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Z45plz07自行火炮炮性能如何在世界上排名如何

对于同一武器自用型和对外军售的差距在哪里?
按投票排序
这个问题其实是很复杂的,我们知道,武器是极其特殊的商品,国家之间的军售往往并不纠结于武器系统性能本身,而在于政治、经济、外交之间的紧密程度,与国内政坛的政治斗争路线、技术转移程度、技术支援体系和训练体系、武器配套方面相容性问题也有密切关系。比如中国出再高的价钱也买不到F22,同样的,中国防空导弹物美价廉也没能攻破土耳其市场,其原因不言自明。对于已经销售的武器系统,自用版与外贸版有什么区别更是难以说得清。哪怕相同型号的武器出口不同的国家版本性能甚至都不一样,因此如果要逐条说明确估计够写出一本书了,军事强国(美国、苏/俄)对弱国出售的武外贸版器往往会进行各种性能限制阉割只有少数例外;欧洲中等强国对其他中等国力国家(欧洲武器的价格也往往坑爹,只能是有着相当强国力的国家才有钱买)出售的武器则很少阉割有时甚至会比自用版有所改进;我国军售份额占比这些年也是逐渐增加,不久之后可能会成为世界第三大武器出口国,出口武器的型号、性能比自用版往往低一些,或者将国内竞标中的淘汰型号拿出外售(比如珠海航展上那一大堆),当然也有诸如VT4主战坦克这样的高端产品。在这里我也只能举几个例子说个大概。-----------------------我是分割线-------------------盟国之间的军售:以近年来比较有代表性的F35为例,号称21世纪最大的战机项目F35以美国主导13国参与研制,其中最受我国关注的就是美日之间的F35合同。
日本空自的现役主力战斗机为三菱组装的 F-15J 和 F-4EJ。日本“自己研制”的 F-2 虽然也是战斗机,但主要担任对地对海攻击任务,而且还很新,不在
F-X 计划之内。F-15J 虽然也有年头了,但还有继续升级的余地,也有足够的剩余机体寿命。F-4EJ 的基本设计是 50
年代的东西,全盛时代是越南战争时期,已经相当老旧,尽管经过深度升级,还是难掩老态。更重要的是,战后日本已经习惯于在东北亚享有海空装备的技术优势,现有装备对于歼-10、歼-11
已经没有优势,对于以歼-20 为代表的中国新一代战斗机更是望尘莫及。日本曾长期恳求美国出售 F-22 战斗机,但美国出于种种原因,始终禁止向任何盟国出口
F-22。现在 F-22 已经停产,日本再也没有可能获得 F-22,只有退而求其次,在 F-18E、F-35
和“台风”之间选择下一代战斗机。这一选择很可能最终得到扩大,在 F-15J 退役的时候也用于接替 F-15J,据说最终订购批量有可能增加到 120
架以上。  F-X 计划虽然邀请 F-18E、F-35 和“台风”参加,但“台风”从一开始就没戏。“台风”对大改的苏-27 都没有多少优势,对歼-20
那样具有隐身、
超巡、超机动的第四代战斗机就更谈不上优势。“台风”的欧洲出身意味着战后一直使用美制战斗机的日本航空自卫队(简称空自)需要改变技术支援体系和训练体系,在机载武器配套方面也和现有的美制体系有相容性问题。战后日本在重大武器系统上没有使用欧洲技术的先例,“台风”几乎不可能得到采用。由于同样的原因,法国“阵风”索性放弃参加
F-X,没有必要陪太子读书。
日本防卫省对 F-X 计划的评估实行百分制,50 分为性能,22.5 分为价格,22.5 分为日本工业份额,5
分为售后服务。日本宣称洛克希德提供最好的售后服务,很难想象波音或者欧洲“台风”集团在售后服务方面会相差很多,但这毕竟只有 5 分,不是很重要。  日本宣称 F-35 价格最低,这是一个意外。日本宣称“台风”和 F-18E 需要改装美国空军标准的硬式空中加油,才能和日本的 KC-767J
加油机配合使 用,所以抬高了“台风”和 F-18E 的价格,使得 F-35 胜出。这是一个很牵强的理由。“台风”的价格可能很高,但 F-18E 的离厂价是
F-35A 的一半。美国法律规定,美国公司不得以低于向美国军队提供的价格向外国出售军事装备,因为美国军事装备的研制都含有纳税人的贡献。F-18E
加装硬式加油无论如何不可能使价格加倍,如何算出价格比 F-35 更高是一个迷。另一方面,KC-767J 加装软式加油很容易,意大利空军的 KC-767
就是用软式加油,和“台风”配合使用。日本 KC-767J 加装软式加油还有利于战时为美国海军 F-18E 加油,同时保留硬式加油能力还可以为美国空军和日本空自的
F-15、 F-16、F-2 加油。当然,和重开生产线的 F-2 的 1.93 亿美元单价相比,预计单价 1.27 亿美元的 F-35 是便宜很多了。  日本将参与制造 F-35 的 300 个主要部件中40%的制造。日本有可能放宽军品出口的限制,这样日本航空工业参与制造的部件可以整合到 F-35
的全球生 产,出口到其他国家的 F-35
上。洛克希德建议日本参加机翼和尾翼的制造,并建议日本建立一座总装厂。日本参与越多,投入越大,今后扩大订购的可能性就越大。相比之下,欧洲“台风”阵营愿意提供
95% 的技术,波音愿意提供 70-80% 的技术。从技术转让来说,F-35 的转让量是最低的。从 F-86F、F-4EJ 到
F-15J,日本一直保持了按技术转让许可从基本原材料开始制造完整战斗机的能力。F-35 将代表了日本不再具有这样的能力。日本宣称 F-35A 报价最低,原因竟然是 F-35A
不需要改装就能使用 KC-767 匹配意大利空军一定要郁闷了,意大利 KC-767
是怎么给意大利“台风”空中加油的呢?关于日本购买F-35的价格,可以说是众说纷纭,有说美国给日本的报价翻了一倍的,也有说一年上涨50%的,实际上这些说法都并不正确。  买东西前,首先要弄清,我买的是什么。  如果一个人说,我买的是飞机,那就大错特错了。以美国为例,所有的军事采购,购买的都是“武器系统”(Weapon
system)。这和买车不一样,一辆车,单价多少钱就卖给你多少钱;一架飞机,除了飞机本身的出厂价格,还有各种各样的费用。比如说,F/A-18需要购买各种吊舱,F-16需要购买头盔瞄准具,几乎所有的战斗机都要购买副油箱,还有备用发动机、其他备用零件,还有维护检测设备,还有训练支持设备,还有各种数据、手册、支持服务……这些都不是战机的“标配”,买不买,买多少,随你。另外,还有很多和这个项目相关的费用,比如研发费用,比如基建费用(新机库、新跑道等等),比如操作费用(包括燃油、导弹等武器、人员、支持、升级等等费用)等等,这些钱也可以算在一个战机项目里。这些不同的口径,除以战机的总数,都可以得到一个“单价”,但是,不同口径下的单价可以相差十万八千里。  以F-22项目为例:  重复性飞离价格(URF):1.45亿(当年币值,均值)  平均采购单价(APUC):1.91亿(当年币值)  项目获得单价(PAUC):3.58亿(当年币值)  因此,不要见到两个价格数字就拿来对比,要首先高清这两个价格分别对应的口径是什么。F-35是用来取代F-4EJ的,并不是日本的下一代主力制空战斗机  一般而言,政府、承包商给出的价格通常是飞离价格(Flyaway cost)或者重复性飞离价格(Recurring Flyaway
