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安格斯肉牛说人工取火的进步超过了蒸汽机

资源篮中还没有资源,赶紧挑选吧!
江苏省盐城市建湖县学年七年级(上)期中历史试卷(解析版)
扫一扫手机阅读更方便
预览已结束,查看全部内容需要下载哦~
扫码支付,立即下载或
学年江苏省盐城市建湖县七年级(上)期中历史试卷
一、选择题(本项共25题,每题2分,50分.每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正确)
1.恩格斯曾说过:“就世界性的解放而言,人工取火的进步超过了蒸汽机.”下列我国古人类中,最早取得这种进步的是(  )
A.元谋人 B.北京人 C.山顶洞人 D.半坡人
2.考古是研究历史的重要方法之一,下列考古发现的遗迹、实物适合研究我国原始农耕居民生产状况的是(  )
元谋人牙齿化石 B.
河姆渡出土的骨耜
商朝虎耳鼎 D.
汉代牛耕画像石
3.“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禽兽虫蛇.有圣人作,构木为巢以避群害,而民说(悦)之,使王天下…”下列原始居民生活状况能与该材料相互印证的是(  )
A.元谋人 B.北京人 C.山顶洞人 D.河姆渡人
4.粟脱壳后的粮食因其粒小,故称小米,而小米粥是人们常吃的食品.下列古人类中最早有可能享受到这种食物的是(  )
A.北京人 B.山顶洞人 C.半坡居民 D.河姆渡居民
5.“通大川,决壅塞,凿龙门…疏三江五湖,注之东海,以利黔首. [来自e网通客户端]
审核人:初历陈晓东
扫一扫手机阅读更方便Access denied |
used Cloudflare to restrict access
Please enable cookies.
What happened?
The owner of this website () has banned your access based on your browser's signature (3ad277f-ua98).《中国境内的早期人类》
金银中学七年级历史学科导学案设计第1课 中国境内的早期人类执笔: 审核: 时间:学习目标1、记住元谋人、北京人和山顶洞人生活的时代和地点; 2、了解北京人和山顶洞人的生产和生活状况;3、知道劳动在人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的作用;1、读一读(1)历史是人类过去的知识;(2)历史是一面镜子,也是一本深刻的教课书;(3)忘记历史就等于背叛 2、想一想(1)我们人类的祖先,究竟是从哪里来的呢? 【情景创设】女娲是中国上古神话中的创世女神。传说女娲用泥土仿照自己创造了人,创造了人类社会。又替人类建立了婚姻制度,使青年男女相互婚配,繁衍后代,因此被传为婚姻女神。她慈祥地创造了我们,又勇敢地照顾我们免受天灾。是被民间广泛而又长久崇拜的创世神和始祖神。女娲造人(或西方的上帝造人)的神话传说反映了远古时代先民对“我们从哪里来”的臆想。经过近代科学家的探索,我们已经认识到人类真正的起源: 齐读课前导语(2)组内交流、检查、质疑; (3)全班展示、解疑【新课解读】(一)祖国境内早期人类的生活地域1、观察教材第3页地图,在地图上找到和圈划、并在右图上填写“祖国境内早期人类的三处代表遗址”2、根据观察、结合教材第3页首段阅读材料: (1)回答:祖国境内早期人类主要生活在 流域(2)思考: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3)结论:这种情况说明了什么? (二)北京人和山顶洞人的体质特征、生产和生活情况1、细读教材3-5页正文,观察右图,阅读材料:材料:“在北京人居住的洞穴里,保存了几处较厚的灰烬堆,埋着烧裂的石头和兽骨,,,,” 回答:(1)图1、图2分别是哪种原始人类的头部复原图?图1中的原始人与图2的相比,有什么不同?按照现代的审美观点,你认为那种人需要做整容手术?(2)图3、图4分别是哪种原始人类制造使用的工具?哪一种原始人类的工具有了进步?(3)上面材料证明了什么?山顶洞人在这方面又有了怎样的进步?材料所证明的事实有什么意义?3、结合表格内容:(1)说说山顶洞人与北京人比较,其进步地方有哪http:///article/1120897.html些?(2)议议:促使这种进步的原因是什么?【课堂小结】1、知识要点:一个主题(中国早期人类)、两大特点(体质特点、生产生活特点)、 三处早期人类(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 2、齐读知识结构;)1、 揭开我国历史第一页的最早人类——元谋人的牙齿化石出土于 ( ) A北京 B陕西 C云南 D四川2、 开始掌握磨制和钻孔技术的祖国早期人类是 ( )A元谋人 B北京人 C蓝田人 D山顶洞人3、 下列各项描述,不符合山顶洞人的生产生活特点的是 ( )A最早制造和使用石器 B掌握了磨制和钻孔技术 C已经能人工取火 D会用我记住了 ; 我想到了 ; 教师思改进:
第一学习主题 中华文明的起源第1课 中国境内的早期人类基础训练一.单项选择1.“五千年的风和雨啊,藏了多少梦”, 这是香港歌星刘德华唱的《中国人》中的一句歌词。可见我们伟大的祖国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你能说出,目前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是( )A.元谋人 B.北京人 C. 半坡人 D.河姆渡人2.目前一般认为揭开我国历史第一页的最早人类——元谋人的牙齿化石出土于 ( )A.北京 B. 陕西 C.云南 D.四川3.小华在参观北京中国历史博物馆的时候,看到一樽远古人类复原塑像,如右图,请你告诉他此远古人类的名称应是( )A.元谋人 B.北京人 C.半坡人 D.河姆渡人4.北京人是远古人类的典型代表,在人类发展史上具有重要地位。他们生活的年代距今( )A.约三四百万年 B.约一百七十万年C.约七十万年至二十万年 D.约七千年5.下列关于北京人的生活情景描述,错误的一项是 ( )A.开始使用天然火 B.开始用兽皮缝制衣物C.使用打制石器 D.采取果实和猎取动物6.恩格斯说:“就世界性的解放而言,人工取火的进步超过了蒸汽机。”在我国古代最早采用人工取火的是( )A.元谋人 B.北京人 C.半坡人 D.河姆渡人7.如果你到北京去旅游,除了登长城、看故宫,还可以参观哪些原始居民的生活遗址( )A.元谋人、北京人 B.北京人、蓝田人C.山顶洞人、元谋人 D.北京人、山顶洞人8.恩格斯说:“就世界性的解放而言,人工取火的进步超过了蒸汽机。”在我国古代最早采用人工取火的是 ( )A.元谋人 B.北京人 C.半坡人 D.河姆渡人9.开始掌握磨制和钻孔技术的祖国早期人类是 ( )A.元谋人 B.北京人 C.蓝田人 D.山顶洞人10.下列各项描述,不符合山顶洞人的生产生活特点的是 ( )A. 最早制造和使用石器 B. 掌握了磨制和钻孔技术C.已经能人工取火 D.会用兽皮缝制衣服11.1987年,北京周口店遗址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在此遗址生活过的有 ( ) ①元谋人 ②北京人 ③蓝田人 ④山顶洞人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12.山顶洞人比北京人进步,其表现是 ( )①模样同现代人已经没有什么区别 ②已经懂得磨光和钻孔技术③会使用天然火 ④他们会人工取火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能力提升二、填图识图题11.观察下图并按要求完成下列各题(1)认真观察下图,回答图中A和B分别代表目前已知我国境内早期人类的哪三处遗址。A:___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根据观察、结合所学知识回答:①目前已知我国境内早期人类主要生活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流http:///article/1120897.html域②思考: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③结论:这种情况说明了什么?拓展探究三、材料分析题12.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禽兽虫蛇。”——《韩非子》材料二:“上古之世,,,,民多疾病,有圣人作钻燧取火,以化腥臊,而民说之,使王天下,号曰燧人氏。”——《韩非子》材料三:“在北京人遗址中,发现了大量木炭和几处较大的炭烬堆,还有在火中烧过的石块,兽骨和树枝等。”请回答:(1)在材料一所描述的险恶环境下,根据所学知识试想一下北京人只能过怎样的生活?(2)材料二反应了原始社会人们生活的一个什么重大变化?什么时代开始出现这种现象的?(3)材料三证明了什么? 它所证明的事实有什么意义?13.北京时间5月10日,2012年伦敦奥运会圣火在奥运会发源地——希腊奥林匹亚的赫拉神庙前顺利点燃。火,是人类文明的重要原动力,也是先民们心中的圣物。而火炬作为运动会的重要环节出现,已经有了2700多年的历史。奥运圣火起源于希腊神话传说。普罗米修斯为解救饥寒交迫的人类,瞒着宙斯偷取火种带到人间。古希腊在每届奥运会举行以前,人们都要按宗教的仪式在祭坛上点燃火种,然后持火炬跑遍各城邦,传达奥运会即将开始的信息,各城邦必须休战,忘掉仇恨于战争,积极准备参加奥运会的竞技比赛,因此火炬象征着和平、光明、团结与友谊等意义。(1)结合所学知识,在现代中国的地域中懂得用火的远古人类都有哪些?(2)根据材料指出,人们为什么会再奥运会开始前传递圣火?(3)结合所学知识,想想火的使用能给人类带来什么好处?
