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米奇迹蜘蛛在哪400级地图的蜘蛛怪怎么改动

享誉世界的罗斯柴尔德家族不过有200年的历史,被我们忽略的是,日本的家族企业岂止延续了400年……那个小小的,只会生产稻米和鱼的国家如何创造了一个个商业奇迹?    四百年前的商业基因(16世纪末到17世纪)      开篇 取经人的商业机缘  在日本一眼望不到边的商业历史中,最先留下足迹的是一个和尚。    圆珍枯坐在船上,愁容满面。窗外大雨如注,狂风呼啸。远方的祖国,日本,还掩藏在一片黑雾当中看不到丝毫轮廓。  圆珍有些绝望了。  那是公元858年6月,圆珍满载着从大唐王朝带回的四百一十一卷经文返回日本。在没有猴子、猪、一个怪人和一匹白马的保护下,圆珍很快遇到了前所未有的灾难。海上波涛汹涌,他分明感觉到船身在慢慢下沉。  这个去往东土大唐的取经人慢慢闭上眼睛,默默祷告,突然间,他神智有些模糊,眼前色彩斑斓。他仿佛看到自己站在中国南方天台山附近一个叫做三井潭的地方,周围是一群紫袍玉带的高官,也在默默祈祷。  忽然,天空骤变,蓝色褪去,乌云席卷而来。圆珍恍然间发现自己依然置身于茫茫大海,可天空深处透出淡淡的光芒,一眨眼的功夫,一个老者从天而降。  这个老者白须飘飘,眉眼细长,目光如炬,仙风道骨。他戴着黑色头巾,右手托着一部经卷,左手则拿着一根锡杖。  老者微笑着对圆珍说:“我是新罗明神。从现在起,我将护持你的佛法,并将保护你所带回的经文。只是你要答应我,在近江国滋贺郡(今日本滋贺县内)建造一所寺院,并将佛经置于寺内。”?  圆珍和尚大喜,急忙道谢,哪知道这个自称新罗明神的老者突然消失。紧接着,乌云散尽,阳光普照,圆珍回头望向远方,但见海面宽广,碧波荡漾。  “这不是梦境吧?”圆珍闭上眼睛,又缓缓睁开。  “还真是个梦!”圆珍大失所望,窗外依旧是恶劣的天气,和尚那颗脆弱的心慢慢沉了下来,他又一次闭上了眼睛。  “师傅!师傅!”圆珍听见徒弟的呼叫,心想,莫非有妖怪?  哪料到一个小弟子跑进来,大呼:“师傅,雨停了,风没了!”圆珍一下子怔住了,他跑出船舱望去,果然,海面浩荡,风平浪静。  真实的,还是虚幻的?圆珍有些诧异,人生,真是宛若梦幻。  那个老者到底是谁?他右手拿着经卷,莫非是象征着智慧的文殊菩萨?但他左手拿着锡杖,难道是象征着仁德的普贤菩萨。  或者,这个老者是创造性的结合了两位菩萨特征的山寨版菩萨?罪过罪过!  对了,圆珍突然想起,老者说自己叫新罗明神,新罗(朝鲜)的神仙?海上?他是谁?  猛然间,圆珍想起一个名字——张保皋!  这是个新罗名人,生于公元790年,卒于公元846,早年曾经在唐朝为军,后来得知当时新罗人被卖到唐朝的现象非常严重,这位坚决抵制贩卖人口的同志一怒回国,说服新罗朝廷,大力打击人口贩卖。后来,张保皋充分发挥了自己的经商头脑,常常出没在唐朝、日本和新罗之间,发展国际贸易,同时积极打击海盗,扩展海路,顺便还打击一下奴婢贸易,让三国的交易往来更加健康。  在新罗人眼中,张保皋是个民族英雄、进步青年。  那么,这个人又和圆珍有什么关系呢?为什么他会给老和尚托梦呢?  原来,在公元824年,张保皋在赤山浦(今山东石岛湾)修建了赤山法华院。而当时的赤山正是新罗人聚集的地方,堪比今天北京的望京小区,是有名的“韩国村”。因此张保皋为佛教在新罗人的传播做出了卓越贡献。  后来,另一位日本天台宗大师圆仁也来到赤山法华院,还住了两年多,对这座禅院充满感情。而圆仁和圆珍同是天台宗的信奉者,他们的理念是“一切众生,皆有佛性”。  咱们继续往上追溯,天台宗的开山鼻祖叫最澄,这个和尚也是位著名的取经人,他一路奔波跑到唐朝的天台山地区(今浙江省内温州、台州、宁波)求取佛法,回到日本后,建立了天台宗。  这样说来,似乎有些复杂了。其实也很简单,圆珍是佛学的使者,他努力把天台宗的经卷带回日本,而张保皋是当时人们心中的海神,心里装着唐朝、日本和新罗人的梦想,同时也是天台宗的粉丝。当这位神仙看到圆珍使者遇到困难时,挺身相助,顺便让老和尚答应他在日本国内修建寺院,弘扬天台宗佛法也就不奇怪了。  圆珍在“海神”的无偿赞助下,顺利回到自己的故乡之后,第一件大事就是修建寺院,他在原有的圆城寺基础上扩大了寺院的规模。同时,他还记得,唐朝天台山的三井潭是官员求雨祈祷的所在,在他眼中,那无异于召唤海神的所在,为了纪念那位海上的救星,圆珍把圆城寺更名为“三井寺”,并且成为该寺第一任主持长吏。  后来,人们更是把三井寺所在的村落取名为“三井村”。  在接下来的岁月里,中日两国都历经沧桑巨变,风云跌荡。但天台山地区与近江国的三井村却保持着某种奇特的联系,甚至这两个地区的人身上有着相类似的基因。那是几百年来两地人士的密切交流、互相侵染的结果。  到南宋时期,一批批的三井寺和尚奔赴台州地区学习佛法,他们把儒家学说、佛学理论带回近江国,加上当时日本流行的武士文化,构成了这个地区独特的属性,也塑造了一群独特的商人阶层。他们身上兼顾着儒学的信义和武士的勇猛,后人习惯将其称之为“武士儒商”。  他们起家时颇为不易、前进的道路上充满各种险阻;但他们坚持不懈,愿意游离在权力周围,一步步攀登上财富的阶梯。  在今天的温州及其周边地区的人身上,你似乎也可以看到当年近江国滋贺郡三井村人的痕迹。  莫非DNA真的穿越了时空彼此交融在了一起?  让我们慢慢打开这扇尘封已久的大门,从日本风起云涌的四百年商业史中揭开这个秘密吧。  
楼主发言:1次 发图:0张 | 更多
  (⊙o⊙)哦
  顶一下。
  享誉世界的罗斯柴尔德家族不过有200年的历史,被我们忽略的是,日本的家族企业岂止延续了400年……    那个小小的,只会生产稻米和鱼的国家如何创造了一个个商业奇迹?          拔银术  400年前,甚至更久之前,日本人苏我发现了一个惊人的秘密。他意识到,这个秘密可能会让他富可敌国,甚至权倾天下。告诉他这个秘密的,是来自明朝的,一个叫白水先生的人。  秘密与白花花的银子有密切关系。  在苏我之前,日本人已经学会提炼铜了。他们把铜矿石放在木炭上燃烧,偶尔在炭上支个架子,放几串大腰子。当温度足够热烈之后,铜就会显现出来,腰子也烤熟了。不过这个时候出来的铜还是比较粗糙的,需要进一步加工成可以买卖的铜。  就在苏我认识了白水先生之后,他发现,铜矿石里不仅仅能提炼出铜来,还能提炼出更值钱的银,而这个提炼法,在整个日本,只有白水先生知道。而希望获得拔银术的人比比皆是。苏我必须打败那些如狼似虎的竞争者。  不惜一切代价!苏我这样对自己说。  方法在今天看来,非常简单。  我们来上一节化学课:  首先要明白,铜的熔点是摄氏;,铅的熔点是352°。所以,当烤大腰子的同时,最先从矿石里分解出来的是铅。而铅里是含银的,偏巧当时的日本人不知道这个奥秘。  苏我知道。  他把率先溶解出来的铅溶液倒在滚烫的灰上,铅就会沉淀在灰的下边,而银块则会留在灰的表层。  听起来很简单,但是,在400多年前的日本,这个伟大的发明堪比哥伦布发现了新大陆。  就像互联网催生了很多亿万富翁一样,拔银术也让苏我理彻底告别了贫下中农的生活,走向了富人团体。  拔银成功之后,苏我理开始大量购进铜矿石,然后开始购买矿山,变成了拔银小能手、炼铜界的劳动模范。  后来,他进一步发现,日本人不懂拔银术,每年把大量含金银的矿石以低价卖给了外国人(主要是明朝),苏我对这个现象深恶痛绝,这不是国有资产的流失吗?  他下定决心进一步提高拔银技术,并且开始从源头上控制矿石贸易,很多年以后,中国一位叫郎咸平的教授将这种模式称为“产业链战争”。  掌握拔银技术的苏我不敢忘记自己的老师白水先生,于是,他把自己的店铺定名为“泉屋”。不久之后,坐落在京都的“泉屋”生意越做越大,苏我也成了富可敌国的大富豪。  那么,他是如何把目光投向了铜矿呢?  那是天正18年(公元1590年),著名的战争明星丰臣秀吉统一日本,随之而来的是,日本佛教的又一次复兴。特别是京都各地的寺院开始兴建大佛像,炼铜也就成了当年的朝阳产业。其架势绝不亚于当年的大炼钢铁。就是在这个背景下,19岁的苏我来到了京都。  这个年轻人的全名叫苏我里右卫门,生在日本河内(栃木县内),祖宗八辈往上比较显赫,属于权倾一时的平氏,后来越来越不争气,几乎找不到什么详细的线索。  到了苏我同学这一代,事情发生了变化。小伙子从小聪明伶俐,特别是对商业和技术近乎痴迷。听说京都流行建大佛,苏我里右卫门决定大展拳脚,进军炼铜业。  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苏我理为了发展炼铜业四处寻访名师,在遇到不少混饭吃的人之后,一个偶然的机会,苏我理遇到了白水先生。  白水先生是个传道者。他发现苏我很聪明、很勤奋,最重要的是待人诚恳,讲求信誉。他告诉苏我,炼铜只是一时的利润,找到真金白银才能修成正果。  苏我深以为然。  就这样,白水先生把从明朝带来的拔银术倾囊相授,苏我里右卫门由此开创了延续四百年的不朽功业。  不过,这是后话。就在苏我里右卫门准备将“泉屋”的事业做大做强,让拔银术换来滚滚财源的时候,日本的形式发生巨变,危险和死亡开始逼近苏我里右卫门的亲人。  
  陈老师的新书啊~那必然要支持!!
