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没有电池的手机玩游戏损坏电池有什么坏处

手机充电一晚上好吗 揭秘手机过夜充电到底好还是不好? - 手机知识 - 电脑百事网
手机扫描二维码
手机充电一晚上好吗 揭秘手机过夜充电到底好还是不好?
来源:手机百事网
编辑:admin
智能手机一般充电两三个小时就可以充满,而有的人认为,手机不能整夜都充电,生怕充电时间太长,对手机电池造成伤害。所以,有的人晚上睡前给手机充电,会在半夜起来拔掉电源。还有的人,认为这完全没有必要,究竟手机充电一晚上好吗?手机充电一晚上好吗其实,目前智能手机使用的都是锂电池,它并没有大家想象的那么脆弱,当手机电池充满之后,会自动切断充电电源,避免超负荷的过充,所以不用担心造成手机电池的损伤,也不用再半夜起来拔电源了,用户完全可以安心睡个好觉!当然,这里需要注意的是,使用的手机充电器一定要是正规充电器,最好是原装充电器。一些山寨或型号不匹配的充电器,最好不要用来夜间给手机充电,防止充电器质量差,导致充电器烧毁,伤害手机。手机充电小知识——新手机刚买回来,很多人都会习惯性地把手机电量全部用尽,直到自动关机,然后再重新充满电,甚至是这么来回使用三次才放心。其实大可不必这么做,现在的手机电池都是锂电池,在出厂之前就已经做了激活,不想要像以前的电池通过彻底的充放电来激活电池。现在还用以前的方法,显得画蛇添足,不仅起不了任何帮助,甚至还会损伤电池。——平时使用手机的时候,都是要把电量用到手机自动发出警示电量不足才会去充电,他们觉得在有足够电量的情况下给手机充电,是减少了手机电池充放电的次数,缩短了手机电池的使用寿命。其实,现在的手机都是锂电池,讲究的是“少吃多餐”,更加能够发挥出锂电池的作用。——有的人认为手机充电就不应该打电话或者玩手机,生怕发生爆炸。可能平时看新闻看得比较多,其实现在的手机锂电池都有一个自我保护的功能,就是当电池发生短路或者过度放电的时候,会自动切断电源,基本上不会发生爆炸事故。而发生爆炸一般是使用了不匹配或者非原装的电池,又或者使用了质量不合格的电池而导致的意外,这些都是概率非常低的事件,只要正常操作,不需担心这些爆炸事故的发生。一般来讲,手机在充电的时候,如果发热会比较厉害,这时不要再打电话或者玩游戏,否则发生了意外的事情,那也就太让人心酸了。编后语:只要使用正规匹配的充电器(最好是原装),手机过夜充完全不用担心充电时间太长,对手机电池造成伤害,因为夜间一般也就七八个小时,并不会对手机造成伤害。延伸阅读:手机电池没充完就拔下,电池没用完就充电会影响电池的寿命或容量吗?
  首先先直接回答问题:
手机电池没充完就拔下来使用,不会影响电池寿命。但如果条件允许且不嫌麻烦,连着充电线使用会更有利于电池寿命。电池没用完就充电,对电池寿命是有利的。相反的,如果每次电池电量都用到很低,甚至用光,对电池寿命的危害很大。
  然后是扩展阅读:
  锂离子电池的衰退机理有很多,大体上可以分为滥用衰退与正常衰退两种。滥用衰退是可以避免的,包括过充、过放、低温、大功率充放电、等等。对于手机的使用场景来说:
过充:电子设备有电路保护,一般不会发生这种情况,因此用户也不必去担心。过放:这是一个模糊的概念。大体上而言,尽量不要在电量 20% 以下使用手机,特别不要在 5% 电量以下使用手机,会对电池造成不可逆损伤。低温:主要是指低温充电危害很大。电子设备一般也都有保护了(iPad 在低温下是充不进去电的),因此,用户也不必去担心。大功率充放电:电子设备的放电,一般是比较温和的。就是一直玩游戏,手机也能撑个三四个小时,这最多就是 0.2C 放电,非常温和,用户也不必担心。充电呢,也是由充电器和电子设备的电路保护的,用户也不必担心。
  正常衰退是不能避免的,主要影响因素是放电深度的积分与静置时的电量状态。
放电深度积分:也可以称为放电循环次数,比如从 100% 放到 50%,这就算是 0.5 个循环。意思就是说,平时用得越多,那么衰退越快。但手机买来就是用的嘛,能用就用。静置时的电量状态:这一点在学术上有争议。主流观点是,电量越高则衰退越快。意思就是,100% 的电池放一个月,与 50% 的电池放一个月,前者的容量衰退更大一些。
  因此,推荐的使用习惯是什么呢? 如下:
首先,避免滥用情况。
除去电路保护的部分,用户需要注意的是,尽量不要把手机电量用到很低——随身带充电宝吧。
其次,降低正常使用下的衰退。
当然,该用的时候还是用,不能为了保护电池就不玩手机了吧? 这里的建议是:没事儿就把充电线插到手机上充电。这样的话,手机会从外部取电,相当于减少了放电循环次数。最后,
“最优”的使用习惯
是:将手机电量维持在 30%-50% 的低电量状态,直到出门前 2 个小时,再充满到 100%。这样就降低了“高电量状态下的静置时间”。——当然,这个策略对于手机等消费级电子设备是不适用的,付出与成本不成比例。但对于电动汽车来说,电池很大很贵,就值得开发出这样的智能充电器。事实上,很多机构正在做。  根据评论总结出了各位朋友的 3 个质疑:
  1. 苹果店 or 书上 or 专家说电池要每隔一段时间放光再充满,才能够保持寿命的啊!?
