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喜欢林浩吗?为什么说他是抗震小英雄林浩坐监狱

救人小英雄――林浩
中青在线-中国青年报   
   [] []
&&nbsp&&nbsp&&nbsp&&nbsp新华社成都12月31日电(记者曹妍 黄毅)日,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与中国代表团旗手姚明走在一起的,是一个小小个子、虎头虎脑的小男孩。这个9岁半的孩子,就是“5?12”汶川大地震中年纪最小的救人英雄――林浩。&&nbsp&&nbsp林浩,1998年出生,四川人。&&nbsp&&nbsp“5?12”汶川地震发生后,被埋在废墟里的林浩带领同学们一起唱歌,鼓励同学战胜恐惧。爬出废墟后,林浩先后背出两名昏迷的同学。为救同学,林浩头部被砸破,手臂严重拉伤。2008年6月,他被中央文明办等部门授予“抗震救灾英雄少年”荣誉称号。&&nbsp&&nbsp日,四川发生8级特大地震。地震发生时,汶川县映秀镇渔子溪小学二年级的林浩和班里其他30名同学正在上课。林浩和同学们一起向外跑,刚跑到教学楼的走廊上,林浩就被楼上跌下来的两个同学砸倒在地。&&nbsp&&nbsp就这样,林浩和其他同学都被压在废墟之下。有几个女同学受到惊吓,哭了起来。此时,同埋在废墟下的林浩,表现出与其年龄不相称的成熟,身为班长的他组织同学们唱歌来鼓舞士气,并安慰哭泣的女同学。&&nbsp&&nbsp两个小时后,小林浩开始慢慢挪动身体,并向外爬。经过艰难的挣扎,由于个子小,林浩终于爬出了废墟。此时,班上还有数十名同学被埋在废墟下。小林浩没有惊慌地逃离,而是再次钻到废墟里,并将两名昏迷的同学背出了废墟。&&nbsp&&nbsp“我使劲爬、使劲爬,终于爬出来了。爬出来,我看到一个女同学昏倒在走廊下,就转身把她背出去交给校长,校长又把她交给她妈妈。后来我又爬回去,把另外一个男同学背出来交给校长,他也被他父母背走了。”林浩事后描述道。&&nbsp&&nbsp连续救了两个同学之后,林浩再次跑进教学楼救人时,楼板发生垮塌,把他埋在下边。“我使劲挣扎,后来是老师把我拉出来的。”林浩说。&&nbsp&&nbsp因为救同学,林浩头部多处被砸破,左手臂严重拉伤。“我背得动他们,我开始爬出来的时候,身上没有伤,后来爬进去背他们的时候才受伤的。”但林浩并不后悔,在他看来,救出同学才是最重要的,那些伤不算什么。&&nbsp&&nbsp林浩所在班级的31名学生中,仅有10人在地震中幸免于难,其中有两人是林浩冒险救出的。当时年仅9岁半的林浩,成为汶川地震中年龄最小的救人英雄。&&nbsp&&nbsp在被问到为什么这么做时,小林浩回答说:“因为我是班长!如果其他同学都没有了,要你这个班长有什么用呢?”&&nbsp&&nbsp日,各大电视台播出了《九岁救灾小英雄林浩》的专题报道,小林浩那稚嫩的童音,超出年龄的成熟与勇敢以及善良的品格感动了许许多多人。&&nbsp&&nbsp日,林浩被授予“抗震救灾英雄少年”荣誉称号,受到了中央文明办、教育部、团中央、全国妇联等部门的联合表彰。&&nbsp&&nbsp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开幕式上,林浩穿着白色T恤,与姚明一起,毫不怯场地挥着小旗。当小不点林浩和大个子姚明一起出现在运动场上的时候,这对代表着“中国未来”和“中国高度”的奇妙组合,让人印象深刻。他们走在中国代表队的最前头,也走进了全世界的镜头。&&nbsp&&nbsp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中青在线信息授权部 电话:010--  林浩不明白:“都说要我们向大人学习,学了以后,你们又说我们太像大人了。