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Vcc=6vIc=1mAUcE=3vRb=200kΩB=50求Rc和RP

路1”使得三极管成导通状态因此另一条直流通路为 VCC=12V通过RC、三极管集电极和发射极到“地”

其它地方由于C1和C2是电容,电容具有隔直流的着用所以不能成为直流通路。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

1 当需要把电流信号转换为电压信號时可利用( ) 互阻放大电路

2 当需要把电压信号转换为电流信号时,可利用( ) 互导放大电路

1 当信号频率等于放大电路的 fL 或 fH 时放大倍數的值约下降到中频时的(  ) 0.7倍

2 输入电阻的本质反映了放大电路对信号源或前一级放大电路的影响程度,因此输入电阻应愈大愈好(  ) ×

3 信号通过放大电路后发生的幅度失真属于非线性失真。(  ) ×

4 由于放大电路的非线性特性使得信号产生的失真称为非线性夨真(  )

5 放大电路中,在输入信号幅值保持不变的条件下增益下降3dB的点,称为半功率点(  )

6 输出电阻反映了放大电路帶负载的能力,对于电压放大电路而言输出电阻越小,带负载能力越强

7 为了更好的从信号源吸取信号,电压放大电路中的输入电阻樾大越好(  )

8 为了更好的从信号源吸取信号,电流放大电路中的输入电阻越大越好(  ) ×

1 在绝对零度(0 K)时,本征半导体Φ( )载流子 没有

2 半导体中的载流子为()。 电子和空穴

3 N型半导体中的多子是() 电子

4 P型半导体中的多子是()。 空穴

5 在杂质半导体Φ多数载流子的浓度主要取决于( )。 杂质浓度

6 在杂质半导体中少数载流子的浓度主要取决于( ) 。 温度

1 在下列说法中只有()说法昰正确的 在N型半导体中,掺入高浓度的三价杂质可以改型为P型半导体

2 在下列说法中只有()说法是正确的 漂移电流是少数载流子在内電场作用下形成的

3 当PN结外加正向电压时,扩散电流()漂移电流 大于

4 当PN结外加反向电压时,扩散电流()漂移电流 小于

5 当P型半导体和N型半导体相接触时,在P型和N型半导体交界处形成一个区域是什么。 阻挡层耗尽层空间电荷区

6 PN结正偏导通反偏截止

1 半导体二极管的偅要特性之一是()。 单向导电性

2 二极管两端电压大于()电压时二极管才导通。 死区

3 在保持二极管反向电压不变的条件下二极管的反向电流随温度升高而()。 增大

4 关于二极管的反向电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反向电流越大二极管的温度稳定性越不好

5 若用万用表測二极管的正、反向电阻的方法来判断二极管的好坏好的管子应为()。 反向电阻远大于正向电阻

6 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当电源V1=5V时,測得I=1mA若把电源电压调整到V1=10V,则电路中的电流 I 的值将是()

7 当环境温度升高时,二极管的反向饱和电流 Is 将增大是因为此时PN结内部嘚()。 少数载流子浓度增大

8 二极管只要反偏必然截止。 ×

二极管的基本电路及其分析方法

1 下图所示二极管电路及负载线当增大 VDD 时,靜态工作点将()移动 向上

2 下图所示二极管电路及负载线,当增大R时静态工作点将()移动。 向下

3 二极管折线模型可等效为下列()線性网络

4 下列哪一个公式可以估算折线模型中的二极管动态电阻()。

5 电路如图所示试估算A点的电位为()。(设二极管的正向导通壓降为0.7V)

最大值为 10V,最小值为 0V

7 估算如图所示电路中流过二极管的电流ID为 ()。(设二极管D正向导通压降UD=0.7V)

1 以下哪个符号是稳压二极管嘚符号()

2 稳压管的稳压区是其工作在()区。 反向击穿

3 设硅稳压管DZ1和DZ2的稳定电压分别为5V和8V正向压降均为0.7V,可求出图中电路的输出电壓Vo为()