第 周星期 级___班 第 组 学生 预习评价: 整理评价:第1课 中国境内的早期人类一、学习目标1、记住元谋人、北京人和山顶洞人生活的时代和地点;了解北京人和山顶洞人的生产和生活状况。2、知道劳动在人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的作用。二、学法指导:1.依据自主学习通读教材,进行知识梳理,勾画出划横线的部分,课前识记。2.将自学导航中不能解决的问题标识出来,并填写到后面“质疑”处。三、知识链接1、读一读(1)历史是人类过去的知识;(2)历史是一面镜子,也是一本深刻的教课书;(3)忘记历史就等于背叛2、想一想我们人类的祖先,究竟是从哪里来的呢?四、自主学习2、组内交流、检查、质疑;3、全班展示、解疑五、合作探究(一)元谋人1、观察教材第3页地图,在地图上找到和圈划出“祖国境内早期人类的三处代表遗址”。2、根据观察、结合教材第3页首段阅读材料:(1)回答:祖国境内最早人类主要生活在 流域(2)思考: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3)结论:这种情况说明了什么?(二)北京人和山顶洞人1、问题探究:细读教材3-5页正文,观察右图,阅读材料,思考回答问题:材料一:“在北京人居住的洞穴里,保存了几处较厚的灰(2)图3、图4分别是哪种原始人类制造使用的工具?哪一种原始人类的工具有了进步?(3)由材料一到材料二反映了原始社会人们生活的一个什么重大变化?分别是什么时代开始出现这种现象的?材料所证明的事实有什么意义?<http:///article/1120897.htmlp>六、展示点评七、课堂小结八、当堂检测1、 揭开我国历史第一页的最早人类——元谋人的牙齿化石出土于 ( )A北京 B陕西 C云南 D四川2、 开始掌握磨制和钻孔技术的祖国早期人类是 ( )A元谋人 B北京人 C蓝田人 D山顶洞人3、 下列各项描述,不符合山顶洞人的生产生活特点的是 ( )A最早制造和使用石器 B掌握了磨制和钻孔技术 C已经能人工取火 D会用兽皮缝制衣服4、 1987年,北京周口店遗址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在此遗址生活过的有 ( )①元谋人 ②北京人 ③蓝田人 ④山顶洞人 A 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九、疯狂记忆
第1课 中国境内的早期人类【教学目标】一、识记与理解记住元谋人、北京人和山顶洞人生活的时代和地点;把握北京人的体质特征;了解元谋人、北京人和山顶洞人所用的工具(石器)的基本特征以及他们获取生活资料的主要方式(采集和渔猎);理解原始人用火的意义。二、能力与方法通过识图培养观察能力;通过想象原始人劳动和生活的情景,培养再造现象能力通过北京人与猿类、现代人的比较,以及北京人与山顶洞人的比较,帮助学生初步掌握并运用比较方法。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中华文明悠远的源头,进行爱国主义的教育;认识劳动在人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的作用,进行劳动观点的教育;了解北京人和山顶洞人的生活环境,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重点难点】一、重点:北京人。二、难点:1、通过极其有限的材料,理解元谋人极为重要的地位。2、北京人各部分发展的不平衡性极其原因。3、山顶洞人制造和使用工具的特点及其掌握人工取火技术的依据。【授课类型】 新课。【教学时间】 1课时。【教学准备】教师研读课标、教材,撰写教案;学生收集感兴趣的原始人类的传说故事和其他资料(含文字和图片资料)。【教学方法】讲述法、讨论法、问题探究法多法结合教学手段【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学生阅读课文导入框导入新课。问:世界四大文明古国是哪四个国家?(生答)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中华民族是历史悠久的伟大民族。在那遥远的古代,祖国境内有哪些远古居民呢?请大家快速的浏览课文,看看课文告诉我们祖国境内有哪些远古居民?(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一、元谋人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是什么人?距今约多少年?发现在什么地方?学生阅读课文第一目后回答。元谋人生活在距今约一百七十万年,是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会不会制造工具是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二、北京人北京人生活在距今约多少年的什么地方?体形特征、社会组织、生产生活情况如何?学生阅读第二目后回答。北京人生活在距今约70——20万年前的北京西南周口店的山洞里,他们使用打制石器,会使用天然火,过群居生活。请大家看课本第2页的古猿头像、北京人头部复原像、现代人头像,观察比较一下,北京人和现代人的头部有什么区别?并想象一下“北京人的一天”是怎样生活的?引导学生观察北京人的前额、眉脊骨、颧骨、吻部、下颌,得出北京人前额低平、后倾,眉脊骨高突,吻部前伸,没有明显的下额,很象古猿的结论。引导学生看小字介绍的北京人生活环境以及北京人复原头像,如青山、树林、湖水、草地,看他们的长相、举止、衣着及采野果、挖块茎根的劳动行为,观察他们手中的石器、怀抱中的小孩,联系课文中北京人用火追逐野兽的场面,让几个同学互相补充,图文结合,描述北京人原始、忙碌、充实的一天。火的使用是人类征服自然的里程碑,北京人会使用天然火,会保存火种,试问大家北京人的火种是从哪里来的?引导学生从雷电使森林着火、制造工具时偶然摩擦起火、某些易燃品自燃等方面回答。三、山顶洞人另一种远古人类——山顶洞人生活在距今多少年的什么地方?他们的体形特征、社会组织、生产生活情况如何?学生阅读第三目后回答。请问大家看《山顶洞人的生活》一图,结合课文,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山顶洞人的生活比北京人的生活有哪些进步?引导学生从磨制石器、人工取火、使用骨针、缝制简单的衣服、掌握钻孔技术、穿项链、懂得爱美、扩大活动范围等http:///article/1120897.html方面回答。讨论:北京人和山顶洞人对火的使用,有何重大意义?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可以烤熟食物,可以取暖除湿,以增强体质,减少疾病;可以夜晚照明,可以驱吓野兽,以增强安全感,提高战胜自然的能力。当堂练习:〖单项选择〗:1、一般认为祖国境内最早的人类生活在:( )A、距今70万年至20万年前 B、距今170万年 C、20000年前 D、距今18000年2、下列远古居民中,最早开始懂得使用火的是:( )A、山顶洞人 B、北京人 C、元谋人D、蓝田人3、下列远古人类遗址位于我国西南地区的是:( )A、元谋人 B、北京人 C、山顶洞人 D、蓝田人4、( )是世界上发现远古居民遗址最多的国家。A、美国 B、中国 C、日本D、法国5、( )是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A、使用工具 B、使用火 C、保存火种 D、制造工具〖填空题〗1生活在距今七十万年至二十万年,他们保留了某些猿的特征。他们已经会使用 ,还会保存 。2、山顶洞人生活在距今约和 技术,还会 取火。〖历史想象〗 北京人的一天建议:根据教材对北京人生活环境和劳动生活情况的介绍,从春夏秋冬四季选择一天,想象北京人从早到晚的生活和劳动情况。
维普资讯 早 期 古 人 类 在 中国境 内的  迁 徙 和 流 动张 之 恒内容提 要 :中 国是 早 期 古 人 类化 石 和 旧 石 器 时代 早 期 遗 址 发现 最 多的 国 家 ,云 贵 高 原 可 能是 人类的发祥地之一 。本文 旨在总结 中国旧石 器时代早期 遗址的分布、早期 古人 类在 中国境 内的迁徙和 流动的规律 。关键词 :中 国早 期 古 人 类  旧石 器 时代 早 期 遗 址 迁徙 流 动00 近5 多年 来 ,中国境 内发现了一批 由古猿  在 贵州省黔 西县观音洞 发现 了3 0 多件 属于 旧  0 组 向人类演 化的古猿 化石 ,更新 世早 、中期的古  石 器时 代早 期的石器 ,其 中B 的 文化 时代稍    人类化石和 文化遗存 。这些材料 有助于 中探求  早于北京 人文化 ②。 早 期古 人类在 中国境 内迁徙 和流动 以及 旧石器些 问题 加 以研 究 。武 陵 山东 部 的沅 江 和 澧 水 流 域迄 今 共 发文化时代 既有 旧石 器时代早 期的 ,也有 旧石器  时代 中、晚期 的。属于 旧石 器时代早 期的遗址  或石器地点 的石制 品大多埋 藏在沅 江或澧水 两  岸的三级 或 四级 阶地 堆积之 中。有 的研究者认5 多处 ,其  时代早 期遗址 的分 布规律等 问题 ,本文拟就这  现 旧石 器时 代遗 址和 石器 地 点共 l 0一云贵高原和武 陵山东缘 的古猿  化石和早期人类文化遗存为 ,湖 南地 区产 自红土层 的石器 属于 中更新 世  关于 人 类 起 源 ,非洲 起 源 说 和 多地 区 起  较早 阶段 的红 土化 时期 。也有 的研 究者认为 ,   源说 ,即一 元论和多 元论 ,迄 今仍无定论 。一  第 四纪出现多 次冰期 与间冰期 的交 替 ,多次间  元论者认为 东非是人 类的发祥地 ,世界各地 的  冰期意 味着多 次 “ 红土化 ”作用 ,说 明石器 可  古人类均 由东非古 人类扩散 而来。多元论者 认  能 埋 藏在 第 四纪 不 同 时期 红 土 化 作用 的堆 积  为 ,亚洲 高原也可能 是人类 的发祥地之一 ,因中,实际上有着 时代 的区别 。迄 今湖南地 区发  为高原 比低 地生活艰 难 ,由刺 激所引起 的反应  现 的文化时代 比较早 、旧石 器 时代早期 的石 器  对人类 形成有益 。根 据现有 资料分析 ,中国西  地点 有沅江上 游的靖 县二卵石 ,其石器 埋藏在南高原地 区位于人类 起源地 的范围 以内。2 世  渠水 ( 0 沅江上 游的支 流 )右岸三 、四级 阶地 的  纪5 年代 ,云南 开远小龙潭 发现森林古 猿牙齿  堆积 中;另 一石器地 点是澧水 下游的 虎爪山 , 0化石 ,据研 究 ,其 中部分标 本可能与 人类的嫡  其石制 品埋藏在澧水右岸 四级 阶地 的堆积 中。系祖先 有一定联 系 ;后来 又在云南禄 丰地 区 发武 陵山东缘 的沅江 和澧水 流域的 旧石 器 时现 大量 腊 玛 古 猿 ( 猿 向人类 演 化 的早 期 代  代 文化被一 些研 究者分 为沅 水文化类群 和澧水  古 表 )牙 齿化石 ,16 年 又在 云南元谋 县发现距  文化 类群 。沅 水文化 类群主要分 布于 沅江上游  95今约 10 7 万年 的元谋 直立人 ① ;16 -17 年 , 9 5 93   的沅 水两岸 ,即分布 于湘西 南的靖 县 、怀 化 、5  5维普资讯 中国 廛 史 文.o 3 . z7 1  o ̄ U 1ma ii 直 芷江 、新晃等地 域 。