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别人的指引盲目前进前和贩宝珠

欢迎来到作文网!
& 小宫女与宝珠
扫描二维码,在手机上浏览
小宫女与宝珠
  一九零零年冬天,八国联军攻打北京时,慈禧太后携带光绪皇帝一行,仓惶逃窜。二辆马车,在风雪中,一路向西,疾驰而去。
  在一个漆黑的夜晚,她们终于来到长安城,住进南院门外的陕甘总督府,有一天深夜,大概子时左右,慈禧太后对当值太监说:&小喜子!&小喜子低着头急忙应道:&老佛爷请吩咐!&慈禧太后问:&皇上歇着了吗?&小喜子答道:&回老佛爷的话,皇上歇下了。&慈禧太后道:&嗯!好!去,把梅香给哀家叫来!&小喜子回答:&喳!&说完,倒退着走到门口,这才转过身来,去找梅香了。这宫女梅香,年方十七,长得一朵花似的,为人聪明、伶俐,能识文断字,深得慈禧太后的喜欢。只片刻功夫,小喜子来到众丫鬟住的东厢房,在门口大喊一声:&老佛爷有旨!喧!梅香即刻进谏!&转身之间,梅香就出来了。她问传旨太监:&小喜子宫宫,老佛爷深夜召见奴婢,不知有何吩咐?&小喜子回道:&这个,奴家也不清楚,只是奉旨行事。待会,见了老佛爷,不就全明白了吗!&不到一盏茶的功夫,俩人来到&慈宁宫&,小喜子在门外奏道:&启禀老佛爷,梅香带到。&屋内传来:&行啦!哀家知道啦!你先下去吧!&随着&喳!&的一声,小喜子消失在黑幕中。屋内又传来:&梅香,进来吧!&梅香应道:&奴婢遵旨!&话音刚落,人已进了房间。梅香低着头,双腿一跪道:&奴婢见过老佛爷,老佛爷吉祥!&&嗯!&慈禧太后说:&抬起头来!&梅香回道:&奴婢不敢!&慈禧太后说:&这又不是在宫里,况且深更半夜的,也没有旁人在场,你、我不必拘礼!抬起头来!&梅香说:&奴婢不敢!谢老佛爷恩典!&慈禧太后又说:&梅香,抬起头来!平身吧!哀家不会怪罪于你的!&梅香说:&奴婢遵旨!谢老佛爷恩典!&话刚说完,人也站了起来。慈禧太后接着说:&今个,小李子不在,哀家有件要紧的事,想让你去办,你可愿意?&梅香急忙说:&回老佛爷的话,奴婢遵旨!&慈禧太后说:&这件事关系重大,哀家可没有一点勉强你的意思,如果办砸了,那可是要掉脑袋的,你怕不怕?&梅香回答:&能为朝庭分忧,为老佛爷办事,是奴婢无上的荣耀!奴婢不怕。&慈禧太后说:&这件事不能对任何人提起,无论成与败,你能办到了?&梅香说:&回禀老佛爷的话,奴婢铭记在心!&慈禧太后说:&嗯!好!好!好!不愧是哀家带出来的,难得你对朝庭一片忠心!哀家就把这件事交给你去办,只要办好了这趟差,从今往后,你就不用在侍候哀家了!&梅香听完这话,不知怎的,眼泪涮的一下流了出来,哽咽着说:&奴婢舍不得离开老佛爷,奴婢愿意一辈子侍候老佛爷,请老佛爷恩准!&慈禧太后说:&行啦!傻孩子!哭什么哭?哀家又没说不要你,这几年来,你一直跟在哀家身边,一步也不离,就如同哀家的亲孙女一般,哀家怎能舍得?又怎能忍心抛弃你了?&听了这话,梅香可乐了,这泪水也没在流了,脸上露出久违一见的笑容。梅香说:&谢老佛爷能如此看待奴婢,奴婢今生今世,也难以报答老佛爷的大恩大德!&慈禧太后说:&来,梅香!坐到哀家身边来!&梅香回道:&奴婢不敢!奴婢罪该万死!&慈禧太后说:&什么敢不敢的?哪有那么多的规矩?让你坐你就坐吗!&说完拉着梅香的手,坐在榻边,还拿出一块手帕说:&来!傻丫头!让哀家给你擦擦眼泪。&梅香急忙说:&谢老佛爷恩宠!&说完也就百依百顺的,让慈禧太后给擦眼泪了。慈禧太后说:&只要你办好了这趟差,哀家就给你找个好人家,保证亏不了你。&梅香急忙回道:&老佛爷&&&话还没说完,就被慈禧太后用手帕给堵上了。慈禧太后说:&梅香!你现在什么也不用说,听哀家说,这件事就这样定了!&梅香眨眨眼,也只好同意。慈禧太后接着说:&我大清和洋人签订了条约,许诺赔偿他们四万万五千万两银子,现在那个该死的&&洋鬼子头目瓦德西、逼着哀家交一件信物给他,如果他拿不到信物的话,洋人的军队是不会善罢甘休的!&
