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个电视剧叫什么传奇叫什麼山传奇

在热血传奇手游中,银杏山谷旁的边界村有2个NPC,一个叫边境士兵,另一个叫什么名字?
游戏类型:
扫一扫下载游戏
在热血传奇手游中,银杏山谷旁的边界村有2个NPC,一个叫边境士兵,另一个叫什么名字? (题格式:cq+选项, 例如答案是开心,则输入:cq开心)点击并仔细观察,就能找到答案!你找到了吗?那答案是什么呢?一起来看看吧。
在热血传奇手游中,银杏山谷旁的边界村有2个NPC,一个叫边境士兵,另一个叫什么名字?
正确答案:cq前线指挥官
热门安卓游戏排行
类别:角色扮演
类别:角色扮演
类别:角色扮演
47051人推荐
56847人推荐
66721人推荐
75706人推荐
85471人推荐
95037人推荐
104874人推荐
最新安卓游戏排行
类别:角色扮演
类别:动作游戏
类别:动作游戏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一键查看所有搜题记录
下载作业帮安装包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一键查看所有搜题记录
不周山前不是有条河吗.羽毛都浮不起来的那个河.叫什么名字来着.记得哪吒传奇共工住的那个山前面有这条河.
作业帮用户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一键查看所有搜题记录
据说"弱水"是天下最弱的东西,连鹅毛都承受不起. 《中山经》曰:阳华之山(太华山、白龙岭),白水出焉,而西南流注于洛(弱水),其中多人鱼.青水出焉,而东北流注于河(中溪).弱水出于其阴,而东流注于赤水.赤水出于河(大濠),入雊水(大横水).凡缟羝山(不周山)之首,自平逢之山(无逢山、天冢山、羊头原、邰北原)至于阳华之山(太华山、白龙岭),凡十四山.岳(伏羲冢)在其中,以六月祭之,如诸岳之祠法,则天下安宁.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我只知道有个“死海”,什么都能浮起来o(∩_∩)o...
扫描下载二维码泌阳马谷田有个山叫老母洞,神秘传奇值得一看!
在马谷田镇西陈庄村附近,有一座山,叫老母洞山。山上有一个洞,叫老母仙洞。
相传很久以前,老母洞山四周绿树成荫,水草旺盛,方圆百里的百姓得益此山丰富的资源,安居乐业,生活幸福。
有一天,突然来了一个六头怪兽,占据了此山,并住在山洞里。这个怪兽口中能喷出一种烈火,剧烈无比,水土难灭。它把周围的草木全部烧光,还要求附近的村民每月月圆之夜送一对男女婴儿到山洞里供它食用,好让它修练成仙,还必须连送一千对,否则便烧毁全部村庄。百姓们十分害怕,整日提心掉胆,苦不堪言,又别无它法,只得照做。
此事被玉皇大帝知晓,于是龙颜大怒,迅速下旨派人前去除怪。一向仁慈的王母娘娘知道后,请求玉帝让她去除妖。王母娘娘来到老母洞山,与六头怪兽大战七天七夜,各方受伤,难分胜负。于是王母娘娘心生一计,把两块巨石变成一对男女婴儿,趁着月圆之夜由百姓送到山洞让怪兽食用。怪兽一口便把两个婴儿吃到肚里。王母娘娘轻轻念动咒语,两块巨石在怪兽肚子里上下翻飞,左冲右撞。怪兽疼痛难忍,用头左右撞击山洞,只见一时山崩地裂、乱石翻滚、天昏地暗,最终怪兽四分五裂、烟消云散。
从此,老母洞山又恢复了往日的平静。当地老百姓为感激王母娘娘的大恩大德,把王母尊称为老母,以示再生之恩,把除妖的山洞叫做老母仙洞,并把此山叫做老母洞山。同时在山上修庙塑像,每到月圆之夜,前去祭拜,以求四季平安,风调雨顺。特别是谁家新添了婴儿,满月之日必去祭拜,以求健康成长,平安一生。
王母娘娘发神威,巧施妙计斩妖鬼。
不畏恶魔为苍生,赢得后人铸丰碑。
老母洞山的传说流传至今,仍被人们津津乐道,一方面是因为它的内容丰富,另一方面是人们对平安祈求的需要,也展现了人们对平安生活的美好向往。千百年来,当地的人们在一代又一代的传诵中以平安为遵守、以不屈为宗旨、以向善为追求不断地与困难作斗争,坚定不移地建设着自己的美好家园。
如今的老母洞山,草木旺盛、流水潺潺,漫山绿树成荫,四处鸟语花香,又恢复它往日的风貌,而且更加绚丽多彩。生活在这里的人们无忧无虑,安居乐业,如同一个世外桃源。
在老母洞山四周的山坡上,镶嵌着无数的奇形巨石,它们像一个个珠宝一般,被岁月的风雨打磨得光滑圆润、闪闪发光。据说这些散落的巨石就是当年王母娘娘与怪兽大战时飞落在各处的,它们俨然已成为老母洞山神奇传说的见证者。
看过了一块块奇形巨石,再欣赏一下山间秀美的风光吧!
