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的供的东北黄仙有声小说收听扔不了

第一篇:山西民俗璀璨的山西民俗文化
十年中国看深圳,百年中国看上海,千年中国看西安,五千年中国看山西。五千年时光的浸淫,成就了山西特有的民俗文化,她时而厚重,时而婉约, 时而悲怆,时而诙谐。各成一体,各具特色。在介绍民俗文化之前,先说说山 西的文化根基。只要是山西人,他的血液里就流淌着山西特有的精神,如忠,如义,如礼,如 信,如孝,而这些都离不开山西特有的文化的根基,即孝道,商道,佛道。中国五千年的历史,孝是其中很重要的一条主线,当然,很多人会以为这 样说很落伍,但是,谁也不能否认,是君臣父子家国这些维系了中国千年的历 史。也正是忠孝之道,使中国人,或者山西人显得更有人情味。其次,是晋商文化。天下最富是山西,当然这是百年前的事情了,百年前的天下最富的山西,随着 国之殇而落幕。但是晋商文化确成为山西的宝贵财富,也融进了现代山西人的 血液里。再次,为佛文化。山西是个很讲佛性的省,这跟著名的佛教名山之首,文殊菩萨道场--五台山有很 大的关系,对于信仰,我不好说什么,但是在当今物欲横流,信仰缺失的社会 里,心存佛性,也算善莫大焉。
以上所写,只为垫话,未入正题。接下来详细介绍。先介绍晋剧: 说到某地特有的民俗文化,首先便想到地方戏剧,如北京京剧, 河南豫剧,陕西秦腔,安徽黄梅戏等等。所以说到山西民俗文化,晋剧理应打 头阵。晋剧在全国的普及程度,虽远不及京剧、豫剧等,但他是山西普通老百姓,特 别是年龄稍长者的最爱。晋剧是山西省四大梆子剧种之一,产生于山西中部,故又称中路梆子,外省 称之为山西梆子,主要流布于山西中、北部及陕西、内蒙古和河北的部分地区。清代初年,蒲州梆子流入晋中,与祁太秧歌、晋中民间曲调相结合,经晋商和 当地文人的参与而形成晋剧。其后几经变化,在晋中、晋北以至内蒙古、河北、 陕北的部分地区发展传播开来。清末民初的近百年间是晋剧的发展时期,当时 班社众多,人才辈出,尤其是以丁果仙为代表的第一代女演员出现之后,晋剧 艺术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阶段。另外三大梆子为北路、蒲州、上党,在这里不一 一介绍。
山西是名歌的海洋,山西民歌具有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和鲜明的地方特 色,由于全省各个地区的地理环境、经济状况、文化传统(尤其是音乐传统) 以及人民的语言、风俗习惯和所邻近省区的影响等均不相同,因而各地民歌在 音阶调式、调式骨干音和旋律特征等方面都具有不同的特点,呈现着各自的风 格色彩。晋东南壶关、晋城、阳城、沁水一带的民歌,调式古朴;晋北河曲、 保德、偏关的民歌,高亢辽阔,有塞上高原特有的雄浑憨直;晋南的民歌感情 热烈;晋中祁县、太谷、寿阳、太原地区的民歌,则灵活自由、富于变化。山西的民歌,曲调优美,易于传唱,感情真挚,情真意切,具有自己独特 的艺术风格和鲜明的地方特色。尤其是山西民歌的歌词,极其生动,富有浓郁 的乡土气息,这种来源于生活的生动歌词令专业作者都赞叹不已,许多音乐工 作者都不辞劳苦地来山西采风, 经过他们的挖掘整理, 《走西口》 、 《看秧歌》 、 《绣 荷包》《想亲亲》“想亲亲想得我手腕腕(那个)软, 、 。拿起个筷子我端不起个碗。想亲亲想得我心花花花乱, 。。。。。”
剪纸:山西的剪纸艺术,从风格上说,基本上分为粗犷、质朴的单色剪纸
和婉约柔丽的彩色点染刻纸两大类。前者遍布晋南、晋东南、晋中、晋西北, 后者集中于雁北一带, 其中尤以广灵称最。在山西的民间剪纸中,有不少纹样, 是用谐音手法设计的。如用“鸡”、 “馨”、 “如意”的形象表示“吉祥如意”; 用“莲”、 “鱼”形象表示“连年有余”;用“莲花”、“桂花”等形象表示“连生贵子”等。还有 的纹样是传说中的象征物表示的,如“鹿”、“鹤”表示长寿,用“龙”、“凤”组在 一起表示婚喜,即“龙凤呈祥”。在大量的剪纸作品中,可以看出以“龙”、“蛇”、 “鱼”、“蛙”为内容的纹样最多,这正是以龙蛇为图腾的华夏民族文化的最大特 征。山西民间剪纸不仅写实生动,而且艺术想象力极为丰富。山西的民间剪纸 还和各地群众的各种民俗活动,包括一年四季的传统节日、礼俗及生、婚、寿、 丧等紧紧相连。
皮影:皮影是和剪纸是一对孪生兄妹,都是古老的手工艺术,据说源于山
陕一代。后流传于全国,山西的皮影有自己独特的风格,用线除了虚线、实线 之外,虚实线、绘线及暗线的运用更为别致。虚实线常用于皇宫贵族的建筑、 摆设、衣饰等,显得富丽堂皇;绘线以墨线代刀,在难以雕镂的微小装饰物上描 绘,细致精彩。使用的颜料大多是艺人们自制的大红、大绿、杏黄等,色彩鲜 艳明快、清雅大万,耐蚀而且长久不变形。现在的皮影表演的很少,多为收藏了,且价格高昂,普通老百姓只能欣赏,感 受一下古老,神秘,质拙的气息。
社火:在山西城乡有一民俗,农历春节不过正月十五,这年就不算过完。而每年
的元宵社火,又是人们在过年的尾声中感到最为热闹、喜庆和惬意的时候。山西民间社火由来已久。有考证,主要源于古代人们对大地与火的崇敬。社,即土地神;火为火祖,是传说中的火神。由此民间产生了祭祀社与火的风 俗,并且年年岁岁流传至今。时光流逝,如今的社火已逐步演变为正月里的一 项民间娱乐活动。山西的民间社火,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全省约有二百种,若按形式可分 为锣鼓类、秧歌类、车船轿类、高跷类、灯火类、模拟禽兽类、模拟鬼神类、 武技类等。背棍是社火的一种,也是我很喜欢的社火之一,十岁左右的小孩子,随着大人 的扭动,水袖轻舞,可爱至极。
威风锣鼓: 威风锣鼓是流行于临汾地区的一种集体敲击表演,得名于
鼓手表演时展示的各种勇猛姿态。它常常在庆祝农历新春,丰收,群众游行和其它 欢乐的场合表演。威风锣鼓最早据说是在古代尧帝时期出现。到现在已经有 4000 多年的历史。每年农历四月初八,尧帝的两个妻子娥皇和女英去看她们的父 母时,尧所在的部落的人们敲锣打鼓为她们送行。当她们回来时,她们村的人们也 以同样的方式欢送她们。从那时起,威风锣鼓就成了一种习俗。许多大村庄都有 他们自己的锣鼓队。
晋南花鼓:
晋南花鼓起源于万荣县,后来流行于整个晋南地区。据
说晋南花鼓是在明朝时期由安徽凤阳逃荒的人们将它带到了万荣县。万荣花鼓 表演有三种形式:高鼓(鼓置于胸前),低鼓(鼓置于腰间)和多鼓(身体携带 多面鼓) 。表演者边敲边舞,通常还伴有大锣和铙钹。象木偶戏一样,皮影戏也 常常演出一段民间故事。戏中人物和道具由皮革制成,它们的轮廓被投影到屏幕 上。表演者在幕后为戏中的人物配音和演唱。
炕画 :山西有在炕周围墙上作画的习俗。这些画用来装饰房间和保
护粉刷的墙壁。炕画内容丰富,从风景,花鸟,野兽到历史和传说故事。在原平发 掘的宋代古墓中发现了与现代炕画相似的壁画,证明了炕画这种民间艺术至少已 有 800 年的历史了。
:山西农村的这种手工作品十分普及。各地的刺绣都有它们独
特的形式:有的华丽精美,有的庄严清晰,有的简单精制。刺绣作品有三种,衣服、 日常用品和典礼装饰。在传统衣服上,刺绣通常用来装饰领子、袖子和童鞋、围 兜和童帽。日常用品中,一种典型的刺绣作品是枕头,有的设计成两只虎头、一只 人脸虎头、一只鱼尾虎头或一只青蛙。现在,刺绣更广泛地作在垫子、鞋垫、钱 包和旅游纪念品。用于典礼的刺绣作品主要有挂在庙宇上的垂帘和殉葬衣服。
平阳木板年画 :源于宋朝平阳(古临汾)的木板年画艺术在元、明、清 时期得到广泛发展。宋朝灭亡以后,元代统治者强迫许多印刷工人从南方迁到平 阳,使这里成为印刷工业的中心,从而产生了平阳木板年画。大部分平阳木板画是 由有此嗜好的农民在业余时间雕刻印制而成的。取材于当地的习俗和传说故事, 木板画的内容主要是些花、鸟、鱼和历史人物。采用夸张生动的描写手法和鲜 明的颜色,画面充满当地的风味,反映了当地人民健康、勇敢、浪漫的性格。平阳 年画根据不同的用途有不同的种类。有的悬挂在卧室,有的贴在门窗上,有的则用 来装饰厨房或桌子。
霍州面塑 :
当地人称之为羊羔儿馍,古时的“羊”同“祥”,取吉
祥的寓意。春节来临前,农家妇女会捏制小猫、小狗、小虎、玉兔、鸡、鸭、鱼 蛙、葡萄、石榴、茄子、佛手、等形象的面塑制品,以象征吉祥如意、福寿荣华。在寒食节时,上坟祭祖用的面塑造型是“蛇盘盘” 。据说,吃掉“蛇头”便能“减 毒头,免灾祸” 。农历七月十五,霍县境内面塑种类最多,有猪头、 羊头、 麦秸集、 针线箩筐、顶针、剪子、针线、坐饽饽、狮、虎、狐狸等等造型。农历七月七 日“乞巧节”,传说在这一天妇女吃了“针线”“顶针”之类的面塑就心灵手巧。、 新媳妇过门第一年,娘家要给女儿送“羊羔儿馒头” 。婴儿满月,姥姥家制作直径 达尺余的“囫囵”,即在面圈上塑出十二属相的面塑。宾客来祝贺,便把“囫囵” 切一块送给来人享用。绛州面塑 降州即今日新绛县。逢年过节,这里的家家户户 都要用面粉捏制出千姿百态的面塑欢度节日。由于这里的面塑注重彩色点染,花 色绚丽,所以当地人称之为“花馍” 。花馍造型比较夸张,尤其以“走兽花馍”最 为出色。五寨面鱼 晋西北五寨县的老百姓,有一种捏面鱼的习俗。捏面鱼就是用 面粉捏成鱼的形状。捏制的面鱼经过着色加彩,然后用文火烘干,便可当工艺品收 藏了。面鱼可用来赠送亲友或外出时作干粮。除了捏面鱼外,还捏制瓜果类,花草 类、动物类、禽兽类、人物类等多种类型的制品,也习惯称之为面鱼儿。
也叫咳咳腔。是大同、 雁北地区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地方戏。
约起源于元代,角色分红、黑、生、旦、丑五行。以板胡、笛子为主要伴奏乐 器。音调旋律欢快活泼,婉转嘹亮。唱曲以正板和慢板为主,既有固定曲牌, 又灵活多变。它吸收南罗腔和吹腔等古典曲调,又从晋北道情、晋剧中获取了 丰富养料,使表现手法更加丰富多彩。唱腔发声利用后嗓子,先咳后唱,叠褶 反复,浑厚有力,独具风格。表演上吸收了民间舞蹈动作,更接近于生活,处 处洋溢着乡土气息。传统剧目有《狮子洞》《千里送京娘》《打佛堂》《赶脚》 、 、 、 等。
