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ccer里面怎么找今天收盘指数数

论文发表、论文指导
周一至周五
9:00&22:00
影响上证指数因素分析
  [摘 要]上证指数是股票市场中的重要指标,关于上证指数的细致分析对于市场中的投资者而言至关重要。通过分析,投资者可以及时把握住投资机会,及时的撤出以避免风险。本文运用计量经济学的方法分析影响上证指数的主要因素,提高投资者对于股市行情变化的预见性。 中国论文网 /1/view-7314182.htm  [关键词]上证指数 国内生产总值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货币供应量 财政收入   [Abstract]Shanghai composite index is usually used in the stock market. The detailed analysis of the index is significant to the investors who participate in the stock market. According to this analysis, investors can seize investment opportunities in time, and in a timely manner to pull out of time. This article use the econometric analysis method analysis index mainl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influence factors of the Shanghai composite index.   [Abstract]Shanghai composite index;gross domestic product ;consumer price index ;money supply;fiscal revenue   中图分类号:Y9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X(0-01   1.背景分析及问题的提出   我国的股票投资者包括机构投资者和散户投资者,与国外成熟股市不一样的是,在我国股票市场中散户投资者较多而机构投资者较少。许多散户缺乏专业的投资技术以及理性投资意识,这不仅影响着股市的稳定性,同时也影响投资者的投资收益。对于上证指数变化的研究,有利于投资者做好投资决策增加投资收益,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我国股票市场的发展。因此对于能够影响上证指数的因素进行研究分析,有助于预测股票市场的发展趋势,也可以给投资者提供一种分析股市行情的思路,不仅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同时对于实际问题的解决也有重要的意义。   2.数据的选取及模型的建立   把上证指数作为被解释变量,选取的数据为1991年至2013年每年最后一个交易日的收盘价。对于解释变量的选取,根据我国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以及一些经济理论,选择了在宏观经济中影响较大的几类因素:国内生产总值(GDP)、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货币供应量(M1)、财政收入(CZSR)。本文收集的上证指数收盘价来自CCER经济金融研究数据库,宏观数据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http://www.stats.gov.cn)。   根据影响上证指数的这几大主要因素,建立如下回归模型:   szzs=   szzs--上证指数 gdp--国内生产总值 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m1--货币供应量 czsr--财政收入   3.计量分析   分析的思路及过程是先对模型进行参数估计,然后对模型进行检验,判断有无多重共线性,若存在多重共线性,则对模型进行修正。   3.1 参数估计   对收集到的数据,运用SPSS进行分析,首先根据1991年到2013年的数据进行参数估计,先估计出参数值,进行参数估计后得到的结果   SZZS = 3068.85 + 0.038*GDP - 29.31*CPI - 0.015*M1 - 0.023*CZSR   T (0.842) (2.717) (-0.91) (-1.61) (-0.265)   R=0.5648 F=5.8412 D.W=2.5774   3.2 参数检验   经济意义检验:从估计结果可得出:国内生产总值(gdp)每增加1亿元,上证指数增加0.038;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每增加1个单位,上证指数减少29.31个单位;货币供应量(m1)每增加1亿元,上证指数减少0.015;财政收入(czsr)每增加1亿元,上证指数减少0.023。与实际情况基本相符。   F检验:由结果得F值为5.84,查分布表可知在0.05的显著性水平下,F=5.84〉3.36,说明模型整体存在显著性。   t检验:从t检验分布表中,查找出,在0.05的临界值水平下,t值为1.7291,其中,只有GDP对应的t值2.72大于1.7291,存在显著性关系,而其余变量均小于t临界值.由此怀疑解释变量之间存在多重共线性。   3.3 多重共线性检验   进行多元线性回归有一个假设,是各个自变量之间不相关,若果相关的话会带来许多问题。所以要对参数方程进行多重共线性的修正,若存在多重共线性的话,要对多重共线性进行修正。检验的方法是做出自变量之间的时间序列图,通过得到的序列图可以看出cpi和czsr存在着多重共线性。   3.4 修正多重共线性   对于多重共线性的修正采用逐步回归法,将各个变量逐步的进行参数估计,然后通过p值,R?值的变化来判断新加入的解释变量与被解释变量的线性关系是否显著。   运用逐步回归法先做szzs和gdp的参数估计,得到的结果是p值为0.0031,显著性关系较好,说明gdp这一解释变量对于szzs的解释能力较强。然后增加第二个解释变量cpi,做参数估计,得到的结果是p值大于0.05,无显著性,且R?没有有效的增大,所以不应该引入cpi。增加第三个解释变量m2,做参数估计得到结果:gdp和m1的p值均小于0.05,线性关系显著,且R?得到有效的增加,所以应该添加解释变量m1。增加第四个解释变量czsr,进行参数估计结果是m1发生显著变化,p值大于0.05,且R?值并没有有效的增加,所以添加czsr作为解释变量是没有效的。   最终的估计方程为:SZZS = 30.33+ 0.037*GDP + 0.017*M1   4.结论   通过对于数据的分析研究,最终可以得到如下结论:   (1)由于存在多重共线性,我们发现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和财政收入对于上证指数的影响并不显著。在分析的几个变量中,上证指数主要受国内生产总值(gdp)和货币供应量(m1)的影响。   (2)在探究上证指数的变化时,应该对国家整体经济的发展做出透彻的了解。对于技术层面的分析固然重要,但是大的宏观经济背景也应该关注并且分析。尤其是从2014年下半年到现在,很多投资者会发现上证指数的变化,仅凭技术分析的话很难去预测,这时,结合大的宏观经济环境进行分析,得到的结果可能就会更加的准确。   (3)目前股票市场中的散户投资者的技术水平和风险意识都不强,政府应当重视这一问题,制定有关政策防范过度投机和控制风险,同时进行投资者的理论知识的培训,这将会对股票市场的稳定性起到巨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李艳,吴国蔚.探索影响上证指数因素.   [2] 张晓峒.计量经济学基础.   [3] 李海涛,王元月.沪市股票价格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4] 于长秋.股票价格波动与宏观经济波动[J].辽宁财专学报.   作者简介   陈超,男,,中国矿业大学,金融学专业,江苏省徐州市.221011.
转载请注明来源。原文地址:
【xzbu】郑重声明:本网站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xzbu发布此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网站立场无关。xzbu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等。苹果/安卓/wp
积分 1483, 距离下一级还需 742 积分
权限: 自定义头衔, 签名中使用图片, 隐身, 设置帖子权限
道具: 涂鸦板, 彩虹炫, 雷达卡, 热点灯, 显身卡, 匿名卡, 金钱卡, 抢沙发, 变色卡, 提升卡下一级可获得
权限: 设置回复可见道具: 沉默卡
购买后可立即获得
权限: 隐身
道具: 金钱卡, 变色卡, 彩虹炫, 雷达卡, 热点灯, 涂鸦板
开心签到天数: 5 天连续签到: 1 天[LV.2]偶尔看看I
请问可以从哪里获得耶鲁-CCER中国投资者信心指数?如若哪位坛友有相关的数据,我愿意以一定可观的论坛币酬谢。非常感谢!
我也想知道。
我也需要,楼主收集到木有?
我也需要,各位有吗,有的话,我也是重币酬谢!
&nbsp&nbsp|
&nbsp&nbsp|
&nbsp&nbsp|
&nbsp&nbsp|
&nbsp&nbsp|
&nbsp&nbsp|
如有投资本站或合作意向,请联系(010-);
邮箱:service@pinggu.org
投诉或不良信息处理:(010-)
论坛法律顾问:王进律师文章责编:gaoxiaoliang& 看了本文的网友还看了
?&&( 13:19:00)?&&( 13:17:00)?&&( 13:16:00)?&&( 13:15:00)?&&( 14:51:00)?&&( 15:36:00)?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精选推荐专题 |
|        |
实用工具 |
| 大全 | 大全     |
版权声明:如果网所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会及时处理。如转载本内容,请注明出处。
Copyright & 2004-
