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年代经典老歌500首的经典民间游戏

民间盗墓的奇技淫巧
民间盗墓的奇技淫巧
&&&&盗墓贼留下的盗洞
&&&&所谓狗有狗道,猫有猫道,从春秋一路走到唐代,我们所描述的盗墓者大多是声名显赫的人物。事实上,无论是古代还是近代,大凡盗墓者可分为两类,一为官盗,一为民盗。秦末的项羽、汉末的董卓、曹操,五代的温韬等等,都是有名的江洋大盗,这些乱世奸雄用大批士兵,明火执仗地大肆挖掘古墓葬。此种盗墓方法,被称为官盗。而官盗的显著特点,是除了打洞取宝,还要毁坏、焚烧陵墓建筑等,具有典型的我是军阀我怕谁的流氓之气。
洛阳一带被盗掘的古墓葬残留器物
官盗之外,便是民盗。民盗当然来自草根阶层,分布各地草莽之间,人数众多,互不相关,以各种方式偷偷摸摸挖开墓室、棺材,从中取出随葬的财物珍宝,大发横财。其特点是只管打洞取宝,对陵墓建筑等不动分毫,且行动隐秘,像老鼠一样昼伏夜出,采取“打枪的不要,悄悄地进墓”的方式方法进行盗掘。这些草根布衣盗贼多集中在古墓葬较多的地方,如河南洛阳、陕西关中、湖南长沙、湖北荆州周边等地进行探寻,若发现目标,则采取由外往里打洞的方法进入墓室直接取物。
选择了盗墓这一特殊的职业,就必须要练就不同于常人的特殊功夫,否则,便不叫盗墓,应该叫找死。
那么盗墓贼的特殊本领何在,如何能找到墓葬所在位置,并进入墓穴盗取宝物呢?按照历史流传资料和盗墓者亲身所述,不外乎以下几个方面:
一、盗墓者因共同的理想和信念走到一起,并结成看似牢不可破的同盟后,首先要做的是出外踩点,以便确定墓葬的位置、规模和盗掘的方式方法。尽管这是前期工作,但却相当重要,若在这方面走眼或失手,后面的一切努力都将付之东流,因而必须小心行事。整个途径可分为三条:
盗墓贼也开始用这种洛阳铲勘察陵墓所在准确位置
(1)查看地面的封土形状以判断墓葬的级别年代等粗略信息,有古墓的地方由于自然的地质--五花土在埋葬过程中遭到破坏,庄稼的长势一般会比周围地区要差一些。
(2)从史书、地方文献、民间传说中寻觅古墓的踪迹。史书与文献需有文化者才能查看,一般的盗墓贼主要靠民间传说得到线索,然后到现场勘察后,根据经验做出判断。
(3)盗掘古墓一方面靠人的技术、经验,一方面靠操作工具。明代以前,盗墓贼没有专用的探测工具,只要确定位置,便设法自上往下挖掘,使用的工具一般为锸、锹、镐、铲、斧和火把、蜡烛等。明代开始使用铁锥探测,在技术上算是一个进步。
&&&&&&&&&&&&&&&
&&&&&&&&&&&&&&&&原始盗墓贼使用工具与方式示意图
&&&民国之后开始用洛阳铲等工具凿土取样,通过土质和地下带出的残物,如陶片、木片、铜、金等金属碎片,判断墓葬的确切位置、规模、陪葬品放置情况,以便有的放矢。
&&&二、准备工作完毕后,接下来就是如何盗掘的问题。对于那些长期以盗墓为职业的人而言,这并不是一个复杂和困难的事,只是相对辛苦一些罢了。如果是小墓,便采取速战速决的战术,只需一个晚上便可打透进坑,轻松地取出随葬品走人。具体做法是,在月黑风高之夜直接找准目标下手,或打洞或用其他方法撬挖,速战速决,几个时辰或一夜完事。一个或两个人即可完成。
&&&明代冯梦龙编刊的《醒世恒言》第十四卷“闹樊楼多情周胜仙”中,记述了一个生动的姻缘故事,其中有一段盗墓情节可视为上述第一条范畴,故事的离奇曲折足以令人击掌叫绝。
&盗墓贼在陵墓地宫隧道深处被暗伏的轮机飞箭击中,落入地网中想像图。
&&&上回书说到,一些大型墓葬,在墓道中布置毒烟飞箭和先进的轮机,以射杀胆敢进入的盗墓者。若有不知内情或胆大妄为者,一旦进入墓道并触动秘密机关,毒箭“皆随轮机而出”密如雨点,将其射杀。若盗墓者晓得内情,只要小心谨慎,想法“断其机”,便万事皆休,任意盗掘,大发横财了。鉴于毒箭飞刀法有它的局限性,历代的墓主们在总结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又发明了一系列连环翻板、铁索、吊石等反盗墓暗器。&
&&&位于苏州的虎丘剑池,据传为吴王阖闾之秘闻墓葬,池下暗藏3000柄利剑。汉代赵晔《吴越春秋》曰:“(吴王)阖庐死,葬于国西北,名虎丘。穿土为川,积壤为丘---冢池四周,水深丈余,椁三重,倾水银为池,池广六十步。”
&&&所谓连环翻板,即在墓道中挖掘深约3米以上的陷坑,长短与宽度视墓道具体情形而定,坑下分布约10厘米左右的刀锥利器。坑上层平覆数块木板,木板中间有轴,下缀一小型相同重量的物体,呈天平秤状,板上有掩盖物。若盗墓者踏上木板,板的一端随之下陷,人必掉入坑内的刀锥之上,锋利的尖刀利刃将穿透盗墓者的胸膛及五脏六腑,活着爬出来的可能性几乎为零。
&&&&&&&&&&&&&
&&&&&&&&&&&有的墓主将古代的塞门刀车用于墓葬中作为防盗暗器。
&&&当人体落坑后,由于木板两端各有相同重量的物体相缀木板很快复归原状,并保持平衡状态,静静等待下一个来者。如此往复循环,盗墓者也只能前赴后继地赴坑绝命。民国年间,山东青州一带农民在垦田时,于云门山发现一大冢,墓道之中有带轴的翻板,板下有坑,坑中密布利刃。当时坑中积水甚多,待把水抽干,发现有两个人骨架一仰一趴倒毙于利刃之中,身边有铁锹、锤子、绳索等工具,显然是盗墓者所携。但此墓还是遭到盗掘,室内器物所剩无几。
&&&&&&&&&&&&&
&&&&&&&&&&&&&&&现保存的盗墓贼遗骸。&
&&&清理人员发现,在连环翻板之上有两架木梯相接,木梯已朽,但仍能见出形状,这无疑是后来的盗墓者想出的破解之法。只要将木梯放入墓道,盗墓者沿梯而入,如履平地,一切翻板与陷坑、利刃都枉费心机,无济于事了。盗墓者与反盗墓者的智慧较量,令人惊叹。
其二,铁索吊石。石板一般约3尺见方,厚约3寸,周身穿多个小洞,以金属索链穿洞而过,呈捆扎式系牢,石板平放安置于墓道顶部。在墓道顶和墙壁隐蔽处固定若干金属滑轮,利用滑轮将巨石吊起,悬于顶端。墓道地下铺木质跷板,索链由石板而下,通过滑轮以隐蔽的方式连接跷板,中间有挂钩和脱钩相接,遇外力压迫可自动脱落。跷板呈条状,长宽根据墓道具体情况而定。吊起之石可在墓道顶部悬挂三层,各层互不相依,索链通过石上孔洞收缩进出。
&&&&墓中出土的吊石铁索。
&&&&一切完毕后,施以伪装,外人不知其诈。若有盗墓者进得门来,踏入跷板条,板条一端必下沉。外力作用迫使绷紧的索链某处挂钩脱落,如同打井的轱辘突然放松,悬空的巨石疾速落下,将躲闪不及的盗墓者拍成肉饼。因跷板呈细窄的长条状,只有被踏后才能导致悬石落地,而相邻的其他跷板则安然无恙,仍静静地伏在原处等待下一伙盗墓者的进入。一旦盗贼的脚步踏上,与之相连的悬石相继落下,再次对胆大妄为者给予致命袭击。如此往复,直至三层悬石尽坠于地,杀伤数人为止。
