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鱼不死鱼什么意思狩猎的意思是什么?

浅谈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州的捕鱼和打猎规范
Fishing 和 hunting 就像赛马和冲浪,是澳洲人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不管你们信不信,regional Victoria (除了墨尔本都是) 的人至今依然经常性地去钓鱼,打猎和砍柴。并非是出于生活所迫,而更多的是追寻过往的田园生活的足迹。维多路亚的自然环境尤其之好,国土资源管理也非常到位,侧面支持了老百姓通过各种方式去进行这类娱乐性的活动。Ranger的工作经常涉及娱乐性渔猎执照的问题,有时也要协助渔业部门追捕盗猎份子。每年的这个时候是维州的猎鸭季,我们也要协助第一产业部监督猎鸭时的枪支使用。
我们先来谈谈recreational fishing,就翻译为娱乐性垂钓吧,虽然除了可以“钓”的鱼之外,维多利亚的水里的好东西多了去了,我们后面详细说。
首先来谈谈关于垂钓的几个概念。
Recreational fishing license (娱乐性垂钓执照): 这一类的执照是我们普通人钓鱼前需要购买的凭证,任何渔获都只有在这个执照存在的情况下才属于合法。
执照分为四种,价格和有效期各不相同:$10 (三天), $20 (二十八天), $35 (一年) $95 (三年)。墨尔本周边可以从各大超市购买,一般建议网上购买,方便还有优惠。同时也提供更多相关信息,尤其是华人喜欢的矶钓的安全须知。
很多人会问:娱乐性垂钓执照不要求我有任何的训练和技能就可以搞到,那么设置这种执照的意义何在?难倒就是敛财吗?
答:没错,就是收钱。但渔业部门的工资也属于税收拨款,并不来自于执照的收入。
执照的所得基本都用在了对渔业资源的管理,因为就像很多其他国土资源一样,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去维持,不然很快会出现捕捞待殆尽,盗猎和入侵物种的问题。为什么太平洋沿岸某国渔民经常越界捕鱼呢?因为本土沿岸的渔业资源恢复速度远远跟不上捕捞的强度,浅海渔业资源逐渐枯竭。
怎么样算是对渔业资源的管理呢?毕竟我们钓的都是野生的鱼,又不是政府开的鱼塘。根据第一产业厅的公示,2015-16年期间执照费用使用情况的统计数据如下:
执照费用数额
渔业管理项目
菲利普港内贝壳类生物和鱼类栖息地重建
Mitchell River淡水鱼栖息地建设
Tooradin地区三个垂钓平台
和本地渔民合作研究King George Whiting的繁殖区域
Surry River船坡道和垂钓平台项目
Crouch’s Inlet渔获清理设施
针对Tarwin River Blackfish转移的研究和审查
图:垂钓平台和鳟鱼鱼苗培育
有用吗?我觉得还是有很大影响的。尤其对于我们华人来说,家里后院有船的尚为少数,大部分人更多时候依赖垂钓平台。
Sale (售卖渔获): 不可以。对于持有娱乐性垂钓执照的人,在任何情况下不得售卖渔获乃至鱼饵。自己吃吃就可以了。
