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通气 肺换气气从哪一级开始?

第一章 概述 一、名词解释 1.基础医学 2.新陈代谢 3.非条件反射 4.条件反射 5.反应性 二、填空题 1.生命的基本表现有 和 。 、 、 、 、 、2 .人体功能活动的调节方式有 和 3. 反射弧包括 和 三、问答题 1.基础医学包含哪些学科? 2.正、负反馈的区别是什么? [参考答案] 一、 名词解释 。 、 五个部分。 、、、1.基础医学是研究机体结构组成、功能代谢、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以 及药物与机体相互作用的规律和原理的科学。 2.新陈代谢是活细胞中全部化学反应的总称,是生物体内同外界不 断进行的物质和能量交换的过程, 它包括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两个方 面。 3.非条件反射是指在物种进化过程中逐步形成的,不必特殊训练的 一类反射。 4.条件反射是人和高等动物在个体生活过程中,根据个体所处的生 活条件而建立起来的一类反射。 5.反应性是指生命体在受到来自外界和内部刺激时,均具有产生反 应的能力。 二、填空题 1.新陈代谢 2.神经调节 3.感受器 三、问答题 1.基础医学包含人体解剖学、组织胚胎学、细胞生物学、生理学、 生物化学、微生物学、免疫学、医学遗传学、分子生物学、病理学、 病理生理学、药理学等学科。 2.负反馈:是指反馈信息与调节信息的作用性质相反的反馈。是可逆 的过程。其生理意义在于使某种生理功能在一定水平上保持相对稳 定,而不致发生过大波动。 正反馈:是指反馈信息与调节信息的作用性质相同的反馈。是不可逆 的过程。其生理意义在于使某种生理过程逐渐加强,以迅速达到需要 的状态的水平,从而使某种生理功能尽快完成。 生长发育 体液调节 传入神经 生殖遗传与变异 自身调节 中枢神经 传出神经 效应器 反应性 第二章 细胞概述 一、 名词解释 1.易化扩散 2.主动运输 3.协同运输 4.载体蛋白 5.通道蛋白 6.Na+—K+泵 7.核小体 8.常染色质 9.异染色质 10.细胞骨架 11.G 蛋白 12.第二信使 13.细胞分化 14.胚胎干细胞 15.成体干细胞 二、选择题 A 型题 1、生命活动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是 A.细胞核 B.细胞膜 C.细胞器 D.细胞质 E.细胞 2、目前发现的最小的细胞是 A.细菌 B.双线菌 C.支原体 D.绿藻 E.立克次氏体 3、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都具有的细胞器是 A.中心体 B.线粒体 C.核糖体 D.高尔基复合体 E.溶酶体 4、细胞内的遗传信息主要贮存在 A.DNA B.rRNA C.mRNA D.ATP E.tRNA 5、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是 A.氨基酸 B.核苷酸 C.脂肪酸 D.磷酸 E.乳酸 6、生物膜的主要化学成分是 A.蛋白质和核酸 B.蛋白质和糖类 C.蛋白质和脂肪 D.蛋白质和脂类 E.糖类和脂类 7、膜脂中最多的是 A.脂肪 B.糖脂 C.磷脂 D.胆固醇 E.以上都不是 8、生物膜的液态流动性主要取决于 A.蛋白质 B.多糖 C.类脂 D.糖蛋白 E.糖脂 9、主动运输与入胞作用的共同点是 A.转运大分子物资 B.逆浓度梯度运输 C.需载体的帮助 D.有细胞膜形态和结构的改变 E.需消耗代谢能 10、目前得到广泛接受和支持的细胞膜分子结构模型是 A.单位膜模型 B.“三夹板”模型 C.流动镶嵌模型 D.晶格镶嵌模型 E.板块镶嵌模型 11、通常在电镜下可见核外膜与细胞质中哪种细胞器相连 A.高尔基复合体 B.溶酶体 C.线粒体 D.粗面内质网 E.滑面内质网 12、核仁的功能是 A.合成 DNA B.合成 mRNA C.合成 rRNA D.合成 tRNA E.合成异染色质 13、真核细胞与原核细胞最大的差异是 A.核大小不同 B.核结构不同 C.核物质不同 D.核物质分布不同 E.有无核膜 14、核小体的化学成分是 A.RNA 和非组蛋白 B.RNA 和组蛋白 C.DNA 和组蛋白 D.DNA 和非组蛋白 E.DNA、RNA 和组蛋白 15、组成微丝最主要的化学成分是 A.球状肌动蛋白 B.纤维状肌动蛋白 C.原肌球蛋白 D.肌钙蛋白 E.锚定蛋白 16、糖酵解酶系主要存在于 A.内质网 B.溶酶体 C.线粒体 D.细胞质基质 E.高尔基复合体 17、在线粒体中,三羧酸循环反应进行的场所是 A.内膜 B.膜间腔 C.基质 D.基粒 E.外膜 18、细胞有氧呼吸并进行氧化磷酸化的场所是 A.核糖体 B.线粒体 C.细胞膜 D.粗面内质网 E.高尔基复合体 19、线粒体最富有标志性结构是 A.双层膜 B.嵴 C.基粒 D.mtDNA E.核糖体 20、正常线粒体的寿命约为一周,残损线粒体的清除主要靠 A.溶酶体的异噬作用 B.溶酶体的自噬作用 C.溶酶体的自溶作用 D.溶酶体的粒溶作用 E.细胞膜的胞吐作用 21、高尔基复合体的小囊泡主要来自 A.溶酶体 B.粗面内质网 C.微粒体 D.滑面内质网 E.以上都不是 22、高尔基复合体的主要生物学功能是 A.合成蛋白质 B.合成脂类 C.对蛋白质进行加工和转运 D.参与细胞氧化过程 E.消化异物 23、高尔基复合体最重要的部分是 A.扁平囊 B.大囊泡 C.小囊泡 D.液泡 E.微泡 24、细胞消除衰老破损的细胞器的作用是 A.溶酶体的自噬作用 B.溶酶体的异噬作用 C.胞内消化作用 D.残质体出胞作用 E.溶酶体粒溶作用 25、溶酶体所含的酶是 A.氧化酶 B.ATP 合成酶 C.糖酵解酶 D.脱氢酶 E.酸性水解酶 26、溶酶体酶进行水解作用最适 PH 值是 A.3~4 B.5 C.7 D.8 E8~9 27、人类细胞最普遍的增殖方式是 A.无丝分裂 B 有丝分裂 C.减数分裂 D.多极分裂 E.核内分裂 28、细胞中 DNA 的量增加一倍发生在 A.GO 期 B.G1 期 C.G2 期 D.S 期 E.M 期 29、体细胞经过一次有丝分裂,结果可产生 A.多个相同的子细胞 B.多个不同的子细胞 C.两个相同的子细胞 D.两个不同的子细胞 E.一个与母细胞相同的子细胞 30、一个卵母细胞经过减数分裂形成几个卵细胞 A.1 个 B.2 个 C.3 个 D.4 个 E.8 个 31、一般情况下细胞周期中时间最短的是 A.GO 期 B.G1 期 C.G2 期 D.S 期 E.M 期 32、在细胞周期中处于暂不增殖状态的细胞是 A.GO 期细胞 B.G1 期细胞 C.G2 期细胞 D.S 期细胞 E.不育细胞 33、同源细胞逐渐变为结构和功能及生化特征上相异细胞的过程是 A.增殖 B.分裂 C.分化 D.发育 E.衰老 34、细胞的衰老死亡与机体的衰老死亡是 A.一个概念 B.两个概念 C.因果关系 D.主次关系 E.以上都不是 35、在一般情况下,细胞的程序性死亡是 A.坏死 B.病理性死亡 C.衰老性死亡 D.凋亡 E.以上都不是 三、填空题 1、 目前发现最小、 最简单的原核细胞是 是其细胞内唯一的一种细胞器。 2、真核细胞与原核细胞最主要的差别是:前者具有 仅具有 。 、 、 ,而后者 , 它的结构相当简单,3、小分子物质进入细胞的方式有 和 。4、动物细胞中胆固醇的跨膜转运是一种 5、内质网可分为 和的内吞作用。 两类。 称为形成6、高尔基体呈弓形或半球形,凸出的一面对着 面或顺面。凹进的一面对着 面都有一些或大或小的 。称为成熟面或反面。顺面和反7、 真核细胞中, 属于双膜结构的细胞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而属于内膜系统的结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人体细胞的分裂方式为 和 9 、减数分裂的主要特点是 DNA 子细胞。子细胞的染色体数 。 10、 与信号转导有关的受体分为 4 类: 、 四、问答题 1.试述核酸分子、蛋白质分子的组成、结构和功能。 2、以Na+—K+泵为例说明细胞膜的主动运输过程及其在细胞生命 活动中的重要作用。 3、以肝细胞吸收 LDL 颗粒为例,说明受体介导的内吞作用的基本过 程。 4、叙述核膜的结构及其在核质交换中的作用。 5、核仁的功能。 6、核糖体的化学组成、结构和功能。 7、试述内膜系统的组成及主要功能。 8、高尔基体的结构和主要功能。 9、溶酶体的分类和主要功能。 10、过氧化物酶体的主要功能。 11、微管微丝的结构、功能。 12、简述 G 蛋白的作用机制。 。 。 ,细胞 、 ,最终形成 、 13、简述 cGMP 细胞信号转导途径。 14、细胞凋亡的生物学意义。 15、减数分裂的意义。 [参考答案] 一、 名词解释 1.在介导蛋白的帮助下,使所需运送的物质顺着其浓度梯度或化学 梯度,不消耗能量的一种跨膜运输,所有的通道蛋白和部分载体蛋白 采用这一运输方式。 2.由载体蛋白介导的物质逆浓度梯度或逆电化学梯度的跨膜运输, 是一种消耗能量的运输方式。 3.在载体蛋白介导的物质运输中,主动运输不直接由 ATP 供能,而 由储存在膜上离子梯度中的能量来驱动, 这一能量来源与进行耦联运 转的蛋白相联系来完成物质跨膜运输, 即一种物质的运输依赖于第二 种物质同时运输。 4.存在于细胞膜上能与特异性分子结合然后通过其自身构象改变, 允许该物质穿过膜进入膜另一侧蛋白质。 5.能形成贯穿膜脂双层的亲水孔道,使一些特异的物质经过它顺浓 度梯度从膜的另一侧进入另一侧的蛋白质。 6.又称 Na+—K+—ATP 酶,由大亚基和小亚基构成,具有 ATP 酶活 性, 通过主动运输 “出钠入钾” 保持细胞内高钾, 细胞外高钠的状态。 7.是染色体的基本结构单位,由组蛋白组成八聚体核心颗粒,DNA 分子在核心颗粒上缠绕 1.75 圈即形成核小体。 8.间期中结构松散,碱性染色着色较浅,螺旋化程度低,有转录活 性的染色质,多位于核中央。 9.间期中结构紧密,碱性染色着色深,螺旋化程度较高,无转录活 性,一般位于核边缘的染色质。 10.充满真核细胞内,由蛋白纤维交织而成的立体网状结构,主要组 成成分有微管、微丝、中间纤维三种类型,几乎参加细胞的一切生命 活动。 11. 通常所指的是信号转导过程中与受体偶联的鸟苷酸的结合蛋白由 α β γ 亚单位构成。功能是与受体偶联,将信号传递到细胞内。 12 . 第 一信 使与受 体 作 用后 在细胞 内 最 早产 生的信 号 分 子, 有 CAMP,CGMP,Ca 离子等。 13. 指从受精开始的个体发育过程中细胞之间逐渐产生稳定性差异的 过程。 14.是指存在于早期胚胎中,具有多分化潜能的细胞,可在体外无限 增值并保持未分化状态, 具有分化为胎儿或成体动物各种细胞类型的 潜能。 15. 在成体组织内具有自我更新能力及分化产生一种或一种以上子代 组织细胞的未成熟细胞。 二、选择题 A 型题 1.E 10. C 18. B 2.C 11. D 19. B 3. C 12. C 20. B 4.A 5.A 6.D 7.C 15. A 23. A 8.C 16. D 24. A 9.E 17. C 25. E13. E 21. B14. E 22. C 26. B 34.B27. B 35.D28. D29. C30. A31. E32. A33. C三、填空题 1、支原体 2、细胞核 3、简单扩散 4、受体介导的 5、粗面内质网 滑面内质网 细胞膜远离细胞中心 质膜 内质网 囊泡 溶酶体 核糖体 拟核区 协助运输 主动运输 基团转移6、细胞中心或内质网 7、线粒体 8、有丝分裂 9、复制一次 核被膜高尔基复合体减数分裂 分裂二次 4 减半 G 蛋白偶联的受体10 、生长因子类受体 细胞核受体 四、问答题配体闸门离子通道1、核酸由单核苷酸聚合而成,由戊糖、磷酸及含氮碱基 AGCTU 组 成。 (1)DNA:双链,螺旋状多聚体,由脱氧核糖磷酸及 AGCT 组成。 功能:储存、复制、传递遗传信息 (2)RNA:由核糖、磷酸及含氮碱基 AGCU 组成。 1)mRNA:单链,主要功能:作为模板合成蛋白质。 2)tRNA:三叶草型,功能:转运氨基酸,作为反转录 时的引物。 3)rRNA:分子量最大,单链,主要功能:参与核糖体 的形成。 4)SnRNA:主要功能是参与基因转录产物的加工过程。 蛋白质是由各种氨基酸按一定的顺序以肽 键连接而成的多聚体。 功能: ①作为生物催化剂②代谢调节③运动保护④物质转运储 存⑤运动和支持⑥参与细胞间的信息传递。 2、 过程:①Na 与 ATP 酶结合②ATP 酶去磷酸化③释放 Na④K 与 ATP 酶结合⑤ATP 酶去磷酸化⑥释放 K 离子 作用:直接效果是维持了细胞内低钠高钾的特殊离子浓度。 间接效应是:①调节细胞容积; ②物质吸收; ③胞内高钾是蛋白质合成及糖酵解过程中重 要酶活动的必要条件,也能保持胞内渗透 压; ④膜电位的产生。 3、LDL 颗粒通过 APO B100 与细胞质膜上 LDL 受体相结合后,细胞 表面形成有被小窝, 继而生成有被小泡进入细胞, 有被小泡脱去外衣, 并与胞内体的小嚢泡结合形成大的内体 ; 带有受体的部分膜结构芽 生、脱落,再与质膜融合,受体又回到质膜,含 LDL 的内体与溶酶 体融合,LDL 被消化。 4、电镜下由以下组成: 外核膜: 外表面有核糖体合成蛋白质与细胞核在 细胞内的定位有关。 内核膜: 面向核质的一层膜, 内表面有核纤层对内核膜有支持的作用。 核间隙:与粗面内质网腔相通含有多种蛋白的酶。 核纤层:对内核膜有支持的作用。 核孔:由孔环颗粒(内外两圈各 8 个) ,边围颗粒(8 个) ,中央颗粒 组成。 功能:①允许水容性物质运输②选择性运输大分子物质。 核孔复合体:介导细胞核与细胞质间的物质运输。 5、合成核糖体 RNA 和装配核糖体。 6、化学组成:大亚基 28SrRNA、5.8SrRNA、5SrRNA、49 种蛋白质; 小亚基 18SrRNA、和 33 种蛋白质。 结构:非膜性细胞器,直径约 15—25nm,电镜下由高电子密度的圆 形或椭圆形成致密的颗粒。 功能:参与蛋白质的生物合成。 7、组成:内质网、高尔基体、溶酶体、过氧化物酶体。 功能:内膜系统的存在,使各细胞器被分成若干个区域,各种生化反 应互不干扰, 在结构功能上又相互辅助延续, 提高了细胞的代谢效率。 主要功能是蛋白质的合成和分选。 8、由蛋白质和脂类构成:形成面、中央扁平囊区、成熟面。 功能:高尔基体在细胞分泌活动中起着重要的运输作用,在分泌颗粒 的形成过程中起着浓缩、修饰、加工等作用。 9、 (1)初级溶酶体 次级溶酶体 (2)内体性溶酶体 吞噬性溶酶 体:自噬性溶酶体、异噬性溶酶体、残余小体 功能: (1)对细胞内物质进行消化; (2)对细胞外物质消化; (3)溶酶体的自溶与器官发育; (4)溶酶体与激素分泌的调节。 10、 (1)对有毒物质的解毒作用; (2)对细胞氧张力的调节作用; (3)对氧化型辅酶 I 的再生作用; (4)参与核酸、脂肪和糖的代谢。 11、微丝:双螺旋结构,由球状肌动蛋白和肌球蛋白构成。 功能: (1)构成细胞的支架,维持细胞形态; (2)作为肌纤维的组成成分,参与肌肉收缩; (3)参与细胞分裂; (4)参与细胞运动; (5)参与细胞内物质运输; (6)参与细胞内信号传导。 微管:由微管蛋白和微管结合蛋白组成的中空圆柱状结构。 功能: (1)维持细胞的形态; (2) 构成纤毛, 鞭毛和中心粒等细胞运动器官, 参与细胞运动; (3)参与细胞内物质运输; (4)参与细胞内信号传导; (5)维持细胞器的位置,参与细胞器的位移。 12、在静息状态下,G 蛋白以异三聚体存在于细胞膜上,与 GDP 结 合,此时,与受体分离,当配体与受体结合时受体构象改变,与 G 蛋白的α 亚基接触,导致α 亚单位与 GDP 的亲和力下降,与 GTP 亲 和力增加, α 亚单位转而与 GTP 结合,导致其本身构象改变,一方 面使α 亚单位与β γ 亚单位分离,另一方面促使与 GTP 结合的α 亚 单位与受体分离,成为游离状态,这是 G 蛋白的功能状态,能调节 细胞内的效应蛋白的生物学活性,实现细胞内外的信号传递。 13、膜结合的 GC 是一种跨膜蛋白,其细胞表面结构域起受体作用, 能与神经肽等第一信使反应,该蛋白朝向胞质一侧的结构域,能分解 GTP 形成 CGMP, 当神经肽与 GC 的受体部位结合后触发该蛋白质的 构象改变,使 GC 活化而有酶活性,可溶性 GC 在细胞质内需第二信 使 NO 才能激活,形成的 CGMP 可进一步作用于细胞内的蛋白质分 子,视网膜中直接作用于离子通道,在其他细胞中 CGMP 可激活 PKG,后者使蛋白磷酸化。 14、 (1)维持内环境稳定; (2)确保正常的生长发育; (3)积极参与机体防御。 15、 (1)保证生物体上下代之间体细胞染色体数目的恒定,维持遗传 基础的稳定性; (2)存在使生物遗传基础,发生变异的机制,提高机体对环境的 适应能力。 第三章 细胞内生物大分子的结构与功能 第一节 蛋白质分子结构与功能 一、名词解释 1.蛋白质等电点( isoelectric point, pI ) 2.蛋白质的变性作用(denaturation of protein) 二、选择题 A 型题 1.各种蛋白质中氮的含量接近,约为: A.8% B.12% C.16% D.20% E.24% 2.某一溶液中蛋白质的百分含量为 55%,此溶液的蛋白质氮的百分 浓度为 A.8.8% B.8.0% C.8.4% D.9.2% E.9.6% 3.有一混合蛋白质溶液,各种蛋白质的 pI 分别为 4.6、5.0、5.3、 6.7、7.3。电泳时欲使其中 4 种泳向正极,缓冲液的 pH 应该是 A.5.0 B.4.0 C.6.0 D.7.0 E.8.0 4.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是 A.L-α -氨基酸 B.D-α -氨基酸 C.L-β -氨基酸 D.L-D-α 氨基酸 E.D-β -氨基酸 5.维系蛋白质一级结构的化学键是 A.氢键 B.肽键 C.盐键 D.疏水键 E.范德华力 6.α 氨基酸共有的颜色反应是 A.双缩脲反应 B.茚三酮反应 C.坂口反应 D.米伦反应 E.Folin 酚试剂反应 7.蛋白质在电场中移动的方向取决于: A.蛋白质分子中碱性氨基酸与酸性氨基酸的含量 B.蛋白质分子所带的净电荷 C.蛋白质分子的空间结构 D.蛋白质侧链的游离基团 E.蛋白质分子的二级结构 8.蛋白质多肽链具有的方向性是 A.从 3' 端到 5' 端 B.从 5' 端到 3' 端 C.从 C 端到 N 端 D.从 N 端到 C 端 E.以上都不是 9.蛋白质溶液的稳定因素是 A.蛋白质分子表面的水化膜和电荷 B.蛋白质分子表面的疏水基团相互排斥 C.蛋白质溶液的黏度大 D.蛋白质溶液不属于胶体溶液 E.以上都不是 10.蛋白质的变性是由于 A.蛋白质一级结构改变 B.蛋白质空间构象的破坏 C.辅基的脱落 D.蛋白质的水解 E.以上都不是 三、填空题 1. 人 体 蛋 白 质 的 基 本 组 成 单 位 为 种。 2、体内有生物活性的蛋白质至少具备 结构。 3. 多肽链中氨基酸的 为 四、问答题 1.蛋白质变性的机制是什么?蛋白质变性后有哪些改变。 举例说明 实际工作中应用和避免蛋白质变性的例子。 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1.一种蛋白质净电荷为零时的溶液 pH,此时该蛋白质在电场中无移 动。 2.在某些理化因素的作用下,破坏了氢键等非共价键,致蛋白质的 空间构象遭到破坏,从而导致蛋白质的理化性质和生物学活性改变, 称为蛋白质变性。 二、选择题 。 。 ,称为一级结构,主要化学键 结构,有的还有 ,共有 1.C 2.A 3.D 4.A 5.B 6.B 7.B 8.D 9.A 10.B 三、填空题 1.氨基酸 20 2.三级结构 3.排列顺序 四、问答题 1.蛋白质变性的机制是在某些理化因素作用下,维持蛋白质空间结构 的次级键断裂,空间结构破坏。 蛋白质变性后的改变主要有溶解度降低 , 黏度增加 , 结晶力消 失,生物学活性丧失,易被蛋白酶水解。例临床上用 75%酒精消毒注 射局部皮肤的机理就是利用了酒精这种有机溶剂能迅速进入细菌体 内,使菌体蛋白质的空间结构破坏,发生变性作用,从而使之失去致病 能力.再例如临床上使用的蛋白质类药物的保存 ,即是根据高温能使 蛋白质变性,为防止蛋白质类制剂发生变性需低温保存。 四级结构 肽键第二节 酶的结构与功能 一、 名词解释 1.同工酶(isoenzyme) 2.竞争性抑制(competitive inhibition) 二、选择题 A 型题 1.关于酶的正确论述是 A.酶的活性是不可调节的 B.所有酶的催化反应都是单向反应 C.酶的活性中心只能与底物结合 D.单体酶具有四级结构 E.酶活性中心的维持需要活性中心外的必需基团 2.酶与一般催化剂的共同点是 A.增加产物的能量水平 B.降低反应的自由能变化 C.降低反应的活化能 D.降低反应物的能量水平 E.增加反应的活化能 3. 以下哪项不是酶的特点 A.多数酶是细胞制造的蛋白质 B.易受 pH,温度等外界因素的影响 C.能加速反应,也能改变反应平衡点 D.催化效率极高 E.有高度特异性 4.加热使酶失活是因为 A.酶的一级结构和空间结构同时遭到破坏 B.酶的一级结构遭到破坏 C.酶的空间结构遭到破坏 D.酶不再溶于水 E.酶的沉淀 5.关酶的辅助因子的不正确描述是 A.金属离子多为辅基 B.维生素的衍生物多为辅酶 C.辅助因子不参与酶活性中心的形成 D.可用透析的方法除去辅酶 E.酶蛋白决定反应的特异性 6.酶的特异性是指 A.酶蛋白与辅酶的特异结合 B.酶对其所催化的底物具有选择性 C.酶在细胞中的特异定位 D.酶催化反应的机制各不相同 E.同工酶催化的化学反应相同 7.酶促反应动力学研究的内容是 A.酶原激活过程 B.酶的电泳行为 C.酶的分类 D.酶促反应速率及其影响因素 E.酶分子的结构 8.影响酶促反应速率的因素不包括 A.底物浓度 B.底物种类 C.酸碱度 D.温度 E.酶浓度 9. 含 LDH5 丰富的组织是 A.肝组织 B.心肌 C.红细胞 D.肾组织 E.脑组织 三、填空题 1. 过程。 2. 酶活性是指 。 时的 的激活实质上是酶的 形成或暴露的3 . Km 值等于酶促反应速度为最大反应速度 浓度。 四、问答题 1.不可逆性抑制作用和可逆性抑制作用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2.举例说明酶的竞争性抑制作用及其实际应用意义。 参考答案 一、 名词解释1.在同一种属、同一机体的不同组织,甚至在同一组织细胞的不同细 胞器中存在着催化相同的化学反应,而分子结构、理化性质和免疫学 性质不同的一组酶。 2.有些抑制剂与底物的结构相似,能与底物竞争酶的活性中心,从而 阻碍酶-底物复合物的形成。这种抑制作用称为竞争性抑制作用。 二、选择题 1.E 2.C 3.C 4.C 5.C 6.B 7.D 8.B 9.A 三、填空题 1.酶原 活性中心 2.