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11号抗散高粱黑穗病病吗

收获期对作物感染散黑穗病的影响--《山西农业科学》1961年12期
收获期对作物感染散黑穗病的影响
【摘要】:正 散黑穗病给农业带来了很大的危害,但防治这种病害,目前还没有大众化的药物。为此,我们试图在种子成熟的早期收获作物,来查明防治散黑穗病的可能性。从这一目的出发,我们用收割机分四期收割了品种187春大麦、草原135冬小麦和69春小麦。四期即乳熟明,乳熟一腊熟期,腊熟期和完熟期。割倒的作物干燥后用—3型自动康拜因脱粒。种子的绝对重量(按收获期分)摆动于下列范
【关键词】:
【正文快照】:
散黑穗病拾农业带来孑很大的危害,但防治这种病害,目前还没有丸众化的藏物。知七,我俩款图在种子成熟的早明收获作物,来脊l哪右治散黑德病的可能性。从这一目的出发,我亚日用收割机分四明收钊了品种Hy,a。。187春大素、草原拐5冬小麦和M亡”a攀On,e璐春小麦。四期创乳熟明,乳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J];农家参谋(种业大观);2009年01期
宋正文;;[J];山区开发;1994年06期
章德宏;;[J];农家科技;2011年05期
刘苗;孙建;李立军;刘景辉;张星杰;;[J];土壤通报;2011年04期
王晓晶;王艳;;[J];天津农业科学;2011年03期
侯典云;徐虹;施江;胥华伟;杨艳琼;王荔;;[J];江苏农业科学;2011年03期
杜义英;秦建国;李军虎;吕玮;王德亮;;[J];种子世界;2011年07期
邢殿龙;;[J];农民致富之友;2010年12期
郝兴宇;李萍;杨宏斌;韩雪;林而达;;[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11年04期
陈丽华;;[J];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张云霞;;[A];天气、气候与可持续发展——河南省气象学会2010年年会论文集[C];2010年
王振华;姜艳喜;鄂文弟;张林;董柄友;金益;;[A];2003年全国作物遗传育种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张晓洁;李浩;王志伟;刘冬青;;[A];中国棉花学会2011年年会论文汇编[C];2011年
董春华;荣湘民;刘强;宋海星;彭建伟;谢桂先;;[A];中国土壤学会第十一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七届海峡两岸土壤肥料学术交流研讨会论文集(上)[C];2008年
柳茜;敖学成;陈艳;;[A];中国草学会饲料生产委员会第15次饲草生产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孙君伟;杨卫星;尹宪平;袁虹霞;邢小萍;王振跃;李洪连;;[A];中国植物病理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袁照年;;[A];中国马铃薯学术研讨会与第五届世界马铃薯大会论文集[C];2004年
朴钟泽;韩龙植;高熙宗;张建明;陆家安;李培德;;[A];中国作物学会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杨卫星;袁虹霞;孙炳剑;邢小萍;吴绪金;张飞跃;殷宪平;李洪连;;[A];中国植物病理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玄春吉;姜成模;金顺福;崔哲官;;[A];中国作物学会马铃薯专业委员会1999年年会论文集[C];199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山东省宁津县农业局 刘忠强;[N];河北科技报;2011年
成阳市农技中心 李岩 史阿蒙;[N];陕西科技报;2009年
王峻峰;[N];河北日报;2010年
张俊琴;[N];河北经济日报;2009年
河北农业大学
崔彦宏;[N];河北科技报;2007年
王玉堂;[N];陕西科技报;2009年
刘晓雷;[N];平顶山日报;2010年
澄城县农技中心
郑社芳 澄城县农牧局
雷红旗;[N];陕西科技报;2007年
黄冈市农科院
戴宝生;[N];黄冈日报;2010年
郭起豪?通讯员
阳揣环;[N];中国气象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陆国权;[D];浙江大学;2002年
李建奇;[D];甘肃农业大学;2004年
陆大雷;[D];扬州大学;2009年
张新慧;[D];甘肃农业大学;2009年
冯鹏;[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1年
李奕林;[D];南京农业大学;2007年
赵建波;[D];山东农业大学;2008年
刘学周;[D];甘肃农业大学;2009年
陈松;[D];浙江大学;2010年
崔京珍;[D];华中农业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杨雅婷;[D];湖南农业大学;2010年
张宁;[D];河北农业大学;2009年
王禹;[D];湖南农业大学;2012年
黄艳玲;[D];安徽农业大学;2008年
于明礼;[D];山东农业大学;2009年
郭昌军;[D];四川农业大学;2009年
肖红松;[D];湖南农业大学;2007年
王栋;[D];湖南农业大学;2010年
王斌;[D];甘肃农业大学;2005年
刘卉琳;[D];湖南农业大学;2008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大众知识服务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服务热线:010--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5号玉米抗丝黑穗病(4.8R)中的4.