深秋的老母洞山也到了成熟的季节。山谷内、小路旁、溪水边、树枝上,红的似火、黄的如金、紫的透亮、翠的欲滴,整个山间如同被打碎的彩盒顷洒下来,五颜六色、五彩缤纷、五光十色。
红红的枫叶
金色的草坪
山谷里迷人的彩蝶
当地人叫这种紫花儿半边脸
山谷小气候使得蒲公英焕发第二次青春
山谷里的青草在小气候里嫩绿如春天般的感觉
绚丽的紫珠(学名叫白棠子果,紫珠科)
这种小果果俗称软枣
当地群众正在剥开油桐果,方便背回家,据说一块多一斤呢!
背着油桐果的小男孩
跑累了可以坐下来的石椅
美丽的老母洞山如同一位闺中少女深藏在泌阳的群山之中,等待着外人的发现。它虽没有铜山的俊秀、白云山的巍峨以及盘古山的神圣,但它神奇的传说、迷人的风光及它在当地人们心中的尊贵,使它完全有资格与其它山峰相媲美。只要你走进它,细细的欣赏它,慢慢的品味它,你会发现老母洞山是多么的美丽、多么的魅力无限。
而美丽的老母洞山同时又是仝国俭夫妇经过十多年日复一日的荒山育林下才变得如此迷人。我们相信在新的时代里,在他们辛勤的努力耕耘下,老母洞山必将会更加美丽、更加富饶、更加迷人......(刘艺 图/文)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今日搜狐热点有一部抗战片叫什么山传奇_百度知道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有一部抗战片叫什么山传奇
有一部抗战片叫什么山传奇
共46集,汇聚了秋瓷炫、安以轩、申军谊、蒲巴甲、吕良伟新乌龙山传奇原名新乌龙山剿匪记。影片讲述新乌龙山传奇电视剧由湖北影视频道播出
采纳率:88%
来自团队: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传奇的相关知识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故事 | 有一种户外传奇,叫一个人77天穿越四大无人区! - 美篇
/&&&&故事 | 有一种户外传奇,叫一个人77天穿越四大无人区!
扫码分享到微信
故事 | 有一种户外传奇,叫一个人77天穿越四大无人区!
