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赛车手欧阳吉米 美国脱口秀的一生

您的位置:&&&正文
车轮上的英国之腕级人物
  我们常说,人创造历史,历史造就人,今天我们的文章中就有这样一群人,他们时而激情澎湃,时而温文尔雅,时而歇斯底里,时而指点乾坤。也许你认为他们中间有些人脾气古怪,甚至狂妄自大、目空一切,但这就是他们,一群缔造英国汽车行业历史的汽车人物,汽车在他们的意识中早已不仅仅是一份职业,而是他们存在的全部意义。这篇文章就让我来为您解读英国汽车文化,了解那些&纯粹&的英国汽车人物。
  由于英国历史上值得纪念的汽车人物如沧海遗珠,数不胜数,所以这篇文章中我们将这些人物分为四类,共选择了八位具有代表性的人物进行介绍,这篇也是我们车轮上的英国系列的最后一篇更新,在此感谢大家一直以来的大力支持。 
  ◆英国汽车人物之&&企业家
  赫伯特&奥斯汀
  创立奥斯汀品牌,对英国甚至欧洲轻便车的设计影响深远
  相信听到这个名字大家都不会陌生,奥斯汀品牌在英国汽车工业甚至是世界造车领域的知名度不言而喻。而他的创始人赫伯特&奥斯汀则不仅仅是该品牌的老板,他更是上世纪初期英国历史上首屈一指的设计师、造车专家。可以说,没有他便没有奥斯汀,甚至英国乃至世界轻便车的设计观念都要滞后一段时间,奥斯汀也凭借其对于汽车行业的突出贡献在英国名声大噪,甚至加官进爵。
  良好的教育、宝贵的经验助奥斯汀成立自己的汽车品牌
  1866年深秋的一天,在英格兰东南部小镇Missenden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户家中,一个将会对英国汽车工业产生深远影响的小男孩出生了。在其父亲的坚持下,奥斯汀从小接受了持续、良好的教育。1886年,他陪伴母亲移居至澳大利亚,并在墨尔本他叔叔的手下开始了自己的第一份工作。两年后,他进入一家负责制造印刷机器与克罗斯利型燃气发动机的公司,这是他与机械的&第一次亲密接触&。此后他结识了制造商弗雷德里克&沃尔斯利,并在他位于澳大利亚悉尼的公司里担任经理,经历了四年的历练与学习后,奥斯汀于1893年返回英国,并在伯明翰开创了自己的奥斯汀汽车品牌。
  探索经营了几年后,沃尔斯利看到了蕴藏在奥斯汀以及这个当时规模还很小的企业的巨大价值,考虑到人们对于汽车的需求越来越大,沃尔斯利在1900年决定向奥斯汀投资,并于1905年在Adderley公园成立了以奥斯汀命名的公司,其业务是制造汽车与其他修理工具。与此同时,奥斯汀也在努力研发他的第一款车,同年,奥斯汀公司的第一款车问世。
=============分页符=============
  转变思路大获成功,奥斯汀加官进爵
  此后的奥斯汀经历了一战的辉煌,也曾在战后经济萎靡的大环境下走到了破产的边缘,但赫伯特&奥斯汀与它的团队从未放弃,依然顽强的支撑着。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奥斯汀汽车一度陷入低谷,然而就在此时奥斯汀却盯上了排量小、车身简洁的轻便车市场,并立即开始了对轻便车的研究与探索。果然,奥斯汀7型车在1922年取得了成功,这辆轴距只有1.9米的小车在当时被称为&婴儿奥斯汀&,它凭借出色的燃油经济性以及可爱的造型赢得了欧洲乃至世界范围内的追捧,&全欧洲的大街小巷跑的都是奥斯汀7!&这便是当时欧洲汽车市场的真实写照。
  自此之后,奥斯汀也成功的从一个人名晋升为一位&名人&,不仅仅在汽车行业,赫伯特&奥斯汀还曾在年担任英国下院议员,并多次发表政治演讲,1936年,奥斯汀被正式册封为男爵,从此踏入了贵族行列。不幸的是,奥斯汀仅仅当了5年的男爵便因心脏病突发去世,他的儿子早在1915年便死于战火,奥斯汀家族自此绝后。
  小结:
  英国汽车工业历史上值得纪念的人很多,像W. O. Bentley 、威廉姆斯这样成功的老板更是不胜枚举,但我选择了奥斯汀,纵览其传奇的一生,我们可以看到他灵活的头脑、别出心裁的设计以及坚韧不拔的意志,他对于英国汽车行业的意义并不仅仅局限于某个品牌、或某个车型,而是整个欧洲乃至世界的造车理念。奥斯汀可以称得上是&议员中最会造车的,贵族中最懂政治的,汽车行业中身份最显赫的人了&。
