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个叫 brainfour pointss 的游戏,TED里面讲过的,在哪下载?

说好了,1个月,肯定帮到你,仔细看我这篇文章,施行1个月后无效请打我脸。&br&&br&包括你在内,很多人折腾了几年甚至十几年,看了各种方法,听了很多道理,可还是听不懂英语。&br&&br&我列举两大歧途,欢迎对号入座:&br&&br&1)东一篇西一篇,今天VOA明天BBC,貌似听了很多,但就是没有长进;&br&&br&2)边听边看字幕,边听边觉得我是天才啊怎么全都听得懂,但是一旦离开字幕就傻眼。&br&&br&&p&所谓充耳不闻,说的就是这两种听!专业点的解释,就是你到处瞎听的时候,无法得到可理解性的输入,就好像你去抱一本冰岛语书看1年也不会学会冰岛语一样;而同时看字幕时,熟悉的输入(文本)会抑制不熟悉的输入(语音),同样无法达到学习效果。&/p&&br&真正的听力应该怎样练呢?&br&&br&也很简单,就是只许听声音不许看文字,听不懂,再听,还听不懂,再听...... 实在听不懂,难受的快要掐死自己了再去看原文,对比出原来这种连音我听不出来,这个爆破我不熟悉,这个单词我认识但发音居然一直是错的...... 这样才叫学习,这样才能进步。用这样的方法听完一句句,再听完一篇篇,100篇就能见效。你每天听10篇,连听1个月就是300篇,还没效果那就叫奇怪了。&br&&br&我敢这么说是因为我当年的托福听力就是用这种方法练出来的,我管它叫做妊娠法,因为不管男女用这种方法把短段子长段子来回听就能听出妊娠反应。&br&&br&有无痛不累的方法么,也有的,前方高能预警——&br&&br&我司开发的&a href=&///?target=http%3A///m/intro/%3Fapp%3Dlisten&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扇贝听力&i class=&icon-external&&&/i&&/a&就是一个既有效果并且不累居然还有点好玩的听力训练软件。&br&&br&原理还是上面的原理,每一篇文章,我们都会拆成一句句让你来听。听懂了,就前往下一句,听不懂想直接看原文?不给!&br&&br&只有至少听上3遍,才允许你看原文!揭晓答案的时候你还要刮上一刮刮出谢谢你的感觉。&br&&img src=&/a92ad772ce00cf821490a_b.jpg& data-rawwidth=&518& data-rawheight=&39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18& data-original=&/a92ad772ce00cf821490a_r.jpg&&一遍听完不算完,所有之前没听懂的句子,都会要求你再反复听,直到你能一次听懂为止。&br&&br&你如果担心自己其实没有真听懂,没关系,我们还提供了测试环节,让你听写出句中关键词。&br&&img src=&/0e3a559ee706b9f6048b_b.jpg& data-rawwidth=&256& data-rawheight=&454&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56&&&br&最后,你还可以对照原文再完整的逐句听上一遍,查缺补漏,所有单词都即点即查哦。&br&&img src=&/39ab0a8dea4611aac87fc41fe2fffb69_b.jpg& data-rawwidth=&256& data-rawheight=&454&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56&&&br&还有,每篇文章你的得分,重听次数,都会被记录下来,日积月累,体现你的进步。你会发现,用这样的方式认真听上一百篇文章,强过几年的东听西听。&br&&img src=&/bde49cfef5dfe36b7c90238_b.jpg& data-rawwidth=&256& data-rawheight=&454&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56&&&br&我们从易到难提供四六级真题,慢速VOA,常速VOA/BBC,直到语速最强的科学60秒&br&&br&通过这种方法训练上一个月,每天10-20篇文章,你就不用再关心听力考试技巧了,你爸妈和你说话需要三长一短选最短三短一长选最长吗?&br&&br&只要真听懂,选都不用选!&br&&br&特别的,这款软件还不要钱,这对于向来以盈利为己任的我司来说,实属难得。&br&&br&还是那句话,你真的每天至少这么练10篇文章,1个月以后你如果听四级居然还吃力,我报销路费请你来打脸。&br&&br&点此下载&a href=&///?target=http%3A///m/intro/%3Fapp%3Dlisten&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扇贝听力&i class=&icon-external&&&/i&&/a&,苹果和安卓都有。&br&&br&另外我在另一篇知乎回答里介绍了包括我们的其他英语学习产品——&br&&a href=&/question/& class=&internal&&国内背单词网站各有什么特点? &/a&&br&&br&(对于很可能要喷我发广告的,请诸位首先扪心自问这篇东西对提问者是否有用,甚至对你自己是否有用。小孩子才问动机,成年人只看利弊)
说好了,1个月,肯定帮到你,仔细看我这篇文章,施行1个月后无效请打我脸。包括你在内,很多人折腾了几年甚至十几年,看了各种方法,听了很多道理,可还是听不懂英语。我列举两大歧途,欢迎对号入座:1)东一篇西一篇,今天VOA明天BBC,貌似听了很多,但就…
&b&我为什么要做纪录片? 看到这篇古早的文字突然多了几千赞,我觉得我知道了答案。&/b&&br&&a href=&/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为普通人拍纪录片,如何才能让没有经验被拍摄者忽视镜头,更加自然的表达? - 陈兔虫的回答&/a&&br&&a href=&/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有没有哪个瞬间让大家觉得浮生若梦,弹指百年? - 陈兔虫的回答&/a&&br&&br&&b&&b&————————&/b&&br&开阔眼界,还是涨很多知识,恐怕并不是永远相生相随的两种功能,这世界上有成千上万的专题片、科教片,可能都能给人涨很多知识,但未必就那么能开阔眼界。&/b&&br&&b&我所倾向制作的纪录片恐怕还需要有另一个更大的功能,要成为一把裹着情怀的尖刀。&/b&&br&所以我也会往这个方向上,推荐一些我觉得不错的片子。其中有一两部传记当然应该算电影,不过承担了一部分尖刀的作用,所以我也一并列入了。&br&(相应的,大量科教类,科学类包括 BBC,NHK,Discovery,国家地理的专题片,我就不多罗列了。)&br&&b&人类的直接历史主要是通过故事(类似于故事片),而不是文献(相当于纪录片)传承的。&/b&&br&不过这并不能说明文献是没用的,一个没有纪录片传统的国家是没有根基而脆弱的,所以除了西欧之外,日本、美国的纪录片领域都有许多大师,比如小津安二郎、小川绅介,美国的怀斯曼。也有培养纪录片传人的传统。当然我们也必须认清一个事实,如果纯粹是以“文档”形式拍摄的纪录片,完全不注重讲故事的重要性与技巧性,那也只能做出那些被扔进博物馆收藏的作品。那显然也不是我想要的。&br&&br&首先,说到会反复看的纪录片,我想了想,还是会推荐一个&b&《音乐人生》 (2009)&/b&&br&&img src=&/0c116aa4bde87632adcb_b.jpg& data-rawwidth=&802& data-rawheight=&113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02& data-original=&/0c116aa4bde87632adcb_r.jpg&&&br&张经纬导演,&u&台北金马最佳纪录片,香港电影评论学会最佳电影,香港金像奖。&/u&&br&7年间他分两次跟拍钢琴神童黄家正的成功、失败,和终极目标思考。&br&我每次看到这个人物的状态,除了伤仲永,&u&更多的是对于如何做一个“人”的巨大反思和共鸣,有种当年读《月亮与六便士》时那种受到冲击的感觉。&/u&&br&后来和张经纬聊过一次,他说当时他拍摄的对象是好几个天才儿童,但最后过了7年就是选择了黄家正,实在是因为这个孩子身上所带有的那种不同的存在。当然7年间发生太多值得影响片子结构的事了,比如他父母的离异等等,都在影片制作的角度上不得不去除。&br&但至少从纪录片里,我依然还是看到一个小孩子所谓神童从小的追求和想法,以及伴随这种想法所不断滋生的偏执和困扰,直到17岁时,那种傲慢及专注,都容易让人疑惑,面对天才时,是否要包容?如何来引导?而当天才似乎陨落,或者在你身边让你无所适从时,又该如何看待这样的人物。&br&&a href=&/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过早接触哲学真的不好吗? - 陈兔虫的回答&/a&&b&过早接触哲学真的不好吗?&/b&&br&&br&我们常说跟一个对象,10年8年总能出一个好纪录片,我对此看法持保留意见,真的如此吗?一个普通白领的生活成长10年当然可以成为一个时代史诗的一部分,可仅仅如此恐怕不够。