  说完,慈禧太后站起身来,从头上取下凤冠,凤冠上用金丝编织成九只金凤凰,每只凤凰嘴里噙着一颗夜明珠。只见她:&叭!叭!叭!叭!&一连摘下四颗夜明珠,用纸和布层层裹好,交给梅香说:&梅香,你马上把这东西送到西门驿馆,交给同洋人谈判的李鸿章的人。哀家可告诉你,这东西紧要的很,不能丢失,若是有个闪失,到时候、别怪哀家翻脸无情!&梅香眼珠儿一转,回答道:&老佛爷,您放心,奴婢万死不辞,一定给您送到!&慈禧太后又说:&去吧!哀家可盼着你早点回来!&梅香忙回答:&是,奴婢遵旨!奴婢告退!&说完,倒退着走了出去。出了总督府,梅香吁了口气。顿时,脑海闪现出一幅画面,一腔怒火涌上心头:八国联军进京城后,烧杀、掠夺大清国老百姓、她见过;慈禧太后、李鸿章丧权辱国她知道。现如今这帮卖国贼,不去攻打洋人,反而把国家的宝贝送给洋鬼子。心里呐喊着:不!不!不!决不能让它落入洋鬼子的手里。梅香想到这儿,一咬牙,一跺脚,顺着四府街奔出了小南门,直向荒凉的南郊跑去。借着黯淡的月光,踏着田间小埂,仓忙出逃。一路上,幸好无人发现,赶在天亮之前,来到了终南山脚下。
  看着东方的一缕曙光,梅香突然感到,心头一阵惊慌恐惧!怀里揣着皇家的宝物,关系重大,倘遭不测,人宝惧亡,岂不枉费了自己一番苦心吗?此刻,她显得有些六神无主。望着面前狰狞的终南峰垭,酷似尊尊巨灵,仿佛朝她压来,不禁连连打了几个寒颤。忽地,眼前一亮,原来,不远处的一个小山洼里,象着了火似的。她定了定神,轻轻地移动脚步,慢慢向着火处靠近,细细一打量,才看清楚、那是一座炭窑,火光出自窑口,一位老人正在那儿观察火候了。
  原来,终南山的山民。自古以来。多以烧炭为生,相传至清。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卖炭翁》一诗,正是对他们苦难生活的真实写照!小宫女见那老人形态枯瘦,脸色憔悴,正如诗中所描绘的&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此时此刻,梅香为了活命,也顾不了许多了。只见她扑通一声跪倒在地,连忙喊道:&老爹!求求您!救救俺吧!俺在这给您老磕头了。&说完,梅香连磕三个响头,接着说:&如果老爹不救俺的话,小女子可就真的没有活路了!俺给您当牛做马,报答您老人家!&
  那烧炭老人在悲痛中,忽闻耳畔一声呼喊,定睛一看,&耶!&火光中、跪着一个身着宫廷服饰的年轻女子,他吃了一惊,急忙转身,战战兢兢地问道:&你&&你&&你究竟是人还是鬼?为何半夜三更出现在这荒郊野外?是不是又想出来害人了?老夫与你前世无冤,今世无仇,你为何要来纠缠老夫?你这孤魂野鬼,还不快快离去!&梅香急忙解释道:&老爹,您老不要害怕!俺是人,不是鬼,您若不信,瞧俺这身打扮,也不像个鬼呀!鬼是穿白衣服的,俺这身&&哪像个鬼呀!如果老爹不救小女子的话,俺可就真的成了孤魂野鬼啦!&老人喃喃自语的说:&是呀!也对,鬼是穿白衣服的,看你这身打扮,也不像个鬼呀!&&唉!&老人叹了口气,接着说:&姑娘,快快请起,老夫受不起如此大礼。&说着,就将梅香扶起接着说:&老夫不管你是人还是鬼?你有何冤屈,尽管道来,老夫一定会鼎力相助的!&