  这还真是第一次有人详细地写日本的商业史,一定会弥补一个空白,给国人以启迪。
  一个荡着淡淡春愁的早上,苏我里右卫门的小舅子,住友小次郎政友,法号空禅和尚找到了他。  这个和尚亲戚一脸严肃,眼神凝重。苏我理的潜意识告诉自己,出大事了!  两个人对面而坐,久久沉默之后,空禅低声说出了自己的请求:“我将去江户,妻儿还希望您能照顾。”苏我理脸上的肌肉抽搐了一下,他知道,这可能是一次无法回归的旅途。  空禅抬起头,仰望天空,泪水滚滚而下。  苏我理右卫门淡淡地说:“姐姐和你的孩子自有我来照顾,你不需担忧。不过,我有另一个提议,希望您能答应。”  绝望的空禅一脸茫然地看着苏我理。后者说道:“我想让我的儿子与你的女儿结婚,你看如何?”  空禅有些感动:“这个自然是好,不过,我怕连累您和家人。”  苏我理右卫门倒是对近亲结婚这事不在意,他坚定地表示,自己不怕连累,一定要让俩家人亲上加亲。  空禅只好同意了。他安顿好自己的家人,决定启程前往江户(今天的东京)。  对和尚空禅来说,江户可能让他获得新生,也可能让他走入死亡。  住友小次郎政友生于天正13年(公元1585年)前后,正是日本战国时代末期。这是日本风云际会、英雄辈出的年代,各路豪杰你方唱罢我登场,上演了无数阴谋、战争、情爱的大戏。  先是日本著名的武士织田信长在本能寺被明智光秀杀死,刚刚有些稳定的日本局势又陷入混乱,盘踞在地方的各个军事力量趁势发威,四处攻城掠地。  最有实力的是那位长的跟猴子一样的丰臣秀吉,他大展神威,本着有了金箍棒,就揽瓷器活的精神,讨伐明智光秀。可怜的光秀兄一路败退,跑到了京都郊区。当时日本的农民生活困苦,饱经战乱。早就放弃了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信念。他们常常三五成群,以打击落荒而逃的武士为生。  明智光秀也是喝凉水都塞牙,偏偏碰上了这帮要钱不要命的农民兄弟。双方不问青红皂白就打了起来。最后,军心涣散的光秀部惨败,明智光秀请自己的部下介错而死,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证明了农民代表着先进的战斗力。  听说明智光秀被农民逼死了,丰臣秀吉大喜过望,准备一鼓作气问鼎天下。同样惊喜的,还有盘踞在日本各地的军事力量,他们蠢蠢欲动,伺机扩充实力,排除异己。  为了让局势稳定下来,织田信长的旧部决定召开“武林大会”,选出新的继承人。就在此时,丰臣秀吉和织田家的旧部柴田胜家产生了激烈的矛盾。秀吉坚持让三岁的小孩子三法师担任继承人。而柴田胜家打心眼里看不起这只猴子,拥戴织田信孝为主。双方唇枪舌剑。最后,几个和稀泥的大臣说,人家丰臣秀吉平定叛乱有功,还是听他的吧。  柴田胜家大怒,这只贱猴子(此贼本一贱民)居然如此嚣张,老夫不可忍了!  于是,柴田胜家秘密联络织田信孝,准备消灭猴子。  信孝非常配合,为了表彰柴田的忠心,把自己的寡妇姑姑许配给了柴田胜家。虽然是寡妇,这姑娘也生得风华绝代,作风不逊于阿娇。  两家各取所需,一拍即合。  接着,柴田胜家又给丰臣秀吉写了一封请辞恳切的“道歉信”,说自己那天是一时糊涂,今后一定唯丰臣秀吉马首是瞻。  秀吉看了信大笑:老虎不发猫,你当我病危啊(欺负我为呆瓜),小子肯定是在春暖花开之际来偷袭于我。  果不其然,第二年,柴田胜家联络织田旧部准备讨伐丰臣秀吉。秀吉从容应战,先下手进攻柴田。  战争的结果是,丰臣秀吉大胜,织田信孝惨败,交出了自己的老妈、妹妹当人质。秀吉穷寇狂追,逼的柴田胜家在天守阁自焚身亡。接着,秀吉生擒织田信孝,信孝临死时大骂:猴子,你等着瞧。然后剖腹自杀。  接下来,丰臣秀吉的刀锋席卷日本,收拾残部,统一了这个陷入漫长分裂的国家。  
  写得慢了,更新要快
  佛教商魂  随着柴田胜家的倒台,他的家臣住友家也陷入了困顿。为了躲避丰臣秀吉的追杀,他们一路奔逃,最后,在天皇的老家京都安定了下来。  住友小次郎政友就是在这个恶劣、动荡的年代里出生的。小时候的住友小次郎政友常常心绪不宁,焦虑万分,就连睡梦中都仿佛看到敌人的屠刀向自己的脖颈砍来。生活的颠簸、家道的衰落让他深感命运多艰、世事无常。  很长一段时间里,这个年轻人无所事事地游走在京都街头,在一尊尊佛像面前闭目凝思自己的未来。似乎只有在信仰的力量逐渐强大起来之后,小次郎政友的内心才慢慢安静下来。  对佛祖的膜拜,吸引了在京都街头游荡的另一个人,他是个和尚,法号空源。  空源是日本和尚群体中的非主流。这位大师7岁开始在日本各地的寺院里听和尚讲佛法,同时,自己修行成才,19岁,自己用剃头刀把头发刮了个干干净净,正式出家。不过,正规的寺院是不认可空源的,因为这孩子是自助式剃度,不符合佛法,撑死了也就是个山寨版和尚。  可是,就是这个山寨和尚突然有一天大彻大悟,创立了日本著名的“涅槃宗”。我对佛教不甚了解,这位大师是如何在一瞬间宣布自己大彻大悟的,我无法理解。  说起顿悟这事,其实有时候让人深觉玄妙。大师们常常历经千辛万苦,走遍穷山恶水,看遍天下苍生,然后潜伏在一个山水如画、就是唱起山歌也不奇怪的地方苦苦思索人生和哲理,某天,天气阴沉或者阳光灿烂,大师盯着一棵树,或者一株草发愣,偶然间看到蝴蝶飞过,转过头,泉水叮咚、百鸟啼鸣,骤然发觉人生真谛幽深、岁月广袤无边。  这,大概就叫顿悟。  空源是怎么顿悟的,无从考证,但可以肯定的是,他创办的这个“涅槃宗”对日本人的思想境界影响深远,信者众多。  住友小次郎政友就是信徒之一。  这两个佛教徒一见如故,立刻开始了朝夕探讨佛法的生活。涅槃宗的影响越来越大,后来,连后阳成天皇也禁不起诱惑,加入了“涅槃宗”。天皇出家之后,为了表彰空源的功绩,特赐给他一个法号——及意上人。  按说,加入涅槃宗之后的小次郎政友应该是春风得意才对,可到了1616年,厄运有一次来临。  那一年,后阳成天皇去世,涅槃宗失去了政治庇护。  这时候日本的实际统治者是德川家康将军。家康同学跟天皇一直不对眼,恨乌及屋,他决定消灭天皇信赖的涅槃宗。  就这样,家康的部下冲进寺庙,把和尚们赶到了郊区。  这一年,住友小次郎政友(空禅法师)已经三十四岁了。出家的二十多年里,他敬重师傅、热爱寺庙,同时,还顺便娶了媳妇生了孩子(古代日本和尚可以这样),涅槃宗的消亡很可能就意味着自己人生的彻底毁灭。  怎么办?空禅询问自己的老师空源。  空源思忖良久,最后决定奔赴江户,直接向德川家康讨个说法!空禅毫不迟疑地表示,自己愿意随恩师共同前往。  空源感动得泪如泉涌。  小次郎政友心底明白,这次旅行凶多吉少,他必须把妻儿交给一个靠谱的人,于是,自己的姐夫苏我理右卫门海选胜出。  住友小次郎政友没想到的是,苏我不仅仅答应照顾自己的妻儿,还提议让两个表兄妹结婚。要知道,人不为己天诛地灭,当时的小次郎政友可谓在风口浪尖念经,在朝不保夕间敲钟。苏我如此忘我地帮助他,可谓是恩同再造。  处理好家务事,空禅和自己的师傅空源就奔赴江户了。  空源大师身体不好,还没走到一半,就圆寂了。空禅心灰意冷,精神支柱瞬间坍塌,他决定追随先师而去。  说走还没走的时候,一个好消息来了。  
  三井?跟现在的三井住友有关联吗?
