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担肩能用枕头睡觉不枕枕头好吗吗

睡觉起来后经常脖子、肩膀酸痛,不睡枕头有用吗?
总是起床后酸痛,睡姿有问题吗,怎么解决
已有帐号?
社交帐号登录
无法登录?
社交帐号登录连云港朝阳街道办事处
欢迎来到连云港朝阳街道办事处网站!
信息检索&&
您当前的位置:
第二十二章 社会生活
发表时间: 10:27:28 阅读次数:5540 信息来源:朝阳镇 作者:镇志办公室 
第二十二章 社会生活
朝阳,即云台诗人张百川笔下的“三面环山新县城”。崔应阶《云台山志》载:“云台有东海旧县、东海新县。旧县治相传在搭山下,新县治即今新县村地,有城址,历考史籍,不独向为县治,且为州郡治。历年既久,志乘失传。”阻山连海,向在海中。清初才与陆连,“历史久远,文化韵长,士朴不文,实而不诈,生活艰苦,风俗淳正。念故土,惜名节,重信用,讲仁义,儒释道,民所崇。土虽广远而瘠薄;民务多种而收薄。境少富户,里多饥民。士笃诗书,农勤稼穗,聚族群居,亲族联姻。轻商贾,重手艺。”古志所云,句句实情。
鸦片战争后,西俗东渐,群众轻洋排外,天主、基督,传者多而信者少,洋烟、洋火,卖者贱而用者不多。抗战胜利后,境内四千人口,三座寺庙,村村都有烧香会,老人抽旱烟、用艾绳,处处可见。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人民贫穷落后面貌逐渐改变,封建迷信风气逐渐淡化消失。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改革开放,境内巫风神迹几绝,火葬全面推开,宗族观念逐步淡化,一代新风逐渐形成。经商崇贾,出外创业,久为时尚。进入九十年代,随着宗教信仰自由与物质生活的不断提高,烧香拜佛,讲福音,做礼拜,婚寿讲阔气,丧葬复古风,随时可见。
第一节&& &&群众衣食住行
衣裤 民国兴,清风尚存,人们一律旗服(便衣),上衣下裳(裤),名目繁多。衣多整襟,称为大u(夫)。有长有短,纽扣多六,脖底,襟头,胳肢窝各一,下摆三,用布条做成,有钱人家用铜扣,扣襻还是布做。大衣襟多在右,娇惯孩子左大襟。有单、有夹、有棉。长而单者叫大褂,长而夹的叫大夹袄,长而棉的叫棉袍子,长而吊羊皮者叫大皮袄;短而单者叫小褂,短而棉者叫棉袄,短而吊羊皮者就叫皮袄。长衣多男穿,女人多短衣,劳动的男人平时也多短衣,只有过年、结婚,走亲戚才穿长衣。塾师、绅士、商人及一些经济较好的平时才穿长衣。夏穿单衣,春秋多穿夹衣,冬天则穿棉衣。但广大劳动人民,很难如此,一件衣多穿四季,境内谚云,“穷人无二件,寒夏一身头”,天冷再套一件就了不起了。有钱人穿夹衣,内有衬;穿棉衣,内有衬,外有套。大冷天,贴身有短褂,外穿小棉袄,棉袄外再穿棉袍,棉袍外还要套一件大褂,俗称“套袍”。
下裳俗称裤,多大腰宽裆,肥裤脚。穿时前腹打褶,腰系长腰带(裤腰带)。亦有长短之分:短的称为“裤头”,供夏天穿和衬身。长裤有单夹棉之分。更有开裆、满裆两种,开裆亦称“漏裆”为孩童专用,满裆也叫“整裆”,孩童无法穿。裤腰带穷人多用“布溜条子”搓绳为之,而有钱的青壮年更有用“大勒子”束腰的。秋冬天冷,有用“扎腿带子”扎裤脚以御寒者,劳动人很少穿棉裤,一因穿不起,二因穿了劳动多不便。多用土棉布,俗称“小布”,丝绸罕见,冬多黑灰,夏多蓝白,红黄只有婚嫁女穿,此外还有许多辅助服饰。
马褂 本是“八旗兵”之军服。对襟短夹褂,以青色,灰色为贵,多以绸缎缝制,套在长袍外边。
领衣 是穿在长袍外面的无袖短衫,有单有夹,有棉有皮,有对襟亦有带大u的,男女都可穿。
纳头 以一件短衣为主体,再用许多碎布补缀而成,一般有五六层布厚,有对襟有带大u的,为穷苦人家所常穿。
衩裤 只是两条裤腿,无裆无腰,有夹有棉,穿在单裤或夹裤外面以御寒,穿好后将裤腿上的两根带子挂在脖上或扣在腰间裤带上。
短裤 就是大裤头,裤脚长达膝,劳苦人夏天多穿。
裙 古时男女都穿,清、民国间,士绅女节日、婚典多穿,平时干家务只系围裙,劳动妇女少有穿者。
兜兜 一块菱形,上折一角,使成两角,角上钉带子系在脖上,使其盖肚,后将下角的带子勒于肚上。老年多用以护胃,幼童夏裸体多以此护腹,一些未婚女则用其束胸遮乳。
蓑衣 多以蒲草编成,是劳动人民雨天穿的东西。晚上或午休还可铺在地上作席,穿的时间长了,长蓑衣变短,人们称做“蓑衣头”,农民多把它当小褂穿出去劳动。
辛亥革命,特别是“五四”运动后,群众服饰有了很大变化。军政人员、学校师生多穿“中山装”。西装也在境内出现,短衣渐多,长衣渐少,布条打纽扣渐少,塞璐珞(塑料原名)和金属纽扣渐多。女子多穿旗袍直领,右开大襟,紧腰,两侧有衩,有长有短,布种渐多,土布(小布)渐为机织布(俗称洋布)代替,竹布、府绸、夏布(麻织品)也在境内出现。
民间二十八年(1939),境内沦陷为日伪控,经济封销,群众多穿土布,全白,多用草木灰染成灰色,用黄土染成土黄色,用锅底灰或山上的花果染成黑色穿用。
五十年代,广大干部,学校师生除穿中山装外,不少人穿学生装、列宁服。西装、旗袍一时消失。农民仍穿便服,工人由工作服逐渐代替便服。六十年代,随缝纫机在境内普遍使用,肥腰宽裆土裤、对襟小褂逐渐为制服裤和翻领衬衫所代。长袍大褂绝迹,穿棉大衣者渐多。布、棉织品逐渐为化纤所代,色仍单调。军人穿黄,农民穿白、黑、灰、蓝,样式也不多。群众用布票,每人每年一般6尺,更发过3尺者,市场上布匹紧张,回纺布渐多,质地粗糙,群众称为“大粗布”、“老粗布”,群众随便买,需布票。为解布之不足,境内群众有买毛巾、手帕做坎肩、背心、短袖衫过夏者。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纺织工业大发展,群众用布计划取消,品种也多,除棉、麻、丝、毛织品外,化纤织品更多,五颜六色,花花朵朵,群众服饰随时俱进,质地高优,式样新颖,如运动衫、香港衫、牛仔服、夹克衫、T恤衫、棉毛衫、太空服。仅裙子就有筒子裙、喇叭裙、连衣裙、百褶裙等,数也数不清。西装领带再涌现,雨天蓑衣绝迹,胶布雨衣、塑料雨衣色丽样新,服装制作,机器代替了手工。地区、工种、阶层在服装上的差异越来越小,“多人一衣”、“多时一衣”、“多辈一衣”现象久绝。“大穿新,二穿旧、三穿破纳头。”、“新三年,旧三年,补补连连再三年”的现象一去不复返。大家都是四季衣服换着穿,多套衣服轮流穿,一些青年追时尚,赶潮流,哪样时新穿哪样。
帽 戴帽多男,常见的是遮阳防寒护头。清末民国初,有毡帽、线织的套头帽,绒布做的“三块瓦”(带耳焐子),士、绅、商多戴瓜壳,冬为绒瓜壳,夏为纱瓜壳,更有戴礼帽者。幼儿多戴红布“一把抓”帽、“老虎帽”,孩子多戴“风帽”,黑缎子做成,有钱人家多在帽上绣花,钉许多银饰。“五四”运动后,军人帽、学生帽在群众中流行,有单有棉,其他帽子多受其影响,带帽檐者多。“帽檐”又叫“帽招子”,大小不一。棉帽有带耳焐,以御寒风。有钱者冬戴皮帽、毛帽。士、绅春秋有戴“拿破仑”帽,夏多戴草帽,形式不一。雨戴斗笠,大小各异。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青年多戴解放帽、八角帽、列宁帽、鸭舌帽。”文革”期间,男女青年多戴黄军帽。八十年代后,帽子种类越来越多,纱凉帽、太阳能风扇帽,各种毛线编织帽,各种塑料制成的安全帽、矿工帽、电工帽颜色不一,形状各异,冬天更有连衣风雪帽。
巾帼 古妇女头上戴的东西称为巾帼,清末民国间常见的有“头勒子”和“包头”、“头勒子”多用黑布制成,内夹薄棉,把头勒起打一结在后颈,多为婚后中年妇女冬用。“包头”为中老年妇女冬用,是一长方形黑色头巾,可勒,可顶。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包头多为方巾,四边散穗。棉、毛、化纤质地不一,两角勒紧后在下颌打结,不仅可防风御寒,更可防尘护发,直至新世纪,劳动妇女爱之不衰,露天作业妇女,无一不戴,亦有用其围脖者。男人围脖,多用长围巾,长短不一,颜色不一,质地亦不一。
鞋袜 鞋:晚清民国初,妇女缠足,男女鞋自有别。大家多穿布鞋,有单有棉,单鞋有方口、圆口两种,棉鞋有“一条脸”、“元宝口”两种。鞋帮和鞋底均为“铺衬”――就是一些旧布在桌面上或木板上用浆糊一层一层裱成的“骨子”做成。鞋帮骨薄,只三层“铺衬”,上面再贴上一层新的鞋面布;鞋底骨厚,有八层有十层,照“鞋底样”剪下,四五片放在一起,糊上“搪底布”,后用麻绳细纳而成。少年孩子好动,鞋帮上多用黑线纳毛头子,妇女、孩童的鞋头上更有绣花者。劳动多穿草鞋,常用稻草编成,用茅草编制的草鞋质量好,不可多得。用布纽条编的“大鼻子草鞋”更耐磨,上山打柴的人都喜欢它。雨天绅商多穿钉鞋,鞋面布用桐油油透,鞋底也用桐油油透,底下更钉成行的“猪奶钉”。一双钉鞋一辈子也穿不坏。劳动人民穿不起钉鞋,就在旧鞋底上钉上木板以防水,俗称“木屐子”,前后两截,走路时脚腰可弯。二十年代,妇女不再缠足,牛皮底鞋出现,上配黑春尼鞋帮,既耐穿又美观。橡胶出现后,有钱人雨天多穿胶鞋,夏天更穿“鞋拖子”。稍后,胶底鞋亦在境内出现,帮上带眼孔穿鞋带,称“力士鞋”、“回力鞋”,可劳动人还是以草鞋为主。寒天更会用“芦柴缨子”或“茅缨花子”编“毛窝子”焐脚,俗谚“草鞋袜套,可与皇上说笑”、“穿靴靴冷,穿袜袜冷,草鞋袜套不冷。”只是自我安慰,实非如此。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城乡差别,贫富悬殊日益缩小,草鞋逐渐消失,裱“骨子”,打麻绳,纳鞋底,手工做鞋越来越少,胶底机制鞋越来越多。力士鞋、回力鞋、解放鞋、运动鞋,不光青年穿,老人亦穿。六十年代初,自然灾害连年,物资紧张,鞋亦短缺,穿旧鞋者多,穿新鞋者少,广大劳动者多穿“皮草鞋”,底是废旧车轮外胎割制,上用鞋钉钉上帆布鞋鼻子,鼻中穿鞋带,经济耐磨,一年穿不坏一双。上山弄草,农闲搞土方工程,拉平车搞运输,大家都穿草皮鞋。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生产大发展,手工制鞋绝迹,男女老少都穿商品鞋、全胶鞋、半胶鞋、塑料鞋,平底、高跟各式各样,名目繁多。大皮鞋有红有黑,有软底有硬底,有圆头有尖头,有高腰有矮帮,更有翻毛皮鞋,羊毛皮鞋。有用带的,也有一脚蹬的,还有透空皮凉鞋。女青年鞋,童鞋种类更多,式样也更新。春秋单鞋,冬天棉鞋,夏天凉鞋,雨天胶鞋,稍旧就扔,大家都穿新鞋。