  梅香听得感动不已,泪水又湿润了眼眶,哽咽着说:&老爹!俺本是慈禧太后身边的人。打小,俺爹俺娘就教俺读书写字,一家人过着幸福的生活。也许,是老天爷妒嫉俺家,让俺娘在俺八岁那年,偶感风寒,俺娘当时也没太在意,以为是点小毛病,抗抗就过去了。可不知咋得,这病就是不见好,病情还一天一天加重。爹给娘请了郎中,大夫看了看,直摇头。&唉!&叹了口气说:&先生,一切都太迟了,准备后事吧!&过了没多久,娘就离开了我们。&听到这,烧炭老人禁不住打断了梅香的说话,感动不已的说:&咳!多可怜的孩子!从小就没了娘亲,老天爷啦!你怎么这么不长眼了?让坏人逍遥法外,让好人受尽磨难,也有的早早长眠于地下!你何以为天啦?&梅香接着说:&从那以后,俺爹难过了好长一段时间,俺知道,爹是想俺娘了,俺也想啊!可是,娘始终也没有醒过来。从此,俺就和当私塾的爹爹相依为命。谁知,好年景不长,就在俺十三岁那年,遇上慈禧太后选秀女,俺就被带入宫中。过了几年,父亲思念俺心切、积劳成疾,最后不治而亡!&说到此处,梅香顿了顿。烧炭老人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忧伤的喊道:&天啦!这是什么世道啊?从小就失去了爹娘,我苦命的孩子啊!你放心,老爹一定将你视如己出,疼你,爱你!&梅香听到这话,已是泪眼汪汪,她哽咽着说:&多谢老爹收留!&说着情不自禁的喊了一声:&爹!&烧炭老人听了,感动的应了一声:&哎!好闺女!&父女俩不禁相拥而泣。梅香接着说:&昨晚,慈禧太后把夜明珠交给俺,要俺把夜明珠送到西门外的驿馆,交给同洋人谈判的李鸿章的人。俺口上答应着,后来出了总督府,俺就想啦!这洋鬼子欺侮我大清子民、是还嫌不够,还是咋的?我大清凭什么把自个的宝贝献给洋人?不、不!不!觉对不能给了他们。想到这,我咬牙切齿、一跺脚,一溜烟地跑到这儿,从此,只想过着与世无争的生活!不过,这一切,还得求爹相助,女儿感恩戴德,在所不惜!&
  烧炭老人说:&好闺女!既然是一家人了,还说什么求不求的,多见外啊?&梅香撒娇的说:&女儿多谢爹相助!还是爹最疼女儿!&烧炭老人高兴的说:&哪有当爹的不疼自己女儿的?不疼自己的女儿,还能疼谁了?好闺女!你放心,爹一定支持你!&梅香说:&谢谢爹!&烧炭老人说:&孩子,别客气了!谢什么呀?谢!爹为闺女做一点事,是应该的,谈不上什么谢!&梅香说:&爹对女儿真是太好了!让女儿不知说什么好?&烧炭老人说:&你什么也不用说,听爹把话说完。&梅香道:&是!爹!女儿听您吩咐!&烧炭老人突然把双手一拍,大声赞道:&好闺女!干得好!干得漂亮!不过,滋事体大,孩子、你可要受委屈啦!&梅香说:&爹!只要女儿能有个安身之处,我什么苦都能吃,什么委屈都能受!&烧炭老人说:&你做我的儿子吧!&梅香&啊!&的一声问:&做你的儿子?不!不!爹!我还是做你的女儿吧!&烧炭老人忙说:&不可!不可!&梅香又问:&为什么呢?&烧炭老人接着说:&老夫本来就没有女儿,乡亲们都知道的。你这样做,只会弄巧成拙,而且,很容易被人发现。只有做我的儿子,才会安全一些。&
  烧炭老人本来也没什么,可梅香这一声&儿子&,老人心里顿时感到酸酸的,泪水又一次流了出来。他再一次哽咽着说:&我儿昨天进城去卖炭,结果,遇上了官兵,这帮&土匪&把炭抢了去,说是为了给皇上和太后享用的。还说,就当是我儿交得税贡,也算是报效朝庭,为皇上和太后献上的一片心意!我儿舍不得木炭,手拉牛缰绳不放,被官兵打倒在地,叫牛车给活活辗死了。后半夜,我刚把他的尸体埋了,如今他尸骨未寒,只有你做我的儿子,他们才不会怀疑,这也是人之常情啊!&
  烧炭老人的一番话,又勾起了梅香的悲伤往事,一对苦命的人,再一次相对而泣!片刻,老人拭去泪水,说:&我儿子的衣物全在这儿,你穿戴起来扮作我儿,这终南山、山大沟深,人烟稀少,外人极少来此,倘若有人问起来,我就说,你是我在半路上收的义子,只是&&&老人说到这儿、顿了一下,接着说:&只是你这一口京白,容易露出破绽,以后,你在人前要装哑巴,处处留神,万不可大意。切记!切记!&
