梭哈网页版中文版可以控制输赢吗

《樱花大战3》最新最全的流程攻略详解_乐游网
《樱花大战3》最新最全的流程攻略详解
日期: 9:04:01
作者:乐游
读完这篇文章后,您心情如何?
精品单机攻略
手游网游攻略
周热门新闻
最近我们的王思聪又上了一个节目,而且对自己1750人阅读
生活常识(77)
这系列开始之前,先要跟大家分享一下这整个系列将会要谈些什么、以及不谈些什么。
首先,这系列主要的重点是想扭转一下很多人思维谬误之处。很多人总以为追求的关键在
于长相、身高、穿着、身价、浪漫、听话、配合这类特质,大家也常从周围口耳相传或是
直觉认知学会很多自以为正确、但实际上刚好减分的技巧。这总总因素造成很多人常在追
求上碰壁,或是得到“你是个好人,但我们不适合”的评语。
写这篇并非表示我是什么恋爱高手,文章里头可能也不会教大家太多技巧性的东西。主要
仅是想分享我所知道一般女性“要”、以及“不要”的东西。这些内容当然多少还是因人
而异,但绝对跟你从偶像剧、漫画、甚至直觉认知是不太一样的。不过也请注意,知道这
些事,并不表示你就能从宅男变成一个大情圣。但能了解“真正的”游戏规则,对于赢得
游戏终究还是有帮助的。
只是除了阅读外,大家还得认真思考如何“配合游戏规则”自我改善。但到底该如何改善
的部分,我就未必能单单透过文章来帮忙到大家。毕竟每个人遭遇的问题不同,在不认识
你、没看到你的状况下,未必有把握帮你订执行细节了。可是这比知道游戏规则更重要,
因为若你不试着配合游戏规则改变自己的作风,那你永远也不会从游戏中取胜的。
当然,有任何问题也欢迎在讨论区留言。我未必能给你什么必胜技巧,但若你能描述周全
,我大概有办法告诉你整个“局”的状态,如此也或许能提示你一条压力最小的路。
此外,我的内容都是以建立长期关系为原则。如果你仅是想要提升搭讪能力的,这系列恐
怕就帮助不大了。倒也不是不愿意教大家,而是我自己其实并不太擅长搭讪这类事情。所
以有此需要的,或许得去拜托Bryan了吧?
好吧,那废话不多说,本文开始。
记得我年轻的时候,有部日剧叫做《101次求婚》。
那部片子由武田铁矢担纲饰演男主角。他在剧中演个相亲99次都被拒绝的笨拙男人。在第
100次相亲时认识了女主角,并热烈地爱上了她。
为了追求女主角,他做了很多女生在“看电视时”会觉得“好浪漫喔~”的事情。笨拙的
告白、锲而不舍的坚持、为爱牺牲这类都还只是基本款。更让很多女性观众感动到唏哩哗
啦并大幅冲高收视率的,是他为了表现自己的深爱,当着女主角面前冲出去马路发誓,并
站在疾驶的卡车前大喊:“仆は死にません! あなたが好きだから!”(因为我爱你,所
以我不会死)。
现在看我这样描写起来似乎有些好笑,但在当时,剧中武田的角色大概就像现在的李大仁
一般,是个人人称颂、人人羡慕的“好男人”。每个女生都会跟你说,“男人若能像他一
样,深情款款、有情有义那样的对我就好了”。根据我手上取得的历史资料而言,这部片
最后大结局时,在关东地区的收视率最高有到达36.7%过。以最近颇受欢迎的家政妇女王
而言,最终话则是达到42.8%。可见这部片在当时受欢迎的程度。也可想见当时同一时间
有多少的女性看着这剧情落泪感动。
可是呢,你若认真了,想说“连武田铁矢这样的丑男都能靠这些技巧抱得美人归,那我也
来试试看”。真把这些拿来在现实中使用,那你恐怕将大失所望。因为虽然女生看电视时
都会因为那些浪漫的情节感动,但如果这些事情发生在现实,可就完全不是这么一回事了
之前我贴出要写这系列的预告时,就有读者在文末留言提到偶像剧的影响。我在那篇就有
特别回覆说,偶像剧的情节你绝不能认真。因为偶像剧本来就只是一种为了“疗愈目的”
而存在的商品。它让男女双方都从剧中虚构的角色身上看到一丝希望→ 没男朋友的女生
看完后觉得,这世界上一定也会有这样一个会这么为了我牺牲、奉献、不管我怎么伤害他
,都会深爱我的男人;没女朋友的男生则从剧中“精诚所至、金石为开”,丑男也能抱得
美人归的过程中得到安慰。
总之,大家各取所需,也各得到安慰。
可是这些事情若在现实世界发生,状况就很可笑了。光想像一下认识的人若真的跑到马路
中间对着急驶的卡车大喊大叫,恐怕你我觉得感动的成分小,但觉得惊骇或是苦笑的机率
还更大些。也就是因为这种想像跟现实的落差,一般人才“更会”从偶像剧中获得疗愈
– 虽然自己现实中总得到负面结果,但看到剧中人能用同样手法得到幸福时,也会移情
的感到安慰。换言之,透过把自身的情感与愿望投射在主角身上,观众将可透过那些角色
夸张的表现来获得某种填补。
这是偶像剧之所以受欢迎的因素;这也是偶像剧技巧危险的原因。
所以,这篇要提到的第一件不该做的事情是,追女生别学偶像剧的内容。
再来下一个重点
好,相信大家最少会同意,为了求爱而冲出去在疾驶的卡车前大喊大叫可能是很骇人的。
但恐怕还是有不少读者会坚信,最少偶像剧里头都强调:男人若以认真的态度,单刀直入
地告诉对方自己有多喜欢她,或提出“以结婚为前提的交往”,女生至少会因为这样的行
为感动吧?
