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里的角色星际穿越说的是什么到现实中,是什么电影其中游戏角色分两派,一个是保护主角,一个是杀主角

我眼里的百部华语电影重新排名(1)
我的图书馆
我眼里的百部华语电影重新排名(1)
   这里参考了香港电影人的排名  也借鉴了台湾金马的百部华语电影排名  都是自己地方的电影位子靠前  都不是太理想  当然,我的也是一家之说  权当娱乐一下  因为喜欢电影,所以爱它不够,所以要来一个排名,为的是不让自己爱的电影落选。  好,下面正式开始。
  1、活着  导演 张艺谋 主演 葛优 巩俐 姜武 郭涛 牛奔 倪大宏  看了几遍《活着》,依然感动得热泪盈眶,这部电影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最巍峨的银幕丰碑,也是张艺谋乞今为止无法自我超越的一座艺术高峰,不管张艺谋现如今如何与主流社会打情骂俏,互抛媚眼,失去了一个伟大艺术家最可宝贵的批判精神,就凭这部电影,他就可以在中国的电影史上永垂不朽!  这部改编自余华同名小说的电影,是对无聊人生最平实最诚挚的解读,也是我精神世界最后的慰藉。  人生的意义到底是什么?为什么我们要活着?富贵的命运昭示着人类苦苦追寻的一切只不过是一场虚妄而已,正如美丽的彩虹,仅仅只是光线和雨水合演的魔术,人活着本身除了活着以外,并无任何意义。如果一定要赋予意义的话,那么唯一可以算作意义的,恐怕只有活着本身了。
  有人说这是张艺谋拍的最成功的一部片子。影片平实、朴素的记叙与情节保持了一致,场景永远是灰蒙蒙的,一如那个荒谬的时代和蒙昧的社会。葛优饰演的福贵,表情和动作维持在一种混沌的状态,活灵活现地叙述出了在那个时代的小人物身上那种自然而又悲哀的耐性,在被迫面对各种失去后,继续平静地生活下去,仿佛领略过了生命的各种真谛,但最终兴许还是归于无物,赤裸裸地来到这个人世,又赤裸裸地离去。  情节上,张艺谋在原著的基础进行了大幅度的处理,还是比较成功的。插入了一些新的情节,例如凤霞的死的过程中并没有王教授这个角色。但是引入王教授这个角色,更加直白地揭开掩藏在凤霞之死背后的隐情。观众在经历过视觉和心理的冲击下,看到了那个时代对知识分子的无情摧残。  另外一个重大的改动,是福贵谋生方式的改变。从小说中福贵向龙二借了两亩田过活,变成了向龙儿借了一副皮影戏做流浪艺人。皮影戏又至始至终贯穿了整部影片,恰恰将小说的农村背景搬到了城市,开拓了视角,利于电影语言的表达,达到了更加平民化、普遍性的效果。而给我的理解,“皮影戏”的意象又可以有一种人生如戏、悲喜皆空的意味。  电影将有庆的死因由原来的为县长夫人输血过多而死改为疲劳中被拉去学校做工而导致被春生撞死。揭开有庆裹尸布的血淋淋的一幕,将人物的悲惨性充分视觉化。虽然不及原著的情节在政治上那么尖锐,但是学校逼迫学生搁置学业投入全民大炼钢,在另一个层面上投射出大跃进背景下至上而下的思维模式的荒谬和行为方式的粗糙,中国走的社会主义的伪科学路线以及理想主义、功利主义和命令主义的肆意横行。与之前工作人员来福贵家中收铁器有庆翻开福贵放皮影的箱子提出箱子上的钉子和皮影上的铁丝也是金属又有某种隐秘的联系。相较之下,改动之后的情节避免了绝对化,更显意味深长。  在结尾也有大手笔的改动。原著的结尾是这样的:凤霞难产死了,她的丈夫在打工的时候被石板压死了,二喜的儿子由福贵养着,后来吃豆子撑死了。福贵的家人全都离他而去,只有一头老牛伴着他,他说:“人嘛,就是要活着。”  这是典型的黑色幽默,悲剧而变态,在苦难深处,反而不知为苦。只有沉醉于苦痛,所有的伤口才会不药而愈。  然而电影的结局显得温和得多,凤霞死后,她的儿子取名为馒头,福贵和家珍带着二喜和馒头一起生活下去。这样的处理使悲剧停留在一个适可而止、容易让人承受的范围之内,使观众的视角从纯粹的悲剧更多地转移到生命和历史的关系上。  有几句比较经典的台词。当年儿子问福贵:“小鸡长大了变成什么?”有庆的回答是“鸡长大了就变成了鹅,鹅长大了就变成了羊,羊长大了就变成了牛,等牛长大了,共产主义就到了。”而结尾处,孙子再次问起他同样的问题,他不再回答“共产主义就到了”而改成了“等牛长大了,馒头也就长大了”。我从一个普通老百姓身上看到了对社会寄托的塌陷、对社会主义共产主语美好梦想的粉碎,而后生活最终还是落实到生活,吃喝拉撒,生老病死,一部平铺直叙的流水账,所有的修饰都显得多余,这就是活着最坚实的表达。  还有是福贵和春生在战场上面对尸横遍野的情景,不像其他大多数电影,眼睛里流露出的不是悲伤,而是惊讶,这种情感也许是面对死亡更直接更真实的感受。他们目瞪口呆地说“家里人都不知道——就这么死了”,“福贵啊,我们可得活着回去了”,“回去了,可得好好活呀”。  “好好活”这句话深深刺到了我的神经。这是每个人活着的最基本的意愿,但是“好好活”的标准又因人而千差万别。而作为生活底层的普通百姓来说,他们的标准始终在不断放低,最后完全依顺于麻木与不幸的世界。  这部平静的影片却被列为中国十大禁片之一,在意识形态上强行批注了“不和谐”。时至今日,这个国家已经有勇气承认过去犯下的一些错误,但是又为什么没有勇气承认得彻底呢?既然有勇气面对过去了,又为什么要遮遮掩掩,没有勇气面对现在改正现在呢?  因而面对历史和现实,除了付诸一声叹息,还能说什么呢?  面对充满苦痛的“活着”,又能说什么呢?
  所获得奖项:  1994年 《活着》获法国戛纳第四十七届国际电影节评委会大奖、最佳男主角奖(葛优)、人道精神奖;第十三届香港电影“金像奖”十大华语片之一;全美国影评人协会最佳外语片;洛杉矶影评人协会最佳外语片;美国电影“金球奖”最佳外语片提名;英国全国“奥斯卡奖”最佳外语片奖;
  2、霸王别姬  导演 陈凯歌 主演 张国荣 张丰毅 巩俐 葛优 蒋雯丽   简介:段小楼(张丰毅)与程蝶衣(张国荣)是一对打小一起长大的师兄弟,两人一个演生,一个饰旦,一向配合天衣无缝,尤其一出《霸王别姬》,更是誉满京城,为此,两人约定合演一辈子《霸王别姬》。但两人对戏剧与人生关系的理解有本质不同,段小楼深知戏非人生,程蝶衣则是人戏不分。  段小楼在认为该成家立业之时迎娶了名妓菊仙(巩俐),致使程蝶衣认定菊仙是可耻的第三者,使段小楼做了叛徒,自此,三人围绕一出《霸王别姬》生出的爱恨情仇战开始随着时代风云的变迁不断升级,终酿成悲剧。
  作为荣获一九九三年戛纳电影节最高奖项金棕榈奖的电影《霸王别姬》,被认为是陈凯歌导演所拍的最完美的影片。该片场面精致华丽,人物刻画细腻丰满,故事荡气回肠,充分体现了导演驾驭镜头语言的娴熟程度。  电影《霸王别姬》讲述了戏子程蝶衣从20年代开始学习唱戏到70年代最后一次在舞台上练唱并最终自刎于他所饰演的“虞姬”最爱的人——楚霸王面前的戏梦人生。程蝶衣与师兄,即楚霸王的饰演者段小楼,共同经历了20年代到70年代这段风雨历程。师兄段小楼跟他感情甚佳,段唱花脸,程唱青衣。两人因合演《霸王别姬》而成为名角,在京城红极一时。两人因合演《霸王别姬》而成为名角,在京城红极一时。蝶衣自小便被灌输“我本是女娇娥”的论断,渐渐长大的他也慢慢接受了这个观点,与师哥产生了雾里看花般的暧昧情愫。很快,这种局面被一个叫菊仙的女子打破……  故事的氛围营造可以说非常成功。人物的一举一动,举手投足间满是那个年代的风情,精致的戏服之下缓缓流淌的是惆怅与感伤。作为第五代导演中最懂戏的陈凯歌,多次巧妙地将戏曲完美的勾勒出影片具有中国传统气息的氛围。
  片中有三个配角很引人注目。一个是那个张公公,生理缺陷的他在心里上也十分的变态,对年幼无知的小豆子下毒手。但是最终在解放前,他沦为一个卖地摊的疯子,只会说“抽一盒”。还有袁四爷,他出手阔绰,被马屁精吹嘘为梨园里的老大,但是他也同样是个对美男子有兴趣的家伙。可是他的后果也很惨,原本受菊仙的求助搭救蝶衣,却反倒被骗。而后来也被打成左派。这两个人深深影响了程蝶衣的心理变化,说他们是罪人有些过头,因为他们本身就是历史的可怜虫。而小四这个曾经被程蝶衣捂活的小蛇借着时代的变迁成功上位,从小跟班摇身一变,不但成为了虞姬,还在文革期间审判起了霸王。这其中的政治讽喻不言而喻。  戏外  《霸王别姬》是中国电影的一个奇葩,它的成功终于能让中国电影有了可以拿得出手的作品。我倒是很惊异于香港的女作家李碧华是如何创作出这样一部小说的。在大时代背景下的小人物的生活状态具有一种史诗的浩大气质,令人叹为观止。陈凯歌的导演手法被发挥的淋漓尽致,全片的摄影、画面设计、色彩、音响效果等技术层面的处理极尽考究,真是一种视觉的盛宴。  哥哥的去世往往和这部电影相提并论。哥哥的虞姬扮相成为了永恒的剪影,作为一位香港演员,哥哥的演技达到这种炉火纯青的程度着实令人刮目相看。他为了扮演好程蝶衣这个角色,每天苦练京剧招式动作,一颦一笑都透露着虞姬的美艳优雅。很多人都说虞姬也是哥哥一生的写照,因为他们有着太多共同之处。当然也惹来了很多非议。可不管怎么说,虞姬是张国荣此生扮演的最好的角色是无可争议的。
  3、卧虎藏龙  导演 李安 主演 周润发 章子怡 杨紫琼 张震 郑佩佩 郎雄  《卧虎藏龙》是李安导演在2001年拍摄的具有中国古典韵味的武侠电影,本片获得了包括最佳外语片的奥斯卡四项大奖,导演李安也因此获得美国导演工会最佳导演奖。  影片讲述了主人公李慕白想要交出武当的青冥宝剑退隐江湖,却引得官宦家小姐玉娇龙盗取宝剑,从而引出一段江湖恩怨,影片优美的画面,鲜明的人物性格以及流畅的故事情节,浑然的契合在一起,宛如温沁的绿茶,让人宁静深远,不禁流连回味。