=============分页符=============
  伯尼&埃克莱斯顿 1930-至今
  伯尼不惧失败,转换思路让自己主宰F1赛坛
  当今汽车界谁是首屈一指的有钱人?您的脑子里可能会蹦出无数个名字:亨利&福特、安德烈&雪铁龙甚至是三菱集团的岩崎弥太郎,的确,这些人都是当今世界汽车领域里数得上的富豪。然而在他们中间,有一个我们绝对不能忘记的名字,他不是任何一家汽车企业的董事长、更没有数以万计的员工和百万平米的厂房,但他却拥有世界汽车界最能吸金的赚钱机器:F1赛事,没错,他就是F1现任掌门人伯尼&埃克莱斯顿。
  兴趣浓厚,天分欠佳,赛车手生涯以失败告终
  现年82岁的伯尼&埃克莱斯顿生于1930年的英国,16岁那年,他离开学校,到当地一个煤气厂工作,他父亲的一位朋友在那里负责化学试验室,埃克莱斯顿便成了实验室的一名助手。但在工作一段时间后,他发现自己对这份工作并不感兴趣,他真正喜欢的是赛车,是那种风驰电掣的激情。
  随后,年轻的埃克莱斯顿开始在工作之余投身自己喜欢的摩托车与汽车比赛,1949年,埃克莱斯顿参加了他生平的第一场比赛,这是一场500cc级别的摩托车赛,埃克莱斯顿漂亮的完成了比赛并取得了名次。本以为自己将会在赛车手的道路上走下去的埃克莱斯顿异常兴奋,但没过多久,他便认识到自己也许真的不适合这个职业,在他之后参加过有限的比赛中,不是被远远的落在身后便是因为各种事故被迫退赛,能够获得名次的比赛更是寥寥无几。然而这些并未消磨掉埃克莱斯顿对于赛车的激情,他决定在其他领域继续这份热情。
=============分页符=============
  下海经商,做赛车手经纪人依然失败
  为了赚钱,当年的埃克莱斯顿不得不暂时离开他喜爱的赛车事业,投身于房地产投资和贷款融资行业的他,很快便凭借自己过人的天赋和对金钱极为敏感的嗅觉获得了成功。赚到了钱,伯尼在1957年重新回到赛车领域,这一次他没有选择做车手,而是成为了一名车手经纪人。但是很不幸,他的这份工作依旧没有取得成功,1970年,他所经纪的车手在蒙扎赛道上死于车祸,伯尼也没有再继续这份经纪人的工作。
  从商业角度出发,伯尼改变F1世界
  上世纪70年代初的F1赛车界可以说是一片混乱,经营惨淡。然而就在这个时候,伯尼出众的经济头脑让却他看到了其中蕴藏的商机,1972年初他买下了布拉汉姆车队,并在两年间进行各方面疏通,1974年联合各参赛车队成立协会,并向各赛车场提供足够多的赛车参加比赛,同时要求赛车场要有完善的比赛设施、完备的应急机制。他也是第一批将赞助商理念应用于F1赛车上的人,上世纪70年代,他首次在赛车手头盔上贴出了&此位置出售&的字样。
  他还率领其他车队向国际汽车联合会争取经营F1比赛的权利,经过6年的不懈努力,伯尼终于成为了F1赛车实至名归的掌门人,这项运动也在他的大力推动下迅速发展,时至上世纪90年代,F1大奖赛的每一站比赛都可以吸引全世界超过2亿的观众,总计观众甚至超过了每四年一届的奥运会和世界杯。这样火爆的比赛,更为所有参与其中的人提供了数十亿美元的巨额利润,在他的带领下,F1车队的老板和车手们个个都成为了百万富翁甚至千万富翁,而他也成为了英国最富有的人之一,身价高达20亿美元。
  小结: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人生中有些事情就是这样,刻意去追求的也许并不是你擅长的,正如伯尼&埃克莱斯顿这样,换个角度看问题,也许会收到更好的效果。伯尼的这一转变,带来的不仅是自己的富足,更为英国带来了F1赛车发源地的无限荣耀,而他则成为了这一切的掌控者,世界汽车界最大赚钱机器的受益人。
=============分页符=============
  ◆英国汽车人物之&&设计师
  柯林&查普曼
  英国赛车界的救星,伟大的汽车天才