&&&此为考古人员在徐州狮子山楚王陵,向外起吊塞闭墓道石之场景,所谓墓中的铁索吊石,其技术基本和此图原理相同。
&&&像武则天的乾陵那样倾一国之力和集当时最优秀的专家、工匠建造陵墓,并殚精竭虑,出谋划策设置防盗措施的毕竟是少数。武则天的陵墓之所以历千年而没有被盗,除了墓道封闭严实之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它的进深远远超过其他陵墓。盗墓贼若遇到墓道中铁水浇巨石的情况,通常的破解之法是:大体估算墓道的长度和宽度,然后越过墓道,在接近墓室的山体上斜着向下打洞,将岩石一块块取出,不出半月或一月,即穿透山石,进入墓室。
&&&从墓顶炸开洞穴并进入墓室的满城汉墓发掘场景。
&&&河北满城汉墓虽不是盗墓贼盗掘,但是由搞国防工程的解放军在山中炸石炸出来的,当时所炸位置就是墓顶。武则天之乾陵因进深大,墓道长,塞石多,若越过墓道在墓室上方的山体一侧打洞凿眼,势同凿一座大山,所耗费的人力、物力则非同小可。
&&徐州狮子山楚王陵隧道,此处最宜伏设暗道机关阻止盗墓贼侵入。&&&
&&&&而像徐州北洞山西汉楚王墓这类的中型墓葬,即使当年在墓道之中填塞巨石并以铁水浇铸,聪明的盗墓者在不能用牛向外拉的情况下,就会在墓道的尽头上方斜着开山凿石,用不了一个月便可凿透岩层,结局仍然是一样的。因而,有人面对这种状况,便绞尽脑汁,另谋高招,以阻止盗墓者进入。于是,制造迷宫的方式、方法便诞生了。
盗墓贼的拿手好戏,也是顶尖高手常用的五大绝招。
&&&为掩人耳目,盗墓贼往往想方设法在墓周边地区以不同的理由盖间各种各样的房子,然后从屋内挖地道通向墓室。因是夜间行动,外人很难发现端倪和破绽,在看似风平浪静的环境中,墓内随葬品已被洗劫一空。
&<font style="FONT-FAMILY: 楷体_GB年,考古人员正在扬州杨庙镇赵庄村清理被盗的砖室墓
在绵延几千年的盗墓历史上,采用这种方法者不乏其人。曾为乾隆进士、官至湖广总督的清代学者毕沅,在其《吕氏春秋新校正》中有这样一段记述:
有人自关中来,为言奸人掘墓,率于古贵人冢旁相距数百步外为屋以居,人即于屋中穿地道以达于葬所,故从其外观之,未见有发掘之形也,而藏已空矣。噫!孰知今人之巧,古已先有为之者。小人之求利,无所不至,初无古今之异也。
&&&&&&&&&&&&&&&&&&&&
&&&&&&&&&&&&&&&&&&&&&纪晓岚画像
《阅微草堂笔记》书影
与毕沅同一时代的学者纪晓岚在他的《阅微草堂笔记》卷九《如是我闻三》中,说到盗窃陵墓时,曾记录了这样一种隐蔽方式:
康熙中,有群盗觊觎玉鱼之藏,乃种瓜墓旁,阴于团焦中穿地道。
所谓“团焦”,即乡村原野瓜田中搭建的圆形瓜棚。这个方法与毕沅所述基本属同一类型,也是“墓冢盗”们使用最多的经典性版本。当然,不是所有的墓葬都适合在周围盖房屋和瓜棚,一旦遇到不能在周边下手者,且判断墓中必有重宝,盗墓者便不惜拼上性命搞迂回战术,在相对较远、隐蔽的地方垂直下挖,凿成一井,然后顺井斜挖,直至通入墓室。
&&&&&&&&&&&&&&&&&&&
&&&&&&&&&&&&&&&&被警察捉获的盗墓贼,脚下是典型的方形竖井洞与横穿盗洞
&&&&&&横穿盗洞
&&&这种方法费时费力较大,为避开众人耳目,有时甚至距离墓室几公里开凿,盗墓者吃住均在洞里,工期达几个月、半年甚至更长的时间。这样漫长的工期,就需要盗墓者有吃大苦、耐大劳、甘于寂寞的特殊精神,否则很可能会因种种原因前功尽弃。而一旦成功,所得墓中财宝也就够吃喝玩乐一辈子的了。
&&&&&&&&&用挤压式炸弹炸出的盗洞
河南三门峡地区有一个虢国墓即以这样的方法被盗劫一空。盗墓者用了4个多月的时间,先打竖井,然后斜着打了一条2公里长的地道。从一个杂货铺一直打到虢国墓的中心位置。盗墓者凿开了一个40米深的大洞,直接进到古墓的核心位置,将地下珍宝洗劫一空。不过这是近两年的事,经考古人员清理后发现,盗墓贼已经使用了最先进的军事装备--挤压式炸弹进行定向爆破,比之古老的老鼠打洞式挖掘要容易得多了。&
虢国墓在出土的文物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招数,就是在古墓边修一假坟,以便暗中掘一地道通入古墓内盗取财物。这种方法偶有为之,不太普及,因为新修的坟丘很容易引起外人的注意,从而导致事败。几年前北京西郊老山汉墓就是一个典型个案。
&&&&&&&北京西郊的老山汉墓所在地
1999年冬,几个贼娃子结伙盗掘北京西郊老山汉墓,起初是在白天干,后来为了掩人耳目,又改在夜里盗掘。盗墓的三个人准备了铁锹、镐头、铲子、编织袋等工具。为了挖掘方便,这些工具比平常的工具要短一些。
&&&&&&&&&&
&&&&&&&&&&警察蹲守
&&&一人挖土,一人提土,一人望风。挖出来的土没法做隐蔽处理,只好在坟丘外堆了几个小坟头,伪装成刚有人死去埋葬的样子。新堆成的坟包一天天变大,这个异常举动引起了晨练的老太太的怀疑和警觉,一个电话打到派出所,警察前往刨开坟堆,发现是人为的假坟。
&&&&&&&&&&&&&&&&
&&&&&&&&&&&&&&&&老山汉墓盗洞中的装土袋
&&&顺藤摸瓜,很快找到了盗洞。警方冒险钻入盗洞,发现通道纵向已挖了6米,横向挖了10米,已经接近墓椁,于是开始蹲守。
几个贼娃子不知自己的行动已被盯上,于夜里再度潜入洞中挖掘起来,被设伏的警察当场擒获。
&&&&&&&&&&&&&&
&&&&&&&&&&&&&&&盗墓贼被当场擒获
&作者岳南(左一)作为中央电视台老山汉墓发掘现场直播特约嘉宾,在直播节目完成后通过网络答观众提问,其内容已在本博客转发。
&&&以上的方式、方法多适应于北方盗墓贼。与北方洛阳、关中等地不同的是,南方许多地方土薄石多水位高,无论是早年的铁锥还是后来发明的洛阳铲等探测工具,发挥的效果并不明显。当地盗墓贼经过长期的摸索和总结,“因地制宜”地形成了一套觅冢、识宝的方法和发掘技巧。如湖南长沙一带在旧社会就有一大批专以盗墓为业的“土夫子”,新中国成立后,有一批经验丰富者进入省博物馆,摇身一变成为考古工作者,著名的长沙马王堆汉墓发掘时,就有几名“土夫子”参加并发挥了特长。据这批“土夫子”向身边的考古人员透露,过去长沙周围地区盗墓贼的方法和技术,像古老的中医学把脉看病、治病一样,归纳起来可分为“望、问、闻、切、听”五字要诀。
“望”是望气看风水。老一点的盗墓贼经验丰富,又多擅长风水之术,每到一处,必先察看地势,看封土已平毁的古墓坐落何处。按照土夫子的解释,只要是真正的风水宝地,一般都会有大墓存在,且墓的规格高,陪葬宝物既多且精,许多是国之重器。以风水之术预测地面有无标志墓址,几乎百发百中。