cost),这两个价格在大批量阶段基本上没有差别,本文不多作介绍。这个价格在国内也被称为出厂价格,一般只包括机体、航电、发动机,是飞机从生产厂转场飞行至军事基地时,整架飞机的价格,这也是“飞离”(Flyaway)二字的含义。通常飞离价格只用来评价有人飞机的价格,而不适用于无人机。  平均采购单价(Average Procurement Unit
Cost,APUC)是在飞离价格的基础上,增加了附件、初始备用件、支持设备的价格的平均,因此会比飞离价格明显高出一些。  项目获得单价(Program Acquisition Unit Cost
,PAUC)是一个项目所有的资金总数,除以所有生产出来的战机总数后的值。这个战机总数包括试飞用机和生产型。PAUC在APUC的基础上,增加了军事基建(机库等等),和研发、测试、评估费用两大块;对于F-22这样的生产数量小、研发费用高的项目,PAUC就会比APUC高出很多。  以上三个口径是美国国防部和其他政府机构最常用的三个口径,其他的口径还有很多,比如Weapon system cost、Life cycle
cost等等,本文不再一一介绍。  另外,我们还经常看到这样一种价格:一个采购项目,只公布了合同的总价,没有公布严格定义下的单价;但是,用合同总价除以采购数量,也可以得到一个单价;这个单价应该算作什么样的口径呢?——
哪个口径都是不是。不论是PAUC、APUC还是UFC、URF,都有着严格的定义;而用这种用简单的方法计算出来的价格,包含的内容往往难以确定,会有很大的误差。  比如,我们看看美国给韩国开出来的F-35A的报价:108亿美元60架,除一下就是1.8亿一架。但是,这个合同包含的东西都有什么呢?  它包含的内容有:  F135发动机,9台备用发动机;  电子战系统,  指挥,控制,通信,计算机和情报/通信;  导航和识别(C4I/CNI);  自主物流全球支持系统(ALGS);  自主后勤信息系统(ALIS);  全任务训练武器;  教学能力和其他子系统;  F-35独特的软件重新编程中心;  飞机转场和空中加油支持;  支持设备;  工具和测试设备;  通信设备;  飞机备件和维修部件;  人员培训和培训设备;  出版物和技术文件;  美国政府和承包商工程和后勤人员服务;  以及其他相关物流要素和程序支持  可以肯定的是,这肯定不是出厂价格(飞离价格),因为这比飞离价格包含的内容多得多;而且,其中有一些东西,比如软件重编程中心、以及转场空中加油支持等项目,都是美国自己计算APUC时所没有的。所以,拿着这种除出来的“单价”和其他“单价”互相对比,是极为不精确的。  这也就是为什么日本的F-35项目,100亿美元购买42架F-35A除出来的结果是2.38亿美元,但日本政府最后实际购买的“单价”是1.07亿美元(102亿日元)的原因
—— 日本政府公布的这个“单价”指的应当是“飞离价格”,是不能和这种“除法单价”相对比的。当然,这其中还有另一个重要的因素,购买的战斗机是哪一个批次。
众所周知,随着一件商品产量、生产速率的增加,价格就会逐步下降。战斗机其实也是这样。但是为什么我们印象中战斗机的价格一直在上升呢?因为,上升的是“目标价格”,而不是“实际价格”。一个军方的项目,会在项目开始工程研制的时候确定一个“目标单价”,这个价格是未来投入全速生产时的价格,或者是整个生产阶段价格的平均。由于人的天性总是会乐观地估计未来的问题,所以历史上绝大多数飞机最后的实际价格都会比当初的目标价格高出不少。哪怕是被誉为“成本控制典范的”超级大黄蜂项目,其最后的平均采购单价也比预期上涨了20%左右;而严重的项目如F-22,其平均采购单价上涨了109.7%(F-35仅上涨了45.5%;均不包含通货膨胀因素)。  而战斗机还有一个通常不为人知的价格,就是每批次的实际价格。由于军事采购项目通常不会对外公开,因此一般人很难知道每一批的具体价格。众所周知,战机的采购是以财年(FY)为单位的,每财年采购一个批次;那么这个批次就会有一个平均的价格。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F-35项目便得越发透明,这个价格也就被网民和媒体们挖了出来。而这个价格一般而言就是逐步下降的(仅限于近些年的一些采购项目,具体原因本文不详述)。  以F-22为例:其第一批次的平均飞离价格(URF)接近4亿一架,随着生产的逐步进行,产量、生产速率逐步提高,价格持续降低,最后达到1.3亿左右。前后加权平均起来,其整个项目的平均飞离价格就是1.45亿美元。  对于一些采购周期比较长的项目,还会出现这样一种状况:当生产到全速生产阶段(FRP)时,价格趋于稳定,但是,美元却在持续贬值,也就是说,东西本身的价值没变,但是1美元代表的价值更少了。因此,在价格曲线的后部,可能会出现价格的略微上涨,F-35项目就是这样:可以看到,从第一批次的2.5亿开始,到FY2014,F-35的单价已经降到了1.2亿左右,未来将持续下降到8000万左右;然后会因为通货膨胀、货币贬值的因素,而导致价格的持续略微上升。  尽管这一过程违背了大多数军迷的印象,但F-35从LRIP 1批次的2.5亿的URF,降到现在的1.2亿的URF,却是无可争辩的事实。  这就解释了这样两个问题:1、为什么日本买的F-35A比韩国贵;2、为什么日本第一批4架F-35的单价是1.07亿美元(102亿日元),第二批两架的单价却“上涨”到了1.58亿美元(150亿日元)。  ——因为,日本要从第二批次开始,自己生产F-35A。  我们知道,战机价格的下降是由于生产量的增加、工人的熟练程度增加导致的,那么,熟练工人生产出的战机的单价,必然低于非熟练工生产出的飞机——日本的工人就是“非熟练工”。这也就是为什日本F-35A的总的”除法单价“高于韩国的F-35:因为韩国不要求自己生产,他们的飞机是洛·马生产的。同时,日本的合同中可能还包括部分技术转让费用,但没有得到资料的证实。  同时,我们可以看到,日本自己组装的第一批F-35A的单价是1.58亿,明显低于洛马第一批的2.5亿的单价,因为,日本只负责一部分生产,而很多零部件生产商,还是那些原来给洛马供货的熟练生产商。  说到底,日本购买F-35A的“高价”,是日本自己选择的。返包合同可以给他们带来工作岗位和技术输出;同时还可以让自己的媒体更有噱头炒作,“会哭的孩子有奶吃”,日本深谙此道。