为什么呢?因为商业性渔获有相关的规范和限制,至少食品安全方面有保障,比如多数为深海捕捞的鱼类。路人向你兜售渔获的话,也不知道是哪个水塘钓出来的,有没有受污染,就连鱼出水前是死是活都不知道。
Victoria’s marine national parks and sanctuary (维州境内的海洋国家公园和保护区):这个还是蛮好理解的,毕竟水域内有保护物种或者自然文化遗产,任何捕捞行为都会被重罚。这是原则性问题,就好像白宫门口不适合放炮仗一样。
Intertidal Zone 潮间带: 海水涨潮到最高水位和退潮到最低水位间的部分,也就是高潮线和低潮线中间会暴露在空气中的区域。潮间带是一个很奇妙的地方,它是海洋食物链里很重要的一部分,经常去海边的同学会在这一区域发现很多贝壳类,寄居蟹,水草和其他无脊椎动物。由于自然价值和生态意义,这一区域只有少量海洋生物可以采集。就离墨尔本最近的菲利普湾来说,可以拿鱿鱼(squid)和类似的可以铁板的东西。菲利普湾之外的地方可以捕获蛤蜊 (pipis)和oyster (生蚝)。当然海滩上海洋生物的遗骸比如贝壳,墨鱼头骨和海带还是可以随便捡的)。
这一区域是环境教育最好的场所,每一个ranger入职前学习的第一个讲解项目就是Rockpool Rumble。这里也是最容易受人类污染的区域,大量生活垃圾和污水在排放到海洋之前最先被排放到这里。吉布森台阶 (Gibson Steps) 海滩上能发现很多五彩缤纷的沙砾,都是啤酒瓶被海浪磨碎之后的产物。
图:潮间带和允许捕捞的区域。
Aquaculture fisheries reserves 水产养殖区: 不解释。维州境内的养殖区基本都在菲利普湾内,全都靠近Geelong和莫宁顿半岛。看到下图这种黄色的漂浮物不要进去就是了,不然一网下去那么多鱼会不会怀疑人生。
图: 水产养殖区的漂浮标记物和维州的主要养殖区
Bait (鱼饵): 对鱼饵的规范其实挺新奇。在作者的印象里鱼饵一般都是小虫小鱼或者干脆就是鱿鱼碎块什么的。感谢老一辈吃货的智慧吧,我们有了各种奇怪的鱼饵,比如动物的内脏和血块,鱼卵和青蛙……
对鱼饵的规范其实比较简单,只有原则性的几条。动物的内脏和血块成分可以在专业的饵块中出现,但是不允许放在投喂器里吸引和刺激嗜血的鱼群。未成熟的幼鱼不可以作为鱼饵;有毒性的鱼类 (比如金鱼和鲤鱼)不能够用作鱼饵;鱼卵不可以使用;蛙类受到法律保护,一样不可以用作鱼饵。最有意思的是未煮熟的鳟鱼和鲑鱼/三文鱼也不可以用作鱼饵,不知道是不是会激起野生鱼类的什么不良反应。
有毒性的鱼未必指的是内体含有毒素的鱼类,凡是进入水体后会危害生态平衡的都算在内,这里附上一个官方的清单。
http://agriculture.vic.gov.au/fisheries/policy-and-planning/marine-pests-and-diseases/noxious-aquatic-species-in-victoria
大家可以看到,咱们常吃的鲤鱼和草鱼都赫然在列,往下翻还有一堆引进的鲈鱼。
鲤鱼的繁殖能力实在太强,食性又杂,可以长到非常之巨大,所到之处把本土鱼类挤压到丧失生存空间,从而让水体环境迅速恶化。鲤鱼很神奇的一点是它们可以和很多其他鱼类交配产出杂交品种,可惜杂交品种更接近鲤鱼,还是个头肥大横行霸道。