&风水旺盛的水田一角
&&&民国年间长沙一蔡姓盗墓高手极擅风水之术,他若出门选点,从者必云集左右。一次他到宁乡县走亲戚,行至一风景甚佳处,指着一块水田对同行人说,此田下必有大墓,若发之,墓中宝物可使你我骤富。同行者半信半疑,蔡夫子可能是想在众小子面前故意露一手,于是打赌:若发之,无古墓和珍宝,自己输一千美元;反之,墓中出了宝物自己独占七成。
&&&&&&&&&&&&&&&
&&&&&&&&&&&&&&&&被盗的砖室墓之一种
&&&众人赌兴大发,遂暗约乡民数十人于夜间发掘,至半夜,果然掘出砖室大墓,墓壁彩绘死者生前生活图景,墓内有宝剑、宝鼎、玉璧、漆器、金饼、砚、竹筒等物几百件。后来这批宝物被卖给美国一传教士,得大量美元而暴富(后蔡氏在长沙子弹库盗掘出著名的战国缯书,同样被美国传教士弄到了国外。
&&&&&&&&&&&&&
&&&&&&&&&&&&打虎亭砖室墓壁画,蔡氏所盗壁画与此画部分内容有类似之处。
&&&“问”就是踩点。善于此道者,往往扮成风水先生或相士,游走四方,尤注意风景优美之地和出过将相高官之处。这些人一般能说会道,善于察言观色和与长者老人交谈讲古,从交谈中获取古墓信息与方位。因多年练就的功夫,加之口才又好,很容易取得对方信任。一旦探听到古墓的确切地点,便立即召集群贼在夜间盗掘。长沙的土夫子的盗墓方法,主要是根据古墓的封土和墓坑的回填土的成色、夯层、含水湿度来判断其位置和年代,随后在古墓适当的部位开挖竖井式盗洞,为了节省工时,盗洞长宽大小以容纳两个畚箕为限。盗洞笔直向下,当挖到一人高的深度,就在盗洞的两壁挖成两个马蹄形的足穴来踏足,双手将洞内装土的畚箕举上来。再向下挖时,就采用搭人梯的方式。当接近棺椁部位时,就由有经验的“师傅”亲自探索,如果棺椁保存尚完好,就用斧头砍,凿子凿,爬进棺室去摸文物。如果棺椁已经腐坏,师傅就用竹签子在泥土中去仔细探查,就是很小的印章也能找到。
&&&&蔡氏所盗砖室墓出土文物
“闻”即嗅气味。有此奇术的盗墓者专练鼻子的嗅觉功能。在踩点时,若发现墓葬所在位置,便翻开墓表土层,取一撮墓土放在鼻下猛嗅,从泥土气味中辨别墓葬是否被盗过,并根据土色判断大体时代。据说功夫最好的可以用鼻子辨出汉代墓土与唐代墓土的微妙气味差别,准确程度令人惊叹。
这是唐末割据宝鸡一带的秦王李茂贞夫人墓45层砖砌穹窿顶上的盗洞,如此细小的盗洞在盗墓史上非常罕见。
“切”即中医学上的把脉之意。分三个步聚:
第一是发现古墓之后,如何找好打洞方位,以最短的距离进入棺椁,这种功夫不仅需要丰富的盗墓经验,而且要有体察事物的敏锐感觉。擅长此道者往往根据地势地脉的走向,如给人把脉一样很快找到病源,也就是古椁室的位置,然后从斜坡处打洞,直达墓室棺头椁尾,盗取葬品。位于长沙的清代中兴名臣曾国藩之墓曾先后五次被盗,陪葬的顶带花翎等珍物被盗得片甲无存。据考古人员清理发现,几次被盗几乎每次都是从墓顶直接打洞进入墓室的。&
位于长沙的著名爱国将领曾国藩墓
&&&第二是凿棺启盖后,摸取死者身上宝物。从头上摸起,经口至肛门,最后到脚。摸宝物如同给病人切脉,要细致冷静,讲究沉静准确,没有遗漏。古人死后,据说在尸体的各窍放入玉器等物填塞,可避免腐烂。于是,许多贪得无厌的盗墓者便连这一个细节都不肯放过。1994年荆门市郭家岗1号战国墓被盗掘出的楚国贵夫人尸体,之所以遭到劈棺抛尸,衣服被扒光,头发被撕掉,嘴被敲开,牙齿被敲碎之祸,主要是盗墓者想从这些地方找到藏匿的珍宝所致。
&&&&&&&&&&&&&&&&
&&&&&&&&<font style="FONT-FAMILY: 楷体_GB年6月玉溪盗墓贼掘出172年干尸抛入荒野,女尸五官清晰保存完好。
&&&第三是以手摸触出土文物。凡行内高手所过手的文物不计其数,往往不需用眼审视,只要把物品慢慢抚摸一番,即知何代之物,价值几何。这个妙法主要是靠经验取得,若无长年与出土文物打交道的经验,再伟大的天才也望之不及。业内高手常以此技与人赌输赢,胜算很高。
&&“听”即盗墓中的综合功能,由听而观察世界万千事物的异同,从中对心中所期望的目标做出正确的判断。《清稗类钞·盗贼类》有“焦四以盗墓致富”条,其中说到“广州剧盗”焦四盗墓的方式,可作为这个“听”的精彩操练,其技术之精,诡计之神奇,令人拍案叫绝。
乾陵神道与石像生。&
&&&上回书说到,利用连环翻板和吊石技术反盗墓,但仍然被精明的盗贼破译,于是,制造迷宫与虚墓的方式、方法便相应地诞生了。建陵的工匠大多来自民间,制造一个迷宫对他们来说并不是特别费劲和费周折的事。许多工匠从田野里的老鼠打洞中吸取了灵感,对陵墓迷宫进行设计建造。&
花蛇捕鼠之瞬间。&
&&&中国北方的田鼠为了防止人类特别是蛇类动物侵害,同时也为了防止水害,在打洞时一般都设几个洞口,洞中曲折回环,分上下数层,有的门洞平时用泥巴堵塞,以防雨水和蛇类的动物进入,同时也起到迷惑外部入侵者的作用。一旦遇到危险,则以最快的速度开启封堵之门,进行隐蔽或夺路逃生。其灵活多变、巧妙机智的程度,绝不亚于20世纪60年代拍摄的电影《地道战》,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
  暂时得到安全的老鼠。
&&&事实上,在陵墓建造中,即使是设置迷宫,也远没有鼠洞复杂。一般的情况是在已经建成的墓室下部再造一个隐蔽的墓室,如同二层楼房。将假的棺椁和并不珍贵的随葬品放于上层,尤多注重放置坛坛罐罐,以迷惑盗墓者。真正墓主的棺椁和珍品则放于下层,也称为暗室。另一种方法就是在主室之外另辟侧室,侧室可以与主室直接相邻,也可以通过一个长短不一的暗洞在别处另行开辟,一切要看具体地形地势和可能给盗墓者造成的错觉程度而定。
&考古人员在观察一座多重的迷宫式墓葬。&&
&&&盗墓者行盗的规律是从一个明显陵丘顶部或侧部,由上往下,或斜着向下打洞。有例外者则先打竖井,再于竖井底中打横洞,平着进入墓室。但无论如何,不太可能从墓室的底部往上打洞,除非在打竖井和横洞时,水平高度已超过了墓室的深度,那么只有再从下往上钻。这样的情况偶尔有之,但毕竟属于极少的例外。如果发生了类似例外,盗墓贼斜穿打洞正好打到了暗室中,或真的是由下往上钻将出来,正好碰上下层的暗室,那么鬼神也没有办法加以保护,墓主只能自认倒霉了。
  &&&乾陵园区的章怀太子墓隧道。