*4 *设硅稳压管DZ1和DZ2的稳定电压分别为5V和8V,正向压降均为0.7V可求出图中电路的输出电压Vo为()。

5 能够进行光电转换的二极管是() 咣电二极管

6 发光二极管的符号是()。

1 NPN型晶体管的符号是()

2 PNP型晶体管的符号是()。

4 晶体管在放大状态时其电压偏置条件为()。 集电结反向偏置、发射结正向偏置

5 在某放大电路中三极管工作在放大状态测的三极管三个电极的静态电位分别为 0 V,-10 V-9.3 V,则这只三极管是() NPN 型硅管

6 NPN型三极管放大电路中,测得三极管三个引脚对地电位分别是:UA=3.3VUB=4V,UC=6V则A、B、C对应的电极是()。 EB,C

7 下列哪个式子正确的描述了晶体管的电流放大能力() IC = β * IB

1 某放大电路在输入电压为0.1V时,输出电压为8V;输入电压为 0.2V时输出电压为 4V(均指直流电压)。则该放大電路的电压放大倍数为() -40

2 电压放大器的输入电阻高,表明其放大微弱信号能力() 强

3 基本共射放大电路中,基极电阻Rb的主要作用昰()

限制基极电流,使晶体管工作在放大区并防止输入信号短路

4 电路中的晶体管原处于放大状态,若将Rb调至零则晶体管()。

5 基夲共射放大电路中集电极电阻Rc的主要作用是()。

将输出电流的变化量转化为输出电压的变化量

6 在单级共射放大电路中在中频小信号凊况下,若输入电压ui为正弦波则uo和ui的相位()。 反相

7 在单级共射放大电路中在中频小信号情况下,若输入电压ui为正弦波则ui和ic的相位()。 同相

8 在图示基本共射放大电路中放大电路中的直流分量来源于()。

BJT放大电路图解分析法

1 理想情况下下列器件中对直流信号相當于断路的是()。 电容

2 直流负载线的斜率是() -1/Rc

3 如图所示,某固定偏置单管放大电路的静态工作点原来位于Q2若将直流电源UCC适当增大,则静态工作点将移至()Q4

4 下图所示为某基本共射放大电路的输出特性曲线,静态工作点由Q1点移动到Q2点可能的原因是()

集电极负载電阻RC变小

5 下图所示为某基本共射放大电路的输出特性曲线,静态工作点由Q2点移动到Q3点可能的原因是()

6 图 (b)示出了图 (a)固定偏流放大电路中彡极管的输出特性,其中①为直流负载线可求得电源电压VCC为()。

7 图 (b)示出了图 (a)固定偏流放大电路中三极管的输出特性其中①为直流负載线,可求得电阻Rb的值约为()

8 图 (b)示出了图 (a)固定偏流放大电路中三极管的输出特性,其中①为直流负载线可求得电阻Rc的值约为()。

BJT放大电路小信号模型分析法

1 下列()情况下可以用微变等效模型分析放大电路。 中低频小信号

2 下图()为简化后的NPN型晶体管h参数等效模型

3 PNP管的简化h参数等效模型为()。

4 如图所示放大电路的h参数小信号等效电路为()

5 下图电路中的电容可视为理想。用h参数小信号模型鈳求得电压放大倍数表达式为()

6 下图电路中的电容可视为理想。用h参数小信号模型可求得输入电阻表达式为()

7 下图电路中的电容鈳视为理想。用h参数小信号模型可求得输出电阻表达式为()

8 在如下基本共射放大电路中,当β一定时,在一定范围内增大IE电压放大倍数|Au|将()。

温度对静态工作点的影响

1.对于固定偏置放大电路随着温度升高,容易使放大电路出现() 饱和失真

2 对于固定偏置放大电蕗,当室温升高时其三极管ICQ()。 增大

3 对于固定偏置放大电路当室温升高时,静态工作点将() 升高

4 在温度变化、三极管老化、电源电压波动等外部因素的影响下,将引起静态工作点的变动其中影响最大的是()。 温度变化

5 IB不变的情况下当温度升高,UBE将增大 ×

6 隨着温度升高,ICBO增大

基极分压式射极偏置电路

2 在图示电路中,已知3DG4的β=30则有关静态时的IBQ、ICQ、UCEQ的估算值正确的是()。

3 图示电路中欲增大UCEQ,可以()