  《卧虎藏龙》有一种境界,它从属于李安。境界是什么,境界是一种胸怀。碧眼狐狸怨恨玉矫龙未将心诀上的字讲给她听,玉矫龙回答:我告诉你也没用,你知道你的功夫就只能练到这儿了。我不告诉你,也只是怕你(练不到)伤心。她所说的就是一种心胸上的差别,犹如李慕白所说碧眼狐狸的话:十年练剑,只练得一身走火入魔的邪功。  玉矫龙发现自己的武功可以击败被她视为神明的师母时,她“看不到天地的边,不知道走到哪里去”。李慕白“接触到师父从未曾指点过的境地”时,茫然不知该当如何。他们的境遇,相信便是曾经的李安所有的。那是一种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泣下式的孤独。  以武为侠,片中所有人物的武功,也无一不是其心胸气度的折影。陕甘捕头,护院武师,江湖汉子,凡此种种,用的大多是各种奇门兵器,或重硕或奇巧。碧眼狐狸的武功阴毒诡异,但在李慕白的宗门剑法之下却不堪一击。俞秀莲干练稳重,十八般兵器皆能称手,在与玉矫龙的打斗中,其武艺如行云流水,而又迭出神来之笔。而玉矫龙的剑法则一如其人性格般锋芒毕露,配上青冥剑天下无双的锐利,正如李慕白所说“揣而锐之,不可常保”,在与俞秀莲的数度败势中,也都是靠其锋芒逆转。罗小虎的拳脚朴实无华,一如外族人的爽直,这个男孩强盗的魅力是如此的耀亮,以至于骄傲的玉矫龙最终倾慕于他在观众看来是那样的自然。而李慕白的剑法,则是李安眼中人生最高境界的投射。其长空舞剑,宛若游龙,混无半点滞涩。大巧不工,一根木棍将玉矫龙的宝剑制得无力可施,是其高远人生境界的表现。当玉矫龙暗伤俞秀莲后,李慕白愤怒地说:你不配用这把剑!更加暗示了武艺与心胸之间的必然联系。  周润发真是一个伟大的演员,他的庭院舞剑一段,后半段远景是替身,前面的中景却是周润发自己演的,其气度真是非“一代宗师”一词不能形象,而这种气度,李小龙没有过,李连杰没有过,但周润发身上却看到了。  导演对于演员来说,真可说是人生得一知己足矣。就说杨紫琼吧,她在《卧虎藏龙》之外,还有几部电影里,有这样的气度神情,一个气定神闲,八风不动,却又血肉丰满,外表坚毅内心柔弱的女性。作为一个演员,赚钱固然重要,但谁又不希望有生之年,有几个能树立得起来,而且是从自己的灵魂深处闪耀出来的人物?  苏格拉底说的好,每个人心里都有太阳,只是要让它发光。  而有时一个好的导演,可以发现一个演员心中的太阳,并让它发光。这不是知己又是什么呢?  几年后再看玉矫龙,看里面李慕白讲她的种种话语,分明可以说就是在讲章子怡。  李安说第一次见章子怡,就发现“她的眼睛里有一种杀伤力”,于是便定下这个演员。玉矫龙几乎就是章子怡。  李慕白这样讲玉矫龙:你天份很好,但剑法错乱,需要重理,重新引入正途。“这个女孩若无人引导,将来只怕要变成一条毒龙”。  而碧眼狐狸则不断地对她说:人生在世,还不就是图个痛快?  李安是正人君子,他认为要达到更高的人生境地,终究只有正途可循,这也是他潦倒数年而坚持不肯以旁门左道去赚钱改行的根本原因所在。  李安真是有“自己的小宇宙”的人。只是这样的人越来越少了,也许在不为人知的地方仍有很多,但在风口浪尖之上,则是少得可怜。  还有影片的武打,真是风格独具又好到无以复加的程度,更难得的是,几乎每场打斗都有追求不同的美学和意境,而又都可以完美呈现。  俞秀莲与玉矫龙的城楼追逐,轻灵神秘,宛如梦境,一如李安所说的“童年梦想”。玉矫龙与罗小虎在马上的大漠追斗,犹如旧小说中的意味,再现于银幕。俞秀莲与玉矫龙庭院中的较量,各种兵器轮番上阵,每件兵器都拍出了自己的灵魂气质所在,同时,又是将胡金铨式的京剧意味与优雅的国术味道相结合。竹林斗剑一场,如玉蝴蝶飞越碧海,仿佛世外仙境,真有不在人间之感。  此外,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感受。那就是作为一个普通的中国人,这部电影让我无法不感激在台湾长大的导演李安,我意识到,这部在全世界拥有观众最多的中国电影,其实同时让世界看到了一个由纯粹的中国人,以及中国文化构成的,与今天的现实相左的,厚重、古朴、美好、尊严的中国文化世界。这种美好不仅仅表现在电影中那些美仑美奂的中国山水世界,更加是蕴含其中的博大而敦厚的中国气质,更加是片中每一个中国人的形象,他们的正直、温柔、坚毅、古典、悲悯……如果你真正看懂了那些,你也许会认为,这些内容,不应在我们这一代人手中失去。
  2001年第五十八届美国金球奖最佳外语片(获奖)  2001年第五十八届美国金球奖最佳剧情片导演(获奖)  2001年第五十八届美国金球奖最佳配乐(提名)  2001年第五十四届英国影艺学院(BAFTA)最佳外语片(获奖)  2001年第五十四届英国影艺学院(BAFTA)最佳导演(获奖)  2001年第五十四届英国影艺学院(BAFTA)最佳服装设计(获奖)  2001年第五十四届英国影艺学院(BAFTA)最佳电影音乐(获奖)  2001年第五十四届英国影艺学院(BAFTA)最佳电影(提名)  2001年第五十四届英国影艺学院(BAFTA)最佳女主角(提名)  2001年第五十四届英国影艺学院(BAFTA)最佳女配角(提名)  2001年第五十四届英国影艺学院(BAFTA)最佳剪辑(提名)  2001年第五十四届英国影艺学院(BAFTA)最佳摄影(提名)  2001年第五十四届英国影艺学院(BAFTA)最佳改编剧本(提名)  2001年第五十四届英国影艺学院(BAFTA)最佳化装/发型(提名)  2001年第五十四届英国影艺学院(BAFTA)最佳艺术指导(提名)  2001年第五十四届英国影艺学院(BAFTA)最佳音响(提名)  2001年第五十四届英国影艺学院(BAFTA)最佳视觉特效(提名)  2000年欧洲电影大奖(European Film Awards)最佳影片(提名)  2000年多伦多国际电影节(Toronto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人民选择大奖”(获奖)  2001年  ——第73届奥斯卡金像奖(10项提名4项获奖)  最佳电影(提名)  最佳导演(提名)  最佳外语片(获奖)  最佳艺术指导:叶锦添(获奖)  最佳原创配乐:谭盾(获奖)  最佳摄影 :鲍德熹(获奖)  最佳剪辑 (提名)   最佳服装设计 (提名)   最佳原创歌曲 (提名)   最佳改编剧本 (提名)
  2001年第五十八届美国金球奖最佳外语片(获奖)  2001年第五十八届美国金球奖最佳剧情片导演(获奖)  2001年第五十八届美国金球奖最佳配乐(提名)  2001年第五十四届英国影艺学院(BAFTA)最佳外语片(获奖)  2001年第五十四届英国影艺学院(BAFTA)最佳导演(获奖)  2001年第五十四届英国影艺学院(BAFTA)最佳服装设计(获奖)  2001年第五十四届英国影艺学院(BAFTA)最佳电影音乐(获奖)  2001年第五十四届英国影艺学院(BAFTA)最佳电影(提名)  2001年第五十四届英国影艺学院(BAFTA)最佳女主角(提名)  2001年第五十四届英国影艺学院(BAFTA)最佳女配角(提名)  2001年第五十四届英国影艺学院(BAFTA)最佳剪辑(提名)  2001年第五十四届英国影艺学院(BAFTA)最佳摄影(提名)  2001年第五十四届英国影艺学院(BAFTA)最佳改编剧本(提名)  2001年第五十四届英国影艺学院(BAFTA)最佳化装/发型(提名)  2001年第五十四届英国影艺学院(BAFTA)最佳艺术指导(提名)  2001年第五十四届英国影艺学院(BAFTA)最佳音响(提名)  2001年第五十四届英国影艺学院(BAFTA)最佳视觉特效(提名)  2000年欧洲电影大奖(European Film Awards)最佳影片(提名)  2000年多伦多国际电影节(Toronto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人民选择大奖”(获奖)  2001年  ——第73届奥斯卡金像奖(10项提名4项获奖)  最佳电影(提名)  最佳导演(提名)  最佳外语片(获奖)  最佳艺术指导:叶锦添(获奖)  最佳原创配乐:谭盾(获奖)  最佳摄影 :鲍德熹(获奖)  最佳剪辑 (提名)   最佳服装设计 (提名)   最佳原创歌曲 (提名)   最佳改编剧本 (提名)
  2002年第四十四届美国格莱美奖(Grammy Awards)最佳原创影视音乐(获奖)  2002年第四十四届美国格莱美奖(Grammy Awards)最佳影视歌曲(提名)  2002年第十六届美国ASCAP Film and Television Music Awards(ASCAP)的Top Box Office Films(获奖)  2002年美国科幻和奇幻作家协会(Science Fiction and Fantasy Writers of America)最佳剧本(获奖)  2001年Blockbuster Entertainment Awards最佳动作组合(提名)  2001年Amanda Awards, Norway电影奖最佳外语片(提名)  2001年雨果大奖(Hugo Awards)最佳戏剧表演奖(Best Dramatic Presentation)(获奖)  2001年国际青年艺术家奖(Young Artist Awards)最佳国际女演员:章子怡(获奖)  2001年第四十八届美国电影音效剪辑者协会(Motion Picture Sound Editor)“金卷轴”(Golden Reel awards)最佳电影对白剪辑(获奖)  2001年第四十八届美国电影音效剪辑者协会(Motion Picture Sound Editor)“金卷轴”(Golden Reel awards)最佳电影音乐剪辑(提名)  2001年第四十八届美国电影音效剪辑者协会(Motion Picture Sound Editor)“金卷轴”(Golden Reel awards)最佳电影音效剪辑(提名)  2001年美国Chlotrudis 大奖最佳影片(提名)  2001年美国Chlotrudis 大奖最佳导演(获奖)  2001年美国Chlotrudis 大奖最佳摄影(提名)  2001年美国Chlotrudis 大奖最佳女演员(提名)  2001年美国Chlotrudis 大奖最佳男配角(提名)  2001年英国伦敦影评电影金像奖(London Critics Circle Film Awards)年度最佳影片(提名)  2001年英国伦敦影评电影金像奖(London Critics Circle Film Awards)年度最佳导演(提名)  2001年英国摄影协会最佳摄影(提名)  2001年英国帝国杂志大奖(Empire Awards, UK)最佳影片(提名)  2001年英国帝国杂志大奖(Empire Awards, UK)最佳导演(提名)  2001年澳大利亚电影学院奖(Australian Film Institute)最佳外语片(获奖)  2001年澳大利亚影评人协会奖(Film Critics Circle of Australia Awards)最佳外语片(获奖)  2001年挪威卑尔根国际电影节(Bergen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观众选择大奖(获奖)  2001年第五十四届丹麦波迪电影奖(Bodil Awards)最佳非美国影片(获奖)  2001年德国Bogey Awards, Germany最佳影片(获奖)  2001年波兰Camerimage国际电影节“金蛙奖”(提名)  2001年丹麦罗勃特电影节(Robert Festival)最佳非美国影片(获奖)  2002年巴西Cinema Brazil Grand Prize电影节最佳外语片(提名)  2000年比利时Ghent国际电影节(Ghent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影片最高奖(提名)  2000年比利时Ghent国际电影节(Ghent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Georges Delerue Prize”(获奖)  2001年美国亚美奖(AMMY)最佳好莱坞影片(提名)  2001年美国亚美奖(AMMY)最佳女演员:章子怡(提名)  2001年美国亚美奖(AMMY)最佳男演员(提名)  2001年美国青少年选择奖最佳女主角:章子怡(提名)  2001年美国“金卫星”奖(Golden Satellite Award)最佳外语剧情片(获奖)