 考试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权威支持(北京) 电 话:010- 传 真:010-CCER指标定义: 上市公司实际控制人类别:上市公司年报中披露的,截止到 12 月 31 日,上市公司第一大股东的最后控股股东的类别。股东类别为:国有控股―0;民营控股―1;外资控股―2;集体控股―3;社会团体控股―4;职工持股会控股― 5;不能识别―6。 董事长和总经理的两职设置状况:用代码表示:1 = 董事长和总经理由一人兼任;2 = 副董事长、董事兼任总经;3 = 董事与总经理完全分离;情况不详,该项值为 11。 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年报中披露的截止到 12 月 31 日,持股比例最大的股东持有的股票数量占总股本的比例。以'%'形式表示。如对应数值为 25.67 则表示 25.67%。 股权集中度CR5:公司前 5 位大股东持股比例之和。 股权集中度CR10:公司前 10 位大股东持股比例之和。 董事会规模:董事会理事成员的人数。 独立董事人数:担任独立董事的人的个数。所谓独立董事是指不在公司担任除董事外的其他职务,并与其所受聘的上市公司及其主要股东不存在可能妨碍其进行独立客观判断的关系的董事。 董事会持股数量:年末董事会所有成员持有的股份总数量。 董事会持股比例:年末董事会成员所持股份占公司总股份的比例。 高管人员持股总数:年末公司全部高级管理人员,包括所有董事、监事和其他高级管理人员所持有的股票总数。 高管人员持股比例:年末公司全部高级管理人员,包括所有董事、监事和其他高级管理人员所持有的股份数占总股本的比例。 董事长持股数量:年末董事长持有的股票数量。 董事长持股比例:年末董事长持有的股份占总股本的比例。 总经理持股数量:年末总经理持有的股票数量。 总经理持股比例:年末总经理持有的股份占总股本的比例。 金额最高的前三名董事的报酬总额:年薪最高的前三名董事的薪酬的总和。 金额最高的前三名高级管理人员的报酬总额:年薪最高的前三名高级管理人员(不包括董事、监事)的薪酬的总和。 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平均年龄:年末本公司所有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的年龄平均值。 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性别比例:年末本公司所有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的男性占总人数的比例。 Herfindahl_5指数(HHI5):公司前 5 位大股东持股比例的平方和。 Herfindahl_10指数(HHI10):公司前 10 位大股东持股比例的平方和。股票市场论文
38人评论|1人关注
摘要:对股票市场和经济增长之间关系的研究是一个涉及面比较多的复杂问题。本文对股票市场和经济增长之间关系仅作初步探讨。在本文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值得研究的方向是利用最新的数据,结合计量经济学方法,对股票市场和经济增长之间关系进行建模分析,探讨二者之间的数量模型。
股票市场论文:跨市操纵股票市场论文
一、我国股指期货市场与股票市场跨市操纵监管存在的问题
1.投资者民事赔偿制度缺位
对操纵行为的处理不及时对市场操纵行为进行及时处理,对于提升证券市场投资者的信心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此外,也能够对市场操纵者起到较强的震慑作用,从而遏制市场操纵行为的发生。目前我国对价格操纵违法的处理不及时,这从对“涨停板敢死队”的处理上就可见一斑,作为较为典型的合谋操纵证券市场的“涨停板敢死队”,报纸、杂志以及网络很早就开始报道,但监管层对此现象的处理一直到六年后才落实。近年来,虽然加大了对市场操纵者的处罚力度,但受害者依然无法得到赔偿,2011年18名原告诉程文水、刘延泽二人操纵中核钛白民事赔偿案,作为2005年《证券法》对操纵证券市场进行民事赔偿做出规定后的首例股民维权案件,最终也以失败而告终。法院判决的依据是操纵证券市场与损害结果之间因果关系无法确定,而且行为人承担赔偿责任数额的范围、损失的计算方法,现行法律法规、司法解释均无明文规定。虽然,现行《证券法》第77条第2款明确规定了“操纵证券市场行为给投资者造成损失的,行为人应当依法承担赔偿责任”,但是最高人民法院并未出台相关的细则,此类司法解释的不健全使得法院即使在事实清楚、证据充分的情况下,也无法做出操纵者向投资者进行民事赔偿的判决。因此,市场操纵者在操纵市场后无需承担向受损害的投资者进行民事赔偿的责任,违法成本的低廉也导致了此类行为屡禁不止。
2.账户实名制存在漏洞
限仓制度形同乌有目前,我国股指期货市场规则中确立的限仓措施是最大持仓限额不得超过600手,对于合约持仓量的监管较为严格,然而,市场操纵者可以利用账户实名制的漏洞来进行分仓操作,从而逃避监管。市场操纵者通过大量借用他人的身份证来进行操纵已经成为公开的秘密,有的违法者甚至专门到山区去购买他人的身份证信息。根据相关学者的研究,在其收集的41例机构投资者操纵市场案例中,有37例运用多个证券账户进行操纵,运用证券账户的数量最少的有7个,最多的达到8817个,平均动用账户多达2260个。违法者使用多个账户进行交易可以分仓进行交易,从而使操纵的隐蔽性进一步增强。此外,利用多个账户还可以实施自买自卖,制造交易活跃的假象,误导其他投资者,从而获取非法利益。中国证券登记结算公司的开户规则允许开户人在办妥经公证的委托代办书的前提下委托他人代办开户手续,在现有委托公证只进行简单的“人证核对”的情况下,这为操纵者顺利利用他人的身份证信息办理开户手续开了方便之门。严格实行证券账户实名制,坚决杜绝多账户分仓操作,对于提高监管效率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3.对到期合约的监控不足
跨市场危机处理缺乏经验由于中国股指期货市场建立较晚,在跨市监管的制度设计上采用了事前规制,使股指期货的运行相对比较平稳,到期日效应也并不凸显,这也使金融监管当局对到期合约的监控有所放松。目前,对到期合约的监管主要集中在信息的沟通上,如沪深两大交易所和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联合信息交流部门,敦促各方召开到期日季会,对于可能出现的到期日效应进行防范,并制定风险管理措施。但在实践过程中,由于到期日效应在我国资本市场并不明显,对到期日合约的监管以及到期日反操纵监管上,缺乏必要的实战经验。同时受到金融监管自生性滞后的影响,交易所对跨市操纵监管存在着结构性缺口。而三大交易所的协同能力也有待检验,如当抢先交易行为发生后,需各部门密切配合、相互合作,否则期货交易者可以利用不同市场间公布信息的时间差进行抢先交易,破坏市场秩序从而完成操纵行为。与跨市反操纵的经验不足类似,由于中国股指期货市场建立以来,尚没有出现非常大的危机事件,也使得我国股指期货市场与现货市场的危机处理机制设计不足。目前,上海证券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与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在跨市场的危机预警机制、跨市场危机处理部门设置和跨市场危机处理程序的设计都有待于进一步的优化和完善。同时,我国股指期货市场虽然建立了稳定机制,但并没有与现货市场进行联动设计,当巨量异动行情演绎时,缺乏暂停现货市场交易的制度设计,这不利于市场间的信息扩散,也缺乏给投资者重新思考的机会,这种危机处理程序的不合理,给股指期货市场与现货市场的跨市操纵提供了可乘之机。
二、我国股指期货市场与股票市场跨市反操纵机制的设计
针对我国股指期货市场与股票市场跨市操纵监管存在的问题,为对跨市操纵行为进行全面的监管,应在以下几个方面实行积极的应对策略。
1.建立投资者诉讼和赔偿机制
保护中小投资者权益市场操纵者虽然面临行政处罚甚至刑事处罚的威慑,但是,一方面由于处罚力度有限,使得威慑力不足,另一方面,我国尚未真正建立起投资者对操纵者的诉讼和赔偿机制,从某种程度上来讲,操纵者在实施市场操纵行为之后,无需就其违法行为给普通投资者造成的损害进行经济赔偿,这种违法成本与违法收益严重不对称的现实,也是证券市场操纵行为屡禁不止的重要原因之一。作为证券市场监管的有益补充,投资者利用证券市场民事赔偿制度来实现司法救济,是成熟资本市场国家的普遍做法,尤其在英美法系国家,都在严格监管操纵行为的前提下,允许投资者通过寻求司法救济来向违法者提出高额的赔偿。当前,我国金融监管在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方面尚有诸多不足,较好的办法即是引入司法救济制度,通过建立民事诉讼和赔偿机制来实现对违法者的约束,鼓励广大的投资者参与监督操纵行为。一旦赋予投资者对市场操纵者进行诉讼的权利,普通投资者将有更多的动力配合政府机构去发现市场上的操纵行为,并利用庞大的民间力量去搜集违法者的操纵证据,这样,既能降低监管机构的运作成本,提高监管机构的工作效率,又能使得操纵者面临较为沉重的经济赔偿负担,使其面临更加高昂的违法成本。关于诉讼的具体形式,应当借鉴美国经验,尽快建立证券集团诉讼制度。目前在我国民事诉讼实践中只存在共同诉讼制度,与集团诉讼相比有明显的区别:一是针对原告的适用范围不同。目前的共同诉讼制度要求权利人只有在向司法机关登记后才能作为案件的原告,否则必须单独重新提起诉讼,而集团诉讼制度则不要求权利人向司法机关登记,只要他没有拒绝向操纵者寻求赔偿,则视为原告,而不必单独起诉;二是诉讼代表人产生的方式有所区别。共同诉讼制度中诉讼代表人的选择需要通过其他原告明确授权或者司法机关与多数原告商定的方式产生,而集团诉讼则以其他原告默认这种消极认可的方式来产生诉讼代表人;三是判决的扩张力不同。对于共同诉讼而言,只有明确在司法机关登记成为案件的原告,才能行使判决书中的赔偿权利,而集团诉讼则对未在司法机关进行登记的原告有着间接的扩张力,即使提起诉讼的权利人事先不知道相关权利人已经通过司法途径向操纵者提出了赔偿,之后他依然能够以司法机关的判决作为依据要求操纵者赔偿自己的损失。证券集团诉讼机制的引入,将带来如下两个方面的好处:一方面,该机制的引入,能够有效地节约司法机关的资源,通过一次诉讼的判决,解决所有涉及该案的权利人的请求,避免权利人反复向司法机关提出诉求而增加司法机关的办案负担;另一方面,能够保护小股东的利益,由于股东权益受到侵害向司法机关提出诉讼时需要付出包括人力、物力、财力和时间成本,而小股东所能获得的赔偿金额可能无法对这些成本进行覆盖,因此,由大投资者出面起诉,而小股东坐享判决的间接扩张力所带来的赔偿权利,将有利于保护小投资者的权益。
2.严格落实限仓制度
