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资批修是什么意思? 拜托勇者斗恶龙7详细攻略一点

“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是什么意思?(具体一点)拜托各位了 3Q_百度知道
“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是什么意思?(具体一点)拜托各位了 3Q
不是歇后语哈,我问的是什么意思?不要理解错了!
提问者采纳
不理解该现象的人只好看表面 很肤浅 懂得事物之间联系的人 能看的出该事物或事件的起因结果 以及发展趋势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毛嘟嘟是什么意思?详细一点,准确一点,这是作业。拜托各位了 3Q_百度知道
毛嘟嘟是什么意思?详细一点,准确一点,这是作业。拜托各位了 3Q
提问者采纳
也有形容有些蔬菜带毛或者植物像 胡须 一类的东西的:
回答!形容胡子强又浓密。应该不是这个意思啊:
可是这个词语形容的是 狗尾巴草 。
追问就是毛都诈起来的意思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嘟嘟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临兵斗者皆阵烈在前”,这句话是什么意思?拜托各位大神_百度知道
“临兵斗者皆阵烈在前”,这句话是什么意思?拜托各位大神
提问者采纳
金刚萨埵普贤法身咒
阵 (じん)心电感应&#47。
分裂一切阻碍自己的障碍------微细会
手印:独钴印
咒语,遭遇困难反涌出斗志的表现:金刚萨埵心咒
兵 (びょう)能量
表示延寿和返童的生命力:
临 (りん)身心稳定
表示临事不动容,可是在抄录这九个字时
,就可以辟除一切邪恶,任我接洽----- 一印会
表示佛境、操运人心的能力,常当视之。这九个字分别的意思是,把「数组前行」误抄成「数组在前」或「阵裂在前」:降三世明王心咒
斗 (とう)宇宙共鸣
勇猛果敢:金刚萨埵降魔咒
皆 (かい)危机感应
表现知人心。
统合一切困难------理趣会
手印:金刚萨埵法身咒
者 (しゃ)复原
表现自由支配自己躯体和别人躯体的力量,无所不辟」,常念这九个字,或许都会发现:大日如来心咒
在 (ざい)五元素控制
表示更能自由自在地运用超能力。
使万物均为平齐------三昧耶会
手印:日轮印
咒语:大金刚轮印
咒语。东密受到我国道教的影响(使用护咒法):大日如来心咒
前 (ぜん)光明&#47,倒未必是受道教的影响。
万物之灵力。
结合天地灵力------降三世三昧耶会
手印,而沿用至今。
我心即禅,万化冥合------根本成身会
手印:外缚印
咒语。那么这个“临·兵·斗·者·皆·阵·列·在·前”到底有什么意思呢:「祝曰、洞察敌人心理------供养会
手印:宝瓶印(或隐形印)
咒语:摩利支天心咒
其实密宗向来讲究祭礼咒语。
行动快速如镖------降三世羯摩会
手印,片中的忍者们总是在为难关头总会喊叫“临·兵·斗·者·皆·阵·列·在·前”:外狮子印
咒语,即超人的境界:内狮子印
咒语,而且还别叫边做着手势。
透视:内缚印
咒语,云。意思是说:智拳印
咒语?下面便一一分解:莲花生大士六道金刚咒
烈 (れつ)时空控制
表示救济他人的心。
九字源自东晋葛洪的「抱朴子」内篇卷篇登涉篇,表现坚强的体魄;隐身
表示集富庶与敬爱于一身的能力:「临兵斗者,
皆数组前行。
解开一切困扰------四印会
手印,保持不动不惑的意志看过很多关于忍者的卡通或者电影的人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原子团的主要化合价是什么意思?说的详细一点拜托各位大神_百度知道
原子团的主要化合价是什么意思?说的详细一点拜托各位大神
如说 钠 Na +1,但是后面的数字是什么意思?有什么用,碳 C +2 +4字母是缩写
提问者采纳
化合价之一 ,初中阶段会用到化合价来写物质化学式。高中还要用化合价判断氧化剂和还原剂等等,学习时要熟记,+3),叫做这种元素的化合价、负价。在共价化合物里、+6,叫做这种元素的化合价。
还有根据化学方程式和化合价求某种物质的质量,可视为该元素原子所成离子的电荷数。化合价与化学键有密切联系,从而学好化合价,元素化合价的数值,+6),总之、负之分:+1 O。 如中N的化合价,化合价分为电价和共价,利用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0,如锰有+2、+4:H。
一种元素一定数目的原子跟其他元素一定数目的原子化合的性质,K(+1),必须要掌握好化合价这一知识 希望通过以上解答能让你对化合价有所了解。
化合价非常有用,Na(+1),共价是共价键所代表的化合价。
化合价之二
化合价是体现了元素间形成化合物时彼此间数值关系的一种性质,有正价。 一种元素一定数目的原子跟其他元素一定数目的原子化合的性质,来计算出不熟悉元素的化合价,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都等于零,常为该元素的一个原子跟其他元素的原子形成的共用电子对的数目。在单质中元素化合价为零,然后根据常见元素的化合价,Al(+3)Fe(+2。根据化学键的类型:-2 则N,-2,Cl(-1)这几种常见元素的化合价。
化合价用数值表示,Mg(+2),偏向的原子为负价,元素化合价的数值。
化合价之三
化合价是表示一种元素的一个原子能和其他原子相结合的数目;化合价的正负决定于共用电子对的偏向或偏离,O(-2)。元素的化合价在不同化合物里的数值不同,H(+1): 求出N在中化合价为+5价,具有变价。化合价有正,S(+4。在离子化合物里,一般地说化合价表示各原子间化学键的数量关系。不论是离子化合物还是共价化合物,共用电子对偏离的原子为正价、+7多种化合价,掌握学好化合价这一节,电价是离子价,已知后面的数字是表示前面所表示的元素离子所具有的化合价
提问者评价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其他1条回答
铜CU +1,+2
铁FE +2,+3
锰MN +2,+4,+6,+7
氯CL -1,+1,+5,+7
硫S -2,+4,+6
碳C +2,+4
氮N -3,+2,+3,+4,+5
磷P -3,+3,+5
氢氧根 OH -1
硝酸根 NO3 -1
硫酸根 SO4 -2
碳酸根 CO3 -2
铵根NH4 +1 1、口诀:(其中Cl、O和二价的硫元素是负价,其余为正价)
一价Cl K Na H Ag
二价O Ca Ba Mg Zn
三Al四Si五价P
二三Fe二四C
二四六S都齐全
Cu Hg二价最常见
2、记住:金属只有正价,非金属一般既有正价也有负价,所以,一般当非金属位于化学式最右时,显负价,在其余位置时,需要计算。例如:KCl中Cl为-1,KClO3中Cl为+5
3、酸根的化合价可以记,也可以由化学...