袜:清时多穿布袜,布袜里男有方形的脚布,女有长条裹巾。穿袜一定要扎腿,把裤脚包在袜上用鞋带扎起来,青年妇女和小孩多用红色带子,男人和老年妇女多用黑色带子。劳动人不穿袜,除严冬都是光着脚。民国后有了机织袜,群众多称“洋袜”,多高帮长筒,穿时都要上个布底,否则几天即坏,谚曰“洋袜不上底,谁也穿不起。”穿袜要扎“洋袜带子”,有钱人则用“紧带”。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布袜绝迹,机织袜由棉纱而化纤,俗称“尼龙袜”,耐磨。补底袜随之消失,长筒袜越来越少。进入七十年代,一般都是短袜,有人称为“袜头子”,长者就是特长,长到大腿上,为年轻少女穿超短裤、旗袍或短裙所配穿,其种类除尼龙(改称锦纶)外,更有晴纶、涤纶、氯纶、维纶多种,色彩斑斓,花样繁多,有单有绒,社会上光脚的人越来越少见。夏天穿凉鞋地要穿袜子,只有不知事的孩子夏天不穿袜子。
饰物 男女老少有别,工农学商不同。女人多于男人,青壮多于老年,绅商多于工农。绝大多数劳动者没有饰物。清末民国初,绅商女青年头上有卡有拢,成年髻上有钗有簪,耳上有坠有环,颈上有链有铨,指上有戒有箍,腕上有镯有钏。这些饰物,有金有银,更有镶翡翠嵌玛瑙,以显高贵,女青年的肚兜虽在衣内,却也有饰物,颈下两角,腋下两角都钉有银扣。图案各异,有花篮,有蝴蝶。颈上更挂有银链者,肚兜上绣花,鞋头做花,袜底挑花,就连围裙上也有花饰,以显俊俏。小孩饰物亦多,帽上除绣花外,缝钉银制图案者很多,有八仙,鹊蝶等,旨在吉祥如意。颈上有锁,锁上有纹饰和银链,腕上也带镯。民间做母亲者,千方百计在幼儿身上显示自己的针线功夫,给孩子做花裙、花披风、虎头鞋、兔头帽。男青年喜包一两颗金牙,揣一块怀表,以显自己不凡,谚曰:“包金牙,自来笑,带手表,打眼罩”,有意自我炫耀。绅士、教师热天喜摇白纸扇,农民多摇笆蕉扇或蒲扇,妇女喜用鹅毛扇、麦秸扇,不光是扇风除热,同是显露风度。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金银首饰逐渐绝迹,”文革”中,所有饰物都被作为“四旧”查抄,男女老幼一身灰、蓝。国防绿军装成为男女青年追求革命的象征;身上喜挎一个塑料筋编织的语录包,包内装一本红皮面的《毛主席语录》,胸前佩毛主席像章,成为青年的革命标志。进入八十年代,思想解放,生产发展,金银、水晶、钻石饰物成为群众喜爱之物,女青年发卡形多色艳,耳上有环有塞,颈上有项链,腕上有镯,指上有戒,不是黄金就是白金,不是钻石就是水晶,男青壮年戴金戒指的也多了。
发型 清时,男女都蓄发辫。男孩儿一个垂在背上,女孩扎两个向上,叫“抓髻”。稍长,男在头上挽一髻,称“总角”,女则拖一大辫在背后。成人结婚,男前额剃光,后半扎一大辫拖后背,女则挽一髻于后额。辛亥革命后,男剪辫,幼有剃“锄头”,有剃光头,有剃“马桶盖”子(中间剃光四周留发),还有四周剃光中间留着在顶上扎条“小猪尾巴”的,青年多剃光头。“五四”运动后,女的由扎辫梳髻,改为剪发,俗称“二道毛子”,短的齐耳,长的披肩,前有“留海”,梳法多种多样。男的剃头刀多为推剪代替,俗称“洋剪子”,孩子多推“小平头”,青年多推“小分头”。五十年代男青年分头多为“一边倒”,六十年代又流行两边分,也有向后覆的,部队学校对头发的长度,鬓角大小要求都很严。八十年代后,不少男青年留长发,与女青年一样,更有染黄者。女青年发型变化更大,有长辫,有短发,有烫发,花样不断翻新,梳理手艺不断变化。
朝阳盛产水稻、三麦、玉米、大豆。群众向吃粗粮,稻、小麦收了多外售,吃的就是玉米、元麦、豌豆。多稀饭,“一日三餐,两稀一干”,稀饭不是粥,专门吃“糊胨”,“糊胨”有两种,一种“水拐”,一种“干面”。“水拐”棒糊胨最普遍。先将棒子(玉米)下锅煮至半熟(未沸即出锅)上磨拐成糊状,然后分三次下入开水锅中,待沸即可食用。其他元麦、小麦水拐,就不用先下锅煮,直接上磨拐成糊状即可下锅。“干面”糊胨,就将“干面”兑水稀释成糊状,下入开水锅中而成。小麦、元麦干磨成粉而不上“箩子”,称“一闹箩子”,不出麸子,可子干磨成粉称“糈子”,下的糊胨叫糈糊胨。生活好一些的家庭在糊胨里放些绿豆、豇豆,吃起来有香味,也有放点米的,叫做“打头”或“打锅的”。明、清、民国间,群众早晚都吃这种“糊胨”,饭菜俗称“就子”,早晚喝稀饭搭筷子的小菜叫“小就子”,一般就是咸菜,好一点的有碟蟹碴就是美味,俗谚“大棒糊胨绿豆打,老咸菜就蟹碴”是人人眼红的;没有咸菜空口喝,俗称“甜端碗”,群众中是常见的。农忙时,一些主要男劳力早晚要吃些干的,好的是小麦发饼――小麦糊子发酵后制的饼,次一点就是元麦、豌豆、棒子饼。农闲时,早晚谁家也不吃饼,至多在糊胨里放些山芋段子或山芋干子,叫“糊胨馇山芋”或“山芋干馇湖胨”。中午吃干的多是在忙时,常见的是“番瓜炸汤,咸汤疙瘩”、“熬番瓜,锅头贴饼”,饼也就是元麦饼,一些中上等人家才能吃到干饭,常见的麦仁(多元麦制成)、绿豆、红豆干饭。有人家用黄豆或花生上磨拐成糊状,与菜、山芋一锅熟,叫“点清浆子”。只有过年过节和红白喜事时才能吃上米干饭,至于饺子、汤圆、白面包子、馒头,只有特殊节日才能吃到。菜肴以自种的蔬菜为主,鸡、鱼、肉,广大劳动群众是无力上锅的。冬天到来之前各家各户都要腌咸菜、萝卜干,这是上半年的主要菜肴,咸菜也可熟吃,咸菜炒豆腐,咸菜烧小鱼都是难得的美味。旧历四五月,咸菜未吃完,要捞出晒干以防霉烂,咸菜干再下锅煮熟晒干,叫“蒸干菜”,吃时拌香油,更为可口。春夏之交,群众多吃鲜菜,特别是秋天,家家都吃鲜菜。秋冬收萝卜时,群众多将缨子削下洗净,煮熟晒干,以解冬春菜肴之不足。夏天农民家前屋后,地边园头,番瓜、豆角成熟,一时吃不了,红瓜留冬天吃,豆角烀熟晒干留春天吃。广大农民除吃蔬菜外,还吃野菜。春天,孩子、妇女下田剜荠菜、王不留行、灰条菜、小雀堆、婆芹菜、竹面菜等,更有上山打山马菜,煮熟后揉去沫子,洗净拌盐水或酱油食用。上山挖小蒜,可腌吃,可炒吃。夏天多在田里挖地马菜,更去滩上打“海英菜”,广大劳动群众生活就靠菜,“半年糠菜半年粮”、“番瓜豆角半年粮”乃是历史写照。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朝阳群众生活仍以杂粮为主。1958年大跃进后,每村(生产队)都办食堂,集体用餐,各家不再起火冒烟烧锅做饭,吃饭敲钟,大家齐去食堂。吃饭不限量,不要钱,亲友至,同吃亦不要钱。大家吃的都一样,早晚多稀,中午一定是干的,不是干饭就是馒头、饼和糕。食堂满眼是吃的,山芋一堆堆,无人往家里拿,浪费糟蹋现象多见。1959年,食堂用餐定量,按1~3岁,4~7岁,8~12岁的少年儿童,男、女整半劳力及无劳力的老年人分为8个等级,标准不同,按标准给各户发饭票。吃饭时,各户带盆,凭票在食堂窗口排队取饭,回家分食,饭菜自备,平均每人每月28斤,饱食不易。1961年,境内农村食堂全部关闭,生产队向各户发粮,大家各自回家做饭。生产队要给各户分自留地种瓜菜,号召“瓜菜代”,吃鱼肉不易,“小辫扣铜钱,要吃猪肉等过年。”三年自然灾害期间,人民生活艰难,过了正月初一就要度春荒,境内每天能吃三顿饭者屈指可数。对此,实行生产队独立核算。队内实行旱改水,垦滩造田,扩大种植面积,结合水利建设,生产增长,更重要的是中央决定从1965年开始,国家对剩余的粮食征购实行一次定三年的办法。因”文革”一直到1971年才重新调整征购任务。结果生产队粮食增收,群众生活改善。进入八十年代,随着联产承包,一些小杂粮退出统购统销,粮食自由市场开放,群众生活发生了根本变化,白米白面成为主要食粮,菜肴变化亦大,鲜菜多于干菜,干菜逐渐看不见。鸡鱼肉蛋等动物菜日渐多。植物菜中,园上菜多,野菜少;细菜多,粗菜少。调料中盐渐少,油渐多。早晚大米粥,顿顿皆有馒头、饼,包子、锅贴、发糕也不少;中午干饭、水饺、面条交换吃。菜每顿桌上由一小碟变成几大盘(碗),鸡鱼肉蛋做出各种花样,逢年过节更丰盛,白酒、啤酒、果酒进入寻常百姓家。九十年代,群众饮食花样更多,质量更高一些,野菜、荠菜、地马菜、山马菜、海英菜又成为席上珍品。
用料 清末民国年间,朝阳民房多就地取材,全部用山涧中找回的乱石和从山坡上挖回的黄泥、大小石相衔,石缝间嵌以泥浆而成四壁,壁外泥缝裸露,壁内则多用黄泥抹平而后再用稻地泥浆涂为灰白色。梁大多用山上之马尾松,檩子上铺上芦苇扎成的“纵子”或者编成的“笆子”,不扎不编就将芦苇铺在檩子上,而后用泥浆泥一次也常见。群众俗称“泥拖子”,总起来都称“望”。“望”上再苫草,最好的就是芦苇,俗称“沾浆扑子”。冬暖夏凉,经久耐用,十年不用回修。其次是用“屋草”,就是山上砍来的山红草,也是很熬年的。再次是用荜秋苗和茅草,最差的是稻草,苫后一年就朽烂,要一年一修,不然漏雨没法住。谚云:“家有草屋三四间,刮风下雨心不安”确是实情。屋苫好后,里面多用高粱秸或芦苇作“笆子”,把房间隔开。使有“房里”“当门”之分。有钱人家,砌墙用石讲究,多用大石、加工石,人称块石、拐石,石面平整,有棱有角,上墙有立有扁有过墙。门肚、四角都是拐石纵横交错放,墙外要石灰扣缝,墙内不用泥而用石灰抹平粉白,檩子、山梁用料亦讲究,用外购楠木不用本地松,不仅挺直而且大小径相等。一些大户往往先搭屋子架,后砌墙苫顶,称为“四梁八柱”,屋顶不仅有梁,还有“椽子”,在椽子上铺上一层砖,称做“砖望”,“望”上苫瓦不苫草,用弧形小瓦,有“仰苫”的,有“壳苫”的。房里间以木板,称为“板壁”。三十年代,境内建房出现“水泥”,群众称为“洋灰”,建瓦房用以扣外墙缝,一般群众盖草房是用不起的。六十年代,群众建房都用瓦,就连小锅屋也不用草。瓦非往日弧形筒瓦,而全部是平瓦,有黑有红。八十年代,建房者众,砌墙多用砖,不再用石。缝间多用水泥,不再用黄泥,墙基墙柱,多用钢筋水泥。屋顶之大梁、檩子,亦多由钢筋水泥预制。更有用钢筋水泥预制之水泥板,建造平顶房者。外墙除用水泥抹平外,更有用涂料着色,用彩色磁砖增辉,门窗用木材、玻璃,更有铝合金、塑料合金特制门窗,镶嵌玻璃者。与时俱进,进入二十一世纪,水泥、钢材、石子、沙、砖、瓦、玻璃、涂料、油漆、铝合金、磁砖等成为建房必备之材。