&u&我们为何会对另一个“普通”人的“普通生活”感兴趣,除了“窥伺”的人生本能,优秀纪录片的内容本身,肯定还有些其他什么要素。&/u&&br&&b&《寻找小糖人》&/b&如果不是依靠人物本身的戏剧性的多舛,真能成为奥斯卡最佳纪录片吗?&br&&br&不过毋庸置疑,时间性在影片尤其是纪录片中有着重要地位。&br&不论是&b&特吕弗的安托万五部曲(第一部就是《四百击》)&/b&,每隔七年拍一次的 BBC 纪录片&b&《人生七年》&/b&,还是2014年的&b&《少年时代》&/b&索性就真的用17年来拍了一部电影,都是如此。&br&&u&因为这种时间的绵延不仅组成了对我们的人生意义,而且它自我繁殖:这么多年过去了,不论是什么都改变了,还是好像什么都没变,都是一样恐怖或迷人的事。&/u&&br&&br&&b&《音乐人生》&/b&就 “运气很好”,不仅有了上述几个片子的时间性,内容上,这个少年也有足够的张力及反思力度。都不用电影&b&《Ed Wood》&/b&或者北野武&b&《阿基里斯与龟》&/b&的那种营造。&br&人生如戏,戏超人生。这点占上了,就不会再是个跟拍农民工十年的普通史诗了。&br&&br&&br&&b&人物传记类(我推荐的还是以艺术家为最多)&/b&&br&&b&卡波特 (2005)&/b&&br&&img src=&/606b5f55799faa33b9212_b.jpg& data-rawwidth=&903& data-rawheight=&114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03& data-original=&/606b5f55799faa33b9212_r.jpg&&&br&&br&这个不是纪录片。还是列出来了,因为实在是,每次看,&u&脑中都能浮现蔡康永的样&/u&子,哈哈,真的,不信来辩。&br&&u&霍夫曼获奥斯卡最佳男主,影评人协会最佳影片。&/u&重现了饱受争议的同性恋作家“非虚构小说”始祖卡波特写作小说《In Cold Blood》的历程. &br&【M】细节,剧情片叙事手法。&br&&br&&br&&b& 互联网之子The Internet's Own Boy: The Story of Aaron Swartz (2014)&/b&&br&&img src=&/ade12ce1fdc94beef9cc987_b.jpg& data-rawwidth=&534& data-rawheight=&3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34& data-original=&/ade12ce1fdc94beef9cc987_r.jpg&&&br&&br&&a href=&/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如何评价纪录片《互联网之子》?本片的意义在哪里? - 陈兔虫的回答&/a&&br& 如上文所述,总的来说,&u&这不算太好的纪录片,但讲了一个值得尊重的人。&/u&&br&&u&这就是一个关于现代版普罗米修斯的故事。&/u&在现实中,这个“黑客”和知识产权保护法的孰是孰非,纪录片并没有讲述干净,我觉得我们还是可以有个人的判断,&br&许多美国的纪录片都不遵循第三只眼的理论,而转向了探索型的结构,所以它们未必公正客观,但确实会给观众很爽的感觉,比如&b&迈克尔摩尔&/b&的所有片子(《科伦拜保龄》《华氏911》etc)。&br&《互联网之子》可能也属于此类,但是客观公正和面面俱到是两个概念。&br&我想这个纪录片的价值在于至少重新提出了哲学家梭罗所说过的&u&,“世有不公之法,我们是要安于循守,还是且改且守,待其功成,或是即刻起而破之?”&/u&&br&&u&而这可能正是我们处在某一个时代,某一个地方的最切身感受。&/u&&br&&br&&br&&br&&b& 寿司之神 (2011)&/b&&br&&img src=&/81156afc7e0c5fdc120235b_b.jpg& data-rawwidth=&1000& data-rawheight=&62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00& data-original=&/81156afc7e0c5fdc120235b_r.jpg&&&br&&u&一个老头所代表的那种追求极致的工匠精神,被纪录片呈现出来,加上和日本团队工作过,两相比较,真是会让人产生无比的感动以及羞愧。也实在是需要反思,当我们在提倡职人精神时,我们到底在说什么。&/u&&br&上面这点是最直白的,此外,最吸引我的部分则是这老头和自己儿子的互相态度和看法,那种真实的无奈的精神压力很有张力。&br&当然撇除这些精神内核的东西,光是看看那些寿司的呈现,估计也值了,不需要动用舌尖那样的高级设备,这些寿司就自然展开在你面前。&br&全球最年长的三星大厨小野二郎,被称为寿司之神,在日本有崇高地位。当时在东京地铁站好像看到过这家小店,浑然不觉。&br&&br&&br&&br&&b&毕加索的秘密 (1956)&/b&&br&&img src=&/befeaf_b.jpg& data-rawwidth=&333& data-rawheight=&472&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33&&&br&我喜欢毕加索作画过程的感觉,然后再毁掉,我拍岳敏君作画的过程,就有一点这种参考。&br&&u&1956年戛纳电影节评委会大奖。&/u&本片拍竣后,75岁的毕加索将拍片过程中所画的20余幅画悉数毁弃。悬疑大师大师&b&亨利-乔治·克鲁佐。&/b&1956年。克鲁佐在拍摄这部美术纪录片时,放弃了当时流行的传记式或说教式拍摄模式。本片虽然也有很多悬念,但不是故事片常见的戏剧性悬念,而是画家的创作过程本身。
&br&【M】绘画之外,影片涉及人的场合主黑白色调;影片展现作品顺序的内在逻辑,穿插片场现场情景,给观众代入感;高潮部分注重表现演化、改变。 全片有俩个最高潮的、有互动的场景,29:00-36:00的花金鱼鸡,和片尾1:04:50-1:14:00的《海滩》&br&&br&&br&&b&Pina 皮娜鲍什 (2011)&/b&&br&&img src=&/4cdd30be338ceec_b.jpg& data-rawwidth=&148& data-rawheight=&220&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148&&&br&我超爱,不知道为什么就是超爱这神叨叨的老女人。&br&导演&b&文德斯&/b&“德国新电影四杰”。旨在纪录、表现、追忆德国现代舞“第一夫人”皮娜鲍什的舞蹈精髓。影片跟随皮娜o鲍什Pina Bausch和乌珀塔尔舞蹈剧场所有成员拍摄,可以看到皮娜通过舞蹈剧场对各种主题探索的糅杂:生命、爱、自由、挣扎、渴望、欢愉、绝望、重生、美和力量等。虽说是纪录、再现皮娜的经典舞蹈曲目,却有着精致的分镜和运镜;通过穿插对乌珀塔尔舞蹈剧场成员的采访,侧面刻画出皮娜的肖像。《穆勒咖啡馆》、《春之祭》和《月圆》《交际场》。&br&【M】对Pina同事的采访是现实空间的基础,但所有采访都是蓝灰色背景下、中近景半身固定镜头中完成,刻意脱离具体的现实联系淡入淡出。 不看镜头、嘴巴不动的侧面讲述;一个演员的舞蹈紧跟他的讲述,回忆Pina。 &br&&br&&b&Marina.Abramovic.The.Artist.Is.Present (2012)&/b&&br&&img src=&/a3a132ccb_b.jpg&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53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a3a132ccb_r.jpg&&&br&前几年,网上很红的一个,白衣服的女艺术家坐在纽约 MOMA 里,和不同的观众对看,然后遇见自己最挚爱的一个艺术家男友,终于泪崩的视频,就出自于此。好吧,我承认最早有一个版本是我传到网上的,然后被人疯狂转载了。&br&我当时2010年去纽约的时候,&u&还正好遇见 Marina 在做这个作品,妈蛋,我当时没注意她是谁,然后排队人太多,我就没坐上去&/u&,只是在楼上往下拍了个照。不然应该也很刺激吧~&br&Anyway,她是个疯女人。&br&&br&&br&&b& 艾德伍德 Ed Wood (1994)