&&&&据说武则天的乾陵地宫就是以迷宫构成,当年的设计者颇费了一番心思,盗掘起来极其不易。盗陵者即便找见了乾陵墓道入口,从墓道进甬道、前室,也只能盗走很少一部分宝物。因为大量的陪葬品被放在后室,而后室则是另辟一通道与甬道相连,入口处又做了伪装,与通常的构造大不相同,极不易被发现。当1960年农民炸开一道裂口,考古人员清理并进行试掘时,发现位于主峰南面半山坡偏东处的堑壕隧道口,就是修陵者做的一个假地宫,其目的在于误导,将盗陵者引入歧途。后来因国家文物部门闻知此情,不同意继续试掘,隧道口回填,这个假地宫与真正的地宫有没有关联,内部结构如何,世人也就无从知晓了。不过从已发现的这类迷宫墓葬看,不外乎在下层和旁侧另修暗室的模式。 &盗贼进入墓坑并向外盗取陪葬品。
&&&盗墓者在打洞盗掘时,首先遇到的必是上层墓室。当人进入后,自然是收拾外部的随葬品,然后劈椁抛尸折腾一番。若入葬的年代与被盗的年代相隔久远,盗墓者的疑心不会太大;若相隔年代较短,这就牵涉到棺内的尸体问题了。假如盗墓者在死者入葬后不久进入墓室,于烛光灯影里好不容易劈开棺椁,准备发一笔横财,却发现棺内只有几个破瓶烂罐,或几件不值钱的破铜烂铁,并无尸体存在,聪明的盗墓者立即就会明白,这是个假冢、假室、假棺,真正的墓主人一定藏在别处。这个时候,盗墓贼很有可能是怀揣一种被愚弄的愤怒,与得不到珍宝不甘心的双重心理,开始在上下左右用盗墓工具四处挖掘敲击,以找到真正的藏宝之所。
  为了防止这种凶险的情况发生,作为墓主的家属,通常的做法是:一旦墓主死去,在停尸的几天内,火速派人四处打探谁家近期有人死去,埋葬何处。等一切侦察清楚,则于夜深人静之时,找亲近之饲那木蚩勒叻啬梗逋铣鲎半麻袋,先行放置于墓主陵墓上层的棺椁中。待真正的墓主入葬之时,由一线的内情人专门给这个替身换上衣服,做一番伪装,然后盖棺走人,封闭墓门,此事就算万事大吉了。当盗墓者进入墓室并劈棺抛尸后,虽见陪葬器物较少,与自己的预测出入较大,但因一时并无明显破绽暴露,很可能藉此被蒙混过关,墓主得以长久地在地下安息?/FONT&
&北京西郊老山汉墓模型,此墓曾多次被盗,女墓主被盗贼拖出棺外扔入后室外侧,后经考古发掘得以清理。
&&&&&&&&&&&&&&
&&&&&&&&&&&&&&根据头骨复原的北京西郊老山汉墓女墓主生前像。
&&&&&本博主岳南(左一)作为中央电视台老山汉墓发掘现场直播特约嘉宾,在直播节目完成后通过网络答观众提问,其内容已在本博客中转发。
&&&1959年,山东安丘县在兴修牟山水库时,发现一大冢,墓室早已被盗一空,尸骨被抛出棺外,地上满是砸碎的陶器与瓷器,还有一些零碎的器物散落于墓室各处。众人见状,认为不过是一个通常被盗的大墓而已,并未引起特别注意。想不到几天后,一个娶不到老婆的光棍青年,因整天憋得心慌意乱无处发泄,用手中的镐头在墓室内乱撞一气,突然感觉脚下不对劲儿,静下心来重重敲去,地下发出咚咚的声音。众人闻知围拢上来,出于好奇,一顿乱刨硬撬,竟出现了奇迹。当一块大石板被撬开时,下面埋藏着一个完整的墓室。此室比上层略小,但建造得却比上层华丽,室内高台上放有两具棺椁,棺椁旁有几个大小不一的随葬箱,这显然是一个暗室。
&&&&&&&&&&&&&&&
&&&&&&&&&&&&&&&&&&&&安丘牟山水库大墓示意图。
&&&&众人见状,纷纷跳将下去,举起镐头将棺椁和随葬箱劈开,开始抢夺器物。棺内尸体保存尚好,被抢夺者拖出抛至一边,随葬器物很快被抢夺一空.极为有趣的是,那位光棍青年在陪葬箱中抢得了两个坛子,打开盖一看,坛子里盛着满满的酒水,芳香四溢。有一平时嗜酒者走上前来要亲自品尝几口以示鉴定,喝了几口后大声叫好。其他的人一看墓中竟有如此好酒,皆纷纷拥上前来品尝。
& &安丘大墓墓壁雕刻像。
&&&&一阵混乱过后,两坛美酒尽空。几天后,安邱县文化馆文物干部闻知其事,专程前来调查,将部分被哄抢的文物收缴,但两坛酒已进入了众人的肚子,无法吐出,只得作罢。后来据研究,此墓为一处明代早期墓葬,两坛美酒也自然属于明代,很可能就是著名的安邱景芝“白干酒”的前身,对研究山东最古老的酒作坊和最好的酒——景芝酒的来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可惜的是两坛酒点滴未剩,徒唤奈何了。
 &&本博主的家乡离安丘大墓只有十几里地,且在石埠子夏庄大河一带,类似的墓葬还有很多。受考古发掘宣传的影响,十几年前,博主曾组织部分乡勇到夏庄一带沿大河两岸勘察过类似“迷宫”与虚墓,并有所斩获。此为勘察后在一处休息地留影。
&&(左一,胡洪礼;左二小孩天生对工艺构造有所研究,他被找来专门负责在狭窄的墓坑中钻进钻出,以探明墓内迷宫究竟。现已大学毕业,已经是一名优秀的理科教师了,现在这个小孩也长成1。8米的个头了,网名是“山东大汉”,在本博客“好友栏”内有载,有兴趣者可与之探讨。左三为本博主岳南,头上的帽子为探墓专用装束,此前特别制作,每人皆有,此时只有博主没有摘下。左四王清江;左五胡洪军,曾一度出任过西拐庄民兵连长。)
&&&这种以迷宫式埋葬来反盗墓的方式,冯素弗墓是一个典型的案例。1965年,辽宁省博物馆考古人员在北票县西官营子村将军山东麓冯氏陵园“长谷陵”所在地,发掘了一座十六国时期北燕贵族冯素弗夫妇墓。据《晋书》记载,冯素弗为北燕天王冯跋之弟,北燕国的缔造者之一,死于太平七年(公元415年)。该墓是关于十六国时期考古的重要发现之一,对了解当时中原和北方民族的文化关系有重要价值。据发掘简报说,冯素弗墓分两座,同冢异穴,都是长方形石椁结构,东西向。椁顶盖以极厚的石板,椁内绘壁画,有星象、人物、建筑等内容。冯妻墓室早年被盗。椁内有一犬,棺内有几块碎骨。冯素弗墓土圹的西壁有小龛,内放陶罐、牛股、肋骨等物。木棺彩画羽人、建筑等图像,棺环、棺钉铁质而饰金,说明当时沿用汉制,皇族勋臣葬用“画棺”。&&&
&&&冯素弗墓发现的金牌。&&&&墓中出土的马蹬,此为中国目前所见最早的马蹬。
&&&令考古人员奇怪的是,当打开内棺时,“人骨无存,只见到三枚中空如牙套的臼齿齿冠,但形体很小,当是儿童乳齿。”也就是说,这个棺内躺着的不是冯素弗,而是一个小孩。经现场勘查,冯素弗的骨骸自然朽毁和被盗墓贼拖出坑外抛弃毁坏的可能性几乎不存在。唯一合理的解释就是此墓为迷宫式墓葬,冯的棺内由一个小孩来替代,而冯本人的尸骨埋在何处,无从知晓。或许就是墓底的下屋,或许就在旁侧,但考古人员始终没有找到这座迷宫中暗室的所在位置。因而也有学者如曹永年推测,认为是一座“虚墓”,也就是潜埋虚葬的方式、方法。
&&&&&&&&&&冯素弗墓出土的鸭形玻璃注。
&&&这类墓葬的特点是一主二墓或多墓,有公开的虚葬墓和秘密的实际葬处。十六国北朝时期,在各族上层统治集团中,曾普遍实行潜埋虚葬。而冯素弗墓则无疑是“经过科学清理的第一个‘潜埋虚葬’的实例。"