澧水 文化类群 主要分布 于  人属 ,D n s 立 人 以及 元谋 的禄 丰古猿 等  澧水 下游的石 门 、澧县 、津 市等地域 。沅水 文  做 了比较。结果 发现巫 山标 本 的尺 寸 比前二者  化 类群和澧水 文化类群 在文化面 貌上 的主要区  都小 得多 ,而 与后者很相 符 。巫 山标本被一 些别是 ,前者 富有特色 的石器是各 种型 式的砍砸  研究者 归属人属 的那些特 征大多 是人和猿共 有  器 ,后者为各 种型 式的大尖状器 、石球 等。澧  者 ,其 中前 臼齿齿 根分 又则在 人类 罕见 ,却是  水 文化类群 的石器类 型 比较接 近晋南 的以采集  禄 丰古猿 的特 征之一 ,前 臼齿接触 面位置 和根经济 为主的丁村 文化和前丁村文化③ 。   座 比例则反映 猿类特 征。吴新 智认 为 ,最接 近  巫 山下颌者 是禄丰古 猿 ,其 间有否祖裔 关系 尚二长江流域的 旧石器 时代  早期文 化遗存待更 多标本 来论证 ⑥。   1 8 年在 湖北省 郧县 曲远 河 口学堂 梁子发  99 现 1 人类 头骨 化石 ,1 9 年 经过正 式考 古发  具 90长 江 流域 现 已 发现 的可 能 属 于 旧石器 时  掘 ,又发 现 了1 人类 头骨 化石 ( 具 前者 为 I 号  代早 期的文化遗 存和人类 化石 ,主 要有重庆 巫  头骨 ,后者 为 Ⅱ号头骨 )。学 堂梁 子为汉江右  山县龙骨坡发 现的人类化 石和少量石 器 ,湖北  岸的 四级 阶地 ,由江水浸蚀 形成 的基 座阶地所  郧 县梅 铺和 曲远河 口的直 立人化 石 ,大治石 龙  组成 。这 两具 头骨 经研究属 于直立 人类型 。在  头的文化遗存 ,安徽南 部水 阳江石器地点群 ,   遗址 中出土 了一批 石制 品 ( 石镐 、砍 砸器 、尖  繁 昌人字洞 出土的石 、骨 器 ,和县的直立 人化  状器 ) ,主要是砾 石文化遗 物 。与人类化石伴  石 ,江苏省句 容放牛 山石器地 点 ,南京直立 人  生有 丰富的哺 乳动物化石 。郧县 人动物群性 质  化 石等 ,其 中重庆巫 山龙骨坡 和安徽繁 昌人字  与蓝 田公王岭 动物群 性质相 比较 ,郧县人动 物  洞 出土 的古 人类化石 和文化遗 物 ,其 时代争议  群 比蓝 田公王 岭的时代 稍晚或相 当 ,处于 中更  较大。   龙骨 坡遗 址 位 于 重 庆市 巫 山 县 西南 部 的  庙 宇镇 ,该 遗 址共 经 过 两个 阶段 的 考古 发掘新 世早 期或稍早 。阎桂林 测定郧 县人化石地 层的古地 磁年龄 为8 —8 万年 ,陈铁梅等 用 电子  3 7自旋共 振法 测定 与郧 县人 颅骨 同层 的9 哺乳  个 (9 5 1 8 、1 9 -1 9 )采集到人 类化石2 动物 牙釉质化石 年龄的结 果 ,其平 均质为5 . 18 - 9 8 9 7 9 8   81   件 ( 右上 内侧 门齿 1 ;左 侧下颌 骨 一段 ,带  49 3 年 ⑦ 。 颗 - .万- _P - 1 ,石 制 品3 佘件 ,有人 工痕 迹 的哺  4 M ) 0 乳动物 骨片5 ,脊椎动物化 石 10 ,其 中哺  件 2种一石 龙 头 遗 址位 于 湖北 省 大 冶 县 章 山乡 的个石灰岩 洞穴 内。石 龙头遗 址的洞 穴堆积共  乳 动物化 石 1 6 。埋藏化 石 的岩层 为砂 质粘  分 三 层 ,石器 和 哺 乳 动 物化 石 发 现 于 中 、下  l种 土 、粘 土 、角砾 和砾石 ,地 质时代属早 更新初  层 ,中、下 层 出土 的石器和 哺乳动物化 石无时  期 ( ) ,磁性地层 、电子 自旋共振 、氨基酸  代的区别 。与石器伴 生的 哺乳 动物属于 中国南  Q1 等 测定的年 代为2 0 8 万年 ④。关于 巫 山发  方 更新世常见 的 “ 熊猫一剑 齿象动物 群” 。 4 -1 0 大现 的一 枚人类 右上 内侧 门齿 ,以及带有P 一   4 M1制作石器 的石核一般 是用天 然岩面作 台面 ,少  的残左 侧下颌骨 的归属 问题 ,学术界 持有不 同  数 为打 制台面。打击 石片主要 用锤击法 ,有 时  意见 。王谦认为 ,巫 山人类门齿根据 形态及数  也用砸击法 。石器类 型简单 ,只有砍砸 器和 刮  据分析 ,它可 能是晚期智 人的右上 内侧 门齿 ,削器两类 ,形制也 不固定 。砍 砸器 的数 量多于  后期混 入 了龙骨坡 洞穴沉积 之 中⑤。吴新智将  刮削器 。砍砸器多 用砾 石或 石核制成 ,分单边  巫 山似 人下 颌 及 其两 枚 牙 齿 与东 非 早 更新 世  和多边两 种。石龙 头的石器多 以砾石作 原料 ,维普资讯 ·早 期 古 人 类 在 中 国境 内 的迁 徙 和流 动 ·组  器 形 比较粗 大 ,以砍 砸器 的数量为多 ,属于华  据 ,陈 山地点 目前 可 以确 定 的年代 范 围,B   南地区 的砾 石文化传 统 ( 华南地 区石器 的主工  的地 质年代为 早更新 世晚期至 中更新世 中期 ,业 )。石 龙头遗址 的石器制 作技术水 平与北京  所 出石器 的文化时代 为旧石器 时代早 期的中期  周 口店 第 1 点 ( 地 北京 人遗址 )相 近 ,文 化时  阶段 ⑨ 。代相 当 ⑧ 。人字洞位于 安徽省繁 昌县 西南约 1 公里的    0公里 癞痢 山东 南坡上 。人字 洞非  水 阳江 流域 的 1 余个 石 器 地 点 群 位于 长  孙村镇 西北 2 0 江下游 南侧 ( 安徽 省的江南地 区 )水 阳江两岸  洞 穴而是裂 隙 。人字 洞发现 的脊椎动物 化石共  的海 拔 3 —1 0 的岗地和 冲积 扇上 。 1 8 年  有 1 目、3 科 、7 属 、7 种 ,其 中哺乳动物有  0   米 0   8 9 0 3 0 5 3 7 安徽省 文物考古研 究所对石 器地点群 中的宣州  6 属 、6 种 。人字洞动物群 与巫 山龙骨坡动物  市 陈山 ( 向阳)地点进行 了考古 发掘 ,出土石  群 相 比较 ,人字洞动 物群 的时代可能 与龙骨坡  制 品7 件 。该地 点 的地 层堆 积 ( 4 8 以T 西壁 为  下部动物 群的相 当或稍早 。人字洞动 物群 的地  例 )共分 l层 ,石制 品 出 自第2 0 ,其 中  l —1 层 的岩性 、时 代和 石器性 质 ,可将 第2 0 —1 层分  为上 、下两组 。上部A组的土 色 以黄 色为 主 ,质时代大 约为早更 新世早 期 ,年代大 约为距 今人字洞 的文化遗 存经过 多次报导 后 ,引起各 方 面 的 关 注 。 中国 旧石 器 时 代 考 古 杂 志  人第 7 、 1 层 出土 的石 制品 较多 。根据 堆积 物  2 0 2 0 层 0 0 - 4 万年 。网纹不 发育 ,相 当于 “ 下蜀黄 土” ,下部 B 组  类学学 报》 曾刊 载 了人字 洞出土物 的报告 。出  土质坚硬 ,土质 以网纹 的红色 土为主 ,是典 型  土物 以石质标本 为主 ,骨 质标本数量 很少 。石  的 “ 网纹 红土” ,两组 之 间有 比较 明显 的沉积  质标本 大 多是小 型的 , 占标本 总数 的8 . %。 38   间断 。7 件 石制 品 ,打片均用锤 击法 。台面大  石质标 本数量最 多的是铁 矿石 ,在 石制 品中 占  8 多为 自然台面 ,少数 为打击 台面 。石器 的器形  5 .%,占性 质待 定者 9 .%。石制 品 的毛坯  25 05 有刮 削器 、砍砸 器 、尖状 砍砸 器 、镐 等4 , 件   有 石 块 、石 核 、石 片 和断 片 ,以 前两 者 占多  其 中砍 砸器在 工具 中所 占比例 最大 。陈山地点数 ,占石 制品总 数的6 .%。石制 品表面 有轻  47的石器 以大型石器 的数 量最多 ,石器材料 为砾  度磨蚀 痕迹 的数量较多 ,个别有 较重 的磨 蚀痕  石 ,属 华南的砾石 文化 传统 。关于水 阳江石器  迹 ,有一部分 无磨蚀痕迹 ⑩。地点群 的年代 ,曾作过多次 测定 。根据 江苏省  对 于 安 徽 繁 昌人 字 洞 ( 隙 ) 发现 的石  裂 地矿局 等单位对江苏 宜兴市 张渚镇 的下蜀黄土  器 和 骨器 , 中 国一 些 著名 的专 攻 旧 石器 的学( 晚更 新统 )以及 下伏 的网纹 粘土进行 热释光  者 ,都纷 纷 公开 发 表 意见 ,对 人 字 洞 发现 的测定 ,中国地质科学 院地质力 学研究所对 庐 山  石 、骨 器提 出异议 。一 些外 国学 者也否 定人字  地 区网纹红土和 下伏的泥砾层 的古地磁 年代测  洞 发现的石器 和骨器 。有的学 者认为 ,人字洞  定 ,长江 下游 第4 纪沉 积 的综合 年代 序列 是 :   下蜀 黄土 的年 代为 1 -3 . 7 年 ,网纹 红土为  5 18i 4- 0 0 9 万年 。陈 山地 点用 电子 自旋 共振法 测定  为 距 今6 万 年 ( 9 2 测定 发表 的数 据 ) 。 8 19 年   发现的似石 、骨制 品 ,均非人 类打制 而成 。专  门从 事 旧石器研 究 的专家认为 ,人字洞 的石制品以铁矿石作 为材料 ,过去很 少有人用 铁矿石  情 况不 了解 ,如果用 现 已熟悉 的 旧石器 时代石的年代 ,位于 网纹 红土 中部第 l 层 的样 品年代  做实验 材料 ,因此对人 工条件 下铁矿石 的破碎  l 19 年发表 的陈山地 点 的1个 电子 自旋 共振法  制 品的技术类 型学知识 来处理 人字洞 的铁矿石  95 0 的测 年 数据 , 自上而 下 的 地层 年 代 为 l . — 26标本 ,可能会 出现判 断错误 。人字洞 出土的石  8 .万 年 。综合 以上多种方法 所得到 的年代数  制 品有6 %具有不 同程 度 的磨 蚀痕迹 ,说 明石  17 05  5维普资讯 中 国  史 文. o 第期. 27 3   0年放 牛 山 石 器地 点位 于 江苏 南 部 句 容 市 中制 品是经过 流水搬运 的 ,非原地 埋藏 ,属 第二次堆 积 。所 谓 石 制 品上 的人 工 打 制 和修 理 痕  部 的低 山 岗地上 ,系太 湖水系和 秦淮河水 系的99 迹 ,是否在 流水搬运 过程 中形成 ,都应深 入研  分 水岭 。19 年南京博 物 院等 单位对放 牛山石究 。有 的研 究者认 为 ,人字洞 不是洞 穴而是裂  器地 点进行考 古发掘 ,发掘面积 3 0 平方 米 , 00   米 0 层 隙 ,上部堆 积 已被破坏 ,剩下的一些上 部堆积  发 掘厚 度大于 7 。地层 划分为 1 层 ,第2 以  从 上 面沿 裂 隙 塌 下形 成 “ ” 内堆 积 。 所谓  洞下为 下蜀黄 土 。 出土石 制品 的文 化层 可分 为2层 - 层 组 “ ”内堆 积非原 生堆积 。因此对石 制品 的石  组 ,第2 为A组 ,第 6 9 为B 。发掘 出土  洞 料 来源 应 当做 细 致 的工 作 。 如果 周 围地 区 有  石 制品 1件 ,加上 采集品共5 余件 。石制品 的  6 0 铁矿石 的分布 ,那 么就应 当考虑被 流水冲人洞  种 类有石 核 、石片 、砍砸器  刮削器 、石球 、   内的可能性 。如果 方 圆几 公里 以内没有这种 石  镐 、薄 刃斧等 ,器 形较大 ,其文化面貌 与邻近  料 ,才可考虑人 为 因素 ,但 要 了解 和解释选 用  的皖南水 阳江流域 的文化 面貌一致 ,属于 中国  这种 石料的原 因。如若从 石器 的生 产工艺来分  南方 的砾 石文化 传统。