  对于这个名字,相信许多人一定有所耳闻,他是曾经称霸赛道、风靡一时的莲花车队创始人,但他则作为那个时代的著名赛车手、赛车设计师扬名海外,他与艾德里安&纽维(Adrian Newey)并称设计F1冠军赛车最多的英国设计师,将他归结为设计师行列也正是出于这个原因。
=============分页符=============
  兴趣爱好奠定一生事业,查普曼创立莲花品牌
  生于1928年的柯林&查普曼,从小便表现出对赛车的浓厚兴趣以及对机械设计制造的超人天赋。1947年,作为一个痴迷于赛车的&青年学子&,年仅19岁尚在伦敦大学攻读工程技术学的柯林&查普曼便以当年风靡一时的&奥斯汀7型&汽车为原型,自己动手改装成一辆赛车。让人意想不到的是,这辆看上去更像是特技表演用的赛车居然在英国各类稀奇古怪的比赛中屡次胜出,查普曼不仅奖金拿到手软,他改装的这辆&奥斯汀7&也通过整车或零配件的方式得以热销。
  柯林&查普曼自己改装设计的第一款车获得了成功!兴奋的他马上要给这款车起一个响亮的名字,有些人说&莲花&这个词是查普曼的即兴发挥,但有记载称,查普曼曾经称赞他当时的女友(后来的妻子)胜似&莲花盛开&,&莲花&这个词的背后也许还有一段美好的爱情故事(现在这个品牌在我国的名称为路特斯)。
  谁能想到,查普曼年轻时利用闲暇时间搞的&副业&居然在此后决定了他的一生,此后他把所有可以利用的时间全都用来设计自己的爱车,并在1952年注册成立了Lotus品牌,开始正式制造汽车。他所生产制造的Lotus赛车重心很低、构造简单、重量轻、操控好,在各种赛事中屡次夺魁,柯林&查普曼也同时作为赛车手与设计师参与其中,上世纪50至70年代,Lotus曾是世界各种赛道上的领军人物。
=============分页符=============
  &双重性格&让人敬畏,复兴Lotus遗憾告终
  柯林&查普曼除了作为赛车手与设计师出类拔萃外,还是一个善于发掘车手天分、赏罚分明的称职老板。在车队中大家称呼他为&老头子&或&老大&,但一些不太尊重他的媒体则更愿意称他为&查佬&,这些全是源于他的&双重性格&,心情好的时候,查普曼会欢呼雀跃甚至手舞足蹈,但如果他这两天心情糟糕,那么你最好还是不要自讨苦吃。
  查普曼不仅自己是个工作狂,他对员工以及赛车手的严格要求也是出了名的,他要求员工日以继夜的努力工作,赛车手不停训练争取更好的成绩,上世纪70年代,他更以&如果你没有赢,只能说明你不够努力&这样的名言给人留下的深刻的印象。这样的言论足以证明,这个老头子的确是个苛刻的&工作狂&。
  值得一提的是,他还在赛车设计上融入了无数的创新技术:空气动力学理念、双凸轮轴技术、一体式车身、主动悬架以及&地面效应&等等,Lotus赛车在F1比赛中取得的傲人成绩也与这些技术密不可分。然而不知道是不是一个人的气数本就有限,或是真的有天妒英才,Lotus品牌在上世纪80年代遭遇困境,而年仅54岁的柯林&查普曼也因心脏病突发而去世了。我们不知道查普曼在弥留之际有多少遗憾与悲怆,也许在他最后的日子里,脑海中念念不忘的仍是Lotus的复兴......
  总结:
  回顾柯林&查普曼这传奇的54年,有时我们甚至觉得他就是一位上帝派下来拯救英国赛车界的天才,他的使命完成之日,便是他魂归故里之时。无论如何,他给英国留下了Lotus品牌,更给全球赛车界带来了质的飞跃,我们纪念他,是因为他的伟大与贡献,我们记得他,是因为他是个倔强的&老头儿&。
=============分页符=============
  艾德里安&纽维 1958-至今
  F1历史上的传奇设计大师
  &F1赛坛传奇赛车设计大师&、&F1赛车空气动力学潮流的领航人&,在英国,有这么一个人将这些夸张的头衔集于一身,他设计的F1赛车更是获得冠军次数最多的车辆,他也是唯一一个为三支不同车队设计赛车,而又都获得世界冠军的设计师,他就是艾德里安&纽维,英国人的骄傲。
  一路坎坷,纽维坚守设计师生涯