盗墓贼的五大绝招,其中最后一招,也是绝顶的特技——“听”,即盗墓贼一生练就的综合功能,相当于武林中的阴阳十八爪绝活功。这种功不是一般人可就的,必须如爱因斯坦或爱迪生所言“天才加勤奋”才可达到这种境界。由听而观察世界万千事物的异同,从中对心中所期望的目标做出正确的判断。《清稗类钞·盗贼类》有“焦四以盗墓致富”条,其中说到“广州剧盗”焦四盗墓的方式,可作为这个“听”的精彩操练,其技术之精,诡计之神奇,令人拍案叫绝。文中说:
雷电交加的夜晚
  广州剧盗焦四,驻防也,常于白云山旁近,以盗墓为业。其徒数十人,有听雨、听风、听雷、观草色、泥痕等术,百不一失。
&&一日,出北郊,时方卓午,雷电交作,焦嘱众人分投四方以察之,谓虽疾雷电,暴风雨,不得稍却,有所闻见,默记以告。焦乃屹立于岭巅雷雨之中。少顷,雨霁,东方一人归,谓大雷雨时,隐隐觉脚下浮动,似闻地下有声相应者。焦喜曰:“得之矣。”
&&&翌晨,焦召集其徒,建篷厂于其地,日夜兴工,力掘之。每深一尺,必细辨其土质。及掘至丈余,陡闻崩裂声,白烟一缕,自穴口喷出,约炊许而尽。焦乃选有胆勇者一人,使手炬,持刀悬长绳以下。
&&&&&&&&&&&&&&&&&&&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作者制图)
&&&&众人谓若有不虞,当振铃为号,以待救援。约尽五丈余绳,筐顿止。逾时,有铃声,引下穴诸人以上,述所见。或谓穴底有数大殿,或谓中藏十余柩,或谓正中一棺面列铜人,高可数尺。焦悉颔之。
&&&&&&&&&&&&
&&&这是唐代割剧宝鸡一带的秦王夫人墓砖雕端门。唐秦王李茂贞是唐末重臣,卒于公元924年。其陵墓位于宝鸡市北塬飞机场西端的陵原乡陵原。因被盗而发掘,考古发现,墓内分三重,高数尺,恰似琼楼玉宇,与焦四等人所盗古墓相同(作者注)
&&&&入夜,焦乃选十余人,令持炬下穴,则见穴有三殿:中殿金棺,列铜人数具,貌狰狞;前为飨殿,鼎彝具备;后殿残破,有柩十数,盖当时殉葬人也。及启棺,则见尸之长髯绕颊,骨肉如石,叩之有声,中实金珠无算。其卧处,铺金箔盈尺,卷叠如席。亟将各物取归,渐货之,遂以致富。
&&&焦四组织集体盗墓,其徒数十人,各有分工,计划严密细致,步骤有条不紊,可谓是盗墓门道、经验、技术和智识的集大成者,也是少有特例,非达到一定境界不能为之。只有达到了如焦四者炉火纯青的奇妙地步,才能做到百不一失。否则极有可能一无所获,枉费心机,弄不好被官府捉去,或枭首,或扒皮,或凌迟,反误了卿卿性命。
珍贵的文物换成的金钱套在脖子上,而脖子上的肉球时刻都有被砍掉的可能。
&&&&至于上述所言在勘察墓穴地点时,观草色、泥痕之术,则是利用古墓多采用夯筑技术的知识,并不足奇,远没有所谓听雨、听风、听雷等术玄妙。若加以分析,这听雷之术也不是顺口胡诌,当含有一定的科学道理。比如“大雷雨时,隐隐觉脚下浮动,似闻地下有声相应者”,是因为地下空旷遇雷雨而容易受到震动甚至下陷的缘故。
&&&&&&&&&&&
&&&&&&&&&&&&一些松软之地受到震动而开裂下陷
&&&&中国著名的史前考古学家、古生物学家、周口店遗址“北京人”头盖骨的发现者裴文中,在为北京大学考古系学生讲课时,就曾谈到寻找遗址和古墓的方法。
裴文中在作考古发掘报告
&&&&裴说:寻找一个遗址,首要的先去找露头,这是地质上之名词,我借来应用。遗址经年既久,埋藏在地下,我们无法知道。这露出之一部即谓露头。露头之成因,不外人工及天然所造成。挖掘土坑房基,可以造成露头,浮浅的遗址,可因耕种田地而露出,但最重要者,却为公路及铁路之开掘之地基,或运河之掘挖或开展……但孤零之一二史前遗址,不能谓露头,更不能谓为遗址。
&&&&&&&在沙中露头的古物
&&&&再如,在沙土之中,如有埋藏之坟墓,因其地沙土曾经掘挖,后又填起,故土质自较生而未经掘挖者松散,地内所蓄之水也较原生土质之地为多。因之,雨季则见坟墓之地较湿;至旱季,则易干燥。著者曾闻甘肃之史前遗址,于春季,湿气上升,秋季地内水量充足,每一遗址,均较他处为湿潮,随葬之陶器,虽埋于二三尺深之土中,亦因湿度不同于地面可隐约见其大形。故掘者可按此而得,百无一失。此亦搜寻之一法也。(《史前考古学基础》裴文中遗著,载《史前研究》第1、2期,1983年。)
  裴文中不是社会上走南闯北飘荡江湖的所谓风水先生,更不是盗墓者的同行,但他能从自身在田野考察的实践中总结出一套科学的视察判断方法,而这些方法与古代文献、野史中的记载,竟有许多相合相似相通之处,可见“实践出真知”这句话还是有道理的,盗墓者在长期的工作实践中练就了一套在外人看来极为神奇的方术,并非虚妄,而是符合事物发展的科学规律的。
济南洛口黄河铁路大桥
上世纪九十年代,作者按照盗墓贼的经验与裴文中先生的说法,邀集朋友(左为老石,右是作者)到济南洛口黄河大桥北岸寻找古墓,因该铁路大桥只跑火车不能行人,故找到当时驻守黄河大桥的武警中队王排长通融。王排长把腰里的王八盒子拔出来,冲天空猛地一挥,大喊一声“让开!”,守桥士兵会意,立即闪开一条小道,我们几人通过桥面一侧仅容一人走动的过道抵达黄河北岸(中间为王排长,其红色的领章隐约可见。王排长现在是著名作家,在新浪开的博客名为“晨曦”,欢迎访问并就有关问题进行交谈)
&作者岳南(中)与朋友郭老(左,不是郭沫若)/老石(右,现在新浪的博客名是“鲁人石头”,欢迎访问)过黄河后,开始在一个较原始的野地寻找古墓。据说此地是春秋时代一个小国国君的陵墓所在地。
& & & & & & &
&&&&&&&&&&&&&&当我们渡过黄河的时候,天空下了一点小雨,我们按照盗墓贼的方法趴在一个茅棚里细听外面的动静(棚内为作者岳南),结果只听得风声没有听到地陷或裂开的声音,算是白折腾一场。后来雨过天晴,只在黄河岸边一个塌陷的坑中找到了几块棺材板子和几根白骨,其他一无所获,令人不爽(作者注)。
 &&&至于墓穴掘开后烟火突现等等异兆,也并非无稽之谈,在长沙就有多次发现。中山大学教授,著名古器物学家、考古学家商承祚,为了解古物事,曾数次奔波于湖南、湖北博物馆等处,并亲自参加指导过湖北纪南城的发掘等工作,不但与当地考古人员如湖北的谭维四,湖南的侯良、高至喜、傅举有等建立了良好友谊,同时与当地不少改过自新的土夫子也建立了友谊。正是在这样的情形下,对两湖地区的古物和盗墓等事宜多有了解。商氏在他的《长沙古物闻见记》中曾说:近代盗墓团伙盗掘楚墓的行动方式,往往是“深得墓穴后于夜间篝笼盗发”,“每于深宵,穴孔而入,及见棺木,即加斧斤,折木穿窦,更翻入内摩寻,古物尽而后已。楚墓田地面至廊,深斜下入,达三四丈,必仅七八小时完成盗掘,否则为他组所知,源源加入,赃润减少,此不能不速成之一因也。”
&&&&&&&&&&&&&&
&&&&&&&&&&&&&&藏在深山中的曾国藩老师孔太史墓石兽
&&&&&&&&&&&&&&
  &&&&&&&&&最近在广州白云山发现的曾国藩老师孔太史墓遗迹