  喜欢读书、喜欢文史、喜欢时政、喜欢经济/哲学/音乐的朋友,欢迎加群讨论,谢谢!  群号:  
  回复:作者:清汤白开水
回复日期: 16:18:25     三井?跟现在的三井住友有关联吗?    这个三井就是今天的三井,这个住友也就是今天的住友。
  商魂  江户那边的寺院领导们提议,只要涅槃宗答应归属于天台宗,和尚们就可以回寺院继续参禅礼佛。涅槃宗弟子们大喜过望!而空禅却沉默不语。他深知,自己恩师的一生都献给了涅槃宗,归入天台宗无疑是门户取消,先师的在天之灵定是难安啊。  心灰意冷之下,空禅默默地回到了江户,默默地留起了头发,默默地还俗了。  不过,还俗之后的住友小次郎政友并没有彻底离开佛教,他给自己取了个名字叫“嘉休”,同时带发修行,成了一个名副其实的俗家弟子。  还俗之后,小次郎政友为了安身立命,从姐夫苏我理右卫门那里借来了本钱,开了个书店、同时卖药当营生。没想到,这个书店生意奇好,顾客盈门,利润可观。  苏我理右卫门觉得,自己这个小舅子不仅仅精通佛法,还很懂生意经,为了亲上加亲,他又让自己的儿子入赘到了住友家。  女婿又成了儿子,自然欢喜不尽。兴高采烈的住友小次郎政友给自己的儿子加女婿取名为住友友以,日后,他继承了住友家的事业,被称为家族的“业祖”!  当然,这是后话。  当时的住友小次郎政友除了经营生意之外,依然潜心修习佛法,更重要的是,他把佛法与经商结合起来,从每日的生意经中领悟了更深层次的佛学精神。同时,他把佛家的很多思想也融入到商业当中,创立了有日本特色的商业伦理观念。  比如,这位商业鼻祖提出,对于那些特别便宜的东西,一定要小心小心再小心,断不能盲目购入;经商一定要讲诚信,不能唯利是图;他告诉自己的儿子女儿,做人需宁静致远、淡泊名利,方可成大器。  这些经商理念的只言片语背后,其实反映的是宗教和信仰的力量。它像无形的手臂指挥着住友家历经风雨而不倒。  接下来,住友友以从亲生父亲苏我理右卫门那里学会了拔银术,开始逐步接手“泉屋”的工作。  所以,住友友以的血液里既有岳父对商业伦理的坚持,又有生父对技术的敏感嗅觉。这两家人用联姻和送儿子的方式,让技术与商业完美结合,造就了住友集团400年的不朽基业。  后来,为了纪念这三个伟大的人才,日本人把苏我理右卫门称为“元祖”,把住友小次郎政友称为“家族”,而住友友以则被称为“业祖”。  在日本商人眼中,他们三个不是简单的人,而是超越了凡人的商神,他们的精神就是日本人的“商魂”。  
  记号一个先
  德川家康会赚钱  住友友以这孩子绝对是少年老成,他生于1603年,那一年德川家康夺取天下,成为征夷大将军,开始在日本国内进行一系列改革。15岁的时候,住友友以入赘到了住友家,并且改姓更名成了大当家,开始了自己的经商生涯。  无数伟大哲学家曾经告诉过我们,结婚,不是两个人的事情,而是两个家庭的事情。当住友友以迈进住友家的那一刻起,就注定了这两个家庭的结合将散发出强大的光芒,照耀世界,直到今天。    不过,年轻的住友友以刚刚接手家族生意的时候,就遇到了一生中最大的考验。为了让生意延续下去,“泉屋”必须搬到陌生的城市——大阪。  今天的大阪也是一个很有味道的城市。寺院、神社随处可见,绿树成荫,草长莺飞,中国人、韩国人很多,他们在那里做生意、开洗头房、做按摩女,东北话四处可闻,算得上是日本的东北村,为九一八事件报了一箭之仇。  在丰臣秀吉统治日本的时代,大阪迎来了城市的复兴。丰臣秀吉以大阪石山本愿寺为基础,重新修建了大阪城,让这个荒废已久的地方重新焕发生机,变成一个宏伟的城郭。他在城下修建领主居住的房屋,旁边是武士们的住所。在其周围布满了各种商业街区,喧闹繁华之声不绝于耳。  到了德川家康时代,大阪成为全国的商业物资集散地。家康虽然定居江户,但从没有遗忘过这个古老的都市。他开凿了几百条水路、扩宽了河流,在城市中设立“藏屋敷”,用来储存各地大名进贡的粮食。因此,大阪也就成为日本最早,也是最大的物流和商业中心。后来,日本人更是创造性的在堂岛玩起了大米期货,大阪也就顺理成章的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期货市场。  不仅仅是大阪迎来了自己的黄金时代,日本的商业也伴随着国家的统一繁盛起来。从那时起,也就是在400多年前,日本的商业就开始以一种独特的方式延续下来,这个国家虽然也经历了战火、灾难、文化入侵的烦扰,但他依然保持着或猛烈、或渐进的发展,从来不曾出现过断层和终止。  这是中国和日本的真正差距。我们的国家重农抑商,商业文化屡次死于胎中,无论是异族铁蹄的冲击,还是对公有制的尝试,都震撼和颠覆着原本脆弱的商业文明。这可能是中国,这样大国的宿命,物产丰富、市场统一,集权式的管理似乎更适应这片一望无际的土地、山河,同时,也让商业思想倍加难产。  德川家康是个经济学家,他对日本商业的促进功不可没。人们容易记住他的英武,却常常忽略他的睿智和远见。  
  顶你个肺啊,楼主,更新
  德川家康一当政,做的第一件大事就是统一货币,虽然比秦始皇老师晚了将近两千年,但也功不可没。他铸造了大判(十两)、小判(1两)、一分金(四分之一两)等货币,    德川家康在掌握了日本统治权之后,颁布了一个规定,叫“参勤交代”,其实就是每年要求各地的大名到江户来拜见他,并且常住一年,也就是当人质。不过,德川家康自己估计也没想到,这个制度促进了日本商业的发展。您想,这些人质们时常奔波在江户和自己的领地之间,得吃饭喝酒桑拿按摩,必然会带动地方的商业繁荣。  可是,住友家居住的京都是个例外。因为德川幕府一直嫉怕大名和在京都的天皇勾结起来,所以规定,大名参勤的时候,不许经过京都,必须绕到大阪而行。这样一来,京都就成了一座寂寞之城,大阪却繁荣起来了。  更重要的是,江户幕府又颁布了一条新法令,设立了一个“铜座役所”,要求民间炼铜机构必须把产品卖给他们。这是一次国进民退了一点的政策。  这件事情造成的结果是,住友家继续在京都混下去没什么意义了。  可问题是,住友家如果进军大阪,就必须要融入到当地的商业环境中去,而这个地方的商人自成一派,非常排斥外人。  住友友以决定去试试看。结果,自然是吃了好几天的闭门羹。当地商人把友以的土特产扔到地上,大声说,老子在京都吃西瓜都不要钱,你这几个破礼物也想来大阪?  怎么办?  
