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甘正传为什么要付费付费后没溘用?

为什么大部分中国人似乎没有为版权付费的习惯?
比如一本书,只有十几二十块,很多人就会觉得很贵了。下馆子动辄几百反而不觉得怎么样。这种心态有哪些深层原因?
【郭瑞超的回答(10票)】:
批判中国消费者的都是妄自菲薄,肖恩帕克的盗版网站Napster是如何火起来的?老外咋的就和中国人不一样了?有了互联网这个不规范的环境,还不都是卯足了劲儿下载。
这个说法很扯淡,别的不说,满大街的iPhone就是实例,没得山寨,你只能买,但是照样有的是钱,如果说这个是实物,那就说网游吧,一个月收入过亿都是谁贡献的?城乡差异?网游可不是全给一二线城市玩的。
2,版权意识
这个东西本身就不需要让消费者知道,就像一台汽车,你需要了解它的组成部分都是谁设计的,谁的专利,没有意义。我买来是用的。买的时候根本就不考虑这些东西。
那原因是什么?
政府的法律对侵权的事情采取暧昧不清的态度,个人看法,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最深恶痛绝的是什么?一是遭到发达国家实行的封锁机制(科技封锁),二是被发达国家的企业拿走巨额的版权和专利费,那都是白花花的银子。至于为消费者省钱?那都是屁民一厢情愿的想象。
2,破解和复制能力
这个不需要额外说明,大家都懂的
3,破窗原理
大家出于各种各样的原因,选择同流合污
结果是什么?
最初国家为了防止资金外流,采取暧昧态度,到底是好处多还是坏处多?
早期好处多于坏处,现在坏处多于好处,是时候刹车了。
这种破坏游戏规则的做法,只能一开始占到便宜,玩的多了,自己也变态了。
【YaNan XU的回答(6票)】:
因为普通大众没有对一本书或是一个软件的真正价值有清晰的认识
只有主观的可以感受到的价值才是价值 比如吃了一餐饭就是真正的吃到我肚子里了 买个电子设备也是真实可以摸到可以使用的
而知识产品背后的努力 没人宣传 谁知道
【Jeffrey Kerr的回答(1票)】:
在1982年之前,我国不仅没有版权相关的法律,全国甚至连知识产权的概念都没有人懂。也就是说在新中国成立后的33年里,我国不存在版权、知识产权等概念,所以对于作品的复制、改编等是正常现象。
直到1990年著作权法颁布,中国的版权状况无法可依,所以也无法建立现代的版权、知识产权等概念。
也就是说,在共和国六十多年的岁月里,有四十多年是无法可依的,而在版权法颁布之后二十多年里,已经有一部分人建立了现代、完备的版权观念,知识产权的概念也已经深入人心,虽然不是可喜的成就,但已经在可以接受的范围了。
目前版权观念在中国普及的水平就是这样,大多数人没有付费的习惯。
【ChouHe的回答(1票)】:
搬一篇梳理这段历史渊源的旧文过来,节选部分应该能够回答这个问题:
(文中的#为文献注释,在此省略,不表)
一、历史因素暨中国特殊国情
郑成思等国内学者认为,版权的诞生伴随着印刷术。
西方世界的著作权思想萌芽,也始于当时印刷术的不普及。当时的社会认为,附随于著作物最重要的权利莫过于印刷出版的权利,故称其为Copyright(著作权,直译为复制权)。然而自称是“四大发明”(所谓的中国“四大发明”其实也很有争议#)的故乡——中国,却没有最早出现知识版权。中国第一部著作权法律《大清著作权律》(1910年)相较世界第一部版权法英国《安娜法令》的颁布(1709年)迟到了两百年。美国学者安守廉也对此感叹:“尽管东西方的学者都将纸张、活字印刷和油墨的发明归功于中国人,但是,人们用浸染了幽默的活字在纸上创作的成果,在中国长久以来都得不到全面的保护”。鉴于中国的政治文化,帝制中国并不曾发展出我们今天意义上的知识产权概念。帝制中国深受两千年的儒家文化影响,推崇“礼”远甚于“法”。儒家视“礼”为社会行为规范、用以维持社会秩序的工具,尤其讲究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上下等级尊卑的理念。