  1958年,纽维出生于英国埃文河畔的斯特拉特福,1980年凭借优异的成绩获得英国南安普敦大学航空工程学一级荣誉学位。而他的第一份工作,便是担任菲蒂帕尔迪车队的首席空气动力师,这对一个当时年仅22岁的年轻人来说,是机遇,更是巨大的挑战。在这里工作一段时间后,纽维转投更为专业的March车队工作,1年后便凭借出众的能力被提升为MarchGTP赛车的首席设计师,已经当过一次&首席&的纽维,这次显得从容不迫,他的设计师生涯也就此走入辉煌。
  被提升至首席后,纽维设计的赛车在83、84年不断斩获各类比赛冠军,此后March又连续三年获得Indy 500大奖赛冠军。此后March车队进军F1,纽维当仁不让的成为了车队的技术总监,这时的纽维,还不到30岁。
  然而纽维的设计师生涯也并不是一帆风顺,转战F1的第二年,March工程公司被雷顿-豪斯收购,纽维依然被任命为车队技术总监,但这一时期纽维设计的赛车却在赛道上风光不再,两年间并没有取得像样的成绩,这也让纽维在1990年夏天被新东家扫地出门。
  但是很快雷顿-豪斯就意识到了自己的这一做法是多么愚蠢,1990年纽维离开雷顿-豪斯后,马上得到了当时威廉姆斯车队技术总监帕特里克-海德的格外青睐,他马上聘请纽维担任威廉姆斯车队总设计师,这也是纽维职业生涯的转折点,此后纽维设计的FW14赛车在1991年获得巨大成功,并帮助威廉姆斯车队获得车队年度亚军,此后他的事业蒸蒸日上,然而看似一帆风顺的前途却蕴藏着不幸。
  1994年,车神塞纳看中威廉姆斯车队以及纽维强大的实力,并最终决定加盟,那时的他可能不会想到,这竟是他生命最后的绝唱。为了帮助塞纳夺取冠军,纽维在FW16赛车上特别设计了Y形尾翼,但当时的塞纳并不能很好的适应FW16,最终塞纳在伊莫拉赛道命丧黄泉,尽管对于塞纳的死存在众多猜测,但塞纳对于这辆车尾翼的不适应是不可否认的。
  经历了大起大落的纽维在1997年被迈凯轮挖走,并为其工作至2005年。此后他又转投红牛车队,如今年过50的他依然奋战在F1赛车设计的第一线。
  小结:
  自从22岁从南安普敦大学毕业,纽维似乎就在做一件事,而且只做这一件事,那就是设计F1赛车。在漫长的日子里,他设计的赛车曾帮助十几位车手荣登榜首,而他也成为了F1赛坛传奇设计大师,被新东家扫地出门没有摧垮他,一代车神的逝世没有打败他,这个永不服输的设计天才依然在F1的世界里不懈的奋斗着。
=============分页符=============
  ◆英国汽车人物之&&赛车手
  科林&麦克雷
  英国的骄傲,赛场上的疯狂驾驶者
  他是出身赛车世家的&赛车王子&,作为一名苏格兰赛车手,他对英国赛车运动以及英国赛车文化的贡献几乎人尽皆知。科林&麦克雷也因为在比赛中的种种疯狂驾驶行为而让人印象深刻。然而这位疯狂赛车手的最后归宿并不是在赛道上,经历无数碰撞的麦克雷最终殒命于自己驾驶的私人直升飞机,一次意外坠毁将他本人与5岁大的儿子及两名友人送上了天堂。
  车手生涯:
  1968年,科林&麦克雷出生于苏格兰Lenark的一个赛车世家,他的父亲吉米&麦克雷曾5次获得英国拉力赛冠军。也正是这个原因,让小麦克雷从小便具备了对速度追求的基因,据他自己回忆,大概在两三岁的时候他就开始对汽车着迷,家里的玩具几乎都是各式各样的汽车,而他更是在自己14岁的时候与车结下了不解之缘。
  与麦克雷第一次亲密接触的并不是汽车,而是一辆摩托车。虽然同样是车,但这么辆&肉包铁&显然不是麦克雷所向往的,转年他便变卖了这辆摩托车,添上自己的私房钱买了一辆Mini Cooper,从那以后,科林&麦克雷的赛车生涯便一发不可收拾。
  他积极与当地赛车俱乐部谈判,邀请许多赛车爱好者在离他家不远的场地上举行比赛,这也是科林&麦克雷参加的第一次比赛,在这场非职业的竞赛中,他第十四个冲过终点。
  1986年,18岁的麦克雷第一次进入苏格兰拉力赛,他对速度的追求以及疯狂的驾驶风格立即吸引了众多观众,那一次麦克雷虽然没有取得冠军,却在人们心目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很快,科林&麦克雷便凭借这种拼命三郎似的驾驶风格在赛道上取得了好成绩,1988年的苏格兰拉力赛上,当时在沃克斯豪尔车队的麦克雷技压群雄,摘得桂冠,许多人回忆起那届赛事时都不禁感叹:&那简直就是麦克雷对其他车手进行的一次杀戮!&