&&&&湖南长沙近世盗墓者曾多次遇到所谓“伏火”,或称之为“火坑墓”,或称之为“火洞子”。发掘时,或有棺木“为火冲破”者,或有“火从隙内喷出”者,有人以为这是“磷火”做祟。商承祚考察后认为磷火不能燃物,白日不可见,“殆椁内无空气,一旦与外界相接触,起化学作用而起火耳。”对此,他在《跋柯克思〈中国长沙古物指南〉》一文中,就这一悬而未决的疑案做了较为详细的论述:“楚墓椁墓完好未入空气者,如遇明火,其泻出之气即行燃烧,《闻见记》曾载其详,读者多有怀疑,柯君亦记及此事,皆为土夫子真实之言。余再度赴长沙时,即闻二十八年二月南门外阿弥岭木椁墓喷火伤人事,乃展转由土夫子之介,得识苏三,即被墓火烧伤之人。苏三为人粗莽愚鲁,盗墓经验不丰,先锋工作,狡者每使令之。斯墓掘二夕(盗墓皆以夜)始见迹象,群工兴奋,子夜而抵其椁,苏三口衔纸烟,力掀盖板,轰然一声,其气与烟火相触而燃,苏三趋避不及,单衣被火,面目黧黑,号啕悲呼,仆地不起,面部胸前几无完肤,群工惊骇,急送湘雅医学院治疗,月余始愈,创痕斑斑可见,则墓火之说,信而有征。”(商承祚《长沙古物闻见记·续记》,中华书局1996年出版。)
&马王堆汉墓发掘情形,此墓曾发生喷火现象
&&&&按商承祚的说法,近代长沙盗墓者之成熟技术的形成,未必世代传承,而主要因自身实践经验之积累,“因日久之经验,辨土色与山地即知其下之所有”。处理“火洞”的经验也是如此。如“木冢,土人分为两种,曰水洞、火洞。”“火洞则入葬及今仍保持原状,启之有火,殉物取出仅微润;然此种墓千百难值其一也。遇火洞,不能见明火,否则一引即燃烧,启时见青气外泄有声、发火,即此气。曩日土人或被烧伤,日久始得此经验。”
 墓中积水可形成沼气,从而出现冒烟喷火现象 
& &商氏所说当有一定的道理,1972年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发现时,亦出现冒烟喷火现象,据发掘人员记述:“出火的过程大致是,当某医院工程进行到露出木椁顶上的白膏泥层的时候,施工人员用铁杆向下穿了几个孔,孔里就喷出一股凉气,一接触火种即燃烧,火焰的颜色类似酒精灯,明火无烟。用水冲进出火孔,出现水花喷溅的现象……出火的原因,可能由于墓室里埋藏的有机物分解,形成一种可燃气体——沼气所引起的。
这就是盗墓贼与考古学家共同专用的洛阳铲之一种
& 李鸭子突发奇想,蒙生了发明一种新式盗墓工具的念头,这个想法是如何产生的呢,请让我慢慢道来:
&&&话说1923年春天,李鸭子到孟津县赶集,正在一个小铺前喝牛肉汤,对面卖窝头与包子的偃师马沟村人正在搭棚子。
孟津县集市上的窝窝头铺子
&&&&只见几个人拿了一个铁铲在地上戳一个小洞,打洞的工具引起了李鸭子的兴趣,便静心观看。只见这个东西每往地里戳一下,就能带起一些泥土。
用铲状物戳出的小洞和泥土。
&&&&李鸭子很感兴趣,便起身上前仔细观察,发现这个铁铲是半圆形,带出的泥土仍保持着原来的地层结构。这个现象使他联想起平时看到骡马行走,铁蹄经常带起一些土来。两相对照,灵感忽闪,李鸭子当即意识到半圆形的铁器,要比平时使用的铁椎、铁锹更适合探找古墓。回到家后,李鸭子比照着那个搭棚子的工具做了个纸样,找到邻村张铁匠让其按图打制。六十多岁的张铁匠是个本份人,一生信奉的教条是老老实实做人,堂堂正正做事,流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看到李鸭子拿来的这个拿来的这个结构图和对方神秘兮兮的样子,立即猜到可能是为盗墓所用。&
&&&&&&&&&&&&&&&&&&&&&&&&&&&&&&&&&&&&&&&&&&&&&&&&&&&&&&&&&&&&&&&&&
&左:张铁匠的铺子今日面貌;&&&&&&&&&&&&&&&&&右:李鸭子发明洛阳铲结构图
&&&&张铁匠平时对盗墓之人虽无强烈的恶感,但顾及自家铺子的名声,不太愿意与其同流合污,遂婉言谢绝。因张铁匠的手艺远近闻名,且相互熟悉,小心谨慎的李鸭子为防泄露其秘,不愿再到别处张扬,索性一咬牙,许给对方一个大洋。张铁匠见对方开价丰厚,遂勉强答应并照葫芦画瓢地打制出一把半圆形铁铲。
&&&&李鸭子拿着这个新式武器回家装上一根木杆,在自家院内一试,果然效果奇妙。每向地下钻插一下,就可以进深三四寸,往上一提,就能把地下卡在半圆口内的地土原封不动地带上来,内中的土色与杂物清晰可辨。更让他得意的是,没有多久就深入地下几米,打出了一个茶碗般粗细的深洞——第一把探铲就此问世。
李鸭子发明的洛阳铲正反面形状
  &神奇的洛阳铲一经问世并在实践中应用,因探墓效果显著,很快在盗墓业内传开。张铁匠的生意因此而兴隆,大发一笔,据说一个月就赚了三百多块大洋。因这种铲子直径较小,主要用于打洞勘探,当地人取名“探铲”。又因此铲子是在洛阳地区问世并首先使用的,又称之为“洛阳铲”
&&&原张铁匠铺子中的伙计与摆设。
&&&&从明代的铁锥到民国初年的洛阳铲,是中原地区甚至整个中国北方盗墓贼使用地下探测工具的一次革命性飞跃。中国北方特别是洛阳、关中地处黄土塬区,水深土厚,盗墓贼可对提取的不同土层、土壤结构、颜色、密度和各种包含物进行分析,如果是经过后人扰动过的熟土,地下就可能有墓葬或古建筑。如果包含物中发现有陶瓷、铁、铜、金、木质物,就可以推断地下藏品的性质和布局。经验丰富的盗墓贼仅凭洛阳铲深入地下所碰撞的不同声音和手里的微妙感觉,便可判断地下的情况,如夯实的墙壁和中空的墓室、墓道自然大不一样,所传出的信息也就有所区别。一把洛阳铲,刺破阴阳界,洛阳地区四邻八乡的村民见这一神秘器具如此轻巧便捷,探找墓葬既快又准,省时省力,于是纷纷效仿,呼呼隆隆地加入到盗墓队伍之中。又据说古人的骨骸可以治疗哮喘病等,所以盗贼不但盗物,也挖骨。于是整个中原到陕西的关中大地就更加热闹起来。
这是唐末割据宝鸡一带的秦王李茂贞夫人墓45层砖砌穹窿顶上的盗洞,如此细小的盗洞在盗墓史上非常罕见。据考古专家考证,此为洛阳铲打出的探孔。&
秦王李茂贞夫人墓中壁画“八抬大轿”。此墓几乎被盗墓贼盗窃一空,所剩文物了了无几。
&&&民国十七年(1928年),南京古物保存所所长、考古学家卫聚贤赴洛阳考察,专门调查了邙山一带的盗墓情况,对盗墓者使用的工具做了详细的描述。在其所著《中国考古学史》一书中,卫氏说道:
  盗墓者“用铁铲曲为多半圆洞形,置长木柄,在地上隔五尺凿一洞。因持铲凿地,土攒入铲中,用手将土取出,看土为活土死土。所谓死土,即天然的地层,活土是地层混乱,地层混乱由于曾掘地埋人,将土翻过所致。遇见活土,凿能容身的大洞而下,十九必得古物。”(卫聚贤《中国考古学史》,商务印书馆1937年版。)&
&&&&&&邙山古墓葬被盗情形
&&&&日,《中央日报》报道邙山一带盗墓情形云:
  俗语云,洛阳邙岭无卧牛之地,其陵墓之多,可以想见,唯是大小陵寝,皆是先民遗迹,历史上之价值,何等伟大。乃近有不逞之徒,专以盗墓为事,昏夜聚集,列炬持械,任意发掘,冀获微利,不惟残及白骨,抑且影响治安。近更变本加厉,益肆披猖,入土新柩,亦遭盗发,抛露棺椁,残毁尸骸,倘系贫户茔葬,白骨尸身,辄扬晒墓外,以泄盗墓者徒劳无获之恨……
&&&&&&&&在青纱帐中用洛阳铲打出的探孔。
&&&&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中央古物保管委员会委员、地质学家袁同礼前往洛阳查勘盗墓情况,他在提交的报告中说:
  洛阳为吾国旧都,古迹甚富,城北城东,古墓尤多。近十余年来出土古物,以铜器为大宗。土人以大利所在,私行盗掘者,几成一种职业,并发明一种铁锥,专作采试地层之用。沿城北邙山一带,盗掘痕迹,不计其数。……其参加工作者,共二十余人,各执铁锥,分区探试,偶有所获,则欢呼若狂。(载民国二十五年,《燕京学报》第二十一期。)
&&&&&&在土质松软地带犹其要利用洛阳铲探明墓葬情况,否则盲目挖掘起来将极其困难。
  袁氏所说的铁锥,已非明代发明之物,实乃李鸭子发明的洛阳铲。事隔三年,河南大学校长王广庆已说得极为清楚。王氏在1939年所著《洛阳访古记》中说道:
  近日掘古物用器,名为瓦铲,重七八斤,铲端铁刃为筒瓦形,略如打纸钱之圆凿,围径约三寸而缺一口,后施长,用以猛刺土中,土自铲心上出,顷刻之间,凿穴深可寻丈。……先以上述长瓦铲,锥地取土,验其色质。其土层色质松散而不规则者,知为古代已动之土,古物往往出焉。其坚整而纯一者,则原始老土,决其必无所有,乃易地再掘焉。然即散土地区中,亦有为水道或农人耕垦之遗迹,不必皆有所得。(王为洛阳新安县人,近代知名学者,其考察所记尤为朴实。)
&&&&&&&&盗墓贼通过洛阳铲带出的残质判断地下是否有古墓,并通守残迹和气味等分辩地下可能匿藏的不同质地的文物。
  洛阳铲发明后所引起的现代化盗墓狂潮,一直持续到20世纪50年代。此后消停了几十年,而到了20世纪80年代,随着中国改革开放大潮的兴起,以及文物走私市场的繁荣,洛阳铲又伴随着形形色色的盗墓贼死尸复活,再度显示了它的神通。&
&&在打击盗墓活动中,洛阳警方缴获的盗墓贼使用的各式洛阳铲。
  另一方面,洛阳铲神奇的功用,引起了考古学家的注意,洛阳铲正式划入考古学界的行列,并在墓葬与遗址的勘探中发挥作用。随着考古学在中国的兴起,洛阳铲进一步加以改进定型,成为考古人员不可或缺的专用工具。1952年和1954年,国家文物事业管理局会同北京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在洛阳联合举办了两期全国考古钻探训练班,全面推广了这一新式探测工具,并正式命名为洛阳铲。
&&洛阳铲已广泛用于现代考古调查之中,此图为甘肃省考古钻探人员利用洛阳铲调查文物古迹。
&&&&在学习期间,请洛阳具有丰富经验的老探工们进行示范,要求每一个学员必须学会
&&&操作技术并熟练地运用这一工具。学员们结业时,每人发给三把洛阳铲,带回各地应用。如果有学员在短短几个月内并未熟练掌握,就由国家文物局出面联系,从洛阳雇一个探工师傅到当地去,继续教他们操作使用。至此,洛阳铲由本地区的一个盗墓工具,一个翻身改变了它的历史用途和地位。随着洛阳铲在考古钻探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很快遍及全国各地的考古队,并且被列入了全国大专院校考古教材,明确指出考古人员在钻探时必须使用洛阳铲。
如今洛阳铲已成为考古界在国际上交流的工具。现在洛阳地区的人们也在改革开放中与时俱进,把洛阳铲作为一种稀有的地方特产和旅游龙头产品向观众兜售,销量颇为可观,收入自是不少。
&&&小小的洛阳铲成了中国考古界最具标志性的象征物。1972年9月,著名考古学家夏鼐、王仲殊率领中国考古代表团赴阿尔巴尼亚参加第一次伊利里亚人学术研究会议时,赠送给东道主的礼物就是一把打造精致的洛阳铲。从此,洛阳铲走出国门,为世界同行广泛所知。
  不过,虽然洛阳铲已在中国各地考古界应用,但因只能手工制造,其制作工序有20多道,而最关键部位是成型时打造的弧度,没有相当功力和经验者不能为之,稍有误差,打出的铲子就带不上土,或只能带半铲土,导致土层错乱,阻碍准确判断。
&&&&&&&&洛阳东郊正在成批加工的洛阳铲。
&&&唯一能制造洛阳铲的地方,就是它的发源地——洛阳市东郊,此处有四五家手工作坊,常年开设红炉打造,制出的洛阳铲一批又一批销往全国各地。全国各考古研究所和文物文化部门用的洛阳铲,无一例外地来自洛阳市东郊手工作坊
&&&&&&&当地匠人和工厂制造各式洛阳铲俏售全国各地。
&&&&因全国各地考古界大量需用洛阳铲,洛阳东郊红炉一时无法满足需求,遂按国家文物局的意见,各省统一购买,先下发到地区一级文博部门应用。后来,随着国内需求的增大,洛阳铲的作坊也不断增加,至20世纪80年代末,已是遍布全国各地。&&&&&&&&&&&&&&&&&&&&&&&
&现在洛阳的匠铺也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在摸着石头过河中,发明了一种比普通洛阳铲威力大得多的“重铲”,以对大型墓葬钻探开掘。右图为最新发明的“重铲”,此铲很受盗墓贼与考古界钻探人员的欢迎。
& &随着时间的推移,一般的洛阳铲如今已经被淘汰,现在用的铲子是在洛阳铲的基础上改造的,分重铲和提铲(也叫泥铲)。由于洛阳铲铲头后部接的木杆太长,目标太大,所以弃置不用,改用螺纹钢管,半米上下,可层层相套,随意延长。平时看地形的时候,就拆开,背在双肩挎包里,外人很难窥知真容。
洛阳邙山一带虽然古墓葬分布稠密,但并非唾手可得。由于年久日深,长期的雨水冲刷、树木砍伐,翻坑倒坑(挖出别人的尸体,另行埋葬自己的亲人),以及平地耕作播种,大多数坟丘的封土已荡然无存,地面也已无痕迹可寻,要找到一座贵族墓葬的准确位置并非易事,一方面要靠人的技术、经验,另一方面靠工具制作,但这工具的制作学问就大了去了。下面就古代盗墓贼使用的盗墓工具详加叙述。
&&&&&&&&&&
&&&&&&&&&&日,周公庙遗址考古队队长王占奎,正在18号墓
&&&&&&&&&&观察一个可疑的盗洞。(高明 摄)
&&&&据可查的资料显示,明代之前,民间盗掘工具大多为锹、镐、铲、斧和火把、蜡烛等。通常情况下,盗墓者凭着以往的经验,对可能是大型坟丘的地方用铁锹之类的工具下挖一个小坑,根据土质土色来辨别墓坑的有无、位置、大小。每一个盗墓贼都知道,墓坑内的填土一般称为熟土,也称为墓土或五花土,与未经扰动过的生土相比有着明显的区别。