R是risstance指抗病性抗病分1、3、5、7、9五个等级,1:highly risstance 高抗HR;3:risstance抗R;5:moderately risstance中抗MR;7:susceptible感S;9:highly susceptible高感HS.4.8r是抗.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扫描下载二维码玉米抗丝黑穗病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华中农业大学》2012年博士论文
玉米抗丝黑穗病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摘要】:玉米丝黑穗病是由丝轴黑粉菌sporisorium reilianum引起的真菌性病害,严重影响玉米的产量性状,是制约玉米发展的重要病害之一。利用分子育种提高玉米品种抗病性,是减少病害造成产量损失的有效途径,而抗病基因的挖掘和抗病功能标记的开发是抗病分子育种的理论前提。
近年来,随着高通量基因型分型技术的发展和关联分析理论的不断完善,植物中全基因组关联分析的研究越来越多,但目前对玉米丝黑穗病的遗传研究仍为鲜见,本研究旨在通过高密度的基因分型技术结合全基因组的关联分析,定位玉米抗丝黑穗病相关的基因,并探讨可能存在的抗病机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1.以0.1kb,0.2kb,0.5kb, lkb,2kb,5kb,10kb,30kb,50kb,100kb,300kb,500kb,1Mb,3Mb,5Mb,40Mb,50Mb和100Mb为步长,研究144份玉米自交系的连锁不平衡(linkage disequilibrium,LD)的衰减距离。结果表明:不同染色体及全基因组染色体上,随着步长距离的增加,LD急剧下降。并在不同染色体上衰减速率不同,第一染色体衰减较快,第十染色体衰减较慢。当LD衰减cutoff值设定为0.1时,144份玉米自交系的LD平均衰减距离约为200kb;
2.选取PCA+K, Q+K和K三种混合线性模型,只有Q的模型一般线性模型,只有PCA的模型的一般线性模型,没有Q也没有PCA的模型一般线性模型,总共六种模型,进行关联分析。通过模型的比较分析,选取Q+K模型为最适合的抗丝黑穗病的关联模型;
3.对两年两地144份自交系人工接种条件下的抗性表型和MaizeSNP50芯片分析的SNP基因型进行全基因组关联分析,检测到19个SNPs与玉米抗丝黑穗病关联,这些SNPs位点分布于玉米十条染色体上,其中第一、第三、第四和第十染色体只检测到1个抗病位点,19个位点中有8个抗性位点与前人利用连锁作图得到的定位信息一致。大多数SNPs位于基因附近。这些基因可分为三类,一类为抗病基因,如第八染色体上与NBS-LRR类型抗病基因同源的基因;一类为抗病相关基因,如第四染色体上与编码tubby-like蛋白类似基因;一类为可能在抗病反应中发挥作用的基因,如2.04bin的Antifreeze基因。以上结果从一定程度上反应了玉米抗丝黑穗病机制的复杂性;
4.对其中2.09bin位点进行了候选区段的丝黑穗病抗性基因的关联分析。在144份玉米自交系材料的目标区域内获得1.6Mb长度的序列结果,其中包括231个SNPs和82个Indels标记。候选区段关联分析表明基因GRMZM2G个位点SNPs对抗丝黑穗病起关键作用;
5.对玉米全基因组关联分析中发现的NBS类型抗病基因,利用已经测序公共数据库,以玉米自交系B73基因组为参考序列,对NBS结构的候选抗病基因进行了基因总数、类型、系统进化关系等分析。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华中农业大学【学位级别】:博士【学位授予年份】:2012【分类号】:S435.131.42【目录】:
摘要7-9Abstract9-11缩略语表11-13第一章 前言13-36 1.1 玉米丝黑穗病概述13-17
1.1.1 玉米丝黑穗病的危害13
1.1.2 玉米丝黑穗病的病原特征和发病症状13-14
1.1.3 丝黑穗病生理小种的分化14-15
1.1.4 玉米丝黑穗病的抗性鉴定15
1.1.5 玉米丝黑穗病的防治15-16
1.1.6 抗丝黑穗病QTL定位进展16
1.1.7 丝黑穗抗病机理研究进展16-17 1.2 植物抗病基因研究进展17-25
1.2.1 植病互作模型17-18
1.2.2 植物抗病基因的特征和分类18-21
1.2.3 NBS类抗病基因的功能和作用机制21-24
1.2.3.1 LRR的结构和功能22
1.2.3.2 NBS类基因的进化22-24
1.2.4 植物抗病基因的克隆方法24-25 1.3 玉米种质与遗传多样性25-27 1.4 关联分析与连锁不平衡27-35
1.4.1 连锁不平衡和遗传连锁28
1.4.2 连锁不平衡的度量28-29
1.4.3 影响植物中的连锁不平衡的因素29-30
1.4.4 关联分析的一般方法30-33