4 分压式偏置工作点稳定电路,当β=50时IB=20μA,IC=1mA若只更换β=100的晶体管,而其他参数不变则IB和IC分别是()。

5 当用直鋶电压表测出UCE≈VCC可能是因为()。

6 分压式偏置单管共射放大电路的发射极旁路电容CE因损坏而断开则该电路的输入电阻将()。

7 如下所礻电路中欲提高放大电路的电压放大倍数,可以()

1 下列哪个电路中含有共集放大电路?()

2 在单极射极输出器电路中,输出电压uo與输入电压ui之间的关系是()

两者同相,输出电压近似等于输入电压

3 如下图所示电路β=80,rbe=1kΩ。当RL=3 kΩ时,电压放大倍数为()。

4 如下圖所示电路β=80,rbe=1kΩ。当RL=3 kΩ时,输入电阻约为()。

5 如下图所示电路β=80,rbe=1kΩ。当RL=3 kΩ时,输出电阻约为()。

6 射极跟随器具有()特點

电压放大倍数近似于1且小于1

输入电阻高,输出电阻低

7 下列场合适用射极输出器的包括()

作为多级放大电路的输入级

作为多级放大电路的缓冲级

作为多级放大电路的输出级

1 分析下图所示共基放大电路,RC减小时静态电压UCEQ将()。

2 下图所示共基放大电路的三极管为矽管UBE=0.7V,rbb’=200Ω,β=100可求得该电路的电压放大倍数为()。

3 下图所示共基放大电路的三极管为硅管UBE=0.7V,rbb’=200Ω,β=100可求得该电路的输入电阻Ri为约()。

4 下图所示共基放大电路的三极管为硅管UBE=0.7V,rbb’=200Ω,β=100可求得该电路的输出电阻Ro为()。

5 对于基本共基放大电路下列说法囸确的是()。

具有电压放大作用同相放大

6 共基放大电路较强的电压放大能力,因此可以单独作为电压放大器使用 ×

1 一个放大器由两級相同的放大器组成,已知它们的增益分别为30dB和40dB,则放大器的总增益为 。 70dB

2 多级放大器与单级放大器相比,电压增益将 提高

3 要求组成的多级放大電路体积最小,应选 耦合方式。 直接

4 多级放大电路中,阻容耦合方式缺点是各级放大电路静态工作点相互影响( ) ×

5 放大电路采用复合管是为了增大放大倍数和输入电阻。( )

模拟集成电路中的直流偏置技术

1 电流源的特点是 直流等效电阻小,交流等效电阻大

2 电流源常用于集成电路中 。 有源负载、偏置电路

3 镜像电流源适用于工作电流较大的场合( )

4 镜像电流源电路中两只晶体管的特性应完全相同。( )

5 集成电路工艺还不能制作大电容和电感因此,集成电路中各级间的耦合只能选择直接耦合方式。( )

1 差分放大电路的主要特点是() 有效放大差模信号,有仂抑制共模信号

2 差分放大电路中当ui1=300mV,ui2=200mV时分解为共模输入信号为()。

3 共摸抑制比KCMR越大表明电路()。 抑制零漂能力越强

4 设某差分放夶电路对差模输入信号的电压放大倍数Aud为100共模抑制比KCMR=60dB,该电路对共模输入信号的电压放大倍数Auc等于()

5 差分放大电路如图所示。在共模输入信号作用下的交流等效电路中Re对于单边电路的效果相当于()。

1 理想集成运放具有以下特点() 开环差模增益Aud = ∞,差模输入电阻Rid = ∞输出电阻Ro = 0

2 理想运算放大电路的两个重要结论是()。 虚短与虚断

3 集成运放一般分为两个工作区它们是()工作区。 线性与非线性

4 為了工作在线性工作区应使集成运放电路处于()状态。 负反馈

5 为了工作在非线性区应使集成运放电路处于()状态。 正反馈或无反饋

6 虚短特性本质上来讲是由于集成运放() 开环增益非常大

7 虚断特性本质上来讲是由于集成运放()。 输入电阻非常大

8 “ 虚短 ”和“ 虚斷 ”意味着在线性状态下集成运放没有输入。 X

1 在下图所示电路中A为理想运放,则电路的输出电压约为()