  2000年第三十七届台湾金马奖最佳影片(获奖)  2000年第三十七届台湾金马奖最佳导演(提名)  2000年第三十七届台湾金马奖最佳女主角:章子怡(提名)  2000年第三十七届台湾金马奖最佳女主角:杨紫琼(提名)  2000年第三十七届台湾金马奖最佳改编剧本(提名)  2000年第三十七届台湾金马奖最佳摄影(提名)  2000年第三十七届台湾金马奖最佳剪辑(获奖)  2000年第三十七届台湾金马奖最佳美术设计(提名)  2000年第三十七届台湾金马奖最佳造型设计(提名)  2000年第三十七届台湾金马奖最佳动作指导(提名)  2000年第三十七届台湾金马奖最佳最佳音效(获奖)  2000年第三十七届台湾金马奖最佳视觉效果(获奖)  2000年第三十七届台湾金马奖最佳原创电影音乐(获奖)  2001年第二十届香港金像奖最佳影片(获奖)  2001年第二十届香港金像奖最佳导演(获奖)  2001年第二十届香港金像奖最佳女主角:章子怡(提名)  2001年第二十届香港金像奖最佳男主角:周润发(提名)  2001年第二十届香港金像奖最佳女主角:杨紫琼(提名)  2001年第二十届香港金像奖最佳男配角:张震(提名)  2001年第二十届香港金像奖最佳女配角:郑佩佩(获奖)  2001年第二十届香港金像奖最佳编剧(提名)  2001年第二十届香港金像奖最佳摄影(获奖)  2001年第二十届香港金像奖最佳动作设计(获奖)  2001年第二十届香港金像奖最佳剪接(提名)  2001年第二十届香港金像奖最佳美术指导(提名)  2001年第二十届香港金像奖最佳服装造型设计(提名)  2001年第二十届香港金像奖最佳音响效果(获奖)  2001年第二十届香港金像奖最佳原创电影音乐(获奖)  2001年第二十届香港金像奖最佳原创电影歌曲(获奖)  2001年第二十届香港金像奖特别奖-专业精神奖:袁和平(获奖)  2000年第七届香港电影评论学会大奖特别奖:袁和平(获奖)  2000年第七届香港电影评论学会大奖推荐影片(获奖)  2001年第六届香港金紫荆最佳电影(获奖)  2001年第六届香港金紫荆最佳导演(获奖)  2001年第六届香港金紫荆最佳女配角:章子怡(获奖)  2001年第六届香港金紫荆最佳电影(获奖)  2001年第六届香港金紫荆十大华语片(获奖)  2001年第二十五届香港国际电影节最佳影片(获奖)  2000年第二十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合拍故事片奖(提名)  2000年第一届华语电影传媒大奖最佳导演(获奖)  2000年第一届华语电影传媒大奖十佳影片(获奖)
  4、花样年华  导演 王家卫 主演 梁朝伟 张曼玉   这部华丽无比的《花样年华》,堪称王家卫十几年集大成之作。尤其是在杜可风的摄影与张叔平的服饰和剪辑下,让影片达到了登峰造极的状态。影片剧情几乎可以用简单来形容,周慕云与苏丽珍是邻居,但周的妻子与苏的丈夫有不轨的关系,于是影片就在讲述周与苏如何面对这种关系以及彼此的心理变化。事实上电影不仅不简单,甚至是用复杂或者说难以进入来形容,几乎每个画面都有含义,几乎每段剧情都有隐喻,层层的谜团下包裹着两个人复杂的心理变化。如此简极的故事之下隐藏了太多不为人知的秘密等待挖掘,它远远不是在讲述婚外恋的故事,而是在一个纷乱的大环境下,那种集体失落,集体孤独的无奈,每个人的无助,每个人的孤独,都在年代的衬托下,通过这段婚外恋渲染到极致。影片的色彩运用的极为华丽,是王家卫最具有诗意色彩的一次运用。通常情况下,冷色调画面给人带来冰冷的感觉,暖色调用来表现温暖,可是这种暖色调的颜色却表现出一种冰冷孤寂的氛围,王家卫堪称第一人。  (影片并没有直白的表现两人的关系进展,而是通过非常细微的画面和语言来展现。上图说明苏丽珍有些顾忌,下图马上改变了态度,而这两个镜头只间隔了只有几秒钟而已。)  故事发生在上世纪60年代,一个压抑的年代。影片基本没有对周妻与苏夫的怎么开始,什么过程,什么结果有一个说明,甚至没舍得给二人一个正脸,因为这不是影片的重点,他们二人也仅仅是个社会众生相的符号。周慕云与苏丽珍自成为邻居之后,从互相认识,到街头偶遇,再到最后彼此发现了蹊跷,整个过程几乎是一直用镜头来表现。当两人来到饭店揭穿奸情时,彼此才算有个正式的接触。两人在经历了痛苦、挣扎、无奈之后,终于彼此关系变得若即若离,完全将王家卫“暧昧”的气质展现出来。当笔者试图走进两人内心时,才会发现王家卫对人物的把握是如此精准。首先站在周慕云的角度上将,妻子的出轨对自己是相对严重的打击,按常理肯定要进行报复,可他并没有想象的激动,王家卫的画外音已经很明显了:周慕云与妻子的聚少散多已经让彼此感情淡薄,他甚至对这份感情有种预料,对结果并不在意。而苏丽珍的角度,当她得知丈夫的背叛时,是一种无助的表现,她改变不了什么,正如她自己所说婚姻不是靠一个人努力去实现的,与周慕云不同,她依然深爱着自己的丈夫,还抱有幻想,至少心有不甘。
  爱《花样年华》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张曼玉和梁朝伟的组合。梁朝伟和刘嘉玲喜结连理的时候,我觉得伟仔还是和张曼玉最配。张曼玉曼妙的身姿和那20多套华美的旗袍都给人美的享受,与梁朝伟油光的发型和黑色的外套十分相配。一个是美丽动人,一个是用眼神演戏,不论是戏里戏外,张曼玉和梁朝伟都简直是天作之合啊。难怪老狼都在歌里唱到“那么那么地/那么的爱你/就像梁朝伟爱张曼玉”,他们的搭配几乎可以超越所有的情侣组合。  当然,少不了张叔平的美术和杜可风的摄影的精湛高超,才让影片具有如此高的观赏性。片中拉丁风味浓郁的音乐也是发烧友们不可错过的经典。本片也获奖无数,包括第20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男主角、最佳女主角等五项大奖。 梁朝伟也凭借此片获得了戛纳电影节影帝头衔。
  5、悲情城市  导演 侯孝贤 主演 梁朝伟 陈松勇 辛树芬 高捷 蔡振南  侯孝贤在《悲情城市》中把台湾电影人独立自觉的意识挥扬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从家国大义的角度上去看本片几乎就是台湾电影的最高峰。  二.二八事件是台湾人的一个隐痛,这和大陆的文革所造成的社会疼痛类似,它在社会心理上造成的影响是长期的,人们欲求回避而又难以忘怀。这种疼痛有别于外来势力的侵略,产生于民族种群内部的内讧在人们心里留下的伤痕更为持久难愈,并且经常被不经意间撕裂开来。二.二八事件是当时台湾岛内社会思潮的一次激烈碰撞,也是台湾人自身生存思辨的一次质的嬗变,背景比较复杂,这里既有败退的日本势力的苟延残喘,也有美国影子的若隐若现,更不乏共产主义运动的强烈冲击,但是最根本的原因还是岛内民生压力以及国民党政府处置不当所致。这个惨剧,长久以来一直为台湾敏感话题,甚至一度是政治忌讳,时至今日对于二.二八事件台湾各方政治势力依然存在争议。侯孝贤敢于直面这段历史就需要勇气,从他丝毫不避讳采用带有强烈日本风格的背景音乐就可见他的大胆,而这种大胆同时也体现了他的历史的责任心和同情心。历史是可以打扮的,这话应该说有一定的道理,《悲情城市》最可贵之处在于以客观的镜头语言和冷静的叙事方式表现这个事件,同情又不偏颇,谴责而不乖戾,沉痛但不暴力,以诗意的电影语言还原并不可爱的历史,没有跌宕起伏但却让人心伤神悲。  电影在忧伤哀怨音乐中开场,寂寥空阔的景色,遥远模糊的人物活动,贯穿始终的空镜头和长镜头,如冷眼旁观一样审视着这座孤岛以及岛上无所适从的民众。老大文雄周旋于各种黑道势力,老二被日军征召下落不明,老三文良因给日军做过翻译而遭遇身份难堪,老四文清则有激进思想但又不幸聋哑,兄弟四人无一不有尴尬,无论其行为是正面的还是负面的,都是当时台湾社会的一个时代群像缩影。被日本占据五十年的台湾终于回到了祖国的怀抱,但是日据时代的印痕不可避免地存在着,因此和大陆即唇齿相依又存在难以释怀的隔阂,这直接体现在台湾人和以讲上海话为代表的“外省人”的冲突之上。台湾人无法否认这一点但是又无辜而无奈,用片中人物的话表达了这样的愤愤不平:“当初是慈溪太后把我们送给日本人的,当时政府有没有问过我们的感受?”历史把责任都推卸给了台湾,如今又要台湾来承担历史的后果,因战乱、经济、政策以及种群冲突带来的种种问题成了一股巨大的无力抗拒的滚滚洪流,林姓大家不可避免地深陷其中,回头太难,上岸太难。  影片以老大林文雄庶子出生为首,以林文清娇妻幼子独守空房为尾,经历了一番苦痛挣扎,不同的角色纷纷在侯孝贤落寞安静的镜头面前或者倒下或者消失,一个大家到此人丁零落。当如挽歌一样的音乐再度响起时,那作为家族标记的大厅已人影杳杳,凄凉地摇曳在昏黄的灯下。当此之时,旁观者满襟愁绪而局内人则是遍地皆哀。
  众所周知,侯孝贤电影的最大特点是在根植于台湾本土的历史和文化的基础上,以最自然的镜头语言,和最流畅的故事架构,来铺展他的电影思想理念。《恋恋风尘》和《悲情城市》莫不如是。  与《恋恋风尘》咏叹般哀而不伤的挽歌基调相比,《悲情城市》则融入了更多对历史隐痛的批判和对人物遭遇的怜悯。它截取了台湾一段特别的历史时段,讲述了林文清一家四兄弟的悲惨命运。  日本战败撤退,国民政府接管政权。在那段政局不稳的特殊阶段里,龙蛇混杂,各派新旧势力都想借此浑水摸鱼,谋取利益,林家老三在倒卖假钞和毒品时,被人陷害入狱导致痴傻。老大在解救老三的过程中,惨死于黑帮势力的枪下。时局混乱,人心惶惶,谁在这场毫无规则的游戏中坚持底线,谁就是失败者。显然,老大和老三还不够阴险狠毒,被淘汰出局是必然的。人心不古,道德沦丧是那个时期的典型表现。  老二被征兵去了南洋,音信皆无。梁朝伟饰演的老四林文清,是个哑巴,也是林家的另类,与哥哥们的浮躁和冲动相反,他有着与这个家族格格不入的书卷气质和一颗沉静的心。因此,他脱离家族产业,独自在外经营一家照相馆。于是结识了一群对台湾光复后的前景信心满满的热血青年,并因此受到牵连,被政府处死。此处,影片毫不避讳的再现了台湾历史上极其血腥的镇压事件——二二八事件,客观的揭示了当权者为了维稳,一面在广播中宣扬宽容和善的政策,一面暗地里残酷打压有志之士的虚伪嘴脸。  台湾因独特的地理位置,许多海外势力一直对其虎视眈眈,它曾先后被荷兰、西班牙、葡萄牙和日本占领过。“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台湾人民的命运就如雨打浮萍,在风雨中飘摇,台湾人民在这种不断易主的过程中,丢失了归属感,当影片中那些有识之士高歌《流亡三部曲》时,把对自身根性的追问和前途叵测的担忧,推展到极致。  辛树芬饰演的宽美,如风雨中的一片绿叶,有着动荡时局下一份难得的宁静,她恬美的笑容,与世无争的心态,赋予了影片安静低徊的悲情之美。片中的对白都是借宽美的口缓缓道出,大多秀美的景色也是以宽美的视角去展现的。正如他自己所说,能守着儿子和丈夫文清,就已经是最大的幸福了,可在这无理性的时代中,即便是最低的生存要求,也难以得到保证。  侯孝贤以他真诚的电影语言,冷静客观的画面质感,史诗般恢弘低缓的悲悯基调,使《悲情城市》脱离了他过去自我侵淫其中的或浓或淡的乡愁情节,和怀乡韵致,从而使他的电影艺术步入一个更高的领域。  影片在老大的儿子出生时开始,以宽美独自抚养儿子结束,每天都有死亡和新生,生活还在继续,而人不过是历史长河里的一滴水,被裹挟着,被冲撞着,跌跌绊绊前行。如此而已。