最后,性能问题——由于F35尚未装备外军(英/日)一架,因此具体阉割了哪些部分不好说,日本作为非JSF项目伙伴国,以FMS(对外军售,不是军援)的渠道购买F-35A;第一批4架由洛马生产组装,目前的计划是在第LRIP
8批次。该批次预计于2016年交付,计划初始装机软件为Block 3I(前面说了,Block 3F要到至少2017年8月才能交付)。Block 3I的软件功能和Block
2B一样,只具备基本的近距空重支援任务和初始的空对空能力。所能使用的武器包括AIM-120C,GBU-32/31,GBU-12,全部为内置。可见,确实不包括AIM-9X。这也就是为什之前美国方面建议日本,先把这几架F-35A放在美国和其它各国一起训练,待到2019年IOT&E结束之后再返回日本,因为这样可以省去从日本返回美国升级Block
3F的麻烦。年之后,日本的F-35A就会具有挂载全部SDD武器的能力,也包括AIM-9X Block
1。不过,该导弹只能外挂。由英国研发的ASRAAM格斗弹具有在内弹仓挂载的能力,但是,是否会在Block 3F阶段集成到内弹仓,目前还没有看到确切的报道。此外,按照美国的说法,机密的隐身涂料和电子对抗系统会与美军的有所区别(显然会有阉割)。
以上美日F35的军售例子充分说明了军备贸易的复杂性——即使是在铁杆盟友之间,猫腻也是如此之多。那么,非盟友之间呢?以印俄军售T90S为例:苏俄的出口武器经过历次中东战争、两伊战争、海湾战争等考验之后恶名远播,猴版T72、猴版米格23、猴版米格29······貌似先进的武器坑惨了小兄弟们。其实苏联同类武器自用版相当先进,只是外贸版阉割的太厉害了——比美国卖给北约盟友的更甚(冷战中美国军援给北约小兄弟的武器其实很良心好伐?)。好吧,远的不说,说说近的。印度于2001年与俄罗斯签署了购买310两T-90S主战坦克的合同,以相对较低的价格获得了这种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陆战装备。按照合同约定,俄方还将同时向印提供生产T-90S的全套技术并许可印在其国内自行生产1000辆。然后······这两条是我随手百度的,以印度人的尿性······你懂得!好吧,请无视那个丑爆了的“小高层”这是印度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严肃点!人家领导视察呢!好吧,请无视那个丑爆了的“小高层”这是印度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严肃点!人家领导视察呢!最后,以印度人一向跪舔的性格和俄国人一向坑爹的尿性,T90S阉割了什么东西呢?总得来说——装甲降级、火控系统降级、空调没有、主动防护系统拆掉、炮弹印度造不出来那就用旧的、发动机本来就很一般,在印度炎热的环境里更是水土不服。什么?你说外形上看不出来?来看看俄国自用版高下立判——“窗帘”坦克防护系统没有了,接触-5反应装甲降级了,这些一目了然。高下立判——“窗帘”坦克防护系统没有了,接触-5反应装甲降级了,这些一目了然。苏联解体后,俄罗斯武器挥泪大甩卖,这些鱼龙混杂的武器坑了不少不识货的买家,但还是有不少好货的,这些也逃不过火眼金睛买家的法眼。中俄武器贸易:90年代的中国面临的国际国内形势风云变幻,极其复杂,各个战略方向上处处都受到打压,武装摩擦愈演愈烈。而此时我国的军事装备今天看来简直惨不忍睹——陆军还在用着一大票比坦克兵年龄还大的59,海军的主力是60年代水平远洋导弹艇051(虽然号称驱逐舰),96年台海危机中空军飞行员还在歼六前喊着“首战用我,用我必胜”。此时苏联解体向中国敞开了先进武器库的大门,即使在苏联不是主力的武器对于中国来说也是“放进篮子就是菜”(877EKM潜艇、956驱逐舰)由于俄罗斯极度缺乏外汇和轻工业产品,中国得以在此时捡了便宜,首批购买的苏27战斗机直接就是后贝加尔军区国土防空军已装备的机群,从作战部队直接飞过来的,与苏军自用版没有任何区别。同样,海军进口的首批两艘956现代级驱逐舰也和苏联海军自用版没有区别——1997年6月,中国当局在俄罗斯总理切尔诺梅尔金来华访问时宣布购买两艘现代II级(956E)导弹驱逐舰,总值8亿美金,并保留六艘的优先选购权,这是50年代中苏蜜月期以后,相隔数十年中国再度向俄罗斯订购水面作战舰艇。除了船舰系统外,中国同时也引进配套的卡-28C反潜直升机;卡-28是卡-27的出口型号,而卡-28C是此系列中较新的衍生型,主要改良包括提升航电的数字化与自动化程度,并增设数字化资料处理/传输系统。卡-28是中国获得的第一种真正功能完整的反潜直升机,除了用于956型之外,也搭配052B/C、054A等新型国产舰艇。建造交付中国购买的这两艘都是80年代末期在圣彼得堡日丹诺夫厂开工、1995年左右因资金缺乏而停工956A型驱逐舰 ,分别是工厂编号No.878(原订舷号为698)与No.879(原订舷号为690)。其中No.878在1998年9月改名为叶卡捷琳堡号(Yekateringburgex),该舰在1997年时 已经安装了部分设备、电缆、排水管道、130mm舰炮、AK-630 30mm机炮以及配套的MR-123-02火控雷达、533mm鱼雷管等,并进入打磨侧壁的阶段,工程进度达到65%,而No.879舰在1995年10月改名为亚历山大.涅夫斯基号(Alexander Nevsky), 至1997年时仍停在船台上,已经完成隔舱安装的作业,工程进度为35%。中国这笔购买合约于1996年12月正式签署,包括配套的9M-38(SA-N-7)防空导弹系统与3M-30超音速反舰导弹 ,总值八亿美元,对于当时危在旦夕的北方造船厂无疑是一份救命礼物;也藉由此次机会,北方船厂为建造这两艘驱逐舰的船坞进行了现代化工程。相较于原本的956型,956E改用更新型号的主机锅炉以及自动化无线电通信系统。在月,北方造船厂与波罗的海舰队在波罗的斯克海军基地对完工的No.878舰展开航行测试与国家测验,随后又进行了导弹与火炮测试。1999年12月底,No.878舰完成测试,在圣彼得堡于盛大的仪式中交付中国海军,命名为杭州号,舷号136,在日交舰成军,2000年1月初启航返抵中国,由俄方与中方海军人员以及船厂专家联合操舰。二号舰于1999年4月下水,日开始海试,于8月15日完成,9月由中俄双方联合验收,11月30日交付 中国海军,命名为福州号,舷号137;该舰仍由先前操作杭州号回国的同一批中国海军人员接收,不同的是福州号的返国行程完全由中国海军人员操作,最后于日在国内成军。这两艘956E型都配属于,驻防基地。