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往世界尽头的q 综艺的尽头第20关怎么过

帐号安全提示
即日起穷游网将实行手机绑定实名制,绑定手机后就可以正常使用穷游的写帖、创建行程、点评、足迹、问答等功能。
穷游大洋洲
一路向南,去世界的尽头看风景 ---- 2015年南美游记
一路向南,去世界的尽头看风景 ---- 2015年南美游记
提起南美洲,你首先想到的是什么?我脑海中最先浮现的是壮丽的伊瓜苏瀑布、神秘的马丘比丘以及热情奔放的桑巴舞,但除此之外,其他印象却寥寥无几,正因如此,才使我对南美越发向往,以前从中国出发需要20多个小时的漫长航程,令人心生畏惧,2013年移居温哥华后,旅程缩短到15小时,出发去南美已不再遥不可及,于是从2014年下半年开始准备,到15年春节后启程,我的南美之旅终于付诸行动。
准备去南美,首先要做的是签证,我计划去巴西、秘鲁、智利、阿根廷四国,作为中国公民,签证一个都不能少。巴西、秘鲁、智利三国在温哥华都有领事馆,唯独阿根廷,要坐五个小时飞机去多伦多送签。14年圣诞节前,我的巴西签证顺利出签,智利签证也不久就拿到,令人意想不到的是,秘鲁签证出了麻烦,因为我的加拿大居留证件--枫叶卡即将到期,秘鲁领事馆的工作人员坚持要等到换领新卡后再受理,时间肯定来不及,好说歹说也不顶用,委实令人捉急,话说枫叶卡是加拿大居民的入境证件,我申请你秘鲁签证,到不到期干你鸟事?但牢骚归牢骚,签证还得办,无可奈何,我只好不远万里回到北京办秘鲁签证,一来二去,时间就到了15年春节,节后专程跑到多伦多,去签阿根廷,相比秘鲁,阿根廷签证官办事可真利索,付了40刀加急费,当天出签,我要给阿根廷使馆的办事效率点64个赞! 经过历时半年的准备,加拿大时间2015年正月十四,我终于踏上南美的旅途。
Day1-Day2、温哥华--多伦多--圣保罗
3月4日中午11点半从温哥华出发,中途在多伦多转机,当地时间5号上午11:20抵达巴西也是南美的第一大城市圣保罗,走出机场,阳光亮的刺眼,气温30度,与零下10多度的多伦多相比,简直是冰火两重天。
圣保罗建于距今近500年的1554年,19世纪前后以咖啡和甘蔗种植业繁盛而著称,进入20世纪以来,圣保罗已发展成为南美的工业重镇。
巴西和中国同属发展中国家,连城市面貌都十分相像,加上其热带气候,从机场开车往市区行进,不时有大卡车呜呜冒着黑烟,摩托车在车缝中钻来钻去,交通拥堵也十分严重,要不是路标上的葡萄牙语,真会让人误以为到了国内的某座南方城市。
来之前就听说,圣保罗并非旅游城市,看来此言非虚。下午分别游览了拉美议会大楼、拉美艺术馆以及伊比拉普埃拉公园,光路上就占用了一多半时间,旅游体验很糟糕。
朴素的拉美议会大楼及其门前雕塑
拉美艺术馆内的雄狮雕像
圣保罗市区一景
伊比拉普埃拉公园内的拓荒者雕像是圣保罗的象征,因为雕像所表现的奴隶赤身裸体,又被游客戏称为“脱光者”雕像
Day3、圣保罗市区游览--东方街--圣保罗大教堂--毒蛇博物馆;
巴西跟温哥华有5个小时时差,有了倒时差的借口,早上可以肆无忌惮的睡到日上三竿。酒店离圣保罗的金融大道只隔着一条街,早饭后沿金融大道游览圣保罗市容。
这就是圣保罗的金融大道,相传此地原为咖啡种植园的农场主聚居的别墅区,种植业衰败后,路边建筑逐步被银行所取代,遂成财富聚集之地
坐落于金融大道一侧的圣保罗美术馆是一座悬空的建筑
美术馆对面的公园,热带植物生长旺盛,树木遮天蔽日
走出公园,按照昨天计划的路线,乘地铁绿线换蓝线,去东方街游览。所谓东方街,其实是以日本人为主的亚裔社区,与欧洲、北美不同,这里不是咱们中国人占多数。巴西有数百万日裔居民,他们中大多是于19世纪移民到此,当时日本并不富裕,加之巴西废除奴隶制后需要大批劳工,所以双方与1908年达成协议,直到上世纪70年代,数十万日本移民在这片远离故土的异国他乡繁衍生息,至今已形成数百万之众,是日本人在海外居住人口最多的国家。
走出地铁,迎面而来的日式建筑风格独特,街道上悬挂的灯笼形路灯也是东方街的标志;
巴西警察的制服是酱紫滴
街角的果汁店充满着热带地区的特色
巴西餐馆的陈设是不是跟咱们中餐馆很不一样?
巴西人的浪漫因子催生了众多街头涂鸦
姹紫嫣红的南美紫茉莉,虽名为茉莉却并无同样的花香
圣保罗大教堂是一座哥特式尖顶建筑
下午,去位于圣保罗大学内的蛇博物馆参观,这里饲养了1000多条珍稀的毒蛇,但博物馆的规模并不大,由于比较特别,还是值得一看。
蛇博物馆就在这栋建筑内
馆内饲养的各种蛇类,是不是有点儿瘆人?
圣保罗的交通状况实在让人不敢恭维,昨天从机场到市区,足足走了一个半小时,今天从南区回市中心,又被堵了一个半小时,本来打算去看看中央市场(圣保罗最大的蔬果市场)结果还没到市区就已经到了打烊的时间,只好作罢,堵车难道是发展中国家的通病?
Day4、圣保罗--萨尔瓦多
6点半早起赶飞机去巴西之行的第二站萨尔瓦多,萨尔瓦多位于巴西东北部,因为这里的非洲后裔保留了丰富多彩的非洲文化,所以被誉为巴西的非洲之魂。萨尔瓦多原来并不在我的行程计划之列,自从看了高晓松在《晓松奇谈》中对它赞赏有加,才决定到此一游。
萨尔瓦多处于大西洋环抱的一个海湾里,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走出机场,瓦蓝瓦蓝的天空衬托着朵朵白云,令人心旷神怡,然而越接近城区,路边不时闪现的贫民窟、凌乱的建筑、随风飞舞的塑料袋,都在提醒你这是一座发展中国家的城市。我在路边看到了奇瑞专卖店,可见其经济状况与中国的相似之处。
路边闪现的贫民窟
看这街道和两旁的店铺,像不像到了中国的某个乡镇?
及至汽车翻过一个山坡,眼前浮现出成片古色古香的欧式建筑,萨尔瓦多的另一面才展现在我们面前,原来,这座城市以一座陡峭的断崖为界,分为上城区和下城区,下城区聚居着城市的贫困人口,而上城区即老城区又名贝洛里纽,遍布殖民地时期的欧式建筑,这里才是萨尔瓦多历史、旅游和夜生活的中心。
我入住的酒店坐落在这栋古建筑内,装饰的很有情调
图为别具一格的酒店内饰以及露台望出去的风景
办入住手续时,服务员友善的提醒只可在上城区的部分街道上徒步活动,不可擅自进入贫民区,那里充斥着危险。
下午一个人在老城区漫无目的的闲逛,才发现这座老城实在是袖珍,总共也就巴掌般大小,一个小时可以走到两头,主要的景点包括酒店旁边的圣弗朗西斯科教堂、拉希尔达电梯等,都在方圆一公里范围内,街道上满是无所事事的黑人,不时有人上前搭话,我加快脚步甩开他们,很快便转了一圈,回到酒店对面的咖啡馆坐下,刚刚才下午4点半,阳光虽然还是那么强烈,但气温已经明显下降,大西洋的海风吹来阵阵凉爽的气息。
略显破败的圣弗朗西斯科教堂及其庭院
教堂内金碧辉煌的装饰
在圣弗朗西斯科教堂的旁边,有一座紧挨在一起的侧翼教堂,是巴西唯一的巴洛克风格教堂;
拉希尔达电梯高80米,连接着萨尔瓦多的上城和下城,每天运送旅客数以万计,它由巴西同名设计师于1873年设计建造,已经成为萨尔瓦多的一大象征,在拉希尔达电梯旁边的观景台,可以眺望一望无际的万圣湾;
从电梯下部往上看,其高度更加直观
夜幕降临时,贝洛里纽广场上人声鼎沸,古城的夜生活即将登场
晚上在这个路边小店感受一顿非洲风味的晚餐,类似砂锅的陶碗里盛的是虾仁、西红柿与辣椒的混煮,搭配了不知名的香料,要问味道如何?反正我是捏着鼻子咽下去了,非洲兄弟也是不易,真是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啊!