1.4.4.1 关联群体的构建30
1.4.4.2 群体结构和亲缘关系的评估30-32
1.4.4.3 表型的检测32
1.4.4.4 基因型测定32-33
1.4.4.5 表型与基因型的关联分析33
1.4.5 关联分析的研究进展33-34
1.4.6 关联分析的挑战34-35 1.5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35-36第二章 玉米全基因组NBS类型抗病基因分析36-49 2.1 材料和方法37-38
2.1.1 全基因组NBS类型抗病基因的鉴定37
2.1.2 NBS类型基因的分类37-38
2.1.3 NBS基因特殊结构域的预测和转座元件的预测38
2.1.4 NBS类型基因的染色体定位38
2.1.5 NBS类型基因系统进化树的构建38
2.1.6 NBS类型基因的表达38 2.2 结果与分析38-46
2.2.1 NBS类型候选基因的确定和分类38-39
2.2.2 N端结构分析39
2.2.3 NBS区域序列分析39-40
2.2.4 LRR和C末端结构分析40
2.2.5 NBS类型抗病基因的特殊结构40-41
2.2.6 NBS类型抗病基因中的转座元件41-42
2.2.7 NBS类型抗病基因的染色体物理定位42-43
2.2.8 NBS类型抗病基因的系统发生分析43-45
2.2.9 NBS类型基因与其它基因组的比较及进化分析45
2.2.10 玉米NBS类抗病基因的表达分析45-46 2.3 讨论46-49第三章 抗玉米丝黑穗病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49-77 3.1 材料与方法50-53
3.1.1 材料50
3.1.2 田间试验与性状调查50
3.1.2.1 田间种植50
3.1.2.2 病原菌接种50
3.1.2.3 丝黑穗病抗性鉴定50
3.1.3 SNP基因型鉴定50-52
3.1.4 遗传多样性分析52
3.1.5 群体结构分析52
3.1.6 遗传率的计算52-53
3.1.7 LD的计算53
3.1.8 基因注释53
3.1.9 亲缘关系(Kinship)的计算53
3.1.10 抗丝黑穗病性状和标记的关联分析53
3.1.11 候选区段关联分析53 3.2 结果与分析53-65
3.2.1 表型统计分析53-54
3.2.2 基因分型结果54-56
3.2.3 144个自交系的遗传组成及种质类群的划分56-61
3.2.4 LD的分布61-62
3.2.5 亲缘关系的评估62
3.2.6 关联分析62-65
3.2.6.1 关联分析模型的选取62-63
3.2.6.2 关联分析所揭示的候选基因63
3.2.6.3 候选基因的关联分析63-65 3.3 讨论65-77
3.3.1 玉米抗丝黑穗病的抗性筛选65-66
3.3.1.1 玉米抗丝黑穗病抗性的鉴定65-66
3.3.1.2 玉米丝黑穗病抗源的鉴定66
3.3.2 SNP芯片在遗传多样性分析中应用66-67
3.3.3 SNP标记与玉米杂种优势群的划分67-68
3.3.4 比较SSR和SNP标记在遗传多样性和遗传分析中的应用68
3.3.5 稀有等位基因68-69
3.3.6 玉米染色体上的LD的分布69-70
3.3.7 关联SNP标记与已知玉米抗丝黑穗病抗性QTL比较分析70
3.3.8 关联分析所揭示的抗病复杂性70-73
3.3.9 关联分析所揭示的复杂抗病网络73-75
3.3.10 候选区段基因关联分析75
3.3.11 关联分析的阈值选取75
3.3.12 育种的应用75-77参考文献77-97附录97-102致谢102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李兴红,康绍兰,李金云,张国保,马跃辉,韩福才,陈柏柱;[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1995年01期
王振华,李新海,鄂文弟,于天江,张林,董玲,姜艳喜,金益;[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2004年03期
曹士亮;;[J];黑龙江农业科学;2009年06期
贺字典;陈捷;高增贵;庄敬华;高玉峰;;[J];河南农业科学;2007年04期
宋淑云,孙秀华,郭文广,刘继荣;[J];吉林农业科学;2000年03期
高洁;祁新;蔚荣海;王玉兰;;[J];吉林农业大学学报;2006年02期
华致甫,白宝璋,赵晓军;[J];吉林农业大学学报;1995年02期
刘聪莉;[J];莱阳农学院学报;1997年04期
陈军;王东峰;;[J];农业科技通讯;2007年06期
甘琴华;王明;张绍鹏;王凤格;赵久然;郑用琏;肖炎农;;[J];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2008年09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曾兴;[D];四川农业大学;2011年
