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中国将超过美国成为超级大国ppt

中国:与美国截然不同的“超级大国”
  【香港《南华早报》11月26日文章】题:中国这个精明的超级大国
如果中国领导人想处理中国面临的严峻挑战,就需要理解中国在过去十年积聚的新实力。一个问题相应浮现:中国现在是一个超级大国吗?
  一位评论家最近回答说“不是”,因为相比美国的11艘航空母舰,中国仅有一艘。这一分析是错误的。因为上述问题与拥有的航母数量无关,而与国家真正的实力密切相关。
  中国所拥有的实力深深扎根于其传统、理念和文化习惯之中,而这些传统和理念的形成远远早于与西方共产主义学说有关的政策。哪些因素才能成就一个超级大国?是精神、信心、影响力、耐心、决心和老练程度吗?
  一个超级大国依靠自身,无需依赖盟友(尽管盟友有时可能有益)。超级大国影响其他国家,有时会牺牲他国的国家利益。
  超级大国具有强大的实力储备,足以令其挺过战争或破坏性外交所带来的最严峻困局。它能够多运用精明、有时是无形的手段引导事件发展,以服务自身利益,而它甚至无需在事件现场现身。它能防止他国损害自身利益或改变自身现有势力范围。它的文化属于主流并能改变其他文化。最终,它约束对手的行为。如果谈判无果,它将以强大武力威胁对外交手段给予支持。
  中国当前能满足超级大国具有的所有这些特征。但这些特征的组合及平衡在中国身上的表现很特殊:中国是而且仍将是与美国截然不同的一个超级大国。
  中国有句俗话是“四两拨千斤”。一位精明的行事者能以很少的努力赚取很大的利益。一名聪明的摔跤运动员会改变对手蛮力的方向从而获胜。这种智慧在中国的外交政策中显而易见。美国在中东肆意挥霍人力和财力的行为可能将以毫无利益可言的撤军结束,而与此同时,中国却通过与伊朗和叙利亚的巧妙交易,获取所需的石油供应。当美国在考虑新的军事干预手段时,叙利亚的石油供应为中国提供了金融体系的生命线,给予中国巨大优势。
  通过调整向叙利亚和伊朗提供的实际援助,中国能制约或强化美国在中东的目标,其手法不是花钱,而是通过不那么具攻击性的贸易利益来进行。
  美中在对其他国家运用自身超级大国地位时的手法形成鲜明对比。当拥有核力量的朝鲜威胁发射一枚火箭时,日本惊恐不已,美国发表了一份外交文件,然而朝鲜火箭还是腾空而起。
】【】【】资中筠:替代美国成为超级大国,不应成为中国的目标
&  时间:日
  地点:三亚
  事件:三亚&财经国际论坛&&&中美战略互疑与互信&高峰论坛
  发言人:资中筠
  一.如何看近代中美关系?
  我最近出一本书,最后一章捋了一遍从1784年美国皇后号抵达中国以来二百多年来的中美交往的历史。结论是在中国近代与列强交往不愉快的、常常是受欺凌的历史中,美国对中国的伤害最少(当然不是一点伤害也没有,关系是不平等的),而总的说来,中国在这个关系中受益很多。最重要的一是抗日战争,一是文化关系,其中包括我的母校清华大学。与很多中国人的说法相反,我看文化&渗透&积极面较多。这不仅与政府交往有关,更主要是民间的行为。当然,反过来美国也从这个关系中得利。在美国开始走出美洲,走向东亚时,在与中国的关系中得到很多好处,例如门户开放政策。
  正如刚才骆家辉大使所说,自尼克松访华、中美建交以来,这一关系的发展对两国都带来很大的好处,我就不重复了。
  二.转折在何时?
  转折在1948年底,在中国共产党革命即将取得胜利时,美国在东亚有一个战略大转变,就是从以铲除日本军国主义残余为目标转为联日制华。后来又签订了&日美安保条约&,这一态势遗留至今,造成在中日关系中美国总是偏袒日本。美国在西太平洋的基石是美日关系而不是美中关系。当然这是在美苏冷战的背景下,把中共领导的中国划为苏联的势力范围。等到中苏关系破裂,又促成了中美关系解冻到建交,因为那时两国把苏联视为共同的威胁。所以可以说,成也冷战,败也冷战。
  三.现在问题出在哪里?
