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国时中国人输了台湾还赔了钱,一共多少元?

欢迎来到高考学习网,
免费咨询热线:010-
今日:1530套总数:5885151套专访:3372部会员:401265位
当前位置:
& 学年高一历史必修1同步 第四单元《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新人教版)
学年高一历史必修1同步 第四单元《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新人教版)
资料类别: /
所属版本: 人教版
上传时间:
下载次数:28次
资料类型:教育论文
文档大小:1.64M
所属点数: 0点
【下载此资源需要登录并付出 0 点,】
资料概述与简介
第10课 鸦片战争
测试内容 测试要求 教学要求
 1840年至1900年间西方列强对中国的侵略  (1) 了解两次鸦片战争的主要史实
 (2) 了解《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并认识其影响  (1) 列举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列强侵华的主要史实
 (2) 结合《南京条约》内容,说明西方列强侵华给中华民族带来的深重灾难
  新课导入●1
右图3件珍贵而且饱含着中华民族百余年血泪的文物分别叫做牛首、虎首、猴首,出自于圆明园,2002年,它们在嘉士德和苏富比两家拍卖行在香港举行的拍卖会上公开露面,无数华夏子孙为此震惊、愤慨、抗议;国家文物局也严正申明,要求两家拍卖公司停止拍卖。但正义的呼声竟没有得到回应,为防止国宝再次流失,保利集团到现场参与竞拍,并以3317万港币竞拍成功。历经140年历史沧桑之后,这三件文物终于重归故里。
思考与判断: 百年的中国屈辱史是从何时开始的?从这段历史中我们可以得到怎样的教训?
  新课导入●2
教师首先介绍中国近代史的内容和分期。然后提问学生: 关于发生在170多年前的鸦片战争,我们并不陌生。中国禁止毒品输入,遭到痛打;西方贩卖鸦片,为国法所容;中国在本土作战,惨遭失败,英国海盗式袭击一举胜利;正义战争受到惩罚,殖民战争取得成功;中国社会按自身矛盾运动的固有轨迹运转,遭到历史扼制,西方社会按固有轨迹运转,却获得历史成功。正义遭到惩罚,野蛮亵渎了文明,劫掠者弹冠相庆,自卫者俯首求降。为什么会是这种结局呢?结局一定会这样么?带着这些问题,我们开始新的学习。
1. 某些西方资产阶级史学家称鸦片战争是“通商战争”,认为这场战争是英国为维护正常贸易而进行的。这种观点 (D)
掩盖了战争的侵略性质  指出了战争的实质  为英国的殖民侵略辩护  混淆了现象与本质  未能全面概括战争性质
                  
C. ②④  
解析 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根本目的是掠夺原料和商品市场,是侵略战争,所谓“维护正常贸易”是借口。
2. 美国历史学家费正清在《伟大的中国革命》一书中表达了这样的观点:“鸦片战争的发生意味着中国拒绝在外交平等和对等贸易的基础上参加国际大家庭,结果导致英国使用武力。”费正清的上述观点 (C)
A. 解释了鸦片战争的根源
B. 肯定了中国抗击英国侵略的正义性
C. 抹杀了鸦片战争的实质
D. 从全球化角度正确分析了战争起因
解析 费正清说中国拒绝“在外交平等和对等贸易的基础上参加国际大家庭”,否认了英国鸦片走私的事实和发动侵略战争的本质。
3. 鸦片战争前,英国向中国大量贩运鸦片的直接目的是 (D)
A. 损害中国人的身心健康
B. 消弱清朝军队的战斗力
C. 破坏清政府的禁烟令
D. 扭转对华贸易逆差
解析 注意“直接目的”的提示。
4. 以下各项最能反映英国发动鸦片战争本质意图的是 (C)
A. 割占香港岛   
B. 赔款2100万银元
C. 中国开埠通商  
D. 领事裁判权
解析 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根本目的是掠夺原料和商品市场,C项最符合其本质意图。
5. 第二次鸦片战争使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加深。下列不属于这种表现的是 (C)
A. 中国丧失了大量的领土和主权
B. 清朝统治者开始沦为外国侵略者的附庸和工具
C. 清政府镇压了太平天国运动
D. 外国侵略势力扩张到沿海各省,并伸向内地
解析 C项与题意无关。
6. 下表反映了侵华战争的相关史实,表述完全正确的是 (B)
战争名称 时间 战争影响
A 鸦片战争 年 英法两国强迫清政府签订《南京条约》
B 第二次鸦片战争 年 圆明园遭到破坏
C 鸦片战争 年 英国先强占,后割占香港岛
D 第二次鸦片战争 年 中国失去更多的土地和主权
解析 A中签订《南京条约》的只有英国,C应是年,D应是年。
7. 南京,一座江南的千年古镇,有人说它既见证了中国近代史的起点,也亲历了中国近代史的终结。下列能够反映这种说法的第一个历史片段是 (A)
A. 清政府在南京江面的军舰上签订了第一个不平等条约
B. 洪秀全在南京颁布《天朝田亩制度》
C. 孙中山在南京主持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第一次国务会议
D. 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国民政府“总统府”
解析 鸦片战争中国战败,中英签订《南京条约》,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注意题项中的“第一个”要求。
8. “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这场战争”是指 (A)
A. 鸦片战争
B. 甲午中日战争
C.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D. 抗日战争
解析 “界碑”说明这场战争具有转折意义,古老中国到近代中国的转折点是鸦片战争。
9. (判断正误)之所以以“鸦片战争”命名英国侵华战争,说明英国发动战争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对华倾销鸦片。 (B)
解析 鸦片战争是英国资产阶级拓展海外市场、掠夺生产原料的必然结果。
10. (判断正误)美国《纽约时报》在清朝咸丰年间曾以《清军投降,北京城楼升起英法旗》为题大幅报道近代中国发生的一件大事。这件大事应为第二次鸦片战争。 (A)
解析 从“咸丰年间”和“北京城楼”“英法旗”等信息可以判断。
1. 从本质上看,两次鸦片战争爆发原因的相同点是 (A)
                  
A. 打开中国市场,谋求在华权益
B. 教训清政府,使其顺应外国侵略者的要求
C. 镇压中国人民的革命运动
D. 维护鸦片贸易的合法化
解析 理解鸦片战争前的中英两国在正当贸易中的状况,出现这种状况的原因,以及英国之所以向中国走私鸦片,直接目的正是要改变中英贸易中的入超局面,扭转对华贸易逆差。
2. (冲A)右边两张图是1860年发生在中国北方的《火烧圆明园》和中国南方的《洋枪队协助清军作战》。图所反映的这种相互矛盾的现象说明外国侵略者 (A)
要迫使清朝统治者屈服  要利用清政府镇压人民反抗  要保护他们的既得侵华利益  要攫取更多的侵华权益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解析 两张图片包含了四个选项中的内容,读懂图片及包含的信息,即可选出正确答案。
3. (冲A)当《南京条约》签订后,清朝官员董宗远上奏反对。他说:“国威自此损矣,国脉自此伤矣,乱民自此生矣,边境自此多事矣。”他反对签约的出发点是 (A)
A. 维护封建统治秩序          B. 维护清朝民族利益
C. 维护国家独立自主          D. 学习西方技术
解析 损国威、伤国脉、生乱民、边境多事,这些都打乱了原有的封建统治秩序。清朝民族利益和国家独立自主都是对外的,“乱民”是对内不是对外。
4. 鸦片战争使中国社会开始沦为半封建社会,其依据有 (D)
中国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客观上刺激了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使封建自然经济逐渐解体
C. ①③    D.
解析 “半封建”是相对于完全的封建社会而言的,它是指形式上仍是封建统治和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实际上社会已逐渐近代化,资本主义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等因素在不断发展壮大。因此,半封建在经济上的表现就是自然经济的逐步解体、资本主义的产生发展。
5. 有学者称,从总体上看,中华民族经过了中原的中国、中国的中国、亚洲的中国之发展历程。然而,明中叶以后,在人类走向真正的世界历史,走向近代文明时,它却囿于现状远远落伍了,至晚清,则走上了“被世界”的中国。中国走上“被世界”的标志是 (A)
A. 《南京条约》的签订 B. 洋务运动的开展
C. 《资政新篇》的颁布 D. 戊戌变法的兴起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阅读材料,理解、分析问题的能力。鸦片战争后,中国开始被迫打开国门,逐步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近代文明也开始传入我国。所以《南京条约》的签订,使中国“被世界”了。因此选项A符合题意。
6. 某学者认为:“它标示的不只是这场战争失败的严峻性,更因为它标示着以商品和资本来改变中国传统社会的轨道,作为中国近代与中世纪的分界线是显而易见的。”材料中的“它”指 (A)
A. 鸦片战争 B. 第二次鸦片战争
C. 甲午中日战争 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解析 鸦片战争后,列强开始向中国倾销商品和输出资本,也成为中国近代史和中国古代史的分界线。所以最佳选项是A。
7.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840年春英国议会在辩论对中国出兵是否合理的问题时,“反对派以拒绝为支持一种恶毒的、有伤道德的交易而进行战争的理由反对政府的政策”。
——马士《中华帝国对外关系史》