通过 区域性地 质和气候  析 ,人字洞 旧石器 的判定 仍然是 传统的疤痕 鉴  地 层 的对 比,结合 下蜀黄 土的测年 数据 ,可知  定 ,即一件石块上 发现2 个 以上 的连续破 碎  放 牛 山地 点 的第6 9 出土的石 器属于 旧石器  —3 -层疤 痕 ,就认 为是人类加 工的 。殊 不知 , 自然力也 会造成类 似 的现 象⑩ 。裴 文 中认 为 : “   自然  期的真正石器 相区别 ,在 出现这 种现象 时 ,有  些 可疑 的证据 是不应该相 信 的。”而人字 洞出  食 肉动物啃 咬和人工 打击骨片 的区别做过 比较时代早期 ,绝对年代可能大于3 万年⑩。 0   长江 下游发现 的晚期直 立人化石 有江苏 南  南京 人化石地 点位于 南京东郊 汤山镇 雷公  山葫芦洞 。发现直 立人化 石的葫芦 洞小洞 内的有 时能制造 出很完善 的假 石器 ,很 难与 史前时  京发现的南京人和安徽和县 发现的和县 人。土的骨制 品 ,曾对骨器 有专 门研 究 、并对 大型  堆积 由上 而 下分 为4 ,人类化石 发现于第 3 层 层( 红色粘土化 石层 ) ,同层 出土大量哺 乳动  棕系统的实验研 究的学者 ,认 为人字洞 出土骨片  物化石 。发掘结 果证 明 ,小洞 内未发现古 人类上 人工打击 的痕迹不 清楚 ,不像 人为所致 ,而  生活 的遗迹和遗 物 ,说 明洞 内的所 有化石 是洞  有两处是被 大型食 肉动 物咬过 留下 的痕迹 ,和  外进 入洞 内而 形成的 。小 洞 内出土的人化 石共  人工打击 的疤痕有 明显的 区别。人字洞 出土物  3 :两 具颅 骨 和 1 牙齿 。南 京 人3 化 石标  件 枚 件 的研究报告对 骨器 的描述 ,既可 以说成 是人类  本 ,其基 本特 征与北京 人具有相 当的一致性 ,   打击 的 ,也可 以说 是动物啃 咬的结果 。人字洞  在某 些形态特 征方面 又有一定 的差异 。按 体质  发现2 0 4 万 年的石器和骨 器 ,还涉及 到另  0 —2 0一人类学 特征分析 ,南京 人在 中国古 人类演 化序个 问题 ,即安徽繁 昌地 区有 无可能在早 更新  列 中的位置 ,可排在北京 人时 期偏 晚 阶段 ,而  世早期 出现人类 ,亦即该地 区是否为 人类发祥  早 于安徽和县 人。南京 人化石地点 出土的脊椎地 。人类起 源地只 有一个还 是多个 ,迄 今 尚无  动物 化石与北 京人动物群 相 比较 ,南京人 动物  定论 。即使 人类起 源是多元 的 ,在 中国也只能  群 的年 代相 当于 周 口店第 1 点 的 中部地层 , 地是一元 的。根据近5 多年 的资料来看 ,早 期人  0即第9 层 ,其地质 时代为 中更新世 中期。南  —5类在 长江 流域 的迁 徙 、扩散 ,是 由长江 中、上  京 人化石地 点出土人 化石地层 的年代分 别用不  游 向下游 流动的 。地 处长江 下游 中、东 部的安  平衡铀 系法 和 电子 自旋 共振 ( S E R)法进 行年徽繁 昌地 区不可能 是人类的 发祥 地 ,不可能有  代 测 定。铀 系法 测定 2 钙板 ( 板 覆盖动 物  个 钙 20 0 多万年的早 更新世早 期的人类 。   化 石 、人化 石 地 层 ) ,其 年 龄分 别 为 3 万 年  256维普资讯 ·早 期古 人 类 在 中 国 境 内 的 迁 徙 和 流 动 ·与 3 万 年 。E RN 年对 象 是5 6 S 0 个与 人化 石 同层  西灵宝 、陕县 、三 门峡 、渑 池等地 的旧石器早  的动物 牙化石珐琅质 ,所测年 龄值为2 —4 万  期文化遗 存 ,晋 西南地 区西侯度 文化和匿河文  5 0黄河 中游一级 支流 )流域 的 旧石器  年 ,平 均为3 万 年 ,其 中有3 5 个样 品 同时用铀  化 ,汾 河 (系法对 比测年⑩。综 合分析上 述测 年 ,南京 人  早期文 化 ,鲁 中南 山地 的沂源 晚期直 立人和沂    年龄 为3 万年 左右 比较 适宜 ,其 年代早于 和县  水县南洼洞石器遗存 。 5 人 ,相 当于北京人遗址 中部堆积 的 中层 年代。   家山北坡 的龙潭 洞 。1 7 —1 8 年 ,对 洞 中的  98 90 秦 岭 北 部 发 现 的直 立 人 化 石 有 陕 西 蓝 田   “ 色土”或 “ 红 离石黄 土” ,蓝 田人化石产 自   和 县 人 化 石 出土 于 安徽 省 和 县 陶店 镇 汪  县的蓝 田人和 陈家窝人 。产蓝 田化石的地层 为  堆 积进行调查 和发掘 ,发现 了一个相 当完整的  该层 的底部 ,地 质时代 为 中更新 世早期 。公王  2 头盖骨 、一 块左下颌骨 和三枚 牙齿 。 18 年又  岭产 蓝 田人 头骨 化石的地层 中共 发现4 种 哺乳  91 发现 5 人牙 、额骨 和额 骨 眶上部 残 片 。和县  动 物化 石 。公王 岭动 物群 的性 质 比周 口店第 1 枚   北京猿 人遗址 )原始 。公王岭产 人化石  人的体质 形态及其特 征与北京 人相 比较 ,大约  地点 ( 与较晚 的北京人相 当。和县 龙潭洞 出土的哺乳的地 层 ,古地 磁 断代 的数据 ,一 为 距今约 1 0 0动物化石 有4 多 种 ,对 其动物 群的性质 进行判  万年 ,一为距 今8 —7 万年 。中国科学 院地 球  0 0 5 断 ,和 县人所处 的地 质 时代 为 中更新 世 。陈铁  化学研 究所 和瑞士苏黎 世高工地 球物理研 究所  梅等用 不平衡铀 系法 测定和县 人化石地 点哺乳  磁性 测量数据 为距今 l0 1 7 年 ,比上述 古  l 一l5 Y 动物化 石样品 的年 代 ,所得封 闭样 品的年代值  地磁 测年数据 早数 十万年 ,近 几年有些学 者主  集 中在 1 —2 万年的范 围 内,但不排 除年代值  张将 公王岭 的地质年 代修改为 早更新世 晚期 。 6 0   为2 多万年的可能性⑩。周 口店第 1 0 地点 ,即北  京人地 点 ,第 1 层 铀系年龄 为2 —2 万年 。 —3 2 7   综合分 析和县人 的体质特 征 、动物群性 质 、铀  较 为适宜 。公王岭蓝 田人 头骨特征 是 ,头骨 高度极小 ,眶上 圆枕极为粗 壮 ,脑量 极小 ,头骨壁较厚 ;公  王岭蓝 田人的体质形态 比北京 人和爪哇 人原始  20 0 多件 。蓝 田的石器有 大 尖状器 、刮 削器 、系年代 ,将和县 人的年代确定 为距今2 多万年  ⑩。在 蓝 田的 中更新 世地层 中,共发现 石制 品  0 通过 以上阐述 ,可知 长江 流域 的旧石器 时  砍砸器和石球 等 ,其中最具特 色的是三 棱大尖  代早期 的古人类 和文化遗存 ,除 了有 争议 的重  状 器 。   庆 巫山人和安徽 繁 昌人字 洞的石器 、骨 器外 ,   时代早于长江 下游 。   陈家窝人地 点 的地 质时代 属 中更新 世 ,用  人类化 石和 文化遗 存的分布 规律是 长江 中游 的  古地 磁测 定的年代数 据 ,一是 距今约6 万年 , 5一是距今 约5 万年 。公王岭 动物群具有 强烈 的  0南方色彩 ,陈家 窝动物群则 不同 ,缺少 带有 南三黄河流域 的旧石器 时代  早期 文化遗存方色彩 的种 类 ,反映 出两者 的时代 不同 。用古  地 磁测定 的年代表 明 ,公王 岭地 点早于 陈家 窝地 点@ 。西侯度遗 址位于晋 西南 的山西芮城 县西侯  古人 类化石地点 主要有 陕西省蓝 田县的蓝 田人  度村 ,西距 黄 河3 公里 。遗 址处 在黄 河左 岸高  和 陈家窝人 ,洛 南盆地 的旧石器时 代早期文 化  出河 面 1 0 7 米的古 老 阶地 上 。 文化遗 物 和动物遗存 ,洛河下游 ( 渭河 下游 支流 ,大荔 、簿城  化 石集 中分 布在 平 均 1 厚 的交错 砂 层 中 ,交  米 地 区)的 旧石器 时代早期 的多处石器地 点 ,豫  错 砂层 的地质 时代 为早 更新世 。与文化 遗物共黄河流 域的 旧石器 时代早 期 的石器地 点和57维普资讯 中国廛史文妇  .0 第期  27 3 . 0年存 的哺乳动物化石 共有2 种 ,哺乳动物化石 群  人类 化石和 文化遗 存早于黄 河 下游 地 区。 2的地 质时代属早 更新 世。西侯度 文化遗存 有石  器 、骨制 品和用火遗迹 。石 制品共3 件 ,包括  2 石 核 、石片 和石器 。剥制石 片采用锤击 、砸击  和碰砧三种 方法 。石 器主要用石 片加 工 ,有砍  阳原 盆 地 位 于 今 河北 省西 北 部 ,桑 干 河  砸 器 、刮削器和三棱 大尖状器 等 。三棱 大尖状  贯 穿其 中。早更新 世时 ,它为古 泥河湾 湖所 占  器是最 富特色 的器 形 。据古地 磁测 定 ,西侯 度  据 。古 湖 消 失后 ,它 在 盆地 中 留下 了最 厚 可  0余 0 0 文化 的年 代为 距今 1 0 年 ,是 华北 地 区最 早  达 6 0 米的 河湖相 的沉 积物 。2 世 纪7 年代    万 8 0 的文化 遗存 。动物 化石 中 ,有一个残 破的鹿 头  至9 年代 ,在泥河 盆地发现 了一批地 质时代属  骨 ,头骨上保 存两段鹿 角 ,其 中一段鹿角上 具  早更新 世的 旧石器 遗址 ,其 中包括 河北省 阳原  县小 长梁 、东谷坨 、岑 家湾 、半 山、马圈沟 、   有 明显的人 工切 割或砍砸 的痕迹 ,另一段上 也  山神庙 嘴、霍 家地 、飞梁 等 。据近 年的研究 成  刮削的痕迹 。动物化石 中有被火烧 过 的大 哺乳  果 ,上述 遗 址 中以 马 圈沟 的 年 代最 早 ,岑 家  动 物的肋骨 、马牙 、鹿 角 ,与北 京人遗址 中的  湾 、半 山 、霍 家地 、小 长梁 、东谷 坨的年代 则  烧骨 相似⑩。   晚于马 圈沟 。   匝河遗址位 于 山西省芮 城县匿河村一 带 。   马 圈沟 遗 址 有 三 个 文化 层 ( 自上 而 下 划  匾 河 遗址 群 由 1 个 地 点 组 成 ,分 布 在 中条 山  1 分 文化层 ),第一文 化层位于 泥河湾堆积 的褐  西南 麓 的黄河 左 岸 ,南 北 延 伸 1 . 公里 。匾  35 色砂 层标 志层( B 层 )之下2 米 ,这 个深度  T S 8 河遗 址 的哺 乳动 物 群 中的肿 骨 大 角 鹿 、扁 角  远 远超过 已经发现 的其他遗址 。最近 的古地磁  鹿 、德 氏水 牛 、三 门马 等 是 中更 新 世 的典 型  测 定 ,该层 的年 代约 距今 1 5 年 。第二 文化  5万 属 种 ,还 有 第 三 纪残 留 的三趾 马和 师 氏剑齿  层 的地 层则 低 于第 一文 化层 近5 ,古地磁 的  米 象 等 。 动物 群 的性 质反 映 匝河 文化 遗 存 的 时  年代 约为距 今 1 4 年 。第三 文化层 的堆 积 又  6万 代 为 中更 新 世 早 期 ,晚于 西 侯 度 文化 ,稍 早  低 于 第二 文化层 ,古地 磁 的年 代 为距 今 1 6 6 万四  泥河湾盆地 的旧石器 时代早 期文化于北 京猿 人文化@。近几年匾 河遗址 的年代 修改 为 早 更新 世晚 期 。匾 河 文化 的石 器 以大石片制 作 的 砍斫 器 、 三棱 大 尖 状 器 为其 特 色 ,年。岑 家湾 、半 山、霍 家地 、小 长梁 、东谷坨  的年代大约为距今 10 0 万前后◎。总观泥 河湾盆地 众多早 更新时期 的 旧石 器时代早 期遗址 ,石 器遗存 的特征是 :剥 制石 片  使用锤 击法和砸 击法 ,以锤击法 为主 。大 多利  用小 型石片制作各 种工具 ,石器 的类型主要 有石 器 多 为 大 、中型 ,小 型石 器 数 量 少 。