真想不通大人在想什么。”图为《我的特一营》剧照。 (田万良供图/图)  2008年,雷楚年正上初三,他的标签是勇救7个同学的地震小英雄;2014年,他20岁出头,标签是:堕落的小英雄。  2008年,林浩9岁,他的标签也是地震小英雄;2014年,林浩15岁,他的标签是:那个去拍戏的小英雄。  “忘了台上的光鲜”,还是“不要忘了自己是谁”?  每逢5月12日汶川地震纪念日,田万良接到的电话数量逐年递减。2009年地震第二年时,他一天接上百个电话,都是想采访林浩的;到了2014年8月南方周末记者采访时,他收到的电话已经寥寥。  日,田万良的电话突然又被打爆了。这天早上,“汶川地震小英雄雷楚年涉嫌诈骗”的新闻传遍网络。  田万良是另一位“地震小英雄”林浩的经纪人。媒体纷纷来问:“林浩什么反应?”  “林浩躺枪了。”电话里,田万良语气急促。媒体顺带盘点地震小英雄,林浩作为负面案例上榜:忙接戏几乎不上学。  “林浩在学校上课。”林浩就读的青羊实验中学校长陈梅告诉南方周末记者,每次外出拍戏,林浩必须向学校提交申请。  陈梅对林浩的评价是:“积极向上,低调,乐于班上公共事务,同学们都很喜欢他。”她告诉南方周末记者,很多同学并不了解林浩是地震小英雄,也不知道他和谁拍了电视剧。  田万良很快让林浩上网看雷楚年的新闻,“他一看就知道啥意思了,没必要说"不注意就和雷楚年一样"这种话。”  2008年汶川地震,小学二年级学生林浩从废墟里背出了两名同学。  不到3个月,北京奥运会开幕式,林浩被姚明牵着,作为国旗手一起步入鸟巢—满脸稚气笑容、蹦蹦跳跳,代表四川人民灾后重建的乐观坚强形象。林浩还一度成了“中国精神”、“中国力量”的代言人。  和林浩、雷楚年一起,一批从汶川地震出来的孩子被封为“抗震英雄少年”,第一次去了北京,领奖、上电视。他们建了QQ群,有些孩子会在群里发布自己的生活。但是大部分人很少相见,人生道路早就分岔了。  汶川地震后不久,林浩曾对媒体许下心愿,以后要“考上清华大学,当一名建筑师,修震不垮的房子”。实际上震后四个月,9岁半的林浩便开始演电影。2013年,他的愿望变成了“考上电影学院”。  到2014年,包括友情出演和客串,林浩出现在13部影视剧里。媒体间歇性地担忧和批评,每年汶川地震周年纪念日尤甚:小英雄怎么去干这个了?这样下去就毁了!担忧总结成标题:《榜样的走样》。  “既是道德模范,还做演艺事业,甚至接一些代言,这种情况是过去没有的,跟当时国民的观念是有巨大冲突的:英雄是挂在墙上的,但林浩是活着的。”田万良告诉南方周末记者,他们感受到了社会压力。  林浩不希望人们老是叫他“地震小英雄”,如果被认出剧中人物,他会更高兴。    2008年汶川地震,二年级学生林浩从废墟里背出了两名同学,被称为“地震小英雄”,他曾对众媒体许下心愿,以后要“考上清华大学,当一名建筑师,修震不垮的房子”。当他的愿望变成了“考上电影学院”后,舆论开始忧心忡忡:小英雄这样下去就毁了! (CFP/图)  林浩问杨利伟:你怎么看待英雄这个称号?  2008年林浩接受了大量采访。问题千篇一律:当时怎么救人的,为什么救人……  “很多话要重复三百遍。”还不认识林浩的田万良,在电视机前看着这些采访,“如果较真,很多话经不起推敲的。”  田万良做过记者、美工、企业宣传,推销过化妆品,当过书法老师。2000年他在深圳认识了一个跟演艺界联系紧密的老板,成了他的助理,从此踏进演艺圈。  2002年他替四川省文化厅的重点文化项目—舞剧《大唐华章》做全国巡演。“那时候"十五大",都称这是盛世,所以我们用唐朝的乐舞来呼应,两年在全国十八个城市做了几十场巡回演出。”  2008年,田万良在地震灾区,陪成龙的一帮徒弟拍MV,见到了林浩。 “那时灾后重建,四川省大街小巷都在宣传,鼓励人们自力更生、感恩奋进。”林浩的父母也在四处寻求出路,孩子没人管。