原子团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上海松竹梅翻译有限公司/英中词典/中英词典/翻译词典/在线翻译/英语翻译/日语翻译
&&&&从上海回到故乡的县城,母亲满面笑容地出来迎接我。当我离开故乡时,母亲已经无声无息地长眠在故乡的小山坡上。
&&&&为了外甥高考填报志愿,我于 6 月 27 日 急急忙忙赶回老家。母亲见了我,乐得喜笑颜开。我仔细端详着母亲的面容,气色比以前更好了,说话气力尚足,耳聪目明,行走比以前更加有力,我大为惊喜。莫非先父保佑,母亲应该还有三年饭吃了。两天内,我与母亲一起吃饭,一起交谈,一起睡觉,没有发现半点异常。
&&&&回家的第一个晚上,我感到浑身燥热、心烦意乱,但又说不出哪里不舒服,在床上辗转反侧。母亲在旁边不安地问:是不是换了床铺,不习惯?母亲半夜还起床为我盖被子,早晨起床后又为我盖了一次。
&&&&第二天又与母亲对面而坐,母子二人神情愉悦。感谢上天保佑,我的母亲更加健康了。过去,一到冬天,母亲便浑身发痛,不能伸手穿衣,也不能起床。我于是一到冬天,便祈祷老天不要下雪、不要降温,因为寒冷的冬季就是母亲受难的日子。前几年,一碗饭一周也吃不完。这次看到母亲行走自如,一顿能吃一碗饭,真是喜出望外。
&&&&晚上,与妻子通电话,妻子询问母亲健康。我说非常好,比以前好得多。妻子惊诧:真的会比以前还好?我说是真的。妻子听了也很高兴,叮嘱我将上月出去旅游拍的照片给母亲看。谁知道,母亲在我们深夜呼呼大睡时悄悄地离去了,脸上还挂着幸福的笑容。
生于忧患 积劳成疾
&&&&母亲出生在一个贫苦的家庭,很小就被送给远方的人家做童养媳,自幼饱尝了世态炎凉,早年的婚姻挫折使母亲遍体鳞伤。母亲坎坷的命运,如今我要叙述,心情可谓是痛彻心肺,无法自持。
&&&&母亲经历过抗战和内战时期,在那个兵荒马乱的年代,物质生活的贫乏自不待言,生命亦是朝不保夕。政权更替后,接连不断的是政治白色恐怖、无休止的阶级斗争,母亲一生大部分时间,基本上母亲没有过上有尊严的生活。现在的人们多少有点经济谋生的自由,母亲那时候要离开村子到某个地方出行都必须得到批准,没有任何自由可言。
&&&&在那个黑暗时代,人命如同蚂蚁。身怀六甲的孕妇照样必须参加劳动。母亲肚子里怀着我十个月,脚肿得老粗,依然下田割稻、插田,生下儿女没有几天,又要插田。由于过月子没有营养保证,又无法休息,导致母亲后来长年腰脊椎劳损,全身关节疼痛。每到阴雨天气,全身发痛,一到冬天,就形同瘫痪。双臂不能伸直穿衣。
&&&&我读小学时,有一年天气酷热,温度高达 38 度,母亲却浑身发冷,我们只穿背心,母亲下身却裹紧厚厚的棉裤倒在床上。那段时间,母亲几乎奄奄一息,我们穷得家徒四壁,没有钱看医生,也没有钱买肉给母亲吃。父亲只好求神拜佛。姊妹们有空就去小河沟捉泥鳅煮汤给母亲吃。我在旁边六神无主,惶恐不安。这段时间真正体会了“有母的孩子像块宝,无母的孩子像根草”的悲哀。母亲后来竟以惊人的毅力活了下来,我们也有幸再次沐浴母爱的光辉。
舔犊情深 大慈大悲
&&&&那个时而要“改山造田”、时而要“斗资批修”的白色恐怖年代,也是饥寒交迫的年代。在大集体生产队里,母亲每天参加集体生产劳动,虽然是集体大锅饭,但是,母亲从来不偷懒,周围的人都愿意跟她搭档劳动,因为她拼命干活,劳动效率高。跟她一起做事,任务完成多一点,可以多获得一点工分。可是,父亲、母亲拼死拼命地劳动,家庭每年还是亏损超支,不知那年头的会计帐目是如何计算的。劳动中,母亲将分配的一小碗米饭全部带给我吃,自己回家煮一点山芋丁子吃。刚刚煮熟了,“催死催命”的劳动哨音又吹响了,母亲吞下几口,忍饥挨饿就又去劳动了。
&&&&小时候,我与母亲睡在一个床上。床上的蚊帐有很多破洞。每到晚上我就和母亲一起补洞。我用米糊和废纸补注漏洞,防止蚊子侵袭。夏天,天气异常炎热,我无法入睡。母亲拿着芭蕉扇子在我身边一直摇来摇去为我扇风。可怜的母亲一夜不知道能不能合上一会眼。天亮后,母亲常常叹息说:孩子昨夜又出了一身的虚汗,可怜营养不良啊!
&&&&在皖南山区,那时还是有浓厚的男尊女卑的不良习俗。有些邻居的妇女不时遭到丈夫的殴打。有些婶婶在泥巴田里摔得一身污泥。母亲看了,总是心急如焚前去阻止,将被殴打的妇女接到自己家里,给她们洗澡、换衣服,留她们在我家吃饭、住宿。
&&&&周围邻居大人不在家时,孩子上学遭遇风雨天气,湿了衣服鞋子,母亲总让父亲去把孩子背回家,将湿透的衣服全部换掉,一个火桶让孩子取暖,另一个火桶为孩子烘衣服。有的邻居婶婶生孩子,双脚肿胀,不能着地,母亲在寒冷的冬天默默无闻地替她们洗衣服。母亲还为亲友、为邻居抚养了很多孩子。有些孩子长大了,发财之后便一去不复返。母亲从未对我提起过这些事情,也从来没有抱怨过某某人忘恩负义。在母亲过世后,昔日母亲的同伴们泪流满面地向我诉说母亲的往事,有的甚至跪倒在我面前,泣不成声。
&&&&母亲去世后,载着母亲遗体的救护车经过母亲在县城长年居住的街道时,街道两边的人们自发燃放鞭炮为母亲送行。故乡小村的人们派了十几个人去县城迎接母亲回家。村里男女老少,老实的、木呐的、世故的、轻狂的、傲慢的人们都在母亲灵前谦卑地叩首致敬。乡亲们将一篮又一篮免费的蔬菜、鸡蛋源源不断送过来,我们姊妹亲属吃饭几乎不用买菜。我本少无适俗韵,对家乡也无任何贡献,从来不去刻意迎合任何人,乡亲们却倾力协助丧事,把我的母亲当作自己的母亲,全是发自对母亲的敬意和感念。
&&&&母亲性格木呐,不善言辞,只会沉默倾听。经常有一些好事者来到我家反映某某人如何卑鄙、如何十恶不赦,母亲总是静静地听着,没有反驳,也没有附和,更没有火上浇油,听完后只是希望大家各让一步,退一步海阔天空。有时让人家互相站在对方的立场想想问题,上半夜替自己想想,下半夜也替人家想想。无论遇到多么大的疾风暴雨,到了母亲那里最后总会风平浪静。母亲有时说:一个人内心里装满太多的怨恨,自己不会轻松的,受伤的还是自己。所以,经常劝人家以和为贵、宽大为怀。母亲具有将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人格魅力。母亲常常告诫我做人要忍耐、包容、冷静,宰相肚里能撑船。为了一点小事就大发雷霆,这种人活的很辛苦。
饮水思源 燕子衔泥
&&&&我们家里稍微吃一点新奇的东西,母亲总是让我用托盘送到书机(故乡话,夹在墙壁之间放茶水的木板条)上先给祖先“尝尝”。祖先“尝”了以后,我们才能动筷子。每年过年,母亲总是要我在春节前后送饭到祖先的灵位前,恭恭敬敬地行礼、上香。母亲说这是一份心意。不信但看檐中水,点点落地不差分。意思是自己不孝敬父母,后来的子孙也不会孝敬自己。好的示范,会让子孙跟着学好;坏的示范,会让子孙跟着学坏。
&&&&母亲经常对我说,曾祖父文武双全,创办学校、教书育人,尽管在地方上小有名气,但是对祖先是毕恭毕敬。每次从外地回来经过祖先的墓地,都要行礼叩拜。水总是往下流,长辈总是希望儿孙生活幸福,为人子孙者要懂得感恩。 人不是生下来就有这么强壮,也不是一生下来就这么有出息,有点成就要感谢长辈的抚养,做人要懂得饮水思源。
&&&&小时候,我常常看到母亲默默地为我们祈福,有时悄悄地拜祭土地神。我当时没有任何感觉。今天,当我回到家乡,心里多少能有一些感触。比起阿富汗、巴基斯坦、非洲沙漠那些荒芜的山顶、干涸的沙漠,故乡的土地山清水秀,果树成林,难道不应感谢大自然的恩赐?对自然和土地保持某种敬畏难道是迷信落后?