材料二 1840年3月,英国对华棉制品出口商, 曼彻斯特商会主席莫克·维卡在致英国外相巴麦尊的信中说:“是他们自己陷入了错误的处境,逼得我们不得不走上为国家所受的侮辱,为个人所受的委屈要求补偿的地步。如果曲解自由与正义的观念,现在我们不去为我们和他们之间商务关系上的合理利益而采取被迫采取的态度,这种想法就太唐吉诃德了。”
材料三 莫克·维卡在信中还说:“当前局势,可能提供机会,完成两国关系的改善,随着关系的改善,我们输出(棉织品)的扩张程度将是不可估量的。”
——《英国纺织利益集团与两次鸦片战争资料》
(1) 材料一中的“反对派”为何反对政府的政策?(不得摘抄材料原文)
(2) 据材料二概括莫克·维卡表达的主要观点。(不得摘抄材料原文)
(3) 据材料三指出“当前局势,可能提供机会,完成两国关系的改善”这句话的真实含义。
(4) 综合以上材料,说明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目的。
解析 本题主要从英国的角度出发考查了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在解题过程中第一个要点是: 要把握好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和直接原因。本题解答的第二个要点是: 要根据材料提取信息,切忌脱离材料。
答案 (1) 他们认为这场战争是为了保护鸦片走私,是不道德的。 (2) 战争的责任是中国损害了英国的利益;为道德观念而放弃利益是不明智的。 (3) 以中国禁烟为借口发动战争,迫使中国屈服。 (4) 保护鸦片走私并为英国工业品打开中国市场。
8. 有人说: 鸦片战争是在执行一种历史使命,它是用侵略手段来达到使中国向世界开放的目的。从某种意义上说,是鸦片战争的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近代文明。请结合史实,选择适当角度,评述此观点。
答案 此观点不科学,没有一分为二地看问题(错误,但也有合理之处)。 从鸦片战争的根本目的看,是资本主义要打开中国市场,掠夺原料;从战争性质看,是资本主义国家挑起的一场非正义的侵略战争;从客观后果看,战争使中国主权遭到破坏,被动地卷入资本主义市场,加重中国人民的负担。所以说鸦片战争是破坏性的,它并不是在执行历史的使命,主观上也并不是使中国向世界开放。不过,鸦片战争确实使中国从闭关锁国到逐步开放,渐渐走向近代化,加速社会的变革。经济上: 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自然经济开始解体,刺激了中国民族主义产生;思想上: 开始向西方学习。但是,鸦片战争的客观后果主要是: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主观动机和客观效果不一致)。
1. 虎门销烟
英国曼彻斯特商会给英政府的呈文
对华贸易维持英国航船十万吨,而这又是可能大为扩张的。中国为英国制造业提供一个销量庞大而又迅速扩张的市场;同时又为印度的出产提供销路,众信其数达三百万镑,而这又使得我们的印度人民藉以能够大量消费我们的制造品。(为了换取英印进口货物)中国输出茶叶和生丝,生丝价值在一百万镑以上,没有生丝,我们这一门极重要的、迅速增长着的制造业便将大大地瘫痪了。然而自律劳卑 失败以后,对华贸易已陷入不稳定的、无保护的状态,横受行商和地方政府的勒索与禁阻。于是,不列颠财产每日都处于危险状态之中: 我们的人每日都可受到侮辱;我们的君主已经在他所派的代表律劳卑身上受到侮辱;我们的产业可能被瘫痪;我们的税收可能每年遭受四百至五百万镑的损失。(因此,备忘录提呈人)以最迫切的心情呈请不列颠政府施展保护(英商的)威力,(我们认为)如果直接和中国最高政府接触,将会比通过广州那批低级官吏之迂回而又腐化的中介更有效得多。
——《中国通史参考资料》近代部分(修订本)上册
【解读】 这是英国曼彻斯特商会上英国首相迈尔本和外交大臣巴麦尊的一份备忘录。这份备忘录成于1836年2月,也就是鸦片战争爆发前四年多的时候。英国作为世界上最先发展起来的资本主义国家,在鸦片战争前后,仍保持着资本主义世界中头号强国的地位。多年间,在西方各国的对华贸易中居于首位。英国工商界密切关注其在华的“商业利益”,并且直接影响着英国政府的对华关系决策。不过,由于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环境的屏蔽,以及清朝多年间采取的闭关政策,英国在对华贸易中也遇到很大障碍,多年间是居于入超的地位。英国千方百计地要扭转这种局面,迅速和不断地扩大鸦片贸易,就是基此而为。这里辑录的资料中,虽然没有明言鸦片之事,但反映出英国商会组织敦促政府保护其商业利益,对清政府施压的情形。
英国资产阶级对英国对华贸易形势的基本看法,是认为已经有了可观的规模,但仍有较大的扩张潜力,一定不能放松,因为对华贸易对于扩大英国和英属殖民地产品市场,支撑其制造业,具有非常大的重要性。 英国资产阶级对当时的有关情况不满,认为驻华商务总监督律劳卑(当时已不在世)使英国受到侮辱和损失。 英国资产阶级迫不及待地要求政府采取措施,保护其商业利益,呼吁与清朝中央政府进行接触。
由此可见, 鸦片战争的爆发不是偶然之事, 它与此前多年间中英“贸易”方面的矛盾激化分不开, 实质上是英国出于其殖民利益,需要不断扩大对中国的商品输出和原料掠夺, 因而不能容忍中国的“禁阻”。
【注释】  曼彻斯特(Manchester): 英国英格兰西北部城市,13世纪兴起,产业革命后迅速发展,成为全国工商业的重要基地,棉纺织业和原棉、棉纺的贸易尤为兴盛。曼彻斯特商会是该市棉纺织业资本家的一个团体,这一备忘录提出的要求,在当时的英国工商界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律劳卑(William John Napier,),英国贵族。1833年被任命为英国第一任驻华商务总监督,受命在华开辟商埠,获取海军据点以备对华进行武装侵略,第二年他到达澳门后,曾往广州会见清朝两广总督,遭清方拒绝后,下令英舰强行驶入珠江,轰击虎门炮台,后退回澳门,病死。
2. 马克思论第二次鸦片战争
简单地说,我们不要像骑士般的英国报纸那样去斥责中国人可怕的残暴行为,最好承认这是保卫社稷和家园的战争,这是保存中华民族的人民战争,虽然你可以说,这个战争带有这个民族的一切傲慢的偏见、蠢笨的行动、饱学的愚昧和迂腐的蛮气,可是它终究是人民战争。而对于起义民族在人民战争中所采取的手段,不应当根据公认的正规作战方法或者任何别的抽象标准来衡量,而应当根据这个起义民族所已达到的文明程度来衡量。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
【解读】 这是马克思《波斯和中国》一文的一段摘录。《波斯和中国》写于1857年,那时第二次鸦片战争刚进行了几个月的时间。马克思在该文的开头说:“英国人在亚洲刚刚结束了一场战争,现在又开始进行另一场战争了。”所说“刚刚结束的战争”,是指英国于1856年发动的对波斯的战争;“又开始进行另一场战争”,即指第二次鸦片战争(也是1856年开始的)。马克思对英国对波斯与对中国作战的情况及其历史背景作了对比分析,认为:“在波斯,欧洲式的军事制度被移植到亚洲式的野蛮制度上;在中国,这个世界上最古老国家的腐朽的半文明制度,正在用自己的方法与欧洲人进行斗争。波斯被打得一败涂地,而被弄到绝望地步、陷于半瓦解状态的中国,却找到了一种抵抗办法,这种办法如果彻底实行,就能使第一次英中战争的英军节节胜利的情形不再发生。”可见,马克思对中国方面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初始阶段中的抵抗,以及在以后战局中可能取得优势地位,在一定程度上持乐观态度。马克思对当时所获知的中国的一切抵抗手段,都给予了肯定,而把侵略者讥为“文明贩子”。
马克思这段语录的要点在于:
明确否定英国报纸对“中国人可怕的残暴行为”的斥责。 认定中国进行的是“保卫社稷和家园的战争”,是“保存中华民族的人民战争”。 认为对于起义民族在人民战争中所采用的手段,应该根据该民族所已达到的文明程度来衡量。
马克思的观点,不但对于我们认识这次战争,而且对于认识近代中国各次反侵略战争,都有指导意义。尽管事实上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国最后也失败了,但爱国军民的抵抗,打击了侵略者,显示出英勇的斗争精神。
1. 马戛尔尼访华
1793年英国首任外交公使马戛尔尼(Ma Cartney)率七百余人的庞大使团携各种礼品抵达北京。使团的规模与礼品之丰厚表明了英王的重视程度。在英皇乔治三世给他的授权书里,不仅有自主作出让步决定的权力,而且还有必要时同意禁止东印度公司把鸦片输往中国的英王允诺,以符合中国的鸦片禁令。英国特使谋求中国开放内地市场。但马戛尔尼拒绝了必须对乾隆皇帝行跪拜礼的要求,于是被视一切外国均为夷、礼品必是贡品的清朝认定为大逆不道,清廷遂限期逐其出国门。
而他所赠送的大批先进的科学仪器和机器都被安装于皇宫当做玩物,所提议的建立中英两国外交与商业联系,亦未讨论即被拒绝。英王促进英中正常贸易全面开展的企图寿终正寝。非但如此,马戛尔尼却通过与满清官员的接触得出结论:“清王朝已经腐败衰弱,不堪一击。”称之为“破烂不堪的头等战舰”,他提议英王注意清王朝的垮台,以便得到“比任何其他国家得到更多的好处”。1816年,英王又派阿美士德使团来华,以继续马戛尔尼未完成的使命。结果在跪拜礼问题上又僵持住了,这回清廷干脆连对话也不考虑,直接把他们遣送出境。
2. 鸦片的危害
鸦片作为药物使用,长期或过量使用,则造成药物依赖性;作为毒品吸食,对人体产生难以挽回的损害甚至造成死亡。吸食鸦片后,可以初致欣快感、无法集中精神、产生梦幻现象,导致高度心理及生理依赖性,长期使用后停止则会发生渴求药物、不安、流泪、流汗、流鼻水、易怒、发抖、寒颤、打冷颤、厌食、便秘、腹泻、身体蜷曲、抽筋等戒断症;过量使用造成急性中毒,症状包括昏迷、呼吸抑制、低血压、瞳孔变小,严重的则引起呼吸抑止致人死亡。依照过去的统计显示,若无严格禁止,华人最爱吸鸦片。而一百至二百年前的中国清政府无法禁止鸦片、亦无法限制鸦片成瘾人数,而西方国家大力倾销鸦片到中国,逆转西方世界对中贸易逆差(而后中国自行生产鸦片),这些鸦片让许多中国人成为“东亚病夫”。
第11课 太平天国运动
测试内容 测试要求 教学要求
太平天国运动  (1) 了解金田起义、定都天京
 (2) 了解《天朝田亩制度》
 (3) 理解《资政新篇》  (1) 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主要史实
 (2) 理解《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的内容和作用
 (3) 认识农民起义的作用与局限
  教师提问: 鸦片战争使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了什么变化?