但我得很遗憾的告诉你,这也是错的。真实世界中,也刚好不是这么一回事。
告白这件事情其实是另一个你不该做的事情。因为你一旦告白了,你就把自己放在一个被
动的位置,并会提高你的恋爱失败率。甚至我要推的极端一些,我会这么说:你如果想脱
离好人卡的日子,你就“绝对、千万、一定不要告白”。
不要告白!?这是怎么一回事?
有人大概就要问啦,不要学电视可能还能理解,但为何不要告白呢?如果不告白那还要怎
么追女生呢?
但在我们探讨告白策略的错误之处之前,我们先来回顾一下男生于告白前的心情。
这心情我就最清楚了,因为国中高中时期,我自己可经历过很多次。
一开始的心情可能都是先从“暗恋”开始。比方说,觉得班上的某个女同学很吸引自己。
觉得她好美、好可爱,所以随时都会偷瞄她。看她跟其他人聊天嬉闹、看她念课文、看她
吃便当、看她看窗外沉思。越是偷偷观察,越觉得她的一举一动都让人着迷。她高兴的时
候自己跟着开心;但她若是低潮、如被老师骂了,自己也跟着愤恨不平。
这种偷偷观察的时间可能因人而异。有人或许数天内就采取行动、也有人可能看两三个月
才敢采取行动。当然、更是有人直到毕业可能都不敢有所表示。
无论如何,只要小男生忍耐不下去,就必然会试着做些事。
可是国中高中时期的小男生,大部分都好强但却害羞。所以能采取的方法大概不外乎就两
三种。一种是偷偷讲给好朋友听,然后没几天传的全班都知道(这很笨)。一种是故意欺负
她或是故意装着不屑,想说女生或许会因此多注意到自己(这也笨)。最后一种嘛,就是大
胆点的会学漫画或是电视那样直接跑去问她“是否愿意跟自己交往”;害羞些的,则可能
是把思慕的心情透过长长的信来告白,想说这样大家可以不这么尴尬。 (可惜,这也没好
到哪里去。)
像我自己以前很矬,其实三种都做过,当然也做过好多次这种告白或写情书的事情。每次
都是好不容易涂涂改改写好了,可是又不敢拿去给对方。在那里紧张害怕了半天,或下课
放学后在她周围转啊绕的,都是不敢前进。好不容易,最后下定决心,才找个没人的空档
迅速接近,并胀红着脸交了出去。但是根据我做这类事情的经验中,送情书从来都没有好
下场。从来也没有像电视剧或是漫画一样,对方含情脉脉的点头收下,并之后答应跟我交
当年不懂,总觉得愤愤不平,想说自己要是长得帅些就好了,女生应该就会更容易喜欢自
己。后来年长了,这方面稍微有些经验后才理解,怪自己长相是不对的,反而是自己策略
错误*的问题。因为告白本身是错误的策略,也根本是多余的一件事情。做这种举动,除
了把你暴露在一个相对不利的位置外,完全没有丝毫的好处。
注意:策略错误并非说你不可能从这方法中取胜,毕竟周围一定有朋友是这样两人一拍即
合的。但你得注意的是,除非你本身条件已经很好,否则这方法的胜率小而败率高。而且
,就算你完全不告白,你一样也可以追到女孩子。
当然,光这样讲要大家认同可能有困难,所以,我们就还是用决策树的角度来解释不同分
支的机率状况吧。
那要这样谈,我们就先界定出告白的两大状况。一个是你根本跟对方不熟,一下子冒出来
跟对方表白;另一个是你们虽然认识,可是之前对方丝毫不知道你对她有兴趣。
这两种状况不太一样,但我们可以分别计算一下期望值。
状态一 陌生告白的状况
首先先谈两人根本不认识的告白会有那些分支。
当两人不认识时,虽然你观察人家很久,可是很有可能人家其实根本对你毫无印象。比方
说早餐店的店员、一起搭同班公车的同学、同栋大楼别公司的女生等。就算是同班的同学
或是同办公室的同事,也可能对方根本没注意过你,那这也算是陌生告白。
这种情况下,直接跑去要求跟对方交往,绝对是败笔。因为你自己或许因为已经偷偷摸摸
观察了很久,觉得对方非常适合自己,并因为这相思之情焦虑万分。可是对方可能根本没
跟你说过两句话,在这种情境下,谁敢突然答应要跟你“交往呢?”
别说女人不敢了,试想若哪天突然冒出个你根本没印象的女人跑来跟你要求“以结婚为前
提交往”。岂不是吓都吓死了?就算是大美女,你恐也怀疑是诈骗,哪敢随便答应对方?