  这次拉力赛后,科林&麦克雷的赛车事业便正式走上正轨,在21年的职业生涯中,他曾为斯巴鲁、福特以及雪铁龙车队效力,2004年前后脱离车队转战达喀尔拉力赛与法国勒芒24小时汽车拉力赛 ,日,科林&麦克雷在故乡苏格兰驾驶直升机游玩时遭遇故障,直升机坠落密林起火,麦克雷与他5岁的儿子和两位友人不幸遇难,享年39岁。
=============分页符=============
  乐观豁达的世界冠军,生活中的柯林&麦克雷
  集众多冠军头衔于一身的柯林&麦克雷在生活中却显得很有家庭观念,并且幽默感十足。只要有时间,组织全家郊游或野炊便是麦克雷的头等大事,平时他还会叫上老对手伯恩斯去喝上一杯,赛场上他们是互不相让的竞争对手,生活中他们则是惺惺相惜的好朋友。
  在赛场上叱咤风云的麦克雷偶尔也会去搞搞&副业&,不知道各位有没有印象,2000年前后,国内市面上出现了一款名叫《科林麦克雷拉力赛》的系列赛车游戏,它便是科林&麦克雷1998年与英国游戏公司&代码大师(Codemasters)&合作推出的,这款游戏一经推出便大获成功,粗略的问了一下,包括编辑在内的不少同事都曾亲身体验或是对这款游戏有所耳闻。
  小结:
  科林&麦克雷一生共参加了146场世界拉力锦标赛,赢得了25个WRC冠军,共42次登上领奖台,也许数据不能代表一切,但它的确是麦克雷车手生涯最好的见证。他那让人血脉喷张的驾驶风格以及豁达、乐观的性格是定格在车迷心中永远挥之不去的记忆。然而他却在功成名就、即将要享受美好生活的时候突然殒命,在无数人为此扼腕叹息的时候,我不禁想到,如果天国也有车来车往,远在另一个世界的麦克雷大概还会选择做一名肆意驰骋的赛车手。
  刘易斯&汉密尔顿 1985-至今
  大英帝国的希望,F1历史上首位黑人车手
  相信稍微关注赛车界的朋友应该都会听说过汉密尔顿这个名字,这个年仅27岁的黑人小伙在最近几年时间内频繁曝光,作为F1赛车史上首位黑人选手,汉密尔顿对于英国、乃至整个F1车坛的意义可见一斑。
  车手生涯:
  1985年,刘易斯&汉密尔顿出生于英国赫特福德郡的斯蒂夫尼奇,他的母亲是英国白人,父亲则是移民而来的黑人,因此汉密尔顿还是个黑白结合的&混血儿&,&刘易斯&这个名字则是为了纪念美国短跑名将刘易斯所取,可能那个时候他们不会想到,二十多年后的汉密尔顿,在另一领域跑在了世界的前面。
  然而汉密尔顿走上赛车手这条道路,最应该感谢的就是他的父亲。早在汉密尔顿6岁的时候,他的父亲送给他一辆遥控赛车作为礼物,刚刚懂事的汉密尔顿对遥控赛车爱不释手,一天他对父亲说:我将来要坐进赛车里去比赛!在我们看来,这只是一个6岁大的孩子对新鲜事物的热情,等他不那么喜欢了,这些想法也会随之消失。但当时汉密尔顿的父亲可不这样想,他非常看中儿子的这句话,并当即决定赠送给儿子一辆卡丁车,于是,1991年的圣诞节,年仅6岁的汉密尔顿便拥有了自己人生中第一辆车。
  这还不算什么,为了支持儿子的赛车事业,这位勤劳的父亲不得不日以继夜的努力工作,最多时他曾同时干着三份工作,为的只是多赚些钱为汉密尔顿创造更好的训练条件。汉密尔顿也没有辜负父亲的希望,他从8岁开始驾驶卡丁车参加比赛并赢得了英国卡丁车锦标赛冠军。
  汉密尔顿10岁那年,他自己在Autosport颁奖典礼上找到了当时的迈凯轮车队负责人罗恩&丹尼斯,直截了当的对他说:&我是刘易斯&汉密尔顿,我刚刚赢得了英国卡丁车锦标赛,有一天我想成为迈凯轮的一员,我想做一名真正的赛车手。&这句话在3年后便成为了现实,汉密尔顿便与迈凯轮车队与梅赛德斯&奔驰签订了&年轻赛车手培养计划&,并正式走上职业赛车手的道路。
  此后汉密尔顿参加了1999年、2000年与2001年方程式2000锦标赛,并逐渐成为了欧洲冠军,2000年,年仅15岁的汉密尔顿凭借在赛道上取得的优异成绩被英国赛车俱乐部列为最有希望的&后起之秀&。