石红良;[D];四川农业大学;2009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颜勇刚;任纬;;[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35期
邱红波;彭忠华;胡安龙;韦贵芹;;[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08期
邢跃先;吴凤新;蔡鑫茹;孙志超;夏远峰;晁青;徐明良;檀国庆;;[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06期
瓮巧云;宋晋辉;张爱香;;[J];安徽农业科学;2012年02期
邢跃先;李凤海;檀国庆;;[J];现代农业科技;2007年09期
马英龙;李福林;肖增民;张淑琴;王越人;许正学;;[J];现代农业科技;2010年20期
巩毅刚;付艳;;[J];现代农业科技;2011年02期
王顺生;;[J];现代农业科技;2011年09期
刘冰;金龙;曹翠萍;王勤;周明善;吴山忠;束庆龙;张良富;;[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2011年06期
康绍兰,李兴红,乔秀娟,张国保,马跃辉,韩福才,陈柏柱;[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1994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董玲;金益;王振华;;[A];2005年全国作物遗传育种学术研讨会暨中国作物学会分子育种分会成立大会论文集(二)[C];2005年
陈洪梅;徐春霞;谭静;番兴明;;[A];云南省作物学会年优秀论文选集[C];2006年
姚文华;陈洪梅;谭静;徐春霞;番兴明;;[A];云南省作物学会年优秀论文选集[C];2006年
石秀清;王燕;王富荣;王建军;赵丽芳;;[A];植物保护科技创新与发展——中国植物保护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王建军;王燕;石秀清;赵丽芳;王富荣;;[A];公共植保与绿色防控[C];2010年
刘显君;张林;邸宏;曾兴;于滔;王振华;;[A];2012年全国玉米遗传育种学术研讨会暨新品种展示观摩会论文及摘要集[C];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刘燕;[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0年
李慧娥;[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0年
赖燕;[D];福建农林大学;2011年
曾兴;[D];四川农业大学;2011年
丁泽红;[D];华中农业大学;2011年
王洋;[D];南京农业大学;2009年
艾尼江;[D];南京农业大学;2010年
郭媛;[D];南京农业大学;2009年
贾振华;[D];南京农业大学;2010年
张计育;[D];南京农业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范锐;[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彭英;[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刘健;[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黄聪;[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王威;[D];甘肃农业大学;2010年
李剑峰;[D];新疆农业大学;2010年
张涛;[D];石河子大学;2010年
刘娜;[D];浙江大学;2011年
朱明;[D];山东农业大学;2011年
马侠;[D];山东农业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邱红波;彭忠华;胡安龙;韦贵芹;;[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08期
安鑫龙,董金皋,韩建民;[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2001年01期
王连生,孔令晓,赵聚?,罗畔池;[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2001年04期
康绍兰,李兴红,乔秀娟,张国保,马跃辉,韩福才,陈柏柱;[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1994年03期