  冷战随着苏联解体和东欧剧变结束了。中美关系中&苏联威胁&这个战略基础没有了。但是冷战思维没有结束。有一个危险,在&类似冷战&中,中国成为代替苏联的对象,如果这样,那是非常不幸的局面。这里面最重要的一个因素是近年来中国的经济发展很快,举世瞩目。美国和世界其他国家习惯于一个比较弱势的中国,对中国的忽然强大很不习惯,疑虑重重。而这种强大又被大大的夸大了,外国人夸大,中国人自己也夸大,特别是中国的媒体,造成广大民众自己的误解。我称之为&虚骄之气&。
  很抱歉,刚才主持人魏先生提到&中国取代美国的过程&,我不太同意这个提法。这个命题不存在,中国不可能取代美国,从综合国力来讲,差得远。今天上午朱明先生翔实的数字表格显示,中国&追赶&了这么多年,现在人均GDP只有美国的百分之二十多,而韩国已达到百分之七十。何况还有分配严重不均问题,还有GDP的质量问题。这还是只就GDP一项而言,其他各方面深层次的问题就不讲了。我曾经一再说过,我不同意中国&奇迹&之说。回顾历史,中国现代化进程已经走了170年。道路十分曲折,如果不是走了很大弯路,到现在应该更好。就是近几十年,世界不少国家都有&起飞&的阶段,中国也不是特例。
  我认为今后的国际关系应该不会重复历史上一个新兴大国取代一个大国的进程,更可能的是,没有一个独霸全球的超级大国,而是各种大小国家并存。何况,做美国这样一个全球事务都要介入的超级大国并不值得羡慕,至少我不认为,我觉得这不应该是中国追求的目标。但是中国的确有一部分人急于显示力量,发出一些极端的呼声,造成外界对中国力量和意图的误解,为&中国威胁论&提供养料。我想,至少我希望,中国的决策者并无替代美国成为超级大国的意图。
  四.今后该怎么办?
  现在已经进入21世纪,从工业化时代已经进入数字化时代。在国家关系中也应该有新思维。跨越国界的人类共同的问题越来越多。居高位的决策者需要换一个思维方式,跳出狭隘的、短视的所谓&国家利益&的冲突,而多考虑对全人类福祉有关的合作。我想提出两大方面:一是遏制加速度的军备竞赛;二是治理已经严重污染的环境。这两个方面是人类自己创造的高科技给自己带来的巨大灾难。在杀人武器发达到如此地步的情况下,大国之间的战争是不能想像的,那将是人类的毁灭。关于环境污染的严重性,也不用多讲。作为一名普通百姓,遥望最近的华沙气候会议,感到各国代表似乎在争污染权,似乎谁少负担一些治理污染的责任,谁就占了便宜。当然各国都有实际问题,但是把用在军备竞赛上的资源转一些到治理污染上来就会大大造福人类,首先是造福自己的国民。今天上午,德&维尔潘先生(法国前总理)说到美国应该约束它的力量。我同意。我更认为,美国可以把它的力量用于更积极的方面。美国既然要领导世界,如果能在21世纪带头扭转军备竞赛的趋势,同时以其超常的力量和资源致力于促进环境的治理,那就会对人类做出实质性的积极贡献。
  提到全人类,似乎有点大而化之,却是很实际的。其另一面就是&接地气&,眼睛向下。有时居高位的决策者所认定的&国家利益&不一定是真正的国家利益,也就是不一定符合本国广大民众的利益。往往不同国家广大民众现实的、真正的利益比统治者所认定的有更多共同点,更符合全人类的利益。所以,在界定&国家利益&时应该多考虑本国民众的真利益。
  以上只是书生之见。可能会被讥为&站着说话不腰疼&。在位者要面对很多实际问题、各种势力和利益集团。有两句中国成语:&利令智昏&,&肉食者鄙,未能远谋&,好像都是骂人的话。但是也可以做中性的解释,就是在位者在各种眼前利益诉求中博弈、平衡,等等,往往会绕在其中丧失了对远期目标的掌握,因此&未能远谋&。所以,在位者与书生的互动,也许有助于从各种狭隘的、短视的利益考虑中得到一些清醒的启示。
| 来源日期: | 责任编辑:黄南
关注共识网微信和微博
关注共识网微信,我们一起来看历史教科书的背面,一起来听主流媒体上沉没的声音,一起来思考至今没有答案的问题:“中国往何处去?”欢迎扫描二维码来加入我们。
微信号码:igongshi
对本文发表看法,请电邮:,部分评论会被选进读者来信栏目并获赠图书一套。
凡本站转发文章,如刊发媒体不同意的,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凡注明来源“共识网”文章的,转载请注明出处。
把文章分享到:
------分隔线----------------------------
时间:日 地点:三亚 事件:三亚财经国际论坛中美战略互疑与互信高峰论坛...
