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些人不上镜玩游戏一点就通?

中老年读者学电脑一点就通
俱乐部特别推荐中老年读者学电脑一点就通《学电脑不用教》是一套从零起步学习电脑的教学软件,专门针对中老年人电脑基础薄弱、接受能力慢、记忆力差等特点设计,采用独特的手把手教学模式,配有语音讲解、同步字幕提升,可反复学习。内容包括:画图、上网、交友、搜索、聊天、下载、、看新闻、玩游戏、查资料、收发邮件、博客、打字、排版、表格、幻灯片动画制作、数码设备使用、照片修饰、杀毒、系统维护、安装等60多项内容。让您不求别人、不进学习班,在家轻松学会电脑。6月5日前订购就可送多功能手写板一套。(手写板对于不会打字的中老年朋友可以用笔写字,电脑即显示)。电话预订,送货上门,货到付款。地址:东城区广渠门桥东南角名敦道(广渠家园)4号楼(A6)1902室。咨询电话:活动详情见早购旅行网:(天天特价机票)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独家独到独立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同步到微博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6:49
04/21 11:28
03/09 16:46
02/24 09:56
03/09 16:45
03/09 16:45
02/27 16:10
03/13 08:17
03/12 08:43
03/12 07:22
03/12 07:57
03/20 09:48
09/07 09:38
09/07 09:38
09/07 09:39
09/07 09:39
09/07 09:39
48小时点击排行
财经 · 房产
娱乐 · 时尚
汽车 · 旅游
科技 · 健康哎呀!此路不通!回吧!
达人来支招考试一点就通 本周安卓精选软件推荐12.06
有些人总是在考试前夕就异常紧张的失眠,睡眠质量严重不行,虽然明知道睡眠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考试的效果,可是翻来覆去就是睡不着,怎么办呢?现在有一款名叫催眠大师的好软件可以直接作用于睡眠控制中心,促使脑波频率的转换,诱导人体快速进入深睡状态,让你考试倍精神。
精彩安卓游戏
最新安卓游戏
热门安卓软件
安卓游戏排行
精彩安卓壁纸
刷机ROM与教程洛克王国全新技能 轻松学习一点就通_网页游戏_新浪游戏_新浪网
洛克王国全新技能 轻松学习一点就通
  还记得我们都有哪些魔法技能么?有没有一个是你最喜欢的呢?或许你一时之间真的想不到吧,现在不用担心了,洛克王国推出了全新技能――液化术。
一起来学习吧
  进入到洛克王国的社区以后,我们首先要找到爱因斯坦,才能够接到学习这个技能的任务。快看呀!你们有没有看到爱因斯坦旁边那个一直在不停变形的宠物?如果你想要深入的学习液化术,就要和这个宠物战斗,战斗中要注意它的变化哦!战斗获胜以后,才可以和爱因斯坦交谈,这时候才有学习液化术的资格呢!
你能打败我么
  接下来的行程就非常简单了。与爱因斯坦对话以后,我们要带着爱因斯坦教给我们的方法去找博得买液化药剂,听说这种药剂并不贵,得到液化药剂以后,这个任务就轻松完成了。为了奖励你的勤学好问,爱因斯坦和博得会将液化术这个技能免费交给我们,这可以前人们探索的精华呢!
我们是液化家族
  听说液化术将会是新一轮的魔法学习潮流。这一次,我们一定要走在魔法界的前沿,努力成为洛克王国中液化术最厉害的魔法师。
  现在就让我们一起去彼得大道找爱因斯坦获取真经吧,洛克王国的全新技能――液化术,保证让你在轻轻松松中运用自如!