为了安全与自保起见,大部分人的选择就是:赶快先拒绝。
唯一的例外是,你长得像金城武、刘德华这种等级,或是虽然你们根本没交谈过,但她也
偷偷喜欢妳很久,这种一下梭哈的出牌法才会两人一拍即合。否则站在她的立场,她极低
的机会会答应你;却有极高的机会直接拒绝你。
所以若我们要把这情境画成分支路线,那大概只有Yes以及No两条路径。 Yes那条路径代
表答应并有所获益、所以我给一个相对权重分数1点。而No则代表被拒绝,我会给一个相
对权重点-1点。
但为何拒绝是负的点数呢?这是因为被拒绝其实会带来负面影响。虽然她因此认识你了,
但对于后续的接近与追求其实增加了阻力,并降低你后面的成功率。详细我下一段会讲。
但原则上我先给予一个这样的主观分数。
(注: 这段也可能有人会觉得被拒绝应该是0而非负分。但我觉得会认为是0,也就是觉得
没任何损失者,起始点恐怕并非是打算建立长期关系。 因为若一开始是抱持只是搭讪看
看的心情时,才会觉得就算被拒绝也毫无损失。)
至于成败机率如前面提到,跟你的长相还有其他外在吸引力是有正相关。但陌生告白“被
拒绝机率”原则还是大于“成功机率”。所以你可以自己抓个你觉得有把握的数字填入。
那期望值的计算方式,就是1*成功机率+(-1*失败机率)。
以我而言,自己并非大帅哥,又不太善于言词,这样陌生告白100次很可能会被拒绝99次
。所以我会拿1*1%+(-1*99%) = -0.98分。
表示对我而言,做这事情的长期价值是负的。这从我自己小时候的经验也确实地得到类似
这不是很笨吗?你很喜欢对方、也想认识对方,但好不容易鼓起勇气做的事情,其实是逼
着对方一定得拒绝你。
状态二 认识者的告白
当然我也承认,这年头还会很纯情的跑去跟陌生女人告白并请求交往的人可能很少了。
所以前面那一整段的文字可能显得有些好笑,但为了确保讨论的结构完整,我还是先把那
样的可能性包含进来。 就合理性而言,现在这时代大部分男生会犯的错恐怕都在情境二
,也就是对“认识者的告白”上。
但对认识者的告白又何错之有了呢?
这就得从心理学的角度来探讨了。 人普遍对于做正式承诺这件事情,会抱持特别警戒感
。 因为人类不愿意让自己在心理上去面对前后不一的矛盾感。 所以一旦需要做出正确承
诺下,我们就会考量未来违背誓言的可能性。
告白是一种正式的提问。 你要求对方把所有模煳不清的部分都透过一个Yes or No的答案
来选边站。 所有灰色的部分都不允许存在,得做出一份明确的commitment。
而这也就是告白危险的原因。
因为原本对方可能觉得你很有趣,愿意跟你一对一出去走走。 或原本觉得跟你聊天很愉
快,不排斥多认识你一些。 可是一旦你要她承诺一个“非黑即白”的答案时,她可能就
得考虑很多。
大部分女生其实未必想利用你,也通常不希望伤害你或是耽误你,所以只要她盘算觉得“
还不够喜欢你”时,她通常就不会做出交往的承诺。 注意喔,还不够喜欢你未必是不喜
欢你,只是还没到达另一个极端罢了。
这时候,当碰到还在心情灰色地带时,女生就只好告诉你说:“你很好,但我们不能先当
好朋友吗?”
没经验的人这时候一定就慌了。 想说,“好朋友!? 这是甚么意思? 之前不就是好朋
友吗? 现在怎么也还是好朋友? 那到底何时才不是好朋友?” 此外,你一旦让对方这
样说后,也就给对方有个转圜的“藉口”。 当你之后有任何难以处理的行动、表态、或
疑问时,她就可以光明正大的回应你说“不是答应先当好朋友的?”
你看,告白不但让追求这件事情毫无进展,反而把你推到一个非常不利的境地。 敌暗我
明了起来。 你或许是明白的揭露了自己的心理,可是对方到底怎么想,你却一点都掌握
不到。 这就像是卖家直接先跟别人讲了成本价,然后乞求别人还会出高价购买一般。 这
根本不对,只是把整个发球权完全让给对手了。
再来,经验不足的男生更会开始一直好奇:“我到底该甚么时候才能转换身份,换到线的
另一端啊?”,何时她才会明白告诉我说“我从今天开始不是朋友,而是男朋友了?”
但当然,女生是永远不会跟你说这种事情(笑)。 所以按捺一段时间后,没经验的男生又
忍不住要告白一次。 几乎可以预见的,很大的机率是又被要求留在朋友那一端。 于是男
生会越来越有挫折感;更重要的问题在于,女生对你的兴趣、好奇心、以及定位会随着你
告白次数越多,越是每况愈下。 这是为何呢? 因为你不断的提问与质疑,会让她越来越
觉得麻烦 (心想,你怎么就不能慢慢来呢),以及越来越不知道该如何处理。
何况,几乎没有男人会甘心因为被拒绝就退回来只是当好朋友就好。 越是被拒绝,越是
会做些更加蠢的事情。 想说告白不成,那就默默守护吧 - 送早餐送消夜、开车接送、加
送小礼物,看看能否打动佳人的心。 嘴里故意嚷嚷说我只是想在旁边守护你就好,但心
里其实急着想转换身份。 两人关系往往越来越不堪。
女生通常一开始还心软;结果解释个一两次后,你都强调“别担心我做的都是朋友的表现
喔”。 那好,你就更把自己送入一个无可翻身的位置。 本来她还同情你,接下来只会不
断觉得你很烦以及很笨。 对方也会开始觉得“在道义上,我可都好好的跟你解释过了喔
,说只把你当朋友。 你要送我这些那些,那也就是你自己的问题。”
一旦女生把你定位在这种模式,你就几乎输、不会赢了。 为何? 因为心理上她再也不会
当你一回事,而道义上你又帮她把问题都排解掉了。 原本对你稍有的好感,也在这不断
要求她表态的过程中消失殆尽。 除非你有甚么新奇的压箱宝能在“我们先当朋友”的阶
段展露出来,不然最后一定是永远的好朋友。
所以这状况若画成分支,那倒有三条分支。 分别是答应你(YES)、拒绝你(NO)、以及我们
“先当好朋友”吧。 我会给予的相对分数是,YES为1、先当好朋友为-0.1、拒绝为-1。
特别要说明的是,“先当好朋友”这条分支乍看虽然等于没有进展,但其实依照我上面
描述,你会发现对追求是有所伤害的,所以我抓的主观分数为-0.1分。
那如刚刚提到,三条路径中,她除非很确定喜欢你,那答案通常落在下面两条路径上。换
言之,计算出来很可能落在0到-1的区间中,所以你的期望值很可能是个接近零的负分。
(举例而言,答应机率10%、先当好朋友机率80%、直接拒绝10%。 那总期望值就是
1*10%+(-0.1*80%)+(-1*10%) = -0.008 。
那若希望期望值是正的有没有机会呢?有,但只在一个状况下成立:就是你对于得到YES
这回答有很高的把握时。
所以,就等机率最大时再告白,不就好了吗? … 很多读者或许会这么想。
可是,这就又带出另一个议题。
你最想告白时 刚好是最不适合告白的时间
大部分人会忍不住想告白的时机,刚巧是因为自己处在一个最焦虑、也最不清楚对方态度
告白这件事情背后的成因,通常都在于我们很害怕。我们在那当下觉得极度没有安全感、
觉得缺乏自信,觉得两人互动下好像有点那样的味道,可是又不确定。所以赌一把,告诉
对方我喜欢你,请你“明确地”答应跟我交往,让我安心吧。
你看,这不就是完全掉入陷阱的一个情境?