催化化学反应的能力 3.一半 四、问答题 1.不可逆抑制作用的抑制剂以共价键与酶的必需基团结合, 抑制 酶的活性。不能用透析或超滤等方法将抑制剂与酶分开,但有时可用 化学方法除去抑制剂使酶复活。 可逆性抑制作用抑制剂与酶的结合是 非共价键的,结合较疏松,可用透析等物理方法解除抑制剂对酶的抑 制作用。 2.竞争性抑制剂的结构与底物结构相似,可与底物竞争结合酶 的活性中心而抑制酶的活性,发挥抑制作用称为竞争性抑制作用。抑 制程度取决于抑制剂与酶的相对亲和力以及与底物浓度的相对比例。 磺胺类药物是竞争性抑制作用的典型实例。 对磺胺类药物敏感的细菌 在生长繁殖时,不能直接利用环境中的叶酸,而是在菌体内二氢叶酸 合成酶的催化下,利用对氨基苯甲酸、谷氨酸和二氢蝶呤为底物合成 二氢叶酸。磺胺类药物的化学结构与底物对氨基苯甲酸相似,是二氢 底物 叶酸合成酶的竞争性抑制剂而抑制二氢叶酸的合成。 二氢叶酸是四氢 叶酸的前体,后者是一碳单位代谢的辅酶。细菌由于一碳单位代谢障 碍而导致核苷酸及核酸的合成受阻,其生长繁殖受到抑制。根据竞争 性抑制的特点,服用磺胺类药物时必须保持血液中的高浓度,以发挥 其有效的抑菌作用。人类能直接利用食物中的叶酸,故核酸的合成不 受磺胺类药物的干扰。第三节 核酸的结构与功能 一、 名词解释 1. 解链温度(melting temperature,Tm) 2.DNA 变性(DNA denaturation) 二、选择题 A 型题 1.下列关于 DNA 结构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碱基配对发生在嘌呤和嘧啶之间 B.鸟嘌呤和胞嘧啶形成 3 个氢键 C.DNA 两条多聚核苷酸链的方向相反 D.DNA 的二级结构为双螺旋 E.腺嘌呤与胸腺嘧啶之间形成 3 个氢键 2.DNA 分子的腺嘌呤含量为 20%,则胞嘧啶的含量应为 A.20% B.30% C.40% D.60% E.80% 3.DNA 合成需要的原料是 A.ATP、CTP、GTP、TTP B.ATP、CTP、GTP、UTP C.dATP、dCTP、dGTP、dTTP D.dATP、dCTP、dGTP、dUTP E.dAMP、dCMP、dGMP、dTMP 4.关于 DNA 双螺旋结构模型的描述正确的是 A.腺嘌呤的克分子数等于胞嘧啶的克分子数 B.同种生物体不同组织的 DNA 碱基组成不同 C.碱基对位于 DNA 双螺旋的外侧 D.两股多核苷酸链通过 A 与 T 或 C 与 G 之间的糖苷键连接 E.维持双螺旋结构稳定的主要因素是氢键和碱基堆积力 5.核酸具有紫外吸收能力的原因是 A.嘌呤和嘧啶环中有共轭双键 B.嘌呤和嘧啶中有酮基 C.嘌呤和嘧啶中有氨基 D.嘌呤和嘧啶连接了核糖 E.嘌呤和嘧啶连接了磷酸基团 6.关于 tRNA 的错误论述是 A.由于不同 tRNA 的 3'-末端结构不同,因而能够结合不同的氨 基酸 B.含双氢尿嘧啶并形成 DHU 环 C.分子量较小,通常由 70~90 余个核苷酸组成 D.发夹结构是形成三个环的基础 E.3'-末端的序列是 CCA 7.与 mRNA 中的 5'ACG3'密码相对应的 tRNA 反密码子是 A.5'UGC3' B.5'TGC3' C.5'GCA3' D.5'CGU3' E.5'TGC3' 8.真核细胞染色质的基本结构单位是 A.组蛋白 B.核心颗粒 C.核小体 D.超螺旋 E.Q 螺旋 9.在下列哪种情况下,互补的两条 DNA 单链将会结合成双链 A.变性 B.退火 C.加连接酶 D.加聚合酶 E.以上都不是 三、填空题 1.在典型的 DNA 双螺旋结构中, 由磷酸戊糖构成的主链位于双螺旋 的 ,碱基位于 。 与 形2.脱氧核苷酸或核苷酸连接时总是由 成 3′,5′磷酸二酯键。 四、问答题 1. 比较 RNA 和 DNA 在结构上的不同。 2. 简述真核生物 mRNA5'和 3'的结构特点。 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1.在利用升温进行 DNA 双链解链过程中,当吸光度 A260 的变化值达 到最大变化值的一半时所对应的温度称为 DNA 的解链温度 Tm,又称 熔解温度。 2.在某些理化因素(温度、pH、离子强度等)作用下,DNA 双链的 互补碱基对之间的氢键断裂,使 DNA 的双螺旋结构松散,成为单链的 现象即为 DNA 变性。 二、选择题 1.E 2.B 3.C 4.E 5.A 6.A 7.D 8.C 9.B 三、填空题 1. 外侧 内侧 2. 前一个核苷酸的 3′-羟基 四、 问答题后一个核苷酸的 5′-磷酸1. RNA 的化学结构与 DNA 类似,也是由 4 种基本的核苷酸以 3',5' 磷酸二酯键连接形成的长链。RNA 与 DNA 的差别主要有以下三点:① 组成它的核苷酸中的戊糖成分不是脱氧核糖,而是核糖;②RNA 中的 嘧啶成分为胞嘧啶和尿嘧啶,而不含有胸腺嘧啶,所以构成 RNA 的四 种基本核苷酸是 AMP、GMP、CMP 和 UMP,其中 U 代替了 DNA 中的 T; ③RNA 的结构以单链为主,而非双螺旋结构。当 RNA 分子形成发卡结 构时,可以形成双链,双链之间的碱基按照 A=U、C≡G 的原则配对。 2.真核生物 mRNA 的结构特点是 5'-末端的帽结构和 3'-末端的多聚 A 尾结构。真核细胞 mRNA 的 5'-末端是以 7-甲基鸟嘌呤-三磷酸核苷 (m7GpppN)为起始结构,这种结构被称为帽结构。5'-帽结构是由鸟苷 酸转移酶加到转录后的 mRNA 分子上的, 与 mRNA 中所有其他核苷酸呈 相反方向,形成了 5'-5'的连接特征,使得 mRNA 不再具有 5'-末端的 磷酸基团。真核生物 mRNA 的 3'-末端有一段多聚腺苷酸结构,长度 为 80 至 250 个腺苷酸,称为多聚 A 尾。第四章 物质代谢 第一节 糖代谢 一、名词解释 1.糖异生(gluconeogenesis) : 二、选择题 A 型题 1.磷酸戊糖途径 A.是体内产生 CO2 的主要来源 B.可生成 NADPH 供合成代谢需要 C.是体内生成糖醛酸的途径 D.饥饿时葡萄糖经此途径代谢增加 E.可生成 NADPH,后者经电子传递链可生成 ATP 2.关于糖原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进食后 2 小时内,肝糖原增加 B.饥饿 12 小时,肌糖原是血糖的主要来源 C.饥饿 12 小时,肝糖原是血糖的主要来源 D.进食后,胰岛素分泌增加促进糖原合成 E.饥饿时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促进肝糖原分解 3.在正常静息状态下,大部分血糖被下列哪种器官用作能源物质 A.脑 B.肝 C.肾 D.骨骼肌 E.脂肪组织 4.在下列代谢反应中,哪个反应是错误的 A.葡萄糖→乙酰 CoA→脂酸 B.葡萄糖→乙酰 CoA→胆固醇 C.葡萄糖→乙酰 CoA→酮体 D.葡萄糖→乙酰 CoA→CO2+H2O E.葡萄糖→乙酰 GoA→乙酰化反应 5.在三羧酸循环中下列哪一反应属于底物水平磷酸化反应 A.柠檬酸→异柠檬酸 B.琥珀酰 CoA→琥珀酸 C.琥珀酸→延胡索酸 D.异柠檬酸→α -酮戊二酸 E.苹果酸→草酰乙酸 6.正常情况下脑组织主要靠下列哪种物质直接分解供能 A.甘油 B.脂肪酸 C.酮体 D.氨基酸 E.血糖 三、填空题 1.在一轮三羧酸循环中, 有 脱氢反应。 2.调节血糖浓度最主要的激素是 3.糖酵解的关键酶有 四、 问答题 1.简述血糖的来源和去路。 、 和 。 和丙酮酸激酶。 次底物水平磷酸化, 有 次 参考答案 一、 名词解释 1.由非糖物质(乳酸、丙酮酸、甘油和生糖氨基酸等)转变为 葡萄糖或糖原的过程。 二、 选择题 1.B 2.B 3.A 4.C 5.B 6.E 三、 填空题 1. 1 42.胰岛素 胰高血糖素 3.己糖激酶 四、问答题 1 血糖的来源:①食物经消化吸收的葡萄糖;②肝糖原分解;③糖 异生。血糖的去路:①氧化供能;②合成糖原;③转变为脂肪及 某些非必需氨基酸;④转变为其他糖类物质。 果糖磷酸激酶第二节 脂质代谢 一、 名词解释 1.酮体 二、选择题 A 型题 1. 脂肪动员的关键酶为 A.甘油一酯脂酶 B.甘油二酯脂酶 C.甘油三酯脂酶 D.脂蛋白脂酶 E.肝脂酶 2.胆固醇合成的直接原料为 A.葡萄糖 B.丙酮 C.脂酸 D.氨基酸 E.乙酰 CoA 3.合成甘油三酯最强的组织是 A.心脏 B.脑组织 C.脂肪组织 D.肝脏 E.小肠 4.抗脂解激素是 A.胰岛素 B.肾上腺素 C.胰高血糖素 D.ACTH E.TSH 5.胆固醇是下列哪种物质的前体 A.CoA B.VitA C.VitD D.VitE E.VitB 6.下列脂酸中属必需脂酸的是 A.软脂酸 B.油酸 C.亚油酸 D.二十碳酸 E.硬脂酸 7.VLDL 的功能是 A.转运外源性甘油三酯和胆固醇 B.转运内源性甘油三酯和胆固醇 C.转运内源性胆固醇 D.逆向转运胆固醇(从肝外组织至肝细胞) E.转运内源性、外源性甘油三酯和胆固醇 8.HDL 的功能是 A.转运外源性甘油三酯和胆固醇 B.转运内源性甘油三酯和胆固醇 C.转运内源性胆固醇 D.逆向转运胆固醇(从肝外组织至肝细胞) E.转运内源性、外源性甘油三酯和胆固醇 三、填空题 1. 具有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的血浆脂蛋白是________ 。 2.组成人体脂质的不饱和脂肪酸有多种,其中亚油酸、_______ 及________ 等三种不饱和脂肪酸在人体内不能合成,必须由食 物供给,称为________ 。 四、 问答题 1. 按照琼脂糖电泳法和密度梯度超速离心法可将血浆脂蛋白分 为哪几类?两类分类法之间的关系是什么?简述它们的主要 作用。 参考答案 一、 名词解释 1. 指脂酸在肝脏线粒体内分解时产生的特有的中间产物——乙 酰乙酸、β -羟丁酸及丙酮的总称。 二、选择题 1.C 2.E 3.D 4.A 5.C 6.C 7.B 8D . 三、填空题 1. HDL 2.亚麻酸 花生四烯酸 四、问答题 1. 电泳法按其在电场中移动的快慢,可分为α 、前β 、β 脂蛋白 营养必需脂肪酸 和 CM 四类。 密度梯度超速离心法按其密度大小, 可分为 CM、 VLDL、 LDL 和 HDL。四大类。 电泳法分离的α 、前β 、β 脂蛋白和 CM 分别与密度梯度超速离心 法分离的 HDL、VLDL、LDL 和 CM 对应。 各种脂蛋白的作用分别为: CM 为转运外源性甘油三酯和胆固 醇;VLDL 为转运内源性甘油三酯和胆固醇;LDL 为转运内源性胆 固醇;HDL 为逆向转运胆固醇(从肝外组织至肝细胞)。第三节 氨基酸代谢 一、名词解释 1. 必需氨基酸(essential amino acids) 2.食物蛋白质互补作用(proteinaceous complementary of food) 3.鸟氨酸循环(ornithine cycle) 4.一碳单位(one carbon unit ) 二、 选择题 A 型题 1.哺乳类动物体内氨的主要代谢去路是 A.合成非必需氨基酸 B.合成重要的含氮化合物 C.合成尿素 D.合成谷氨酰胺 E.合成核苷酸 2. 一碳单位的载体是 A.生物素 B.硫辛酸 C.焦磷酸硫胺素 D.四氢叶酸 E.二氢叶酸 3.在体内能够转变成儿茶酚胺的氨基酸是 A.谷氨酸 B.天冬氨酸 C.组氨酸 D.酪氨酸 E.苏氨酸 4.苯丙酮酸尿症患者缺乏 A.多巴脱羧酶 B.酪氨酸羟化酶 C.苯丙氨酸羟化酶 D.苯丙氨酸转氨酶 E.酪氨酸酶 5.能够调节细胞生长的胺类物质是 A.