统治者不仅要为自身“正名”,同时承担着“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的民风教化责任。因此,政府对出版的控制始终集中在思想控制和秩序维护上。帝制中国通过引导宣扬主流价值观、消灭有害的思想知识来规范整个社会政治制度。这在一定程度上压制了创新思想,损害了言论自由。另一方面,儒家思想讲求 “述而不作,信而好古”,认为知识是为后人继往开来的大众文化遗产,而非个人所能够独创、独占、独享的垄断性财产。
二十世纪之交,中国被钢枪利炮打开国门,在枪口下被迫接受西方列强的一整套知识产权体系。1910年清政府立宪时期出台了第一部成文法《大清著作权律》。遗憾的是,这部法律在发光发热之前,旋即在中国革命的枪口下无声无息了。西方国家假想于借助外部压力,第一次尝试将知识产权法引入中国并贯彻落实,也可以说是一场彻底失败。
新中国成立之后,中国政府推崇马克思主义、学习苏联模式,并引入了“公有制”、“集体主义”、“按劳分配”等等一系列社会主义的特别概念。所有的智力劳动与知识创新都被视为源自广大社会群体的产物,而非个人的功劳或私人财产。1966年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更是对中国社会进行了根本性的改造,整个法律系统被彻底摧毁。文革不仅造就了改革开放初期法律人才与专员的极度匮乏与贫瘠,并且延误了几代人对法律应有的正确认识与服从敬畏#。
八十年代以后,中国的法律经历了大跃进式的涅槃。以经济发展为中心,中国再次向世界打开国门,知识版权的历史再次重演。西方国家(尤其是美国)第二次假想借助外部压力和中国试图融入世界经济体系的强烈动机,尝试将知识产权法引入中国并贯彻落实。这次尝试的结果很难说称心如意。尽管中国先后加入了《伯尔尼公约》、《日内瓦公约》和《世界版权公约》,甚至颁布了条例确认民法通则第142条规定,即当条约义务和国内法发生冲突时,条约义务优先。但在今天的中国,盗版并没有升级到西方标准下的“偷窃”的道德高度。盗版光盘在中国的街道上俯拾皆是,已经无法叩击中国公民麻木的意识。
这是知识产权保护在中国橘生淮北为枳的命运。
二、当下的版权发展暨外力的推动——以中美贸易为例
《特别301报告》是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公布的关于世界各国的知识产权保护的年度报告。从八十年代开始,该报告对各个国家是否对于知识产权提供有效的保护,以及是否对依赖知识产权保护的工业部门或商人提供公平平等的市场准入机会进行审查#。美国政府根据该报告进行参照,再决定是否对不注重知识产权保护的国家进行贸易报复。
中国连续数年以来一直是《特别301报告》的优先观察国家对象。报告对于中国盗版现状与政府的行动做出了详细具体的分析,并提供具有可操作性的建议。由于《特别301报告》是美国政府就知识产权保护问题而威胁制裁发展中国家的主要手段,中国政府并不敢轻易“怠慢”所有的批评。然而中国政府在执法力度上始终与《特别301报告》存在现实中的差距。
从政治表面来看,美国以《特别301报告》为威胁手段动用中国的外交杠杆,确是一种所谓霸权和强权的表现形式。国内的学者虽然不至于为版权侵犯行为做正当性的辩护,但都积极以意识形态渲染美国以“知识产权保护”为由而在全世界树立的霸权形象。
在中美知识产权会议上,中国谈判代表团也指出了美国在知识产权保护上的“虚伪”。美国政府无法回避其自身的历史,早在19世纪美国同样因为缺乏对作者权利的保护(甚至对外国版权作品连形式上的保护也没有)而臭名昭著。这一段可以称之为美国“发展中国家”的历史时期,美国一直是“大量侵权品的制造地和营销地”。从这个角度来看,美国政府以发达国家的标准而不顾历史发展的国情来苛求一个发展中国家,并且一味宣称中国“对美国财产的轻慢态度”而以制裁相威胁,确实可以称之为“伪善”#。