1548年(明嘉靖二十七年)4月,浙江巡抚兼福建军务提督朱纨的部队进剿倭寇盘踞在浙江...
就中国划设东海防空识别区引发的国际战略博弈,尽管尘埃尚未落定,然而,大势所趋已经...
《中美战略互疑》读后 一次座谈会的发言后被编入书中,存于此标题略改动。 中美战略互...
自中国国防部于11月23日宣布划设东海防空识别区以来,中日美三国的博弈呈现出了愈演愈...
【财经网讯】中美之间的战略不互信会持续很长时间,而且恐怕永远也不会达到一个真正的...&&热门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
印度:为什么说中国将超过美国成为超级大国(9)
时间: 9:01:05 点击: 【
】来源:参考环球网
  China & India    by Thankachan    In China the communist government is for the people while in India the congress government is by the people for loot the people.    中国的gcd政府为人民服务,印度的国大党政府大肆掠夺人民。    Re: .China & India    by Venugopalan    in communist China if you protest against government you will probably face a firing squad..in India you could become a leader .that's the difference    在中国,你要是胆敢抗议政府,那么你很可能被毙掉;在印度,你也许能成为领导人。这就是区别之处。    Re: .China & India    by MMUSA    in India a person who masterminded massacres and holocausts could run for PM.. not in China    在印度,你要是掌握了屠⒌谋玖欤敲纯梢越侵鹱芾碇拔唬谥泄恍小    Super power?    by Rationalist    To be superpower one also needs to be innovative and be ahead in race. But China is not in that league. They are best only in duplicating and imitating. However fast they do this ,their nose will still be behind the first who is innovating.    要想成为超级大国,你还需要具有创新能力,要能够在前面领跑,中国在这方面不行!他们最擅长的是模仿,不管发展得多快,他们也只能跟在创新者后面!    USA is just waiting to repeat the USSR on CHINA    by vinod shenbaga    USA is ,was and will remain the supreme power.    美国等着苏联的命运在中国身上重演    美国以前、现在和未来都将永远是超级大国。
  Re: China as a Super Power    by Maximum    Read news like    Chinese Bank Tops World Banks Ranking For First.    Read News like    China Holds usd one trillion in bonds    Global Trade and china    Largest army on Earth    etc    Rather than sharing thoughts of your autism    中国银行跻身世界银行排行榜榜首    中国持有1万亿美元美债    中国保持有世界上最庞大的军队    Re: Re: China as a Super Power    by Doctor Snow    buying bond paper of your competitor. You think that's a good idea?    What largest army? The count?    The US destroyed Hiroshima and Nagasaki in 2 days. Numbers doesnt matter.    你认为买竞争对手的废纸是好主意?    最庞大的军队?多少?    美国两天就摧毁了广岛和长崎,数量并不重要。
上一篇:下一篇:
声明:本站报纸仅供学习研究使用,长期阅读请订阅原报,低碳生活美智库:中国不可能超越美国 顶多是经济超级大国
布雷默:中国不会成为和美国比肩的超级大国。
  1月14日讯 冷战后的世界被认为一直未能形成新的国际秩序,美国政治学者、智库欧亚集团创始人伊恩&布雷默将其命名为&G0&世界。日经中文网就G0世界的形成原因,以及&后G0时代&的可能状态等问题对布雷默进行了采访。全文如下:
  记者:资本主义、民主主义应该在25年前就在冷战中取胜,但现在却正在褪色,原因是什么?