精胺 B.组胺 C.5-羟色胺 D.多巴胺 E.以上都是 6.能促进鸟氨酸循环的氨基酸是 A.甘氨酸 B.丙氨酸 C.天冬氨酸 D.谷氨酸 E.精氨酸 7.当体内 FH4 缺乏时,下列哪种物质合成受阻 A.脂肪酸 B.胆固醇 C.糖原 D.氨基酸 E.核苷酸 8.切除犬的哪一种器官可使血中尿素水平显著升高 A.肝 B.肺 C.胃 D.肾 E.脾 9.糖、脂肪酸与氨基酸三者代谢的交叉点是 A.磷酸烯醇式丙酮酸 B.丙酮酸 C.延胡索酸 D.琥珀酸 E.乙酰辅酶 A 三、填空题 1.正常成人每日最低分解蛋白质 每日蛋白质需要量为 克。 ,心肌中活性最高的转氨 克,营养学会推荐成人2.肝脏中活性最高的转氨酶是 酶是 四、问答题 1.简述血氨的来源与去路。 参考答案 一、 名词解释 。1.指体内需要而不能自身合成,必须由食物提供的一类氨基酸, 包括:赖氨酸、色氨酸、缬氨酸、亮氨酸、异亮氨酸、苏氨酸、蛋氨 酸和苯丙氨酸 8 种。 2.指营养价值较低的蛋白质食物混合食用, 则必需氨基酸间可相互 补充,从而提高营养价值。 3.指氨与 CO2 通过鸟氨酸、瓜氨酸、精氨酸生成尿素的过程。 4.某些氨基酸在分解代谢过程中可以产生含有一个碳原子的基团, 称为一碳单位。 二、 选择题 1.C 2.D 3.D 4.C 5.A 6.E 7.E 8.D 9.E 三、 填空题 1. 20 80 谷草转氨酶2. 谷丙转氨酶 四、 问答题1.血氨的来源包括:①氨基酸脱氨基作用产生的氨;②肠道吸收 的氨;③肾小管上皮细胞分泌的氨。血氨的去路包括:①合成尿 素;②合成非必需氨基酸;③合成其他含氮化合物。第四节 核苷酸代谢 一、名词解释 1. 核苷酸的从头合成(synthesis denovo) 二、选择题 A 型题 1.核酸完全水解后不生成 A.磷酸 B.胞嘧啶 C.核糖 D.腺苷 E.鸟嘌呤 2.最直接联系核苷酸合成与糖代谢的物质是 A.葡萄糖 B.6-磷酸葡萄糖 C.1-磷酸葡萄糖 D.1,6-二磷酸葡萄糖 E.5-磷酸核糖 三、 填空题 1. 机体合成核苷酸主要通过 2. 嘌呤核苷酸分解的终产物是 四、问答题 1. 试述痛风症的生化机制。 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1.利用磷酸核糖、氨基酸、一碳单位、CO2 这类简单物质合成核苷 酸的过程。 二、选择题 1.D 2.E 三、填空题 1.从头合成 2.尿酸 四、问答题 1.痛风症是指患者血中尿酸含量增高(一般高于 8mg/mL)导致尿酸盐 沉积于关节、软组织、软骨及肾等处,致关节炎、尿路结石等;若是 肾功能障碍,尿酸排出减少的痛风属继发性痛风症。原发性痛风症系 补救合成 和 。 两种方式。 嘌呤代谢相关酶的缺乏所致,主要是 HGPRT 活性减少,限制了嘌呤核 苷酸的补救合成,而有利于尿酸的生成。第五章 基因信息的传递与表达 第一节 DNA 的生物合成(复制) 一、 名词解释1. 半保留复制 (semiconservative replication)二、选择题 A 型题 1.下列哪种酶不参加 DNA 的切除修复过程 A.DNA 聚合酶 I B.DNA 聚合酶Ⅲ C.核酸内切酶 D.DNA 连接酶 E.以上都不是 2.紫外线对 DNA 的损伤主要是 A.引起碱基置换 B.导致碱基缺失 C.发生碱基插入 D.使磷酸二酯键断裂 E.形成嘧啶二聚物 3.下列哪一组是合成 DNA 的原料 A.dAMPdGMPdCMPdTMP B.dATPdGTPdCTPdTTP C.dADPdGDPdCDPdTDP D.dATPdGTPdCTPdUTP E.dAMPdGMPdCMPdUMP 4.DNA 复制中冈崎片段最终生成完整随从链依靠的酶是 A.拓扑异构酶 B.DNA 聚合酶Ⅲ C.解螺旋酶 D.DNA 连接酶 E.DNA 结合酶 5.端粒酶的作用是 A.防止染色体中线性 DNA 分子末端缩短 B.促进染色体中线性 DNA 分子末端缩短 C.破坏染色体稳定性 D.促进细胞衰老、凋亡 E.促进细胞中染色体端端融合 6.生物遗传信息传递的中心法则是 A.以 DNA 为中心 B.以 RNA 为中心 C.以蛋白质为中心 D.以复制为中心 E.以转录为中心 三、填空题 1.连接核苷酸和核苷酸的化学键是 的化学键是 四、问答题 1.DNA 复制有何主要特点。 参考答案 一、 名词解释 1. DNA 复制是以 DNA 的两条链为模板,以 dNTP 为原料,在 DNA 聚 合酶的作用下按照碱基配对规律合成新的互补链, 这样形成的两个子 代 DNA 分子与原来的 DNA 分子完全相同,故称之为复制,又因子代 DNA 分子的双链其中一条来自亲代,另一条是新合成的,故名半保留 复制。 二、选择题 1.B 2.E 3.B 4.D 5.A 6.A 三、填空题 1.磷酸二酯键 肽键 四、问答题 1.半保留复制、半不连续合成、需 RNA 引物、dNTP(N=A,T,C, G)为原料。新链合成方向 5'→3'、依赖 DNA 的 DNA 聚合酶(DDDP)。 。 ,连接氨基酸和氨基酸第二节 RNA 的生物合成(转录) 一、 名词解释 1.转录单位(transcription unit) 2.顺式作用元件(cis-acting element ) 二、选择题 A 型题 1.DNA 聚合酶与 RNA 聚合酶相比 A.均可利用核糖核苷三磷酸合成多核苷酸 B.均需要 DNA 的两条链为模板 C.均需引物 D.均催化 3'、5'磷酸二酯键形成 E.催化多核苷酸链合成的方向均为 3'→5' 2.真核细胞 mRNA 转录后加工修饰,不正确的是 A.5'端加 m7Gppp 帽 B.加-CCA 尾 C.切除内含子 D.连接外显子 E.3'端加 polyA 3.tRNA 转录后加工修饰形成稀有碱基,其中没有 A.胸嘧啶 B.次黄嘌呤 C.γ -甲基鸟嘌呤 D.二氢尿嘧啶 E.假尿苷 4.基因启动子是指 A.编码 mRNA 翻译起始的 DNA 序列 B.开始转录生成 mRNA 的 DNA 序列 C.RNA 聚合酶最初与 DNA 结合的 DNA 序列 D.阻遏蛋白结合的 DNA 部位 E.转录结合蛋白结合的 DNA 部位 5.原核生物中 DNA 指导的 RNA 聚合酶核心酶的组成是 A.α 2β β ' B.α 2β β 'δ C.α α β D.α α β ' E.α β β ' 6.原核 mRNA 转录后需要进行的 5'端加工过程是 A.加帽子 B.加聚 A 帽 C.剪切和剪接 D.RNA 编辑 E.无特殊加工 7.真核生物经转录作用生成的 mRNA 是 A.内含子 B.单顺反子 C.多顺反子 D.间隔区序列 E.插入序列 三、填空题 1.DNA 双链中,能指引转录生成 RNA 的单股链称 的另一股单链称 。 基因。 ,相对应2.能转录出 RNA 的 DNA 区段,称为 四、问答题 1.试比较复制与转录有何异同? 参考答案 一、 名词解释1.从 DNA 模板的一个特定位点开始,在另一位点处终止,这一区域 称为转录单位。 2.指可影响自身基因表达活性的 DNA 序列。 二、选择题 1.D 2.B 3.C 4.C 5.A 6.E 7.B 三、填空题 1. 模板链 编码链 2.结构基因 四、问答题 1.复制和转录的相同点包括:模板均为 DNA,都需要聚合酶催化反 应,聚合过程都是在核苷酸之间形成 3',5'-磷酸二酯键,合成的方 向都是 5'向 3'延伸,都需遵从碱基配对规律。复制和转录的不同点 包括:复制使子代保留亲代的全部遗传信息,方式为半保留不连续复 制; 而转录只需按生存的需要表达部分遗传信息, 方式为不对称转录。 聚合酶分别是 DNApol 和 RNApol。原料分别是 dNTP 和 NTP,碱基配对 RNA 将 A:T 配对改为 A:U。复制的产物是 DNA,转录的产物是 RNA 等不同。第三节 蛋白质的生物合成(翻译) 一、 名词解释 1. 密码子(codon)二、 选择题 A 型题 1.蛋白质生物合成的直接模板是 A.DNA 编码链 B.DNA 有意义链 C.mRNA D.rRNA E.tRNA 2.对应于 mRNA 密码子 5'CGA3'的 tRNA 反密码子是 A.GCU B.UCG C.CCA D.UCU E.ACU 3.为蛋白质生物合成提供场所的是 A.核仁 B.mRNA C.rRNA D.核蛋白体 E.小亚基 4.肽链合成的方向是 A.从 N-端→C-端进行 B.从 C-端→N-端进行 C.没有固定的方向 D.先从 N-端→C-端合成小片段,再连接成一条多肽链 E.从中间部位向 N-端和 C-端两个方向同时进行 5.真核生物 mRNA 的特性是 A.一个 mRNA 分子一般只带有编码一条多肽链的信息 B.一个 mRNA 分子带有多种蛋白质的编码信息 C.不一定有蛋白质的编码信息 D.不需要修饰加工即能起模板作用 E.一个 mRNA 分子上的所有核苷酸均编码氨基酸 6.蛋白质生物合成时多核糖体中的核糖体数是 A.零 B.一个 C.多个 D.无数个 E.不可知 三、填空题 1.密码子有 个,其中编码氨基酸的密码子有 个,起 始 密 码 子 是 是 四、问答题 1.遗传密码有哪些基本特性? 参考答案 一、 名词解释 、 、 。, 终 止 密 码 子1.在 mRNA 的开放阅读框架区,以每 3 个相邻的核苷酸为一组,代 表一种氨基酸或肽链合成的其他信息,这种三联体形式的核苷酸 序列称为密码子。 共有 64 个密码子, 密码子的阅读方向是 5'→3'。 二、选择题 1.C 2.B 3.D 4.A 5.A 6.C 三、填空题 1. 64 61 四、问答题 1.(1)方向性:阅读方向是 5'→3';(2)连续性:密码子间无标点, 既无间隔又不重叠;(3)简并性:除色氨酸和蛋氨酸只有 l 个密码子 AUG UAG UGA UAA 外,其余氨基酸都有 2 至 6 个密码子为其编码;(4)通用性:不同生 物共用一套密码,从病毒、原核生物到人类几乎都使用相同的遗传密 码。(5)摆动性:密码子的第 3 位碱基与反密码子的第 l 位碱基的配 对不严格遵循碱基互补原则。第四节 基因表达调控 一、 名词解释 1.基因表达(gene expression) 二、选择题 A 型题 1.关于&基因表达&的概念叙述错误的是 A.其过程总是经历基因转录及翻译的过程 B.某些基因表达经历基因转录及翻译等过程 C.某些基因表达产物是蛋白质分子 D.某些基因表达产物不是蛋白质分子 E.某些基因表达产物是 RNA 分子 2.管家基因的表达过程 A.变化很小 B.没有变化 C.明显变化 D.变化较大 E.变化极大 3.原核及真核生物调节基因表达的共同意义是 A.适应环境 B.细胞分化 C.个体发育 D.组织分化 E.器官分化 三、填空题 1.基因表达的终产物可以是 ,也可以是 。2.胰岛素在胰岛的β -细胞表达、而在α -细胞不表达,称为基因 表达的 四、问答题 1.简述乳糖操纵子的结构及调控原理。 参考答案 一、 名词解释 1.是指贮存遗传信息的基因经过一系列步骤表现出其生物功能的整 个过程。电型的基因表达是基因经过转录、翻译,产生有生物活性 的蛋白质的过程。 二、选择题 1.A 2.A 3.A 三、填空题 1.蛋白质 核糖核酸 2.空间 细胞(或组织) 特异性,又称为 特异性。 四、问答题 1.乳糖操纵子含 Z、Y 及 A 三个结构基因,分别编码β -半乳糖苷 酶、透酶和乙酰基转移酶,一个操纵序列 O、一个启动序列 P 及一 个调节基因 I。 I 基因具有独立的启动序列(PI), 编码一种阻遏蛋白, 后者与 O 序列结合,使操纵子受阻遏而处于关闭状态。在启动序列 P 上游还有一个分解(代谢)物基因激活蛋白(CAP)结合位点。 在没有 乳糖存在时,如 lac 操纵子处于阻遏状态。