匝 河文化 是 华北 两 大 文 化传 统 中的 “ 大石 片 砍 斫器 一 大 三 棱 尖状 器 传 统 ” (   匿河一 丁村 系 )的重要 代表 。刮 削器 、尖状器 、砍砸器 、小石钻 等 ,以各 种  山 东沂 源 土 门 乡一 个石 灰 岩 的裂 隙 中发  形 制的刮削器 的数量最 多 。石器 的器形普遍 较  现 人类 化 石 和 哺乳 动 物 化石 。人 类 化石 与 北  小 ,具有小石器 文化传 统的风貌 。马 圈沟 、小  京猿 人 的体 质特 征 相 似 ,哺乳 动 物 群 也与 北  长梁 等遗址 的石 器工业 是华 ̄ 4 型石 片石 器工  l , t 猿 人动 物 群 相类 同 。据估 计 ,沂 源 猿 人 的年  业类 型之源或最早 阶段 之一的重要环节。   代约为 距今4 万年左 右⑩。 0综 合 分析 黄 河 流 域 迄 今 发 现 的 旧石 器 时代早 期 的 古 人类 化 石 和 文化 遗 存 ,可 知黄 河五北 京人及其文化中游及 其 支 流 渭河 流 域 的 旧石 器 时 代 早期 古北 京人 ( 晚期直 立人 或称 晚期猿 人) 遗址 位维普资讯 ·早 期 古 人 类 在 中国 境 内的 迁 徙 和 流 动 ·于北京市 西南4 公 里的房 山县周 口店 龙骨 山 , 8是 一 个 很 大 的洞 穴 遗址 。北 京 人 遗址 ( 口 周件 ,其 中石 器 1 0 0 件 。北 京 人打 制石 片使  70多 用三 种方法 :砸 击法 、锤 击法 、碰 砧法 。锤 击店 第 1 点 )迄 今 发 现人 类 化石 共 有 头 盖骨 6 法 使用最为广 泛 ;砸 击法生产石 片 的数量 也较  地3 具 、下颌骨 1件 、牙齿 17 、股骨 7 、胫骨  多 ,约 占石 片总数 的2 %,这是一 种最具 特征  5 5枚 段1 、肱骨 3 段 段等 。出土 1万 余件石 制品 、一批  0 类化石 、石器和用火遗址最 丰富的遗址 。   米为 含化石 和文化遗存 的堆积 。根 据堆积物 和  分 为上 、中、下三个部分 。上部 ( 1 层 ) 第 —3   的打片方法 。北京 人使用的石器 有刮 削器 、尖  骨器 和用火遗迹 。北京人遗 址是世 界上 出土 人  状 器 、砍砸 器 、雕 刻器 、石锥 等 。刮削器是北京 人使用最 普遍 的工具 ,其 次是尖状 器 ,再 次致的尖状器 和雕刻 器多 出 自中、晚期 的地层 。的趋势。该 遗址 的堆 积 物厚 达 4 米 以上 ,上 部 3   是砍砸器 ,雕刻器 和石锥 的数 量很少 。制作精  0 4 出土遗 物的性 质 ,可将 第 1 至第 1 层 文化 层  北京人 的石器 ,由下层至上 层反映 出逐步进步  层 3的地质 时代 为 中更新 世末 期 。中部 ( —1  第4 0层 )是文化遗 物等堆积 的主要部分 ,地质 时代  为 中更新世 中期 。下部 ( l 3 )发现 的石  1 一1层 器和动物化 石都很少 ,属于北京 人遗址 的早 期  堆积 ,地质时代接 近 中更新世早 期@。   中 国东 北 地 区 现 已发现 的 旧石 器 时 代 早  山。两个遗址 的 旧石器 时代早期 文化遗存 的地  北 京人 的洞 穴 堆积 中共 发现 9 种 哺乳 动  期遗址 有两个 ,即辽宁 营 口金牛 山和本溪庙 后  4六中国东北地 区的旧石 器  时代早期 文化物化石 ,其 中有一 部分是上 新世残存 的属种和更新世初期 的动物 ,如三 门马、梅 氏犀、剑齿  质 时代均为 中更新世 。两个遗址 的文化遗存 均  虎等 ;另一部分为 中更新世 才出现 的动物 ,如  与华北地 区的旧石器 时代文化 有密切的关系 。   肿骨鹿 、 中国鬣 狗、洞熊 、褐熊等 ;再一部分  金牛山文化 的石器 ,打片使 用砸击法 和锤是 现生 种 。北 京人 遗 址 上 、 中 、下 部 堆积 中  击法 。器形 以刮削器 为主 ,兼有 尖状器 、雕刻的哺 乳 动物 化 石 、人 化 石 、石 器 有 着 时 代 和  器 、砍砸器 ,全部石 器都 比较 小。这些 特征都性 质 的 区 别 。关 于北 京 人 的 生存 年 代 ,曾 用与北京人 文化相似 ,反映 了两 者在文 化上的联铀系 ( U—S )法 、裂变径 迹 ( T)法 、古地  系 。金牛 山A点 洞穴 第6 发现 一 批人 类化 石  F 层磁 ( M)法等 方法 断代 。综 合分析 各种 方 法  和用火 遗迹 ,人类化 石 包括 1 较完 整 的头盖  P 件所 测年代 ,北京 人早期 文化的年 代可 能为距 今  骨。根据 金牛 山遗址 下文化层 出土 的动物化石  7 - 5 年,中期文化为距今5 - 0 年 ,晚期  5 5万 5 4万 文化 为距今4 —3万年◎。 0 0   类 化石材料 。北京人 的体质形态从早 期到 晚期  的性 质和使 用 电子 自旋共振法 所测定 年代 ,将  金牛 山人 的地质 时代确定为 中更新世 晚期 ,绝  庙后 山遗址是 中国迄今 发现的最 东北部 的北 京人遗址 先后共 发掘 出4 多个 个体 的人  对年代约为距今2 万年@。 0 0是在发展变化 的 ,即原始 性质逐渐 减少 ,不断  向现代人演化 。如 出 自层位 较低 的第 8 层 的  、9 的第V号头骨脑量为1  毫升◎。  0 1 4北 京人的 文化 遗存 主要 有石器 、骨角器 和旧石器 时代早期遗址 。庙后 山遗址 的第4 层  —6( 自下而上分层 ) ,发现大量 哺乳动 物化石 、   马 、梅 氏犀 、李 氏野猪 、中国鬣狗等 ,都是北  京人动物群 中的基 本成员 ,其时代 应和周 口店4 个头骨 的平 均脑量为 1 7 毫升 ,而出 自第 3 05 层  人类化石 和文化遗 物 。庙 后山动物群 中的三 门用火 遗迹 。北 京人遗址 发现的石制 品有 1万 余  动物群相 当 ,属 于 中更新 世 中、晚期 。根据铀  0维普资讯 中 国 廛 变 文 物  ·0 第期· 27 3   0年系法对 同层 动 物化石 的测定 ,第 5 的年 代为  期 文化 以汉水 中游 的湖北 郧县 曲远河 口学 堂梁  层 距 今2 万年 ,第6 的年代为距 今1万年左 右。 4 层 4迹 。庙 后 山 文 化 的 石 制 品 ,石 片 的 打 制 主 要使子 发现的两 具人类化石 的 时代最 早 ,地质 时代  省大冶县石 龙头 、长江下游 东段的 皖南水 阳江庙后 山遗 址的文化 遗存有石 器 、骨器 和用火遗  为 中更新 世早期或 稍早 。地理位 置偏东 的湖北  南  用锤击 法和碰砧法 ,偶尔 使用砸击 法 。碰砧 法  两岸 的几 个石器地 点 、江 苏省南京 东郊的 “ 和 在 打片 中具有 较重要 的地 位 ,是庙 后 山文 化石  京 人 ”和 安 徽 省 和县 陶店 镇 龙潭 洞 的 “ 县  器 工艺的一 个特色 。石器 类型有 刮削器 、砍砸  人” ,其地质 时代均属 中更新世 中 、晚期 。上器 和石球 。庙后 山文 化与华北 旧石器 文化 的两  述分析 表明http:///article/1120897.html ,长江 中、下游地 区的古人类 和 旧     大 传统 (“ 口店 第一地 点一峙峪 系” 、 “ 周   匾  石器文化 ,其时代是 由西向东逐 步递 减的。河 一 丁 村 系” )都 有 密切 的 关系 ,而 相 比之下 ,与 “匾河一丁村系”的共 同点则更多⑤。黄 河 流 域 现 已发现 的古 人 类 化 石 和 旧石器 时代早期遗 存 以山西芮 城县 西侯 度文化 为最中国 东北 地 区 的 旧石 器 时 代早 期 文 化 遗  早 ,地质时 代为早更新 世 ;渭河 流域 的陕西省  存 ,除在辽 宁营 口金牛 山和 本溪庙 后山发现两  蓝 田县公王 岭的 “ 田人”和 泄湖镇 的 “ 家  蓝 陈 处 外 ,在 其 中部 和北 部 地 区 的吉 林 和 黑 龙江  窝人” ,地 质时代 为 中更新 世早 、中期 ;黄河  两省 尚未发 旧石器 时代早期 的人类 化石和文 化  下游 的山东 省沂源 县的 “ 源人” ,地 质时代  沂遗存 ,而只发现 旧石器时 代 中、晚 期文化 ,从  为 中更新 世中期 。这 说明黄河 流域古人 类和 旧而反 映出东北地 区旧石器 时代文化分 布的规律  石 器时代早 期文化 显示出 由中游 向渭河 流域和  是 ,地理位置愈 向北 ,文化 时代愈 晚。   黄河下游发展的趋 势。   东北地 区的 旧石 器时代 文化 以辽 宁省 的时  代最早 ,吉林和黑 龙江地 区的时代 较晚 ,呈 现  出 由南 向北文化时代递减 的状况 。   中 国境 内的 早 期 古 人 类 是如 何 在 中国 境  规律 是什么 ?这 些都是古 人类和 旧石器考古学  界需 要深入研 究的重要 问题 。根据 上述对 中国七结语( )早期 古人类在 中国境 内迁徙和流 动  二 中国的云贵高 原是否为 中国早 期古人类 的发祥地 ,这是一个 尚未解决 的 问题 。云南省 禄内迁徙和流 动的? 旧石 器时代早 期文化 的分 布  中一些尚未解决的 问题各地 区 旧石 器时代早 期古 人类和遗 址分布 的分  丰地 区虽然 发现 了属于古猿 向人类 演化 的早 期  析 ,可对早 期古人类 和 旧石器 时代早期遗址 分  代表 的腊 玛古猿 ,但未在 云贵地 区发现属于 古  布规 律 ,作 如下判 断。   猿 向人类演化 的晚期代表 的南方古 猿 。云南 元( 一)长江流域 、黄河流域 、东北地 区 旧   石 器时代早 期文化遗存 分布规律  字洞两处 发现的人类 化石和 文化遗存 除外 ,中谋虽 然 发现 了距 今约 1 0 7 万年 的 “ 元谋 人” ,但 时代更早 的早 更新早 期的古人 类化石还未 发如果我 们将重庆 巫山龙骨 坡和安徽繁 昌人  现 。退一步讲 ,即使 云贵高原 是 中国早 期人类  的 发源 地 ,那 么这批早 期古人 类是如何 由南 向   国境 内有三 个大 的区域早期古 人类的迁 徙和流  北迁 徙的?武 陵山一巫 山一武 当山一伏牛 山的动 、旧石器 时代早期 文化 的分 布 ,其规律 是清  东 部 地 区 ,这 一 古 人 类 由南 向北 迁 徙 的通 道 ,晰的 。这 三个地 区是长江流域 、黄河流域 和东  迄今 尚未发 现属于早 更世早 、中期的古 人类化北地 区 。石和 旧石器 时代早期 文化遗存 ,这是古 人类 由长 江 流域 的早 期 古 人 类 和 旧石 器 时代 早  南 向北迁徙 中 尚未解决 的 问题 。黄河 中游 的属4  0维普资讯 ·早 期古 人 类 在 中 国 境 内 的 迁 徙 和 流 动 ·于 早 更新 世 的 西 侯 文化 ,泥 河湾 盆 地 的 距今约 10   万年 的早 更新 文化 遗存 ,是 从何处 进入  6的,这些都是值得研究 的重要学术 问题 。⑧ 李炎 贤等 : ( 北大冶 石龙 头 旧石器时 代    《 湖 遗址发掘报告》 ,   古 脊 椎 动 物 与 古 人类 》 第 l卷 (9 4 )第 2 。 2 17 年 期   ⑨ 房 迎 三 等 : 水 阳 江 旧 石 器 地 点 群 埋 藏 学    的 初 步 研 究 》 , 《 类 学 学 报 》 第 1 卷  人 1 (9 2 ) 2 ; 房 迎 三 : ( 徽 省 宣 州 市  19年 第 期 《 安 陈 山 旧石 器 地 点 1 8 年 发 掘 报 告 ) , 《 98 )   人① 胡 承 志 : 《 南 元 谋 发 现 的 猿 人 牙 齿 化    云 石 ) , ( 质 学 报 ) 1 7 年 第 1 l周 国  ) 《 地 ) 93 期类 学 学 报 》 第 l卷 (9 7 ) 第2 。 