  住友友以很彷徨,他不得不去询问自己的老爹,苏我理右卫门。  老父亲早就察觉了儿子的郁闷,他也知道,这次变革关系到住友家的生死存亡。于是,他耐心地跟儿子说,要想融入到大阪的环境去,必须给当地商人些好处。  住友友以明白老爹说的好处是什么,当然就是拔银术了。  “可是,这是父亲您的秘密啊,也是我们家安身立命的所在!”  父亲哈哈大笑:“儿啊,这个技术大家迟早会知道,你今天告诉别人了,他们能马上超越我们吗?我们用这个技术十多年了,从了解到精熟不是一朝一夕的功夫,不用担心。我们做生意的根本是诚信、平稳,技术永远只是个工具而已,懂吗?”  住友友以大彻大悟,他意识到,如果他们把拔银术牢牢地控制在自己手中,始终会遭到同行业的嫉妒。  老父亲继续说:孩子,你要像一个武士一样去战斗,跟敌人站在同一个起跑线上那才是公平的竞技。  住友友以点点头,他知道,拔银术并不能让住友名垂千古,还有更重要的东西需要他去努力获得。  当大阪的商人得知住友愿意倾囊相授拔银术的时候,都快疯了。  他们想到,自己马上就能从铜矿石里提炼出白花花的银子,就喜极而泣,一时间,大阪的炼铜商铺里哭声震天,群情雀跃。  好吧,这块敲门砖力度够了,下一步就要在这个陌生的城市里站稳脚跟了。  就这样,“泉屋”迁到了大阪,坐落在淡路町。  果然不出苏我的预料,虽然大阪的商人们也学会了拔银术,但技术、人才方面依然远远落在泉屋的后边,再加上泉屋的服务周到,脑筋灵活,没过几年,在日本出口的铜中有三分之一来自泉屋,住友家成为名副其实的矿山大鳄。  就在泉屋的生意如日中天的时候,又一场灾难突如其来,几乎将住友友以彻底击垮。  1638年的雨季,天空阴沉,潮湿沉闷的气氛让大阪街头备显压抑,人们缓慢地行走,内心等待着一场大雨的来临。  住友友以的妻子躺在病床上,紧紧握着丈夫的手,低声说:我要去了,照顾好儿子和女儿吧。  说完后,便撒手人寰。  友以泣不成声,与此同时,大雨如注般倾泻,整个城市陷入一片朦胧,一如友以模糊的眼神。  未来会怎样?这是住友友以内心最大的恐惧。岁月无常,生命如朝露般盛开、凋谢,不过是转瞬而逝的一刹那而已。  看着女婿如此颓废,住友小次郎征友坐不住了。这时候的小次郎已经淡出了商业。他隐居在一座寺庙中,每天青灯黄卷,静心礼佛,不问世事。但当他得知女儿去世、女婿守寡之后,还是决定安排此事。  要说,缘分来了,谁也挡不住。偏巧这时候,住友小次郎征友的大儿子也很合适宜地英年早逝,剩下自己的老婆独守空房。小次郎征友一拍脑袋,心宽体胖地说,你们两个苦命的人就凑到一起吧!  就这样,两个失去爱人的人喜结连理,住友友以没把武松当做偶像,直接娶了自己的嫂子。  这个婚姻并不简单。  按说,当时的住友家已经富可敌国,友以根本不用参加征婚节目就能找到一个门当户对、貌美如花的媳妇,但他知道,自己的岳父不希望家族生意落到外人手里,才有了此一步棋。为了满足岳父的要求和保证住友家血统的纯正,住友友以毫不犹豫地答应了这门亲事。  之后,住友的生意越来越大,他们不仅占据了很多矿山,还独立运营贸易公司跟外国人做生意,员工遍布全国。  但命运的火花只闪耀一瞬,财富、权贵终会烟消云散。  1662年,为泉屋做出杰出贡献的住友友以溘然长逝,而正好十年前,他的岳父住友小次郎征友也在寺院里长眠。  
  占领最富有的矿山  火种还要继续往下延续,生意的接力棒传到了住友友以的儿子住友吉左卫门友信的手中。  初生牛犊不怕虎,刚一掌握家族生意,住友友信就决定给泉屋来一副猛药。  在此之前,泉屋虽然也经营矿山,但规模不大,主要靠贸易立家和赚取利润。但友信发现,要想在这个行业里基业长青,延续百年,必须从产业链的源头来掌控这个领域,这样当家族遭遇风险的时候,才能凭借实力渡过难关。  不过,友信的母亲并不同意他大举收购矿山。因为家族里现金有限,要想买矿山出了花费成本开采之外,还要交给德川幕府矿产量的10%作为管理费用。要是找到富矿还行,万一买了个连桃子都不长的山,那可怎么办呢?  住友友信却意志坚决!他在22岁的时候匆匆结婚,婚礼第二天就跑到备中(冈山县)买下了吉冈矿山。  全家人都愤怒了!因为这个山已经被开采了很多年,能不能挖出矿来都不好说,这不是拿钱打水漂吗?  但友信却胸有成竹。  他耐心地告诉家人,这山从前产银矿,原本是德川幕府在开采,后来承包给了民间。民间开采的时候有个问题,就是一挖到水,就不敢继续开采了。但是,反过来想,如果泉屋能把山里的水排干净,还是能挖出不少矿石来的。  家里人都愣了,万一要是山里水特多,怎么抽都抽不干净呢?再说,即使把水都抽了,也未必能挖出矿来啊!  意见极度不统一。大部分人都反对友信一意孤行。  但住友友信却毫不退让,他听着大家的指责,最后一拍桌子,老子现在是大当家,都得听我的!就是一场赌博,我也要赢给你们看!  众人沉默了。好吧,背黑锅我来,送死你去,你就去吧!  1681年,吉冈采矿工程正式破土动工。  第一步,抽水。  万事开头难,这个开头也真是难上加难。  研发队伍在这里勘探了几天,也没想到一个好办法。友信很郁闷,他一个人坐在屋里喝酒解闷。  酒喝多了点,他颤抖的手举起杯子,往嘴边送去,忽然,手一软,杯子掉在地上,摔了个粉碎。  友信看着破碎的杯子底,忽然大笑,有办法了!  他马上召集工人,做一个实验。  
  友信找来一个瓶子,装满水,然后缓缓地倒出来,问一个工人,这样水流得快吗?  工人疑惑地摇摇头。  友信微笑着把瓶口堵住,拿起一块岩石,猛地把瓶底击碎,然后把水从底部倒出来,问道,这样就快多了吧!  众人有些领悟了。  友信进一步解释,我们现在抽水就有一个干道,如果再从干道周围挖水渠,不是很多条渠道排水了吗?赶紧去试试吧!  众人恍然,赶紧去挖坑。  可惜,这个灵光一闪的方法还是失败了。  因为这个吉冈山石头很多,到处是阻塞,干道周围挖出的水流也总是被岩石阻挡,根本排不出去。  住友友信再次一筹莫展。  屋漏偏逢连夜雨,就在住友友信绞尽脑汁地想办法排水的时候,家里边又出大事了。  友信有个弟弟,干起了兑换银两的生意,可没弄几天就把德川家委托的承兑资金给整丢了,这相当于国有资产流失啊,罪名不小。不仅弟弟的店铺被变卖充公,连友信也牵连进去,被停止经营矿业。  住友家再次陷入危机。  友信无奈,只得提前退休,把家族生意的重担交给了只有16岁的大儿子,住友友芳。  友芳来到父亲花费了大流量心血的吉冈山,大吃一惊。他发现,这个地方有几百个工人消极怠工,好几十个工作室都布满了蜘蛛网。他必须立刻作出决定,改变这个状况。  友芳找来了矿山负责人,告诉他,住友既然买下了这个矿山,就必须坚持到底,完成理想。他下达命令——开工。  友芳没有像父亲那样寻找手段开抽水,他用了最常规的手段,扩大主干道,增加排水量。一年之后,主排水干道宽度达到了360公尺。    时间进入1689,山里的水依然没有被彻底排完。  
  好文!!!,继续!
  三井  住友  啥时候鸿池登场?