当有乳糖存在时,乳糖 经β -半乳糖苷酶催化转变为半乳糖, 结合阻遏蛋白, 使蛋白质构象 变化,lac 操纵子即可被诱导。当没有葡萄糖及 cAMP 浓度较高时, cAMP 与 CAP 结合,CAP 结合在 lac 启动序列附近的 CAP 位点,可刺 激 RNA 转录活性;当有葡萄糖存在时,cAMP 浓度降低,cAMP 与 CAP 结合受阻,因此 lac 操纵子表达下降。第五节 基因工程 一、名词解释 1.基因工程( genetic engineering ) 二、选择题 A 型题 1.可识别并切割特异 DNA 序列的酶称为 A.限制性核酸外切酶 B.限制性核酸内切酶 C.非限制性核酸外切酶 D.非限制性核酸内切酶 E.DNA 酶(DNase) 2.对于限制性内切酶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底物是 DNA 双链 B.底物是 DNA 单链 C.从多核苷酸链中间切开 D.可以是平端切口 E.多数切成黏性末端 3.重组 DNA 技术领域常用的质粒 DNA 是 A.细菌染色体 DNA 的一部分 B.细菌染色体外的独立遗传单位 C.病毒基因组 DNA 的一部分 D.真核细胞染色体 DNA 的一部分 E.真核细胞染色体外的独立遗传单位 4.在重组体中切出插入片段,最常用方法是 A.以重组所用限制酶切出 B.用其他限制酶切出 C.用 S1 核酸酶将其切出 D.用 DNA 酶切出 E.用多种限制酶切出 5.在分子生物学领域,重组 DNA 又称 A.酶工程 B.蛋白质工程 C.细胞工程 D.基因工程 E.DNA 工程 6.在基因工程中通常所使用的质粒存在于 A.细菌染色体 B.酵母染色体 C.细菌染色体外, D.酵母染色体外 E.以上都不是 7.最常用的筛选转化细菌是否含质粒的方法是 A.营养互补筛选 B.抗药性筛选 C.免疫化学筛选 D.PCR 筛选 E.分子杂交筛选 8.α 互补筛选法属于 A.抗药性标志筛选 B.酶联免疫筛选 C.标志补救筛选 c D.原位杂交筛选 E.免疫化学筛选 三、填空题 1. 基 因 工 程 常 用 的 载 体 DNA 分 子 有 和 2 有 四、问答题 1.什么是目的基因?其主要的来源或途径是什么? 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1. 在体外, 利用酶学方法将各种来源的 DNA 与载体 DNA 连接成为重 组 DNA,继而通过转化和筛选得到含有目的基因的宿主细胞,最 后进行扩增得到大量相同重组 DNA 分子的过程称为基因工程, 又 称基因克隆、DNA 克隆和重组 DNA 等。 二、选择题 1.B 2.B 3.B 4.A 5.D 6.C 7.B 8.C 三、填空题 1.质粒 DNA 噬菌体 DNA 病毒 DNA 聚合酶链反应 . 。 目 、 的 基 、 因 获 、 取 的 途 。 径 或 来 源 、2.化学合成法 基因组 DNA cDNA四、问答题 1.应用重组 DNA 技术为分离、获得某一感兴趣的基因或 DNA 序列,或 者为获得感兴趣基因的表达产物--蛋白质。这些感兴趣的基因或 DNA 序列就是目的基因,又称目的 DNA。有两种类型的目的 DNA,即 cDNA 和基因组 DNA。 第六章 遗传与变异 第一节 染色体与染色体畸变 一、名词解释 1.染色体显带(chromosome banding) 2.医学遗传学(medical genetics) 3.核型(karyotype) 二、选择题 A 型题 1.真核细胞中染色体主要是由________组成。 A.DNA 和 RNA B.DNA 和组蛋白质 C.RNA 和蛋白质 D.核酸和非组蛋白质 E.组蛋白和非组蛋白 2.染色质和染色体是: A.同一物质在细胞的不同时期的两种不同的存在形式 B.不同物质在细胞的不同时期的两种不同的存在形式 C.同一物质在细胞的同一时期的不同表现 D.不同物质在细胞的同一时期的不同表现 E.两者的组成和结构完全不同 3.人类的二倍体细胞中,染色体的数目是: A.45 B.46 C.92 D.23 E.48 4.目前,我国开展最普遍的染色体显带技术是: A.C 带 B.G 带 C.T 带 D.Q 带 E.R 带 5.按国际上统一规定的核型分析中, 人类一个体细胞的染色体可分 为几组? A.1 个组 B.2 个组 C.7 个组 D. 8 个组 E.23 个组 6.染色体不分离: A.只是指姐妹染色单体不分离 B.只是指同源染色体不分离 C.只发生在有丝分裂过程中 D.只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 E.是指姐妹染色单体或同源染色体不分离 7.受精卵第二次分裂时, 如果发生体细胞染色体不分离, 可以导致: A.三倍体 B.三体型 C. 部分三体型 D. 嵌合体 E. 先天愚型 8.电离辐射常引起的染色体损伤是: A.断裂 B.缺乏 C. 环状染色体 D.粉碎化 E.裂隙 9. 染色体结构畸变的基础是: A.姐妹染色单体交换 B.染色体核内复制 C.染色体不分离 D.染色体断裂及断裂之后的异常重排 E.染色体丢失 三、填空题 1. 由 于 染 色 体 数 目 或 结 构 异 常 ( 畸 变 ) 所 导 致 的 疾 病 , 称 为 。 2.在同一个体体内具有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核型的细胞系,这个个 体称为 四、问答题 1.常见染色体结构畸变有哪些? 参考答案 一、 名词解释 1.使染色体不同部位显示特异带纹的实验过程。 2.是研究人类疾病与遗传的关系,主要研究遗传病的发病机理、传递 规律、诊断、治疗和预防等的一门科学。 3.将一个细胞内的染色体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所构成的图像称 为该细胞的核型。 二、 选择题 1.B 2.A 3.B 4.B 5.C 6.E 7.D 8.C 9.D 三、填空题 1.染色体病 2.嵌合体 四、问答题 1. 缺失、倒位、易位、插入、双着丝粒染色体、 重复、环状染色体、 等臂染色体 。第二节 基因及基因突变 一、名词解释 1.基因(gene) 2.基因组(genome) 3.假基因(pseudogene) 4.体细胞突变(somatic mutation) 二、选择题 A 型题 1.没有参加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国家是: A.中国 B.美国 C.加拿大 D.英国 E.法国 2.下列哪个不属于基因的功能? A.携带遗传信息 B.传递遗传信息 C.决定性状 D.自我复制 E.基因突变 3.DNA 分子中核苷酸顺序的变化可构成突变,突变的机制一般不包 括: A.颠换 B.内复制 C.转换 D.碱基缺失。 E. 碱基插入 4.在一段 DNA 片段中发生何种变动,可引起移码突变? A.碱基的转换 B.碱基的颠换 C.不等交换 D.一个碱基对的插入或缺失 E.3 个或 3 的倍数的碱基对插入或缺失 5.异类碱基之间发生替换的突变为 A.移码突变 B.动态突变 C.片段突变 D.转换 E.颠换 6.属于转换的碱基替换为 A.A 和 C B.A 和 T C.T 和 C D.G 和 T E.G 和 C 三、 填空题 1. 人类后基因组计划有: 和 。 和 。 、 、 、2.基因突变可分为两类: 四、问答题 1.基因有哪些基本特性? 2.基因突变的后果有哪些? 参考答案 一、 名词解释1.基因是负载这特定遗传信息的 DNA 分子片段, 它决定细胞内生物功 能分子的合成,并通过控制细胞内蛋白质(包括酶分子)的合成,从 而决定生物遗传性状的表现。 2.某一种生物全部的遗传物质的总和, 其大小通常以全部 DNA 碱基对 总数来表示。 3.基因家族中有某些成员不产生有特定功能的蛋白质产物, 称为假基 因 4.体细胞中的遗传物质发生的可遗传的变异。 突变只能在体细胞中传 递,不会直接遗传给下一代。 二、选择题 1.C 2.B 3.B 4.D 5.E 6.C 三、填空题 1.蛋白质组计划 基因克隆计划 基因组多样性计划 cDNA 克隆计划 细胞计划 2.染色体畸变 基因突变 四、问答题 1.基因有 3 个基本特性:①基因可自我复制;②基因决定性状,即 基因通过转录和翻译决定多肽链的氨基酸顺序,从而决定某种酶 或蛋白质的性质,而最终表达为某一性状; ③基因的突变,即 基因虽很稳定,但也会发生突变;一般来说,新突变的等位基因 一旦形成,就可通过自我复制,在随后的细胞繁殖中保留下来。 2.根据基因突变对机体影响的程度,可分为下列几种情况: ⑴变异后果轻微,对机体不产生可察觉的效应。从进化观点看, 这种突变称为中性突变。⑵造成正常人体生物化学组成的遗传学 差异,这种差异一般对人体无影响。⑶可能给个体的生育能力和 生存带来一定的好处。⑷产生遗传易感性。⑸引起遗传性疾病, 导致个体生育能力降低和寿命缩短,这包括已经突变致蛋白质异 常的分子病及遗传性酶病。⑹致死突变,造成死胎、自然流产或 出生后夭折等。 第三节 遗传病与防治 一、名词解释 1.遗传病(genetic disease) 2.单基因遗传(monogenic inheritance) 3.基因诊断(gene diagnosis) 4.遗传咨询(genetic counseling) 二、选择题 A 型题 1.下列关于多基因遗传的哪些说法是错误的: A.遗传基础是主要的 B.多为两对以上等位基因 C.这些基因性质为共显性 D.环境因素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 E.微效基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 2.多基因遗传病患者亲属的发病风险随着亲缘系数降低而骤降,下 列患者的亲属中发病率最低的是: A.儿女 B.孙子、孙女 C.侄儿、侄女 D.外甥、外甥女 E.表兄妹 3.人的身高、肤色、体重和皮纹的性状属于: A.非遗传性状 B.数量性状 C.单基因性状 D.质量性状 E.共显性性状 三、填空题 1.多基因病是指由两对或两对以上基因和 疾病。 共同作用所导致的 2.先天性疾病是指的疾病。3.具有家族聚集现象的疾病,即在一个家庭中不止一个成员罹患同 一种疾病称为 4. 类: 和 三、 问答题 1.遗传病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参考答案 一、 名词解释 1.是指人体生殖细胞或受精卵的遗传物质(染色体或基因)发生异 常改变(突变或畸变)所引起的疾病。 2.是指某些性状或疾病主要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遗传方式。 3.就是用分子生物学的方法,探测某些特异基因,并由此对疾病作 出诊断,又称为 DNA 探针诊断。 4.又称遗传商谈,是指医生或医学遗传学工作者通过询问、检查和 收集家族史后,对遗传病患者或其家属提出的有关该病的病因、 遗传方式、诊断、治疗及预后,特别是再发风险等问题进行解答、 讨论或商讨的过程。 二、选择题 1.A 2.E 3.B 三、填空题 。 单 基 因 、 。 病 包 括 、 以 下 几 、 1.环境因素 2.出生即表现出来 3.家族性疾病 4.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 遗传病 四、问答题 1.遗传病的治疗可分为常规治疗和基因治疗。常规治疗包括⑴外科 疗法 ⑵内科疗法 ⑶子宫内治疗。