6 19 年 期⑩ 金 昌柱等 : 《 徽 繁 昌早 更新 世人 字洞 古    安人 类 活 动 遗 址 及 其 哺 乳 动 物 群 》 , 《 类    人 学 学 报 ) 1 卷 ( 0 0 ) 第 3 l张 森  )第 9 20 年 期 水 等 : 《 昌 人 字 洞 旧石 器 遗 址 1 9 年 发    繁 98 现 的石 制 品) , )  (0 0 ) 第 3 。 20年 期   人 类 学 学 报 》 第 1 卷  9兴: 《   元谋 人牙 齿化 的再研 究)   《 ), 古脊椎 动物 与古 人类 ) 1卷 (9 6 )第2 )第 7 17 年期 ;程 国良等 : ( 元谋人 ” 的年 代和 松  《“ 山早期 事件 的商榷 》 , ( 质学 报 ) 9 7   《 地 )1 7   年第 l 期  黄培华 等 : 元谋猿人遗址 矛化    石埋 藏年 代初步 研究 )   《 ), 人类学 学报 》   第 1卷 (9 8 )第3 l刘东 生等 : 《 7 19年 期 关于 元 谋 人 化 石 地 质时 代 的 讨 论 》 , ( 类    《 人 学 学 报 》 第 2 (9 3 ) 第 1 。 卷 1 8年 期⑩ 李 炎贤 : 《 中国最早 旧石器 时代文 化的 发  展 与研究)   ( ), 《 中国文物报》 19 年 1 7 9 9 月2日,陈淳 : ( 昌人字洞旧石 器真伪 问题和   《 繁建 议)   中国文物报) 00 月2 日。 ), )20 年2 6   ⑥ 房迎三等 : ( 《 江苏发现 旧石 器时代早期石器  地 点) ), 《 中国文物报》20 年 1 6   0 0 月2 日。 ⑩ 南 京 市博物 馆 、北 京大 学考 古 系汤 山考 古发 掘 队 : 《 京 人 化 石 地 点 ) ( 9 ~     南 ) 1 3   9② 李炎 贤等 : (   《 贵州黔西观音洞 旧石器时代 文化 的 发 现 及 其意 义》 , ( 人 类论 文集 )     《 古 ),科学出版社 ,17 年 ,第8 一8 页,李炎贤  98 O 2 等: 《   观音洞——贵州黔西 旧石器时代初期  文化遗址 》 ,文物出版社 ,18 年。 96③ 袁 家荣 :   略 谈 湖 南 旧 石 器 文 化 的 几 个 问1 9 ),文物出版社 ,19 年 。 94 96   @ 黄万坡 等 : (   《 安徽和县猿人化石及有关 问题的初 步研 究》 ,   古脊椎 动物与 古人 类) )题 ) , ( 国考 古学 会 第 七 次 年 会 论 文  )  《 中 集 》 ,文物 出版社 ,1 9 年 ,第 l l页 , 92 — 2袁 家 荣 : ( 南 旧 石 器 文 化 的 区 域 类 型 及    《 湖第2 卷 (9 2 )第3 l吴茂霖 : ( 9 1 0 18年 期 《 8  1年 发 现 的 安 徽 和 县 猿 人 化 石 ) , ( 类  )  《 人 学 学 报 ) 2 ( 9 3 )第 2 ,吴 汝 康   )第 卷 1 8 年 期其 地位 》 , (   《 长江 中游 史前文 化暨 第二 届  亚洲 文明学 术讨论 会文 集) ),岳麓 书社 ,1 9 年 ,第 6 l 页 , 湖南 省 文 物 考 古 研 究   6 9 一   9等 : 《 徽和县 猿人 化石 的初 步研 究》 ,   安( 类 学学 报 ) 1 (9 2 )第 1 。 《 人 )第 卷 18 年 期所编: (   《 湖南 考 古漫步 ) ),湖 南美 术出版  社 ,1 9 年 ,第l l页 。 99   1④ 黄 万坡 主 编 : ( 骨 坡 史 前 文化 志 ) 1   《 龙 )第⑩ 吴 汝 康 : 《 西 蓝 田发 现 的 猿 人 头 骨 化    陕石 》 , 《 脊 椎 动 物 与 古 人 类 》 第 1 卷    古 0 (9 6 )第 1 。 16 年 期卷 ,中华书局 ,19 年 ,第l 9 。 99   页   ⑤ 王谦 : (   《 巫山龙骨坡人类门齿的归属问题》,( 类学 学报 》第 l卷 (9 6 )第 4 。 《 人 5 19 年 期@ 吴 汝康 : 《 西 蓝 田发 现 的 猿 人 下 颌 骨    陕化 石》 , 《 脊 椎动 物 与 古人 类 ) 8   古 )第 卷  (9 4 )第 1 。 16 年 期⑥ 吴新智 : (   《 巫山龙骨坡似 人下颌属于猿类)   ),《 类学 学报 ) l卷 (00 )第 1 。 人 )第 9 20年 期⑩ 贾兰坡等 : (   《 西侯 度—— 山西更新世早期 古人类文化遗址) ),文 物 出版 社 ,17 年 。 98⑦ 李天元 等 : 《 北郧 县 曲远 河 1人 类颌 骨    湖 : 3 的形态 特征及 其在 人类演 化 中的位 置)   ), 《 人类学学报) l 卷 (9 4 )第2 , )第 3 19年 期李天元 : ( 郧县 人”头 骨化 石出 土)   《“ ),@ 贾兰坡等: ( ( 匝河) ),科学出版社 ,16g 。 92⑩ 徐 淑彬 :   山东沂 源县 骑子 山发 现人 类化  石 》 , ( 类学 学 报 ) 5 ( 9 6 )第  《 人 )第 卷 18 年4 ;吕遵谔等 : ( 期 《 山东沂源猿 人化石》 ,( 《 学学报 ) 人类 )第8 (9 9 )第 4 。 卷 18 年 期《 中国文物报 ) 9 9   )19 年。( 下转第6 页) 941维普资讯 ·殷 墟 YH l7 2 甲骨 窖藏 发现 的意 义 及 面 临 的 新 课 题 ·① 关 于 YH1 7 发 掘 及运 往 南 京 的 趣 闻 轶  2坑事 ,大 陆 也 有 学 者 述 及 , 以近 出 《 国 殷  中∞载 《 甲骨学商史论丛 》初集上 ,河北教 育出版 社 ,2 0 年 ,第 4 2 6 页 。 02 5 、4 7墟》( 上海大学 出版社 ,2 0 年 )第9 — 9  06 1 5页 所 述 为 详 ,可 参 看 。   ② 胡 厚宣 : 《 甲骨 六 录 》 , 甲 骨学 商 史 论    丛 》 三 集 , 14 年 。 95⑩ 同上 书 ,第 2 9 。 9页   ⑩ 同上 书 ,第 16 。 5页   ⑩ 同上 书 。⑧ 胡 厚宣 : 甲骨学 商史论丛 自序》 , 《     甲 骨学商史论丛》初集上 ,第 1— 1页 。 4 5⑩ 白 川静 : 《 厚 宣 氏 的 商 史 研 究 》 , 立    胡   命 馆 文 学 》 13 ,15 年 。 0号 93   @ 《 代 殷 帝 国  ,第 2 2 。 古 0页③ 胡 厚宣: ( 丁时五种记事刻辞考)     ( 武 ),《 甲骨学 商史 论丛  初集 上 ,河 北 教育 出版 社 ,2 0 年 。 02   ④ 胡 厚 宣 在 上 文 中 统 计 , 共 得 甲桥 刻 辞 5 3 7  例 ,文 中 公 布 见于 著 录 者 2 3 ,余 为 第 1  7例 3 次 发 掘 (l I YH1 7 )所 得 ,5 3 2 3 l I 2坑 7 — 7 =  30 l30 例 。 0 ,I 0 余   l J ⑤ 伍献文 : (   《 大 龟 之 腹 甲》 , 《 植物 研   武丁   动 究 所集 干》 第 1卷 ,第 1 期 ,14 年 。 U 4 —6 93   ⑥ 具 体片号 参 见刘学 顺 《 YH1 7 宾 组  辞   2坑 研 究) ),博 士学 位 论 文 ,19 年 。 98   ⑦ 张秉权 :   ⑧ 胡厚宣 :   甲骨 文 与 甲骨 学 》 ,台 湾 ,   殷 墟 发 掘  , 学 习 生 活 出 版   1 8 年 ,第 20 。 98 0页   社 , 15 年 ,第 10 。 95 0页⑩ 胡 厚宣 : 《 甲骨文 合集序  ,中华书 局 ,17 年 。 98@ 参 见王宇 信  甲骨学 通论 》 ( 增订 本 ),   第 十七章 第二 节 ,中国社 会科 学 出版 社 ,19 年 。 99⑤ 王 字 信 : 论 甲骨 学 研 究 “ 面 深 入 ” 的    全 新 阶 段 ) , 《 国 历 史 文 物 》 2 0 年 第  ) 中 025 6 。 、 期@ 李学勤 : ( 国以来 甲骨文研 究序  ,中    《 建 国社会科学 出版社 ,18 年。 91◎ 2 0 年 南 京 举 办 的纪 念YH1 7 甲骨 发 现 7   06 2坑 0⑨ 董作宾 : 《   为书道全 集详论 辞时期 之区  分》 , 《 董作 宾卷》 ,河北 教 育出版社 ,   19 年 ,第5 8 。 96 2页   ⑩ 董 作宾: 乙编序 ,(   《 董作宾卷 ,第7 1   2—75 。 3页周年学 术研讨 会期 间 ,蔡 哲茂 教授 介绍 了  史语所学 者研 究YH1 7 甲骨 的情 况 。此   坑 2外 ,林 宏 明博 士 也 有 专 就 Y 2 坑 甲骨研 究   H17 的博 士 论 文 完 成 ,惜 未 公 开 出版 发 行 。( 上接第4 页) 1@ 王幼平 : 泥河 湾 旧石 器文 化 与中 国 旧石    器时代考 古)   袋 ), 中国文物报 ) 0 6 月 )20 年81 ;卫 奇 : 《 河 湾 盆 地 半 山 早 更 新 世   8日 泥(9 4 )第 3 ;黄 慰文 : 中国旧石器  18年 期文 化 序列的地 层基础》 , (   ( 人类学 学报 》第 1 卷 (0 0 )第 4 。 9 20 年 期旧石器遗 址初 探  , 人 类学学 报》第 1    3 卷 ( 9 4 )第 3 ;尤玉 柱 : 《 19 年 期 河北 小  长 梁 旧石 器遗 址的新 材料 及时 代问题  ,   《 前 研 究 》 1 8 年 创 刊 号 ;谢 飞 等 : 史 93河 北 阳 原 岑 家 湾 发 现 的 旧石 器 》 , 《   人  类 学 学 报   第 9 (9 0 )第 3 。 卷 19 年 期   ⑤ 张 森 水 : 中 国 旧 石 器 文 化 ) 天 津 科 学    ),@ 吴新智等 :中 国古 人 类 综 合 研 究 》 ,( 人类 论 文 集 )( 古 ),科 学 出版 社 , 1 7   98年 ,第 3 —1 。 03 页   @ 金 牛 山 联 合 发 掘队 : ( 宁营 口金 牛 山 旧石  《 辽器文化研究》 , 《   古脊椎动物 与古人类》第1卷 (98 )第 2 ;陈 铁 梅等 : 辽 宁营  6 17年 期口金牛 山遗址牙采 由质样品的电子 自旋共振  (S E R)测年研究》 , 人类学学报  第1卷    2( 9 年 )第4 。 1 3 9 期技术 出版社 ,18 年 ,第 1 114 。 97 0 —3 页   @ 陈铁 梅等 : ( 子 系法测 定骨 化石年 龄的    《 铀 可 靠性研 究及华 北地 区主 要 旧石 器地 点的  铀子 系年代序列》 , 《   人类学学报  第3 卷⑤ 辽宁省博物馆等 : 庙后山——辽宁省本溪市    旧石器文化遗址》,文物出版社 ,18  ̄。 966  9