&&&&我读高中时,在学校常常不吃早饭,馒头只有老师才能吃上。学生只能吃稀饭,那个稀饭实在难以下咽,都是剩饭做成的,而一些咸菜则是不分日夜放在露天,任凭苍蝇蚊子在咸菜上飞舞。为了中午能吃多一点饭。我从家里带了一个装咸菜小坛子。周围的同学说,在学校生活艰苦,回家最好不要说,不要让父母担心。因为即使父母担心,也解决不了任何问题。我于是回家后如法炮制。母亲问:在学校能吃饱饭吗?我说:吃得很好。有一次,我将菜坛带回家,不小心没有洗去坛内的霉。母亲看到发霉的坛子后,眼泪大把大把地落在地上。
&&&&当我兴高采烈上大学时,母亲忽然怅然若失,似乎预感到燕子衔泥空费力的悲哀(乳燕羽毛渐丰,要飞走了),常常叮嘱我多给家里写信,如果学习忙的话,三言两语也可以。我也真是忘恩负义之徒,一卸下高考的重负,就埋没在图书馆的书海里,常常忘记了母亲无奈的叹息、无声的守望。
&&&&我大学毕业之后,一时觉得自己前途无量,谈婚论嫁是俗人的事情,自己并不着急。母亲有时悄悄地问:什么时候带个媳妇回来看看,有个人照顾你,我就放心了。当我后来带着如花似玉的未婚妻回到老家,母亲见了欢天喜地,问未婚妻最喜欢吃什么菜,住在家里习惯不习惯 . 。
&&&&后来,我们如愿以偿结婚生子。我看着妻子怀孕时常常腰酸背疼的情形,想到自己在母亲肚里十个月母亲还在插田割稻,更加艰辛。我突然良心发现,决定一定回老家看母亲。当我冒着严寒携着妻子抱着四个月大的小宝贝回到老家过年,母亲笑得合不拢嘴。看着我们其乐融融,母亲满意地说:这下我全放心了。离家前母亲悄悄地把我叫到一边说:儿子,你有福气啊,这么漂亮的老婆,以后脾气要放好些。不要土牛木马,一蛮三分理(故乡话,不要蛮横粗暴,固执己见的意思),你的老婆省吃俭用,知书达理,是个好姑娘;城里的大家闺秀,难免有点娇气,有事要互相商量,慢慢学会过日子。母亲的言传身教使我逐渐学会了尊重女性、同情弱者。
&&&&我经济稍微宽裕一点的时候,也借钱给一些亲友,金额并不小。这些亲友后来不但不还我的钱,还在外面欠了其他人的债务。这些人后来找我要债,说是看着我父亲的面子才借给他们钱的。于是,我后来又不得不替他们还债又还息。替他们还清债务后,债主对我没有一丝感激,却说还差多少利息。有时我跟母亲抱怨:像我这样做人,是不是太窝囊?我也不是很富裕,我买房子,有些钱也是借来的。母亲说:不窝囊,那些人的确也是看着你父亲的面子才肯借出的,如果当初你决定帮他们一把,就帮到底吧。他们也不容易。每个人都可能会有落难的时候,多念念人家好的地方。银钱如粪土,情义值千金;万贯家财留不住,青山黄土是我的家,母亲经常这样对我说。
&&&&我本一介书生,无德无能,却也能安居乐业、享受天伦之乐;多次遭遇重大交通事故,却总能逢凶化吉、安然无恙,这都要感谢母亲的修行和恩德。
&&&&(母亲没有受过正式的文化教育,是旧时代出生的女性。我小时候记忆最深的语文课的句子是“新旧社会两重天”。旧时代孕育的那种自尊、仁爱、质朴、坚韧、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悲天悯人的品格,恐怕不是新社会“斗争哲学”培养起来的一代娇生惯养、八面玲珑、见风使舵、唯利是图的新人所能项背的。
&&&&中国传统的教育并非十全十美,但是其核心是仁爱,教人学会爱人,从未教人学会怀恨。后来的教育破旧立新,鼓励对待敌人要像秋风扫落叶一样残酷无情,使人性、人道荡然无存,造成了今天的社会唯我独尊、唯利是图、人欲横流。我从老一辈的平民百姓或者知识分子身上多少能体会一些中国儒家传统的风韵。回想 陶行知 先生在那个战火纷飞的艰困年代,与学生和村民一起在南京晓庄挖土建校、教书育人,在重庆为学生化缘觅食,然后又到上海推广国民教育。他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比较当今名牌大学校长与利益集团、地方政府互相勾结,不惜以户籍制度为借口排斥内地学生入学受教育,这是多么强烈的讽刺!这在中国教育史上是多么严重的倒行逆施!我也因此时时思考所谓“旧时代”在方方面面的内涵。中国传统文化中最宝贵的东西正在花果飘零,而最不可思议的超越人们想象力的坏东西正在层出不穷。)
&&&&母亲过世后的第一个晚上,我回到附近婶婶家睡觉。一只小鸟在窗前一直急切地呼唤着我的乳名。从晚上 11 点直到早晨 5 点,那焦急的声音,如同杜鹃啼血。我坐在床上整夜未眠。母亲也许担心我的安全,也许希望最后几天我能守在灵前。第二天晚上,我守在母亲的灵前,小鸟飞过祖堂的屋顶,连叫六声我的乳名,这时是轻快的叫声。我问身边的兄弟姐妹,是不是在叫我的名字?大家都说:是的,母亲还是把你当作小孩子照顾。
&&&&(人们将科学暂时不能解释的东西一律称为封建迷信,难道这就是科学的态度?)
&&&&母亲在我们姐弟们呼呼大睡的时候,悄悄地离开了。没有一声招呼,潇洒地走了,最后两天留给我的全部是快乐的记忆。
&&&&(我自不量力、笑傲江湖,却不知体会母亲孤独寂寞的心情。韶光易逝,人生如梦。沐浴在母爱光辉中的人们,请珍惜自己的母亲,不要抱怨母亲总是沉迷于往事。今天你们经营的事业无论如何轰轰烈烈,几十年后也将只是一件往事。抱怨母亲的罗嗦,那是因为有母的人不知无母人的苦与痛。听过《怀胎灯》的人们,请永远铭记:娘奶不是长流水,娘奶不是树上浆,娘奶是人身汤。)
&&&&我最慈祥的母亲,您含辛茹苦呵护我几十年,我却未曾侍奉过您一天。过去每个春节您都在靠在门口颤巍巍地等待我回家,从今以后您就无声无息地长眠在故乡的山坡上。日落西山还见面,水归东海不回头。我到哪里去追寻您慈祥的面容、温柔的声音?为什么你不再回到我的梦里,让我拥有母子团聚的片刻喜悦?
&&&&我忽然想放歌,可是,母亲,您听得见我的歌声吗?
你,静静地离去
一步一步孤独的背影
多想伴着你,告诉你:我是多么的爱你
花,静静地绽放
在我每个想你的夜里
多想告诉你,其实你一直都是我的奇迹
一年一年,风霜遮盖了笑脸
你寂寞的心有谁还能够体会 ?
是不是春花秋月无情
春去秋来,你的爱已无声 ?
把爱全给了我,把世界给了我
从此不知你心中苦与乐
多想靠近你
告诉你我其实一直都懂你
把爱全给了我,把世界给了我
从此不知你心中苦与乐
多想靠近你
依偎在你温暖寂寞的怀里
多想告诉你:你的寂寞、我的心痛在一起
轻轻地爱你,轻轻地爱你,我的宝贝,我的宝贝
轻轻地想你,轻轻地想你,我的眼泪,我的眼泪
谁能给我更温暖的阳光,谁能给我更温柔的梦乡?
谁能在最后终于还是原谅我,还安慰我那创痛的胸膛?
我的家庭,我诞生的地方
有我童年时期最美的时光
那是后来我逃出的地方
也是我现在眼泪挥去的方向
轻轻地爱你,轻轻地爱你, 我的宝贝 ,我的宝贝
轻轻地想你,轻轻地想你,我的眼泪,我的眼泪
谁能给我更孤独的门窗,遮盖着内外风雨的门窗
谁能在最后终于向矛盾摆摆手,还祝福我那未知的去向?
我的家庭,我诞生的地方
有我童年时期最美的时光
那是后来我逃出的地方
也是我现在眼泪挥去的方向。。。。。。
&&&&我最坚强的母亲,通往天堂的路,有没有车来车往?有没有山高水长?在每一个驿站、每一个渡口,请您放心大胆向前行。您操劳了一辈子,不用再牵挂我们了。您的叮咛,我都紧记在心,也会努力实现。
&&&&我会以孝敬母亲的心去孝敬中国的劳苦大众,为这个社会的文明自由、为台湾海峡的和平贡献绵薄之力。即使只有萤火虫的微光,也要发光发热,决不辜负母亲赐予的生命。如果这个社会三十年后依然没有任何变化,请您尽早过来迎接我,让我们母子团聚。我愿意继续做您的儿子。如果我不配,我愿意为您做牛做马,弥补这一世的不孝。
2007 年 7 月 24 日 作者 阮永松
父 爱 如 山
&&&&我的父亲阮银太先生于 2005 年 3 月 1 日零时零三分在老家解脱病痛,幸福地回到天国。享年 77 岁。
&&&&父亲的青少年时代是一个兵荒马乱、生灵涂炭的年代。先后有日本侵华战争、国内军阀混战、国共内战、抗美援朝、“三反、五反”镇压反革命、大跃进、文化大革命。父亲一生大部分生活在混乱、动荡、贫困的年代。
&&&&乡亲们说,幸亏我曾祖父吸食鸦片,家境败落,要不然在文革中只要稍微有一点资产、有一点知识的家庭都会被划分为“地主”、“富农”之类,就会遭到灭顶之灾了。我们家尽管被划为贫农,却也没有逃脱时代的悲剧。