样式 住房起脊爽雨水,由来已久。清、民国间,有山有檐、有门有窗之屋,大小高矮宽窄不一,家富则高大,家贫则矮小,家富则住瓦屋,家贫则住草屋。穷苦农民的草屋有的依靠现成的一面墙壁而搭建一面屋檐者,俗称“一檐坡”或“一檐撒”;有的檐墙太矮,只有半人高,无法开门,只有在“山头”开门供人进出,这种屋子俗称“丁头冲”子。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境内建房越来越高,“丁头冲”子和“一檐撒”绝迹,屋内板壁不再有新建,全部改用单砖墙间房,单一的火柴盒式三间屋渐少,带拐头的逐渐多起来。六十年代,境内草房绝迹,新建多是瓦房。七十年代建房多带走廊,楼房渐多。八十年代,楼房式样多种,有三层有两层,有平顶有起脊。九十年代,楼外壁多贴各式磁砖,楼平顶上再起脊苫瓦,瓦兴琉璃瓦,民间有顺口溜:“五十年代苫草房,六十年代盖瓦房,七十年代带走廊,八十年代建楼房,九十年代贴花墙,新世纪来忙装潢”是居民住房条件不断改善的真实写照。
布局 清、民国间,士绅官商院落较多,至少也是合院,除堂屋外,有东西配房,有过道,也有三合院的,前面是围墙,墙上开大门,两合院也不少,院内堂屋只一面配房,其他两面是围墙,多数劳动群众只是三间堂屋子带一间小锅屋,贫苦者多无院子,只一两间小屋,富家院后还有后园,一般人家院后建厕所,俗称“后道”。农民家前有猪圈,院内多有鸡圈,大门下首多留有狗洞,一般屋门上首多留有猫洞,给狗猫夜间进出。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社会安定,群众住房不追求院落,新建住房多是堂屋三间外带一间小锅屋,一般不拉院墙,每家的宅基都一样大小。八十年代后,很多农户建楼,讲究庭院美化,家家都喜欢拉院子,安装大铁门,门上建门楼,院内有花坛,有井水或自来水。九十年代建楼讲防震、讲时尚、讲装潢。楼内有洗手间,不再有“后道”,院内多花木,不再有猪圈鸡圈,猪鸡之养多有专地,不再与人同院。境内多一家一院。几家一院,多人一室的状况已经绝迹。
路 朝阳曾为县驻地,交通有过繁盛之时,是控制南北海运的重地,“以舟为车,以楫为马”,运粮运兵所必经。县治南迁南城,此仍为南北二城间之重镇。清初“裁海”,朝阳一度成为界外,荒无人烟,“复海”后,人烟稀少,路自不多,其质亦差,除新县丁字街为石板铺筑外,其他各村落巷道全为天然泥路,二三米宽为多,各村之间多由一条“大路”相连,所谓“大路”者,能走下“大牛车”,约两米宽罢了。西庄、刘巷、韩巷、新县大路相连,沙集、马山、张庄与新县都有大路相连。村内小自然村间,虎山前与沙集,山洪沟与牛旯旮,大小李巷间都是小路,只能走人而无法走车,大路小路虽皆泥路,然近山含沙,即使是雨中行,亦无陷淤现象,基本雨住水干,大路旁有巴根草,小路心因走人少亦长草,护路作用不小。出远门过了猴嘴山头往西,过了马山、虎山往北,完全是油泥路,遇雨时则寸步难行。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江苏省开展公路建设,新墟路筑成,由墟沟通新浦,长22.5公里,宽7米。经过境内,虎山东头至猴嘴山头长5公里,全部土基,平时可走汽车、牛车及人力车,一遇阴雨,则泥泞满路,车辙满路,通行则困难重重。民国二十四年,新浦至老窑(连云港)铁路筑成通车。境内马山后设一车站,名新村站。新村站离新县3.5公里,不论东由娘娘庙经沙集前往,还是西由窑东经马山腰前往,都有一段泥滩路,阴雨天泥泞难行,出远门乘车者都感头痛。1956年新海连市采取民工建勤办法,牛王庙至娘娘庙(1.8公里),娘娘庙至新县(1公里),娘娘庙至猴嘴(5公里)公路全部整修,义务养护,由高级社统一计工,按工计分,年终凭分得酬。1958年大跃进,10月,市筑路指挥部建立,11月5日始掀起筑路高潮,到15日结束,朝阳公社男女劳力全部出动,将境内之新墟公路路基放宽至10米,上铺石子,路面5米,石子厚为18公分,沙河口至猴嘴,由于土质差,石子下更铺一层立石,基本可以晴雨通车。1963年,“307”国防公路启建,市组织第六纵队指挥部,副市长陈心文任总指挥,交通局副局长李仲予为副总指挥,朝阳成立路基土方施工大队参予施工,1964年3月完工。境内马山前的公路质量进一步提高,路边绿化柳树成荫。七十年代,全部沥青路面,路旁柳树先后为加拿大钻天杨与法桐代替。八十年代,新墟公路进一步放宽至27.5~32米,上下行分开,快车道宽7.5米,慢车道宽4.5米,全部水泥路面,中间有分隔带,采用暗沟和明沟两种形式排水。娘娘庙路面进一步下降,东西坡路面增高,境内公路进一步平坦。娘娘庙至新县公路进一步放宽,名为朝阳路,全部水泥路面,上下道分开,中有隔离带,并装有路灯。朝东至尹宋亦为水泥路面,新县至张庄,新县至西庄,新县至马山,新县至沙集的水泥路亦先后建成。各村内巷道里弄间亦都是水泥路面。陇海铁路境内一段,国家铁道部决定由马山后移至马山前,经虎山东头北折去墟沟,在沙河口北建编组站兼客运站,名“连云港西站”(2004年更为云台山站),1988年通车,车站就在公路边,出远门乘火车十分便捷。2002年9月,镇对朝阳路进一步修整,取消中间隔离带以增大路的实用值,中间单行路灯改为两边交错双行路灯。上下行,快慢车行在路上都有线标明,两边人行道全部铺贴彩色磁砖,更名为“向阳大道”。接着,新县前进桥至西庄的前进路放宽重修,由8米改为16米宽路面,全部水泥,新县至张庄路面亦放宽,路灯全部重新安装,路旁绿化树重新换为水杉、玉兰、女贞,2003年全部竣工,朝阳群众出门无处不是平坦水泥路。
旅具 清末民国初,出门全靠两条腿,无具可言。绅、商有轿,让人抬着走;有马、驴,自己骑着,让人牵着走。境内更有驴轿,供绅、商出远门租用。捎点东西,多手提、身背、肩扛、扁担挑;带孩子多是怀揣、手抱、背驼、“窝篮”挑,远路物重,孩大有用独轮车推着的;大宗货物远运多靠牲口,有马、驴、骡,用“大装”(超长布袋)驼,或用牛车拉。牛车俗称“大车”,全部木制,粗轴粗辕,木轮外包铁条,粗鲁笨拙。民国四年(1915年),境内尹宋名绅张步成获海州镇守使白宝山赠汽车4辆,自用于东南田庄运粮,盐场工地(张公经常承包盐场土方工程)运物。民国十三年,在新浦开办汽车公司,专营“新浦――板浦”间客运,朝阳群众仍不知汽车是什么样儿。到三十年代,境内出现“黄包车”,俗称“洋车”,只有绅商出远门和带新娘子才雇用。自行车也在境内出现。民国二十一年,尹宋马佃英由沈阳回来,用黄檀木仿所见日本人骑的自行车,造一辆自骑,别人看了都觉奇,当年即毁。不久铁制自行车在境内出现,只是两三家商号拥有,大家都称“脚踏车”,只眼看心馋,出门还是两条腿。四十年代,境内有人拉“小平车”,都是大轮窄圈,专门给人拉东西,与一般人无关。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黄包车、轿子消失。大家出门都靠步行(坐火车是特殊者)。大跃进中,公社专建平车连,全部用小轮粗圈,载重耐用。生产队大牛车,逐渐为胶轮的“大平车”代替。七十年代,手扶拖拉机在生产队(自然村)出现,可生产队运输任务大多还要靠扁担肩挑,往田里布肥,到各户出猪栏,至田里收割,一队一两辆大平车和手扶拖拉机是忙不了的。出远门,去新海库送粮食,去临洪闸五七造纸厂送麦穰,去新浦拉大粪,才用手扶拖拉机。不少大平车还要人拉。公教人员公务出门,乘汽车、火车十分方便。八十年代,汽车班次增多,各家都买自行车,一家有两三辆。联产承包后的农业生产,多用拖拉机、小平车(大平车消失),九十年代,私人买轿车买卡车,各村都有,不少老人买三轮车,青年买摩托,女青年买电动自行车。进入新世纪,除散步锻炼,出门几乎都以车代步。机动三轮,出租汽车,随呼随应,各式摩托,大小汽车,在街上,在里弄,川流不息。
第二节&& 禁&&& 忌
是一种民族文化现象,基于基本群众,中上层文化人虽不信,可也难摆脱其影响。
人事禁忌 婴儿喜胖,忌瘦,生下来是个“大胖小子”,“小胖丫头”讨人喜欢,瘦小使人忧虑,见了忌言实。青年喜瘦忌胖,谚曰“后生发福,棺材当屋”,青年突然发胖是凶兆;中年喜胖忌瘦,胖曰“富态”、“官样”,瘦曰“瘦骨龙”、“穷样”;年老喜瘦忌胖,谚曰“有钱难买老来瘦”,但忌人言瘦。
不踩人影,也不准别人踩自影;人影忌烧,当人面不可烧人相片。
唾液是力,往手上一吐一口,劲就来了。世人禁多吐唾液,多吐伤神,要命。谚云:“一口轻二口重,三口四口就要命。”当人面吐唾液,“呸”三下,是对人之轻视。别人向自己吐唾沫,自忌讳。
人忌多流汗、血、精,三者人之元气,人昼多汗,为劳动过度,不可。夜多汗为“盗汗”,一直为“凶兆”。中国人习称精力旺盛为“血气方刚”,故“惜血”为人之常情,失血为人之禁忌。伤口出血,口吐血,鼻流血,甚至妇女分娩流血过多,亦认为不祥。俗云“十滴汗一滴血,十滴血一滴精”,“一滴精水,万滴血水。”人忌房事多。
孕妇忌臂上举,忌搬重物,忌冷水浴,忌露宿,忌吃生冷食物,这些有科学道理。忌跨扁担,跨则难产。忌吃兔肉,吃则生“兔唇儿”。忌在他人家分娩,如在须写租批,否则双方不吉。此纯属无知之谈。
婴儿三朝要洗澡,洗后穿小褂,忌穿裤子。满月或百日要剃胎发,忌剃光,脑门要留一寸见方,谓“孝顺发”。幼儿“小鸡”忌自摸,摸了有火。幼儿忌玩火,忌玩水,掉牙忌舌舔,忌乱扔。上牙扔床底,下牙扔屋顶。病,忌外人进门,小儿衣忌在外过夜。
吃饭忌离桌或端碗串门子,忌用筷子敲碗,忌说话,俗云“吃不言睡不语”。席间,这桌不问那桌事,俗云“隔席不言礼”,“不贪意外财,不饮过头酒”。不饮“隔夜茶”。吃饭忌剩碗根,俗云“不吃光,要生疮。”