鲤鱼早年只生活在亚洲,后来被人为地传播到了欧洲,北美和澳洲。维州法律严格禁止放生鲤鱼。在任何情况下捕获鲤鱼都必须立即杀死,可以带回去吃也可以切碎扔回水里,但是不得用作鱼饵。往河里放生鲤鱼和往水里倾倒垃圾其实并没有任何区别,只不过后果往往更严重。放生鲤鱼是否积德我不知道,不过能害死很多本土鱼类是真的。加上野生鲤鱼和国内水产养殖的鲤鱼不是一种东西,相比而言味道太重难以下咽。这一点和入侵澳洲的Redfin(一种鲈鱼)比简直弱爆了,人家至少好吃。吃货也是有理想的,拯救世界也需要食物配合。
唯一的优势可能就是各种鲤鱼都被判定为害鱼,没有任何的捕捞限制 (包括大小和数目在内的任何限制),随便逮。加上个头很大,钓起来给人一种健身平台期的错觉。
Fisheries officers每天都在维州各个水域附近巡逻,拿着望远镜,别着对讲机,老大哥一般在远处观察有无违法行为。要是在盗猎的重灾区旁边还会站着前来协作的警察和ranger。
除了禁止捕捞的特殊区域,渔业部门逮得最多的就是“持有unwanted fish”,也就是以下三种:
1. Out of season (非当季的鱼类)
2. 兼捕和不能持有的渔获 (应该在最小伤害的情况下立即放回水里。)
3. Outside of legal limits (尺寸,捕获数量和占有数量超额的渔获)
1. 非当季的鱼类还是很好理解的,有些鱼类的成熟时间却是另外一些鱼类的产卵期。对于很多亚洲背景的垂钓者来说,鱼籽被视为具有极高营养价值的食品,这一点我也不是很清楚是真是假有没有科学验证。野生的鱼和养殖的鱼在这一点上大不相同,一条被捕捞上岸的怀孕雌鱼一般携带成百上千的鱼卵,这可能意味着整个水体下一季上百条幼鱼的损失。这也是为什么各国都在交配季和产卵季禁渔封渔,毕竟保护渔业资源的根本目的是可持续性的捕捞,让以后世世代代都能享受垂钓的乐趣和美味的鱼。
2. By-catch (兼捕/误捕) 是经常发生的事情。你想捞一只蟹老板却捞上来一只派大星这种事太常见了。海星并非都能吃,有些有毒有些长得很恶心。
图:11足海星,一种澳洲本土的海星
将鱼类放归水里该怎么放?将鱼托住放置于水中,让水流经鱼鳃直到鱼能够呼吸并且开始活动再完全松开。把鱼从高处扔进水里其实可能直接就把鱼震晕过去然后淹死,要给出过水的鱼一个恢复的时间。
这一段是很多人不太理解的部分,可能因为从高处看其他生物实在无法感同身受。几年前一个海鲜店清理渔获方式不当被罚款的事情想必让很多人摸不着头脑。
维州法律规定了各种渔获的清理方式。比如一条普通的淡水鱼在捕获后只能去除它的内脏,鱼鳃和鱼鳞。其他的部分在你带回家前应该保持完整,不可以给人恶意残害尸体的印象。
本人对于这种法律表示赞同,因为看过码头上有人捕了多的鱼不想要就戏谑般地踩成一滩烂泥,满地都是血的情景,真的很恶心,也让人对这种食物浪费和缺乏对生命基本尊重的态度赶到愤怒。这就像养宠物,不爱也请不要伤害。
没有哪个生命生来就是为了给我们食用和使用,它们只不过不幸落到我们手里,我们只不过碰巧站在了食物链顶端。归根到底,防止对动物的残害的法律保护的其实还是人类自己。
3. Outside legal limits是值得大书特书的一条,因为这细节到每一种渔获乃至每一条鱼。这里我们以华人最喜欢的两种鱼为例。