&&&&1957 年以后,中国各地刮起浮夸风,粮食“亩产千斤、万斤”的“喜讯”每天雪花片般地飞进中南海。出身农家的政治领袖竟也信以为真,却不知全国各地早已哀鸿遍野。中共号召大炼钢铁,每个家庭的铁锅都要上交,砸破铁锅变钢铁。我的家乡也没有逃过劫难。村民们都集中在一个共同的大食堂里就餐。大家并不是都可以吃饱饭。参加生产劳动的人,可以吃上一碗白饭,其余的人酌情分到一口稀饭。我的小姑姑一边劳动,一边还在生产队里唱歌(为领袖歌功颂德的革命歌曲),每天可以多分到一碗米饭。小姑姑就将这碗米饭装在袋子里,隔几天就送回家给老人吃。奶奶饿得双脚浮肿,走不动路。我的父亲耐不住饥饿,先后辗转逃难到了江西、湖北以及附近的望江县。那个饥荒的年代,青壮年大多出去逃命。生产队对逃跑户实行严厉的报复政策,对逃跑家庭限制粮食供应。我的祖父双目失明,从大食堂无法获得粮食,加上病魔缠身,后来被活活饿死。
&&&&有很多同辈的兄弟们回忆起父亲都感到非常温暖。一位兄弟说,跟随父亲出去逃难,有安全感,重担子大部分时间都是父亲挑着,跟着他在一起能吃上饭。那时没有火车、汽车等任何交通工具,逃难全靠双脚。一双草鞋、一担箩筐,父亲与村子的同辈伙伴们一起跋山涉水、四处寻食。
&&&&中共依靠农民革命建立政权,却在五十年代后期颁布了史无前例的户籍法,将中国公民划分为农业人口和非农业人口,严格限制农民的自由迁徙和流动。父亲当年带着一群伙伴逃难江西时,在边境遭到阻拦,原因是没有拿到“出境”批文,父亲一群当天又肩挑重担匆匆赶回太湖县城请求批准。一双草鞋,一双重担,风里来雨里去,一天奔波一百华里。
&&&&在那个饥荒的年代,乡亲之间仍然维持着老少有礼、进退有仪、民风淳朴的和谐局面。尽管是在逃难,父亲仍然关照一起的伙伴,重担自己一肩挑着,有饭大家一起吃。奶奶自己饿得双脚浮肿,仍然从仅有的一点饭菜中分一口给邻居的老人。这与当今为富不仁、见死不救、弱肉强食、金钱万能的世风形成鲜明对照。
&&&&1957 年以后,“斗争哲学”逐渐摧毁儒家孔孟之风。文化大革命中,告密者有功、诽谤者有赏、造反者有理。父亲的一位朋友戴叔叔被打成右派,周围的亲戚熟人都退避三舍,不敢接近。我的父亲仍若无其事地跟他家一起吃饭,帮他们一家买柴、买猪。戴叔叔见到我总是说:你父亲是我的患难之交,周围的熟人见了我形同陌路,他没有一点自我保护意识。
&&&&七十年代初,中国农村依然是人民公社的大锅饭,一潭死水。我们家中老少勉强能够活命。我的奶奶长年卧病在床。为了奶奶喝上一口糖水,最后变卖了家中最后的桌子、梯子。每次父亲硬着头皮去央求商店的营业员开开恩。那时实行配给经济,买糖要糖票,买油要油票。父亲为奶奶向人求情,就差没有下跪。
&&&&小时候,我们家中一贫如洗,勉强度日。父亲仍然供养我和大姐姐上学。我们没有钱交学费。父亲从百里之外的深山老林中去拾柴火。一次在山地下坡时,父亲一头栽倒在地,膝盖跌破了皮,沉重的担子压在身上。父亲从地上慢慢爬起来,又挑起担子上路了。快到学校的时候,一位退伍军人亲切地给父亲递上一支香烟。父亲道谢后把香烟收进口袋,然后将这支香烟递给了学校接收柴火的炊事员。在炊事员面前,父亲又是鞠躬,又是感谢。这些柴火钱就当作我们的学费。
&&&&每到冬天,雪花飞舞、寒风刺骨,我们身着单薄的棉衣冻得发抖。父亲悄悄地走到县城,拾回城里人丢弃的或者赠予的旧衣服、旧鞋子。我们穿上父亲拾来的衣物,一家大小如获至宝,父亲也非常满足。我们还记得他眉飞色舞地讲述有些城里人如何嫌弃乡下人、有些城里人如何富有同情心、有些城里阿姨如何嫌弃挑大粪的农民、农民兄弟又是如何戏谑城里人分不清韭菜和麦苗的情形,他总是传神地把苦难的生活快乐化。去年冬天,我在上海看见公司大楼附近有一位衣衫褴褛的老人推着回收旧物的板车,在凛冽寒风中神情麻木、冻得直打哆嗦。我的父亲当年是否也是一样在寒风钟颤抖呢?
&&&&全民“愚公移山、改山造田”的年代(客观地说,中共治理大江大河,的确造福子孙后代,盲目砍伐森林、建设梯田则是日后水土流失、洪水泛滥的主因。),父亲、母亲每天都参加改山造田的劳动。中午休息时,全体劳动者都在一起吃大锅饭。我中午放学不回家,直接赶到劳动工地吃饭。一大碗饭,我狼吞虎咽几下子就吞下了。直到后来我上了大学后才知道那时我都把父亲中午的口粮全部吃光了,父亲空着肚子下午又开始劳动了。
&&&&由于中国实行招生地区、阶级歧视性政策,尽管农村教育设施落后、农民子女农活和家务负担沉重,农民的子女报考大学时的分数线却要远远超过大中城市的学生( 21 世纪的今天,歧视政策更是变本加厉)。农村地区考生录取率很低。一般农家也不指望子女能考上大学、脱离土地。当周围同辈兄弟嘲笑父亲送女儿上学时,父亲保持沉默,但仍不改初衷。为了我们读书,他忍饥挨饿,十几年没有吃过一块肉。父亲固执地认为,他自己尝尽千般苦后,神会保佑他的儿子。
&&&&上大学后,我信心百倍,粪土当年万户侯。有一个夜晚在家门口听广播,我竟旁若无人地收听台湾的节目。父亲看了吓得脸色发青,责问我哪来得豹子胆,不怕死吗?我那时年轻气盛,如何能理解们父辈们的辛酸?我竟然当众与父亲公开顶撞:“他们的人均收入是我们的 18 倍,我要了解一下。”我离家在外,因为常常口无遮拦,使得父亲经常胆战心惊。
&&&&父亲虽然没有什么文化,却有悲天悯人的情怀。每当看到电视上介绍台湾海峡剑拔弩张的严峻局面,父亲经常无奈地叹息,问我们台湾问题能不能和平解决。中国人之间千万不能再来一次战争了。冤仇宜解不宜结,战争的受害者只是平民百姓。父亲自言自语地说。而我们则是无语问苍天。
&&&&父亲特别爱好传统戏曲和评书。听起《杨家将》、《天仙配》、《岳家将》等脍炙人口的历史名作常常入迷。激动时禁不住热泪盈眶。父亲经常教育我们自己一旦富裕发达以后千万不可为富不仁,一定要多做诸如修桥铺路的善事。无论走到哪里,看见地上躺着年长体弱的乞讨者时,他总是弯下腰从口袋掏出一些小钱。
&&&&父亲经常教育我们要饮水思源,吃水不忘挖井人,不可忘记祖先的恩德。我上大学前,每逢过年父亲都要带我到祖先墓前祭拜。父亲不仅告诉我们对祖先要感恩,对普通人也要与人为善,对恩人更要心存感激。他常常说:人待我一尺,我待人一丈;人待我一丈,我把人顶在头上。
&&&&在父亲生命的最后二十多天,父亲双目失明,滴水不沾,不能说话。我匆匆赶回老家时,父亲舌头短了,他用含糊的声音说,小琴(我的太太)是个好人,要爱惜她;你岳母也是个好人,要善待她;不要打孩子;冬天晚上要检查你母亲睡觉是不是睡得暖和。父亲应该还有许多话要讲……
&&&&我一年到头难得几次回老家,见到父亲总是振振有辞地说自己忙,父亲却不计较。直到生命的后期,父亲仍然向往着康复后能到上海与儿子住在一起。我每天为着几个臭钱在患得患失、寻寻觅觅,竟不知疼惜这个多少年来为我披风挡雨、担惊受怕、默默祈祷的亲人。
&&&&三十多年来与我荣辱与共的父亲,从此不再分担我生命中的辉煌与暗淡、成功与失败、快乐与悲伤。
&&&&想见音容空有泪,欲闻教训杳无声……
&&&&感谢父亲,在极端艰难的环境下千方百计地让我读书。正是父亲尝尽千般苦难才有我今天精神的独立和自由。
&&&&感谢父亲,教会我做人的道理。正是父亲严格的管教,使我远离各种不良习气、始终保持进取心和同情心。
&&&&放心吧,父亲,我会更加疼惜母亲、珍惜亲人,以此报答父亲的深恩,也希望天下的游子对自己的父母多一份爱心和耐心。
&&&&父亲的一生是中国亿万农民命运的缩影。我会继续宣扬“敬天、惜地、爱人”的理想,不图回报、不计毁誉地做中国农民的忠实代言人,为国民的文明开化、社会的公平正义、为台湾海峡两岸的和平贡献自己的微薄心力。
&&&&愿父亲在天堂里快乐、自由……
防止台独 内政优先
阮永松(上海)
  台湾海峡两岸渐行渐远,李登辉等台独势力的恶意分化是根本原因。但在同时,它与大陆过去所犯的错误以及对台政策的失误也有关。
  李登辉之流是万恶之源,但他为什么能屡屡得逞呢?显然,在过去若干年里,大陆在处理台海诸多问题上,缺乏深谋远虑。例如,10年前李登辉发动加入联合国的活动,当时大陆何不反将一军,欢迎他们在“一个中国”的牌子下参加联合国活动?
