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飞飞团队研制的软质防刺服服是什么牌子???

东华硕士生制“软猬甲”创业 分享经验“学习再学习”
作者:吴洁瑾
  “软猬甲”,看过《射雕英雄传》的人都知道这件宝贝,黄蓉穿着它不仅刀剑不入,而且动作轻盈灵活,飞檐走壁丝毫不受影响。而今,这件虚幻的宝贝不仅可以看到,还能买到。  东华大学纺织学院2014届硕士毕业生马飞飞和他的创业小伙伴们近年来率先在国内研制出新型柔性防砍服、防刺服,并创办了上海圣甲安全防护科技有限公司,用行动为大学生科技创新创业作出了生动的注解。目前这些防砍、防刺服已成功推向市场,而且价格十分亲民,仅为数百元,深受上海保安总公司、经常出差人士、政府机关人员和保镖等普通人群欢迎。  一个多月1500次测试  一件外观普通的商务西服真的能“刀枪不入”吗?马飞飞现场演示:用砍刀向衣服面料上连砍数下后,面料外层被刀划出了一道道口子,包裹在面料下方的“内芯”和假体模特却完好无损。其中的玄机就是隐秘在夹层中的“内芯”――仅2毫米厚的高分子复合防刺材料。  “这些特制衣服真的可以抵御匕首、刺刀、砍刀等尖锐利器对人体的伤害,最大限度保护人身安全。”在马飞飞位于松江区的公司中,他向记者展示了样品室中一件件制作精美的防刺防砍服。  马飞飞表示,目前国内防刺防砍服领域产品相对较少,比较常见的是警用的那种十分坚硬且笨重的金属插片,虽然价格低廉,只要一两百元,但穿在身上行动十分不便,更无法全方位保护上身。另一种防刺服则采用进口的高性能纤维,虽然柔韧性较好,但依然较重,且价格相对较高昂,仅一件普通马甲就达1500元左右。  能否研发出一款真正的新型“软猬甲”,刀砍不进刺不穿,又能满足人体对服装的柔软轻便等穿着需求?3年前,在研究生导师、东华大学纺织学院厚教授的指导下,马飞飞承担了新型柔性防刺材料的研究课题。  为了找到度且具可编织性的合适材料,马飞飞查阅了110多篇文献,筛选出了50多种材料。  马飞飞每天在实验室里一待就是10多个小时,工作内容就是测试、分析高速摄像机拍下的实验结果。在整整花了一个多月时间,做了1500多次测试后,一种柔性防刺高分子树脂和化纤基布合成的材料终于“脱颖而出”,最终成为马飞飞心目中“软猬甲”的最佳材料。  四个同校合伙人创业  2013年春天,临近毕业的马飞飞尚未曾考虑过创业,他制作简历,找企业面试,也获得了满意的offer。然而那时,创业的气氛在东华大学的校园越来越浓。马飞飞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参加了东华大学提供的创新创业精英俱乐部高级研修班和KAB创业俱乐部。  “创业不是一时冲动,必须谨慎考虑。当时我觉得自己拥有防刺服的核心技术,而且防刺服领域今后拥有较大前景,这些会让我在科技创业的路上走得更有底气、更稳,”马飞飞说,“我是外地毕业生,在上海生活压力较大,如果靠正常在公司朝九晚五上班很难较快达到财务自由,如果自己创业,机会会更大一些。”  为此,毕业前,他不仅顺利完成柔性防刺材料方面的毕业论文,而且不惜付出违约金放弃到手的offer,与三位同校合伙人联合创办了上海圣甲安全防护科技有限公司,真正走上了把“软猬甲”的梦想变为现实的创业之路。  这类特殊用途的衣服要进入市场,必须经过公安部的专门质量测试和资质证明。为此,马飞飞团队对三件送审衣物的性能又经过了20多次测试,确保万无一失,才放心送审。然而,几周后,当马飞飞拿到测试报告,“不通过”三个字一下子将他打懵了。马飞飞立即紧急招集团队开会研究失败原因,但经调整后的第二次送检又失败了,这让马飞飞团队几乎陷入崩溃……经过再次修改和测试,2014年4月,第三次送检后,“通过”二字终于出现在了测试报告上,而且报告还显示,他们产品的安全防护性能已达到我国公共安全行业最新标准《GA68-2008》的各项指标,而且安全性能还达到了美国高能量水平防护等级一级。  一年已达盈亏平衡  2014年夏天,马飞飞研究生毕业,公司得到了20万元上海市科创基金的无息贷款,加上通过合伙人制度自筹的15万元以及父母给予的支持经费开始了正式创业之路。公司在东华大学松江校区附近租借了办公室,由5名工人组成防护材料生产组,服装生产则用外包的形式以降低成本。  “衣服生产出来了,紧接着面临的最难题是市场开拓,由于能用到安全防具的客户本就不多,市场比较小众,”马飞飞说,“另外由于我们是新成立的公司,创办人都是刚毕业的年轻大学生,很多合作方对我们不信任,怀疑我们的能力。所以我们当时都努力将自己往成熟了打扮,不得已时还说自己已结婚生子,希望让对方觉得自己更可信一些。”  当年7月,公司的业绩就开始了亏损,甚至一度出现过连员工工资和办公用房的房租都发不出、付不起的情况。  第一批产品究竟如何卖出?马飞飞和他们的团队深刻认识到,市场、销售也不容忽视。“我们开始不断参加行业展会,慢慢的,一些公司来找我们合作了,我们提供核心产品,他们再来设计款式服装,最终达到双赢的局面。”  同时,圣甲公司作为经销商,也引入盾牌、防割手套等警用器材。营业范围从原本主营的防刺防砍服拓宽到了多种产品。对于防刺防砍服,马飞飞也加紧适应市场需求,对产品进行更新换代。慢慢的,圣甲的亏损逐步减少了。  系列措施推出后,圣甲市场推广业务迅速打开局面。目前圣甲的业务以外贸为主,通过网络推广平台,主要销售给中东、东南亚地区,外贸占到销售总量的60%-70%。国内销售量达到20%-30%,已经被上海保安总公司和国内经销商等批量采购,电商部分也占到10%-20%,大量散客如经常出差人士、机关人员、保镖等普通人群都喜欢通过线上渠道进行购买。  马飞飞说,今年公司已经达到盈亏平衡,职员也扩展到20多人,公司地址也三次搬迁,如今已租下了松江一幢商务楼的一个楼层,并正在筹备商城的网店。“根据公司的规划,下一步还是将主打"销售",将增加销售人员,今年预计销售收入将达到50万,明年争取翻一番,三年后希望能做到1000万-2000万元。”马飞飞说。  对于在“创业、万众创新”号召下的后继者,马飞飞愿意分享他的三个创业经验:“第一是学习、学习、再学习。作为创业者会发现除了书本上的理论知识,在实践中还会面临销售、经验、沟通、等各种知识。”  “第二是情商比智商更重要,开公司,跟合作人、同事之间不可避免地会产生摩擦,要学会忍让、沟通,这样公司才会走得更长远。”马飞飞说,“第三是办法总比问题多,遇到各种问题不要轻易放弃,只要一个步骤一个步骤去解决,结果就会很"惊艳"。”
10/21 03:3010/20 08:1810/20 08:1310/20 07:5410/20 06:4610/19 21:1810/19 16:3810/19 15:47
商学院精品推荐
每日要闻推荐
社区精华推荐