你不安心的情况中,你告白就没有必胜的把握。没有必胜的把握,这时候被分类到中间与
下面两条分支的机率是最高的。这时候的期望值就一定不会是正的。
她很可能还在评选阶段。你这时候虽然不是第一名,但也未必落选。可是突然要求一切得
突然“非黑即白”;非要她在“答应交往”与“拒绝你”做选择时,她往往就只好试图模
糊以对了(也就是,“我们先当好朋友吧)这答案了)。
换言之,你最忍不住想告白的时候,刚好是最需要沉住气的时候– 得忍受痛苦,绝对不
能做任何告白。
整篇最关键的一句话在此
这篇文章很长,所以我也不期待你读完后记得每个字。但最请记得我这句话:恋爱胜利的
关键不是定义身份,而是让自己先能留在比赛场中。
留在场中,你才能让游戏照着我们、而非对方的规则走。这期间,你不是靠语言来决定胜
负,而是得靠找寻明确且有意涵的指标来决定攻守步调。
我自己看过很多男女的纷争,根本是毫无意义的。完全就在于两方对于字面定义的差异。
男生觉得你既然都答应当我“女朋友”,那我应该可以如何如何;女生觉得男女朋友并不
是你讲的那么一回事。或是女生觉得我都跟你讲清楚两人是“朋友”了,你怎么还如何如
追求女生其实应该像“一个中国”这种议题一样。非要讲清楚,那大家就会开始考量细节
的定义与权利义务。可是如果议题上保持模糊,反而双方都有很大的运作空间。
而且请记得,你并不需要告白而变成谁的男朋友。
追求不需要得到对方的允许,你只需要跟他持续维持一个正确的互动关系就好。细节我们
可以等后面章节慢慢细谈。但原则而言,你若方法正确、又不讨人厌,女生通常不会排斥
男人攻守有致的爱慕与调情。男人的追求其实该是一种“在观察环境中逐步调整力道并取
得信任的过程”。
所以从这里可以看出来,告白有百弊而无一利。除了把你放入一个进对失据的位置以外,
不会有更好的情况。当然,除非你有90%以上的信心程度对方会想跟你在一起时,那选择
告白就有意义了。可是话说回来,如果你都有90%的信心程度时,又干嘛还要告白呢?
甚至能更好的是,把告白的问题让对方伤脑筋。哪天你听到“喂,你觉得我们到底是什么
关系?” 或是“你真的有喜欢我吗?” 其实问题不就解决了吗(笑)。
换言之,追求的基准在于建立一个进可攻退可守的情境。
选择不告白,你才能让整个情势呈现一个动态的平衡。整个情境不会一面倒,就像一个有
好好被管理的专案一样。你就可以在过程中透过各类的指标来辨识自己的地位,调整计画
并逐渐放松或加重力道。
她有意愿,就会回应你;她若没有意愿,你也可以从容的重新界定你们之间的关系。这样
就算对方不喜欢你,两人也可以毫不尴尬的回到一个谁也不会受伤的位置。至于若你确认
对方有喜欢你,你就可以一直加深到任何关系。
所谓进可攻退可守,大概就是这意思。从这角度来追女孩子,你也才会把你将来的选择机
会最大化。也可以确保自己能走在一个就算后悔也不会后悔的道路上。 (别忘了,也可能
多约会几次后,你发现她其实跟你想像的不同,两人并不适合长期在一起的。 你若在没
深入认识前就告白、别人也答应了,那现在是该怎么办?)
当然,下一个读者要问的,大概就是那所谓攻守有据的追法到底是什么?我们后面陆续当
然会慢慢聊。不过第二篇与第三篇还是要谈些基本定义的问题。我打算要先谈谈女人口中
所谓“安全感”、以及“感觉”这两件事到底具体是什么。这也是很多常拿好人卡的朋友
,会觉得老搞不清楚的东西。心想“对方老说跟我没感觉或是对我没安全感,但到底女生
要的感觉与安全感是啥?”