Abalone (鲍鱼) 分为青边鲍 (Greenlip) 和黑边鲍 (blacklip)
黑边鲍,大部分捕获的鲍鱼都属于黑边鲍
青边鲍,数量相对稀少
2014年开始实行的规定将维州划为两个区
菲利普港附近的水域/维多利亚中央水域 (每年指定日期开放) 和其他水域 (全年开放) 都允许捕捞鲍鱼,但是任何情况下都不允许在前文提到的潮间区捕捞,也就意味着捕捞鲍鱼需要潜水以及潜水捕捞的执照。中央水域一次性可以捕捞5只,但是必须都是黑边鲍。其他水域也是5只但允许其中两只为青边鲍。
鲍鱼因为长期的盗猎 (不是咱们华人) 已经造成了很大的损失,加上近几年的传染病让鲍鱼整体的数量又有下降。捕捞鲍鱼有很多很多限制,包括必须携带度量工具确保渔获尺寸不会过小,在带回家前不能去壳也不可以使用尖锐物品伤害鲍鱼以及只能在日出和日落之间捕捞。规范非常之多,去市场购买其实更合算。
甲壳类里面我们最喜欢的应该算是小龙虾了。关于小龙虾的误区非常之多,尤其是英文翻译。Rock Lobster是毫无争议的澳龙,小龙虾还有crayfish和yabby备选。
对于有经验的垂钓者一定很好理解,yabby更符合国内对于小龙虾的概念,虽然不是克氏螯虾,但无论是产量还是个头都是非常接近的。相比而言crayfish更像淡水里的lobster,数量很少 (每人每次只给抓2只)并且体型过大 (长度10厘米以上)。所以大家以后在宣传材料上看到塔斯马尼亚的谁谁谁在镜头前举着一只巨大的小龙虾就知道,那玩意其实根本不是小龙虾。Crayfish在美味和稀有度上和鲍鱼有的一比,各方付出了很大的努力才保持了淡水龙虾的可持续捕捞。坎贝尔港最近才刚刚有几家餐厅开始把crayfish放进晚餐菜单里。
Yabby则大不一样。单次的捕捞限额直接就是20升整虾或者5升的纯虾肉 (不超过150只的前提下),大小不限。当然枚红色的产卵的雌虾必须放归水体。捕捞yabby需要网 (trap),有兴趣的话可以去渔具店询问,吃货们直接开车去盛产yabby的城镇点菜就好了。
写到这里我也饿了。具体关于每一种鱼的规定和要求大家可以去App Store下载Vic Fishing了解详情。
打猎在技术上自然会比垂钓要难得多,但是法律规范上并不比垂钓复杂。这篇专栏文章里我们一起探讨一下三个问题:
澳洲人为什么要打猎
打猎的武器和武器使用安全
举个栗子:猎鸭及其狩猎期
澳洲人为什么要打猎?
狩猎在人类历史上有重要的地位。澳洲最早的狩猎活动在三万多年前土著居民抵达澳洲大陆时就已开始。世界上几乎全部的文明和文化都建立在狩猎和采集的基础上。狩猎带给我们的远不止食物,还有衣服,建筑材料(比如蒙古包)和精神文化需求(比如祭品)。
维多利亚州是法制建设较早的行政区,19世纪60年代就有相关狩猎的法律法规出台。当前管理娱乐性狩猎的机构是Game Management Authority (GMA)。所有运动性和娱乐性的狩猎行为都由这个机构执行规范和发放执照。看到game这个词很容易理解出博彩业的意味来。其实game和hunting是一个词,市场上标出的game meat其实就是野味,常见的有袋鼠肉,鹿肉,兔子肉和鹌鹑。
图片:GMA标志
当代社会中的狩猎行为肯定不再是获取食物的来源,而更多是消遣和传统活动。经常有人问我:为什么一个搞环境的人会支持狩猎呢?为什么反对捕鲸却又支持捕杀袋鼠呢?