学生回答。
教师导入: 鸦片战争以后,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人民深受本国封建主义和外国资本主义的双重压迫,社会矛盾激化。农民阶级不堪忍受,终于揭竿而起,掀起了轰轰烈烈的太平天国农民起义。
播放电视连续剧《天平天国》主题歌,调动学生情绪。
教师: 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伟大的反侵略、反封建运动,在中国近代史上产生了重大影响,今天我们就学习太平天国运动的具体情况。
1. (冲A)拜上帝教创立后发展迅速,这从本质上反映了当时的社会 (D)
                  
A. 拜上帝教有创造精神 
B. 人民渴望平等平均
C. 宗教迷信严重    
D. 阶级矛盾尖锐
解析 洪秀全宣传“皇上帝”是唯一的“真神”,清朝最高统治者实乃“阎罗妖”,世间一切苦痛均是“阎罗妖”的罪过,号召群众“共击灭之”。农民纷纷加入拜上帝教,反映当时阶级矛盾十分尖锐。
2.“天下多男人,尽是兄弟之辈;天下多女子,尽是姊妹之群。何得存此疆彼界之私,何可起尔吞我并之念。”这段话反映的思想实质是 (D)
A. 均贫富 B. 等贵贱
C. 平分土地 D. 推翻封建剥削制度
解析 本题是一道材料型选择题,考查对材料的认识和理解。依据“兄弟之辈”“姊妹之群”,反对“尔吞我并”判断,可确定答案为D项。
3. 孙中山曾说:“民生主义,即贫富均等,不能以富者压倒贫者也。但民生主义,在前数十年,已有行之者,其人为何?即洪秀全是也。”材料中“前数十年”中“民生主义”的含义是(A)
A. 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
B. 平均地权,节制资本
C. 中央集权,广开言路
D. 以法治国,公选官吏
解析 材料中孙中山先生的意思是,前数十年已经实行民生主义的人是洪秀全。四个选项中只有A项是洪秀全提出的。
4. 曾国藩的幕僚赵烈文阅读了某书后在日记中写道:“…… 其中所言,颇有见识……皆是效法西人所为,其钦折外洋,贻为心悦诚服……观此书,则贼中不为无人。”“此书”应是下列选项中的 (C)
A. 《天朝田亩制度》 B. 《海国图志》
C. 《资政新篇》 D. 《新学伪经考》
解析 本题旨在考查学生比较、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赵烈文所谓的“贼中不为无人”指太平天国内部也有能人;洪仁玕的《资政新篇》“皆是效法西人所为”。
5. “凡外邦人技艺精巧,邦法宏深,宜先许其通商,但不得擅入旱地,恐百姓罕见多奇,致生别事。唯许牧司等并教技艺之人入内,教导我民,但准其为国献策,不得毁谤国法也。”该材料出自《资政新篇》,表明洪仁玕的外交思想是(D)
承认外国的先进技术文化  实行开放政策,全境对外通商  对外国人的活动缺乏警惕  维护国家主权
C. ①③④ D. ①④
解析 “全境对外通商”与“不得擅入旱地”冲突;“恐百姓罕见多奇,致生别事”“不得毁谤国法也”说明对外国人有所警惕。所以不正确。
6. 与以往的农民战争相比,太平天国运动新的时代特点表现在 (C)
反封建同时反侵略  《天朝田亩制度》的平均主义思想  运动规模空前巨大  《资政新篇》的资本主义色彩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解析 解答本题要注意分析“时代特点”的含义。太平天国运动发生的时代正是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时代,进入这一社会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列强的侵略,因此它还担负起了反侵略的任务。同时,从世界形势来看,资本主义的发展是历史发展的潮流,也符合了时代的新特点。而平均主义的思想自古就有并非太平天国所独有;规模巨大,也不是时代的产物。
7.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算其家人口多寡,人多则多分,人寡则寡分,杂以九等。……务使天下共享天父上主皇上帝大福,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也。
——《天朝田亩制度》
材料二 兴车马之利,……倘有能造如外邦火轮车,一日夜能行七八千里者,准自专其利,限满准他人仿做。兴银行,……兴器皿技艺。有能造精奇利便者,准其自售。兴宝藏。凡金、银、铜、铁……等货,有民探出者,准其禀报,爵为总领,准其招民采取。
——《资政新篇》
(1) 分析材料一、二中《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有关经济方面的规定,各自体现了什么思想?
(2) 从时代的要求看,这两种经济思想各具有什么鲜明的进步性?
答案 (1) 思想:
《天朝田亩制度》: 主张平分土地,建立均富的理想社会; 《资政新篇》: 主张发展近代工矿等企业,在中国建立资本主义经济。 (2) 进步性:
《天朝田亩制度》: 提出推翻地主土地所有制,解除封建压迫,建立农民土地所有制的原则。具有鲜明的反封建意义。 《资政新篇》: 最早提出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集中反映了当时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寻找真理和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迫切愿望。
8. 太平天国运动体现了新旧交替时代农民战争的哪些特点?试从历史背景分析产生这些新特点的原因。它的失败带给我们什么启示?
答案 特点:
太平天国担负起反封建反侵略的任务。 一些领导人开始向西方寻找真理,探索中国独立富强的途径。 是中国农民战争的最高峰。 原因:
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变为外国侵略者与中华民族、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中国人民肩负着反侵略反封建的双重任务。 鸦片战争后,一股“向西方学习”、寻找强国御侮之道的新思想萌芽。 太平天国颁布《天朝田亩制度》,组织了强大的武装,是中国农民战争的最高峰。 启示: 中国农民阶级受阶级和时代的局限,不能领导民主革命取得胜利。
1. 《天朝田亩制度》中关于圣库制度的规定
凡当收成时,两司马督伍长 ,除足其二十五家每人所食可接新谷外,余则归国库,凡麦、豆、苎麻、布帛、鸡、犬各物及银钱亦然。盖天下皆是天父上主皇上帝一大家,天下人人不受私,物物归上主,则主有所运用,天下大家处处平匀,人人饱暖矣。此乃天父上主皇上帝特命太平真主救世旨意也。但两司马存其钱谷数于簿,上其数于典钱谷及典出入。
凡二十五家中,设国库一,礼拜堂一,两司马居之。凡二十五家中所有婚娶弥月 喜事,俱用国库;但有限式,不得多用一钱。如一家有婚娶弥月事,给钱一千,谷一百斤,通天下皆一式。总要用之有节,以备兵荒。
——《天朝田亩制度》,《中国通史参考资料》近代部分(修订本)上册
【解读】 《天朝田亩制度》是太平天国的纲领性文献,1853年下半年颁布,1860年重刻刊行。内容以土地和财产分配制度为核心,扩及社会生产、社会组织、政治体制等诸多方面。其中关于土地分配的内容尤为主要。这里选录了关于圣库制度的一段材料。圣库制度是太平天国的一项重要制度,它以财产归公、生活必需品平均分配为基本原则。这项制度发端于金田团营之时,起义后在军队中实行。定都天京后又试图在全社会推广,并且在《天朝田亩制度》中明确规定下来。
从这段材料中可以看出圣库制度规定的要点:
每年各家所收成的粮食,除留下一年自用外其余皆归国库,副业产品及银钱也是如此。 各家有“婚娶弥月喜事”,费用由国库供给,数额一定,“通天下皆一式”。 以“两”为基本管理单位,每25家为一两,由两司马掌管,每两设一国库。 目的是为了实现“天下人人不受私,物物归上主”,“大家处处平匀,人人饱暖”。
这个方案主要是针对民间社会特别是农村地区设计的,体现了《天朝田亩制度》的基本精神。既然《天朝田亩制度》中规定的平分土地没有真正实行,“圣库制度”也就没有推行的经济基础。与《天朝田亩制度》一样,圣库制度在具有反对封建剥削压迫的革命性的同时,也反映了小农思想意识上的落后一面,纯属空想,不可能真正实现。
【注释】  两司马、伍长: 太平天国军队和地方的基层职官。军队中每伍5人,设一伍长,两则辖5伍,计25人,以两司马为首。推及地方管理,则以5家为一伍,每两辖5伍25家,伍、两分别由伍长和两司马掌管。这里即指此种。 弥月: 小儿满月。
2. 洪仁玕论资政宗旨
此皆为邦大略,小弟于此类凡涉时势二字,极深思索,故于古所无者兴之,恶者禁之,是者损益之。大率法外辅之以法而入于德,刑外化之以德而省于刑也。因又揣知圣心图治大急,得策则行,小弟诚恐前后致有不符之迹,故恭录己所窥见之治法,为前古罕有者,汇成小卷,以资圣治,以广圣闻。恳自今而后,可断则断,不宜断者付小弟掌率六部等议定再献,不致自负其咎,皆所以重尊严之圣体也。或更立一无情面之谏议在侧,以辅圣聪不逮。诸凡可否,有宜于后,不宜于今者,恳留为圣鉴,准以时势二字推行,则顶起天父、无兄纲常,太平一统江山万万年矣。
——洪仁玕《资政新篇》,《中国通史参考资料》近代部分(修订本)上册
【解读】 这是洪仁玕总结说明其《资政新篇》立意的一段话。洪仁玕在《资政新篇》中,就用人和设法的许多事项提出具体设想和实施方案。在所录载的这段文字中,洪仁玕非常诚恳地说明自己于此的良苦用心,即“以资圣治”,“以广圣闻”。洪仁玕劝告天王今后要注意纳谏,在大政要事的决策上要与人商议。从中可以看出洪仁玕在政见上确实比较高明,也具有较强的民主意识。
洪仁玕提出《资政新篇》,决非偶然和轻率之事,而是基于对时势的切实体察,应天王洪秀全求治法之急,经过深思熟虑而为之,极具创新精神。 洪仁玕注意到德与法、德与刑的关系,主张在立法用刑之中重视德化作用。 对天王纳谏和将政事付诸众议的劝告,既反映了洪仁玕的民主意识,也是他对天王惯常独断专行帝王习气的委婉批评。
1. 关于《天朝田亩制度》
(1) 产生根源:
第一,社会根源: 鸦片战争后人民身受双重压迫,清朝长期以来土地高度集中,广大人民无地、少地,负担沉重;
第二,历史根源:“等贵贱,均贫富”一直是历代农民起义的奋斗目标,明末农民起义,“均田免粮”的口号开始触及了封建社会的根本问题;
第三,阶级根源: 农民阶级不代表先进的生产力,其纲领只能反映其迫切的现实愿望,追求平等,平均和小私有制基础上男耕女织的自然经济。
(2) 评价认识:
第一,强烈的革命性: 首先它继承和发展了历代农民的斗争思想,明确主张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并形成系统的革命纲领,成为几千年来农民战争的最高峰;其次它从各方面冲击了封建礼教和纲领(纲领的内容是多方面的)。
第二,空想性: 首先,平分土地在当时社会无法实现,只是小生产者的一种迫切愿望。1854年太平天国规定“照旧交粮纳税”,事实上承认了地主土地私有;其次,绝对平均分配的圣库制度违背小生产者的阶级本性,无法实现,也无法调动其积极性。定都天京后起义军上层便从理论上的禁欲主义走向了现实中的纵欲主义;再次,社会关系上的人人平等,随着太平天国政权逐步的封建化和等级制度的建立,也成为泡影。
第三,落后性: 此纲领是把小农自然经济作为追求的理想化目标,实际上未超越封建主义的经济范畴。它主张小私有制,废除商品经济,不符合国际和国内经济发展的规律和趋势。
第四,从革命纲领上可以得出结论: 太平天国军事上的胜利缺乏政治、经济和思想的牢固基础,不可能提出彻底改造封建社会的纲领,更不能阻止政权的封建化,革命的高潮隐含着危机。
2. 关于《资政新篇》
(1) 社会根源:
第一,天国政权当时全面衰退,急需改革内政,“富国强兵”,扭转形势;
第二,19世纪中期资本主义已成为国际社会发展的主潮流,初步形成了世界体系;
第三,洪仁玕个人经历使其对资本主义有具体的了解和接触。
(2) 评价认识:
第一,革命性: 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背景下,这是一个改造封建社会、救国救民的探索。其根本目的是维护天国政权,进行反侵略反封建的斗争。
第二,进步性: 它主张从经济到政治、文教各方面发展资本主义,符合社会发展的规律和趋势(与《天朝田亩制度》相反)。
第三,空想性: 从理论上看,它没涉及农民最迫切的土地问题,不是农民斗争实践的产物;另一方面,它在当时也缺乏实践的社会、经济和阶级的基础;从实践上看,由于当时紧张严峻的军事环境和缺乏广泛的社会支持而落空。
第四,没有认清列强的侵略本质。
3. 《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的区别
(1) 产生的背景不同: 《天朝田亩制度》是为巩固太平天国政权而颁布的革命纲领,此时太平天国正处于强盛时期。《资政新篇》是洪仁玕提出的改革太平天国内政和建设国家的主张,此时为天京变乱之后,太平天国已处于衰落时期。
(2) 社会经济的主张不同: 《天朝田亩制度》以改革土地制度为中心,要建立一个以小农经济为基础的,以绝对平均主义为分配原则的理想王国。《资政新篇》则主张发展工商业和资本主义经济。前者主张消灭私有制;后者主张发展私有制。
(3) 群众基础不同: 《天朝田亩制度》是广大农民平等、平均的政治、经济要求的理想化,是最大限度满足农民阶级利益和要求的革命蓝图,因而群众基础广泛。《资政新篇》没有反映农民迫切的土地要求,不是农民意识的产物,农民对此反映不积极,缺乏实施的必要社会条件,缺乏群众基础。
(4) 作用不同: 《天朝田亩制度》有利于太平天国革命斗争的蓬勃发展。《资政新篇》反映了先进的中国人发展资本主义的愿望,但缺乏必要的社会条件,未能实行。
(5) 反映了同一时代的不同特点: 《天朝田亩制度》的颁布标志着中国农民运动的水平达到最高峰,但它违背了客观规律,根本无法实施。《资政新篇》具有鲜明的资本主义色彩,反映了鸦片战争后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寻求真理和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迫切愿望,具有新的时代特征。
第12课 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
测试内容 测试要求 教学要求
 (1) 1840年至1900年间西方列强对中国的侵略
 (2) 1840年至1900年间中国军民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  (1) 了解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主要史实
 (2) 了解《马关条约》和《辛丑条约》的主要内容并认识其影响
 (3) 了解黄海海战
 (4) 了解台湾军民反割台斗争  (1) 从列强侵华和人民抗争两个维度构建中国近代史主线: 一是西方列强的侵华和中国半殖民地化的形成和加深;二是中国军民的抗争和救国探索
 (2) 通过对不平等条约具体内容的分析,归纳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形成的过程和阶段性特点
  新课导入●1
打出课件: 奴役—自由,殖民—独立,落后—强大,屈辱—荣耀,家破人亡—安居乐业,任人欺凌—独立自主。
师: 同学们,在这两种情况当中,你们会选择哪种?你们会为了哪种而努力?但是,当有侵略者带着一颗欲壑难填的心来野蛮地侵略我们,而国家落后,政府腐败,统治者无能的时候,我们所希望的,还能拥有吗?