  布雷默:很多人对美国的民主主义和自由市场主义感到失望,美国失去以自身为榜样领导世界的力量。理由有伊拉克和阿富汗战争、2008年的金融危机、以及美国国内经济差距扩大等,还有美国国家安全局(NSA)的间谍活动因斯诺登事件而曝光等。
  第二,&模式&大体成功的影响很大。如果统计对本国政府感到满意的人,平均而言中国估计要比美国多。一个在35年的时间里实现了如此的经济增长的国家的存在,表明弗朗西斯&福山的人类历史终结于西方民主主义、资本主义胜利的理论存在难以解释之处。
  在俄罗斯,认为被美国等国欺负了的民众出现不满,以此为背景,有独裁倾向的领导者正在获得绝对的支持。在中东地区,一方面是伊斯兰原教旨主义,另一方面是独裁的政权在增加势力。在东南亚、南美、欧洲等不少国家,民主主义虽然渗透,但并不能完全说世界整体在向这个方向发展。
  记者:您提出G0世界的观点已经有约4年,之后的世界发生了哪些变化呢?
  布雷默:G0的倾向进一步增强。首先是美国的姿态。围绕化学武器问题对叙利亚发动制裁以及在中国划设防空识别区问题上的应对,使得美国参与事务的态度遭到质疑。另一方面,欧洲等美国的盟国忙于应对国内政策。中国等新兴经济体也无心承担重大责任。可以说G0时代才刚刚拉开序幕。
  记者:但现在的世界,似乎比冷战时期更不安定。
  布雷默:虽然冷战时期有过古巴危机等核战争危险,但总体来说世界是稳定的。G0世界则不一样。即使大国之间不会有战争,但战斗也会频发,难民也将增多。极端组织和流氓国家的活动空间也将扩大。
  记者:这种状态将持续到何时?
  布雷默:G0世界不会持续几十年,但新秩序出现至少也要5年或者10年。目前可以预想到两种情况。一是美国接受包含中国等国意向的新规则和新机构。反映力量平衡的体制逐步进化。
  另一个前景是国际社会将面临难以应付的严重危机,新秩序将在这种情况下产生。契机或许是中东和亚洲地区的争端,也可能是超出想象的大灾难,类似埃博拉疫情大规模爆发,或者失去控制的网络战争等。
  记者:如何看待美俄新冷战这一说法?
  布雷默:这种说法是错误的。首先俄罗斯没有那样的实力。第二,欧洲不会真正支持美国。第三,美国也不真心想和俄罗斯&打斗&。而且,如果出现万一,中国将制止俄罗斯的行动。今后,中国即使什么都不做,影响力也将增强。所以中国应该不希望俄罗斯让世界过于动荡并引发混乱。
  记者:将来有没有可能发生中美间的新冷战?
  布雷默:从长期来看,中美发生新冷战令人担忧。虽然现在还没有深刻的事态,但在5年、10年后的&后G0&世界里,美国和中国分属两大存在决定性差异的阵营的可能性非常大。
  记者:中国能成为和美国比肩的超级大国吗?
  布雷默:不会。如果远眺10年之后,中国可能超越美国成为世界最大的经济大国。但中国的军事实力也只能达到美国的很小部分。中国的外交实力、技术实力、资源的生产力、软实力、文化实力等众多方面也是如此。中国大学的水平和美国相距遥远。人民平均生活水平也将处在很低水平。所以中国即使成为超级大国,最多也是只有经济规模特别突出的超级大国。
  伊恩&布雷默(Ian Bremmer),美国斯坦福大学博士(研究苏联问题),现年45岁。1998年他建立了分析世界政治风险的调查公司欧亚集团。在《各自为战:G0世界中的赢家与输家》一书中,阐述了没有领导国家的时代,在《自由市场终结》一书中阐述了资本主义和国家资本主义的矛盾。
欢迎关注、扫描大公网国际频道微信&世说时局&(公号:shishuoshiju)
  传递涉华信息,共享全球思想!
责任编辑:常晓宇
相关阅读:
2012 - 2014 Takungpao All Rights Reserved}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美国如何成为超级大国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