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教 雷电接口用处3接口的用处

USB-C雷电3外置显卡 雷蛇推全新游戏本_中关村在线
&& USB-C雷电3外置显卡 雷蛇推全新游戏本
USB-C雷电3外置显卡 雷蛇推全新游戏本
作者: 责任编辑:李诺 原创
中关村在线
<span itemprop="datePublished" content="T17:29:00+-01-06 17:29
&&&&雷蛇的Razer&Blade&14游戏本可以说是14英寸里面最便携、最薄、性能最强悍、质感最好的游戏笔记本电脑了。虽然它因为厚度的限制导致发热比较高,但是它在游戏的过程中没有丝毫的降频,整机强大的配置得以全部释放。今天在美国拉斯维加斯2016&CES消费电子展上,雷蛇宣布推出全新Razer&Blade&Stealth灵刃潜行版。去除了发热量巨大的独立显卡使得整个机身变的更加轻薄、小巧,另外与其搭配的RazerCore战核桌面显卡扩展坞格外的抢眼。Razer&Blade&Stealth灵刃潜行版&&&&新款雷蛇灵刃在外观上依然延续了老款的模具外观,但去掉独立显卡后使得机身进一步的轻薄,之前令人诟病的发热问题也得以解决。除了键盘背光灯加入了Razer&Chroma幻彩技术的独立RGB背光按键外,最引人注目的莫过于左侧减少的一个USB&3.0接口。它被替换成了USB-C形态的雷电3接口,用以连接即插即用的外接显卡扩展坞——RazerCore战核。使用这个通用接口的外置显卡扩展坞无疑是广大游戏玩家们的福音,它摆脱了外星人、微星那样定制接口的限制。采用USB-C形态的雷电3接口的显卡扩展坞,也就意味着这款扩展坞很可能还可以用在其他采用此接口的笔记本电脑上,比如下一代的MacBook&Pro。可以说,雷蛇的这款USB-C接口的外置桌面显卡扩展坞,开启了便携性游戏笔记本电脑的新纪元!&&&&Razer&Blade&Stealth灵刃潜行版的厚度只有1.3厘米(0.52英寸),重量仅为1.25公斤(2.75磅),并采用先进的CNC数控加工技术对航空级铝材进行加工,得以呈现出外观时尚而又牢固的机身。RazerBlade&Stealth灵刃潜行版提供了两种分辨率的12.5英寸触控屏供用户选择——Adobe&RGB色域覆盖达到100%的4K()&UHD超高清显示屏;以及另一块分辨率为的2K&QHD显示屏。两款显示屏均具备多点触摸、广视角以及高饱和度的特性,为用户提供更清晰、色彩更准确的惊艳画面。Razer&Blade&Stealth灵刃潜行版搭载4k&UHD高清屏&&&&Razer&Blade&Stealth灵刃潜行版极为便携的外形中,搭载了诸多高性能元件,包括新款第六代英特尔酷睿i7处理器、8GB双通道内存,而采用PCIe接口技术SSD固态盘将能够实现比传统固态盘最高快3倍的存取速度。标准配置的Razer&BladeStealth灵刃潜行版的起售价为7999元,而最高配则为12499元。RazerCore战核显卡扩展坞&&&&通过连接即插即用的外接显卡扩展坞——RazerCore战核,Razer&BladeStealth将能够解封桌面级的游戏性能。Razer&Core战核使用一根Thunderbolt&3(USB-C)线缆与Razer新款超极本相连接,供电与数据传输均只需这根线缆即可完成,非常便捷。RazerCore战核显卡扩展坞能兼容目前市面上几乎所有的主流台式机显卡,包括NVIDIA与AMD。只需几秒钟就可以把你的独立显卡安装到Razer&Core战核中——它牢固的全铝材质滑槽能被轻松拉出,并且只要一个螺丝即可固定好你的独立显卡。Razer的这一设计能够有效帮助玩家在未来推出新款的显卡时轻松地进行升级。扩展坞上的接口也十分齐全扩展坞外观简洁&&&&外接桌面级游戏显卡与4K显示仅仅是Razer最新系统解决方案的冰山一角。Razer&Core战核还带有4个额外的USB&3.0端口和1个以太网端口。部分显卡支持即插即用,你甚至无需重启电脑即可享受独立显卡的强劲性能。轻轻松松就能瞬间在超轻薄的笔记本电脑上体验到桌面级的强劲性能。