  本片于1989年获第二十六届金马奖最佳导演奖 、最佳男主角奖(陈松勇),第四十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金狮奖,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道精神奖。
  6、甜蜜蜜(日 香港)
  导 演:陈可辛  编 剧:岸西  主 演:黎明 张曼玉 杨恭如 曾志伟  目前为止,陈可辛仍是香港导演里唯三没让我感到失望过的导演,另二个是杜琪峰和许鞍华  1997年,《甜蜜蜜》在第十六届香港电影金像奖上一共获得九项大奖,是到目前为止获奖最多的影片,2007年的《投名状》,获得八项。  镜头回到电影结尾,故事的伊始,1986年3月,出了站,黎小军与李翘,一个向左,一个向右,在地铁里,背靠背的两个人,就这样,莫名的相遇,又自然的分开,往后,却是一段教人唏嘘不已的聚散离合。  初到香港的两人,表现出了完全不同的适应能力,李翘一副“我就是香港人”样子,刚开始还真把我给蒙住了,后来才明了,这是后话了,黎小军则摆出一副无所谓姿态,只知勤恳努力的工作。随着镜头的展开,他们有了相遇,然后一众配角也悉数登场,姑姑,教外语的老外Jamie,芥兰,豹哥,小婷,每一位配角,每一处细节,都会牵动镜头之外的我们敏感的神经,汹涌澎湃的情感,轻轻地来,轻轻地去,留给人感慨与回味。  【镜头一】黎小军投奔姑姑,姑姑便不停的说起自己与威廉的故事,话语间满是幸福与回忆,怎奈旁人的冷嘲热讽,后来,姑姑在家里孤独的离去,留下了一箱的遗物,旁白:威廉可能已经不记得我了,不过不要紧,我记得就行了,而且我现在那么老,那么丑,他不来找我也是好事。黎小军会心一笑,情感便不言而喻了,姑姑的出场与退场,好一副“别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的做派。  向左走,向右走,走过许多路,看过许多人,而你,于人海里,一眼便定了,所以兜兜转转走了一圈,又回到了开始的地方,缘分是什么,巧合是什么,所谓的注定又是什么,那,还有徐志摩那句“我在茫茫人海中寻找我灵魂之唯一伴侣,得之,我幸,不得,我命”又算什么,我迷惑了······结尾的相视一笑,终归还是回到了理想化的纯爱,只因这样的爱情境界太高,而我们,又太过于向往,观影的过程,几次眼红,可还是止住了······
  这是贯穿全片的三个关键词。80年代改革开放的浪潮如同一声春雷响遍祖国大地,于是就渐渐出现了一个流行词,叫“下海”。无数心怀梦想的人们南下经商,人口流动空前高涨。香港这个弹丸之地却成为了勤劳者和梦想家聚集的地方。正如李翘说的那样,那时“满大街都是大陆人,只是他们不说你不知道罢了。”黎小军其实就是千千万万个离家打工者的代表,他或许有些土,但是他们的勤劳朴实正是他们的闪光点。李翘其实也是大陆人,她为了能让自己和家人不再受苦受累,毅然自主创业,尽管有时赔的血本无归,可凭着那种坚定执着的精神,终于换来了她的梦想。然而背井离乡的生活让他们又分外孤独,那种漂泊无依的感觉始终围绕着他们。黎小军从无锡老家漂到了香港,他几乎没有朋友,小婷的离开又让他无所寄托,终于他来到纽约继续漂泊。导演陈可辛年轻时就在香港、泰国等地辗转生活,他对这种无依无靠的感觉颇有感触,因此他就决定用这部电影来表达出国人的疏离感。而这种感受又与回归前香港人的普遍心理相契合,所以引起了众多观众的共鸣。  爱情最经不起无缘的错过。如果有缘,却依旧擦身而过,那么岂不是更加令人扼腕?著名编剧岸西用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爱情来去的匆匆莫测。李翘和黎小军明明相爱着,却又不愿承认,只为了黎小军对女友的承诺,或许他们是对的。然而当别离成为注定,又有什么理由不去让那份爱情留住呢?如果说第一次的错过因为内心的欲说还休,那么第二次的错过则是因为爱情的不确定性。李翘和豹哥的感情似乎对现实的李翘来说更加重要。在纽约,他们又一次次的错过,即使是黎小军把外卖送给豹哥却依旧没有产生交集。纽约的街头,人来人往,两人如此近的距离却又一次失之交臂。在影片最后,我们才得知,他们在刚踏上香港这片土地时就错过了。就如同《向左走,向右走》中那道墙,他们之间始终隔着一道看不见的难以逾越的藩篱。  “有华人的地方就能听见邓丽君的歌声。”邓丽君已经成为华人文化中的一个代表人物了,她的歌声曾如春风般吹开了海峡两岸人们的心扉。导演选择了这样一个值得纪念的人物贯穿影片始终,用她来在无形中作为李翘和黎小军的“媒人”。无论是大雨滂沱的夜晚两人一起卖唱片,还是多年后汽车中播放的《再见,我的爱人》,还有最终两人意外重逢的画面,都少不了邓丽君的身影和歌声,特别是结尾的那首《甜蜜蜜》非常打动人心。导演也想通过本片向这位永远的偶像致敬。  看完整部电影非常的容易,因为全片一气呵成,处处温婉动人,陈可辛式的女性情怀被发挥的淋漓尽致。张曼玉凭借此片迎来了她事业的又一个高峰,她扮演的李翘心地善良,大方迷人,特别是她的笑容那样清新,在刻画人物内心活动时表现出了高超的演技,因而第三次成为金像奖影后。片中的原创音乐令人过耳难忘,将爱情中的无奈展现的十分到位。
  这是我最喜欢的一部电影。我跟别人提起它的次数太多太多,还是那句话:如果世界上有1000个人喜欢《甜蜜蜜》,我愿意做第1001个。在那个佳片并不多见的年代里,陈可辛以他独有的细腻情怀打造出了这样一个爱情小品,并且成为感动一带观众的旷世经典。香港电影金像奖破记录的9项大奖、美国《时代》杂志评选的“97年世界十大佳片”之一都印证了它的魅力所在。  9年,为爱  一段绵延了9年的感情在陈可辛的指导下被拍摄的娓娓动人。1986年,黎小军告别自己的女友小婷,背井离乡,从老家无锡来到香港闯荡。在香港他只有一个亲戚:他的姑姑。尽管在香港的生活条件并不好,可他却很知足,肯吃苦肯干活。后来他在麦当劳结识了漂亮大方的姑娘李翘,两个人在一起自主创业,卖花、卖邓丽君的唱片、炒股票......并且逐渐相爱了。但是他们都不愿正视这段已经悄然开始蔓延的情愫,而依旧认为他们是最好的朋友。在香港这个没有依靠的陌生城市,朋友的存在是如此重要,尽管他们偶尔会上床,可是黎小军以小婷的名义自己欺骗着自己,继续着这段貌似友谊的爱情。终于在那一天,两条同样的手链令李翘感到他们尴尬的境遇。爱情真的能够分享吗?如果一个人连自己的爱情都不知道归属,那么又何以知道自己究竟想要的是什么呢?那一晚,李翘离开了黎小军,那是1987年的秋天。  1990年,黎小军把小婷接到了香港。在两人的婚宴上,黎小军再次见到了李翘,如今的她笑容更加自信迷人,因为她嫁给了有名的黑社会头子豹哥,这回她“成了真正的香港人”了。时隔3年后的见面又让他们找回了那段尘封已久的往事,感情立刻倾泻出来,一发而不可收拾。他们决定再也不能错过了,决心两人要在一起。然而,李翘与豹哥深厚的感情打动了李翘,她随着豹哥远走他乡了,不知要到哪里去。黎小军向小婷坦白了他们的事情,从此家庭生活彻底破裂。1993年,黎小军离开香港来到了纽约,而他并不知道,豹哥和李翘也在这里生活。豹哥的意外去世、护照的到期,还有在街头与黎小军的失之交臂都没有击垮李翘。豹哥对于李翘来说,是一种经济上的依靠,正是有了豹哥她才能成为她想成为的人。这种依附关系却真的产生了真正的感情,豹哥这样的铁心人终究也被这份真情所感化,也正是爱的力量使得李翘愿意冒着生命危险一直与豹哥走遍天涯。当看到豹哥尸体上的米老鼠刺绣时,李翘似笑似哭的复杂表情袒露了她内心的无助。或许真的是上天注定,在偌大的纽约,李翘见到了骑车飞奔的黎小军,只可惜任凭她费劲全力的追逐,两个人终究没能见上一面。这或许就是所说的“有缘无分”吧。  日,纽约街头。这一天邓丽君去世的消息让李翘陷入了沉思,她或许想起了9年前某个和她一起卖邓丽君唱片的人。李翘在街上被橱窗里播出的邓丽君的画面吸引住,站在那里凝视着。黎小军走过她的身边,两个人站在街上再一次相逢了。《甜蜜蜜》的歌声传来,“在哪里,在哪里见过你,你的笑容这样熟悉,我一时想不起......”是啊,9年的爱情长跑到了今天终于因邓丽君的离去而告终,这样一个中庸的结尾会令所有的观众笑中带泪,注视着两个人甜蜜的微笑。  其实他们9年前就已经在火车上结缘了。经过了9年的磕磕绊绊,这份真爱迎来了崭新的开始。