基因治疗的实施有两种主要的 策略,第一种是利用外源的正常基因定点导入靶细胞基因组,在 原位修复或特异性地更换突变基因,这是较为理想的基因治疗策 略,为直接疗法,但由于难道较高,目前还难以实现;第二种策 略是非定点导入外源正常基因,称为基因添加或基因增补,属间 接疗法,其技术难道较第一种略小,是目前人们正在实施的基因 治疗策略。 第七章 药物与机体的相互作用 第一节 药物效应动力学 一、名词解释 1.药理学(pharmacology) 2.药物(drug) 3.治疗指数(therapeutic index) 4.安全范围(safety margin) 二、 选择题 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Y 连锁遗传病 X 连锁显性X 连锁隐性遗传病 A 型题 1.药效学是研究 A.药物的疗效 B.药物在体内的过程 C.药物对机体的作用规律 D.影响药效的因素 E.药物的作用规律 2.部分激动药的特点为 A.与受体亲和力高而无内在活性 B.与受体亲和力高有内在活性 C.具有一定亲和力,但内在活性弱,增加剂量后内在活性增强 D.具有一定亲和力,内在活性弱,低剂量单用时产生激动效应, 高剂量时可拮抗激动药的作用 E.无亲和力也无内在恬性 3.不良反应不包括 A.副作用 B 变态反应 C 戒断效应 D 后遗效应 E 毒性反应 4.半数致死量(LD50)是指 A 能使群体中有半数个体出现某一效应的剂量 B 能使群体中有 50 个个体出现某一效应的剂量 C 能使群体中有一半个体死亡的剂量 D 能使群体中有一半以上个体死亡的剂量 E 能使群体中半数个体出现疗效的剂量 5.副作用是指 A 与治疗目的无关的作用 B 用药量过大或用药时问过久引起的 C 用药后给病人带来的不舒适的反应 D.在治疗剂量出现与治疗目的无关的作用 E.停药后,残存药物引起的反应 6.受体拮抗药的特点是 A.对受体有亲和力,且有内在活性 B.对受体无亲和力,但有内在活性 C.对受体有亲和力,但无内在活性 D.对受体无亲和力,也无内在活性 E.直接抑制传出神经末梢所释放的递质 7.药物的毒性反应是 A.一种过敏反应 B.在使用治疗用量时所产生的与治疗目的无关的反应 C.是指在剂量过大或药物在体内蓄积过多时发生的危害性反应 D.一种遗传性生化机制异常所产生的特异反应 E.指剧毒药所产生的毒性作用 三、填空题 1.用药目的在于消除原发致病因子,彻底治愈疾病,称为_______。 2.用药目的在于改善症状,称为_______。 3.用药目的在于补充营养物质或内源性物质的不足,称为_______。 4._______是存在于细胞膜或细胞内,能特异性识别、结合_______, 并传递、转导信息,发生特定效应的大分子物质。 5.受体具有以下特点:高度敏感性的生物效应,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及不是酶的底物或酶的竞争物。 四、问答题 l.简述从药物量效曲线上可以获得哪些与临床用药有关的资料。 2.简述如何从药理效应决定临床用药的方案。 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1.研究药物与机体(含病原体)相互作用及其作用规律的一门科学。 2.是能够用于预防、诊断或治疗疾病,有目的的调节机体生理功能, 并规定有适应证、用法和用量的化学物质。 3.半数致死量和半数有效量的比值(LD50/ED50),比值越大相对安 全性越大,反之越小。该指标的药物效应及毒性反应性质不明确, 这一安全指标并不完全可靠。 4.是指 95%有效量与 5%致死量之间的距离,其范围越大,药物越安 全。 二、选择题 1.C 2.D 3.C 4.C 5.D 6.C 7.C 三、填空题 1.对因治疗 2.对症治疗 3.补充治疗或替代治疗 4.受体 配体 5.特异性 四、问答题 1.最小有效浓度、效能、效价强度、半数有效量、半数致死量、治 疗指数、安全范围等。 2.选用有选择性的药物;选用安全范围大的药物;利用药物的相互 作用(协同或拮抗)增加药物的治疗作用或减少药物的不良反应。 饱和性 可逆性第二节 药物代谢动力学 一、名词解释 1.首过消除(first-pass elimination) 2.生物利用度(bioavailability, F) 3.半衰期(half-time,t1/2) 4.表观分布容积(apparent volume of distribution, Vd) 5.清除率(clearance, CL) 二、 选择题A 型题 1.药物进人血循环后首先 A.作用于靶器官 B.在肝脏代谢 C.在肾脏排泄 D.储存在脂肪 E.与血浆蛋白结合 2.药物的生物转化和排泄速度决定其 A.副作用的多少 B.最大效应的高低 C.作用持续时间的长短 D.起效的快慢 E.后遗效应的大小 3.大多数药物是按下列哪种机制进入体内 A.易化扩散 B.简单扩散 C.主动转运 D.过滤 E.吞噬 4.某药按一级动力学消除时,其半衰期 A.随药物剂型而变化 B.随给药次数而变化 C.随给药剂量而变化 D.随血浆浓度而变化 E.固定不变 5.某药的半衰期为 8h,一次给药后药物在体内基本消除的时间是 A.1 天 B.2 天 C.4 天 D.6 天 E.8 天 6.在碱性尿液中弱酸性药物 A.解离多,重吸收少,排泄快 B.解离少,重吸收多,排泄快 C.解离多,重吸收多,排泄快 D.解离少,重吸收多,排泄慢 E.解离多,重吸收少,排泄慢 7.时量曲线下面积反映 A.消除半衰期 B.消除速度 C.吸收速度 D.生物利用度 E.药物剂量 8.有首过消除的给药途径是 A.直肠给药 B.舌下给药 C.静脉给药 D.喷雾给药 E.口服给药 9.舌下给药的优点是 A.经济方便 B.不被胃液破坏 C.吸收规则 D.避免首关消除 E.副作用少 10.在时量曲线上,曲线在峰值浓度时表明 A.药物吸收速度与消除速度相等 B.药物的吸收过程已经完成 C.药物在体内的分布已达到平衡 D.药物的消除过程才开始 E.药物的疗效最好 11.某药剂量相等的两种制剂口服后曲线下面积相等,但达峰时间不 同,是因为 A.肝脏代谢速度不同B.肾脏排泄速度不同 C.血浆蛋白结合率不同 D.分布部位不同 E.吸收速度不同 。 12.诱导肝药酶的药物是 A.阿司匹林 B.多巴胺 C.去甲肾上腺素 D.苯巴比妥 E.阿托品 13.决定药物每天用药次数的主要因素是 A.血浆蛋白结合率 B.吸收速度 C.消除速度 D.作用强弱 E.起效快慢 14.最常用的给药途径是 A.口服给药 B.静脉给药 C.肌肉给药 D.经皮给药 E.舌下给药 15.药物在体内的分布及肾排泄关系比较密切的转运方式是 A.主动转运 B.过滤 C.简单扩散 D.易化扩散 E.胞饮 16.关于表观分布容积小的药物,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A.与血浆蛋白结合少,较集中于血浆 B.与血浆蛋白结合多,较集中于血浆 C.与血浆蛋白结合少,多在细胞内液 D.与血浆蛋白结合多,多在细胞内液 E.与血浆蛋白结合多,多在细胞间液 17.苯巴比妥可使氯丙嗪血药浓度明显降低,这是因为苯巴比妥 A.减少氯丙嗪的吸收 B.增加氯丙嗪与血浆蛋白结合 C.诱导肝药酶使氯丙嗪代谢增加 D.降低氯丙嗪的生物利用度 E.增加氯丙嗪的分布 18.某药物在口服和静脉注射相同剂量后的时量曲线下面积相等,这 意味着 A.口服吸收迅速 B.口服吸收完全 C.口服和静脉注射可以取得同样生物效应 D.口服药物未经肝门脉吸收 E.属一房室分布模型 三、填空题 1.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 __________的作用,包括药物在体内的 _____、______、排泄及转化、__________等过程。 2.药物在血浆的浓度随时问的推移而发生变化所作的曲线为 __________。 3.零级消除动力学指血药浓度按_________的药量进行消除,与 __________无关。 4.绝大多数药物都按一级消除动力学消除,这些药物在体内经过 __________个半衰期后基本消除。 5.经被动转运通过细胞膜的弱酸性药物,其转运环境的 pH 值越大, 则药物呈离子状态者越_______,由于呈离子状态者脂溶性 __________,所以此药通过细胞膜也越__________。 6.生理情况下,由于机体细胞外液的 pH_________,细胞内液的 pH 值________,故弱碱性药物________进入细胞,当弱碱性药物中毒 时,可通过___化血液,从而使药物从_______转入______,增加药 物________解救之。 7.药物通过生物转化,绝大多数成为______性高的______溶性产物, _____ 从肾排泄。 四、问答题 1.简述药物主动转运和被动转运的特点。 2.简述药代动力学在临床用药方面的重要性。 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1. 药物通过肠粘膜及肝时经过灭活代谢而进人体循环的药量减少。 2.指药物吸收进入人体循环的程度和速度,由药物的吸收程度和吸 收速率所决定。 3.指血浆药物浓度下降一半所需的时间。 4.指假定药物均匀分布于机体所需要的理论容积,即药物在机体分 布平衡时体内药量与血药浓度的比值。 5.指单位时间内有多少容积体液中的药物被清除。 二、选择题 1.E 2.C 3.B 4.E 5.B 6.A 7.D 8.E 9.D 10.A 11.E 12.D 13.C 14.A 15.A 16.B 17.C 18.B 三、填空题 1.机体对药物 吸收 分布 代谢 2.药-时曲线 3.恒定 血药浓度 4.一级消除动力学 5.多 6. 7.4 7. 极性 四、问答题 l.主动转运需载体,耗能,不依赖浓度梯度,有饱和性,有竞争性 抑制。 小 少 7.0 水 易 易 酸 细胞内 细胞外液 排泄 4~5 被动转运依浓度梯度的扩散, 不耗能, 无饱和性, 无竞争性抑制。2. 药代动力学在临床用药对选择适当的药物(如分布到一特定的组织或部位)、制定给药方案(用药剂量,间隔时间)或调整给药方案 (肝肾功能低下者)有重要指导意义一第三节 影响药物效应的因素及合理用药的原则 一、名词解释 1.耐受性(tolerance)。 二、 选择题 A 型题 1.相同条件下给药,不同患者不一定都能达到相等的血药浓度,同 样的血药浓度也不一定出现等同的药效。有的患者可能因为很普 通的药物出现异常的危害性反应。这种因人而异的药物反应称为 A.遗传异常 B.心理因素 C. 个体差异 D.机体对药物反应性变化 E.病理状态 三、 填空题 1.影响药物作用于机体的因素有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四、问答题 1.长期用药可能引起机体哪些反应性变化? 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1.有些药物连续应用后能使机体对药物的反应强度递减,增加剂量 可保持药效不减,这种现象称为耐受性。 二、选择题 1.C 三、填空题 1.药物剂型 四、问答题 1.过敏反应或变态反应,是药物作为抗原或半抗原所引起发的病理 性免疫反应;耐受性,有些药物连续应用后能使机体对药物的反 应强度递减,增加剂量可保持药效不减;依赖性,分精神性依赖 性和生理性依赖性或躯体依赖性;抗药性或耐药性,病原体及肿 瘤细胞等对化学治疗药物敏感性降低。 第八章 机体的组织 一、名词解释 1.内皮 2.间皮 3.基质 4.血液凝固 药物剂量 用药途径 用药时间 连续用药 5.