2009年,林浩的爸爸林大坤干脆把孩子交给了田万良。  田万良成了林浩的经纪人,没签任何合约,照田万良的说法,双方合作靠的是信任。田万良停下了其他业务,专心于林浩。  2009年至今,田万良带林浩全国各地飞,演出、参加活动,机票摞在一个柜子里,加起来足有几米高。  成为地震小英雄后,林浩的活动邀约,来自政府、企业,接不完。  田万良考虑:“地震会慢慢淡出人们的视线,林浩的影响力能不能转化为其他资源?一能推动孩子的成长,二能为社会做点事情。这时候他需要一些才艺。”  2009年,田万良安排林浩跟成龙的弟子邓长城开始学武术,自己教林浩唱歌。  他也渐渐发现林浩的天赋:“语言表达很强;所有场面,无论大小,没有看到过他身子发抖或者紧张;他面对镜头,只要一开机,入戏特别快。”  对林浩的包装,田万良从“内心的武装”开始。他反复跟林浩聊:什么是英雄?你是谁?你出去做这些事情是要干什么?你能不能做?喜不喜欢做?如果你做好了,你会获得什么?  林浩自己也想搞清楚,英雄是什么?  当上“英雄”没多久,林浩常在大街上被人认出,他立即回避:“我不是林浩,我叫林告,是他弟弟。”不久后,林浩不仅不跑,还跟大家打招呼。  2014年央视一档科普节目中,林浩第一个起身向杨利伟发问:你怎么看待别人给你的航天英雄的称号?“他一笑而过,说就是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不要想太多。”林浩对南方周末记者回忆,语气已经很老练,“我也是平平淡淡看待"地震小英雄"和"奥运小旗手"这两个称号。”  林浩和他的父亲。如果没有那场地震,林浩就是普通的乡村留守儿童,靠捡废品挣零花钱;地震让家人团聚了一段时间,但父亲还是得外出打工挣钱。林浩说,自己最想演的角色其实是“一个父亲”。 (CFP/图)  留守儿童和留守儿童  地震过去四个月,2008年9月,林浩出演电影《马东的假期》里的卖报少年王浩。演完这部讲留守儿童的电影,林浩才知道,全中国有八千多万留守儿童,“非常吓人”,他自己就是八千万分之一。  两岁就被外出打工的父母扔在家里,林浩和姐姐相依为命,满是对父母的怨恨:“你们把我们生下来,为什么不来养育我们?”  他还记得五岁时,和同村的几个哥哥凌晨五点起来,沿路捡空矿泉水瓶。捡到了一辆旅游大巴上,司机把车开出很远,他才反应过来。等他徒步回家,已经很晚,外公外婆满村找不到他,打电话给他父母。“我们家非常穷,父母买不到火车票,准备买飞机票回来,我才知道,原来他们是爱我的。”地震让林浩的父母回了家,反倒让全家团聚了。  电影《马东的假期》中一幕,王浩和马东卖完了报纸,一起坐在台阶上数钱。开演前,林浩跟导演开玩笑,数完了就是我的。导演说,只要你数得自然,就是你的了。林浩一边数,满脑子想的都是:这就是自己挣来的钱。  “真的没有见过那么多钱。”过去林浩“留守”在农村老家,零花钱得靠捡废品挣,最多挣五六元,二十元就算大钱。林浩抱着“这钱归我了”的心情演完这场,果然很自然。  杨亚洲导演的电影《哺乳期的女人》里,林浩演的也是留守儿童。《情笛之爱》,林浩演主角:一位身患艾滋病但仍追求音乐梦想的少年,林浩还是把他想象成留守儿童,“有一点相似,因为生活中也是缺少关爱、非常孤僻和寂寞的,也是被别人排斥的”。  2010年杨亚洲导演的电影《大太阳》,是为纪念汶川地震两周年,讲的也是地震后灾区重建的故事。  片中,一群妈妈抱着孩子的遗照在废墟面前哭。这群妈妈并非演员,而是真的在祭奠自己在地震中死去的孩子。现场,林浩不敢看。他扮演的山娃子替遇难同学写作业,倪萍扮演的母亲过来说,他们都死了,你还帮他们写什么?山娃子答:死了我也还要帮他们补课,不能让他们落下功课。“这话就真的像我说的一样,因为我也是班长,里面写的很多名字就是我同学的名字。”拍完这场戏,林浩难受了几天。  除了形象正面,田万良考虑的,还有角色是否“推人”。