精彩焦点图鉴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东华大学两支团队入选2013“英特尔-清华”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营_高校新闻
当前位置: >
& 东华大学两支团队入选2013“英特尔-清华”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营
东华大学两支团队入选2013“英特尔-清华”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营
时间:07-21 来源:东华大学 出处:
&&&&7月6日―16日,2013“英特尔-清华”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营举行。此次活动东华大学共有两支团队入围,分别是来自纺织学院的马飞飞、徐永红等组成的Saint&armor团队和来自信息学院的黄军君、王艺楠等组成的KingVision团队。&&&&本次创业营为学员们精心设计了一系列课程,内容涉及商务谈判、初创企业运营、创业相关法律、商业模式、品牌与市场等实用领域,以帮助学员们提升创业知识和技能。而授课嘉宾则包括多位学术与行业领袖人物和资深创业导师以及英特尔投资部门的投资经理,他们与学员充分互动,分享和讨论了创业经验和行业见解。活动期间,所有营员还前往江苏昆山,参观了昆山-清华科技园,了解了园区的优惠政策等,并与当地企业家面对面交流。在“投融资峰会”环节中,为创业团队提供了与风险投资商洽谈的真实情境,通过搭建有效的面对面沟通平台,帮助优秀的团队项目脱颖而出。东华大学Saint&armor团队的项目是柔性防刺服、防刺手套等安全防护装备的研发、生产及销售,该团队面对六路风投,一路勇猛闯关,最终获得全部6位风投的Pass卡;KingVision团队致力于打造国内首款基于云平台的智能感主动广告平台,项目同样受到了风投的青睐,团队成员黄军君富有激情的展示现场征服了评委老师。在展区内,各团队与投资商进行积极的沟通洽谈,Saint&armor团队的徐永红主动出击,积极地向投资商展示团队项目,最终与一家创投公司达成初步协议。这次代表学校参加活动的两支团队敢争敢拼,与其他团队建立了深厚的友谊,获得了投资商的支持。团队成员表现优异,很好的展现了东华学子的风采和东华大学长期以来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成效。&&&&据悉,通过前期报名推荐和专家评审选拔,2013“英特尔-清华”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营共有来自全国22所大学的35支大学生创业团队参加。与往届不同的是,本次创业营突出创业实战,入选的团队中有24支团队已成立公司,另外11支团队也已拥有完整产品和融资意向。“英特尔-清华”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营由英特尔公司和清华大学携手创办于2009年,自举办以来,得到了共青团中央学校部、上海市大学生科技创业基金会的大力支持,目前已发展成为怀揣创业梦想的大学生的盛会。
更多有关"团队,创业,英特尔,清华,投资商"的文章请点击进入查看
本文地址:
你应该还会关注的
05-2605-1105-0805-0705-0205-0105-0104-2904-2404-24
各地大学信息
免责声明: &&&&本新闻信息来自于东华大学招生办公室或高校网站及相关图书。大学信息网提供此信息之目的在于为高考考生及家长提供更多信息作为参考,请以东华大学正式公布数据为准,报错与投稿请发至E-mail:(请将#改为@后再发送),感谢您的支持!东华大学马飞飞学生创业团队受媒体广泛关注
[中国经济网]东华大学创业学子:让穿“软猬甲”的梦想照进现实在当下这个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我们如何寻找创业创新的机会?东华大学的创业学子会告诉你,哪里有人们的生活需求,哪里就有创新创造创业的机会。比如,看过《射雕英雄传》的人一定都知道“软猬甲”这件宝贝,黄蓉穿着它不仅可以刀剑不入,动作还非常轻盈灵活,飞檐走壁丝毫不受影响。如今,这原本只在小说中才有的宝贝真实出现在我们身边,不仅可以看到,还能买到。而说到这一切,就不得不提一提东华大学创业学子——上海圣甲安全防护科技有限公司技术总监、东华大学纺织学院2014届硕士毕业生马飞飞和他的创业小伙伴们。这支平均年龄不到28岁的团队发挥专业特长,在东华“纺织”这块金字招牌下埋首深耕,率先在国内研制出新型柔性防砍服、防刺服,并已成功推向市场,用行动为大学生科技创新创业作出了生动的注解。“专业兴趣激发创业梦想”说到防砍服、防刺服,许多人可能都是第一次听说。这些“特别的衣服”是用来抵御匕首、刺刀、砍刀等尖锐利器对人体的伤害,最大限度保护人身安全。然而目前,相对于日益成熟的防弹技术,国内防刺防砍服领域产品相对较少,虽然市场有卖,但是产品产品不是采用硬且笨重的金属插片,可穿着性能较差,就是采用高性能纤维,价格相对较高昂。能不能研发出一款真正的新型“软猬甲”,刀砍不进刺不穿,又能满足人体对服装柔软轻便等穿着需求呢?这个现实问题被从小喜欢钻研的马飞飞敏锐地逮了个正着。3年前,在研究生导师、东华大学纺织学院王新厚教授的悉心指导下,马飞飞承担了新型柔性防刺材料的研究课题,一心想要学以致用的他就这样一头扎进了柔性防刺防砍服的研究世界。如果说最初的马飞飞还只是想做些有实际意义的研究,那么,东华大学提供的创新创业精英俱乐部高级研修班、KAB创业俱乐部等实践锻炼的潜移默化,则让科技创业的种子在马飞飞心里渐渐生根、发芽。一年后,他不仅顺利完成柔性防刺材料方面的毕业论文,而且放弃到手的Offer,与同伴联合创办了上海圣甲安全防护科技有限公司,真正走上了把让“软猬甲”的梦想变为现实的创业之路。咬定科技创业不放松 立根原在“纺织”中和不少同龄人转行创业所不同的是,马飞飞和小伙伴们从创业伊始就认定了纺织科技创业这条道,觉得自己所学的纺织专业也“大有可为”。“纺织不只是织布穿衣那么简单,它里面有大量高科技成分。就拿防刺防砍服来说,什么样的材料既轻且柔还透气,什么样的结构才能保证刀砍不烂刺不破,这些都是我们在研发中一个个啃下来的‘硬骨头’,真正拥有了这些核心技术,我们才能在科技创业的路上走得更有底气、更稳。”据中国经济网记者了解,马飞飞团队所研制的防刺防砍服,摒弃了国内安全防护常用的金属插板等厚重材料和芳纶、高强高模聚乙烯等高成本材料,转而采用自主研发的高分子复合防刺材料,不仅其安全防护性能达到我国公共安全行业最新标准《GA68-2008》的各项指标要求而且能够达到美国高能量水平防护等级一级。