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保卫战哈尔滨闽籍地产商殉国官兵

【抗战影像志】最惨烈的首都保卫战:1937年南京40%将士殉国
扫一扫 手机阅读
  1937年11月中旬,上海沦陷,日本侵略者随即进军当时中国的首都南京。此前,南京的居民已经转移近半,但仍有50多万普通百姓滞留城中,岌岌可危。对于中国来讲,这是一场没有胜算的首都保卫战。但为了尊严和百姓的生命,无论是军人,还是平民,甚至是外国友人,&不放弃&是他们共同的选择。
  1937年12月初,战火烧至南京附近,南京全城告急。此时,数十位国际友人留在城中,建立了南京国际安全区,来保护和救济南京市民。国际安全区里设立了25个难民营,分布在金陵女子文理学院、金陵大学等机构内。德国人约翰.拉贝, 被选为安全区国际委员会主席,管理着整个安全区。
  《南京难民合唱曲》歌中唱到:&我们要蚕豆做早餐,我们要蚕豆做午餐,我们要蚕豆做晚餐,红豆蚕豆,绿豆蚕豆,顿顿都是豆&&& 歌里唱的,是安全区里难民们的生活。尽管餐餐吃的都是蚕豆,但对于眼前这几乎断粮的生活,蚕豆,就是难民们活下去的希望。这首歌就创作于我现在所在的这片安全区里,是由生活在安全区的美国牧师所作。
  3.86平方公里的安全区不断有难民涌入,运转三个月后,已有约25万人的安全区里粮食储备严重不足。国际委员会只能将粮食免费发给最需要的难民,拉贝和国际委员会成员多方奔走求救,终于募集到一百吨蚕豆。然而在日军的阻扰下,这一百吨蚕豆辗转两个多月才运进安全区内。在漫长的等待中,难民们又唱起了&我们要蚕豆做早餐,我们要蚕豆做午餐&。 齐兆昌先生是金陵大学的校务委员,他和其他30多名教职员一起,留守学校,照顾难民的衣食住行。他带着大家拆除学校全部的床、桌椅,腾出所有校舍,来能容纳更多的难民,甚至还开起了课堂,让有文化的难民加入到教师队伍,让失学青年能够继续学习。
  日,光华门,数万将士在这里严阵以待。日军要想闯进南京城,光华门是一道必经防线。此时,外围的激战已经持续了数天,日军将阵线推进到光华门外两公里处,兵临城下。
  一枚炮弹向这里袭来,光华门战事打响。这场战前就知道&必败&的首都保卫战到了最后决战的时刻。此时,守卫南京城的8万中国军人死伤惨重,刚刚从淞沪战场上撤退下来的残兵很难抵挡住20万日军的大举攻击。
  奉命驻守光华门的是第九集团军259旅旅长易安华,此前,他把妻子和3个年幼的孩子送回江西宜春老家,临别时立下遗嘱:&汝等领我的抚恤金,赡养家小。12日,光华门雨花台阵地守军溃败,中山门阵地被倭寇突破,259旅三面受敌,旅长易安华头部、腰部、臂部等5处受伤后仍坚持战斗,终壮烈殉国。
  4天后,南京城破,为掩护百姓渡江撤退,时任南京保卫战临时负责人的萧山令带领将士在南京下关与日军展开肉搏血战,终因众寡悬殊,血染长江。萧山令也壮烈殉国。
  南京保卫战,二战中最惨烈的首都保卫战之一。超过40%的将士殉国。在日军进城后的六个星期里,南京城三十万百姓惨遭杀害,这就是震惊中外的&南京大屠杀&。8年后的1945年的9月9日9时,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国战区受降仪式在南京举行,六朝古都终于赶走了日本侵略者,重新回到了中国人的怀抱。
  南京的苦难、中国的苦难,如今已经过去了七十多年,时间会平复伤痛、熄灭仇恨。但是,屈辱的历史,和那些为了同胞的生命、民族的尊严而以死抗争的人们,不能被忘记。
编辑:关庆飞
责任编辑:
扫一扫,用手机继续阅读!
央视新闻客户端
央视新闻移动看!
下载到桌面,观看更方便!