五台山国际旅游月:五台山位于山西东北部,最高海拨 3058 米,
故有“华北屋脊”之称。自然风光顶峦雄旷、秀丽壮观。这是一片佛教圣地, 领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首。五台山是文殊菩萨的道场,终年香火缭绕、梵音不 断,宗教气氛浓厚。每年 7 月,这里举行盛大的旅游节庆――“五台山国际旅 游月” ,届时各方宾客和僧众云集举行盛大的佛事活动,盛况空前。
平遥古城文化节
平遥古城是我国现仅存的四大古城之一。一九
八六年国务院批准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一九九七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考查后 把平遥古城正式列入 《世界遗产名录》 每年的 6 月都将举办 。“平遥古城文化节” , 文化节期间将为中外游客举办大型的民间文艺表演、古玩鉴赏,同时举办经贸 洽谈会,开展丰富多彩的平遥古城旅游活动。
每逢除夕、元宵和婚嫁喜庆时,大同人都要在屋前垒起旺火。旺火取 其兴旺红火之意。用当地出产的大炭块、垒成宝塔形,中空,实以柴,点柴即 燃。旺火垒好后,外面贴上&旺气冲天&等联语,外罩彩色剪纸,称&旺火罩&。除夕之夜,家家发材(财)点旺火;元宵节各商行店铺,开门发市,都要在铺 面前垒旺火,迎杂耍,举城欢庆。结婚拜天地时,也要点旺火,使婚礼热火朝 天,预示日子越过越红火。
运城婚俗:抹黑与抹红
在运城地区的运城市、永济县、芮城县等地,流行着一种奇特的风俗,那就 是儿子结婚时,要给父母抹红和抹黑。在儿子生下小孩以后,也要给小孩的爷 爷、奶奶抹红或者抹黑。这种抹红或者抹黑,带有一种喜庆色彩。一般抹红或抹黑时,都由同辈人去完成,而不是由下辈、晚辈去给抹。同辈 人抹时,男子给男子的同辈抹,女子给女子的同辈抹。这种红的或者是黑的颜色,一般都比较随意。比如黑色,常常是用手在黑烟 熏成的黑锅底上抹一把,为了避免被抹者马上洗掉,还常常要在手上沾些油, 在黑锅底抹一把,再给同辈的脸上抹上去。这种抹,常常是对方不太防备的时候进行的。比方说,张大爷的儿子结婚, 李大叔前来贺喜,李大叔对张大爷说: “大哥,添喜了,你们家添人进口,喜事 喜事。”就在说话中间,李大叔已经伸出带着黑的掺了油污的手,给张大爷抹了 上去,趁张大爷不防备时已经完成了任务。无论是抹红和抹黑,都有着开玩 笑、添彩、增加喜庆的意味。这种民情风俗,也具有明显的地方特色。
关公文化节
关公故里运城每年金秋十月都要举办大型旅游节庆活动――“关公文化 节” 。每年关公文化节都将举办精彩纷呈、声势浩大的开幕式。届时,将举办庄 严肃穆、气势恢宏的“金秋大祭” 、设祭坛、齐三牲、鸣古乐、着古装,其独特 的形式和浓厚的气氛,将满足您朝拜的心愿。此外,还将有多次出访国外,令 国际龙人倾倒的天下第一鼓的绛州鼓乐和参加第七界亚运会并幕式的绛县“飞
龙“等文艺表演,它将让您领略关公故乡的民间文化风采和关公文化的底蕴
山西的七夕节风俗:
七月初七日为七夕节,亦称“乞巧节”“少女节”“情人节” 七夕节,主要 、 、 。是庆贺天上牛郎与织女的一年一会。来源于神话故事,民间习惯称为天河配。依照七夕节天上牛郎、织女相会的情节,山西民间有扎像庆贺之俗,就是在街头 巷口用树枝等物扎成一对青年男女像,代表牛郎、织女相会。在像前敬献瓜果桃 李以示祝贺。星汉灿烂之际,如果看到天河中有奕奕正白气,闪耀着五色的光芒, 就被认为是牛郎织女相见的征兆。旧时此刻要下拜,乞求牛郎、织女恩赐。据说 牛郎织女是勤劳的化身,所以跪拜者求农求织求婚均可。求金求银求暴利则要适 得其反。一人只能乞求一事,求多则不灵。在吉祥征兆面前,连续三年诚心诚意乞 求一事,则必然应验。山西气候,七夕前后多降雨,能够连续三年乞求一事当属不 易。民间传说,七夕节如果天上降雨,就是牛郎织女哭诉衷肠,预兆着夫妻和睦,家 庭兴旺。七夕节里,姑娘媳妇还有许多向织女讨教手艺的活动,称为乞巧。晋南地区习惯用当年产的新麦秸编成一座桥,配以牛郎、织女,男孩、女孩、老 牛、喜鹊等编织物,置放案头。或是用彩色纸,剪成上述景物,贴在墙上。祈祷后, 拿七根绣花针,用彩色线来穿针孔,能够一次顺利穿过七个针孔者就被认为乞得 了巧。曲沃县盛行男、女孩童以星星草、香节投水乞巧。晋北地区习惯白天在院 里晒一盆水,因微尘飘落,盆水的表面形成了一层薄薄的膜。将绣花针涂油以后, 轻轻放置水面,能够飘浮者则被认为是乞得了巧。晋西北地区是在盆水中放置豆芽,将节前生好的豆芽,放置水面。在阳光照耀下, 经过盆水的折射,水底倒影会显示出各种动态,或蜈蚣、或水蛇、或水狗、小鸡。倒影显得越复杂越逼真,意喻艺巧越多。晋东南地区女孩子,七夕节要逮一只吐丝的蜘蛛,圈在匣子里。第二天观察蜘 蛛的结网疏密状况,越密乞巧越多。与少女一样,少男在七夕节也要向牛郎讨 教耕耘本领。晋南地区,习惯在木板或石板上覆土,土上制作茅屋小景,屋旁作 成田园。田地中种粟生苗,称之为“谷板” 晋北地区习惯将小麦及各种豆类用 。水浸泡,促其生芽。七夕节,用彩线缠芽,称之为“种生” 晋西北牧童要为耕牛编 。戴花环,称为 “老牛过生日” 。晋东南流传有夜深人静,躺在葡萄架下偷听牛郎、 织女说悄悄话的说法。七夕节,民间喜用白面或糕面加油、糖、蜜做成各种糖果, 称为巧食。山西境内,家家要吃西瓜,喜欢在西瓜上刻画花纹图案,称为“花瓜” 。
自古恒山佳话多
恒山在山西省东北部,主峰在浑源县城东南,海拔 2017 米,高度居五 岳之冠。恒山有 108 座山峰,从北东向南西延伸,绵亘 300 里,很像一队正在 行进的队列,故清朝学者魏源以“恒山如行”来概括恒山的这种气势。恒山重 峦叠嶂,林木幽深,一登恒山主峰,便倍感静谧清幽,一切尘俗,尽皆脱去。所谓山深有“静气” ,正是恒山的风景特色。
恒山历史悠久, 自古以来就流传着许多与山体相关的神话传说。山上的 果老岭据传与八仙之一的张果老有一因缘。果老岭由一块接一块的青石连接而 成,非常像人工铺设。表石上有许多 自然形成的小石坑,酷似人的脚印和毛驴 的蹄印。相传张果老曾经倒骑着一头小毛驴从恒山上天, 当他经此岭时,因坡 陡路滑,不能前进。张果老无计可施,只得仰天长叹一声,下来手牵毛驴步行 而过。这斑斑石坑,据说 就是当年 张果老拉着驴子爬坡的痕迹。在果老岭 的东侧,有一座万仞险峰面西而立,直插云端,这就是恒山 的一处胜景――“舍身崖” 。每当日落之时,瑰丽的晚霞辉映着诡奇万状的险峰 怪石,奇光异景,色彩缤纷,令人赞叹不已。关于这美丽 如画的 “舍身崖” ,还流传着一个悲壮动人的故事。相传古代浑源城里有一个美丽的少女。一年夏天,她年迈的母亲得病, 少女就和嫂子一道上恒山为母亲 采药。不料刚走进幽深树林,便撞见了一只恶 狼。只见恶狼张开血盆大口,朝她们扑过来。就在这危急 时刻,有一个年轻 人 听见姑嫂二人的呼叫声,就从后面赶来 ,挥舞木棒,赶跑了恶狼。姑嫂二人非 常感激,连连向青年 道谢。言谈之中得知这个青年 是在恒山修庙的画匠。少 女见他容貌英俊,言谈举止又十分稳重干练,不由产生了爱慕之情。好心的嫂 嫂看出了小姑的心思,就在一旁穿针引线,帮助小姑与画匠定了终身。谁知好事多磨,祸从天降。浑源县的少爷久闻少女美貌出众,便要娶她 为妾。而少女的父亲也嫌贫爱富,贪图县太爷家的钱财,又是打,又是骂,逼 着女儿进火坑。少女无法忍受,连夜逃离家门,上恒山去寻找画匠。贤惠的嫂 嫂怕小姑发生意外,也急忙跟随上山, 暗中保护小姑。然而,不幸的是, 少女跑遍了恒山山岭,也不见画匠的身影。这时, 知县 的少爷又率领家丁追来。眼看着如狼似虎的家丁们步步逼 近,少女心一横,就 从这万刃峰顶跳了下去。嫂嫂赶到崖顶,不见小姑踪影,四处寻找,不料一失 足也跌入崖下。姑嫂二人的事迹感动了北岳山神。北岳山神施展神法,使少女 化为百灵鸟,嫂嫂化为找姑鸟,日夜形影不离,飞绕此山,凄凉的叫声不绝于 耳。“舍身崖”便由此得名。舍身崖北面是飞石窟, 它有一件与帝舜有关的逸事: 相传帝舜北巡至恒 山, 正准备登山设祭,恰遇大雪纷飞,挡住了去路。于是,帝舜就在山下遥祭。突然,一块巨石从山顶掉到帝舜面前。据说 那块巨石就是从这里飞出去的,而 这石窟就是 巨石飞出后留下的印迹,因此命名为“飞石窟” 飞石窟内南侧,伫立着一座二层小亭,绿瓦红柱,名为“梳妆台” 。传 说每天清晨,恒山掌管土地的女神后土夫人披着薄雾轻云走进梳妆台,开始 晨 妆;傍晚,又用从“石脂图”采来的朱色石卵研制的胭脂,在这里进行晚妆。从飞石窟朝东望,有一山花盛开的深谷,叫紫芝峪。传说古代紫芝峪下 埋藏着一只聚宝盆,上面长满了葱郁的青草,一个勤劳的牧羊少年每天来割 也 割不完。后来,山上贪心的老道窥出秘密,偷偷挖出来想藏到寺中据为已有。牧羊少年与老道力争时,失手将聚宝盆摔得粉碎,散落到山中。从此,恒山遍 地奇花异草,成了百药荟萃的聚宝盆。瑰丽的恒山风光 ,自古以来吸引了无数游 人。周成王、赵襄子、秦始 皇、北魏道武帝、太武帝、隋炀帝等帝王都 曾登临游览,并挥毫留下了祭文。许多文人墨客游览之后,吟诗作赋,写下了脍炙人口的篇章。如今恒山已成为 著名的游览胜地。每到夏秋季节,山花烂漫,空气新鲜,游人络绎不绝。攀登 恒山主峰,极目远眺,河水如带,田园棋格,山势逶迤,云絮飘缈,令人心旷
神怡,流连忘返。
山西的春节风俗 :