游戏性能与便携性可以兼得&&&&Razer联合创始人兼CEOMin-Liang&Tan表示:“在今天之前,玩家们通常需要一台便携的笔记本电脑进行日常工作,另外再配一台台式机以超高画质玩他们喜欢的PC游戏。而现在,他们不再需要购买2台电脑。Razer&Blade&Stealth灵刃潜行版能够提供超极本的便携性;当他们想要玩游戏时,连上装有高性能桌面独立显卡的Razer&Core战核即可。”Razer&Chroma幻彩技术的独立RGB背光按键&&&&&除此之外,Razer&BladeStealth灵刃专业版还配备采用Razer&Chroma幻彩技术的独立RGB背光按键,每个按键都有诸多色彩可供用户自由选择。所有Razer&Chroma幻彩系列产品,包括鼠标、键盘、耳机以及鼠标垫,均支持1680万色彩自定义,并有一系列如光谱循环、呼吸、反应等多种特色灯效,可通过RazerSynapse雷云在多个设备间进行便捷的自定义设置、同步灯光效果等。同时,Razer也推出了相关的SDK,开发者可以在游戏中整合灯效,让游戏更身临其境,目前已经支持的游戏大作有Call&of&Duty(使命召唤)与Overwatch(守望先锋)。更多图片请点击:&上市时间:Razer&Blade&Stealth灵刃潜行版——2016年3月Razer&Core战核——2016年上半年建议零售价:Razer&Blade&Stealth灵刃潜行版——&7999元起产品规格:RazerBlade&Stealth灵刃潜行版:12.5”IGZO多点触摸显示屏,16:9宽高比QHD&(2560&x&1440)*128GB/&256GB&PCIe&SSD可选UHD&(3840&x&2160)*256GB/&512GB&PCIe&SSD可选英特尔&#174;酷睿&#8482;&i7-6500U双核处理器(2.5GHz&/3.1GHz)英特尔&#174;&HD&Graphics&5208GB双通道内存&(LPDDR3-1866MHz)Windows&#174;&10&(64-bit)Wireless-AC&(802.11a/b/g/n/ac&+Bluetooth&#174;&4.1)Thunderbolt&#8482;&3&(USB-C)2个USB&3.0(SuperSpeed)端口内置摄像头(2百万像素)Chroma幻彩防冲突键盘,均为独立背光按键HDMI1.4b音频与视频输出内置立体声扬声器3.5mm音频/麦克风组合端口内置阵列式麦克风内嵌有可信平台模块(TPM&2.0)芯片小巧的45W&USB-C电源适配器内置45Wh可充电锂聚合物电池13.1&mm&/&0.52&in.&(厚)&x&321&mm/12.6&in.&(宽)&x&206&mm&/&8.1&in.&(深)1.25&kg&/&2.75&lbs.RazerCore战核:使用Thunderbolt&#8482;&3(USB-C)接口与PC连接&,含40Gbps传输速率线缆支持单张双卡位全尺寸PCI-Express&x&16独立显卡独立显卡最大可支持尺寸——152&mm&/&5.98&in.(高)&x&44&mm&/&1.73in.(宽)&x&310&mm&/&12.20&in.(长)独立显卡最大可支持功率——375&W4个USB&3.0(SuperSpeed)端口千兆以太网端口&(10/100/1000)双区域Chroma幻彩灯光内置500W电源218.4&mm&/&8.6&in.(高)&x&104.9mm&/&4.13&in.(宽)&x&339.9&mm&/&13.38&in.(长)&
历届CES回顾您的当前位置:&&
外设也很热 戴尔推出雷电3接口扩展坞
下一篇:&&[ 11:10:27]
免责声明:
除注明“来源:威龙行业资讯”以外的资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
热门新闻资讯
热门图片资讯【高清图】全球首款Intel雷电3主板:接口真神了 图2 -ZOL中关村在线
&&&&&gt详图
支持滚轮翻页 / 键盘翻页 (←左 右→)