李兴红,康绍兰,李金云,张国保,马跃辉,韩福才,陈柏柱;[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1995年01期
李兴红,康绍兰,曹志敏,张国保,马跃辉,韩福才,陈柏柱;[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1995年04期
王振华,李新海,鄂文弟,于天江,张林,董玲,姜艳喜,金益;[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2004年03期
周晓果,张正斌;[J];西北植物学报;2005年03期
张丽霞,刘丕庆,刘学义;[J];分子植物育种;2004年05期
杨镇,姚峰,那桂秋,赵任飞;[J];杂粮作物;2002年06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高树仁;[D];吉林大学;2005年
鄢洪海;[D];沈阳农业大学;2001年
张志明;[D];四川农业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王殿修;[D];吉林农业大学;2004年
王远路;[D];中国农业大学;2005年
彭灯水;[D];四川农业大学;2009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乔东明;[J];天津农林科技;2004年06期
郭义堂;李洪;晋齐鸣;李太平;;[J];山西农业科学;2011年01期
时俊光;王作英;陈晓旭;;[J];杂粮作物;2010年02期
王燕;石秀清;王建军;赵丽芳;刘惠民;王富荣;;[J];玉米科学;2010年02期
庾佑民;赵战军;宋立平;石定乾;;[J];甘肃农业科技;1992年10期
黄初女;王光达;董艺兰;朱浩哲;李美兰;;[J];延边大学农学学报;2008年01期
马秉元,李亚玲,龙书生,李多川;[J];陕西农业科学;1997年05期
彭泽斌;[J];中国农技推广;1994年04期
;[J];吉林畜牧兽医;1997年10期
;[J];吉林农业科学;2001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陈爱芹;;[A];河南省植物病害研究进展——河南省植物病理学与现代农业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11年
叶建人;王华弟;黄贤夫;陈海波;;[A];植保科技创新与病虫防控专业化——中国植物保护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王桂清;胡明江;;[A];公共植保与绿色防控[C];2010年
夏工厂;周宏美;;[A];河南省植物生理学会三十周年庆典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朱能宏;万永全;何艳琼;堵文丽;;[A];云南省“粮食高产创建”省农科院“八百双倍增工程”科技培训暨云南农业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9年
刘武涛;赵宗林;韩怀奇;;[A];河南省植保学会第九次、河南省昆虫学会第八次、河南省植病学会第三次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9年
邸垫平;路银贵;苗洪芹;田兰芝;;[A];植保科技创新与病虫防控专业化——中国植物保护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程玉琴;张少文;;[A];第28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S11气象与现代农业[C];2011年
李红君;陈立杰;徐洪艳;金良;;[A];辽宁省植物保护学会、辽宁省昆虫学会2011年学术交流研讨会(西安)论文集[C];2011年
孙义祥;袁嫚嫚;郭熙盛;;[A];土肥水资源高效利用与农业面源污染防控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重庆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N];农资导报;2006年
冯国民;[N];山东科技报;2006年
衡水市阜城县种子站
潘雪洁;[N];河北科技报;2007年
农蓟弥;[N];农资导报;2007年
三北种业有限公司郑州分公司技术部;[N];河南科技报;2009年
靳生平;[N];塔城日报;2010年
省农业厅种子管理站
蔡义东 供稿;[N];湖南科技报;2008年
本报记者 王立忠;[N];铁岭日报;2010年
省种子管理站
王伟成 供稿;[N];湖南科技报;2007年
董志水;[N];河北农民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王明;[D];华中农业大学;2012年