春节,农历一年的第一天,也是全年的第一个重大节日。民间俗称“过年”或 “过大年” 。年的本意是说谷物熟了。五谷皆熟为有年,五谷皆大熟为大有年。过年或过 大年最初的含义,就是庆祝五谷丰收。在黄河流域,由于谷物是一年一熟,大约在西周时期,年就由谷物成熟之义引 申为表示时间的用语了。古代由于历法的不健全、不统一和统治者对岁首的改 动,年节并不固定,或十月,或十一月,或十二月。到汉武帝时期,才改定以夏历孟春 正月为岁首,一直沿用至今。正月初一日,历史上曾有元日、元旦、元辰、元朔、三元、三朝、三正、正 旦、正朔等三十多种名称。称为春节,是近代才出现的事情。辛亥革命后,各省代 表云集南京开会,议定我国采用公历纪年,把公历一月一日称为元旦,将农历正月 初一日改称春节。但是并没有正式命名和执行。公元一九四九年九月二十七日, 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上,才正式决定我国采用公历纪年;农 历正月初一日正式被命名为春节。春节是一年之中最隆重的节日,机关要放假三天庆贺。有钱无钱,回家过年, 一直是山西人的传统心理。而民间传统的过年,时间拉得很长,从头一年的腊八节 以后就算开始了。春节前为准备阶段,春节后为庆贺阶段,要一直延续到正月十五 日,甚至二月初二日。民俗有“忙腊月、闹正月,拖拖拉拉到二月”的说法。节中 套节,节日不断,喜庆祥和是过年期间最大的特征。从正月初一日零点开始,正式进入春节。民间庆贺活动的第一项为接神。原意是迎接天地诸神下界与民同乐,今天已 经成为迎新辞旧的主要象征了。内容首先是点旺火、燃年草和响鞭炮等等。旺 火位于当院,年草置于门外,要由家长亲自点燃。起床后不能贸然出门,须先点一个 爆竹,从门缝伸出室外爆响,称为开路炮。点旺火要称发旺火,取意发财、旺盛、红 火。在家长发旺火时,孩子们穿上新衣服,围着旺火燃放鞭炮。妇女们则收拾家务, 整理祭祀天地诸神、列祖列宗的供品。旧俗女孩在旺火未烧通红时,不出家门。现在男女平等,女孩子一样和男孩子响鞭炮、放礼花。此时此刻,村村户户,鞭炮齐 鸣,万里长空响成一片。硝烟中夹杂着旺火、年草燃烧松枝、柏叶的芬芳气味,天 上人间全部沉浸在热烈欢乐的气氛之中。祭祀天地诸神是旧俗接神以后的隆重活动。家长要率领全家,依次给各个神 位点灯、敬香、摆供、奠酒,三跪九叩。设在当院上方的天地神位前供品最为丰 富。晋北地区习惯摆五盘炒菜,五盘凉菜,五盘干、鲜水果,五盘油炸小吃,五盘称 为“供献”的特制花馍。取意五福来临。盛器都是专用的细磁小盘。晋南地区 除一般供品外,特别讲究全猪和全鸡。全猪多由四蹄、一头、一尾来代表,源于古 代的三牲祭神。鸡则是取了谐音吉,意喻大吉大利。另外,家庭主妇特别注重在灶 君神位前隆重供上“枣山馍”“枣山馍”用面粉嵌红枣蒸成三角形状,取意米面 。如山。上面饰以面塑的龙、凤、如意、福寿、瓜果等等。大者有十几斤重,往往 是女主人灵巧手艺的代表佳作,已经演化成了室内灶前陈列的面塑工艺品了。祭祀列祖列宗,是与祭神同样隆重的大事,祭神的所有仪程都要在祭祖中重
演。祖与神已经成了同一概念。不少上年纪的老人,在祭祖时,要面对列祖列宗的 牌位,逐项禀报家中一年来发生的喜庆事件,大到起房盖屋、娶媳、聘女、生儿增 丁,小到粮收多少,生活怎样。神情庄重,态度严肃,充分反映了传统的尊祖孝先风 范。拜年是春节活动的高潮。大体上分为家拜、近拜、远拜以及团拜等形式。家拜是自家人中小辈给长辈磕头。民间有“大年下的头,马虎不得”的说法。小 辈磕头时,口中要高呼被拜人的尊称,如说: “爷爷,我给你磕头了! ”一人一拜,既 不能一次呼两位长者的尊称,给两位长者同时磕头,也不能两人同时给一位长者 磕头。对此,民间亦有“大年下的头,一个磕了一个磕”的说法。旧俗讲究三跪九 叩,如今多数地方是恭恭敬敬地鞠躬行礼,也有的是只磕一个头。小辈给长辈拜年 时,长辈面带笑容,欣然受礼。拜完年后,长辈要给小辈压岁钱。用意在护持后代, 健康多福。如果家中有新娶的媳妇,则长辈须给新媳妇很可观的压岁钱,从几十元 到几百元不等,视自家经济情况而定。婆母还要另外赐给新媳妇一块上等布料,希 望媳妇继承针黹。互相拜年。只拜人、不拜祖。无论近拜还是远拜,主人家都要盛情接待,招待 客人到家里喝茶抽烟,品尝糖果。对于前来拜年的孩童,要赠给礼品,或糖果一类零 吃,或鞭炮一类玩物,或零钱作为压岁钱。小孩子拜年,总是满载而归。城市机关、 企事业单位职工过年,盛行团拜。共聚一堂,互相祝福。拜年时街上碰到人,均要拱 手作揖,互相祝贺,多为“恭喜” “发财”一类吉祥语。拜年活动,子孙尊敬老人, 、 长者慈爱幼小、平辈互相尊重、人与人真诚祝愿,和谐了人际关系,加深了感情联 络。春节这一天,家家习惯吃饺子。饺子谐音角子,角子是古代一种钱币。饺子的形 制又好象元宝。元宝是古代一种较大金银锭。大年吃饺子,取意一年四季招财进 宝。民间煮饺子时讲究忌讳吹冷风,所以不拉风匣,全凭柴烧。民间有“人家发旺、 全凭烧上”的俗语,指的就是这件事。烧柴讲究要烧芝麻秸杆。一方面芝麻秆燃 烧时悦耳的响声,好像一连串发财的发、发、发声音,另一方面又取芝麻开花节节 高的喻义。饺子煮破了要说成是挣了,不能说破了。吃饭前要鸣炮示知。第一碗 饭要敬供祖宗神灵。全家人入席要请家长坐首位。第一盅酒要由家长致祝酒辞。盛饭时,不能让锅里空了,要留有看锅的饭菜,意喻取之不尽。有人吃着包有莲子的 饺子,表示连年有馀;吃着包有红枣的饺子,表示早交好运;吃着包钱的饺子,表示 钱财两旺。不管谁吃着,大家都要表示祝贺。如果是小孩吃着,全家人格外高兴, 祖、父辈还要特殊赠送礼物予以祝贺。山西素有“荤年素腊八”的说法,春节,家 家以肉做席。多为猪、羊肉。如今生活好了,鸡、鸭、鱼已经是常见的春节食品 了。春节这一天,民间忌扫院,忌洗衣,忌使针。嫁出去的姑娘忌在娘家过年。特别 忌说有碍吉利的话。除夕晚上,大人们就一再叮咛孩子,年初一要特别欢乐,不要使 小性子,说话要尽说好话。春节,大人禁忌打骂孩子。家庭主妇特别小心谨慎,防止 打碎盘碗,万一失手,打碎碗盘,不要说话,悄悄将碎片拣起来,扔到井里或窖里。春 节鸡、鸭不出窝,喂以上等饲料。晋北地区春节这一天忌挑水。晋南一些地方却 讲究春节或初二日要从外面挑一担水回家,象征着招财进宝。从春节的下午开始,村里兴办的传统社火或秧歌,便开始正式表演。首先在本村 娱乐,挨门挨户拜年贺喜。主人家要用烟糖招待。上一年曾发生死伤灾病的人家, 要邀请社火队进院表演,称为冲喜。上一年曾娶媳妇、生小孩的人家,也要邀请社 火队进院表演,称为贺喜。冲喜与贺喜,主人的招待费特别大方。本村拜年结束后,
还要到临近村庄活动,一直到元宵节掀起高潮。晋南与晋西北不少县要持续到二 月初二日。不参加社火活动的人们则开展下棋、打扑克、玩麻将等游艺活动。县城要举行春节长跑活动,参加人数众多,有年过花甲的老人,也有佩戴红领巾的 少年,热闹空前。
第一篇:山西民俗细数山西民间锣鼓 感受三晋深厚文化
鼓是我们祖先的乐器,远在原始社会就有了鼓。不但有黄帝造鼓的传说,还有出土文 物佐证,鼓是中华民族文化遗产中的佼佼者。传至今日,全国的鼓有上千种,山西的鼓品种 亦不下几十种,上溯到远古文化的“土鼓”,“鼍鼓”,下及现在从大到周盈丈几的帅鼓到 小才几寸的手鼓,山西确是中国鼓文化的发祥地之一。鼓在山西,族旺支繁。既有自成一家的清锣鼓,又有吹打锣鼓、鼓舞、锣鼓经及庙堂 锣鼓。丰厚的积淀,多彩的艺术,凝聚了多少民众,又使多少中外学者专家把取景框对着它 来。鼓文化已成为三晋文化的代表,成为黄河文化的一面旗帜,不但为三晋大地添彩,更为 中华民族增光。一、清锣鼓 清锣鼓主要有《威风锣鼓》、《太原锣鼓》、《绛州鼓乐》《岳村孤子》、《斤秤锣 鼓》等。威风锣鼓 1988 年以来,山西的威风锣鼓从农运会到亚运会,从省城的民间艺术节到天安门广场 的四十周年大庆,真正打出了山西民间艺术的威风,誉享全国,声闻世界。威风锣鼓是流行在霍州、洪洞、汾西、临汾一带的民间广场艺术。相传,公元 619 年, 李世民在霍州大战刘武周部,击鼓迎战,鸣锣收兵,进退有序,取得了胜利,于是流传下威 风锣鼓。这种锣鼓的特色就是“威风”,即音响威风、曲式威风、场面威风、舞姿威风。太原锣鼓 太原锣鼓是流行在太原和晋中一带的一种锣鼓音乐。曲牌有:“流水”、“一二五” 等多种。“流水”,相传自后汉刘智远,刘的妹妹住太原古寨村,每逢出动以锣鼓相迎,演 奏曲牌取福如东海长流水之意。“一二五”则是根据马锣击打节奏而得名。太原锣鼓所用乐 器分大小两组,以大家什享名。其乐器为大鼓(有的直径五尺左右)、大铙、大钹,大鼓为 领奏。小家什为战鼓、马锣、二钹铰子。演奏徐缓时如潺潺流水,急骤时则似大浪奔腾;轻 敲时鸾铃叮当,重击时霹雳轰鸣。演奏者情态激奋,忽而抛镲亮相,忽而怀抱金瓜。音响、 感情、表演交织融汇,引人人胜。太原锣鼓常常把竞争引入演奏,分两队对垒进行。甲队 一曲终了,乙队一曲开始,或两队同时开打。这种对台演奏,越打越来劲,越看越振奋,有 时演奏长达五、六个小时而不肯罢休。绛州鼓乐 新绛县,古称绛州。山西锣鼓音乐的一方宝地。花庆鼓、汾南车鼓、穿相锣鼓,皆在 这里降生;《秦王点兵》、《老鼠娶亲》、《厦坡上滚核桃》等都在这里升华。绛州鼓乐将 成为中国音乐史上显赫的一章。唐初,朔州刘武周反叛,占领并州,锋及河东,齐王李元吉 败北奔回长安。李世民请命领军渡河东征,屯兵绛州柏壁,东打西杀,南击北进,一举收复
并州,保住了李家天下。在他北定太原凯旋归来时,军中作《秦王破阵乐》以迎。史载此乐 以“擂大鼓为主”,“杂以龟兹之乐”。现今,新绛不但有“擂鼓台”存在,还有《小秦王 乱点兵》、《唐王出城》的锣鼓曲牌流行。绛州鼓乐的丰富繁荣,恐怕与这个重大的历史源 渊相关。花敲鼓 花敲鼓,亦名花庆鼓,又叫干鼓。它以不伴锣镲,革木干打为特色,全围亦属罕见。因此在演奏中尽量发挥鼓的优势,挖掘鼓的潜力,打遍了鼓的所有部位,连鼓环、鼓钉都不 放过,也汇总了击鼓的各种技巧,使人耳目一新,别开一方天地。花敲鼓因此得名,并传播 四方。岳村(钅瓜)子 因产生于文水岳村,(钅瓜)了是主奏乐器小镲打音的摹声,故而得名。这套锣鼓只 有两种乐器,鼓和镲。却能打出大自然的风雨雷电,人世间的喜怒哀乐。全凭着打击技巧的 变化。比如鼓有正击、轻击、边击、邦击;镲有擦击、抛击、闷击、平击;每种击法还可细 分,共打法技巧不下几十种。它的著名曲目是《雷公闪电》,中有“天边积云”、“远处雷 声”、“山雨欲来”、“乌云压顶”、“炸雷轰响”、“风雨交加”、“雨过天晴”、“田 禾碧翠”、“人喜雀跃”,意境十分感人。乐队传统组合是 42 人,42 件乐器。斤秤锣鼓 原名《斤秤歌》,流行在长治一带。这种锣鼓是以旧衡制十六两一斤与新衡制十两一 斤的换算进行演奏,好象是写在锣鼓曲牌上的对数表。整套锣鼓分十五遍连续演奏。因斤秤 歌遍遍口诀不同,故既不能一锣到底,也不能反复重叠,更不同于一般的曲牌连奏,是按照 “问斤求两”的规律:一是 625,二是 125,:三是 1875,四是 25,??直到十五 9375, 十六一斤收尾。鼓点打法遍遍迥异。要求演奏者必须娴熟斤秤歌口诀和锣鼓点数。这种锣鼓 数学,融知识、趣味、娱乐于一体,作者的用心堪称佳绝。它的数学应用虽已成过去,但其 文化娱乐职能却将永存。背冰插花锣鼓 这种锣鼓流行在黄河岸边的永济一带,起源于古老的河祭。表演者全是男性,光膀赤 腿,每人背一块冰,再背一铁棍,上插花束。手提锣鼓,边走边打,山村外到村里。给人以 粗犷激越的野性感,有一种古朴的意境。二、舞蹈锣鼓 舞蹈锣鼓融舞蹈与锣鼓于一体,亦称鼓舞。这是一种比较占老的艺术形式,这里主要 两种介绍。转身鼓 这是一种主要流传在襄汾县的鼓舞,以转身击鼓而名。据传始于明代万历年间。它的 鼓点曲牌很丰富,原有一百多首,现今还流传三十多首。表现的内容相当奉富,主要是农村