在已经过去的二十世纪,女权的进步成为人类社会文明果实丰收的重要保障之一。在诸多的文艺作品之...“一群败家娘们养活了马云”,这是一句话糙而理不糙的真理,无论是淘宝、天猫还是阿里巴巴的一些...无人机相信大家已经不陌生了,这个词汇最早在20世纪20年代出现,当时是无人机是作为训练用的靶机...去年微软发布SurfaceBook的时候,我发了一条朋友圈,大意是革命性的新产品,第一代别急着买,就...生活在互联网时代的我们,面对市场繁杂的数码设备,难免会遇到别人问买什么手机好,买什么电脑好...商务居家好伴侣-戴尔XPS13微边框笔记本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使我们不再满足于传统的笨重笔记本电...大家都知道第一台真正意义上的电脑是来自于宾夕法尼亚大学的埃尼阿克,最早的笔记本电脑雏形来自...据英国《每日邮报》2月3日报道,阴谋论理论家“StillSpeakingOut”在其2014年公布的视频中宣称,...如何将笔记本电脑做的更加的轻薄,一直是各大PC厂商努力的目标。在这方面,苹果的MacBookAir可以...自从4月份小米插线板49元杀入低价插线板市场,这个之前几乎被公牛霸占的领域也终于被开发出来了...农历春节前,微信朋友圈中流行着这样一个段子:你跟5年前变化大吗?5年前:叙利亚还是一个富有国...不挂科、不长肉、不被逼婚…听说这些都能在猴年实现!期末考试必挂科、放假回家被逼婚、每逢过年...自从2008年乔布斯从牛皮纸袋里抽出MacbookAir那一刻起,它就成为了PC世界的公敌,因为在MacbookA...笔者虽然算不上资深的游戏玩家,但是我对于每一款产品的选择还是有一定逼格需求的,性能上不一定...长久以来,苹果和微软的爱恨情仇基本上体现的是乔布斯和盖茨个人关系的缩影,比如他们经常会“对...NASA有朝一日可将人类送往火星的猎户座(Orion)航天器,将于今日经历一次重要的飞行。遗憾的是...宏碁VN7-592G给人的第一印象并不亮眼,整体配色以及设计让人很难看出它是一款游戏本,但是当你拿...惠普推出的WASD暗影精灵游戏本,采用了经典的Pavilion15模具为基础,这款模具本身的设计很受用户...  在过去的一年里,外部连接通信线的世界里发生了很多时。在这段时间,USB先后发布了10Gbps “超高速+”USB3.1以及新的USB
Type-C连接器,这是一种新式的可正反插的接口,将成为未来十年乃至更长时间上的行业标准。同时随着USB备用模式功能的引入,USB
Type-C还可以被用来携带(或者代替)USB超高速通信以外的其它协议——这使得USB比以往更加灵活,而VESA(视频电子标准协会)也宣布DisplayPort接口也将支持备用模式,这样我们就可以使用USB
Type-C传输DisplayPort视频信号了。  其结果就是USB Type-C的引入将导致明确的、相当快速的标准切换。鉴于USB
Type-C已经有了经过精心设计和十分理想的物理层,也有许多其它的技术也开始为USB调整自己,以便能够充分利用这个势必会越来越通用的接口平台。  苹果 MacBook上的USB Type-C连接器  而英特尔也于昨天选不了雷电3接口。外部通信线的世界里发生着各种各样的进步,英特尔自然不能让其他标准超过雷电。他们也一直在研发下一代雷电接口,最终得到了一个结合USB
Type-C物理层和雷电的所有性能和特性的合体,得到了最终的雷电3接口,其速度也达到了惊人的40Gbps。  先给出一点背景,上一次英特尔更新雷电接口的规范是在2013年针对雷电2给出的,又叫Falcon Ridge。通过将两个雷电1
10Gbps信道结合到一起,英特尔能够将信道的可用带宽从10Gbps提升到20Gbps,也将信道的总数从两个全双工信道减少到一个全双工信道。这里特别要提及的是,在雷电2上,雷电的指令集并没有改变——雷电2的四个基础信道各自的传输速度还是10Gbps——所以本质上讲雷电接口从2011年发布之后,其信号层就没发生过变化。  现在雷电接口已经四岁了,其信号层也是时候改变了,这样才能支持更高的带宽。为了完成这一次信号层的升级,英特尔还必须要对其物理层进行修改。雷电1和2接口使用了苹果公司开发的迷你DisplayPort接口作为线缆,而通过使用VESA指令,可能最终能用USB