77天孤身穿越大羌塘无人区此次穿越的路线前无古人被誉为历史上最伟大的探险旅程
作为一名深度旅行倡导者,杨柳松以自己孤身穿越这片最后自由之地的经历为出发,用生动的文字、富于冲击力的照片,用满含的激情与深邃的思考,为读者真实再现了这片神奇而瑰丽的土地。每一段文字,读来都让人有身临其境的感觉,而每一章照片,都是那样恰到好处的精美,记录着羌塘的美丽、神秘和朴实。
有人问我,为什么要孤身深入羌塘腹地,我也没有明确的答案。也许就和那些迷恋某座山峰,或者迷恋某条河流的人一样。对于羌塘,我只是痴迷而已。
“羌塘”藏语中意为北方的空地,狭义指藏北无人区,实则是所有北方未知的土地。大羌塘包含藏北无人区、可可西里无人区、阿尔金无人区、昆仑山无人区,这四个无人区连片在一起,构成了世界上独有的荒原,那里是自由最后追逐之地。
我的旅程从青藏高原西端至高点——界山大阪开始,从4月20日起,一路向东经邦达错、羊湖、若拉错、岗扎日,横穿整个藏北无人区后,北上进入阿尔金无人区,经可可西里山脉、昆仑山脉、鲸鱼湖……
此行历时77天,行程约有1400公里,全程以推车前行为主,就只有两次遇到过人,其他时间都是一人在荒野中独处。
到达此行的起始点——界山大阪的时间,是早上6点。天依旧很黑,在寒冷之中,司机都冷得不愿意露头,我独自将自行车取下,陷入黑暗中。
第一天,就这样开始,晚上在猛烈的寒风中搭建帐篷,气温在–15℃以下,冷极了,赶紧钻进睡袋中。第二天中午醒来,依旧是大风,帐篷被吹得摇摇晃晃,只好用身体压住。
正准备烧水吃饭,四位边防官兵走了过来,他们诧异竟然有人在这个季节宿营界山大阪。四位边防官兵不断叮嘱我一定要小心。他们走后,我便开始打包装车走向无人区的深处。
羊圈是去年入羌塘时发现的宿营地,和去年一样,铺在地上的门板还在,睡在上面,恍如昨日。这一天起床后,没有急于向前,而是在羊圈里思前顾后。说实话,自己现在的体能并不是很充沛,咳嗽一直不见好转,而且负重到了极限,再加上寒风低温……我也清楚这次旅行的准备不够充分,身体和心理上都存有巨大的阴影。何去何往,直到这时还在纠结中,一直考虑到晚上,下定决心,明天继续向前。
这次羌塘之行,携带的物品除了硬件装备,就是食物。这一路上食物以糌粑和压缩饼干为主,“配菜”是大蒜和辣椒酱,还有巧克力。相对一些“前辈”,我的食物供应有些可怜。上个世纪,斯文赫定进入羌塘时,随队带着大量的活羊活鸡,还依靠捕猎作为补给。不过现在要注重野生动物保护,不能打动物的主意,而且一个人在没有装备的情况下,也是很难猎杀动物的。除了吃以外,水是这一路上最大的挑战,曾经数次断水,面临困境。这一路的饮用水主要是靠地表的洁净水和融雪水,其中融雪水占很大比重。如果没有雪,可能性命真的就不保了。
渐渐深入羌塘,能看到的人类痕迹越来越少,空旷的荒野矗立着经历了无数风雨的三角点。这些是上世纪七十年代,三大军区联合对羌塘进行初步测绘时候留下的。
这间土房子是我这路上最后看到的人类建筑。房子很干净,屋子里挂着风干的羊腿,炉子上还煮着水,只是主人不在。我在房间中把水袋灌满就离开了。此后的路,很少再见到车辙,从路的角度来说,已经真正进入无人区了。在此后的很多天,我经常会想起那间屋子,特别是屋子中的羊肉。穿越冰河第5天到达邦达错,邦达错是藏北四大错之一,4月底的湖面一片冰封,偶尔飞过一两只野鸟。不过最难得的是,邦达错附近有一处泉眼,相对于融雪水,这对我来说就是绝佳的水源。
离开邦达错,推车翻过一座小山便遇到一条大冰河——饮水河,饮水河下游极为宽阔,冰层有一米厚,主河道未冰封,但是水位很深。