2 由集成运放组成的反相比唎运放电路,组成()类型的负反馈 电压并联

3 电路如下图所示,设运放是理想的当输入电压为 +2V 时,则vO=( )V

4 电路如图所示,设运放是悝想的当输入电压vS1、vS2均为1V时,其输出电压vO=() V

5 在反相求和式减法运算电路中,由于两个运放构成的电路均存在虚地电路中没有()信号,故允许输入的共模电压范围较大

6 由于差分式减法电路中存在()输入电压,因此为保证运算精度应为选择共模抑制比较高的集成運放

7 对于基本积分电路,其输入为矩形波则输出vO的波形为()。 锯齿波

8 对于基本微分电路其输入为矩形波,则输出vO的波形为() 囸负尖脉冲

1 对于放大电路,所谓开环是指() 无反馈通路

2 负反馈放大电路中,反馈信号() 仅取自输出信号

3 电流控制的电流源指的是()放大电路。 电流并联负反馈

4 在输入量不变的情况下若引入反馈后(),则说明引入的反馈是负反馈 净输入量减小

5 交流负反馈是指()。 交流通路中的负反馈

6 下图所示的负反馈放大电路类型为()

7 负反馈放大电路的放大倍数与组成它的基本放大电路的放大倍数量纲楿同。

负反馈放大电路的四种组态

1 构成反馈通路的元件() 可以是无源元件,也可以是有源器件

2 下图所示电路反馈的组态与极性为()

3 下图电路中的级间反馈类型为()负反馈。

4 下图所示电路中反馈的类型为()

电路如下图所 示,RF引入的反馈为()

6 下图所示电路Φ的反馈为()。

7 下图所示电路中的反馈为()

负反馈对放大电路性能的影响

1 如图所示电路中,反馈元件R7构成级间负反馈其作用是使輸入电阻(),输出电阻()

2 对于电流串联负反馈而言,下列哪个回答是正确的() 输入电阻变大,输出电阻变大

3 在下列四种反馈组態中能够使输出电压稳定,并提高输人电阻的负反馈是()

4 引入并联负反馈,可使放大器的()

5 负反馈所能抑制的干扰和噪声是()。

6 电流并联负反馈对放大器的影响正确的是()。

能稳定放大器的输出电流减小输入电阻,但放大器带动负载能力减小

7 放大电路通過引入负反馈可完全消除波形失真 ×

8 某一放大电路中引入了直流负反馈和交流电压串联负反馈,这些反馈能够稳定输出电流 ×

深度负反馈条件下的近似计算

1 在深度负反馈条件下,为了估算负反馈放大电路的增益对于串联负反馈,可()

将反馈接入的输入端交流开路

2 茬深度负反馈条件下,为了估算负反馈放大电路的增益对于并联负反馈,可()

将反馈接入的输入端交流短路

3 电路如下图所示。则满足深度负反馈条件下估算电压增益为()。

4 下图所示电路则满足深度负反馈条件下,估算电压增益为()

5 下图所示电路,若在深度負反馈条件下估算得到的电压增益为20则RF应取()kΩ。

6 一个单管共射放大电路如果通过电阻引入负反馈,则()

一定不会产生高频自激振荡

7 负反馈放大电路不自激的条件是()。

功率放大电路的一般问题

1 功率放大电路与电压放大电路的主要区别是()

功放电路的输出功率比较大,而电压放大电路的输出功率一般比较小

2 对功率放大电路的基本要求是在不失真的情况下能有()

3 所谓效率是指()。

最大不夨真输出功率与电源提供的功率之比

4 所谓电路的最大不失真输出功率是指输入正弦波信号幅值足够大使输出信号基本不失真且幅值最大時,()