今天,我们将来学习继鸦片战争后,又一段丧权辱国的历史。
  新课导入●2
教师适当补充日本明治维新相关知识,然后指出,明治维新使日本摆脱了民族危机,成为亚洲强国,随着国力的增强,日本走上了侵略扩张的道路。1887年,日本就制定了《清国征讨方略》,公然叫嚣“欲维护我帝国独立,伸张国威,进而巍立于万国之间,保持安宁,则不可不分割清国,使其成为数个小邦”。可见,日本对中国的侵略蓄谋已久。由此导入新课。
1. (2012年江苏学业水平测试卷)近代中国,列强通过侵略手段攫取了通商、设立租界等一系列特权。下图所示城市状况是下列哪次侵华战争及签订的条约所致的 (C)
A. 鸦片战争与《南京条约》
B. 第二次鸦片战争与《北京条约》
C. 甲午中日战争与《马关条约》
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与《辛丑条约》
解析 从图中的“苏州城墙”等可以判断是C,因为《马关条约》开放苏州为商埠。
2.《马关条约》中的哪一内容最能够反映出帝国主义资本输出的需要 (B)
                  
A. 赔款日本军费白银2亿两
B. 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C. 开辟内河新航线
D. 产品运销中国内地免收内地税
解析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向帝国主义过渡,资本输出成为其对外侵略的主要形式。“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是列强资本输出的重要形式之一。B项最符合题意。
3.闻一多的《七子之歌》中写道:“我们是东海捧出的珍珠一串,琉球是我的群弟……”其中“东海捧出的珍珠一串”指什么?它的割占和什么条约有关 (D)
A. 澳门;《南京条约》 B. 香港;《马关条约》
C. 香港;《南京条约》 D. 台湾;《马关条约》
解析 “东海捧出的珍珠一串”,可以判断是台湾,台湾被割占是《马关条约》的内容。
4. 下列图片反映的共同主题是 (A)
“致远”号撞向敌舰
刘永福与台湾军民誓师抗日
义和团战士
                  
A. 反抗外来侵略   B. 寻求救国之路
C. 掀起民主革命   D. 推翻清朝统治
5. 八国联军发动侵华战争的根本目的是 (D)
A. 保护各国在华使馆  B. 推翻慈禧太后独裁统治
C. 镇压中国反抗斗争  D. 扩大各国在华利益
解析 从战争发生的世界背景即资本主义向帝国主义过渡分析。
6. 如下图,山海关城南有作为兵营的日本营盘、法国营盘、比利时营盘、意大利营盘、德国营盘和英国营盘的遗址。这六国营盘应该出现于 (D)
英国营盘  德国营盘
意大利营盘
A. 《南京条约》签订后不久
B.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不久
C. 甲午中日战争后不久
D. 《辛丑条约》签订后不久
解析 《辛丑条约》规定各国可以在北京至山海关铁路沿线战略要地驻兵。
7. 清政府与外国签订的某条约第十款规定:“上谕以诸国人民遇害被虐各城镇……以永禁或设或入与诸国仇敌之会,违者皆斩。……如复滋伤害诸国人民之事,或再有违约之行,必须立时弹压惩办,否则该管之员,即行革职。”该规定反映出 (C)
A. 中国主权完整开始遭到破坏
B. 西方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C. 清政府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
D. 列强侵华势力开始深入中国内地
解析 《辛丑条约》规定惩办支持义和团的官员,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使列强通过外交途径加强了对清政府的控制,清政府已经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8. 当代著名历史学家雷姬在谈及民族主义时说:“一个正义的运动,只有情感是不够的,民族主义也一样。没有理性的指导和束缚,就很容易被各式各样的人所利用。”下列能够论证上述观点的是 (A)
A. 义和团运动 B. 太平天国运动
C. 维新变法 D. 辛亥革命
解析 义和团运动将斗争矛头指向帝国主义,有强烈的反帝情感,但没有认清清政府的反动本质,所以为清政府所利用和镇压。
9. (判断正误)“西方人送来了一份令人不堪忍受的礼物来祝贺中国进入了20世纪。”这里的“礼物”指的是《辛丑条约》。 (A)
解析 1901年清政府被迫与列强签订《辛丑条约》,给中国造成了严重危害。
10. (判断正误)右图是1900年法国发行的绘有“联军合力让中国巨人四分五裂”的漫画。在其反映的历史事件之后列强取得了在华设厂的特权。 (B)
解析 《马关条约》签订后,列强取得在华设厂特权。
1. 罗荣渠先生在《现代化新论》一书中说:“在此以后,外国渗透中国的方式从外贸领域扩大到投资、生产、销售、金融各个领域,直接改变了原有的‘小农-手工业生产方式’,使中国在经济上和财政上都日益陷入对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依附地位。”这里的“在此以后”是指 (C)
                  
A. 《南京条约》签订后 B. 《北京条约》签订后
C. 《马关条约》签订后 D. 《辛丑条约》签订后
解析 《马关条约》的特殊性在于允许列强在通商口岸办工厂,反映了资本主义对华侵略从商品输出为主变成了资本输出为主,即“投资、生产、销售、金融各个领域”。
2. 中日签订《马关条约》所引发的历史现象有 (B)
列强加紧对华资本输出  维新思潮转变为政治运动  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
      B.
C. ②③④      D.
解析 《马关条约》签订后列强侵华以资本输出为主,故正确;《马关条约》的签订引发“公车上书”, 使维新思潮转变为政治运动,也刺激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故正确;《马关条约》签订后,清政府为支付巨额赔款,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故正确。
3. (冲A)1895年,外国在中国设立的工厂约80余家,到1900年迅速增加到933家,并深入到中国的各个经济部门。产生这种变化的因素是 (B)
列强割占了中国大量领土  中日《马关条约》的签订  列强享有“片面最惠国待遇”  列强实施“以华治华”的政策
   B.   
C.    D.
解析 《马关条约》规定日本可以在中国通商口岸投资设厂,其他列强援引“片面最惠国待遇”特权,同样可以在中国通商口岸投资设厂。与题干所述现象无必然联系,可排除。
4. 《马关条约》中规定:“日本臣民得在中国制造一切货物,其于内地运送税、内地税、钞课、杂派……即照日本臣民运入中国之货物一体办理,自应享优例豁除。”从中可以看出导致中国近代以来民族工业举步维艰的一个因素是 (D)
A. 外资工业在中国的兴起
B. 民族工业没有技术优势
C. 民族工业没有资本优势
D. 外资工业享有免税特权
解析 正确地解读给出的《马关条约》文本可知当时日本货物进入中国享有免税待遇,这严重阻碍了本国企业的发展。
5. 胡绳先生认为,列强支持清政府的政策中包含着一个无法解决的矛盾: 一方面它们要清政府保持腐败与懦弱的状态,因而只能屈服于外国的压力,遇事妥协让步;另一方面又想使它具有足以镇压亿万人民群众的力量,以造就有利于外国侵略者的内部安定秩序。列强的这种矛盾在以下哪个条约中表现最为明显 (D)
A. 《南京条约》 B. 《天津条约》
C. 《马关条约》 D. 《辛丑条约》
解析 材料体现了列强要控制清政府,使之成为统治中国人民的工具。
6.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写道:“三次灾难性的战争使中国受到了巨大的刺激: 第一次是年同英国的战争,第二次是年同英法的战争,第三次是年同日本的战争。”这三次战争的共同之处是 (A)
A. 中国逐步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B. 中央机构完全半殖民地化
C. 通商口岸开放由内地向沿海扩展
D. 列强侵略以资本输出为主
解析 B是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影响,C属于史实错误,D是甲午中日战争的影响。
7. 阅读下列材料:
图一 签订《南京条约》
图二 签订《马关条约》
图三 签订《辛丑条约》
材料二 全国人大十届二次会议期间,温家宝总理在答记者问时,引用了清末诗人丘逢甲的《春愁》:
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潜。
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
(1) 根据材料一回答,这三个条约签订的时间及背景各是什么? 三个条约的签订对中国社会的发展历程有何影响?
(2) 《辛丑条约》签订后中国社会主要矛盾有何变化?为什么?
(3) 材料二中这首诗写于哪一年?为什么“四百万人同一哭”?
(4) “春愁”是中国古诗词中常见的词语,作者以此为题抒发了怎样的情怀?