加强对“隐名账户”的监管为了应对市场操纵者可能采取分仓的方式来突破限仓制度的限制,必须加强对“隐名账户”监管。针对不法分子使用“假身份证、真委托人”的方式欺骗公证机关获得委托公证,最后再以该委托公证与身份证办理开户手续,可以采取的措施是废除现行个人账户可以进行“代理开户”的制度,而规定所有开立的账户必须是“实名、实人”。不能寄希望于“委托公证”与“查验原件”的手续能够杜绝虚假开户的现象,必须要求开户人亲自到场,强化现场开户的“人证核对”,并辅之以录音、录像的方式确保整个开户过程符合法律规定的要求。采取这样的措施以后,即便存在“冒名顶替”,也可以通过开户过程所记录的录音、录像等物证来作为惩罚不法者的证据。就已开立的账户来讲,如何发现和辨别“隐名账户”是监管部门不得不面对的问题,监管部门可以考虑通过“利益诱导”与“利益碰撞”的方式实现对“隐名账户”的发现与辨别。在证券账户获利的情况下,“隐名账户”背后真实的身份信息被借人必然存在分享利益的诉求,监管部门则可以通过这种利益诱导来鼓励账户的名义所有人,来向账户的实际操控人提出分享利益的主张,从而实现名义所有人与实际操控者之间的利益碰撞,通过这种利益诱导与利益碰撞使得它们之间互相斗争从而揪出“隐名账户”。当然,这种“利益诱导”与“利益碰撞”的方式查明“隐名账户”的方式离不开法律制度的支撑。现行民法理论支持“谁投资,谁所有”的惯例,在法院对所有权纠纷进行审判的实践中,往往引用民法体系中的公平原则,依据“谁出资,谁所有”进行定案。而证券法作为资本市场的基本法,为了打击隐名账户的实际操控人,必须规定除存在合法的信托关系之外,自然人证券账户上的证券及资金都应归账户的名义开立人所有,只有这样才能够使得“利益诱导”与“利益碰撞”的机制得以顺利实施,实行对隐名账户的严格监管。
3.加强到期合约的监控
建立跨市场危机处理程序从股指期货的定价理论来看,由于股指期货以股票现货指数作为标的,在期货合约即将到期时,期货合约的价格必然会与现货价格趋于收敛,在到期日的前夕两个市场的关联性会越来越强,一个市场的变化将显著影响另一个市场的变化,因此,在这段时间内将是操纵者最有可能进行操纵的时期,进行跨现货与期货市场的操纵行为的可能性极大。此外,投机者、套利者和套期保值者作为股指期货市场的参与主体,一旦他们通过判断现货价格与期货价格的收敛程度而预期到期货合约的结算价格遭到操纵,那么他们也极有可能加入操纵市场的行列,对于股指期货投机者而言,在头寸了结时存在明显预期的情况下,投机者在其中的狙击将进一步加大市场的波动。对于股指期货套期保值者而言,在对资产进行组合保险时,一旦突发性的波动在市场上出现,套期保值者将会改变其套期保值的策略,或者为了获取更多收益加入操纵者行列,加剧现货指数的波动。金融监管机构一旦发现现货或者衍生品价格出现异常时,应当联合上海证券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与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成立跨市场危机处理小组,及时启动跨市场危机处理程序,在具体操作上可以考虑通过限制现货与相关衍生品的买卖数量、限制会员头寸、临时调整杠杆比例、改变交易时间等方式,来对市场进行疏导,避免操纵的进一步发展。当局势难以控制时,甚至应当考虑暂停现货市场或者衍生品市场的交易,给投资者重新思考的机会。
作者:石晓波周奋单位: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院教授湘财证券投资银行部职员
股票市场论文:融资融券股票市场论文
一、研究假设投资者
对于某一投资资产的收益率或看好或不看好,这种现象被称作为异质信念(HeterogeneousBelief),投资者的这种分歧会自然而然地体现在他们的投资行为上,进而反映到该资产的价格当中。在融资融券业务推出之前,投资者看好一只股票,可以进行买入,但是当投资者对某只股票持悲观情绪时,拥有:该只股票的投资者可以选择卖出,而不持有该只股票的投资者却无法在市场上表达自己的“投资情绪”。在融资融券推出之后,这种情况得到了改变,投资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判断利用融券业务对股票进行卖空。因此,在融资融券推出之后,股票的价格对市场上信息的反映应该会更好、更快。故提出以下假设。假设1:对于加入融资融券标的样本股票而言,与加入之前,其盈余公告后漂移的程度会减少。假设2:对于盈余公告含有“坏消息”的股票而言,融资融券对其盈余公告后漂移的影响程度会大于盈余公告含有“好消息”的股票。提出这一假设的主要原因是,在投资者尚未持有该股票的情况下,对于有利好消息,投资者可以通过使用自有资金直接在市场上进行买入,并不一定需要使用融资业务,但是对于利空消息,投资者只能通过融券业务进行卖空。
二、样本选取与研究设计
(一)样本选取
前文提到考虑到第一批融资融券标的股票交易不活跃的问题,本文选取之后分别在日、日和日所进行的三次比较大规模的标的扩容股票为研究样本。实际上在日也进行过一次大规模的标的扩容,但是由于文章需要用到公司年报数据,而2014年的年报在2015年才会发布,故不将此次纳入研究范围。此外,本文还按照以下标准对融资融券标的中的股票实行了进一步的筛选:(1)剔除财务状况异常的*st或st股票,因其不具备与其他样本相同的特点;(2)剔除在样本区间内已累计停牌超过30个交易日或以上的上市公司股票,因其在事件窗口区间内大部分时间都处于停牌状态,市场反应可能已经不单单只针对盈余公告这个因素;(3)原先加入过标的但是后来被剔除的股票;(4)因文章的相关数据处理需要用到分析师的盈余预测,所以没有此类数据的股票只能予以剔除;(5)为确保预测数据的可信度,且对样本股票进行了盈余预测的机构数平均为10家,剔除对该只股票进行盈余预测的机构数不够10家的股票。最后筛选出符合条件的样本股票数为278只。此外,本文的年报EPS数据来自国泰安数据库,EPS预测数据来自WIND数据库,笔者通过手动收集这些数据并根据研究需要进行相应地处理,处理方式主要是通过MicrosoftOfficeExcel以及相应的计算机程序。
(二)研究设计
首先,按照公式1计算出每只股票的未预期盈余(UnexpectedEarnings)。UE是一个衡量未预期盈余大小绝对值的指标,其中,EPSactual是上市公司股票年报所公布的实际每股收益,EPSpredicted是在WIND数据中获取的分析师在事前对该只股票每股收益所作出的预测。UE=EPSactual-EPSpredicted(公式1)由于UE的绝对值不足以说明其未预期盈余的程度,因此根据公式2对个股的UE进行标准化。其中,SUE是标准化未预期盈余(StandardizedUnexpectedEarnings),分母为每股收益预测值的标准差。计算出样本股票的SUE的目的在于测量股票的未预期盈余程度,正的SUE意味着利好消息,而负的SUE则意味着利空消息。对于两种不同的消息,市场对他们的反应是不同的,所以必须以SUE为标准将样本股票分为SUE+与SUE-两组,以验证融资融券分别对他们的影响。
本文将日、日和日这三次融资融券标的扩容股票看成一个整体对样本股票总体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显示卖空机制的引入确实对我国股票市场的价格发现有着明显的改善作用。在SUE为正和SUE为负的两组股票中都可以看出在加入到融资融券标的之后,与加入之前相比,卖空机制的存在使得股票的盈余公告后漂移从开始向盈余消息相应的方向移动至进入平稳调整期这个过程有了显著的缩短。两组股票具体的不同在于,SUE为正的股票在加入融资融券标的之前,市场对其“好消息”的反应时间大概需要30个交易日,加入到标的之后,这个过程缩短至20个交易日左右。而对于SUE为负的股票,市场对“坏消息”的反应时间从至少需要40个交易日缩短至10个交易日左右。卖空机制对于有“坏消息”的股票的影响更为明显。实证研究的结果证实了本文提出的假设,即融资融券会改善股票市场的价格发现以及其对“坏消息”股票组的影响大于“好消息”股票组。加入之前市场对盈余信息的反应时间需要40个交易日左右,这与国内相关研究的结论基本相符,同时,可以中看出融资融券降低了股票的波动性,但是证实这一结论还需要更进一步的研究。
作者:王玉函单位: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股票市场论文:经济增长股票市场论文
一、变量的因果关系分析
(一)单位根检验
采用ADF法进行单位根检验。检验结果中,AIC是信息秩统计量,用以确定检验模型采用的滞后阶数k,AIC值越小则采用的滞后阶数越理想。通过检验,可知LGDP、LCAP、LVAL、LTURN几个变量水平序列不稳定,而其一阶差分序列在不同显著水平下拒绝含有单位根的假设,因此为典型的I(1)时间序列。
(二)协整检验
Engle和Granger指出,协整关系是指属于同阶非零单整的两个或两个以上时间序列尽管是非平稳序列,但如果它们的某个线形组合可能构成零阶单整序列,则认为两个变量序列之间存在协整关系。从协整的定义中可以看出其经济意义所在,两个变量虽然具有各自的长期波动规律,但是如果它们是协整的,那么它们之间就存在着一个长期稳定的比例关系。传统的计量经济学模型是从已认知的经济理论出发选取变量,回归残差往往是非平稳的,不能排除伪回归的现象,而协整理论提供了一个新的检验模型变量选取是否合适的方法。协整检验的方法较多,本文采用EG检验。
二、我国股票市场不稳定性分解与经济增长在流动性
过剩和经济增长乏力的大背景下,全球经济显现出了从潜在的不确定性向现实的不稳定性逐渐转化的趋势。而金融危机爆发的频率加快和强度增加,更成为全球经济发展中无法回避的不稳定因素。因此,对于金融稳定的研究与探讨得到了包括学术界、业界等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而历次金融危机的爆发都与股票市场密切相关,所以对于股票市场发展的不稳定性研究也备受关注。总体分析,影响股票市场发展的因素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股票市场自身的影响因素,包括市值、成交金额、上市公司盈利和分红等;二是来自于宏观经济变量以及相关的宏观经济政策,包括产出、投资、消费、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等。学术界对于股票市场发展与宏观经济的关联研究主要集中于两个领域:首先,由于股票市场具有经济“晴雨表”之称,所以对于其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一直是人们研究的重点;其次,货币政策逐渐成为熨平经济波动的主要宏观政策,而作为经济“晴雨表”的股票市场与其之间的直接以及间接关联研究也同样得到了学者们的关注。
三、结论与政策建议
(一)经济增长对股票市场发展有显著影响
根据研究结果,经济增长是影响股票市场发展的重要原因。经济增长能提高股票市场的资本化率、提升股票市场收益率,同时能提升股票市场的交易率。这些研究结论也符合相关的经济理论。经济发展有利于企业在股票市场上进行融资,这正是股票市场筹资功能的体现。同时,由于经济发展,增加了居民资本增值的渠道,这为投资者进行资本市场的交易奠定了一定的基础。经济的发展为股票市场的运行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使得股票市场的发展有一个较好的宏观经济基本面,这对投资者来说是一个比较好的预期。
(二)股票市场发展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较弱