生活题材, 亦有历史故事、 动物态势, 生动的名称就给人极大的吸引力。什么“小娃摇耧”、 “撅面片”、 “摘豆角”、 “麻雀叫喳喳”、 “狮子大张嘴”等。在击鼓技艺上亦变化多彩, 因而能出现十多种不同的音响,摹拟生活,使人倍增亲切感。与音响谐调,伴舞轻盈明快, 灵巧多变。因为鼓是放在固定鼓架上的,表演者更能自如地表演舞姿。扇鼓 扇鼓亦称太平鼓。南以曲沃为最,北以朔州称佳,是一种说唱鼓舞,起端于神祀。其 鼓形如蒲扇,名以形得。单面,用藤条或竹篾敲击。鼓柄缀串铁环数个,舞动时叮当有声, 颇添几分情趣。扇鼓的鼓者、舞者、说唱者一身三任,无需另行伴奏。鼓技、舞姿有多种变 化,说唱内容随时代更新,贴近群众心理。演奏无一定人数限制,服饰无特殊要求,场地随 处皆可,活动简便,很受群众欢迎。曲沃扇鼓还留有占傩舞印痕,可以看出原始祭祀向群众 娱乐的演变轨迹。三、吹打乐 有专家将民间吹打乐分为粗吹和细吹两种类型。粗吹乐器有唢呐、笙、管、大鼓、大 锣、大镲,多用于民间喜庆节日,社火伴奏,主要形式为民间八音。民间八音大体可分南北两路。太原以南吹打并重,吹管乐器主要是唢呐,而且常常两 支、三支唢呐并吹,吹一段后专门有打击乐表演,打击音响与演奏表情动态相结合,抛露各 种打击技法,十分引人。北路主要集中在忻州、定襄、五台、原平、代县、繁峙。侧重在吹, 锣鼓只作配合。吹管乐器以唢呐、管子为主,还有海笛(小唢呐),口哨,必须有笙伴奏。实际上是把粗吹和细吹 (笙管乐,小件打击乐)融合在一起。使表现力更强,适应范围更广, 技巧要求更高。曲目很丰富,除戏曲吹腔、民歌小调、传统曲牌外,庙堂佛曲亦为拿手。许 多名家都出在这里,如著名笙演奏家胡天泉、阎海登,著名唢呐演奏家殷二文、胡金泉,著 名管子演奏家张计贵等。细吹主要指佛道音乐,这是民间的室内轻音乐,吹管乐器主要是笙 管,打击乐器除小件锣鼓铰子、叮哨外,又加进一些佛道专有乐器,如钟磬木鱼,鱼鼓、简 板等。声音色彩清幽超脱。
山西“农家乐”的吃与住(组图)
山西人的饮食风俗,有着浓郁的黄土高原气息和传统的生活特色,大范围属“北方型”。
山西旅途沿途风景 山西人嗜好吃面的饮食习惯,夸张地说,每饭几致无面不足、无馍不饱。就是谷子盛 产区的农家,以米为粥或捞饭, 也要搭配拌汤、 汤面之类的面食。汤面中炝入油,或放葱花, 或加香椿嫩芽。这种粗茶淡饭,既能满足人们的口腹,又有浓郁的黄土高原农家气息,使人 得到一种精神上的享受。晋中平川地区,农家的午餐几乎都以面条、面片等面食为主,或剔 或揪,或擀或压,或拨或擦,造型各有特色。各种各样的面食,加上具有地方特色的浇头、 佐料,闻一闻浓香四溢,吃一吃风味别具,使人感到吃山西面食真是一种美的享受。北部地 区的黄米面糕和莜面,南部地区的白面馍,无论造型、口感都各有特色。
山西农家乐 山西人喜喝汤饭的习惯由来已久。除晋南部分地方外,各地居民大多如此。百姓&日出 而作,日落而息&,绝少有饮水啜茗的条件,全靠吃饭时的汤水一并补充;且山西人过去吃 饭少有蔬菜,全凭盐、醋相佐,口味明显偏重,形成了喜汤食的习俗。在山西居民的农家日 常食谱中,汤饭的种类最多,吃法也最为讲究。如晋中一带的三合面流尖、三合面抿蝌蚪、 什锦空心拌汤等,都是比较讲究的汤饭。山西民间还有这样的说法:&吃饭先喝汤,一辈子 不受伤。”
山西农家乐 山西的村乡,一般盖房都习惯于坐北朝南,一个村庄,往往由许多坐北朝南的院落并 排构成,结构简单,排列整齐。院子里,往往要安排一定的地方做鸡舍、猪圈,也有时人家 要修个兔窝、狗窝什么的,不尽相同。还要划出一定的地养花种树,现在时兴种果树,干果 树,像核桃树、枣树、花椒树;水果树,像苹果、梨、桃、杏、柿子等。院子里,有些地方喜欢用青砖铺地,有些地方喜欢用河床里的鹅卵石铺地。还有的地 方,则用水泥抹出一部分地皮,备晒粮食用。山西部分地区的屋顶有意识地抹成平的,也是 作为打场后晒粮食用的,这种习俗,在太原、晋中一带为盛。
院落一般都是封闭式,即一个门,进出都从此门经过,别无他门出进。院内的墙,即 围墙,一般分成几种:一是砖墙,二是土坯墙,三是石头墙,四是板筑土墙,还有木栅栏墙、 篱笆墙等等。有些墙,搞得很简易,墙身也不高。但有些墙,却十分讲究,磨砖对缝,由石 头作基础。院落的大门是门面,一般都讲究对大门的装饰。一般人家,都要搞一个比较像样的门 楼,搞一对比较敦实而耐用的门扇,用油漆漆过。油漆的颜色可以是黑色,也可以是赭色、 枣红色等。
山西农家乐 一进大门,往往要建一个照壁,作为装饰,在照壁上作画、写字。农村人一般喜欢的 画是&松鹤延年&、&喜鹊登梅&,喜欢写的字是大&福&字或者&寿&字、&禄&字等。太原、晋中一带的四合院,过去土坯房居多。如今,大多用一砖到顶的房屋代替。而 且把纸窗户换成了玻璃窗户,便于采光。室内,为了取暖,习惯睡土炕。有许多家庭,室内 地面都改用砂灰压抹,干净、整洁,还有的人家是用水泥地面的。
高平县民俗文化风俗(图)
高平九莲灯是流传在我省晋东南地区的一种民间舞,是高平民间舞蹈中群众最热爱的 一朵艺术奇葩,老友妇孺都会他几场,深深扎根与群众之中。
九莲灯 高平九莲灯形成,因无文字记载,难以究源,清乾隆三十九年(1775)《高平县志》 中记有:“上元,县华灯,列炉烟火腾灼,萧鼓喧闹,群履丙夜嬉游,三更乃止。十六日乡 城男妇走”光绪六年(1881)庚辰六月《高平县志》。“风俗”篇中记载:“上元的灯会, 乡妇洽游至城,必入署谒命妇,赐以花果,三日乃止”。“上元”即元宵,“花灯”九莲灯 也。说明当时九莲灯已很盛行,起码应在顺治,康熙年间,至今已有三百年的历史。高平县上店上村老艺人张得仁 (1913 年生) 回忆, 在他很小的时候, 当时就流传着“往 前走,往后行,前面耍的是好花灯,琉璃灯,八角灯,圆秃辘辘西瓜灯,光秃碌碌白菜灯, 后面跟着耍龙灯,映的满街红火火”的民谣。花灯指九莲灯的前身,仅有现在九莲灯的几个 舞蹈片段。随着历史的前进,民间艺人根据“八洞神仙为王母娘娘拜寿”,“孙悟空大闹蟠 桃会”的故事创编发展而成。初时由八名男青年表演,他们以长稠结花包头,脸抹白粉、腮 绘宝剑、芭蕉扇、笛子、花篮、莲花、拂尘等法器,身穿绣有桃子、秋叶、葫芦等,有中式 对袄、系里丝绦,背插与腮画法器相同的道具,分别代表吕洞宾、张果老、汉钟离、曹国舅、 铁拐李、何仙姑、蓝采和、韩湘子八洞神仙。到了四十年代后期,高平店上村改为男女青年 共同表演,而凤和村则全是女青年表演,均为青年妆。夜幕降临,舞者身穿彩衣,每人端俩盏相同的“花果灯”又有花灯和果灯之别,花灯 有牡丹、荷花、菊花、和梅花灯;果灯是桃、石榴、梨及香瓜果灯。街上行进时,由“飞灯” 引导,鼓乐喧天,列队西行,游于街市。每到一表演场地,先由飞灯饶场一周,然后开始表 演,表演结束后演唱民歌小调及高平秧歌及流行歌曲,随之摆出吉祥的字样,如“天下太 平”、“欢庆”等。
过去,还有这样的表演:摆完字后,置于后场的花果山等突然分开,喷放烟火,孙悟 空带小猴从中跃出,相互扑打嬉戏,行猴步,耍猴拳,抢吃鲜果,逗笑取乐,即兴表演一阵 后又退回花果山中,整个表演结束。在飞灯带领下,吹响牛角,另换场地。舞灯是九莲灯的主要手段。灯的舞法包括: “溜灯”、 “甩灯”、 “对灯”、 “分灯”、 “饶灯”、“晃灯”、“转灯”等,艺人将舞蹈灯表演得快如风,稳如钟。五彩缤纷的花果 灯,在烛光的映衬下,鲜艳夺目,映红了表演者的张张笑脸,而身影却淹没在夜幕中。多变 的舞步,时隐时现,飘飘欲仙,富有诗意。传统的跑场线路也十分丰富,有“溜场”、“跑场”、“倒搭勾”、“小穿花”、“双 进行”、“剪子股”、“蛇脱皮”、“分场”、“一窝蜂”等,可任意组合、变化、画面多 多,使整个场面充满了生机和活力。高平九莲灯的音乐伴奏基本上使用本村的“八音会”乐队。乡土气息的音乐曲牌,热 烈火爆,高亢激越的打击乐更增添了它的地方特色。这些民歌旋律优美、淳朴热情,打击乐 粗犷豪迈,激越奔放,与舞蹈配合协调,浑然一体。
到山西必须知道的八大怪
“路边灰土当煤卖、房子屋檐半边盖、新娘盖头给驴盖、刀削面还比飞刀快、汾酒窝 头把客待、老陈醋也算一道菜、烙饼还有石头块、土豆白菜论麻袋。” “路边灰土当煤卖”,山西物产富饶,资源丰富,是产煤大省,污染严重。煤炭遍地 都是,路边灰土都可以当煤卖。遍地生黑金,煤炭生产支撑着山西的经济命脉。煤储量大, 煤质一流,大同煤矿集团是一个有 70 万职工家属,年产运能力上亿吨的特大型煤炭企业集 团。“房子屋檐半边盖”,在山西农村随处可见一边盖的房子。为何一边盖?一般的房子 房顶为人字形,可是山西的房子为什么却是人字的一撇呢?据说,晋中干早少雨,这一边盖 的房子能让珍贵的雨水全部流到自家的田地里, 所谓“肥水不流外人田”。又因为近百年来 山西农业发展缓慢,人口却迅猛增加。农村中原来聚居生活的家庭,因土地面积有限,人口 众多,住宅紧张,便形成了房子“半边盖”的历史。最有意思的是,“新娘盖头给驴盖”。山西简称“晋”,陕西称“秦”。自古以来有 “秦晋之好”一说,山西人和陕西人通婚时,要渡过黄河,过去没有汽车,只有坐小毛驴。到了河对岸,要把毛驴牵到船上过河,为了防止小毛驴害怕,新娘把自己的盖头盖在驴脑袋 上,顺利过河后再摘下盖到自己头上。新娘盖头给驴盖,反映了节省的美德,也是山西商贾 的经营之道。老陈醋、刀削面、汾酒,山西特产,名扬天下。农业经济作物,盛产玉米、土豆、白 菜。刀削面要比飞刀快,以面食为主,山西是中国八大面系之一。