从这里过河是不现实的,返回北面的邦达错更不现实,只能朝南走,结果没想到,南侧竟然是一片更大的湿地,耗了四五个小时也没找到过河的路,索性沿着湿地一直走。
走到一处山脚下,湿地终于消失,在这里发现了很多游牧痕迹,这里还有石块垒起的玛尼堆,应该是一个夏季牧场。
原本以为已经彻底绕开河道,没想到走了半天又遇到饮水河,看来是躲不过了。换上拖鞋,到冰河中去探路,冰面厚薄不一,水深大概到膝盖,已经没有回头路,只好硬着头皮上了。推车过河时,有的冰开始软化,把轮胎卡住,只好用脚破冰,整整用了4个小时才过河,腿上已是伤痕累累。过河后,狂风袭来,冰面也基本化尽,庆幸当时没有迟疑。很多路就是这样,只能走一次,第二次就没勇气尝试了。遭遇大雪
随着旅程的深入,逐渐习惯了羌塘腹地变化多端的天气。进入5月,天气越发没有规律。5月2日一早醒来,打开帐篷一看,荒原已成雪原,雪下得很大,完全无法前行了,就算是羌塘“强迫”我休假吧。羌塘的雪虽然下得大,但是消失得也很快。因为这里湿度低,太阳辐射高,雪会很快被蒸发。一般情况下,前一夜下雪,到下午两三点雪就会蒸发一半左右,第二天就可以前行了,第三天只有一些沟壑中还有少量的存雪。
一场大雪可以维持三天的饮用水,不过融雪水耗费汽油。这次进羌塘共带了8.6升93号汽油,主要都被用来烧水了,一般化冰35—40分钟,化雪则需要45—50分钟。由于雪大,没办法赶路,索性休息一天,躺在帐篷里听歌,边抽着烟,边注视着经过帐篷外越来越多的藏羚羊群。
休息的日子,晒晒阳光,心情还算愉悦,不过身体出现一些小伤痛。手和脚上都出现裂口,脚掌裂口有4厘米长,手指上的裂口则是一直出了无人区才愈合。
第16天,到达羊湖附近。此羊湖非彼“羊湖”,这个羊湖位于羌塘腹地,以其为中心,北至昆仑山一带是“寒旱中心”。到羊湖是一路下坡,所以就想多赶些路,节省出时间。当晚到8点左右才扎营,刚躺下没多久,忽然听到有人在呼唤“英雄……”,本来以为自己出现了幻觉,可是声音却越来越清晰。
打开帐篷,天啊,居然看到一辆越野车停在面前。司机透过车窗兴奋地说,听人说有一人骑车进了羌塘,便跟着车印一路追踪至此。由于风雪太大,交流了两分钟就走了。他们是进来修车的,说是明天还会遇到。临走前给了我瓶矿泉水,一口气喝完。这车人走后,感觉很梦幻,不过看着空的矿泉水瓶,确定是真的发生过。
深夜巧遇的第二天,到传说中的“英雄地”,这里是上世纪七十年代三大军区联合测绘会师的地方,因而取名“英雄地”。可以想象当年会师情景,他们才是英雄,后人只是按图索骥。晚上我又遇到了昨天那拨人,和他们碰面后,喝上了热咖啡,还获赠了3天的补给,有蔬菜、水果和馕,顿时感觉富足起来。他们十分热情,又满心好奇,说是从来没见过这样的玩法。聊了一会他们便要赶路,要出无人区,临走一再问我“真不要跟车回去?”我谢绝了他们的好意,继续自己的旅程。这次相遇是个奇迹,而再遇到奇迹,就是50多天以后的事了。转折点
第27天,终于到达耸峙岭雪山。耸峙岭海拔6370米,是重要的地理分界点,过了它便是可可西里山脉。耸峙岭雪山是此行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前27天依偎昆仑山脉一路向东,后27天则沿着可可西里山脉一路向东,直至到主峰岗扎日后转向北方,再20多天纵向翻越可可西里山脉与昆仑山脉。
对我来说,耸峙岭雪山不仅是地理界点、里程碑,还是生理上一个转折点。在耸峙岭雪山,身体感觉越来越糟,凌晨闹肚子,症状一直持续了50多天,走出无人区后不打针不吃药,蓦然就好了。在耸峙岭雪山附近,遇到了狼。这次旅程当中遇狼七次,五次是对狼,基本是“神雕侠侣”模式,集团军似的狼群很罕见了。