  《洛克王国》――点亮魔法,放飞童年
关于CGWR:  (China Games Weight Rank)是目前国内最权威、最专业、最公正的游戏排行榜。本榜本着“最全面”、“最客观”、“最精准”的原则,力图为中国玩家打造最值得信赖的新网络游戏推荐平台。
  新浪中国网络游戏排行榜汇集了欧美、日、韩以及中国(包括港、澳、台)地区所有正在运营及测试的网络游戏产品,并对游戏分8个大项目、20个小项目的细分后进行逐个对比,实现了游戏评测真正的“全面”与“细化”,可以帮助玩家准确、迅速地找到心目中的理想游戏。  评天下游戏、测产品深浅――新浪中国网络游戏排行榜CGWR!()
电话:010-收藏帮助信息
教研研究教师营养悦读
当前地址:
亲子民间游戏初探
&&&&&&--2009年大擂台二等奖作品
作者: 冯叶琼
单位:周浦澧溪幼儿园&
  游戏是孩子最好的学习方式,他们在游戏中学习,在游戏中成长,从而最充分地开发大脑潜能。但是现在的孩子以独生子女居多,生活中孩子们缺乏游戏的伙伴,这时父母就可以充当孩子游戏的玩伴,亲子游戏便应运而生。然而家长在和孩子一起玩的时候,常会碰到一些困惑:孩子已经学会了什么样的游戏?孩子需要什么样的游戏?哪些游戏是健康的,促进幼儿各方面发展的?哪些游戏不适宜孩子个性或社会性方面等的发展,需要家长在游戏的过程中加以引导的?在游戏中,家长也常常会因为不熟悉游戏的玩法、规则,而使游戏经常中断,这样一来,亲子游戏和融洽的亲子关系难免会大打折扣。究竟哪些游戏简便易行,又益于幼儿的发展和良好亲子关系的形成呢?
  民间游戏是深受孩子们喜爱的一种游戏方式,它不但能发展幼儿的各种动作以及动作的协调性和灵敏性等,而且对培养孩子的自信心、意志力、团结协作能力等方面都有着积极的作用,它是儿童良好的伴侣。
  民间游戏又能够起家长对童年的回忆:跳皮筋、贴烧饼、造房子、跳橡皮筋、点点触触、抽陀螺、摔响碗等……,这些游戏名字,对家长们来说是多么的亲切,这些民间游戏的玩法和规则,家长是多么的耳熟能详的。而许多叫不上名字的民间游戏,家长更是一点就通,触类旁通。既然民间游戏是家长们和孩子们喜闻乐见的游戏形式,我们为什么不可以把民间游戏作为亲子游戏的一个方面、一个补充,使家长们在和孩子的游戏的过程中,既找到自己温馨的童年,又发展孩子各方面的能力,最重要的是,在家长和孩子共同的兴趣点上,亲子关系的融合一定会达到一种最高的程度。
  在查阅了大量的资料后我们发现,亲子游戏目前已经处于启动阶段,也越来越多地引起更多人的重视。亲子游戏正以较快的速度和较大的规模蓬勃的发展着。然而,将民间游戏拓展为亲子游戏,却是亲子游戏研究领域的一项空缺。因此我们尝试把民间游戏作为亲子游戏的一个补充,称之为亲子民间游戏,在认识亲子游戏、民间游戏特点、作用的基础上,整理、创编亲子民间游戏;制订社区、幼儿园和家庭开展“亲子民间游戏”的指导方案,提炼社区、幼儿园和家庭开展亲子民间游戏的原则和方法以及幼儿园指导家庭开展民间游戏活动的策略。
  (一)“亲子游戏”和“亲子民间游戏”内涵的阐释
  1、亲子游戏:
  从广义上讲,家长和孩子之间相互配合交流的活动都可以看作是亲子游戏。而科学的亲子游戏,应该具备以下特点:
  第一,能有助于良好亲子关系的形成。
  母—婴依恋印刻于出生之初,它有一个自然依恋向社会依恋,从无区别的依恋到有区别的依恋,从范围较小的依恋向范围较大的依恋的发展过程。父母与子女亲情感的形成,有它特定的早期性,一旦错过,将会终身遗憾。亲子游戏存在着特殊的血缘和亲情关系,因此亲子游戏具有自然性、亲密性和永存性。因此,我们大可以利用孩子和家长都熟知而且非常感兴趣的亲子游戏,在孩子的关键期营造融洽的亲子关系。
  第二,能平等地参与到游戏当中