&/b&&br&&img src=&/20462b2caabeead27593fc_b.jpg& data-rawwidth=&490& data-rawheight=&27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90& data-original=&/20462b2caabeead27593fc_r.jpg&&&br&&br&也是个我加藏进来的私货,因为是年轻时期的约翰尼德普和 Tim Burton的作品,算是电影传记吧,不过确实算是少有的把我看到要哭的喜剧。戛纳电影节金棕榈提名。&br&讲述了烂片之王Ed Wood 的一生,其实让我看哭的点就在于发现对待这个事业的坚持可能本身就是个让人怜悯的事。&br&同理可推荐另一部我大爱的影片,&b&北野武的《阿基里斯与龟》&/b&&br&&br&&br&&br&&br&&br&&b&莫扎特传(1984)&/b&&br&&b&福尔曼&/b&的经典传记片,1984年奥斯卡7项大奖。&br&&img src=&/119da82ffebf5d4d034a1bd40cd3cbea_b.jpg& data-rawwidth=&483& data-rawheight=&64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83& data-original=&/119da82ffebf5d4d034a1bd40cd3cbea_r.jpg&&&br&&br&&b&性书大亨(1996)&/b&&br&&img src=&/c91a26c353b5e3bffe2aa17a_b.jpg& data-rawwidth=&507& data-rawheight=&75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07& data-original=&/c91a26c353b5e3bffe2aa17a_r.jpg&&&br&同上,福尔曼的经典传记片。&br&讲了色情行业大佬拉里弗林(Larry Flynt)的故事,他的色情帝国和美国各种卫道士的漫长较量,麻烦不断, 牢狱之灾,枪击事件、下半身瘫痪,妻子也患上艾滋病逝世。然后和保守势力的对战公堂,这个原本声名狼藉的性书大亨兼痞子,竟然成为言论自由及民权的化身,而这场一开始充满闹剧的官司,也一直打到最高法院并以拉里弗林的胜利而告终。&br&&br&&br&&b&约翰列侬的理想世界 (1988)
&/b&&br&收录于超过240小时的电影及录影片段,大部分本未被公开观赏,在创作人大野洋子、监製胡柏及蒙茨等人的合作下,将精彩镜头剪辑及收录其中36首经典名曲,片中更加插多首披头四演出的歌曲及连侬绝世之作:IMAGINE。&br&&br&&b&Patti Smith 《Dream of life》 &/b&&br&&img src=&/97f06eeb65502_b.jpg& data-rawwidth=&294& data-rawheight=&453&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94&&&br&一摇滚女诗人,神叨叨的在那念自己的歌词。。。&br&2008 Sundance电影节纪录片。&br&&br&&br&&b&梵高相关&/b&&br&&b&凡高的生与死 VincentThe Life and Death of Vincent Van Gogh (1987) &/b&&br&&img src=&/f2edee47316_b.jpg& data-rawwidth=&166& data-rawheight=&240&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166&&&br&本片被赞誉为影史最好的关于艺术家的纪录片之一&br&&br&&br&&b&梵高传 Lust for Life (1956)&/b&&br&&img src=&/b8b4a73a13c2a790a5cbd670c94145c1_b.jpg&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33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b8b4a73a13c2a790a5cbd670c94145c1_r.jpg&&&br&&br&&b&梵高与提奥Vincent & Theo
&/b&&br&叙述了文森特·凡高和他的弟弟西奥的生活,是&b&罗伯特·阿尔特曼&/b&不多的传记题材影片。&br&&br&&b&文森特和我&/b&&br&&img src=&/634db05f0b52f6f510d9f1edfd320f26_b.jpg& data-rawwidth=&275& data-rawheight=&410&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75&&&br&&br& 小女孩回到以前,遇到梵高,当时的梵高还没出名,教给她绘画技巧。&br&我也不知道为什么列在这里。。。&br&&br&&b&梵高 Van Gogh Painted with Words(2010)&/b&&br&&img src=&/68ff0a4bc25dfae2246d73_b.jpg&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33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68ff0a4bc25dfae2246d73_r.jpg&&&br&Drama-documentary presented by Alan Yentob. Every word spoken by the actors in this film is sourced from the letters that Van Gogh sent to his younger brother Theo&br&用他给老弟的信做串联的。&br&&br&&b&梦 &/b&&br&&b&黑泽明&/b&。好莱坞大导演斯皮尔伯格,科波拉,卢卡斯从上世纪70年代起就是黑泽明的忠实支持者,为他寻找资金。本片的制片是&b&斯皮尔伯格&/b&,而凡高的饰演者竟然是大导演&b&马丁·斯科西斯&/b&&br&&br&&br&&br&&b&爱德华蒙克 (1974) &/b&&br&&img src=&/baeb3c373b977dfa541df_b.jpg& data-rawwidth=&430& data-rawheight=&58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30& data-original=&/baeb3c373b977dfa541df_r.jpg&&&br&当时很先锋的手法,&br&&b&彼得o沃特金斯(&/b&Peter Watkins)仿纪录片dramatic documentary大师。这是他最具个人风格的一部影片。当他被蒙克的画作触动之后,花了三年的时间来说服挪威电视台拍摄这部影片。影片1976年3月在英国BBC电视台播放之后得到评论界的广泛褒扬。&u&《时代》杂志在评论中用到了“催眠”一词&/u&,的确,Watkins就像催眠大师一样将观众拖进了1884年的挪威。影片没有像其他传记片一样千篇一律的讲着伟大人物的成功与失败,而是用一种近距离的深刻的方式来读解爱华德o蒙克。&br&[M] 几个可以参考的特色(比如迷幻剪辑、Dramatic Documentary、切入点等等)&br&&br&&br&&b&漫画大师克鲁伯 Crumb(1994) &/b&&br&&img src=&/ad6c87e1ba9_b.jpg& data-rawwidth=&400& data-rawheight=&400&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400&&&br&美国国家评论协会奖(NBR Award) 最佳纪录片。&br&影片回顾了漫画大师Crumb(作品&b&《怪猫菲力兹》:美国第一个限制级动画片&/b&)的一生,采访了他的母亲、两个兄弟、妻子以及前女友等人,并挑选了他大量画作中的经典部分欣赏,从而让观众对这位黑色漫画大师的心理和怪异的创作灵感有所了解。 &br&&br&&br&&b& 其他:&/b&&br&&b&卡拉瓦乔&/b&&br&1986 肖恩宾主演,柏林银熊&br&&b&莫迪里阿尼 &/b&&br&&b&路易斯·布尔乔亚:蜘蛛、情妇与橘子&/b&&br&&b&达芬奇&/b& (2003)&br&&b&林怀民&/b&&br&&b&甘地传&/b&&br&&b&罗丹的情人&/b&&br&&b&波拉克&/b&&br&&b&灵魂歌王&/b&&br&&b&切格瓦拉&/b&&br&&b&卓别林&/b&&br&&b&Gerhard Richter Painting&/b&&br&&br&&b&艺术专题片:&/b&&br&&b&艺术的力量 2006
Simon Schama's Power of Art
讲艺术家的&br& [M] 跟很多同类片子四平八稳的访谈风格不同,这个系列采用真人演绎、现场还原的方式,配上精到的视听语言和Simon Schama个性化且极富感染力的讲述,是讲述杰作的精彩纪录片,不容错过。每集的开头,讲述人都从某件作品入手,提出一个疑问,然后在一个短暂但异常华美的片头之后,答案慢慢从艺术家的生平和其精神的激荡中浮现。更为强悍的是,根据具体内容的差异,每集都采用不同的视听风格和结构方式&br&&u&卡拉瓦乔
梵高 &/u&&br&&br&&br&其他的 BBC 做了成千部,不多列了,比如:&br&&b&BBC 猥琐大不列颠&br&&/b&&br&&b&艺术创世纪 How Art Made the World(2005) &/b&&br&&b&BBC艺术现代大师&/b&&br&&u&安迪沃霍尔