更重要的是,服装重量较传统同类产品减轻约20%,厚度降低约30%,透气性也有极大改善,并且几百元的市场售价也更加亲民。 “这只是小小的进步,但在危险突然来袭时,一件轻柔的防刺防砍服能起到救人性命的关键作用,这也是我们团队这么拼的主要原因吧。”(来源:中国经济网 日 记者:李治国)...................................................................................&[新民晚报]当代“软猬甲”真能刀剑不入 学纺织的马飞飞创业不离本行看过《射雕英雄传》的人一定都知道“软猬甲”这件神衣。黄蓉穿着它不仅可以刀剑不入,动作还非常轻盈灵活。如今,原本只在小说中才有的宝贝,已真实地问世了。它的研发者是一位年轻的创业者——东华大学纺织学院2014届硕士毕业生、上海圣甲安全防护科技有限公司技术总监马飞飞。他和一群平均年龄不足28岁的创业伙伴们,率先在国内研制出一款新型的柔性防砍防刺服,并已成功推向市场。昨晚,这款当代“软猥甲”在刚刚成立的“上海市大学生文化创意创业基地”惊艳亮相。专业兴趣激发梦想防砍防刺服可以用来抵御匕首、刺刀、砍刀等尖锐利器对人体的伤害,最大限度保护人身安全。然而,相对于日益成熟的防弹技术,国内防刺防砍服的产品相对较少,虽然市场有卖,但是产品大多是采用硬且笨重的金属插片,可穿着性能较差,有些虽然采用了高性能纤维,但价格又会较昂贵。能不能研发出一款真正的新型“软猬甲”,既尖刀砍不破、利器刺不穿,又能满足人体对服装柔软轻便的穿着需求呢?这个现实问题被从小就喜欢钻研的马飞飞敏锐地捕捉到了。3年前,在研究生导师、纺织学院教授王新厚的悉心指导下,马飞飞承担了新型柔性防刺材料的课题研究。一年后,他不仅顺利完成了柔性防刺材料方面的毕业论文,还与小伙伴们联合创办了科技公司,真正走上了把“软猬甲”的梦想变为现实的创业之路。拥有原创核心技术和不少年轻创业者不同的是,马飞飞从创业伊始就认定了纺织科技这条路,觉得自己所学的纺织专业大有可为。他说:“纺织不只是织布穿衣那么简单,它里面有大量高科技成分。就拿防刺防砍服来说,什么样的材料既轻且柔还透气,什么样的结构才能保证绝对的安全呢?这些都是我们在研发中一个个啃下来的‘硬骨头’,真正拥有了这些核心技术,我们才能在科技创业的路上走得更有底气、更稳。”在学校和老师的指导下,马飞飞团队所研制的防刺防砍服,摒弃了国内安全防护常用的金属插板等厚重材料和芳纶、高强高模聚乙烯等高成本材料,转而采用自主研发的高分子复合防刺材料,不仅其安全防护性能达到了我国公共安全行业最新标准的各项指标要求,更重要的是,该服装的重量较传统同类产品减轻约20%,厚度降低约30%,透气性有极大的改善,几百元的市场售价也更加亲民。“这只是小小的进步,但在危险突然来袭时,一件轻柔的防刺防砍服能起到救人性命的关键作用,这也是我们团队这么拼的主要原因吧。”他说。贴身保护“从头开始”为了让新型柔性防刺防砍服“飞入寻常百姓家”,马飞飞团队从消费者的实际需求出发,不断对产品进行着更新换代。从最初单一的警用外套,到堪称“贴身侍卫”的内穿防砍服,服装在隐蔽性、柔软性上得以进一步提高。最近,他们还成功开发出西服、夹克、羽绒背心等柔性防刺防砍服。这些衣服看上去与普通服装没啥不同,但里面却大有玄机。就拿羽绒背心来说,连帽子也都具备防刺防砍功能,真正是从头开始保护。目前,团队开发出的防刺防砍服已被上海保安总公司批量采购。此外,随着户外运动的兴起,研发团队便着眼于驴友、探险者等特殊人群,开发出了多种适合野外生存、露营款式的防护服装。(来源:新民晚报 日 记者:王蔚 张炯强)...................................................................................&&[解放日报]武侠迷创业研发西装&软猬甲& 达到公共安全行业最新标准小说《射雕英雄传》里有件神器“软猬甲”,侠客们将它穿在身上,刀枪不入,而且轻盈灵活,照样飞檐走壁。在松江大学城周边的工业区,记者近日探访新创企业展厅时发现,看似西装、夹克衫等展示服装,其实正是可穿戴的“软猬甲”,相当于穿上一个“贴身保镖”。这家安防科技企业的创始人马飞飞,从小就是武侠小说迷,去年从纺织特色的东华大学研究生毕业,其公司研制的新型柔性防刺防砍服,现被上海市保安服务总公司批量采购,安全性能达到美国高能量水平防护等级一级。50种材料反复测试1500次早在读研之初,马飞飞就发现,防弹服技术日益成熟,但防刺防砍服产品较少。而且,要么采用笨重的金属插片,可穿着性能较差,要么采用高性能纤维,价格让人望而却步。那年底,马飞飞的导师、东华大学纺织学院王新厚教授接到柔性防刺材料的研究课题。马飞飞二话没说,加入课题组,一头扎进研究。为了找到合适材料,马飞飞查阅了110多篇文献,筛选出50多种材料。由于当时学校实验室还没有合适的测试工具,马飞飞等4名课题组成员参照公安部相关测试原理——落锤法,“DIY”了一台动态测试装备。在一个多月测试期内,马飞飞每天在实验室,反复测试、分析高速摄像机拍下的实验结果,再测试、再分析。如此往复,他们一共做了1500多次测试分析。最终,高分子树脂和化纤基布合成的柔性防刺材料脱颖而出,不但兼具强度和韧度,还有良好的可编织性。达到公共安全行业最新标准临近毕业,马飞飞最终放弃到手的企业录用函,与同伴创办了上海圣甲安全防护科技有限公司。但从实验室走向市场,产量、效益和许多细枝末节都需进一步考虑。为此,“技术宅男”又一头扎进实验室,与竞争对手“一较高下”。通过产品化攻关,新版“软猬甲”将集中于一点的穿刺力分散到一片,穿者被刺时只能感觉受力,已感觉不到疼痛。经过自主测试,马飞飞有了“底气”:其产品比同类产品重量减轻20%,厚度降低30%。市面上高成本材料制作的防护服每件近千元,而他们做的只需680元。但这类特殊用途服装上市,必须经过公安部门质量测试和资质证明。经过对材料结构排列再三修改和测试,产品送检终于通过测试。测试报告显示,产品安全防护性能已达到我国公共安全行业最新标准《GA68-2008》各项指标——防刺防砍服终于可以上市了。将为户外迷开发探险露营服安全护具市场开拓十分困难,由于客户群体本就不大,警察、保安这样的用户也非每时每刻都有需求。当年7月,公司业绩就开始亏损,一度连员工工资都发不出来。马飞飞和团队总结教训,企业方针从以“技术”为主导,调整为以“活下去”为主导。于是,公司作为经销商,也引入盾牌、防割手套等警用器材,业务口径拓宽到其他产品,亏损一点点缓解了。同时,原本只生产警用外套也太“专一”。团队又研制了堪称“贴身侍卫”的内穿防砍服,服装隐蔽性、柔软性进一步提高。目前,除了保安企业批量采购,大量散客如经常出差人士、机关人员、保镖等人群也通过线上渠道前来购买。去年年底,公司扭亏为盈,且以外贸业务为主。