这点就让我接下来告诉大家…
还有一个提醒
喔,顺便一提,另一个很多男生犯的错误,在于跟女生认识后,若对女方感兴趣,就会立
刻问说:“你有男朋友吗?” 一方面觉得这是一种暗示,另外也想知道自己可不可以追
我要在此强调,这也是一个你绝对不该问、也根本不需要知道的问题。
因为若她回答说“有,我有男朋友”。你不就马上只能放弃了?因为继续追,就落人话柄
可是不问的状况又如何呢?
你若只管照着你的追求步调走,如果他对你兴趣不大,自然会在察觉你意图后告诉你她的
交友状况。如果她对你兴趣很大,自然会在察觉你意图后,开始思考是否该让你知道这件
事情。极端些的,甚至会在你知道她有男友前,自己就先处理掉。所以你知道不知道,跟
你追求的成功与否,其实是毫无关联的。何必问些笨问题让自己绑手绑脚呢?
不过,我也要提醒,不要告白这件事情虽然很重要,但如果你把这问题直接拿去问女生。
女生都会告诉你说,“才不是这样呢! 我最不喜欢男生搞暧昧。” 甚至很多女生还会告
诉你说:“是男人就该直接把心意讲出来,单刀直入的表态。 千万不要扭扭捏捏的。”
但请记得,这里女生所谓的“不喜欢”,其实跟男女之爱无关喔。纯粹只是说:“若人人
都这样,那老娘不是麻烦死了” - 是这种怕麻烦的讨厌喔。
因为如果你直接一上来就告白,那她就容易根据你客观条件去处理与定位,也可以把你框
架在你该在的位置。这是人类判断环境的一种做法,心理学上称为代表性捷思
(Representativeness)。她一旦成功把你跟过去经验归类,并分出你该在的“层级”后,
之后就不用特别费心去思考你的状况。换言之,你有可能被归类在适合交往的分类中,当
然很可能一开始就被归类到“再也不用花心思去想的”分类中。这也是另一个告白很危险
可是你若能在众多竞争者中,让她猜不透你、让她常常思考你的事情、让她烦恼你的举动
与话语、甚至偶尔小气恼你,你出线的机率很可能就比一般人稍胜了。
所以当女生跟你说她讨厌暧昧关系时,请千万别误会她的意思了喔。
(二)安全感是什么?
你自问自己是个众人眼里的好男人——不抽烟、不喝酒、不赌博、不上酒店、生活单纯且
作息正常。平时有稳定的工作,白天上班、晚上下班就准时回家。收入或许不高、但也算
过得去。薪水因平时不乱花,每月大多存起来。唯一的兴趣可能是玩玩单眼、(or)买电脑
设备、(or)看看漫画、(or)打打游戏机、(or)骑骑单车、(or)研究电脑、(or)上网、(
or)逛资讯展这类。换言之,除了偶尔花钱在嗜好上,并没什么太多花费。不讲究吃,也
不讲究穿,衣服鞋子觉得可保暖就好,理发或外在打扮更不觉得重要。
此外,你自觉“专情”、“认真”、及“正直”这几个形容词,恐怕是没什么人比得上你
的,唯一呢.. 只缺有女生愿意给你展现的机会。
所以每次碰到想交往的女生,你都尽一切力量讨好她。为了彰显你对她的重视,你努力扮
演一个“绅士”。毛手毛脚随便碰人家这种事当然绝对不应该,甚至跟对方讲话时都觉得
该保持距离以避免亵渎了她。为彰显自己尊重女生,所以去哪里也好、吃什么也好、你都
努力询问女生的意思。平时的嘘寒问暖自不说、买早餐送消夜、温馨接送情、各大节日的
礼物也好,你都尽心准备。总之,只要一通电话,你就立刻办到。
可是两人若有似无的出去过一段时间,没想到某天她居然某天跟你讲说:“觉得彼此不太
适合”。逼问到底,她也说不出来到底哪里不对,只说“觉得你很好,可是就是觉得还有
些甚.么.不.够。” 你心里莫名其妙,想说我这样一心一意、老实、专情、又听话的待在
你旁边,这样到底哪里还做得不够?
你把自己的状况拿去问其他的女性朋友,她们也讶异,觉得“你确实很好啊,一定只是那
个女生没眼光啦”。或是很拢统的告诉你说:“女人重视感觉,在意安全感”。但自己明
明工作稳定、作息正常、没什么坏习惯、又随Call随到,女生应该觉得安心好掌握,怎么
反而过不了“安全感及感觉”的大门呢?
这实在是因为女性所追求的“感觉”与“安全感”,其实不是一般男生以为的东西。大家
得要先了解这两点女性真正的定义,如此你才会了解女性到底追求什么东西。这样你给予
的东西才会对到胃口,以此设定进攻策略也才会有用。
关于安全感的两个时期
首先,女性“安全感”的需求,其实可以先大刀一切分成两个不同的时期– “结婚对象
”、以及“交往对象”。在这两个时期,通常追求的是不完全一样的东西。
女人在筛选结婚对象时,确实会着重于生活稳定以及小孩照护上。这时候,你的工作、收
入、没有不良习惯、每天早出晚归这类作息与生活型态会是一个有说服力的吸引点。可是
请注意一下,这段第一句的两个字:筛选。意思就是说,这些条件可是“决赛时”才有用
的,而且目的是让女人在多个不错的男人间,挑出最好的一个。
但你要进入筛选阶段(也就是决赛),你得先通过“值得交往”的判断才行(也就是初赛)。
可是初赛阶段,则有另一个安全感的筛选器存在。
虽然女人可能自己不自觉,但女人其实极为看重初赛的筛选。就算是适婚年龄要相亲的女
性,都会不由自主地这么做。明明急着结婚,认识的对方条件也不错,可是女人并非就立
刻结婚了,她还是会想在男方身上找到某个自己也讲不太出来的特质。找不到,很多女性
就会觉得还该再多看看。
换言之,除非你拥有很好的物质条件,否则你想仅用平稳安适好男人的形象来打动一个女
性,那其实是有困难的。相反的,你得先让她觉得你有“适合交往”的安心感,可是适合
交往的安心感跟男方的稳定度或是听话与否,并没有很直接的关系。甚至在某些情况下,
这类因子往往还会有负面的吸引力。
负面的吸引力!?这是怎么一回事呢?