求偶忌“袖笼不干净”(指有狐臭),同族(同姓)不婚,异辈不婚,忌回头婚,俗云“骨血不倒流”,反对姑家女嫁舅家儿。婚姻生肖忌太多,“白马怕金牛,鼠羊不到头,两虎不同山,乌猪恨猿猴”等,纯系无知。洞房夜女衣忌放男衣上,女鞋忌放男鞋上,洞房一月忌空房。
帽忌绿,忌白,忌歪戴。衣忌红,男忌露脐,女忌露皮。寿衣忌短小,缝补衣忌在身上动针,如动针,嘴里要衔一根草。无科学道理。
建房忌子午线(直南直北),院忌东西长,南北短。堂屋不建双间,单间。三间、五间为好。西屋忌比东屋高,西屋间数忌比东屋多,左右邻房忌高,大门不能对大路或直巷,两家大门忌直对,大门前忌坟茔,屋门忌对人家窗子。窗户忌比门高比门宽,忌一大一小。桑不上房,前不栽桑,后不栽柳。院里不栽鬼柏手。建房忌工匠在房中埋藏东西,新房忌空。房内无人忌烘火。六腊月忌搬家,人忌常搬家,俗云“搬家三年穷”,“人搬三次空,火搬三次熄”,“搬家先搬灶”。
六腊月不出门,一人不出门。“在家千日好,出门一时难”、“出门不露白,露白财必失。”、“财不露白,货不离身。”忌走晚路,“走黑路心遭鬼”。出门忌见野兔。路上待人忌无礼。
忌呼祖先之名,“子不言父名,徒不言师讳。”起名不犯祖讳。地怕走斜道,人怕呼绰号。言语间对“性”问题忌直言,性器官称“下部”、“阴部”,性行为称“房事”、“做爱”、“同床”。“过夫妻生活”,“寻花问柳”。上厕所称“解手”、“方便”。妇女经期称来“例假”,年龄忌说“七十三”、“八十四”。人忌说“死”,称死为“逝世”、“寿终”、“作古”、“牺牲”、“捐躯”、“卒”、“不在”、“过世”、“夭折”。
好人不入“赌场、酒场、杀场”。“贫不串亲,富不串邻。”“瓜田勿纳履,李下勿整冠。”“七十不留宿,八十不留坐。”“前门不进尼姑,后门不进和尚。”当众忌放响屁,“不蹈无人之室,不入无人之门。”“夏不借扇,冬不借火。”“六十不借债。”“房子宁借给人死,不借给人生。”“家有千口主意在一,切忌十八口乱当家”。“抬手不打无娘子,开口不骂老年人。”“公媳忌亲,老公驼儿媳,挨压不讨好。”“生行莫入,熟行莫出。”“隔行如隔山,改行三年穷。”“买猪不买圈,卖马不卖缰。”风筝忌落人家。
人死忌身边无亲人,人断气忌在原床上,人忌光身见阎王,断气前要净身。猫、狗忌近人尸。泪忌落棺内,泪忌落死者身上,穿寿衣时忌哭,离庙忌哭,棺上路忌哭。棺在家忌扫地,摔老盆忌一次摔不坏。孝期不贴联,忌穿红,孝子、孝眷不上桌。
物事禁忌 “鸡上屋,火灾出”,“母鸡啼晨,人家不宁”,发现即杀。“乌鸦当头过,一定要有祸。”、“吃喜鹊必秃头。”、“猫头鹰叫,阎王催报到。”
母猪吃仔家不吉。四月初八、七月十五、七月二十五,十月初一,忌用牛。“猪来穷家,狗来富家。”狗挖洞,主凶,狗夜哭不吉,见之杀。狗褪毛,先褪腿,发大水;先褪腚,主人幸;先褪头,主人愁;先褪肚,主家富。
“蛇是屋龙,打死必穷。”“打蛇不打头,三年来报仇。”青蛙、蛤蟆是天老爷小鸡,不能乱杀。蚂蚁、黄鼠狼搬家要发水。小孩禁吃鱼子。
竹子开花兆灾。桃养人,杏伤人,李树下埋死人。
室内不打伞,灶前不洗澡,灶膛不烧污物。碌碡上不准坐女人,天上星、月、虹不准用手指。
惊蛰忌无雷,有雷风调雨顺。清明忌不明,谷雨忌不雨,立夏忌无雨,夏至水门开,五月忌无雨,“十三没雨十四淋,十五十六雨淋淋,十七十八下大雨,十九二十又分龙,分龙不下回龙下,回龙不下干了罢。”立秋忌雨,俗谓“立秋雨,晚禾折半收。”处暑忌不雨,俗云“处暑老天不下雨,纵然结实也无收。”“白露东北风,十个棉桃九个脓,白露西北风,十个棉桃九个空。”立冬日忌食生冷。初一十五万事忌。正月忌空房,过年忌骂人,忌闹仗。压岁钱、回门礼忌单数。五月忌热,俗云“五月冷,一棵豆子打一捧。”
第三节&& 习&& 俗
过年 即春节。通常指祭灶开始,到正月十五小年结束。谚云“赔不尽闺女,过不尽年。”“没有忙不完的年,也没有过不去的年。”有钱讲究不尽,穷人“初一只当十五过。”
祭灶: 时日不一,境内有腊月二十三,有腊月二十四。传说灶神姓张,名单,一家司命之主,每年末要上天向玉皇汇报述职。玉皇将据汇报降祸福于其家,为使灶王爷上天言好事,这一天家家都在灶上贴灶王爷,俗称“灶马子”,上有灶爹灶奶像,顶上有一年二十四节日期,俗称“灶马头子”,晚上灶马前要烧香点烛上供,供品是祭灶糖和祭灶饼。饭前一家老少向灶王叩头(女不拜灶),请灶王吃好,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并备马料(麦秸剪成一寸长短一把和赤豆、麸皮少许放在灶前与“灶王纸”及祭灶筷子一把一起焚化,放鞭炮。穷人家就在锅膛烧,对锅膛叩头,而后才吃晚饭(多是干饭),这叫“送灶”,送“灶老上西天”。到三十晚上过午夜,家主在“灶马前”点香燃烛,叩头,这叫“接灶”,把灶王从天上接回,如今已简化。
祭灶后,各家舂米磨面,打油拇酱,杀猪宰羊,准备年货。
喊小心火烛,从祭灶晚始(有从十二月初一始)。村里有人(向村申请)左腋夹一扁担,右手握一捶衣棍,边走边敲边喊:“小心火烛,谨防贼盗!”“水缸挑满,锅门口打扫干净!”“烟袋磕磕,起来摸摸,小狗汪汪,起来张张,小狗咬咬,起来瞧瞧。”喊完再从头喊。直到把庄里所有巷道都走完喊完,才回家休息;每晚一次,一直喊到三十晚,正月里到各家收钱作酬,此习六十年代初还有,后不存。
扫尘: 祭灶前后选一双日,对院子大扫除。从屋的“顶望”到地面,从屋里的家具到身上的衣服,来一次全面清理,目的是除尘(陈)去灰(晦),以图吉利。内容有四俗,为“四事如意”,即扫除、换衣、理发、洗澡。
上年坟: 祭灶后择一日到祖坟上祭扫,焚化叩头如常,不同的要压坟头(把一方红纸压在坟头上),墓有碑的还要贴碑联,无碑者要在坟正面贴“福”字(贴在一块石上,石放坟面),还要放鞭炮。一些远祖坟多由宗族敬祖会组织人上,每到年前,郊外坟顶一片红。
除夕: 就是三十晚。中午饭丰盛,饭前多在堂屋烧亡纸,供桌上放四碗饭,四杯清茶,四双筷子,点烛焚香,烧纸叩头,以谢祖恩,后才吃午饭,此风多不存。
贴春联: 用水擦净门上的陈联,贴上新联,此风越来越浓,大门多长联,贴在门旁的水泥墙上。大门、小门都贴。迎壁墙上还要贴“福”字。
贴挂廊: 挂廊是彩色纸刻成,五张,齐贴在门框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境内不再有人家贴了。九十年代,机关单位和一些人家门前有挂大红灯笼者。
蒸春、炒果子、暖糖:三十晚上家家都要蒸包子、馒头、发糕,称“蒸春”,各家要炒花生、炒瓜子、向日葵、芝麻之类,称“炒果子”,一些富家还将糖熬化,放进花生米与芝麻,做成糖块,称“暖糖”。这一些都留作新年小吃,此风已简化,除蒸春外,其他都由街上买回。
呕狼烟: 三十晚上晚饭后,各家男小伙子要抱一抱柴草,洒上水,到门外路上点着,因潮湿而浓烟腾空,一时家家点火,户户冒烟。1949年后的春节,此风绝。
压锅: 三十晚上不空锅,所有锅里均放一块豆腐或一块发糕,两棵葱,以图吉。
上供: 堂屋供桌上,摆上干鲜果四种,糕点四样,四双筷子,四杯茶,点烛烧香,焚纸叩头,供品不撤,此后三天,每天早上到晚上香火不断,初三晚上才撤,此风久已消失。
烤元宝火: 三十晚上,万事忙完,各家老小围火旁烤火,谓之“烤元宝火”。边烤边吃花生瓜子,边听老人讲故事,更多的是讲家史、村史,要讲到半夜,谓之“守岁”。半夜,新岁至,放鞭,老人给孩子发压岁钱、压岁糕点后,各自回房睡觉。元宝火久不烤,为看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所代。
贴“开门大吉”: 在烤元宝火时,有穷人买红纸裁成64开,用木板印上“开门大吉”四字,贴到各家大门右扇左上角,初二三上门喊“开门大吉了!”收钱。
大年初一,首先是发五更纸:凌晨四点左右,由男家主起来,点龙牌(一种迷信纸)燎门后开门,在院内的一张大桌上放置香炉烛台,三碗清茶,三碗元宝(汤圆),焚香点烛,放鞭化纸,叩头膜拜,祈求平安丰年。此风1949年即停,燃放鞭炮越来越多。
开大门接财神: 发完五更纸,家主要执一束花皮(桦树皮)在堂屋内点着,四下燎燎照照,撕下墙上贴的“旧财神”,再去开大门,到门前先用花皮燎门,而后开门,门开放鞭,后向财神方向(每年历书上有财神、喜神、太岁三方向)走几步,把撕下的旧财神烧掉(连未烧完的花皮一起烧),后站好拜三拜,不调头不作声回家,进门后掩上大门。如遇财神(散财神的穷人),给点钱把财神接下,回到屋内贴上墙即可。此风已绝迹,散财神的还有,多为彩印财神像,不再是小红纸条写“财神”两字了。
吃开口糕: 迎财神后,家人陆续起床,谁也不能说话,特别是孩子,前一天晚睡觉时大人就叮嘱,醒了不许乱说话,可以摸枕头边的“桂片糕”、花生吃。孩子一早吃糕,称“开口糕”。
上供: 大家起床后,堂上点起长明灯,点烛焚香、烧纸,供桌上放四杯清茶,四样供品,一家老小向祖先叩头,后将烛吹灭,灯不灭,香尽再续,一直到天黑,再点烛,叩头,后熄灯烛谓之“撤供”。初二、初三都如此。1949年后此习消失。
揣元宝: 上完供即吃早饭,初一早饭是“汤圆”,称“元宝”,有钱人家吃糯米粉元宝,手头不好的多用粘高梁、小米粉包元宝。初一元宝是实心的,吃时蘸糖,俗称“揣元宝”,以图吉,平时吃“汤圆”多包馅的。
拜年: 元宝揣完,男性成员即到亲、邻家拜年。境内张、孙二家有宗祠,拜年者先到宗祠给祖先叩头。后再到各家去。先拜祖上,后拜年长。1949年简化,年前有发贺年片(卡),贺年信者,有拔打贺年电话者,年后只走访相互祝贺而已。
玩扛麒麟: 从正月初一到十五,穷人有七八人组成一班,其中一个扛着纸扎或布缠的麒麟,其他人敲锣打鼓,走街过巷,到人家去,有人领唱,其他人一边演奏乐器,一边合唱:“锣鼓一打响叮铛,麒麟来到贵门上,麒麟不停无宝地,到了谁家谁吉祥。麒麟送子到门上,今年就生状元郎,三元及第捷报至,富贵荣华万年长。”边唱边跳,内容多现编顺口溜,唱到人家给钱了,再到另一家,此风久绝。
“跳财神”: 正月初一到初五,境内刘巷村的僮子几个组织起来,一人头戴乌纱,身着红袍,面罩赵公明面具,口挂长胡,脚穿乌靴,左手捧一金箔糊成的元宝,右手执一笏板,充当财神,一领队人背褡裢在后,其他几人打锣鼓,到各家去,在门口财神走方步,将手中元宝向空中抛几次,后随锣鼓进院进堂屋,在院内屋内来回跳几次。领队者说吉话,向人家讨钱,“财神财神进门来,今年开春就发财”,钱给了再到另一家,此风久绝。