  2001年,汉密尔顿正式开始了他的赛车手生涯,这一年他参加了英国雷诺方程式锦标赛冬季系列赛,尽管在第三圈发生了撞车事件,但他还是第五个完成了比赛。而在2002年全年的系列赛中,年轻的汉密尔顿以三次冠军与三次杆位的成绩最终排名第三。
  经历了卡丁车、雷诺方程式赛车以及F3赛车的重重洗礼,汉密尔顿在2007年出现在F1赛场上,刚刚踏上F1赛道的他便有不俗的表现,不但成为了首次参加F1比赛就连续9次站在领奖台上的第一人,还在加拿大站的比赛中获得了自己F1职业生涯中第一个分站赛冠军。
  2008年对汉密尔顿甚至整个F1车坛都是意义重大的一年,在这个赛季的F1比赛中,汉密尔顿力压各路高手,最终获得年度车手总冠军,这不仅是他职业生涯中的第一个F1车手总冠军,更是历史上黑人首次夺得桂冠,全世界的车迷也不约而同的将目光聚焦在他的肤色上,现在,他被誉为F1车坛的&老虎伍兹&。
=============分页符=============
  低调单纯的黑人小伙,生活中的汉密尔顿
  生活中的汉密尔顿俨然是个腼腆的大男孩儿,待人友好、谦和,然而当有媒体问到他是否担心车迷们关心你的肤色多于成绩时,汉密尔顿露出了他那标准的笑容,并表示肤色并没有给他带来什么麻烦,他会将注意力全部放在赛车本身。
  小结:
  无论是马丁&路德&金,马尔科姆&艾克斯还是马库斯&加维,一个个黑人运动领袖不懈的抗争就是要为黑人证明他们不比任何人差。我知道现在早已不是那个种族歧视肆意妄为的年代,但不可否认的是,这种现象至今仍未消失,汉密尔顿作为英国车手夺得世界冠军的意义也远不止一个头衔这么简单。
=============分页符=============
  ◆英国汽车人物之&&周边人物
  罗温&阿克金森(憨豆先生) 1955-至今
  国家级&活宝&,汽车的疯狂爱好者
  罗温&阿克金森饰演的憨豆先生恐怕是这篇文章中最为引人注目,也最让大家熟知的人物了,抛开他那部自1990年便开始热播的《憨豆先生》不谈,单单是今年伦敦奥运会上的那段插科打诨的弹钢琴表演,便引得无数人捧腹大笑,而他丰富的面部表情、夸张的肢体语言则早已成为英国式幽默的标志,而&憨豆先生&另一个被人熟知的爱好便是汽车,无论是F1赛场上的竞速还是与经典Mini的荧屏&触电&,他无疑一直在为英国汽车做免费的代言人。
  呆笨木讷,&憨豆先生&创造英国式幽默
  憨豆先生原名罗温&阿克金森,1955年出生于英国达勒姆郡的Consett,他是兄弟四人中最小的一个,同时也是最为沉默寡言、不善言谈的一个。但患有轻度口吃的&憨豆&却非常聪明,求学期间各科成绩优异,在英国纽卡斯尔大学本科毕业后,又在牛津大学拿下了硕士学位,外表木讷的&憨豆&,其实有着极为灵活的头脑。
  而罗温&艾克金斯走上影视这条路则是纯属偶然,1979年大学毕业后的罗温&阿克金森并未打算进军影视圈,在一次与友人的旅行中,同行的人将阿克金森木讷、搞笑的动作与言语拍摄成一部&真人影视剧&,没想到这部本来单纯为了娱乐的片子竟在播出后大受欢迎,罗温&阿克金森也变的小有名气,并在随后加入了英国BBC电视台的&9点钟新闻&栏目组。此后便开始了他自己的&电视生涯&。
  众所周知的《憨豆先生》系列电视剧首播于1990年,当时这部片子在泰晤士电视台每天播放半个小时,此后5年中《憨豆先生》又播出多部续集,并在此后推出了包括《憨豆特工》、《憨豆先生的假期》等系列电影作品,仅在英国便吸引超过2000万的观众,在世界范围内,《憨豆先生》的观众甚至以&亿&为单位。
=============分页符=============
  &憨豆先生&与Mini Cooper
  大家都知道,罗温&阿克金森是汽车的疯狂爱好者,而他与汽车的首次荧屏&触电&便是与经典的Mini,此后,《憨豆先生》系列电视剧中许多Mini出演的桥段均被奉为经典,而这款看上去颇为&可爱&的经典Mini,也因为与憨豆的造型与性格特点颇为贴合而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飙升,由此看来,当时的Mini可真的要感谢憨豆为这款车所做的宣传喽!