杏花村汾酒把客待,汾酒可是八大名酒之一,名酒待客,山西人热情好客。老陈醋也算一道菜,可以健胃、生津、养颜、养生,保养有道。晋中平原干燥少雨,树少,尘多,适宜生长的农作物不多。土豆白菜,地道的当地特 产,便宜实惠还有营养,论麻袋来卖,是家家户户的主要蔬菜。烙饼用的是黑石头块,先在铁锅里把石子炒热了,烙饼时把饼放在上边,再铺一层石 子。石子饼,当地的一种特产,纯手工制作,香脆可口,别有风味。烙饼还用石头块,确实 是一怪。另外,也流传着“墙上挖洞把房盖”之怪,其实是就地取材,依地势而建,突出了山 西的地理特点,也反映了三晋人的智慧。
山西方言中的“牛”文化(图)
从山西方言许许多多的关于牛的词汇中,依稀可以感受到古代农耕文明的遥远回响。
牛年 牛在古代农耕社会是一种十分重要的生产资料和财产,关乎全家人的食粮保暖,故人 们爱怜之, 还常常给自己的孩子取个带“牛”的名字。如把小孩昵称为牛牛、 牛儿; 用“牛” 来排行: 牛儿、 二牛、 三牛; 在牛前面冠以“金”、 “铜”、 “铁”、 “福”、 “喜”、 “灵”, 叫金牛、铜牛、铁牛、福牛、喜牛、灵牛等。
带牛的词还有,把牛字重叠为“牛牛”,表示小昆虫。形容人长得又粗又矮,叫牛腿 子(平遥);形容人执拗倔强,叫牛劲(新绛);称婴儿、小孩的胖脚或小鞋叫牛蹄子、牛 蹄蹄(平遥);形容数量极少,一点点,叫“一圪牛牛”(平遥,文水);假装赌博或卖货 骗人上当叫“拉黑牛牛”,或“拉黑牛”;形容小孩子胖而可爱叫“圪斗牛牛”(平遥); 形容做事不紧不慢,不着急叫“牛皮灯篓(子)”、“老牛”;固执不化的人叫“牛角”或 “死牛角”; “黑乌牛”用来形容天气阴沉欲雨或黑红色的肿胀伤痕; 形容两个人扭打在一 起叫“牛牛滚蛋蛋”;“死牛疙瘩”形容人脾气倔,不通情理。牛按毛色可分为:红牛、黄牛、黑牛、黎麻牛(又叫花牛,指杂毛牛,平遥)等。按 年齿可分为:大牛、老牛、小牛儿(怀仁)、小牛子、牛犊子(平遥、长治)、牛犊儿、牛 娃(河津)、牛娃儿(洪洞)、牛蛋子(山阴)、牛犊嘞(沁县)等。按功用可分为:耕牛、 犁地牛儿(平遥)、奶牛(专用于产乳的)、菜牛(又叫肉牛,专供食用)。牛按性别分雌雄两类。未阉割的叫公牛、#ㄑ羟⑵门#兀埃ê退常 坡牛(永济)、扑牛(万荣)等;阉割了的公牛叫犍牛(定襄)、老犍(晋城)、壮牛(新 绛)等。雌牛的叫法有兕牛(阳曲)、兕牛子、母牛(平遥、祁县)、乳牛(广灵)、善牛 (陵川)、肾牛(晋城)、厦牛(万荣)。另外,牛反刍叫“换嚼”(平遥、广灵)、倒嚼(平遥),牛用角顶叫“握”、“猜” (音,平遥)。山西方言中有很多有关“牛”的歇后语: 牛毛擀毡子――不合股;按住牛头喝水――勉强不得;牛圪角戳进羊屁股――牛气又 羊(洋) 气;牛吃了赶车的――奴欺主啦; 牛拉轿车――不配; 牛皮做灯笼――照里不照外; 牛蹄子――两瓣;牛角上抹油――又滑又尖;砂锅煮牛头――放不下;老牛散步――慢慢腾 腾;牛犊子拉车――乱了套啦等等。
山西文化艺术之乡(图)
山西省是艺术文化之乡,历来有诸如“戏曲摇篮”、“地面最大的古建筑博物馆”这 样的称号。戏曲、古建、诗文书画、民俗,各种艺术门类争奇斗艳、处处开花。山西,作为 最早的戏曲发祥地之一,以她悠久深厚的戏曲渊源,举世瞩目的戏曲大师,古朴珍美的戏曲 文物以及规模宏浩的戏曲剧种,为中国戏曲的光辉绚烂,平添了流光溢彩的一页。
山西建筑 山西的古建甲天下。山西地区的古代建筑,以其悠久的历史,质朴而优美的风格,科 学与艺术的完美统一, 历经不同的历史时期并存有完整的实例, 被称之为“中国古建筑的宝 库”。今天,人们来到三晋大地,将会置身于华夏集 5000 年文明而创造的古建筑之中,体 验到古代三晋“凝固音乐”之美。同时, 它们还诉说着发生在黄土地上许许多多美丽的故事。中国,是诗的国度。山西,更是诗歌的海洋。而当你置身于三晋诗歌的海洋时,你就 知道了什么叫做陶然忘返。在这里,你可以看到东方缪斯们翩翩起舞;在这里,你可以感受 到远古吹来的醉人熏风。盛唐一世, 诗歌气象峥嵘, 呈现出千帆竞渡、 万舸争流的一派壮阔, 力挺 200 余年极盛不衰,山西在这个时候涌现出一大批家喻户晓、名垂千古的杰出诗人,就 让他们带我们走进那个美轮美奂的世界,那个心声奏鸣的神殿。
山西彩绘 山西的绘画彩塑艺术光彩夺目,现存的从唐至明清的高品质寺观墓葬壁画有 24000 多 平方米。北朝时期宏伟壮丽的墓葬壁画,填补了南北朝时期中国美术史上的空白。其后象永 乐宫这样的寺观壁画,艺术表现完整,气派雄伟,不仅是中国古代绘画史上的精品,也是世 界绘画史上的罕见巨制。三晋彩塑是国内彩塑最多的省份之一,历朝历代皆有精品,无愧于 “东方彩塑艺术宝库”。山西民俗艺术,这土生土长的“山药蛋”,是原汤原汁的黄土文化。吃、穿、住、用、行, 婚丧嫁娶、节日礼俗,好吃、好看、好用、好玩。面食花样翻新、陈醋酸味十足、汾酒浓郁 芬芳,还有肚兜兜、土窑洞、礼仪繁多的红白喜事,新鲜有趣,数也数不完。
大同风俗民情――起名
每个孩子一生下来,父母都要给起个名字。大同地区给孩子起名字也有个风俗习惯, 每位家长或父母都要根据自己的价值观念、审美观点、兴趣爱好、期望景仰??等给孩子起 名字,其标准要求是:读起来好听,叫起来响亮,写起来好看,回味起来寓意深远。能够达 到这四条标准的要求,则为好名字。凡是好名字,一定都是自己喜欢,家人喜欢,更会博得 别人喜欢。那么,如何才能够达到以上的四条标准要求呢?笔者带着这一难题,走访了一 些前辈、名流、专家、学者,综合起来,大致有以下五点规律: 一、按家谱起名:大同地区远在隋唐时期,儒家思想已有发展,一些名门望族逐步产 生,他们为了炫耀自己家族威望,使之世袭相传,希望流芳百世,便著有家谱。书写家谱中, 一般按照辈数记录祖辈的名字、官职、宦绩??等,每辈都可续记。这种续写家谱之风气, 到明清时期更加盛行,不但名门望族有,就连一般小康之家也有,尤其在农村,更为普遍。每当孩子一生下来, 先查其父属哪一辈?再查与小孩同辈的名字叫啥?小孩挨着兄弟姐妹的
名字联系起来应该叫啥?便定为名字了。这种按资排辈起名字最讲究的家族,要属儒家孔、 孟、曾、颜四大望族(即:孔丘、孟何、曾参、颜回四家)。根据《史记》记载:汉高祖刘 邦于高祖十二年十二月“自淮南还,过鲁,以太牢(猪、牛、羊三牲各一)祭祀孔子”,以 后北魏孝文帝拓跋 宏、唐高宗李治、玄宗李隆基、北周太祖郭威、宋真宗赵恒、清朝康熙 皇帝、乾隆皇帝为了表示尊重儒学,都到曲阜祭祀过孔子,尤其是乾隆皇帝曾经先后八次朝 孔,并于乾隆九年赐给孔府三十个字: 希言公彦承,弘闻桢尚衍。兴毓传继广,昭宪庆繁 祥。令德维垂佑,钦绍念显扬。1920 年,孔子第 76 代衍孙孔令贻又续 20 个字:建道敦安定,橘修肇益常。裕文焕景 瑞,永锡世绪昌。自从乾隆皇帝赐字以后,不但孔府族人按此起名,而且孟府、曾府、颜府也都相随而 来,均按此五十个字起名。自春秋以后,这四家子孙繁衍很多,遍布国内国外,大同地区也 为数不少,他们在他乡异地相逢,只要一提名道姓,便知是哪一辈,叙罢辈分,定了称呼, 便有酒宴招待,问明情况,如果经济困难,还要互相资助。二、按期望起名:每个孩子一生下来,父母都对孩子的性格、气质、作为、事业等有 个期望,有的期望功名利禄,有的期望荣华富贵,有的期望忠孝节义,有的期望仁智礼义 信??等等,起名字时,就用这些词汇;对女孩子则是期望她温柔贤惠、如花似玉一般,因 此起名时多用花、草、兰、珍、英、玲、枝、梅、 娥、凤、钦、琴、霞、菊、桃、仙?? 等辞汇。三、按地点起名:父母的祖籍地、孩子的出生地、出生时间、父母的结婚地点以及值 得纪念的时间、地点都可以作为名字。比如某位解放军首长的儿子生在挺进太行山战斗中, 为了纪念太行山战斗岁月, 表达对太行山人民的无限深情, 他便给孩子起了一个十分响亮的 名字――太行;有个孩子出生时间是1960年,正是国困家贫之际,父母为了让他牢记在 心,便给起个名字叫陆零;有个孩子父亲籍贯是陕西,母亲籍贯是山西,则给孩子起名叫秦 晋;又有个家长生第一个女孩叫玲玲,生第二个孩子时,很希望养个男孩,谁知偏偏生了个 女孩,这位家长就希望以后于万别再生女孩了,于是给这个女孩起名“止玲”,为了培养这 个女孩有出息,将来放出花一样的芳香,又将禁止的止字上面加个草字头,恰好是个芷字, 按字意来讲,是个开着小白花,放出芳香的白芷。这件事情乍听起来觉得有趣好笑,但从另 一方面讲,也反映了起名字的一种思路。四、以巧遇起名:孩子出生前后,父母做过什么好梦,出门时遇见什么事和物,有哪 些值得纪念的,都是起名素材。比如有个孩子的母亲在临产时,梦见一条蛇,则给孩子起名 梦龙;有个孩子父亲梦过一棵枝繁叶茂的大树,则给孩子起名大树;有的父母梦见黄金,则 给孩子起名生金;无论梦见的事和物有多么不好,但为了取个吉祥,图个吉利,都把它圆成 一个好兆头,并用“凶梦换吉梦”这句话来安慰自己。五、按敬仰景物起名:每个人都有着自己的审美观点,敬仰一定的景物,比如动物类 有虎、豹、牛、 龙、马等;植物类有松、柏、林、花、杨。柳等;山水类有山、海、江、 峰、石、水等;矿藏类有金、银、铁、锡、玉等;颜色类有红、黄、蓝、白等;甚至自然现 象类的光、亮、明、日、月等。按照这些景物起名字,效果也不错,尤其是近年来,独生于 多,起名字可以不必考虑其兄弟姐妹的排列,随着社会的变迁,家族观念的逐渐淡泊,更用 不着考虑堂叔伯兄弟姐妹名字的排列,孩子的父母可以随心所欲地给孩子起个满意的名字。
“中国第一鼓”――山西锣鼓(图)
山西民间锣鼓被誉为“中国第一鼓”。
锣鼓 鼓是我们祖先的乐器,远在原始社会就有了鼓。不但有黄帝造鼓的传说,还有出土文 物佐证,鼓是中华民族文化遗产中的佼佼者。传至今日,全国的鼓有上千种,山西的鼓品种 亦不下几十种,上溯到远古文化的“土鼓”,“鼍鼓”,下及现在从大到周盈丈几的帅鼓到 小才几寸的手鼓,山西确是中国鼓文化的发祥地之一。鼓在山西,族旺支繁。既有自成一家的清锣鼓,又有吹打锣鼓、鼓舞、锣鼓经及庙堂锣鼓。丰厚的积淀,多彩的艺术,凝聚了多少民众,又使多少中外学者专家把取景框对着它来。鼓 文化已成为三晋文化的代表,成为黄河文化的一面旗帜,不但为三晋大地添彩,更为中华民 族增光。