七年级历史 中国境内的早期人类预习指导:1.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的距今年代、发现地点、体形特征、生产生活工具和社会组织各是怎样的?2.思考山顶洞人的生活比北京人的生活有哪些进步?一.自学目标1.了解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的距今年代、发现地区和生活情况。2.会观察北京人、山顶洞人的头部特征,找到他们和现代人的区别。3.会描述“北京人一天的生活”情况。4.会归纳山顶洞人比北京人的生产生活有哪些进步。二.自学重点、难点重点:北京人、山顶洞人难点:山顶洞人比北京人有哪些进步三.教法与学法教法:导学、探究学法:阅读、观察、比较、讨论、探究四.自学指导【导入新课】:学生阅读课文导入框导入新课。问:世界四大文明古国是哪四个国家?(生答)中国是四打文明古国之一,中华民族是历史悠久的伟大民族。在那遥远的古代,祖国境内有哪些远古居民呢?请大家快速的浏览课文,看看课文告诉我们祖国境内有哪些远古居民?(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出示目标】:学生阅读。【自学指导】:导学1、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是什么人?距今约多少年?发现在什么地方?学生阅读课文第一目后回答。元谋人生活在距今约一百七十万年,是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会不会制造工具是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导学2:北京人生活在距今约多少年的什么地方?体形特征、社会组织、生产生活情况如何?学生阅读第二目后回答。北京人生活在距今约70——20万年前的北京西南周口店的山洞里,他们使用打制石器,会使用天然火,过群居生活。请大家看课本第2页的古猿头像、北京人头部复原像、现代人头像,观察比较一下,北京人和现代人的头部有什么区别?并想象一下“北京人的一天”是怎样生活的?引导学生观察北京人的前额、眉脊骨、颧骨、吻部、下颌,得出北京人前额低平、后倾,眉脊骨高突,吻部前伸,没有明显的下额,很象古猿的结论。引导学生看北京人的生活环境,如青山、树林、湖水、草地,看他们的长相、举止、衣着及采野果、挖块茎根的劳动行为,观察他们手中的石器、怀抱中的小孩,联系课文中北京人用火追逐野兽的场面,让几个同学互相补充,图文结合,描述北京人原始、忙碌、充实的一天。 火的使用是人类征服自然的里程碑,北京人会使用天然火,会保存火种,试问大家北京人的火种是从哪里来的?引导学生从雷电使森林着火、制造工具时偶然摩擦起火、某些易燃品自燃等方面回答。导学3:另一种远古人类——山顶洞人生活在距今多少年的什么地方?他们的体形特征、社会组织、生产生活情况如何?学生阅读第三目后回答。请问大家看《山顶洞人的生活》一图,结合课文,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山顶洞人的生活比北京人的生活有哪些进步?引导学生从磨制石器、人工取火、使用骨针、缝制简单的衣服、掌握钻孔技术、穿项链、懂得爱美、扩大活动范围等方面回答。请大家讨论什么叫氏族,什么是血缘,并考虑一下氏族与原始人群相比,那种组织的凝聚力更强一些?氏族是按照一定的血缘关系组成的社会组织,他们居住在一起,使用共有的工具,共同劳动,共同分配食物,没有贫富贵贱的差别。【小结】:总结本节课的重点,指出难点。五.当堂练习http:///article/1120897.html:〖单项选择〗:1、我国境内最早的人类生活在:( )A、距今170万年 B、距今70万年至20万年前 C、距今18000年 D、20000年前2、下列远古居民中,最早开始懂得使用火的是:( )A、山顶洞人 B、北京人 C、元谋人 D、蓝田人3、下列远古人类遗址位于我国西南地区的是:( )A、元谋人 B、北京人 C、山顶洞人 D、蓝田人 4、( )是世界上发现远古居民遗址最多的国家。A、美国 B、中国 C、日本 D、法国5、( )是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A、使用工具 B、使用火 C、保存火种 D、制造工具 〖填空题〗:1、生活在距今七十万年至二十万年,他们保留了某些猿的特征。他们已经会使用 ,还会保存 。2、的使用,是人类进化过程中的一大进步。取火。4、山顶洞人生活的集体是由〖填表〗你知道北京人和山顶洞人有何不同吗,填填下面的表格,试试你的能力。3、山顶洞人生活在距今约技术,还会六.课后小结:
第1课 中国境内的早期人类●教学设计思路本课主要是通过传说故事导入,以引起学生的兴趣,不断地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对照课本知识独立解决问题。并通过收集的文本和图片资料,引导学生在头脑中勾勒出北京人、山顶洞人的生活情景。并会进行对比。自始自终围绕“会不会制造工具是动物和人类的区别”,“劳动创造人”展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学生通过本课的学习,了解和掌握有关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的历史基础知识。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以及独立思考和进行比较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中国是人类的起源地之一,周口店北京人古人类遗址是著名的世界文化遗产,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培养珍视人类文化遗产的意识。●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北京人、山顶洞人。教学难点本课的难点是所讲内容距今久远,只有依据考古发掘成果进行科学推断并结合必要的、合理的想象,才能理解和掌握本课的基本内容。 ●教学方法识图分析法、讨论归纳法、联系对比法、阅读讲解法。●教学媒体1.教具准备投影仪、多媒体电脑。2.素材准备“女娲造人”、“亚当、夏娃”、北京人生活相象图、“山顶洞人生活想象图”、“山顶洞人头部复原像”的图片;“北京人与原始人”及“北京人”视频。●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结构与过程新课导入:我们伟大祖国有非常悠久的历史。按照古代的传统说法,从传说中的黄帝到现在,大约有四千多年的历史,通常叫做“上下五千年”。在上下五千年的历史里,有许多动人的有意义的故事。其中有许多是有文字记载的。至于五千年以前远古时期的情况,没有文字记载,但是也流传了一些神话和传说。譬如,我们人类的祖先,究竟是从哪里来的?那么同学们,有谁知道:“盘古开天辟地”和“女娲造人的故事”?学生讲述,老师总结并补充《圣经》中关于上帝造人的故事。(展示“女娲造人”和“亚当、夏娃”的图片)神话毕竟只是神话,现在谁也不会相信真有这样的事。那么,人类历史究竟应该从哪儿说起呢?后来,科学发达了,人们从地下发掘出来的化石,证明人类最早的祖先是一种从古猿转变而来的类人猿。(展示“人类的进化”图片)类人猿是一种近似于人的古猿,它们经过漫长岁月的劳动、演变、进化、发展成现代人。那么在远古时期,我国境内又有哪些居民呢?这节课我们就学习:(板书)第1课 中国境内的早期人类讲授新课:(展示“中国远古人类主要遗址”图)结合课本 “我国早期人类主要遗址分布图”,请同学们数一下早期人类遗址共有多少处,了解20世纪以来中国众多的远古人类主要遗址,归纳我国早期人类遗址的分布特点。请同学回答“看一看”,教师补充总结,引出我国是人类的发源地之一,也是世界上发现人类遗址最多的国家。我们这节课主要学习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板书)一、中国境内已知最早期的人类——元谋人请同学们阅读课本关于元谋人的知识,回答以下两个问题:1.元谋人生活的年代距今多长时间?2.元谋人是什么时候发现的,具体在什么地方?3.讲述一下元谋人的生产生活状况?(通过引导学生阅读课本第一段知识,得出元谋人会制造简单的石器工具,知道火)教师总结补充学生的回答,导出:会不会制造工具,是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板书)我们通过课本获得了元谋人的信息,那么科学家们是如何获得170万年前的元谋人的信息呢?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总结是通过考古发掘成果进行的科学推断(展示元谋人牙齿化石、元谋人遗址出土石尖状器、刮削器),通过提问:什么是化石?引起学生注意教师解释化石的定义。远古人类在缓慢的发展进化,在进化的过程中,劳动起来重要的作用。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再来看看我国比较进化的另一个远古人类——北京人。(板书)二、北京人(展示“北京人头部复原像”,播放“北京人与原始人”及“北京人”视频),指导学生阅读课文关于北京人的知识,回答以下问题:1.北京人生活的年代?2.北京人是什么时候发现的,具体在什么地方?3.结合北京人的图像,说一下北京人和现代人长的有什么不同?4.为什么说北京人是人类而不是古猿呢?5.北京人遗址有什么特点?(是世界上出土早期人类遗骨化石和遗物最丰富的遗址,1987年,周口店北京人遗址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址”名录)结合学生回答,教师总结,尽管北京人在面部特征上比较接近古猿,但是由于北京人的手脚分工明显,能制造和使用工具,所以说北京人已经是人类而不是古猿了。因为,会不会制造和使用生产工具是猿和人类的区别。北京人生活的使用打制石器的时代,被称为旧石器时代。了解了北京人的长相,我们在进一步看一下北京人的生活。北京人生活在周口店一带距今约70至20万年之间。那时候,中国北方的气候比现在温和湿润。山上山下,生长着树林、灌木和丰茂的野草。凶猛的剑齿虎、豹、狼、熊等野兽,出没在树林和山野中。那里还生长着大象、犀(音xī)牛和肿骨鹿。(展示“剑齿虎”和“肿骨鹿”图片),这些野兽严重的威胁着北京人的安全。北京人是如何同恶劣的自然环境和这些野兽作斗争,并生存下来呢?请同学们畅所欲言。(展示北京人生活相象图http:///article/1120897.html)教师总结,北京人会制造简单和石器工具和棍棒工具,并用这些同野兽作斗争,不仅如此,他们还用这些工具采集树上的果子,挖植物的根茎,猎取食物。但是,这种工具毕竟太简陋了,他们获取的食物是很有限的,靠单个人的力量,没法生活下去,只好过着群居的生活,共同劳动,共同对付猛兽的侵袭。另外,北京人比元谋人更进化的另一个表现是,北京人不仅会使用火还会保存自然火种,同学们想一下,使用和保存火,对北京人有什么好处呢?(展示“火的使用”三组图片)教师举例讲解对北京人来说,使用火的意义。(照明、防寒、驱赶野兽、增强人的体质)教师总结,在严酷的自然环境面前,北京人依靠集体的力量,凭借简陋的生产工具,通过采集和狩猎这样的生产劳动,艰难地维持生存,随着时间的推移,在北京人生活的地区,出现了另一群远古人类,他们是山顶洞人。(板书)三、山顶洞人(板书)时间:距今约1.8万年地域:北京西南周口店龙骨山山顶洞人 生产生活状况:掌握磨光和钻孔技术;懂得爱美, 地位:是我国氏族社会的开始(展示“山顶洞人头部复原像”),请同学们指出山顶洞人的面部特征和北京人有什么不同?比较山顶洞人比北京人进步的表现:(展示“山顶洞人生活想象图”)(板书)体质进步:相貌和现代人基本相同工具制作技术:掌握磨制和钻孔技术,人工取火,会捕鱼生活进步:用骨针缝制衣服,制作装饰品,懂得爱美。生活的集体——氏族(解释“氏族”的定义)(课堂总结)今天我们共同学习了我国境内三个比较有代表性的远古居民的生产生活情况。对照课本,师生共同商讨填充下面的表格。 ●板书设计第1课 中国境内的早期人类一、中国境内已知最早期的人类——元谋人二、北京人时间:距今约70-20万年之间地域:北京西南周口店龙骨山北京人 生产生活状况:打制石器,采集,渔猎,保存并使用自然火地位:世界上出土早期人类遗骨化石和遗物最丰富的遗址三、山顶洞人时间:距今约1.8万年地域:北京西南周口店龙骨山山顶洞人 生产生活状况:掌握磨光和钻孔技术;懂得爱美, 地位:是我国氏族社会的开始体质进步:相貌和现代人基本相同工具制作技术:掌握磨制和钻孔技术,人工取火,会捕鱼集体——氏族