  7、小城之春  导演 费穆 主演 李伟 韦玮  小城之春·城  城墙:影片一开始,就是望不到头的残缺破败的城墙,墙内则是满城的春色。这城墙,之后在片中也多次出现,成了最主要的外景地。玉纹在买菜之后“总喜欢到城墙上走一趟”,大家散步也是到城墙上,就连小妹妹戴秀也喜欢带着“章大哥”到城头上玩,难怪章志忱要问了:“好像你们都喜欢到城头上来,为什么?”别看戴秀平常天真可爱,少不更事,这时却一语中的:“沿着城墙仿佛有走不完的路,往城外一看,用眼睛使劲往远处看,就知道天地不是那么小”戴秀还不止说得出自己的原因,也道破了大嫂玉纹的:“也许那样能使她心里头松快一点,就是这点松快使她有勇气再活下去。”是啊,这城墙使人有勇气再活下去,因为走到了城头上,就是小城的边缘,也是压抑的边缘,痛苦的边缘,眺望城外,就看得见希望。无论是有人跨过这道城墙走进来,还是自己鼓足勇气走出去,这些意味着改变或逃脱,所以就有了希望。但墙外的人终究还要出去,墙里的人也依然站在城头,因为这残破城墙不只代表着压抑与放纵的界限,痛苦与快乐的界限,也是一条理智与欲望的之限。墙的里边是纲常伦理、责任义务,外边则是欲望和爱情。中国传统文化毕竟战胜了男女间的爱情,“发乎情而止乎礼”,这城墙就仿佛是“礼”的边缘,多少人在这边缘游走、挣扎,但终究还是不敢越雷池一步。这破败的城墙,到底还是关住了满城的春色。  戴宅:“家,在一条小巷里,经过一条小桥,就是我们家的后门”,这是江南小城里的一座灰墙白瓦的宅子,依稀能看出曾经的辉煌。但那被战火摧残的只剩残砖断瓦的围墙,那已破败的不能住人的正房,仅有的一个老仆人,以及一到十二点“跟拉警报似的”拉闸断电,都提醒着人们这宅子如今的残破衰败,世道艰难。透过围墙上的大洞,我们看见了戴宅的主人,戴礼言。他总是一早就到园子里去,穿着马褂,静静的坐在残垣断壁上,“念念不忘过去的荣华”。戴礼言身体不好,玉纹和戴秀说像是“神经病”,他自己却说:“我的身体怕跟这房子一样”,的确,戴礼言的病与这房子是分不开的。“祖宗留下的产业,到我手里都毁了”,这怕是戴礼言最大的心病了。戴礼言还是跳不出一个中国古老的传统——替祖宗守业,为子孙留财。中国的传统里,人是不该为自己活着的。子孙的作用就是传宗接代,继承祖产,然后一代一代的继续传下去。“守住家业”是中国传统观念里孝子责无旁贷的义务。而戴礼言却没能尽这份义务,这叫他终日陷在惭愧、内疚和痛苦中不能自拔。这种情绪,不但侵蚀了他自己的健康,也给他周围的人带来伤害。戴宅是过去荣华的象征,是“太平时代”的造物,可饱经八年战火到如今,就只剩残垣断壁了。戴礼言的病,导致了家庭生活的不正常,摧残着妻子、妹妹,可有是什么在摧残着戴礼言呢?大概那将戴宅炸的千疮百孔的炮弹,也毁了戴礼言的身心……二战之后,欧洲,尤其是意大利,诞生了一批以战后伤痕为主题的电影,探讨战争给人类带来的巨大伤害和不幸。而这些探讨,在1948年,在遥远的中国,在这部以情欲和伦理为主题的《小城之春》里,费穆也做到了。  小城之春·春  影片在春天开始,也在春天结束。本片里,春,不仅仅是一个草木复苏,万物恢复生机的季节,更是一种气氛,一种感染着所有人的“空气”。就连郁郁寡欢的戴礼言,也要摘下了围巾,叹一句:“春天了!”而真正被这个春天唤醒了的人物却是戴家的少奶奶——周玉纹。周玉纹,她是本片的核心人物,全片就在她平静如水絮语般的旁白中缓缓展开。玉纹,她是一朵可爱的玫瑰花,她有饱食甘露的欲望,有灿烂盛开的欲望,但戴家的气候却极其不利,戴家是贫瘠阴暗的,是死寂绝望的。在这样的家里,如玫瑰一般的周玉纹,一个风韵犹存的少妇,怎么可能甘心呢?但如果不是春天,如果不是春风吹来般的初恋情人——章志忱,日子可能也就这样一天天的挨下去。可章志忱来了,死寂的空气吹来了一阵清风,给所有人带来希望:戴礼言有了知己,戴秀情窦初开,最要紧的是对玉纹来说,他简直是个救星,是把她从坟墓般的小城拯救出去的唯一希望。玉纹不愧是一只玫瑰,决不放弃盛开的机会。她很快就和章志忱旧情复燃,爱情与欲望越是压抑就越是增长。玉纹有中国传统女性的美德,她尽心伺候病重的丈夫,风华正茂却守着活寡,但从不吐出什么怨言,无论怎样还是尽力维持这个所谓的“家”。面对丈夫的自责,她只是制止他,不想他再说下去。外人看来,这分明是一个逆来顺受,三从四德的传统中国女性。但影片一开始,她内心的旁白,就展露出她新女性的一面,她早就对这小城,对戴家,对丈夫厌烦了,她实际是在极度的空虚、痛苦中勉强度日,只是“没有勇气死”罢了。玉纹的内心是矛盾的,是摇摆的,是挣扎的。为着传统的道德伦理,她压抑着自己,她扮演着持家有方的少奶奶;但她也在用自己的方式反抗:“一个人会在房里流泪,在人面前没有一丝笑容”,对丈夫“越好,越觉得她冷”。她用“冷”这种态度,来对抗一切她所厌恶的。但章志忱就觉得“她并不冷”,因为他就是玉纹的春天,春天来了,自然是不会再冷了。  春天是因章志忱开始,也因章志忱而结束。老友的到来,令郁郁寡欢的礼言脸上又有了笑容。当戴家三人与章志忱泛舟放歌时,若忽视周、章二人心事重重的脸,将是多么欢乐和明朗画面啊!可能是整部影片中最亮的一抹色彩了。若是在法国,这三个人也许可以不顾伦理的羁绊、世俗的偏见,像《朱尔与吉姆》那样快活一段日子。可这毕竟是中国,道德的束缚是强大的,舆论的攻击是致命的。就在戴礼言因老友而病情稍有起色,想弥补玉纹多年来独守空房的寂寞时,玉纹却冷漠以对。最后,他得知妻子与老友之事,于是决定自杀了,不再做人家的负担和绊脚石,也了却自己的痛苦。好在是没死成的,不然岂不陷玉纹与志忱于不仁不义之地?与潘金莲、西门庆之流无异耳!戴礼言的自杀行为使其重新博得了玉纹的无限同情与关切,经历生离死别般的一幕,使玉纹再一次察觉到丈夫对自己有多么重要,失去他又是多么的可怕。传统的伦理道德再一次占了上风:愧疚、后悔,羞耻……面对奄奄一息的丈夫和懂事乖巧的小姑,玉纹终于决定割舍爱情,割舍欲望,回归家庭,回归亲情。礼言的自杀也令章志忱十分痛苦,“逼得老友自杀,夺其妻、妹,乃至祖产”,这种不仁不义之事是他宁死也不愿做的。欲望和爱情早被理智所取代,是非之地不久留,章志忱也不再犹豫,离开了小城。  最后  影片的结尾看似很光明,但却很勉强。在戴家这样的家庭,幸福是不会维持得久的。春天虽然过去了,但还会再来。玉纹对无能的丈夫的同情关切又能持续多久呢?等自己的内疚惭愧淡下去,空虚痛苦再来袭时,她又会开始“冷”的。只要戴礼言的病不好,戴家就不得幸福;只要时局不得“太平”,祖宅不得修缮,他的病也就不会好。江南小城中戴家的幸福与否实际上是与整个中国的兴衰密切相关的。导演在影片中即展现了人物之间复杂细腻的情感,也入木三分的刻画了人物心理欲望与伦理的斗争,还暗含了对被战争摧残了的国家与人民的深切同情和思考。描写欲望色而不淫,对白总有弦外之音,既表现出了中国人含蓄的性格,又利于叙事和理解人物,还不失幽默感。电影歌曲优美动听,歌词也与剧情十分贴切。
  费穆先生的《小城之春》在1948年诞生的时候,似乎有些生不逢时。当时的社会大环境很容易让大家忽略其存在,一个封闭小城中男男女女的情感纠葛与呢喃叹息,实在是与是时的社会主旋律有些不太和谐。直到多年后,电影研究者在梳理中国电影历史时才真正发现其蕴含无穷的魅力——其本身所能够体现出的中国电影美学思想竟是如此完整与成熟。而第五代田壮壮导演在新世纪之初,本着向前辈先驱致敬的态度,鼓足了被吐槽和责难的勇气的经典重拍,这也是后话了。只是使更多的世俗观众知道了这部尘封已久的中国经典。  对于这部经典版,看过很多遍,也和新世纪的重拍版比较的看过。窃以为,影片透露出中国传统美学的中庸与含蓄之美,或说是一种静谧留白,却又暗涌澎湃之美。影片镜语冷静与平实,不刻意渲染的戏剧冲突,模糊交代而又富于意象的“小城”,直揭了“进与出”、“去与留”的隐喻。表达情感时充满了隐忍与克制,甚至片中主要人物之间的情感流露与宣泄,在今天一般观众看来似乎都有些让人难以置信。当然,也或许正是主人公之间似有若无、按捺未明的爱,才显现似烟火般美丽、瞬间灿烂的闪光。也才让观众能够默默的感受到作品中所蕴含的深沉隽永的东方神韵——冲破与牺牲之间的挣扎,放弃与奉献之间的悖论。  影片中有三场戏或三个场景印象非常深刻:第一,是一帮人泛舟河上,随性的唱起歌谣的段落——难得的相聚,短暂的欢愉,打破的宁静可以维持多久,谁都不知道,可是却幸福真实的让人心醉;第二,是女主人公夜里来敲男主人公的房门时,男主人公怕两人犯错,自己亲手锁了房门避免尴尬出现一段——若在今天,主人公们不能人性化的自由结合,观众们定是万万不会答应的,可是情与理的挣扎原本就是个很难的命题,谁会决定的比谁高明呢;第三,是女主人公提着菜蓝走在旧城墙之间打发着死水微澜的时光一段——充满了一种淡淡的哀伤与恬静之美,让人沉醉迷恋,让人扼腕痛惜。  最后说一句,男主角李纬是非常优秀的早一批中国演员,艺术生命也非常长,今天观众可能比较熟悉的是他在张艺谋《菊豆》中扮演的巩俐的丈夫。
  8、阮玲玉  影片获第42届德国柏林电影节最佳女主角奖。影片获美国芝加哥国际电影节最佳女主角奖。  影片获第42届德国柏林电影节最佳女主角奖。  ·影片获美国芝加哥国际电影节最佳女主角奖。  ·影片获日本影评人协会最佳女主角奖。  演员阵容很强大,叶童、刘嘉玲;梁家辉、秦汉、吴启华,周杰,肖荣生……  演[阮玲玉]之前的张曼玉,即使是在香港影坛的地位,也没有达到当年阮玲玉的高度。但是在这之后,大家就都能记住她的[甜蜜蜜]、[花样年华]。演员的生涯需要转折,张曼玉在当年明星的宿命中,找到了自己职业的转折,也找到了如何应对生活中种种悲喜的淡然。  当年的阮玲玉,浓妆艳抹之下,其实也不是美若天仙,但是正如张曼玉所说,阮有一种“骚在骨子里”的味道。20年前的关锦鹏,跟现在一样敏锐,瘦得像一道闪电,远远不是现在中年大叔的模样。那个时候他还没有出柜,但是不妨碍他用女性的视角来看待爱与情,他的普通话竟然比刘嘉玲那半北京半苏州的腔调好听得多。他选了一个非常复杂的形式来说阮玲玉的故事,戏中有戏,真中有真,不是纯粹的纪录片,但也没有多少戏说的成分。张曼玉躺在床单里哭泣的戏,摄影师后面还有摄影师,阮的当年,张的今生,都浓缩在那一刻的画面和梁家辉的沉默里。
  有些电影看过之后,若不用文字定一定神,总是无法出戏,比如《阮玲玉》。电影里,穿插着残存的拷贝、采访旧影人的录像、当年影棚的照片……,可见关锦鹏花了不少心血。一幕幕看来,如同经历了阮玲玉的悲苦。   一个优秀的演员,能疯子般忘掉自己,驾驭百变角色。阮玲玉只凭静默就可打动世界,饰演过诸多革命角色,但演绎只是一时,终究改变不了自己,还是个脆弱的人。喜欢影片中独白般的静默片段,简陋的小屋中灯下独笔,偌大的暗室里默默抽烟,明亮的窗旁孤单驻足,长长的楼梯上无力迈步……摄影机的背后尽显凡人的惆怅。   画一只眉毛要花一两个小时,阮玲玉一定是个崇尚完美的人。崇尚完美是种高贵的气质。没有这种追求,阮玲玉也许不会成为一代影后,也正是这种气质,让她在生活里伤痕累累。旧爱张达民以怨报德,新欢唐季珊喜新厌旧,舆论将其视为淫妇,同事在诉讼案里袖手旁观......一个个梦接连破碎,对于她,唯有以死反抗。   每听到一个自杀的故事,总要探究其中的理由。年少时怎么也不明白,海明威能为世界塑造一个坚强老者,却会自杀遁世。长大了,面对挫折、麻烦,也有了逃避现实的想法,才渐渐理解选择放手的无助和无奈。但我仍相信,每一个自杀的人都热爱生活,只不过他们要爱的更为浓烈。面对丑恶,从发现到适应,需要一个过程,但愿我们能有勇气再跨出一步,坚持下来。   阮玲玉喜欢问“我是不是一个好人?”这个问题,谁能回答,又有几个人会在乎?做好自己,不必问了。   张曼玉徐徐卧倒在冰天雪地里那一幕让我至今难忘。阮的电影没看过,只知道她生平的大概情况。张的扮相和阮本人并不像,我没有对比她们的表演,想必我也看不出所以然,但是张的表演一定让很多人放下了对比的想法,因为已经足够细腻,模仿一个顶尖的演员,要么就形神兼备,要么就不顾一切的发挥去吧,张在模范'新女性’中女主角临死前呼唤'救我’那一幕戏中戏非常精彩,让人看到张是真正的投入进去,而关锦鹏把没有抽离出来的张的真性情一幕插进作品,让人不知道是应该佩服张的敬业,还是应该和张一样继续延伸情绪,和她一起概叹阮玲玉内心不能自拔的悲苦。。。阮将自己的情感带入戏,张又将阮的情感融入关的戏里,实在是考验演技的事情。关锦鹏在叙事的同时插进去了阮的真实默片影像,还有对演员的访谈,真实人物的去向交代等。等于是有纪录片的成分,却不突兀,因为阮的影像和张的恰到好处地形成了互补和衔接的关系,'新女性’中医院一幕,抽烟一幕等,可以看到两人的'重叠表演’精彩瞬间。阮的片段在今天看来非常珍贵,毕竟是80多年前了,依旧感受得到风华卓绝。影片收进这些片段,并且让张曼玉加以重新诠释(也可以说复制)除了让观众更直观地感受阮的风采,也增加了故事的真实感,为电影虚拟的情节加重了可信度,另外,虚实结合的风格也与阮的掌握不住的悲惨宿命交相辉映。