  世界卫生组织也是一样。九二一大地震、沙斯猖獗时,大陆主动邀请世卫组织代表到台湾考察。与这些组织见一面,中国的主权就真的受到威胁吗?没有的事情!如果台湾某个城市再要申办亚运会,大陆绝对不能像过去那样联合外人对付台湾。否则,台湾支持统一的力量以后连1%的比例都可能没有。
要斗智,不要斗气
  另外,“不放弃使用武力”是一项战略选择,无可厚非。台湾没有宣布独立,大陆不会使用武力。但在没有准备好动武之前,以少说为好。说了20年,一点用都没有。该出手时就出手,未出手时不要轻易动口,否则,就被笑成纸老虎了。年复一年地重复警告立场,僵化不变的孤立打压,不仅没有控制住台独,却反被台独分子利用。
  跟台独分子要斗智,不要斗气。要充分考虑到台湾人民的感情。国台办官员和发言人,要由有气度,要有世界格局的人担任。不能只会声色俱厉地呵斥,在严正声明立场时,还应该有智慧、有亲和力,唯此才能感动台湾、说服世界!
  中国对台湾拥有主权是无可置疑的,但用不着时时刻刻重复,尤其是在台湾发生地震等自然灾害时,要以人道救助为第一优先。否则就会被台独分子利用,制造悲情,叫嚷中共“惨无人道”,“无视2300万人的生命”,等等。主动为台湾同胞服务,就是最好的行使主权。中国坐在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位置上,台湾跑不了。
  台湾海峡两岸最终能否和平统一、和平融合,归根结底取决于大陆的经济实力、政治文明的发展。13亿人口的超级社会,东西南北发展不平衡,国民文化素质普遍不高,地震、水灾等各种自然灾害连年不断,交通事故、煤矿瓦斯爆炸等安全生产事故层出不穷。在这样的国度里执政,实属不易。13亿的庞大数字,解决问题的复杂性是普通小国无法想像的。世界各国、台湾人民难免要持些许同情和观望的态度了。
要建立公平社会
  中国要解决台湾问题,最有效的办法不是统战,而是厉行法治,优先内政。公平均富的社会才有说服力和吸引力。
  目前,无论经济建设,还是教育投资,大陆都将重点放于城市,忽略了占人口大部分的农村。仅就教育而言,上海、北京等大城市在经费投入、师资力量、设备环境等方面,远远优惠于内陆地区,可是内陆地区的学生却要以远远高出上海、北京等大城市的考试分数线才可以进入全国性的重点大学,而这些大学所在的大城市却以庞大的比例招收本地学生。这是典型的地区歧视、阶级歧视。
  一个国家人分几等,不应该是文明社会的特征。政策上的地区歧视、阶级歧视,对于国家的团结、统一,对于社会的长治久安一点好处都没有。解决农民问题很困难,不可能一蹴而就。但改变招生政策一点也不难,只要政治决心而已。
  中国内陆农民的苦难,在《中国农民调查》一书中有详细描述,其中“想像不到的贫困,想像不到的无奈,想像不到的悲哀”的词句令人震惊。农民工大量涌入城市,原因在于过去错误的政策导致农村极端落后。
  大鸣大放的民主在中国的现阶段没有必要,但官员的升迁完全不受民意约束,只会使腐败更加猖獗。
  许多在当地臭名昭著的贪官,任期届满后又转移一个地方担任领导,他们当中甚至有检察长、法院院长。这样如何能指望贪官来惩治腐败?
  在不成熟的社会,搞大规模民主选举成本太大,但摸索监督机制,引进民意监督已是刻不容缓。民愤太大的官员无论如何都不能连任,更不能升官,该免职的应一律免职。小规模的民主直选应该开始试验,比如上海和深圳的区长、局长,可用考试与人民投票相结合的方式。
要有言论自由和廉洁政治 
  新闻监督的权利要下放。新闻报道的权利受到限制,丑恶现象不能及时曝光,正好符合有些不愿意受约束的玩忽职守官员的心愿。中国各地每年有多少煤矿瓦斯爆炸,多少无辜的人失去生命,多少家庭在无言地哭泣。如果新闻记者可以直接跟踪报道所有的前因后果,可以挖掘相关责任人,包括当地省级领导人的直接责任,这样的事故一定会大大减少。
  保护言论自由,保护新闻记者的合法权利,只会促进社会的和谐和文明,提高执政党和政府的威信。关键是高层要痛下决心,以法律、制度的形式切实保护言论自由。
  据报道,目前在中国至少有4000名涉嫌贪污和贿赂的犯罪嫌疑人在逃,有一些已经逃到了境外,而他们所携带的赃款总额超过了50亿元人民币。未出境的贪官就更多,涉及金额更大。司法系统的害群之马、银行系统的蛀虫、上市公司做假账、发布虚假消息骗取钱财者,按照情节轻重,该罚金的罚金,该坐牢的坐牢,该杀头的杀头。新加坡的鞭笞也可以考虑采用。对腐败分子的宽大,就是对普通百姓的犯罪,对国家的背叛。
  只有内政廉洁顺畅,百姓安居乐业,民主与法治稳步发展,中国的影响力,包括经济实力、军事实力、市场购买力和文明程度等柔性文化,才会大大提高,才会让国际社会刮目相看,才会增强大陆对台湾同胞的吸引力。
(原载新加坡联合早报日)
中国农民的处境
  在中共建政之后的半个多世纪里,整个80年代应该是中国农民最为扬眉吐气的时期之一。在邓小平首先推动农业改革之后,农民不仅获得了空前的自由,而且还通过勤劳致富相对地改善了自己的社会地位。在城市改革启动之前,广大的农村地区确实是一片“希望的田野”。
  进入90年代之后,中国的农村改革开始出现瓶颈状态,直到最后基本上停摆。在过去20多年里,在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中,虽然农民的处境也有相当大的改善,但整体而言,农村发展落后于城市的差距急剧扩大,农村居民再次回到弱势处境。
  外界有很多人认为,中国的政治改革已经大大滞后于经济发展,但事实上,只要深入了解一下中国社会的现状就会很容易发现,比政治改革更为紧迫的其实是农村改革。在中国社会的发展过程中,农村、农业和农民问题,也就是所谓“三农问题”的重要性可谓首屈一指,但受到重视的程度、所投入的精力和资源,却不成比例。
  究其主要原因,一是农村问题太复杂,一般急功近利和好大喜功的官员知道在短时间内难以做出政绩,因而避难就易,避重就轻,做到无过便是功;二是农民无法通过正常的渠道发出自己的声音,表达自己的诉求,维护自己的权益。其结果是,各种问题不断累积,一有时机就爆发出来,并且动辄就是大规模抗争行动。
  这样的抗争行动最近在中国的一些省份连续发生,其中还出现了官民对峙、警民对抗的局面。很明显,所有抗争行动都是因为具体的利益争执所引起,而很多都涉及农民的土地被征收后,没有获得合理的赔偿。
  本来,这样的事情完全可以通过协商解决,但最后却都闹到暴力对抗的地步。这就再次说明,由于中国农民在各类政治机制中缺乏真正属于自己的利益代表,所以当他们受到欺压、受到盘剥、受到不公正对待的时候,就不得不依靠群体的力量,来共同面对强势跋扈的官员和财大气粗的利益集团。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浪潮不断向农村地区扩展,中国农民利益受损害的事件还将层出不穷。虽然这样的纠纷看上去错综复杂,但解决起来其实并不十分困难,关键是各级当局是否真正做到“利为民所谋”,是否舍得让社会底层的民众也能分享到城市化、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好处。
  中国农民是一个守本分,明哲保身,甚至是逆来顺受的群体。自古以来,只有官逼民反,而没有蓄意地犯上作乱。从这个角度看,合理和正当的抗争行动,不会像某些国际媒体所渲染的那样,将对政治和社会稳定构成威胁。但关键要看各级政府本身如何面对。假若把这种抗争行动看作是敌意行为,或者无限上纲,以“稳定压倒一切”的借口予以强力压制,那只会激化民愤,从而给社会稳定真的带来威胁。
(原载日新加坡联合早报)
难真正发表独立观点 中国经济学家看谁的脸色?