张绍鹏;[D];华中农业大学;2012年
孙琦;[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2年
张志军;[D];东北大学;2009年
张仁和;[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1年
于亚军;[D];吉林大学;2013年
刘小芳;[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教育部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研究中心);2013年
钱春荣;[D];南京农业大学;2012年
邰书静;[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0年
于晓芳;[D];内蒙古农业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杜锦;[D];天津农学院;2010年
王拴福;[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6年
王光达;[D];延边大学;2010年
王维维;[D];安徽农业大学;2010年
段鹏飞;[D];河南农业大学;2010年
颜世磊;[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刘洋;[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1年
宁纪锋;[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2年
张慧杰;[D];河北农业大学;2010年
李颖;[D];吉林大学;2011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大众知识服务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服务热线:010--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5号小麦散黑穗病防治技术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小麦散黑穗病防治技术
上传于||暂无简介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0下载券
想免费下载更多文档?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個人化服務
查詢符號(半形)
查詢符號意義說明
表示為「AND」兩個查詢詞之交集
片語以雙引號標示開始及結束,而且只尋找出現順序相同的字詞,例
image process
表示一個字母切截,輸入兩個?表兩個字母,依此類推,例:輸入「Appl?」,查得結果應為appl
常用於英文字查詢
表示不限字母切截,由0~n. 例:輸入「appl*」,查得結果應為appl
常用於英文字查詢
AND、OR、NOT
布林邏輯組合關鍵字,用來擴大或縮小查詢範圍的技巧。
:縮小查詢範圍
:擴大查詢範圍 (3) NOT:排除不相關的範圍
是數位物件識別碼
為物件在網路上的唯一識別碼,可用於永久連結並引用目標物件。
使用DOI作為永久連結
每個DOI號前面加上
便成為永久網址。
如以DOI號為
10.5297/ser.
的文獻為例,此文獻的永久連結便是:
日後不論出版單位如何更動此文獻位置,永久連結所指向的位置皆會即時更新,不再錯失重要的研究。
引用含有DOI的文獻
有DOI的文獻在引用時皆應同時引用DOI。若使用APA、Chicago以外未規範DOI的引用格式,可引用DOI永久連結。
DOI可強化引用精確性、增強學術圈連結,並給予使用者跨平台的良好使用經驗,目前在全世界已有超過五千萬個物件申請DOI。
如想對DOI的使用與概念有進一步了解,請參考
數據來源:Academic Citation Index,簡稱ACI
臺灣地區最大的引用文獻資料庫,目前收錄臺灣地區所出版的人文學、社會學領域學術期刊,穩定出刊中的期刊總量約400種,若包含已收錄但後續停刊的期刊,總期刊量超過500種,每年定期公布收錄期刊的影響係數(Impact Factor)等指標給大眾,並可提供專家學者免費進行學術研究使用。
影響指數(Impact Factor):某一期刊前兩年產出的論文,在統計年平均被引用的次數。
公式:(前兩年發表論文在統計年的被引用次數)÷(前兩年論文產出論文總篇數)
例如:2010年之影響係數(2011年呈現)
2009年A期刊產出論文15篇,2009年A期刊產出論文在2009年被引用20次
2008年A期刊產出論文16篇,2008年A期刊產出論文在2009年被引用30次
2010年的影響係數
=(20+30)÷(15+16)≒1.61
什麼是預刊文章?