  那年的春节,山中冷清,寒风阵阵吹过。一个少年缓步走进了深山。他叫长兵卫,在吉冈山工作了几年后看不到不希望,辞职离开。  不知为什么,春节的夜晚,他却回到了这里。  当时,留守在山上的矿工里,有个叫杉本助七的人,他此时正带着手下坐在火边喝小酒。看到长兵卫,杉本助七有些诧异,随即笑着说,来烤烤火,喝一杯吧。  长兵卫迟疑了一下,坐在杉本助七旁边,喝了一口酒,缓缓地说:“今天连夜赶来,有件重要的事情要告诉你。”  杉本助七意识到,问题可能很严重。他起身和长兵卫走进了旁边的小屋。  “你猜我看到什么了?我看见了露头。”  露头,是个专业术语,指的是山里下雨之后出现的铜矿石,如果能大量发现露头,说明山里蕴含着大量铜矿石。  杉本助七没有特别激动,他镇静地问:“在什么地方看到的?”  “四国,立川的群山之中,那里有大量的宝藏,你要亲自去看看!”  这的确是一个让人动容的消息,如果那里真有储量丰富的铜矿,可以让住友家瞬间摆脱困境。  杉本助七明白,这是一个关键时刻,他不能擅自作出决定,必须向自己的领导汇报。可是杉本也知道,自己无法证明眼前这个旧员工说的话是真的,那么领导就无法相信他,怎么办?  杉本助七决定自己先去四国看一下。  第二天,两个人离开了吉冈山,奔赴那个陌生的地方。  几天后,杉本助七找到了吉冈山住友家负责人田向十右卫门,请求他去趟四国,并告诉他,长兵卫发现了铜矿。  田向十右卫门觉得眼前这个人脑子进水了:“这是个被我们开除的人!我相信他?”杉本助七盯着负责人,缓缓地从怀里拿出个金黄色的东西,交给田向十右卫门。  后者眼神停留在那块石头上,脸色由白变红,在由红变白。  “这是……纯铜啊!”  杉本助七点点头:“这就是在四国发现的!”  田向十右卫门明白,这是一个重大的发现,绝不能放过。  第二天,杉本助七和长兵卫再次奔赴四国,寻找宝藏。  那已经是1690年的夏天了,山里清凉,枝繁叶茂,各种奇怪的昆虫畅游其间,这给寻找铜矿造成了很大的麻烦。两个人在山了当了两个月的泰山,没有任何发现。  不能放弃!田向十右卫门听说没有发现之后果断地决定亲自前往。  此时,已是秋天。黄叶凋零,山石裸露,转机悄悄浮出了水面。  住友家又一次大规模地派出了一支寻宝队伍来到了四国。  他们风餐露宿,穿过高山,寻觅了一个多月,终于,杉本助七在一堆乱石之中看到一块紫红色的矿石。  群情沸腾了。  众人大声欢呼,响彻山谷。  
  顶,继续
  第二年10月份,住友家正式进驻这里,他们把这座矿山命名为“别子矿山”,开始了采矿大业。杉本助七成为总负责人,长兵卫也重新被启用。  到了12月,别子铜山产量达到了3万多公斤,是为日本最大的铜矿。住友也把自己的竞争对手远远地抛到了后边。    另一方面,吉冈山的排水事业也有了很大发展。  杉本助七除了负责别子铜山之外,还需要推进排水工程。就这样,他奔波在两个矿山之间,每天看着水从干道上缓缓流过,整整用了6年时间,山里的水才被排完。  如此看来,毫无疑问,友信是有眼光的。因为友芳在排完水之后发现,这个吉冈山矿产太丰富了,绝对超过了日本已有的任何一个矿山。这么说吧,在吉冈山开采之前,日本出口铜约为500万斤,但吉冈山被开采之后,这个数字飙升到了一千万斤,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大的产铜国。  到此时,住友家的产业链更加清晰。每年,几百万斤的铜矿石从全国各地运往住友设置在大阪的泉屋冶炼所,然后进行加工,再卖给铜座役所,换来沉甸甸的钱。  跟着沾光的还有德川幕府。政府每年从住友家弄来相当于70万斤的铜作为税收,又通过出口赚取了大量利润。  这样,住友家与幕府形成了一种奇特的关系,一方面,住友开发铜矿必须在德川家的许可之下进行,每年上缴大量金钱;另一方面,德川家也不敢小觑住友的力量,一旦双方发生矛盾,住友就以不再开采作为要挟。  就这样,官商之间时而同进退,时而互相博弈,让住友家的繁荣景象延续了200多年。到了幕府末年,日本和住友都开始迎接新的挑战。
  1866年,传承了200多年的三井家族似乎走到了绝境。  齐藤专藏与三井三郎助高喜相对而坐,两个人都沉默不语,愁容满面。齐藤专藏是“三井组”江户店(东京)的大掌柜,而三井三郎助高喜则是三井京都总店的负责人。  过了良久,高喜试探性地问道:“我的兄长有什么交代的吗?”  还没等齐藤专藏回答,三井三郎助高喜又迫切地说道:“你一定要详细地告诉我!”齐藤点点头,缓缓地说:“东家老爷说了,如果您没有什么特别好的办法,咱们三井家恐怕只能倾家荡产了!”  三井三郎助高喜脸上涌现出苦笑,其实这是他早就知道的答案。  三井三郎助高喜所说的兄长叫三井八郎右卫门高福,难记吧,我也没办法,谁让日本人的名字复杂呢,不过在这个看似复杂的名字当中也有一些小小的玄机,待我慢慢解释。  三井家的历史悠久绵长,是日本传统商人的典范。往上追溯的话,三井家族发端于日本平安时代(794年-1192年)。这个时代最突出的特色是,天皇权力的没落与关白(摄政)的崛起。特别是藤原氏在这个时候变得不可一世,权倾天下。而三井家族的历史就可以追溯到藤原道长。在那个遥远的时代,藤原道长的第四个儿子的第五代孙子藤原右马之助信离开朝廷,跑到近江国三井村定居,开始凭借着自己显赫的家世做起生意来。  传了十几代之后,家族大权落到了三井高久手中,他发觉家族生意已经越发蓬勃,不能再蜗居于三井村,于是举家搬迁到鲶江(近江国南部),并且筑造起高高的城墙,显示了一代富商的豪迈与奢华。而一手缔造新三井的三井高久也被后人称为“高祖”,为了纪念他,之后三井家族的继承人的名字中必须有一“高”字。  时间很快到了战国末年,织田信长的战刀一直攻击到鲶江地区,为了避免战乱,三井家再次大迁移,在伊势(今三重县伊势市)安定了下来。  从1602年开始,近江国出身的三井高俊已经成为日本知名的商人了,他开设当铺,卖酒,生意越做越大,到了1676年,三井高利执掌门户的时候,又为三井设计了第一个商标(LOGO),这幅图案寓意深刻:外表一个圆圈,里面是一个“井”字,中间是一个“三”字。他标志着这个家族企业的图谱越来越大,茁壮成长。  这个时候,三井的掌门人三井高俊开始极度憎恶战争、刀剑,一路的奔波,他看透了这些所谓武士们的野心和欲望,真正受到戕害的只有平民百姓。  为了和他们划清界限,他做了一个重大的决定——退出原有的武士身份,正式沦为商人。没有人理解他的行为。  在那个时代,武士是贵族,享受着高官厚禄、万人敬仰;而商人属于社会最底层的公民,不会受到尊重与追捧。  但三井高俊却认为,武士身份只是一个虚名,且天下大乱,没准哪天就被人割下头颅,不如踏踏实实挣钱来得实在  
  太棒了,不顶是小狗
  期待更新
  于是乎,三井家族开始进一步扩大经营范围,  高俊在伊势松坂地区开始经营利润丰厚的酿酒业、关系国计民生的味噌酿造业及金融相关的当铺业,这就是三井家“越後屋”的前身。  说起来,当时酒,味噌酿造是商人所经营事业中规模最大的,需要相当多的资本以及劳动力。三井家族在之前的几年苦心经营中赚取了不少金钱。高俊从商後经营相当成功,家业益发繁荣.。後来建立三井财阀基础的为高俊四子三井八郎兵卫高利在延宝元(1673)年离开故乡松坂,在京都开设「三井吴服店」,吴服指和服衣料;同年又在日本的政治中心江户(今东京)开设同样的商店,店名与其父的店名一样叫做「越後屋」。这就是现在享誉海外的「三越百货公司」的起源。  1683年左右,三井高利已经不满足于实业赚钱了,他把家族生意的触角伸向了一本万利的金融行业。此时的日本已经进入德川幕府时期,天下太平,商业繁盛。三井高利开设了银两兑换所,负责京都、江户等大城市之间的汇票交易。这是个空手套白狼的事业,凭借的是资本实力和灵活的头脑。  三井高利不仅仅从中赚钱,还不断扩大事业规模,规范行业运作模式,成为日本最早的、有组织的金融从业者。  这回连幕府都不敢小看三井家族了,他们开始和这个金融大鳄做生意。在此之前,幕府每年都要排出大量人力把大阪金库聚集的银两,送到江户的金库,路上就要花费三四个月的时间。跟三井合作之后,这个时间大大缩短。因为三井家族用的是汇票,无须驾车赶马就能让金钱进入到江户。  这个项目合作标志着三井家族彻底成为政府御用商人,也为他扩大事业规模奠定了坚实基础。  短短的十年之后,三井家已经成为当时日本最具有的财阀。后来,三井家族成为幕府与外国(主要是清朝、荷兰)做生意的窗口,从事外汇交易,其势力越发膨胀,很多武士贵族都要对他们顶礼膜拜。    其后,三井家的业务继续扩大,从销售和服到银两兑换都为三井家带来滚滚财源,从时间上来看,三井家族涉足金融业要比英伦银行早了10多年。与此同时,三井家族也在不断规范自己的管理模式,以求得企业基业长青。  三井家族分为“总本家”、“本家”这是三井家的直系亲属,其次还有“连家”,属于旁系亲属。在这个家族企业中,处于金字塔顶端的决策机构叫做“大元方”,负责统筹整个集团的运营策略,相当于董事会,董事会的成员必须由总本家和本家中的当家人来担任。而总本家的当家人除了德才兼备以外,还必须要在名字当中加上“八郎右卫门”。  所以,三井八郎右卫门高福就是总本家的老大。  齐藤专藏正是“带头大哥”派去传话给三井三郎助高喜的。  
  很感兴趣的内容,LZ加油!!!