马飞飞团队正以户外运动爱好者、军事迷等为突破口,开发适合探险、露营的防护服装,定制更轻、更强、更柔、更靓的“软猬甲”。(来源:&解放日报&&日 记者:徐瑞哲 吴春伟)...................................................................................&&[上海电视台早新闻]上海大学生创业卖软猬甲:刀剑不入售价百元“软猬甲”,看过《射雕英雄传》的人都知道这件宝贝,黄蓉穿着它不仅刀剑不入,而且动作轻盈灵活,飞檐走壁丝毫不受影响。而今,这件武侠小说中的宝贝只要数百元就能买到。其研制者是上海东华大学2014届硕士毕业生马飞飞。测试1500多次一件外观普通的商务西服真的能“刀枪不入”吗?马飞飞现场演示:用砍刀向衣服面料上连砍数下后,面料外层被刀划出了一道道口子,包裹在面料下方的“内芯”和假体模特却完好无损。其中的玄机就是隐秘在夹层中的“内芯”——仅2毫米厚的高分子复合防刺材料。马飞飞表示,目前国内防刺防砍服领域产品相对较少,比较常见的是警用的那种十分坚硬且笨重的金属插片,虽然价格低廉,只要一两百元,但穿在身上行动十分不便,更无法全方位保护上身。另一种防刺服则采用美国进口的高性能纤维,虽然柔韧性较好,但依然较重,且价格相对较高昂,仅一件普通马甲就达1500元左右。能否研发出一款真正的新型“软猬甲”,刀砍不进刺不穿,又能满足人体对服装的柔软轻便等穿着需求?3年前,在研究生导师、东华大学纺织学院王新厚教授的指导下,马飞飞承担了新型柔性防刺材料的研究课题。为了找到高强度且具可编织性的合适材料,马飞飞查阅了110多篇文献,筛选出了50多种材料。马飞飞每天在实验室里一待就是10多个小时,工作内容就是测试、分析高速摄像机拍下的实验结果。在整整花了一个多月时间,做了1500多次测试后,一种柔性防刺高分子树脂和化纤基布合成的材料终于“脱颖而出”,最终成为马飞飞心目中“软猬甲”的最佳材料。三次送审公安部2013年春天,临近毕业的马飞飞尚未曾考虑过创业,他制作简历,找企业面试,也获得了满意的offer(工作录用通知)。然而那时,创业的气氛在东华大学的校园越来越浓。马飞飞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参加了东华大学提供的创新创业精英俱乐部高级研修班和KAB创业俱乐部。“创业不是一时冲动,必须谨慎考虑。当时我觉得自己拥有防刺服的核心技术,而且防刺服领域今后拥有较大前景,这些会让我在科技创业的路上走得更有底气、更稳。”马飞飞说,“我是外地毕业生,在上海生活压力较大,如果靠正常在公司朝九晚五上班很难较快达到财务自由,如果自己创业,机会更大一些。”为此,毕业前,他不仅顺利完成柔性防刺材料方面的毕业论文,而且不惜付出违约金放弃到手的offer,与三位同校合伙人联合创办了上海圣甲安全防护科技有限公司,真正走上了把“软猬甲”的梦想变为现实的创业之路。这类特殊用途的衣服要进入市场,必须经过公安部的专门质量测试和资质证明。为此,马飞飞团队对三件送审衣物的性能又经过了20多次测试,确保万无一失,才放心送审。然而,几周后,当马飞飞拿到测试报告,“不通过”三个字一下子将他打懵了。马飞飞立即紧急招集团队开会研究失败原因,但经调整后的第二次送检又失败了,这让马飞飞团队几乎陷入崩溃……经过再次修改和测试,2014年4月,第三次送检后,“通过”二字终于出现在了测试报告上,而且报告还显示,他们产品的安全防护性能已达到中国公共安全行业最新标准《GA68-2008》的各项指标,而且安全性能还达到了美国高能量水平防护等级一级。主要供应中东、东南亚2014年夏天,马飞飞研究生毕业,公司得到了20万元上海市科创基金的无息贷款,加上通过合伙人制度自筹的15万元以及父母给予的支持经费开始了正式创业之路。公司在东华大学松江校区附近租借了办公室,由5名工人组成防护材料生产组,服装生产则用外包的形式以降低成本。“衣服生产出来了,紧接着面临的最难题是市场开拓,由于能用到安全防具的客户本就不多,市场比较小众。”马飞飞说,“另外由于我们是新成立的公司,创办人都是刚毕业的年轻大学生,很多合作方对我们不信任,怀疑我们的能力。所以我们当时都努力将自己往成熟了打扮,不得已时还说自己已结婚生子,希望让对方觉得自己更可信一些。”当年7月,公司就开始亏损,甚至一度出现过连员工工资和办公用房的房租都发不出、付不起的情况。第一批产品究竟如何卖出?马飞飞和他们的团队深刻认识到,市场、销售也不容忽视。“我们开始不断参加行业展会,慢慢的,一些公司来找我们合作了,我们提供核心产品,他们再来设计款式服装,最终达到双赢的局面。”马飞飞说。同时,圣甲公司作为经销商,也引入盾牌、防割手套等警用器材。营业范围从原本主营的防刺防砍服拓宽到了多种产品。对于防刺防砍服,马飞飞也加紧适应市场需求,对产品进行更新换代。慢慢的,圣甲的亏损逐步减少了。一系列措施推出后,圣甲市场推广业务迅速打开局面。目前圣甲的业务以外贸为主,通过网络推广平台,主要销售给中东、东南亚地区,外贸占到销售总量的60%-70%。国内销售量达到20%-30%,其产品已被上海保安总公司和国内经销商等批量采购,电商部分也占到10%-20%,大量散客如经常出差人士、机关人员、保镖等人群都喜欢通过线上渠道进行购买。马飞飞说,2015年公司已经达到盈亏平衡,职员也扩展到20多人,公司地址也三次搬迁,如今已租下了松江一幢商务楼的一个楼层,并正在筹备天猫商城的网店。“根据公司的规划,下一步还是将主打‘销售’,将增加销售人员,今年预计销售收入将达到50万元,明年争取翻一番,三年后希望能做到1000万元-2000万元。”马飞飞说。(来源:上海电视台日)...................................................................................&&[东方网]玩饿了?爱武侠! 申城大学生创新想法推动创业动力图片说明:马飞飞在全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活动周成果上介绍自己的防砍服、防刺服一个小小的想法可以解决数百万人的“吃饭问题”,一个从小的兴趣爱好铸就了一生将要从事的事业……2015年全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活动周今天上午正式启动,在上海分会场的成果上,一群年轻人的创业成果吸引了不少人的目光,有想法、有拼劲、有能力正成为申城年轻创业者的一张名片。玩饿了?创业吧!四个大学生在寝室打游戏,玩饿了,就希望有人能把热腾腾的饭菜送到自己手里。后来,网上订餐平台饿了么就诞生了,85后的大学生创业者张旭豪7年间硬是把饿了么从一个学生网络创业项目,做成了与美团、百度外卖成三足鼎立之势的O2O外卖平台。