  答: 苹果店 or 书上 or 专家应该说的是上一代充电电池,镍氢电池,有记忆效应。而锂离子电池,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中,至今从未观测到有任何记忆效应。因此,苹果店 or 书上 or 专家的这种说明,是没有依据的。
  2. 插着充电线玩手机,那不是一边充电、一边放电,对电池的损耗更大吗?
  答: 提出这个问题的朋友,是把电池想像成了“水库”模型。水库有进口、有出口,有可能进口在进水,而出口在出水。这种模型下,就有可能水面高度不变(电量不变),而实际上流量很大的情况。而电池寿命衰减是有关的,流量大不就是衰减快吗? 这种想法的问题在于,电池不是水库,它没有两个口,只有一个口:这个口中,要么在充电,要么在放电,不会出现充放电同时发生的情况。
  3. 插着充电线玩手机,会爆炸吗?
  答: 应该是存在插电玩手机爆炸的案例,但我不能辨别哪些是真新闻、哪些是假新闻。譬如网易手机频道,如果苹果不续费就会出现苹果手机爆炸,三星不续费就会出现三星手机爆炸的新闻……
  试着分析了一下,边充电边玩手机,会使充电发热(源自于电池内阻,电能来自于充电线) 与用电发热(源自于 CPU 与屏幕,电能来自于充电线)的两种发热效应同时发生,温度会更高,从而有可能引发爆炸的风险(如果电池质量不合格)。
  说到底,爆炸是电池安全问题,不是电池寿命问题,有些跑题了。
  @戴伟杰 质疑:“没用完的情况,如用到 50% 再充电和用到 10% 再充电,结果差异很大,第一种不利于电池寿命,第二种有利。”。
答:从质疑的角度来看,我理解并同意他想表达的意思,但实际上他的看法与本回答的结论并不矛盾。之所以 @戴伟杰 会提出这样的质疑,主要是我觉得知乎与学术期刊是不一样的平台,受众的需求也是完全不一样的,因此在推导结论时跳过了一些繁琐的分析步骤。我觉得知乎上读者最需要的是类比的机理解释与直观的结论,如果长篇大论反而达不到传播知识的效果。不过既然@戴伟杰 质疑了。那么关于这个问题,我就彻底答一下,以做一了结。电池寿命衰减机理主要分为两种:
第一种为循环衰减
。把电池想像成一个管状物,充电就是往上撸,放电就是往下撸。上下完整撸一次就是一个完整的循环,撸到一半就是半个循环,撸久了电池就坏掉了,这就是所谓的循环衰减。而循环衰减主要是充电衰减,就是发生在往上撸的时候。
第二种为静置衰减
。也就是说,把电池静静地放在那里不撸,自己也是会坏掉的。坏掉的速度取决于手的位置,手的位置越高(电量越高),坏掉的就越快。
两种衰减速度的数量级是不同的。就手机电池来说,基本上每天都在撸,循环衰减对寿命的损害比静置衰减至少要大一个数量级。那么我们的策略是什么? 根据马克思主义哲学抓主要矛盾的哲学常理,应该第一优先级做到尽量减少循环衰减,减少撸的深度与次数;其次才是减少静置衰减,即降低手的高度。讲述完以上原理之后,咱们在回过头来看看“没用完的情况,如用到 50% 再充电和用到 10% 再充电”的情况,想表达的意思应该是指“10% 下的静置衰减速度要慢于 50%”。
对于大多数人使用手机的情景来说,当他面临“我是让手机电池处于 50% 电量状态,还是 10% 的电量状态”的抉择时,通常是处于以下几种情况:
Case 1: “我现在手机电量 50%,虽然充电线就在旁边,我还是决定用到 10% 再去充电”。——这相当于增加了循环衰减,而去减少静置衰减,是得不偿失的。虽然说,从 50% 往 10% 的往下撸放电是不衰减的,但放了的电肯定是要再充电撸回来的啊,是跑不掉的。
Case 2: "我现在手机电量 10%,但暂时不充电,准备等出门前 2 小时再充电到 50% 或 100%" —— 这种策略,在不增加循环衰减的速度下,的确是减少了静置衰减,会优化电池寿命。这种情况我在原回答的“最优”策略中也提到了。这种“最优”策略的实施依赖于“智能充电器”,而为了保护成本只有几十元的手机电池,去增加一个智能充电器,在成本上是不划算的,在市场上也是消费者不喜欢的。因此这种策略一般是不可行的。