马蒂斯, 毕加索, 达利&/u&&br&&b&BBC国家艺术系列: 德国,西班牙,美国,俄罗斯&/b&&br&&b&BBC 漫游世界建筑群&/b&&br&&b&BBC 世界艺术博物馆&/b&&br&&b&BBC:西洋艺术史 (BBC: Landmarks of Western Art)&/b&&br&第一集:后中古时期 The Late Medieval World&br&第二集:文艺复兴时期 A Renaissance Education&br&第三集:巴洛克时期 The Baroque&br&第四集:洛可可及新古典时期 From Rococo to Revolution&br&第五集:浪漫主义时期 Romanticism&br&第六集:印象派及后印象派时期 &br&&b&BBC 摇滚的七个时代&/b&&br&&b&BBC 意大利歌剧&/b&&br&&b&BBC 最伟大的作曲家&/b&&br&第一集:巴赫 Bach&br&第二集:贝多芬 Beethoven&br&第三集:柴柯夫斯基 Tchaikovsky&br&第四集:瓦格纳 Wagner&br&第五集:普契尼 Puccini&br&第六集:莫扎特 Mozart&br&第七集:马勒 Mahler&br&&b&BBC:交响乐(BBC Symphony)&/b&&br&&b&BBC:旷世杰作的秘密 BBCThe Private Life of A Masterpiece)&/b&&br&&b&BBC:摄影艺术百年史 ( The Genius Of Photography)&br&&/b&&br&&b&BBC 印象派.绘画与革命.The.Impressionists.Painting.and.Revolution&/b&&br&&b&BBC:画作中的维多利亚 (The Victorians-Their Story in Pictures)&/b&&br&&br&&br&&b&电影手册之《我们时代的电影》&/b&&br&1964年,《电影手册》的编辑安德烈·拉巴德和巴赞的妻子雅尼娜受法国广播电视局之邀,做一个以导演访谈为主要内容的系列纪录片。&br&这个系列片一直持续了八年,截止1972年,共拍了51部。1989年,法国电视七台接过了这个对保存电影文化遗产功莫大焉的棒子。直到今天,已经做了近70部纪录片。这个访谈的基本模式是请新锐影评人(如《电影手册》的影评人)及导演谈对自己影响重大的电影导演,比如,雅克·里维特谈让·雷诺阿、侯麦谈德里叶等。有趣的是,随着时间的流逝,当年的新锐电影人已经成长为大师,自然地由采访者变成被访问的主角。&br&&br&&b&侯孝贤画像-侯孝贤访谈录&/b&&br&1997年。阿萨亚斯导演
[M]地点串联。老电影拍摄场景重游&br&&br&&br&&b&叙事手法、故事片型&/b&&br&&b&Super Size Me
(2004)&/b&&br&&img src=&/76db2badd33f2efa75a9_b.jpg& data-rawwidth=&490& data-rawheight=&35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90& data-original=&/76db2badd33f2efa75a9_r.jpg&&&br&早年看的时候,觉得哇塞,牛 X,哥们是疯了吧。&br&控诉麦当劳,按天进行,穿插各种美国医疗制度、健康体制等环节。最后真的促进了美国快餐制度的改变。&br&&u&2005Sundance纪录片,金卫星纪录片奖。&/u&&br&&br&&b&浪潮(2008) &/b&&br&&img src=&/75ef32fcfc46afba366be0_b.jpg& data-rawwidth=&500& data-rawheight=&27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00& data-original=&/75ef32fcfc46afba366be0_r.jpg&& 电影非纪录片。德国电影杰出剧情片和最佳男配角奖。&br&根据真实事件改编,五天时间的高中课就足够可以培养出纳粹主义。&br&&br&&b&我的建筑师 My Architect: A Son's Journey(2003)&/b&&br&&img src=&/ff78b66fa23d5787cf71e_b.jpg& data-rawwidth=&496& data-rawheight=&31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96& data-original=&/ff78b66fa23d5787cf71e_r.jpg&&&br&我觉着这种探索的类型是美国人比较擅长的。包括后来得奖的《寻找小糖人》等一系列。&br&&u&奥斯卡最佳纪录片奖提名 芝加哥电影节最佳纪录片金雨果奖,观众奖 ,美国导演协会最佳纪录片导演奖 &/u&&br&美国费城著名建筑师路易斯·I·康因的儿子纳撒尼尔·康恩对父亲事业和生活的回忆,路易斯生前设计了许多著名建筑,其中有沙克学院、孟加拉首都达卡的国会大厦,1974年他在潘站的浴室里由于心脏病发作而去逝,是位共认的上个世纪最有影响的建筑师之一。路易斯有着三个不同家庭的生活,他和妻子及和妻子的女儿生活在一起,同时他还有两个情人,每个情人有一个儿子,其中一个就是纳撒尼尔·康恩,当父亲去逝时,纳撒尼尔只有11岁。&br&&br&&b&细细的蓝线 1988
&/b&&br&&img src=&/abb4acb0da6f407ab7cf62e_b.jpg& data-rawwidth=&298& data-rawheight=&300&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98&&&br&&u&美国国家评论协会最佳纪录片,&/u&本片也成为美国纪录片史上极为重要的一部,赢得国际纪录片协会大奖,并入选美国国家电影保护局保护名单。&br&导演埃罗尔.莫里斯采用一种重现事实的半纪录片手法来追踪一件杀警冤案,结果成功地发掘出事件真相。让被冤枉的疑凶在坐牢十一年之后讨回清白。&br&本片通过对十年前的那场凶杀案进行的重新判定,又将此案推到了台面上。也由此衍生出了许多新的问题,这些问题几乎涵盖了当时此案为何会草草了结,甚至为何会出现这样的误判等问题。影片也都一一向观众做出了说明。&br&&br&&br&&b&生于妓院(2004)&/b&&br&&img src=&/a7fbede3a1db5ebc2b500a409f36c7f8_b.jpg& data-rawwidth=&422& data-rawheight=&6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22& data-original=&/a7fbede3a1db5ebc2b500a409f36c7f8_r.jpg&&&br&&u&第77届奥斯卡最佳纪录片。&/u&&br&我在周游世界的时候去那么多孤儿院,贫民窟,也是有点受此影响。在印度和巴西的孤儿院里,也确实真的体会到了影片中所说的教孩子摄影的感觉。&br&影片讲述了一个纽约新闻记者教加尔各答红灯区的孩子摄影的故事,&u&摄影成为一种改变人命运的可能性。&/u&让片中7个小主角拿着相机去记录他们身边的世界。实际上,正是这4个女孩、3个男孩给整部纪录片带来了迷人而深藏启发性的画面,并以独特视角呈现了红灯区的拥挤人潮以及流光溢彩背后不为人知的瞬间。他们住在最污秽、看似绝望的世界。这群孩子拍的照片不仅展现过人观察力与天份,更反映出一种更伟大、激励人心、撼动社会的真实面相:艺术确是一股解放心灵、赋予才能的极大力量。&br&&br&&b&推销员 Salesman(1968) &/b&&br&&img src=&/dfb2e16653fed57c5ce804a_b.jpg& data-rawwidth=&306& data-rawheight=&435&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06&&&br&&b&梅索斯兄弟&/b&的代表作。本片追踪四个“美中圣经公司”的销售代表在波士顿与佛罗里达销售区域工作的情形。保罗是本片的焦点,他挣扎于生存的两难境地,却一直充满乐观,运用各种或哄或骗的技巧来推销《圣经》。&br&&br&&b&阿黛尔雨果的故事(1975)&/b&&br&&img src=&/b0c14063fec9eacdd4b0c4_b.jpg& data-rawwidth=&400& data-rawheight=&574&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400&&&br&&b&特吕弗&/b&拍摄的传记片。根据法国文学巨匠维克多·雨果之女阿黛尔·雨果的经历改编。为追求年轻的英国军官平松,阿黛尔从法国跑到美洲,然而平松却表现得十分冷漠。阿黛尔却近乎“丧心病狂”地继续爱着这个不再爱她的男人,最终在法国孤独终老。&br&&br&&br&&b&追踪型:&/b&&br&&b&篮球梦 Hoop Dreams (1994)&/b&&br&&img src=&/301ab46bdd89f9ee7f0e4c26f6dc2c5c_b.jpg& data-rawwidth=&250& data-rawheight=&350&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50&&&br&&br&&u&国际纪录片联合会大奖在内的12项大奖 1994年最佳纪录片&/u&。&br&此片花费六年的时间拍摄,讲述两个来自芝加哥贫民区的黑人少年追逐篮球梦的过程。&br&[M] 多种对比。William,Arthur, William哥哥,父亲。除了篮球为中心之外,还潜移默化穿插了许多对制度的探讨。&br&&br&&b&音乐人生 (2009)&/b&&br&张经纬导演,台北金马最佳纪录片,香港电影评论学会最佳电影,香港金像奖&br&10年间分两次跟拍钢琴神童黄家正的成功、失败,和终极目标思考,如何做一个“人”。&br&&br&&br&&b& 寻找小糖人(2012)&/b&&br&&img src=&/30fdc1f651a556c1c756f1_b.jpg& data-rawwidth=&160& data-rawheight=&220&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160&&&br&&u&2013年奥斯卡最佳纪录片奖。