美化居室的炕围画(图)
炕围画作为山西地方文化中一支地域性很强的造型艺术形式,是壁画、建筑彩绘、年 画的复合体。晋东南地区、吕梁地区、晋中地区、忻州地区、雁北地区均有分布,其中尤以 原平、代县的炕围画最为著名。美化居室的炕围画
炕围画 晋北属高寒地带,农村中家家户户都有火炕取暖御寒。炕上的墙面极易脱落起皮、经 常蹭脏衣物被褥。于是人们先以刷墙所用的白土(亦叫甘子土),调以胶水,在环炕的墙上 涂一高约二尺的“围子”,这样既保护了墙面,又使人们免遭了脏衣污物之累。实用性有了,但无美感。于是人们又以墨线绘以简单的线条边饰,中间再画几枝兰叶 墨花,果然悦目好看。就这样,最初形式的炕围画出现了。稍后又以颜料做底,色彩画花,桐油涂罩。既鲜艳亮豁,又坚固耐久。日常脏污了, 以湿布揩擦,则又光亮如新。因此,炕围画开始在民间流行起来了。进而,由于众多兼擅宫庭、庙宇彩绘的画匠投身此业,各种建筑彩绘图案、表现形式 得以大量的借鉴和引入。而民间木版年画在城乡的盛行,各种画传图谱的刊印流传,又为炕 围画的画空内容提供了丰富多彩的“蓝本”。炕围画的表现能力日渐成熟, 形式格局逐步完 备,此时当是清代应无可疑问了。此后,又经过多少年无数民间画匠和劳动人民的智慧合力,新型油漆涂料和绘画颜料 的应用,各种姊妹艺术的影响和滋补,使得这一乡土之花,枝繁叶茂,越开越艳。及至今日, 随着农村生活水平的提高,炕围画的华彩丽姿,遍及千家万户。
晋商社火节(图)
晋商社火源远流长,是由旧农村祭祀社神(土地神)时所演的社戏和春节元宵节期间 民间闹红火的文艺演出活动演变而成。晋商社火源于秦汉百戏,随着晋中商业的繁荣,晋商 对社火活动有了很大的推动作用,规模 、内容、档次有了很大提高。
社火节 扭秧歌
社火节 现在除了重大活动外每年元宵节期间为社火的固定日期,要在街道和广场挂彩灯、搭 彩车、进行各种演出和街头文艺表演:抬棍、背棍、旱船、高跷、舞龙、抬花轿、民间八音 会、晋剧、秧歌等,可谓集民间艺术之大成,融民族精华于一炉。
山西庙会上的“娃娃”――云冈绢人(图)
大同地区在明清时代,就有在庙会上买“泥娃娃”、“布娃娃”的习惯。不少人为了 求子、求寿、免灾、祛病,亲自来庙会上给孩子买个“娃娃”以图吉利。解放后,“泥娃 娃”已被淘汰,而“布娃娃”却越来越精致,不少姑娘、媳妇喜欢在“缝布娃娃”方面下功 夫,以此来炫耀自己心灵手巧。大同市绢人艺术家康巧玲多才多艺,在“缝布娃娃”的基础上发挥了自己的艺术造诣, 将戏剧人物的脸谱、服饰、身段以及云冈石窟、华严寺各种佛像、胁侍菩萨、伎乐飞天以及
戏剧人物的艺术造型用绢人表现出来。她的绢人是采用绫、罗、绸、缎、纱、绢、绉、锦等 料制成的,颇有地方特色,广大群众誉以美称――“云冈绢人”。
云冈绢人 康巧玲制作绢人是从 1983 年开始的。后来,凭着她在曲艺、戏剧事业上的造诣,制作 绢人的水平已经相当不错,但她仍不满足,还虚心地学习版画艺术、工艺美术,又 求教于佛 学界、医学界和建筑界,善于博采众长,广泛地从各种艺术中吸取营养。因此,她制作的绢 人不仅形似,而且神似,达到了情景交融的高超境界。例如:她设计的“关云长秉烛夜读春 秋”绢人,将关羽赭面长髯,卧蚕眉下二目凝神沉思,一团浩然正气刻画塑造得淋漓尽致, 颇具“抚剑夜吟啸, 雄心日千里”的名将风度 ;在“红楼梦人物群像”及“珍妃泪”中, 将 “黛玉葬花”、“宝钗扑蝶”、“湘云卧石”、“凤 姐弄权”以及“珍妃维新”等形象全 都塑造得栩栩如生,神采奕奕。如今,市二轻局兴建了云冈绢人工厂,成批生产绢人,该 产品不仅在国内受到欢迎,而且还畅销日本、美国以及港澳等许多地区。由于云冈绢人制 作工艺不断提高,产品不断更新,已经从原来单一绢人发展到大型灯展绢人。因此,“云冈 绢人”能够周游全国各地巡回展览,大型绢人灯展“大同世界”、“仪凤呈祥”、“煤海之 光”曾经荣获“迎亚运”两项特别奖。1995 年又光荣地登上了“世界妇女联合大会”之彩 灯舞台。
源远流长的山西民间刺绣(图)
山西省民间,是民间刺绣艺术品的生长地。民间刺绣,在山西不独历史悠久,而且题 材广泛,内容丰富,具有反映山西风土人情的特色。山西民间刺绣,有着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图案纯朴、色彩艳丽、构图简洁、造型夸 张、针法多样、绣工精致。这些来自民间的刺绣艺术品,大都出自农村劳动妇女之手。
刺绣 人类历史的童年时代,就记录着以骨针、麻线缝制兽皮,遮体御寒,磨制兽牙、贝壳、 彩石,系之胸、腕之处装扮自己的史实。其时虽算不得刺绣艺术,却实实标明了对美的向往 和创造,从我们先祖已开始这一追求。人对美的本能的追求和基本工具、材料的出现,使刺绣在很早就形成为一种艺术形式。早在周代就有“画绣之工,共其职也”之说。《诗经?召南》中有“羔羊之皮,素丝五(纟 它)”,“羔羊之革,素丝五(纟或)”,“羔羊之缝,素丝五总”的诗句,描述了当时缝 接皮服的精湛工艺。《诗经?唐风》中的“素衣朱(礻暴)”、“素衣朱绣”则真切地描绘 了当时的刺绣艺术,而当时的唐,正指山西中部地区。源远流长的山西民间刺绣,在其后的整个社会发展进程中,成为人类生活中不可缺少 的内容。其工艺技巧也日臻完善精美。唐人胡令能以七绝诗咏颂当时民间刺绣水平:“日暮 堂前花蕊娇,争拈小笔上床描。绣成安向春园里,引得灵莺下柳条。”
刺绣 山西民间刺绣无论晋南还是晋北,山区或是平原,都因其古老文化和地理条件的影响, 显得率真、纯朴、热烈、犷野。尤其作为服饰刺绣,是与人的性格相协调、相适应而存在的, 因此它既是一种造型艺术,又是一种环境艺术;既是一种灿烂的民间文化,又是丰富多彩, 真真切切的民俗生活。
五大特色山西民俗秧歌(图)
山西各地的秧歌品种繁多,分布也很广,但属于戏曲类的秧歌,如襄垣、武乡秧歌、 朔县秧歌、 代县秧歌等,本文不去涉及,而留待以后编辑《戏曲音乐集成》 时再去整理它们。本卷所编入的是那些属于民歌体的秧歌。其中有的虽然也正逐渐向戏曲方面发展, 或已形成 一种有简单故事情节的地方小戏, 但其唱腔却仍然保持着民歌特点并以民歌的面貌在群众中 继续传唱。这些秧歌有:祁太秧歌、沁源秧歌、祁县过街秧歌、原平凤秧歌、临县伞头秧歌, 其中最为突出,影响也最大的是祁太袂歌(因流传于晋中平川各县,也叫晋中秧歌)等。祁县过街秧歌 这种“过街秧歌”是正月“闹红火”时秧歌队在街头演唱的秧歌。它的风格特点与 “祁太秧歌”基本一致, 甚至有些曲调也都相同; 所不同的是“过街秧歌”的曲调更为单纯, 演唱更加朴实,曲目不如“祁大秧歌”丰富。
秧歌 配图 泌源秧歌 “沁源秧歌”,是在沁源小调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歌舞小戏,形成于抗日战争时期。当时,沁源县是太岳区(晋冀鲁豫所属军区)的中心,该县的“绿茵剧团”,经常利用沁源 一带的小调编演秧歌剧,宣传抗日,教育群众,受到广大军民的喜爱,因而用沁源小调编演 秧歌剧的活动遂逐渐普及起来,群众也逐渐习惯地把它称之为“沁源秧歌”了,“绿茵剧 团”也被呼为“沁源秧歌剧团”了。至今该县剧团仍沿用此名并保持着演秧歌剧的传统。“沁源秧歌”的曲调,被当作曲牌用于某一出戏时,虽然因不同的歌词或不同的情绪 ,必 然在其原型的基础上有某些改动 ,但总起来看,它们还没有改变小调的性质。有的戏是采 取单一曲牌形式, 即全剧用一个曲调唱到底, 有的则采取将几个曲牌组合起来而成为联曲体。“沁源秧歌”的音调,具有热情、豪放的特点。唱腔常衬以“啊、哈、哟”等虚词。其结构 特点主要是四句式的,如《赵州桥》等,二句式的极少见。有时为了渲染气氛,活跃情绪, 在四句的基础上运用变化反复的手法加以扩展,使曲调更加清新、活跃,从而也更加丰满。临县“伞头秧歌” “伞头秧歌”产生、流行于临县,是一种规模大,有气势且极富特色的群众性节日歌 舞活动形式。秧歌队少则三、五十人, 多则一、二百人,领队者手持一把用彩绸装饰的花伞, 被称为“伞头”,这种秧歌也就被群众称为“伞头秧歌”了。“伞头”既是秧歌队的指挥, 又是善于即兴编创歌词的好歌手。所唱的曲调虽然不多,但其唱词却是千变万化,见到什么 唱什么,走到谁家唱谁家,所到之处随时皆可见机而唱,唱词都是伞头临时即兴编出 。有 时两支秧歌队在街头相遇 ,两队的“伞头”就要展开对歌 。所以 ,作为“伞头”,必须 具有机警、灵活、诗思敏捷的特长,因为,他必须在很短的时间(常常是十几秒、几十秒、 最多不过一分钟)之内,就要即兴编出既要针对性强,内容含蓄,又要语言准确且合辙押韵 的四句唱词来。这种对唱,有时是在主、客两队(东道主秧歌队与被邀来表演的秧歌队)之 间进行的。在这种场合,观众常为那些唱词编得好的“伞头”欢呼喝彩,气氛极其热烈。
秧歌 配图 原平“凤秧歌” “凤秧歌”是流行在原平的一种集体表演的载歌载舞的表演形式。表演时男女各半, 男的头戴一顶草帽形的小帽,帽顶戴有一条既薄又窄,约长丈余,盘成螺旋形的竹圈,竹圈 顶端置一鲜艳的红色绒球,形似凤凰头顶的红翎,故当地群众称其为“凤秧歌”表演时,男 的身背腰鼓,女的手持一小堂锣,边敲边舞。随着舞步的节奏,帽上的竹圈前后伸缩摆动, 风格别致。经过一段舞蹈后,便开始演唱,演唱的歌曲大都是词、曲都很长的叙事歌,曲调 风味特殊,既有民歌的特点,又有曲艺的某些特征。代表性最强、最受欢迎的曲目是《过大 年》。另外,原平还有一种“踩圈秧歌”。它的表演与曲调,基本上和“凤秧歌”一样 ,所 不同处是 ,“踩圈秧歌”的男演员头上不戴草帽形的小帽,更无盘成螺旋形的竹圈。繁峙秧歌 繁峙秧歌,也叫奋地秧歌、大秧歌,是山西独有的地方剧种之一,主要流行于繁峙县 境内及其附近地区。繁峙秧歌气氛热烈、曲调浑厚,为当地人民群众所喜爱。相传,在唐朝时,我国南方已经开始流行秧歌,是劳动人民劳动时哼唱的山歌一类。到明代初年,有一位从南方来到繁峙的移民张信,把南方的这种歌谣曲调带到繁峙、应县一 带,每逢乡里赶庙会,闹红火时,这种秧歌调便在街头演出,久而久之,成为习俗。到了清 代时,应县白蟒神奋地有个叫张代的民间艺人,开始把秧歌搬上舞台,为群众演唱。到清代 道光年间,秧歌已在繁峙县里普及。乡村里,许多村、镇都成立了班社,演出繁峙秧歌。到