。在本文的实证检验中,交易率、筹资率对经济增长有明显的作用。这主要是因为股票市场规模的扩大对经济增长会有明显的作用,加大股票市场的容量,增加了市场流动性;另一方面,股票市场筹资率在一定程度上对经济发展有重要的影响,它关系着个人、企业等市场主体在资本市场的融资规模以及能为经济发展提供的资金。此外,股票市场发展的其他选取指标对经济增长会产生干扰作用,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可以通过适当的方法来发展股票市场,培育股票市场的竞争力,以促进经济的增长(万正晓等,2008)。之所以出现这样的情况,主要是由于我国多数投资主体投资理念缺乏且股票市场不完善。这样,股票市场资源配置功能弱化,不能提供合适的机制引导社会资金的合理流动。同时,股票市场不能降低投资者的流动性风险及为投资者提供风险分散,也不能通过股价表现市场信息和配置资源,更不要谈对企业的监控职能。因此,股票市场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作用较弱。
对股票市场和经济增长之间关系的研究是一个涉及面比较多的复杂问题。本文对股票市场和经济增长之间关系仅作初步探讨。在本文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值得研究的方向是利用最新的数据,结合计量经济学方法,对股票市场和经济增长之间关系进行建模分析,探讨二者之间的数量模型;同时,还可以结合模型探讨影响二者之间关系的主要因素,探讨股票市场的微观作用机制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或者探讨股票市场的伦理性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战颖,2008)等问题。
作者:孙璐单位: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
股票市场论文:我国货币政策下的股票市场论文
1股票市场对货币政策的影响
1.1股票市场对货币政策最终结果的影响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人们更加容易获取金融市场中与股票相关的信息,致使政策制定部门与企业两者间的对股票市场价格的变化都会极为敏感,政策的制定出台还会作用到投资上,进而在信贷企业加入后对企业的资金周转产生影响,最终对整个金融体系产生作用。为维持整个金融体系的稳定,出台政策的部门就要对股票价格及其相关的资产价格进行监控,以此为基础制定与之对应的货币政策来进行对股票市场的调控。在当下的经济体系中,股票市场在我国的金融体制中有着较重的地位。通过经济学家的分析研究,可以知道非预期的货币政策变化时,股票市场的价格随着利率的变化而变化,进而影响股票购买者对股票的购买与抛售。因此,研究货币政策与股票市场价格间的相依性可以提高政策制定者的精准性,最大限度地维持股票市场的稳定发展。
1.2股票市场对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影响随着我国的经济转型越来越深入,市场经济体制更加开放,作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货币发行量更加难以管控。金融体制继续转型,货币政策有待进一步的完善。股票市场价格的变化对货币发行量产生了重大的作用,随着股票市场价格变化,货币的发行量也随之变化。比如,美国在20世纪末,货币的发行量与股票市场的价格变化有着紧密的联系。在经济学者对我国股票市场进行分析研究之后,可以知道股票市场价格变化对货币的发行量产生作用,即使现阶段这一影响还不够强烈。与此同时,股票市场价格变化时货币政策随之快速响应,进而加快了资金在市场中的流通速度。因此,股票市场价格变化对货币的运行情况呈现出负向的作用。随着股票市场价格的变化,银行等金融企业以及货币总供应量也随之变化,增加了货币政策部门的掌控负担。
2货币政策在股票市场的作用分析
2.1投资作用经济学家托宾在实体经济与股票市场价格变化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研究之后得出著名的Q理论,表明了股票市场价格对实体经济的影响机制。其中Q指的就是企业的实际价值与重置成本相比得到的结果。当Q值较大时,则显示出该公司相对其重置成本,实际价值比较高,新投资引进的成本较低。此时公司就可以增加股票的发行量以继续新的投资,进而增加了社会的投资量,宽松的货币政策致使利率不高,导致人们更喜欢投资股票市场。购买股票的人增多,股票的价格也就升高。反过来,当股票的价格升高之后,Q值也就更大,又开始新一轮的投资,最终使得社会的总需求增加。
2.2资产负债表作用在金融的信贷市场中常常会有信息不对称的现象,也就是资产负债表作用,作为一种货币政策在股票市场中充当价格变化的传递途径。当一个企业的净产值较低时,被贷款方遇到的道德风险以及逆向选择的可能性就会很大。较低的净产值意味着贷款的企业还款的能力降低,企业通过高风险投资行为来弥补漏洞的几率就会增加,而这样就使得公司成功再借款的可能性降低,公司的新投资就会减少。此时,若采取宽松的货币政策时,使得股票价格升高,公司净产值增加,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降低逆向选择以及道德风险发生的可能性。
2.3流动性作用家庭单位的耐用生活用品以及住房消费属于流动性作用,此类资产负债表作用仅仅对消费者的消费需求产生作用,而对债权人的借款却不产生作用。由于现代市场中诚信的缺失,致使产品实际质量与标示质量不符,当消费者的收入降低时,耐用生活用品以及住房等不流动性资产会导致降低价格来进行促销的可能性。当消费者拥有金融资产时,由于其较大的流动性,会使得这些资产以等价或者高价来快速的变现。要想有效从容地应对财务危机,可以调整流动性资产的比例,增加一定程度的金融资产,可以降低发生家庭财务危机的可能性。宽松的货币政策可以提升股票的价格,增加消费者的股票资产,在降低家庭财务风险后,提高了购买耐用生活用品以及住房的可能性。
3货币政策与股票市场价格变化的良性互动
近几年以来,世界金融体系取得了较大的发展,其市场规模以及交易额等都有较大的变化。股票作为其中较为重要的一部分,其市场价格的变化对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依据市场的变化情况制定出相应的货币政策。良性的股票市场价格变化有助于国家积极进行新的投资,发展经济。在货币政策的制定出台过程中,由于股票市场价格变化涉及到了利率、货币供给量等关于产出等金融信息,并通过调节资产的价格来对货币的发行量进行控制和调节。由于我国货币政策在股票市场中传递不顺畅,因此要加强对股票市场的行为规范。股票市场的控制调节能力直接地体现出了我国货币政策的传递效率。对上市公司的经营状况进行实时监控,预防股票市场出现异常以及在发生异常之后能够及时地制定出有效的货币政策。与此同时,还要积极促进实体经济与股票市场的联系,积极创新股票市场的管理模式,进一步完善银行等金融机构的监管机制。
股票市场与货币政策有着相互作用的关系,我国的股票市场还处于发展的稚嫩期。在金融体制不够完善的背景下,我国股票市场的监管部门要熟悉掌握货币政策与股票的关系,积极转型,加强对股票市场的管理水平。结合货币政策与股票市场的关系,合理控制货币发行量以及资产价格,积极引导企业和家庭个人进行有效的投资,最大限度地避免在股票市场中的圈钱行为。在加强完善股票市场监管体制的同时还要大力进行诚信的宣传教育。
作者:包扬单位:河北信息产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股票市场论文:异象角度下的中西方股票市场论文
股票波动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金融学者在很久以前就开始探索影响股票市场波动的原因。从早期提出的资产定价模型(CAPM),到后来的fama-french三因素模型,金融学者们在不断探索着个中成因。CAPM提到的影响股票市场波动的因素很多,我们无法明确所有的风险系数。根据fama和french两人的研究,影响股票市场波动的原因可归结到上市公司的市值、账面市值比、市盈率三方面。但是,三因素模型并不代表资本定价模型的完结,近年来,学者们发现,三因素模型中还有很多未被解释的部分,如短期反转、中期动量、波动、偏度、赌博等,这些现象无法用现有的模型来解释,因此,我们将他们称为市场异象。正是由于市场异象的存在,使得学者们不断完善原有模型,这也为股票市场理论的进步提供了新的发展方向。本文中,笔者尝试对近年来较热门的动量效应和低波动率效应作出相关分析。
一、动量效应
动量效应(Momentumeffect)也叫惯性效应,股票市场有延续其原来变动方式继续运动的特征,即在一定时间内原本上涨的股票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内还会上涨,而原本下跌的股票在一段时间之内也会维持其原有的变动方式继续下跌。而基于动量效应的影响,投资者可以做出购买过去收益率高的股票并卖出过去收益率低的股票的组合投资,从而进行套利。
(一)动量效应产生的原因动量效应主要表现在信息不对称上,跟风行为对股票市场会产生持续影响,这种行为在金融学中广泛存在。比如MarkkuKaustia和SamuliKnupfer提到的同行行为和市场进入率。他们将动量效应用行为金融的方式进行解释,动量效应不仅影响市场收益率,还影响股票市场进入率。但这只能部分解释动量效应的存在,当股票持有者的股票价格下跌时,他们一般不会愿意对外宣扬自己投资失败,因此,同行不会跟风卖出,这能证明股票市场不会再涨,但不能证明会持续走跌的负方向的动量效应。
(二)中国股票市场对动量效应的反应中国股票市场和西方股票市场有所不同,套用西方的方法对我国股票市场进行研究并不合适。在中国股票市场里存在较明显的“追涨杀跌”和“寻庄跟庄”等技术分析的趋势特征,市场波动也表现出明显的“齐涨齐跌”“板块轮动”和“强者恒强、弱者恒弱”等动量特征。但中国股票市场和西方股票市场存在周期不同的差异。
(三)动量效应发展现状自1993年Jegadeesh和Titman发表相关文章开始,动量效益被人们所关注,成为对传统资产定价模型的一大挑战。在动量效应刚被引入中国时,学者们主要对股票市场是否存在动量效应进行了研究,但研究普遍照搬Jegadeesh和Titman的方法,存在较大缺陷。正如之前我们所提到的,中国股票市场结构和西方股票市场结构存在较大差异。因此,在中国研究动量效应时,需要一个新的模型。Chen-Zhang三因素模型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新的研究手段。已经有学者证明Chen-Zhang三因素模型能够解释中国股票市场的动量效应、盈利效应、价值比率效应和净股本发行效应。当然,模型并不完善,它只对异常变量进行了单独分析,没有考虑变量之间的联系,这是有待提高的。
二、波动率效应