&/u&讲了美国民谣歌手罗德里格斯的传奇故事。20世纪70年代初,罗德里格斯在发行了两张反响一般的专辑之后便在流行乐坛消失匿迹,没有名,没有钱,做苦力活,甚至传出了自杀的消息。&br&但在千里之外的南非,他的歌却影响了一代人。本片讲述的就是两位罗德里格斯的铁杆乐迷寻找他的过程。&br&&u&我觉得这种戏剧性本身基本就已经为纪录片的成功奠定了一个坚实基础了。&/u&&br&&u& 不过就纪录片本身而言,我觉得有些地方有点过于设计的感觉。&/u&&br&&u&哦,后来,这个片子的导演本人在拿奖后一年,抑郁症自杀。&/u&又是另一个戏剧性了。&br&&br&&br&&br&&br&&b& 人生七年 Seven Up (1964开始)&/b&&br&&img src=&/fee347d79beeac2dca95_b.jpg& data-rawwidth=&270& data-rawheight=&405&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70&&&br&本部纪录片是导演迈克尔·艾普特从1964年开始拍摄的纪录片系列。&br&迈克尔·艾普特在1964年为英国BBC电视台拍摄了记录片《7 Up》,采访来自英国不同阶层的十四个七岁的小孩子,他们有的来自孤儿院有的是上层社会的小孩。此后每隔七年,艾普特都会重新采访当年的这些孩子,倾听他们的梦想,畅谈他们的生活。人生的轮回从这十四个七岁的孩子真实生活开始,他们天真无邪的脸上写满对生活的憧憬和渴望。“七岁看老”,在这童言无忌的问与答中,人生七年又七年,震撼上演。 &br&1964年,导演迈克尔·艾普特首拍此纪录片时,还是只是个助手。此后在他的不断努力下,积累了丰富的拍摄经验,成为知名导演。&br&&u& 七年里,什么都变了,好像什么又都没变。&/u&&br&&br&&br&&b& 安托万五部曲&/b&&br&&b&四百击
1959 &/b&&br&&img src=&/af46d8ab0bc05e848d5d3c_b.jpg& data-rawwidth=&300& data-rawheight=&421&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00&&&br&&b&安托万与克莱特
1962&/b&&br&&b&偷吻
1968&/b&&br&&b&婚姻生活/床笫风云
1970&/b&&br&&b&爱情逃跑
1978&/b&&br&&b&特吕弗&/b&&u&用了20年时间,用同一个主演,来演绎同一个角色的五个人生段落。&/u&作为影迷的你在每一个段落时,当然都能回想起上一次的起始和停止,获得感动。&br& 大半生都在作特吕弗影子的让.皮埃尔.莱奥,他从十四岁起就开始主演特吕弗的影片《四百击》,这个面容苍白,看来心灵敏感尔脆弱的安托万,酷似特吕弗。当特吕弗突然逝世后,莱奥陷入了非常严重的认知危机,虽然他曾经也尝试过不再演特吕弗的影片,他意欲摆脱特吕弗,甚至见面也不打招呼。&br&
日,特吕弗因为脑癌告别人世,关于他的一切现在都已经成为了永恒。让.皮埃尔.莱奥不得不依靠药物来维持他和这个世界的平衡, 他主动入住一家精神病院,并一度不愿出来。他最长的时间在那里呆过两年,现在也经常进去,医生对这样的独一无二的病例也很感兴趣:一个人在三十多年中一直充当别人的影子,在那个“别人”去世之后,心理会如何变化?&br&
“特吕弗老爹的离去,等于世界不见了一半,或者,完全消失了。”&br&&u& 同一个导演、同一个主演、同一个角色,用电影相伴20年,电影史上都算罕见。&/u&&br&&br&&br&&br&&b&少年时代(2014)&/b&&br&&img src=&/fc5cd6122bb_b.jpg& data-rawwidth=&367& data-rawheight=&220&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67&&&br&&a href=&/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如何评价电影《少年时代》(Boyhood, 2014)? - 陈兔虫的回答&/a&&br&没有公路的公路片,Richard 或许讲掉了韩寒想讲的故事吧.&br&一个真实的少年,与他周遭的所有角色及扮演者,同步成长了十二年,导演在其中割开若干切糕, 拼凑成了一个,我想,公平点说,以处理及呈现方式叫“神作”,影片内容本身叫“过誉”,中和一下,还是可以叫做杰作吧。&br&在那里,角色和演员的界限被真实时间消弭了,不同于化妆特效,达到了一种微妙的平衡。你不自觉就容易处在某种假象中,整个环境的自然变化,从翻盖到 IPHONE,从小布什到奥巴马,从 GTO 到 SUV,从洗印到尼康 D40,从哈利波特到暮光之城,当然这都只是技法,什么电影都能做到,但角色(演员)的自然成长,却是真真切切能混淆故事和真实,&br&&u&好的电影,当然可以传达一种生命力,但很少能幻化成生命本身&/u&,因为你最多能演活一个“程蝶衣”,你也可以变成程蝶衣,但你永远没法让观众相信你就是程蝶衣。&br&可是对于《少年时代》,你在真实与故事的渐近线上,你在十二年的每一个暑假里,扮演着是时的自己。彼时的柯尔特兰就成了这个梅森。没有演技,在这里成了最好的演技。这&u&种无形的压迫感不仅裁缝了琐碎,也把溜来溜去的变化缝补成一条溪流。即使你未必那么有代入感,也完全能顺流而下,少有造作,不觉突兀。&/u&&br&&br&&b&给我庇护 Gimme Shelter(1970) &/b&&br&Rolling Stones演唱会杀人事件&br&&br&&b&迈克尔摩尔:&/b&&br&这老胖子,我不能说喜欢或认同,不过他的纪录片看起来都是很爽的。而且他确实应该也是最赚钱最成功的当代纪录片导演之一了。&br&&img src=&/4fb435ae15_b.jpg& data-rawwidth=&460& data-rawheight=&28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60& data-original=&/4fb435ae15_r.jpg&&&br&&b&资本主义:一个爱情故事 Capitalism: A Love Story(2009) &/b&&br&2009威尼斯小金狮&br&&img src=&/4e560c462fce44d35c326f_b.jpg& data-rawwidth=&155& data-rawheight=&220&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155&&&br&&b&华氏911 &/b&&br&2004戛纳电影节竞赛单元.&br&&img src=&/83a54aaa644559bdf89ff2de67fdd493_b.jpg& data-rawwidth=&664& data-rawheight=&88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64& data-original=&/83a54aaa644559bdf89ff2de67fdd493_r.jpg&&&br&&br&&b&罗杰和我 &/b&&br&&br&&br&&b&科伦拜校园事件 Bowling for Columbine
&/b&&br&&img src=&/a80d9a4e214ca1a2c28be_b.jpg& data-rawwidth=&476& data-rawheight=&6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76& data-original=&/a80d9a4e214ca1a2c28be_r.jpg&&&br&&u&2003奥斯卡最佳纪录片,2002戛纳特别奖&/u&。他的作品中我最喜欢的一部。讲当时著名的美国校园枪击事件的。&br&同事件的很有名的一部电影是&b&格斯范桑特&/b&的经典代表作&b&《大象》&/b&,2003年戛纳电影节金棕榈奖。&br&&br&&b&环境生态影像类&/b&&br&&b&海豚湾(2009)&/b&&br&&img src=&/410fec96bd59a60e99bfef378b07706c_b.jpg&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8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410fec96bd59a60e99bfef378b07706c_r.jpg&&&br&2010奥斯卡最佳纪录片。但我个人觉得一如既往的绑架观众型的纪录片。&br&&br&&br&&b&帝企鹅日记 (2005)&/b&&br&&img src=&/251d19d62cd6306fea30c6be65f2b241_b.jpg& data-rawwidth=&207& data-rawheight=&220&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07&&&br&2006年奥斯卡最佳纪录长片 &b&吕克·雅克&/b&。企鹅穿越南极,生命的传承。&br&&br&&br&&b&迁徙的鸟 (2001) &/b&&br&&img src=&/8ce3fa90ad3315c2daa063b0_b.jpg& data-rawwidth=&165& data-rawheight=&220&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165&&&br&2003奥斯卡最佳纪录片提名。