狩猎行为是严格受法律规范的。总体来只有三种类型的动物可以猎杀:数量过多,超过环境承载力;以及专为狩猎而引进澳洲的物种,比如野鸡和鹿;再者就是直接危害生物多样性的外来物种,比如野生的兔子和狐狸。这二者本来也是早期欧洲移民引进来作为猎物的,当然现在已经成为魔王级别的害畜了。
在北半球有豺狼虎豹控制狐狸的数量,在澳洲缺乏天敌的狐狸占山为王,迅速清空本地小型哺乳动物和鸟类。还有你们喜欢的Quokka,狐狸把它们称为dinner。人类的错误只有人类能够纠正,维多利亚州农业部提供赏金捕杀狐狸,各地首府都有收集点。
图片:澳洲乡间的猎狐现场
很震撼对不对,但是整个澳洲就这么猎了几十年还是难以控制住狐狸的数量。维多利亚的天字第一号保护鸟类黑头鸻(héng)(Hooded Plover)常年受狐狸和野猫的捕食,目前只剩600只左右。十二门徒地区很多海滩不设通道给游客下去也是因为下面有企鹅或者黑头鸻的栖息地。不想让保护动物和鸟类的生活受打扰,更不想给狐狸和野猫任何可乘之机。
除了正儿八经的需求之外,狩猎行为也可以是一种社交和体育运动。打猎很多时候是三两好友带着狗一起开着小船去哪个湿地打鸭子打野鸡,算是一种原始的bonding活动吧。
图片:猎鸭季节里的湿地
图片来源:Weekly Time
狩猎也不仅仅是拿着枪指着动物然后扣动扳机,而更多的是对身体素质和野外生存能力的考验。尤其是Deer Hunting,猎鹿需要翻山越岭追踪鹿群的踪迹,对科学知识和体力都是非常大的挑战。现代打猎的乐趣更多来自于这种回归荒野的感觉和猎手身份的骄傲,能不能猎到东西是两说。这一点可能是垂钓和打猎在性质上的最大区别。
打猎的武器和武器使用安全
讲了那么多关于打猎的道理,我们来看看关于打猎的一些细节,比如打猎的武器和安全问题。
维多利亚州重点管控的两种常见打猎武器是火器(Firearm)和十字弩(Crossbow)。
任何通过燃烧火药将抛射物发射出金属管的机械设备都被定义为火器。有关围绕火器的附件也都有严格定义,比如什么算是火药,弹药和弹壳。基本上分为单发步枪和单发霰弹枪两种,依据弹药填充和上膛方式的不同有能分出很多小种。
1996年的亚瑟港枪击案震动澳大利亚社会,随后大规模的禁枪运动开始。霍华德政府以购买的方式从民间收缴了绝大部分的枪支,祖传文物类型的枪械也上缴了弹药。20年后的今天由持续升级的犯罪和恐怖威胁,联邦政府开展了继亚瑟港枪击案之后的第二次枪支收缴 (gun amnesty) ,从今年7月1日开始,持续三个月。所有来源不明和非法持有的枪支在此期间上缴将免于法律责任。
图片:1996年塔州亚瑟港枪击案后民众上缴的枪械。
来源:NBC News
在维多利亚州持有枪支必须有澳洲身份,且有正当需求(比如你家有个农场,你需要个枪来打狐狸)。枪支执照由警方颁发,有关枪主和该枪械的每一个细节乃至弹药的用途都会记录在案。消遣性的狩猎完全可以由手动步枪和单发霰弹枪满足,所以并不允许使用手枪和气步枪,更不要说自动步枪了。具体普通民众持有哪些种类的枪支属于非法大家看老姚5月那篇文章里列举的枪械。
关于使用火器的安全须知可以总结为以下几条:
了解自己的枪支。每次拿起枪支时都当做子弹已上膛来对待重新检查,不轻信他人的话。
枪口永远指向无人的安全区域,并只在开火前一刻才上膛。
百分之百确定目标物之后再射击,保证目标在射击范围之内。小心硬表面和水面对子弹的反作用。
用保险柜存储火器和弹药,不在室内装弹和上膛,杜绝酒精和药物影响下使用火器。
还有供大家发挥想象力的一条:不要带着上膛的火器翻越护栏。
十字弩的规定就简单多了,总结起来就三条:
1. 必须有相关许可才能持有
2. 必须是特定群体的人员才能持有(比如弓箭运动俱乐部)
3. 十字弩只能用来猎鹿
猎鸭及其狩猎期
Duck Hunting是维多利亚毫无争议最流行的狩猎运动,因为雨水充沛,各地大大小小的湿地和湖泊边缘地区为我们提供大量的黑鸭,灰青鸭,栗青鸭,红耳鸭,澳洲潜鸭,蓝翼琵嘴鸭,澳洲麻鸭,澳洲木鸭。8种鸭类可以捕猎,20种雁形目鸟类禁止猎杀。