拜月牙: 正月初三、四,一弯新月斜挂西天,家中姑娘、媳妇们端一小桌,放天井东北角,正对新月,桌上置香炉、烛台、三杯清茶、三双筷子,桌前化纸,桌后逐个叩头,边叩边祷:“初三初四拜月牙,巧手喜把花针拿,绣罢荷花绣牡丹,绣龙绣凤人人夸。”此风绝。
初五: 俗称“财神日”,赵公明生日,家家吃面条,俗称“钱串子”或“财神面”,以图吉,此风已无。
初十: 俗谓石婆干妈生日,也有说是石头生日,这是人对石头崇拜的反映,认为石头辟邪。在街头、巷头、路口,多立一石柱,上刻人形,俗称“石干妈”,初十这一天,一些娇惯小男孩多在大人带领下来此烧香叩头,以求平安,人谓“拜石干妈”。更有庄头立石,上书“石敢当”或“泰山石敢当”,以镇邪,群众也把它当作“石干妈”来敬重。境内石干妈多毁,新县老大街头尚存一块,只作古物欣赏,拜石干妈风已无。
元霄节: 也叫上元节,即正月十五,境内群众都称“小年”,早上吃汤圆,中午吃水饺。
上供: 与大年初一同,灯常明一天,香烧一天。
炒虫: 正月十五晚饭后,各家粮食下锅炒,每样不多,看它能否炸成花以卜当年收成好坏,炸花多的年成好,不炸花的将无收,炒后把“玉米花”或一些“豆类花”给孩子们分食。“稻花”吃时要去壳,孩子不喜吃。这就是炒虫,意思是把害虫炒死,以求丰收。1950年后,此风消失。
挂灯、玩灯、观灯: 元宵节又叫灯节。这一天,家门上要挂灯笼。境内有此俗,有灯,晚饭后自有观者,评头评足,玩灯是乡村组织的,境内清、民国初玩过,后停。八十年代后户户多有门灯,挂者多,观者少,境内更无玩者。
二月二 俗称“龙抬头”,也称“龙头节”,传说这一天青龙抬头布雨,实际是青龙星座开始在西边天际出现,这一天早上多吃汤圆,中午吃饺子,境内这一天有两种风俗。
围仓囤: 清早起,家家男主人带领孩子把灶膛里的草木灰扒出,在天井中,大门外的空地上撒成大小不等的圆圈,俗谓“仓囤”,后把家里的粮食每一样端一点出来,放在“仓囤内”,后找一块块平面石压起来,以防鸡刨鸭食,太阳落山,再把仓囤里粮食一样一样弄回家,一定要用笆斗和麻袋,要背着和扛着,以示多和重,此风已消失。
带姑娘: 家有“出门”不久的姑娘,娘家的兄弟早饭后即要前往其婆家把她接回,午饭后再送回。这一天,传说龙都要出来交配,带姑娘是希望姑娘感应而生龙子,俗云“二月二,龙起蛟,家家带翻骚(对女青年的贱称)。”此风尚存。
三月三 上巳节,传说是汉东海孝妇之生日,孝妇就是朝阳人,朝阳一直有庙会,三月初一就有人上庙烧香,初二下午,境内乡绅集中庙中,给娘娘穿新凤袍,戴新凤冠,面部开光,供桌上放供品,焚香点烛,钟鼓齐鸣,给娘娘孝妇暖寿。有人司仪,“禁止喧哗,击祭鼓,跪、拜、奏乐、献果品、献三牲、歌诗……”历二三小时,最后喊礼成,才告终。这一天,娘娘庙中人山人海。初三,人们继续烧香,烧完就到庙外赶会,三月初四,会场(卖东西的)就移大寺(原新县小学外操场),此风虽变,然烧香赶会如故。
清明 又称“寒食节”、“鬼节”。南城城隍庙有会,境内有去赶会之风。中午吃饺子。节前各家要到祖坟上圆坟,添土,砌新坟头,压新坟头纸,而后在坟前摆祭品,焚纸,叩头,此风越来越浓。五十年代后,中小学校更组织少先队员给烈士扫墓。
插柳: 清明前一天傍晚,家家门上,檐下都要插上嫩柳条,相传此举是怀念古人介子推抱柳而亡的壮举。此风1950年即止。
踏青: 一些宽裕子弟,中小学生多组织上山游玩。八十年代后,生活提高,去海滨,去花果山的人年年不断。
四月八 相传是佛祖释迦牟尼生日,众称“浴佛节”,海州有会,境内有人赶会。1996年后,这一天在娘娘庙旧址上重修的“兴国寺”内有祭祀活动,附近信佛者多前往。
五月初五 端午节,俗称五月端,有七种风习。插艾蒲:五月初四下午,各家都砍艾、蒲插于家内门、窗两角,以辟邪,五十年代此俗无。
贴符: 五月初四下午,各家门窗框上都要贴符,符为寸多宽,尺多长黄纸条,上用朱红写“五雷斩鬼,急速退回。”、“天行已过,使者回车。”、“太公在此,百无禁忌。”、“菖蒲似剑,艾叶如刀”等,门上更有贴虎头(黄纸剪)和各种红纸条编的符,屋内墙上更贴钟馗判官画像,以辟邪,此风久无。
包粽子、煮鸡蛋: 五月初四下午,家家都要包粽子,在烀粽子的同时,煮些鸡蛋、鸭蛋,初五早上就以此为早饭。
晒端午: 五月端上午,家家院内放一小桌,上放五彩绒线、雄黄酒、黄瓜矾、红糖萝卜片,让太阳晒后服用。还有人家把一锭墨放蛤蟆口中,用布条把蛤蟆腿扣住,拴在桌腿上,让太阳晒蛤蟆,傍晚取出蛤蟆口中墨,可入药。还有些有皮肤病的孩子,在这天中午脱光身子,浑身用阴沟泥抹起来,让太阳晒,可把病晒好。此风已简化。
洗百草汤: 五月端这一天,家家到野外割杂草头,其中自有中草药。中午在太阳下晒过,午饭后放在锅里煮水,叫百草汤,饭后给孩子洗澡。洗后,手脖、脚脖、颈上都要扣上彩绒,肚脐上抹雄黄酒,以驱邪去病,传说绒是“仙人索”,孩子扣上它,神鬼带不走。到六月六,由祖母或母亲将其剪下,扔到屋顶上,让喜鹊衔去填天河,让牛郎织女相会,此风仍存。
钩香荷包: 五月端前,一些女青年喜用碎布钩制香口袋,内装少许棉花和香草,成串或单个挂在孩子腰间以辟邪。用两块一寸见方不同色布,对角折起缝制的叫“香荷包”,用三块一寸见方不同色布对角折起缝制的为“虎头”,统称香口袋,此风未断。
穿老虎鞋、挂老虎肚兜: 五月端前,家有幼儿者,多做虎头鞋穿,更有用彩色布为婴儿做肚兜,肚兜上用花线挑上老虎,虎足下挑蛇、蜈蚣、蛤蟆、蝎子、壁虎“五毒”,让其在夏日挂在肚上以辟邪,此风未断,肚兜有彩印者,老虎鞋街上有售。
六月六 俗云“六月六晒龙衣”,这一天忌雨,习俗有四,一直存在。
吃炒面: 家家早上以开水和炒面作早饭。
晒衣被: 俗称“晒龙衣”。中午家家把衣物放在天井晒,以防蛀、防霉、防鼠啮。
晒书: 传说源于唐,唐僧西天取经归来,经文被水湿,于六月六取出晒干。这一天除晒衣外,藏书之家亦晒书。
剪彩绒: 五月端孩子扣的绒,全部要剪掉扔屋顶。
七月七 俗称“七巧节”,习俗有二,均已消失。
少女乞巧:中午,少女多以碗盛水放在烈日下,依次投花针于水,看水底阴影,若是花、鸟者“巧”得。
观巧云:晚饭后,村民三五成群在外观西天,看云锦变化。
七月半 中元节,亦称鬼节。各家中午吃饺子,午后用饺子上坟,或用饺子烧亡纸,而后再吃。行善家晚上在三岔路口烧冥纸以供孤魂野鬼享用。此善家五十年代不再有。
八月半 俗称“中秋节”、“团圆节”。这一节风俗有四,越来越浓,只赏月有所变化。
吃团圆饭 在外的人都往家赶,回家团圆,中午饭较往日丰盛,谓之“团圆饭”,力争全家同餐。
赏月: 晚上,每家都要蒸一块大饼,俗称“团圆饼”,同时蒸糖馒头、包子,煮些花生、芋头、菱角、黄豆角,等圆月升空,各家院内抬出方桌,上放香炉、烛台,更放“团圆饼”及各种果品,点烛,焚香,化“月光纸”,放鞭炮,全家向月叩头,将清茶泼向天空,将供品撒一些给月亮(置化纸盆中),然后全家围桌吃供品。
吃团圆饼: 大饼全家每人都要吃到,在外实在无法归来者,要把团圆饼切下一块,用麻纰穿起来晒干,挂在净处待亲人归来吃下。
翻芋头皮: 八月十六,各家要把新出嫁的闺女和女婿接回团聚,午饭后再送归,俗称“翻芋头皮”。
九月初九,俗谓“重阳节”、“登高节”1990年中央决定为“老人节”。这一天,群众喜雨,谚云“重阳无雨看十三,十三无雨一冬干。”风俗有三。
登高、赏菊、吃蟹、饮酒: 古为文人墨客事,民国后,中小学多组织秋日“远足”,野炊,此风日浓。
吃糕、吃饼: 俗称“重阳吃块糕,一冬也不焦。”、“重阳吃块饼,一冬也不冷。”此俗尚存。
尊老: 成为老人节后,这一天,机关、学校的工会多举办老年活动,或到老人家里看望。
十月初一 俗谓“十月朝”,牧童解雇,谚曰“十月朝,小放牛下锅熬。”此时水冷草枯,农活基本结束,放牛的孩子,吃了中午饭就要结算工帐回家。1950年后此俗即不存。
十月十五 称下元节,境内“娘娘庙”里娘娘奶生日,有庙会。
过冬 即冬至,群众对此十分重视,有“冬大如年”之说。各家这一天要“烧亡纸”,在家祭祖,此风久无。午饭后,各家要上坟祭祖,此风尚存。晚上,各家有煮红番瓜之俗,把留种的红瓜切成片煮汤,种留晒干待种。大家吃瓜喝汤,传说冬天不害冻疮。
十二月初一 境内打更从这一天开始,到月底结束。庄上安排专人,每天晚上敲锣,穿街过巷,边敲边报更,从八点至凌晨四点,每两小时报一次,从一更报到五更回家休息。此俗久消失。
十二月初八 俗称“腊八”,相传为释迦牟尼成道之日,境内祥云观的尼姑多效佛成道前牧女献乳糜的故事,取糯米、核桃仁、红枣、栗仁、红豆、莲子、香蕈、菱角仁煮成八宝粥,称“腊八饭”供佛,并到各村逐家施舍,就此化募,以修僧舍。此风久无。
说媒:男大当婚,女大当嫁,过去男女婚姻多由媒人从中斡旋说合。媒人多由双方家长请出,谓之“聘媒”。农村中有专门为男女青年穿针引线为业的女人,俗称“媒婆”。注意门当户对,注意袖笼(狐臭,有不能瞒),注意年龄、属相。《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颁布后,提倡婚姻自主,自由恋爱,媒人没有了,改称“介绍人”。婚姻大事父母一定参预,同意方成,然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逐渐消失,更有合婚之繁琐,五十年代后即不兴。
相亲:媒人说好后,男女双方多要给对方父母看看,谓之“相亲”。相亲那一天中午,都要有午饭,用餐时要请年龄相仿,辈份相同的人作陪。饭后告别,父母要给见面礼。
过柬贴:柬贴即“订婚证书”,由朱红纸折成,封面上印有金色图案,男方印有双喜,上写“天长地久”,里面写“敬恳金诺”,女方印有“全福”二字,上写“天作之合”,里面多写“恭答玉音”,上下款要对称,后另写媒人姓名。程序为男方写好,连同礼物,由媒人送到女家,女家放鞭炮迎接,进门吃糕茶,午饭后,媒人将女方写好的柬贴连同回礼带回男方。此俗久不兴。
开生庚:婚前男方请媒人到女家了解出生年月,以便择日结婚,先由男家备礼,请媒人将男生庚贴送到女家,饮糕茶后,索要女方庚贴,午饭后带回男家。男方庚贴上写“乾造行庚××岁,×月×日×时建生大吉”,此俗久无。