  就喜极而泣,一时间,大阪的炼铜商铺里哭声震天,群情雀跃。  --------    楼主挺幽默的
  咱们再说这个三井三郎助高喜。这孩子小名叫十八助,后来继承了三井在京都的业务,成为“家督”,按照规矩必须起个大号,而且还必须有“三井三郎助”几个字,于是,他就取名为三井三郎助高喜。  总结一下,跟日本大环境一样,三井家族的人名代表着一个人在家族中的地位和生意中的力量,虽然复杂难记,但对于规范家族管理颇有意义,也保证了家族强大生意的传承,不至旁落外人。  但时间进入1860年代之后,似乎一切都变了。最近。三井家和服店的生意越来越少,放出去的款项越来越难收回,手续费和利息带来的收入也越来越稀薄,而最让三井家郁闷的事情是,缠绕了他们多年的“御用金”。  从高福开始,他就每天都被御用金所困扰。这玩意说白了就是幕府向三井家明抢,而且抢的数字越来越大。1806年的时候,幕府从三井家勒索了7000两,但是到了1864年,居然涨到了100万两。虽然三井财大气粗、家大业大,但也填不起这个无底洞啊。  还好三井家跟幕府的勘定奉行(财政部长)小栗上野介忠顺比较熟,在部长的努力下,将100万两改为了50万两。  三井人长出了口气,正打算勒紧裤腰带好好过日子的时候,麻烦又来了。  
  麻烦制造者还是幕府。长久以来,三井家族一直是德川幕府的御用金融机构,负责政府钱财的托管业务。可到了1866年,德川家突然下令要把存放在三井家的钱都取出来,这就相当于你去抢银行,被捕后对法官说:我抢的是我自己存的那10万,没罪吧?  三井家族就被幕府给抢劫了。得知这个消息之后,整个家族都陷入了极度恐慌,因为,政府的存款中有相当部分作为贷款放出去了,如果不能按时给钱,三井家只能用资产来抵债了。  在这个时候,三井高福委托齐藤专藏来告诉高喜:赶紧想办法吧,不然只能等死了。  其实,高喜还没有绝望,他第一个想到的救命稻草,还是那个财政部长——小栗上野介忠顺。  “找一个人去说服小栗公吧!你觉得谁合适?”  齐藤专藏迟疑了一下:“有一个人很合适。他经常出没在我们江户银两兑换店,之前在小栗公家里工作过,小栗公的父亲很欣赏他,他叫,纪伊国屋利八(不用记,他还会换名字呢)。”  高喜一口喝干净杯子里的茶,断然道:“就让他去试试吧,这是唯一的办法了。”  其实,高喜并不了解纪伊国屋利八,但他相信,三井家族会在危机的时刻遇到大救星,然后转危为安,就像家族历史中无数次出现这种情况时一样。  也许是历史的机缘,也许是个人的无限能量,也或者两方面的原因都有,纪伊国屋利八成为百年三井的救世主,功德永垂青史。  
  dddddddddddddddddddd
  起初,江户店的大掌柜齐藤专藏并没有注意到这个不起眼的年轻人。不仅仅是齐藤专藏,就连纪伊国屋利八自己也看不起自己。因为这孩子家境不好,没名没姓,原本家里有个族谱,后来仓库着大火,烧了个一干二净,传到纪伊国屋利八这一代,早就不知道祖宗八辈是谁了。  大约是在1839年吧,19岁的纪伊国屋利八开始了浪迹天涯的岁月。听起来很浪漫,浪起来很狼狈。他一路要饭到了江户。为了摆脱丐帮的嫌疑纪伊国屋利八苦苦哀求一家鱼干批发商,希望能在那当个小工。老板为了省去天天打发乞丐的烦恼,就收留了他。  命运,就此改变。  当然,这种改变不是瞬间的,他需要主人公付出不断的努力,承受巨大的痛苦。然后,这个人的历史以一种非常规、非理性的方式演变成一段商业人物的传奇。  因为在鱼干店工作勤奋,很快纪伊国屋利八被“旗本”(直属于将军的武士)小栗家看中,成为一名家丁。  不要小看这个职位,因为纪伊国屋利八的主要工作是陪伴小栗家的少爷—小栗上野介忠顺一起读书游玩,两个青梅竹马良小胡猜的朋友建立了深厚的友情,在今后的日子里,他们互相帮助、互相扶持,但终因理想偏差,各自单飞。  但当时,两个孩子感情非常好,再加上纪伊国屋利八非常勤快又好学,很快获得小栗家的喜爱。  接着,改变命运的机会又来了。有一家经营油和砂糖的商人叫美野川利八,因为跟小栗家常来往,一来二去发现纪伊国屋利八这人不错,就决定招赘他当女婿。而美野川利八的店铺就叫“纪伊国屋”,从此,纪伊国屋利八这个名字才被人们记住。  要说这个女婿真是个天才,刚刚到纪伊国屋工作,他就表现出了自己的经营天赋。之前,这家店铺卖的点心生意很一般,川利八想了三天三夜就想到一个好主意——把点心包装起来再卖!  绝妙的主意!  现在看来很平常,但在日本那个没有包装点心概念的时代,这个想法很伟大。  你想啊,没有包装的点心只能自己吃,要想送人就显得寒酸,如果店铺给包装好了,那你就可以拎着精美的点心,大声说:今年过节不送礼,要送就送纪伊国屋。  生意越来越好,但川利八没有骄傲。他开始挑着一担担点心四处游走、叫卖。辛苦了10年之后,川利八用积攒的辛苦钱开了一家银两兑换店(钱庄),成为一名金融家。  
  越写越好看!
  在接下来的岁月里,中日两国都历经沧桑巨变,风云跌荡。但天台山地区与近江国的三井村却保持着某种奇特的联系,甚至这两个地区的人身上有着相类似的基因。那是几百年来两地人士的密切交流、互相侵染的结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个观点很奇特,也很有意思,很独特的。
  德川家突然下令要把存放在三井家的钱都取出来,这就相当于你去抢银行,被捕后对法官说:我抢的是我自己存的那10万,没罪吧?  ————————————————————————————————————  哈哈哈,楼主你太损了。我喜欢
  也顶,这个帖子要是沉了,就是全中国人民的悲哀,以后我们还会败给日本。
  在那个时代,武士是贵族,享受着高官厚禄、万人敬仰;而商人属于社会最底层的公民,不会受到尊重与追捧。    但三井高俊却认为,武士身份只是一个虚名,且天下大乱,没准哪天就被人割下头颅,不如踏踏实实挣钱来得实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可惜,后来三井还是官商勾结谋变天下了。
  棒棒棒!!!
  看过这个作者的 麻辣日本史,相信此书必火,此人必红!加油!!
  我是第五十个回复的!哈哈,兴奋
  此帖必火!,第一页赶紧留名!!!!!!!!!!!!
  楼上的有眼光!
  嘘~安静看帖
  当时日本的银两兑换店分为“本两替”和“肋两替”,前者规模较大,可以经营汇兑业务;后者规模小,也就是兑换一下银两。  刚刚涉足金融界的川利八经营的是肋两替,为了经营多元化,这个钱庄里顺便还卖些米面,换了钞票可以直接买东西,的确有头脑。  有人说,做生意就是作关系,没错!  当川利八生意越来越大的时候,他开始频繁地约见自己的旧主——当时已经是财政部长的小栗上野介忠顺。要知道,无论哪个国家,哪个地区,政府发出的信息尤为重要。跟小栗关系密切,让川利八不断获取银两、金币之间的价格波动秘密,也促使他不断获取财富,生意越来越大。  有一天,小栗介忠顺同学在酒后告诉纪伊国屋利八一个消息,也正是这个消息让他彻底地脱贫致富,成为名震日本的富商。  这则消息是这样的:幕府有一种成色比较好的金币叫“天保小判”,还有一种成色一般的金币叫做“万延小判”。幕府的消息就是,一两“天保小判”可以兑换三两一分的“万延小判”,相当于三倍多的价格。纪伊国屋利八一听到这个信息,心下大喜,赶忙疯狂收购“天保小判”。接着,他把这堆金币抵押给三井家的银两兑换所,再用贷款来的钱继续收购“天保小判”。  就在这个时候,纪伊国屋利八的行为引起了三井家的注意,他们发现,这个哥们精力旺盛、眼光独到,颇有成为金融大鳄的潜质。  特别是齐藤大掌柜的,他认为此人“观其精力、绝非凡庸”。就这样,纪伊国屋利八同学开始自由出入三井江户店,并且跟这个富商进行频繁贸易。  等到了三井遭遇财政危机的时候,齐藤突然想到纪伊国屋利八跟财政部部长小栗介忠顺关系密切,如果让他出面,没准能解决这个棘手的问题。    
  才怎么一点啊..........
  东瀛史学者你好,非常欣赏你写的这个帖子。我是北京的图书策划编辑,希望与你取得联系。不知道你的这部作品有没有签约了?不过,无论有没有,都希望能与你联系上,希望能有合作的机会。我的QQ号:。
  这或许是种宿命,在三井家族漫长的商业奋斗史中,每次遇到危机,总会横空出世一位奇才拯救家族于水火之中。如果我们摒弃封建迷信的说法,进行理性的分析,则会发现,三井这个家族企业任人唯贤,懂得合理使用人才,虽然他们也重视家族血统的纯正,但并不拘泥于此,他们更习惯用姓氏、联姻网络人才。  一句话,还是很有东方特色。  高喜听了齐藤介绍的简历,表示同意让纪伊国屋利八出面。但他刚刚高兴了一下,就又郁闷地说:“还有个问题没有解决。如果按照祖训来说,这个人咱们没法雇用啊。”  齐藤暗想,这时候了还想什么祖训,等公司倒闭关门了,感谢八辈祖宗去吧。  不过,齐藤也能理解三井高喜的难处。当时的纪伊国屋利八已经是45岁了,按照三井家的规定,到这个岁数要想进公司工作必须采取“中途采用”,也就是“空降”的方式,更要命的是,“空降兵”只能限于采用地点工作,不能跨省份。  比如,纪伊国屋利八如果进入三井工作,那就只能在江户一带混迹,不可私自出游。这个规定更深层次的含义是——没有升迁的机会,只能混吃等死。  三井高喜的顾虑就是,这个要求纪伊国屋利八能答应吗?人家好歹也在自己店里也是呼风唤雨,三井固然财大气粗,但没有升职空间的工作谁愿意干?  纪伊国屋利八就愿意。  齐藤非常肯定这个商界才子会答应加盟三井。他把自己的策略告诉高喜:“虽然祖宗八辈有这样的规定,但我们要学会变通,三井的祖训还说过,经商的要诀,在于起用合适的人才,安排到合适的岗位上来(适才适所地任用人才),让那些老家伙早点回家,让新人们施展才华(淘汰老朽,起用新晋有为者)。”  高喜点点头,然后长叹一声:“但祖宗的规矩还是不能改啊!”齐藤脸绿了。高喜看着绿脸下属,微笑着说:“但也可以变通,咱们就为这个人重新设立一个特殊岗位吧,我看就叫……通勤支配格吧。”  齐藤的脸色由绿变灰,又变红,心想,这是个什么东西。  
  :“虽然祖宗八辈有这样的规定,但我们要学会变通,三井的祖训还说过,经商的要诀,在于起用合适的人才,安排到合适的岗位上来(适才适所地任用人才),让那些老家伙早点回家,让新人们施展才华(淘汰老朽,起用新晋有为者)。”    看来日本人也不是那么顽固不化,楼主的文章让我对日本商业、文明有了新认识!加快更新!
