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机冒险岛驮狼雪人在哪里粉儿在哪里

单机版冒险岛characters文件在哪里
单机版冒险岛characters文件在哪里
09-06-24 &匿名提问
一、研究的背景 中央历来重视思想政治课教学。十年来,为加强思想政治课建设发了三个重要文件,它们是: 1985年8月下发的《关于改革学校思想品德和政治理论课程教学的通知》、1988年12月下发的《关于改革和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通知》、1994年9月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通知》。这是思想政治课教材建设的基本依据。 1986年,为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形势,国家教委领导京、沪、津、吉、黔、粤六省市和北京师范大学(与人民教育出版社合作)编写了七套实验教材,以前所未有的规模,在全国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思想政治课改革实验,并于1990年通过学科审查,供全国选用。 1990年,针对国内外形势发生的巨大变化,国家教委组织力量对《思想政治课改革实验大纲》进行修订,于1992年印发了《思想政治课教学大纲(试用稿)》,并同时集中力量按这个教学大纲编写了一套新教材,于1992年秋季始顶替七套教材(天津、吉林部分地区除外),供全国使用至今。 政治课十年改革,受诸多因素制约,步履维艰。但就教材建设而言,我们认为需要认真听取广大师生的意见,全面总结多年积累的编写教材的经验,探讨一条教材改革的新路。 二、研究的主要目的和内容 (一)研究的主要目的 总结以往教材编写经验,特别是十年改革的经验,探讨便 教利学 的教材编写形式,以及教材建设的方法论基础。 (二)研究的主要内容 1.如何充分体现和发挥教材特定的使用功能。 2.如何建构教材合理的框架体系,有效解决教学内容的“多、难、深”问题。 3.如何把握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学科特点。 4.如何优化课程结构、提高教学效率。 三、研究过程 1992年秋,我们报经国家教委审批备案,由人民教育出版社与江苏省教委共同成立了政治教材编写委员会。在编委会的指导下,由人民教育出版社政治编辑室与江苏省教委教学研究室合作,依据国家教育委员会制定的《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大纲(试用)》,开始编写一套初中思想政治课课本,包括初中一年级(上、下册)、二年级(上、下册)、三年级(全一册)共五本。参加编写的人员包括人民教育出版社政治室的编审、编辑,以及江苏省教研室教学研究人员共16人。各册主编由人民教育出版社政治室专业人员担任,对书稿的整体规划和编写质量负全责;副主编由江苏省教研人员担任,着重从教学实践方面提高教材的适用性。在编写过程中,我们还聘请了几位资深专家作顾问,邀请了教育行政部门的有关领导以及有经验的教师随时进行指导和审读。 自 1993年秋季起,江苏省教委教研室在全省选定了72所不同类型的学校(包括城市、农村、重点、非重点及完全中学和初级中学),同时分三个年级,以104个班级作为样本班,实验人教版初中思想政治教材。共有100位教师,近6000名学生参加。在学年度,先后组织了两次新教材样本 班教师 培训;编写人员到样本 班随堂 听课132节;召开各年级样本班老师、学生座谈会16次。先后收到样本 班教师 的实验报告164份;各 类经验 体会文章及教学论文97篇;教师、学生对教材的建设性意见14份。1994年11月,江苏省教委组织了“江苏省首届初中思想政治课实验教材青年教师优秀课评选”活动,对这次实验工作进行了全面总结。在完整地实验了一个学年的基础上,我们广泛听取了参加实验的师生和有关专家意见,并认真学习了《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 由本室负责 完成了教材的送审修订工作。目前,这套教材已由国家教委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审查通过,作为试用本,供全国选用。 四、研究成果 以具有鲜明特色的整套教材(五册)及其配套教学用书(五册)为主要成果。 (一)教材编写内容和形式的改革 在这套教材的编写过程中,我们吸取了以往中学思想政治课教材,包括各套改革实验教材,以及由国家教委统一组织编写的试用教材的成果,在教学大纲规定的范围和框架内,对教材的结构体系、内容配置、语言文字、版式设计等方面均进行了新的探索。 1.引导教学的多种手段 ( 1) 框题 。本教材均按课时计划 设置框题 ,以便为教师把握教学进度,检测教学效果,提供可以参照的规范。 ( 2)字体和格式的变化。 除了框题的 设置,规范与量化教学内容大体是通过字体、字号的变化来体现的。按字体和格式的变化把课文分为4个部分,目的是充分考虑教与 学双方 的需要,在增强教材可读性,并为教师发挥创造力留有余地的同时,力求使教学内容更具可操作性和可检测性。 其中,加网的黑体字是表明知识点和教育点的小标题,平均每课时 2.5条。正文中黑体字所表述的是基本概念、观点和结论,这是要求学生记忆、理解和掌握的内容,行文力求准确、精炼。宋体字,即正文部分为基本要求,是教学和考核的主体,表达也力求规范,同时注意了通俗性和条理性,其字数依学年段逐年递增。楷体字,可不作为学生必须掌握的内容来要求,其主要功用:一是在限定教学内容的同时,有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正文,增强教材可读性;二是考虑到师资和生源的不同层次和需求,可以有选择、有取舍地加以运用,这又体现了教材的弹性。总之,每课时, 即框题 ,大体3000字左右,其中 楷体字占一半 以上,这就限定了教材的总量。 ( 3)“想一想”等小栏目随文设置,每框必有。我们知道,相对于其他学科,思想政治课更具思辨的特点,驾驭和引导教学的成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如何提出问题、回答问题。“想一想”、“忆一忆”、“说一说”、“查一查”等等,不仅是按照教学目标和根据教学内容预先设计好的,而且是学生自己的活动。所以,设问小栏目的运用,作为充分调动学生主体活动和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的手段,体现了思想政治课的学科特点,也是本教材的一大特色。然而,我们的设问,并不具有规范教学内容的意义,课上课下、课前课后、用与不用均无不可,全在教师应情势而定。根据教师在实验当中的概括,它至少有这样一些具体功能:释疑解惑、点拨诱导、援引借用、承上启下、强化联想、自我检验、深化认识、联系实际,等等。 ( 4)“阅读与讨论”,按照我们的设想,既不是对教学内容的规范,也不是对教学重点的指示,而是注重培养能力的一种尝试。当然,推动学生从新的角度、运用新的材料,重温、巩固、深化已学过的知识,也是其应有之义。 ( 5)单元练习,是应广大教师的要求设置的。既要体现教学重点,又要大体覆盖学习的基本内容。 ( 6)导言,作为贯彻以逻辑顺序为主导的重要举措,各课都有。它 既是该课内容 的梗概,又是从整体上展示教材逻辑顺序的环节。假如我们把各课的导言串联起来,则不难清晰地看到整个教材的基本脉络。 ( 7)引文。教材的引文大都采取“语录”的版式,目的在于增强版面的可视性。 ( 8)图版和图画。增强教材可读性和吸引力,文字的叙述固然要生动、风趣,以理服人,图的作用也不可忽视。为此,每册书前均附有精美的彩页图版,书中安排丰富的插图,以增强教材的可视性,给学生以形象化的教育。此外,在版式上也力求生动活泼,有所创新。 总之,在我们看来,尽可能提供驾驭和引导教学过程的手段,是编写教材,特别是实施基础教育教材的应有之义,也是实现教材可读性和可教性相统一的一种可供选择的模式。虽然各年级教学内容、目标设置各具特点,各有其相对独立的逻辑和层次结构,表现在编写形式上,也不尽一致,但在这一点上是共有的,所以整体上仍体现了杂而不乱、形散而神不散的风格。 2.建构合理的编写框架 我们规划教学内容的原则主要有三条:其一,强化重点,淡化难点,突出主干,简化枝节;其二,以课程内在的逻辑顺序为主导;其三,兼顾课时的均衡。无疑,最突出的问题是降低难度,减轻分量。但我们认为,所谓偏深、偏难,不仅仅是数量概念。包括行文方式的通俗性,版式设计的可视性,材料选择的生动性,以及逻辑顺序的合理性,都是应考虑的因素。当然,具体设计,三个年级各有特色。 ( 1)一年级教材采用单元和课的形式,十分注意处理单元之间,特别是课与 课之间 的内在逻辑联系。如第一、二单元都是热爱祖国教育,第一单元主要讲祖国如何伟大可爱,安排了四课 书按照 历史发展的线索向前推进。学生学完这一单元,能够相对完整地认识我们祖国的伟大和可爱。在此基础上, 第二单元则讲“以实际行动热爱祖国”,安排 了五课书 ,其逻辑顺序是:“以祖国利益为重”,这是热爱祖国的总原则,然后再分别讲热爱祖国的几个主要方面。在每一课的叙述中,一般都是先讲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使学生明白道理后再提出行为要求,既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也符合道德品质形成的规律。 在基本概念和基本观点的表述上,我们既考虑到初一学生的接受能力,尽可能通俗易懂,又以不违背科学性为原则,坚持科学性与通俗性的统一。如 “科学”这一概念,如果完整地加以表述,学生难以理解,教材只是通俗地表述为:科学是人类在改造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斗争中得到的正确认识。在材料的选用上,我们遵循既要典型、有教育意义、与所讲观点相吻合,又要真实的原则。 在课文的叙述上,注意简明扼要,层次分明。例如,第十课 “为国争光”有 两个框题 ,第一框“心向祖国,立志报效”讲了三层意思:祖国好比母亲,各国的爱国者都像热爱母亲那样热爱自己的祖国;在旧中国,爱国者的报国之 志往往 得不到施展;在新中国,报国之志得以实现。第二框“奋发进取,为国争光”也讲了三层意思:只要心中有祖国,就会抓住一切机会为国争光;无数祖国的好儿女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奉献自己的一切;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为国争光人人有责,青少年也不例外。从为国争光的思想基础到每一个人都应为国争光,脉络比较清楚,层次分明。 ( 2)二年级教材的基本框架,可以概括为&用线穿珠,以点辐射&。即以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为主线,贯穿内容相对独立的课题;根据各课所包含的知识点和教育点,选择和运用具体材料。 