Case 3: “我现在手机电量是 100%,今天计划用电 10%。我准备一口气用到 10%,而不是先用到 55% 充电,再用到 55%” ——诚然,“一口气用到 10%”的策略,是比“先用到 55% 充电,再用到 55%”要有优势的。但这种优势的代价就是放弃了中途充电的机会,而增加了把电用光的风险。这种策略的先决条件是
“我 100% 确定今天我只用 90% 的电,而不会更多”。
其实这个问题可以类比电动汽车的里程焦虑问题 (Range anxiety),这是阻碍电动汽车普及的一大因素。对于普通手机消费者来说,这种策略一般是不可行的。
以上回答也许并不是无懈可击,不过就能够提出此问题的研究者来说,已经足以理解我想表达的意思了。因此:
本答案最前面直接给出的结论是不变的。后面只要不是非常致命的质疑,我就不详述回答了——那就违背了传播知识的本意。
责任编辑:徐梅【利弊分析】当手机电池不可拆卸成为趋势 - 爱应用
合作帐号登录:
你确定要退出吗?
当手机电池不可拆卸成为趋势
自 2007 年 iPhone 开始,一体化机身的涉及就成为潮流,于是可以自由更换电池的智能手机越来越少,除了三星、LG 和部分国内厂商外,大部分都选择了一体式不可拆卸电池的设计,而且有逐渐向中端手机普及的趋势。那为什么手机厂商会采用不可拆卸电池的设计呢?对于一款手机,最精贵的肯定是内部空间,无论是集成在主板上的 SoC、RAM、ROM,还是电池等,手机重要的组件都要精密地安排在极小的手机内部,这给厂家设计能力提出了巨大的挑战,而一体化的设计要比可拆卸的设计给手机留出了更多的空间,极大方便了各个部件间的安排,这对现在集成度越来越 高的手机来说非常重要。当然,这种好处带来的后果就是无法自由拆开后盖,自然也就无法更换电池了。当下,绝大部分人买手机的第一动力是外观,一款手机的工业设计很大程度上也决定了手机的销量,而一体化设计就是新的审美潮流。这种设计的手机看上去更精致,一方面是因为一体化机身带来了紧凑的内部空间,使整机厚度得到非常好的控制,轻而薄;另一方面是一体化成型的手机拿在手上时感觉浑然天成,完整度很高,颇有艺术品的质感。智能手机发展到现在,性能、拍照、显示几方面都有了跨越式的进步,可就是在电池技术上没有明显变化,虽说新闻上总能看到革命性的电池技术出现,但要具体到商用还是遥遥无期,所以,目前想提高手机续航最现实的办法只有提升电池容量和降低手机功耗两种。而要提高电池容量,实际的办法只能是采用一体式设计,这相比非一体式设计的手机可以多几百毫安的容量,这就够撑好一阵子了。魅族负责人李楠还谈到不能换电池,有着在“假电池横行 的市场,不可拆卸电池可以保证电池的品质”的考虑。的确,现在市面上假冒伪劣电池很多,如果因为使用这些电池造成伤害,就得不偿失了,而不可拆卸电池在兼容性和安全性方面更有保障。不过,一体化手机劣势也很多。比如,一体化手机电池没电只能靠充电来解决,而可拆卸电池的手机只需要换一块电池就好了。除此以外,电池的老化也是一个不能忽视的问题,毕竟锂电池的寿命有限,长期使用下来电量损耗很多,而对于可拆卸电池的手机来说换块电池就可以,而一体化的手机则麻烦许多。但无论如何,两种设计都各有利弊,虽然现在一体化不可拆卸的设计占据主流,但还是有厂家出于不同的思路和追求会有差异化的设计,这使得无论什么需求的消费者都能在市场找到自己喜欢的手机。从某种角度上说,多样化的选择可能性远比争论出哪个更好更具现实意义。
分享拿水滴
共0张,还能上传5张(按住ctrl可选择多张)
热度:19062
热度:16207
热度:17070
热度:1969
热度:135619
热度:142417
热度:165785
热度:64844
热度:1270
热度:41506
热度:37316
热度:123883
热度:88115}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小学生玩游戏的坏处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