然而,美国在知识产权谈判上如果真有错误,那么唯一的错误可能就是没有向中国政府解释清楚一点:即知识产权不仅对美国有好处而且对中国的发展也是有好处的。事实上,美国的《特别301报告》对中国的监督,其本质是在积极将中国纳入国际经济体系,督促中国遵守游戏规则,成为一个市场开放又遵守国际规范的国家。然而,中国政府对此似乎存在相当大的误解,所以既没有坚定的意志来打击盗版,同时缺乏完好的“法律架构”来实现写在纸上的漂亮的法律。
这,就为中国当下的经济转型埋下了巨大的隐患。
三、版权侵犯在中国存在的合理性暨反审查制度(请批判地看待这一issue)
盗版在中国的唯一合理性,就是鉴于在中国审查制度下“窃书不是偷”的美丽谬论。
乔纳森·芬比(Jonathan Fenby)将中国的互联网形容为“信息帝国主义”(information imperialism)。他认为,政府对信息的控制是权力架构中最基本的要素之一#。正是这一复杂的国家机器审查制度对信息的控制,造就了庞大的盗版黑市。
分析原因涉及审查制度,不表。
分析当下国情原因简而言之,如下:
中国是一个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国家。这种不均衡状态,体现在沿海与内陆、城市与农村等多方面的鸿沟。在互联网的普及与使用情况上,这一鸿沟尤体现为网民各个阶层之间信息的不平等、不对称。
中国网络社会可以说是一个城乡两极分化严重的网民结构。资源丰富的网民大多分布在大陆沿海地区,特别集中在千万人口密布的大城市中。他们或者借助移动传媒(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或通过工作与家庭网络、或到访网吧与无线网络定点,可以随时随地连接网络,瞬间拥有包罗万象的海量信息;而资源匮乏的网民则主要分布在内陆的农村、二三线城市等不发达地区,他们没有足够的经济能力来保证互联网的稳定连接,大多网络用户只能借助网吧来融入这个虚拟社会,打游戏、聊天社交,或寻找工作,等等。虽然很多来自不发达地区的人员外出务工来到北京、上海、广州等大城市寻求工作机遇,因为租房、物价等缘故也较难保障稳定的网络连接环境#。学者邱林川因此将网民划分为两类人群,即“信息富裕者”与“信息匮乏者”。事实上,源于互联网使用而导致的信息不平等即使放在大城市这唯一的目标人群,“信息富裕者”和“信息匮乏者”也存在着巨大的落差与鸿沟。即使某些潜在的网络用户并不存在经济问题,他们却因为对未知技术的偏见与畏惧而拒绝互联的深入使用。这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近年来政府与媒体持续不断地对网络进行妖魔化的解读与宣传,造成了国民对互联网使用的巨大误解与负面印象。其妖魔化的具体行动,包括动用各种行政力量打击所谓的滋生社会罪恶的“黑网吧”,整治所谓的“很黄很暴力”的互联网低俗之风,等等。
尽管信息富裕者与信息匮乏者存在着明显的网络效用差距,但他们所处的网络社会环境仍是相同的:一个信息帝国主义下的富饶的免费文化世界。他们对网络的需求也是一致的:获得更多的信息、追求更多的娱乐。对此,信息的不平等提供了网民强烈满足与实现自我的动机。然而,在信息管制的宏观调控下,网民在寻求对等信息的过程中也采用了扭曲的非正常的手段。盗版就是嫁接彼此的一座桥梁,一个无法通过正常渠道而获得资源的不得已的选择。
信息帝国主义的本质与帝制中国的版权管理是相同的:即政府对信息的控制始终集中在思想控制和秩序维护上。而信息管制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即信息审查。审查制度所带来的寒蝉效应是显而易见的。它塑造的是一种单调乏味、封闭而饱受、同质性又极高的文化。传统媒体已经难以满足人们(尤其是年轻人)庞大的多元化需求。既然技术提供了新的可能,人们转而诉求网络。
这样其实衍生了一个相当麻烦的问题就是:盗版是否应该在一个具有审查制度下的发展中国家得到些许宽容?