  家长在进行亲子游戏时明确自己角色地位的改变 随游戏的需要而扮演医生、教师、朋友等多角色,游戏中家长是天然的支持者和合作者。
  第三、能够启发孩子的智慧
  人的一生从感知觉、动作技能到人格模式等最佳教育的关键期在婴幼儿时期,亲子游戏作为游戏的一种形式也应渗透教育功能,让孩子在游戏中获得长远的发展。
  2、亲子民间游戏
  亲子民间游戏只是亲子游戏的一个补充,因此同亲子游戏一样也应具有上述特点,但只局限于我国民间的传统游戏,我们把它定义为:以我国传统民间游戏为内容开展的亲子游戏。
  (二)亲子民间游戏开展情况现状调查
  研究前我们对周浦地区幼儿园及部分家长做了调查,在对家长的调查问卷中发现80%的孩子由于祖辈带养过,他们对选择亲子游戏的途径不了解,不知道可以通过什么渠道、方法和途径获得亲子游戏,因此很多这样的孩子玩过几个简单易行的民间游戏,如“嫡嫡肉,买买肉”、“点点触触”等。20%的孩子只接受父母的教养,这些年轻的家长虽然通过杂志、网络、电视等途径了解到亲子游戏极其重要性,但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却因为遗忘、没有坚持性等原因把它们束之高阁,因此一般不与孩子玩亲子游戏,亲子民间游戏更无从谈起,即使有的家长愿意和孩子一起玩游戏,这些游戏也都较为零散,缺乏明确的目的性。在对幼儿园的调查中我们也发现:亲子游戏已经引起了家长的重视,80%以上的幼儿园和社区都能利用双休日和寒暑假开展各种形式的亲子活动,但是只有10%的幼儿园和社区把民间游戏作为亲子活动的内容。因此恢复并推广家庭民间游戏,不但能把简单而朴素的欢乐还给孩子,让家长获得简单易行的育儿经验,丰富幼儿园的亲子活动内容,而且还是对传统文化的一次抢救。
  (三)开展亲子民间游戏的重要意义:
  在研究中我们发现,亲子民间游戏以其民族性、简单性、延续性、趣味性等特点,在优化亲子关系和促进幼儿发展方面发挥着独到的作用:
  1、有益于民族精神的传承和弘扬。民间游戏和亲子游戏最大的不同就在于其民族性,在亲子民间游戏中,我们可以让优秀民族文化得到继承和发扬,培养孩子对本民族的热情。
  2、有益于家长与孩子之间的情感交流,密切亲子关系。
  亲子关系是父母与子女之间一种相互作用的人际关系。是所有人际关系的基石。强调子女的身心成长受到父母道德修养、处事态度的影响;子女成长到不同阶段,也相应影响父母要根据孩子不同时期的心理特点不断调整其教育方式。有了良好的亲子关系,孩子才会对人作情感依恋、产生安全感和信任别人。良好的亲子关系也是有效教育的基础,父母子女互相信任,共同努力,才能发挥教育的作用。亲子民间游戏的独特特点决定了它对亲子关系的重要作用。
  (1)密切情感联系:由于亲子民间游戏以亲子之间平等的玩伴关系、亲子感情为基础,因此,亲子民间游戏带有明显的 “ 亲情 ” 性质,能够进一步促进亲子关系的发展,密切亲子间的情感联系。如在“摇船”的游戏中,孩子可以坐在家长的身上摇、也可以在床上和家长一起摇,这种身体接触式的游戏对密切情感联系有着最为重要的作用。
  (2)促进情感交流:在亲子民间游戏中,孩子感受着父母的爱与关注,形成双向情感联系,可强化与父母的情感联系,有利于促进情感交流。民间游戏中有些词语在我们今天已经很少听到了,如在民间童谣《小儿戏具谣》时,最后一句“杨柳芽,打拔”,孩子对“打拔”一词显然难以理解,在孩子打破砂锅问到底和家长乐此不疲的解答过程中,孩子和父母之间的情感自然而然地得到了交流。
  3、有益于孩子各方面的健康发展