一方面,我们认为,能否突出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这条主线,不仅是能否立足于唯物史观的理论基石,继承传统教材内容和形式的精华所在,而且是能否贯彻三个面向的方针,有效地进行社会主义教育的时代要求。为此,我们在教材的整体布局上作了精心设计,结合有关背景知识的讲授,从不同角度、在不同层次上一再展现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有计划地 把逐步 深化认识的过程贯穿于教学的始终,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归纳,促使学生形成较为完整的认识。另一方面,考虑到过去通常按社会形态设置大课有两个局限性:一是不便于采用表明观点的课题;二是不利于反映社会变革时期的长期性、复杂性,致使课程的教育性和时代感受到一定制约;三是容易同初中历史课内容重复。所以,本教材框架设计的基本思路,是以逻辑顺序为主导,历史顺序服从逻辑顺序,史料的运用服从观点的阐述。 据此,就上册而言,包括 “三次社会大分工”、“平民”、“自然经济”、“萌芽状态的劳动”、“正在形成中的人”等被删减的同时,有些内容又有所充实,如阐述人类社会是以生产劳动为基础的,介绍交换的发展与作用,分析各历史时期生产力发展的特点,说明引起生产关系发生变革的原因,等等。我们以为,对这些有助于展示主线、实施教学目标的重要环节,讲得细一些,并不意味着增加分量。就下册而言,也充分体现了课程内在逻辑的主导,即服从并服务于教学特有的目标设置与实施。例如,讲述“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把工业革命的发生与完成,同资产阶级政权的建立与巩固联系在一起。 这样处理的根据是:其一,突出了新旧社会制度交替过程的长期性、复杂性、曲折性;其二,立足于新政权的巩固和新社会制度的确立,为再现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这条主线,提供了新的视角;其三,合乎历史事实,体现了历史过程与逻辑过程相一致的原则,更富于教育性和时代感。又如,把资本主义的固有矛盾和危机,集中在一起,作为资本主义的最后一课来讲授。这样安排的目的是:其一,从资本主义鼎盛时期的分析入手,来揭示资本主义的固有矛盾和危机,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其二,在综述了资本主义发展的全过程之后,把资本主义社会作为一个整体来剖析,有助于展示资本主义矛盾和危机的 “固有性”;其三,集中讲述资本主义的固有矛盾和危机,可以避免阶段性重复,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其四,作为单元的最后一课讲述资本主义的固有矛盾和危机,使教学转入下一单元的过渡更为自然,逻辑线条更为清晰。此外,关于社会主义部分的内容,不言而喻,我们面临着两个难题:一是当前讲社会主义的发展,只能着眼于中国的实践;二是讲中国,不仅要考虑中国近现代史学科的教学,而且要考虑与初三思想政治课教学内容的衔接和配合,不能过于具体。因此,我们的构思是:从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讲起;随后介绍社会主义由理论变成现实;继而概述世界范围内社会主义运动在实践中前进的过程;最后阐明中国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必然性,以及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拓。 ( 3)三年级的教学内容有人曾概括为五个字:“多、难、深、杂、变”。虽然按既定内容编写教材已有多年尝试,但现有的各种版本均难尽人意。尤其是其结构体系的整合,始终未能形成成功的范式。因此,我们在这方面的设计,更具探讨性。 我们认为,三年级的教学,集中体现了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教育,国情教育,党在现阶段的基本路线、方针、政策教育的功能。所以,贯穿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教育,是本教材的主要任务。教材要让学生明确,中国必须走社会主义道路,同时更要明确,必须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通过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和坚持完善我国的政治制度,反映出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特色,得出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改革开放、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不动摇的结论。 据此,我们编写本教材的宏观思路是:以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为指导,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为出发点,以党的基本路线为主线,以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民主法制建设、精神文明建设为基本内容,最后以青年要立志做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落脚点。具体讲,本教材的基本框架是:以党的基本路线为主线, 用三课分别 讲我国的经济建设、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 用三课分别 讲我国的社会主义民主建设、法制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形成了基本国情、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三大建设为基本内容的框架结构和逻辑顺序。这样安排,我们认为既可以突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时代特点,又可以全面地概述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战略目标,还可以使全书内容之间的内在联系逻辑顺序比较清晰、合理,重点比较突出,便于教学。 对于教材中必须出现的新概念、新知识、新观点,注意了 知与懂的 不同要求。这部分内容大体分为三种情况:一是必须让学生理解和记忆的,教材尽量用通俗、简明、确切的语言加以表述。二是对于比较难懂的概念、观点,配以小字,采用比较生动、典型的事例加以说明,是属于必须知道,又不要求全部理解的部分。三是只需作一般了解,不 要求懂和记忆 的一些概念、知识。 3.体现课程特点的重要环节 ( 1)根据我们对中学思想政治课教育功能的理解,所谓“思想”,无疑要告诉学生“思想”什么,但更要教会学生怎样“思想”。特别是初中学段的教学,要实现以“养成教育”和“情感教育”为主逐步向以“理性教育”为主的过渡,尤其要注重思维能力的培养和思想方法的运用。在初一就应有 意运用 行文吸引学生,感染学生,启发学生积极思考;在初二更要注意用辩证的、历史的观点表达和描述社会发展的低级与高级、进步与落后、一般与特殊、前进与曲折,促使学生对社会进步的理解,对历史趋势的把握,立足于理性认识的基础上;在初三则注意对学生进行辩证思维方法的教育,贯彻全面地、发展地看问题的观点,如从我国国情出发,既要充分肯定社会主义建设取得的巨大成绩,又要看到落后的一面和存在的问题;在横向比较中,既要看到很多方面落后于发达国家,又要看到在某些方面已经赶上或超过了发达国家,使学生既有紧迫感,又有自信心。此外,在选材方面,我们还充分考虑 到处于 现代社会的学生心理环境、信息环境的时代特点,不仅注重其新颖性、典型性、知识性、情节性,而且力求有可发掘的寓意、可咀嚼的余味,情景富于变化,行文比较活泼,风格也不尽一致。 ( 2)强化爱国主义教育,是全套教材 一 以贯之的目标。除了在初一有专门的目标设置,在初二、初三也根据各自教学内容的特点进行了有计划的渗透。如在初二,我们特别注意了使学生在了解人类社会发展的历程的大背景当中,深切地关注中国的命运,时时感受到祖国的荣辱与兴衰。为此,我们不仅在内容的配置方面有所倾斜,而且在小标题设计上,行文力求醒目、鲜明,在小栏目的使用上, 更予以 较多的安排和提示。 ( 3)进行社会主义教育,也是全套教材 一 以贯之的目标。为此,我们在一年级主要采取诱导、启示的方式。如讲“社会主义祖国蒸蒸日上”,当讲到祖国的前途命运和社会主义紧密相连时,教材有这样一段文字:“有人不明白,爱祖国,为什么一定要爱社会主义?我们不妨反问一下:生活在社会主义中国的公民,不爱社会主义祖国,又爱什么‘国'呢?”这一问,可以启发学生积极思考:爱祖国与爱社会主义究竟是什么关系。二年级讲社会主义,则尝试以空想到科学的转变为起点。这样不仅可以使学生对社会主义的产生和发展有更加全面的了解,而且可以结合并依托唯物史观的教学,使学生对社会主义的认识理性化。因为,明确科学社会主义不是从抽象的正义和平等的原则出发、从愿望和道德理想出发,而是从考察物质生产活动规律出发的道理,对于当前向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教育,这是最重要的理论支点,也是最“管用”的学习内容。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鲜明特点,就是把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提到了真正理解社会主义本质的高度。只有初步树立唯物史观,进而理解科学社会主义的真谛,才能正确地面对今天中国的现实,既明确中国可以不经过资本主义的充分发展而走上社会主义道路,又理解中国不可能不经过生产力的巨大发展而越过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从而也为三年级的教学提供了积极的起点。三年级以直接讲述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为主要内容,使学生初步学习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了解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明确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战略目标,坚定走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立志为祖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伟大事业贡献青春。 4.