24小时点击排行黄埔四期华品章-在南京保卫战中殉国的黄埔学生
&您所在的位置是:中国黄埔军校网&&黄埔人物杂谈&&黄埔四期华品章-在南京保卫战中殉国的黄埔学生
黄埔四期华品章
-在南京保卫战中殉国的黄埔学生-
黄埔军校四期同学录上的华烈士品章。
&&&&华烈士品章,字荣衮,中国国民党党员,黄埔军校第四期毕业生,国民革命军陆军少将,抗日烈士(民国武烈士入祭台北忠烈祠)。
&&&&华烈士生于1902年,后改希平,四川省西昌人士。
&&&&民国13年(1924),华烈士北上赴四川省会成都考入国民革命军事教导队学习,毕业后在军中服役。
&&&&民国15年(1926),华烈士出川南下广州,投考黄埔军校第四期炮科学习,在校期间时即参加了北伐战争。
华烈士品章抗战前使用过的名片
&&&&民国16年(1927)6月,华烈士自军校毕业,分发到国民革命军第58师,历任排、连、营长。后调国民革命军第72军88师,任军士教育大队长,因训练有方,升任该师第262旅524团中校副团长。
&&&&民国24年(1935),华烈士升任野战补充兵团上校团长,入川驻防四川省灌县。
&&&&民国25年(1936)秋,华烈士奉调回南京,升在262旅副旅长兼野战补充兵团团长,驻首都南京外围。
&&&&民国26年(日,伟大的抗日战争爆发后,国民革命军第262旅奉命开赴上海前线加入“813”淞沪会战,抗击日本侵略军、经浴血奋战,官兵伤亡过多,于11月底陆续撤回南京附近整补备战。
国民政府向华烈士家属颁发《抚恤令》
&&&&民国26年(1937)11月,国民革命军第88师以两旅又一补充团兵力奉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命令,守卫南京重要防御阵地-雨花台。12月9日上午,日军一个联队三千余人,猛攻雨花台未果,并遭惨重损失,被迫后又增加一个联队再次猛攻,第264旅之528团奉令前往增援,又将日军击溃。倭人在国军雨花台阵地前横尸千余具。12月10日、12日,日军相继以飞机、重炮、坦克及新增兵力再次猛攻雨花台,国军以血肉之躯抵挡日军疯狂冲锋,雨花台战况十分激烈。在弹尽援绝的最后时刻,第264旅和262旅广大官兵以大无畏的牺牲精神与日军反复进行反复肉搏战,奋勇杀敌。国军在雨花台防守阵地上与日军血战三日,歼灭了大量日军有生力量,鏖战至12月12日,第262旅全体3000余爱国官兵最后全部壮烈殉国。在与日军近战拼杀中,华烈士壮烈成仁,时年35岁。
&&&&华烈士夫人胡杏仪女士及独子华超群先生,在日寇进犯南京前,由南京转居重庆,后胡杏仪女士给西昌的华烈士堂长兄华哲圃寄去家信,请他设法赴渝将母子接回西昌,以免流落他乡。
国民政府西昌县周逊县长于1939年向华烈士家属颁发《出征抗敌军人家属委员会优待证书》
&&&&华烈士夫人胡杏仪女士,直隶天津人,与华烈士结婚后次年生一独子,取名为华超群。华烈士在入军校前于家乡西昌曾娶妻陈柳卿女士。因华烈士刚与其结婚不久就参加国民革命军,十几年再未回过家一次,这位夫人因此无生育,于是华烈士便叫西昌陈柳卿女士的哥哥将独子华超群,从重庆偷送西昌,由西昌的这位夫人将其抚养成人。
&&&&华烈士在雨花台壮烈成仁后,胡杏仪女士受到沉重打击,后又丢失了儿子,因悲伤过度在重庆病故。
&&&&民国28年(日,国民政府特颁《渝字第1997号令》追晋华烈士品章为国民革命军陆军少将,并向家属颁发《荣哀状》与《抚恤令》。&&&
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抚恤委员会于1941年向华烈士家属颁发《抚恤证书》
&&&&1949年后,华烈士第一位夫人陈柳卿女士在“四清运动”中独自病逝于床榻上后,数日不被人所知,终不知葬于何处。华烈士的独子华超群先生成为一位普通教师,后因父亲是中国国民党的高级将领,受牵连入狱,被判四年刑,在服刑期间于1960年不幸去世。1962年其妻改嫁他人,华烈士唯一的孙子华建平先生,被迫一直流浪在外,无固定工作。&&&
&&&&父亲入狱时华建平先生才八月,父亲去世时华建平先生才一岁零八个月,母亲改嫁他人后,华建平先生从小受到别人的歧视,不能读好学校,不能加入少先队员,有时还被挂牌游行,吃尽了苦,长大后无固定工作,一直帮别人打工,挖煤炭、拉马车、塞石子,什么活都做,因其在西昌的亲戚都受到华烈士的牵连,没有人敢认他。2008年4月份胡杏仪女士哥哥的儿子也就是华建平先生表叔,终于找到了他。并告诉他在上世纪的1960年到1970年之间胡杏仪女士的亲属曾到四川找过华超群先生几次,都没有结果。
华烈士之孙华建平先生
&&&&1997年因为纪念抗日战争爆发60周年之际,中共四川省凉山州委统战部特发函至甘洛县委统战部要求为华建平先生解决工作,州委统战部部长孙学华先生并多次过问此时事的进展情况。当时华建平先生在甘洛县武装部当临时工,那年他已经40岁了!不久后华建平先生被安排在甘洛县武装部上班,并得到了西昌市武装部林开伦先生的大力帮助。第二年因岁数大,华建平先生被调到甘洛县政协工作。现华建平先生在四川省甘洛县政协工作,被选为第八届、第九届州政协委员、第十届县政协委员。华烈士曾孙华潘在祖父的母校西昌二中读书。
华烈士之孙华建平先生与凉山黄埔同学会会长饶绪镇先生等前辈在抗日英雄华品章将军纪念冢前合影
&&&&2005年,在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之际,四川省西昌市85岁的州政协常委、凉山黄埔同学会会长饶绪镇先生,出于爱国之心,筹集资金,为华烈士品章及西昌籍抗日阵亡的108名国军抗战殉国官兵树碑立传,在西昌市川兴,山清水秀、松柏成林的九地建起一处冢园,园内有“抗日英雄华品章将军纪念冢”和“108名抗日阵亡国军将士纪念冢”各一,将军冢文刻有“抗日寇守国土南京血战垂青史
保中华卫民族雨花捐躯壮山河”。用以弘爱国主义精神,教育中华后人不忘国耻!
中国国民党元老陈立夫老先生为华烈士家属所题写的条幅
&&&&目前华品章将军还没有被政府追认为革命烈士,我们希望中央与地方政府及民政部门能尽快给予华品章将军《革命烈士身份》的承认,并多多关心黄埔师生的后代。
版权所有:中国黄埔军校网
黄埔站长:王坚 &
网站所有:北京黄埔兴业多元科技有限公司}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哈尔滨闽籍地产商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