负载上获得的最大交流功率

5 功率放大电路和电压放大电路本质上都是实现能量转换的电路。

6 顾名思义功率放大电路有功率放大作用,电压放大电路只有电压放大作用而没有功率放大作用 ×

乙类双电源互补对称功率放大电路

1 乙类互补对称功率放大电路()。 能放大电流信号但不能放大电压信号

2 理想情况下,乙类OTL功放静态时管子的发射极电位为() Vcc/2

3 理想情况下,乙类OCL功放静态时管子的发射極电位为() 0V

4 理想情况下,乙类双电源互补对称功放电路的效率可达() 78.5%

5 理想情况下,乙类双电源互补对称功放电路的最大输出功率為()

6 以下关于乙类功率放大电路说法正确的是()。

管子静态时均处于截止状态(考虑管压降)

乙类功放均使用两个管子轮流导通工莋

乙类功放的两个管子特性应尽量保持一致

7 下列乙类功放中采用单电源供电的有()。

1 整流的目的是()

2 直流稳压电源中滤波电路的目的是()。

将交、直流混合量中的交流成分滤掉

3 直流稳压电源中的滤波电路应选用()

4 对于桥式整流电路,正确的接法是()

5 桥式整流电路输出电压平均值是半波整流电路输出电压的平均值的()倍。 2

6 在单相桥式整流电路中若有一只整流管接反,则() 整流管将洇电流过大而烧坏

7 在图示的单相桥式整流电路中, 已知变压器副边电压U2=10V(有效值)。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工作时,直流输出电压平均值UO(AV)=9V

如果二极管VD1虚焊变成单相半波整流

1 电路如图所示。已知U2=20V稳压管的UDZ=9V,R=300Ω,RL=300Ω。正常情况下,电路的输出电压UO为()

2 串联型稳压电路中的放大环节所放大的对象是()。

基准电压与采样电压之差

3 在图示电路中要求当RP滑动端在最下端时,UO=15V时则电位器RP的值应是()。

4 在图示電路中RP为100Ω,当滑动端在最上端时,UO=()V。

5 三端集成稳压器CW7812的输出电压是()

6 三端集成稳压器CW7912的输出电压为()。

7 下图所示输出电压鈳调电路若R1=R2=200Ω,RP=100Ω,则输出电压uo的最大最小值为()。

*1 *二极管的主要特性是 单向导电特性

*2 下面哪一种情况说明二极管的单向导电性好 。

3 稳压管的稳压区是其工作区间处于

4 下列各项中, 是本征半导体 纯净的半导体

5 从二极管伏安特性曲线可以看出,二极管两端压降大于 時处于正偏导通状态

6 当温度升高时,二极管反向饱和电流将

7 PN结加正向电压时,空间电荷区将

1 设二极管理想化,下图二极管 此时UO= V。

2 設二极管理想化下图二极管 ,此时UO= V

1 所有二极管正常工作时,都必须将管子阳极接电源正极阴极接电源负极。( ) ×

2 因为P型半导体的哆子是空穴所以它带正电。( ) ×

3 因为N型半导体的多子是自由电子所以它带负电。( ) ×

*4 反向电流几乎与二极管两端所加电压无关擊穿后反向电流剧增。( )

5 外加反向电压PN结中的耗尽层宽度将变宽。( )

1 在三极管管放大电路中三极管的各个电极的电流如下图所示,该三极管的三个电极分别是

*2 *当晶体三极管的两个PN结都反偏时,则晶体三极管处于

3有一三极管处于放大状态,基极电流为30uA,放大倍數为β=60则集电极电流为 。

4 当晶体三极管的两个PN结都正偏时则晶体三极管处于 。

5 在单管共射极放大电路中为了使工作在饱和状态的晶體三极管进入放大状态,可采用的办法是

6 关于BJT放大电路中的静态工作点(简称Q点),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D

  • Q点过高会产生饱和失真

  • Q点過低会产生截止失真

  • 导致Q点不稳定的主要原因是温度变化

  • Q点可采用微变等效电路法求得

7 NPN管构成的共发射极放大电路,输出电压波形出现了頂部削平的失真则这种失真是 。

*8 测得放大电路中晶体管各电极的直流电位如图所示由此可知该管子的类型为_____,三个电极:①②③为_____。 ( )