这两艘956型的交付都是如期如质,让中国海军留下不错的印象。订单追加第一批956型于2000年到货时,中国海军为国产开发的垂直发射防空导弹系统(HHQ-8)正面临严重的技术瓶颈; 由于HHQ-8的性能指标并未优于956型的Shtil-1,因此中国随即决定放弃这个陷入泥沼的国产计划,先购入更多956型来填补空档,同时也引进956型的防空雷达与导弹系统来装备两艘新造的,使解放军海军尽快获得较为有效的区域防空舰艇。日,中国与俄罗斯正式签署购买另外两艘956型(称为956EM)的合约,总值高达14亿美元;这两艘舰仍以前苏联时代就预定建造的956型工程为基础,分别是厂方编号No.891)与No.892。2003年6月北方设计局展示了一种小幅改良的956型驱逐舰,包括改用更宽敞、保修能力更好的固定式直升机库,并以两座卡shtan安装于机库左右侧的近迫武器系统取代原本的AK-630(这也是中国海军首度引进此型武器),而舰尾AK-130舰炮也遭到取消。而中国购买的956EM就很接近这个改良型956型的模型,不过机库设计仍为伸缩式。除此之外,俄罗斯也表示956EM在武装与电子系统等方面都有相当幅度的改进,包括使用升级的3M-80EBR反舰导弹(射程提高到240km),使用较新的 9M-317(SA-N-12)防空导弹 取代原本的9M-38 ,舰炮火控雷达升级为MR-184E。以上摘自百度百科以上摘自百度百科而基洛级潜艇各种版本的区别请看——应该说度娘上的资料还是很详细的。事实证明,进入市场经济时代的俄罗斯武器还是很业界良心的——只要买家够识货的话。俄罗斯也不再像苏联时代那样对外销武器性能进行各方面的阉割,这是砸自己的牌子啊!各个军工厂的职工还等米下锅呢!这些外销武器不但不再阉割,而且有时会应用户需求进行各方面改进,而改进型号往往比俄军自用版性能更好,更典型的例子来自苏30MKK项目。苏30MKK的研制历史不再多说,我们来看看苏30MKK比原版苏27有哪些提高——
早在苏-35UB 双座教练战斗机的研制之初,该项目总师柯内舍夫就决心在这一新设计机型的基础上发展一种双座战斗轰炸机,而不是在已经成熟的苏-27UB
基础上换些电子设备挂几枚空地导弹来做秀。考虑到俄罗斯军方和杜马中某些保守势力对于向外国军事订购人(是谁谁自己心里清楚)出口最新军事技术装备持强烈否定态度,苏霍伊局和 KnAAPO
决定让新型飞机沿用国防部已经批准的出口编号,也就是后来的苏-30MKK。不过,在苏霍伊集团和国家武器进出口总公司在上报俄政府和军方的材料中,依然将这一机型称为苏-30MK。这一手在当时不但糊弄了俄国内的保守势力,也把某些所谓的军事观察家们着实戏弄一番。这里还要提到一点,当时的俄罗斯总统叶利钦是这一军售项目的主要推动者。正是在总统办公厅的强力于预下,苏-30MKK
这一具有强大对地/海攻击能力的战斗轰炸机才得以“孔雀东南飞”。
和苏-35 一样,苏-30MKK 是在苏-27SK
的基础上以电脑辅助设计技术(AD/CAM/CAE)对机身结构进行重新设计后制造出来的。工程技术指导是副总工程师萨福诺夫。苏-30MKK 和苏-35UB 是
KnAAPO 第一批采用这种应用技术设计制造出来的飞机,在外国军事订购人确定了采购意向之后,正以 CALS 工艺技术进行苏-35UB
工程项目的设计小组迅速转向,第一架苏-30MKK 原型机从最初准备投入设计到实际制造出飞机只用了 9 个月的时间,除了 KnAAPO
自身强大的技术实力外,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两种飞机在构型上非常类似,为设计小组和试制车间提供了方便。
在开发生产飞机的过程中对其结构进行了一系列改变,运用了新型铝铸造合金,并更广泛地使用了复合材料。首先是作了旨在增大航程和加大载荷以及机身强度的一系列改进。为了达到增大航程的目的,为飞机配备了带加大尺寸油箱的新式外翼(油箱外壁是机翼可拆部分的第
13 翼肋,而不是以前的第 9
翼肋)和加大面积、高度和厚度的新式垂直尾翼,在这种由碳纤维增强材料制成的垂直尾翼内部设置了整体油箱,机翼和垂尾中的整体油箱为飞机增加了近吨的燃油。与苏-27
相比,苏-30MKK 的垂直尾翼弦长和高度都有所增大。其实苏-30MKK 在设计之初就沿用了苏-35UB 的机体结构,这也是为什么苏-30MKK
的垂尾乃至整个气动外形与苏-35UB 非常相似的原因,但绝不是当初某些西方军事记者认为的,苏-30MKK 采用如此设计是为了装备更大的 UHF 天线。苏-30MKK 的垂尾顶部
对机身头部和中央尾锥形梁的结构进行了修改,雷达整流罩锥体改成可拆卸式的,在机头设备舱接近雷达和光学雷达部件的位置开设了舱口。在机头段左边设置空中受油系统的伸缩管,而光学雷达的瞄准器(传感器)则从飞机轴线向右移。  苏-30MKK 配备有空中受油系统,可用伊尔-78 空中加油机或配备了标准加油吊舱的同型飞机为其加油。受油率 90~2,300
升/分钟。空中加油应在高度为 2,000~6,000 米,速度为 450~550 千米/小时时进行。受油伸缩管配置在座舱左前方,并配备了夜间受油照明灯。  在所有苏-30 系列飞机中,苏-30MKK 是当之无愧的“大块头”,其最大起飞重量达到 38,000
千克,仅次于苏-27IB/34。这也使苏-30MKK 的最大极限载弹量创记录的达到 12,000
千克,这也是目前世界上先进战机中,载荷最大的,不但超过同门师兄苏-30MKI(8,000 千克)也超过了美军 F-15E(11,113 千克),甚至超过了
Tu-16 中程轰炸机。最重要的是,苏-30MKK 允许在 38,000 千克的极限重量之下起飞(满载满油状态)!中国空军的 Su-30MKK 机群  值得注意的是,以前的苏-27/30 在进入到马赫数 0.70 到 0.9 范围内时,其使用过载会降到 7g 左右的问题在苏-30MKK
上己经得到解决。这也是苏-30 系列中唯一达到这一指标的型号,另外,在侧卫系列飞机中,也只有苏-30MKK 和苏-35/35UB 及苏-37
解决了这一问题。其实这也不足为奇,因为苏-30MKK 和苏-35UB 在结构上本来就极其相似,两者间超过 85% 的零部件可以互通使用。  苏-30MKK
的飞行员座舱是串列双座式的,座舱盖也由两部分构成,即固定风档和两个飞行员共同的可向后上方打开并可抛部分(舱盖),后座位置稍高一些,以保证其在各个方向都有良好的视界。两个飞行员的工作位置都装备了第二批
K-36M 型弹射座椅,分别安装在后仰的 1 号和 2 号座舱壁上。与最初的苏-27UB 和后来的苏-30MKI
有所不同的是,在飞行员座舱的某些重要部分进行了特别加强,机身油箱和飞机的其它一些重要部位也进行了结构上的特别加强处理,提高了飞机的作战生存能力。