能把一部科教性质的影片拍得如此完美,如同一首优雅的抒情诗,堪称奇迹。影片获法国电影凯萨奖最佳剪辑、最佳音乐等多项大奖,贝汉赢得最佳新锐导演奖.&br&&br&&br&&b&地球公民Earthlings (2005)&/b&&br&&img src=&/86e0f1deb9f488ef8564a2_b.jpg& data-rawwidth=&297& data-rawheight=&444&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97&&&br&&u&圣地亚哥电影节最佳纪录片、2005年波士顿国际电影节独立制片电影最佳内容奖、2005年艺术行动者电影节最佳纪录片奖。&/u&系统全面地揭露了当今人类是如何大规模地屠杀和虐待动物。&br&&br&&br&&b&天地玄黄Baraka(1992)&/b&&br&&img src=&/163ebdc4a07b131e10d3d8d8c19c7bb0_b.jpg& data-rawwidth=&400& data-rawheight=&592&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400&&&br&影片在刚推出时评价极高,&u&&b&被一些疯狂的影评家称为“二十世纪最伟大的纪录片”。&/b&&/u&以地球与人类的进化,及人类与环境的关系为题材的纪录片。导演走遍全球二十四国拍摄,全片只有音乐与影像,并无对白。 &br&&br&&b&尘与雪(2005)&/b&&br&&img src=&/a862e091ea9a4bb_b.jpg& data-rawwidth=&342& data-rawheight=&220&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42&&&br&每隔几年肯定会有这样类型的大部头出来。&b&天地玄黄,轮回&/b&,都是如此。共同特点是每一帧都是摄影作品。然后组接起来后,会自然而然呈现某种意义,比如对生命的礼赞,对自然的敬仰,对社会的嗟叹,都是如此。&br&&u&简单说,就是每一个镜头的组接未必有完整的意义,但成片后一定会有很强的整体性。&/u&&br&估计不是我会选择制作的纪录片风格,不过确实很美,所以列了这么几部。&br&羽变火,火变血,血变骨,骨变髓,髓变尘,尘变雪。生命周而复始,生生不息。这是一次对自然的无上赞颂。&br&&br&&br&&b&海洋 Oceans (2011)&/b&&br&&img src=&/d2f1b4cb4f3cb_b.jpg& data-rawwidth=&449& data-rawheight=&6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49& data-original=&/d2f1b4cb4f3cb_r.jpg&&&br&和鸟的迁徙一样,&b&雅克贝汉的&/b&作品。品质保证。&br&耗时五年,耗资5000万欧元,动用12个摄制组、70艘船,在全球50个拍摄地,有超过100个物种被拍摄,超过500小时的海底世界及海洋相关素材,&u&当时是史上投资最大的纪录片。&/u&&br&&br&&b&轮回Samara(2011)&/b&&br&&img src=&/db8aafae4aa0e_b.jpg&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25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db8aafae4aa0e_r.jpg&&&br&又一部天地玄黄类型的影片,每个镜头都美到爆,像明信片。&b&宗教成为穿插在自然世界、文明社会里的隐线,把这个片子的永恒感提了上去。&/b&&br&5年拍摄,足迹遍布五大洲25个国家, 2012年&u&柏林国际电影节影评人最佳纪录片奖。&/u&&br&&br&&br&&br&&br&&b&浮生一日 Life in a Day (2011)&/b&&br&&img src=&/ed3e5ce0b4fda9b97b96f3_b.jpg& data-rawwidth=&980& data-rawheight=&25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80& data-original=&/ed3e5ce0b4fda9b97b96f3_r.jpg&&&br&创作形式上有点意思,就是可以上网发你的拍摄内容,某一天的某一个时间段的拍摄内容,最后剪辑成片。&br&不过更有意思的是,好像没有中国人的片段,因为都上不了 youtube 所以不知道吧。不过我当时好像也受邀发过一段奶奶的视频。&br&两位奥斯卡金像级大导演雷德利·斯科特(Ridley Scott)和凯文·麦克唐纳(Kevin Macdonald)-联同全球最大影片分享网站YouTube破天荒合作,并得全球网民掌镜,在日,以「爱」和「恐惧」为题,集体创作了80,000段,共4,500小时的影片。 &br&一部以“爱和恐惧”为主题的电影,来自五大洋七大洲的创作,网罗世界万象的题材,获得了192个国家网友的支持,收集了八万多人趣味盎然的镜头,见证这时间囊里的一日人生的生活片段。&br&&br&&br&&b&宇宙,穿越时空的冒险:Cosmos:A Space Odyssey (2014)&/b&&br&&img src=&/f8a710990abf211d5f1b0cb_b.jpg& data-rawwidth=&501& data-rawheight=&71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01& data-original=&/f8a710990abf211d5f1b0cb_r.jpg&&&br&我记得还有个原版的,很老了。这次估计又是重制,显然设备和制作格外精良。&br&13集科学纪录片,由Fox电视网和国家地理频道联合制作,该节目是大受好评的黄金时段科教节目《Cosmos: A Personal Voyage》的续篇,节目中将重点解释「自然法则」、「时间与空间」、「人与宇宙」等问题,让观众见识一些令人难以置信的宇宙现象。 该节目的许多画面都采用最先进的电视特效绘制,无论宏观场景还是微观场景都令人叹为观止。著名天体物理学家Neil deGrasse Tyson博士担任该节目的解说。&br&&br&&b&大师影像&/b&&br&&b&小津安二郎:东京之宿 东京物语 晚春&/b&&br&&img src=&/cc382ef4f3b16ce879cf49b_b.jpg& data-rawwidth=&298& data-rawheight=&220&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98&&&br&最佳日本电影与外国电影TOP10”榜单中,小津安二郎的《东京物语》击败《七武士》夺得最佳日本电影称号。&br&&br&&b&小川绅介
&/b&&br&&b&三里塚, 第二防线的人们&/b&
纪录片史上的经典之作&br&&br&&b&持摄影机的人 &/b&&br&“电影眼”理论的创始人吉加o维尔托夫(Dziga Vertov)的代表作。在这部具有里程碑性突破意义的纪录片中,维尔托夫首次使用了二次曝光、快进、慢动作、画面定格、跳跃剪辑、画面分割等前卫剪辑手法,并采用了仰角、特写、推拉镜头等新颖的拍摄手法,并制作了一段定格动画。&br&&br&&b&尤里斯伊文思
Joris Iven &/b&&br&《雨》The Rain,《桥》The Bridge ,《英雄之歌》Song of Heros
《四万万人民》&br&“飞翔的荷兰人”从13岁就开始拍摄电影,有“先锋电影诗人”之美誉。《桥》和《雨》以其深邃的诗意和清新的风格被公认为欧洲先锋电影的代表作,是这个时期实验电影中最具持久生命力的纪录片。 《塞纳河》荣获当年的法国戛纳国际电影节纪录片“金棕榈”奖&br&&br&&b&莱妮·里芬斯塔尔 Leni Riefenstahl&/b&&br&纪录电影《意志的胜利》是电影理论家人人都会讲到却又个个笔伐的经典之作。二战后连遭几个国家数次受审,受尽牢狱之灾。在世人的诅咒中,这位年过五旬的女人以照相机为伴深入非洲的黑人部落,几本画册使她成为不折不扣的专业摄影师;八旬的她又对海底五彩绚丽的世界迷恋不已&br&1933年拍摄了纪录片《意志的胜利》(Der Sieg des Glaubens ),描写纳粹党在纽伦堡执政,显示出她在电影上的过人才华。1936年,她拍摄了描写1936年柏林奥运会的《奥林匹亚》(Olympia,1936),该片在电影技术上的创新始终被认为是电影史上最重要的影片之一,而其拍摄动机却让这部杰出影片成为服务于纳粹政府的法西斯美学的代表作品。&br&&br&&b&夜与雾 Nuit et brouillard