  梅香又一次跪倒在地,一连磕了三个响头,大叫一声:&爹!孩儿一切愿听您的吩咐!&老人说:&儿啊!快快请起,不必拘礼!&说着,急忙将梅香扶起来说:&好儿子,老汉有福了!老汉有福了!苍天有眼!苍天有眼啦!&
  话说梅香一去不返,慈禧天亮后得知,气得她火冒三丈,当着李莲英的面,&啪!啪!啪!&一连摔了三个青龙细瓷茶碗。这李莲英倒是个乖巧的奴才,见慈禧太后龙颜震怒,急忙把袍袖一拍,屈膝一跪、禀道:&奴才罪该万死!请老佛爷责罚!& 慈禧太后说:&小李子,平身吧!哀家知道这不关你的事,哀家不会迁怒于你的!&李莲英道:&谢老佛爷恩典!奴才不敢起来。&慈禧太后说:&小李子,你想抗旨不遵吗?&李莲英急忙道:&奴才不敢!奴才罪该万死!奴才遵旨!&说完,就站了起来。李莲英接着说:&老佛爷请放心,奴才已经下令,让官府发出海捕文书,缉拿此贼!一个小小女子,谅她有天大的能耐,也逃不出老佛爷您的&五指山&啦!&慈禧太后咬牙切齿的说:&抓!抓!抓!把她带到哀家面前,我倒要问问她,哀家待她不薄,为什么要被叛哀家?&李莲英接着说:&是!是!是!老佛爷对她恩重如山,如今,她做出此等大逆不道之事,枉费老佛爷您对她的一番心血!&慈禧太后接着说:&这死丫头片子,敢跟哀家耍心眼,她坏了哀家的大事!&李莲英又说:&这等不知死活的死丫头片子,她哪懂得什么国家大事?无非心存歹念,一心只想着将宝珠盗走,不过是贪财忘义之辈而亦!老佛爷您何必与她一般见识,以免气伤了身子。我大清江山,还要全仰仗老佛爷您了!&慈禧太后接着说:&传令下去,凡缉拿此贼者,赏黄金千两,白银万两,绫罗绸缎各五十匹。如有藏匿、包庇、知情不报者,罪不容赦,将其殊灭九族!如能擒获此贼,哀家定将她碎尸万段!这虽说不是在宫里,可不能因为她、坏了宫中的规矩!我倒要看看,以后还有谁敢违抗哀家的旨意!&李莲英道:&喳!奴才遵旨!奴才告退!&慈禧太后说:&慢着!这件事、事关重大,哀家要你亲自去办,不能走漏半点风声,更不能让皇上知道,否则,你就提着脑袋来见哀家吧!&李莲英回道:&喳!&说完,半鞠着躬,倒退着走了出去。
  小英子匆匆进了&南书房&。把袍袖一拍,屈膝一跪说:&启禀皇上,老佛爷身边的丫环&&梅香,不知为什么?昨个晚上离开总督府一去不归,现在人已不知去向。老佛爷正为此事发火了!&光绪说:&小英子,起来回话吧!&小英子道:&奴才不敢!奴才谢主龙恩!&光绪又说:&什么敢不敢的,难道要朕扶你起来吗?&小英子说:&奴才罪该万死,奴才不敢劳皇上您大驾,奴才遵旨!&说完,站起身来。
  光绪接着说:&这老巫婆,不知又耍什么把戏?小英子,去、给朕打探打探。&小英子道:&遵旨!&话音刚落,人已不见了踪影。
  从此以后,这一老一少相依为命。梅香女扮男装,上山打柴,下地烧窑,种菜做饭,几乎过的是与世隔绝的日子,偶然有人来到南山洼,见到这个&黑小伙&,老人只说,是他半路上捡了个哑巴,倒也没有引起任何人的怀疑。
  不过,这回可害苦了陕甘总督福海。这狗奴才,平日里作威作福,耀武扬威,祸害咱陕西乡党,今天终遭报应了!他曾在李莲英面前夸下海口:&请总管大人放心,区区一个弱女子,怎比得了那孙悟空?孙猴子都逃不出如来佛的手掌心,更何况一个死丫头片子,岂能逃出我福海的&五指山&。奴才万死不辞,定将她抓来见您!&李莲英道:&还不快去。如果抓不到人,提着你的脑袋来见奴家!&福海回道:&喳!卑职遵命!&官兵在长安城内搜了个&底朝天&,连小宫女的影子都没见着,更别说逮住她了。