  经典Mini的第一次出镜是在第一集《Mr. Bean》中,那时的Mini是一辆车牌号为RNT996H的橙色小车,只不过那辆车在第一集完结时就被撞散了,所以大部分观众都对它没有什么深刻的印象。对于观众们来说,对经典Mini印象最深刻的要数在《Mr. Bean's Curse》一集中出现的黄绿色Mini了,尽管他曾在《Back to School》一集中被压扁,但这辆车上那搞笑的&外挂式&门锁还是惹得无数观众捧腹。
  这款荧屏上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黄绿色Mini代号为Austin Mini 1000,它与阿克金森一起为观众们带来了许多难以忘怀的经典桥段。
  狂热的汽车收藏家
  虽然在影片中阿特金森是个木讷、幼稚又有点呆笨的喜剧人物,但在日常生活中,艾金森却是一个对速度与性能极度追求的狂热汽车收藏家。他的收藏历史还要追溯至1981年,当时的阿克金森在拿到第一笔丰厚的片酬后便立即购买了阿斯顿&马丁V8 Zagato。
  此后随着阿克金森事业越来越成功,他收藏汽车的爱好得以充分的满足,除去平常家用的奥迪A8外,阿克金森还钟情于迈凯轮F1跑车,当年为了庆祝电影《憨豆》的大获成功,阿特金森便购置了一辆,同时,他也是F1迈凯轮车队的铁杆儿粉丝,2011年F1印度大奖赛时,他在迈凯轮车队维修间内现场观赛,当汉密尔顿与马萨在争抢中发生碰撞时,&憨豆先生&的夸张表情笑翻全场,本来撞车是件不幸的事,但&憨豆先生&夸张的表情却让所有人的心情来了一次180度大转变。
  除此之外,阿克金森收藏的还有著名的蓝旗亚DeltaIntegrale、宾利Mulsanne、以及最新车款MGX-PowerSV等,更为值得一提的是他名下的那辆独一无二的劳斯莱斯幻影。这辆劳斯莱斯居然搭载了一台排量9.0L V16的超大心脏。据&憨豆先生&自己介绍,这款车原本计划就是要搭载这样一台发动机,在最后生产时才临时改变了主意,这些拥有澎湃动力的发动机只能被遗忘在仓库的角落,&憨豆先生&听说这个消息便立即行动,定制了这台独一无二的劳斯莱斯幻影。
  虽然今年已经57岁了,但是阿克金森却依然迷恋速度与赛道的感觉,并且经常在赛道上驾驶着自己的爱车与专业车手一较高下。2001年,他在阿斯顿-马丁俱乐部赛车时,紫色的迈凯伦F1撞上了防护栏后损伤严重,幸运的是,他伤情不重,不久后就痊愈如初,但2011年,他再次由于危险驾驶而发生车祸,驾驶的依然是这辆迈凯轮F1跑车。
  然而令人奇怪的是,在阿克金森收藏的众多名车中唯独没有保时捷,对此他曾经明确表态,&保时捷是很好的车,但它的用车人群与我有些格格不入,我并不是因为某些人而否定一个品牌,只是在心理上我恐怕永远也无法接受保时捷。&这样看来,&憨豆先生&似乎与某些保时捷车主有过不愉快的往事。
=============分页符=============
  戏里戏外判若两人,生活中的阿特金森
  生活中的阿克金森可以说与荧幕上判若两人,戏里幽默搞笑、动作夸张的&憨豆先生&在生活中其实沉默寡言,不善与人交谈,有些与他要好的朋友甚至评价他&毫无娱乐细胞与搞笑天分&,看来工作与生活在阿克金森这里是完全分开的两部分。
  &憨豆先生&在生活中还有一个特点便是低调,他不愿在非工作期间的公众场合出风头,甚至不愿意别人称他为&汽车收藏家&,平常的他除了偶尔会给《CAR》与《Evo》等著名杂志写写车评外,基本就是驾驶他的私家车自娱自乐了。
  小结:
  影视明星阿特金森凭借《憨豆先生》曾给英国甚至世界范围内的观众带来了无数欢乐,他英国式的幽默也早已深入人心,然而这位荧幕上的喜剧大师在生活中似乎并不这样活泼,相较于幽默,他更愿意将业余时间花费在赛车上,一位年近花甲的老人依然坚持着自己对于汽车的梦想与追逐,多说无益,让我们为这位&靠演白痴出名的天才&喝彩。
=============分页符=============
  杰里米&克拉克森 1960-至今
  口无遮拦的评论员,英国媒体界最狂热的汽车收藏家
  杰里米&克拉克森是位英国BBC电视台时事评论员,还是英国首屈一指的知名媒体人、作家,特别是对于汽车及驾驶题材,克拉克森有着极高的造诣。他因为在BBC2台的汽车类电视节目《Top Gear》中担任主持人而被车迷们所熟知,然而BBC对杰里米的评价却是&一个完全不听取别人意见的人&,也许看完下面的故事,您会觉得这是个公正中肯的评价。