【孙尉翔的回答(0票)】:
我认为这个跟大部分中国人的时间和私有财产可供自由支配的比例还不高有关。向有钱有闲的阶层推销阅读自然就会顺利很多。一些人去西方发达国家坐过一两次地铁,回国就想也做全民阅读,倒不如先做到全民有钱有闲吧。
原问题也是伪问题,实际上这几年书价已经提高不少,但是也没见得阅读风气因此更差,所以其实并不是纯粹在于“书太贵”,而是考虑到大部分“买了也不会看”的情况,不是说你负出了劳动我就一定要购买。以前书价太便宜,以至“不看放着也没啥”的地步,你也不至于要求消费者“因为尊重知识”而坚持不买平价书吧?既然你觉得知识有价,那就根据市场自由定价好了,卖不出去就抱怨大众文化层度低这是有多纠结?要么你就干脆伟大到认为知识无价,书价只是个数字,别这么介怀。
【李一山的回答(0票)】:
吃进肚子里的能被直观感受到,书就差些,可以认为是精神层面还比较钝感。
【thinkind的回答(3票)】:
中国人自古注重家族和集体,
缺乏个体和产权观念,
更别提无形的知识产权了。
都是一本糊涂账。
【春林的回答(0票)】:
中国国情限制, 都还在温饱问题奔波劳累,哪里有心思考虑版权。
【周星的回答(0票)】:
因为早期的国内互联网就是免费的,什么都免费,国外则不是。
【丁国锋的回答(0票)】:
最根本的原因是,中国人没有强烈的个人私有财产的观念。在过去的教育中,一直在强调的只是集体,忽视了个人。这也导致了对个人财产,包括知识产权的不尊重。
【木小未的回答(0票)】:
我们的同胞大抵上还处在追求物质需求的道路上,要实现个人利益最大化。我们的主体环境让大家觉得“何必去花那个冤枉钱呢”,于是越来越多的人心安理得地享受着免费和盗版。
【赵彬的回答(0票)】:
这是个很“百度”的问题,可以说是没这习惯,都免费惯了,国家也不重视,我们这想买都买不到正版的CD了,大部分书店,音像店都关门了,房租太贵了,就连“大名鼎鼎”的新华书店里就放那么几张,我都是上网买,不过说实话大部分我也下盗版,因为好的作品真的太少了,我认为是怪我这样的人,我还被一个曾经的朋友教训过,说我傻X,有盗版买那家子正版,有本事你全买正版,装X...还有就是我相信大部分的汉族人民是不热爱音乐、文学、之类的知识产权产品,至少不是真的热爱,就是当成一鸡肋;还有就是国家根本没这心思管,还出了一个不知道怎么想出来的提案,你不去管盗版,反而刁难起音乐人来了...
【曾迪的回答(0票)】:
知识产权是奢侈品,是一种价格远远超过其成本的东西。一顿几百的饭,成本你看得到。一个几元钱的app,成本你看不见摸不着。其实很多人,现在对书的价值的认识,仍然停留在印刷费、纸张价格上面,这是他们看得到的成本。另,其实知识产权保护程度低是穷国家共有特点,甚至trips也为不发达国家开后门。创新都是从抄袭开始的,要是抄袭必须付出不能承受的巨大代价,在知识产权战争中没有抢得先机的国家就只能任胜利者鱼肉了。不完全是因为集体主义,中国国情。请各位宣扬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的人大喷特喷。
【Andy Liu的回答(0票)】:
什么叫大部分?上网?上直呼的咱们算?
移动彩铃、音乐、阅读的钱都谁付的?
&&&&&本文固定链接:
【上一篇】
【下一篇】
您可能还会对这些文章感兴趣!
最新日志热评日志随机日志后使用快捷导航没有帐号?
查看: 1825|回复: 11
最后登录在线时间0 小时寄托币224 声望0 注册时间阅读权限15帖子精华0积分135UID181963
寄托新兵, 积分 135, 距离下一级还需 15 积分
声望0 寄托币224 注册时间精华0帖子
我刚才填好了UCSD的网申表格,并且付费提交了。最后还要求我输入名字已确认我提供的所有信息是可靠的。80刀已经扣除,银行已经发短信确认。但是,我的网申状态仍然是“in progress&. 怎么会这样啊!!点击进入,我的各个项目好像仍然是可以更改状态!怎么会这样!!我的3个申请人有两个已经提交了推荐信,还有一个没有提交。是因为这个原因吗?
& & 有没有人遇到过这样种情况? 难道还要再付出80刀不成!!!