优化课程结构的思路 众所周知,在所有学科中,思想政治课所凭借和运用的知识范围之广,表明它具有与众不同的兼容性。因此,优化课程结构以适应这一特点,也是我们编写这套教材的一条重要思路。 ( 1)注意与小学思想品德课教材的衔接。小学思想品德课与初一思想政治课都是以“五爱”教育为基本内容,但小学主要是以故事形式来表现,道理寓于故事之中,讲得比较浅显,教材的编排采用既 独立成课 ,又有潜在单元的结构。我们在处理教材结构、内容、材料选用、文字表达等方面问题,都注意到小学的这些特点,既不与小学简单重复,又不使学生产生突变感。如在结构上采用单元和课的形式,一课一得,这一点与小学相似;在内容上,凡是小学讲过的,都注意在此基础上适当提高和加深,使学生既感到有新的收获,又不感到陌生;在材料选用上,凡是小学已经用过的,我们尽可能不用,使学生有一种新鲜感。 ( 2)注意与相关学科教学的配合,建立相关学科的互补关系。例如二年级以讲述社会发展常识为主要内容,作为一门传统课程,历来面对着如何处理与历史课教学内容重复的问题。鉴于学生业已学过中国古代史,正在学习中国近现代史,尚未学习世界史,为了避免同历史课教学内容的简单重复,有关史料的引用,我们逐一对照了历史教材(人教版),或采用新的事例,或变换新的角度。而对于那些重要的、不可替代的有关中国历史的材料,则尽量通过设问小栏目直接借用,这样,既提高了学习效率,又兼顾了认知水平(设问小栏目,也是建立相关学科互补关系的桥梁)。但有关世界史的叙述,因为学生尚缺乏这方面的知识,就不能不相对具体一些了。对此,需要说明的是:一方面,相对于中国历史知识,这决不表明教学内容的权重;另一方面,所谓“具体”,又仅限于对相关人物和事件的描述,注重情节的生动、个性的展示,而有意淡化过程的叙述,并不拘泥于来龙去脉的交代。 ( 3)注意与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分工。初三教材内容有相当一部分和高一、高三的经济常识、政治常识的有关内容重合。如关于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基本政治制度、党的基本路线和基本政策等是大纲规定的、属于阶段性循环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这部分在繁简取舍上注意了初三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要求,显示出梯度上的区分。又如,讲经济建设,必须讲到三大产业的建设,为了避免和高一经济常识简单重复,教材不是完整地论述农业、工业、第三产业三大国民经济部门的各自特点、内部结构、作用、相互关系等经济理论观点,而是侧重于三大产业的现代化建设战略任务和方针的讲述。再如,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都是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讲民主建设,不能不涉及这方面的基本内容,但教材注意侧重于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基本政治制度的概述,而简略了关于国家理论、民主理论、政党理论等的论述。这样处理,一方面可以避免和高三政治常识简单重复,同时又突出了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党的领导的内容,与“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教学相呼应,符合教材的整体设计。 (二)政治教育教材基本建设的理论研究 相对于各类图书,实施基础教育的教材,其最大的特性就是注重可读性和可教性的统一;而相对于各科教材,实施思想政治教育的教材,其最大的特性就是不但要规范、确切地表达有关知识,而且要使人信服。我们的政治教育在总体上缺乏层次,一向是教材建设所面对的难题。然而,倘若因此而断言在初中阶段,实际上是在整个义务教育阶段要淡化乃至取消政治教育的内容,不仅有悖于我国学校教育的根本性质,而且从教学论的观点看,也是值得商榷的。我们认为其失足之处,就在于混淆了课程基本内容的类型与层次的概念,完全用类型的划分取代了层次的划分。 根据中央《若干意见》的基本精神,参照国家教委有关文件的提法,思想政治课作为 “对中学生系统进行公民品德教育和马克思主义常识教育的必修课程”,作为“中学德育工作的主要途径”,其学科构成可以从素质结构和知识结构两种意义上阐明。所谓素质结构中有政治素质、思想素质、道德素质和心理素质四个类别;知识结构中有道德常识、心理健康常识、法律常识、社会科学常识(政治理论)四个部分。然而,无论着眼于那种意义上的学科构成,处理好政治教育与其他各类教育内容的关系,都是分类实施教学目标,正确划分学习层次,进而整体规划教学体系的基础。在编写这套教材的过程中,我们就此进行了郑重的思考和研究。 1.必须承认政治教育与其他德育内容的类别之分,它们之间具有不可替代性。 我们知道,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带有 “政治化”的特征,即把所有内容都归结为政治问题。但是,在我们看来,能否走出这一思维定势,却不在于课程中要不要进行政治教育或政治教育的份额应占多大比重,而是取决于明确承认德育类型的划分,并按照不同类型的固有内容、内在逻辑,分别考虑其教学目标的设置与实施。比如,面对学生进入青春期后的各种心理现象,就不宜归结为道德问题,更谈不上政治问题,而应该着眼于优化学生的心理品质;讲法律常识,则要理解法律教育的主旨是要增强学生的法律意识,既不必强调“法律是上升为国家意志的统治阶级意志”这样的政治概念,也不必强求法学原理的释义,而应该侧重于讲解“无规矩无以成方圆”的道理。同理,政治教育的有关内容,也应避免过于道德化的讲解,如树立社会主义的理想和信念,就不宜立足于道德认识的基础,而必须以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认识为基础。“分类是科学的起点”,不仅是研究学问的正确命题,而且是教学的正确命题。经验告诉我们,非如此,不能讲得通;唯有讲得通,才能讲得懂、讲得好。而要贯彻这一思路,就不能把马克思主义指导各类人文科学研究的理论本身,与按照教学法则分类建构教学体系、制定教学目标、选择教学路径的特有形式混为一谈。 2.必须看到政治教育与其他类型德育内容的内在联系,它们之间具有不可分割性。 明确承认德育内容的类型划分,采取分类实施的思路,并不否定按照 “大德育”的构想拓展学科的领域。相反,必须看到,其教学内容的选择和配置不是孤立的、随机的,而是连贯的、固有的;不同素质教育因素和教学途径是不能相互替代的,但它们之间的联系又是内在的、有机的、互补的、有序的,具有不可分割、不可错位的相关性。比如,作为思想政治学科构成的心理素质同一般学科教育的心理学基础就有所不同,至少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思想政治教育是对人的思想品德施加影响,包括人的世界观、道德观、价值观等,而这些正是个体心理品质的核心部分。政治教育通过这一影响,对个体心理发展起着定向作用。二是思想政治教育可以使人充分认识个体心理品质中的长处和短处,促使个体在心理品质发展中扬长避短,推动个体心理品质和谐发展。三是符合心理卫生要求的德育,既能保证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又能预防心理不良情况的发生。显然,“大德育”作为表达系统优化原则的概念,是注重学科构成的整体性,以“部分优并不等于整体优”、“整体大于部分之合”的系统观点,寻求整体效果的最大化和最优化。因此,又要看到,思想政治课有着非同一般的兼容性,却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综合课。 3.必须肯定政治教育对其他类型的德育内容和目标,具有第一选择的作用。 毫无疑问,我们仍然强调 “讲政治”,但与“突出政治”的概念根本不同。“讲政治”,也主要是针对类型与层次的关系而言,是赋予政治教育第一选择的资格。比如,我们承认政治评价不能等同于道德评价、思想评价。但在选择示范人物时,如果政治上是反动的,他的道德水准再高,思想成就再大,心理品质再强,我们也不予考虑。在所有类型里面,都是先看政治,政治选择思想,思想选择道德。这就是“学校教育要始终把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第一位”的概念;这就是思想政治课“它的设置是我国学校社会主义性质的一个重要标志”的根据;这就是我们继承传统政治教育,仍然采用思想政治课名称的理由。当然,在类别之间,政治教育的内容本身,包括政治思想、立场、观点和方法,始终是决定和表现人们信念、信仰和价值观的核心,作为精神支柱,无疑也具有更大的权重。就认知领域而言,政治教育的内容固然比较抽象,我们的确需要更多地依赖深层次的理性分析,但与其说这是在低年级取消政治教育的理由,不如说是强调从小就要 作实施 政治教育的准备和积累。肯定政治教育具有第一选择的作用,不仅是贯彻国家意志的需要,而且有课程论和教学论的依据。思想政治课的教材建设,不能走“突出政治”的老路,但要旗帜鲜明地“讲政治”。 4.必须明确政治教育与其他德育类型的内部,都存在高低层次的划分。 就层次而言,任何类型都有自己本系列的高和低。特别是对于政治教育,更要有一个客观的分析,持一个明朗的态度。不能认为一搞政治教育就是 “左”了,不合时宜了;也不能以划分层次为由,在低年级取消政治教育的内容。为此,针对某些论者常用“成人化”责难政治教育,我们有必要明确:“政治化”并不等于“成人化”,两个问题都要解决,但不能一锅煮。如前所述,解决“政治化”的问题,主要是区分类型,强调“是什么问题,讲什么道理”,而不是讲不讲政治的问题。“成人化”问题也是存在的,但同样不取决于是否讲政治,而是如何讲的问题,讲道德、讲法律、讲心理、讲思想都有成人化的问题,一概归咎于讲政治是不公平的,也是无补于事的。成人化问题,主要应立足于各自类型内部的调整。当然,同其他类型教育一样,政治教育内部存在诸如行为层次、情感层次、认知层次的区别。即使在认知领域当中,也存在低层次和高层次、浅层次和深层次的划分。的确有这样的问题,可以同时要求小学生、中学生、大学生,乃至理论家来回答,但肯定不能用同一把尺子来衡量。从这个意义上讲,讲究层次,确实是改进政治教育的重大课题,同时也是规划整个课程体系的重要环节。 5.必须把类型之间的互补关系、层次之间的递进关系联系起来考虑,着眼于教学的综合效应,整体规划课程体系。 类型与层次的划分是不同的概念,但在分类实施德育目标,正确划分德育层次的基础上,探讨类型与层次的关系,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整体规划课程体系更高水平的研究。其中,一个特别突出的例证,就是政治教育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作为起始环节,在各类教学中渗透政治情感的培育不仅是可能的,而且是必要的。如前所述,在认知领域中,道德教育不能政治化,政治教育也不宜道德化。