  抢第六十个发言的!楼主要记得我,出了书给我一本签名版!!定!!
  嗯 挺有可看性的。    不知楼主是积蓄了一部分慢慢贴,还是边写边贴呢
    嗯 挺有可看性的。        不知楼主是积蓄了一部分慢慢贴,还是边写边贴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回复:这本书基本上已经完稿,处于后期编辑期间,预计九、十月份出版
  我要买此书看!楼主加油!!!!!!!!!!!!!!!
  多谢 值得一买
  出书记得通知一声哦 最好能在当当网上购买
因为很多书在书店里不好买到
  养肥再看
  ——&——  楼主打算在这里贴完全书吗?还是贴一点权当预告?
  不错,呀,顶楼主,这些书从哪买得到呀?
  再顶,不顶不行
  接下来该说说三菱了吧,个人觉得其中坂本龙马以及他的小弟们和日本阿庆嫂之间不得不说的故事很有传奇色彩。    
  作者:钱老本
回复日期: 11:36:30     接下来该说说三菱了吧,个人觉得其中坂本龙马以及他的小弟们和日本阿庆嫂之间不得不说的故事很有传奇色彩。      ——————————————————————————————————————————  三菱的故事肯定会有,稍安勿躁~
  高喜接着说:“祖先并没有遗训说我不能设立新职位啊。不过,他还是只能在江户店工作。你去跟纪伊国屋利八说吧,虽然看起来职位有点低,但我给他大掌柜的权力。”  就这样,在高喜的授权下,在高福的推举下,在齐藤的保证下,美野川利八顺利成为三井江户店的带头大哥。  他很兴奋,三井家也很兴奋。三井高福为了表达自己求贤若渴的精神,还把姓氏中的“三”字(幸好不是2)赐给了他。纪伊国屋利八于是把自己的名字改为“三野村利左卫门”。  三井家族特意在江户店的大门口竖起巨幅广告牌,上书:热烈欢迎三野村利左卫门加盟三井组!”  不过,三野村此时的心情很复杂,压力很大。  出了要交御用金、面临幕府撤资金等问题之外,最近,幕府又希望三井家族能开设“贷放金御用所”跟外国人做生意,可是三井高喜这人一向讨厌跟政府合作。  很难理解吧,如果在今天,能跟政府做生意那是莫大的荣宠和光荣,就算挣不着钱还能捞个好名声。可三井家族却不这么想。  早在三井高平(1600年代)当政的时候,就曾经教育家里人说,做生意就要好好做,最好别跟政府搅和到一起去。  虽然经过了200多年,但高喜一直谨记祖宗的劝导。不过,高喜的看法也是有道理的,毕竟三井组就是因为参与幕府业务太多,才弄得如今如此狼狈,钱要被取走,还得交大额的钱财,冤枉到家了。  所以,三井高喜断然反对帮助幕府建立“贷放金御用所”。可三野村的观点则截然相反。他和齐藤专藏一起跑到京都晋见三井高喜。在面对自己这位新领导时,三野村缓缓地说:“咱们三井组应该答应幕府,建立贷放金御用所!”齐藤心里一颤,脸又绿了。  高喜没说话,盯着三野村利左卫门。  三野村接着说:“您知道,小栗介忠顺的确是我的旧主,但我提的这个建议绝不是为了他的面子。”  三井高喜没有说话,他耐心地等待着眼前这个人给他一个明确的理由。  三野村说道:“三井组必须接受这个任务!”  齐藤忍不住了:“那么,这样做对三井家来说,是有利的吗?”  三野村说:“如果三井组接受承办御用所,我会拼死恳求小栗介忠顺大人停止从三井家撤走资金,即使我死在他面前,也会完成这个任务!”  高喜听到“死”字,心里震颤了一下,还有选择吗?好吧,就让他试试吧。  
  ——&——    楼主打算在这里贴完全书吗?还是贴一点权当预告?  _________  回复:那得看大家愿不愿意顶了~~
  大家愿意顶!!
  帖子好 就不怕没人顶
  得到领导的认可,三野村利左卫门星夜兼程,从京都又赶回到江户。然后,他晋见了小栗介忠顺部长。  “您愿意看到三井家族死去么?”  小栗介忠顺有点晕,怎么突然冒出这么一句话来。  三野村接着说:“三井组这些年没干什么正经事,天天给幕府捐款了(再三捐献御用金),眼瞅着这个家族就要陷入困境了。我请大人给他们喘息的机会吧!”  小栗介忠顺没说话。  三野村深吸一口气:“我请大人免除御用金,同时暂缓从外国奉行所提取资金。如果您不能答应,您旧日的仆人就要死在您面前了!”  以死相逼啊!小栗介忠顺知道事情严重了。但姜还是老的辣。他冷冷地说:“你这是要挟我吗?”  其实,小栗介忠顺这么说只不过想挽回点面子。这位财政部长那可是不一般。他早在安政六年(1859年)就曾经留学美国,学会了西方的金融制度和商业理念,这在当时相对闭塞的日本难能可贵。在他心里,也深知,三野村这个人非同小可,给他一个支点就能撬动地球。  他更知道,三井组是这个国家的命脉,让他们倒台无异于杀鸡取卵。  “我可以答应你的要求,但是我不敢保证幕府将军也能答应你。”  “好吧!大人,我是抱着必死的决心来恳求您的!如果此事不成,我愿意死在您的面前。再说,能死在旧主面前……是我一生的理想!”  太有追求了!小栗介忠顺有点明白自己这个老朋友的内心了。  他马上写了一封信,交给三野村,嘱咐他:“你要拿着这封信交给幕府的要员们,他们或者在江户,或者在京都。我不敢保证他们能替三井组说话,尽力而为吧!”  小栗介忠顺明白,这封信不是圣旨,他必须在小栗介忠顺的帮助下,说服所有幕府要员,才能完成三井的任务。  开始吧!  
  马札!!板凳!!牛逼贴!!!