我们原本认为高风险往往伴随着高收益,而低风险的收益率则会相对较低。但现在的市场上出现了一种异常现象,即较低的风险资产,却带来了更多的超额收益,这用传统的风险定价模型是无法解释的,这种效应被称作低波动率效应。
(一)波动率效应产生的原因在考虑波动率效应出现的原因时,我们就必须了解为什么个体波动和偏度较大的股票会获得较高的当期收益?因为异质信念的存在,不同投资者对于风险的态度有所不同,投资者在存在卖空约束的条件下,会把股票卖给更喜好风险的投资者。虽然面对风险不同类型的投资者会有不同的决策,但不论是风险厌恶者还是风险喜好者,其期望收益是不变的。虽然其投机总体或平均收益为负,但是当股票市场存在大量的投机者愿意持有风险较大、偏度较大的彩票型股票,希望以小的损失为代价而获得巨大财富时,投资者偏好个体波动和偏度大的彩票型股票,并给予这些股票过高的价格,从而导致这些股票随后取得较低的收益。
(二)中国股票市场对波动率效应的反应因为中国股票市场的结构与国外不同,因此用国外的反转效应解释中国股票市场的特质波动率是不严谨的。中国学者发现,相对于反转效应,换手率更能解释源于中国市场结构的中国特质波动率。这是因为,如果投资者之间对于风险的态度存在较大分歧,股票市场则会有较多由风险厌恶者出售给风险喜好者的交易量出现,这就造成了高换手率现象。此外,高换手率会加剧较股价波动,从而导致较高的特质波动率,由此,我们通过换手率的因素将中国股票市场的特质波动率和收益率联系到一起,并加以解释。
(三)波动率效应发展现状在我国现有研究中,中国股票特质波动率与横截面收益率之间确实存在负相关关系。存在以下研究不足:
(1)仅考虑特质波动率与收益的关系,是对收益异象的讨论,没有考虑股票的总体风险,即没有分析波动率异象。
(2)没有考虑是否存在最小方差组合会带来超额收益;
(3)没有考虑西方的低波动率策略方法在中国的适用情况,未能寻找一个新的模型对中国市场加以解释。
由此可见,中国对于波动率效用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
三、中西方股票市场特质异同分析
动量效应和波动率效应有一个共同特点,市场异象在中国股票市场中总是呈现出不同的变化。除了动量效应和波动率效应这种普遍存在的市场异象外,中国股票市场还有许多只有自身存在的特殊市场异象。比如,在中国的股票市场中存在着“高价股不高,低价股不低”的市场异象,这也是由中国股票市场的特点决定的。深入研究,我们可以发现中西方股票市场存在以下差异。首先,西方市场存在较为完善的监管机制,中国股票上市虽然存在较多限制,但监管存在较大漏洞,借壳上市现象普遍,大股东通过资产重组进行置换,使股票实际价值低于其表现。其次,西方市场对于增发和转发股票有较为严格的限制,公司盈利情况与发行股票的时间间隔有密切关系。当一个公司有较好的盈利能力,需要扩充或者兼并其他公司时,才可以使用增发和转发这种融资手段,这种情况是被股票市场所允许的。而中国的上市公司更偏好于高送股和高转股,这使得股本的实际价值偏低。由此可见,我们在研究股票市场异象时,不仅要完善现有金融学理论,更重要的是改善金融市场环境。投资者日渐理性,股票市场日趋市场化、规范化,才能使中国股票市场朝着理性化投资的方向发展。
作者:吴风博单位:东北财经大学
股票市场论文:制度变迁定位股票市场论文
论文摘要:本文根据年我国股市融资和产业结构有关经济数据,利用协整理论,从股市融资规模效应视角,对股市融资与产业结构升级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发现股市融资不但没能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反而阻碍了产业结构优化,而出现这种理论和实践差异的核心原因在于渐进式改革下国家主导型制度变迁对股票市场的定位和制度设计。
论文关键词:资本市场股市融资产业结构升级
从1993年开始,上市资源的分配一直采取中央政府按行政条块切块下达上市指标和额度,并对申请公开发行股票企业的产业政策进行了规定,如中国证监会《关于1993年申请公开发行股票企业产业政策问题的通知》明确规定,鼓励能源、交通、通讯等基础产业企业,暂不受理金融企业,控制房地产企业,商业企业则各省不能超过一家;1994年l0月发布了《上市公司办理配股申请和信息披露的暂行规定》,文件除对配股时限、数量等加以限定外,还强调配股募集资金的用途必须符合国家的产业政策;国家计委2002年1月发布《“十五”期间加快发展服务业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提出鼓励符合条件的服务业企业进人资本市场融资;国家经贸委、财政部、科技部和国家税务局2002年7月联合发布《国家产业技术政策》,支持高新技术企业在证券市场融资;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土资源部、商务部、环保总局和银监会2003年12月发布关于制止钢铁、水泥、电解铝行业盲目投资的若干意见,《意见》特别指出证监会不能核准含有此类项目公司的首次公开发行和再融资的申请;2004年1月国务院签发《国务院关于推进资本市场改革开放和稳定发展的若干意见》,认为资本市场发展有利于国民经济的经济结构调整和战略性重组。中国股市中这种特有的上市机制以及各项产业政策的制定和实施,使股市的资本配置朝着既定的地区和产业倾斜。
另外,西方主要工业化国家的经济发展史也表明,股票市场的发展过程往往就是其产业结构高度化的演进过程。比如在1870年至1920年间,西方主要工业化国家(如美国、英国、德国、法国)的股票市场处于发展初期阶段,其金融资产证券率仅为12%,国民生产总值证券率仅为8%,与此相适应,其产业结构则表现为农业国向工业国过渡时期的特征——第一产业的就业比重高达50%以上,第二产业产值比重仅占25%以上,第三产业极不发达;到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上述国家的股票市场已经高度发达,这些国家的金融资产证券率已经高达50%以上,国民生产总值证券率也达到了较高水平,比如美国的国民生产总值证券率高达l13%,与此同时,这些国家的产业结构也达到了后工业化的水平——无论从就业比重还是从产值比重来看,第一产业迅速下降,第二产业略有上升,第三产业后来居上跃居首位。
综上所述,无论是我国特有的上市机制,还是西方国家的发展经验都表明,股市融资具有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的作用,但是通过对我国股市目前的发展状况和前人的研究成果进行分析,我们不得不提出一个疑问:我国股市融资对产业结构升级的这促进作用是否实际存在?为了解答这个问题,本文根据我国股市融资和产业结构有关经济数据,利用资金流量法和协整理论,对股市融资与产业结构升级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最后对理论上应该而实际上没有起到促进作用的原因进行了深入探讨。
二、文献综述
关于股票市场发展与产业增长关系的研究,最早可以追溯到以Levine和Allen等人为代表的新金融发展理论,但是它只是将资本市场纳入研究体系,对于经济增长的研究则始终停留在宏观数据层面,尚没有导人产业和企业层面。Rajan和Zingales(1998)在Levine等人的研究基础上,将金融发展理论的研究范围深入到金融与行业增长率的层面,并通过41个国家、36个行业数据,从一个国家内不同行业对外源融资的依赖程度考察了金融与行业成长率的关系,研究发现金融市场的发挥降低了外源融资的成本,从而把企业从内源融资的束缚中解放出来。ThorstenBeck和Levine(2002)在Rajah和Zingales的方法基础上,首先运用跨行业、跨国家的面板数据检验金融结构与产业增长的相关性,针对银行主导和资本市场主导两种金融体系,检验严重依赖外部融资的产业在哪种体系中增长更快,主要评价金融机构是否促进资本流向了外部融资依赖性强的产业。Fisman和Love(2003)引人了行业增长机会概念,并认为导致金融发展效应差异的因素与其说是行业外部融资依赖度,不如说是行业增长机会。他们的实证过程表明,在单独引入金融发展与增长机会的乘积项或单独引入金融发展与外部融资依赖度的乘积项时,其系数都是显著的。JefreyWurgler(2000)提出了一个新方法:以资本形成对于盈利能力的敏感性(即弹性)来衡量资本配置效率,并运用包括28个制造业部门、跨时33年的面板数据,对65个国家进行了实证分析和比较研究。
与国外利用多个国家宏观数据研究不同,国内研究主要集中在理论研究和以国内中观数据为主的实证研究,研究结论充满争议。归纳起来,关于股票市场与产业升级的关系有两种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股市融资有利于产业结构的升级,如朱建民和冯登艳(2000)、王军和王忠(2002)、王兰军(2003)、杨德勇和董左卉子(2007);另一种观点则认为,股市融资与产业结构升级弱相关或不相关。殷醒民(1997)通过对1996年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股票的制造业结构分析发现上市公司通过资本市场发行股票来募集资金的实际效果是加剧了制造业资金的分散化,并且认为股票市场与国家的产业政策基本上没有联系,蔡红艳和阎庆民(2004)度量了行业成长性,研究发现我国产业结构调整中各行业成长性的此消彼长并未在资本市场中得到体现。
上述研究多以理论研究为主,实证方面的研究主要采取了两种方法。一种是以徐炳胜(2006)为代表的多元统计方法,他主要通过我国资本市场于产业结构有关的经济数据对股市融资与产业结构升级的关系进行了回归分析。另一种方法是基于JeffreyWurgler(2000)的资本配置效率模型,这个模型的出发点是以市场作为配置主体,而且该模型因为缺乏理论依据、关键变量的内涵无法做严格界定,而遭到研究者们的质疑。基于此,本文将根据年我国股市融资和产业结构有关经济数据,利用资金流量法和协整理论,从股市融资规模效应视角,对股市融资与产业结构升级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
三、股市融资对我国产业结构升级的实证分析
(一)评价指标体系选取与数据说明
股市融资指标:为了克服异方差和误差项序列相关,本文采用股票市场各年度筹资额分别与当年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进行衡量。即:股票融资率SR=股票融资额/GDP。产业结构升级指标:衡量一国产业结构升级的程度,可以通过计算和比较不同年代第二产业增加值/GDP、第三产业增加值/GDP、(第二产业增加值+第三产业增加值)/GDP等指标来衡量。本文选取当年第二、三产业增加值的和与当年国民生产总值之比进行衡量。即:产业结构优化率IR=(第二产业增加值+第三产业增加值)/GDP。