肌节 6.横小管 7.终池 二、选择题 1.变移上皮分布于( A.气管 B.食管 C.膀胱 D.结肠 E.空肠 2.杯状细胞常见于( A.单层扁平上皮 B.单层柱状上皮 C.复层扁平上皮 D.单层立方上皮 E.变移上皮 3.内皮衬贴于( ) A.气管 B.食管 C.膀胱 D.血管 E.肾小管 ) ) 4.纤毛的内部有( ) A.微丝 B.微管 C.中间丝 D.张力丝 E.角蛋白丝 5.腺是( ) A.以腺细胞为主要成分的腺上皮 B.有大量分泌细胞的上皮 C.以腺上皮为主要成分的器官 D.以分泌功能为主的上皮 E.由分泌部和导管组成 6.狭义的结缔组织是指( ) A.疏松结缔组织 B.致密结缔组织 C.固有结缔组织 D.网状组织 E.脂肪组织 7.成纤维细胞转变为纤维细胞表示其( A.功能旺盛 B.功能静止 C.进入衰老状态 ) D.准备分裂增殖 E.即将死亡 8.合成和分泌免疫球蛋白的细胞是( A.成纤维细胞 B.浆细胞 C.巨噬细胞 D.肥大细胞 E.淋巴细胞 9.具有趋化性的细胞是( ) A.成纤维细胞 B.巨噬细胞 C.肥大细胞 D.浆细胞 E.脂肪细胞 10.胞质内含嗜碱性颗粒的细胞是( ) A.成纤维细胞 B.浆细胞 C.巨噬细胞 D.纤维细胞 E.肥大细胞 11.具有吞噬功能的细胞是( ) A.成纤维细胞和巨噬细胞 ) B.巨噬细胞和浆细胞 C.浆细胞和肥大细胞 D.肥大细胞和中性粒细胞 E.中性粒细胞和巨噬细胞 12.又名白纤维的是( A.胶原纤维 B.弹性纤维 C.网状纤维 D.微原纤维 E.胶原原纤维 13 又名黄纤维的是( A.胶原纤维 B.弹性纤维 C.网状纤维 D.胶原原纤维 E.微原纤维 14.疏松结缔组织中最常见的细胞是( A.巨噬细胞 B.肥大细胞 C.浆细胞 D.脂肪细胞 E.成纤维细胞 ) ) ) 15.产生肝素的细胞是( A.浆细胞 B.巨噬细胞 C.肥大细胞 D.成纤维细胞 E.脂肪细胞)16. 三种软骨在结构上的主要区别是( ) A.软骨细胞类型 B.无定形基质成分 C.纤维类型 D.软骨的物理特性 E.软骨的染色特性 17. 骨组织的最显著特点是( ) A.细胞种类多 B.胶原纤维多且排列紧密 C.骨基质呈板层状 D.细胞外基质钙化 E.骨基质的渗透性好 18. 骨质的结构呈( ) A.板层状 B.条索状 C.均质状 D.团块状 E.网络状 19. 类骨质是指( ) A.钙化的软骨基质 B.未钙化的软骨基质 C.钙化的骨基质 D.未钙化的骨基质 E.以上都不是 20. 弹性软骨见于( ) A.气管 B.关节 C.椎间盘 D.外耳 E.肋 21.在成人,网织红细胞占红细胞总数的( ) A.0.5%~1.5% B.3%~8% C.0.5%~3% D.10%~20% E.20%~30% 22.血液中数量最多的白细胞是( ) A.中性粒细胞 B.淋巴细胞 C.单核细胞 D.嗜酸性粒细胞 E.嗜碱性粒细胞 23.有关单核细胞的描述,那项错误( A.是体积最大的血细胞 B.细胞核多呈肾形 C.胞质染成蓝灰色 D.胞质内无颗粒 E.在血液中停留 24~48 小时 24.能转化为巨噬细胞的是( ) A.中性粒细胞 B.淋巴细胞 C.单核细胞 D.嗜酸性粒细胞 E.嗜碱性粒细胞 25. 骨骼肌纤维的肌膜向胞质内凹陷形成( A.终池 B.肌浆网 C.横小管 D.纵小管 E.三联体 ) ) 26. Z 线位于肌原纤维的( ) A.暗带中央 B.H 带中央 C.暗带与明带之间 D.明带中央 E.肌节中央 27. 肌节是( ) A.1 个明带+1 个暗带 B.位于 M 线与 Z 线之间 C.位于相邻两条 Z 线之间 D.位于相邻两条 M 线之间 E.1/2 暗带+明带+1/2 暗带 28. 周围神经系统有髓神经纤维的髓鞘形成细胞是( ) A.星形胶质细胞 B.施万细胞 C.小胶质细胞 D.卫星细胞 E.少突胶质细胞 29. 数量最多的神经元是( ) A.运动神经元 B.感觉神经元 C.中间神经元 D.高尔基Ⅰ型神经元 E. 高尔基Ⅱ型神经元 三、填空题 1. 人 体 的 四 种 基 本 组 织 即 和 。 、 、 、2. 被 覆 上 皮 中 的 复 层 上 皮 包 括 和 。3.白细胞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五种。 4.软骨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红细胞呈 __________ 状,直径为 __________ 。成熟的红细胞没有 __________和__________,胞质内充满__________。 6.肌组织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 7.神经元包括__________和__________两个部分, 按其功能不同分为 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 四、问答题 1.何谓上皮组织及上皮组织的结构特点? 2.上皮细胞表面的特化结构有哪些? 3.软骨的分类及分布? 4.骨组织的细胞有哪些? 5.红细胞的结构及功能? 6.骨骼肌纤维的结构特点? 7.神经胶质细胞的种类? [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1.衬贴在心、血管和淋巴管腔面的单层扁平上皮。 2.分布在胸膜、腹膜和心包膜表面的单层扁平上皮。 3.为无定型的胶状物质,填充于细胞和纤维之间,其化学成分主要是 蛋白多糖和结构性糖蛋白。 4.简称血凝,是指流动的液态血液变成不流动的胶冻凝块的过程,其 本质为血浆中的可溶性纤维蛋白原转变成不溶性的纤维蛋白。 5. 相邻两条 Z 线之间的一段肌原纤维,由 1/2 I 带+A 带+1/2 I 带组 成。 6. 是肌膜向肌浆内凹陷形成的管状结构, 其走向与肌纤维长轴垂直。 7.纵小管在接近肌节两端的横小管处形成特殊的膨大。 二、选择题 1.C 2.B 3.D 4.B 5.C 6.C 7.B 8.B 9.B 10.E 11.E 12.A 13.B14.E 15.C 16.C 17.D 18.A 19.D 20.D 21.A 22.A 23.D 24.C 25.C 26.D 27.C 28.B 29.C 三、填空题 1.上皮组织 结缔组织 肌肉组织 神经组织2.复层扁平上皮 复层柱状上皮 变移上皮 3.中性粒细胞 嗜酸粒细胞 嗜碱粒细胞 4.透明软骨 纤维软骨 弹性软骨 单核细胞 淋巴细胞 5.双凹圆盘 7-8?m 6.骨骼肌 平滑肌细胞核 细胞器 心肌血红蛋白7.胞体 突起 感觉神经元 运动神经元 四、问答题中间神经元1.上皮组织简称上皮,由紧密排列的上皮细胞和少量的细胞间质组 成,细胞间以黏着物和特殊连接结构牢固相连。上皮组织具有下列结 构特征: (1)有极性,朝向体表或官腔的一面称游离面;与其相对的 一面称基底面。 (2)无血管,其所需营养由深层结缔组织中的血管供 给。 (3)上皮组织内有丰富的感觉神经末梢,终止于上皮细胞。 2. 上皮细胞具有极性,在各表面形成了与功能相适应的结构。 (1)上皮细胞的游离面:微绒毛、纤毛 (2)上皮细胞的侧面:紧密连接、中间连接、桥粒、缝隙连接 (3)上皮细胞的基底面:基膜、质膜内褶、半桥粒 3. 根据软骨基质中所含纤维的不同,可将软骨分为三种类型,透明 软骨、弹性软骨和纤维软骨。透明软骨分布广,包括肋软骨、关节软 骨、呼吸道软骨等。弹性软骨分布于耳廓、会厌等处。纤维软骨分布 于椎间盘、关节盘及耻骨联合等处。 4. 骨组织的细胞类型包括骨原细胞、成骨细胞、骨细胞和破骨细胞 5. 成熟红细胞形态为 双凹圆盘状,直径约 7.5 ?m;中央较薄浅染, 周缘较厚, ;无核,无细胞器,胞质内充满血红蛋白(Hb) 。Hb 结合 与运输 O2 和 CO2,即供给全身细胞所需的 O2,并带走细胞所产生的大 部分 CO2 6.骨骼肌纤维为细长圆柱形,直径 10-100?m,有多个椭圆形细胞核 位于周边,靠近肌膜处,肌质中含有丰富的肌原纤维和肌管系统,在 肌原纤维之间还有大量的线粒体、糖原颗粒。 7.可分为星状胶质细胞、少突胶质细胞、小胶质细胞和雪旺细胞等。 第九章 运动系统 一、名词解释 1. 胸骨角 2. 翼点 3.椎间盘 4.胸廓 5.胸廓上口 6.骨盆 二、选择题 1.前臂的内侧也称( ) A.桡侧 B.胫侧 C.尺侧 D.腓侧 E.臂侧 2.常用来描述空腔器官的方位( ) A.上和下 B.前和后 C.内和外 D.近侧和远侧 E.深和浅 3.眶上裂( ) A.位于颅前窝 B.属于筛骨上的结构 C.属于额骨上的结构 D.属于蝶骨上的结构 E.是蝶骨和筛骨间的裂隙 4.腕骨包括( ) A.距骨 B.骰骨 C.楔骨 D.月骨 E.跖骨 5.一般椎骨不包括( ) A.椎体 B.椎弓 C.椎孔 D.侧块 E.棘突 6.关于胸椎叙述正确的是( ) A.关节突呈矢状位 B.椎体小 C.椎孔最大 D.有肋凹 E.棘突呈方板状 7.不成对的面颅骨有( ) A.鼻骨 B.泪骨 C.舌骨 D.腭骨 E.额骨 8.成对的脑颅骨有( ) A.颧骨 B.犁骨 C.顶骨 D.蝶骨 E.枕骨 9.颅后窝有( ) A.颈动脉沟 B.乙状窦沟 C.外耳门 D.三叉神经压迹 E.筛孔 10.肱骨骨折的最易发部位是( ) A.解剖颈 B.外科颈 C.肱骨干 D.肱骨下端 E.尺神经沟 11.分泌物引流最不畅的鼻旁窦是( ) A.上颌窦 B.筛窦前、中群。 C.蝶窦 D.额窦 E.以上都不对 12.筛窦后群开口于( ) A.上鼻道 B.中鼻道 C.下鼻道 D.总鼻道 E.蝶筛隐窝 13.关于颈椎( ) A.棘突均短而分叉 B.均有横突孔 C.寰椎有椎体 D.椎动脉穿全部颈椎横突孔 E.有肋凹 14.关于椎骨( ) A.不参与脊柱构成 B.五个骶椎合为一体称骶骨 C.均有椎体和椎弓 D.颈椎棘突均短而分叉 E.均有横突孔 15.红骨髓( ) A.位于骨密质间隙内 B.可以造血 C.位于长骨的骨髓腔内 D.可以制造脂肪 E.位于骨膜下 16.远侧列腕骨包括( ) A.舟状骨 B.大多角骨 C.三角骨 D.豌豆骨 E.月骨 17.属于胸椎的结构有( ) A.横突孔 B.横突助凹 C.齿突凹 D.棘突伸向后上方 E.上关节凹 18.寰椎独有的结构( ) A.有齿突凹 B.有齿突 C.椎体 D.有上关节突 E.棘突末端分叉 19.关于胸骨角错误的是( ) A.微向前凹 B.微向前凸 C.在胸骨柄和体连结处 D.侧方对第二肋 E.是查肋序数的 20.不参与构成胸廓下口的有( ) A.第十二胸椎椎体 B.第十二肋 C.第十一肋 D.胸骨体下端 E.剑突 21.属于颅前窝的结构有( ) A.鸡冠 B.眶下裂 C.眶下沟 D.眶下孔 E.圆孔 22.成对的脑颅骨有( ) A.枕骨 B.额骨 C.顶骨 B.上颌骨 E.鼻骨 23.脑颅骨不包括( ) A.额骨 B.枕骨 C.顶骨 D.筛骨 E.泪骨 24.关于骨髓错误的是( ) A.充填于骨髓腔 B.充填于松质间隙内 C.分为红骨髓和黄骨髓 D.成人的黄骨髓有时也可转化为红骨髓 E.骼骨内终生都是黄骨髓 25.骨质的化学成分错误的是( ) A.骨主要由有机质和无机质组成 B.有机质赋予骨以弹性和韧性,无机质使骨坚硬挺实 C.成人有机质与无机质之比约为 3:7 D.老年人有机质占比例较大 E.幼儿有机质占比例较成人大 26.第一颈椎,对者是 ( ) A.没有椎体、棘突和关节面 B.前弓长,后弓短 C.上连枢椎 D.由椎体和椎弓构成 E.呈环状,故名寰椎 27.第七颈椎,错者是( ) A.棘突特长,末端分叉 B.有横突孔 C.又名隆椎 D.有椎体和椎弓 E.是确定椎骨序数的体表标志 28.