最新数据显示,饿了么白领外卖市场已基本完成全国布局,保持高速增长的势头,不但巩固了一线城市的优势地位,在200个二三线城市数据也持续攀升。强劲的市场表现和号召力,吸引了肯德基、麦当劳、必胜客等20000多家知名中外餐饮品牌先后入驻。目前,饿了么日交易额已突破7500万元,日订单量突破240万单,稳居行业第一。为了创业,还在大学就读的张旭豪选择过休学一年,为了存活他和小伙伴们什么事情都做过。他们参加大学生创业项目拿奖金,甚至干过信用卡套现,当时团队的有些成员无法接受而离开,但张旭豪却没有放弃。创业之初,饿了么还不是一个网上的平台,张旭豪和小伙伴靠电动车送外卖;他们都不是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更多是通过一个电话本来做业务。即使如此,他认为这个市场是存在的。说起创业,张旭豪说,创业要有一个好的心态,要小步的迭代才能满足客户的需求。爱武侠?创业吧!在当下这个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我们如何寻找创业创新的机会?看过《射雕英雄传》的人一定都知道“软猬甲”这件宝贝,黄蓉穿着它不仅可以刀剑不入,动作还非常轻盈灵活,飞檐走壁丝毫不受影响。如今,这原本只在小说中才有的宝贝真实出现在我们身边,不仅可以看到,还能买到。这归功于东华大学创业学子——从小酷爱武侠的上海圣甲安全防护科技有限公司技术总监、东华大学纺织学院2014届硕士毕业生马飞飞和他的创业小伙伴们。这支平均年龄不到28岁的团队发挥专业特长,在东华“纺织”这块金字招牌下埋首深耕,率先在国内研制出新型柔性防砍服、防刺服,并已成功推向市场,用行动为大学生科技创新创业作出了生动的注解。和不少同龄人转行创业所不同的是,马飞飞和小伙伴们从创业伊始就认定了纺织科技创业这条道,觉得自己所学的纺织专业也“大有可为”。不过,创业之路从来都不是一帆风顺的。马飞飞说,身为一个草根创业者,凡事都要靠自己一步一步走过来、闯过来。创业至今,最困难时也遇到过连员工的工资和办公用房的房租都发不出、付不起的情况,但他和同伴们从来都没有想过“放弃”。“社会不缺有想法的人,却缺付诸实践并不断坚持的人,我们之所以能够坚持下来,除了发自内心的对创业的那份兴趣与热爱之外,更重要的是,我们不仅在瞄准市场需求,哪里有市场需求,哪里就有我们大学生创业的机会,同时我们还可以通过产品的不断升级换代,去培育市场需求,刺激新的消费热点,创造新的生活方式。我相信,凭借这些,我们的团队能在创业路上走得更长远。”马飞飞说。(来源:东方网 日 &记者:刘轶琳)&...................................................................................&&[上海教育电视台]黄蓉的宝贝“软猬甲”走进寻常百姓家学以致用是教育的目标,但现实摆在面前,大多高校毕业生都不得不为了生计做着与自己专业不对口的工作,而马飞飞与徐永红却是幸运的,他们从大学走到社会,通过创业,一直践行着自己的梦想,这正是创业的意义所在。如今,公共安全越发成为国家关注的焦点,普通大众的安全意识也在不断提升。圣甲公司正是瞄准了防刺服产品同质化严重、价格昂贵等市场情况,专注于柔性防刺材料的开发推广。待我们看看“武侠”马飞飞如何与他的“武林盟友”一起寻找武林至宝“软猬甲”!马飞飞、徐永红——上海圣甲安全防护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马飞飞和徐永红同属东华大学的研究生,在校期间,两人承袭了一位已经毕业四年的师兄的研究课题,在导师帮助下,他们开始研发新型柔性防刺材料,并将这种材料产业化,慢慢推向市场。研究生的时光是短暂的,研究课题刚有起色,便面临毕业,为了能把这个课题继续研究下去,他们决定创业。上海圣甲安全防护科技有限公司就是马飞飞与徐永红合作创立的,公司拥有强大的研发团队,由3名教授、5名博士、8名硕士等一批专业人才参与组成。作为科技领域的朝阳行业,面对着广阔的市场需求,圣甲公司正以旺盛的创新能力蓬勃发展着。(来源:上海教育电视台日)...................................................................................&&[上海电视台微信]现在花百元,就能入黄蓉同款“软猬甲”啦!看过《射雕英雄传》的人一定都知道“软猬甲”这件宝贝,黄蓉姑娘穿着它不仅可以刀剑不入,动作还非常轻盈灵活。如今,一支平均年龄约28岁的创业团队,将这原本只在小说中才有的宝贝,真实带到了我们的身边,不仅可以看到,还能花百元买到。是不是很赞?一起来看看!说到防砍服、防刺服,许多人可能都是第一次听说。这些“特别的衣服”是用来抵御匕首、刺刀、砍刀等尖锐利器对人体的伤害,最大限度保护人身安全。然而目前,相对于日益成熟的防弹技术,国内防刺防砍服领域产品相对较少,虽然市场有卖,但是产品产品不是采用硬且笨重的金属插片,可穿着性能较差,就是采用高性能纤维,价格相对较高昂。能不能研发出一款真正的新型“软猬甲”,刀砍不进刺不穿,又能满足人体对服装柔软轻便等穿着需求呢?这个现实问题被从小喜欢钻研的马飞飞敏锐地逮了个正着。3年前,在研究生导师、东华大学纺织学院王新厚教授的悉心指导下,马飞飞承担了新型柔性防刺材料的研究课题,一心想要学以致用的他就这样一头扎进了柔性防刺防砍服的研究世界。&如果说最初的马飞飞还只是想做些有实际意义的研究,那么,东华大学提供的创新创业精英俱乐部高级研修班、KAB创业俱乐部等实践锻炼的潜移默化,则让科技创业的种子在马飞飞心里渐渐生根、发芽。一年后,他不仅顺利完成柔性防刺材料方面的毕业论文,而且放弃到手的Offer,与同伴联合创办了上海圣甲安全防护科技有限公司,真正走上了把让“软猬甲”的梦想变为现实的创业之路。和不少同龄人转行创业所不同的是,马飞飞和小伙伴们从创业伊始就认定了纺织科技创业这条道,觉得自己所学的纺织专业也 “大有可为”。“纺织不只是织布穿衣那么简单,它里面有大量高科技成分。就拿防刺防砍服来说,什么样的材料既轻且柔还透气,什么样的结构才能保证刀砍不烂刺不破,这些都是我们在研发中一个个啃下来的‘硬骨头’”为了让新型柔性防刺防砍服“飞入寻常百姓家”,背靠母校这棵大树,马飞飞团队从消费者的实际需求出发,不断对产品进行着更新换代。从最初单一的警用外套,到堪称“贴身侍卫”的内穿防砍服,服装在隐蔽性、柔软性上进一步提高。团队还成功开发出西服、夹克、羽绒背心等商务用柔性防刺防砍服系列,这些衣服看上去与普通服装没啥不同,其实内里大有玄机。就拿羽绒背心来说,就连帽子也都具备防刺防砍功能,真正是保护从头开始。目前,团队开发出的防刺防砍服已经被上海保安总公司批量采购,大量散客如经常出差人士、政府机关人员、保镖等普通人群也通过线上渠道进行购买。