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明高到山亭石头部落落多少里地

下载GPS轨迹文件
提供作者原始GPS航迹、航点文件下载及GPX轨迹记录、KML轨迹文件下载。
作者其他行程
相似的行程
原有flash地址&
山亭翼云山,山洞穿越到石头部落出。
于& 06:15&出发,历时&2 小时, 50 分钟
山东 枣庄 山亭区&-&山东 枣庄 山亭区
,全程&7.8&公里
难度级别:一般
累计上升:382米,累计下降:509米
海拔最低:153米,最高:597米,
最高速度:66公里每小时
时间: 06:50
时间: 06:52
时间: 06:56
时间: 06:56
时间: 06:57
时间: 06:57
时间: 06:58
时间: 06:59
时间: 06:59
时间: 06:59
共4页&|&第1页
确定删除此脚印吗?
扫描下载APP
关注六只脚微信号查看: 28835|回复: 38
近期准备到山亭游玩,请问从枣庄到山亭石头部落路线怎么走?门票多少钱?
小朋友幼儿园组织 集体坐大巴车去的& &不好玩&&就是一堆石头房子& &无观赏价值
从山亭区里北京路往东到头就是,东路是山路,有点陡
大人80元小孩20元
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翼云石头部落是你出游的好去处!在山亭汽车站乘2路车直达。
好呀好呀 努力顶
从西外环转盘路一直向北30公里,过去紫云湖到北京路向东6公里就到了
枣庄···山亭········
来自手机客户端
还收费了啊!?
给您个咨询电话,山亭区旅游局旅游服务中心咨询电话8566001,关于任何山亭旅游问题免费为你服务
枣庄坐薛城方向BRT中途到复元五路下车,不要出站,换乘山亭方向B3,一直到终点站山亭汽车站下车。换乘山亭区2路公交车(1元)到终点站石头部落下车。
山亭区2路公交车(1元)到终点站石头部落下车。
春深百花艳,莫待秋月美!
自驾游走09公路到北京路东首就到,60元。不错。
不咋地!门票60,里卖弄滑草,漂流还得要钱!~不值当!。。。。。。
5.1说草帽姐2点钟到,结果3点钟还没有!忽悠!
新建的,不如原始的。。。。。。。从冠世榴园到翼云石头部落
2013年5月在济南长清的团省委青少年素质培训中心参加省作家协会举办的第十届青年作家(报告文学)高研班时结识了来自全省各地的报告文学作家们。一个长得五大三粗的彪形大汉特别引人注目,经过了解,方知这位仁兄就是来自枣庄的鼎鼎大名的小说家程小程,也就是畅销书《周易大师》的作者,就对他佩服的不得了。在这次培训班上,我还见到了一位身材魁梧的作家,就是《马家军调查》的作者,和薄熙来的夫人薄谷开来差点打起“马家军”官司的赵瑜,赵瑜老师一米九的个头,二百多斤的身子,腆着个大肚子,人们很难把他与著名的作家联系起来。晚上在同学自发举办的酒宴上就和程小程单独碰了几杯酒,也谈得比较投机。一星期的学习结束就要分别的时候,就有些依依不舍,不知这次相会后何时相见。
转眼快一年的时间了,同学们除了在QQ群上闲聊几句外,很少打电话。只是在博客上看到几篇程小程写的散文,一篇写的是济南之行,一次是东北之行,写成散文的题目是《一路向北》。2014年的4月,菏泽的同学潘若松给了我们这些同学一次聚会的机会,牡丹节的时候,我们十位同学相聚在五彩缤纷,争奇斗艳的菏泽牡丹园里,程小程是自己开车去的。吃饱喝足,游览了两个牡丹园和单县的浮龙湖和牌坊后,在单县县城,程小程就回枣庄了,而且带走了两位需要在枣庄坐高铁的女同学。过了几天,女同学卢戎、李玉萍枣庄之行的踪迹在QQ群里暴露无遗,她去了枣庄一个新开发的叫翼云石头部落的旅游景点,在那里玩得很惬意,在石头堆成的院落里吃炒鸡,在石头部落的胡同里散步等等。而做东的就是程小程了。