苏-30MKK 采用的综合式航电系统是开放式结构的,各子系统除了有自己的主控电脑外、还以一个中央电脑为中心构成综合信息网络。苏-30MKK
的中央电脑是由国家航空系统科学研究院和拉明斯克耶仪器制造设计局联合研制的,项目总师是詹治卡瓦。核心为 MVK 任务计算机,运算速度可达 100 亿次/每秒。采用
1553B 数据总线(苏-27SM 也采用该总线),新程序及新一代计算机通过多路数据传输总线与航空电子主系统和武器系统交联。信息综合的结果,苏-30MKK
在战况意识、人性化、自动化、数据链等方面达到与西方战机相媲美的水平,高度计算机化的结果使其航电系统能以软件升级或更新积木式硬件的方式不断提升。  添加了 A737GPS 的 PNS-10 综合导航系统,是以惯性导航为中心并加上其他自动校正设备的综合导航及飞行系统,可以接收美国 GPS 信号及俄国
GLONASS 信号,卫星导航系统的定位误差小于 100
米。此外还有近距无线电导航系统,根据燃油使用状况及剩余量计算飞行距离的系统。复合导航系统能根据任务规划或燃油剩余等状况为飞机设定最适合的飞行路径,并交由自动飞行系统操作,例如指引飞机与空中加油机交会、赶赴战区、接近敌机等。  电传操纵装置与苏-30MKI
的相同,装有新的数字式飞控电脑,发动机可接受自动飞行系统的操纵,这意味着装置了最新研制的发动机全权数字控制系统(FADEC)。其飞行限 制较苏-27SK
放松不少,飞行操纵更为人性化。  这一点尤其被外国军事订购人的飞行员所赞赏。来自珠海航展的消息说,外国军事订购人已经自行开发出一整套的全权数字式四余度电传操纵装置(FBW),这一
FBW 系统具备 CCV 操控能力,可使飞机在没有俯仰的情况下利用直接力的控制实现上升和下滑等一系列非常实用的动作。俄罗斯人相信,外国军事订购人最终将用自己的
FBW 系统装置在所有的苏式飞机上。  通讯系统方面,有可进行空对空及空对地双向加密语音通信的无线电通信能力,其中甚高频/超高频(VHF/UHF)波段可在 400
千米以内使用,高频(HF)段最大距离 1,500 千米。飞机装有 TKS-2
型战术加密高速数据链,可接受地面站台指挥,也可进行机对机指挥。按照拉明斯克耶仪器制造设计局的说法,苏-27
等俄罗斯战机虽然也配备早期的数据链,但限于数据处理能力和传输速度,只能向战机传递目标航向,预定拦截点等简单信息,而 TKS-2 可以充分支持苏-30MKK
实行联合网络作战,实现编队内的信息共享,比如编队的雷达可以交替进行开机以扰乱对方的电子侦察系统。  装有 TKS-2 的飞机可以一次指挥 15 架苏-30MKK,也就是说最多以 16 架苏-30MKK 组成的编队在其中 1
架长机的指挥下作战。网络内的 16 架苏-30MKK
会自动联接僚机数据,共享信息,由长机自动分配目标或由后座武器操作员手动分配,僚机可在完全不开雷达的情况下进行“隐密”攻击,也就是由长机提供火控数据给僚机,僚机以此为发射出去的导弹进行无线电指令制导。另外在这里要补充一点,所谓“指挥”一说是俄罗斯的军事用语,在西方被称为“信息共享”。其实美国空军早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就已经广泛运用的技术手段,只不过被俄罗斯人换了个叫法而已。加上制造商在那里顾弄玄虚,结果被所谓“防空指挥中心”愚弄的不止是当年苏联部长会议军事工业委员会的委员们……  飞机的火控系统分为两部分,由 SUV-VEP 空对空火控子系统以及 SUV-P 空对地火控子系统组成。其中 SUV-VEP
包括雷达、光电探测器、头盔瞄准器、全向雷达告警器、空对空及空对地数据链。雷达告警器精度很高,可定出辐射源方位,满足 Kh-31P 反辐射导弹的发射需要,且可显示
个最具威胁的地面目标,环视红外线探测器除了提供导弹预警外也可控测飞机,并可提供导弹火控资料,通过数据链可接收僚机的火控资料,使本身不开雷达作战。作为对空火控系统的
SUV-VEP 也负责控制 Kh-31A反 舰导弹的发射。火控计算机性能也予以提升,以便发射 R-77
主动雷达制导空空导弹,及进行多目标攻击并执行反辐射等任务。现有的火控电脑可同时制导 6 枚
R-77,不过前提是雷达也能同时对付那么多空中目标。未来如果有能应付更多目标的雷达,则需要新火控计算机以提升制导 R-77 的数量。Su-30MKK 航电系统拓扑图Su-30MKK 航电系统拓扑图
自苏-27 系列飞机公开之后,跟这个系列飞机一样其动力装置的命名也十分混乱。1996 年苏-37 公开的时候,也曾提到过该机采用的大推力 AL-37FU
发动机。在情况明朗后发现当时的苏-37 上装置的依然是 AL-31F 的推力矢量改型。其推力远未达到宣传材料上的 14,500 千克,仅为 12,800
千克。  早在前苏联时代就制定了分阶段改进 AL-31 系列发动机的计划,但到今天为止真正的大推力型发动机还没有正式投入生产。对俄罗斯军方来说,其苏-35/37
飞机也需要推力更大的动力装置。因为第五代发动机在最快的情况下也要在 2010 年以后才能被制造出来,所以对 AL-31
系列的改进该型工作就被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上来。  作为发动机的主要研制单位,留里卡-土星设计局在军方和苏霍伊设计局的支持下进行的改进工作已接近尾声。将在 AL-31F
的基础上安装新型涡轮,使发动机工作效率从 0.86~0.87 增至 0.92~0.93。新型涡轮的换装为用户提供两种选择,要么将发动机的推力增大 1,500
千克,从而达到 14,370 千克,要么将涡轮前温度降低 110℃,发动机的输出功率维持不变,从而使发动机工作寿命增至原先的 2.5
倍。当然,两者不可兼得。  负责 AL-31F 发动机生产任务的莫斯科“礼炮”机器制造联合企业则提出更为复杂的改进计划。“礼炮” 厂的前身为 1912
年建立的“土地神”航空发动机制造厂,是俄罗斯第一家航空动力制造企业。与留里卡-土星设计局和苏霍伊设计局有着长期密切合作的历史。这家代号为 45
的工厂自进入喷气时代以来就为苏-7 和苏-9 飞机生产 AL-7 系列发动机,苏-17 和苏-24 使用的 AL-21 系列发动机也是该厂生产的。“礼炮”厂也是
AL-31F 发动机的缔造者之一,该厂全程参与了 AL-31F 发动机的研制和生产。由该厂生产的 AL-31F
系列发动机已大量出口,是俄航空企业中创汇能力仅次于 KnAAPO
的单位。“礼炮”厂也是目前俄罗斯航空发动机企业中的领头羊,拥有相当的技术实力使其不断进行发动机的改进工作。“礼炮”机器制造联合企业负责 AL-31F