此外,随着泛户外风的兴起,该团队以户外爱好者,军迷爱好者为突破口,开发出适合涉外探险、露营野宿款式的防护服装。(来源:上海电视台微信 日 记者:施军&徐晖)...................................................................................&&[澎湃新闻]上海大学生创业卖“软猬甲”:刀剑不入只要几百元马飞飞团队研制的柔性防刺防砍服系列“软猬甲”,看过《射雕英雄传》的人都知道这件宝贝,黄蓉穿着它不仅刀剑不入,而且动作轻盈灵活,飞檐走壁丝毫不受影响。而今,这件武侠小说中的宝贝只要数百元就能买到。其研制者是上海东华大学2014届硕士毕业生马飞飞。10月19日,马飞飞告诉澎湃新闻()记者,他研制的“软猬甲”的奥秘是2毫米厚的高分子复合防刺材料。目前,他和创业小伙伴们已经把“软猬甲”成功推向市场,深受上海保安总公司、经常出差人士、政府机关人员和保镖等人群欢迎。测试1500多次一件外观普通的商务西服真的能“刀枪不入”吗?马飞飞现场演示:用砍刀向衣服面料上连砍数下后,面料外层被刀划出了一道道口子,包裹在面料下方的“内芯”和假体模特却完好无损。其中的玄机就是隐秘在夹层中的“内芯”——仅2毫米厚的高分子复合防刺材料。“这些特制衣服真的可以抵御匕首、刺刀、砍刀等尖锐利器对人体的伤害,最大限度保护人身安全。”在其位于上海松江区的公司中,马飞飞向澎湃新闻记者展示了样品室中一件件制作精美的防刺防砍服。马飞飞表示,目前国内防刺防砍服领域产品相对较少,比较常见的是警用的那种十分坚硬且笨重的金属插片,虽然价格低廉,只要一两百元,但穿在身上行动十分不便,更无法全方位保护上身。另一种防刺服则采用美国进口的高性能纤维,虽然柔韧性较好,但依然较重,且价格相对较高昂,仅一件普通马甲就达1500元左右。能否研发出一款真正的新型“软猬甲”,刀砍不进刺不穿,又能满足人体对服装的柔软轻便等穿着需求?3年前,在研究生导师、东华大学纺织学院王新厚教授的指导下,马飞飞承担了新型柔性防刺材料的研究课题。为了找到高强度且具可编织性的合适材料,马飞飞查阅了110多篇文献,筛选出了50多种材料。马飞飞每天在实验室里一待就是10多个小时,工作内容就是测试、分析高速摄像机拍下的实验结果。在整整花了一个多月时间,做了1500多次测试后,一种柔性防刺高分子树脂和化纤基布合成的材料终于“脱颖而出”,最终成为马飞飞心目中“软猬甲”的最佳材料。三次送审公安部2013年春天,临近毕业的马飞飞尚未曾考虑过创业,他制作简历,找企业面试,也获得了满意的offer(工作录用通知)。然而那时,创业的气氛在东华大学的校园越来越浓。马飞飞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参加了东华大学提供的创新创业精英俱乐部高级研修班和KAB创业俱乐部。“创业不是一时冲动,必须谨慎考虑。当时我觉得自己拥有防刺服的核心技术,而且防刺服领域今后拥有较大前景,这些会让我在科技创业的路上走得更有底气、更稳。”马飞飞说,“我是外地毕业生,在上海生活压力较大,如果靠正常在公司朝九晚五上班很难较快达到财务自由,如果自己创业,机会更大一些。”为此,毕业前,他不仅顺利完成柔性防刺材料方面的毕业论文,而且不惜付出违约金放弃到手的offer,与三位同校合伙人联合创办了上海圣甲安全防护科技有限公司,真正走上了把“软猬甲”的梦想变为现实的创业之路。这类特殊用途的衣服要进入市场,必须经过公安部的专门质量测试和资质证明。为此,马飞飞团队对三件送审衣物的性能又经过了20多次测试,确保万无一失,才放心送审。然而,几周后,当马飞飞拿到测试报告,“不通过”三个字一下子将他打懵了。马飞飞立即紧急招集团队开会研究失败原因,但经调整后的第二次送检又失败了,这让马飞飞团队几乎陷入崩溃……经过再次修改和测试,2014年4月,第三次送检后,“通过”二字终于出现在了测试报告上,而且报告还显示,他们产品的安全防护性能已达到中国公共安全行业最新标准《GA68-2008》的各项指标,而且安全性能还达到了美国高能量水平防护等级一级。主要供应中东、东南亚2014年夏天,马飞飞研究生毕业,公司得到了20万元上海市科创基金的无息贷款,加上通过合伙人制度自筹的15万元以及父母给予的支持经费开始了正式创业之路。公司在东华大学松江校区附近租借了办公室,由5名工人组成防护材料生产组,服装生产则用外包的形式以降低成本。“衣服生产出来了,紧接着面临的最难题是市场开拓,由于能用到安全防具的客户本就不多,市场比较小众。”马飞飞说,“另外由于我们是新成立的公司,创办人都是刚毕业的年轻大学生,很多合作方对我们不信任,怀疑我们的能力。所以我们当时都努力将自己往成熟了打扮,不得已时还说自己已结婚生子,希望让对方觉得自己更可信一些。”当年7月,公司就开始亏损,甚至一度出现过连员工工资和办公用房的房租都发不出、付不起的情况。第一批产品究竟如何卖出?马飞飞和他们的团队深刻认识到,市场、销售也不容忽视。“我们开始不断参加行业展会,慢慢的,一些公司来找我们合作了,我们提供核心产品,他们再来设计款式服装,最终达到双赢的局面。”马飞飞说。同时,圣甲公司作为经销商,也引入盾牌、防割手套等警用器材。营业范围从原本主营的防刺防砍服拓宽到了多种产品。对于防刺防砍服,马飞飞也加紧适应市场需求,对产品进行更新换代。慢慢的,圣甲的亏损逐步减少了。一系列措施推出后,圣甲市场推广业务迅速打开局面。目前圣甲的业务以外贸为主,通过网络推广平台,主要销售给中东、东南亚地区,外贸占到销售总量的60%-70%。国内销售量达到20%-30%,其产品已被上海保安总公司和国内经销商等批量采购,电商部分也占到10%-20%,大量散客如经常出差人士、机关人员、保镖等人群都喜欢通过线上渠道进行购买。马飞飞说,2015年公司已经达到盈亏平衡,职员也扩展到20多人,公司地址也三次搬迁,如今已租下了松江一幢商务楼的一个楼层,并正在筹备天猫商城的网店。“根据公司的规划,下一步还是将主打‘销售’,将增加销售人员,今年预计销售收入将达到50万元,明年争取翻一番,三年后希望能做到1000万元-2000万元。”马飞飞说。(来源:澎湃新闻 日 记者:韩晓蓉)...................................................................................&&[上海科技报]《创业梦飞扬》开栏文章:让穿“软猬甲”的梦想照进现实——东华大学学子马飞飞团队科技创业纪实无论是“大学生心灵导师”李开复,还是“创业教主”周鸿祎,他们都奉劝大学生:“不要直接创业,要先进入社会积累一些经验。”然而,如今“象牙塔”里的学子们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背景下,有挑战自我的激情,也有敢冒风险的精神,他们身上充满正能量。