  夜幕降临,一个人影&嗖&的钻进了&南书房&,光绪皇帝正在看书,突然传来:&奴才小英子叩见皇上!&光绪皇帝处变不惊的说:&小英子,平身吧!谢皇上!&话音刚落,人也站了起来。光绪皇帝问:&小英子,事办得怎么样啦?&小英子道:&回禀皇上!奴才幸不辱命!终于打探清楚了。&光绪皇帝说:&哦!你是怎样打探的?快给朕说来听听!&小英子说:&奴才遵旨!奴才前天和老佛爷身边的小喜子斗酒,小喜子斗输了,他喝的一塌糊涂。俗话说:酒后吐真言!奴才说,&小喜子!你喝醉了,我扶你回去吧?&小喜子醉熏熏的说,&去,不用,你才喝醉了,我没醉!我没醉!来!小英子,咱们接着喝,来个一醉方休!&奴才接着说,&小喜子,你真的喝醉了,不能再喝了,我们回去吧?&小喜子说,&我没醉,我不回去,我没醉,我还要喝,我还要喝!&奴才说,&小喜子,你说你没醉,我才不信了!那好,你说你没醉,我能问你个问题吗?&小喜子说,&小英子,你问吧,兄弟我今天知无不言,言无不尽!有什么问题,你尽管问吧!&奴才说,&小喜子,我问的问题、你要是答不上来,就算你输了,输了就要罚酒。&小喜子说,&小英子,我是谁呀?我是喜宫宫,我是小李子跟前的红人,你瞧不起兄弟不是?在这宫里,有什么事是我小喜子不知道的?你问吧!&奴才说,&那好,小喜子,既然如此,兄弟我就叨扰了。&小喜子还不耐烦的说,&小英子,你问吧!问吧!兄弟我今天和你打开天窗说亮话!&奴才趁热打铁就问了,&小喜子,你知道梅香为什么连夜离开总督府吗?官府为什么要下发海捕文书、缉拿梅香了?梅香不是老佛爷身边最贴心的丫环吗?你说不上来吧?说不上来就算你输了,输了就要罚酒,来!兄弟,给你满上,喝!&小喜子说,&小英子,谁说不上来呀?听小李子说,梅香趁着给老佛爷办事的机会,盗走了老佛爷心爱的四颗夜明珠。那颗颗、可是价值连城啊!兄弟!你说,这事还小吗?官府能不下发海捕文书,缉拿她吗?梅香犯的可是满门抄斩,灭九族的大罪呀!&奴才故意问道,&小喜子,这事是真的吗?&小喜子还故作神秘的说,&小英子,这事千真万确!&奴才又问了,&小喜子,夜明珠不是在老佛爷的凤冠上吗?梅香她怎能拿得到了?&小喜子说,&小英子,你有所不知,听小李说,夜明珠是老佛爷亲手交给梅香的,让她带着夜明珠到西门驿馆,转交给李中堂的人。&奴才急了,就问,&小喜子,李中堂不是在京城吗?他要夜明珠干吗?&小喜子说,&小英子,我看你真的是醉了,醉的还不清啊!你想啊!朝庭正在和洋人谈判,商议退兵的事,这洋鬼子又不信任咱,要朝庭交一件信物给他们,如若不然的话,老佛爷这辈子就甭想再回紫禁城啦!&&啊!&奴才听得张口结舌,原来是这样啊!小喜子说,&小英子,我输了吗?&奴才回答,&小喜子,你没输!&小喜子说,&小英子,我没输,那是你输了,你输了就要罚酒,喝!喝!喝&&&话没说完,就打呼噜了。&
  光绪皇帝听了,不禁拍手叫:&好!小英子,你干得好!你和小喜子斗酒的事,不得向任何人提起,明白吗?&小英子说:&奴才遵旨!&光绪皇帝接着说:&这样也好!夜明珠落在梅香手里,就当是赏给我大清子民,总比拱手送给洋人要好得多!小英子,你要什么奖赏啊?&小英子急忙回答:&奴才谢主龙恩!奴才什么奖赏也不要,奴才只求每天能侍奉皇上身边,就是最大的奖赏!&光绪皇帝说:&小英子,你对朕的忠心,朕是知道的,朕向来奖罚分明,你不要奖赏,那可不行。这样吧!朕就赏你一颗上好的南海明珠,也算是朕对下人的关心!&说完,光绪皇帝从袍袖中取出一只锦盒,打开盒盖,原来盒子里装着一颗南珠,正发出璀璨的光芒,小英子看得直发愣。光绪皇帝把锦盒递给小英子说:&小英子,这是朕赏给你的,快收起来吧!&小英子急忙双膝一跪说:&奴才谢万岁爷恩典!奴才定当竭尽全力,誓死效忠皇上!肝脑涂地,死而后已!以此报答皇上,对奴才的知遇之恩!&光绪皇帝说:&小英子,快把锦盒收起来吧!&小英子这会才接过锦盒,揣在怀里说:&奴才再次谢过皇上,愿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光绪皇帝说:&小英子,平身吧!&小英子说:&谢万岁!&说完直起腰来。光绪皇帝说:&行啦!你先下去吧!&小英子说:&是!奴才告退!&说完,匆匆离去。