&/b&&br&阿伦雷乃 三十分鐘,是一套关於波兰奥斯维辛集中营的特辑。&br&&br&&b&浩劫 Shoah(1985)&/b&&br&&img src=&/799eed6d677d39965dc3caad3fefdf9d_b.jpg& data-rawwidth=&468& data-rawheight=&69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68& data-original=&/799eed6d677d39965dc3caad3fefdf9d_r.jpg&&&br&忘记了多少时间,8小时,讲纳粹的。特别棒。比起什么南京,哎,不提也罢。&br&&br&&b&一条安达鲁狗(1928) &/b&&br&&img src=&/912a999d82da62dee400582d_b.jpg& data-rawwidth=&363& data-rawheight=&220&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63&&&br&最早的超现实影片, 文艺青年必备。全片基本无逻辑。本片是著名的超现实画家达利和著名导演布努艾尔合作的产物。它叙述了一个白日梦.&br&其实我全片最记得的也就是这个割眼睛的画面了。&br&&br&&b& 柏林,城市交响曲(1927)&/b&&br&在默片时代把节奏感完美呈现出来的感觉。&br&&br&&b&北方的纳努克(1922)&/b&&br&Nanook of the North
纪录片电影开山之作&br&&b&无粮的土地&/b&&br&&b&裸岛&/b&&br&&br&&br&&br&&b&其他&/b&&br&&b&中国纪录片获奖&/b&&br&&b&王兵的《铁西区》、李一凡《淹没》&/b&各获得了6个电影节的纪录片大奖。&br&&b&陈为军&/b&&br&&b&《好死不如赖活着》 &/b&英国国家最佳纪录片奖。&br&&b&《请为我投票》(2007)&/b&&br&陈为军的,挺有趣的,很有中国特色。 入围2008奥斯卡纪录片,2008年亚什兰独立电影节最佳纪录片奖、2008年芝加哥国际儿童电影节成人评委会金奖。讲述的是武汉市常青第一小学三年一班的一次班长选举,老师要同学们以民主投票的方式来选出自己的班长,强调民主的概念。这场班长之争慢慢的演变成家长在背后出谋划策,用各种方法来打击对手,收买人心等。&br&&br&&br&&b&贾樟柯&/b&艺术家三部曲(&b&《东》《无用》&/b&都获得威尼斯电影节纪录片奖,&b&《三峡好人》&/b&威尼斯最佳影片,好莱坞最佳外语片,《公共场所》法国马赛国际纪录片电影节最佳影片,《海上传奇》蒙特利尔纪录片电影节大奖,迪拜国际电影节纪录片单元金奖。《二十四城记》&br&&b&赵亮《罪与罚》&/b&南特三大洲电影节大奖,&br&&b&《流浪北京》&/b&,中国纪录片之父吴文光山形电影节小川绅介奖等等: &br&&b&徐童,游民三部曲:&/b&《麦收》、《算命》、《老唐头》&br&&b&《1428》&/b&杜海滨,讲那个大地震的,很正常,拿了奖,然后国内不能放映。他早期的《铁路沿线》其实是我比较早接触的,没想到后来就开始合作了。&br&&br&&b&高三(2005)&/b&&br&很多经历过的人可能会喜欢吧,我觉得还好。&br&&br&&br&&b&沿江而上 (2007)&/b&&br&张侨勇,加拿大出了些华裔纪录片导演,讲三峡的。&br&&br&&b&归途列车(2010) &/b&&br&&img src=&/fec15ea01fb6f439d79a08eb647d655a_b.jpg& data-rawwidth=&450& data-rawheight=&63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50& data-original=&/fec15ea01fb6f439d79a08eb647d655a_r.jpg&&&br&范立欣:《我就是我》的导演。 艾美奖最佳纪录片,讲春运的。&br&2011年在船上,过太平洋的时候放映了沿江而上和归途列车,耶鲁、哈佛的一些老教授们都喜欢跑来问我,Max,is that true?所以国外对这类影片始终是很有消化力的。&br&&br&&b&千锤百炼 (2012)&/b&&br&&img src=&/b5d008da10a81abe80ead900_b.jpg& data-rawwidth=&158& data-rawheight=&220&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158&&&br&张侨勇,讲中国的拳击手的,不是那么好拍,尤其是乡村里的那种,能做到这么自然真不容易。&br&&br&&b&看见台湾(2013)&/b&&br&&img src=&/c8de7b4e3ba16f0fc8561d_b.jpg& data-rawwidth=&640& data-rawheight=&37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0& data-original=&/c8de7b4e3ba16f0fc8561d_r.jpg&&&br&全程航拍,也是醉了。有点小感觉&u&。2013金马奖最佳纪录片。&/u&&br&影片耗资总计9000万新台币,可说是台湾纪录片影史以来拍摄成本最高的电影。导演齐柏林花费近三年时间拍摄,累积400小时直升机飞行时数。全片以航拍鸟瞰视角将台湾呈现在大银幕上。&br&&br&&b&女人那话儿(2000)&/b&&br&&img src=&/1d4b24728dfa2171abc065bcb9140154_b.jpg& data-rawwidth=&250& data-rawheight=&350&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50&&&br&黄真真一举成名的代表作,找来“性女”钟爱宝(见下一部推荐)、导演许鞍华、过气艳星、名模及港姐各不同范畴女性讲述对爱情观等,是一部完完全全的女性题材电影。&br&一堆香港女人在那里聊天的纪录片。相当部分的镜头是真实情境,譬如性工作者提供性服务的全过程,因而也被香港定为三级片。&br&&br&&b&性女传奇(1995) &/b&&br&其实我觉得就是个A 片。World's Biggest Gang Bang是高·路易斯1995年拍摄的一部纪录片。讲述了一位南加州大女学生安娜贝尔(郭盈恩——后以性女钟爱宝出道),为了挑战金氏世界纪录,不惜牺牲演出。影片中安娜贝尔10小时内与90多个男性发生251次性行为而成名并创造世界纪录,&br&&br&&b&Brain Cox的奇迹系列&/b&&br&&img src=&/baf229fb4dc32e034df67e_b.jpg& data-rawwidth=&426& data-rawheight=&55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26& data-original=&/baf229fb4dc32e034df67e_r.jpg&&&br&讲科学的帅哥好孩子。&br&&br&当然也就还有&b&和霍金一起看宇宙&/b&什么的。&br&&b&大国崛起&/b&&br&&b&公司的力量&/b&&br&&b&华尔街&/b&&br&&b&难以忽视的真相,全球变暖的大骗局:&/b&&br&算不上太认同,但是可以看看玩玩。&br&&b&抢救切尔诺贝利&/b&&br&&b&美丽中国&/b&&br&&b&日本如何走向强国&/b&&br&&b& 隐秘王国&/b&&br&&b&冰冻星球&/b&&br&&b& 中国,一个世纪的革命&/b&&br&&b&中国人来了&/b&&br&挺有趣的,大家好像都感觉中国人要开始抢地盘的感觉。&br&&b&故宫&/b&的一堆,好像还有什么&b&故宫遇上卢浮宫&/b&,当时看过,有点扯。&br&&b&伟大的卫国战争&/b&&br&&br&&br&&b&还有一些当然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不能列出来的纪录片,其实也是很不错的。&/b&&br&&br&&br&&b&——————————&/b&&br&&b&我为什么要做纪录片? 因为原来还是有那么多人愿意看吧。&br&&a href=&/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为普通人拍纪录片,如何才能让没有经验被拍摄者忽视镜头,更加自然的表达? - 陈兔虫的回答&/a&&br&&br&&a href=&/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有没有哪个瞬间让大家觉得浮生若梦,弹指百年? - 陈兔虫的回答&/a&&/b&&br&&br&其他:&br&&img src=&/d065f66ecef494acadc643_b.png& data-rawwidth=&204& data-rawheight=&188&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04&&
我为什么要做纪录片? 看到这篇古早的文字突然多了几千赞,我觉得我知道了答案。————————开…
这个问题,直接找各种订票网站软件,一对比就知道了啊。&br&&br&选亚航吧,从吉隆坡转机。&br&&br&&a href=&///?target=http%3A//&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www.&/span&&span class=&visible&&&/span&&span class=&invisible&&&/span&&i class=&icon-external&&&/i&&/a&
这个问题,直接找各种订票网站软件,一对比就知道了啊。选亚航吧,从吉隆坡转机。
有个TED演讲简直是为这个问题量身订做的。&br&&br&The first 20 hours-How to learn Anything.