下礼:婚前男家请媒人送礼给女方,有衣料、首饰和钱,以便女方准备嫁妆。穷富不一,礼自不一。随生活水平提高,礼越来越大。进入九十年代,出现两种趋向:一是男方不给衣料、首饰、只给钱,多少根据各家具体情况,可多可少,女家用此钱办嫁妆,此为“干折”,二是女方不要礼,不备嫁妆,洞房内一切均由男方自备。
送日子:男方根据双方出生年月,请人推算结婚吉日,写在纸上,请媒人送给女方,让女方准备,相互商量,不再请人推算,择双日,更多择“五一、国庆长假”,以便聚亲友。
上喜坟:婚前新郎官要给祖先上坟压坟头,在坟前还要放鞭。
装新房:婚前男方要装修洞房,墙要粉刷,顶上要“吊顶棚”,有称“扎覆棚”,棚顶要贴上红色剪纸,都是吉利图案,窗上要贴窗花,房门上要挂门扁,当门两山尖上要新糊白纸,贴上红色剪纸。八、九十年代,洞房多楼房,无须扎覆棚和糊“巴山头”,可装修更讲究,贴地板砖,贴墙布,装各种彩色电灯,恨不能把洞房变为天堂。
梳髻、间饭:“五四”前女青年多扎辫子,婚前要把辫子改梳成髻盘于脑后,同时要沐浴,扯脸(用粉、线净面)。“五四”后,妇女剪发,梳髻俗失。沐浴扯脸往日多在家,改革开放后多去浴室、美容厅。间饭是防止婚礼时大小便,婚礼形式久变,间饭也逐渐为人所忘。
催妆:也叫“过轿”或“过嫁妆”。结婚前一日,男家要带鸡、鱼、肉、糕等礼物到女家去抬嫁妆,女家亲朋欢聚。这一天,男家要贴喜联。嫁妆有多有少,随家境而定,可包裹、围裙、灯火、马桶,依饭碗、镜子不可缺。此风日浓,嫁妆越来越多,沙发、彩电、冰箱、洗衣机等,多用大汽车运送,琳琅满目,亦有男家自备,嫁妆不再“过”。
抬新娘:由“大来”“小来”两种。“大来”即结婚正日,一早发轿把新娘抬回;“小来”是因路远或其他原因,在结婚前一日即抬到男家,当晚与婆母或婶婆同居,第二天早上梳妆打扮成“大人”。新娘久已不用轿抬,三十年代多用“黄包车”,五、六十年代多用“自行车”(二等车),八十年代后多用轿车。
送亲、迎亲:姑娘出嫁到婆家,有兄、弟二人相送,称为“送亲”。男方娶亲时,也要派两名小弟迎接,称“迎亲”。迎送双方在中途相遇,相互道喜,各自回程。回程前送亲者给抬轿喜钱,叮嘱新娘间饭体弱,路上要稳、勿颠,叮嘱新娘三天后即前去看望,并叮嘱“转镜”,新娘把怀中抱的镜子面转婆家。迎亲变为接亲,男家派轿车前往女家带人,兄弟(有的新郎也与之一起)随车前往,女家送亲者随车一直到男家,而后再回。此风久变。
压床:催妆那天,新被套好,床上放一斗米(五升斗子),斗内装麸,麸上是米,米上放枣、栗、花生,中插一秤,以压邪图吉(麸,富,五升斗,五子登科也,秤砣不离秤杆,老头不离老。鸳鸯永不分也。)此风久无。催妆那天晚上,新郎不独宿,要有一童男子伴宿,亦称“压床”。
上头:即上妆,“大来”在女家进行,“小来”在男家进行,穿红袄,勒红裙,穿红鞋,盖上红盖头,此风久变,新娘多露肩背,披彩纱。
哭嫁:女儿走,母要哭,边哭边交代到婆家的注意事项,谓不哭晦气,新娘会生哑巴。此风尚存。
捺性子:新娘到新郎家,闹喜者把其挡在门外,要烟要糖,称“捺性子”,此风正浓。
踩口袋:“大来”,轿(车)到门口,新娘下轿头不见天,有人打红伞,脚不沾地,轿门口放两条口袋,两个男青年把口袋往家传,新娘踩着口袋进屋,搀轿姑娘搀新娘边走边说喜话:“新娘踩口袋,好,一代传十代,好,十代传百代,好……”一说一答。“小来”则在上头后,由婆屋到新房进行,此俗久无。
跨火盆:洞房门口放一火盆,新娘进房要从火盆上跨过,跨时搀轿姑娘说喜话:“新娘跨火盆,来年生小人。”此风久无。
拦房门:新娘跨过火盆要进房,新郎的弟友,端凳子坐拦房门,要喜烟、喜糖,不满足要求不放行。此风正浓。
坐富贵:新娘进房后与新郎同脱鞋上床,面对面盘腿大坐,等候拜堂。此俗久无。
拜堂:新房外供桌上置供品,点烛放炮,焚“天地纸”,一长辈呼“拜堂”,新郎新娘出洞房,并排立堂前,面向外,长辈呼“一拜天地――”新郎新娘跪下三叩首,长辈又呼“二拜祖宗――”新郎新娘向后转,而向里跪下叩四头,长辈再呼“夫妻互拜――”新郎新娘相对立,相互鞠躬或作揖。此俗已变。结婚宴多在酒楼、饭店举行,宴前在大厅中举行,有司仪掌握。“向喜爹喜奶三鞠躬”,“夫妻互拜”,“主婚人讲话”,“新郎讲话”等。
挑盖头:拜堂后,新郎用红筷子把新娘头上的“红盖头”挑掉。此俗久无。
搂锅:挑完盖头,伴娘搀新娘到厨房,新娘随行,新郎到灶前烧三把火,伴娘说喜话,后到锅上向准备好的锅里撒三把米,拿起勺子搂三下,边搂伴娘边说喜话。此俗已无。
观房:搂锅后回洞房,伴娘介绍摆设,同时说喜话,喜话多顺口溜,新娘立床前听。此俗已无。
摸马桶:观房后,一些孩子跑进洞房,揭开马桶盖,说喜话,抢走桶里的糖果。未抢到的索性把马桶盖抢走,晚上和新娘伴娘谈条件,换糖果吃。
闹房:也叫闹新娘子。新郎的亲友在摸马桶后拥入新房,进房时都要说喜话。有人点红纸捻照新娘各部,边照边说喜话,新娘要站着任人照,其他人在一旁看热闹。俗传新房三天不分大小,境内各村有将老公公、大伯头往里拖。闹房花样多,此风正浓,充满时代气息。
站桌:有在闹房前,有在闹房后进行。堂屋当门摆大桌,上放八碗菜、两碗饭、两双筷子,伴娘请新娘用餐,伴娘向新娘口中挟菜,边挟边说喜话,此俗已改。中午吃饭时,新郎、新娘及公婆一起到各桌敬酒,后回新郎一家专桌用餐,称“团圆饭”、“合家欢”。
送房:闹房结束,由两位德高望重的先辈将两支红烛在新房的长命灯上点着,边点边说喜话,后将烛端至房外桌上,伴娘将新娘搀出立桌旁,送房人倒酒给新郎新娘,同时说喜话,新人饮交杯酒,后用筷子挟糖果送新人口中,接着送新人进房。此风五十年代即消失。
撒帐:送房后,送房人抓红枣、栗子、花生向喜床上撒去,边撒边说喜话,此俗已无。
戳窗:送房后,一童男子,拿一双红筷子,到洞房前说喜话,用筷子戳窗子,同时说喜话:“手拿红漆筷,新娘在里我在外,戳快养快,养儿做元帅。养十八,养十九,不养二十不算手。”喜话说完,用劲把筷子戳入窗内。戳窗后,新人就寝。七十年代后,洞房都是玻璃窗,此俗消失。
上装、送糕茶:婚后第一天,俗称“二朝子”,新娘起床后,由伴娘打扮,后与伴娘一起到公婆等长辈房里请安,送糕茶,以示孝顺,长辈就此要给喜钱,有送一早有送两早的。
瞧亲、回门、谢媒:新婚的第四天,新娘的父兄,到新娘家看望,谓之“瞧亲”。新亲第一次上门,中午新郎家设宴招待,更邀媒人赴宴,就便送礼品,谓之“谢媒”。在五朝或六朝,再把女儿接回过一天,谓之“回门”,有单回门和双回门两样,各择其一,此俗已改。四朝一早,女家把新郎新娘接回,谓“瞧亲”、“回门”,午饭后,再把新郎新娘送归,当晚男家招待亲家,后,新婿把老岳父送归(多汽车),至于谢媒,双方各谢,多送礼品,不再请客。
过十八天:结婚满月后,新娘要回娘家过十八天,也叫“大回门”。
回门鞋:新娘在家十八天,要给公、婆、丈夫等人每人做一双鞋子,回家时带回,称“回门鞋”,近代女青年多不会做鞋,多买鞋代之。
童养媳:穷人家女孩生计困难,未成年即送给人家为“媳”,称“童养媳”。到十八岁再举行仪式结婚,叫“童养媳成家”。此恶俗1949年即为非法。
七里拖:家里长辈去世,三年“孝期”不准结婚,但在“七里”,传说死者魂尚在家,可办喜事。但诸事从简,谓“七里拖”。此风继续,仪式同常。
招女婿:男到女家,称“招女婿”、“倒站门”,生孩子随女姓,此风随时俱进,形式多样,男女自由结婚,有在男家,亦有在女家,更有在工作岗位处住下。
理发、洗澡:人在断气前要理发、洗澡,男要刮脸、修须,女要梳头。洗澡只是
温水擦一下身体,象征性洗一下而已。
穿送老衣:洗澡后,咽气前,要穿“送老衣”(也叫寿衣)。此衣多在入高龄时即
做好,少丧多现做,八十年代后市上有售。
捅当门:送老衣穿好后即要捅当门,上有老人健在的停在当间的下首,无老人在放上首。
搪老盆:人断气后,要备一头号土盆,里面用黄烂泥涂抹,放停尸床前焚纸用。
烧铺堂纸:人死后,家人要在死人头前烧纸,一直往门外烧,烧到路上,边烧边哭,以求阴差开恩行方便。此纸多由女儿烧,无女者侄女、孙女烧。
做打狗饼:用面粉掺死人之碎发做成有指头大的七块小饼,放死人袖内,男左四右三,女右四左三,俗谓路上给狗吃以使其不咬人。
做“倒头饭”:人亡后用米做一碗干饭,饭上插一双筷子,放亡人头前,供亡人去阴间路上吃。
断气轿:在烧铺堂纸后,孝子还要送出一顶“轿”在门前路上烧掉,谓“断气轿”,供死者上路远去,此俗五十年代即无。
扎哭丧棒:哭丧棒也叫“泣杖”,用芦柴扎成,上裹白纸条,儿全毛,侄半毛半光,孙全光,重孙上裹红纸条一圈,如死者长子已不在,长孙领丧,称“承重孙”亦为“毛泣杖”。八十年代后拿哭丧棒的范围越来越大,堂侄亦拿半毛半光,叔伯孙亦拿全光,叔伯重孙亦拿带红泣杖,一扎一大抱。
盖脸布、遮身纸:用一尺见方红布把死人脸盖住,两边布角用“光明纸”压好。更用一张白纸盖在死人身上,四边亦用“光明纸”压好,“光明”纸久无售,多以草纸剪碎代之。
引魂照明灯:死人头前、脚后,各点豆油灯一盏,前为“引魂灯”,后为“照明灯”,昼夜不息,“上材”后灯移棺材前后,出棺时熄,带上茔随葬。
封门:人死后,家里的屋门,特别是大门上,都要贴上白纸,谓之封门。
上孝:人死后,儿孙即上孝。民国间一些绅商家都有孝袍。五十年代不再有,只有“搭头”顶于头,麻纰勒于腰(称孝绦),重孙搭头上要缝有红布条。九十年代后,重孙多戴红搭头,上孝时鞋亦“瞒”,儿瞒白,侄、孙瞒蓝,只死一人瞒其半,一对都死全瞒,此俗已无。
送汤:人死儿孙要哭到“土地庙”,叫“送汤”,死后第一次叫“倒头汤”,以后每天三次,分别叫“早汤”、“晌汤”、“晚汤”。起程那一天,早上送汤就有“吹手”跟着,叫“响汤”,中午不送。“文革”中境内7个土地庙全毁,多年送汤风亦止。八十年代,送汤风又起,无土地庙,多在庙址上临时圈席代之。
传事禀:人死后,当天或第二天要派专人到至亲好友家中告知,谓之“报丧”。一些大户还印有“传事禀”,告之死者之卒因、卒时、享年、起程时间。此风久无。八十年代后,一些有地位的人逝世,多在市报上刊登讣告,或在交通道口张贴讣告,以告诸亲友。