夜晚的萨尔瓦多,欢乐的人们载歌载舞
Day5、萨尔瓦多市区游
小城有小城的好处,可以享受旅途难得的闲暇,今天仍旧是早上从中午开始,吃过早午餐,一个人闲庭信步,先乘拉希尔达电梯下到新城区,再搭出租车去圣托安东尼奥要塞。
这个位于城市的另一端的要塞,是葡萄牙探险家为了抵御荷兰人的进攻,于1598年建造,迄今已历400余年风雨,要塞上的灯塔建造于1698年,至今仍指引着驶入万圣湾的航船。
圣托安东尼奥要塞
灯塔内有盘旋而上的楼梯直通塔顶
从塔顶俯瞰海滩
要塞内的航海文物展览
要塞门前广场上练巴西功夫的人们,话说巴西功夫跟韩国跆拳道很像有木有?连服装也是一样的,不知历史上有何渊源;
打车回老城,出租车穿行在大街小巷,得以再次近距离观察这座城市,这里既有海滨的高级公寓(上图),又有像照片上这样破旧的沿街房(下图),依山而建的贫民窟更触目皆是。
下午去缤纷主教堂,没想到比上午的圣托安东尼奥要塞远的多,打车花去40雷亚尔,到了才知道,应该先坐拉希尔达电梯到底部,然后再打车,这样可以省一半。
缤纷主教堂与萨尔瓦多其他几个教堂不同,进入免费(圣弗朗西斯科教堂和旁边的侧翼教堂都是收费5个雷亚尔)
这座教堂看来是专为病患而设,据说来此许愿有神奇的疗效,墙上贴满的照片就是患者痊愈后还愿时所留;
看这哥们儿挎着的是什么?走近一看,裹成圆球状的尼龙袋里包的是香料,我肯定经常从某种化妆品里闻到过这种香味儿,但是叫不上名字;
不知不觉已经入夜,晚饭怎么打发呢?找来找去,还是在酒店餐厅解决吧,真没想到着实被惊艳了一下,在萨尔瓦多这穷乡僻壤的地方,吃到了平生最棒的一顿西餐(这里实在没有中餐)。
焗虾配了韭菜苔提味儿,鲜香无比
后面这道煎鱼,搭配的土豆泥简直绝了,是的,我会回味很久。胖胖的老板娘用蹩脚的英文说,这里很少见到中国人,让您见笑了,因为分量实在太小,所以点了两道菜,不许笑话我。
虽然意外吃到一顿饕餮大餐,但两天半的萨尔瓦多之行,总体上给我的感觉,仍不免有些失望,它的老城虽经历了岁月的沧桑,但历史悠久不一定就意味着破败,比如爱沙尼亚首都塔林,虽同样经受了数百年岁月的洗礼,至今仍处处精雕细刻,街道整洁优美,或许这又是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差距吧?但愿巴西作为金砖四国之一,经过明年奥运会之后,能够赋予这古城新的容颜。
Day6、萨尔瓦多--巴西利亚
行程进入第六天,南美之行第三站--巴西利亚,提前上网预习这座即将到达的城市,才发现这是巴西的首都,以前一直以为巴西的首都是里约热内卢,恕我孤陋寡闻。 订机票的旅行社发来行程单,显示飞机下午3:35起飞,到达,登机后正发愁三个小时航程又要坐的腚疼,却不料不到半个小时飞机就徐徐下降,透过舷窗看到机翼掠过河流和成片的森林,心里一惊,难道是超低空飞行?正在揣测,飞机已经着陆,连忙问空姐,这里就是巴西利亚?答曰是的,难道旅行社标错了到达时间?也好,免去了长途颠簸之苦,何乐而不为?跟随着下机的人群,我屁颠儿屁颠儿的去取行李,正在等行李的空当,只见一地勤胖大嫂火烧火燎的跑来叫我,二话不说,拽着我就重新过安检,复又登上刚才的飞机,空乘MM见着我一个劲儿地道歉,原来,这只是一个经停地点,飞机还要再飞两个半小时才能到达真正的巴西利亚,我还说呢,首都的机场怎么会这么小?还好她及时发现了错误,也多亏这个机场很小,否则诺大的首都机场再找我恐怕找都没地儿找去,如果行李飞到巴西利亚,我一个人留在这前不着村后不着地儿、人生地不熟的地方,可就惨了。
旅途中不期而遇的小插曲,平添了些许惊险和刺激,可谁又能说,不是这些小意外与美食和风景一道,构成了旅行的乐趣呢?之前功课没做足,险些下错了飞机,上网恶补了一段巴西历史知识才知道,原来巴西的首都确实是在里约热内卢,1956年库比契克总统上任后,为了改变沿海与内陆经济不平衡的状态,决定将首都迁至巴西利亚,并且聘请城市规划专家卢西奥.科斯塔和现代主义建筑大师奥斯卡.尼迈尔,用三年半时间建设了新的首都,这也成为库比契克总统的主要功绩,所以他在巴西人心目中有着独特的地位。
巴西利亚的城市规划很有特色,整个城市呈飞机形状分布,政务区位于机身,而居民区则处在外围的飞机翅膀部位。
夜幕降临时抵达巴西利亚国际机场
飞机上看巴西利亚,植被茂密,碧水环绕。机场的设计也很现代漂亮,无怪乎到了首都。走出机场,天气一改前几天的艳阳高照,下起了霏霏细雨,气候也变的凉爽宜人。
到酒店旁边的购物中心找饭辙,由于对夏威夷的阿甘虾念念不忘,选这家巴西虾,味道还不错。
Day7:巴西利亚市区游
从前人所写的攻略了解到,巴西利亚的主要景点包括总统府及其所在的三权广场、库比契克总统纪念碑、电视塔、国家体育场、蓝色教堂、天主教大教堂等。
酒店阳台望出去的这座圆形建筑就是国家体育场,而电视塔也在步行距离之内,所以早上先去这两个地方;
电视塔是一座钢架结构的建筑,乘电梯可以到中间的观景台,免费
游客寥寥无几,瞧这哥们儿差点睡着了
电视塔俯瞰市容,远处笔直耸立的是巴西利亚国会大厦
从电视塔走到国家体育场用不了10分钟,看看这堂堂国家体育场旁边的路面,可以看出虽然同为金砖四国之一,天朝显然已经远远走在了发展中国家前列;
国家体育场高墙深锁,绕场一周不得其门而入,难道不对外开放? 接下来想去总统府,体育场附近竟打不到车,感觉上像到了中国某个荒凉的开发区。走回酒店打车,直奔三权广场。出租车在状似飞机机身的宽阔大道上行驶,这里被称作Eixo Monumental,从电视塔到三权广场,全长5公里,相当于巴西的长安街,两旁的建筑设计独特,其中大多出自建筑师奥斯卡.尼迈尔之手,无怪乎这座建于上世纪50年代的年轻城市能够获得世界遗产的殊荣。
巴西国防部
近看议会大楼
总统府朴实无华
三权广场上的雕塑
往回走的路上,忽闻鼓乐喧天,走近一看,这是在示威吗?为啥搞得这么欢快?
逆天了,公然在政府门前卖烤串儿
午休时间领导们也不妨搓上一把
现代风格的巴西利亚大教堂
三月份正值巴西利亚的雨季,天说变就变,而倾盆而下的大雨却也维持不了多久,记得这种天气我小的时候常常遇见,那时还没有雾霾,雨后空气中弥漫的清新气息与这里看到的多么相像。
巴西利亚景点不多并且都不大,原来担心它毕竟是一个国家的首都,只呆一天恐怕不够,现在看来一天也绰绰有余。
Day8、巴西利亚--玛瑙斯--亚马逊河游河
告别巴西利亚,今天前往驴友心中的圣地--亚马逊,玛瑙斯是亚马逊的首府,从这里乘船游亚马逊河是理想的出发地。
亚马逊河被誉为“河流之王”,源于南美洲安第斯山中段,全长6400多公里,其支流有上千条,与干流共同组成了总长度达6万余公里的亚马逊河水系,流域面积705万平方公里,大部分在巴西境内。由于赤道附近多雨,水量终年充沛,它的河口流量高达每秒21.9万,比其他三条、、的总和还要大几倍,大约相当于7条长江的流量,占世界河流流量的20%,使它成为世界上流域最广、流量最大的河流,巴西人自豪地称之为“河海”。
亚马逊河滋润着南美洲的广袤土地,孕育了世界最大的热带雨林,这里蕴藏着世界最丰富多样的生物资源,各种生物多达数百万种,使其成为世界上公认的最神秘的“生命王国”。
飞机上俯瞰沟壑纵横的亚马逊
下飞机后乘车10多分钟,酒店的小船已经在码头等候
Eco park酒店建在河湾内的一片雨林里,这是一个度假村式的酒店,包一日三餐及常规的亚马逊短途游船、雨林徒步,比较适合我这种语言不灵或老弱病残游客,事实上,在接下来的行程中,我发现同船大部分游客都是老年夫妇。
酒店的招牌
我入住的小木屋
下午参加酒店组织的亚马逊探秘之旅,乘船向河流深处驶去,两岸是密不透风的原生态热带雨林。
很多树木浸泡在水中,只留下树冠随风摇曳
空中不时有苍鹰的身影划过天际,可惜我的相机不给力,无法近距离拍摄鹰击长空的雄姿
船只在亚马逊宽阔的水面上行驶,泛起一层层金色的浪花,这里水质浑浊,与海水的颜色截然不同。
也许因为河流对气候的涵养作用,亚马逊3月的天气还是有些许凉意,坐在船上,即使不是为了防蚊,也应该穿长袖衣裤。
船行至一个小岛,登岸观看了巴西土著人的歌舞表演
今天行程安排的紧凑,天黑以后,导游小哥手持强光灯,驾船引领大家钻进雨林深处,去探寻野生动物
找来找去一无所获,只见这小哥一气之下跳进水中,不一会儿提上一条小鳄鱼,引得大家阵阵惊呼!