Type-C的取代DisplayPort的物理层。所以随着消费电子设备和新标准都向Type-C看齐,DisplayPort和迷你DisplayPort的时日也无多了。  这就将雷电接口放在了一个十分有趣的位置上,此时雷电接口能够同时先前和先后兼容。按照原来的计划,英特尔打算通过让雷电跑在USB上,但USB背后的财团推翻了这一想法,使得英特尔最终采用了迷你DisplayPort。而现在随着DisplayPort的变弱和USBType-C和备用模式的引入,雷电又回到了英特尔预先计划的地方:作为一个运行在通用USB接口上的标准。  实际上这个涉及到雷电接口每一个方面的升级的最终结果是成为这项技术的最后一代技术:雷电3,这将雷电与USB
Type-C实力和能力的结合。这意味着将雷电的高速和其底层PCI-E协议的灵活性与Type-C的通用稳定设计结合到了一起,这些都可以通过USB的备用模式规范来实现。再加上Type-C的相关的电力输送标准,你就知道为什么英特尔会相信这项技术将成为市场上最有力量和最强大的外部通信总线。  雷电接口的各个版本  随着USB
Type-C接口的采用,雷电3能够将雷电设备的可用带宽提升1倍。雷电2的最高带宽为单一全双工信道的20Gbps,而雷电3将这一数值提升到了40Gbps。对比DisplayPort1.3和USB3.1,可用带宽提升了1.5至4倍,DisplayPort1.3的最高带宽为25.9Gbps,而USB3.1的每个信道的最大带宽为10Gbps,(Type-C带有两个这样的信道)。  从信号的角度来看,雷电3是利用USB的备选模式实现的,能够使用Type-C提供的4路高速信道。这和雷电1和雷电2所使用的信道数相同,所以带宽也从每个信道的10Gbps变成了20Gbps。USB Type-C的接口定义  为了处理这种新的Type-C接口以及增加数据率,英特尔为这种新的雷电标准推出一种新型的活性线缆。和前一代线缆一样,这种新型将会显著增加线缆两端的活性有源电子,使得英特尔可以藉此获得比无源线缆更高的带宽,当然,此时线缆的成本也会增加。这种新的线缆上将保留独特的雷电标识,而且比无源线缆稍宽,但总的来说除了接口变化了之外,在概念上仍然和雷电1和2是类似的。    更多的线缆选择  同时又因为这建立在Type-C的基础上,雷电3也将利用现有的标准Type-C线缆引入有源支持。当使用Type-C的线缆时,雷电的速度就降到了20Gbps全双工——这与普通的Type-C的带宽相同——这是为了成本牺牲了一些带宽。可以比较一下,Type-C线的成本只有几美元,而传统的雷电线的成本都在30美元以上;这就使得要让雷电接口更广泛的应用,必须首先要将成本降下来,更不要说还需要让线缆更加稳定而且易于更换。  驱动这些线缆的是英特尔为雷电3设计的新的Alpine
Ridge控制器。是Ridge系列最新一代产品,该控制器能够驾驭雷电3的40Gbps的高速度。Alpine
Ridge还集成了USB3.1(超高速+)主控制器,从而可以实现双重目的。当该控制器作为USB Type-C的主控制器使用时,Alpine
Ridge可以直接驱动USB3.1设备(就像是现在的DisplayPort和雷电的协同工作一样。而当其作为设备控制器使用时(如连接到雷电接口的显示器时),可以允许设备在另一端使用USB3.1接口。  USB主控制器的加入增加了雷电3携带的协议数量。除了PCI-E和DisplayPort,USB3.1也成为了该控制器的一项内置功能。这里唯一的显著区别是尽管DisplayPort视频和PCI-E数据连接度封装在雷电的数据流中,但USB3.1则是部署在雷电已有的PCI-E连接的顶层,而不是另外封装在雷电的数据流之中。    说到封装,雷电3之中还包含了一个DisplayPort的更新,尽管不是每个人都期待这一点。随着带宽的上升,雷电3的视频数据率也提升到了原来的两倍。但是英特尔却并未在雷电3中采用最新的DisplayPort
1.3。DisplayPort
1.3的速度在1.2的基础上也提升了一倍,将DisplayPort的等效信道从4变成了8,本质上则是让一个雷电3线缆携带两个DisplayPort
1.2连接。最终的结果是雷电3将能够驱动DisplayPort