  (1)有利于心理健康发展。亲子民间游戏有助于亲子间安全依恋的形成,安全依恋与游戏过程中获得的快乐体验、愉快情绪,有助于儿童活泼、开朗性格的形成,有利于心理健康发展。许多民间童谣如“讨小狗”、“摇船摆渡”等念起来朗朗上口、内容活泼诙谐,家长可以随时引导孩子念上一段,有利于体验快乐情感和宣泄不满情绪,从而有助于孩子心理的健康发展。
  (2)有利于身体健康发展。孩子在与父母一起游戏中,成人能敏感地知觉到儿童对游戏方式的情绪与体力反映,并采取适合儿童发展水平与能力的方式来结构和调整游戏,使游戏有利于儿童的安全、健康与发展,发展体能,有利于身体健康发展。民间游戏有许多都是动作类的游戏,如“斗鸡”等,如果孩子和同伴一起玩,容易发生危险,但是和家长一起玩时,家长可以控制游戏的强度和节奏,既保证了安全,又发展了孩子的体能。
  (3)利于认知发展。儿童在亲子民间游戏中通过直接接触各种事物中,获得经验和体验,所获得的知识、经验和技能往往比在独自游戏和伙伴游戏中获得的知识、经验和技能更丰富有利于认知发展。如在和孩子一起玩“荷花荷花几时开”的民间游戏中,家长可以根据季节的变化创编游戏,让幼儿习得三月开桃花、八月开桂花等的经验。
  (4)有助于儿童语言能力的发展。民间童谣和民间游戏中的许多歌谣可以说是让孩子习得语言的最好途径之一,许多经典的民间童谣如“讨小狗”、“猫捉老鼠几更天”等都是在对答的过程中促进了孩子语言能力的发展。
  (5)有助于社会交往水平的提高 。在亲子民间游戏中,由于有成人的引导与帮助,儿童能很好地承担游戏合作者的角色,有助于社会交往水平的提高 。
  (6)有利于幼儿社会性发展。亲子民间游戏中,亲子之间充满乐趣、和谐、平等,有利于幼儿社会性发展。
  4、有益于丰富家庭生活,融洽家庭关系
  (1)亲子民间游戏中亲子间的密切关系增加了家长教育和帮助孩子的机会,孩子会愉快接受家长的建议,有利于改善家庭生活质量。
  (2)在亲子民间游戏中,父母更加了解自己孩子的喜好和品格,尊重孩子的需要和兴趣,并能针对孩子具体情况进行相适宜的教育,促进良好亲子关系的形成。
  5、有益于家庭、幼儿园和社区之间的联系,促进家园之间的沟通。
  (1)丰富亲子活动的内容。亲子民间游戏可以作为幼儿园和社区亲子活动的补充,使这些亲子活动更加生动立体。
  (2)密切家园之间的沟通。幼儿园组织的亲子民间游戏活动让家长、孩子和教师的沟通是通过行为和交流,而不是仅仅局限于传统的家园联系、家园手册这样的文字的沟通。它变静态的、不变的交流形式为动态的、多变的、各种时间和空间的交流形式。
  总之,早期的亲子游戏有益于亲子之间的情感交流,密切亲子关系,有益于幼儿的发展;良好的亲子关系也有助于亲子游戏在家庭中的进一步开展和丰富,从而形成良性循环,而民间游戏作为家长和孩子共同的兴趣点,以其民族性、简单性、延续性、趣味性等特点,可以极大的发挥它的纽带和中介作用,促进幼儿、亲子关系、家庭关系等多方面的发展。
  (四)家庭开展亲子民间游戏的指导原则
  1、趣味性原则。游戏首先应该带有娱乐性,因此家长所选择的民间游戏应充满趣味性,让孩子有和你一起游戏的兴趣。
  2、民主性原则。父母要民主、平等地对待孩子,只有这样,才可能在游戏中和孩子结成平等的玩伴关系,才可能尊重儿童的需要和兴趣,从而形成良好的亲子关系。
  3、主动性原则。父母不能因为凭借自己对民间游戏熟知剥夺孩子对游戏的决定权、改编权,相反在游戏中应培养与鼓励儿童的创造性与独立性,要让孩子成为游戏的主人,充分发挥其想象力和创造力。父母即便成为游戏的权威人物,也应建立在孩子心服口服基础上。