瞧这块肚皮,够做一个钱包了吧
上岸后大家还在仔细研究这唯一的战利品
晚上,酒店屋檐下飞来一只金刚鹦鹉,相比我们以前在动物园看到的同类,亚马逊从来就是它的家,在这里它显然幸福多了
Day9、探访粉红海豚--亚马逊内河游--玛瑙斯市区。
小木屋里有空调,晚上噪音很大,我索性把它关了,也许房间里温度已经够低,也许酒店四周被河水环绕晚上气温并不高,一夜并没让人感到不适。
早上起床,门口来了个小客人 用过早餐,跟随酒店帮我请的私人导游Ozimar,去寻访亚马逊特有的珍稀动物--粉红海豚。
我们乘坐的是这种小艇
越往河流的深处行驶,水面越是广阔,瞧这片水域波平如镜,朵朵白云倒映在水面,真像大海一样广阔,这样宽阔的大河,我还从未见过;
河面上驶过一艘邮轮,导游说这种穿行亚马逊的邮轮,要3天航程
船行一个多小时,来到一处水上木屋,原来这里的海豚是人工豢养的,我还以为是看野生海豚呢; 不知道是不是他们调教无方,这里的粉红海豚显然不如以前在水族馆里常见的海豚那么灵性和训练有素,体态臃肿,也不会跳跃鸣叫; 据网上介绍,成年的粉红海豚体长可达到2.5到3米,重约90公斤,时速超过20英里。 看我有些失望,回程导游好像特意选择在亚马逊内河的支流中穿行。景色顿时令人眼前一亮。 河面上不时飘落红色的花朵,天空中回荡着各种鸟鸣,彩色的蝴蝶在船舷边上下翻飞,恍如梦境,两天来,这才让我真切体会到了亚马逊动人心魄的原生之美。
曲径通幽,让人领略亚马逊秀美的一面
这棵大树已有100多年的历史
居住在丛林中的亚马逊人家
亚马逊是鸟类的天堂
岸边正在打盹儿的鳄鱼
人迹罕至的亚马逊河流深处,草长莺飞,绿意盎然
注意看树干上黑色的痕迹,这是雨季洪水留下的刻度
导游和我们的船夫 幸亏今天请了私家导游,要不然只参加酒店那种大众化的旅行团,就错过了密林深处的风景,实属可惜。船夫:te,电话:tel: 导游:Ozimar,会说葡萄牙、西班牙、意大利、英语等多种语言,电话
价格:看粉红海豚+市区游,1400雷纳尔; 下午,趁有半天空档,去玛瑙斯市区一游,玛瑙斯是亚马逊的中心,但这里并非宁静的港湾,经过多年的开发,这里已成为一座中等城市。
建于1895年的玛瑙斯大剧院,距今已有120年的历史,能够容纳700名观众
剧院内部装潢精美,有点儿像巴黎歌剧院的缩小版,查看资料,原来这个剧院就是以巴黎歌剧院为蓝本,用橡胶到换回原材料,花费了1000万美元修建的。 在市区一处沿河的所在,玛瑙斯的香蕉、蔬菜和鱼市场一字排开。参观完大剧院,我随同导游Ozimar一起,去感受玛瑙斯人的市井生活,在这里,许多水果和鱼类还是第一次见,令人大开眼界。
市场上堆满了香蕉,但其品种好像跟咱们中国和东南亚常见的有所不同
这种像土豆一样的果实葡萄牙语名字叫做Cuupu,打开后果肉类似榴莲的样子,闻上去有一股香味,但不能直接入口,只能作为制作饮料的原料。
这种成串的像小西红柿的水果,名叫Pups ha,可以直接食用
Mats有着黑黑圆圆的外壳,剥开以后像杏仁,尝在嘴里有种生板栗的味道
manioca像红薯又有点像山药
某天的酒店晚餐恰好有manioca加工好的样子,不仅色泽金黄,还有一股特殊的香味儿,发在这里给您看看;
下午的鱼市场品种虽然不如早上丰富,但顾客和参观者还是络绎不绝,很多鱼叫不上名字,我请Ozimar帮我一一标注,不知葡萄牙语翻译过来跟咱们中国的同类鱼种有没有相近之处。据导游介绍,亚马逊水域生活着2000多种鱼类,我们见到的只是沧海一粟,禁不住让人感叹造物主的神奇。
这种切开像半扇生猪的鱼叫pirarucu,会不会有猪肉的味道?
tambaqui的样子像鲤鱼
apacu像鲳鱼
sardinha名为沙丁当然就是沙丁鱼了,看上去软软的,应该适合干炸,肯定很好吃
另一种像鲳鱼的叫做piranha
这个鱼体型虽不大,但看上去样子凶猛,鱼头有点儿像中华鲟,腹中还挂满了鱼籽,名字叫做bodo;
这鱼貌似金龙鱼,但它的名字叫猴子鱼,难道会上窜下跳不成?
cascuuda像鲫鱼
鱼市场旁边的河道停满了渔船,这里类似于玛瑙斯的渔人码头
今天日程安排的满满当当,一天下来收获颇丰,一扫昨天参加酒店旅行团留下的遗憾,可谓不虚此行。
Day10、亚马逊热带雨林徒步--圣保罗。
早上8点半,随同酒店导游去热带雨林徒步,事先得到通知,需要穿防水外套、登山鞋并且要扎紧裤脚。
所谓雨林徒步,其实就是在酒店旁边的林子里兜了一圈,并无危险可言。雨林内湿气很重,不一会儿就汗流浃背。
林中小溪是一种烂树叶子的颜色,怪不得亚马逊的河水是黄色的,据说,亚马逊河水中含有酸性物质,对落叶和土壤都有较强的腐蚀作用,同样的,水中也不适合蚊虫繁殖,所以这里虽然气候湿热,蚊子却并不多。
雨林中生长的巴西龟,个头儿不小
朽木上长出的灵芝
这颗大树是巴西原生橡胶树,看看从刀口流出的橡胶,丰富的橡胶资源曾经一度使这个南美国家富得流油;
潮湿闷热的亚马逊丛林是蛇类的天堂,这种样子像蚯蚓的小蛇名叫Cobra
这种草药的名字叫Cameraman,我掐一片叶子尝了一下,味道有点儿苦涩
导游在给大家讲解热带植物
照片背景中的这种植物在雨林中随处可见,我们以往也常把它当作绿化植物,在花卉市场中并不陌生,但我叫不上它的名字,向导手握的类似长矛的枝叶是它的嫩芽,用力一抖就成了下图中的样子;
别看向导小哥长得黑黢黢的,实际上心灵手巧,趁大家听讲解的空档,他用刚才的树叶手编了一只蚂蚱,你看像不像?
雨林徒步全程两小时,11点半退房去机场,下午返回圣保罗。从明天起,我将前往秘鲁、智利、阿根廷,并于23天后的4月3号再次返回巴西,在里约停留两天后,再经圣保罗转道多伦多回温哥华。
Day11、圣保罗--利马
昨晚飞抵圣保罗入住酒店已经快12点半了,今晨6点又要起床去机场,旅行就是这样,累并快乐着。
经过3个多小时飞行,中午11点,飞机徐徐降落在利马查韦斯国际机场,这是南美第三大国家--秘鲁的首都,1535年由西班牙殖民者弗朗西斯科建立。
秘鲁是此次南美之行的重头戏,这里有印加古文明的神秘发祥地--马丘比丘、巍峨的安第斯山脉以及高原上的明珠的的喀喀湖,我们将在此停留10天,一直到3月24号前往智利。
我此次旅行的前半段是自由行,后半段从今天起,将跟随有“南美王”之称的导游Albert,与上海赶来的20个团友一起,度过剩余的20多天行程。
顺便说一句,Albert住在加拿大多伦多,专事南美旅游,除了我们这次的巴西、秘鲁、阿根廷和智利,他还经营玻利维亚天空之镜、厄瓜多尔达尔文岛等路线,如果有兴趣可以跟他联系,电话:141-
中午在导游陪同下吃了近两个星期唯一的一顿中餐,利马的中餐馆水平不低,导游说秘鲁人对中餐比较喜爱,不仅中餐做得好,而且正宗的秘鲁餐里,也在越来越多的融入中餐元素,所以秘鲁普遍被中国游客认为是南美吃的最好的国家。
南美洲气候炎热,热带水果不但品质好,而且品种繁多。午餐后趁着上海的大部队还没有到达,我一个人先去探访一下当地的水果市场。
汽车穿行在利马老城的大街小巷,感觉这里酷似欧洲城市,连餐馆的样子也不例外,就像站在了巴塞罗那街头,看起来,西班牙殖民色彩仍然保留下了浓重的痕迹。
利马老城街景
穿街过巷,司机卡洛斯带我来到市中心的果菜市场,这里人来人往,熙熙攘攘,热闹非凡,果然不出意料,又让我见识了好几种热带水果。
chirimoya,秘鲁荔枝,有点儿像台湾的释迦果,我尝了一下,说实话,烂乎乎的味道一般般;
这种长得像枇杷果的水果叫granadilla,不光样子像,西班牙文的译意就是手榴弹,因为剥开后黏糊糊的像鼻涕,当地华人更喜欢称它为“鼻涕果”;
像大个儿无花果的lucuma名为蛋黄果,剥开后不仅样子与蛋黄酷似,连滋味也有几分相像,里面的核很大,是咖啡色的,虽然味道还不错,但有点儿噎人。原以为这是南美特产,我把它发到微信里,同事告诉我,这种水果咱们海南岛也有,只是个头儿没那么大;
秘鲁特有的紫玉米,秘鲁是玉米的原产地,古印加时期,只有皇族才可以食用,如今已传遍世界,惠及全人类;
模样长得像黄色苦瓜的pitajaya,中文名字可以翻译为仙人掌果
这个像大个儿土豆的家伙看起来很诱人,我本来打算买一个,但是一尝才知道,味道很酸,有点儿像杏,名字叫Mamie;
果菜市场挨着肉市场,我看了下,肉类主要以猪肉和鸡肉为主,鱼的种类较之昨天在玛瑙斯见到的就略显贫乏了。
司机卡洛斯带我三转两转,不一会儿就走出水果市场,来到正对唐人街的路口,这里有好几个手推车上的摊档,在摆卖一种特殊的饮料,生意十分红火,走近一看,桶里盛的是一种紫色液体,卡洛斯告诉我,这叫Chi ha morada,赶紧买一杯尝鲜,味道甜甜的,有点儿像蓝莓口味。
就是这种紫色饮料,你猜猜看,这是什么?估计你肯定跟我一样,猜不到它究竟是什么,告诉你吧,这是秘鲁特有的紫玉米汁,来过秘鲁的人几乎都喝过,秘鲁人认为它有独特的乌发作用,夏天每家每户都会制作,所以在当地很受欢迎,您瞧,一不留神又让我开了一次洋荤。
隔壁大妈卖的这种像龟苓膏的东东叫Manzanita morada,与上面的紫玉米汁系出同门,我看可以叫做“紫玉米糊糊”。
一个下午的短暂感触,让我对利马产生了良好的印象,这是一种与亚马逊的野性之美截然不同的感觉,是更接近欧洲城市生活的热闹与闲适,秘鲁,第一眼的美丽会延续到最后吗?她会给我们留下怎样的记忆?我迫切的期待着后面的精彩。
Day12、利马新城区观光
利马这座有着480年历史的城市,既有饱含西班牙殖民风格的老城,又有摩登现代的新城,老城在西北面,而新城则向东南发展,今天的主题是游览新城区。
新城区是利马商务、金融以及高级住宅区的所在地,有很多时尚现代的建筑和环境优美的公园。
利马乡村聚乐部
利马西邻太平洋,与世界上多数得天独厚的沿海城市不同,它的海岸线另一侧有数十米高的断崖,横亘在大海与城市之间,不可避免的影响了这座城市的自然景观,但这一缺陷也有它的正面作用,在历次海啸等自然灾害发生时,断崖总能保护利马躲过灭顶之灾,这让我们想起了那段著名的格言--“当上帝关上一扇门,他会为你打开另一扇窗”,这个道理对人如此,对一座城市也是一样。
利马的太平洋海岸
城市另一侧光秃秃的断崖
借用别人讲过的笑话,旅行团的主旋律就是“逛吃逛吃逛吃”,这不,早餐还没有消化,午餐又要开始了。
我们的午餐安排在海边的著名餐厅--Restaurants Costa Verde绿色海岸餐厅,这里曾因能够同时提供428种海鲜菜肴而入选吉尼斯世界纪录大全。
餐厅招牌和它的吉尼斯证书
图中的这位老者就是餐厅的老板,他每天都会亲自品尝每一道菜肴,认真的态度令人敬佩,也难怪他的餐厅能够大获成功;
餐厅临海而建,环境优美
甜点品种繁多,精美的就像艺术品
这道甜点叫做Picaron,是由玉米、地瓜混合面炸制的甜甜圈,据导游说,这是秘鲁乡下传统的节日食物;
你见过草莓等水果可以炒着吃吗?