2013年林浩接了5部戏,也因此引发了集中的批评。但田万良无法舍弃:“那些角色对推动林浩的成长非常有帮助。”  2013年的《我的特一营》,林浩演的并不是男一号。国共两党在台儿庄战役共同抗战,最后国军全部战死,只剩一根独苗,林浩演的就是这根独苗。田万良仔细研究过,这是正面反映国民党抗战为数不多的一部片,“海峡两岸局势慢慢缓和,塑造这么一个角色,远远超过角色本身的意义”。  《满山打鬼子》相当于“新时期的《小兵张嘎》”,“这几年很悲哀的是没有适合几亿儿童看的戏,这部戏就是,我们宁愿跟学校请假。”  《我的特一营》和《满山打鬼子》是林浩觉得最难演的两个角色,“离我太远了”。不过他认同田万良的安排,并且像模像样地跟南方周末记者表述,他要接的都是“传播正能量的角色,或者本色出演来呼吁社会关爱弱势群体的角色”。林浩和田万良,两人既是艺人和经纪人的关系,又形同父子。 (田万良供图/图)  叛逆期·五块钱  媒体对林浩的态度摇摆不定。“早两年,林浩无论演得多好,媒体报道始终会有不中听的地方。”田万良告诉南方周末记者,近两年,他发现很多媒体报道林浩,更注意他的小演员身份,调子也比较中性。  不过,“公众对这样出身的孩子,还是有道德洁癖的。”田万良对南方周末记者回忆,2012年一场慈善活动邀请林浩出席,林浩正好在拍电影,去不了。“他们马上在微博组织了几百人骂林浩,说现在不得了,这种活动都不参加了。”  林浩和田万良都一再向南方周末记者强调,他们接戏有一个大前提:不能影响学习。他们反对媒体把林浩塑造成为演戏、赚钱,学习荒废、生活堕落的烂学生。  刚升初三的林浩,成绩中等,担任副班长。再有半年他就要中考,“尽最大努力去考电影学院”,同时,“思想上也要求进步,准备申请入团”。  林浩有严苛的作息,每天六点五十起床,最晚不超过七点半。他爱看科幻小说,也爱看漫画,说起《海贼王》激动万分,“热血向上,像是整个人燃起来的感觉”。他也爱玩游戏,但慢慢不玩了,转向练毛笔、打篮球乒乓球,“不一定要玩游戏才是娱乐。”林浩一本正经地对南方周末记者说。  养成好习惯、过健康生活,是林浩和田万良两人合力的结果。  林浩向外称田万良为“父亲”或“田爸”,也把他当做“最好的朋友”。把林浩交给田万良之后,林大坤又开始外出打工,大部分时间顾不上林浩。田万良离婚后,孩子跟着母亲生活,他也就把林浩当作了自己的孩子。两人实际上更像父子。  一开始并不融洽。工作太多,林浩经常无来由发脾气。一次上台作报告前,田万良要求他事先打好草稿,他不满地将手中的光盘一挥,划伤了田万良的脸。  林浩自认,现在已经过了“叛逆期”。他和“田爸”也越来越有默契:林浩在台上表演或讲话,田万良在台下给他拍照;在机场,行李都由林浩搬运;两人在酒店总是同住一个房间,林浩会为田万良洗袜子和内裤;在田家吃饭,林浩负责洗涮和打扫;林浩会在公司上班前20分钟,把田的办公室打扫一遍,田爸每天会奖励他五块钱。  “有意无意让他知道,每一次的获得都要有付出。”田万良有自己的逻辑,“要他从小有规则意识,要忘记在台上的光鲜。无论何时何地,都不要忘记了你是谁。”  田万良为林浩的成长设定了严格的半径,还因为“影视圈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圈子”。林浩拍戏,田万良基本都亲自陪同,“不想让剧组里乌烟瘴气的东西影响孩子的健康成长。”为了以身作则,他戒了烟酒。“前几年,晚上让他一个人睡觉,他还觉得害怕,心理上有阴影。现在林浩的状态非常好。”  “真想不通大人在想什么”  “很多人的看法是:一个孩子天天不学习,不务正业,还拿着英雄的名义去接广告,出去参加活动还有劳务费。面对这些障碍,我们首先训练一种心态:不能功利。很多酒吧也在找林浩去演出,但给多少钱也绝对不去的。”田万良告诉南方周末记者。  