為提供讀者最前線之學術資訊,於期刊文獻獲同意刊登後、紙本印製完成前,率先於網路線上發表之文章即為預刊文章。預刊文章尚未有卷期、頁次及出版日期資訊,但可藉由DOI號識別。DOI號是文獻的數位身份證字號,不論預刊或正式出版皆不會改變,讀者可點擊DOI連結,或於DOI號前面加上
連結到文獻目前最新版本。
如何引用預刊文章?
請使用預刊文章的線上發表日期及DOI號來引用該篇文獻。
引用範例(視不同引文格式規範可能有所差異):
作者姓名。文章篇名。期刊名稱。YYYY/MM/DD線上預先發表。
P1449 - 1454
31卷11期 (2005 / 11 / 12)
P1449 - 1454
以Mo17(抗)×黃早四(感)的F2分離群體(191個單株)為作圖群體,構建了含有84個SSR位點和48個AFLP位點的遺傳連鎖圖譜,全長1542.9 cM,平均圖距11.7 cM。在吉林省公主嶺和黑龍江省哈爾濱2個地點,通過人工接種方法對184個相應的F3家系(缺失7個)進行抗病鑒定。採用複合區間作圖法對抗絲黑穗病數量性狀位點(QRL)進行定位及遺傳效應分析。在吉林公主嶺地區檢測到5個QTL,分別位於第1、2、3、8、9染色體上,解釋的表型方差為10.0%~16.3%。在黑龍江哈爾濱地區也檢測到5個QTL,分別位於第1、2、3、4、7染色體上,解釋的表型方差為4.6%~13.4%。比較分析發現,兩地一致在第2、3染色體上各檢測到1個QTL,其中第2染色體上的表現為超顯性效應,第3染色體上的表現為加性效應。研究結果為玉米抗絲黑穗病種質改良提供了重要信息。
Head smut of maize (Zea mays L.) caused by Sporisorium reiliana is an important fungal disease in China. Development of varieties resistant to this disease is one of the effective approaches to control the disease. In this study, we mapped and characterized quantitative trait Loci (QTL) conferring resistance to head smut. A genetic linkage map with 84 SSR and 48 AFLP marker loci were constructed based on a maize (Zea essays L.) population consisting of 191 F2 individuals from the cross Mo17×Huangzao 4. The linkage map spans maize genome 1542.9 cM with average interval of 11.7 cM between adjacent markers. The corresponding 184 F3 families (7 missed) were evaluated for head smut resistance with two replications in Gongzhuling, Jilin Province and Harbin, Heilongjiang Province under artificial inoculation with chlamydospore, respectively. Quantitative trait loci (QTL) were detected using composite interval mapping. In Gongzhuling, 5 putative QTL conferring resistance to head smut were detected on chromosomes 1, 2, 3, 8 and 9, respectively, accounting for 10.0% to 16.3% of the phenotypic variance. In Harbin, 5 putative QTL for resistance to head smut were found on chromosomes 1, 2, 3, 4 and 7, respectively, accounting for 4.6% to 13.4% of the phenotypic variance. The QTL with high LR values could be consistently identified on chromosomes 2 and 3 over two environments, displaying over-dominant and additive effects, respectively. These results provided important information for germplasm improvement of heat smut resistance in maize.
文章公開取用時,將寄通知信至您填寫的信箱地址
購物車中已有多篇文章,請問是否要先清除,或一併加入購物車中購買 ?
客戶服務專線
服務時間:週一~五
9:00~18:00
地址:234台灣新北市永和區成功路一段80號18樓
(C) 2011airiti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華藝數位股份有限公司}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小麦黑穗病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