但从教学论的观点看,情感教育能否奏效,往往不取决于是否已经具备了认知的基础,此其一。其二,类别之间,道德认识的过程确实应当先于政治认识的过程,但政治情感的培育却可以依托于道德认识的教程,始于低年级的教学。比如,讲爱国, 就要讲爱社会主义 祖国;树榜样,就要树共产主义榜样;谈人格,就要谈共产党人的品格与情操。此时此刻,学生形成的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和共产党的概念,均不具有政治认识的水准,但作为一种情感,却已伴随着道德教育的过程, “润物细无声”地得到滋养,并对未来认识层次的理性教育起着厚积薄发的作用。 概而言之, “整体规划、划分层次、分类实施”,应该成为思想政治课教材建设的指导思想之一。 (三)教材的实验效果 在有关教育行政部门的直接指导下,在各位学科专家的具体帮助下,在许多有经验的教师积极参与下,通过所有编写人员的共同努力,经过实验,这套教材得到了较高的审查评语,以及广大师生的普遍认同,在审查通过后的第一年( 1996秋),即有11个省市选用。 从总体上看,学科审查委员会的正式评语是: “这套教科书具有显著的优点和特点”,“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具体表现在以下四方面: 1.思想性较强。教科书重视学生的思想素质教育,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国情教育和传统美德教育均比较突出,注意培养学生的法制观念,增强学生的社会主义信念。 2.科学性较强。各册教科书的结构体系安排比较合理,逻辑分析比较严密,观点、概念阐述比较清楚,用语比较严谨,未发现政治性、原则性和重大科学性问题。 3.适用性较强。教科书注重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力求贯彻“便教利学”的原则,将材料和观点结合,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的节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 4.版式设计好。本套教材对版式设计做了精心安排。从版面结构、字号处理、问题设计、插图选择到练习思考、活动建议,都进行了新的探索,有所创造,特色鲜明。 从一年级实验的总结来看,教师、学生、家长对实验教材都很欢迎,普遍认为新教材形式活泼、内容丰富、脉络清晰、 明理导 行、便 教利学 。如常州市 22中的同学说:“小学思想品德课主要是讲故事,初一的思想政治课课本又有故事又讲道理,老师上课把事例与理论性的东西结合起来讲,使我们懂得了比较深刻的道理”。又如扬州市新华中学的教师说:“新教材紧扣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大纲,自始至终突出素质教育,把培养‘四有'新人放在首位。从教材内容的安排上可以明显看出,教材先提总要求,从做一个好公民入手,继而从爱祖国、爱人民、爱集体、守纪律、爱劳动、爱科学、文明礼貌、学法守法等方面展开,整体结构严谨,体现了思想政治课作为德育主渠道的作用,有利于广大学生先成人,后成材”。 从二年级实验的总结来看,参加试教的师生,包括其他接触过这套教材的师生,普遍反映教材编出了新意、编出了特色,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作为传统课程的继承,教材确实有新突破,有时代感,适应新时期社会发展的需要,符合新时期学生思想实际和认知特点,取得了较为理想的实验效果。如连云港市新海中学的教师认为: “新教材的版式设计独树一帜,选择的材料和事例具有可读性强、知识面宽、说理透彻等特点,是一本严谨、求实、 新颍 的好教材”。又如苏州市三元中学的教师说:“作为教师的我,刚拿起书读时,就不想扔下,就想一口气把它读完。它确实使我感到内容充实、说理清楚、生动有趣、引人入胜。学生读完它,本来那些让他们感到头疼或是迷惑的抽象道理变得明了易懂了,有的同学说是‘茅塞顿开'。教材做到了通俗易懂,真正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完成了教与学的任务”。样本 班教师 还普遍认为,实验教材较好地避免了与历史课的简单重复,以新角度、新事例或采用设问小栏目的方式直接借用,取得了既兼顾学生的认知水平,又提高了学习效率,并开阔了学生视野的教学效果。为探讨建立相关学科之间的互补关系,进行了可贵的尝试,获取了成功的经验。 从三年级实验的总结来看,尽管教材编写难度较大,仍然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师普遍反映,教材内容很丰富,但讲起来并不复杂。只要在教学过程中抓住全书的主线,并按照教材编排的逻辑顺序组织教学,就能较好地引导学生掌握教材的基本概念、基本观点,以及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从而达到教学目的。如常州市武进县汤庄中学的同学说: “我们学习了第一课,经过老师讲解,就初步了解全书的内容,后面每一课都有相对独立的内容,但又不孤立,学习时只要理清思路,就能较好地记住、掌握。”铜山 县郑集中 学的教师说:“初三教材是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和接受能力的一本较好的教材。它把学生不易接受的理论问题用事实表述出来,学生易理解。” 回顾和总结这套教材的编写和试验,考虑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我国28处世界遗产简介 从1987年至2001年,中国共有28处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历史城市和国家 级风景名胜区和历史名城,先后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其中文化遗产21处,自然遗产3处,双重遗产4处。 北京故宫 (1987年,文化遗产) 是世界上现存最大最完整的帝王宫殿群。旧称紫禁城,为明清两代的皇宫, 24代皇帝在此统治达500年。始建于明永乐4年(1406年),占地72万多平方米, 有屋宇9000余间,宫墙长约3千米,四角矗立风格绮丽的角楼,墙外有宽52米的 护城河环绕,形成一个森严壁垒的城堡。内分外朝、内廷。外朝主要由太和殿、 中和殿、保和殿及两翼配殿组成,是皇帝登极、庆典、发号施令,以及阅览奏章 、演习礼仪和科举殿试等重要活动的场所。内廷主要有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 及御花园、东六宫、西六宫等,是帝王后妃居住、玩乐、奉神的庭院。故宫建筑 多为木结构,气势雄伟,富丽堂皇,布局严整,达到我国建筑史上的艺术高峰。 宫内收藏有大量珍贵文物,堪称国宝。 周口店“北京人”遗址 (1987年,文化遗产) 位于北京房山区周口店西的龙骨山上,是世界上古人类化石与遗迹重要地点 之一,日,我国古生物学者裴文中在“猿人洞”中发现了震惊世界 的猿人头盖骨及人工制造的石器、烧骨、烧石、灰烬等用火痕迹,这是本世纪人 类学研究的一个重大突破。“北京人”距今约50万年,已能直立行走,用手干活 ,代表人类进化史上的“直立人”阶段。1933年在龙骨山发现的“山顶洞人”距 今约2万年,代表人类历史上的“晚期智人”阶段。70年代又发掘出介于北京人 和山顶洞人之间的“早期智人”牙齿,称为“新洞人”,距今约15万年。龙骨山 已成为世界闻名的天然人类史博物馆。 泰山 (1987年,自然与文化双重遗产) 在山东省泰安市城北,主峰玉皇顶海拔1524米,有“旭日东升、晚霞夕照、 黄河金带、云海玉盘”四大奇观。泰山的通天拔地之势,被古人列为“五岳之首 ”、“五岳独尊”,是中国文明的发祥地之一,人类活动的遗迹可追溯到40万年 以前。上至历代帝王封禅祭祀,中至文人墨客即景抒怀,下至黎民百姓禳灾祈福 ,都到泰山来,从而给泰山留下了丰富的人文景观。现存古建筑群20多处,历史 文化遗迹2000多处,还有大量历史名人赞颂泰山的石刻、碑记。主要景点有岱庙 、普照寺、黑龙潭、王母池、斗母宫、中天门、南天门、碧霞祠等。泰山以其悠 久的历史渊源、众多的名胜古迹、非凡的磅礴气势和瑰丽的自然景色著称于世。 长城 (1987年,文化遗产) 是中国体型最大的建筑物,也是世界上古建筑中最伟大的工程之一,被列为 中古世界的七大奇迹之一。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东起山海关,西至 嘉峪关,全长12000里,长城始建于春秋战国时期。当时的诸侯国为了各自的防 御,修建起一段段防卫城墙。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为了阻止北方匈奴的南扰,将 各国的旧城墙连接起来,西起临洮,东至辽东,奠定了万里长城的基础。以后差 不多历代王朝都有修缮或改建,其中修复次数最多、工程规模最大的,要数明代 。现保存最好的即是明代长城,城墙多用砖包砌,雄关壮丽婉蜒曲折。今天的长 城虽失去了军事防御功能,但其雄浑的气魄和科学的建筑却名震中外,其布局之 雄奇坚固、建筑工程之艰巨均为世界所罕见,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三方面的价 值。 秦始皇陵及兵马俑坑 (1987年,文化遗产) 秦始皇陵位于陕西省临潼县城东骊山北麓。这座奴役70万人、建于公元前二 世纪的陵墓占地56.2平方公里。冢高76米,周长2000米。以其规模宏大的封土, 丰富的、价值连城的陪葬品闻名遐迩。堪称世界上规模最宏大、结构最奇特、遗 存最丰富的帝王陵墓。在这座中国第一个皇帝的陵园内,自1974年以来,相继发 现并发掘3个兵马俑坑,共出土原大陶俑7000余件、陶马600余匹、木质战车125 乘,无论是兵是马均同真人真马一般,栩栩如生,还有大量当时实战使用的、制 作精良的各种青铜兵器。它们的出土,轰动了全世界,被誉为“本世纪最壮观的 考古发现”,人称“世界第八大奇迹”。 莫高窟 (1987年,文化遗产) 位于甘肃省境内,距敦煌市城东南25公里处。这是中国规模最大、内容最丰 富的石窟群。莫高窟处于中国西北的荒漠之中。不过,当公元365年,乐樽和尚 在此开凿第一个石窟时,这里却是中西方交流之要冲,古丝绸之路必经之地。其 香火之盛,客商、僧侣之多可以想见。敦煌莫高窟以壁画、泥塑著称。这里的壁 画有4.5万多平方米,其内容除了佛经故事外,还有大量的人类渔猎、耕作、制 陶的生活场景;也描绘了当时的生产交通工具,如车船、农具、织机等;还保留 了大量的亭台楼阁、塔寺店铺、桥梁水榭等古建筑形象。除壁画和泥塑,莫高窟 藏经洞(第17窟)中发现的经文也有着举世闻名的价值,它的存在及发现,使国 内外学者研究敦煌有了丰富的依据,遂形成了专门学科“敦煌学”。敦煌莫高窟 有五座唐宋木结构窟檐建筑,是中国现存建筑中的珍贵标本。 黄山 (1990年,自然与文化双重遗产) 位于安徽省南部黄山市,长江、钱塘江两川之间,素有“震旦国中第一山” 之称。唐代因传说黄帝在此修身练丹得名。它集华山之险峻,泰山之伟壮,衡山 之烟云,庐山之飞瀑,峨眉之清凉于一山。