猎鸭有固定的时间段,每年只有固定的一段时间允许猎鸭活动。维多利亚的话,从三月的第三个星期六的日出开始,到六月第二个周一日落时分的半小时后结束。每人每天可以捕10只鸭子。出于种群数量维护的考虑,2017年没有允许捕猎蓝翼琵嘴鸭。
图片:猎鸭季时间表和计时区间
最常见的鸭类应该算是澳大利亚木鸭了,墨尔本的水域就有很多,相信不少读者都看到过。对于澳国立毕业的同学肯定再熟悉不过了:木鸭霸占了ANU的全部水域乃至草坪,大学甚至还让鸭子学会了在校园里过马路。当然,数量再多也不意味着有谁可以从草坪上抓一只回家炖。大部分城市里的野生动物都是受法律保护的,只有持特别执照的人员可以在特殊情况下在城市的公园或水域内处置野生动物。据说2009年前后有一个留学生(哪国的不清楚)从ANU的萨利文河里逮了一只鸭子回家享用被发现了,然后被火速踢出了宿舍……
图片:澳大利亚木鸭。
狩猎执照的培训课程有一部分就是教授猎手如何通过叫声辨别物种,这里附上GMA木鸭教学的一段视频。
猎鸭的技巧就不多说了,毕竟通过警方的枪支使用考核和狩猎资格证课程可以获得更专业更细致的说明。这里介绍最重要的三个技巧:
当你的火器和鸭子之间有任何形式的阻拦物时,都不可以开火,哪怕只是一个小树丛乃至一片叶子
不要向水面和树木的方向开火,硬表面和水对弹药的反作用力或影响子弹的弹道,最终子弹落到哪儿真不好说
鸭子在狩猎场地空中的时候是最好的时机。如果鸭子飞往农场或者任何私人领地的时候不建议开火,因为你不能非法擅闯私人领地
和捕鱼一样,狩猎行为也受严格的监管。不仅是GMA的Authorised Officer,还有维州警察和维州公园管理局的Ranger协作管理。每年的猎鸭季开始日都能看到各方代表来到临近的狩猎区域宣布开始。平时的话也能看到人在热门狩猎场所巡逻,毕竟要防止偶尔冒出来几个变态想吃黑天鹅或其他珍稀鸟类。
图片:老大哥在看着你
每年狩猎季开始的那几周都能在各种媒体上看到废除狩猎的呼声,原因很简单---我们已经不需要通过狩猎获取食物了。戴小农养了那么多鸡呢,为什么要通过猎杀无辜的生命来获取快乐?确实也是,在任何逻辑层面上,狩猎的存在都解释不通。唯一的解释就是传统,就和日本和挪威每年的捕鲸一样。当然捕鲸这个例子更极端,在环境,政治和社会上的影响也都更坏。
图片:2017年3月猎鸭季开始时墨尔本环境活动人士的反猎鸭抗议活动。810只被射杀的鸭子被摆在州长办公室门口已呼吁废除猎鸭许可。
猎鹿在这里就不细谈了,因为实在太复杂,离我们也更遥远。很多时候猎鹿活动都是在维州东北面的高山地带,有时甚至要穿越边界线追踪鹿群到新南威尔士州境内。
对Hunting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在App Store下载Vic Hunting了解关于狩猎执照和可猎物种的详细信息。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今日搜狐热点《深海狩猎》不仅仅是打鱼 可玩性趣味性强
玩过台服的捕鱼猎人,游戏和这个差不多,不过这个游戏好在有对战系统,增加了游戏的互动性。捕鱼猎人有点像单机了,里面还有内挂。
画面上也基本上是保持了原来街机游戏的特点,整个背景是深蓝色的海底世界,鱼的种类也是保持了原有的种类,画面看起来十分的亲切。和游戏厅很像,里面的鱼做的很立体,布景也很美观,完全就是一个美轮美奂的海底世界。
单纯从操作上来说,这款游戏无疑是十分简单上手的。会用鼠标就可以。左键攻击,右键换炮型,CTRL键使用加强炮,玩家可以用鼠标移动来控制自己的炮台方向,使用左键发射炮弹来网住小鱼,右键更换炮弹种类,游戏中有很多模式,比如挑战模式,剧情模式,不仅仅是单纯的打鱼,感觉可玩性和趣味性还是很强的。
(本文来源:网易游戏频道
推荐阅读:
网易游戏24小时评论排行
评论22148条
评论4839条
评论1993条