餐厅还提供高质量的歌舞表演,您如果有机会到利马,一定不要错过这家餐厅,它绝对不会让你失望。
吃完接着逛,大巴车载着我们沿海边行驶,来到纳斯卡地画公园和爱情公园。 享誉世界的纳斯卡地画至今仍是一个迷,它由美国科学家保罗在秘鲁的沙漠中发现,令人匪夷所思的是,虽然能够辨认的地画中共有36种动物图案,但这些动物却并非生活在沙漠中的动物,不免引起了全世界科学界的关注和众说纷纭般的猜测。
在断崖之上,利马海滨的环境营造的相当优美
利马海滨的断崖是滑翔伞运动的圣地,勇敢者不妨一试
利马的现代艺术也值得称道,瓦郎谷艺术区是这个城市浪漫和热闹的所在,有很多小情小调的咖啡馆,情侣们依偎而座,充满了艺术气息。
街角一树盛开的曼陀罗
情人桥熙熙攘攘的人流
Day13、利马老城游 利马的老城区位于城市西北部,临近里马克河, 在西班牙殖民时期,这里曾长期是作为总督府的所在地,是整个南美的中心,经历了数百年的辉煌。 我们首先来到圣马丁广场,这是利马的著名景点,1821年,圣马丁将军在这里宣布秘鲁独立。
秘鲁国父圣马丁雕像
从圣马丁广场经过乌里昂步行街走路一刻钟就到了利马的中心--武器广场,从这里放射出7纵13横的道路,构成了老城的骨架。
早晨的乌里昂步行街店铺还没开门
武器广场中央的铜喷泉建于1650年
总统府位于武器广场和里马克河之间
总统府门前的卫兵,衣着十分华丽
这座黄色的建筑是利马市政府,与总统府仅一街之隔
南美社会治安欠佳,防暴警察在总统府旁边严阵以待
酷酷的女警
广场的另一侧就是利马大教堂,这是一座罗马天主教堂,建于1555年,之后由于地震经过多次修复重建,至今仍保持着殖民地的建筑结构和外观,是利马的标志之一;
大教堂的穹形天花板镶嵌了金箔,美轮美奂
唱诗班的座位精雕细刻,是利马大教堂的主要看点,可谓艺术精品 利马老城的景点比较集中,从武器广场走到圣弗朗西斯科修道院也是只需10分钟,这个修道院是南美历史最悠久的修道院,以地下墓穴而著称,大约埋葬了好几万人,可谓尸骨遍地。
圣弗朗西斯科修道院
修道院的藏经阁古色古香,是的,我也看见不让照相的标志了,所以惭愧之余,匆忙中没有掌握好角度
修道院内庭一景
庭院中巨大的芒果树挂满了果实 下午的行程简单,去利马郊区参观黄金博物馆。 各位不要被它的名字所误导,黄金博物馆展出的并非全部都是黄金,它有两层展馆,地下一层展出公元前五世纪至公元五世纪期间秘鲁出土的各种金、银制品、木乃伊、服饰、雕刻等文物,印加人相信,黄金是太阳的汗水,白银是月亮的眼泪,其金银饰品种类繁多,从中可以领略印加灿烂的古代文明;地上一层收藏的是各个年代的兵器,既有冷兵器时代的刀剑、马鞍等,又有近代的各种枪械,有拿破仑用过的兵器、毛泽东的手杖,希特勒的手枪等等,令人大开眼界。如果您来到利马,这里是必游之地。
博物馆外景
毛泽东用过的手杖
Day14、利马--库斯科--Marasal盐田
从今天起,我们要离开利马,一路向高原进发,去往神秘而又令人向往的马丘比丘。
首先到达的是库斯科,这里距首都利马只有1小时20分钟航程,如果开车则需要一整天。为了逐步适应高海拔,今天我们并不在库斯科停留,而是下机后驱车直奔印加Marasal盐田,明天再乘火车前往马丘比丘,然后再返回库斯科,游览这座印加帝国曾经的首都。
库斯科去往神圣山谷的途中,有好几个村落,路边野花遍地,墨绿色的山峦与黄绿色的原野相互映衬,颜色煞是好看。 秘鲁是驼羊的故乡,驼羊毛纺织业是印加民族的主要经济来源。
当地的印第安土著向我们演示了驼羊毛纺织、染色的工艺流程,现如今,这些印第安人除了传统的耕作,也做起了游客生意,在这个类似农家院儿的地方摆卖各式驼羊毛纺织品,主要有围巾、毛衣、毛毯等等,我忍不住也买了几件,然而事后证明,其质量实在差强人意,如果你也走过此处,建议千万不要头脑一热就掏腰包购买,如果要买秘鲁特有的驼羊毛纺织品,一定要到大城市的名牌店,据我观察,主要有KUNA和SOL这两个主流品牌,无论毛衣还是围巾,都是这两家才货真价实,其他的必须忽略,否则像我一样贪便宜买了地摊儿货,好端端一件毛衣穿在身上掉了一身毛,怎么也摘不干净,只能扔掉,后悔就来不及了。
坐落在神圣山谷中的Marasal盐田,历经几个世纪,仍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是印加民族得以繁衍生息的宝藏,有了盐田,不仅为这个遗世独立的民族创造了自给自足的必备条件,也提供了染织等基础手工业的原材料;
盐田至今仍产出的成品
中午我们在安第斯山脚下的Sonesta酒店用午餐,这家山谷中的小酒店品位不俗,到处栽满了花花草草,很有情调;
忍不住多发几张这家酒店的照片,如果您能在前往马丘比丘的途中来此小住一晚,不失为明智的选择,从图中的显示屏上,可以看到酒店的房价,价格显示的是当地货币索尔,与美元的汇率大致是3.3-1;
Day15、印加神圣山谷--马丘比丘马丘比丘位于库斯科西北130公里,整个遗址高耸在海拔约2350米的山脊上,俯瞰着乌鲁班巴河谷,为热带丛林所包围,是世界新七大奇迹之一。去马丘比丘的方式多种多样,可以从库斯科乘高原火车4个小时抵达,也可以选择更具挑战性的徒步行走印加古栈道,要走4天时间,而我们昨天参观印加盐田住在途中,今天就近从Ollantoytambo小镇坐火车,酒店到火车站45分钟车程,天不亮就要起床去赶火车。
我们乘坐的高原火车
火车走的并不快,接近两个小时,到达马丘比丘登山的起点--温泉小镇,不巧的是昨晚下雨山上发生滑坡,上山的接驳巴士受到影响,耽误了我们的出发时间。
建在山涧两侧的温泉小镇
因为山体滑坡,进山口排起了长队,你看这等候的人群,本来预计今天的登山时间需要4-5个小时,看来要延长了;
乌鲁班巴河与雄奇的安第斯山脉一样,有着桀骜不驯的个性,雨季的河水像黄河一样浑浊;
9点半,我们终于登上接驳巴士,正常情况下,只需要20分钟就可以到达山门,但我们为了绕过滑坡地段,我们与这些老外一起,下车在崎岖的山路上步行了一个小时。
清晨雨雾还未散去,天空中不时飘落淅淅沥沥的雨滴,安第斯山隐在云雾之中,越发显得神秘;
看着这500多年前的历史遗存,谁能想象它竟然隐在山间数百年无人知晓?