1.3的显示设备——比如8K显示器和5K单片显示器;当然,雷电3也能轻松驱动DisplayPort1.2所能驱动的一切,包括4K
60Hz显示器或5K多片显示屏。  此外,游戏玩家听到英特尔最终将支持使用雷电的独立显卡一定会很高兴;在经过了一些错误的开始后,这家公司终于开始为外接显卡带来祝福和支持了。尽管雷电理论上总是能够支持外接显卡(本质上就是PCIe总线),而其中最大的亮点应该对GPU热插拔和所谓“意外断开”的情况的支持。英特尔说他们已经因为解决了这个问题。英特尔最初在这一工作上和AMD进行合作——尽管长期上NVIDIA也参与了进来,包含了一种外接雷电卡机壳或一个更小的“显卡底座”其包含了一个更小、更酷但是比iGPU性能更强的移动独立显卡。  另一个英特尔一直摇摆不定的的概念也可以使用雷电3来实现:雷电网络。通过模拟一个万兆以太网连接,两台计算机可以通过雷电线缆进行连接,或者在高端工作站和服务器中实现外部几乎不可见的万兆以太网连接,这是一个比千兆以太网络更为实用的解决方案。雷电网络从2013年开始就出现在了OS
X上,在2014年英特尔将这项技术迁移到了PC上,但是自从雷电网络作为雷电2的一项特性而随之推出之后,具备必要驱动的PC数量却一直都非常少。而雷电网络也将作为雷电3的一项标准特性,所以支持它的系统将会更多。  此外,因为雷电3建立在USBType-C的基础上,所以英特尔也继承了Type-C优良的电力输送能力,他们也将充分利用这一特性。因为Type-C
Power Deliver
2.0规范允许充电器以高达100W的功率进行输电,所以有可能雷电3也将具有相同的输电能力(选择性的),这样就可以使用单根雷电3线缆同时为显示器传送信号和供电,而目前的苹果雷电2接口显示器还不具备这样的功能。也就是说,USB的电源传输标准和雷电的总线供电标准不同,所以也就是说并不是所有的雷电主机都能提供100W的功率,甚至很多也不能提供那样高的USB功率输出。对于标准的总线驱动雷电设备,雷电连接现在能搭载15W的功率,相比较而言,雷电2的则只有10W。  此外,因为综合布线的变化,英特尔也给出了雷电实现向后兼容的方式。英特尔给出了一种雷电3转雷电适配器,这样可以是雷电1/2和雷电3的设备实现互联,所以旧设备也就能够连接到新的主机上,新设备也可以和旧主机相连。尽管目前我们还并不清楚这款适配器目前只是提供了简单的连接转换还是集成了完整的Alpine
Ridge控制器。  最后,英特尔称预计今年年底就能看到雷电3的产品问世,2016年将实现更大的出货量。从这个时间点上看,我们可以预计雷电将和Skylake产品一起出货,尽管英特尔明确表示技术层面上雷电和Skylake并无关联。另外,英特尔也可能将雷电3
Alpine Ridge控制器放到其他产品上,如Broadwell,Haswell-E等等。  而英特尔是否能凭借雷电3取得更大的成功,还有待市场的检验。不过切换成Type-C接口对OEM设计DisplayPort的桌面计算机来说却是一件好事,而之前你很难再苹果以外的设备上看到这种设计——现在OEM可以在不增加额外的接口的前提下对雷电进行集成。但另一方面,这还是需要一个额外的控制器,这就增加了设备的成本、功耗和体积,乃至冷却方面的顾虑。在雷电1/2时代,英特尔对该技术最大的支持就是对接,而由于PCI-E的采用,因为USB输电性能的增强,都将雷电的灵活性和性能表现带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在这一点上,USB
Type-C还不能与之相比。  雷电3更多可能的应用后使用快捷导航没有帐号?
查看: 121|回复: 0
威望204 贡献1961 性别男在线时间4 小时最后登录帖子精华0阅读权限0注册时间相册
头像被屏蔽
贡献1961 威望204 主题帖子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Powered by}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雷电接口是什么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