评论1373条
评论1287条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渔猎_百度百科
声明:百科词条人人可编辑,词条创建和修改均免费,绝不存在官方及代理商付费代编,请勿上当受骗。
[yú liè]
渔猎,指捕鱼打猎;掠夺;贪逐美色等。语出《管子·轻重丁》:“渔猎取薪,蒸而为食。”
渔猎基本解释
[fishing and hunting]∶捕鱼和打猎。
[read cursorily]∶比喻泛览涉猎。
[plunder]∶掠夺。
[usurp]∶窃取。
[be greedy for sex]∶贪逐美色。[1]
渔猎引证解释
捕鱼。  唐 薛用弱 《集异记·徐安》:“ 徐安 者, 下邳 人也,好以渔猎为事。”  清刘大櫆 《张氏祠庙记》:“ 诸城 张氏 之先,有 河上 ,少好渔猎。”  
谓。  《宋书·五行志四》:“是时天下兵乱,渔猎生民。”  明 《典故纪闻》卷九:“中官 裴可力 督事 浙江 ,有 汤千户 者以贿结之,因倚势渔猎百姓。”  清 吴岳生 《黄特轩传》:“而之徒,妄为侈张以於官,而渔猎闾伍之利。”  
谓贪逐。  《明史·佞幸传·江彬》:“十二月至 扬州 ,即民居为都督府,遍刷处女、寡妇,导帝渔猎。”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续录二》:“ 李南涧 言其邻县一生,故家子也,少年佻达,颇渔猎男色。”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五六回:“﹝ 夏作人 ﹞平日包揽词讼,无恶不作……更欢喜渔猎女色。”  
谓,。  《隋书·文学传·潘徽》:“遨游必名教,渔猎唯图史。”  《云笈七签》卷五六:“渔猎百家,披寻万古。”   《那里走》:“我又是没有定见的人,只是东鳞西爪地渔猎一点儿。”  
谓。  唐
《与友人论为文书》:“而为文之士亦多渔猎,文史。”  明
《请申旧章饬学政以振兴人才疏》:“以故士习日敝,民伪日滋,以驰骛奔趋为,以渔猎为捷径。”  清 方东树 《答叶溥求论古文书》:“奈何世之为文者,徒剽袭乎陈言,渔猎乎他人,而以为之己也!”[1]
.汉典[引用日期]春秋悦读|马克思的梦想:上午打猎,下午捕鱼,晚饭后从事批判
我的图书馆
春秋悦读|马克思的梦想:上午打猎,下午捕鱼,晚饭后从事批判
1883 年3 月4 日,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中说:“在马克思看来,科学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任何一门理论科学中的每一个新发现,即使它的实际应用甚至还无法预见,都会使马克思感到衷心喜悦。而当有了立即会对工业、对一般历史发展产生革命影响的发现的时候,他的喜悦就完全不同了。”显然,互联网就属于那种“立即会对工业、对一般历史发展产生革命影响的发现”。马克思一生热情投入的无产阶级解放事业首先就是要工人阶级意识到自身的地位、要求和解放的条件,而互联网就是提供这种条件的一个有力工具。马克思不知道互联网,但可以想见,当他目睹互联网已为劳动者提供人人可以参与历史进程的动人景象时,其欣喜将何如!互联网,正在以前所未有的广度、深度和频度,以冲刷一切的威力和气势,上演一场影响世界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发展的深刻变革。芯片技术、传感器、云计算的飞速发展让万物相连,无处不在的智能化成为普遍现象,在互联网世界里,技术赋予每一个人无限的可能,让个人力量增强、个人价值释放。未来,互联网还会给人类社会带来怎样的影响与改变?每个人心中或许都有一个或清晰或模糊的概念。但无论任何人,都有一个基本共识:互联网将会推动社会演进到一个新阶段,未来必将是一个工作、生活更加自由的时代。