马丘比丘是印加第九代皇帝帕查库蒂于1440年左右建立的,主要用于皇家祭祀(这有点类似于咱们的泰山)但它在凭空消失了近500年后,直到1911年,才被执着的美国考古学家海勒姆·宾汉姆所发现。
天公作美,当我们抵达时,浓雾短暂散去,让我们一睹马丘比丘的真容
当初的房屋建有这样的茅草屋顶,而今除了这座后来修复的小屋,其余屋顶早已在岁月长河中灰飞烟灭,只留下残垣断壁;
据说马丘比丘背后的山的轮廓,代表着印加人仰望天空的脸,而山的最高峰“瓦纳比丘”代表他的鼻子; 马丘比丘风景虽好,天气不给力终归美中不足,下午一阵急雨过后,天气突然放晴,太阳露出了云层,大家禁不住欢呼雀跃,纷纷举起相机,把这世界级的美景留作永恒的记忆。 马丘比丘古城遗址外围是层层梯田形成的农业区,城区则由200座建筑和109个连接山坡和城市的石梯组成。城内规划井然,北部多为庄严的宫阙神殿,南部是作坊、居室和公共场所。
马丘比丘层层叠叠的梯田
马丘比丘的建筑都是方形的,只有这座太阳神殿是圆形结构
古城中有完整的山泉水引水工程,体现了印加人的规划设计能力
如果留意观察,你会发现马丘比丘的所有石门都是这种上窄下宽的梯形结构,这是因为秘鲁多发地震,梯形的印加门有防震作用,可见古人已经掌握了这种建筑防震技术;
整个马丘比丘古城展现了印加人高超的建筑艺术,最令人不可思议的是,500多年前的古人是如何将重达20吨的石块运上山顶的?并且能够靠精确切割让堆砌而成的墙体严丝合缝,其接缝处宽度甚至不超过一毫米,在完全靠人背马驮的古代,这无论如何都令人匪夷所思。
图为古人在巨石上凿出的梯级,印加文明又被称为“大石文明”,其石雕建筑工艺可谓登峰造极;
1983年,马丘比丘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定为世界遗产,是世界上为数不多的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之一。
Day16、马丘比丘--库斯科
3月的马丘比丘恰逢雨季,能不能碰到好天气全靠拼人品,昨晚雨下了整整一夜,到早上7点我们出发时,雨才渐渐停歇,但大雾仍旧弥漫。
跟昨天一样,我们乘接驳车再次来马丘比丘山门,经过印加古道的最后一段--皇家栈道,去海拔2800米的太阳门。
500年的印加栈道,顽石纪录了岁月的沧桑
一个小时到达目的地,山谷中的马丘比丘被大雾笼罩,云深不知处
太阳门只是一个光秃秃的门垛子,没啥看头,我想,这里的亮点应该是晴天时眺望马丘比丘,可惜今天天公不作美,空留遗憾;
早就听说徒步印加古栈道十分辛苦,我们仅仅走了其中的一小段,就已经有了切身体验,不一会儿就会出一身汗,提醒大家注意,如果您也准备爬上太阳门,一是需要轻装,二是要穿防滑的登山鞋,以防山路湿滑。
很多驼羊在马丘比丘遗址中自由自在的生活,它们的身姿为这苍凉的古迹平添了神韵 ;
建在悬崖峭壁上的印加桥
去印加桥的途中有好几处观景点适合眺望乌鲁巴班山谷,视野极佳
结束马丘比丘的行程,按照原计划,我们在乌鲁班巴河畔的餐厅吃过午餐后,两点半坐上来时的高原火车,返回昨天出发时经过的Ollantoytambo火车站。
Ollantoytambo小镇去马丘比丘比从库斯科更近,能节约40分钟,加上这里又是徒步去山谷的出发点,所以火车站十分繁忙。
出了火车站,我们在导游的带领下,参观了这个以古印加将领的名字命名的小镇。
注意看,岩壁上修建的是皮拉酷查神殿
就地取材,用石头堆砌的印加民居
小镇中的印加街巷
图中的布娃娃是印加村民家中供奉的财神
身着传统服饰的印加兄妹
村民家中饲养的豚鼠,主要用来食用
印加古镇有着风格迥异的民族特色,看的大家饶有兴趣,换乘汽车到达库斯科,时间已是晚上7点。
Day17、库斯科市区游
海拔3300米的“天空之城”库斯科是世界著名的高原城市,位于秘鲁安第斯山脉丰饶的山谷中,这里不仅是古印加帝国的首都,也是前往“失落之城”马丘比丘的中转站。
库斯科四面环山,按咱们中国人的说法,这里是一个风水宝地,从远处俯瞰,红色的屋顶与绿色的山峦相映衬,描绘出一幅美丽的风景画;
高原山城库斯科
库斯科充满了历史、传说和神话,印加文化和西班牙的殖民文化在这里碰撞融合,逐渐水乳交融。
今天一早,我们首先驱车来到郊外的SAQSYWAMAN,根据其印加语的原意,可以译作神鹰堡垒,也可以根据其形状,将其称作圆形堡垒;
神鹰堡垒遗址,这是一左一右两座石砌的堡垒,建成年代不详,毁于西班牙殖民时期,至今已看不出完整的轮廓;
巨石堆砌的堡垒围墙,中间的石块重达100吨
接下来,我们去库斯科的水源地,探访圣水神殿。
圣水神殿海拔3765米,比拉萨的3658米还要高出100多米
圣水神殿遗址,墙壁上面的窗户是祭祀时安放木乃伊用的
神殿旁边的摊贩在售卖一种印加水壶,这种水壶设计独特,即使倒过来也不会往外撒水;
回到市区,我们按顺序游览了印加小径、武器广场、大教堂。
印加小径的民居外墙,从马丘比丘到库斯科,巨石堆砌工艺都是印加大石文化的象征;
在武器广场,我们看到了比利马大教堂还要辉煌壮美的教堂,里面用黄金装饰的金碧辉煌;还有太阳神殿遗址,这一切都在提醒人们,此地曾是古印加首都的中心。
与秘鲁很多城市一样,武器广场是老城的中心
广场中央的雕像就是印加帝国强盛时期的第九代皇帝
西班牙殖民者建于1535年的巴洛克风格大教堂
以金箔装饰的教堂金碧辉煌
您看得出这里供奉的圣母玛利亚和耶稣与世界各地的有何不同吗?仔细看,他们穿上了印加民族服饰,宗教融合的痕迹十分明显;
这幅《最后的晚餐》与它的本来面目相比,也有很大改变,最特别的是盘中的晚餐,变成了印加人的传统食物--烤豚鼠,桌上的饮料也换成了紫玉米水;
印加人信奉太阳神,库斯科的太阳神庙不可错过。
西班牙人入侵后,为了摧毁印加民族的信仰,把这座曾经金碧辉煌的宫殿拆毁,并在神殿的基础上建起了自己的天主教堂;
神殿内的建筑大部分是西班牙人后来建筑的
只有这些不易拆除的石墙当初被侵略者挡在新建的墙壁后面,后来在地震发生时,新建的墙壁倒塌,才使这些历史久远的石墙露出真容,侵略者对人类文化的摧残令人扼腕;
晚上在印加风格的Pacha Papa餐厅吃晚饭,初次品尝到印加高原菜系的土法烤鳟鱼、焖猪肉和腌制驼羊,还有一道神秘菜品,猜猜是什么?
Pacha Papa饭馆的烤面包炉炉火正旺,还没走近就闻到了面包的香味儿
土法烤鳟鱼
土法焖猪肉配米饭
库斯科羊肉汤
压轴推出的神秘菜品--烤豚鼠,说实话,这道菜新奇归新奇,味道却很一般
按我们山东人的说法“吃饱了才能不想家”,所以这逛吃逛吃的节奏还要继续。
Day18、库斯科--的的喀喀湖
从海拔2500米的马丘比丘到海拔3300米的库斯科,今天要去冲击此行的第三关,位于秘鲁和玻利维亚边界的的的喀喀湖,海拔高度将再次被刷新到3800米。
从库斯科去的的喀喀湖,需要坐10个小时高原火车,我们乘坐的是“安第斯山脉冒险号”,透过车窗望去,一路上山峦起伏,不时有种满玉米的田野闪过,安第斯山脉随着海拔的升高,树木变得越来越矮小,呈现出一派高原风光。
安第斯山脉冒险号整装待发
车厢内部布置温馨
列车上的餐食
铁轨上的集市
随着海拔的升高,山上郁郁葱葱的森林逐渐被高原灌木和杂草所取代
火车伴着河流和高山行驶
海拔4300米时,巍然耸立的安第斯山脉
高原集市上售卖各类驼羊毛制品
距离目的地越来越近,绿草茵茵的高原湿地在铁轨两侧延绵不断,十分养眼
云层下的山峦光影变幻
火车晃晃悠悠晃晃悠悠,海拔一度上升到4300米,伴着高原反应的不适,终于在下午6点半到达普诺,这里是秘鲁南部普诺省的首府,地处的的喀喀湖西北岸,从库斯科过来,火车足足走了10个多小时,古代印加帝国的疆域之广,令人瞠目结舌。
Day19、的的喀喀湖--印加墓塔--利马
今天是秘鲁9日行程的最后一天,的的喀喀湖的游览过后,我们将于晚上回到秘鲁首都利马,整个南美行程中的高原部分即将宣告结束。
我们住在湖畔的Sonesta Posadas Del Inca酒店,这是一家秘鲁的连锁酒店,房间宽大舒适;
显示屏上有酒店的价格
清晨的普诺静静的伫立在的的喀喀湖畔
的的喀喀湖位于普纳高原北部, 周围群山环绕,峰顶常年积雪,它是南美地势最高、面积最大的淡水湖泊,也是世界最高的淡水湖之一,湖中有52个岛屿,作为印加的起源,这里是印加人的圣湖。
我们乘船登上一座当地乌鲁斯人建造的漂浮岛,这是用一种叫做“多多拉”的芦苇扎制的浮岛,在世界上可谓独一无二,整个的的喀喀湖上一共有90多座这样的浮岛,每座岛大约有一个足球场那么大,一般可以居住六户左右的人家,居民以捕鱼、编制手工工艺品为生,当然,现在又增加了旅游业,每座岛都有自己的名字,我们登上的这座浮岛名叫Suche Maya,岛主名叫威廉姆。
从芦苇的厚度可以看到岛的漂浮力
浮岛人居,现代化的技术已经让世世代代居住在水上的岛民用上了太阳能电力
导游演示用芦苇建造浮岛的过程
身着传统服饰的乌鲁斯人
乌鲁斯人的交通工具--“多多拉船”
Los Ulos岛上有一家小酒店,可以提供住宿
酒店老板娘在卖一种油炸面饼,很像咱们中国食物,买一个尝尝,口感酥脆,味道很棒!
返程途中正赶上乌鲁斯人举行水神祭祀活动,巫师站在船顶作法,吹拉弹唱好不热闹;
距普诺一个小时车程,还有一处古迹--印第安人建于大约800年前的墓塔,但说实话,真没啥看头,只有残墙断壁,不值得专程前往。这天看起来阳光普照,但是高原气候有很大的蒙蔽性,其实天气十分寒冷,我就是在这里麻痹大意,被冻感冒了,后面的行程没少受罪,提醒您注意,在高原一定要注意增减衣服。
只剩下残墙断壁的印加墓塔
回想九天来的秘鲁行程,如果对旅游体验要求高的话,大概只有马丘比丘能让人感觉不虚此行,甚至产生再来一次的愿望。旅游,也是一个不断试错的过程,每个人的兴趣不同,只有经过了方知对错,这或许也是一种收获吧?