答案 (1) 1840年,鸦片战争清政府战败,被迫签订;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被迫签订;1901年,八国联军侵华,清政府投降。《南京条约》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马关条约》使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辛丑条约》标志着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 两大矛盾汇流,集中体现为阶级矛盾。中国已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清政府已成为列强在华的工具。 (3) 1896年。甲午战争失败或《马关条约》签订,日本强占台湾。 (4) 被迫离开祖国的悲愤或爱国之情。
8.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明治维新后,日本制定了第一期征服台湾,第二期征服朝鲜,第三期征服满蒙,第四期征服支那,第五期征服世界的对外扩张战略。1887年日本政府制定了《清国征讨方略》,决定在1892年前完成对华作战的准备,进攻的方向是朝鲜、辽东半岛、山东半岛、澎湖列岛、台湾、舟山群岛。
材料二 中日战争前,英国《泰晤士报》驻东京记者布林克莱在一篇题为《朝鲜和他的邻居》的报道中说:“日本比中国人自己更清楚地知道(中国)每一省可以抽调多少人出来作战。” 
材料三 在战争危险日益迫近的紧要关头,清政府以财政紧张为由,削减军费预算;而皇太后六旬万寿庆典,先是修三海,共花费白银600万两,其中挪用海军经费437万两,后又修建颐和园,耗资1000万两,挪用海军军费750万两。
材料四 清政府自始即采取求欧洲列强干涉,速行终止中日战争之政策,李鸿章屡求各国代表援助,且电训其驻欧洲各国之使臣,使直接哀求各驻在国之政府。
(1) 据材料一、二,说明甲午中日战争爆发的原因。
(2) 据材料三、四,分析说明甲午战争中中国战败的必然性。
答案 (1) 明治维新后,日本制定《大陆政策》,把征韩侵华作为对外侵略的首要目标;发动侵华战争成为日本的既定国策。早在甲午战争之前日本在军事上已做好侵华战争的准备,并加紧搜集情报,对中国状况了如指掌。 (2)
清政府的腐朽,是甲午战败的主要原因。慈禧太后竟在国家危难之秋,削减军费开支,大搞万寿庆典,不惜挪用军费。 清政府不认真备战,奉行“避战自保”的政策。外交上寄希望于欧洲列强的调和。
1. 日本的“征韩论”
朝鲜知守不知攻,知己不知彼,其人深沉狡狞 ,固陋傲顽,觉之不觉,激之不激,非断然以兵莅 之,则必不为我用也。况朝鲜蔑视皇国 ,谓文字有不逊,以与耻辱于皇国,君辱臣死,实不戴天之寇也,必不可不伐之,不伐之,则皇威不立也,非臣子也。速下皇使,举大义,问所以辱皇国者,彼必屯趑趄 ,不能降伏谢罪,惟命是焉。于是皇使忽去,大兵直入,其一大将率十队向江华府,直攻王城;其一少将率六大队,进自庆尚、全罗、忠清三道;其一少将率四大队,进自江原、京畿;其一少将率十大队溯鸭绿江,自咸镜、平安、黄海三道而进。远近相待,缓急相应,角之犄之,必可不出五旬而虏其国王矣。若不然,而徒下皇使,虽百往复,无益于事,不若征讨之最速,决非浪举也。
朝鲜……当天朝加兵之日,则遣使于清国,告其所以伐朝鲜之故;若清国必出援兵,则可并清而伐之。
——《中国通史参考资料》近代部分(修订本)上册
【解读】 这是1870年日本人佐田白茅《征韩论》中的一段话。佐田白茅,又名佐田素一郎,外交官员。他于1870年被派赴朝鲜“视察国情”,写了一篇作为建白书的《征韩论》,提出了日本应征讨朝鲜,进而“并伐”中国的建策,通篇是赤裸裸的侵略言论。当时日本明治维新刚刚完成,对外侵略扩张的野心便显露出来。此后对朝鲜和中国不断伺机制造衅端,终于在1894年发动了大规模的侵朝、侵华战争。由此可见,甲午中日战争决非偶然,日本对华侵略蓄谋已久,并且早就筹谋借朝鲜问题开衅。
所录资料显示出《征韩论》作者的如下观点:
必须对朝鲜实行军事占领,否则它“必不为我用”。 朝鲜蔑视、有辱于日本。 要先派“皇使”向朝鲜问罪,然后“大兵直入”其境,灭其国家。 中国必出援兵,正好“可并清而伐之”。
可以看出,当时这类日本人是何等得狂妄和霸道,在其心目中,惟有武力和强权,不存一点公理和良知。
【注释】  狡狞: 狡猾狰狞。 莅(lì): 到。 皇国: 指日本。 屯邅(zhūn zhān): 形容迟迟不进,也作“迍邅”。趑趄(zī jū): 想前进又不敢前进。这里以“屯邅趑趄”形容迟疑不动的样子。 王城: 指当时的朝鲜首都汉城。 浪举: 轻率的行动。 天朝: 这里指日本。
2. 八国联军侵华(联军在北京肆虐)
德帅瓦德西 至京,居仪鸾殿 。自联军之入城也,时掠取财物,而德兵尤横,公卿贵人多被笞辱,炮击太庙鸱尾 ,凿禁垣 为门。夷兵至骑驴上三殿,玉帛图籍焚掠无遗。户部银三百余万,内帑倍之,尽以资敌。大治道途,穿城为铁道,通正阳门。俄、英兵迭居颐和园,及出而薪木皆尽矣。
——李希圣《庚子国变记》
【解读】 这是李希圣《庚子国变记》中的一条记载。李希圣,湖南人,光绪进士,义和团运动期间任刑部主事,所作《庚子国变记》,记事时间自1900年初至1901年10月,所记内容多为亲身见闻,有较高的史料价值。这里选录的是庚子年闰八月二十四日,即日的一条记事。
从中可以了解:
联军统帅瓦德西到北京后居于皇家仪鸾殿。 联军入城后肆无忌惮地逞凶施暴。 中国的大量银两资财,“尽以资敌”。
将课文中相关栏目所涉联军暴行的内容,与这段资料联系起来,对联军凶残面目的认识会更深刻。
【注释】  瓦德西: 德国陆军元帅。1900年夏,侵华的八国联军攻占大沽、天津后,竞相争夺联军统帅之位,终为德国瓦德西所得。 仪鸾殿: 北京西苑(三海,因在紫禁城西而名)中的宫殿。 太庙: 皇家的祖庙。鸱尾: 中式房屋屋脊两端陶制的装饰物。 禁垣: 宫墙之内,这里特指宫墙。 内帑(tnɡ): 国库,也指国库里的钱财。
日本蓄意挑起侵略中国的战争
1894年3月,朝鲜爆发了东学党(也称东学道,系秘密宗教团体)起义。5月31日,起义军攻占全罗道首府全州。朝鲜国王李熙要求清政府派兵镇压(当时清朝和李氏朝鲜有“宗藩”关系)。正在处心积虑寻找挑起战争时机的日本,也极力怂恿清政府出兵“助剿”。6月9日至11日,清直隶提督叶志超、太原镇总兵聂士成所部二千四百多人先后在朝鲜登陆,部署在汉城至公州一线。于是,日本以护送驻朝公使大鸟圭介回任的名义派出陆战队四百人入朝,10日公然占领汉城,至16日已有五千余人进驻仁川、汉城一带。这时,东学党起义已趋平息,中朝两国为避免事态扩大,提出中、日都从朝鲜撤兵。但日本却无理提出“改革”朝鲜内政的方案,6月底驻朝日军骤增至一万五千人左右。在朝鲜局势日趋紧张的形势下,以慈禧、李鸿章为代表的清政府决策集团竭力避战求和,寄希望于俄、英、德、法、美各国出面“调停”。7月23日凌晨,日本驻朝公使大鸟圭介发动政变,派兵攻占朝鲜王宫,扶植以大院君为首的傀儡政府。两天后,大院君“邀请”日军驱逐在牙山的中国驻军,战争已是一触即发了。
第13课 辛亥革命
测试内容 测试要求 教学要求
辛亥革命  (1) 了解兴中会成立、同盟会成立
 (2) 理解武昌起义和中华民国的成立
 (3) 理解《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4) 探讨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1) 简要说明辛亥革命爆发的原因,为认识辛亥革命的意义作铺垫
 (2) 利用《武昌起义形势图》《清王朝分崩离析图》等地图资料,提供“武昌起义—革命扩展—成立民国”的线索,引导学生归纳辛亥革命的主要过程
 (3) 对比1912年前后的史实,援引《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重要史料,侧重分析辛亥革命变革政治体制的意义
  新课导入●1
2012年是辛亥革命爆发101周年,孙中山先生诞辰146周年。孙中山先生毕生从事民主革命,是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其在年的革命活动主要是为了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今天我们就以孙先生这段时间内的重大活动为线索,共同学习辛亥革命。
  新课导入●2
日,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病逝于北京协和医院。在他隆重的葬礼中,十几万民众自发前去悼念,更有数万群众护送其灵柩一路步行到西山下葬,充分表达了各界对孙先生的高度拥戴。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近孙中山,走近辛亥革命来寻找答案。
1. (2012年江苏学业水平测试卷)“飘飖故国迭痍疮,白骨哀鸿不忍望。志士三千凝血肉,磷烟一夜举刀枪。旌扬绿野寻民主,都建金陵废帝王。大义当时如号角,吹开晓雾现朝阳。”此诗描述的历史事件是 (B)
A. 太平天国运动 B. 辛亥革命
C. 北伐战争 D. 挺进大别山
解析 从材料中的“寻民主”和“都建金陵废帝王”来判断,因为辛亥革命在南京建立中华民国,它推翻了封建帝制。
2. “人间处处倡民主,天上谁人奉玉皇。一朵红云旗五色,惊传飞艇上天堂。”这一情景最早可能出现于 (B)
A. 戊戌变法时期 B. 辛亥革命时期
C. 新文化运动时期 D. 五四运动时期
解析 从题干中的“倡民主”和“旗五色”可以判断最早出现在辛亥革命时期。 3. 19世纪末20世纪初,时人把对中国的不同政见概括为“主保中国,次保大清”、“主保大清,次保中国”、“只保中国,不保大清”。其中与“主保中国,次保大清”、“只保中国,不保大清”相对应的人物分别是 (A)
A. 康有为、孙中山 B. 林则徐、孙中山
C. 孙中山、康有为 D. 孙中山、林则徐
解析 戊戌变法首先是救中国,其次是维持清朝统治;辛亥革命既要救中国,也要推翻清朝统治。
4.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确立了 (D)
A. 总统制      B. 联邦制
C. 君主立宪制   D. 责任内阁制
5. 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中说:“‘民国’之取代自秦始皇以来两千多年的‘帝国’,……是一种前无古人的变化。……是政治制度和社会思想的一大跃进。”这种“跃进”体现在 (B)
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  建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政体  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②③④
解析 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君主制度,却未结束封建制度。
6. 在一次历史知识竞赛中,主持人问选手:“《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和1787年美国宪法是中美历史上的里程碑,它们的相同之处是什么?”同时给出下列选项,如果你是选手,你会选择 (A)