产业绩效指标:产业结构理论中的“黑箱理论”即“投入——产业结构——产出”,产业结构在这里实质是承担一种产业转换器作用,而关于产业结构升级问题研究的核心,同样是如何促进高效率(绩效好)行业比重的提高和低效率(绩效差)行业比重的下降,从而通过产业结构调整实现产业整体绩效的提高。而产业绩效定义是基于企业集合体的角度,因此,本文选择产业利润率来评价,但是由于上市公司多数为各地区的骨干企业或者高新技术企业,因此在税收政策方面往往较非上市公司具有明显的优惠优势,所以以税前净资产利润率IP来评价,即:产业绩效指标IP=(税前利润总额/净资产X100)。考虑到数据的完整性,样本期间选取年。数据来源于国家统计局历年统计年鉴和CCER数据分析系统。
(二)序列平稳性检验
在实际经济活动中,多数时间序列都是非平稳的,这些序列的矩随时间而变化,然而某些非平稳的经济时间序列的某种线性组合却可能不随时间变化,表现出平稳性。20世纪80年代初Engle与Granger提出的协整理论就是解决非平稳时间序列之间协整关系的有效方法。但是协整理论并不是对所有非平稳数据都能处理,它所解决的是某些单整序列的关系问题。根据E—G两步发,为防止伪回归产生,在进行协整分析前,必须检验序列平稳性,即序列单整性检验。单整性是指,如果一个序列经过n阶差分后才能平稳,则称此序列为n阶单整,记为I(n)。同阶单整序列的某种线性组合如果是平稳的,称之为协整。常用的检验方法是ADF法和PP法,本文使用ADF法,采用Eviews5.0计量软件进行实证分析。
首先,作变量SR、GR、IP时序图(见图1),初步判断序列平稳性,识别变量截距、趋势特征。从图1可以看出,各变量可能不平衡,且都有截距项。
然后,采用ADF方法对各变量进行单整检验,得到的结果见表3。从表3可以看出,GR、SR、IP的检验统计值大于临界值,说明它们是非平稳序列。而它们的差分序列AGR和ASR以95%的置信度通过检验,AIP以90%的置信度通过检验,说明AGR、ASR、AIP为平稳序列。显然,可以判定GR、SR、IP各变量都是一阶单整的,即I(1)序列。
(三)资本市场融资规模与产业结构优化关系的协整检验根据上述单整检验结果,SR、GR和IP这些时间序列虽然自身非平稳,但其某种线形组合却可能平稳。如果存在平稳的线形组合,这个线形组合则反映了变量之间长期稳定的比例关系,即协整关系。以产业结构优化率GR、产业绩效指标IP为被解释变量,资本市场融资率sR为解释变量,建立计量模型:,其中1、为随机扰动项,表示GR、IP中sR无法解释的其他因素,对GR和sR、IP和sR分别进行回归,得到模型(1)和模型(2):
从回归结果看,模型1的截距项和系数显著,R=0.560618,调整的R=0.516680,F值=12.75923,P值=0.005079;模型2的截距项显著,而系数不显著,其R=0.246154,调整的R=0.151923,F值=2.612246,P值=0.144704。为了检验模型1中GR和sR是否协整,必须进一步对模型的残差平稳性进行检验。提取模型1残差,记为e,对其进行单位根检验,结果见表3。残差e以95%的置信度通过检验,是平稳的。说明GR和SR是协整的,股票市场融资率和产业结构优化率具有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股票市场融资率每增长1个百分点,产业结构优化率降低5.523358个百分点,可见我国股票市场融资对产业结构升级不但没有起到推动作用,反而阻碍了产业结构的优化。
为了进一步确定股票市场融资率和产业结构升级的长期均衡和短期影响的关系,建立误差修正模型(ECM),误差修正模型基本形式是由Davison、Hendry、Srba和Yeo于1978年提出的,该模型能解释因变量的短期波动是如何被决定的,一方面,它受到自变量短期波动的影响,另一方面取决于误差修正项(ecm),即回归模型1的残差序列e。将ecm滞后一阶,建立误差修正模型如下:
上述修正误差模型中ecm(一1)系数为负,说明在短期内或因为政策因素影响,或其他随机干扰影响,导致股票市场融资率与产业结构优化可能偏离均衡值,但这种偏离是暂时的,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偏离将因误差的修正回到均衡状态。
上述关于股票市场与产业结构升级关系的理论分析表明股市融资对于产业结构升级存在积极的影响,但实证分析却.发现股市融资不仅没有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反而阻碍了产业结构的优化。出现这种差异的核心原因在于渐进式改革下国家主导型制度变迁对股票市场的定位和制度设计。中国渐进式改革的成功取决于国家强大的控制力,而国家强大的控制力需要充足的资金支持。软预算约束的国有企业使银行体系陷入了不良资产的泥潭,银行体系为国家提供金融剩余的能力被逐渐消减,国家不得不需求新的控制金融剩余的方式。中国股票市场的产生和发展,便是国家主导渐进式制度变迁的结果。中国股票市场的制度设计抑制了股票市场促进风险改善、信息收集和企业监控功能的实现,而国家、地方、特权阶层、上市公司、机构投资者及散户等分利集团对自身利益的追求又产生了股票市场上种种的非市场化或违规行为。股票市场不能也不可能在这种特定的环境下对产业结构升级产生促进作用。因此,股票市场的完善和发展,不只是简单地在市场内部解决问题,更多的应是以系统的眼光,兼顾市场内外各方利益。
另外,我国作为转型国家在发展股票市场过程中所遇到的种种问题,实质上是整个社会大环境的问题。股票市场发展的方向、大小和深度取决于一国经济、信用、法治完善与适应的程度。研究股票市场的作用不能只是以某种预设条件的内生数理模型为基础,也不能简单运用产权理论或金融约束理论,更不能照搬在国外某一特定环境的所谓成功经验或模式,而应把金融作为社会发展、经济增长的基本要素来设立一个合理的体制改革方案。股票市场是金融系统的高级形式,它的功能发挥需要一个国家具有较高的经济发展水平和较好的信用和法制基础。
股票市场论文:货币因素影响股票市场论文
编者按:本文主要从引言;直接传导效应;间接效应;总结进行论述。其中,主要包括:引言从货币因素对股票市场有较大的影响得到普遍的认同,但货币政策如何影响股票市场没有定论进行论述。直接传导效应从货币供应变化直接导致股票价格变化,早有研究、货币供应对股票价格的直接影响主要反映在对股票的需求上进行论述。间接效应从利率机制、货币供应通过影响利率水平,进而影响股票价格,整体分为两个阶段、通货膨胀机制、货币供应是通货膨胀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没有争议、通货膨胀会影响企业的成本和收益,影响企业的基本面状况、价值传导机制、增加货币供应量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是满足生产力发展的需要进行论述。本文对货币供应量对股票市场影响具体途径有着参考指导的意义。
货币因素对股票市场有较大的影响得到普遍的认同,但货币政策如何影响股票市场没有定论。大部分研究都侧重于分析资本市场怎样将货币政策的信息传导到实物经济,忽略货币政策如何传导到资本市场。如一些学者分析货币资本市场传导效应对托宾q效应、企业的资产负债表效应、家庭的财富效应、家庭的流动性效应的分析,都有M增加而P增加的机制,都将此过程视为理所当然,没有作具体分析。
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货币供应量对股票市场影响的具体途径进行分析,主要分为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
二、直接传导效应
货币供应变化直接导致股票价格变化,早有研究。实证方面,Sprinkel通过比较股票价格和货币供应增长率的图形,提出股票价格是过去货币供应变化量的直接函数。Homa和Jaffee则通过建立货币供应量与股票价格的回归方程,来说明货币供给对股票价格具有直接影响。
货币供应对股票价格的直接影响主要反映在对股票的需求上:第一条途径,货币供应增加,居民手中的现金增加,流动性过剩,资本市场成为现金流向地,股票需求增加。股股热钱流入,一步步推高股价。特别是股票等有价证券日益成为财富贮藏的重要手段时,效果更为明显。具体的传导机制为M居民手中现金超过意愿持有金额股票等有价证券需求增加p。第二条途径考虑到人们预期的作用。经济理论的普及,人们对于货币供应量变化与未来通货膨胀的关系有一定了解,货币供应增加,人们预期通货膨胀将起,为财富保值增值,股市最少可以抵御通胀[1],股票需求增加。M预期通货膨胀为财富保值增值股票需求增加p。
三、间接效应
(一)利率机制
利率机制下,货币供应通过影响利率水平,进而影响股票价格,整体分为两个阶段。首先是货币供应对利率的影响。利率决定理论包括古典供求关系决定理论、可贷资金理论与流动性偏好理论。古典理论将利率变化取决于投资流量和储蓄流量的均衡。可贷资金理论从流量角度融合货币因素和实际因素。可贷资金需求分为购买实物资产的投资者的实际资金需求,它随着利率的上升而下降以及家庭和企业对货币需求量的增加,即为了增加其实际货币持有量而借款或少存款。供给也来自于两方面:家庭、企业当期愿意储蓄的部分(实质部分)和政府、银行体系决定的当期实际货币供给量的增加部分(货币因素)。这两方面因素变化,都将导致利率变化。凯恩斯流动性偏好理论将需求交易、谨慎性、投机性需求且为内生变量,货币供给为外生变量,货币供求因素共同影响利率。货币供给增加对利率产生的效应有四种:流动性效应、收入效应、价格水平效应和通货膨胀预期效应。流动性效应指出货币供给增加将使利率下降,而其他三种效应都使利率上升。流动性效作用比较直接,短期表现明显,后三者在更长的期限内慢慢显现。利率变动对股票价格的影响表现之一为财富积累效应。利率下降,储蓄生息较少,且未必能抵御通货膨胀的侵蚀,机会成本较大。出于资产保值增值需要,人们更乐于将资金投入相对收益较高的股市,股票需求增加,股价上升。其二是利率变化的政策信号效应。根据有效市场理论,市场反应各种信息。利率作为影响宏观经济的重要变量,市场会消化这一信息做出调整。同时,投资者会调整对经济的未来预期,从而调整自己的资产组合,引起股价波动。综上所述,利率机制对股票价格的影响受很多因素的影响,最终效果难以定量。当货币需求相对稳定时,Mr(短期)安全资产收益率资金流入股市P。第一个环节,利率长期趋于上升,且货币需求不断变化,利率传导机制最终结果难以定论,甚至可能得出相反结论。以上流程图建立在比较理想的前提假设下的传导机制。
(二)通货膨胀机制
通货膨胀理论有很多,对于引起推动通货膨胀的因素看法不一,但货币供应是通货膨胀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没有争议。通货膨胀是纸币时代的产物,特别是信用货币创造体制下,表现更为明显。
通货膨胀从几个方面对股票价格产生影响。首先,货币大量发行,多于经济生产需要,会导致货币贬值,物价上涨,股票作为金融资产的一种,其名义价格会趋升。MпP。
其次,通货膨胀会影响企业的成本和收益,影响企业的基本面状况。基本面是影响股价的重要因素,因而导致股票价格变动。Mп企业收入、企业成本企业利润?P?.具体企业利润变化考察因各企业情况不同而不同。从整体上说,Mп企业利润名义量P。
再次,通货膨胀下,现金持有成本高,存款利息不一定能覆盖通货膨胀影响,如彼得林奇等所说,股票投资才是最佳的选择。替代效用:Mп实际利率(甚至&0)股票替代存款股票需求P。