对狼通常是一前一后的基本战略,一只佯攻,一只在后面守着。面对这种模式,不要紧张,不要后退,也不要做过多的肢体语言,因为紧张的气息,狼会感受到,而后退就是承认自己是猎物。这时可以与狼对望,互相凝视,僵持几分钟或者半小时后,狼觉得你没有危险,就会两只汇集到一处走开。“泥火山”
进入可可西里后,风雪天气暂停,走了一段很难行进的沙草地。可是短暂的静默后,风雪再度袭来。新一轮风雪后,我突然发现了四座“火山”,忍不住去探寻。走在白雪覆盖的山脚下,仿佛行走于素描画中,天空是铅笔灰,雪一缕缕,再点缀着一些山的红色。
这些“泥火山”并非通常意义上的火山,它们高度一般不超过10米,只喷出泥浆和气体,没有岩浆管道。“泥火山”土的粘性很大,加上融雪,路面更是难走,自行车被粘土卡进去好多次。
继续推车前行,遇到胜景河,这条河是碱水,呈泥沼型。气温很低,每次在泥沼里探路不会超过三分钟,不然会被冻得失去知觉。这时的我有些分心,因为这里有两条逃生路线,一是北上经可可西里山、巴杂钦山、昆仑山进入位于新疆境内的土拉牧场,二是南下经绥加日、藏色冈日、措尼、玛尔果察卡找到离无人区最近的荣玛乡。不过再三考虑后,觉得状态尚可,那就继续往前吧。无水、迷路
离开泥火山后的一段时间,水源一直缺乏。第38天,行进中发现了许多沟壑,顺着沟壑行进,离朝阳湖就不远了,心想就要找到水源了。一切都显得那么美好,实际上……
推着自行车顺着沟壑前行,从望远镜中看到一片水波,顿时兴奋起来,到了近处,惊天霹雳,竟然是一片干涸盐碱地!先前看见的波光粼粼是地面辐射造成的视觉误差,更麻烦的是,盐碱地看似干透,实际上特别容易陷入。
盐碱地对我的打击很大,原本期待的水源就这样落空,当天宿营后又去找水。可是忘了带背包和GPS,水没找到,却发现自己迷路了,只看到一条条沟壑和一道道山梁,却不见了自行车。当时做好了最坏的打算,想随意找个地方猫一晚上,这样打算后,心情反而平静下来,最后在月光下,终于找到了营地。寻水
迷路的第二天,继续找水,找到一个小湖,居然还是盐湖。原本希望盐湖里有些液体水可利用,结果整片都是盐场,坐在地上,脑袋顿时一片空白。
身体越来越疲惫,口腔溃烂,人也迷糊,用尿液漱口,口腔才好了些。喝尿救生是不科学的,尿液里也含有害成分,只有在紧急情况下润喉。
迷路后第三天早上醒来,帐篷表面特别干爽,顿时觉得有些恐慌。这是此行中帐内仅有的没有结露的一次,这说明空气的湿度有多低,也反映出呼吸中水分也少的可怜。
再次用尿液润口腔,吃饼干,然后继续找水。拍了当天唯一张照片,就是留言条:“我是旅行者,去找水了,如果有神人路过,请不要随意动东西。请留下些补给给我,最好有大量的水。”我知道这概率如同火星撞地球,但还是留了纸条。又给自己拍了唯一的一段视频,“今天早晨很美,如果今天再找不到水,马克思就要找我去开会了,所以今天一定要找到水。”遗憾的是,没有找到水,庆幸的是,马克思还没找我去开会……睡前,祈祷,下场雪吧!得救
因为干渴,夜里不断醒来,喉咙仿佛合拢了,喘不过气。担心早晨醒来嘴巴会张不开,用一个长尾夹放在嘴里,既是物理隔绝也是刺激唾液分泌。快天明时,听见帐篷沙沙声,以为又是风沙作祟,掀开帐篷一角,见到了雪花,却没有喜出望外,因为羌塘白天很难下大雪,更难积蓄。可是没想到,雪越下越大,终于有生机了!趁着雪下大的时间,不停取雪化水,把所有水袋装满,人也喝得饱,整整7升。终于喝了水,感触颇多,人的一生不可能踏入同一条河流两次,以后,我再也无法感同身受了。荒原上的“同伴”