  9、一一  2000年,是亚洲电影大丰收的一年,5月举行的戛纳电影节几乎成了“亚洲电影的节日”,在这次电影节上,《一一》的导演杨德昌获得了属于导演的最高荣誉——最佳导演奖。众多的观众为他的这部复杂、细致而优雅的影片而倾倒,并对华语电影产生了极大兴趣。《一一》也成功地进入了美国市场,成为被美国普通观众所看到的第一部杨德昌导演的影片,成为他的电影大步迈进更广阔的国际市场的第一步。  ◎年 代 日  ◎IMDb评分 7.9/  ◎片 长 173 mins  ◎导 演 杨德昌 Edward Yang  ◎主 演 吴念真 Nien-Jen Wu  金燕玲 Yin-Ling Chin  Issey Ogata  李凯莉 Kelly Lee  张洋洋 Jonathan Chang  杨德昌说影片名“一一”:  “这部电影讲的单纯是生命,描述生命跨越的各个阶段,身为作者,我认为一切复杂的情节,说到底都是简单的。所以电影命名为《一一》,就是每一个的意思。这意味着电影透过每一个家庭成员从出生到死亡每个具有代表性的年龄,描绘了生命的种种。爵士乐手在即兴演奏前,总会低声数着'a one and a two and a …… ’来定节奏,英文片名由此而来,表示片中内容并没有紧张、沉重、或者压迫感,生命的调子应该像一阕爵士乐曲。”  “一一,就是开始,我们翻开字典的第一页,就是一嘛;我常常觉得很多时候,我们都是站在一个开始的位置上。”  七岁的洋洋在婆婆葬礼上的说话:  “婆婆,对不起,不是我不想跟你讲话,只是我觉得我能跟你讲的,你一定老早就知道了,不然,你就不会每次都叫我听话,就像他们都说你走了,你也没说你去了哪里,所以,我觉得,那一定是我们都知道的地方。婆婆,我不知道的东西太多了,所以,你知道我以后想做什么吗,我要去告诉人们他们不知道的事情,给人们看他们看不见的东西。我想,这样一定天天都很好玩,说不定,有一天我会发现,你到底去了哪里,到时候,可不可以跟大家讲,叫大家一起过来看你呢。婆婆,我好想你,尤其是我看到那个还没有名字的小表弟,就会想起,你常跟我说,你老了,我很想跟他说,我觉得,我也老了。”
  杨德昌的电影《一一》,简单评价,三个字:平、真、深;一个词:静水流深。  感觉上,它的艺术风格跟陶渊明的诗风有几分相似,用白描的手法再现生活,平淡朴素,真实自然,意境深远,看似很平淡的生活片段,却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和体会,言虽尽留人予思考。   《一一》是目前为止我评价最高的华语电影,是指它的艺术成就,不是说它的娱乐性。  影片名《一一》,英文名,《A one and a two》,“一一”大概是指我们是一个个人,各自以个体单独存活于世上,各自各故事,各自各困惑无奈,我们各自无意中筑起了一道墙,将自己与别人隔开,将真实的自己隔开。  影片以洋洋一家为主线,他们虽然生活在一起,是一家人,是一个外表看起来再正常不过的家庭,但是他们之间除了生活上的往来以外,基本上没有交流,大家都不知道彼此在经历什么,困惑什么,绝望什么,即使给他们一人一个述说的舞台,他们依然无法对婆婆说出自己真心的话与感受。是我们丧失了窗开心扉诉说的能力还是丧失了感受生活的能力?大半生过去,真的除了碌碌无为以外,所拥有的真的少得可以一一细数吗?  三个多小时的片子,里面囊括各年龄层、类型的人,即无形中涵括了一个人一生经历的各个阶段,身边遇到的各式人,就像是一个社会的小缩影,可以理解成是杨在一一向我们展现各态。  影片中,NJ说,如果再活一次,也没什么不一样,还是这样;敏敏说,山上跟山下没什么不同,只不过角色位置换了;我们经常说,如果可以重来,我一定不会……但如影片所诠释,再一次也差不多,人的一生就活这一次,就活这一个样,我们看似一一各不同的人、个体,但其实都差不多。人生,本来就是这样!  “没有一朵云,没有一棵树是不美丽的,所以人也应该是这样子。”这句话很美,很诗意,很哲学,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是独特而美丽的,所以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有一个自己的故事,于是杨在影片中给了每人一个舞台,各自单独上映自己的故事、自己的喜怒哀乐,即使是小如洋洋的小学生,都与大人们平分秋色,这是一出人人都是主角的电影。  ·洋 洋·  爸比,你看到的我看不到,我看到的你也看不到啊,我怎么知道你在看什么呢?我们是不是只能知道一半的事情?我只能看到前面,看不到后面,这样不就有一半的事情看不到了吗?——简洋洋  洋洋是影片中的亮色,他代表着一种希望,如果没有他,《一一》我大概不会再看第二遍。  感觉他就像是小时候的杨德昌,长大后拍别人看不到的东西,告诉别人不知道的事。如果人与人之间的隔膜是因为不了解而产生的,是因为我们看到的别人看不到,别人知道的我们不知道,彼此之间有了缺失、断层而产生的,那么洋洋就是影片中为改善这种状况而努力的人。  他就像是影片中一个少年老成的小哲学家,睁着好奇的眼睛张看着这个世界,然后偶尔出人意表地爆出几句充满童真的至理名言。他就像是混浊尘世中的一点“清”,一点“真”,用他的坦率、无邪与纯真直逼你的心灵。
  《一一》则近乎完全磨灭了社会背景,镜头始终关注的是人:关于生活的琐碎,关于爱情的困惑,关于幸福的追寻,关于道德的抉择,它所讲述的起于人,终于人生。  人到中年的简南俊是影片的主人公,整个影片的叙事都是围绕着他和他周围的人展开,他的小舅子阿弟是我们第一眼见到的人物,影片正是从他的第二次婚礼拉开序幕,可惜,这场婚礼正如影片后来他为儿子满月摆的宴席一样,在一片混乱和吵闹中勉强为继,他的人生也像这两场宴席一样,混乱而难以掌控,他的财务状况一塌糊涂,总是在赚钱的憧憬和憧憬落空的失落中奔忙;他的感情生活摇摆不定,他已经跟第二个妻子结婚,遇到问题却还是习惯去前妻寻求解决,甚至在两个妻子在儿子满月宴上大打出手的时候,他却只能无助的站在一边,从这些事情来看,这是一个畏缩、怯懦的男人,这是一个失败的随波逐流的人生,所以,当阿弟从满月宴上一个人回家后因为煤气中毒倒在浴室里的时候,我想当然的以为他的生命就这样结束了,按惯常的逻辑推理,平庸的人生以庸常的方式结束乃是理所当然,然而,出乎我意料的是,经过抢救,阿弟居然又活了过来,或许,杨导所要表达的是了无生趣的人生却不得不继续下去才是最大的无可奈何。但是,当阿弟看着自己刚出生的儿子犯困打呵欠的情景居然泣不成声时,我想,正是这微茫的希望和牵挂支撑着他继续生活下去吧。  在阿弟的婚礼之后,他的母亲因为中风陷入昏迷,医生让亲人们轮流跟她交谈以尽力唤醒她的意识,南俊的妻子敏敏进入我的视线,最开始是让南俊的儿子洋洋讲,可他却一句话不说,然后让阿弟来讲,用阿弟的话说,他很能讲,但是当他真正开口的时候,翻来覆去却只是那么几句话,无非是“妈,我现在很有钱,我的朋友也很有钱”之类,轮到敏敏时,她却发现,她每天跟母亲讲的都一模一样。早上做什么,下午做什么,晚上又做什么,几分钟就讲完了。“我怎么只有这么少。我觉得我好像白活了。我每天像个傻子一样,我每天在干什么啊?”于是她选择了入山修佛。可是除了被僧人们要走支票和每天听同样的说教,回到家之后的她发现,没有什么两样。不过她开始觉得,这一大堆,真的是没有那么复杂。生活的常态本来就是如此:平淡而庸碌,一句话就可以道尽一生。  再然后是简南俊——影片的第一男主角,年近不惑,生意上却遭遇瓶颈,传统的他与急速膨胀的尔虞我诈的商业文化格格不入,每天疲于奔命却看不到于自己所做的一切的意义,更无法从中体会到快乐,所以他在跟无意识的母亲谈话中说:“有时候觉得每天早上醒来的时候,都觉得一点把握也没有。都会觉得说,好不容易睡着了,干嘛又把我弄醒,然后又要去面对那些烦恼,一次又一次。如果你是我,你会希望再醒过来吗? ”然而,生活依然还要继续,只不过他选择用淡漠来应对一切,当妻子在与母亲交谈之后感受到生活的无意义时,他沉默不语;当女儿的初恋受伤在屋里哭泣的时候,他无动于衷;甚至当三十年之后再次偶遇初恋女友莉莉时,他也只是近乎木讷的寒暄;他就像影片的镜头一样,看得见一切,却不动声色,只是冷眼旁观、麻木接受。但是,透过冷漠的外壳,对于音乐的爱好却显现出让他内敛温情的一面。一方面,音乐之于他已经变成一种他试图从自己越来越无所适从的工作中逃脱的方式,片中的他总是在听音乐,CD机几乎寸步不离身边,一个人的时候几乎都戴着耳机。另一方面,音乐也成为他继续他这种疲于应对、难以为继的生活的一种精神寄托。他这样解释他爱好音乐的缘起——“本来这些音乐我完全都听不懂,但是当我爱上了她,突然我就都听得懂了,后来她离开了,对音乐的热爱却保留了下来 ”,也正是这靠音乐来维系的对爱情的追忆,让他打破多年惯性的冷漠,在寂静的深夜里,打电话给身在异国的莉莉,对着答录机百感交集却只能淡淡的祝福她“幸福”。也是音乐,让他与本来只是生意伙伴的日本人大田结下了深厚的友谊,一贯寡言的南俊对大田讲述了成为他音乐启蒙的初恋,而大田则巧妙的安排了南俊与莉莉在东京再次重逢,分别三十年的两人再次走到了一起,南俊告诉莉莉自己当初与她分手的原因正是因为不满于她对自己生活的强行干预,——“人是不可能让另外一个人去教他怎么活下去,怎么过日子,那是很悲哀的,你知道么?但是偏偏这个人,是我最爱最爱的人。” 然而,可笑且可悲的是,他如今所过的却与当年女友为他安排的生活如出一辙。时隔这么多年,他终于还是对莉莉说出自己心里的话“其实我再没有爱过其他人”,对他而言“她就是他的MUSIC”,然而他依然选择了离开。“本来以为,我再活一次的话,也许会有什么不一样。结果……还是差不多,没什么不同。只是突然觉得,再活一次的话,好像……真的没那个必要,真的没那个必要。”这句发自内心的自白解释了他的选择,或许是出于他在走过这么多年人生路之后的深刻体悟,但是透过片子那平平淡淡、不动声色的叙事,他的淡漠与隐忍、无奈与疲惫、阴郁与温情,却让我感同身受,我知道,这样的他也一样经历过如我现在这般书生意气、年少轻狂、心比天高的年纪,而我的将来也必将走到跟他类似甚至别无二致的不惑之年,纵然你能看透一切,但是却无法改变分毫,那么,再活一次又能怎样?真的会有什么不同吗?你现在的生活是怎样的?你想过的生活又是怎样的?你能真正把握住生活的航向吗?冥冥之中,是不是真的已然注定,“再活一次的话,或许 ——真的没那个必要。”一语成谶!