第四,预期作用。当货币供应量增加导致通货膨胀,人们预期通货膨胀水平会继续升高,投资者持有股份可得的未来股利的购买力下降,股票实际价值降低,相当于被征“通货膨胀税”。要求更高的收益。根据股利折现模型模型,在股利不变的情况下,期望收益提高,会导致股价下降。发放股利的能力取决于公司的盈利水平,通货膨胀又会对公司的盈利水平产生影响,也会对股价产生冲击。
(三)价值传导机制
根据货币银行学理论,增加货币供应量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是满足生产力发展的需要。货币真正所代表的是对实体财富的支配权,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生产技术不断创新,新产品新工艺的层出不穷。这些新创造的物品都需要额外增加的货币维持其交易流通,从而促进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否则会导致越来越严重的通货紧缩。金本位时代,制约经济发展的最关键的原因,货币供应不足。从这一层面上说,货币供应量增加,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从筹资者的角度,有利于企业发展,增加利润,提高企业的投资价值,推动股价上涨;从投资者一方,经济发展水平提高,人民拥有的财富增加,投资组合中的股票需求量增加,也会使股价发生波动。另外,从股票估值模型中,几个决定性因素如股利水平、股利增长率、无风险利率、风险溢价都与货币供应量相关。货币供应的变化会导致股价变动。以GDP反映国民经济发展状况,代表整个企业主体的价值增值,从这个社会来看,MGDPP。这两个环节由多个主体的共同作用,省略中间环节。
货币供应量从四个途径影响股票价格,直接效应比较直观易懂,由于中国仍将货币供应量最为货币政策调控工具,其影响力仍然较大。其他效应牵涉主体较多,互相作用,可能会抵消部分货币的传导效应。无法度量各自的变化程度,因此只能简化一些条件,找出一般的规律。
货币供应会影响股票价格,但对股票价格的影响程度除前文分析因素外,还受到客观环境等方面的限制。如资本市场发展程度。只有当资本市场发展较成熟,股权在资产组合中占有较大的比重,因而投资者对货币因素敏感性增加,对股价影响更大。金融市场的一体化程度,当债务市场与股票市场、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在某种程度上一体化时,资金能在不同的市场间迅速流动,货币的传导就更为迅速。
股票市场论文:利率调整对股票市场影响分析
摘 要:自2004年以来,我国股市经历了一次牛熊市的大更替。我国政府共进行14次利率调整,如此频繁的政策变化到底对股市有着怎样的影响。传统理论认为,利率调整与股价呈反方向变化。但研究发现,利率调整的短期影响并不明显,无法改变牛熊市的运行趋势。
关键词:利率;市场指数;牛熊市
作为国家政策的重要内容,利率政策对一个国家的经济生活有着非常重要的调控作用。而股市是国家经济的晴雨表。所以利率政策对股市的影响一直都是业界关注的热点。
2004年以来中国政府共有9次升息,5次降息,一年期存款利率从1.98%上调至4.14%,之后下调至2.25%。中国股市也经历了一次过山车,上证指数从998.23点,扶摇直上,冲破了6000点玄关,但好景不长,随着金融危机席卷全球,中国股市一落千丈,直至最低的1664.93点。那么,利率政策是否真如传统理论所说,即利率调整与股价呈反方向变化?本文主要从2004年以来历次利率调整出发,分析在牛熊市中利率调整对股市的影响。
2 利率影响股市的主要机制
根据经济学的理论,股票价值等于其预期收益的现值,即预期收益除以贴现率。而利率的变化导致贴现率同方向变化。因此,在预期收益不变的情况下,股票价值与利率成反比:下调利率使贴现率下降,证券价值升高;反之亦然。
从企业层面来看,利率调整会影响上市公司的资金使用成本,进而影响其预期收益。下调利率,企业借贷成本减少,预期收益增加,股价相应攀升;利率提高,企业借贷成本增加,股价下跌。
从投资市场层面来看,资金为追求收益最大化,总是流向收益较高的市场。下调利率,货币收益降低,股市收益率相对升高,一部分资金从银行流向股市,股市资金增加,股价攀升;反之,上调利率,股价下跌。
3 我国利率的现状
利率是政府进行宏观调控的重要工具。2004年以来,我国一年期存贷款利率政策变化见表1:
资料来源:中国证券网。
4 利率调整对股市影响的分析
由相关研究可知,上证指数与深圳成分指数的相关性很大,上证指数更具代表性;另一方面,在众多前人的研究中,对存款利率的研究较多,很少有学者专家研究贷款利率对股市的影响。因此本文选取上证指数作为研究对象,简单分析我国一年期存款利率对上证指数的影响。 表2数据从CCER数据库获取,主要记录上证指数在研究区间内每一天的浮动;研究区间9天,利率调整一般发生在收盘以后,故将利率调整当日或利率调整前一日(等四次利率调整发生在周末)记为D,利率调整后的第一个交易日记为D1,第二个交易日记为D2,以此类推;利率调整前一个交易日记为D-1,以此类推。
4.1 8次利率上调的市场分析(见表2)
D日,上证指数前4次下跌,后4次上涨。
D-1日,上证指数3次下跌,5次上涨;D-2日1次下跌,7次上涨;D-3日4次下跌,4次上涨;D-4日5次下跌,3次上涨。
D1日,上证指数第1次下跌,后7次都上涨;D2日3次下跌,5次上涨;D3日2次下跌,6次上涨;D4日2次下跌,6次上涨。
利率上调前后9个交易日,上证指数只有第1次下跌,其余7次都有或多或少的上涨。
(1)利率上调前(D-4至D),上证指数波动并无规律性,说明利率上调之前,市场没有提前做出反应。
(2)利率上调后的4个交易日,上证指数的波动显示出一定的规律性,即利率上调后股票价格指数随之上涨。这与利率作用机制背道而驰,但这并非完全不正常,因为影响股票市场的因素很多,利率因素并不能完全决定股价的波动。自2004年10月起,中国股市逐渐稳定,并走向新一轮大牛市。政府做出的利率上调等政策,很大程度上只是为了缓解股市过热的现象,而投资者看到的只是蒸蒸日上的股市和大量的投资机会,因此当利率上调时,反而说明中国股市仍有上行的空间,以至于中国股市的进一步拉升。
(3)日是前期数次降息之后的第一次升息,在D-4、D-1、D、D1、D2、D4日,都出现了下跌,这比较符合利率的作用机制,利率上调将导致股价下跌。
(4)利率上调后4个交易日的累计指数浮动可观。可见,在牛市里,利率上调后的短时间内仍有不错的投资收益。
4.2 4次利率下调的市场分析(见表2)
D日,上证指数2次下跌,2次上涨。
D-1日,上证指数3次下跌,1次都上涨;D-2日2次下跌,2次上涨;D-3日3次下跌,1次上涨;D-4日3次下跌,1次上涨。
D1,上证指数3次下跌,1次上涨;D2日3次下跌,1次上涨;D3日3次下跌,1次上涨;D4日3次下跌,1次上涨。
利率下调前后9个交易日,上证指数3次下跌,只有第3次上涨。
分析:(1)利率下调前(D-4至D),上证指数波动规律不明显,说明利率下调之前,市场提前做出反应的动作不大。
(2)利率下调后第1个交易日至第4个交易日,上证指数的波动显示出一定的规律性,即利率下调后股票价格指数随之下跌。这也与利率作用机制背道而驰,主要因为从2008年下半年开始,金融危机席卷全球,股市大量资金出逃,中国股市一落千丈,从6000多点,连续下滑直至2000点以下,大熊市到来了。此时的利率政策,是为了刺激内需,稳定中国经济,将金融危机带来的损失降至最低点,而投资者的信心出现了问题,看到的只有下跌的预期,不管利率是否下调,中国股市还要下行,投资者继续抛售,中国股市难止下跌之势。
(3)日,也就是2008年的第三次降息,一年期存款利率一次性下调108个基点,从6.66%降至5.58%,中国政府为了缓解经济形势,重磅出击,效果明显,下调当日略有上涨,之后的D1日上证指数上涨1.05%,其余三次都出现了大跌。由此可见,在熊市里,只有较大幅度的降息,才能提振市场的信心,缓解股市的颓势。
通过前面的分析可知,利率的作用机制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在不同的经济环境下,利率调整所带来的效果是不同的。在一般环境中,利率调整与股市是反方向变化的,即利率上调,股市走低;利率下调,股市走高。但在牛市里,利率的上调并不能改变股市上行的趋势;在熊市中,利率的下调也无法缓解股市的颓势。
在投资分析中,我们须仔细分析错综复杂的经济形势,因势利导,努力实现理论和实践的统一。
股票市场论文:试析我国股票市场大幅波动的成因及对策
一、我国股票市场大幅波动的现状
首先,从纵向角度看。1992年1月到5月,上证指数(本文中简称股指)从617点上涨到1429点,涨幅为131%。1992年5月至1992年11月,股指暴跌79. 2%。1992年12月至1993年2月,股指暴涨303%,并在2月16日创下历史新高。1993年2月至1994年7月,股指暴跌79. 1%直至325点,但在8)9月,股指用了33个交易日,从325点涨至1052点。1994年9月至1996年1月,股指下跌51. 3%。1996年12月至1997年2月股指下跌32. 1%。1997年2月至1997年5月股指涨幅达到76. 6%。进入21世纪后,我国股票市场依然保持着暴涨暴跌的特点,从2001年至2005年6月,股指从2245点一泻千里,最低曾跌至998. 23点。但接下来的一轮行情使股指从日的998点,一路狂奔直至日的6124. 04点,最大涨幅为513. 6%。随后股指又像坐过山车一样,在日跌至1664. 93点。日,股指又冲至3478. 01点。日,股指又创下了2319. 74的低点。
其次,从横向角度看。通过对比1991年至2012年中外股票市场主要指数的涨跌幅情况,很容易得出我国股票市场的波动幅度远远大于其他较成熟股票市场的波动幅度这一结论。
通过上述纵向观察和横向对比可以发现,中国股票市场无论在波动的幅度上,还是在波动的次数上均远远高于西方经济成熟市场乃至一些发展中国家的股票市场。我国股票市场波动幅度过大的问题,应引起我国市场参与各方以及管理层的高度重视。
二、我国股票市场大幅波动的成因
(一)我国股票市场投资主体投资理念缺失
我国股票市场的个人投资者和机构投资者的投资素质还不高,投资理念缺失,买卖过于频繁,这是导致我国股票市场大幅波动的一个重要成因。我国78. 6%的个人投资者入市的主要目的是想通过股票的买卖价差而获利,只有11. 7%的个人投资者是为了获得分红收益。在个人投资者中,大多数的投资者持股在3个月以下。
(二)我国股票市场相关制度不够完善
目前我国股票市场的相关制度还不够健全。在上市审批方面,由于制度不完善放任了一些不合格的公司随意上市。放任不合格公司上市造成市场对投资客体的价值无法准确判断,导致我国股票价格的大幅波动。在交易方面,我国的股票市场还没有实行做市商制度。由于缺少做市商的参与,就很容易形成暴涨暴跌的局面。在监管方面,制度的不健全致使我国股票市场上存在着大量内幕交易、市场操纵、虚假陈述等违规行为。这些现象必然成为我国股市不稳定的因素,因而造成股市的大幅波动。
(三)我国股票市场的政策干预过多且政[:请记住我站域名/]出多门
