康复锻炼,如“爬墙”等,或人为地用强行手法松解肩关节。这些康复手段都会造成肩袖裂口继续扩大,加重伤情,导致不同程度的肌肉萎缩、肩关节僵硬,长期疼痛还可以导致抑郁症、神经衰弱。一旦形成巨大的不可修复的肩袖撕裂,就会导致患肢致残,肩关节骨关节炎,很多病人最终只能接受人工关节置换术才能缓解病情。   人过40,先考虑肩袖伤   “早诊断,早干预”对肩袖撕裂尤为重要。40岁以上中老年人群,或更为年轻的人群在外伤后,出现肩膀痛,尤其是手举过头疼痛加重,伴有无力感,首先要怀疑肩袖损伤,需尽早到大医院骨科找运动损伤方面的医生诊治。轻度撕裂的肩袖损伤一般可以通过理疗、功能锻炼、药物等保守治疗控制延缓病情发展,但已经撕裂的肩袖组织一般无法愈合。而症状明显的大型或巨大型撕裂、外伤引起的全层撕裂以及保守治疗3个月仍无效的患者,则应及早进行关节镜下微创治疗,将撕裂的肩袖缝回到骨头上,才能使肩袖愈合。手术后再经过系统的康复治疗,患者多能恢复功能。
用手机扫描以上二维码直接访问此文。
系统分类:&>>&}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双手锻炼增大增粗教程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