  4、适切性原则。民间游戏包罗万象,适合的对象从牙牙学语的婴儿直至运动能力很强的少年。因此家长要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选择适合自己孩子的游戏。如三岁左右的孩子可以选择“顶锅盖”、“金锁银锁”等游戏,四岁的孩子可以选择运动强度较低的游戏,如“砍白菜”“卖小猪”等游戏,五六岁的孩子才可以选择难度较大的游戏,如“拍大麦”、“贴烧饼”等游戏。
  5、社会性原则。良好习惯对幼儿适应社会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在亲子民间游戏中,父母要引导孩子养成良好的游戏习惯,遵守游戏规则,不耍赖;玩具要有固定的存放地方,玩完了要让孩子自己收拾好,物归原处;安排合理的游戏时间,知道什么时间做什么事。
  6、随意性原则。民间游戏的最大特点就是简便易行,一根线、一块石头,甚至徒手就能进行,家长可以根据民间游戏的这一特点,随时随地都可以和孩子进行游戏。如在接送孩子的途中可以和孩子一起年年民间童谣,在公交车上可以玩拍大麦等。
  (五)教师组织家庭亲子民间游戏的指导方法
  社区和幼儿园是家长习得早期教育方法的重要场所,因此作为社区和幼儿园的亲子民间游戏的组织者——教师,也在组织游戏时也必须注意亲子民间游戏活动的指导原则和方法。
  1、教师对家长开展家庭亲子民间游戏的指导
  教师可以通过家长学校、现场指导、研讨、讲座、家访、家园之窗、亲子活动展示等途径对家长进行亲子民间游戏的指导,但在指导时必须要注意一下两点:
  (1)提供过程指导
  请家长到幼儿园来进行集体的亲子民间游戏,从而把家长对民间游戏的零散经验更系统化和具体化,教师要注意让家长了解亲子民间游戏的活动目的、准备、过程以及如何指导有更详尽的了解(这句话不通)。在游戏中,教师对家长给予一定的提示和指导,让家长转换行为和引导语,形成亲子游戏中的互动,逐步提高亲子游戏的质量。
  (2)提供方法的指导
  教师对家长的指导的重点在于如何表达和聆听;如何观察孩子判断孩子在游戏中的行为;如何评价自己孩子的发展水平,以及根据孩子的发展水平和能力创编、改编民间游戏的规则、方法和语言等;如何增强正面行为和停止、减少负面行为。
  如:在我们在向家长开放亲子民间游戏“荷花荷花几时开”时是这样指导家长创编游戏并把许多其他元素渗透入其中的。家长和孩子玩了一段时间的“荷花荷花几时开”的游戏之后就发生了这样的矛盾:家长已经对这一游戏毫无兴趣,但孩子老是吵着要玩,这时就会发生拒绝孩子的情况,亲子之间僵持了起来。老师的这次展示活动让家长耳目一新,老师把一月迎春花、三月桃花、八月桂花一样一样都创编到游戏中,不但掀起了游戏的高潮,家长也兴趣十足。同样的,老师又向家长介绍了类似游戏改编、创编方法。
  2.教师对集体亲子民间游戏活动的指导。
  集体亲子民间游戏活动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活动,因此必须制定严密的亲子民间游戏活动计划和方案,在制定计划时需要考虑许多因素,包括:
  (1)活动前的动员和宣传:
  提前一到两周进行亲子民间游戏活动的宣传和动员工作,通过张贴海报、居委通知等途径、扩大活动声势和影响,使幼儿和家长充分重视活动。充分利用家长资源为亲子活动准备外出的车辆、材料、音像设备等。使家长初步了解活动的内容、地点、目的、参加人员等情况。
  (2)合理控制活动的人数:如果是指导性的亲子民间游戏活动则参加人数不易过多,如果是展示性的活动,可以多请一些家长共同参与。如果是娱乐性的活动,则根据民间游戏的具体情况而定。
  (3)活动材料的准备:为幼儿和家长准备的活动材料应该数量充足合理。注重细节和活动环节的需求。
  (4)活动中的指导:包括介绍亲子民间游戏的内容、玩法、规则和注意事项、活动中细节部分的指导等等。如在玩“吹青蛙”的游戏中,指导家长和孩子如何掌握把青蛙吹远的方法。在“抓棋子”的游戏中,指导家长如何才能手眼协调的抓到棋子的技巧等。