成对的颅骨是( ) A.枕骨 B.颞骨 C.筛骨 D.舌骨 E.犁骨 29.开口于上鼻道的鼻旁窦是( ) A.额窦 B.上颌窦 C.蝶窦 D.筛窦前中群 E.筛窦前群 30.黄韧带( ) A.位于棘突间 B.位于横突间 C.位于椎弓板间 D.有限制脊柱过度后伸之功能 E.颈部后延形成项韧带 31.肩关节脱位多发生于( ) A.关节上方 B.关节外侧 C.关节内侧 D.关节下方 E.关节前方 32.关于膝关节说法错误的是( ) A.是全身关节中最复杂的关节 B.有腓侧副韧带加固,伸膝时最紧张 C.有由透明软骨构成的半月板,内侧“C”形,外侧“O”形 D.交叉韧带实质上是在关节腔之外,即滑膜之外 E.可作屈伸运动和条件性旋转运动 33.可防止胫骨后移的主要韧带是( ) A.前交叉韧带 B.后交叉韧带 C.胫侧副带 D.腓侧副韧带 E.髌韧带 34.全身最复杂的关节是( ) A.下颌关节 B.肩关节 C.肘关节 D.髋关节 E.膝关节 35.幼儿开始坐立出现的脊柱弯曲是( ) A.颈曲 B.胸曲 C.腰曲 D.骶曲 E.以上都不对 36.能防止脊柱过度后伸的韧带是( ) A.项韧带 B.棘间韧带 C.棘上韧带 D.前纵韧带 E.黄韧带 37.椎间盘错误的是( ) A.属于关节内软骨 B.连结于相邻椎骨的椎体之间 C.富于弹性 D.由中央的髓核和周围的纤维环构成 E.用力不当,髓核可脱出压迫脊神经,甚至脊髓。 38.可作屈、伸,收、展运动的关节有( ) A.髋关节 B.肘关节 C.下颌关节 D.寰枕关节 E.膝关节 39.关于肩关节错误的是( ) A.关节盂浅而小 B.关节囊上方无韧带 C.关节囊的下部最薄弱,是脱位的常见部位 D.最灵活,可作任何方向的运动 E.关节面差比例较大 40.髋关节的运动幅度不如肩关节大的原因不正确的是( ) A.髋臼比关节盂深,关节面差比例小 B.囊内有股骨头韧带牵拉 C.前者的囊壁厚,后者的囊壁薄 D.前者的囊外韧带比后者的强大 E.髋臼唇比关节盂唇高 41.髋关节的韧带有( ) A.骶棘韧带 B.骶结节韧带 C.前交叉韧带 D.交叉韧带 E.股骨头韧带 42.不会限制脊柱过度前屈的韧带有( ) A.黄韧带 B.棘上韧带 C.棘间韧带 D.前纵韧带 E.后纵韧带 43.膝关节囊内的结构有( ) A.内、外侧半月板 B.腓侧副韧带 C.膑内侧支持带 D.胫侧副韧带 E.髌韧带 44.椎体间的连结有( ) A.黄韧带 B.棘间韧带 C.棘上韧带 D.后纵韧带 E.横突间韧带 45.关节的辅助结构不包括( ) A.滑膜囊 B.关节软骨 C.关节盘 D.关节唇 E.韧带 46.不参与构成桡腕关节的骨有( ) A.手舟骨 B.月骨 C.三角骨 D.尺骨下端 E.桡骨下端 47.肘关节的韧带有( ) A.前侧副韧带 B.喙肱韧带 C.后侧副韧带 D.喙肩副韧带 E.桡骨环状韧带 48.具有囊内韧带的关节有( ) A.肩关节 B.髋关节 C.桡腕关节 D.踝关节 E.指间关节 49.具有关节盘(和半月板)的关节有( ) A.桡腕关节 B.肘关节 C.髋关节 D.膝关节 E.肩关节 50.黄韧带连结于相邻椎骨的之间( ) A.关节突 B.横突 C.椎弓板 D.棘突 E.椎体 51.防止脊柱过度后伸的主要结构是( ) A.前纵韧带 B.后纵韧带 C.黄韧带 D.关节突关节 E.棘上韧带 52.关于脊柱的描述,不正确者是( ) A.脊柱有4个生理性弯曲,其中颈曲、腰曲凸向前 B.脊柱两侧有椎间孔,孔内有脊神经根和血管通过 C.脊柱是保护脊髓最重要的结构 D.脊柱椎骨间的连结稳固而灵活,故运动范围很大 E.脊柱颈腰部和颈部损伤最常见 53.胸廓( ) A.由12块胸椎、12对肋骨和1块胸骨连结而成 B.上窄下宽,前后径小于横径 C.胸廓下口完整,仅由左、右肋弓围成 D.将关节腔分为上、下二腔 E.肋弓由第8—12对肋软骨分别与上位肋软骨连结而成 54.桡腕关节( ) A.由桡骨、尺骨下端构成关节窝 B.由近侧列4块腕骨构成关节头 C.关节腔内有关节盘 D.可作屈、伸、收、展和旋转运动 E.四周有韧带加强 55.骨骼肌( ) A.属于平滑肌 B.属于随意肌 C.主要由肌腹和深筋膜构成 D.辅助结构有腱膜 E.肌都有一个起点和一个止点 56.位于大腿肌后群外侧的是( ) A.半腱肌 B.半膜肌 C.股二头肌 D.股四头肌 E.股外侧肌 57.助呼气的肌肉是( ) A.肋间内肌 B.肋间外肌 C.胸大肌 D.胸小肌 E.前锯肌 58.使肩关节外展的肌是( ) A.背阔肌 B.肱二头肌 C.肱三头肌 D.三角肌 E.以上均参与 59.肱二头肌的主要作用是( ) A.使肩关节外展 B.使肘关节屈曲 C.使肘关节伸直 D.使肩关节旋内 E.主要运动肩胛骨 60.不属于股四头肌的是( ) A.股直肌 B.半膜肌 C.股内侧肌 D.股外侧肌 E.股中间肌 61.属于膈上的结构有( ) A.破裂孔 B.主动脉裂孔 C.腔静脉沟 D.圆孔 E.卵圆孔 62、属于表情肌的是 ( ) A.咬肌 B.颞肌 C.口轮匝肌 D.翼内肌 E.翼外肌 63.关于膈错误的是 ( ) A.有三个裂孔 B.有迷走神经通过 C.有主动脉通过 D.收缩时引起呼气 E.收缩时使腹压增高 64.股四头肌的作用是 ( ) A.使膝关节屈 B.使髋关节屈 C.使肘关节伸 D.使髋关节内旋 E.使髋关节内收 65.关于胸锁乳突肌的描述,正确者是 ( ) A.为颈部深肌 B.起于锁骨的胸骨端 C、一侧收缩使脸转向对侧 D.一侧收缩使头向对侧倾斜 E.两侧共同收缩使头前俯 66.关于肌的起止和作用的说法,何者错误 ( ) A.肌的起止点是固定不变的 B.多数面肌一端附于皮肤上,一端附于骨面上 C.个别肌的止点位于肌的中央 D.肌的两端跨过一个或多个关节 E.肌跨过哪个(些)关节就对哪个(些)关节起作用 67.斜方肌瘫痪时,不能 ( ) A.上臂外展 B.躯体后伸 C.弯腰 D.耸肩 E.低头 三、填空题 1.运动系统由_、_和_组成 2.骨主要是由_、_和_构成 3.骨质包括_、_;骨髓有_和_,其中人的一生中都有的骨髓是 _,它主要有_机能。 4.胸骨从上向下分为_、_和_三部分,胸骨柄和胸骨体连接处向 前微凸的部分为_,其侧方连结的是第_肋。 5.骨骼由_和_构成。骨按形态可分为_、_、_和_四类。 6.肋由_和_两部分构成。根据与胸骨的连结关系,可分为_和_ 两类。 7.分布于骨表面,质地致密的骨质称_;分布于骨内部,由骨小梁 构成的是_;位于颅盖各骨内、外板间的松质称_。 8.髌骨是人体最大的_,股骨是人体最大的_ 9.上鼻甲与中鼻甲之间是_,在此处开口的鼻旁窦是_。 10.中鼻甲与下鼻甲间为_鼻道,下鼻甲下方为_鼻道。 11. 浮助包括第_和_对助, 真肋包括第_对肋, 假助包括第_对肋。 12.颅底内面由前向后的_窝是_、_和_。 13.两顶骨间的缝称_,额骨和两顶骨间的缝是_. 14.脊柱侧面观有 4 个生理弯曲,既颈、胸、腰、骶曲。其中胚胎时 已形成的是_和_,腰曲凸向_。 15.椎体间借_、_和_,相连结。 16.连结骶尾骨和髋骨间的韧带主要有_和_。 17. 两侧耻骨联合面借耻骨间盘的连结构成_, 耻骨间盘属于_软骨。 18.膝关节是全身最_和最_的关节,它由__和_骨构成,主要作 _运动。关节滑膜突向关节腔形成_。 19. 椎间盘由_和_构成。 紧贴椎体后面的韧带是_, 它的作用是_。 20.限制脊柱过度后伸的主要韧带是_,而限制其过度前屈的韧带主 要有_、_、_、_等。 21.连结椎弓的韧带主要有_、_、_、_、_等。 22.肩关节和髋关节可做的运动有_、_、_、_、_和_,其运动 幅度髋关节比肩关节_。 23.骨骼肌一般都由_和_构成。 24.筋膜分为_和_两种。 25.咀嚼肌包括_、_、_和_。 26.呼吸肌主要有_、_、_等。 27.股四头肌包括_、_、_、_。 四、问答题 1.颈椎、胸椎、腰椎各有何主要特征? 2.简述鼻旁窦的名称及其开口部位。 3.颅骨可区分为哪两部分?各部由哪些骨组成? 4.腕骨有哪几块? 5.肋可区分为哪几类?肋由什么构成?肋弓是怎样形成的? 6.髋骨由哪几部分构成?跗骨包括哪几块? 7.不成对的脑颅骨有哪些?颅顶面观有哪几条缝? 8.老人为什么比儿童易发生骨折? 9.说明胸廓的组成及功能。 10.说明膝关节的构成、结构特点及运动方式 11.说明关节的基本结构 12.胸廓上、下口各有哪些结构围成? 13.膈上有哪几个裂孔?各有什么结构通过?说明其位置和构成。[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1.胸骨柄与体之间连接处微向前突称之。两侧平对第 2 肋,是计数 肋的标志。 2.位于额、蝶、颞、顶四骨会合处,呈“ H”形。该处骨质薄弱, 内面有脑膜中动脉,若受打击及骨折造成颅内出血。 3.是连结相邻推体之间的纤维软骨盘。由周围的纤维环和中央的髓 核构成,富有弹性。用力不当时,髓核易向纤维环后外侧脱出,压迫 脊神经或脊髓。 4.由12块胸椎,12对肋,1块胸骨连结而成。呈扁圆锥形,上窄下宽, 前后径小于横径。胸廓除支持、保护作用外,主要参与呼吸运动。 5.由胸骨柄上缘、第1对肋和第1胸椎体围成。是胸腔与颈部的通道。 6.由骶骨、尾骨和两侧髋骨借助骨连结构成。具有传导重力,保护 盆内脏器的作用,在女性,还是胎儿娩出的通道。 二、选择题 1.C 2.D 3.D 4.D 5.D 6.D 7.C 8.C 9.B 10.B 11.A 12.A 13.B 14.B 15.B 16.B 17.B 18.A 19.A 20.D 21.A 22.C 23.E 24.E 25.D 26.E 27.A 28.B 29.E 30.C 31.D 32.C 33.B 34.E 35.C 36.D 37.A 38.A 39.B 40.B 41.E 42.D 43.A 44.D 45.B 46.D 47.E 48.B 49.D 50.C 51.A 52.D 53.B 54.E 55.B 56.C 57.A 58.D 59.B 60.B 61.B 62.C 63.D 64.B 65.C 66.A 67.D 三、填空题 1.骨 骨连结 骨骼肌 2.骨质 骨膜 骨髓 3.骨密质 骨松质 红骨髓 黄骨髓 红骨髓 造血 4.胸骨柄 胸骨体 剑突 胸骨角 二 5.骨 关节 长骨 短骨 扁骨 不规则骨 6.肋软骨 肋骨 真肋 假肋 7.骨密质 骨松质 板障 8.籽骨 长骨 9.上鼻道 筛窦后群 10.中 下 11.11 12 1—7 8—10 12.颅前窝 颅中窝 颅后窝 13.矢状缝 冠状缝 14.胸曲 骶曲 前 15.椎间盘、前纵韧带、后纵韧带 16.骶结节韧带、骶棘韧带 17.耻骨联合、纤维软骨 18.大、复杂、股骨下端、胫骨上端、髌骨、屈伸、翼状襞 19.纤维环、髓核、后纵韧带、限制脊柱过度前屈 20.前纵韧带、后纵韧带、黄韧带、棘上韧带、棘间韧带 21.黄韧带、棘上韧带、项韧带、棘间韧带、横突间韧带 22.屈、伸、收、展、旋内、旅外、环转、小 23.肌腹、肌腱 24.浅筋膜(皮下筋膜) 、深筋膜(固有筋膜) 25.咬肌、颞肌、翼内肌、翼外肌 26.膈肌、肋间外肌、肋间内肌 27.股直肌、股内侧肌、股外侧肌、股中间肌 四、问答题 1.颈椎:椎体小而椎孔较大,横突上有横突孔,第二至第六颈椎棘 突短而末端分叉,关节突的关节面近似水平位。第一颈椎无椎体、无 棘突,呈环形,故称为寰椎,其前弓后面有齿突凹。第二颈椎椎体上 有齿突,又称为枢椎。第}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一级建造师哪一年开始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