&&&&&&&<font style="FONT-FAMILY: 楷体_GB年甘肃某地发生集体盗掘古墓事件,警察到来后盗掘者纷纷逃跑。从手中拿的工具看,仍以铁锹等为主,很显然这是一伙普通的农民盗墓群体,并非专业团伙,因为这种工具早已被专业盗墓贼淘汰。
&&&&&&&&上图盗掘古墓者掘出的陶器,被公安人员截获。
&&&&生土较为纯净,给人以鲜活、板结之感,没有人类生活遗存的包含物。所谓的熟土因为已经过人为的扰动,土质较杂,相对疏松一些。凡大型墓葬的填土一般都经过夯打,有夯层和夯窝,有的填土内还有人类生活的包含物。这些都成为判断是否为古墓葬的重要依据。
&&&&&&&&&&&&
&&&&&&&&&&&&用铁铲之类专业工具打出的盗洞。
&&&&朱熹祖母古墓葬被墓贼挖开的2个洞穴,直直向着墓穴方向延伸(发现后略作覆盖)。
&&&&但是,尽管对土质、土色和墓坑位置能够分辨区别,但对墓坑的深度,此前是否有人盗掘过,盗坑在那里,盗掘的程度如何,坑内棺椁是否尚存等,皆无法提前做出判断,非用铁锹挖到一定程度甚至深入墓底不能知晓。要盗掘一座墓葬,用铁锹直接挖掘打洞,操作起来并不轻松,除了费力费时,更重要的是,要想在单位时间内挖到墓室极其困难。因为不能拖得太久,所以用铁锹直接打洞有很大难度。
&&&&&电子游戏中的盗墓鬼用的盗掘工具。这样的工具显然太笨了,不便于操作。
&&&&更为不利的是,当盗洞打入墓室时,却发现是个假墓。即便是真墓,但此处早已被同行提前光顾过,墓内器物洗劫一空。另外还有一个不能解决的问题是,只凭挖掘小型盗洞,无法提前预知墓葬的规模,除非来个大揭盖,深入地下几米或十几米,但这对于极端讲求时间和效率的盗墓者来又是不可能的。于是,盗墓者开始在工具上下功夫,加以改进。  
大墓被盗的深洞。
&&&&自明代开始,盗墓者开始使用一种新型的探测工具——铁锥,它的出现使盗掘者仅以地面残存标志,如封土、墓碑、下陷土坑等为标志寻找目标的时代一去不复返。盗墓者利用特制的铁锥,在可能埋藏古墓的地方,向无标志的地下探索。根据锥上带上来的泥土和金属气味,判断古墓的方位,然后再用铁锹等工具挖洞盗掘。
&&&&&&&&&&&&&
&&&&&&&&&&&&&&深山中被盗掘的坟墓洞口。
&&&&明代科学家宋应星写了一部图文并茂的科学巨著《天工开物》,其中第五卷专门叙述手工业制盐方法与程序。对于四川的井盐的采取,他说:“凡蜀中石山去河不远者,多可造井取盐。盐井周圆不过数寸,其上口一小盂覆之有余,深必十丈以外,乃得卤信,故造井功费甚难。其器冶铁锥,如碓嘴形,其尖使极刚利,向石山舂凿成孔。其身破竹缠绳,夹悬此锥。每舂深入数尺,则又以竹接其身,使引而长。初入丈许,或以足踏锥梢,如舂米形。太深则用手捧持顿下。所舂石成碎粉,随以长竹接引,悬铁盏挖之而上。大抵深者半载,浅者月余,乃得一井成就。”在多幅“作咸”图中,《蜀省井盐一》,是一幅凿井图,绘一人立于小河边,双手执“刺锥”,在地上凿小孔,那刺锥上为竹竿,下边很像现在的探铲。画的虽然是开凿四川盐井,但图中人物手持工具和洛阳铲的操作却是一模一样。井盐的生产起始很早,刺锥的发明与使用肯定早于明代。
 &&&&&&&&&&& 
&&&《天工开物》中凿井图,这件铁椎对洛阳铲的发明起到了承上启下的纽带作用。
&&&&明代万历年间,浙江海宁人王士性曾在河南等地做地方官,他周游全国,见多识广,曾有记录各省地理风俗的《广志绎》传世。在提到当时洛阳邙山盗墓情景时,曾说“洛阳水土深厚,葬者至四五丈而不及泉。”“然葬虽如许,盗者尚能以铁锥入而嗅之,有金、银、铜、铁之气(味)则发。”从中可以看出,当时盗墓者使用的铁锥可深至地下数丈,并且能带出地下器物的气味,凭气味发掘显然比先前直接用铁锹开口有了进步。但明显不足的是,只有铁锥碰到地下金属器物时才能通过磨擦产生并带出气味,这种气味自是相当微弱,若无嗅觉灵敏和相当经验者是难以据此寻出蛛丝马迹的。倘若铁锥遇到瓷器、漆器等陪葬物品,几乎无气味可嗅。而一旦地下墓坑为泥水所浸,即便是嗅觉异常灵敏的猎犬,恐怕也只能干瞪着眼,望锥兴叹了。
《天工开物》图画中用的铁椎。
&&&面对这诸多的不便与一次次半途而废或最终成为泡影的现实,盗墓者必须想方设法改进盗掘的方式、方法,寻找更为便捷有效的盗墓工具。于是,在技术上具有革命性重大意义的洛阳铲诞生了。
   一个广为流传的说法是,最早发明洛阳铲的是一个叫李鸭子的人。此人家住邙山南麓、洛阳东郊马坡村,生于1873年,卒于日。自幼家贫,没有进过一天学堂,小的时候以替人放牛、割草为生,村人不知其名。及长,村人见其腿脚不甚灵便,走起路来有点蹩,看上去如同鸭子走路,乡人乃呼之曰小鸭子。随着年龄增长,因其祖辈姓李,乡人又呼曰李鸭子。从风水学上观察,这位李鸭子所住村庄乃龙凤交配之地,东边和东南边是东汉的陵墓区,西边是北魏的陵墓区。村子的周围,包括村子内和村子的西南部,是成片的西周贵族墓地。
&&&&&&&&&&&&&&
&&&&&&&&&&&&&&近年来在李鸭子村前墓葬中发现的青铜器。
&&&村子西边不远处,有一名为青菜冢的地方,据说是三国时司马懿的墓葬。光绪年间,乡人在村子南边农田里掘出了一个大墓,里面有青铜鼎、青铜盘等大批青铜器物,还有一辆青铜战车和青铜战马,惜所有出土器物下落不明。这样一个特定的地理环境,自是盗墓者梦中的天堂,也是盗墓行业人才辈出之地。李鸭子家境贫寒,娶妻成家后便以赶集做小生意谋生,以卖包子为主业。当然,这只是公开的职业。他还有一份不公开的地下职业是盗墓。此时,在邙山一带的村庄,盗墓者成群结队,司马迁在《史记》中所说的中山国人“起则相随椎剽,休则掘冢”,其“作巧奸冶”的勾当属于公开的秘密。但对外还是小心谨慎,不敢张扬,以免引来牢狱之灾和杀身之祸。
&&&&&&&&&&&&&&&
&&&&&&&&&&&&&&&&&&&&&&李鸭子村前墓葬出土的青铜器。
&&&&李鸭子盗墓,使用的工具自然也是传统的铁锹、铁锥、铁斧等等,这些工具的局限性同样令李鸭子感到不满,便琢磨着如何加以改进。此辈的腿脚虽不灵便,且未进过一天学堂,但头脑灵敏,心眼活,点子多,属于当地三乡五里的能人,中原盗林中的高手。就在他反复琢磨而不得要领时,一个偶然的机会和一件足以改变人类文明进程的发明出现了——这便是闻名全国,轰动中外,被盗墓贼和现代考古学家视为罕世之宝的——洛阳铲。
发表评论:
馆藏&39133
TA的推荐TA的最新馆藏}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80年代经典街机游戏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