都是资产阶级革命的成果  都受到法国启蒙思想的影响  都是本国第一部资产阶级宪法  都使本国从此走上独立自主的道路
C. ①②④    D.
7. “国务总理及各部总长,均称为国务员,国务员辅佐大总统,负其责任。国务员于临时大总统提出法律案、公布法律及发布命令时,须副署之。”这段文献资料 (C)
A. 源于孙中山先生的新三民主义
B. 主张实施美国式的总统制共和制
C. 根本目的在于维护民主共和政体
D. 付诸实施并极大推进民主化历程
解析 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实行责任内阁制,主要是为了在三权分立的基础上进一步制约临时大总统的权力,维护民主共和体制。
8. 1912年,孙中山自豪地说:“这是我国有史以来所未有之变局,是吾民破天荒之创举也。”这里的“变局”和“创举”是指 (C)
A. 辛亥革命的爆发 B. 清王朝的推翻
C. 中华民国的成立 D. 清帝退位
解析 辛亥革命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中华民国,使人民获得了一些民主和自由的权利。
9. (判断正误)辛亥革命“打开了中国近代化的闸门”,主要指的是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B)
解析 “近代化的闸门”是指辛亥革命创立了民主共和制度,推翻“洋人的朝廷”,客观上打击了帝国主义侵略势力,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10. (判断正误)辛亥革命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实现了“三民主义”中所谓民族主义的任务。 (B)
解析 民族主义指的是反对满族统治,反对民族压迫;民权主义指的是推翻君主政体,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专制统治,但并没有彻底推翻封建制度。
1. 1912年春孙中山颁布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内容及其所体现的民主精神包括 (D)
吸收了西方民主政治的精华,是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  规定实行总统制  规定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国民全体,反对帝国主义侵略  规定在政体运作方面实行三权分立的原则
                  
B. ①② C. ③④ D. ①④
解析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实行内阁制与三权分立体制;规定了主权在民,却没有明确的反帝要求。
2. 孙中山在《制定建国大纲宣言》中说:“试观元年临时约法颁布以后,反革命势力不惟不因以消灭,反得凭藉之以肆其恶,终且临时约法而毁之,而大多数人民对于临时约法,初未曾计及于本身利害何若,闻有毁法者不加怒,闻有护法者亦不加喜。”由材料可知,孙中山认为 (D)
A. 临时约法未能体现资产阶级意愿
B. 资产阶级革命时机未成熟
C. 三民主义思想不符合当时的国情
D. 临时约法被毁有其必然因素
解析 反革命势力没有被消灭,约法内容也没有深入人心,这些都是临时约法被毁的必然因素。
3. 中国历史上,第一次从法律层面对人民权利和自由实行保护的是 (C)
A. 《资政新篇》        
B. 1954年宪法
C.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D. “共同纲领”
解析 A项颁布于1859年,是先进的中国人最早提出的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B、C、D三项都从法律层面对人民权利和自由实行了保护。C项颁布于1912年,D项颁布于1949年。
4. (冲A)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成立时实行总统制,《临时约法》改总统制为责任内阁制,袁世凯正式就任大总统后,又改责任内阁制为总统制。上述现象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B)
A. 责任内阁制在中国行不通
B. 民主与专制的斗争激烈
C. 中国完全缺乏民主共和的社会基础
D. 专制独裁的传统在中国没有受到冲击
解析 责任内阁制设立的直接目的是为了约束袁世凯,防止其专制独裁,根本目的是维护共和政体。而袁世凯将之改成总统制,目的是要独裁专制。这一变化说明民主政治实现的过程是非常艰难的,需要与专制进行激烈的斗争。
5. (冲A)民国初年的国歌唱道:“东亚开化中华早,揖美追欧,旧邦新造。飘扬五色旗,民国荣光,锦绣河山普照。我同胞,鼓舞文明,世界和平永保。”对此歌词的正确解读是 (C)
A. “开化早”是指学习西方思想文化,弘扬民主科学 
B. “揖美追欧”主要指仿效英国实行君主立宪政体
C. “飘扬五色旗”反映了当时倡导国内民族平等
D. “世界和平永保”反映了中国改变了半殖民地性质
解析 “开化早”指的是辛亥革命推翻帝制,建立共和国,“弘扬民主科学”是新文化运动的内容,故A错误;“揖美追欧”主要是仿效美国实行民主共和制,故B错误;辛亥革命没有改变中国的半殖民地性质,故D错误;“飘扬五色旗”反映了当时倡导国内民族平等,C项正确。
6. 民国二年,某地农村百姓家贴出一副春联“帝德乾坤大,皇恩雨露深”。这副春联反映出 (B)
辛亥革命的群众基础不够广泛深厚  普通农民的思想基本没有发生很大变化  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辛亥革命传播民主思想的范围十分有限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解析 春联内容是百姓对皇帝制度的歌颂,反映了对民主共和制度的淡漠。
7. 民主政治建设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主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全世界都说过,像美国规模这么大的国家要建立共和制是不可能的。它只能是由许多共和国组成一个邦联或者一个强大的君主国或贵族统治的国家。但是这里居然兴起了一个新型的共和国,一个能够在全国范围内体现责任代议制的政府。
——《美国的历程》
材料二 辛亥革命的悲惨结果可由以下因素来解释: 组成官僚的知识分子,专心于儒家经典,……中国几乎没有借用国外东西的传统。尽管19世纪后半叶中国的确发生了变化,但其变化的速度远远落后于对西方作出反应的其他国家。部分人试图在中国建立从美国观察到的制度,由于他们建立的制度显然对中国人民毫无意义,因此这些制度很快就在中国的政治现实面前土崩瓦解。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 据材料一指出,“新型的共和国”创新的表现是什么?
(2) 据材料二,指出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你是否同意革命派“建立的制度显然对中国人民毫无意义”这一观点?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理由。
(3) 综合上述内容,谈谈你对民主政治建设的认识。
解析 回答第(1)问时需联系所学知识,即美国是实行共和制的联邦政府。对于第(2)问,可以有两种不同的观点,但在阐述理由时,需要提供符合自己观点的论据。第(3)问是开放性设问,回答时需言之成理。
答案 (1) 联邦制,共和制。 (2) 原因: 儒家传统文化的影响;向西方学习的进程缓慢;照搬西方体制。 同意。理由: 共和体制有名无实;人民没有获得真正的民主权利。 不同意。理由: 结束了封建帝制,建立了中华民国,颁布了《临时约法》,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3) 立足国情;不断创新。
8. 为什么说辛亥革命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辛亥革命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创造了哪些有利条件?
答案 从历史发展的整体上看,辛亥革命推动了中国的社会进步。辛亥革命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由资产阶级领导,由人民群众参加,以推翻清政府、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以及争取民族独立为目标,并为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扫除障碍而进行的革命运动,因此是完全意义上的民族民主革命。
打乱了反动统治秩序,使它再也无法重新统治下去;推动了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从而为新民主主义革命提供了经济条件和阶级基础;促进了中国人民的思想解放和民主觉醒,促使先进的知识分子探索新的救国救民道路。
1. 孙中山论说三民主义
余维 欧美之进化,凡以三大主义: 曰民族,曰民权,曰民生。罗马之亡,民族主义兴,而欧美各国以独立,洎 自帝其国,威行专制,在下者不堪其苦,则民权主义起。十八世纪之末,十九世纪之初,专制仆而立宪政体殖焉。世界开化,人智益蒸,物质发舒,百年锐于千载,经济问题,继政治问题之后,则民生主义跃跃然动。二十世纪不得不为民生主义之坛场时代也。是三大主义皆基本于民,递嬗变易,而欧美之人种胥 治化焉。其他施维于小己大群之间,而成为故说者,皆此三者之充满发挥而旁及者耳。
今者中国以千年专制之毒不解,异种残之,外邦逼之,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殆不可以须臾缓。而民生主义,欧美所虑积重难返者,中国独受病未深而去之易……吾国治民生主义者,发达最先,睹其祸害于未萌,诚可举政治革命 、社会革命毕其功于一役。还视欧美,彼且瞠乎后也。
——《孙中山选集》上卷
【解读】 这则资料录自孙中山的《民报·发刊词》。《民报》是同盟会的机关报,1905年11月在日本东京创刊(其前身是《二十世纪支那杂志》),成为宣传革命的重要舆论阵地。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主要阐释了三民主义问题。三民主义是孙中山最为重要和核心的思想,也是辛亥革命的思想基础。在所录的这段资料中,孙中山着重从国际背景条件论述了三民主义在中国实行的必要性,认为中国可以将政治革命与社会革命毕其功于一役。
孙中山认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在欧美有一个历时长久的演变过程,顺次先后,递嬗变易。 孙中山认为中国的现实情况与欧美有别,三大主义要同时举行,特别强调“诚可举政治革命、社会革命毕其功于一役”。 孙中山认定三大主义“皆基本于民”。由此可知,孙中山建立三民主义理论伊始,就有着比较开阔的视野,注意把中国置于和西方的比较之下来考虑问题,学习西方又不盲目因袭,主张结合中国实际。当然,他的有些看法未必能够符合实际。
【注释】  余维: 我思考。维: 通惟,思考,思虑。 洎(jì): 到。 胥: 都。 政治革命: 指民权主义内容的革命。 社会革命: 指民生主义内容的革命。
2. 清末和民初的国歌歌词
清末者: 巩金瓯 ,承天帱 ,民物欣凫藻 ,喜同胞,清时幸遭。真熙 ,帝国苍穹保,天高高,海滔滔。
民初者: 东亚开化中华早,揖美追欧,旧邦新造。飘扬五色旗,民国荣光,锦绣河山普照。我同胞,鼓舞文明,世界和平永保。
——转录自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解读】 据《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一书介绍,武昌起义后,清朝有过这么一曲迟来的“国歌”,其歌词出自严复之手,乐曲则由清室溥伦之弟溥侗选自康熙、乾隆年间遗留下来的皇家颂歌。我们知道,严复本来是维新派的重要思想家,但后来思想跟不上时代的发展。由他写作的这首歌词,为行将就木的清王朝歌功颂德,祈祷其“金瓯永保”。但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很快清王朝即宣告灭亡,它的这首“国歌”就成为一首旧王朝的挽歌。
同样是据《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一书介绍,1912年元旦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教育总长蔡元培受命负责征求国歌。同年2月,南京临时政府正式公布了中华民国国歌,由沈恩孚作词,沈彭年作曲。从歌词的意境看,体现了向西方学习、建立民主共和新国家的时代精神,以及为新生民国荣耀,为世界和平祝祷的情怀。
这两首歌词,虽然产生的时间上相隔很短,但意境上新旧对比犹如两重之天。 清王朝腐朽没落,又不甘退出历史舞台,但最终又不能不退出历史舞台; 中华民国应时而生,虽然缔造艰难,但新气勃发。这样对照起来品味这两首歌词,自然可以有助于对辛亥革命破旧立新历史功绩的认识。
【注释】  金瓯: 金的盆盂之属,喻指疆土完固。 天帱(dào): 天的覆盖,喻指其恩德。帱,覆盖。 民物: 泛指人民、万物。凫(fú)藻: 水鸟戏于水藻,喻指嬉乐的境界。 熙皞(hào): 和乐,怡然自得。 五色旗: 中华民国的国旗(至1927年),由红、黄、蓝、白、黑横列组成,象征汉、满、蒙、回、藏五族共和。
比较太平天国运动与辛亥革命的异同
(1) 相同点
都以推翻清王朝的统治为主要斗争目标。
都制定了革命的纲领。前者颁布了《天朝田亩制度》,后者提出了“三民主义”革命纲领。