Day20、利马--智利首都圣地亚哥
时间进入第20天,此次南美之行也将开始第三个阶段,我们于今天下午抵达智利首都圣地亚哥。
智利有一望无际的荒原沙漠,崎岖的安第斯山脉和世界上为数不多的壮丽峡湾,而我们此行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游览闻名于世的百内国家公园,在智利的4天时间,除了第一天从利马飞抵圣地亚哥,其余3天都要在百内国家公园度过。
到达圣地亚哥的时候天气阴沉沉的,气温比巴西和秘鲁略低。利用在圣地亚哥停留的半天时间,我们分别去看圣母山、总统府和武器广场。
智利是一个天主教国家,总人口的75%是天主教徒,14米高的圣母玛利亚塑像伫立在圣母山顶,这是圣地亚哥的地标。
圣母像俯视圣地亚哥
薄雾笼罩下的圣地亚哥
圣地亚哥是由西班牙殖民者于1541年建立的,而西班牙的殖民城市往往都有一个武器广场,圣地亚哥也不例外,广场的四周有市政府、博物馆、国家大教堂、邮政总局等。
圣地亚哥武器广场上的骑警
智利有1700万人口,其中3万多华人, 按照城市的方向来划分,圣地亚哥的东面是富人区,总统府位于市中心。
圣地亚哥总统府所在的这栋建筑,原为西班牙殖民时期的造币厂,智利独立后改为总统府;
这面巨型国旗是为纪念智利建国200周年而树立的,高度为81米
智利的经济状况在南美位居前列,所以其首都的城市建设、公共交通设施都比较完善,虽然如此,圣地亚哥给人的第一印象,除了总统府附近的地方以外,还是像国内西北地区的某个省会城市,发展中国家的色彩明显,看得人意兴阑珊。
早上入境时,还发生了一件有惊无险小插曲,智利的签证与世界上大多数国家不同,除了黏在护照上的签证页,还有两张打印的入境纸,需要与护照一同携带入境,其他团友是由旅行社统一代办的签证,事先得到提醒,都随身带上了这份文件,而我由于是自己在温哥华办的智利签,签证官并没提醒此事,所以大意的把入境纸放在了家中,怎么办?导游急中生智,跟移民官解释说我是加拿大居民,而智利驻温哥华的领事馆并没有入境纸这回事,对方虽然一脸狐疑,但还是放了我一马,真是虚惊一场,如果不能正常入关,我就得原机回秘鲁或者改道去阿根廷等候大家,来回折腾不说,还错过了此行的重点--百内国家公园,好险!所以在这里务必提醒大家,如果你是办理的自由行签证,到智利一定不要忘了带上入境纸,免得节外生枝,耽误了行程。
Day21、圣地亚哥--蓬塔阿雷纳斯--百内国家公园
我这次的南美之行,先巴西、后秘鲁,然后是智利和阿根廷,基本上是一路向南,今天将到达此行的最南端--智利的蓬塔阿雷纳斯,这也是智利最南边的城市,地处巴塔哥尼亚南部(麦哲伦于1806年发现)在巴拿马运河通航之前,这里是沟通大西洋和太平洋的唯一航道,曾经兴盛一时,而今,当年的辉煌已经远去,只留下与世隔绝的美景,吸引着来自全世界的游客。
百内国家公园被称为整个南美最好的国家公园,说它与世隔绝并不夸张,从圣地亚哥到蓬塔阿雷纳斯,由于地形复杂,没有可以南下直达的公路,需要坐三个半小时的飞机,而去百内国家公园,还要再坐将近6个小时大巴,我们早上4点钟就起床,开始了一天的漫漫旅途。
昨晚住在圣地亚哥国际机场对面的假日酒店,有必要专门夸奖一下他们,这虽然是一家假日快捷酒店,但是设施很新,房间宽大,并且卧具十分舒适,洗手间也超好用,我们4点半就要吃早餐,酒店也专门进行了安排,不是简单的对付,而是正而八经的准备了各种面包、咖啡、热牛奶以及时令水果,大家虽然早起,但是喝上一杯热奶,暖暖和和出门,疲惫顿时消除了大半,给这家酒店点赞!
蓬塔阿雷纳斯还是阿根廷的乌斯怀亚之外,另一个去南极的出发点,据导游介绍,由于从乌斯怀亚坐破冰船前往南极,需要穿越风大浪急的比格雷海峽,4天的航程让很多害怕晕船的人望而却步,但从蓬塔阿雷纳斯可以乘坐飞机直接抵达南极,所不足的是出发时间只限每年的12月到1月,并且航班受天气影响也很容易取消,但不管怎么说,其优越的地理位置还是给人们探索南极洲提供了更多的选择。
汽车在茫茫荒原上行驶,路边不时有身形硕大的鸵鸟身影闪现
今天主要是为了赶路,向着山脉深处的百内国家公园进发,途中经过Cueva del Milodon,这是远古时代形成的一座山洞,1895年,这里曾发现史前动物美洲剑齿虎Milodon的化石。
与接下来在百内国家公园看到的绝世美景相比,这些路上经过的景点只能说平平无奇了;
山路崎岖难行,风光却渐入佳境,图为路上的风景
国家公园门口不远处的游客中心内,有百内的地形沙盘,上面黄色虚线的部分是徒步旅行路线,百内国家公园是世界著名的徒步旅行点,根据路线的不同,有沿着崇山峻岭内侧行走的W路线,还有范围更大的O形路线。
看着线条勾勒的山峰、小径、湖泊,仿佛那绝世美景正在向我们召唤,令人迫不及待想要开始明后天的行程,去看山那边的风景。
很多老外就像这样钻进睡袋席地而卧,虽然路途艰苦,走过了W路线,也算此生不虚了;
汽车继续开啊开,下午5点半,到达今晚的住宿地--格雷冰川酒店,这家酒店坐落在湖边,外表看起来陈旧,房间却相当舒适,躺在床上就可以看见雪山、冰川和静静的湖面。
此刻,当我舒舒服服的躺在床上,看着窗外的美景,一天的疲惫顿时烟消云散
Day22、格雷冰川--Pehoe湖--百内公园徒步。
25号清晨,天刚蒙蒙亮,我们乘船去看格雷冰川,大家先乘上一艘小艇,再换稍大一些的破冰船,穿过冰川湖与冰川面对面。
我们乘坐的摆渡船和破冰船
冰川湖水的颜色像刚刚融化的雪水,是乳白色的
格雷冰川被一座小山一分为二,远远看去好像平平无奇,这时候你先不要失望
当破冰船慢慢靠近,千姿百态的格雷冰川才渐渐展露真容,或如怪石嶙峋,或像水晶般晶莹剔透;
漂浮在水面上的浮冰也形状各异,给人以美的享受
冰川湖上温度很低,即使早有准备,仍然把我冻得够呛,您需要穿比想象的更多的衣服。
百内公园里共有4家酒店,午饭后,我们换到另一家住宿,这家酒店位于Pehoe岛上,以一座小桥与陆地相连。
站在公路一侧的山坡上,就拍到了这张明信片一样的标志性照片
这是同一个位置傍晚拍到的效果
晚霞映照下的山峰,反射着红彤彤的光芒,如梦似幻
小桥连接着Pehoe岛上的酒店
百内公园曾于2011年被以色列游客引发山火,大片森林惨遭涂炭
下午在百内山间徒步,一侧是白雪皑皑的山脉,一侧是雪山融化所形成的河流、瀑布、湖泊,还有过火后更显遒劲的树木枝干,大自然的美景令人陶醉,不愧为世界最佳徒步路线。
水边写生的老者
枯木、雪山与崇山峻岭下 的徒步小径
大火过后留下了另一种灵异之美
山间月牙湾
百内的含义来自印第安语“蓝色的塔”,盖因图中山峰最高处形似高塔,公园因此而得名;
什么动物在水边留下了脚印?
百内除了有绝世空灵的美景,也是野生动物的天堂,美丽的驼羊自由自在的生活在这里,由于人烟稀少,它们好像也不怎么怕人;
想象一下,当它们从身边悠然走过,你内心中会涌现怎样的喜悦?
在百内,除了生活着驼羊这样的大型哺乳动物,路上我们还遇到了这个小朋友,你认识它是谁吗?
回想已经过去20多天的南美旅程,今天是最开心的一天,美丽的风景能够令人心旷神怡,野生动物带给大家无限的欢乐,谢谢你百内!谢谢大自然慷慨的馈赠!
Day23、百内国家公园--阿根廷卡拉法特
昨天百内徒步意犹未尽,早早起床去拍日出。公园里人烟稀少,早上寒气很重,再次提醒您,要带比你想象更多的衣服。
百内塔躲在厚厚的云层里,只看到朝阳映红了山峦的底部,可以想像,云层之上,太阳照射下的群山该是何等的美丽。
就要离开百内了,对这样一个没有手机信号、全是土路,但是有蓝天、碧水、雪山、冰川、奇山峻岭和野生动物相伴的地方,大家久久不愿离去,是的,大自然的魅力是无穷的,走进去,你的身心仿佛都会融化在优美的环境之中。
驶出公园的路上仍然景色不断,即使阴沉沉的天气也遮不住百内的万般美丽。
百内瀑布,可惜天气不好,看不见背后的百内塔
火烈鸟在盐湖中徜徉
离开百内的途中,我们幸运的遇到了漫山遍野的草泥马,连资深导游“南美王”Albert都禁不住赞叹,这是他十几年来第一次看到这么大的野生驼羊种群;
今天虽然要走漫漫长路,但一次次的惊喜使大家忘记了时间的存在,很快到了中午,我们从陆路边界过境阿根廷。
智利的边境小店,窗户上贴满了花花绿绿的窗花
我们在这家店里二楼吃烤羊,好几天没正儿八经吃顿饭,吃一顿荤的犒劳犒劳,不过味道与之后几天吃到的相比,差的可不是一点点;
店里还有两台熊熊燃烧的火炉,哪怕不吃饭,进去烤烤火也很舒坦,3月份的百内即将进入南半球的冬季,天气实在是冷,我靠着火炉烤了半天,愣是没缓过劲儿来。
阿根廷边境检查站在一栋简陋的平房里
在智利,我的足迹到达了人生中最南面的城市,我会就此止步吗?当然不!不久的将来,我还要继续前行,向着乌斯怀亚,向着南极的方向,再出发!