一九五六年时,繁峙县正式成立了秧歌剧团,吸收了第一批演员,使这个民间的剧种得到扶 植、保护和发展。繁峙秧歌,大部分演出剧目为古装戏,大约有八十多个剧目保留下来,交替演出。繁 峙秧歌已成为群众欢迎的地方戏。
丰富多彩的山西小调
小调是指那些适于在室内或在室外从事不太沉重的劳作时随时可以哼唱的小曲。小调 在山西民歌中数量最多,分布也最广,遍及全省各地,不论在农村还是在城镇均颇为流行。
山西小调的体裁形式是丰富多彩的,有优美秀丽的抒情歌,如《绣荷包》、 《绣花灯》、 《茉莉花》 《十样景》 、 等, 也有轻松愉快表现日常家庭生活的俚俗小曲, 《卢狗亲上寿》 如 、 《永不能生娘家》、 《姑嫂挑菜》等;有咏人述事的叙事歌,如《下柳林》、 《秋香哭婆婆》、 《苦伶仃》 等; 有热烈欢快适于节日或喜庆场合演唱的娱乐性歌曲, 《观灯》 《闹元宵》 如 、 、 《对花》、《打秋千》等;也有幽默、风趣的诙谐歌,如《热菜汤》、《高高山上一骨嘟蒜》 等;也有贬斥谗懒或其他丑恶现象的讽刺歌,如《花儿开》、《抓跳蚤》、《不相配》等。小调的结构一股比较规整,以二句式(如《交城山》)、四句式(如临县《绣荷包》)乐段 结构为其基本形式,体现着“起、承、转、合”的规律,而这种乐段结构的变化形态又是多 种多样的。山西小调的歌词也较整齐、规范,以七字句为基本格式,其次是十字句,再次是 五字句,也有不少是上述三种形式的混合结构,还有少数长短句。
山西窑洞民居 传承民俗的摇篮(图)
山西是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大量的考古证据说明,山西存在村落的历史可追溯到 史前时代,而到了周王朝时,山西乡村组织已具规模。两汉时,乡村中除设立乡吏,如啬夫 负责乡村的讼事和收税,游缴掌治安等,还由乡村中选出年高德劭、经验丰富的三老来掌管 地方教化。到了隋朝,乡村中以五邻为保,五保为闾,四闾为族,建立了严密的乡村组织。唐代又重新组织乡村,以百户为里,五里为乡,从此里制成为乡村组织的主要形态。
山西沿途民居 山西的村落无论大小,很少没有一个门楼的。村落的四周,并不一定都有围墙,但是 在大道入村处,必须建这种一座纪念性建筑物,提醒旅客,告诉他又到一处村镇了。河北境 内虽也有这种布局,但究竟不如山西普遍。山西民居的建筑也非常复杂,由最简单的穴居到村里深邃富丽的财主住宅院落,到城 市中紧凑细致的讲究房子,颇有许多特殊之点,值得注意的。但限于篇幅及不多的相片,只 能略举一二,详细分类研究,只能等待以后的机会了。山西窑洞
山西窑洞 砖窑这并非北平所谓烧砖的窑,乃是指用砖发券的房子而言。虽没有向深处研究,我 们若说砖窑是用砖来摹仿崖旁的土窑,当不至于大错。这是因住惯了穴居的人,要脱去土窑 的短处,如潮湿, 土陷的危险等等,而保存其长处,如高度的隔热力等,所以用砖砌成窑形, 三眼或五眼,内部可以互通。为要压下券的推力,故在两旁须用极厚的墙墩:为要使券顶坚 固,故须用土作撞券。这种极厚的墙壁,自然有极高的隔热力的。这种窑券顶上,均用砖墁平,在秋收的时候,可以用作曝晒粮食的露台。或防匪时村 中临时城楼,因各家窑顶多相联,为便于升上窑顶,所以窑旁均有阶级可登。山西的民居, 无论贫富,什九以上都有砖窑或土窑的,乃至在寺庙建筑中,往往也用这种做法。在赵城至 霍山途中,适过一所建筑中的砖窑,颇饶趣味。从民俗学角度讲,乡村是承担并继承着中国民俗的摇篮。因而,便成为我们研究的对 象。山西现有自然村数万,绝大部分是聚落型,即全村以户为单位,鳞次栉比,集中居住。有些村落以几户或十几户为单位分为若干个居住点, 但彼此相距并不远。形成这种原因是多 方面的,就主要方面讲,是为了防御土匪袭扰和野兽攻击。山西地形较为复杂多样,既有山地、高原、又有丘陵、盆地,其中平原占全省总面积 约百分之二十,丘陵约占百分之四十,山地约占白分之四十。平原地区的村落多在本村土地 中心营建,一般以砖瓦或土坯砌成,是典划的北方平原村落。山区村庄则依山势而错落,房
屋多为石砌或窑洞,一般窑洞住久后,往往废弃而另择地重新凿建,故而在许多地方尚可看 到无人居住的残损窑洞。
黎城、襄垣人互相说笑打闹的风俗
在山西晋东南的黎城县、襄垣县,自古以来,两县人之间见面后互相说笑打闹,说再 难听的话也不恼, 打闹得多么严重也不伤和气, 这种风俗习惯至今依然流传。这种风俗习惯, 只在这两个县的人之间存在,与周围其它县的人无缘。黎城人见了襄垣人,不论认识与否,都可开玩笑,不论黎城男子年龄如何,都敢叫襄 垣人“小舅子”,而襄垣人无论年纪多大,也不会对黎城人的这种称呼报以怨气或者怒骂, 而只是笑笑或者也给对方起个雅号,叫个浑名。如果一伙襄垣人遇到一伙黎城人,会互相骂 得不可开交,但不伤和气。如果一伙黎城人遇到少数几个襄垣人,除去叫“小舅子”之外, 甚至会把襄垣人的衣服都扒下来。反之,襄垣人遇到少量黎城人,也会同样干。更为出奇的玩笑,是在黎城与襄垣人的男女之间,黎城人不仅叫襄垣女子“小姨子”、 “妹子”之类的称呼,甚至可以动手动脚,扒衣服,打打闹闹都可以。反过来,襄垣人对黎 城人也可以使用同样出奇的办法开玩笑。这种互相之间开的玩笑,延续多少年无法考究,至少是在清代时就有了的。当地人对 黎城与襄垣人的这种特殊的人情关系有着各种传闻,这些传闻,无论有多少种,但归结到一 点,就是在历史上曾经有过一种特殊的姻亲关系,这种姻亲关系,就成了至今日还流传着的 黎城人与襄垣人之间互相说笑打闹、无拘无束,不受节制的情况。
大同风俗民情――起名
每个孩子一生下来,父母都要给起个名字。大同地区给孩子起名字也有个风俗习惯, 每位家长或父母都要根据自己的价值观念、审美观点、兴趣爱好、期望景仰??等给孩子起 名字,其标准要求是:读起来好听,叫起来响亮,写起来好看,回味起来寓意深远。能够达 到这四条标准的要求,则为好名字。凡是好名字,一定都是自己喜欢,家人喜欢,更会博得 别人喜欢。那么,如何才能够达到以上的四条标准要求呢?笔者带着这一难题,走访了一 些前辈、名流、专家、学者,综合起来,大致有以下五点规律: 一、按家谱起名:大同地区远在隋唐时期,儒家思想已有发展,一些名门望族逐步产 生,他们为了炫耀自己家族威望,使之世袭相传,希望流芳百世,便著有家谱。书写家谱中, 一般按照辈数记录祖辈的名字、官职、宦绩??等,每辈都可续记。这种续写家谱之风气, 到明清时期更加盛行,不但名门望族有,就连一般小康之家也有,尤其在农村,更为普遍。每当孩子一生下来, 先查其父属哪一辈?再查与小孩同辈的名字叫啥?小孩挨着兄弟姐妹的 名字联系起来应该叫啥?便定为名字了。这种按资排辈起名字最讲究的家族,要属儒家孔、 孟、曾、颜四大望族(即:孔丘、孟何、曾参、颜回四家)。根据《史记》记载:汉高祖刘 邦于高祖十二年十二月“自淮南还,过鲁,以太牢(猪、牛、羊三牲各一)祭祀孔子”,以 后北魏孝文帝拓跋 宏、唐高宗李治、玄宗李隆基、北周太祖郭威、宋真宗赵恒、清朝康熙 皇帝、乾隆皇帝为了表示尊重儒学,都到曲阜祭祀过孔子,尤其是乾隆皇帝曾经先后八次朝
孔,并于乾隆九年赐给孔府三十个字: 希言公彦承,弘闻桢尚衍。兴毓传继广,昭宪庆繁 祥。令德维垂佑,钦绍念显扬。1920 年,孔子第 76 代衍孙孔令贻又续 20 个字:建道敦安定,橘修肇益常。裕文焕景 瑞,永锡世绪昌。自从乾隆皇帝赐字以后,不但孔府族人按此起名,而且孟府、曾府、颜府也都相随而 来,均按此五十个字起名。自春秋以后,这四家子孙繁衍很多,遍布国内国外,大同地区也 为数不少,他们在他乡异地相逢,只要一提名道姓,便知是哪一辈,叙罢辈分,定了称呼, 便有酒宴招待,问明情况,如果经济困难,还要互相资助。二、按期望起名:每个孩子一生下来,父母都对孩子的性格、气质、作为、事业等有 个期望,有的期望功名利禄,有的期望荣华富贵,有的期望忠孝节义,有的期望仁智礼义 信??等等,起名字时,就用这些词汇;对女孩子则是期望她温柔贤惠、如花似玉一般,因 此起名时多用花、草、兰、珍、英、玲、枝、梅、 娥、凤、钦、琴、霞、菊、桃、仙?? 等辞汇。三、按地点起名:父母的祖籍地、孩子的出生地、出生时间、父母的结婚地点以及值 得纪念的时间、地点都可以作为名字。比如某位解放军首长的儿子生在挺进太行山战斗中, 为了纪念太行山战斗岁月, 表达对太行山人民的无限深情, 他便给孩子起了一个十分响亮的 名字――太行;有个孩子出生时间是1960年,正是国困家贫之际,父母为了让他牢记在 心,便给起个名字叫陆零;有个孩子父亲籍贯是陕西,母亲籍贯是山西,则给孩子起名叫秦 晋;又有个家长生第一个女孩叫玲玲,生第二个孩子时,很希望养个男孩,谁知偏偏生了个 女孩,这位家长就希望以后于万别再生女孩了,于是给这个女孩起名“止玲”,为了培养这 个女孩有出息,将来放出花一样的芳香,又将禁止的止字上面加个草字头,恰好是个芷字, 按字意来讲,是个开着小白花,放出芳香的白芷。这件事情乍听起来觉得有趣好笑,但从另 一方面讲,也反映了起名字的一种思路。四、以巧遇起名:孩子出生前后,父母做过什么好梦,出门时遇见什么事和物,有哪 些值得纪念的,都是起名素材。比如有个孩子的母亲在临产时,梦见一条蛇,则给孩子起名 梦龙;有个孩子父亲梦过一棵枝繁叶茂的大树,则给孩子起名大树;有的父母梦见黄金,则 给孩子起名生金;无论梦见的事和物有多么不好,但为了取个吉祥,图个吉利,都把它圆成 一个好兆头,并用“凶梦换吉梦”这句话来安慰自己。五、按敬仰景物起名:每个人都有着自己的审美观点,敬仰一定的景物,比如动物类 有虎、豹、牛、 龙、马等;植物类有松、柏、林、花、杨。柳等;山水类有山、海、江、 峰、石、水等;矿藏类有金、银、铁、锡、玉等;颜色类有红、黄、蓝、白等;甚至自然现 象类的光、亮、明、日、月等。按照这些景物起名字,效果也不错,尤其是近年来,独生于 多,起名字可以不必考虑其兄弟姐妹的排列,随着社会的变迁,家族观念的逐渐淡泊,更用 不着考虑堂叔伯兄弟姐妹名字的排列,孩子的父母可以随心所欲地给孩子起个满意的名字。