这部分就请容我从男女生活习性开始谈起。
照我的理解而言,男人其实是一种较习惯于稳定的动物。但女人,从根本上其实是一种较
习惯于变动的动物。 (注:这里指的是男女间相对性的比较。)
以去餐厅吃的东西而言,相较于女人大部分的男人较少冒险心,习惯点熟悉的餐点;女人
却普遍喜欢尝试餐厅新的东西。大部分成年男人除非工作(或与收入有关)需求,很少人会
在晚上或周末特别空出时间去听讲座与上课;但女人普遍渴望想要多学些工作技能外的新
知(就算那新知其实没什么用)。男人一般很少变换穿着与发型,一件外套可以穿十年八年
;女人却更容易因为心情或是季节而做不同的调整。家具摆设也是如此,男人定下来后就
很少想搬动、最好沙发茶几就固定在那边;而女人总是一段时间想调整一下,改改位置、
调整颜色、换换配置。
要有新鲜感嘛,女人通常如是说;但男人在大部分的生活本质上是不太喜欢变动的,习惯
反而让他们安心。也因为这习性上的差异,所以当女人提出“安全感议题”时,男人会直
觉从他的生活经验开始推导,并认为自己若能提供某种“稳定不变”的感觉,女性也会因
此感到安心。
这也是为何被质疑“没有安全感”时,男人会感到疑惑。心想说自己明明工作稳定、女生
也知道自己很喜欢她,每天下班自己很少乱跑、就在家里打电动、没别的女人(甚至也没
什么朋友),她说周末想去哪里我就陪她去哪里,这难道不就是很充分的安全感了吗?
但很高的机率,这些“特质”最后会被女人认为是单调、无趣、呆版、毫无生活情趣的象
征。而真正的安全感,其实是由下面三条件之一所成立的。
条件一 危险但不危险的气氛
女人其实喜欢进行“控制范围内的小冒险”。一句话来定义,就是“把我放在一个危险(
或刺激)情境、但是不让我感到危险。”
这就像是搭摩天轮一样- 在一个有充分控制的环境中,感受一份刺激。但这刺激不会损害
到她其他重视的事物,那她会开心,也会因此觉得兴奋。
女性喜欢小小刺激的倾向,你可以从“风险VS穿着打扮”的观察上看出来。治安好的地方
,女性的穿着打扮会倾向去突显自身“性的吸引力” - 热裤、短裙、丝袜、低胸、露背
、与突显五官的妆扮。更多小女生喜欢拍自己美美又性感的照片放在BLOG或是Facebook上
。这是为何?因为她们希望如此能让别人注目她们。
被注目、被觉得美丽、被男人眼睛发直看着的感觉会带来刺激与得意,也会因此开心。可
是这些刺激却不会连动带来危险。毕竟路上看到眼睛发直的男人又不能真的对她们怎么样
,只能远远看看、吞吞口水而已。这其实就是女生个人的小冒险。
但这种小冒险仅会在无风险的地方与时代进行。若女人处在治安不佳的地区(或年代),就
不会这样了。她们会把自己包着紧紧的,并尽量避免别人的注目。因为在那环境中,引诱
就真的有可能带来危险了。
所以,如果你能为女性带来一种“冒险的氛围”,但其实没有真正危险,或危险度可因为
你的出现而降低,那就会因此建立你的“可依靠度”。
最直接的方式,就是你个人的反差性。比方说,你本身会让人感觉到一些不安或难以捉摩
(比方说跟你相处好像有点危险性或觉得你很凶),但相处下却发现你其实对她不错。这种
形象落差,就会产生安全感。
你说女人才不会理会有危险气息或难以捉模的男人呢。这认知就不正确了。详细的分析下
篇会提,但这篇你只要先知道:冒险的气氛是很吸引女性的。事实上你若注意我们版面,
你应该会看到常常有人来询问感情问题。而最让女性放不下的,很少是那些好人宅男,大
多是理性上不该选择的对象。所以很明显告诉我们,好人宅男恐怕不是市场的需求,而冒
险气息的吸引力是比一般人想像来的大得多。
但这不是要你作奸犯科当坏人。而是要你在形象上不要这么安全,才会较容易产生安全感
这段话若难以理解,请想想下面这例子。人在一只温顺的兔子身边,会觉得兔子可爱,可
是不会觉得兔子很可靠。若换成在狮子旁边,会感觉有危险的压力。可是若狮子温驯听话
,对你没有攻击反应,但碰到别人却很凶猛,甚至可以保护你,这时候你就会对狮子产生
依赖感了。试想,能有只凶猛却不会进犯你的狮子在身边,这当然很有安全感。
所以这例子告诉你,始终如一的乖巧温顺、随传随到,并不会直接连到可靠度与安全感上
。相反的,要能提供“对比与反差”,然后你再适度地引导出依赖感,最后就会让女人觉
得你很有安全感。
条件二 创造能带着她参与的有趣环境
前面提到女性喜欢生活上的小刺激。但也请别误会,这刺激感并不是去抢银行、或颠沛流
离的到处流浪这种;而是让她有机会体验一下不同的人生、学习不同的新知、开拓眼界、
些微的堕落、甚至单纯就是让她觉得好玩。
这时候,你若是那个引领的人,在她感受刺激的同时,也感受到有人带领或是有人照顾。
这几个条件成立下,安全感也会产生。
大家可以回想一下学生时代的社团。就算是冷门的社团,如果有女生对那议题有兴趣而加