  口无遮拦的媒体人,公共场合多次&失言&
  现年52岁的克拉克森出生在英国的唐卡斯特,他的父母经营着一家茶壶店,家境还算富裕,但据他自己说,他在13岁时便被莱普顿学校开除,此后也未再接受过传统教育。
  而克拉克森的第一份工作便是替他的父母推销当时他们家生产的&帕丁顿&小熊玩具,不久之后他便被广告商罗瑟勒姆看中,并将他训练成了一名合格的记者。在此期间他从事的是编辑工作,为《观察者》、《林肯的生活》以及一份报纸写各类型的文章。
  1984年,克拉克森与当时著名的汽车评论员Jonathan Gill一起为杂志和报刊写关于汽车评测类的文章。此后克拉克森成为英国汽车新闻机构中的一员,并从1993年Top Gear节目推出以来持续为其杂志供稿。除此之外,不到30岁的克拉克森还经常向《太阳报》、《泰晤士报》等知名报刊供稿,并对汽车行业持续钻研,如今他的文章已经被整合并装订成册,作为图书印刷出版了。
  克拉克森成为电视人并让人熟知就是因为他在《Top Gear》节目中担任主持人。这个专为汽车而开设的节目,在两年时间内迅速成长为BBC2台栏目中收视率最高的栏目之一,而克拉克森这个名字也从此被人们所津津乐道。
  然而克拉克森最让人印象深刻的还是他那毫无遮拦的&大嘴巴&,他支持个人自由,对政府一切形式的&监管&嗤之以鼻,为此他曾多次炮轰工党政府及其领导人。作为一名汽车记者,他还经常批评政府对于交通建设的种种行为,例如建议政府对某些道路实行收费管控,或是禁止行人与骑自行车的人通行等等,尽管他的这些言论遭到了政府以及普通民众的强烈反对与谴责,但他依然我行我素,毫不把这些批评他的人放在眼里。
  就在今年的伦敦奥运会上,中国代表团在跳水项目上表现出色,屡次获得金牌,恼羞成怒的克拉克森居然以2004年伦敦海滩的&华人拾贝事件&对我国跳水运动员进行人身攻击,这一行为惹怒不少人,不少网友在网络上对其口诛笔伐,就一个媒体人而言,克拉克森的这种行为无疑是不负责任的,也许英国人自己可以接受这样的言论,但在我们国人眼中,这无疑是一种挑衅。
=============分页符=============
  评车难改毒舌本色,媒体人中的收藏家
  众所周知,克拉克森是英国知名电视节目《Top Gear》的毒舌主持人,评车时,他也不忘彰显他的大嘴本色,他在2005年11月刊登在《星期日泰晤士报》专栏中的布加迪威龙评测文章中曾写到:&如果用布加迪&威龙的车轮来衡量的话,法国的面积就象椰子那么小,你简直无法想象我用了多短的时间就穿越了这个国家!&
  他的这种评论风格自然引起了不少人的厌恶与谩骂,在一期《Top Gear》节目中,毒舌克拉克森还曾对我国自主品牌汽车冷嘲热讽,招致众多国内网友不满。
  除了在嘴上做文章,克拉克森同样热衷于收藏跑车,据我们所掌握的资料显示,克拉克森名下现在至少有超过13辆跑车,其中更有包括兰博基尼盖拉多、宝马M3CSL、奔驰SLS AMG、Lotus Elise甚至法拉利F355在内的众多名车。
  小结:
  这个克拉克森给我们国内网友留下的印象似乎并不好,他偏执苛刻、狂妄自大甚至说话不经大脑,的确,你可以找到一千一万个理由去厌恶他,但不可否认的是,他为英国乃至全世界带来了的最为疯狂的汽车电视节目。这个不怎么讨人喜欢的半大老头子将随《Top Gear》一起永远镌刻在英国汽车史上。
  总结:
  英国汽车史上值得纪念的人物数不胜数,我们这次的盘点也仅仅是沧海一粟,从我们的盘点中不难发现,这些所谓的&名人&其实也和我们一样,有七情六欲、会喜怒哀乐,由此我便想到,无论是企业家、设计师、赛车手、单纯的汽车爱好者或是生产车间里一个最普通的装配工人,他们无疑都为整个英国汽车工业的前进做出了贡献。伟大,属于他们,但同样属于每个追寻伟大的人。
责任编辑:李敏
请选择您浏览此新闻时的心情
24小时点击排行
24小时跟帖排行
环球今日推荐}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美国前总统吉米卡特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