Josh Kaufman at TEDxCSU&br&&br&首先,可能有些地方中文表达不够精到,所以我会尽量听写引用原文,同时引用原文之后尽量用中文过渡,方便英文不太好的知友理解,英文好的知友可以直接拉到末尾,有Youtube链接,同时我也Down了高清的下来放Youku了,Josh Kaufman演讲极有感染力,你们就不用听我废话了。&br&&br&同时我也会在我自己&b&深有体会&/b&的point加上自己的理解,见笑了。&br&&br&首先作者澄清了一件事:&br&&br&&blockquote&what &i&outlier &/i&actually say is:it takes 10000 hours to get to the top of an ultra competitive field
in a very narrow subject. Thats what that means.&br&&br&&b&but here is what happened.&/b&&br&After &i&outlier &/i&came out, 10000 hours rule was everywhere.&br&but the message, it takes 10000 hours to get to the &b&top&/b& of an ultra competitive field became it takes 10000 hours to become an &b&expert,&/b&which became it takes 10000 hours to become &b&good, &/b&which became it takes 10000 hours to &b&learn&/b&.&br&But its not true.&/blockquote&&br&就是10000小时理论其实是&b&你需要花10000小时才能做到极致,做到行业顶尖,后来却被理解成需要花10000小时去学习。&/b&&br&&br&然后就是我们耳熟能详的理论了,学习时间和学习效果有边际效用递减的关系。&br&&br&&img src=&/48d47b13f2c157afa6b2aabb253a6b62_b.jpg& data-rawwidth=&913& data-rawheight=&69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13& data-original=&/48d47b13f2c157afa6b2aabb253a6b62_r.jpg&&&br&&br&Josh 通过实践,发现:&br&&br&&blockquote&if you put 20 hours of focused deliberate practice into whatever you want to learn. you would be shocked how good you are.&br&&/blockquote&&br&&b&你想学什么技能,只要你有规划,用心思的投入20小时左右去学,你会被自己的表现震惊的。&/b&&br&&br&然后就是重点了。&br&&br&&blockquote&There is way to practice intelligently,There is way to practice efficiently that will make sure you invest those 20 hours in the most effective way you possibly can. &/blockquote&&br&(因为知乎技术宅众多,以下我就结合我5 hour从零自学PS学到基本满足我需求的程度的经历来理解Josh的理论好了,方便大家理解)&br&&br&&img src=&/0f05db88aa147_b.jpg& data-rawwidth=&1109& data-rawheight=&64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109& data-original=&/0f05db88aa147_r.jpg&&&br&&b&1.Deconstruct the skill.&/b&&br&&img src=&/e6e62c4b5f385e_b.jpg& data-rawwidth=&1017& data-rawheight=&64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17& data-original=&/e6e62c4b5f385e_r.jpg&&&br&&ol&&li&想明白你真的想学的是什么?&/li&&li&很多我们想学的skill,其实是很多小一点的skill的集合。每个小部分都有自己的要求。如果&b&你能想明白这些小的skill里面,那些小的skill能帮助你达到你的目标&/b&,你就可以先学习这些小的skill,如果你能先学会这些最重要的东西,你就能在最短的时间提升自己的表现。&/li&&/ol&&br&例子来了:&br&&br&我学习PS的时候,其实主要需求是做海报,偶尔PPT展示需要做几张图,自己有时候参加各种东西做project需要做logo等,参加项目P张网页图等,而我发现我自己是走简洁风的,所以在PS那么多Skill里面,我只需要学习:&br&&br&&b&1.图层的概念&/b&&br&这是最最核心的,大概15Min 我才做到真正理解,当时查了很多资料,甚至拿了几张纸比划了一下。&br&&br&&b&2.如何添加字体&/b&&br&这个相对easy,几秒钟搞定。&br&&br&&b&3.抠图&/b&&br&相对难一点点,不过如果对图层的概念有深刻理解,也不算难。&br&&br&&br&&b&2.Learn Enough to self-correct&/b&&br&&br&&br&&img src=&/1f62cc2ff0fb_b.jpg& data-rawwidth=&1221& data-rawheight=&65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21& data-original=&/1f62cc2ff0fb_r.jpg&&&br&&br&&blockquote&Learn just enough so you can actually practice and self-correct&br&&/blockquote&&br&&blockquote&Learning is a way to become better and better, make mistake
and self-correct.&/blockquote&&br&作者举了个栗子,如果你想学编程,不要给自己买20本书然后告诉自己“等我读完这20本书就开始编程”。不要这样,你开始只要学到你&b&足以练习并足以自己纠错的程度&/b&就好了。&br&&br&还是PS的栗子,当时我也找了几本书看,但我&b&从没想过要把书读完&/b&,我只是找了上一步中我发现我需要的skill学习。&br&&br&&b&3.Remove practice barriers.&/b&&br&&br&&br&&img src=&/df656b7b8fccbd7b267f4_b.jpg& data-rawwidth=&1207& data-rawheight=&63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07& data-original=&/df656b7b8fccbd7b267f4_r.jpg&&&br&&br&简单的说就是&b&排除一切干扰。&/b&电脑电视游戏小说,等等等等。&br&&br&这个就不举栗子了,楼主从来就没被这些干扰过,偶尔沉迷知乎后来听知友的建议装了WasteNoTime之后也不沉迷了。。&br&&br&&b&4.Practice at least 20 hours.&/b&&br&&br&&img src=&/b6201da07eeabaaffdffa_b.jpg& data-rawwidth=&1054& data-rawheight=&6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54& data-original=&/b6201da07eeabaaffdffa_r.jpg&&&br&作者发现你学习任何skill的时候都会有一个叫做“&b&frustration barrier&/b&”的东西干扰你,在你没有学到一定程度之前,你可能不会有任何突破,但是一旦你过了这个frustration barrier,一切就像打通了任督二脉一样美好(你找谁?我是任督二脉。)用咱中国人的话说就是&b&开窍&/b&了。&br&&br&所以&b&一开始见不到效果的时候不要放弃,一定坚持20h(这个应该只是估计值,你可以理解为你能投入的最大时间/精力)左右看看效果。&/b&&br&&br&&br&&br&&br&这个也不举栗子了,相信大家都能理解。&br&&br&&br&最后,Josh Kaufman 欢快的用他刚20h学会的(小吉他?)给大家奏了一曲(各种串烧,我听出来的有泰坦尼克主题曲,I'm yours,和Taylor 小美女的一首歌)&br&&br&&img src=&/ecff42cf9a24dc709e89cd2b_b.jpg& data-rawwidth=&993& data-rawheight=&54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93& data-original=&/ecff42cf9a24dc709e89cd2b_r.jpg&&&br&我也用5个h学会的PS做了一些勉强能看的东西。&img src=&/267ac39fe36cbccc61753_b.jpg& data-rawwidth=&478& data-rawheight=&14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78& data-original=&/267ac39fe36cbccc61753_r.jpg&&&br&&img src=&/dc318d63cb62d8a2bbb7_b.jpg& data-rawwidth=&623& data-rawheight=&46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23& data-original=&/dc318d63cb62d8a2bbb7_r.jpg&&&br&最后是原演讲视频 &br&墙外地址:&a href=&///?target=http%3A///watch%3Fv%3D5MgBikgcWnY&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span&&span class=&visible&&/watch?&/span&&span class=&invisible&&v=5MgBikgcWnY&/span&&span class=&ellipsis&&&/span&&i class=&icon-external&&&/i&&/a&&br&墙内地址:&br&&a href=&///?target=http%3A///v_show/id_XNTg2NzQyNTM2.html&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The First 20 Hours -How to Learn Anything Josh Kaufman&i class=&icon-external&&&/i&&/a&&br&&a class=&video-box& href=&/v_show/id_XNTg2NzQyNTM2.html& target=&_blank&&
&img class=&thumbnail& src=&/1EEBBA92F69F72D-6F71-F17B-AF390&&&div class=&content&&
&div class=&title&&The First 20 Hours -How to Learn Anything Josh Kaufman&span class=&z-ico-extern-gray&&&/span&&span class=&z-ico-extern-blue&&&/span&&/div&
&div class=&url&&&span class=&z-ico-video&&&/span&/v_show/id_XNTg2NzQyNTM2.html&/div&
&/a&我的其它回答:&br&&a href=&/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如果一辈子无法赚大钱成大事业,那我为什么还活着? - Liu Cao 的回答&/a&&br&&a href=&/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听过刘欢《西方音乐史》的同学,对他的课有什么评价? - Liu Cao 的回答&/a&&br&&br&金融相关:&br&&a href=&/people/tsauliu/topic//answers& class=&internal&&Liu Cao 在话题 金融 下的回答&/a&
有个TED演讲简直是为这个问题量身订做的。The first 20 hours-How to learn Anything. Josh Kaufman at TEDxCSU首先,可能有些地方中文表达不够精到,所以我会尽量听写引用原文,同时引用原文之后尽量用中文过渡,方便英文不太好的知友理解,英文好的知友可…
21160 人关注
1744 个回答
19582 人关注
400 个回答
3713 人关注
1653 人关注
475 人关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featurepoints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