首先,过多的政策干预忽视了市场的作用,违背了股票市场作为市场经济的产物所蕴含的经济规律,破坏了市场的运行机制,扭曲了价格和价值相符才能有效稳定市场这一前提,因而导致股票市场的大幅波动。
其次,政出多门的调节政策使得政策的一致性不高,甚至意见相左,导致市场不知道应该听取谁的意见,因而股市大幅波动在所难免。
(四)我国的股指期货推出较晚且作用有限
我国于日推出了沪深300股指期货,这对于稳定我国股票市场具有里程碑的意义。然而在其推出之前,中国的股票市场是单边市,国内股票市场严重缺乏避险机制,市场波动幅度很大。
三、根据我国股票市场大幅波动的成因提出相应对策
(一)投资者要树立正确的投资理念,规范自己的投资行为
对投资者加强教育,规范投资者的投资行为,使他们树立正确的投资理念是防止我国股票市场大幅波动的重要手段。第一,政府部门应加大对投资者教育的力度,如定期举办投资者教育讲座等。第二,充分发挥广大中介机构的投资者教育主体作用,在投资者入市时就帮助其提高投资素质,并在日后的交易过程中把合理的投资理念向投资者做更深、更实、更细的介绍。第三,规范机构投资者的交易行为,防止机构投资者加剧市场的波动,使机构投资者真正成为市场的稳定因素。
(二)提高上市公司质量,以便规范市场秩序
对上市公司的辅导工作是必须要加强的。对上市公司实行辅导制,是国家证券委曾经提出的,就是在公司股票发行前对其进行为期半年的改制辅导、在公司股票发行后对其进行为期半年的上市辅导,来帮助公司完成经营机制的转换。除此之外,每次辅导期结束后都应对其严格验收,没有通过验收的企业要继续被辅导至通过验收,长期达不到验收标准的公司将被取消上市资格。另外,切实可行的降级和停牌制度也要建立起来。
(三)完善政府调控手段
政府的监管体系要权责清晰,避免多个部门其同管理的局面。摒弃低效率体制,杜绝权力摩擦、互相推卸责任的现象。各个部门的权限和职责范围清晰化,条理化。要强调连续性政策,对片面追求股价指数和成交量指标的行为坚决反对。同时,做好三为主原则的坚持:一是坚持以间接管理为主,二是坚持以宏观调控为主,三是以法律手段为主。
(四)进一步完善股指期货市场
股指期货的推出为我国股票市场提供了多空双向交易机制,也起到了稳定市场的作用,但由于它还不成熟,因此需要进一步完善。首先,要坚持强化风险防范措施,逐步发挥市场功能。其次,要坚持完善制度规则体系,不断夯实市场健康运行的内在基础。最后,要对股指期货进行大力宣传,让更多的投资者了解股指期货,参与股指期货,扩大股指期货市场的影响力,充分发挥其股票市场稳定器的作用。
股票市场论文:股票市场财富效应的理论分析
关于财富的研究涉及整个经济的基础和整个社会的经济增长方式,一般认为,财富是指经济主体在一定时点上所拥有的可以用货币单位表示的资产总额。人们的传统财富观是建立在物质基础上,认为财富的实际内容与其价格无关,无论价格为何,当物质数量不变的时候,财富的实际数量不变。这种物质财富观正在受到挑战,其原因在于财富的本质属性实际上就是其社会属性。原始的财富仅仅包括土地、黄金等物质,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又囊括了生产性资本,如厂房、机器设备等资产。由于生产的规模化和专业化,不可能只进行实物投资,同时,由于生产周期投入的累积量有限,金融资产应运而生,它既是资产的累积方式又是财富的储存方式,作为一种虚拟的财富对经济产生了实实在在的影响。
所谓财富效应是指货币余额的变化,假如其他条件相同,将会在消费者开支方面引起变动。这样的财富由于现代社会财富构成多样化并且比重不断调整,个人财富价值变化显然并不仅仅取决于货币实际余额变动,其他资产价值的变动同样可以引起财富水平的变动,从而导致消费需求的变动。现代资产选择理论假定个人在即期消费、实物资产、储蓄、债券、股票等方面进行选择,其结论证明了这一点。在费里德曼的中国股票市场财富效应研究货币需求函数中,与货币并列的其他财富形式已扩大为包括债券、股票、物资资本(包括生产资料和耐用消费品)、人力资本等。在居民的资产构成中,储蓄存款额、家庭耐用品等资产价值所占比重越来越小,并且其资产价格变动幅度小,而随着证券市场的不断完善和经济的发展,居民金融资产中股票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所以人们越来越关注股票的价格变化对居民消费的影响,这就是股票市场的财富效应。
一、股票市场财富效应的传导机制
股票市场财富效应理论主要研究股市财富与消费支出之间的变动关系,其经济学原理是:消费不仅是收入的函数,而且还是财富(包括股市财富)的函数。财富和收入变量同时进入消费函数,使财富效应更具有可靠性和准确性。考虑到中国证券市场不仅有大量的个人投资者,还有大量来自企业部门的机构投资者的特点,财富效应具有更广泛的定义。股市上涨导致资产拥有人的财富总量增加,不仅仅带来消费的变化,而且同时影响了财富拥有者的投资行为。
财富效应的传导机制表明,从股票市场财富变化到消费变化存在五个不同的传导渠道:⑴实现的财富效应:如果消费者股票持有价值增加,消费者实现他们的收益,那么消费将出现增长。⑵未实现的财富效应:股票价格上升导致人们对养老金账户和其他锁定账户的股票价值增加产生预期效应,当这些资产价值上升但这个增加并未进行兑现时,基于未来收入和财富较高的预期将导致今天较高的消费。⑶流动性约束效应:股票市场价格上升增加投资者有价证券组合的价值,相对这个证券组合所增加的借贷将导致消费者增加消费。⑷股票期权价值效应:股票价格上升导致家庭股票期权价值增加,股票期权所有者将产生较高的消费,消费的增加与收益是否兑现无关。这些传导渠道伴随着股票价格变化对消费产生正的影响,均表现为直接财富效应。
二、股票市场的财富效应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1.通过影响居民的资产财富总量来直接刺激消费。股票市场的价格上涨可以使投资者获得资本的溢价收入,虽然在国民经济统计数据中居民收入并不因此而增加,但事实上投资者的资产财富已增加,因而扩大了投资者的消费支出,使得消费需求增加,促进了经济的增长。
2.通过影响居民收入预期来扩大消费。股票市场出现牛市状态,使得投资者看好其预期收入,有利于扩大消费;更为重要的是,股票市场是国民经济运行的“晴雨表”,持续的牛市会增强投资者的信心,扩大投资支出,又使得广大居民预期收入(包括固定收入和资本溢价收入)提高,社会总需求因此扩大,从而促进国民经济发展,形成了宏观经济和股票市场的良性互动效应。
3.通过改善企业经济状况来扩大就业,增加居民收入,从而影响消费支出。股票市场的发展加速了企业的上市进程,扩大了企业融资渠道,降低了企业融资成本,是增加企业资本金的一条重要渠道,同时促进了社会资源向优势企业集中,从整体上提高了企业的经营业绩。
三、资本市场存在收益分配不合理的不足之处
在中国证券市场中,投资者可以划分为:机构投资者和中小投资者。前者在资金实力、分析手段、信息获得与把握上具有优势;而后者由于势单力薄,经常揣摩、打听前者的消息和行动,作为自己决策的参考依据。在目前的中国股票市场中,虽然机构投资者的队伍在不断壮大,但中小投资者仍在投资者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他们的决策行为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与决定了市场的发展状况,而他们又以弱势人群的姿态出现,其决策行为的非理性严重导致了市场的不稳定。中小投资者是决定财富效应大小的主要力量,因为股市财富效应发挥的关键在于使居民个人财富增加,从而刺激消费的增长。
在中国的股票市场里,个人投资者虽然人数不少,但由于投资水平不高、获取信息的能力有限,整体投资收益不高,而拥有资金、信息优势的机构投资者却是最大的获利者,股票价格的上扬,既是财富总量增长的过程,又是财富再分配的过程。因而投资收益严重向机构和大户倾斜制约了股市正财富效应的有效发挥。当股市持续下跌时,则情况恰恰相反,投资损失大部分要由中小投资者承担,即在股市上涨时,因为投资收益主要集中于机构投资者,所以股市上涨对居民消费的刺激作用不明显;在股市下跌时,因为中小投资者承担了更大的损失,所以股价下跌对消费支出的抑制效应反而比较明显。
股票市场论文:中国股票市场的资源配置方式及绩效的研究
摘要:股票市场的基本功能是资源的配置和再配置。与此相对应,股市的资源配置方式有配置方式和再配置方式两种类型。股市资源的配置方式,是指一定时期内股市对生产要素的选择、分配和使用方式,这是股市资源的增量配置方式。股市资源的再配置方式,是指继股市资源配置之后生产要素的重新组合从而产生股市资源的再配置方式,这是股市资源的存量配置方式。采用实证方法对中国股市的资源配置和再配置及其绩效进行了研究。检验的时间从1990年到日。研究的结果对中国股市的发展有重要启示。
中国股票市场从试验转向发展,关键在于资源配置方式的转变,即由传统的以计划为基础的资源配置方式向以市场为基础的资源配置方式转变。股票市场的基本功能是资源的配置和再配置。股市的资源配置,通常是指如何将股市中有限的生产要素资源投向不同的地区、行业和公司,以获得最大的效益。在这里,股市资源配置方式的选择最为关键,它不仅决定着股市的运作是否有效率,而且也对于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起着重要的作用。与股票市场的基本功能相对应,股市的资源配置方式有配置方式和再配置方式两种类型。股市资源的配置方式,是指一定时期内股市对生产要素的选择、分配和使用方式,例如募股资金的筹集和使用。股市资源的再配置方式,是指继股市资源配置之后生产要素的重新组合从而产生股市资源再配置的方式,例如股市中的资产重组方式。
从经济体制角度分析,资源配置主要有政府配置和市场配置两种方式。在政府配置方式下,生产要素资源主要是通过政府的行政权力、行政手段和行政机制来实现配置。在市场配置方式下,生产要素资源主要是通过市场机制来实现配置。一般来讲,二者相比,政府配置方式更能体现政府意图,按照政府的偏好,直接和自觉地配置资源,便于实现资源的数量配置;市场配置方式更能体现市场的供求关系,根据市场供求,间接和自动地配置资源,从而实现效益配置。就中国的情况而言,完全采用政府配置方式,是计划经济体制下的通常做法,实践证明在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是不适宜的;而完全采用市场配置方式,则会由于市场体制尚未发育成熟,同样会产生资源配置的无效率。或许正因为如此,中国在过渡经济中所选择的是政府配置方式与市场配置方式相结合的混合型配置方式。
中国的混合型资源配置方式,在其股市中反映的淋漓尽致。在目前情况下,从上市公司基准的确定、上市公司的选择、上市公司的评估,到上市中介机构的确定、上市公司的重组、上市时间以及上市额度的分配,其中政府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但是}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沪深300指数收盘价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