经历了朝阳湖“水危机”后,第48天,到达若拉错。若拉错湖畔白骨累累,老死病死的野牦牛随处可见。沿着湖畔走,蓦然发现一条“车印”,约二十多公分宽,十公分深。“车印”是野牦牛的安全通道,它们同样惧怕冻土消融和沼泽,巨型身材比人更容易陷落,所以一条坚实可信的通道是生存必须。之后,有相当长的一段路我都是沿着野牦牛通道走的,的确安全可靠。
若拉错湖畔一群野驴围着我绕圈奔跑,一会排成一列,一会排成两列,难道他们特地为我表演?如果一定要我选出羌塘我最喜欢的动物,那就是野牦牛和野驴,前者外表狂野、内心温和,后者外表温和、内心狂野。
除了藏野驴、牦牛和狼,这次旅行中还遇到过五次熊,有两次距离特别近,没有想象中那么可怕。不过,熊如果被惹火了,冲刺时速是40公里,在海拔5000米的高原无人能跑得过它。熊确实会伤人,每年在昆仑山北麓的新疆地区和藏北草原上,都会发生几起熊伤人甚至致死事件。曾有一个牧民教我“防熊术”,就是捡一根棍子给熊吃,熊以为是你的手,咬了一口棍子觉得不好吃就走了。即使此计可行,在藏北荒原上找根棍子的难度比中彩票都高。岗扎日的困顿
波波折折,第56天,终于看到了另一个地标点——岗扎日。岗扎日的三座奇特山峰清晰可见,分别是天台山,白象山,还有一座无名的火山残骸。这三座山是北上阿尔金的必经之路。剩下的一段时间一直围着它绕圈,也算缘分颇深。
在岗扎日,我的去路被五泉河挡住,河水湍急,过河是绝无可能。从地理上分析,或许北上是条出路,因为要翻越数道山脉,沼泽大河会少很多。最后决定掉头北上,从阿尔金出去,这是最后一个选择。
只要下定决心,再难都得坚持下去。很快进入天台河谷,眼前景象让我目瞪口呆,宽阔的河床充斥泥水,几天前到此探路时还是清水山涧。就这样被困在峡谷中,无路可走。监测水文变化,等待水位降低。如果有足够的食物和香烟,这或许是一场不错的度假,不过现实可没那么美好。
被困的这几天,食物匮乏,但是内心却充满了吃的欲望,这种状态可以说是本能吧。最初还幻想着水位会退去,结果不仅没退,反而又涨很多。积累了几天的水文资料,掌握了一些规律,开始为突围做准备。现在已经没有选择了,只能从此岸到彼岸。在河道里不停地踩探,终于像下跳棋似的到了对岸,极度兴奋,赶紧打包装备过河,不过推自行车时还是被水冲翻,好在有惊无险。弃车徒步
原以为岗扎日过后,路程就会顺利起来,可是没想到麻烦依然很多,天气变化、路面难行,最主要是车子不断出现状况。由于路面太差,轮胎迅速老化,可是这次我只带了13片补胎片,仅用3天时间就只剩最后一片了,补胎胶水也所剩不多。
第73天,一早醒来,又下大雪了,此时的自行车拆拆装装,将要寿终正寝。推了半小时,只走了300米,下定决心弃车。为什么这才弃车?有很多原因,一是压根没想从阿尔金出来,功课全无,前途未知。二是没一个好的背负系统,弃车就需要扔掉很多装备,这样风险很大,而现在已经接近旅程终点,车也无法再继续推行。
没了车,一切就要靠双腿,过河爬坡,都要靠自己。糌粑也就剩下1斤左右,但这时是最后的冲刺阶段了,所以必须多吃点。如果运气好的话,应该不久就会遇到人,一切行走的动力都来源于此。即便遇不到人,也会遇到坚实一些的路面。与人重逢
徒步过程中,身体出现新问题,小腿起满红斑,肿胀而且充满刺痛感,估计冰水泡的。脚也肿的厉害,脱不下鞋子。徒步中脚一直疼痛难忍,只能单侧受力,走路姿势右瘸一下左撑一下。不过好在路况和天气都还不错,一直前行到白石山。已是第75天了,这几天风景一直很美,人却陷入了一种类似深度催眠的行走状态。下午出现幻觉,看见两辆摩托车,便急切地吹起哨子,吹啊吹也不见摩托车。