入,最后有很高的机率会跟社长或是其中最强的社员交往起来。这背后的原因也就是带她
进入新世界的引导力。当女生对某议题有兴趣、想踏入那世界,刚好又有人很懂那领域能
引领她,这个让她放心能追随的人,自然就产生安全感啦。这其实是安全感模式中最容易
运作的一个环境。
这也说明了为何学生时代的情侣在毕业后很容易面临分手的原因。女生出了社会工作,但
男生跑去当兵。这时候女生觉得自己变成熟了,而男生还是个毛头小子。只要这女生素质
不差,很可能会有同公司的男生开始追求。这些男人可能年纪大些,可以教她工作方法、
进退应对。如果是阶层比她高的主管,可能会带她在外面跑、甚至带她吃些、买些、看些
学生时代负担不起的东西。
如此一来,她藉由这个人看到了新世界,感受到了刺激、兴奋、拓展了眼界、而且感觉被
引领与照顾。这些兴奋与开心所带来的震荡与冒险性,不需要她担心任何事情,因为身边
有这个新认识的男人带领着她- 满满的安全感就此产生。她回头来看,自己之前的男友则
好似没什么成长,甚至变笨了,放假回来唯一的兴趣可能只是找自己亲热(笑)。两相比较
下,高下立见。新的这男人若还稍微有些追求手段,不转念才奇怪。
条件三 环境造成的心跳加速
另一种会投射安全感的状况,其实是让女性处在情绪高昂且感觉心跳加速的环境中。虽然
我并不知道具体原因为何,但女人在情感的感受上比较直觉,女人也一般不太会分辨“怦
然心动”与“心跳加速”的差异。所以女性其实很容易会把心情砰砰跳的感觉,转化成某
种好感投射在当时周围的男性身上。所以下面这句话就重要啦:“心跳加速的效果不一定
需要是直接来自于你个人的魅力。 只要那样的环境,你也能继承环境带来的效果。”
比方说,你跟她一起做某件惊险的事情(如陪她一起上台表演)。两人都很紧张,她紧张的
心跳加速。但你在她最紧张的这时候,仅是陪在周围,给予一个微笑。她事后会把这紧张
感、以及你伴随在旁的经验,变成某种“安定感的印象”,并留在脑中。如果多有几次这
样的经验,她就会潜意识的觉得你该是个可靠的人。但好玩的是,你其实当场什么都没做
,只是因为环境因素而就自然得到某些好感值。那另外可遇不可求的状况像是两人一起逃
出火场或是处在灾难的环境中,也都能带来很高的依赖感。
实质的稳定难道真的没用吗?
当然,有人一定会反驳,周围也是有很多男生靠着买早餐、送消夜、温馨接送、以及稳定
不变的奉献而抱得美人归。难道一个男人工作稳定、专情、招之则来挥之则去的听话安分
,真的不能带来安全感吗?
讲完全不能是不对的,这伎俩确实是有其效果。但这类技巧却带来另一个问题,就是你很
容易会把自己放在备胎的位置。万一过程中有个能带来更高刺激度的男人,极可能会一下
就把她抢走了。
那些靠乖巧温顺招式赢得胜利的男人,并非这方法很棒,通常仅是因为“没有别人来抢”
,或是“没有出现更吸引女方的男人”而已。
这类故事其实在周围很多。女生交了无趣的男朋友,可是这男人工作稳定、又听自己话,
于是食之无味,弃之可惜,实在是鸡肋一枚。但丢掉不合理,所以先留在手里,但也不排
斥认识其他新男人。平时可能对鸡肋很凶、很冷淡、老有不合理的要求,就是想试探鸡肋
的极限在哪里。等到某个年纪没有找到更好的,才会决定死心跟鸡肋结婚。
这种是不是所谓的“安全感”?当然也是。
问题在于,这方法风险太高,也太过被动。成功完全得仰赖没有别人出来抢。这绝非好的
策略。事实上,就算最后结婚,长期也可能纷争不断。因为以女性而言,不让她真心觉得
心悦诚服的对象,她其实总会露出对你的不满意。
总之,当温驯的小白兔肯定不是一个有利的手法。因为你只是她出外冒险背后的救生索。
她找到更好的,就会把这救生索砍断;但若没找到好的,才会回头安全降落。但就女方而
言,采取这策略完全合情合理,也是必然的选择。 (注:从我的观点而言,这选项是男女
赛局的纳许均衡;也是女方最佳的稳定演化策略。)
但对采取这伎俩的男方就未必聪明了。因为你可能自己小心呵护这么一段情,女方所有合
理不合理的要求你都尽量满足,但其实你不是在跟对方的心理认知搏斗,而是在跟命运搏
斗。没人追她,那最后你赢;有人追她,你极可能就输了。这类故事我看很多,大多都是
这种模式,且悲剧结局通常多过于喜剧。
女性的安全感的起点,来自于冒险性。
关键的条件是下面三个
-落差的对比
-引导的力量
-心跳加速的暗示
所以从这整篇分析中,聪明的男人应该看出来两个点。一个呢,是你要尽可能去当那个能
毫无危害带来刺激的人。另一个呢,就是避免当成安全气垫- 出了问题才会想到你。换言
之,你要成功的建构安全感,你就得创造环境、掌握环境,而不是当个环境的反应者。
要靠什么方法达成,我们后续会再回来讲,安全感也仅是整个感觉模型的其中一块。但总