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使人们有理由相信,马克思主义关于未来社会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在历史上第一次出现了实现的巨大可能性。马克思描述的共产主义社会“每个人的自由发展”的情景似乎已经触手可及:“我有可能随自己的兴趣今天干这事,明天干那事,上午打猎,下午捕鱼,傍晚从事畜牧,晚饭后从事批判,这样就不会使我老是一个猎人、渔夫、牧人或批判者。”美国未来学家尼葛洛庞帝在其代表作《数字化生存》中描绘了未来数字化生存的图景:“后信息时代将消除地理的限制,就好像‘超文本’挣脱了印刷篇幅的限制一样。数字化的生活将越来越不需要仰赖特定的时间和地点,现在甚至连传送‘地点’都开始有了实现数字化的可能。”马克思梦想中的“人的自由”,是建立在时间自由的基础之上的,马克思在《经济学手稿》中,明确提出了“自由时间”的概念。他用“自由时间”的产生和扩大的过程论述了社会由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过程。在工业时代的时间秩序下,人的这种自由是难以充分实现的。而信息时代的社会时间结构较之工业时代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于是新的时间秩序也呼之欲出了:制式工时正在谢幕,非制式工时即将登场。1911 年,泰勒在初期工业化的一片混沌中,率先用科学的手段去分析管理。随着《科学管理原理》的发表,开启了标准化管理的先河。泰勒在美国国会听证会上作证时曾说“科学管理不是拿着秒表观察一个人的工作并记下他的情况;它不是工时研究,不是动作研究或对工人动作的分析。”但看一下泰勒自己对科学管理的定义:科学、协调、合作、最大的产出、实现每个人劳动生产率的最大化。再对照一下泰勒几个著名的研究案例:搬运生铁、用铁铲铲东西、砌砖、金属切割,无一例外都是以单位时间内的标准化操作为核心。因此,泰勒的科学管理就是一种工时控制,让工人与生产工具紧密结合,在规定的单位时间内尽可能多的完成任务。泰勒制通过对人与物的绑定,规定了工业时代的时间秩序。所谓物,既包括劳动工具、机器设备、固定的生产线及工作场所,也同样包括制式化的作息时间、离退休制度和节假日制度。在这种秩序下,不但工作被牢牢地束缚在固定的时间与地点中,休闲和假日也同样被束缚在固定的程序中,个人绝无选择的自由。此即工业时代,自“工作”产生后,伴随着“科学管理原理”的推进,就形成了制式化的时间秩序。在制式化的时间秩序中,不同国家与民族,产生了截然不同的工作和时间观念。东方国家历来缺乏个人主义传统,因此劳资双方的纠纷,基本是作为一个管理问题而存在的,并没有成为导致社会动荡的一个主要因素,因此中国人对“加班”并没有强烈的排斥,而日本直到现在还经常出现“过劳死”现象。而西方国家不同,欧美具有浓厚的个人主义传统,生活节奏方面的冲突一直是各种权力斗争的焦点。抨击时间标准化及时钟时间的人,把个人时间的自由支配看作是生死攸关的大问题,个人对时间的信仰藏在大家的心灵深处,即使是最轻微的撩拨,也会遭到强烈的抵制。围绕泰勒制的利与弊,在过去100 多年里吵嚷不休,而且至今未产生出明确答案。美国在工业化早期就产生了工会组织,在“8 小时工作制”的抗争中,劳资双方严重对立,并由此产生了一系列席卷全球的革命的浪潮。欧美国家尤其强调工作与生活的切割,即工作是工作,生活是生活,他们对“8 小时”之外的私人时间异常看重。(《给你自由:非制式时间管理》连载12)
馆藏&33365
TA的最新馆藏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打鱼不死鱼什么意思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