  福海耷拉着脑袋,像焉了的黄瓜似的。得,准备挨骂吧!李莲英一见到福海,劈头盖脸就问:&福大人,事办得怎么样?梅香抓住了没有?&福海答道:&回总管大人,卑职无能,人没有抓到,卑职罪该万死!请总管大人开恩啦!&李莲英道:&福大人,开恩不开恩的,撒家说了不算,你还得去求老佛爷!&福海说:&只要总管大人在老佛爷那儿,替下官多多美言几句,不就什么事都过去了吗?&说着,掏出一把银票,足足有上万两,李莲英看得两眼发直。福海道:&区区薄礼,不成敬意,还请总管大人笑纳!在老佛爷面前,替下官多多担待,下官感激不尽!&李莲英笑道:&好说!好说!&说完,将银票揣进袖筒里。福海接着说:&只要总管大人先稳住老佛爷,卑职再派兵去城外搜一搜,相信一定会大有所获的!&李莲英说:&好!好!只要福大人抓住梅香,那可是大功一件呀!到时候要什么封赏,那还不是一句话的事吗?&福海说:&不过,这一切还要拜托总管大人您了!&李莲英笑笑说:&放心吧!我的福大人!奴家知道该怎么做?&福海这个狗奴才,对陕西地形了如指掌,他怎会不晓得,长安城四面环山?茫茫人海!找一个人犹如大海捞针,谈何容易!上哪儿去找了?如果,梅香躲进秦岭山里,秦岭山、山大沟深,绵延起伏数百里,纵然朝庭派出百万雄师,也不一定能将梅香缉拿归案啊!再者说了,前段时间,只顾着在长安城里搜捕,耽搁了一些时间,这会,梅香要是不在陕西了,我出城去搜捕,岂不是劳而无功吗?即便如此,这狗奴才还是出城去搜捕了。他做给谁看了?这不是明知故问吗?这狗奴才倒是聪明,他通知各府、县衙门,张贴梅香画像,并派出大队人马,撒下天罗地网,朝着长安城外的四个方向,来了个地毯式的搜捕,如此兴师动众,可是八百里秦川太大了!官府人手又不够,忙活了一个月,连梅香的人影都没见着,甭说抓她了!这狗奴才他哪里会想得到,朝庭要缉拿的钦犯,竟然藏在终南山下的南山洼里。而且摇身一变,成了个&黑小伙&,还是个&哑巴&,别说没见着人影,就是她站你在面前,你也认不出这个朝庭钦犯啊?或许,这就是天意吧!后来,福海东窗事发&&陕西的老百姓,向朝庭揭发他贪赃枉法的事,要求朝庭严办,罪证确凿,连李莲英也保不了他。正值这多事之秋,国库亏空,朝庭正是用钱之际,也就管不了那许多了。慈禧太后下令,查抄了陕甘总督府,共查出所得赃银八佰多万两,全部充盈国库,以解燃眉之急。福海各职查办,打入死牢。
  话说一九一一年十月十日,孙中山先生高举义旗,武昌城炮声一响,全国响应,辛亥革命成功了。这时的小宫女,已是二十八岁的人了,烧炭老人也在这一年逝世了,她卸掉男装,换上女装,拿个不大不小的包袱,孤身一人进了西安城。走进小南门,穿过四府街,又到了南院门。看着改换了旗帜的总督衙门,不禁感慨万千。为了掩人耳目,就在一条极为僻静的小街上,租了一间茅草房,用多年积攒下的一点零钱,摆了个小纸烟摊。她白天外出做生意,晚上掌灯之后才回家。这样、从一九一一年到一九四八年,弹指一挥间,又是三十七年。