而学校为他们培育了创业沃土,导师在他们“迷路”时充当指南针。在采访中,记者挖掘到了许多大学生创业的成功者,他们用自己的实例证明了:大学生创业者也可以如硅谷的扎克伯格那样实现梦想。为促进大学生创新创业,本报特开设《创业梦飞扬》栏目,陆续报道沪上高校学生创新创业模式,并挖掘一批大学生科技创业的案例。看过《射雕英雄传》的人一定都知道“软猬甲”这件宝贝,黄蓉穿着它不仅可以刀剑不入,动作还非常轻盈灵活,飞檐走壁丝毫不受影响。如今,这原本只在小说中才有的宝贝真实出现在我们身边,不仅可以看到,还能买到。而说到这一切,就不得不提一提东华大学创业学子——上海圣甲安全防护科技有限公司技术总监、东华大学纺织学院2014届硕士毕业生马飞飞和他的创业小伙伴们。专业兴趣激发创业梦想说到防砍服、防刺服,许多人可能都是第一次听说。这些“特别的衣服”是用来抵御匕首、刺刀、砍刀等尖锐利器对人体的伤害,最大限度保护人身安全。然而目前,相对于日益成熟的防弹技术,国内防刺防砍服领域产品相对较少,虽然市场有卖,但是产品不是采用硬且笨重的金属插片,可穿着性能较差,就是采用高性能纤维,价格相对较高昂。能不能研发出一款真正的新型“软猬甲”,刀砍不进剑刺不穿,又能满足人体对服装柔软轻便等穿着需求呢?这个现实问题被从小喜欢钻研的马飞飞敏锐地逮了个正着。3年前,在研究生导师、东华大学纺织学院王新厚教授的悉心指导下,马飞飞承担了新型柔性防刺材料的研究课题,一心想要学以致用的他就这样一头扎进了柔性防刺防砍服的研究世界。如果说最初的马飞飞还只是想做些有实际意义的研究,那么,东华大学提供的创新创业精英俱乐部高级研修班、KAB创业俱乐部等实践锻炼的潜移默化,则让科技创业的种子在马飞飞心里渐渐生根、发芽。1年后,他义无反顾走上创业之路。咬定科技创业不放松“纺织不只是织布穿衣那么简单,它里面有大量高科技成分。就拿防刺防砍服来说,什么样的材料既轻且柔还透气,什么样的结构才能保证刀砍不烂剑刺不破,这些都是我们在研发中一个个啃下来的‘硬骨头’。”据了解,马飞飞团队所研制的防刺防砍服,摒弃了国内安全防护常用的金属插板等厚重材料和芳纶、高强高模聚乙烯等高成本材料,转而采用自主研发的高分子复合防刺材料,不仅其安全防护性能达到我国公共安全行业最新标准《GA68-2008》的各项指标要求而且能够达到美国高能量水平防护等级一级,更重要的是,服装重量较传统同类产品减轻约20%,厚度降低约30%,透气性也有极大改善,并且几百元的市场售价也更加亲民。飞入寻常百姓家正如马飞飞所言,这个团队也蛮拼的。科技创业不同于一般创业之处在于,创新成果的诞生要历经科研人员在实验室无数不眠之夜的洗礼,更要历经从小试、中试到批量生产的无数考验,最终还要推向市场并为市场所检验。采访中,记者了解到,为了让新型柔性防刺防砍服“飞入寻常百姓家”,背靠母校这棵大树,马飞飞团队从消费者的实际需求出发,不断对产品进行更新换代。从最初单一的警用外套,到堪称“贴身侍卫”的内穿防砍服,服装在隐蔽性、柔软性上进一步提高。团队还成功开发出西服、夹克、羽绒背心等商务用柔性防刺防砍服系列。就拿羽绒背心来说,就连帽子也都具备防刺防砍功能,真正是“保护从头开始”。目前,团队开发出的防刺防砍服已经被上海保安总公司批量采购,大量散客如经常出差人士、政府机关人员、保镖等普通人群也通过线上渠道进行购买。对此,王新厚教授表示,当初鼓励马飞飞他们从事柔性防砍防刺材料研究也是出于为人身安全服务的目的。据悉,东华大学单是纺织学院,仅为研究生搭建的校企合作实践育人平台就达55个,实践育人已在学校蔚然成风。创业之路从来都不是一帆风顺的。马飞飞坦言,身为一个草根创业者,凡事都要靠自己一步一步走过来、闯过来。创业至今,最困难时也遇到过连员工的工资也发不出、办公用房的房租也付不起的情况,但他和同伴们从来都没有想过“放弃”。“我们之所以能够坚持下来,重要的是发自内心的对创业的那份兴趣与热爱。”(来源:上海科技报 日 记者:陶婷婷)...................................................................................&&[新民网]西装夹克刀剑不入 东华学子创业造“软猬甲”图说:看似普通的商旅西服,暗藏玄机能防砍防刺。一件夹克、西服或是羽绒背心却有刀剑不入的功能,你相信吗?《射雕英雄传》里的那件“穿上刀剑不入,动作还能轻盈灵活”的传奇宝贝“软猬甲”,如今有了现实版。东华大学纺织学院2014届硕士毕业生马飞飞和他的创业团队,率先在国内研制出新型柔性防砍服、防刺服,并已成功推向市场。“西服”、“夹克”轻柔舒适还防砍防刺从外观看,只是一件普通的商务西服,柔软舒适,刀砍不进刺不穿,这会是真的吗?马飞飞现场为演示,用砍刀向衣服面料上连砍数下后,面料外层被刀划出了一道道口子,包裹在面料下方的“内芯”和假体模特却完好无损。而这其中的玄机就是隐秘在夹层中的“内芯”——仅2毫米厚的高分子复合防刺材料。“可能很多人还不了解什么是防砍服、防刺服,其实,这些“特别的衣服”是用来抵御匕首、刺刀、砍刀等尖锐利器对人体的伤害,最大限度保护人身安全。”马飞飞说,目前国内防砍防刺服领域产品相对较少,市场上销售的产品不是采用硬且笨重的金属插片,可穿性能较差,就是采用高性能纤维,价格相对较贵。也因此,研发一款满足人体对服装穿着需求的新型“软猬甲”就成了马飞飞的研究方向,并在导师王新厚教授的指导下得以实现。为了寻找到既轻且柔还透气、又能保证刀砍不进刺不穿的结构,马飞飞试验了50余种材料,最终自主研发出了高分子复合防刺材料。据介绍,这款材料不仅其安全防护性能达到我国公共安全行业最新标准《GA68-2008》的各项指标要求,而且能够达到美国高能量水平防护等级一级。更重要的是,服装重量较传统同类产品减轻约20%,厚度降低约30%,透气性也有极大改善。“软猬甲”推向市场保安、商旅人士皆可用经过学校创新创业精英俱乐部高级研修班、KAB创业俱乐部等实践的潜移默化,马飞飞与他的团队联合创办了上海圣甲安全防护科技有限公司,真正走上了把“软猬甲”的梦想变为现实的创业之路。他们的团队成功研发西服、夹克、羽绒背心等商务用柔性防刺防砍服系列。考虑到衣服穿着舒适度,人体胸背部采用的是高分子复合防刺材料,而胳膊则采用的是更为轻薄的防割材料。这样设计使得一件背心重量在1公斤左右,一件西服也控制在2公斤之内。而羽绒背心就连帽子也都具备防刺防砍功能,真正是保护从头开始。据介绍,团队开发出的防刺防砍服已经被保安公司批量采购,大量散客如经常出差人士、政府机关人员、保镖等普通人群也通过线上渠道购买。“材料无金属,乘飞机、火车过安全完全没问题。”马飞飞说,他们还将开发出适合涉外探险、露营野宿款式的防护服装。(来源:新民网 日 记者:李若楠)...................................................................................