都采取武装斗争、暴力革命的斗争方式。太平天国同清朝展开了大规模的军事斗争,进行了北伐、西征、东征和后期防御战等,辛亥革命时期资产阶级革命党人发动了一次又一次的武装反清起义。
都在南京建立了革命政权。太平天国定都天京;辛亥革命中在南京建立了临时政府。
这两次革命都没有完成反侵略(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任务。
(2) 不同点
领导革命的阶级不同。太平天国是农民阶级领导的;辛亥革命是资产阶级领导的。
革命的性质不同。虽然都属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范畴,但太平天国运动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民主革命,而是处于新旧交替时代的农民战争。辛亥革命是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革命的纲领不同。《天朝田亩制度》是要建立一个“有衣同穿、有饭同食、有田同耕,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带有空想社会主义色彩的理想社会。“三民主义”是要建立一个资产阶级性质的民主共和国。太平天国分配土地的办法与辛亥革命的“平均地权”也有质的区别。一是平均主义的,彻底否定了封建的土地所有制;一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没有从根本上触及封建的土地所有制。
发动群众的程度不同。太平天国主要依靠广大农民阶级进行反封建斗争,而辛亥革命中资产阶级则脱离广大人民群众,不敢发动人民群众,仅依靠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以及会党和新军中的一部分人。
斗争的结果不同。太平天国运动被清王朝勾结外来反动势力残酷地镇压了,而辛亥革命则在推翻了清王朝对中国的封建统治后被中外反动势力篡夺了革命果实。
第14课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
测试内容 测试要求 教学要求
 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  (1) 认识五四运动的主要史实及其影响
 (2) 了解中共一大
 (3) 理解国共合作下的国民革命运动  (1) 了解五四运动的主要史实
 (2) 认识五四运动在近代中国社会变革中的影响
 (3) 了解中共一大的召开
 (4) 认识中国共产党成立对中国社会变化的影响
 (5) 了解国共第一次合作和北伐战争等国民革命的史实
  新课导入●1
1849年,著名的匈牙利诗人裴多菲为了国家的独立、民族的自由,用生命实践了他的名言:“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无独有偶,1919年,在巴黎和会中国的主权遭到践踏的时候,中国的青年学生起来了,中国的知识分子起来了,中国的商人起来了,中国的工人阶级起来了,他们同样为了国家的独立、民族的自由,不怕流血,不怕坐牢,与北洋政府进行不屈不挠的斗争。这就是今天我们开始学习的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一课中的第一部分内容——五四运动。
  新课导入●2
利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与“资料回放”中的《北京学界全体宣言》的比较来导入新课。
八十多年前有这样一张传单: “务望全国工商各界,一律起来设法开国民大会,外争主权,内除国贼,就在此一举了!今与全国同胞立两个信条道: 中国的土地可以征服而不可以断送!中国的人民可以杀戮而不可以低头!国亡了!同胞起来呀!”这张传单所反映的内容,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五四运动。
1. “……学子激扬焚佞府,群团奋起激街巷。众工人,上阵露锋芒,春雷响。……气轩昂,誓与列强争抗。抖擞中华民众志,挫败掠者千夫莽。”这首诗词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C)
                  
A. 辛亥革命 B. 新文化运动
C. 五四运动 D. 南昌起义
解析 “学子焚佞府”指火烧曹宅,“工人上阵露锋芒”,指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
2. (2012年江苏学业水平测试卷)下侧漫画创作于20世纪前期中国社会急剧动荡的环境里。从当时的社会背景看,这幅作品主要反映作者的政治立场是 (D)
A. 对五四运动爆发的漠然
B. 对袁世凯就任临时大总统的不满
C. 对新文化运动的支持
D. 对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的愤慨
解析 充分运用漫画中的信息解答。如对清朝的“山东省”给以所谓“公道待遇”,实际上是“玩弄于股掌之上”,说明了中国虽然是战胜国,但不仅没享受到收回利权的真正公道待遇,反而再度被出让权利。漫画反映了作者对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的愤慨之情。
3. 胡锦涛《在五四运动八十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五四运动树立了一座推动中国历史进步的丰碑。”其“推动”主要体现在 (B)
明确了反帝反封建的纲领  推动了新的救国救民思想传播  显示了新阶级力量的作用  沉重打击了国民党的统治
C. ②④ D. ①③④
解析 提出明确的反帝反封建纲领是中共二大,国民党此时是进步的革命政党。
4. (2012年江苏学业水平测试卷)下图所示的历史歌曲唱出了一个时代的革命奋斗目标。这场革命之所以蓬勃兴起,主要是因为 (D)
A. 南昌起义的成功发动
B. 遵义会议的正确决策
C. 日本全面侵华战争爆发
D. 国共组建革命统一战线
解析 由《国民革命歌》反映出这场革命是国民革命运动,该运动蓬勃发展的前提条件是国共合作的完成。
5. 罗斯·特里尔在《毛泽东传》一书中称:“(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产生的路线是偏执的。”下列中共一大的内容中不“偏执”的是 (B)
A. 革命对象是资产阶级
B. 革命力量是工人、农民和士兵
C. 推翻资产阶级的政权,消灭资本家私有制,建立无产阶级专政
D. 彻底断绝与资产阶级的知识分子及与其类似的其他党派的任何联系
解析 A、C、D是中共长远理想,不符合当时中国国情,当时中国要进行的是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资产阶级是革命力量,是要争取和团结的对象。
6. “四十年前会上逢,南湖泛舟语从容。济南名士知多少,君与恩铭不老松。”这是董必武同志于20世纪60年代写的一首诗。诗中“四十年前会上逢”指的是 (A)
A. 中共一大
B. 中共二大
C. 八七会议
D. 遵义会议
解析 据“四十年前”推断时间是20世纪20年代,再根据“南湖泛舟语从容”可知是1921年中共一大。
7. 1924年1月,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选举产生的第一届中央执行委员和候补委员24人中,有17人是共产党员。下列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C)
A. 共产党控制了国民党
B. 共产党的实力超过了国民党
C. 反映了孙中山与共产党合作的诚意
D. 国共合作以共产党为主导
解析 A项“控制”、B项“实力超过”、D项“以共产党为主导”均不符合史实,排除;选C项。
8. “改造中国、拯救人民之路到底在何方?”1923年前后,在孙中山经历了一次次的失败之后发出这样的疑问时,你应该这样回答他 (D)
A. 暂时放弃政治革命,先发展资本主义,壮大资产阶级力量后卷土重来
B. 继续承认欧美等资本主义国家在华利益,以寻求其更大更广泛的支持
C. 采取更灵活的革命策略,争取更多的军阀倒向革命者,建立和巩固政权
D. 真正的革命力量在人民群众之中,联合中共,广泛发动人民群众,驱逐帝国主义出中国
解析 孙中山是资产阶级革命家,新三民主义是资产阶级革命纲领,与旧三民主义的重要区别就是联共和扶助农工。
9. (判断正误)右图纪念章是北京大学为纪念中国民主革命开端的五四运动而发行的。 (B)
解析 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10. (判断正误)有誓词称:“国民痛苦,水深火热;土匪军阀,为虎作伥;帝国主义,以枭以张。本军兴师,救国救民;总理遗命,炳若晨星。”誓词涉及的历史事件是辛亥革命。(B)
解析 指的是北伐战争。
1. 《申报》评论:“巴黎和会之始,我们多闻所谓的‘公正的胜利’、‘支持弱小民族的权利’,但是我们得到了什么?求助他人者是注定要失望的。让国人今天知道,一劳永逸的是自力更生。如不是国人抛弃了自己的利益,谁能侵犯它们?”此后中国出现了 (C)
                  
A. 甲午中日战争 B. 辛亥革命
C. 五四运动 D. 新文化运动
解析 弱国无外交,巴黎和会上外交失败,激起了中华民族的民族义愤,引发了反帝爱国的五四运动。
2.中国近代某革命政府下达部队动员令,宣布其军事战略为:“先定三湘,规复武汉,进而与我友军会师,以期统一中国,复兴民族。”依据该战略展开的军事行动 (B)
                  
A. 推动了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的成立
B. 基本上推翻北洋军阀政府的统治
C. 促使工农革命的重心转移到北方
D. 揭开了解放战争战略反攻的序幕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事件的分析、辨别能力。材料反映的是国民革命军北伐的战略,B是北伐战争主要成果。
3. 日,上海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首度正式对公众展出由中、俄、蒙三国学者共同发现的中共一大“第15人”——共产国际代表尼克尔斯基的照片(右图)与真实生平资料。这一珍贵历史资料最能说明 (B)
A. 俄国给中国革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
B. 中共的诞生得到了共产国际的帮助
C. 先进的中国人开始“以俄为师”
D.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紧密结合
解析 材料信息说明在中国建党的过程中,得到了共产国际的大力支持。
4.1919年春,上海各界人士积极参加爱国运动,上海“大世界”的娱乐场中的跑马场生意也随之萧条了。有人在其大门贴了副对联:“正应筹策补亡羊,哪有心思看跑马。”其中“亡羊”喻指 (D)
A. 帝国主义强迫中国签订《辛丑条约》
B. 辛亥革命的果实被袁世凯所窃取
C. 日本强迫袁世凯政府接受“二十一条”
D. 中国在巴黎和会上外交失败
解析 解题的关键在于从题干中的信息判断出爱国运动是指五四运动。
5.1925年孙中山在遗嘱中提到:“革命尚未成功,同志还需努力。”此时中国革命已经取得的成果有 (C)
革命势力发展到长江流域  结束了君主专制统治  反帝反封建成为国共两党的共识  进入国民大革命时期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
解析 是1927年国民革命军北伐的战果。
6. 电影《建党伟业》讲述的是从1911年辛亥革命后到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这段时间内的历史故事与风云人物。你将从这部电影中看到哪些场景 (A)
1912年元旦,孙中山宣誓就职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1916年,袁世凯在复辟帝制失败后抑郁而终  日,北京的青年学生上街游行  1921年,中共一大决定与国民党合作
B. ①③④ C. ①②④ D. ②③④
解析 抓住题干中的时间范围要求“从1911年到1921年”,都符合,但根据所学,与国民党合作的决定是1923年的中共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作出的,排除即可。
7.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北京大学发行杂志多种,转以提倡过激派伪说。平时教授学生也本此旨。此次罢学风潮,近因虽由政治问题以生,未始不由此种学说有以致之,……审察学生举动几类俄国过激之所为。
——摘自1919年北京政府教育部主事的条陈
材料二 自北京大学发生五四运动以来,一般爱国青年无不革新思想为将来革新事业之预备,于是蓬蓬勃勃,发抒言论,各种新出版物,为热心青年所举办者,纷纷应时而出。扬葩吐艳,各极其致,社会遂蒙绝大之影响。虽以顽劣之伪政府,犹且不敢撄其锋。推其原始,不过由于出版界之一二觉悟者从事提倡,遂至舆论大放异彩,学潮弥漫全国,人皆激发天良,誓死为国家爱国之运动。
——摘自1920年1月孙中山《关于五四运动》
材料三 在二十年前的今天,由学生们参加的历史上叫做五四运动的大事件,在中国发生了,这是一个有重大意义的运动。“五四”以来,中国青年起了什么作用呢?起先锋队的作用,……但是光靠它是不能打败敌人的,因为它还不是主力军。主力军是谁呢?就是工农大众。中国的知识青年和学生们,一定要到工农群众中去,把他们动员组织起来,没有工农这个主力军,单靠知识青年和学生青年这支军队,要达到反帝反封建的胜利,是做不到的。
——摘自1939年5月毛泽东《青年运动的方向》
(1) 材料一中的“伪说”、“罢学风潮”、“近因”各指什么?