  一九四八年五月,就是胡大长官灰溜溜逃出延安的第二个月,西安大街上败兵如蚁,蜂拥而至。见人就打,见东西就抢,把个西安城搅得鸡犬不宁。有一天,李奶奶气愤不过,拉住前面的黑麻子说:&老总啊!你们是国军,青天白日的,咋能拿烟不给钱哩?&一句话惹恼了黑麻子,他狗眼一瞪:&什么?老子拼死拼活的给你们打共军,吸几包烟咋了?还跟老子要钱?去你妈的。&一脚就把李奶奶的小摊子踢翻了。后面那个拄着拐杖的瘸子,拐了几步,一边用脚把她的货物往泥水里踩,一边骂着:&老不死的,要不是看你年纪大了,老子今天非收拾你不可!&说罢、两个坏蛋扬长而去。李奶奶咬紧牙关,双眼冒火,她怒视着伤兵的背影,狠狠地跺了几脚,喊着:&天哪!这是什么世道啊?叫我们这些小百姓咱活啊?&她刚想追上去跟他们评理,一个年轻人过来拉住她说:&大娘,算了吧!他们都是些土匪,什么事都干的出来,您和他们较什么劲了?那是和自个过不去!您老等着瞧好吧!共产党迟早会收拾他们这些坏嘎垃的!&
  一九四九年四月,虽是仲春,但古城西安依然冬意未消,寒气袭人,物价飞涨,民不聊生,到处是一片萧条景象。正在这关口上,龟缩在东仓门一号&官邸&里的胡大长官,却向他的卫队发出了一道怪指令&&在全城搜查一个老太婆。并且再三言明:此人人称&李奶奶&,北京人氏,现年六十六岁。一时之间,搅得西安城不得安宁,列入黑名单的&李奶奶&,竟然有三百五十名之多。
  胡大长官这一招煞是荒诞离奇,搞得人心惶惶,猜不透这胡孙子又想出什么怪法子来整人?是搜查共党份子吗?不像。那为什么大张旗鼓的去搜查一个叫&李奶奶&的孤老太婆呢?当然,事出有因。这个刚刚在延安吃了败仗的长官,想到西安终非久留之地,于是,对蒋介石也丧失了信心,早就打算逃到海外去。所以,他在拼命地搜刮金银美钞之时,竟然又打起了&四颗夜明珠&的歪主意。
  一天,他对担任参谋长的小舅子说:&四十九年前,慈禧太后从北京逃到西安后,发生过一件奇闻,你可曾听说过?&参谋长问:&是小宫女盗宝之事吧?&胡大长官道:&正是&。参谋长说:&一个十七岁的小宫女,盗了宝珠以后,藏匿民间,此事、我早有耳闻。&胡大长官说:&我估计此人现在一定流落在西安,按年份推算,她如今、已是六十六岁的老太婆了。那宝珠、颗颗价值连城,如果能弄到手的话,我等一生吃喝不尽,荣华富贵、享用不完啦!&话未说完,参谋长连连摇头,说:&这不过是街头巷尾,茶余饭后、供小老百姓摆摆&龙门阵&而已,轶事当不得真的,若是大动干戈,只怕徒劳无功,伤了弟兄们的士气啊!&参谋长这么一说,胡大长官摆摆手道:&非也!非也!岂不知民间传闻往往事出有因啦!正所谓:无风不起浪,无火不冒烟啦!宝珠乃无价之宝,纵然费尽周折,这样做也值得。我心意已决,弟兄们闲着也是闲着,让他们活动活动,我不能白养着他们啊!马上吩咐下去。&参谋长听他姐夫这么一说,只好传令给卫队队长。卫队队长、虽觉此事荒唐,但无奈官职卑微,又怎敢违抗长官的&军令&。他立即带领一帮匪徒,挨家挨户地搜寻&李奶奶&去了。
  当年的西安城,虽无今天的规模,可人口也有三、四十万啦!从中寻找一个真正的&李奶奶&,真是难欲上青天啊!尽管匪兵们查了十几条街,登记了三百五十多名&李奶奶&,可稍加盘问,就大失所望了。不是年龄相差,就是户口不符。偶尔找着个别近似的,又多是婆家的姓,按照中国人的民俗习惯,婆家姓李才算&李奶奶&。而这个当年的小宫女&&现在的李奶奶,用的却是娘家的姓。想那胡大长官,再怎样精明,也决对想不到。所以、折腾了整整半个月,那真正的&李奶奶&,也就像她当年逃出总督府一样&&杳无音讯了。
  真有李奶奶其人吗?有,说来也巧,就在国民党匪兵挨家挨户搜查时,她老人家却从指缝间漏掉了,不能不说是一大幸事。胡大长官下令搜查&李奶奶&的那些天,她老人家刚好在钟楼摆摊了。
  风浪迭起数十年,李奶奶始终珍藏着那四颗夜明珠。平常李奶奶把夜明珠放在一个极为隐秘的地方,每当夜深人静的时候,她就捧出一只当年在宫中装的锦缎盒子,打开其中的包包,瞅上几眼舍命保存下来的宝珠。李奶奶只有一个想法,等有朝一日,&真龙天子&出现了,一定要亲手将宝珠原封不动的交给&有道明君&。可是,她失望了。军阀割据,连年混战,蒋介石祸国殃民,茫茫世界,偌大乾坤,有谁是自己可信托之人啊?于是,李奶奶一直小心翼翼的珍藏着宝珠,秘密从未让外人得知。