2008年,林大坤替林浩跟一家服装企业签约,拿了5万块钱,最后又不满企业不履行义务、不帮他开店,对方反过来埋怨他不知感恩。双方不欢而散。  也因为此,凡厂家来找林浩代言,田万良都要求尽量有公益元素。  林浩的演艺工作,收入不错。田万良向南方周末记者透露,“林浩的片酬现在以二线演员来定,制片方给出的数额是六位数。”  每笔片酬打到账户,一部分就会进入基金。这些资金作为林浩爱之链基金会的本钱,之后才面向公众募款。  为了不让林浩“受到演艺圈负面的影响,不迷失”,田万良为林浩创办了林浩爱之链基金会。  2011年,田万良开始跟很多国字号的基金会、NGO谈,“他们说要在我们这里设立联合的专项基金,至少得打一百万过来”。没谈拢。  2013年汶川地震五周年,林浩作为代表参加《感恩中国》公益活动的启动仪式,捐出了拍电影得到的定金的一半:一万块。当天,田万良和时任全国政协副主席白立忱,以及四川政协的领导在人民大会堂吃饭。他当场“向各位领导汇报了林浩小朋友这几年的成长和经历”,顺便提到,“如果领导们能给林浩一个公益慈善的平台,小林浩会更加地努力,会成长得更好,也能为社会多做一些事情”。  一个月后,四川省重建基金会的领导打来电话,让提交材料。田万良连夜赶了一个方案,第二天面见基金会秘书长。日,北京奥运会五周年纪念日,批复文件下发,林浩爱之链基金成立—地震小英雄的名号毕竟有价值,基金会由政府特批,“因为以一个未成年人的名义设立一个公募基金,在全中国来说是没有的。”田万良说。  林浩是爱之链基金的联合创办人、代言人,具体事务则由田万良全权处理。2013年田万良给爱之链注册了商标。他设想以后生产爱之链牌的童装,“你买了衣服,今后长大了,衣服不能穿了,我们回收,给你代金券,同时把衣服投递给需要的孩子,里面会有原来主人的信息,谁接到你的衣服,就会给你写信。”  在很多公开场合,林浩都尽责地呼吁大家加入到他的基金里来,但基金会的具体事务,他说不太清楚。按照田万良的设计,到林浩18岁,将会重新安排他在基金会的工作。  “人要活在当下,以前的事情别去想了。”林浩对南方周末记者说。  因为这些老气横秋的话,媒体对林浩还有另一项集中的批评:表现超过了年龄,过早失去了童真。  “从小家里很穷,要承担家里的一些负担,我从小就有点成熟。”林浩一边解释,一边不服气,“六年来,经历了大大小小的事,见了不少大人,我只是将他们说的一些好话吸收过来,表达出去。都说要我们向大人学习,学习了以后,你们又说我们太像大人了。有时候真想不通大人在想什么。”  田万良的不满更直接:“是这个时代、汶川地震以来这几年,所有人的需要造就了这么一个孩子。如果他还像是当年的农村孩子的话,他在2008年结束之后就应该淡出公众视线了。”9岁小英雄林浩为何会“耍大牌”?(图)
我的图书馆
9岁小英雄林浩为何会“耍大牌”?(图)
过度“宠爱”林浩会毁了他的未来
  自汶川大地震以来,特别是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以后,四川抗震小英雄林浩无疑成了家喻户晓的小明星,成了各大媒体追捧的对象。对于来自四面八方的热情“关注”,成年人也许会应付自如,而小英雄似乎有些应接不暇。当众多的镜头、闪光灯扑面而来的时候,我们恰恰忽略了一个问题,那就是林浩还是一个不满十岁的孩子。他需要老鹰抓小鸡的游戏,需要小伙伴,更需要读书。
  我们先来听听林爸爸怎么说。林爸爸在接受一家媒体采访时说:其实林浩不喜欢参加节目、接受采访,他就想读书。要是告诉他你是媒体的,他肯定不跟你说话,但要是跟他说,我能带你去读书,他准会跟你聊上半天。或者你给他个游戏机,他也能跟你说说话。就因为如此,一家报纸居然抛出小林浩“耍大牌”的荒谬言论。我不知道这家媒体这样指责林浩是何居心,是想帮林浩,还是在害林浩,毕竟他还不知道“耍大牌”的真正含义,他只想做一个孩子最想做的事情。既然他不愿意接受采访,为什么还要强人所难呢?