状态不好,下午休息了一阵子,起身没走几步,回头居然看到一辆越野车在身后10多米处。这次以为真的出现幻觉了,揉揉眼睛仔细再看,是真车!车上四个人,车门没打开的迹象,看来他们也很吃惊会遇到人,而且是单独一人。我上前解释,说自己是来旅行的,车刚刚扔了。他们最初以为“车”是汽车,后来才知道我是一个人推自行车在荒原里晃了70多天,赶忙让我上车,就这样我再次与人重逢了。接下来的两天并不轻松,不停陷车,推车,直至麻木。第77天,终于到了花土沟,羌塘之行也由此结束。不过在我心中,旅程并未结束,只是告一段落,因为生命是一条贯通的河流,一切皆是没有开始的复始。穿越羌塘行笺
◆路程这次旅行共用77天时间,行程1400多公里,途中湖泊、山峰众多,以下为主要的经过地点:界山达坂(海拔5192米)—邦达错(海拔4951米)—饮水河(海拔5002米)—普尔错(海拔 5072米)—羊湖 (海拔4809米)— 耸峙岭(海拔6370米)—胜景河(海拔4880米)—朝阳湖(海拔4764米)—旭光湖(海拔4937米)—若拉错(海拔4871米)—多格错仁强错(海拔4805米)—天台河(4860米)—向阳湖(海拔4886米)—桃湖(海拔4890米)— 鲸鱼湖(海拔4816米)—花土沟(海拔约2900米)
◆天气旅程时间跨度,从4月至7月,有节气上的变化。相同节气,东部雨水比西部多一些。羌塘温度每日温度最低点在日出前半小时,最高温度通常在下午4点至8点。一天当中,白天温度受外界影响很大,基本上都在0℃上,季风猛烈,沙尘大。而夜晚则是常年冬天,4月的夜间温度大约在-10℃至-25℃间。旅程的后期,进入雨季,天气变化频繁,有降雪、冻雨等,夜间温度大约在0℃至-10℃,白天温度变化也很大,最高可达25℃。整个旅程中,前期身体没有不适的感觉,后期湿度比较大,同时身体摄入热量较少,感觉比较冷。
◆食物水是此次行程中最大的一个问题,数次遭遇断水。饮用水主要依靠地表水、矿水(轻度盐碱水和泥沙水等)、融化雪水。雪水和矿水各占40%,地表水占20%。此行带了8.6升93号汽油,主要用于烧水。化雪极耗汽油,所以在雪和轻度盐碱水同存的情况下,多数会选择后者作为水源。由于是推行,可携带重量有限,食物已精简到最少。同时,在羌塘体力耗费较大,每日摄入热量至少要在5000大卡,所以携带的食物要相对比较轻便。携带食物总重量在100斤左右。主要携带的是糌粑(50斤)和压缩饼干(25斤)。此外还有一些辅食,包括大蒜4.5斤、酥油4斤、花生米4斤、盐2斤、麦片2斤、紫菜1.5斤、辣椒粉1.5斤、奶粉1斤、白糖1斤、茶叶1斤、巧克力0.5斤、虾皮0.5斤、调料包0.5斤。
时间摄入食物及效果:1—45天:每天摄取的热量在1400大卡左右,基本上是200克糌粑和125克压缩饼干,同时辅助一些汤料。不过在这种情况下,下午4点以后就比较乏力。45—51天:每天摄入250克糌粑和175克压缩饼干,体力较为充足。52—63天:这时期的摄入失控,有时干吃糌粑粉都能吃掉半斤,如同零食一样。64—74天:这段时间每天热量摄入不足800大卡,已经少于身体基本新陈代谢的需要。
<ads :show-footer='true' :recommend-ads='{"type":1,"js":"\r\n}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陆小凤传奇之幽灵山庄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