龙南实验中学 七 年级 历史 学科导学稿编写人:唐娟 审稿人: 编写时间 2014 年 9月 1 日 使用时间年月 日 使用班级 七年级 小组 政史地教研组 成员姓名 课题:第一学习主题 第1课 中国境内的早期人类一、学习目标:以元谋人、北京人等早期人类为例,了解中国境内原始人类的文化遗存二、学习重点:北京人。学习难点:1、通过极其有限的材料,理解元谋人极为重要的地位。 2、北京人各部分发展的不平衡性及其原因。3、山顶洞人制造和使用工具的特点及其掌握人工取火技术的依据。三、课时:1课时一、预学部分【自主学习】1、记住元谋人生活的时代和地域,理解元谋人在中国历史上有何重要地位?2、记住北京人生活的时代和地域?看看北京人的前额、眉骨和嘴部与现代人有什么不同?3、在地图上找一找元谋、周口店的位置。4、了解什么叫旧石器?哪些古人类使用旧石器? 5、理解原始人用火有什么意义?6、记住山顶洞人生活的时代和地域?把握山顶洞人的头部与北京人头部哪些地方不一样?7、了解山顶洞人制造和使用工具的特点及其掌握人工取火技术的依据分别是什么?二、导学模块【合作探究】课堂学习和讨论导入:自从有了人类,就开始了人类历史。。人类经历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五个社会形态,可以分为古代史、近代史和现代史三部分1、中华大地上何时开始有人类活动?在地图上找元谋县的地理位置。 2、阅读P3小字部分内容,了解北京人生活的自然环境。 3、北京人的体质特征和各部分发展的不平衡及其原因。北京人的“模样”(分部位) (整体形象) 上肢(与人极相似) )下肢(与人基本一样) ) 额骨低平 头部 ( ) 眉骨突出 嘴部前伸4、讨论:原始人用火有什么意义?想象:“北京人的一天”。5、比较北京人和山顶洞人的生活时代、体质特征、工具制作技术、生活(用火和穿着)等方面。6、山顶洞人制造和使用工具的特点及其掌握人工取火技术的依据分别是什么?中国境内至少在170万年前已经出现了人类活动。我国境内的早期人类有元谋人、北京人和山顶洞人。三、检测练习:1.某校历史学习小组要考察我国最早的原始人类生活的遗址,他们应该去( ) A.北京周口店 B.云南元谋 C.浙江余姚 D.陕西西安2.假如你去北京旅游,你可以参观下列哪个原始人类遗址( )A.周口店遗址 B.河姆渡遗址 C.元谋人遗址 D.半坡遗址3.某校同学准备利用暑假实地考察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遗址,他们应该去( ) A. 北京房山 B.陕西蓝田 C. 云南元谋 D.浙江余姚 4.小明来到周口店龙骨山,他可以了解到生活距今 的北京人。( )A.80~30万年前 B.70~30万年前 C.70~20万年前 D.80~20万年前5.在北京人遗址中,发现了大量木炭和几处较大的灰烬堆。这说明北京人( )A.已经会使用火 B.已经开始过定居生活C.已经有了私有财产 D.已经开始过农耕生活 6.有了人类,就有了人类社会。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是( ) A.北京人 B.山顶洞人 C.元谋人 D.半坡人四、疑问与反思:1三、固学提高 【课堂检测】一、单项选择题(将选出的正确答案的番号填入下表对应的空格内)四、动脑筋想一想17.有人说:“劳动创造人类”。想一想,这句话对吗?为什么? 1.已知的我国境内最早的人类是A.北京人 B.元谋人 C.蓝田人 D.山顶洞人2.我国境内最早的人类化石发现于A.北京 B.云南 C.河南 D.陕西 3.据科学家http:///article/1120897.html鉴定,元谋人距今约A.170万年 B.70万年 C.20万年 D.1.8万年 4.人类最早使用的劳动工具是A.铜器 B.铁器 C.磨制石器 D.打制石器和木棒 5.据考古发掘材料,我国原始社会最早使用火的是A.北京人 B.山顶洞人 C.元谋人 D.蓝田人 6.下面选项中,不属于北京人特征的一项是A.能够制造和使用工具 B.懂得人工取火技术 C.过着群居的生活 D.没有房屋,住在山洞里 7.山顶洞人开始会A.种植庄稼 B.使用天然火 C.人工取火 D.制造工具 8.北京人使用的打制石器又称为A.粗糙石器 B.原始石器 C.旧石器 D.人造石器 9.我国境内的下列古人类生活年代的先后顺序为①北京人 ②元谋人 ③山顶洞人 A.①②③ B.③①② C.②①③ D.②③① 10.山顶洞人距今的年代约为A.170万年 B.70万年至20万年 C.18000年 D.1000多年 11.我国原始社会中北京人和山顶洞人在下列的哪一个方面具有相同点A.取火技术 B.生活地区 C.生产的工具 D.生活的条件二、填空题12.我国境内已知最早的人类,是在云南发现的人;距今约 13.北京人生活于距今万年至万年以前,北京人使用的工具主要是和 。14.山顶洞人生活在年前的北京龙骨山山顶,山顶洞人比北京人进步的一个最突出的方面是已会 。三、材料解析题15.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禽兽虫蛇。” ——《韩非子》 请回答下列问题:①文中的“上古”指何时?②想象一下,在“人民不胜禽兽虫蛇”的情况下,是如何生活的?16.据考古材料记载,“北京人居住的洞穴里,保存了几处较厚的灰烬堆,埋着烧裂的石头和兽骨,,,,”根据以上记载,请回答: ①这段材料证明了什么?②材料证明的事实有什么意义?2
导入:师:上课之前老师想问同学们一个问题,同学们你们知道人类是怎样诞生的? 关于人类产生的传说有哪些?生:女娲造人。师:很好,女娲是中国上古神话中的创世女神,她用黄土仿造自己创造了人类,又替人类建立了婚姻制度,使青年男女相互婚配,繁衍后代,因此女娲被歌颂为人类的创造者和世界万物的化育者。这是中国关于人类起源的神话。在西方人眼里,他们认为人类是怎么产生的呢? 生:上帝造人。师:好,无论是中国的女娲造人还是西方的上帝造人都是我们蒙昧时代的先民对人类起源的一种臆想,反映了先民对神的敬意,都是不科学的。经过近代科学家的探索,我们已经了解到人类是由猿进化而来的。关于从猿到人的演变,请同学们一起来观看一下下面这则视频。那么中华大地上何时开始有人类活动?早期人类的模样是否跟我们一样,他们又是怎样生活的?带着这些问题,我们来学习第一学习主题《中华文明的起源》第一课《中国境内的早期人类》。一、元谋人师:我国境内很早就有了人类活动,现在一般认为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的人类被称为什么人?生:元谋人。地点:师:很好,下面就请同学们先花2分钟思考一下第一个子目“元谋人”的大字部分。看的时候注意思考一下,元谋人生活在何时何地?我们又是怎样得出这个结论的?相信同学们看的已经差不多了,有没有同学告诉老师是在哪里发现的呢?生:云南师:很好,同学们一起看一下第3页的我国境内早期人类活动地区图,元谋人是在我国的云南省昆明市西北的元谋县发现的,因此被称为元谋人,而元谋县也以“元谋人的故乡”而著称。同学们注意做好笔记,把这个元谋人活动的地点标记下来。好,那么我们是怎么得到这个结论的,也就是说有什么证据能证明元谋人是在云南被发现的呢?生:在云南省元谋县科学工作者发现了原始人类的牙齿化石和他们使用过的粗糙石器。 师:1965年国际五一劳动节那天我国著名的考古学者钱芳等人来到元谋县的上那蚌村附近寻找化石,他们在当地一位牧牛老人的指点下,经过艰辛地探索之后,终于在下午5点左右发现了人类的两颗牙齿化石,十多年后中国科学院再次在上那蚌村组织了大规模的挖掘,在附近地层发现了人工打制的石器和炭屑等等。这就证明在云南地区很早就有了人类活动,而这种早期人类就是元谋人。时间:那元谋人到底生活在什么年代呢?他与我们的时间距离到底有多远呢?生:生活在170万年前。师:同学们把这个时间勾画下来,注意一下这个“约”字,这说明我们只能推算出元谋人生活的大概年代,并没有具体到某年某月。同学们你们知道科学家是怎样测出这个年代的吗?有兴趣的同学课后可以去查一查,科学家到底有哪些测算年代的办法。地位:了解了元谋人活动的时间和地点之后,请同学们分析一下元谋人在我国历史长河中占据着怎样的位置,或者说元谋人的发现产生了哪些重大的影响?生:他是我国境内已知最早的人类,他们的活动揭开了中国历史的第一页。师:很好,现在一般认为元谋人是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他的活动解开了中国历史的第一页。同学们一起来看一下这道题,选哪个。下面关于元谋人的说法,正确的是()A、 现在一致认为是我国境内最早的人类B、 现在一般认为是我国境内的最早人类C、 现在一般认为是已知的最早人类D、 现在一般认为是我国境内最早的人类请同学们把这句话划下来标上地位,把“一般认为”、“我国境内”“已知”“最早”这几个词圈出来。注意理解这句话,一般认为到目前为止元谋人是我国境内最早的人类,可能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考古专家的不断探索,我们国家还会有比元谋人更早的远古人类。半个世纪以来,我国境内北起辽河,南至珠江,在二十多个地方发现了远古人类的遗迹,其中以黄河流域和长江最多,请同学们看《远古人类的遗址分布图》除了祖国西南部的元谋人外,最重要的还有中部的蓝田人和北部的北京人,下面我们来认识一下闻名世界的北京人。二、北京人时间地点师:请同学们快速地阅读一下第二子目北京人的第一段,注意勾画出北京人活动的地区和生活的时间。北京人遗址是在哪里被发现的呢?生:北京周口店。师:很好,在北京周口店科学工作者发现了大量的大约生活在70万——20万年前的原始人类的化石和遗物,因为是在北京发现的所以被称为“北京人”。在这些化石和遗物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六个比较完整的头盖骨化石。请同学们阅读一下史海拾贝,说说第一个北京人头盖骨是谁在什么时候挖掘出来的?生:1929年裴文中主持挖掘的。师:1929年裴文中首次发现了一个完整的北京人头盖骨,之后几年通过大规模的挖掘活动,相继发现了五个北京人头盖骨化石,这六个北京人头盖骨化石的发现震惊了全国和世界。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处于保护北京人头盖骨化石的目的,北京人头盖骨被移交给即将撤离北京的美国海军陆战队,但是后来这些海军被日本人所俘,北京人头盖骨从此下落不明,有人认为头盖骨被日本人抢走了,有人认为被美国人藏起来了,也有人认为日本人运送头盖骨回国的时候遇到海难,北京人头盖骨也葬身大海了,这到今天仍然是个未解之谜,有兴趣的同学可以自己去了解一下相关内容。同学们看一下这些就是北京人头盖骨、牙齿、下颚骨、上下肢等等。(头盖骨、牙齿、下颚骨、上下肢图)过}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安格斯.琼斯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