发动机的改进计划  在该厂提出的 AL-31F-M1 改进计划中,将换装一个 KND-924-4 型大尺寸低压压气机和 SAU-235 型数字控制系统。该压气机共有 4
级,最大尺寸为 924 毫米。“礼炮”厂已经完成了 AL-31F-MI 型发动机的制造工作,完成第一阶段改进的发动机已被安装在苏-27 上做了 20
多次试飞。试飞结果充分证明经过改进的发动机在飞行包线内均能稳定工作。在换装了新型压气机后,发动机的最大推力(在不开加力状态)已从原来的 7,674 千克增至
8,315 千克,最大加力推力由 12,500 千克增至 13,240 千克。发动机的重量也从原来的 1,547 千克增至 1,557
千克。但发动机的控制系统减去了 40 千克重量,且可靠性提高了 3 倍。  俄罗斯空军对该发动机的改进极感兴趣,计划在完成苏-27 和苏-30 型机的维修时,用 AL-31F-M1 型发动机替代 AL-31F
型发动机,同时也计划将该发动机安装在其它的苏-27 和苏-30
系列飞机上,这无需对飞机结构进行改进。预计与空军一起进行的改进型发动机的联合试验将在一年内完成。  “礼炮”厂已经着手 AL-31F-M2 改进型发动机的制造工作。在第二阶段升级工作中,发动机上还将换装新的涡轮冷却系统,可使推力进一步增至
14,100 千克。第三阶段升级工作将在今年内完成,这种被称为 AL-31F-M3 型发动机将在结构和制造工艺上有较大的改变。发动机将换装 KND-924-3
型风扇。这种三级式风扇采用了大展弦比叶片,并应用了叶片、叶轮盘一体化设计技术。尽管与 KND-924-4
相比风扇的级数减少了,但增压比及工作效率都会有较大提高。采用此型凤扇的新型发动机最大加力推力增至 14,609 千克。后两种改进型发动机的联合试验将在 2006
年以前完成。虽然现在还不知道苏-30MKK 将采用哪一个升级计划的发动机,但来自莫斯科的消息表示外国军事订购人在生产苏-27 飞机的同时并没有引进 AL-31F
发动机的生产许可证,将来也没有这个计划。这表明外国军事订购人将用自己研制的发动机装置在苏-27 和苏-30MKK 上(太行至今不太行)。  在电子对抗系统方面,以全向雷达告警接收器为中心,外加主动电子干扰系统及被动干扰系统、全向红外线探测系统,以及一个管理整个系统的电脑。苏-30MKK
的雷达告警装置是最新研制的,体现俄罗斯最新的电子技术。既可警告、自卫,又可提供火控资料。告警系统侦测并定出具有威胁的雷达波方位后,由 LCD
向飞行员提出警告、进行主被动干扰、根据数据库确定辐射源型号,并可指示雷达照射威胁来源,并将数据记录下来供日后分析。其精确度足以提供 Kh-31P
反辐射导弹射击需要,对照 Kh-31P 有 200 千米的最大射程,苏-30MKK 的雷达告警器精确警告范围应大于 200 千米。  主动电子干扰系统位于翼端吊舱,被动电子于扰系统仍为 APP-50 箔条/曳光干扰弹发射器,在尾锥附近共有 96 个干扰弹。  航电综合与座舱配置是由拉明斯克耶仪器制造设计局负责的。除了 SILS-30
抬头显示器(HUD)、备份用的飞行姿态显示器、高度表、速度表等仪表,其他都由 2 个 17.8 厘米X12.7 厘米的 MFI-9
型彩色液晶显示器(LCD)取代。Su-30MKK 前后座舱  前驾驶舱中,2 个显示器并列,后座的 2 个显示器则上下串列,显示器功能可互换,且可根据客户需求改变 LCD 的大小、数量、配置等。除了 HOTAS
双杆操纵系统外,两手边的控制面板有飞行、导航、火控、通信、发动机控制系统。飞行员任务配置上,前座飞行员执行飞行、发射空对空导弹等空战任务,后座飞行员负责对地攻击、空战指挥、夜间攻击等任务,其中空战指挥由数据链自动联接飞机,共享信息,除了可由长机后座飞行员指挥,也可由电脑自动配置。  该座舱界面提供很好的态势感知能力:威胁辐射源位置、自卫系统操作状况、空对面攻击武器工作状况、僚机信息等都可由 LCD 中取得,加上其数据链可联接 16
架苏-30MKK 共享信息,因此每一架飞机都相当于一个信息源,机队自己就能构成一个预警、指挥体系,减少对预警机和地面指挥中心的依赖。经过这样的大手术,很多军迷就会问了,我国引进的苏30MKK比印度引进的苏30MKI到底哪个好?反正这俩我都没开过,那我们来看看俄国人自己是怎么评价的——KnAAPO 副总经理克洛托夫高度评价外国军事订购人积极掌握苏-27 和苏-30MKK
战机性能的表现,并对使用中飞机的出勤率和保障力量之间完好搭配感到满意。到目前为止没有一架苏-30MKK
因为质量问题而发生事故或停止飞行,除了飞机的质量值得信赖之外,良好而专业的地勤维护也是必不可少的。克洛托夫指出通过苏-30MKK
项目双方良好的互动合作关系已经更上一层楼。在整个苏-30MKK 项目进展期间,没有出现在南亚市场发生的情况。这是因为无论 KnAAPO
还是外国军事订购人都是实事求是的人,他们对于自己的目标和达到目标所需的工作非常了解。外国军事订购人在采购了三批苏-30MKK
之后,将很快签署第四批飞机的合同。他还特别强调,俄罗斯空军已经开始按照苏-30MKK 的标准改进所有现役的飞机,这再一次说明苏-30MKK
是成功且可靠的产品。所谓在出口中“厚此薄彼”的说法又一次不攻自破(甚至可以说和原来的传闻恰恰相反)。
 印尼武装部队四星上将,有着 2,500 小时飞行经验的布迪.摩兰蒂司令在 2001 年实地考察了苏-30MKK 和苏-30MKI
后表示:“这两种飞机是在不同飞机的基础上,采用不同的设计思路研制出来的两种截然不同的飞机。苏-30MKK
是具有三代半飞机(西标)的机体结构,装置三代发动机和雷达火控系统的战机;而苏-30MKI
则是装置三代半发动机和雷达火控系统,具有三代飞机机体结构的战机。如果让我做出选择,我则宁愿选择前者。因为对现代化战斗机而言,发动机、雷达和机载火控系统是相对容易改变的。但是飞机的机体结构和气动布局是无法轻易进行修改的,因为那将是‘伤筋动骨’的大手术。”印尼2003年4月购买了两架源自 Su-30MKK
的型号  俄罗斯国家武器进出口总公司特别顾问 Johnchin 在回答笔者关于苏-30MKI 和苏-30MKK
的问题时表示,一个国家在发展或引进军事技术装备时都是按照各自的需求来制订采购计划的,国情和发展战略的不同导致各国在具体项目上的作法不同。反过来讲也可以通过军事技术的引进,对使用国的军事发展策略一窥无遗。无论是苏-30MKI
还是苏-30MKK 都是在这一指导思想下发展出来的产物。  印度一向自诩为仅次于美俄两强的世界第三军事超强,所以在军事装备的外购或研发中总是特意追求最新最先进的技术装备。当年以色列建议出售“狮”式多用途战斗机给印度被拒绝,就是因为当时英国和法国等西方国家许诺将提供最先进的技术用于印度