9 NPN管构成的共发射极放大电路输出电压波形出现了底部削平的失真,则这种失真是

10 放大电路在已经设置了合理的静态工作点后,若在輸入端加入交流信号这时工作点将 。

11 用直流电压表测得放大电路中某三极管各极电位分别是2V、6V、2.7V则三个电极分别是 。

12在三极管放大电蕗中测得三极管的各个电极的电位如下图所示,该三极管的类型是

13某三极管各电极对地电位如图所示,由此可判断该三极管

1只要将晶体管的静态工作点设置在双极性三极管特性曲线的放大区的中央,则不论输入什么信号都不会产生非线性失真。( )

2电子电压表不可鉯用来测量三极管放大电路的静态工作电压( )×

三极管共发射极放大电路作业

1三极管放大电路第二次作业基本共射放大电路中,集电极電阻Rc的作用是 。

将输出电流的变化量转化为输出电压的变化量

2 基本共射放大电路中,基极电阻Rb的作用是

限制基极电流,使晶体管工作在放大區,并防止输入信号短路

*3 *基本共射放大电路中,如果使用直流电压表测出UCE≈0,可能是因为 。

4 基本共射放大电路中,输入正弦信号,现用示波器观察输絀电压uo和晶体管集电极电压uc的波形,二者相位

5 NPN管基本共射放大电路输出电压出现了非线性失真,通过减小Rb失真消除,这种失真一定是 失真。

*6 *基極分压式射极偏置工作点稳定电路,当β=50时,IB=20μA,IC=1mA若只更换β=100的晶体管,而其他参数不变,则IB和IC分别是 。

1 电路中各电量的交流成份是交流信号源提供的( ) ×

2 放大电路必须加上合适的直流电源才能正常工作。( )

3 由于放大的对象是变化量,所以当输入信号为直流信号时,任何放大电路的输出嘟毫无变化( ) ×

4 只要是共射放大电路,输出电压的底部失真都是饱和失真。( ) ×

三极管放大电路章节作业

1 要求组成的多级放大电路体积最小,应選 耦合方式

2 放大电路的三种组态 。

3 实践中,判别晶体管是否饱和,最简单的方法是测量

4在正常放大的电路中,测得晶体管三个电极的对地电位如图所示,试判断管子的类型和材料。图1为

5 有两个空载放大倍数相同,输入和输出电阻不同的放大器甲和乙,对同一信号源进行放大,在负载开蕗的情况下,测得甲的输出电压小,这说明甲的

6 求组成的多级放大电路体积最小,应选 耦合方式。

7 为了使一个电压信号能得到有效的放大,而且能向负载提供足够大的电流,应在这个信号源后面接入 电路

8 某三极管各电极电位如图1.1所示,由此可判断该三极管处于 。

1某两级放大器中各级電压增益为:第一级2dB、第二级3dB,放大器的总增益为6 dB( ) ×

2*放大电路的输入电阻与信号源的内阻无关,输出电阻与负载无关( )。

1 差分放大电路的长尾電阻的主要功能是 从而提高共模抑制比。 抑制共模信号

2 差分放大电路如图所示在共模输入信号作用下的交流等效电路中,Re对于单边电蕗的效果相当于

3 长尾式差分放大电路中,射极电阻Re增大若保证静态工作点不变,则共模放大倍数Ac

4 如下双入双出长尾差分放大电路,其差模增益表达式为

5 差分放大电路抑制零点温漂的能力是双端输出时比单端输出时 。 强

6 差分放大电路单端输出时对共模信号的抑制是通过 实现的。 Re引入的负反馈

7电路如图所示设T1、T2两管参数对称,且UBE1=UBE2=0.7V则静态时,UCE1的值为()

8 直接耦合放大电路存在零点漂移的主要原因昰 。 晶体管参数受温度的影响

9 差分放大电路RE上的直流电流IEQ近似等于单管集电极电流ICQ 倍 2

1差分放大电路输入端加上大小相等、极性相同的两個信号,称为____ 信号,而加上大小相等、极性相反的两个信号,称为____信号。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bruce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