  前段时间,我还看了一篇文章,作者在文中如此描述:……眼下,人们似乎对他(林浩)过于“宠爱”了,逼得他过于“浮躁”了。有时明显地看出,有人是要从他身上“借光”,有人甚至把他当作道具、玩物。自汶川大地震以来,特别是荣膺全国抗震小英雄以后,林浩格外忙碌,俨然成了超级明星,记者蜂拥而至,各式各样的活动要他参加,到处请他“闪亮登场”,尤其是娱乐类节目,甚至他已经成为一些报纸“娱乐新闻”版上的主角……。事实也确实如此,林浩一时间成了各种媒体赚取眼球的焦点。可如此多的关注宠爱一身,我们是为林浩高兴,还是为他担忧?
  据报道,面对蜂拥而至的所谓“关心”,小林浩渐渐有了抵触情绪。小明星似乎并不喜欢整天被媒体包围的感觉,一看到媒体的摄像机、照相机镜头,就默默地迅速躲开,任凭爸爸在一边直喊“林浩、林浩”也不答应。小林浩为什么不愿意接受“宠爱”?象某媒体所说的“耍大牌”?依博者看来,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他觉得他承受的太多了,有点不堪重负。这种“宠爱”并不是他想要的,他想要的是游戏、伙伴、漫画、童话和泥巴。
  林浩说,他现在最想做的事情,就是上学读书,这是一个孩子最正常的愿望。如果我们连这个起码的要求都不能满足他,还谈得上是“宠爱”吗?简直就是“罪爱”。
  前不久,我在电视上看到了一个关于林浩和他爸爸的专访节目。林浩爸爸说,林浩现在最想做的事情就是好好上学,想在上海读书,因为他说这里有很多好大学,他还想上清华,上哈佛,因为只有知识,才能改变命运,才能重建家乡。好在小林浩现在如愿了,成了上海闸北童园小学三年级二班的一名学生。但有一点我们不能疏忽,小林浩由于经常被社会各界“宠爱”,频频出席各种社会活动,以至缺课太多,能不能跟上班还是个大问题。
  我们喜欢林浩,但不能过度“宠爱”;社会各界适度的关心是可以的,但过度“宠爱”,甚至是带有功利之心的“溺爱”,会毁了小林浩的未来。毕竟他还是个孩子,需要一个普通孩子应该有的欢乐童年。他更需要清净的学习环境,而不是在摄象机、闪光灯前装模作样,说出一大堆本该由成人说的豪言壮语。试想,如果十年以后,小林浩由于现在的频频出镜和被迫参加各种社会活动,而荒废了学业,突然变成了一个不学无术的人,过度“宠爱”是不是就害了他?
  因此,为了可爱勇敢的小林浩能够健康快乐成长,这种“宠爱”应该适可而止。
面对镜头,你让一个不满十岁的孩子说什么?林浩开始沉默了.
面对记者的闪光灯,小林浩显得很无助
林浩现在最需要的是伙伴和读书
馆藏&12076
TA的最新馆藏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您当前的位置 :&&&&&&&正文
小英雄林浩渴望正常生活 父母不拿儿子名声卖钱
  抗震救灾小英雄林浩,恐怕是记者们最难采访到的人。每天早晨或傍晚的上下学时间,记者们都在成都盐道街小学外守候。“五一”前的一天,本报记者终于见到了这位小英雄。
  地震前,林浩是汶川映秀镇渔子溪小学二年级学生。大地震发生时,小林浩和其他同学一起迅速向教学楼外转移,未及跑出,便被压在了废墟之下。废墟下的小林浩表现出了与其年龄所不相称的冷静,他组织同学们唱歌来鼓舞士气,并安慰因惊吓过度而哭泣的女同学。经过两个小时的艰难挣扎,身材矮小而灵活的小林浩终于自救成功,爬出了废墟。但此时,小林浩的班上还有数十名同学被埋在废墟之下,9岁的小林浩没有像其他孩子那样惊慌地逃离,而是镇定地返回了废墟,将压在他旁边的两名同学救了出来,交给了校长。在救援过程中,小林浩的头部和上身多处受伤。爬出废墟后,由于通讯的中断,小林浩与在外打工的父母失去了联系,焦急的小林浩同姐姐和妹妹一起在映秀镇滞留了两天,日,他们三人同其他乡亲一道,经过7个小时的艰难跋涉,走小路逃出了震中映秀镇到了都江堰。19日,小林浩被安置在了四川省儿童活动中心。经成都市儿童医院检查,小林浩只受一些皮外伤。