  李奶奶固定在钟楼摆摊。钟楼乃是西安城一处有名的所在,它飞檐拱顶,气派不凡,位于东西南北四条大街的中心。当年往来交通全都从楼下门洞中通过。钟楼四周行人密集,摩肩接踵,每天各种摊贩连成长蛇,叫卖之声终日不绝于耳。不过,这都是蒋家王朝覆灭前夕、虚假的繁荣景象。那时物价一日三涨,李奶奶的小生意甚不好做,经常让她血本无归,一筹莫展。多亏了一对年青夫妇从中资助,她才赖以生存下去。这对年青夫妇,家住西安城柏树林街,男的姓佟,女的也姓佟,以拉架子车为生,这两口子都是热心肠的人。小佟经常到李奶奶那儿买纸烟,看到老人家孤苦伶仃的,同情之心油然而生。妻子善良、贤惠,也常常接济李奶奶。老人心中感激不已。自打搜查令一出,李奶奶马上联想到那四颗夜明珠。她预感到来者不善,说不定就是冲着宝珠来的。一天晚上,她又捧出了那只锦缎盒子,瞅瞅宝珠、心头波澜起伏,久久不能平静。她决心要护好宝珠,万不能让它落入国民党反动派的手中。但是,把它藏哪儿了?什么地方才是最安全、最放心的?一时之间,李奶奶没了主意。她的目光掠过天花板、墙角、小小的单人床、被子和小枕头&&这会,她终于拿定了主意。
  李奶奶的担心并非多余的。那个贪婪成性的胡大长官,对于搜查的失败,岂能善罢甘休?他把卫队队长大骂了一顿,又动用了、从美国兵那儿学到的特务侦查技术,果然,他的苦心没有白费。一九四九年五月十九日深夜,一伙匪徒踹开了李奶奶的家门,卫队队长斜着三角眼,用枪逼着李奶奶,奸笑着说:&老太婆,你可让我弟兄们找得好苦啊!怎么样?把夜明珠交出来吧!&
  李奶奶横下一条心来,说:&老总啊!你别开玩笑了,我一个穷老太婆,哪儿来的什么夜明珠啊?要是有的话,我就不会摆小摊受罪喽!更不会等你们来搜查了!说不定啊!我早就到别的地方享福去了!&
  卫队队长说:&老东西,别装蒜啦!我都打听清楚了,你就是当年、跟着慈禧太后,一块逃到西安的那个小宫女。平民百姓竟敢私藏皇家之物,放聪明点,交出来。饶你不死。不然的话,老子蹦了你。&
  李奶奶说:&你就是蹦了我、也没用啊!没有就是没有,我哪什么交呀?要杀要剐谁便你们。&
  卫队队长道:&嘿!我说你这老不死的,你以为老子不敢蹦了你、咋的?老子这不是给你机会吗?别给脸不要脸。说,到底交不交?&
  李奶奶干脆不吭声了,任凭卫队队长嚎破了嗓门,她就是一言不发。
  &搜!&卫队队长一挥枪,匪兵们一拥而上,先推到了床,扯下被子,把一只小枕头踢出了门外。紧接着抽屉被拉开了,箱子被砸翻了,小小的一间屋子,被匪徒们搅得一片狼籍。说来也怪,他们连老鼠洞都捅了,可依然找不到那四颗夜明珠。
  卫队队长又急又气,歪着头想了一阵,抬起头来,用一双贼眼在墙壁上扫来扫去,忽然把眼光盯在一只镜框上。他象恶狗扑食一样,冲上去扯断了线绳,镜框掉在地上摔碎了。镜框背后有一个深深的墙洞,他急忙把手伸了进去。李奶奶像疯了一样扑了过去。卫队队长一把推开李奶奶,伸手就抓出了一只漂亮的锦缎盒子。他打开一看,乐得张开了簸箕嘴。原来,这锦盒之中装的正是他的主子&&胡大长官梦寐以求的宝贝啊!真乃名不虚传。这四颗宝珠,颗颗如桂圆般大,通体透明,看上去好不喜人!
  李奶奶扑上去哭喊着:&老总啊!给我留着吧!
不够精彩?
我要点评:小宫女与宝珠
的其他文章
写作达人推荐}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前瞻性指引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