Day24、阿根廷卡拉法特--Peirto Moreno冰川
昨天过了智利和阿根廷边境,汽车又在漫漫荒原上由南向北行驶了4个小时,才到卡拉法特,这是一个因冰川而存在的移民城市,旅游业几乎是其唯一的产业,小镇只有一条小小的商业街,售卖各种户外用品,但是价格昂贵,我们要在此住3个晚上。
阿根廷人的饮食习惯以吃肉为主,我们这次算是领教了,卡拉法特就有一家很地道的阿根廷烤肉餐厅,提供现烤的牛羊肉,盘中黑乎乎像茄子一样的是一种血肠,对我来说过于油腻,只能浅尝辄止;
我们在阿根廷南部的重头戏,是游览除南极、北极之外的世界第三大冰原--帕塔戈尼亚冰原,主要是阿根廷的Los Glaciares冰川国家公园。
上午,我们来到Los Glaciares国家公园,从陆上观赏Peirto Moreno冰川,汽车沿湖行驶,拐过了一道又一道弯,导游特意打开音响,随着音乐声渐趋高亢,Peirto Moreno冰川赫然眼前,这是一条巨大的冰川,比我以前在阿拉斯加和加拿大班夫国家公园看到的都要大,并且周围群山环绕,十分壮观。
从Peirto Moreno冰川对面的Miradorde los Suspiros观景台上领略它的风采
去冰川的路上,当地导游瑟琳娜在车上演示马代茶的调制方法,这是一种阿根廷人特别喜爱的饮料,有减肥去油腻的功效,是啊,以阿根廷人吃肉的频率,不喝点儿重口味儿的还真消化不了
与智利的格雷冰川相比,Peirto Moreno冰川更加壮美,它是世界上活动能力最强的冰川,每天会向前移动两米。
Peirto Moreno冰川湖面以上高度80米,水下的厚度高达300米以上,在冰川运动和水流的作用下,它每隔两三年便会形成一个冰川拱门,然后轰然倒塌,接着再继续堆积、倒塌,周而复始,循环往复,形成了享誉世界的冰川运动奇观。
近距离观看Peirto Moreno冰川的雄伟,这种壁立千仞的赶脚难得一见
走近冰川,不时听到冰川断裂发出的隆隆巨响。
冰川崩塌时激起的水雾和巨大的涟漪
阳光透过云层照射在冰川之上,光影变幻,就像上帝之手在轻抚这壮美的冰川
说实话,冰川常见,但这样气势磅礴的冰川不常见,更难得的是我们这次还有机会亲身登上Peirto Moreno冰川徒步,更近距离的与它亲密接触。
登上冰川之前,要先走一段森林木栈道
攀登冰川需要穿这种特制的钉鞋
登冰川的难度并不大,并且中午太阳很晒,也不冷,只是风大,需要带帽子防风,图为专业导游在讲解攀登冰川的注意事项;
冰川之上别有洞天
掬一口冰川水
Day25、卡拉法特--阿根廷冰川湖
卡拉法特毗邻阿根廷第二大湖--阿根廷湖,这个与国家同名的湖泊幅员辽阔,更以湖中有十余条冰川而著称。
今天的节目是湖上看冰川、观浮冰。
朝霞映红了湖面
我们乘坐的双翼船
因为有众多冰川补给,阿根廷湖水量充沛,有着与挪威近似的壮丽峡湾
船只驶近冰川,湖面上漂浮着千姿百态的浮冰。
瞧这块巨大的浮冰,看到它,船上的人们禁不住发出阵阵惊叹!
冰川在阳光的照射下发出蓝色的光芒
友情提示:湖上风大,因为要不断的跑到甲板上拍照,所以要穿最厚的衣服,这一点尤其重要,我挤到船头拍照,十几分钟就差点儿被冻僵了。
船的上层有十几个座位的头等仓,有专用的露台拍照,如果加40美金,就可以免得跟全船的人争先恐后抢占有利地形了。
Day26、卡拉法特--布宜诺斯艾利斯
本来今天应该乘飞机去阿根廷的巴里洛切,两天后再去布宜诺斯艾利斯,可是凑巧遭遇阿根廷全国大罢工,原定31号巴里洛切飞往布宜诺斯艾利斯的航班停运,我们只好临时改变行程,今天就去布宜诺斯艾利斯。
上飞机前,先去参观小镇郊区的冰川博物馆,博物馆建造别致,里面除了有帕塔戈尼亚冰原和冰川形成过程的模型,还放映现场拍摄的Peirto Moreno冰川拱门倒塌的短片,非常值得一看。
外观模拟冰川造型的博物馆,应是出自大师级设计师之手
卡拉法特与布宜诺斯艾利斯从地理位置上说,基本上分处阿根廷的一南一北,飞机要飞两个半小时。
不知道为什么,从小时候起,布宜诺斯艾利斯这个名字对我来说,就充满了童话色彩,是不是哪部动画片中曾提到它?时至今日,我已经忘记了它为什么这样令人神往,但当真的来到这座城市,还是感到十分亲切。
布宜诺斯艾利斯在西班牙语中,是“清新的空气”之意,在整个南美,它是仅次于圣保罗的第二大都会区,因城市的古朴和现代化交融,加之欧洲移民占人口大多数,历来被誉为“南美的巴黎”,2007年还曾在全球最美城市评选中排名第三,足见其有着怎样的魅力。
这里不仅有“五月广场”、“科隆大剧院”、“贝隆夫人墓”等闻名遐迩的景点,还有优雅洒脱的探戈舞,我们将在短短的一天多时间里走马观花加以领略。
布宜诺斯艾利斯的市花是紫槐,图为城市之花公园的金属花,它以太阳能提供动力,晚上花瓣可以合拢;
提起阿根廷,除了它美丽的风景,很多人还会想起一个名字,对,她就是贝隆夫人,她的全名是“伊娃·贝隆”,曾是阿根廷第一夫人,后来又曾担任过总统,因其美丽的外表、坚忍的个性和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不仅深受自己国家人民的爱戴,也在全世界人民心目中享有盛誉,麦当娜在同名电影中的一曲“阿根廷不相信眼泪”更使她声名远播。
我们来到贝隆夫人墓前,缅怀这位杰出的女性
阿根廷的丧葬文化与中国有所不同,在早期,西班牙的殖民者去世后还是想要叶落归根的,但是为了等候船期,总要修建临时性的停放场所,所以就设计了这种以家族为单位的小房子,从长辈开始一层层往上摆放,久而久之,就形成了这样的公墓,布宜诺斯艾利斯的贵族公墓共安葬了9000多人,贝隆夫人只是其中之一;
1907年建成的国会大厦,设计师是意大利裔阿根廷人
布宜诺斯艾利斯的城市建筑不仅到处洋溢着欧洲风格的文化品位,阿根廷人也崇尚以书为友,有着良好的阅读习惯,在布宜诺斯艾利斯,我们参观了一家非常漂亮的由剧院改造而成的书店,它是由雅典娜出版集团1994年在有着100年历史的剧院基础上改建的。
位于布宜诺斯艾利斯市中心的雅典娜书店
书店内保留了剧院的原有格局,一排排书架与充满艺术气息的穹顶、回廊相映衬,形成别具一格的文化氛围;
探戈舞是阿根廷的国粹,晚上,我们来到布宜诺斯艾利斯数一数二的卡洛斯卡戴尔剧场餐厅(这里曾是探戈之父卡洛斯卡戴尔的练舞场),欣赏这优雅的舞蹈艺术。演出在晚饭后开始,这里不得不插一句,阿根廷人的晚餐时间实在是太晚了,9点才开吃,演出结束都到晚上12点了,不仅把人饿的够呛,也困得不轻,好在探戈舞者的精彩演出帮大家忘记了疲劳。
卡洛斯卡戴尔剧场餐厅华丽的环境
灵巧的踢腿,曼妙的舞姿,把现场的气氛带入了高潮
Day27、布宜诺斯艾利斯市区游--巴里洛切
有着“南美巴黎”之称的布宜诺斯艾利斯是很值得细细品味的,如果是自由行旅客,我会按照穷游锦囊的推荐,从国会广场步行至方尖碑,然后再去五月广场、马德罗港区、总统府,坐坐1903年建成的A线地铁,最后再去博卡区,探访诞生了马拉多纳的博卡青年队主场--“糖果盒”球场,还有自然湿地保护区,这都是近年来最吸引观光客的地点。
但是跟团旅游束缚住了我的手脚,只能随波逐流,跟着大部队去五月广场、博卡港区小路和佛罗里达步行街等有限的几个地方看看,在博卡青年队主场门外只是拍了一张照,切身体验了一把“上车睡觉、下车尿尿、到了景点就拍照”的标准化流程。好在将来去南极的时候我还会在此中转,到时再补上今天的缺憾。
图为科隆大剧院,它被称为世界三大剧院之一,建于1908年,具有法国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风格,在我看来,这座剧院大是大了,但与巴黎歌剧院等欧洲剧院相比,外表远称不上富丽堂皇,因为没有入内参观,不知道里面怎样。
五月 广场是布宜诺斯艾利斯的心脏,广场并不大,其中心矗立着耐斯女神像,是和平和权利的象征;
有着红色外墙的总统府又被称为玫瑰宫
阿根廷国家大教堂,圣尼古拉斯大教堂,现任教皇方济格以前就是这里的主教
教堂的金色穹顶更显庄严肃穆
大教堂中安放着阿根廷国父圣马丁的棺椁
博卡青年队球场门口,这里是马拉多纳的主场,也是他成名的地方
佛罗里达步行街是布宜诺斯艾利斯主要的商业街,人流如织,但与欧美等发达国家不同的是,在整个南美,很少见到LV等大牌的专卖店出现,这可能也是其经济发展水平的写照;
位于佛罗里达步行街的太平洋百货公司,内部采用欧洲风格装潢,赏心悦目
晚上8:20分,飞机准时在巴里洛切降落,气温从布宜诺斯艾利斯的20多度一下子又降到个位数,好像瞬间从蒸笼又打回了冰箱。南美洲的天气,昼夜温差极大,忽冷忽热,特别是从秘鲁到智利这一段,高原反应加上冰川的急冻效应,很多团友接连感冒,我也未能幸免。
Day28、巴里洛切国家公园
自从结束了前半段在巴西的自由行,到秘鲁加入后半程的旅行团,屈指算来已近20天,回想这些天的行程,好像很大部分是在赶路,紧赶慢赶,去的地方还真不少,历经这么长时间的紧张,今天终于有了半天的闲暇,在巴里洛切Llao Llao酒店中度过。
昨晚抵达巴里洛切入住酒店已是深夜,还没来得及细细打量这座风景秀丽的山间小镇。
巴里洛切地处阿根廷西部安第斯山麓,因环境酷似欧洲的阿尔卑斯山区而被誉为“小瑞士”,是四季皆宜的度假胜地。
我们入住的Llao Llao酒店坐落在国家公园里面,依山傍水,环境优美,曾经接待过包括胡锦涛主席在内的各国政要,很有名气;
酒店内部多以木质材料装饰,透着低调的奢华
下午乘缆车上到山顶,俯瞰巴里洛切,群湖环绕,美丽的小镇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