  当有记者问他为什么不自己逃走而是留下来救同学时,他回答说:“我是班长。”随着媒体的大篇幅报道,林浩一夜成名。小林浩那稚嫩的童音、超出年龄的冷静与勇敢、善良的品格感染了每一个中国人,人们从小林浩身上看到了祖国新一代的希望。日,林浩被授予“抗震救灾英雄少年”的称号。日,北京奥运会的开幕式上,姚明拉着林浩的手走在了中国奥运代表团的最前面。在奥运会上亮相,小林浩名气再次大增,一时间光环再次笼罩着这个9岁的孩子,各种采访、活动占据了他的生活。
  父母不拿儿子名声卖钱
  去年,在上海方面的邀请下,林浩来到上海读书。但林浩一家很快就感受到了生活的巨大压力。
  凭着林浩的名气,要挣钱也容易。爸爸林大坤告诉记者,林浩成名后,找上门来做广告的商家不计其数。2008年6月初,就有一家生产巧克力的企业提出付50万元广告费请林浩拍广告。林浩一家4口人当时居无定所,住在政府安置的帐篷内。50万元对他们来说简直是天文数字。但他还是婉拒了对方。“我至少推掉了近20个广告,童装、童鞋、牛奶和玩具,什么企业都有!”林大坤的想法很朴素:“我不能让林浩用抗震小英雄的名义来挣钱。”至今,还有不少人联系他,希望做林浩的经纪人。林大坤表示,如果有适合孩子拍的正规广告,又不会耽误林浩学习,还是会考虑。”
  今年2月,林浩来到成都市盐道街小学读书。能够跟小英雄在一起读书,同学们高兴极了。学校为了引导同学们正确的“英雄观念”,各班级老师事先给同学们打了“预防针”:“林浩就是一个普通小孩,我们之所以认识他,是因为他在地震中表现坚强。大家应该用平常的心态跟他交往,学习他吃苦耐劳的精神!”跟林浩同班的同学说:“我们不会把林浩看成英雄,我想跟他成为好朋友!”校长文莉说,希望还林浩一个清净的环境,让他像普通孩子一样健康快乐地生活!
  “娃娃还小,让他过正常生活吧”
  如今,除了去彭州一家建筑工地上班外,林大坤每天做得最多的,就是接电视台、报纸甚至广告商打来的电话。
  林大坤说,从地震发生后到现在,林浩赶场似的出席了各种公益活动。但是他非常排斥闪光灯,不喜欢照相,也不喜欢别人摸他的脸。记者发现,面对媒体的提问林浩也有一些超乎年龄的成熟。有记者问林浩:“这两天有多少媒体采访过你?”林浩不假思索地说:“我都记不清了,反正很多。”“你喜欢这样的生活吗?”林浩反问道:“你愿意每天都有人来打扰你的生活吗?”不过,林浩接着说,“虽然不喜欢每天面对媒体,但是有些公益活动我还是愿意参加。”
  面对记者的长枪短炮,林浩的父亲很无奈:“采访的媒体实在太多了,现在一看到记者,他就躲,特别害怕看到闪光灯。”每天都有人上门,连续的折腾让林浩招架不住了,以至于现在林浩一听到敲门声,就吓得往厕所里跑。林大坤说:“我知道大家都是好心关心林浩,但是请好心人理解一下,娃娃毕竟还小,这样的生活不利于他成长!”
  林大坤表示,各种采访已经使小林浩不堪重负,在媒体面前一遍遍重复地震后发生的事,对孩子的心灵也是折磨,“毕竟那么多同学和老师都被埋在了废墟里。”“其实他就是普通娃娃,我们希望他和普通小孩子一样好好读书,快乐成长,过平常人的生活。”
我来说两句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在后发表评论。
只有北方网注册用户可以发表评论......
[775468]&江苏省&网友:碧波&于 16:21 发表评论:
  啊啊啊啊啊啊
热点新闻排行榜
天津民生资讯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2- | 举报邮箱:jubao@ |
(C) 2000-.cn, Tianjin ENORTH NETNEWS Co.,LTD.All rights
本网站由天津北方网版权所有}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地震小英雄林浩自毁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