抽时间一定到枣庄去看看,以前那里朋友少,现在那里有朋友了,为什么不以会友的名义到那里看看。中秋假期正好空闲,说走就走,坐上车沿着京沪高速公路一路前行,走泰安,过曲阜,经邹城,不到三个小时的时间就到了枣庄地界。给程小程打电话,他回答说已经在广电局附近摆了酒宴,正热情地等待我们的光临。小程约了几位枣庄的文友作陪,在一家古色古香的酒店里,外面下着细细的秋雨,店里是色香味俱全的饭菜,聊得投机,拉得开心,每个人就喝了个八九不离十。酒后,小程把我们安排在一家星级宾馆后,我很快就进入了梦乡。
一早起来,小程已经和枣庄一位很有名气作家在宾馆大厅里等我们了,一起品尝了别有风味的鲁南羊肉汤,我们便向位于峄城的万亩石榴园去了。“蝉噪虬枝槐叶黄,石榴香老愁寒霜”,“可惜庭中树,移根逐汉臣,只为来时晚,花开不及春”……一路上,自己的脑子里总是有关石榴的诗句在回旋,以至于到了这个世界上最大的石榴园内,自己还沉浸在古人描写石榴诗句的美好氛围里。峄城群山之阳,不知有多少棵大大小小的石榴树在这片土地上生长着,满眼都是令人眼花缭乱的果实挂满树枝的石榴树。假如是五月石榴花开的季节,漫山遍野的石榴花开了,红的似火,似霞,是何等的壮观。路的两边摆满了各种各样待售的石榴,个头大的和哈密瓜差不多,个头小的如握拳,红的如火、粉的像霞、白的似雪,装满箱的,装满筐的,铺在塑料布上的。停下车来,村民们开始向你推销石榴,不管你要不要,总是先塞给你一块石榴让你品尝,用机器轧石榴汁的则端给你小碗石榴汁让你喝,还有就是推销石榴树苗的,向你保证这种石榴如何的耐旱耐涝而且果实饱满,味道香甜等等,再就是推销石榴盆景的了,不大的花盆中栽种着虬枝的石榴树,果实累累,小巧玲珑。我们一路向前,四周除了石榴树还是石榴树,有的树上挂满了果实,有的树上已经摘得所剩无几,老石榴树的枝干显得沧桑,小石榴树的枝干特别的光滑,已经有着2000多年种植历史的石榴园见证了沧海桑田般的变化,经历了不知多少次风雨雷电的洗礼,如今还是春华秋实,惹人注目,令人喜爱。
小程执意带我们到榴园的青檀寺走走,客随主便,一起走进青檀寺开开眼界。巍峨挺拔的群山上生长着不知多少株生命力极强材质强硬的青檀树,石缝里,小溪边,脊土上,一棵棵青檀树不惧严寒不畏酷暑不畏土地贫瘠茁壮的生长着,郁郁葱葱,遮天蔽日,怪不得文人在岩石上写下“檀石一家”的石刻。一株株青檀树聆听着青檀寺的晨钟暮鼓,聆听着大和尚雄浑的诵经声,聆听着山风的呼啸,聆听着百鸟的鸣唱。青檀寺内有几株特别粗壮的青檀树,还有几棵被誉为生物化石的银杏树,寺院的青石板上到处是掉落的银杏,几个捡拾银杏游客的嬉闹声对正在诵经的和尚毫无影响,和尚们依然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顾念佛经。青檀寺的北面有几棵新栽的石榴树,走进一看,每棵石榴树的前面都有栽种者的名字,有飞天英雄杨利伟、刘洋、聂海胜,还有飞天将军张建启等。
青檀寺的北面是岳飞养眼楼。民族英雄岳飞到底来没来这个地方我不知道,但一听这座楼的名字还是叫人眼前一亮。只有美丽的景色,锦绣的山川,咆哮的大河,碧蓝的大海等才能养眼,岳飞到这个地方养眼,也算是实至名归了。站在岳飞养眼楼上,眼前的景色令人心旷神怡,近处是挺拔高耸的青檀,远处是漫山遍野的石榴,眼前除了树还是树,一大片的绿色,这样的景观真的养眼。
出了青檀寺,我们一路西行,路上是熙熙攘攘的人群和川流不息的车辆,在弯弯曲曲的路上慢慢的行进,不时把头探出窗外观看路边密密麻麻的石榴树,热情地和来自各地的游客打招呼,直到和年龄已经四百多岁的石榴王合影留念,又走了近十华里的路程才告别了这个举世无双的石榴王国。
下一站我们要去的是省青年作家高研班同学卢戎和李玉萍曾经去过的翼云石头部落了。