  三野村做的第一件事就非常宏大——帮这些要员还钱。要知道,幕府的高官也是要常常出去吃饭的,他们经常吃饱了就跟餐馆说,老子在城里吃西瓜都不花钱!然后扬长而去。三野村进行了深入调查,然后挨个帮这些大人们还钱。餐馆很高兴,后果很美好,赞扬大人们吃饭给钱的声音此起彼伏。  而这些要员大都出身武士,也懂得知恩图报,于是他们慢慢接受了三野村的建议。  而且,当三野村为第一个大人支付餐费的时候,就标志着这个原本单纯的商人已经成为一个和政府勾搭在一起的“政商”,在今后的日子里,三井家族也沿着这条轨迹慢慢地发展下去。  很快,幕府那些白吃白喝的武士们同意了三井组的要求。应庆三年(1867年),幕府正式宣布,把三井要支付的御用金改为18万两,并且可以分期付款。  三井家人大喜过望!  三野村利左卫门也成为三井组的功臣而广受赞誉。三井组的领导发现,这个叫三野村的人兼具冒险精神与浓厚的人情味,他懂得如何平衡生意与情面的关系,他善于用真情打动别人,他不像一个唯利是图的商人,反而是个性情中人。  问题似乎解决了,可是,还没等到三野村喝酒庆祝,日本就爆发了一场大革命。动荡的社会环境再一次把三井组推向了历史的临界点,三井组面临着一次艰难的选择。  
  小栗上野介忠顺中名字是小栗忠顺,上野介是官名,楼主误写成小栗介忠顺了
  在日本过去的三百多年里,有两个政府,一个是坐落在江户的实际统治者——德川幕府,领导是将军;另一个是住在京都的天皇。  德川幕府一直不用挟天子就能命令诸侯(分封到各地的大名),掌握着国家的命脉。而到了1853年,形势发生了变化。那一年,美国舰队黑船打破了日本300多年的闭关锁国,让这个沉寂的岛国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开口岸、做贸易等等新名词激荡着懵懂的日本人,让他们心力交瘁。  此时的日本人和当时的中国人一样,内心充满着矛盾。一方面,美国的坚船利炮让日本人倍感新奇,那些遥远的国度散发着玫瑰色的光芒昭示着日本人去探索、学习和了解;而另一方面,面对西方入侵者,日本人的焦虑情绪达到顶点,他们每天都在担忧自己的国度会步步沦丧,失去自我。  幕府的将军德川庆喜也陷入这种困境。在对外方面,政府显得很无能,对内,各地大名蠢蠢欲动,他们像潜伏在地方的尖刀,不知什么时候就会插入自己的心脏。  随着时间的流逝,幕府的危机越来越沉重,各地大名纷纷揭竿而起,以“尊皇攘夷”、“勤王”为口号,号召推翻幕府、抵抗外辱。特别是日本的萨摩藩与长州藩,这两个地方都有对外贸易的港口,更容易吸收外国的先进技术与文化,同时也总被外国骚扰。各地的优秀武士不断汇集到萨摩与长州,形成一股强大的力量,时刻准备推翻幕府的腐败统治。  庆应三年(1867年)10月,形势已经倍加明朗。在长州、萨摩等强藩的推动下,明治天皇宣布讨伐幕府。而德川庆喜则黯然宣布“大政奉还”,同意将统治权交给天皇。  第二年,明治政府与德川庆喜又在伏见、鸟羽两地进行了一场生死对决,最后以幕府失败告终。  小栗上野介忠顺悲痛万分,他无法看到自己效忠的政府就这样一天天颓唐下去。在将军面前,小栗上野介忠顺拼死进言,要和明治政府决一死战。此时的德川庆喜早已穷途末路,他渴望平静的生活。双方争执不休,最后,将军一怒,决定免除小栗介忠顺财政部长的职位,让他回家安度晚年。  离别的时刻,三野村泪流满面。他把满满一箱的天保小判送到小栗上野介忠顺怀中:“天下大乱才让您陷入此种境地,多保重吧!我希望您用这笔钱去美国学习读书,以后总会为国做贡献的。”翻译一下就是,您还是去美国申请政治避难吧!  小栗上野介忠顺顺有些困惑。  
  太好了 又更新了
  作者:dolan
回复日期: 14:45:45     小栗上野介忠顺中名字是小栗忠顺,上野介是官名,楼主误写成小栗介忠顺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笔误,已更正,谢谢指出。
  小粟是个人物
  不顶不行呀,
  因为就在幕府与长萨联盟对抗的日子里,三野村利左卫门曾经为“叛军”提供了大量的资金支持,如今为何又对穷途末路的自己慷慨解囊呢,难道眼前这个商人并非墙头草之辈?  三野村眼神苦涩,他也知道自己所做的一切都可能招来杀身之祸,支援倒幕派可能会被幕府修理,而此刻为小栗上野介忠顺提供政治庇护的资金更会引起明治政府的不满,没准会让他身首异处。  三野村知道自己此刻就是猪八戒照镜子,弄不好里外不是人。  但他还是坚定自己的信念,作为一个生意人,他需要趋利避害,谁强大跟谁混,但作为一个有血有肉的人,他也不会忘记跟小栗上野介忠顺的深厚感情。  所以,当我们用唯利是图来诠释商人的时候,其实,并不公允。  小栗上野介忠顺深刻理解三野村的良苦用心,他缓缓地说:“作为武士,为了名节舍去生命在所不惜。我不会离开日本,我不希望将军把我当做一个虚伪的、胆小的人。我宁可看着幕府的没落,也不愿离开。”  三野村不说话了,他能理解一个武士对旧主的忠诚之心。  小栗上野介忠顺接着说:“我会离开江户,找个地方隐居起来,至于我的家眷,请你代为照顾吧。”  三野村跪倒在地,流着泪说:“您放心吧!只要我一息尚存,就会保全您的一家。”  小栗上野介忠顺微笑着点点头。  几天后,小栗上野介忠顺离开了江户,但没走多远,他就被倒幕的军队抓住,斩首示众。三野村得知此事后,痛哭流涕,悲痛欲绝。  在之后的日子里,三野村利左卫门一直悉心照顾着小栗上野介忠顺的女儿,并且还出“巨资”风风光光地把她嫁了出去。  
  小粟是因为被怀疑藏有幕府巨额资金的缘故吧
  作者:清汤白开水
回复日期: 13:10:54     小粟是因为被怀疑藏有幕府巨额资金的缘故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有这种说法,但不能确定
  小栗上野介忠顺的死给三井家的打击很大,他们发现,幕府的确已经是日薄西山了,抓住京都的明治政府才是上上策。  明治政府也是这么想的。  在和幕府的交战中,倒幕派花了不少钱,各个藩为了筹措军备使出了浑身解数。等到幕府被击败之后,新政权的财政危机就越发严重起来。  为了筹钱,明治政府准备发行一种叫做“太政官札”的纸币,以百分之12的利息来筹措资金。  三野村利左卫门觉得机会来了,他说服了三井高福和高喜,从家族中取出一千两重金来购买太政官札,同时,三野村还到处游说富商,让他们拿出钱来购买“债券”。  后来,三野村利左卫门又劝说高福:“机会难得,我们应该动用所有资金,收购太政官札!”高福这回迟疑了:“说得容易,我们哪有那么多资金,而且,这也是有风险的。”  三野村再一次展现了他的高瞻远瞩,这是一场豪赌,一场决定三井组生死的赌博。新兴的政府或许更加开明,如果他真能迅速崛起,三井的赌注就会给他们带来巨额收益;如果这个政府非常脆弱,不堪一击,那么迟早会让三井走进地狱。  但高福的意思是,我不下地狱,谁爱下谁下。因为这种纸币刚刚发行,老百姓都持观望态度,价值很低,跟冥币差不多。更何况,京都政府的要求是,三井组以金币1两兑换太政官札6两为条件,购买30万两的太政官札。换句话说,三井组必须拿出5万两的金币来。这笔买卖能赚钱吗?  三野村认为能。  “我们别无选择!从目前来看,新政府的力量已经很强大,三井家必然会在他们的庇护下生存。”  高福点点头:“那么,我们从哪里筹集这么多钱呢?”  三野村早就想好了:“把我们手上的钱都拿出来,然后卖掉所有收藏的金币银币,凑齐5万两还是可以的。”  三井高福站起身,俯视着三野村:“我们为什么要为京都政府如此卖命?”三野村明白高福的意思:“京都方面的承诺是,以后太政官札的发行权归三井家。”  答案揭晓了。  如果三井组帮助明治政府完成这个任务,他们将成为具有中央银行功能的一家大型金融机构。  这不是赌博,是一笔稳赚不赔的买卖。  高福看着三野村,意味深长地说:“筹集资金的事情就交给你了。”  三野村喜出望外,他明白这句话的意义,从今天开始,他的职权不仅仅限于三井组江户店,而是庞大复杂的整个三井帝国。但是三野村利左卫门还是有投机的心理,因为当时,明治政府并没有答应把太政官札的发行权交给三井组。所以,他在说谎。  于是,在得到高福的认可之后,三野村马上找到即将成为家族继承人的,高福的长子三井八郎右卫门高朗,对他说:“去跟政府谈判的事情就委托你了!你告诉他们,如果我们不能获得发行权,那么,三井组也不会接受政府给我们的任何任务。”  高朗年轻气盛,英姿勃发:“如果他们坚决不同意呢?跟他们打一架吧!”  三野村哈哈大笑:“如果那帮人找死的话,打他们一顿也可以。”  其实,这场博弈毫无疑问。刚刚成立的明治政府缺吃少穿,他们深切地知道,要想建立帝国,必须拉拢强大的富商们。作为交换条件,政府一定会同意把太政官札的发行权交给他们的。  结果是肯定的,三井家最终获得了明治政府新货币的发行权。  1868年,明治政府正式宣布成立,定都在江户,改名为东京。新政府一成立,就认命三井高福为与“外国人进行交易贸易商社的总负责人”。翻译过来,就是让高福和三井家联合日本国内各大富商成立贸易公司,与西方人做买卖,而三野村利左卫门就顺理成章地成为总牵头人。  作为一个牵头人,三野村的压力相当大。因为,当时日本的国际贸易基本上是完全逆差,外国的东西源源不断地进来,国内的商人倍受打击,也造成明治政府收支不平衡。所以,三野村认为,要想改变这种情况,必须大力发展日本的制造业。可是,发展制造业就得有钱,银行就需要大力发展。  三野村决定创造性地发展日本的金融业,他自己可能都没想到,这个举动影响了日本的商业世界,直到今天,这种模式都为日本带来无尽财富。  这个模式叫做“商社金融”,简单说,就是以商社出面为制造业提供资金,并且以入股、参股的方式来辅佐各大公司。    
  什么时候分页呢~~
  这次贴的多,很快就分页了,加油吧~~
  那个小小的,只会生产稻米和鱼的国家如何创造了一个个商业奇迹?  ___________________  很喜欢这句话。帮楼主顶到一百回复!!
  作者本尊的人物介绍,我人肉到了::    陈伟,毕业于外交学院日语专业,现为《芭莎男士》杂志资深时尚商业编辑,在多家平面媒体开设专栏。外交学院客座讲师。  著有《麻辣日本史》被当当网评为“2009年你不可错过的好书”  
使用“←”“→”快捷翻页
<span class="count" title="万
请遵守言论规则,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回复(Ctrl+Enter)}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奇迹地图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