最后登录在线时间0 小时寄托币224 声望0 注册时间阅读权限15帖子精华0积分135UID181963
寄托新兵, 积分 135, 距离下一级还需 15 积分
声望0 寄托币224 注册时间精华0帖子
没有回答。&&自己顶一下。 有申请UCSD的朋友进来看看吧。
最后登录在线时间0 小时寄托币881 声望0 注册时间阅读权限25帖子精华0积分819UID2251364
中级会员, 积分 819, 距离下一级还需 -69 积分
声望0 寄托币881 注册时间精华0帖子
我也遇到了这种情况,发email给网页上留的那个地址,他会给你改,并发给你confirmation ID
最后登录在线时间5640 小时寄托币58897 声望477 注册时间阅读权限100帖子精华4积分53713UID204913
声望477 寄托币58897 注册时间精华4帖子
直接问,这里很多人爱莫能助。
Soochow University GTER 群:
请告知所在学院,恕不接受外校
&Freedom has many difficulties and democracy is not perfect,
but we have never had to put a wall up to keep our people in,
to prevent them from leaving us.& --JFK
最后登录在线时间0 小时寄托币224 声望0 注册时间阅读权限15帖子精华0积分135UID181963
寄托新兵, 积分 135, 距离下一级还需 15 积分
声望0 寄托币224 注册时间精华0帖子
confirmation ID 是什么? 我是用朋友的信用卡申的,朋友收到了confirmation mail. 里面就是些地址信息什么的。没看到这个。&&邮寄成绩单过去是不是要这个confirmation ID 写信封上吧。
最后登录在线时间0 小时寄托币224 声望0 注册时间阅读权限15帖子精华0积分135UID181963
寄托新兵, 积分 135, 距离下一级还需 15 积分
声望0 寄托币224 注册时间精华0帖子
网页上哪个地址? April Bjornsen &&
&&是这个吗?
最后登录在线时间3 小时寄托币1086 声望0 注册时间阅读权限25帖子精华0积分1002UID2152011
中级会员, 积分 1002, 距离下一级还需 -252 积分
声望0 寄托币1086 注册时间精华0帖子
回复 #5 sunbird9 的帖子
付费成功后应该有个comfirmation ID.就是一个N长的数字链
最后登录在线时间0 小时寄托币881 声望0 注册时间阅读权限25帖子精华0积分819UID2251364
中级会员, 积分 819, 距离下一级还需 -69 积分
声望0 寄托币881 注册时间精华0帖子
对,就是他!confirmation ID不仅寄材料要用到,以后跟学校联系都要用到这个号阿
最后登录在线时间25 小时寄托币1503 声望0 注册时间阅读权限25帖子精华0积分1389UID2228384
中级会员, 积分 1389, 距离下一级还需 -639 积分
声望0 寄托币1503 注册时间精华0帖子
UCSD网申有ID吗?我也没收到啊。
Be generous and the favor will be returned.
最后登录在线时间25 小时寄托币1503 声望0 注册时间阅读权限25帖子精华0积分1389UID2228384
中级会员, 积分 1389, 距离下一级还需 -639 积分
声望0 寄托币1503 注册时间精华0帖子
想确认一下。如果真的有,就发email去要这个ID.
Be generous and the favor will be returned.
最后登录在线时间0 小时寄托币224 声望0 注册时间阅读权限15帖子精华0积分135UID181963
寄托新兵, 积分 135, 距离下一级还需 15 积分
声望0 寄托币224 注册时间精华0帖子
再顶。问一下,索要confirmation ID 是发邮件到这个信箱吗? &UCSD Graduate Admissions& &&?& &我昨天晚上发了,现在还没反应。 还有&April Bjornsen& && 给发来了交易确认单,里面的Invoce number算confirmation ID 吗? Confirmation ID 大概几位? 就要寄材料了,没这个不敢寄的。
请遇到过相同情况的介绍下经验,谢谢!!
最后登录在线时间0 小时寄托币224 声望0 注册时间阅读权限15帖子精华0积分135UID181963
寄托新兵, 积分 135, 距离下一级还需 15 积分
声望0 寄托币224 注册时间精华0帖子
没人理,自己再顶
Aries白羊座
Aries白羊座
【版主】退休版主
QQ联合登录
【全站】QQ捆绑登录
Golden Apple
【长老会员】奖励所有长老会员
广州九微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Copyright &
GTER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后付费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