早在明代就有“五岳归来不看山,黄 山归来不看岳”之说。这里山峰劈天摩地,云凝碧汉,气象万千;青松苍郁,刚 毅挺拔,千姿百态;烟云翻飞缥缈,波澜起伏,浩翰似海;巧石星罗棋布,维妙 维肖;温泉终年喷涌,可饮可浴。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堪称“四绝”。景 区内著名风景点有天都峰、莲花峰、玉屏楼、光明顶、始信峰、芙蓉岭、一线天 等。还有飞来石、迎客松等奇石胜景。本世纪20年代,地质学家李四光在黄山发 现第四纪冰川活动痕迹,更为世界所瞩目。 九寨沟 (1992年,自然遗产) 位于四川省西部南坪县,是岷山山脉万山丛中一条纵深40余公里的山沟谷地 ,海拔米,为高山深谷型地貌。因周围有9个藏族村寨而得名。景区 主要由树正、日则、则查洼三个沟组成,以高山湖泊(海子)群和瀑布群为主要 特征,集湖泊、瀑布、滩流、雪峰、森林和藏族风情于一体,沟中地僻人稀,风 景特异,尤以水景彩湖奇绝,沟谷中分布着大大小小114个高山湖泊和17个瀑布 群。由于水中沉积物和水藻等对阳光的反射,使得湖水或呈碧绿,或呈孔雀蓝色 ,栖息着140余种鸟类。九寨沟地处南北植被过渡地带,林木茂盛,林中生活着 大熊猫、金丝猴、白唇鹿等珍稀动物。九寨沟自然、古朴、神奇,故享有“童话 世界”和“人间仙境”的美名。 黄龙 (1992年,自然遗产) 位于四川省松潘县境内,地处青藏高原东部边缘,岷山山脉的雪山脚下。是 一座举世无双的天然公园,宛如一条从雪山腾游而下的黄色巨龙,被誉为“人间 瑶池”、“世界景观”。黄龙风景名胜区由黄龙本部景区和牟尼沟景区二部分组 成。黄龙本部景区有雪山、瀑布、彩池、溶洞、溪滩、林径、栈桥、黄龙寺和各 种珍稀植物、珍贵动物;牟尼沟景区有森林、云海、瀑布、草甸、藏寨、温泉等 。在长8公里宽约300米的黄龙沟谷中,排列着3400多个玲珑秀丽的彩池,形状大 小深浅各具特色,随季节景物及阳光角度的变化,可变幻出红翠橙黛蓝白紫各色 的艳丽色彩,犹如天上西王母的瑶池仙境。建于明代的黄龙寺赋予黄龙一种灵净 气氛,水晶宫般的黄龙洞更使其蒙上一层神秘的色彩。 武陵源 (1992年,自然遗产) 位于湖南省西北部的张家界、桑植、慈利三市县交界处,属武陵山脉。由张 家界、索溪峪和天子山三个景区组成。张家界景区是中国第一个国家森林公园, 有300多个风景点,奇峰连绵、怪石高耸,以黄狮寨和金鞭岩的风光最为著名; 索溪峪有美不胜收的十里画廊,地下龙宫黄龙洞,高峡之中的宝峰湖,陡峭奇峻 的百丈峡等200多个风景点;天子山,登上高高的月亮垭,群峰异石、云海奇观 尽收眼底。张家界以石峰林立而奥,索溪峪以山水辉映而旷,天子山以群峰独揽 而妙,武陵源集奇、险、秀、幽、峻、野于一体,全无人工琢磨之痕迹,堪称美 妙绝伦的天然的动植物王国。景区内森林覆盖率为97%,植物种类多达1000余种 ,国家重点保护动物20种。 承德避暑山庄及周围庙宇 (1994年,文化遗产) 位于河北省承德市区北部,始建于清康熙42年(1703年),完成于乾隆57年 (1792年)。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好的皇家园林和寺庙群。承德山庄又叫 热河行宫,山庄内的殿、堂、楼、阁、亭、台、枋、榭等建筑120余组,大多借 助山形水势建造,风格各异,融中国南北造园艺术为一体,兼具南秀北雄之美。 山庄周围的庙宇,俗称外八庙,集汉、蒙、满、维、藏等多民族建筑艺术之大成 ,雕梁画栋,金碧辉煌,是中国宗教建筑之精萃、雕塑艺术之宝库,它把中国古 典建筑艺术推向了一个全新的高度,是民族文化交融的典范。外八庙犹如颗颗璀 璨的明珠镶嵌在山庄周围,二者交相辉映,形成一个统一、和谐的广阔空间。具 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园林艺术价值和美学价值。 曲阜孔庙孔府孔林 (1994年,文化遗产) 山东省曲阜市是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孔子的故乡。孔庙,是历代帝王祭祀孔 子的地方,自西汉以来,经不断修整、扩建,成为一处规模宏大的古建筑群,各 种建筑物466间,9进院落,门坊53座,庙内藏有历代帝王御赐书迹墨迹,真草隶 书之碑林2000余块。孔府,在孔庙旁边,是孔子世袭“衍圣公”的世代嫡裔子孙 居住的地方,现有楼、堂、厅、轩460余间,院落9进,是中国封建社会最大的一 座贵族庄园,府内藏有“商周十器”及元、明、清以来数以千计的衣冠剑履、袍 笏器皿等珍贵文物。孔林,坐落在曲阜城北门外,是孔子及其后裔的墓地,也是 中国现存规模最大、持续年代最长、保存最为完整的一处宗族墓群,园内有古树 2万余株。 武当山古建筑群 (1994年,文化遗产) 武当山位于湖北省西北部的丹江口市境内,是中国著名的道教圣地和武当 派拳术的发源地。不仅以其险、峻、幽、奇的自然风光闻名于世,而且拥有长达 70公里的古代道教建筑群,构成了“亘古无双胜境,天下第一仙山”的立体画卷 。规模宏大的武当山古建筑群,自唐贞观年间始建五龙祠,经宋、元、明、清历 代增修扩建,特别是明永乐年间的大举扩建,先后达7年之久,从玄岳门到金顶 ,沿途建有33个大型建筑单元,宫观庙宇2万多间,形成了“五里一庵十里宫, 丹墙翠瓦望玲珑”的宏伟规模。现在基本保持着明代的建筑体系。所有的建筑, 其设计布局都同地形完美结合,建造在峰、峦、坡、陀、崖、涧的合适位置上, 成功地体现了“仙山琼阁”的意境。 拉萨布达拉宫-大昭寺-罗布林卡 (1994年,2000年,2001年,文化遗产) 位于西藏拉萨市内的红山上,是中国著名的宫堡式建筑群,藏族建筑艺术 的精华。始建于公元7世纪,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是一座土木石结构的宫堡式 建筑。为历代达赖喇嘛的冬宫,也曾是西藏政教合一统治中心。布达拉宫主体建 筑主要分两大部分:白宫和红宫。白宫是历代达赖喇嘛生活起居和从事政教事务 的地方。红宫是达赖喇嘛的灵塔殿和各类佛殿。红山脚下还有多处附属建筑。宫 内建有达赖喇嘛灵塔8座,藏有大量壁画、唐卡、珠宝、雕塑、古瓷、经卷等珍 贵文物,是一座驰名中外的艺术博物馆和文化宝库。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艺术 价值和科学价值。 大昭寺是佛教教徒向往的朝圣中心,大殿主供文成公主从长安带去的释迦 牟尼金像,配殿供松赞干布、文成公主和尼泊尔尺尊公主像,是西藏最早的木构 建筑。2000年11月,大昭寺作为布达拉宫扩展项目(研究西藏地区古代文明的“ 活化石”)被第24届世界遗产委员会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罗布林卡藏语总称为宝贝园林,建筑以格桑颇章、金色颇章、达登明久颇 章为主体,是西藏人造园林中规模最大、风景最佳的、古迹最多的园林。2001年 , 罗布林卡作为布达拉宫扩展项目被第25届世界遗产委员会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 庐山 (1996年,文化遗产) 位于江西省九江市南。是座千古文化名山,也是我国“世界遗产”中唯一 的文化景观。庐山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门类齐全,分为瀑泉、山石、气象、地 质、人文、别墅、植物、江湖八大类型,自然风光奇险秀丽,人文景观积淀丰厚 。自古命名的山峰有171座,有远古文化遗迹20余处,中古文化遗迹600余处,摩 崖石刻900多处、碑刻300多块,1500多位中国历代名人先后登上庐山,写下4000 多首诗词歌斌。有宋代樵夫发现的三叠泉瀑布,因白居易观赏桃花而得名的花径 ,及庐山植物园等。庐山曾有过中外各教派所建的360多个庙、观、院、堂。现 存有东林寺、西林塔、白鹿洞书院等。其文化遗迹被庐山美丽的风景所环绕。 峨眉山-乐山大佛 (1996年,自然与文化双重遗产) 位于中国四川盆地西南边缘向青藏高原过渡地带,它以雄秀的自然风光, 独特的地质地貌,丰富的动植物资源和悠久的佛教文化而著称于世。峨眉山有世 界上最典型、保存最完好的植被类型,生长着高等植物3200多种,动物2300多种 。同时峨眉山有近2000年的佛教文化史,是中国著名的佛教四大名山之一,现有 寺庙30余座,庙里的造像、法器丰富多彩,许多是稀世珍品,其中大庙飞来殿、 万年寺宋代铜铸普贤像都是国家一级文物。与峨眉山毗邻的乐山大佛,建于公元 8至9世纪,座身高59.96米,为世界最高的弥勒石刻大佛。大佛周围有秦蜀守李 冰开凿的离堆、汉代崖墓群、唐宋佛像、宝塔、寺庙、明清建筑群等,其中有国 家重点文物两处。 丽江古城 (1997年,文化遗产) 坐落于云南省玉龙雪山脚下,古城在山水的环抱中宛似一方“大砚”,故 又名“大研(同砚)镇”。始建于宋末元初,总面积达3.8平方公里。城南是旧 时的土司衙署,周围建有宫苑,在一条东西主轴线上,排列着石牌坊、丹池、大 殿等古建筑;城北为商业区,四条干道辐射四周,临街店铺密布;城东现存文庙 、武庙等。“城依水存,水随城在”是丽江古城最大的特色。黑龙潭水由北向南 蜿蜒而下,至双石桥一分为三再分无数细流,入墙绕户,穿场走院。354座造型 各异的石桥、木桥联结起大街小巷,形成大街傍河、小巷临水、跨水建楼的绮丽 街景。而在古城居住的纳西民族所拥有的悠久传统文化——东巴文化,使这座极 富特色的古城具有更加丰厚的文化内涵。 平遥古城 (1997年,文化遗产) 位于山西省中部。始建于西周时期,距今已有2800多年的历史,是迄今中 国汉民族地区保存完整的一座明清时期的古代县城。它由完整的城墙、街道、店 铺、寺庙、民居组成一座庞大的古建筑群,现存的古城墙是明代扩建时的原状, 高达12米,因其形状而俗称“乌龟城”;城内100多条街巷,保留着原来的历史 形态,街道两旁店铺基本是17至19世纪的建筑;城内有近4000处具鲜明地方风貌 的传统民居和许多颇有价值的历史古建筑;建于北汉年间被列为中国第三位最珍 贵的古木建筑镇国寺;集宋元明清历史彩塑为一体的艺术宝库——双林寺;展现 晋商文化的平遥日升昌票号博物馆等等。对研究中国古代城市变迁、城市建筑和 人居形式有着重要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和科学价值。 苏州古典园林 (1997年,2000年,文化遗产) 是世界造园艺术中东方园林的杰出代表之一。起始于春秋,形成于五代, 成熟于宋代,兴盛于明代。充分体现了中国造园艺术的民族风格,与中国的传统 山水画有异曲同工之妙。在设计构造中,追求崇尚自然的境界,在有限的空间里 ,浓缩了山水花木、亭台楼阁,加之诗文书画,在都市内创造出独特的人与自然 和谐相处的居住环境,形成充满诗情画意的文人写意山水园林,并成为至今保存 完整,历史价值、文化价值、艺术价值和科学价值极高的城市性建筑群,不仅在 中国历史上,而且在世界文明史上也是罕见的。苏州现有大小园林100余座,最 著名的有拙政园、留园、沧浪亭、狮子林、网师园、环秀山庄等古典园林。 2000年11月,第二十四届世界遗产委员会将苏州古典园林扩展项目(包括 沧浪亭、艺圃、耦园、狮子林及退思园)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北京颐和园 (1998年,文化遗产) 地处北京西部,始建于清乾隆年间,是驰名中外的博物馆式古典皇家园林 。