翼云石头部落位于枣庄市的山亭区,是一个新开发的集住宿与旅游于一体的景区,它位于枣庄市翼云山东麓,是一个典型的石头村居。在山的坡面上,自上而下建设了上百栋石板房,过去在这里居住的村民们已经被旅游开发公司新建的高楼大厦置换出去,这里就成了旅游开发公司收益的景点。进了石头部落才发现,这里没有大拆大建,文革时修建的小学还原封不动的在那里,大跃进时候粉刷的标语还清晰可见,解放前的戏台经过大修修旧如旧,墙面上写着语录的大队部显得有些破败,一口深不见底的吃水井四周长满了青苔。沿着青石铺成的道路前行,走进每一户人家,房屋除了青石烧成的石灰做粘结,余下的就是大大小小的青石板了,青石砌的墙,青石做的窗,青石铺的屋顶,青石铺的路面,青石做成的石磨和石蹍,青石做成的猪食槽和马厩,青石做成的饭桌和板凳,再就是青石做成的猪圈、厨房和大门。一个百十余户人家的村子,只是宅院有大小,其他没有根本的差别。旅游公司正在对房屋进行整修和加固,有的院落房内已经铺上了瓷砖,墙面用水泥抹平刷白,有的摆上了席梦思大床和沙发等现代化的生活物品。听在这里施工的劳务工讲,明年五一节前后,这些房屋就可以对外开房了,一家老小或者亲朋好友来到这里就可以吃住在石头房子里,一早一晚可以爬山散步,饿了可以自己做饭,可以烹炒自己亲手摘的野菜,也可以到戏台附近的食堂就餐。因为整修和加固这些石头房子投资少,所以说吃住在这里肯定不贵。我们临近告别的时候,这位劳务工听说我们是作家,又和我们套近乎,说,这里特别适合你们作家居住,环境优雅,能静下心来写东西。
午饭是在石头部落最高处的一家新开的饭店吃的。饭店的主人来自市里,是一位刚刚毕业的性格爽朗的女大学生。随便点了几个菜,女主人又推荐了几个菜,我们围坐在一块石板上开始大快朵颐,冰镇的啤酒特别的清爽,凉拌的野菜特别的可口,水脂交融的枣庄羊汤,再加上一名游客悠扬婉转的二胡声,我们吃的特别的痛快,特别酣畅。午饭后,我们登上石头部落后面的大山,整个石头部落尽在眼底,一条条窄窄的胡同在部落里纵横交错,满眼的石头瓦片整齐划一,一颗颗的枣树、槐树点缀在院落中,给石头部落带来无限的生机。
相见时难别亦难。出了石头部落,我和小程在新修的荷花池边留影,石头砌成的荷花池内几株荷花正含苞待放,池内的红鲤鱼在荷花间无忧无虑的尽情畅游。小程说,明年再来,在这里住一段时间。我对小程说,真的不想走了。离开水泥钢筋组成的热闹城市,离开复杂浮躁的社会关系,离开乌烟瘴气的经济实体,真的想在这里住一辈子,保持一颗年轻的心态,寻找一世的清静。
(图片来源于网络)
(2015年写于莱芜砺剑居)
李连义,笔名:若愚先生、颖之、杨柳,1967年7月生,山东莱芜人,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会员,山东作协会员,山东报告文学学会理事,山东第十届青年作家高研班学员,中国农工民主党党员,莱芜市首届十佳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无官员后台,无富豪父母,无本科学历,无豪华别墅,无不劳而获,靠自己打拼,靠辛勤劳动,靠刻苦学习,靠朋友关怀,为实现价值,为自我梦想,为徒有虚名,不阴奉阳违,不优柔寡断,厌烦阿谀奉承,常在工作中遭受挫折而为人正直、不卑不亢的一个人。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中国梦之我的梦
陈老师印象记
今日搜狐热点}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山亭石头部落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