&&[上海热线]东华学子创业团队 让穿“软猬甲”的梦想变现实在当下这个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我们如何寻找创业创新的机会?东华大学的创业学子会告诉你,哪里有人们的生活需求,哪里就有创新创造创业的机会。比如,看过《射雕英雄传》的人一定都知道“软猬甲”这件宝贝,黄蓉穿着它不仅可以刀剑不入,动作还非常轻盈灵活,飞檐走壁丝毫不受影响。如今,这原本只在小说中才有的宝贝真实出现在我们身边,不仅可以看到,还能买到。而说到这一切,就不得不提一提东华大学创业学子——东华大学纺织学院2014届硕士毕业生马飞飞和他的创业小伙伴们。这支平均年龄不到28岁的团队发挥专业特长,在东华“纺织”这块金字招牌下埋首深耕,率先在国内研制出新型柔性防砍服、防刺服,并已成功推向市场,用行动为大学生科技创新创业作出了生动的注解。“专业兴趣激发创业梦想”说到防砍服、防刺服,许多人可能都是第一次听说。这些“特别的衣服”是用来抵御匕首、刺刀、砍刀等尖锐利器对人体的伤害,最大限度保护人身安全。然而目前,相对于日益成熟的防弹技术,国内防刺防砍服领域产品相对较少,虽然市场有卖,但是产品产品不是采用硬且笨重的金属插片,可穿着性能较差,就是采用高性能纤维,价格相对较高昂。能不能研发出一款真正的新型“软猬甲”,刀砍不进刺不穿,又能满足人体对服装柔软轻便等穿着需求呢?这个现实问题被从小喜欢钻研的马飞飞敏锐地逮了个正着。3年前,在研究生导师、东华大学纺织学院王新厚教授的悉心指导下,马飞飞承担了新型柔性防刺材料的研究课题,一心想要学以致用的他就这样一头扎进了柔性防刺防砍服的研究世界。如果说最初的马飞飞还只是想做些有实际意义的研究,那么,东华大学提供的创新创业精英俱乐部高级研修班、KAB创业俱乐部等实践锻炼的潜移默化,则让科技创业的种子在马飞飞心里渐渐生根、发芽。一年后,他不仅顺利完成柔性防刺材料方面的毕业论文,而且放弃到手的Offer,与同伴联合创办了上海圣甲安全防护科技有限公司,真正走上了把让“软猬甲”的梦想变为现实的创业之路。咬定科技创业不放松 立根原在“纺织”中和不少同龄人转行创业所不同的是,马飞飞和小伙伴们从创业伊始就认定了纺织科技创业这条道,觉得自己所学的纺织专业也 “大有可为”。“纺织不只是织布穿衣那么简单,它里面有大量高科技成分。就拿防刺防砍服来说,什么样的材料既轻且柔还透气,什么样的结构才能保证刀砍不烂刺不破,这些都是我们在研发中一个个啃下来的‘硬骨头’”据了解,马飞飞团队所研制的防刺防砍服,摒弃了国内安全防护常用的金属插板等厚重材料和芳纶、高强高模聚乙烯等高成本材料,转而采用自主研发的高分子复合防刺材料,不仅其安全防护性能达到我国公共安全行业最新标准《GA68-2008》的各项指标要求而且能够达到美国高能量水平防护等级一级。更重要的是,服装重量较传统同类产品减轻约20%,厚度降低约30%,透气性也有极大改善,并且几百元的市场售价也更加亲民。“这只是小小的进步,但在危险突然来袭时,一件轻柔的防刺防砍服能起到救人性命的关键作用,这也是我们团队这么拼的主要原因吧。”“飞入寻常百姓家”创业方能走更远正如马飞飞所言,这个团队也蛮拼的。科技创业不同于一般创业之处在于,创新成果的诞生要历经科研人员在实验室无数不眠之夜的洗礼,更要历经从小试、中试到批量生产的无数考验,最终还要推向市场并为市场所检验。采访中,记者了解到,为了让新型柔性防刺防砍服“飞入寻常百姓家”,背靠母校这棵大树,马飞飞团队从消费者的实际需求出发,不断对产品进行着更新换代。从最初单一的警用外套,到堪称“贴身侍卫”的内穿防砍服,服装在隐蔽性、柔软性上进一步提高。团队还成功开发出西服、夹克、羽绒背心等商务用柔性防刺防砍服系列,这些衣服看上去与普通服装没啥不同,其实内里大有玄机。就拿羽绒背心来说,就连帽子也都具备防刺防砍功能,真正是保护从头开始。目前,团队开发出的防刺防砍服已经被上海保安总公司批量采购,大量散客如经常出差人士、政府机关人员、保镖等普通人群也通过线上渠道进行购买。此外,随着泛户外风的兴起,该团队以户外爱好者,军迷爱好者为突破口,开发出适合涉外探险、露营野宿款式的防护服装。对此,王新厚教授表示,当初鼓励马飞飞他们从事柔性防砍防刺材料研究也是出于为人身安全服务的目的。“我们培养学生就是培养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服务国计民生的能力,这是我们学校,也是我们学院的优良传统,学生的科研成果能真正惠及老百姓,作为老师,我很欣慰,也很高兴。”据悉,东华大学单是纺织学院,仅为研究生搭建的校企合作实践育人平台就达55个,实践育人已在学校蔚然成风。创业之路从来都不是一帆风顺的。马飞飞坦言,身为一个草根创业者,凡事都要靠自己一步一步走过来、闯过来。创业至今,最困难时也遇到过连员工的工资和办公用房的房租都发不出、付不起的情况,但他和同伴们从来都没有想过“放弃”。“社会不缺有想法的人,却缺付诸实践并不断坚持的人,我们之所以能够坚持下来,除了发自内心的对创业的那份兴趣与热爱之外,更重要的是,我们不仅在瞄准市场需求,哪里有市场需求,哪里就有我们大学生创业的机会,同时我们还可以通过产品的不断升级换代,去培育市场需求,刺激新的消费热点,创造新的生活方式。我相信,凭借这些,我们的团队能在创业路上走得更长远。”身为研究生导师的王新厚教授同时也是东华大学纺织学院党总支书记,对于大学生创业,他表示,学生依托专业创业,自己做过研究、有体会、有成果,有利于为创业打下良好的专业根基,这应是工科大学生创业的主流。但大学生创业毕竟经验有限,推广平台有限,制约了存活率,如果政府能够体制机制更活,提供更多更广的成果推广平台,会更有利于大学生创业的持续发展。此外,他还认为,大学生创业需要多方协同支持,鼓励“教师+学生+社会人士”协同创业的模式会更有利于学生创业成功。(来源:上海热线 日 记者:马逢珏)...................................................................................&&&人民网、光明网、中国经济网、解放日报、新民晚报、上海电视台、上海人民广播电台、上海教育电视台、中国新闻网、中国科学网、中青在线、东方网、上海教育新闻网、上海科技报、劳动报、上海热线、参考消息、新浪、网易等多家媒体对东华大学创业学子代表马飞飞事迹进行了专题报道。&&
视频: &&摄影: 撰写:解放日报等媒体记者 通讯员:向娟
邱登梅&&&&编辑:段然
本月热点排行}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防弹防刺服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