LCA 战机的开发。后来发生的情况众所周知,饱受资金缺乏和技术储备不足困扰的 LCA
到今天也没有能够交付给印度空军。当俄国的飞机工厂因为缺乏足够发展资金而推出苏-30MKI
这一先付款后享受的“钓鱼工程”时,被推力矢量喷管和相控阵雷达搞的眼花缭乱的印度人在没有看到原型机的情况下就签署了十几亿美金的合同,这不能不说是一种过于大胆的举动。毕竟苏-30MKI
与 JSF 不同,俄罗斯空军自身并没有批量采购苏-30MKI
这一类型飞机的计划。另外装置全动前翼和推力矢量发动机的“超机动性大型战斗轰炸机”在实战中的用途令人感到迷惑,在花重金购买飞机的同时却不去购买配套的武器系统,这一切都值得深思。  反观苏-30MKK,由于外国军事订购人本身就是一个在世界军火市场中举足轻重的供应者,拥有丰厚的实际经验。早在俄国人之前外国军事订购人就已经通过广泛而灵活的多种合作模式,利用他国资金发展出诸如基础喷气教练机、轻型多功能战斗机、中型坦克和自行火炮等技术含量较高的出口型武器装备。对这种请君入瓮式的商业操作技巧可说是轻车熟路,其自身就非常了解未成熟技术在型号设计和运用上将会遇到的种种问题。因此当别人向他们提出类似的提议时,深谙其道的外国军事订购人自然不会轻易接受。  外国军事订购人对大型军事技术装备的采购是根据其自身的需求和未来发展战略的需要,经过相当程度的研究和讨论后做出的决定。自上世纪九十年代初至今的几次全球局部冲突,深感美军高科技精确打击能力的外国军事订购人几经修改,终于提出建设一支具备“攻防兼备、火力与信息一体”的进攻型空军。
保持强悍的空中战力、具备远航程和大载荷的苏-30MKK,在配备了相控阵雷达和诸如 M400 一类的信息侦察吊舱后,苏-30MKK
将获得前所未有的信息获取与整合能力和全天候精确打击能力。配合其 TKS-2
型战术加密高速数据链组成的联合网络作战系统,整个机群的飞行员都可获得较为完整的战场信息。作战部队实现了由过去的单打独斗向体系作战的转变,使之成为系统对抗中的信息传感器和火力攻击平台。这将赋予外国军事订购人在东亚地区仅次于美国太平洋战区空军部队的远程遮断和穿透打击能力。
与作风严谨、处事老练的外国军事订购人相比,印度人则好像唱诗班的孩童一般天真,他们总是在所谓的高新技术和最新装备面前表现的不知所措,总是被巧舌如簧的国际军火商牵着鼻子走。往往在搞不清楚事情的状况下就匆忙做出决定,甚至在采购了价值不菲的高科技装备后也没有想好怎样有效运用。  就在苏-30MKI 后不久,印度人又被苏-47 这一所谓的标准俄式五代战斗机所吸引。当全世界的空军专家都在猜测苏-47 是否就是在苏-27
的机体结构上换装一对向前掠构形的机翼的改进型的时候,新德里的将军们却好像新年大采购一般跑去签订合作研制苏-47 的协议。当发现俄罗斯空军根本未将苏-47
作为真正五代战机看待时,印度人又随随便便地停止了合作。以上原载《军事力量》丛书 2004 年 8月号---------------- 补充------------------不同型号苏-27/30的主要区别对比清单 来自说了那么多,最后来看看我们自己——我国的重工业发展起点低,底子薄,武器系统研制常年落后于其他军事大国,因此外贸武器装备长期也就只能占据低端市场,主要向亚非拉国家出口各种轻武器、五对轮(59式和它的子孙们)、歼六歼七强五等这些落后于时代的战机。改革开放前,按照毛主席:“我们不当军火商”的教导,我国武器常常以象征性的价格甚至无偿援助给亚非拉国家以支持当地革命。进入市场经济时代后,兔子们的节操迅速被吃掉,于是就有了——和还有这个······什么?兔子只出火炮么?不!兔子还提供各种五对轮—— 什么?陆军装备科技含量低?我们还有这个—— 这里貌似有点偏题了,我捡重点说吧——更为重要的是,JY-27A、JY-26和YLC-8B都只是外贸版本,在阵列规模、发射功率上比高配自用版大约减少了一半,探测威力减到70%左右。据称去年美军将F-22隐身战斗机部署到韩国乌山基地参加美韩联合军演时,我军新型警戒雷达对F-22的航迹基本上做到了"全程掌握"。最后,还有海军装备,链接里全是干货,自己看看有啥区别。(照顾到军迷们的热情,我尽量不用铁血的链接)补充:就在昨天武昌船舶重工有限责任公司刚刚下水了一艘出口孟加拉国的轻型护卫舰“独立”号(难道下一艘是自由号?),与之前为外国量身定做的几艘外贸舰艇不同,独立号是以我国近年来大量装备的056轻型护卫舰为蓝本设计的,目前从外观还看不出舰面作战装备与自用版的不同,但是舰桥没有切角处理,舰尾没有压浪板这两处阉割是肯定的(估计是费用原因把一些不是特别重要的地方简化了)。········································我是分割线········································
由以上这些典型军售案例我们可以初步了解到军售的复杂性,因此实在很难说清楚同一武器自用型与对外军售的差别在哪里。每一个出口武器型号的背后都有着复杂政治考量,哪些武器性能需要阉割?哪些武器需要改进?哪些武器需要为了外贸而专门设计?这些都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需要考量的不仅是武器本身,更是它的设计人员、政治目的、经济文化背景以及武器的使用者。以上。
我补充一下美系对外军售武器性能不输本国的情况F-16I 以色列版美国专门为以色列制造的F-16I型“雷暴”战斗机,是在美国空军1991年9月开始服役最新的改进型号F16C/D Block50/52整体设计基础上,美、以双方经过了多项重要改进。它使用普惠F100-PW-229改进型发动机,最大起飞重量达52000磅,载油量更大,机背加装可移去的保形油箱(CFTs),使作战半径达820公里,最大航程为1500公里,能够使F16I无需空中加油就能达到伊朗、叙利亚的腹地。增加携带武器数量。同时,对地攻击能力也得到极大提高。装备了AN/APG-68(V)9多模态雷达,探测范围比其它型号的F-16增加了30%,能引导导弹击落远在50公里外的敌方战机。F-16 E/F Block 60/62