  10、似水流年  导演 严浩 主演 斯琴高娃 顾美华  这是一部散文式的诗意电影。似有故事,又无故事,一个香港小姐匆匆地来又匆匆地离去,似水流年,每个人都有了不知不觉的变化,而内心深处那份年少的记忆则永远不会忘掉。影片是香港与内地电影工作者合拍的第一部反映当代生活的作品,风格清新隽永,场景简朴,手法纪实,但提供给了观众丰富的视听信息。这里有最古老的乡风民俗与最现代的生活方式 ,映衬了浓郁的社会氛围与人物细微纤巧的心理情绪。使观众得以用一种亲切平和的方式,来感觉这种恬淡、淳厚的人生。该片被评为香港80年代十大名片之首。  在老电影中,很少有能象《似水流年》这样人一直怀念着的,这部由严浩导演,斯琴高娃和顾美华主演,张叔平负责美术,喜多郎配乐的电影,似乎有许多让人难以忘怀的的理由。故事里淡淡的情感、美丽的潮汕风景、片中的音乐、顾美华幽雅的气质,这些都令观众长久地感动和怀想。  导演  说起严浩,一般观众可能并不熟悉。但是作为香港电影新浪潮的干将,严浩在80年代前后的香港电影界有非常重要的位次。他是香港影坛最早赴国外学习电影的导演之一,1973年毕业于伦敦电影学院。同年返港,进入无线电视编剧组,电视剧处女作《北斗星》第二集,后又参与编导警匪片集《国际刑警》、《年轻人:1977》、《年轻人:艺术人生》、《奇趣录》等反映现实的电影剧。其中《国际刑警》获美国纽约国际电视节铜牌奖。1978年执导香港第一部新浪潮电影《茄哩啡》,由此,香港电影进入新浪潮时代。八十年代后期和九十年代初,他拍摄了“大陆三部曲”,表达了他对大陆文化的好奇和关注。此后他赴好莱坞发展,近年创作重心又转回大陆。  美术  一说起张叔平,可能首先想到的是王家卫。没错,王家卫、杜可风、张叔平是创作铁三角,他们三个人合力打造了无数美轮美奂的现代梦境。张叔平原籍无锡,曾于加拿大修读电影。是香港首屈一指的美术指导,曾多次获得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美术指导及服装设计奖。除了作为美术师之外,近年更屡次参与剪接工作,融合细密的心思和敏锐的触觉,成为香港首屈一指的剪接指导。在王家卫的电影里,张叔平一次又一次尽情发挥他的才华禀赋,精致细腻的人物造型、视觉效果、和布景设计。也许他的人生,就是严谨的设计和构想的不确定性的完美结合。  配乐  有人曾经惊叹,为什么一个日本人做的中国音乐比中国人做的还要中国,说的就是这部电影的配乐喜多郎。喜多郎原名高桥正则,日生于日本爱知县的丰桥市。1976年后,他在许多亚洲国家长期旅行采风。早在80年代初期,他就发表了《丝绸之路》系列。除了《似水流年》的配乐之外,喜多郎广为人知的电影配乐作品还有《宋家王朝》配乐。  ·“则为你如花美眷,似水流年”来源于《西厢记》。  ·编剧孔良是文学系进修班毕业的。后在珠江电影制片厂工作。  ·张叔平在此片中,出于某种原因化名章叔屏。  ·《似水流年》荣获第4届香港金像奖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编剧、最佳女主角、最佳新人、最佳美术指导等六项大奖。  ·1987年10月,《似水流年》申请参加金马奖,但由于此片外景地在大陆,因此被组委会以时间不及为由婉拒。  ·严浩对自己作品的评价是:“我的电影画面很感性、很唯美,戏里面的人物性格很复杂。”  ·严浩的父亲就是闻名遐迩的《金陵春梦》的作者严庆澍,笔名唐人。  ·本片是顾美华的第一部电影。
  严浩是香港新浪潮最重要的导演之一。父亲是严庆澍,也就是写金陵春梦的唐人,他自幼受父亲影响爱好文艺,科班出身,1975年从伦敦电影学院结业回港。和徐克、许鞍华一样,他从电视台起家,在TVB做过编导,拍过的电视剧也是小有名气。1978年,他通过合伙组建的影力电影公司,拍了自己的第一部电影茄哩咖,1979年加盟嘉禾,拍了夜车和公子娇。似水流年是他1984年的作品,在广东潮汕一地拍成,在第四届香港电影金像奖上,拿了最佳电影、导演、编剧、摄影、女主角等奖项。实际上,这部片子拍成时,正当中英即将签订联合声明,片子探讨的主题中包含了香港与内地之微妙关系,也引起了不小的讨论。  在我看过的香港文艺片中,似水流年可谓是真正的佳作。真正二字,指的是不参杂任何水分。似水流年不论从人物、情节来看,还是评判画面、拍摄技法,都是展现了香港电影一流水准的作品。尽管它还有某些小处的瑕疵,但已经是一部无可争议的港产文艺经典。又因为有大陆实力派女星斯琴高娃的加入,使得似水流年在表演风格上丰富不少,将内地与香港两种文化漂亮的交织融合在一起,清淡隽永,堪称一曲细水长流的田园诗。  影片开场即有水墨画风格:低低的镜头中,一辆破旧的乡间长途巴士渐渐驶入视线,不久后镜头又换至远景,那辆巴士在绵密的青山间游走,慢慢驶出画面。构图简单,色彩淡薄,喜多郎的配乐旋律性不强却顽强的垫在画面的底部挥之不去,一种安静的田园生活之气氛即刻传达出来。似水流年的摄影风格多是如此,极少看到浓重的色块,多是简练构图和稀疏颜色,有时来几个空镜头,不知不觉中便有了散文般的味道。我记得片子中还有个小孩赶鹅的场景,也是镜头放在地面上,先是出现一大群鹅,然后竟有个和鹅差不多高的小孩挥着竹棍,喝斥着出场;此后还有个持续了半分钟左右的长镜头,以广角拍摄,画面中远近层次分明的布满了村子里的人们,有的锄锅,有的纺织,有的洗涮,有的喂食,也有的三三两两拉家常,热闹和安详融于一体。  主要人物只有三个:谢伟雄、斯琴高娃、顾美华,三人小时候青梅竹马。顾是从香港返家拜祭死去奶奶的现代女子,事事不顺,没有爱人、没有钱、姐妹不和,对都市生活产生厌倦。谢和斯琴则一直在村子里长大,并结了婚:斯琴当上了村里小学的校长,是个有知识有文化的“国家干部”,在村里很有地位;谢则老实务农,家里的脏活累活都由他干,八杆子打不出一个屁来。  谢在村头接顾回自家小住,将她的行李放在自行车的后架上,一边走一边闲聊。画面中总塞满着他们俩的脸,顾说话的时候一直从侧面看着谢,眼神中充满欣喜和关切,而谢则始终低眉顺眼,不敢正眼看旁边的女人一下。这样的设计实际上暗示了他们的过去存在着某些故事的可能性,也同时揭示了二人目前的性格差异。故事越往下发展,越透露出三人之间微妙的交流和制约。斯琴高娃对顾的归来非常高兴,找到了童年的知心朋友,但另一方面,她又有无穷醋意和小小戒心,生怕顾和自己的丈夫间发生不该发生的事情。  尽管似水流年没有鲜明的情节线索,台词和生活细节倒都是很有情趣,这使得片子看起来松散,却毫不沉闷,兴趣盎然。如果从简单的层次来看,似水流年所要探讨的,是两种生活方式之间的交流和碰撞。顾代表的,正是来自香港这个浮华社会的独立意识和靡靡之气;而谢和斯琴代表的,则是来自大陆乡间生活的恬淡悠远和琐碎平庸。严浩并不试图给任何一种意识加标签或下定论,他只是让双方都从彼此身上找到了自己失落的东西,同时又被对方身上自己所没有的东西诱惑,从而产生动荡的不确定性。  简单说,顾伤痕累累的从港岛回到潮汕乡下,在平静的乡村生活中得以暂时疗养,身心舒缓之余她迷恋上这远离尘嚣的生活,但受过的教育和成长的环境又制约着她,最终并不会甘于如此终老于乡间不闻世事——更何况,烦恼接踵而来的时候,避得开一时也避不了一世,她回到城市的豪华宾馆,倒在床边抽烟的时刻,似乎又恢复到颓废一面真实的自我去了。斯琴高娃则是另外一种情况,她在家中居于强势地位,但其内心有明显的脆弱和自卑,当谢突然爆发不愿再过窝囊日子,她这种脆弱就被揭发和放大;而她对童年好友顾美华的放荡生活和爽直性子,既有轻蔑和害怕的一面,又有羡慕和嫉妒的一面,这两种情绪交替出现,使她的内心在长久的常规生活后掀起涟漪。谢伟雄就更有趣,小时候他是最有型最核心的那一个,但成年结婚之后竟要负担低三下四的日子,对顾的奔放和热情十分的小心翼翼,躲躲藏藏,最后意外暴露时索性扯开了撒野,但撒痛快了之后他又臣服于秩序,低下头去继续默默生活。  似水流年的情绪线,一直是在这三个人间游走。有时是谢和顾的对手戏,有时是斯琴和谢的对手戏,有时又是斯琴和顾的对手戏。这三种当中,当以斯琴和顾的碰撞最为精彩。她们两个之间又爱又排斥的双重关系,恰恰蕴含了大陆与香港之间长期以来或近或远的尴尬现实。不过,似水流年的水准,绝不仅仅在于这三人之间的出色互动,而更在于它于不动声色之间描绘出了村子里的各色人物,虽然没有什么过于深刻的象征意义,但个个都是性格鲜明,有情有趣,令人过目难忘。有很多看起来和这三个人根本无关的片断,却处处传递出生命的恬美和自得其乐。