颐和园占地290公顷,水面约占四分之三,是一座大型山水园林,万寿山和昆 明湖构成了这座皇家园林的主体框架。园林在自然山水基础上经人工改造,规模 宏大、建筑精美,园内有各种形式的古建筑3000余间,珍贵文物4万余件,各种 古树名木近2000株,全园100余处景观,分为政治活动、生活居住和游览玩乐三 大区域。其中游览玩乐区为颐和园景物的精华所至,占全园总面积的十分之九, 主要有万寿山前建筑群昆明湖、后湖等诸景。其园林造景融合了中国绘画、诗歌 和文学意境,成功地造就出中国皇家园林宏大的气势、辉煌的色彩及其与绿化环 境的充分协调关系。 北京天坛 (1998年,文化遗产) 位于北京市崇文区东南面,是中国保存最完整、规模最大的皇家祭坛。原是 明清两朝皇帝祭天和祈祷丰年的地方,天坛分外坛和内坛,有内外两道围墙,外 坛只有少量的次要建筑,内坛的主要建筑都建在一条南北向的轴线上,北端是半 圆形,南端为方形,以象征“天圆地方”。以宏大高耸而无梁的祈年殿,皇穹宇 及院内回音壁,八卦形式的圜丘坛为核心的祭天建筑,在规划、造景、建筑、艺 术等诸方面极具皇家气派。园内近4000株成林古柏,更是少见的“活文物”。天 坛以凝重的气魄、精巧的结构、深刻的文化内涵体现出中国建筑艺术独特的风格 ,堪称东方传统文化的宝库。它不仅是举世罕见的艺术珍品,而且是人类文明史 上有代表性的文物。 武夷山 (1999年,自然与文化双重遗产) 武夷山遗产区地处中国福建省西北部,为我国迄今为止最大的遗产区。武 夷山遗产区划分为4个保护区,即:西部生物多样性保护区、中部九曲溪生态保 护区、东部自然与文化景观保护区及城村闽越王城遗址保护区等。 大足石刻 (1999年,文化遗产) 位于四川省重庆市大足县,为唐、宋时代摩崖造像的石窟艺术的总称。大 足石刻始创于唐永徽元年(公元650年),石窟造像遍布全县,佛、道、儒三教 造像5万余尊,大足石刻中的北山、宝顶山、南山、石篆山、石门山五处摩崖造 像,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 北山石刻中的“转轮经藏窟”造像秀美、雕刻精细、整体布局和谐协调、 保存完好无损,堪称东方美神之大荟萃;宝顶山石刻,气势磅礴,宛如一卷镌刻 在500多米的崖壁上的连环图画,前后内容连接,雕像无一雷同;南山石刻是中 国道教造像的代表,其中的三清古洞,是最完备而有系统的反映宋代道教神系的 实物资料,是中国宋代雕刻最为精美的石窟;石篆山石刻是典型的佛、道、儒“ 三教”合一造像区,在石窟中罕见;石门山石刻是佛教、道教合一造像区,尤以 道教造像最具特色。 青城山-都江堰 (2000年,文化遗产) 青城山位于四川省成都市灌县。属于道教名山,是中国道教发源地之一。 它背靠岷山,俯临成都平原,自古就以优美的自然景观和众多的人文景观驰誉中 外。青城山现有道教宫观11处,建筑风格具有中国道教文化和川西民俗特色。青 城山自唐宋以来就以“天下幽”闻名于世。夏无酷暑,冬无严寒,空翠欲滴是幽 ;荆溪白石,飞瀑连珠是幽;曲径婉蜒,林木遮天是幽;云雾缭绕,烟波四起是 幽;宫观藏趣,自然天成也是幽。同时,它又具有“雄”、“奇”、“险”的特 色。 都江堰位于四川省成都市灌县城西岷江上游,它是我国古代创建的一项巨 大水利工程,久已闻名中外。都江堰水利工程最主要部分是渠首工程,这是都江 堰灌溉系统中的关键设施。渠首主要由鱼嘴分流堤、宝瓶口引流工程和飞沙堰溢 洪道三大工程组成。都江堰能经久不衰的重要原因,就是渠首位置选址科学,工 程与地形条件配合巧妙,乘势利导,因时制宜,相互制约,相辅相成,具有布局 合理,科学系统的完整性。都江堰的主要景观有伏龙观、二王庙、安澜桥等。 皖南古村落:西递村-宏村 (2000年,文化遗产) 西递村位于安徽省黟县东南部,四面环山。村落所有古建筑均为木质结构 。村落空间变化韵味有致,建筑色调朴素淡雅,体现了皖南古村落人居环境营造 方面的杰出才能和成就,具有很高的历史、艺术、科学价值。西递村源于公元11 世纪,发展鼎盛于14-19世纪。由于历史上较少受到战乱的侵袭,村落原始形态 保存完好,始终保持着历史发展的真实性和完整性。现保存的明、清古民居124 幢,祠堂3幢。 宏村位于安徽省黟县东北部,始建于公元1131年,至今800余年。它背倚黄 山余脉羊栈岭、雷岗山等,地势较高,常常云蒸霞蔚,时而如泼墨重彩,时而如 淡抹写意,恰似山水长卷,融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为一体,被誉为&中国画里的 乡村&。特别是整个村子呈&牛&型结构布局,更是被誉为当今世界历史文化遗产 的一大奇迹。宏村又名弘村,数百户粉墙青瓦、鳞次栉比的古民居群,构成了一 个完美的艺术整体,被誉为“民间故宫”。 龙门石窟 (2000年,文化遗产) 位于河南省洛阳市区南13公里处,史称“伊阙”。隋朝建都洛阳后,宫城 城门面对“伊阙”,此后便有“龙门”之称。龙门石窟分布于伊水两岸长达1公 里的崖壁上,这里有一条伊水,河两岸是香山和龙门山。自北魏至晚唐的四百余 年间,古代匠师在这两座山上凿窟建寺,使这里成了举世闻名的石雕艺术的宝库 。龙门石窟共有97000余尊佛像,1300多个石窟,题记和碑刻3600余品,佛塔40 多座。奉先寺是龙门石窟中最大的一个窟,长宽各30余米。奉先寺的不平凡,在 于中间那尊巨大的卢舍那雕像。据佛经说,卢舍那意即光明遍照。这尊佛像,丰 颐秀目,嘴角微翘,呈微笑状,头部稍低,略作俯视态,宛若一位睿智而慈祥的 中年妇女,令人敬而不惧。 明清皇家陵寝 (2000年,文化遗产) 明显陵位于湖北省钟祥市,是明世宗嘉靖皇帝的父亲恭睿皇帝和母亲章圣 皇太后的合葬墓,始建于明正德十四年(1519),圆陵墓面积1.83平方公里,是 我国中南地区唯一的一座明代帝王陵墓,是我国明代帝陵中最大的单体陵墓。其 “一陵两冢”的陵寝结构,为历代帝王陵墓中绝无仅有。 清东陵位于河北省遵化市,它是清王朝帝王的主要陵寝之一,也是我国最 大的古建筑群。陵园大小建筑580座。葬有顺治、康熙、乾隆、咸丰和同治五个 清朝皇帝。清东陵的建筑布局,除昭西陵、惠陵单成体系外,其它各陵均以顺治 孝陵为主。清东陵堪称是清朝遗留的中国文化瑰宝。 清西陵位于河北省易县,占地约100平方公里,是清王朝帝王的主要陵寝 之一。陵内埋葬着雍正、嘉庆、道光、光绪4位皇帝及他们的后妃、王爷、公主 、阿哥等76人。共有陵寝14座,还有配属建筑行宫、永福寺。这里风景秀丽,环 境幽雅,规模宏大,体系完整,是一处典型的清代古建筑群。 云岗石窟 (2001年,文化遗产) 在山西大同市西16公里武周山南麓,一个琉璃飞金、朱墙抹红的崭新云岗 藏在万绿丛中,这就是“世界的艺术高峰之一”的云岗石窟。石窟依山而凿,东 西绵延约1公里,共有大小石窟53个,佛雕51000多尊。云冈石窟始建于公元460 年,由当时的佛教高僧昙曜奉旨开凿。整个石窟分为东、中、西三部分,石窟内 的佛龛,像蜂窝密布,大、中、小窟疏密有致地嵌贴在云冈半腰。东部的石窟多 以造塔为主,故又称塔洞;中部石窟每个都分前后两室,主佛居中,洞壁及洞顶 布满浮雕;西部石窟以中小窟和补刻的小龛为最多,修建的时代略晚,大多是北 魏迁都洛阳后的作品。整座石窟气魄宏大,外观庄严,雕工细腻,主题突出。石 窟雕塑的各种宗教人物形象神态各异。在雕造技法上,继承和发展了我国秦汉时 期艺术的优良传统,又吸收了犍陀罗艺术的有益成分,创建出云冈独特的艺术风 格。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提供 刘红 王玛丽 张雅军编辑) 相关链接: 我国世界遗产预备(部分)名单 云居寺塔及石经(北京房山) 北京古观象台(北京建国门) 卢沟桥(北京丰台) 北海公园(北京西城区) 安济桥(河北赵县) 开元寺塔(河北定州) 独乐寺(天津蓟县) 佛光寺(山西五台县) 牛河梁遗址(辽宁朝阳市) 佛宫寺释迦塔 (山西应县,即“木塔”) 丁村民宅(山西襄汾县) 元上都遗址 (内蒙古锡林郭勒盟正蓝旗闪电河) 铜录山古铜矿遗址 (湖北省黄石市大冶县) 永乐宫(山西芮县) 西安碑林西安古城墙、汉长安古城遗址(西安) 汉大明宫遗址(西安) 殷墟(河南安阳) 神农架自然保护区丝绸之路 (中国部分) 杭州西湖良渚遗址 (浙江余杭) 路南石林(云南路南) 程阳永济桥 (广西三江,即风雨桥) 江南水乡城镇(苏州周庄、同里) 桂林漓江(广西) 客家土楼(福建) 我国28处世界遗产简介 从1987年至2001年,中国共有28处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历史城市和国家 级风景名胜区和历史名城,先后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其中文化遗产21处,自然遗产3处,双重遗产4处。 北京故宫 (1987年,文化遗产) 是世界上现存最大最完整的帝王宫殿群。旧称紫禁城,为明清两代的皇宫, 24代皇帝在此统治达500年。始建于明永乐4年(1406年),占地72万多平方米, 有屋宇9000余间,宫墙长约3千米,四角矗立风格绮丽的角楼,墙外有宽52米的 护城河环绕,形成一个森严壁垒的城堡。内分外朝、内廷。外朝主要由太和殿、 中和殿、保和殿及两翼配殿组成,是皇帝登极、庆典、发号施令,以及阅览奏章 、演习礼仪和科举殿试等重要活动的场所。内廷主要有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 及御花园、东六宫、西六宫等,是帝王后妃居住、玩乐、奉神的庭院。故宫建筑 多为木结构,气势雄伟,富丽堂皇,布局严整,达到我国建筑史上的艺术高峰。 宫内收藏有大量珍贵文物,堪称国宝。 周口店“北京人”遗址 (1987年,文化遗产) 位于北京房山区周口店西的龙骨山上,是世界上古人类化石与遗迹重要地点 之一,日,我国古生物学者裴文中在“猿人洞”中发现了震惊世界 的猿人头盖骨及人工制造的石器、烧骨、烧石、灰烬等用火痕迹,这是本世纪人 类学研究的一个重大突破。“北京人”距今约50万年,已能直立行走,用手干活 ,代表人类进化史上的“直立人”阶段。1933年在龙骨山发现的“山顶洞人”距 今约2万年,代表人类历史上的“晚期智人”阶段。70年代又发掘出介于北京人 和山顶洞人之间的“早期智人”牙齿,称为“新洞人”,距今约15万年。龙骨山 已成为世界闻名的天然人类史博物馆。 泰山 (1987年,自然与文化双重遗产) 在山东省泰安市城北,主峰玉皇顶海拔1524米,有“旭日东升、晚霞夕照、 黄河金带、云海玉盘”四大奇观。泰山的通天拔地之势,被古人列为“五岳之首 ”、“五岳独尊”,是中国文明的发祥地之一,人类活动的遗迹可追溯到40万年 以前。上至历代帝王封禅祭祀,中至文人墨客即景抒怀,下至黎民百姓禳灾祈福 ,都到泰山来,从而给泰山留下了丰富的人文景观。现存古建筑群20多处,历史 文化遗迹2000多处,还有大量历史名人赞颂泰山的石刻、碑记。主要景点有岱庙 、普照寺、黑龙潭、王母池、斗母宫、中天门、南天门、碧霞祠等。泰山以其悠 久的历史渊源、众多的名胜古迹、非凡的磅礴气势和瑰丽的自然景色著称于世。 长城 (1987年,文化遗产) 是中国体型最大的建筑物,也是世界上古建筑中最伟大的工程之一,被列为 中古世界的七大奇迹之一。