  中国新闻网/魏
  独立经济学家郎咸平主持着一档“财经郎闲评”的节目,但这位铁齿铜牙者眼下一点不“闲”。因为开罪了来自中国海尔、格林柯尔、TCL、科龙的“大金主”,他目前手握法院传票,更要面对四方指责。
  且不问专找大公司挑赞美的行为炒作与否、目的如何,再暂且搁置对其研究份量与深浅的疑问,这位郎先生至少应该赢得这样的评论:不看他人脸色的经济学家。
  中国国内有媒体评论,中国经济学家分为三类:理论研究型、商业型、为政府和公共利益服务型。此三类或独坐书斋少问世事,或牵涉特定商业集团利益明哲保身,或服务于政府部门谨言慎行,都少了开口说话的自由。
  因此,当以“独立经济学家”身分出现的郎咸平打出“曝光顾雏军并购神话”“四问海尔管理层”“质疑TCL集团财务数据”等等几发重炮时,社会反应会如此激烈。
  中国缺少不看他人脸色的经济学家。至少面对那些羽翼丰满的上市公司时,许多中国的经济学家是失势的。当他们以“独立董事”的身份位列各大公司董事会时,恰恰缺少了“独立”的声音。或者说,他们更多的将注意力放在各自精深的宏观领域,对微观的公司治理问题缺乏热情。
  奇怪的是,更多时候中国媒体成为代表大众监督中国企业、特别是上市企业的中坚力量。他们口诛笔伐,揪出了银广夏、蓝田股份、麦科特,捅开南方证券、德隆系身上的黑洞,往往使很多将不可收拾的错误得以止步。而经济学家,却很少在其中担当角色。
  大多出身文科的写作者们尚且能从烦冗的上市公司年报、数据中找出问题,可见经济学家非不能为,只是不愿为。
  因此,郎咸平的声音所以被一再放大,是因为这样的声音之前太少。他实际反映了目前投资者的普遍疑虑:担心某些上市企业会在完全合法的前提下侵害中小股东的利益。
  据称,郎咸平下一个研究目标将是北大方正、清华紫光、三九集团以及民企南京斯威特和上海的复星实业。无论如何,我们相信监督的眼睛越多,错误的行为越少;上市公司黑洞越少,普通百姓损失越少、国家也越好。不看他人脸色敢于说话的经济学家,则是越多越好。
摘自新加坡联合早报 日
。。。。。。。。。。。。。。。。怀念温世仁先生
  台商英业达集团副董事长温世仁先生不幸日前病逝台北,享年五十五岁。温世仁英年早逝,生前被称为“最有中国情”的企业家,足见人们对他悉心襄助大陆培育人才的深切怀念。
  台湾媒体评论这位猝逝的著名企业家时称,温世仁的一生,是“一个为台湾打拚、关怀两岸人民”的实录。
  出生于台湾农村的温世仁先生,对大陆贫困地区的农民有着执着的深情的爱,这是极之难能可贵的。近年来,大陆开发大西北,深深地吸引了温先生。他主动积极地参与西部开发工作,成立了千乡万才公司,目标是要在大陆一千个乡村,各培育出至少一万个人才。
  温先生近年来经常深入大陆各地乡村,他希望以“复制成功范例的模式”,协助大陆部份农民脱离贫困。英业达集团配合他的扶贫育才计划,在大陆生产超低价计算机,以捐助贫困学生。温世仁的事迹,令不少大陆贫困地区的人士深深地感动。
  大陆西部的大开发,是温先生近年来关注的焦点。在英业达同事的陪同下,温世仁于二○○○年到了大陆最贫穷的村落之一:甘肃省武威市古浪县的黄羊川探访。他形容自己见到古浪县贫困农民时,“眼泪都要掉下来”。于是,他下定决心要帮助他们。
  从二○○○年起,温先生花了一年时间,考察大陆西部,走了十二个省份,希望找出最好的办法,协助这些农民摆脱贫困。
  二○○二年,温先生特地成立的千乡万才公司,希望以五千万美元的资金,协助大陆一千个乡镇网络化、电子商务化,并雇用许多软件人才在这些乡村工作。
  温世仁认为,贫困地区的年轻人若都出外工作,农民生活不会改善,而且光靠外界捐钱也不是办法。唯有把富人带到当地消费,穷人才有脱贫的一天。所以,千乡万才公司不但协助黄羊川网络化,还投资五百万美元,盖一座有百五房间的五星级会议中心,并决定在当地设立软件公司。
道别温世仁 日
陈文茜小姐 (台湾立法委员)
  温世仁是台湾少见的聪明人。他年纪很轻的时候,已非常富有。人们说他身价五十亿元,多半时候他自己的说法,“我这辈子赚了很多钱,我要回馈社会,把它们花掉。”
  他的父亲是中部开水电行的,他一个月最高飞行二十五次,每晚用e-mail管理庞大的英业达集团。一九九二年起,他比多数人早一点认识大陆市场,开始帮英业达布局中国大陆。一九九五年,全球化刚露点曙光,他已拜托弗勒为师,每天谈「未来学」。
  二○○○年起,中国大陆沿海已近满地黄金,温世仁要大家眼光放在大西北。「中国的西北如果继续穷困,中国必会动乱。」他和英业达的老同事,在祁连山脚下黄羊川边,为一辈子没有灯、没有自来水的小孩,建立一套连结人生梦想的网际网络。
  这几年我认识的新朋友中,从温世仁身上学最多。他口中不挂宗教,也不多说高级口号,胖胖且永远微笑的温世仁,心中除了智能只有善良。周转于浮夸虚假的人海中,他活得踏实。
  前几天他突然昏迷了,且病情危急。所有认识他的人,都想问上天,「这么好的人,为什么?」
......................不炫财富助人无数
  几年来,他不炫耀财富。提两只皮箱,又老又旧,他的人生名言“两只皮箱,几个亲人”;但他捐了无数的钱,帮了无数的陌生人。民进党最穷、国民党最苦的时候,他都自己跑来主动捐钱。孤儿、年青人,凡有实验的新梦想,他一一出资协助。他出了近五十本书,没有一本为自己写传造神,只谈他的观点。
温世仁走了,在新的灵魂世界,重筑新的未来。等不到上帝赐给他的最后奇迹,他终于还是比我们,又都早走了一步。
....................让台商温世仁衷情的土地
  “一个人有再大的权力、再多的财富、再高的智能,如果没有学会去关怀别人、去爱别人,那他的生命还有多少意义呢!”
  在高山缺氧、易患“牛心病”的海拔4000米左右的西部高原地带,在几乎与世隔绝、连上厕所都没有手纸的贫困山乡,近年来常有一位“外来人”在奔波忙碌着。他与人促膝而谈,他查看当地人的生产、生活环境,他频频敲击随身携带的笔记本计算机输入着他的思考和计划……这位被当地人亲切地称为“老温”、被孩子们喊作“爷爷”的人,就是来自台湾的企业家温世仁。
  自大前年,温世仁应邀出席“兰洽会”,第一次了解、接触西部以来,他就被这里涌动着的大开发热潮深深地吸引,从此把在大陆的一半时间和精力,都投在了这块热土之中。他从遍及西部数省区进行考察的脚印与汗水中,坚定了“西部开发,十年可成”的信念,并先后写出了关于中国及西部开发的三部著述;他发起了“千乡万才”网络教育活动,已在甘肃、青海、西的26个乡建起了网校……
  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他平静地说:“尽管西部开发需要给投资者以丰厚的利润回报,但我做的一切,却是为了借助网络技术信息,实现教育平等,早日铲除东西部贫富的鸿沟。
  富有的生活各有不同,而贫穷的经历却是相似的
  温先生开始在甘肃一个国家贫困县选择了海拔3500米的穷乡僻壤黄羊川做调研。贫穷的生活条件,连随同的大陆员工都难以忍受,然而,来自台湾的老板温世仁却习以为常。
  原来,眼前的一切使他忆起了50年前生活的台北农村。他告诉同事,当年我也是个贫穷的孩子,家里吃饭没有桌椅,板凳上的碗跟盘子里盛着一些薯条和只有星星点点米粒的番薯粥;晚上没有电灯,上小学没有鞋子穿……
  温世仁从台湾大学毕业后,从20世纪七十年代开始一直投身于台湾电子工业,现为英业达集团副董事长。20世纪九十年代,温世仁投资大陆进行计算机网络技术开发,并热心于讲演、写作。
  始终坚持认为:西部开发,十年可成
  2000年8月,温世仁受邀在兰州经贸洽谈会上发言道:“当年美国人在开发西部的时候是骑着马去的,而今天我们是坐喷气式飞机、带着手机、计算器等高科技产品来的。我相信中国西部的开发是可以加速的,不会像美国西部开发那样花费50年时间。50年以后我们大家都不在这里了,也无法去衡量谁的贡献和责任,谁的绩效情况;让3亿多的同胞再忍受相差很多的生活,也实在说不过去!”他进一步阐述,用10年时间搞开发,西部地区的商机会越来越大,得到回报的时间会越来越近,这是可以肯定的。
  用最先进的技术,改变最落后的农村
  对世界发生深刻影响的《第三次浪潮》作者美国学者阿尔文?托夫勒博士是温世仁的导师。他曾经和托夫勒有过多次深谈,联系华夏儿女的社会历史变迁和现状,他认为在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信息文明并存的中国,可以实现跳跃性的文明发展。
  还有一件事给了温先生以极大的启发:一次在云南的一个农村调研,发现那里供电断断续续,没有自来水,墙壁上涂成一块黑当黑板……就在这时,温世仁听到手机响,一位农民掏出手机接听电话。他当时愣了一下,马上领略到文明没有固定的顺序,有电、有先进的信息技术,就会实现文明的跳跃式发展。他萌生了将网络技术引进山村,用最先进的技术,改变最落后的农村的想法。
  实施网络远程教学,发起“千乡万才”活动