譬如,那对一百多岁的归国双胞胎,送走顾之后仍巍然不动的修行入定,其中一位更是严肃的督促另一位好好练习,不禁令人莞尔;又譬如,村里的一个小孩儿,看着一只大肥猪被无情的宰掉,忍不住抹起眼泪来;我难忘的,还有一个在码头请顾美华帮他看英文家书的大叔,常常带着满足自得的微笑,说起他在国外有所成就的孩子们。  影片最美的一段,是几个孩子在河岸上放风筝,不见河面和水流,却有白净的风帆缓缓飘过,这样的画面,已经隐隐有传统文学和山水画的风范。似水流年的摄影是潘恒生,他在这部作品中的表现令人击节赞叹,以他对画面的精确调配和唯美追求,配上严浩对人物角色极尽细腻的洞察,似水流年就如影评人石淇所说,“大家都会觉得香港影人终于掌握了电影的命脉,不必挥舞镜头、不必夸张动作、不必乱搞蒙太奇和时空交错”。斯琴高娃自如的演绎了这个片中举足轻重的角色,不张扬,也没有过于平淡乏味,情绪的微妙变化在眼神中便可以令观众领悟到,最佳女主角的荣誉怎么也不过分;顾美华虽是初次出镜,但却挟着城市的风尘和哀愁闯进了亘古不变的乡村,以她清新的视野串起了不变的习俗和动荡的人生,表现堪称优秀。  似水流年对大陆的态度相当友好,至少从表面上来看,大陆一边的生活简单、舒缓,富有田园美,代表了导演所要支持的一种价值观和审美观。即便是人心浮动的斯琴高娃和谢伟雄,似乎也可以归因于香港来的顾美华之冲击和诱惑。这一点,和当时不在少数的排斥大陆、蔑视大陆的港产片倒是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不过,严浩将这种客气的态度传达得很有诚意,使其看起来并无生硬之感——更何况,似水流年的艺术价值早已超越了它所被赋予的意识形态或政治意义。港产片里有这样的作品,才真正昭示了香港影人对艺术的追求。
  在香港生活多年的珊珊,回到潮汕老家为逝去的祖母祭奠。尽管老家的生活环境和人情事物依然如十几年前没有丝毫变化,但是,大家照例过着淳朴勤劳的简单生活。青梅竹马的孝松已经与儿时的玩伴阿珍结婚,有一女儿。阿珍成为小学校长,孝松任劳任怨整日劳作,一家的小日子还算和谐美满。两相对比之下,尽管珊珊带着一身城里人的习气下榻,令人揪心的亲姐妹官司却总不能让珊珊释怀,不时给香港的律师打电话询问近况。父亲在十年前去世后,留下的家产事业,成为两姐妹最大的罪恶根源,一直纠缠不清。过于放纵情感生活的珊珊失去了生育能力,只能羡慕阿珍的幸福生活。阿珍对于这个从小一起玩耍的朋友又是心怀芥蒂,又是心生怜悯,两人在送别时又双双陷入悲情。  作为香港80年代十大名片之首的本片,没有太深刻的哲理,也没有什么阴谋诡计,完全是一次回家探亲的家长里短。在如此简单的不能再简单的故事中,却酝酿着无与伦比的人文情怀。夏梦制作人,严浩导演,喜多郎配乐,张叔平艺术指导,“高龄”新人演员顾美华,还有斯琴高娃,如今看来都是一组令人炫目的强大卡司阵容。尽管在制作团队的精心打磨之下 ,如今看来略显粗糙的制作水准,但在当年的金像奖却赢得6项大奖,足可见影片的意义非凡,拥有不容小视的分量地位。  一名浸泡在铅华中的浮华女,当回归到儿时的生长地时,那时那景那人历历在目,由不得奔涌的情感倾泻而出,谱写一曲完美的思乡曲,怎一个情字了得!就算今日看来,也绝不做作,引人入胜。特别是斯琴高娃那出神入化的演技,甚是让人大开眼界。人才就是人才,实力就是实力啊。最具有寓意象征的要属那对双胞胎老人,生在乱世出过国见过大世面,最终还是叶落归根,在百年古树下品茶练气功,吸纳浩然之气锻炼长生之体,颇有几分超然物化之感,让人心气平和感叹世间轮回。这就是在平凡中见崇高,渺小中见伟大的至高境界了。  这是一部很写意的作品,那些停顿的镜头,虚虚实实,还有大片田园风景,乡土人情,看得出导演对电影的情节并不强调,而是重在表现人物当下的一种情绪,心情,甚至不是人物的一种具体的思想,而是那些微妙细碎,受当时环境的影响,也影响着当时环境的欢喜怅惘或是无奈。  结尾很喜欢,很美很诗意,这本只是生活中的一段,无始无终,就像最后那一片波涛起伏的水面,似水流年,无论怎样生活,如何生活,终究个人也不过是沧海中一叶扁舟,沉沉浮浮。导演在最后留了一段话,大概这部电影也是导演对自己生活的一种检视吧。  不喜欢女主角,电影中的许多小人物更加可爱动人。  片尾曲《似水流年》非常美,不过觉得喜多郎的音乐配这部电影略有些。。奇怪,觉得他的音乐气势太磅礴梦幻了一些,并不适合这种现实乡土题材,表达细腻感情的电影。
  11 、鬼子来了   导演 姜文 主演 姜文 姜秀波 吴大维 陈强 香川照之  姜文导演的作品很少,五年一部,一共才三部,却部部经典。姜文是中国影坛最有思想的导演,从不跟风,屏声静气,不是绝活绝不出手。每一部电影出来,夸张点讲,都是横空出世,能把中国电影的天捅出一个大窟窿。影坛宿旅姜文注定要成为中国银幕的思想家,给中国电影留下一个沉思者的背影。  姜文的电影,视角很独特,表现的时代背景,你我都很熟悉,但是你的经验和由此经验提炼的思想(或者说被定格的思想),与他表达出来的思想大相径庭,却让你心悦诚服。你回过神来打开自已一直背在身上的记忆包裹一看,发现许多的记忆失真,有的思想更是变质,腐烂,臭哄哄了。  这部电影从中国最愚昧自私的农民眼睛去展现战争,视角也很奇特,开场的桥段,就跟我们记忆中的侵略战争南辕北辙,我们看到衣着整洁,军令严明的日本海军军乐队,吹奏着军曲在华北农村的一条羊肠小道上行进,孩子们显然已经养成习惯,准时在日本鬼子经过的土墙上坐好,一字排开,等待着军乐队的路过,骑在高头大马上的日本军官,照例和蔼可掬地循次摸过每一个孩子的头,并且把带在身上的糖分给孩子们吃。这就是我们要赶走的侵略者的形象?这就是我们印象中武装到牙齿的日本鬼子?内心犹豫了一下,但是直觉告诉我们,在一个相对平静的日统治区,这可能是最大的真实。  接下来的桥段更绝。夜幕下,鬼子塔楼的探照灯缓缓地扫过每一个角落,在一个破败的院子用纸糊着的窗户里传来男女交合的喘气声,即使是在白色恐怖的睽瞪注目下,人的生存的本能和一切欲望还是倔强地不肯罢休。姜文不学李安用色戒来引出色,不学张艺谋用豪乳迷乱你的眼神,他的电影在性上向来节制,绝不向世俗妥协,更不会为色而色,但是这次却用姜鸿波雪白的屁股来启开整个故事,是因为他想阐明一个道理,再恶劣的环境,人都受生存本能(性是生存本能最强烈的表现)的牵掣,他的反抗只有在生存本能受到威胁,欲望的满足被无情剥夺的时候,才可能发生。  故事流动到这,接下来的情节更加匪夷所思。“我”出现了,为这对在坑上偷欢的男女带来了二麻袋“礼物”。 “我”用冰冷的手枪对着姜文的脑壳说;这二份礼物一个月以后来取,少了一个,丢了一个,都要他用命相抵。姜文吓得合着双眼不敢张开,像鸡啄米似地直点头。待“我”走后打开麻袋,不禁大惊失色,因为麻袋里装的是二个活人,一个是日本鬼子,一个是汉奸翻译。看到这里我的眼睛贼亮,这个开局太精彩了。  略过中间不说,这部电影结尾比开局更精彩。,一个月过去了,半年过去了,姜文和村民为了保管这二份“礼物”心力交瘁。“我”却从此音讯全无。无奈之下,大伙儿决心把二人献给炮楼里的鬼子,用他俩的性命换二车粮食。并与日本俘虏在协议上画了押。  日本陆军军官,虽然对日本俘虏的失节充满愤怒,却有着日本大和民族固有的死心眼,认为既然部下在协议上签了字,就必须兑现诺言,在应允给村民二车粮食的同时还额外奖励四车粮食,并在交接之时与日本海军一起与挂甲村的村民联欢。还没有哪个导演敢于像姜文一样勇闯“禁区”,在一部反映日本侵略中国的影片中居然把日本鬼子和中国农民的“军民联欢”搬到银幕上来。  这场荒诞的联欢,因为陆军军官不满“俘虏”在“支那猪”面前酒后自贬,“大哥大嫂你们好,你是我的爷,我是你的儿。”而演变成一场屠杀。而此时的姜文因为正在接老婆的路上而免遭一难,得以生还。  战争以日本鬼子的无条件投降而结束,在剥夺了武装的日本战俘营,一向窝囊怕死的姜文突然扯出一把杀猪刀,向这帮手上沾满乡亲鲜血的日本鬼子杀将过去。最后被国军按倒在地。在众多围观者的哄笑声中,由国军军官指令由被他保管了近半年的“礼物”之一日本战俘执刀,把他的头砍了下来。  在手起刀落的刹那,电影的画面由黑白转成彩色。姜文的头颅从颈上落下,到了地面,脸和眼睑奇怪地抽搐了一下,终于耷拉了下来。死了!  电影局审查这部电影的委员,此时一定会和我一样,发现这是一部反映战争和人最有突破性贡献的影片,但是他们听惯了主旋律,终是合不上这部电影的节拍。战争中的人性,人性中的愚昧,残酷的真实太刺眼,让他们睁不开眼晴。  这部电影本身的遭遇比电影本身的情节更}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穿越火线v是什么意思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