(2) 材料一与材料二对学生运动的态度有何不同?
(3) 从孙中山的评论中,反映出五四运动的核心精神是什么?材料二中孙中山对五四运动从北京发展到全国的原因的分析是否中肯?为什么?
(4) 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指出毛泽东和孙中山的看法与主张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解析 本题提供的三则材料表明了对学生运动三种不同的观点和立场。材料一是当时的北京政府对五四运动的认识,表明了北京政府完全站在五四运动的对立面。材料二是孙中山对五四运动的认识,他认识到了五四运动的伟大意义,但他没有认识到五四运动后期工人阶级登上了历史舞台。材料三是毛泽东对五四运动的认识,他认识到五四运动的伟大意义,并指出知识青年必须与工农群众相结合,才能取得中国革命的最终胜利。
答案 (1) “伪说”: 社会主义学说(马克思主义学说); “罢学风潮”: 五四运动; “近因”: 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2) 材料一诬蔑、敌视学生运动; 材料二支持、赞扬学生运动为爱国运动。 (3) 核心精神: 爱国。 不中肯。 原因: 五四运动之所以扩大到全国,是由于中国工人阶级加入斗争行列,推动了斗争的深入和发展;由于时代和阶级的局限性,孙中山没有看到无产阶级的伟大作用。 (4) 同: 都指出了五四运动的重大意义,并加以肯定。 异: 孙中山没有认识到工农群众的力量;毛泽东则认识到了工农群众的伟大力量,认为工农群众是中国革命胜利的保证。
8. 为什么以五四运动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解析 结合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概念进行分析。
答案 五四运动中工人阶级登上了历史舞台,成为主力军,显示了巨大的力量,作为先进生产力的代表,中国无产阶级将承担起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责任。五四运动启发广大人民觉悟,准备了革命力量的联合,因此五四运动有更广泛的群众基础。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流,使更多的激进民主主义者转变为社会主义者,并使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从而为中国共产党的创立准备了条件。五四运动发生在十月社会主义革命之后,属于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这样,五四运动后,以无产阶级为领导,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引,以社会主义为奋斗目标,以广大人民群众为基础的中国革命进入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1. 社会各界对五四学生运动的反应
材料一 北京大学学生发生五四运动以来,一般爱国青年,无不以革新思想为将来革新事业之预备,于是蓬蓬勃勃,发抒言论。国内各界舆论,一致同倡。各种新出版物,为热血青年所举办者,纷纷应时而出,扬葩吐艳,备极其致,社会遂蒙绝大之影响。虽以顽劣之伪政府,犹且不敢撄其锋。
——孙中山《关于五四运动》(日)
材料二 我向上海的总领事发出具体的指示,告诫美国侨民团体,既不要鼓动也不要反对这场运动……没有人会不同意今中国学生的目的和理想,他们是在为民族的自由和新生而战。我本人也极感同情。
——P·芮恩斯《一个美国外交官使华记——美国驻华公使回忆录》
【解读】 五四运动作为空前规模的爱国民主运动,在其影响扩大的同时,社会各界也有积极的反应。孙中山当时正避居上海,日,当孙中山从时任上海《民国日报》总编辑邵力子那里得到五四运动爆发的专门报告后,就立即指示他马上发动上海学生起来响应。同时,他又立即致电北京政府的徐世昌,“责以不能为卖国庇护,且不能妨碍学生与各界之爱国运动”。不仅如此,孙中山还积极指示本党人士踊跃参加,要求他们“有一分之力当尽一分之力”。当时上海学联曾经请他到会讲演,他对五四运动抱着深切的同情,认为宋代有太学生陈东等伏阙上书,今日有北京学生发起的五四运动,学生不能安心读书,挺身出来干预政治,总是由于政治太坏之故。孙中山对五四运动的看法,代表了民族资产阶级对五四运动的评判,是关于五四运动的重要史料。
西方国家对五四运动也给予相当的关注,P·芮恩斯是袁世凯上台执政至五四运动爆发期间的美国驻华公使,他目睹了五四运动的前因后果,1922年他出版的回忆录——《一个美国外交官使华记——美国驻华公使回忆录》,详细地对五四运动进行了评价,是关于五四运动的重要史料。
两则资料显示:
五四运动声势浩大,弥漫全国,对整个社会产生重大影响。 国内外诸多人士均认可五四运动是人人激发爱国良知,誓死为国的运动,是追求民族自由的运动。 国内外人士均意识到,五四运动势不可挡,北京政府与西方列强应当顺应学生爱国要求。
应当说,五四运动中青年学生们站在斗争的前列,充分显示了他们的先锋作用,他们引导着社会各界投入到民族解放的洪流。6月3日之后,中国工人阶级以崭新的面貌登上政治舞台,直接参加了这场斗争,形成了以工人阶级为主,工农学商联合行动的局面,把反帝反封建斗争推向更高阶段。
2. 中国共产党第一个纲领
我们党的纲领如下:
(1) 革命军队必须与无产阶级一起推翻资本家阶级的政权,必须援助工人阶级,直到社会阶级区分消除的时候;
(2) 直到阶级结束为止,即直到社会的阶级区分消灭时为止,承认无产阶级专政;
(3) 消灭资本家私有制,没收机器、土地、厂房和半成品等生产资料;
(4) 联合第三国际。
——《中国共产党第一个纲领》(俄文译稿)
【解读】 中共一大通过的党纲显示:
中国共产党从建党开始,就明确提出了推翻资本主义社会,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奋斗目标。 与第三国际密切合作,表明中国共产党从开始就是一个与第二国际社会改良主义政党划清了原则界限的新型的无产阶级革命政党。 初生的中国共产党为中国人民指明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发展方向,作出了符合人类社会和中国社会发展规律的选择。 由于对中国的国情还了解不多,还不懂得民主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的区别和联系,制定的纲领只是重复了共产国际各国党的纲领中的一般原则,还认识不到中国革命要分进行民主革命和进行社会主义革命两步走的方式。
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第一个纲领》是中国共产党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主要内容。它的通过,正式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从此,在中国出现了一个完全崭新的,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其行动指南的,统一的无产阶级政党。中国的无产阶级因此有了战斗的司令部,中国的劳苦大众从此有了翻身解放的希望,中国的革命从此焕然一新。
1. 山东问题的由来
山东问题,由来已久。1897年,德国强占胶州湾后,把山东划为它的势力范围。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给日本夺取山东并进而扩大对中国侵略提供了极好的机会。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不久,日本政府就以“英日同盟”为借口,正式对德宣战,出兵山东,占领青岛。
日,日本驻华公使日置益向袁世凯当面递交了臭名昭著的“二十一条”要求,日本已摸透了袁世凯急于称帝的心思,为了诱使其订立条约,日置益递交“二十一条”时露骨地说:“中日悬案解决,中日两国亲善关系加强,日本政府希望大总统高升一步。”在日本的威胁利诱下,袁世凯政府完全屈服。于5月9日上午派外交次长曹汝霖到日本公使馆交付了答复书,除第五项“容日后协商”外,其余各项全部“执行应诺”。
日本为了使其霸占山东的既成事实得到国际公认,施展了种种外交手段。1917年初,日本先后与英、法、俄、意缔结密约。四国支持日本承袭德国在山东的权利。同年11月,日本又与美国签订了《蓝辛石井协定》,协定明确规定:“合众国承认日本于中国有特殊之利益,而于日本所属接壤地方,尤为其然。”这样,各帝国主义列强,从各自的利益出发,在重新瓜分世界势力范围的基础上,以牺牲中国的民族利益为条件,与日本达成协议,支持了日本对山东的非法占领,从而使日本承袭德国在山东的殖民特权,在国际上有了所谓“法律”依据。后来,日本又利用段祺瑞政府进行内战、急需军费之机,向段祺瑞政府建议中日合办济顺(济南—顺德)、高徐(高密—徐州)铁路,由日本借款2000万日元。段祺瑞为了取得日本的借款,加强其军事实力,竟然完全同意。日,与日本在北京签订了高徐、济顺两铁路借款预备合同。同时,中日双方还举行了关于山东问题的秘密换文。
2. “七一”党的生日的由来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于日召开,而党的诞辰纪念日是7月1日。为什么两者的时间不一致呢?为什么7月1日成了党的诞辰纪念日呢?
中国共产党于1921年7月成立以后,由于斗争的残酷,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没有条件组织统一的活动来纪念党的生日。
把7月1日作为中国共产党的诞辰纪念日,是毛泽东同志于1938年5月提出来的。当时,毛泽东在《论持久战》一文中提出:“今年七月一日,是中国共产党建立十七周年纪念日。”这是中央领导同志第一次明确提出“七一”是党的诞生纪念日。
当时,在延安的曾经参加过一大的党的创始人只有毛泽东和董必武两人。他们回忆一大是七月份召开的,但记不清楚确切的开会日期。因为缺乏档案资料,一时无法查证,所以就把7月1日确定为党的诞生纪念日。
党的一大开幕日期到20世纪70年代末才由党史工作者考证清楚。根据新发现的史料和考证的成果,人们确定一大的召开日期是日。在一大召开的日期考证清楚以后,有的同志提出党的诞生纪念日是否也要作相应的改变?当时中央领导同志认为,党的诞生纪念日没有必要改变,因为这同党的一大召开、闭幕日期不是一回事。虽然党的诞生纪念日并不是党的一大召开的具体日期,但是,“七一”这个光辉的节日已经深深地铭刻在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心中。它成为人们每年进行纪念的一个重要节日,也成为中国节日文化的一个部分。
第15课 国共的十年对峙
测试内容 测试要求 教学要求
国共的十年对峙  (1) 了解南昌起义和秋收起义
 (2) 理解八七会议
 (3) 了解土地革命
 (4) 了解红军长征
 (5) 理解遵义会议  (1) 了解南昌起义、八七会议和秋收起义
 (2) 理解“工农武装割据”思想及其与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开辟与建设的关系
 (3) 了解红军长征和遵义会议
 (4) 理解遵义会议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
  新课导入●1
每年八月一日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纪念日,}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第一次世界大战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