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东起山海关,西至 嘉峪关,全长12000里,长城始建于春秋战国时期。当时的诸侯国为了各自的防 御,修建起一段段防卫城墙。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为了阻止北方匈奴的南扰,将 各国的旧城墙连接起来,西起临洮,东至辽东,奠定了万里长城的基础。以后差 不多历代王朝都有修缮或改建,其中修复次数最多、工程规模最大的,要数明代 。现保存最好的即是明代长城,城墙多用砖包砌,雄关壮丽婉蜒曲折。今天的长 城虽失去了军事防御功能,但其雄浑的气魄和科学的建筑却名震中外,其布局之 雄奇坚固、建筑工程之艰巨均为世界所罕见,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三方面的价 值。 秦始皇陵及兵马俑坑 (1987年,文化遗产) 秦始皇陵位于陕西省临潼县城东骊山北麓。这座奴役70万人、建于公元前二 世纪的陵墓占地56.2平方公里。冢高76米,周长2000米。以其规模宏大的封土, 丰富的、价值连城的陪葬品闻名遐迩。堪称世界上规模最宏大、结构最奇特、遗 存最丰富的帝王陵墓。在这座中国第一个皇帝的陵园内,自1974年以来,相继发 现并发掘3个兵马俑坑,共出土原大陶俑7000余件、陶马600余匹、木质战车125 乘,无论是兵是马均同真人真马一般,栩栩如生,还有大量当时实战使用的、制 作精良的各种青铜兵器。它们的出土,轰动了全世界,被誉为“本世纪最壮观的 考古发现”,人称“世界第八大奇迹”。 莫高窟 (1987年,文化遗产) 位于甘肃省境内,距敦煌市城东南25公里处。这是中国规模最大、内容最丰 富的石窟群。莫高窟处于中国西北的荒漠之中。不过,当公元365年,乐樽和尚 在此开凿第一个石窟时,这里却是中西方交流之要冲,古丝绸之路必经之地。其 香火之盛,客商、僧侣之多可以想见。敦煌莫高窟以壁画、泥塑著称。这里的壁 画有4.5万多平方米,其内容除了佛经故事外,还有大量的人类渔猎、耕作、制 陶的生活场景;也描绘了当时的生产交通工具,如车船、农具、织机等;还保留 了大量的亭台楼阁、塔寺店铺、桥梁水榭等古建筑形象。除壁画和泥塑,莫高窟 藏经洞(第17窟)中发现的经文也有着举世闻名的价值,它的存在及发现,使国 内外学者研究敦煌有了丰富的依据,遂形成了专门学科“敦煌学”。敦煌莫高窟 有五座唐宋木结构窟檐建筑,是中国现存建筑中的珍贵标本。 黄山 (1990年,自然与文化双重遗产) 位于安徽省南部黄山市,长江、钱塘江两川之间,素有“震旦国中第一山” 之称。唐代因传说黄帝在此修身练丹得名。它集华山之险峻,泰山之伟壮,衡山 之烟云,庐山之飞瀑,峨眉之清凉于一山。早在明代就有“五岳归来不看山,黄 山归来不看岳”之说。这里山峰劈天摩地,云凝碧汉,气象万千;青松苍郁,刚 毅挺拔,千姿百态;烟云翻飞缥缈,波澜起伏,浩翰似海;巧石星罗棋布,维妙 维肖;温泉终年喷涌,可饮可浴。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堪称“四绝”。景 区内著名风景点有天都峰、莲花峰、玉屏楼、光明顶、始信峰、芙蓉岭、一线天 等。还有飞来石、迎客松等奇石胜景。本世纪20年代,地质学家李四光在黄山发 现第四纪冰川活动痕迹,更为世界所瞩目。 九寨沟 (1992年,自然遗产) 位于四川省西部南坪县,是岷山山脉万山丛中一条纵深40余公里的山沟谷地 ,海拔米,为高山深谷型地貌。因周围有9个藏族村寨而得名。景区 主要由树正、日则、则查洼三个沟组成,以高山湖泊(海子)群和瀑布群为主要 特征,集湖泊、瀑布、滩流、雪峰、森林和藏族风情于一体,沟中地僻人稀,风 景特异,尤以水景彩湖奇绝,沟谷中分布着大大小小114个高山湖泊和17个瀑布 群。由于水中沉积物和水藻等对阳光的反射,使得湖水或呈碧绿,或呈孔雀蓝色 ,栖息着140余种鸟类。九寨沟地处南北植被过渡地带,林木茂盛,林中生活着 大熊猫、金丝猴、白唇鹿等珍稀动物。九寨沟自然、古朴、神奇,故享有“童话 世界”和“人间仙境”的美名。 黄龙 (1992年,自然遗产) 位于四川省松潘县境内,地处青藏高原东部边缘,岷山山脉的雪山脚下。是 一座举世无双的天然公园,宛如一条从雪山腾游而下的黄色巨龙,被誉为“人间 瑶池”、“世界景观”。黄龙风景名胜区由黄龙本部景区和牟尼沟景区二部分组 成。黄龙本部景区有雪山、瀑布、彩池、溶洞、溪滩、林径、栈桥、黄龙寺和各 种珍稀植物、珍贵动物;牟尼沟景区有森林、云海、瀑布、草甸、藏寨、温泉等 。在长8公里宽约300米的黄龙沟谷中,排列着3400多个玲珑秀丽的彩池,形状大 小深浅各具特色,随季节景物及阳光角度的变化,可变幻出红翠橙黛蓝白紫各色 的艳丽色彩,犹如天上西王母的瑶池仙境。建于明代的黄龙寺赋予黄龙一种灵净 气氛,水晶宫般的黄龙洞更使其蒙上一层神秘的色彩。 武陵源 (1992年,自然遗产) 位于湖南省西北部的张家界、桑植、慈利三市县交界处,属武陵山脉。由张 家界、索溪峪和天子山三个景区组成。张家界景区是中国第一个国家森林公园, 有300多个风景点,奇峰连绵、怪石高耸,以黄狮寨和金鞭岩的风光最为著名; 索溪峪有美不胜收的十里画廊,地下龙宫黄龙洞,高峡之中的宝峰湖,陡峭奇峻 的百丈峡等200多个风景点;天子山,登上高高的月亮垭,群峰异石、云海奇观 尽收眼底。张家界以石峰林立而奥,索溪峪以山水辉映而旷,天子山以群峰独揽 而妙,武陵源集奇、险、秀、幽、峻、野于一体,全无人工琢磨之痕迹,堪称美 妙绝伦的天然的动植物王国。景区内森林覆盖率为97%,植物种类多达1000余种 ,国家重点保护动物20种。 承德避暑山庄及周围庙宇 (1994年,文化遗产) 位于河北省承德市区北部,始建于清康熙42年(1703年),完成于乾隆57年 (1792年)。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好的皇家园林和寺庙群。承德山庄又叫 热河行宫,山庄内的殿、堂、楼、阁、亭、台、枋、榭等建筑120余组,大多借 助山形水势建造,风格各异,融中国南北造园艺术为一体,兼具南秀北雄之美。 山庄周围的庙宇,俗称外八庙,集汉、蒙、满、维、藏等多民族建筑艺术之大成 ,雕梁画栋,金碧辉煌,是中国宗教建筑之精萃、雕塑艺术之宝库,它把中国古 典建筑艺术推向了一个全新的高度,是民族文化交融的典范。外八庙犹如颗颗璀 璨的明珠镶嵌在山庄周围,二者交相辉映,形成一个统一、和谐的广阔空间。具 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园林艺术价值和美学价值。 曲阜孔庙孔府孔林 (1994年,文化遗产) 山东省曲阜市是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孔子的故乡。孔庙,是历代帝王祭祀孔 子的地方,自西汉以来,经不断修整、扩建,成为一处规模宏大的古建筑群,各 种建筑物466间,9进院落,门坊53座,庙内藏有历代帝王御赐书迹墨迹,真草隶 书之碑林2000余块。孔府,在孔庙旁边,是孔子世袭“衍圣公”的世代嫡裔子孙 居住的地方,现有楼、堂、厅、轩460余间,院落9进,是中国封建社会最大的一 座贵族庄园,府内藏有“商周十器”及元、明、清以来数以千计的衣冠剑履、袍 笏器皿等珍贵文物。孔林,坐落在曲阜城北门外,是孔子及其后裔的墓地,也是 中国现存规模最大、持续年代最长、保存最为完整的一处宗族墓群,园内有古树 2万余株。 武当山古建筑群 (1994年,文化遗产) 武当山位于湖北省西北部的丹江口市境内,是中国著名的道教圣地和武当 派拳术的发源地。不仅以其险、峻、幽、奇的自然风光闻名于世,而且拥有长达 70公里的古代道教建筑群,构成了“亘古无双胜境,天下第一仙山”的立体画卷 。规模宏大的武当山古建筑群,自唐贞观年间始建五龙祠,经宋、元、明、清历 代增修扩建,特别是明永乐年间的大举扩建,先后达7年之久,从玄岳门到金顶 ,沿途建有33个大型建筑单元,宫观庙宇2万多间,形成了“五里一庵十里宫, 丹墙翠瓦望玲珑”的宏伟规模。现在基本保持着明代的建筑体系。所有的建筑, 其设计布局都同地形完美结合,建造在峰、峦、坡、陀、崖、涧的合适位置上, 成功地体现了“仙山琼阁”的意境。 拉萨布达拉宫-大昭寺-罗布林卡 (1994年,2000年,2001年,文化遗产) 位于西藏拉萨市内的红山上,是中国著名的宫堡式建筑群,藏族建筑艺术 的精华。始建于公元7世纪,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是一座土木石结构的宫堡式 建筑。为历代达赖喇嘛的冬宫,也曾是西藏政教合一统治中心。布达拉宫主体建 筑主要分两大部分:白宫和红宫。白宫是历代达赖喇嘛生活起居和从事政教事务 的地方。红宫是达赖喇嘛的灵塔殿和各类佛殿。红山脚下还有多处附属建筑。宫 内建有达赖喇嘛灵塔8座,藏有大量壁画、唐卡、珠宝、雕塑、古瓷、经卷等珍 贵文物,是一座驰名中外的艺术博物馆和文化宝库。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艺术 价值和科学价值。 大昭寺是佛教教徒向往的朝圣中心,大殿主供文成公主从长安带去的释迦 牟尼金像,配殿供松赞干布、文成公主和尼泊尔尺尊公主像,是西藏最早的木构 建筑。2000年11月,大昭寺作为布达拉宫扩展项目(研究西藏地区古代文明的“ 活化石”)被第24届世界遗产委员会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罗布林卡藏语总称为宝贝园林,建筑以格桑颇章、金色颇章、达登明久颇 章为主体,是西藏人造园林中规模最大、风景最佳的、古迹最多的园林。2001年 , 罗布林卡作为布达拉宫扩展项目被第25届世界遗产委员会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 庐山 (1996年,文化遗产) 位于江西省九江市南。是座千古文化名山,也是我国“世界遗产”中唯一 的文化景观。庐山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门类齐全,分为瀑泉、山石、气象、地 质、人文、别墅、植物、江湖八大类型,自然风光奇险秀丽,人文景观积淀丰厚 。自古命名的山峰有171座,有远古文化遗迹20余处,中古文化遗迹600余处,摩 崖石刻900多处、碑刻300多块,1500多位中国历代名人先后登上庐山,写下4000 多首诗词歌斌。有宋代樵夫发现的三叠泉瀑布,因白居易观赏桃花而得名的花径 ,及庐山植物园等。庐山曾有过中外各教派所建的360多个庙、观、院、堂。现 存有东林寺、西林塔、白鹿洞书院等。其文化遗迹被庐山美丽的风景所环绕。 峨眉山-乐山大佛 (1996年,自然与文化双重遗产) 位于中国四川盆地西南边缘向青藏高原过渡地带,它以雄秀的自然风光, 独特的地质地貌,丰富的动植物资源和悠久的佛教文化而著称于世。峨眉山有世 界上最典型、保存最完好的植被类型,生长着高等植物3200多种,动物2300多种 。同时峨眉山有近2000年的佛教文化史,是中国著名的佛教四大名山之一,现有 寺庙30余座,庙里的造像、法器丰富多彩,许多是稀世珍品,其中大庙飞来殿、 万年寺宋代铜铸普贤像都是国家一级文物。与峨眉山毗邻的乐山大佛,建于公元 8至9世纪,座身高59.96米,为世界最高的弥勒石刻大佛。大佛周围有秦蜀守李 冰开凿的离堆、汉代崖墓群、唐宋佛像、宝塔、寺庙、明清建筑群等,其中有国 家重点文物两处。 