巴里洛切之所以这么吸引游客,自然有它的道理,起初因为旅途疲劳,使人怀疑值不值得为了短短一天的体验专门跑这一趟,直到入住了Llao
Llao酒店,特别是晚上来到酒店附近的一家意大利风味的小餐厅,感受到周围的环境,品尝了地道的私房菜,才由衷的感到这个度假胜地的魅力。
隐在花丛中的小餐厅
格调高雅的餐厅环境
从前菜到甜品样样精致美味
本来以为前些天在萨尔瓦多吃到了平生最好的一顿西餐,没想到没有最好只有更好,今晚吃到的这一餐令人印象更加深刻,一问方知,餐厅老板娘兼主厨咪咪以前是欧洲某知名餐厅的主厨,退休后来到这里过着田园牧歌般的生活,因为爱好在自家院落旁开设了这家餐厅,早已近远近闻名。
主厨夫妇的灿烂笑容,感谢团友拍下了这精彩的瞬间
酒店的名片,这里绝对值得您专程前往
Day29、巴里洛切--布宜诺斯艾利斯
在细雨霏霏中离别美丽的小镇,我们今天从巴里洛切返回布宜诺斯艾利斯,明天一早再飞去伊瓜苏大瀑布,又是一天路上时光,为了感受这世界的美好,必须付出旅途的辛劳。
Day30、布宜诺斯艾利斯--阿根廷伊瓜苏国家公园
整个南美最令人向往的景点,除了那隐在高山之巅的马丘比丘,自然非伊瓜苏大瀑布莫属,它位于阿根廷、巴西和巴拉圭三国交界处,其宽度世界第一,与落差第一的津巴布韦维多利亚瀑布、水量第一的美国加拿大尼亚加拉瀑布并称世界三大瀑布,是世界新七大奇迹和联合国公布的自然文化遗产。
奔流千里,在遇到时,陡然从75米高的河面上跌落,被岩石和茂密的树木分隔为275股大大小小的,从而形成这气势磅礴的巨大瀑布群,整个瀑布呈马蹄形,宽约4公里,其名字来自当地印第安语言,意思是“伟大的水”。
巴西和阿根廷的边界位于伊瓜苏河的中线,我们有幸从阿根廷和巴西两个方向全方位观赏壮美的伊瓜苏瀑布,今天先从阿根廷一侧的国家公园看起,先乘小火车,然后再走一段森林栈道,才能到达著名的魔鬼之喉观景台。
不怕人的果子狸成群结队在餐厅桌下觅食,形成了阿根廷伊瓜苏国家公园的一大看点;
入园后要乘坐一段小火车
到魔鬼之喉观景台,先要走过这条蝴蝶翻飞的栈道
瀑布被亚热带阔叶林所包围,林中栖息着美丽的小鸟
巨嘴鸟虽然是巴西的国鸟,却也在阿根廷安家落户,是啊,在它们眼中,原本是没有国界之分的;
顶部是的中心,水流最大 最猛,人称“魔鬼之喉”,全长1200米,由于距离瀑布太近,水流溅起的雾气弥漫,很难拍出体现瀑布全貌的照片;
我们到达的这天正值阿根廷复活节假期,魔鬼之喉观景台上人潮涌动,从这里近距离由上往下观看瀑布,置身其间,耳边回响着瀑布的轰鸣,天空中飘撒着瀑布激起的水雾,心灵为之震撼,我想,没有什么地方比这里更能让人领会“气势磅礴”这个词的含义了。
阿根廷伊瓜苏国家公园内,在河流之上,密林之中,修建了多条栈道,供人们近距离观赏瀑布;
从不同角度看到的瀑布各有千秋
我拍到了双彩虹
阿根廷这边的徒步观瀑路线主要有三条,基本上是上中下三个视角,分别需要耗时一个小时,但与明天要去的巴西那边相比,还是处于整个瀑布的上部和比较近的距离,仿佛“人在画中游”。
傍晚,我们从阿根廷和巴西的陆路口岸过关,住在巴西境内的旅馆,准备明天从巴西一侧继续饱览伊瓜苏大瀑布。
Day31、巴西伊瓜苏国家公园
从地理位置上说,伊瓜苏瀑布的大部分都位于阿根廷境内,但是从巴西境内看过去,由于有了景深,有时候反而更好看,所以巴西的伊瓜苏国家公园更加人潮汹涌。
早上公园入口已经摩肩接踵
进入公园,我们先去走徒步路线,伊瓜苏地处亚热带,阳光炙热,仿佛会烤的人皮肤吱吱冒油,走在林中浓密的树荫下,反而凉爽宜人,很是舒服;
伊瓜苏瀑布在长达四公里的断崖下次第展开,大的雄壮,小的秀美,共同构成了一幅壮丽的画卷;
视角好的观景台都是人满为患
巴西这边可以看到瀑布分作两层,更显雄壮
虽然伊瓜苏瀑布的大部分都在阿根廷一边,但要说巴西都是看的别人的风景,显然也不对,在徒步路线的尽头,上电梯的地方,就可以近距离感受伊瓜苏的震撼。
电梯旁的观景台,分上中下三层,视角绝佳
走过这段栈道置身其中,在飞溅的瀑布中感受伊瓜苏(途中有商店出售雨衣)
今天搬到公园内的Belmond Hotel dadCataratas酒店住,这个酒店是巴西伊瓜苏国家公园里面唯一的五星级酒店,虽然面积不大,但绝对称得上高大上,从照片中能够略知一二:
下午体验行程中最刺激的一个项目,乘橡皮艇冲入瀑布,在激流、瀑布中与伊瓜苏来一次更亲密的接触。
乘船前先坐电瓶车和吉普车穿过丛林(巴西对公园内的环境保护严格,吉普车也是用酒精做燃料)
峡谷底部的小码头
橡皮艇在峡谷中挺进,感谢团友抓拍到这么精彩的瞬间
随船的救生员是个爱耍酷的小哥
美丽的彩虹比比皆是
冲入瀑布前的一刻
乘坐橡皮艇冲入瀑布,仿佛倾盆大雨从天而降,全身湿透,畅快淋漓,使人重拾儿时的激情与欢乐,是一次难得的人生体验。
两天来从阿根廷、巴西、陆上、水中多角度、全方位观赏伊瓜苏大瀑布,不禁使人心生感叹,我虽然也看过中国的黄果树、壶口瀑布,美国加拿大的尼亚加拉瀑布以及挪威的武灵大瀑布,但与伊瓜苏相比,实在是小巫见大巫,将来如果有机会,一定要让孩子也来切身感受一下这大自然的宏伟,在这震耳欲聋的轰鸣声中开阔视野、震撼心灵!
Day32、伊瓜苏瀑布--里约热内卢
就要跟伊瓜苏说再见了,美丽的风景令人依依不舍,清晨,趁着公园开门前还没有拥挤的人流,再去瀑布边的徒步路线走一次,没有人的感觉真好,天地间只剩下轰鸣的瀑布、悦耳的虫鸣,伊瓜苏不是为了取悦游客而存在,它始终按着自己狂放不羁的个性,在天地间奔流不息。
晨光下奔腾的伊瓜苏瀑布
离开伊瓜苏之前,先去游览有各种热带鸟类的百鸟园,最好看的还是巨嘴鸟和金刚鹦鹉,然后再坐直升机从空中观赏伊瓜苏瀑布。
伊瓜苏百鸟园憨态可掬的巨嘴鸟和色彩斑斓的鹦鹉
可以搭载7人的直升机,每位110美金,但是时间实在太短,留给拍照的角度又太少,上当只一回,既然我已经被坑爹,您就别再犯这个傻了;
空中看伊瓜苏
下午飞行将近两个小时,当晚抵达此次南美之行的最后一站--里约热内卢,这里历史上曾是巴西和葡萄牙的首都,我们有明天一整天和后天上午半天游览这座巴西第二大城市。
Day33、里约热内卢市区游
里约濒临大西洋,是巴西的经济中心和世界三大天然良港之一,由于其地处热带,气候终年炎热。
每当提起巴西,不知道你会不会像我一样,脑海中最先浮现的是张开双臂,面朝耶路撒冷的方向,高高的站在基督山上俯视众生的耶稣,这已经成为里约和巴西的象征。整个基督像高38米,重1145吨,矗立在710米高的基督山顶。在市内几乎任何一个角落都可以看到基督山,仿佛一个巨大的白色十字架悬浮在空中,守护着里约热内卢。它建于1922年,到1931年完工,历时9年,不仅是世界新7大奇迹之一,也使里约拥有了一个响亮的名字--“上帝之城”。
上基督山可以乘坐这种小火车,17分钟到达山顶,导游提醒要坐左面的双人座,方便拍照,实际上没什么好拍的,完全没必要争先恐后;
大西洋环绕的里约,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
今天正赶上复活节,基督山上人满为患
山顶远眺密密麻麻的贫民窟
圆顶的建筑是马拉卡纳足球场
形神兼备的乌龟山
巴西是足球的王国,为了举办1950年第4届世界杯而兴建的马拉卡纳足球场能够容纳78000名观众,号称全世界最大的足球场,这里也是2014年世界杯决赛场地。
里约的桑巴大道,别看现在空空荡荡,每年的4月份狂欢节期间,彻夜举办的桑巴舞嘉年华会吸引着全世界的观光客;
里约天主教首府教堂,因其造型被国人称为“天梯教堂”
教堂内的彩绘玻璃窗组成的拼图讲述着不同的宗教故事
里约贫困人口众多,图为教堂底层等候领取救济的人群
巴西人的宠物够特别,树上贴着寻鸟启示,不过这种会飞的动物,找回来的机会恐怕不大吧?
今天午饭,到当地有名的“大猪头餐厅”(PorcaoRio )吃著名的巴西烤肉,按导游提示,重点品尝牛臀、牛肋以及牛峰这“三块肉”,味道的确超赞,不愧是里约最好的烤肉餐厅,只可惜我胃口有限,用我们山东人的话说,叫做“眼馋肚子饱”,吃了两轮就不得不败下阵来。
餐厅地址:av. Infante Dom Henriques/n aterro do flamengo
Rio de Janeiro
南美洲一路走来,到处都是以吃肉为主,肠胃渐渐难以适应,俗话说:“每逢旅游胖三斤,仔细一看三公斤”,还真不是盖的。
大猪头餐厅旁边是拍摄面包山全景的最佳角度
下午乘缆车上面包山,缆车分为上下两段,分段乘坐,一票到底
里约的必游景点除了基督山,主要还有面包山、科帕科班纳海滩等,所以中国人习惯把它们合在一起,戏称为“两菜一汤”。
面包山与基督山一样,也是里约的标志性景观,它海拔396米,从山顶可以远眺基督山、罗德里环礁和科帕科班纳海滩。
月亮湾、科帕科班纳海滩和点缀在大西洋海岸线上的小岛,赋予里约世界级的海滨景观,我们的酒店就在科帕科班纳海滩旁边。
这座小岛的背后就是里约的出海口,当年,葡萄牙殖民者来到这里,误以为风平浪静的海口是一条大河,遂以Rio de Janeiro(葡萄牙语,意为一月之河)为这座城市命名。
曾经排名世界第四位的里约跨海大桥,全长13.5公里,它西起里约,东接有着40万人口的小城尼特罗;
相关阅读1/3
一路向南,去世界的尽头看风景 ---- 2015年南美游记
穷游兴趣小组}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前往世界的尽头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