上材:又叫“入殓”,亡人在“起程”前装入棺材,有“大殓”、“小殓”两种,大殓先用桐油、石灰将棺材涂一次,更有用松香熬化浇一次,使内部光滑不透气,再用红布镶棺壁,石灰、末香铺底,后铺锦褥。将尸抬入后,用一尺见方的纸三行多层盖好,再培以石灰、末香,最后将石灰、末香全部推到空隙处,使尸体正镶其中,后盖上“锦被”。“小殓”则用灰包把尸体在棺内镶紧。八十年代全部推行尸体火化,而土葬一直延续,骨灰上材入殓者多,过程十分简单。
开吊:也叫“饯程”,群众都称为“起程”或“送盘缠”。当晚要为亡魂饯行。这一天,堂屋门前要搭丧棚,棚正中帘前放祭桌,桌上放遗像,像两侧有联,像前桌上有祭品,清茶水果之类,有筷、杯,祭桌前放席,席上放被,供吊唁者叩头用。丧棚门上悬丧匾,两侧贴孝子挽联,天井各处贴亲友赠送之挽联。大门内设大桌,供乐队鸣奏,门外挂素彩及白色堂号灯(无灯写堂号于白纸上贴门外),告之亲友此处治丧。丧棚旁设“柜书”,收纳亲友唁金及发放“孝布”(以往是孝帽,多在丧棚内给),晚上有轿三顶、花篮、堂号灯等,同随孝子去土地庙。民国间有“马灯会”活动,亲友提马灯在孝子后一齐为死者送行。此风久不存。
辞灵:送盘缠回来,晚饭完,鼓乐高奏,近亲族各户前来送水饺四碗,摆在供桌上,叩头后就撤下,空碗退回,碗口向下,一户接一户,礼簿名下都记“食”字。此俗久无。
点主:主即“神主”,俗称“亡人牌子”,木制,内写亡人生卒年月及坟墓向;外写亡人身份、姓名及神主二字,写时“主”不加点,专门举行仪式,有德高望重的前辈加点。此俗久无。
拜棚子:深夜,鼓乐高奏,大家按关系亲疏,辈份长晚,年龄大小,一一到棚内叩头,完,棚即拆去。
煞盖:死人入殓后,盖未封,待晚辈再次瞻仰遗容。煞盖先启盖,让大家看一眼后盖上,用“竹寨”钉牢,同时棺盖上钉上喜钉。火化推广后,棺内无尸,煞盖俗已无。
移棺:出棺前的五更,由孝子将棺向前移动一下,告知亡人要动身。
出棺:一早抬棺的人和孝子都吃干饭、豆腐汤,叫“杠丧饭”,一定要吃光,不许剩下,饭后把棺材抬起,由阴阳先生(阴阳先生消失后由领汤者)撒一把盐、茶、米、面于棺盖,接着长媳用扫帚在棺盖上扫一下,把所撒者扫入另一手中的畚箕里,后棺材抬出屋,放门前的路上,重新上抬杠。
摔老盆:棺抬门外,老盆随端到门外棺前,抬杠绑好,抬起棺,长子将老盆端起往地上摔,一定摔碎,后棺抬走。
埋坟:棺到茔地,先打“金井”(挖坑),以往多是棺到打好,后多棺到现打,打好后,井中放枣、栗、圆数枚,再将棺抬入,引魂灯、照路灯仍放棺前后。将一张席放棺上,称“包棺席”,孝子每人向棺上填三把土,各自揣一块土回家,抬棺人将坟埋好回家。
抢富贵:孝子回到家,要从一堆火上跨过去,到门前,门前放一凳,凳上放一小匾子,匾里放糕点与红纸包,包里有钱,有多有少,更有空者,孝子每人摸一块糕吃,并摸一红纸包,谁包里钱多谁就抢到了“大富贵”,后把怀里揣回的土扔到床底。富贵一直抢,土已不扔。
伏三:死人埋下后第三天,孝子要上坟,除烧阴纸外,还要给新坟添土,俗称“伏三”,也有“伏二”者。
出棺:九十年代末多为当天伏三。埋坟时孝子下山,在路上休息,待坟埋好,土工下山后,再与家人一起上山添土跪拜,后回家。
报七:人死后每隔七天为祭日,前一天晚上要在门外路上放一小桌,桌上放四碗饺子,四双筷子,四碗清茶,执事者在桌前化纸,孝子孝眷在桌后跪下长哭。俗称“报七”,第二天是“正七”,要到坟上祭扫。每七都报,“七七”就不报了。此俗久简化,只报“头七”和“五七”。在“七七”间,家里还要供“七单子”。五十年代后,“七单子”无人再供。
望七:“五七”那天五更,孝子起来全部跪在天井里的供桌前,面向东方哭泣,传说死者在天最后一次望子望孙,俗称“望七”。
转七:亡人的七数如碰上旧历的“初七”、“十七”、“二十七”,即为“犯七”,“犯七”那一天上坟时,孝子要备一纸伞和49面小三角旗,把纸伞插坟顶,纸旗插在四周,人围坟转,边转边把茶水洒在坟上,长子在前喊:“新死亡魂犯×七”,别人齐答“新死亡魂犯×七”,长子喊:“雨来了”,众呼:“伞下躲”,长子喊:“风来了”,众呼:“旗下躲。”喊一声插一旗,旗插完即结束,众称此为“转七”。
周年:人死满一年,称“头周”,满二年为“两周”,三年为“三周”,逢“周年”晚辈要祭扫。“三周”后即不再祭扫。
冥寿:人死后的整生日谓之“冥寿”,子女要去坟上祭扫,子女过世,下一代就不再祭扫。
放焰口:死人后,一些富家请和尚作的佛事活动,有“三大寺”和“单台”两种。1949年后,境内即不见此俗。
嫌饭:妇女怀孕称“嫌饭”、“有喜”、“害伢子”。有“酸男辣女”、“甜双子”之说。孕妇喜吃酸生男孩,喜吃辣生女孩,喜吃甜生“一对双”,无科学根据。嫌饭妇穿衣要宽松,睡觉要两侧身睡,不可侧一边,行动小心防跌跤,营养要全面,诸多经验,辈辈相传。
偷娘娘鞋:是境内特有风习。婚后不孕妇女,在三月三这一天多叫弟弟(对象弟)到娘娘庙去偷一只娘娘鞋回来,放在床席下,传说可孕。孩生下,再做一只娘娘鞋,连同偷来的一只一起送回娘娘庙。此俗久不存。
拜催生、送生娘娘:原娘娘庙众神殿有催生娘娘和送生娘娘塑像,孕妇多到像前跪拜烧香,求孩子平安落地。”文革”中庙毁后,此风不存。
找守生婆:孕妇临产,要找一年长妇女接生,境内各村向有专门从事接生妇女,众称“守生婆”,六十年代后,孕妇临产多去医院,几十年各村已无“守生婆”。
埋衣胞:胎盘俗称“衣胞”,孩生后,衣胞要埋掉,多埋父母床前,娇惯者埋于路心,让人踩,传说好养活。近代在医院生的“衣胞”概由医院处理,不再埋入地下。
起名:孩子生下后,就要起个名字,叫“小名”,到上学时再起一名,叫大名。随时代发展,孩子生下就得到派出所报户口,报户口时起名都是“大名”,此谓“连根倒”,再无小名之说。
投奶:孩子生下后,多用“沙光鱼”、“大刀鱼”熬汤给孕妇喝,使之早下奶,多下奶,谓之“投奶”。
报喜:孩子生下后,要向娘家报喜,由新婿带红鸡蛋(男孩99个或89个),女孩56个或66个)到岳母家去。只报头两胎,后不再报,实行一胎化后,自多报一次而已。
三朝:孩子生三天,举家庆贺,中午全家会餐。还要把接生老人请来,午后要给新生儿洗澡,同时说喜话。
十二朝:新生儿十二天,平安无事,全家大喜,在天井设香案,点烛焚香,烧“天地皮”,全家老少都叩头,俗谓送催生娘娘和送生娘娘回宫。这天娘家要来人,并送来礼物,俗谓“送馓礼”,到大门口要放鞭。其他亲友也都要送礼到产妇家,凡是送礼到,先是吃一碗泡馓子,中午产妇家要设宴招待,也要把守生婆请来。午饭时,孩子可抱出房给大家看看。饭后,亲友回家要带回些礼物,称“回礼”,同时还要给一些红鸡蛋。对守生婆除给红鸡蛋外,还给些礼物,有给一块面料,有给做一身衣服一双鞋的,在医院生无守生婆,自无此举。
满月:孩子满月,家亦大庆,在堂屋里点烛焚香烧纸,全家向祖先叩头,求保平安。中午设宴招待亲友,外婆家要来人来礼,孩子洗澡后要穿新衣,戴上锁镯,项圈等饰物。满月后,产妇饮食起居可以自由,能干些轻活。六十年代后,形式逐步简化,不再烧纸焚香。
躲尿窝:满月后,产妇娘家要来人把女儿母子一同接回过几天,俗称“躲尿窝”。天数可多可少,最多不过十天。新生儿在外婆家要到灶门口尿尿,用手拿火叉。此习久无。新生儿回家时,外公外婆家还要给些礼物。
剃胎头:孩子过一百天时要剃头,称“剃胎头”,或“剃喜头”。要给理发师喜钱。有的还请吃饭,剃下的胎发要用红布包起,用针缝成一圆球,扣在孩子手腕上,以消灾除邪。要躲过三、五、七月。可提前剃,以避其不吉。有书香之家,胎发送制笔厂制成毛笔留孩子启蒙用。此风已简化。
过头生日:孩子周岁,亲友都来庆贺,送礼,俗云“姑鞋姨袜,舅母一身衣服。”主家中午设宴致谢,宴时放鞭炮,宴后孩子“抓周”(放许多东西给孩子拿)测孩子未来。八十年代后,此俗更浓。
烧盘龙:孩子出天花和疹子,愈后要庆贺,孩子种牛痘结盘,同样庆贺。在大门上插红黄布条旗,在天井拜天地,燃放鞭炮,用面做成薄饼,饼上有面龙,把这饼赠送给左邻右舍,谓能保孩子永无灾患。此俗随天花、疹痘之消灭而消失。
小生日:不是逢十的生日谓“小生日”,只是家里记住,到那一天中午吃干饭,头一碗给过生日者吃。
十岁:算第一个整生日,舅、姑、姨、伯、叔都来祝贺,送礼,中午聚餐,放鞭炮。
二十岁:女性较重视,是在家过的最后一个整生日,年龄相仿的姊妹,同学都来祝贺,男性本不当回事,也就是家里吃顿干饭罢了。随着义务教育普及,高中教育的发展,高中毕业年正是二十岁,参加高考获录取通知者,标有双喜,不论男女二十岁都隆重起来,不少都在酒楼、饭店举行宴会。
三、四十岁:不论男女,都不太注意,只是中午饭多办两样菜,吃第一碗罢了。
五十岁:曾被称为“小寿”、“下寿”。家里要铺寿堂,热闹一番,随着生活水平的
提高和居民平均寿命的增长,这一天过生日者不以为然,多家里自聚,不动外亲友,不铺寿堂。
六十岁:史称“花甲”,《庄子》谓“寿之始”。境内一直很重视,家里要贴寿联,
铺寿堂,上寿供,点烛焚香,供品是寿桃、寿面。前一天晚要“暖寿”,放鞭炮,接受亲友祝贺,更要接受晚辈叩头,当即就给叩头钱。第二天正寿日,寿烛长明,一早全家吃寿面前要燃放鞭炮。中午近亲友仍然欢宴,宴后归。亲友来贺有礼金,有礼品,包粽子、蒸寿桃、扯衣料,回家时礼品要退回一部分,称为“回礼”。九十年代后,此俗有变,暖寿晚多放礼炮,每十岁放一个,后放焰火,礼品不再有包粽、蒸寿桃,多是奶油蛋糕、衣料、羽绒被,更有寿匾寿联。亲友晚上畅饮,第二天还要畅饮,酒宴多在酒楼举行,在家办亦多是由饭店一条龙服务。寿日活动不仅有摄影,更有录像者,热闹非凡。亲友赠礼金时,寿者家寿柜上马上回赠寿品,多是烟一包,寿面一个,寿碗一只。
七十岁:为“古稀”,风习同“六十”。
八十、九十岁:老人年高体弱,有怕赶不上者,过九不过十。过时气氛多不如“六十”、“七十”。为主寿者体弱耳聋眼花,办寿事自己做不了主,家要儿来当。
择基:此事群众十分讲究,认为其影响家势兴衰,子孙盛凄,多找阴阳先生看风水山向。五十年代后,房基多由大队根据规划决定,建房者先向生产队申请,由生产队报大队,大队批准哪里建哪里,无择可言。
择日:基定后,动工日期以往亦多讲究,要请阴阳先生看皇历,选黄道吉日。五十年代后,此风即淡,选逢双日即行,不再求人查书。
奠基:俗称“下崭”,首先要“绷径子”,时称“放线”。后根据线刨墙脚,把墙脚用夯夯实,把门下的“踢脚石”置稳,定向、定水平、定四角。石上放门框,放鞭炮,后根据线下石垒崭。