丽江古城 (1997年,文化遗产) 坐落于云南省玉龙雪山脚下,古城在山水的环抱中宛似一方“大砚”,故 又名“大研(同砚)镇”。始建于宋末元初,总面积达3.8平方公里。城南是旧 时的土司衙署,周围建有宫苑,在一条东西主轴线上,排列着石牌坊、丹池、大 殿等古建筑;城北为商业区,四条干道辐射四周,临街店铺密布;城东现存文庙 、武庙等。“城依水存,水随城在”是丽江古城最大的特色。黑龙潭水由北向南 蜿蜒而下,至双石桥一分为三再分无数细流,入墙绕户,穿场走院。354座造型 各异的石桥、木桥联结起大街小巷,形成大街傍河、小巷临水、跨水建楼的绮丽 街景。而在古城居住的纳西民族所拥有的悠久传统文化——东巴文化,使这座极 富特色的古城具有更加丰厚的文化内涵。 平遥古城 (1997年,文化遗产) 位于山西省中部。始建于西周时期,距今已有2800多年的历史,是迄今中 国汉民族地区保存完整的一座明清时期的古代县城。它由完整的城墙、街道、店 铺、寺庙、民居组成一座庞大的古建筑群,现存的古城墙是明代扩建时的原状, 高达12米,因其形状而俗称“乌龟城”;城内100多条街巷,保留着原来的历史 形态,街道两旁店铺基本是17至19世纪的建筑;城内有近4000处具鲜明地方风貌 的传统民居和许多颇有价值的历史古建筑;建于北汉年间被列为中国第三位最珍 贵的古木建筑镇国寺;集宋元明清历史彩塑为一体的艺术宝库——双林寺;展现 晋商文化的平遥日升昌票号博物馆等等。对研究中国古代城市变迁、城市建筑和 人居形式有着重要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和科学价值。 苏州古典园林 (1997年,2000年,文化遗产) 是世界造园艺术中东方园林的杰出代表之一。起始于春秋,形成于五代, 成熟于宋代,兴盛于明代。充分体现了中国造园艺术的民族风格,与中国的传统 山水画有异曲同工之妙。在设计构造中,追求崇尚自然的境界,在有限的空间里 ,浓缩了山水花木、亭台楼阁,加之诗文书画,在都市内创造出独特的人与自然 和谐相处的居住环境,形成充满诗情画意的文人写意山水园林,并成为至今保存 完整,历史价值、文化价值、艺术价值和科学价值极高的城市性建筑群,不仅在 中国历史上,而且在世界文明史上也是罕见的。苏州现有大小园林100余座,最 著名的有拙政园、留园、沧浪亭、狮子林、网师园、环秀山庄等古典园林。 2000年11月,第二十四届世界遗产委员会将苏州古典园林扩展项目(包括 沧浪亭、艺圃、耦园、狮子林及退思园)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北京颐和园 (1998年,文化遗产) 地处北京西部,始建于清乾隆年间,是驰名中外的博物馆式古典皇家园林 。颐和园占地290公顷,水面约占四分之三,是一座大型山水园林,万寿山和昆 明湖构成了这座皇家园林的主体框架。园林在自然山水基础上经人工改造,规模 宏大、建筑精美,园内有各种形式的古建筑3000余间,珍贵文物4万余件,各种 古树名木近2000株,全园100余处景观,分为政治活动、生活居住和游览玩乐三 大区域。其中游览玩乐区为颐和园景物的精华所至,占全园总面积的十分之九, 主要有万寿山前建筑群昆明湖、后湖等诸景。其园林造景融合了中国绘画、诗歌 和文学意境,成功地造就出中国皇家园林宏大的气势、辉煌的色彩及其与绿化环 境的充分协调关系。 北京天坛 (1998年,文化遗产) 位于北京市崇文区东南面,是中国保存最完整、规模最大的皇家祭坛。原是 明清两朝皇帝祭天和祈祷丰年的地方,天坛分外坛和内坛,有内外两道围墙,外 坛只有少量的次要建筑,内坛的主要建筑都建在一条南北向的轴线上,北端是半 圆形,南端为方形,以象征“天圆地方”。以宏大高耸而无梁的祈年殿,皇穹宇 及院内回音壁,八卦形式的圜丘坛为核心的祭天建筑,在规划、造景、建筑、艺 术等诸方面极具皇家气派。园内近4000株成林古柏,更是少见的“活文物”。天 坛以凝重的气魄、精巧的结构、深刻的文化内涵体现出中国建筑艺术独特的风格 ,堪称东方传统文化的宝库。它不仅是举世罕见的艺术珍品,而且是人类文明史 上有代表性的文物。 武夷山 (1999年,自然与文化双重遗产) 武夷山遗产区地处中国福建省西北部,为我国迄今为止最大的遗产区。武 夷山遗产区划分为4个保护区,即:西部生物多样性保护区、中部九曲溪生态保 护区、东部自然与文化景观保护区及城村闽越王城遗址保护区等。 大足石刻 (1999年,文化遗产) 位于四川省重庆市大足县,为唐、宋时代摩崖造像的石窟艺术的总称。大 足石刻始创于唐永徽元年(公元650年),石窟造像遍布全县,佛、道、儒三教 造像5万余尊,大足石刻中的北山、宝顶山、南山、石篆山、石门山五处摩崖造 像,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 北山石刻中的“转轮经藏窟”造像秀美、雕刻精细、整体布局和谐协调、 保存完好无损,堪称东方美神之大荟萃;宝顶山石刻,气势磅礴,宛如一卷镌刻 在500多米的崖壁上的连环图画,前后内容连接,雕像无一雷同;南山石刻是中 国道教造像的代表,其中的三清古洞,是最完备而有系统的反映宋代道教神系的 实物资料,是中国宋代雕刻最为精美的石窟;石篆山石刻是典型的佛、道、儒“ 三教”合一造像区,在石窟中罕见;石门山石刻是佛教、道教合一造像区,尤以 道教造像最具特色。 青城山-都江堰 (2000年,文化遗产) 青城山位于四川省成都市灌县。属于道教名山,是中国道教发源地之一。 它背靠岷山,俯临成都平原,自古就以优美的自然景观和众多的人文景观驰誉中 外。青城山现有道教宫观11处,建筑风格具有中国道教文化和川西民俗特色。青 城山自唐宋以来就以“天下幽”闻名于世。夏无酷暑,冬无严寒,空翠欲滴是幽 ;荆溪白石,飞瀑连珠是幽;曲径婉蜒,林木遮天是幽;云雾缭绕,烟波四起是 幽;宫观藏趣,自然天成也是幽。同时,它又具有“雄”、“奇”、“险”的特 色。 都江堰位于四川省成都市灌县城西岷江上游,它是我国古代创建的一项巨 大水利工程,久已闻名中外。都江堰水利工程最主要部分是渠首工程,这是都江 堰灌溉系统中的关键设施。渠首主要由鱼嘴分流堤、宝瓶口引流工程和飞沙堰溢 洪道三大工程组成。都江堰能经久不衰的重要原因,就是渠首位置选址科学,工 程与地形条件配合巧妙,乘势利导,因时制宜,相互制约,相辅相成,具有布局 合理,科学系统的完整性。都江堰的主要景观有伏龙观、二王庙、安澜桥等。 皖南古村落:西递村-宏村 (2000年,文化遗产) 西递村位于安徽省黟县东南部,四面环山。村落所有古建筑均为木质结构 。村落空间变化韵味有致,建筑色调朴素淡雅,体现了皖南古村落人居环境营造 方面的杰出才能和成就,具有很高的历史、艺术、科学价值。西递村源于公元11 世纪,发展鼎盛于14-19世纪。由于历史上较少受到战乱的侵袭,村落原始形态 保存完好,始终保持着历史发展的真实性和完整性。现保存的明、清古民居124 幢,祠堂3幢。 宏村位于安徽省黟县东北部,始建于公元1131年,至今800余年。它背倚黄 山余脉羊栈岭、雷岗山等,地势较高,常常云蒸霞蔚,时而如泼墨重彩,时而如 淡抹写意,恰似山水长卷,融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为一体,被誉为&中国画里的 乡村&。特别是整个村子呈&牛&型结构布局,更是被誉为当今世界历史文化遗产 的一大奇迹。宏村又名弘村,数百户粉墙青瓦、鳞次栉比的古民居群,构成了一 个完美的艺术整体,被誉为“民间故宫”。 龙门石窟 (2000年,文化遗产) 位于河南省洛阳市区南13公里处,史称“伊阙”。隋朝建都洛阳后,宫城 城门面对“伊阙”,此后便有“龙门”之称。龙门石窟分布于伊水两岸长达1公 里的崖壁上,这里有一条伊水,河两岸是香山和龙门山。自北魏至晚唐的四百余 年间,古代匠师在这两座山上凿窟建寺,使这里成了举世闻名的石雕艺术的宝库 。龙门石窟共有97000余尊佛像,1300多个石窟,题记和碑刻3600余品,佛塔40 多座。奉先寺是龙门石窟中最大的一个窟,长宽各30余米。奉先寺的不平凡,在 于中间那尊巨大的卢舍那雕像。据佛经说,卢舍那意即光明遍照。这尊佛像,丰 颐秀目,嘴角微翘,呈微笑状,头部稍低,略作俯视态,宛若一位睿智而慈祥的 中年妇女,令人敬而不惧。 明清皇家陵寝 (2000年,文化遗产) 明显陵位于湖北省钟祥市,是明世宗嘉靖皇帝的父亲恭睿皇帝和母亲章圣 皇太后的合葬墓,始建于明正德十四年(1519),圆陵墓面积1.83平方公里,是 我国中南地区唯一的一座明代帝王陵墓,是我国明代帝陵中最大的单体陵墓。其 “一陵两冢”的陵寝结构,为历代帝王陵墓中绝无仅有。 清东陵位于河北省遵化市,它是清王朝帝王的主要陵寝之一,也是我国最 大的古建筑群。陵园大小建筑580座。葬有顺治、康熙、乾隆、咸丰和同治五个 清朝皇帝。清东陵的建筑布局,除昭西陵、惠陵单成体系外,其它各陵均以顺治 孝陵为主。清东陵堪称是清朝遗留的中国文化瑰宝。 清西陵位于河北省易县,占地约100平方公里,是清王朝帝王的主要陵寝 之一。陵内埋葬着雍正、嘉庆、道光、光绪4位皇帝及他们的后妃、王爷、公主 、阿哥等76人。共有陵寝14座,还有配属建筑行宫、永福寺。这里风景秀丽,环 境幽雅,规模宏大,体系完整,是一处典型的清代古建筑群。 云岗石窟 (2001年,文化遗产) 在山西大同市西16公里武周山南麓,一个琉璃飞金、朱墙抹红的崭新云岗 藏在万绿丛中,这就是“世界的艺术高峰之一”的云岗石窟。石窟依山而凿,东 西绵延约1公里,共有大小石窟53个,佛雕51000多尊。云冈石窟始建于公元460 年,由当时的佛教高僧昙曜奉旨开凿。整个石窟分为东、中、西三部分,石窟内 的佛龛,像蜂窝密布,大、中、小窟疏密有致地嵌贴在云冈半腰。东部的石窟多 以造塔为主,故又称塔洞;中部石窟每个都分前后两室,主佛居中,洞壁及洞顶 布满浮雕;西部石窟以中小窟和补刻的小龛为最多,修建的时代略晚,大多是北 魏迁都洛阳后的作品。整座石窟气魄宏大,外观庄严,雕工细腻,主题突出。石 窟雕塑的各种宗教人物形象神态各异。在雕造技法上,继承和发展了我国秦汉时 期艺术的优良传统,又吸收了犍陀罗艺术的有益成分,创建出云冈独特的艺术风 格。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提供 刘红 王玛丽 张雅军编辑) 相关链接: 我国世界遗产预备(部分)名单 云居寺塔及石经(北京房山) 北京古观象台(北京建国门) 卢沟桥(北京丰台) 北海公园(北京西城区) 安济桥(河北赵县) 开元寺塔(河北定州) 独乐寺(天津蓟县) 佛光寺(山西五台县) 牛河梁遗址(辽宁朝阳市) 佛宫寺释迦塔 (山西应县,即“木塔”) 丁村民宅(山西襄汾县) 元上都遗址 (内蒙古锡林郭勒盟正蓝旗闪电河) 铜录山古铜矿遗址 (湖北省黄石市大冶县) 永乐宫(山西芮县) 西安碑林西安古城墙、汉长安古城遗址(西安) 汉大明宫遗址(西安) 殷墟(河南安阳) 神农架自然保护区丝绸之路 (中国部分) 杭州西湖良渚遗址 (浙江余杭) 路南石林(云南路南) 程阳永济桥 (广西三江,即风雨桥) 江南水乡城镇(苏州周庄、同里) 桂林漓江(广西) 客家土楼(福建)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冒险岛飞花院在哪里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