  在西部,有人问温先生带来了多少钱?他说,我没有带钱来,但我带来了解决问题的办法,那就是通过网络技术开展远程教育。他提出了一个名为“千乡万才”的行动规划,设立网校,开展网络教学,教育农民转变观念,掌握知识与信息。
  他的规划得到了国家领导同志的肯定和支持。一年多来,在各地的配合下,温先生已先后在西部一些乡村建起了26个网校。每个网校都由温先生出资特置30台上网计算机;同时,他还在天津、北京建立网络远程教育中心,聘请200多人编教材,培训当地掌握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教师。为此,温先生已耗去1000多万美元,先后已有1万多人次的乡村学生接受教育。
  使温先生感到出乎意料的是,通过网络教学顿开茅塞的农村孩子,好学得很,聪明得很。网上教学考试成绩大多优秀,网上英语教学更是硕果空前。在去年天津电视台举行的电视英语大赛中,来自西部山区网校的参赛学生,用英语对答如流。身处这种场面,温先生止不住热泪夺眶而出……(人民网
&&&               总经理言论录
  1)知识分子不仅应该有个人奋斗的小志向,也要有悲天悯地的大情怀。知识分子不一定就应该钻进故纸堆里做苦行僧,也要在社会的转型期放开嗓门大声疾呼。
  2)有时看到报刊上介绍外地农民朋友到上海旅游,打个引号的标题说“泥腿子”喜游上海滩,我心里很难过。农民朋友被说成是“泥腿子”。因为他们来自乡村,面朝黄土背朝天。我们的饭桌上哪一颗粮食蔬菜不是来自农民朋友。(“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江上往来人,
但爱鲈鱼美。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上海的高楼大厦鳞次栉比,地铁高架四通八达,洒下了多少他们的汗水。当您在空调房间里歌舞升平或者男欢女爱的时候,你可想到多少农民朋友正在烈日下流汗流泪呢。当您轻而易举地享受高素质的教育机会和良好的社会福利的时候,您可知道他们完全被排除在社会各种福利之外。而社会上层并没有他们利益的代言人。他们也没有影响上层决策的渠道。当媒体也在讥笑“泥腿子”的时候,我感到社会的正义被踩到脚下了。关心中国命运的知识分子,请多读林毅夫先生、胡鞍钢先生的书,不要躲在象牙塔里,更不要天天沉迷在酒桌上、包厢里。
  3)在国内受教育长大成人的出国学子,请不要轻易指责中国条件差。在中国大多数人还不能上大学、读研究生、读博士生的时候,在名额有限竞争激烈的情况下,您一个人上去了,就意味着另一个人的机会被你剥夺了。以中国的国力财力培养一个人才并不容易。当您摇身一变成留学博士或者华侨富商的时候,请不要忘记回馈故国乡亲。懂得饮水思源,才配做中国人。
  4)中国人的社会讲义气,讲人情,总有许多温暖动人的佳话。但是,如果只讲义气,只讲人情,必然不讲真理。多少贪官污吏逍遥法外,是与这片土壤的特色密切相关的。因为是老朋友、老同事、老同乡,即使罪大恶极,也可瞒天过海,安然无恙,连升三级。只讲人情,不讲真理,有时其实是一件伤天害理的事情。文明社会是公平竞争的社会,公和私要分明。公私不分、政商勾结,中国式的人情与义气实际上阻碍了公平竞争。因此我觉得国人要讲友情,也要讲秩序,讲规矩、讲法治。
  5)“民主”似乎是一个敏感的名词,不过知识分子不妨把它当作一种生活方式。心平气和地讨论、研究一些实际问题,为老百姓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民主恐怕还应该是一个渐进的、学习的过程。在中国实现民主,恐怕是一个极其漫长的过程。漫长的封建社会,中国并没有民主的传统。因此指望中国实现了民主,马上就可以解决所有问题,跟美国马上就可以成为好朋友,是天真幼稚的。俄罗斯实行了自由选举,美国还是贪婪露骨地吸收前苏联的卫星国,将北约扩展到俄罗斯的门口。指望中国大陆实行民主了,台湾独立分子就会接受与大陆统一,美国就会支持中国统一,也是天真的。美国不会放“以华制华”的把戏,美国军火商也不会答应。因此,在现阶段我主张效法李光耀先生,强化法治,强化廉政公署。不折腾,不冒进,学习李光耀先生没有错。李先生近年来对中国语多褒奖。我们不要听了人家几句客气话就翘尾巴。还是要学他们的法治。
1. 慈悲没有敌人,智慧不起烦恼。
2. 心有多宽,路就有多宽;量有多大,福就有多大。
3. 美的语言来自美丽的心灵,是心灵遇到美好事物散发的光辉。
4. 交往是一种缘,缘如春风吹柳,飘逸而美丽。
5. 人间有白眼,天上有白云。唯有母爱,似春蚕吐丝,无怨无悔。
6. 爱心、良心、责任心,是做人的基本准则。
7. 发上等愿,结中等缘,享下等福。
                  永不凋谢的玫瑰
  苏霍姆林斯基曾是乌克兰一所乡村中学的校长,早已过世了。他记下过这样一则真事:校园的花房里开出了一朵最大的玫瑰花,全校的同学都非常惊讶,每天都有许多同学来看。这天早晨,苏霍姆林斯基在校园里散步,看到幼儿园的一个四岁女孩在花房里摘下了那朵玫瑰花,抓在手中,从容地往外走。苏霍姆林斯基很想知道这个小女孩为什麽要摘花,他弯下腰,亲切地问:“孩子,你摘这朵花是给谁的?能告诉我吗?”小女孩害羞地说:“奶奶病得很重,我告诉她学校里有这样一朵大玫瑰花,奶奶有点不信,我现在摘下来送给她看,看过我就把花送回来。”听了孩子天真的回答,苏霍姆林斯基的心颤动了,他牵着小女孩,从花房里又摘下两朵大玫瑰花,对孩子说:“这一朵是奖给你的,你是一个懂得爱的孩子;这一朵是送给你妈妈的,感谢她养育了你这样好的孩子。”
  这个故事长久地激励着我。为了爱的教育,为了我们的学生能象个真正的人一样站立在这个世界上,我幻想着生活中能有这样的美好。
  五年前,我偶然想到,如果用这个故事的前半段出一道材料作文题,让学生续写,他们会想象出什么样的故事?结果让我大失所望。几百名高中学生,文章的中心内容都是写教育家如何教育小女孩不能损害公物,写了教育家对儿童缺乏良好的道德教育而忧心忡忡,甚至写了教育家对小女孩作出的处罚……那些不遗余力从道德高度教训四岁小女孩的全过程,让我从心底里厌恶。
  这件事曾强烈地刺激了我,使我想到,传统的道德说教如此深入人心,让我们的学生耳熟能详。在他们的文章中,似乎只有道德规则(虽然他的内心未必会认为这有多重要),
他们可以板着面孔说出一番大道理,他们缺乏对人性美和人情美的感悟,缺乏同情与怜悯之心――在他们的心中,似乎所有的花都已经凋谢了。
  又是几年过去了,我认识到,与其叹息,不如把我想说的说出来。我再也不指望有梦,有美丽的幻想,在应试教育已经坐稳了江山的时候,我也不指望再有谁能给我惊喜。我想我只有更多的讲述这样的故事,让我们的孩子能具备美好的人性,能象一个真正的人那样活着,心中有一朵永不凋谢的玫瑰。
============================================================================================
腹有诗书气自华  100万名台湾学童读经  读经纯属复兴人性
● 叶鹏飞(台北特派员)叶鹏飞(摄)
  一提起四书五经,一般人的联想不是“古意盎然”,就是“暮气沉沉”,但是都会认为对现代人并没有太大的意义,然而在台湾,却有一个朗读经典的运动,而且对象大部分都是就读小学或年龄更小的儿童
&&&&儿童读经背后的灵魂人物,是53岁的台中师范学院语教系专任副教授王财贵博士。由于师从新儒家大师牟宗三,又担任代表新儒家的《鹅湖月刊》编审委员,他所主导的儿童读经,难免会让人产生联想。
&&&&就世人对读经的观感,王财贵说:“有人把读经看成是复古的教育,其实是误解,因为经典没有古今的问题。”
&&&&他强调,读经不是在复兴中华文化,而是复兴人性。“经典的意义,首先不是古老的,第二不是自己民族的,而是全人类的。读经是培养领袖人格,养成大眼光、大心胸、大气魄、大理想、原创性的思考能力、原创性的见识。”
&&&&因此,儿童读经班所选的经典,除了中国的经典,如四书、五经、老庄、古文、诗词,还包括印度的佛典,以及西方的经典如圣经、沙士比亚著作等。
&&&&周末,王财贵风尘仆仆的来到位于台北中和市的华山书院,带领由家长陪伴的几十名小朋友一起朗读经典。“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夏末的暑气并没因中秋的来临而消散,在炎热的午前聆听朗朗书声,让人仿佛回到了从前的私塾。
&&&《庄子》之后,当天的功课还包括《唐诗三百首》和《老子》。在随着王财贵一句一句朗读后,小朋友也分批到讲堂前自行背诵。
&&&读经是一种文化的教养  
&&&&王财贵对教育心理学有独特的见解。他表示,人类心灵发展有一定的程序,违反了这个程序,教育就办坏了。他是这么解释儿童读经的理论基础:“人类的学习能力有两方面,理解能力是递增原则,年纪越大,理解能力越好,对递增的能力,我们的教育应该是由浅到深,由易到难。但是人类大部分的学习能力都是递减的,越年轻,能力越好,越到后来,能力越差,所以对递减心灵能力的教育,应当在最初时就教最高深的。”