上梁:墙壁四檐齐后,捎山,后即“上梁”,铺桁条,有五路、七路、九路、十一路。梁上有关处还要贴联,中脊最后上,上好放鞭,撒钱,撒馒头。此俗八十年代后变,上梁联不光贴梁上,更贴门两旁墙上,且多长联,撒钱、撒馒头时更撒糖果,糖果质量越来越高。
落成:房屋建成谓之“落成”。亲友要备礼庆贺,在新屋内主人设宴招待亲友,宴前鞭炮齐鸣。八十年代后更有放烟花者。
迁居俗称“搬家”,雅称“乔迁”。有两种情况,一是迁入新建的房屋中,一是迁入别一处房屋内。迁俗二者同。首先是择日,一直认为“乙亥”日为佳,是一龙入宅,主平安富贵。五十年代后,多择双休日、节假日,家人多在家。东西可提前搬。乔迁日,凌晨起,放鞭炮,提锅,先给灶老爷叩头,请先迁,后迁神主――老一辈遗像和大柜(条桌),再把主妇的“金桶”,所谓子孙桶迁入新居。离开旧居后,门要上锁,不准扫地。十天后方可另住他人。迁居日,更要接受亲友来贺,有贺金,有贺匾、贺幛、贺联,更有贺蛋糕、糖果,主家要设宴招待。
出远门:境处山旯旮,居民很少出远门。出远门三天前即注意饮食斋戒。上路那一天,家人要送出庄,在路头放鞭炮,烧阴纸,企求一路平安,然后相互揖别,此俗早亡。
剪扫晴娘娘:天久雨不晴,一些老人会用红纸剪一妇女手执扫帚的图案,两个相向贴在堂屋门两侧墙上,以为如此天可立晴。此俗久无。
求雨:过去久旱无雨,地方乡绅就组织群众求雨,由大户筹钱,开展活动,到庙里烧香叩头求签问课,祈求神灵下雨,组织男青少年赤脚光身,头戴柳条帽去东山顶黄檩庙抬下黄檩二帝,去南山由吾庙抬下“由吾老爷”,放在用翠柏搭成的轿内,每轿由四人抬着,更有四人抬着一条彩色泥龙,在大寺大白果树下(原新县小学院内)集合。出动时,前有几面龙旗开道的仪仗队,抬龙,抬菩萨轿的跟着,轿后有伞盖,后面是化装起来的雷公、雨师、龙王、风伯、电母(闪电娘娘),各执其器,一些光身赤脚的青少年,每人执一面小幡,幡上写“沛然下雨”、“油然作云”、“普降甘霖”、“田中水满”等,跟着走街过巷。边走边呼:“呼龙雨,下大雨,大雨哗哗下,小雨不断头……”一些慈善的大户在门前的路上摆大桌,桌上点香焚烛,迎接求雨队伍到来,称为“接驾”,并在路旁供水,认为此可感动老天下雨。一连求多天,早出晚归,东求到中云、墟沟,西求到猴嘴、大村,声势浩大,天真的下雨,黄檩二帝、由吾老爷全部“装金”送回庙,把泥龙送往南山乌龙潭,以回龙宫。凡求雨,大伙集中吃面条,以示庆贺。如求不下,把菩萨放露天晒几天就差人送回,泥龙砸碎拉倒。这完全是迷信活动,五十年代后不再有。
压雹:境内把“冰雹”称为“冷枕”。在下冰雹时,老人多把铁器什物往天井扔,传说可压住冰雹,以免冰雹砸坏庄稼,此俗久绝。
躲半天子:疟疾,俗称“打摆子”、“打半天子”,得此病多不用药,而是到发病那一天,到生地方躲起来,以为可愈,此俗久绝。
止孩子夜哭:孩子夜哭,多用红纸条,上写“天黄地绿,我家小孩夜哭,识字君子一读,一觉睡到日出。”或“天黄黄,地黄黄,我家有个夜啼郎,识字大哥读一遍,一觉睡到大天光。”贴于路口墙上,以为有效,此俗亦绝。
划炸腮:腮腺炎境内称“起炸腮”,多不求医,而求老先生(知识分子)用墨对着夕阳涂抹,边抹嘴里边念咒语,连涂几次即愈。此皆古墨之功。”文革”后,此俗无。
下翳:孩子眼角膜有翳点,不求医,大人抓了七料盐,把孩子带到井上,围井口转,边转边喊,大人问,小孩答。“做什么的?”“下翳啊!”“翳好了!”“跟×走家啊!”说一次往井中丢一粒盐,丢完带孩子回家。此俗久绝。
第四节&& 宗教信仰
道教是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起于民间,又回归民间。其源为老庄,其成教则为东汉之张道陵,张道陵沛国丰人,即今之徐州市丰县人。传说曾来境内东南山间修炼成道,作鼎书经,埋于山中。此山后人多称为“张道庵”。张道陵西去四川传教后。山中蓬门府洞,多久为方士居。隋初,沭阳方士由吾道荣弃官来此,居韩李村南之大团山修炼,“不谈晋代功名簿,为爱山林日月新。”“杖藜野服采芝苹。”由吾道荣羽化后,群众为其塑像,将其蓬居改为“由吾庙”,将塑像放其中,尊称“由吾老爷”,供世人瞻仰。唐代皇帝姓李,与老子同姓,大多数皇帝崇奉道教。“三元”故事在云台地流传,加之吕洞宾的父亲吕让曾为海州刺史,云台前后建起许多道教宫观,“三元宫”、“玉皇宫”、“纯阳庵”、“三官庙”等。道教活动空前繁盛,宋代黄岩又来境内修炼,元代朝廷亦重道教,全真派教主丘处机曾隐中云之长春庵。明清间,民信道,亦信佛,佛道在群众心中融为一体,算命、抽签、切八字、看阴阳,成为民间常事。“九天应元雷声普化天尊”走进各家堂屋,“主天之灾福,持物之权衡。”从玉皇大帝到吕洞宾,从太上老君到张天师,从三元到八仙,都得群众信仰。正月十五,七月十五,十月十五,群众都很重视。民国间,境内道士生活无定处,后多还俗,只有西庄村北的“田横祠”里的四五个道士,长年厮守庙中,为人们持剑摇铃,画符扬幡,念经诵咒,发放符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境内道士全部归里为俗民。然群众之“阴功积德”、“善恶有报”的道家观念却长存于心,救人急难一直为民众所追求。
佛教传入云台最先在宿城法起寺,隋唐释学在境内士大夫层广为流传。群众也多信奉,观世音成为群众心目中一圣。东山一峰众呼“石观音”,南山顶建“北海观音寺”,元和十五年(806年),新县庄西头建成“兴国禅寺”(即镇防保所一段),为佛界栖禅佳处。开成四年(839年),日本入唐求法学问僧圆仁,途经宿城,专程来境内兴国寺寻求佛法。每年四月初八佛诞日,六月十九观音成道日,群众必到庙进香。唐僧西天取经和云台地区三元传说融为一体,群众奉如来至高无上。神通广大,大闹天宫,连玉皇大帝也奈何不得的孙悟空,最终跳不出如来手心。佛家语“在劫难逃”成为境内群众的口头禅。明鲁玉孙及淮安谢淳到云台,大修殿宇,道之宫观尽佛栖,明朝廷神宗续颁藏经敕谕,首点“三官庙住持及僧众”。“三官”僧崇,佛道融一。境内孝妇祠、祥云观、兴国寺为僧尼活动地,将军庙、关帝庙、由吾庙为乾坤道修炼处,可相互来往互补有无。“六道轮回”和“善恶有报”几混为一。清末陶澍身为两江总督,道光壬辰(1832年)巡海来海州,专到境内娘娘庙焚香乞子,第二年子抱怀中,遂蠲俸兴工,大修殿宇。辛亥革命,兴国寺改为新县小学,僧众南去三元宫,可群众一直以“大寺”呼之。抗日战争期间,云台僧众曾奋起抗战,娘娘庙住持僧能雨为日寇所不容。女尼姑介有进庙住持。云台三奥,“娘娘庙和尚看”终于改为尼姑看。抗战胜利,介有圆寂,其徒方莲继之。庙内办启新中学,然泥塑未动,尼侣未去,香火一直未断。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娘娘庙佛事活动依旧,“文革”中,祥云观改为酒厂,后毁去。娘娘庙毁后,在内办粉丝厂,方莲年高圆寂,其他尼侣多返俗。信佛者活动无处,每逢三月三、十月十五庙会,暗地去粉丝厂烧香者年年有人,并丢下香钱给厂内看门的。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得到落实。日,经云台区政府批准,兴国禅寺在娘娘庙的旧址上恢复重建,常生法师前来担任住持,对外发表“缘启”,接待佛界信仰者拜霭。1997年春,常生去南城,海慈法师为庙内住持,7月30日,孝妇殿在原殿基上重建,破土动工。11月14日即告竣,新塑孝妇像。于十月十五娘娘奶生日时,对群众开放,迎接佛界人士进拜。日,山门新建,中国佛协副主席,省佛协主席茗山法师亲题“兴国寺”三字,雕勒于石,镶于门额。2001年,新建“观音殿”;2003年,大雄宝殿奠基,一座崭新宏伟的“兴国寺”在狮子山下展现古典雄姿,可群众仍呼曰“娘娘庙”,成为连云港市东部城区的佛界信仰者的活动重地。地方群众三月三、十月十五,进香再度成俗,平时进香者长年不绝。
基& 督& 教
基督教在清末即传入海州,境内群众无信者。民国间,信者亦不多。为让群众了解基督教义,新浦教堂曾多次来人,在新县丰泰大楼上聚众宣讲《新旧约全书》,听者不少,听完即了,信者始终几个。抗战胜利,美国传教士明乐林,用联合国救济总署救济物质,给境内中小学生发放牛奶、汤粉。1949年后,境内基督活动停止。
1982年,中共中央(82)19号文颁发,重申信教自由。日,连云港市基督教“三自”爱国会及连云港市基督教协会建立,朝阳的几位老教徒积极去新浦活动。1985年,乡党委、政府、经委、招待所由新县老街里迁入新大楼后,几位老教徒积极申请在朝阳设聚会点。日,云台区人民政府批复后,乡政府决定原招待所连同原小会堂全部作为基督教活动场所。6月25日即开堂活动,由老教徒张义聪负责,境内教徒大增,大家积极解囊捐赠,拆除原有旧房,新建教堂。日奠基,11月22日竣工,在新教堂内举行庆典。新教堂228平方米,庄严宏雅,其它另有平房228平方米,连同前后两院落,总面积达693平方米,给教徒活动一个宽裕的空间。日,在云台区统战部的帮助下,组建教务管理小组,老教徒张义聪年事已高,由沙集胡维萍担任组长,连同其他四人,共同负责堂内活动、经费收支诸事。到2003年,境内有教徒359余人,其中受洗者只281余。每周礼拜天,境内基督教徒自觉聚教堂,路近者三五成群,手拿《圣经》按时进坐,路远者骑自行车、三轮车,络绎赶在时间前头,静听讲解《圣经》,齐唱赞美诗,星期三亦有活动。年间,多次集资帮助贫困户解决生活及孩子上学问题,前后达四万多元。每逢节假日,教徒虔诚,走上街头,自带工具,清扫街道,风后除垃圾,雪后清积雪,献爱心于广大群众。每年圣诞,教徒自觉开展文娱活动,排演节目,举办演唱,歌颂圣诞。
书记信箱 | 镇长信箱 | 便民服务 | 相关链接
地址:江苏连云港朝阳街道办事处
邮编:222000
邮箱:webmaster@
版权所有:连云港朝阳街道办事处
备案号:苏ICP备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睡觉不枕枕头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