五台山的盖房民俗
五台民间盖房时,都有一定的程序,这些程序中,包括有民间的风俗特色。盖房,首 先要选好日子,也就是农村中说的“黄道吉日”。这个黄道吉日,要由民间的“风水先生” 选定,或者是自己看“皇历”即旧历选定。如果动土时定在“子”时,那怕晚上子时挖一锹 土都算动了上。动了土,就算占有了这个地方。农村的讲究,在盖房立木时要放炮,要挂红布条。有的,要用五包(红、黄、兰、白、 黑)缠上去。上梁时,要贴对联,对联内容有许多种,一般是“栋梁之材”、“祥光扶瑞气”、“立 根逢黄道”、“上梁遇紫微”之类的词藻。中间横头上,写上“吉星高照”、“姜太公在此 大吉大利”等。也有的写着“树柱逢吉日”、“上梁遇良辰”等。新房落成,要贴对联,常常写“地灵人杰”、“物宝天华”等。乔迁进入新房时,要贴对联、放炮,以示庆贺,常写的对联内容是“安居乐业”、“丰 衣足食”;“门庭多福”、“日月重光”、“一门瑞气”、“万里和风”等。迁居时,往往要请贺喜的人来吃饭,并且要放炮。在每一处房子里由人手中纨鞭炮, 边走边放,转个房再转一个房,不停地放,直到转完后走入院中,直到门口。如果是春天迁入新居,贴对联时常写“燕贺新禧”、“莺歌阳春”;“莺迁乔木”, “燕舞春风”;“福莅及第”、“春满花堂”等。东治地区,则为土墙平房;清水河两库,常常以石旋洞而居;大部分地区,亦有靠崖 掘窑而宿者。解放前,住房一连三间居多,内分里外间,里间一间,存放粮食和日用什物; 外间二间,一炕一地,摆设箱柜,且置灶台,是人们的生活起居之所,单间住屋,均砌对门 火炕,往往充做新婚洞房。台怀地区稍有不同,建房低矮,一堂两屋。
山西婚庆民俗――回门
婚后第二天,山西各地,男家要设筵款待亲友和宾客,亲友和宾客向男家恭贺行礼, 俗称“道喜”。晋东南陵川一带,女方父母也托亲友中的妇女到男家贺喜,叫做“上饭”。安泽一带,亲友、宾客至男家贺喜时,还要竞相索取新娘所带来的果饼,名为“讨干粮”。雁北平鲁等地,婚后第二天还要举行拜人仪式,由新郎、新娘依次向前来道喜的亲友和宾客 行礼。山西各地,在婚后第二天或第三天一早,新娘要拜谒公婆和家族中的长辈,家族中的 平辈和晚辈也要来见新娘, 俗称“分人小’或“见大小”, 其意义是确认新娘在男方家族中 的地位。临猗一带,男家还要引导新娘拜见街坊邻里,各家老少一拥而出,围观新娘,称为 “拜巷”。浮山等地则称为“串村子”。类似的仪式, 岚县一带则在新婚当天拜堂之后举行, 名为“吃过街饭”。一般是由男方本家或邻里请新娘到家里象征性地吃一点饭。各家要事先 准备好座席和饭食, 并在大街上迎候。新娘由“大戚”(即迎亲、送亲的亲友)各二人陪同, 每至一家,“大戚”介绍过主家身份后,新娘就要上前拜礼,互相见礼毕,然后入座,象征 性地吃一点饭,一般为“圪托”。饭毕,由主家送出,又由另一家接走,直到“大戚”认为
满意为止。一般不一定是有请必至,大量的还要谢绝。当地非常重视这一习俗,一来是让新 娘认一下本家、 邻里, 便于日后往来; 二来显示婆家的人缘。请过街饭的越多, 主家越高兴。事后,婆家都要给请过街饭的人家送谢帖,以表谢意。婚后第三天,山西一些地方还保留着“暖女”的古老习俗。这一天,女方父母拿着点 心、烧饼来看闺女,生怕女儿初到婆家拘谨,吃不饱饭饿着。翼城一带称为“看三日”,沁 县等地则叫做“打听三天。回门即新婚夫妇双双回女方家省亲的习俗,也流行于山西各地,只是时间不一,有在 婚后第二天的,有在婚后第三天的,也有在婚后第六、七、九、十以至十二天的,因地而异。平鲁一带,婚后第二天,新婚夫妇即随送亲的回女家住一两天,称为“回亲”。襄汾一带也 是婚后第二天回门,不过当天新婚夫妇还要一同再回到男家,称为“打来回”。广灵一带, 婚后第三天女家派车马迎请新婚夫妇回门, 新郎在女家除拜见女方父母外, 还要拜见女方亲 友,一直住够九天才回来,称为“合堂”。榆次一带,婚后第三天女婿要带上礼物同媳妇一 块去女家,称为“谢婚”。在安泽等地,女家则在第三天,或第六天、第九天请新婚夫妇回 门。吕梁山区的永和一带,女家有在婚后第七天接新婚夫妇回门的,名为“对七儿”;有在 婚后第九天的,名为“对九儿”。闻喜、翼城等地,都是婚后第十天由娘家把女儿、女婿接 回,连住十天再返回婆家。闻喜叫“出十”,翼城叫“唤十日”。浮山一带则是婚后十二天 才回娘家,称为“出十二”。民间把新娘从娘家嫁到婆家称为“进门”,所以才把新娘从婆家回娘家省亲称为“回 门”。新婚夫妇一块回门,成双成对,又称为“双回门”。这一习俗从女婿方面来说,有感 谢岳父、岳母恩德,拜会、结识女方亲友等意义;从女儿方面来说,则表示了出嫁成家后不 忘父母养育之恩的心情。不过,深受初离家门、乍别父母的新娘欢迎的这一习俗,对于新郎 来说,却不是一件轻松的事。且不说在女方亲友面前,新女婿要备受“品头论足”,单单是 新娘的妹妹们,他就招架不住。这些放肆的女孩,把烟灰、黑漆往姐夫脸上抹,让姐夫吃包 有辣椒、花椒的饺子,无所不用其极。新女婿在被戏闹的过程中不能发怒,即使手足无措, 备极尴尬,也还得满脸堆笑,听凭发落。“会亲”,即新郎会见女方亲族的仪式,晋中等地在新婚夫妇回门时举行。晋南一些 地方则是婚后第三天或第十天, 在男方家中由新婚夫妇主持家宴, 款待双方父母和双方亲友。通过这一会见,不仅两亲家加深了了解,联络了感情,就是双方。
在民间的自然崇拜当中,植物崇拜也是一个极为重要的方面。在万物有灵的观念支配 下,一些树木,花草被赋予了某种灵性与神力,在深井、老树之中,往往有神灵寄焉。树在山西民间常被认为是神灵附着之地,那些高大茂盛、粗壮古老、形状怪异的树, 更是带有某种神秘色彩,被迷信的人所崇拜,敬祀。其中,求儿女者有之,治病心切者有之,贫困潦倒者有之,渴望发财者也有之。
有些地方的村民在生活中只要有点不吉利,不如意的问题,就想到周围附近的神秘的 大树。例如,临县两湾村有一榆树,当地人称上面有精灵居住,求治病者甚多。仅有 400 多 人的杨家岭村就有 80%的人对这棵树施过不同的敬献以求治病。在邻村,还有胜利坪的老 槐树,黑家塔的大枣树都是人们崇拜的对象,如果求助有效,都要为大树挂匾。再如,大同县西册田村,人们对堡子头的两棵老榆树有许多讲究。盖房子挖窑洞正门 不得和老榆树南北相对,否则多灾多难,人们都认为这两棵树是大仙爷附身之地,不许小孩 上树摇喜鹊,更不得乱砍枝叶,每到大旱,村中长者会拿上酒菜在树下求雨,村里的年轻人 尽管不太在乎这些,但也不敢随意乱碰这棵树。据老者讲,这两棵老榆树是明朝万历年间载 种的。在阳高县,乱石村与马营村的人都对两村交界处的一棵老柳树和老树旁的一块大白岩 石怀有敬畏之心。每当村中有人病了,家里的女人都要给老树和大岩石敬供上香,往往要带 上两条鱼、半瓶酒和一盒烟,点烟倒酒供奉两神物,请求治病救人。对老树的崇拜在山西农村是极为普遍的,以上仅举几例而已。由于相信树与魂灵有某 种密切关系, 所以中国自汉代以来就流传着一种风俗, 即在坟地上种植树木以安慰死者的灵 魂,在民间土葬时,故人的坟上总是要种上一棵树,或插上一树枝,称为“引魂幡”,因为 树是有生命的,人们以为这样可以引魂上天。而且,据说坟上植松柏能够保护尸体不被怪兽 侵害,人们相信:坟地上树木的枯荣,反映着地下的亡灵安否。所以,毁坏别人坟地的树木 是极为犯忌讳的。在阳高县龙堡村的六棱山下,吃水非常困难,打井需 120 多米才可见水。基于此,该 村村民对于一口打于乾隆三年的古井产生了崇拜心理,该井有 117 米,现已枯干仅剩 40 多 米。每当传染性疾病流行时,被传染者总是要在这口枯井边举行祭祖活动。睡觉必须睡在水 并附近。还愿的时候,要自己出来亲自采摘一些中草药去掉叶子后以酒相拌,扔在井里以示 感谢。有趣的是 ,该村在求雨时 ,总要在井边杀掉一只白色的公鸡进行祭祀,当龙王爷的 塑像经过井边时,必须再杀掉一只白公鸡和下过蛋的黑色母鸡。7 天之后,求雨结束,再杀 一只 7 年以上的黄色母鸡,献牲以求告,这里充满了联想、附会等巫术色彩。每当秋收之后,还要用五谷杂粮各一斤,放进袋中举行一系列烧香叩头仪式后鸣炮扔 到井里,以感谢水井的保佑之恩。在交城,据传每年的农历六月初三日是井的生日,以前家家杀羊到井边祭祀,场面颇 为隆重,现在只是简单的祭典一下即可。在水资源贫乏的地区,任何一种对于水、水井、雨 的请求与崇拜, 实际上不仅仅是一种信仰, 这种习俗更多的反映了人们生存的需要和对于水 的渴望。所以,水井也好,树木也罢,生活在自然中的农民,也把他们赋予了信仰、希望和某 种预兆的含义。大凡古树,宁愿老死,也不砍伐。桃树桃子被赋予长寿之意,桃树也用来避 邪。柳树洋溢着春天, 垂垂柳枝也总是意味着生机, 因而人们清明上坟时要折柳枝以祭死者,
把柳枝插悬门眉,更表示人丁兴旺。柳也是甘露,所以求雨时总要戴上柳条帽,或把柳枝插 在甘露瓶中。石头也是这样,由于它本身的特点,人们用它来作镇宅物。不仅民宅如此,大凡宫廷 殿堂、衙门庙宇、规整的大理石从来都是作为镇物的,所谓“石敢当,镇血鬼,压灾殃”, 所谓的石刻字均可以镇宅镇庙,使之稳重坚实。打谷场、打麦场是农民收获粮食的重要场所。选择场区,在农村是非常慎重的 ,有些 地方需清风水先生看定 ,祭过土地神之后才可选吉日起用。各场一般都要保持干净、在场 面上也忌说不吉利的话,如“完了”之类。在山西有些村的妇女、特别是怀了孕的女性是不 许进场打麦打谷的。在吕梁一带,打谷这天,所有参加打谷子的男人都要在场上集体吃一顿饭。主食为表 示喜庆的油糕。就连有幸路过的男性客人也可以享受此种优待,等到谷子全部打完之后,家 家户户都要做 15 个米面谷蛋和米面捏的蛤蟆,伏在谷堆前烧香叩头之后,将这些东西全部 推入谷堆之中。
自然崇拜的各种形式做为一种民俗,随着历史的发展,有的消失了,有的发生了变化, 有的被保存了下来。山西各地农村至今还广泛地存在着各种自然崇拜的阴影。农民们信仰与崇拜的对象可 以说是漫无边际,应有尽有,涉及到万事万物。}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身上有黄仙的征兆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