&&&根据这种认识,王财贵深信儿童读经有文化上的意义。“儿童时期是属于吸收的年龄,直觉的年龄,文化教养的年龄,读经就是一种文化的教养,用一种直觉的方式,记忆的方式,来做一个文化教养。”
&&&&他认为,教育是人的整体开发,不是单项开发。科学教育重在开放儿童的认识能力,要求按部就班的教;而人文教育是一种熏陶,一种潜移默化,与科学教育的做法不同。他说:“人文教育包括语文、德性和美感教育,它们和科学教育不一样,不是理解的教育。”
&&&儿童读经是全人格教育。王财贵认为,儿童时期最重要的是性灵教育,培养了性情、美感、语文的能力后,儿童的理解能力也会跟着提升,因此要赶快培养儿童快速锐减的能力。他解释:“读经基本上是语文教育,但语文里面有美感,因为它是最优美的文学;读经也包括性情的涵养,因为它里面都是为人处事的原则。所以读经同时是语文、性情和美感的教育。有了这三种教育,儿童的理解能力也会跟着提升。”
&&&对于读经的另一种误解,王财贵也做了清楚的说明。“一般人以为读经就是背书,但它不是一般的背书。死背科学公式,不一定会了解;但死背经典却能够活用。”
&&&&他表示,一般反对填鸭式教学的人,对学术的认识并不完整,因为他把所有学术都当作科学,以单一的、科学的、理解的心灵来看所有的学问。
&&&&他反问:“假如指挥家不死背乐谱,他能指挥音乐吗?医生不死背人体结构,他能治病吗?律师不死背条文,能执业吗?反对复古的人都是幼稚,以为古老的东西都不要,古老的东西有精华,为什么不要呢?古今的学问都要,才能培养完整人格。”
失去了自己的人文传统后
却没学到西方的人文传统
&&&&借读经来恢复人性和文化教养,背后还有一个历史的认知。王财贵说,中国人近100年来被西方科学击败,以为科学就是一切,结果凡事以科学挂帅,在学校学习西方的知识和科学教育,甚至整个社会放弃自己深厚的人文传统,又没有把宗教国教化,在失去了自己的人文传统后,也没有学到西方的人文传统。
&&&&他说,西方的知识是和人文相配合的,丧失人文传统的中国人,比西方人更容易变成科学怪物,所以中国人学民主学不好,因为没有良心也就没有民主。“西方的民主不只是投票,它的背后有上帝,所以他们的民主是依照上帝的荣耀来互相尊重。我们只学到民主的制度,没学到民主的精神,所以华人变成不宽容的民族,变成庸俗、暴力、黑金的民主,在台湾就看得出来。”
&&&&王财贵表示,中国的传统是有民主精神的,至少它是宽容,要求反省自己,中国的传统不是缺少民主精神,而是缺少民主制度。他充满信心的说:“读经不是一切,但是读经可以开发一切。”
&&&王财贵在1992年开始在社会上推广儿童读经。在这之前,他自己在家里做了10年的小规模试验,结合理论与实践,证实儿童读经确切可行。
&&&带孩子来华山书院读经的家长,显然服膺王财贵的理论,也亲身领略到儿童读经的好处。35岁的刘若兰说,自从5岁的儿子周承逸参加读经班后,不但识字率大为提高,也培养了自行阅读的兴趣。以前,刘若兰常被儿子旺盛的好奇心烦不胜烦;现在,他已会自己从书本中寻找答案。刘若兰认为这是读经所带来的最显著的效果。
&&&&邱萍芳(34岁)也积极地陪6岁和4岁的两个孩子读经。她认为家长的投入十分重要。她说:“读经是一场圣战!小孩子和大人都要很有毅力。”除了读经班的功课,邱萍芳每天也在家里播放读经录音给孩子听,定时陪她们读经。她因此发现了小孩子的潜力,才5天的时间,她们已经能够背诵规定功课的90%了。
&&&&王财贵估计,至今台湾全省应该有超过100万名儿童接受过读经教育。此外,他也把儿童读经推广到中国大陆和东南亚。2000年7月,王财贵曾经到新加坡演讲,讲解他的教育理论。
摘自:新加坡联合早报
============================================================================================
台湾两岸共同市场基金会董事长萧万长先生谈两岸关系
&&&&首先我们两岸共同市场基金会的成立,跟政府、政治无关,我们没有要求政府任何补助,也没有接触。我们也没有政府色彩,跟其他政党没有任何关系。所以两岸共同市场基金会纯粹是一个民间中立的、非常客观的小型智库,为一个非常宏观的目标,大家共同努力。第二、我很感激的是,两岸共同市场基金会的成立,在台湾经济非常差的时候,仍有这么多企业,而且都是台湾顶尖的企业,热情地捐款。他们都是主动捐,不是我向他们募的。后来还有一些人要捐,我说已经满了。为什么会这样呢?主要是他们跟我有同样的理想、同样的理念,即我们两岸之间要和平、要共荣、要互惠、要交融。这是一个非常可喜的现象。第三个,基金会成立前,我曾经到海外去,比如到美国、东南亚、欧洲,去接触、拜访好多国外的华人以及外国的智库,都很认同我的构想,给我很多鼓励,并使我觉得这是一个很值得我退休后,作为志业来推动的工作。第四、我知道,两岸关系因为“一个中国”的问题没办法解决,一直僵持在那里,以致那些经贸的、双赢的策略也没办法做。对此,我们也无能为力,只能先做些研究的工作。我们也正在筹办一个精英论坛,请一些大陆人士来,就两岸经贸问题进行探讨。我们也很愿意跟大陆的研究机构、学术团体,进行交流、沟通,架起一座加强两岸经贸合作的桥梁。今后我会花些精力在这方面。
  我自己对两岸经贸,是抱着期待和期许的。期许的原因,是因为我觉得两岸人民现在最期盼的是生活过得越来越好;中国实在是穷了太久了,中国以前被外国人欺负得太久了。中国人要想抬头挺胸、扬眉吐气,就要发展经济,要壮大起来。
  中国大陆发展到今天很不容易,大陆是世界第七大经济体,可是中国人口太多,人均八百多美元的国民所得还很低,不要说人家已经到了三万多美元,即使跟台湾的一万三千美元比,也有很大的差距,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而在走这一条路的过程中,需要的是什么?是和平!不能打仗!只有和平、发展,目标才能达到。中国人到了那个时候才会真正的扬眉吐气。
。。 台湾这边亦复如此,虽然现在人均所得已达一万三千多美元,全世界排名第十九位,但台湾是一个规模小经济体,这样的经济体,基本上是很脆弱的,是浅碟式的:多一点就满了,少一点就干了。这样的经济体,需要的是跟中国大陆结合起来。面对经济全球化,我们在一个屋檐底下的两个经济体,可以互补,可以互利,可以双赢,可以共荣。这是台湾的期望。我相信这也对整个中国的发展很有帮助。所以对中国大陆来说,跟台湾维持一个和平的关系,跟台湾建立起在经济上的互动、合作,可以加速大陆的发展壮大,台湾亦会水涨船高。中华民族的振兴,全世界看到中国人的时候才会觉得中国人确实值得人家尊重,值得骄傲。
  (本站编者注:让我们看看台湾人民中还是许多爱和平的理智冷静的人。两岸之间是兄弟,大家和则两利,合则双赢。我们都是中国人。八年抗战,牺牲同胞,国民被折磨得死去活来,中华大地成了一片废墟。我们对敌人摆摆手,割地赔款都免了。我们主动放过了敌人(敌人却至今没有放过我们)。对待自己的同胞,为何不能宽容一点呢?让我们以慈悲、宽容的爱心,善待同胞,多交流、多合作,经济上渐渐会融为一体,政治上的隔阂和差距需要互相都有耐心。只要大家不犯错误,和平统一还是可以期待的。除了经济之外,大陆必须增强自己的魅力(起码要做到施政文明、司法公正、政府廉洁等)。作为一个有良心的中国人,我认为民族利益大于政党利益。每当我看到美俄等列强都在两岸之间不遗余力地推销军火,大发横财的时候,每当我看到两岸被一些贫穷小国敲诈勒索,互相博傻似的洒银子,收买邦交国的时候,我感到全世界都在剥削中国人。为了中华民族的未来,两岸有远见的政治家应该思考反省过去几十年的作为。博傻和战争,最后受苦的是人民,大家要以苍生为念。这方面金大钟先生是典范,值得全体朝鲜民族爱戴,值得全世界尊敬,值得中国人学习。)
关键词:中外翻译、英语翻译、日语翻译、韩语翻译、德语翻译、法语翻译、西班牙语翻译、阿拉伯语翻译、意大利语翻译
----------------------------------------------------------------------------------------------------------------------------------------------------------
E-MAIL:&&&
tel:021-62 &fax:021-
地址:上海市浦东南路1862弄20号众鑫大厦1802室(200122)
* * * * * 上海松竹梅翻译有限公司 * * * * *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批量修改文件详细信息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