阿拉伯王子的高科技玩具阿联酋采购的Block 60/62系列即F-16E/F。后者装备了AN/APG-80有源相控阵雷达,性能和F-35配备的AN/APG-81不相上下。目前,美国在有源相控阵雷达(AESA)技术领域远超其他国家,欧洲的“台风”、“阵风”、“鹰狮”至今仍未能完成AESA雷达的研制装备工作,因此在国际竞标中频频输给美国三代改进型战机。目前,F-16 Block 60/62系列已具备了部分四代战机的特点,部分作战性能已超过了“台风”等三代半战机。F-16IN 印度版 号称“最强”三代战机 洛马为印度空军“量身定做”了F-16IN“超级毒蛇”战斗机,作为F-16的“终极加强版”,大量整合F-35战机的技术,综合性能大幅提高,与印度空军的「中型多用途战机」(MMRCA)互相竞争采购案。(一)主动式电子扫瞄阵列雷达:F-16IN有3款先进的主动式电子扫瞄阵列雷达(AESA)可选用,分别是先进作战雷达(RACR)、尺寸可变的捷变波束雷达(SABR),及APG-80雷达。在3款雷达中,以APG-80雷达最成熟,其他2款是发展中的新世代雷达。APG-80雷达於2005年问世,目前配备在F-16 Block60上,是目前各国空军现役的少数几款AESA雷达。APG-80雷达具有对空、对地工作模式,能同时进行空对空的搜索与跟踪、空对地的目标瞄准、地貌追沿飞行等,使战机具备同时执行多种任务的优势。而且雷达的综合性能优异,包括较佳的态势感知与探测、高解析度的合成孔径地面绘图、地貌追沿操作时的完全交叉模式(fully interleaved modes)、空对空的多目标追踪能力等,都有杰出的性能表现,有效提升F-16IN的功能与性能。(二)网状化作战功能:未来作战强调资讯整合,网状化作战架构以及与机载资料的快速融合,不仅能提供飞行员所需的整个战区空间图像,还能迅速提供飞行员完成作战任务的最佳解决方案。F-16IN是第一款整合资料链路功能的多用途战机,印度空军的作战资料链(ODL)未来能整合在F-16IN,有助於该机配合印度空军的现役战机联合执行任务。从任务的计画、导航、通信、目标处理到战机返回基地,在任务各阶段都能整合战机各系统的状况、战术态势等资料,让飞行员获得完整的讯息。(三)全彩全数位化玻璃座舱:F-16IN沿用了F-16 Block60型的座舱技术,配备一套现代化全彩全数位化科技的玻璃座舱,飞行员可藉由数位化座舱显示器和头盔瞄准具,快速且便利的获得各项资讯。座舱内配有3具大型彩色显示器,能将战机本身感测器或友军其他感测器传来的资料进行快速融合处理,并显示各项重要资讯,大幅降低飞行员的工作负荷,能更专注於执行任务。(四)战斗生存性:F-16是一种轻型单发动机式战机,其红外线信号和目视可辨度都低於双发动机战机。为了进一步降低战机的雷达信号强度,美国将匿踪涂料涂在F-16的几处关键部位,使F-16的匿踪性能不断获得提升。因此,F-16IN具备较低的雷达信号,有助於减少被敌方雷达探测与捕捉的机率,提高作战生存性。此外,为提升F-16IN的生存性,F-16IN也配备机载电战系统和拖曳式诱饵,可避开或克制现有的大部分防空威胁。F-16战机惯有的杰出机动性,以及F-16IN特别加强的飞行员感知能力,也有助提高战机的战斗生存性。(五)动力系统:F-16IN配备一具F110-132A型发动机,是F110系列发动机的改良型,推力达32,000磅,较目前F-16C/D的F110-129型的29,000磅多,F-16IN具备超音速巡航能力,增强战机的战术优势。F110-132A型发动机不仅推力较强,还保有F110系列发动机的诸多优秀特质,包括高安全性、可靠度、维护性、耐用度等,也整合数位化发动机控制的先进技术,进一步提升耗油效率与发动机性能。最后,F-16IN还首次把受油锥和保形油箱结合起来,形成带受油锥的保形油箱。韩国世宗大王号驱逐舰严格来说是美国授权的宙斯盾系统,军舰本身是韩国产品。满载排水量达13500吨。装备MK41垂发128个单元,数量超过了美国自己用的伯克级,而美军伯克级的垂发还需要容纳一定量的阿斯洛克和战斧导弹,不可能全装备防空导弹。世宗大王级还安装一套32单元垂发,用来发射韩国自行研制自的“天龙”对陆攻击巡航导弹。另在后烟囱后部两侧,还有16单元垂发,用来发射韩国自行研制的“红鲨鱼”反潜导弹。对舰方面装备有16枚韩国自研“海星”反舰导弹,射程有150公里,超过美国同类型的“鱼叉”反舰导弹。沙特阿拉伯的“宙斯盾”型LCS濒海战斗舰沙特阿拉伯人想要的LCS是一艘重型武装舰。他们对该舰的要求是:
oSPY-1F“宙斯盾”系统,同挪威海军新型护卫舰上的系统一样。
o一座57mm舰炮。
o两座八联装Mk41垂直发射装置,能够发射16枚标准地对空导弹或64枚“改进海麻雀”导弹。
o两座四联装“鱼叉”舰导弹发展装置。
o两座20mm近程武器装置。
o两座三联装Mk32反潜鱼雷发射管。
o四座50mm远程舰炮。
o箔条发射装置。
o通用动力公司的声纳。
o一个水雷探测中心。
o一座能容纳两台MH-60R直升机的机库。
由于各种舰载任务模块上有许多变动,所以很难与美国海军版的LCS直接比较。有关人士称,如果配置“宙斯盾”系统,沙特阿拉伯的LCS速度稍有降低,但最高速度仍能达到40节。
手机内存,有的8G,有的2G,有的网络支持移动,有的支持联通。还有的,没有wifi,没有蓝牙,你想要什么就可以配置什么。
简单说,高端装备绝大部分会被阉割或者用竞争失败的型号代替出口,常规的枪支弹药会在材料和加工精度上缩水。当然,考虑到政治因素,也会有部分高端装备完整出口
先说国内,以北方和小北方为首的武器出口公司。就是说他们买的武器和大众认知的武器至少有15年的差距。就不说和那些预研的相比了,不是我们没推销过,是他们不买。天朝的武器出口国家你懂得。肯定自己用的好很多,这就是痛 国外就更加混乱了,政治。。一系列问题。还有各种武器出口禁令。但一般都是自己用的好,美帝都会在一些关键部件上缩水。
无法一概而论,只能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比如一个回答中举例的各种强大到奇葩的f16配置,远超米空军自备的版本,更是让国民警卫队飞官们大流口水。孤立地看这一个型号,确实很强。然而究其原因,无非是米帝的高级货f22不卖,f35难堪空优大任而且量产比较晚,f15老旧不堪也贵,买个f16金丝猴版倒是比较实惠。
貌似没人提弹道导弹由于MTCR等协议的限制,射程在300km以上的导弹出口非常少见,举两个比较典型的例子1.阉割版中国东风3号出口沙特时去掉了它的自用版所携带的兆吨级热核弹头,改为同等重量的常规弹头,由于其威力有限且导弹本身的精度较差,所以并不能颠覆性的改变地区局势未证实的消息显示,沙特又购买了一批东风21,依旧是常规弹头,但精度很高2.特殊关系下的完整版英国从美国进口的三叉戟系列导弹唯一一例洲际导弹交易(核弹头英国自备),鉴于两国间关系的极度特殊性,并不能以一般军贸看待
可以百度一下苏-17、苏-20和苏-22的配置区别
PUPU 2004年的文章至今还在毒害一批人。Su30 MKK和Su35半毛钱关系没有,用的也是最老式的倒卡雷达。和MKI到底哪个好,看看今天毛子自己装备哪一型就知道}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plz自行火炮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