  (5)活动反馈和延伸。
  活动后请家长填写活动反馈,这样可以促进了家长对亲子民间游戏活动的反思,充分了解家长对活动的评价,有利于教师对下次活动的改进以更迎合家长和孩子的需要。
  后续研究的思考:
  亲子民间游戏以其民族性、趣味性、简单性、共知性、教育性等吸引着无数的孩子、家长和老师,但是在研究中我们也发现,随着家长年龄结构的进一步年轻化,亲子民间游戏也面临着不被年轻家长关注的危险,如何利用祖辈的资源弘扬亲子民间游戏将是我们下一阶段关注的问题。
  附录:《亲子民间游戏集》、《亲子民间游戏活动方案设计》
  参考文献:
  (1)《中国民间游戏》,黄桂华,上海市世纪出版集团,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年。
  (2)《快乐家庭亲子游戏指南:一起来游戏》,张晓,福建美术出版社,2002年。
  (3)《民族文化学》,张文勋、施惟达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
  (4)《情感教育论纲》,朱小曼著,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
  (5)《把幼苗中在民族文化的土壤中》,严冬英、唐叶红,上海教育出版社,1996年。
  (6)《民间节日》,孟宪明、程建军,海燕出版社,1997年。
  (7)《幼儿家庭教育实例》, 黄娟娟,上海教育出版社,1996年。
  (8)《学前儿童家庭教育》 李生兰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0年。
  (9)《社区教育学基础》,叶中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00年。
  (10)《本土知识与教育改革》 石中英 《教育研究》2001第8期
  (11)《参与孩子的玩》《启蒙》 2002第2期
(AGE06版权所有,请勿转载)&编辑:怡然
评分人数: 0
访问次数:7068
图片新闻推荐
推荐栏目:&
推荐链接:&&
上海市教委直属单位
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
教育人才交流服务中心
青少年科技教育中心
上海市教育评估院
上海市教委信息中心
上海市教委教研室
上海市教育报刊总社
上海市语言文字水平测试中心
上海市教育发展有限公司
上海市教育技术装备部
上海市教育基建管理中心
上海远程教育集团
上海教育电视台
上海师资培训中心
各区教育信息网
黄浦区教育信息网
静安区教育信息网
徐汇区教育信息网
长宁区教育信息网
普陀区教育信息网
闸北区教育信息网
虹口区教育信息网
杨浦区教育信息网
闵行区教育信息网
嘉定区教育信息网
宝山区教育信息网
浦东区教育信息网
松江区教育信息网
金山区教育信息网
青浦区教育信息网
奉贤区教育信息网
崇明县教育信息网
其他教育网站
全球儿童安全网络-中国
上海教育网
徐汇学前教育网
上海浦东学前教育网
上海嘉定学前教育网
上海市金山区学前教育网
中国学前教育网
北京学前教育网
山东学前教育网
&&版权所有&COPYRIGHT&&&}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为什么有些人吃不胖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