之,请记得:安全感的关键在于建立引导与互动上,而非男人以为的稳定与不变上。
那我在最后要强调一点:引导并不是控制欲。控制欲是透过恐惧来让人服从,比方威胁别
人你不如何如何我就怎么怎么。引导则是透过暗示与观察,让别人不抵抗的来到某处。可
是那处对别人有留下的诱因,所以当你放松引导力量时,对方还会主动愿意留下来。
比较像跳舞的带领者那样,稍微透过动作牵引与眼神指示,两人最后变成某种默契,并自
然地把舞步带下去。两人都扮演一定角色,这才会是长期关系构筑的关键。恐惧感虽然短
期会有效,但那终究不是一种长期健康的东西。所以请别搞混了这两点才是。
至于下一篇,我们将会来谈女人所谓“感觉”的整个具体模型。
(三)最佳策略,筛选,门槛模型
很多人以为女性面对爱情时是根据感性在做反应。 但我得告诉你,这是错的。 其实女人
选男人的整个过程比你想的理性得多,筛选的方法也非常的逻辑分明。
当然,这并不是说她们在看到男人时会拿出一个小计算机,加加减减对你品头论足一番。
而是人类的很多反应,其实是深植于基因的,是几千年来物竞天择所产生的演化稳定策
略(Evolutionary Stable Strategy,简称ESS)(意指策略不好的都被自然淘汰了,而策略
好的得以存活下、也会把此策略写入下一代的潜意识中)。
所以很多人类的「选择」往往不是随机性的,背后其实是有复杂的驱控机制。 我们若愿
意花心思研究,这些选择背后其实都有清晰的规则,更可找出严谨的衡量架构。 而当了
解这些规则,人在特定情境下会倾向的选择分支也常是可被推估的。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 有人拿了只烤得金黄酥脆的炸鸡从你面前经过。 我猜,你的鼻子闻
到食物的气味后,马上会嚥口水、眼睛会不由自主的注意那美味的食物。 换言之,你会
想吃那东西。 但如果有人拿一只生了蛆并发出恶臭的死鸡在你面前。 我猜,你这次则会
皱起眉头,不但不会产生想吃一口的慾念、甚至还想从那边逃走。
这种推论不用我说,你也可以达到。
因为你我每天都要经歷食物的抉择,所以慢慢的你对于大部分人们如何筛选食物、以及如
何偏好食物,是可以理出一个法则来。 这法则虽然看似是某种「喜好」,但实际上并不
是。 根源理由是生物延续生命的本能,是深植于基因层的逻辑判断。 当闻到气味(香气
或恶臭)、就算我没有花心思去细想,脑海也会讯速做出决策。 「直觉」会告诉我,有香
气的应该是对身体有益的,有恶臭的则应该是对身体有害,而身体也会做出反应(如分泌
唾液、或拔腿逃走)。
所以,虽然这讲起来有点让人遗憾,但我们的喜好一大部分还真是跟「是否能让物种延续
」这个理由在背后作祟着。
在择偶时,男人女人也有同样的机制在运作。 繁衍跟进食一样是物种演化的重要关键,
所以两性的筛选机制同样存在着架构严谨的游戏规则。 唯一的差别,只在于你我不是每
天在择偶,所以大部分人自然就不太懂这背后的机制。 尤其最容易不懂「异性」的筛选
若这段话很难理解,那试想想你做为一个男人,看到穿着高跟鞋的年轻美腿时,你不觉得
会想多看一眼吗? 不会想认识对方吗? 甚至..想更进一步吗? 当懂得了这类原则,就
能以此来控制男人的目光焦点甚至决策能力。 别笑,这类事情是真实发生着的。 比方说
,很多公司就大量起用美女业务,穿着丝袜短裙去拜访男性多的部门(如IT或RD)。 或是
现在3C展场少不了的Show Girl,也是为了吸引男性的瞬间目光。 这些手段效果好吗?
当然很好。 而这不就是有人理解了男人的「物种本能」后的顺势策略吗?
男人有这种物种本能,女人当然也不例外。 但我写文章不是要介绍甚么捷径或控制技巧
,用那些容易弄巧成拙不说,对女性也不公平。 我要跟大家分享的,是女性在筛选男人
时的ESS。 了解她们思考的模型,你会知道女人在面对男人追求时,如何筛选与判断。
女人虽然个性会不一样,但基因主导的择偶模型却很类似。 详细的模型的细节会分数篇
详细探讨,而今天这篇,让我先谈谈整个模型的全貌长甚么样子。
这个模型结构,我将其称为「静摩擦力模型」。
为何叫做静摩擦力模型,主要的原因在于女人在择偶上的互动机制,其实很类似国中物理
学过的静摩擦力概念。 这概念我之前在败犬脱出的那系列文章中有提到过(不清楚静摩擦
力定义的也可以回去看看那篇(败犬脱出系列四, 静磨擦力、习惯、与交易效用)。 当时
那篇因为是写给女性看的,所以没有花很多篇幅去探究细节。 实在是因为女性自己不需
要理解的这么清楚,加上那些细节也不是当时那篇要探讨的重点。
但这篇我倒想好好谈谈这东西。
女人在选择交往对象时,开出的标准其实通常都高于她延续这段关系所需要的条件(意思
就是规格开的比实际需求高)。 一个原因在于,女人刻意拉高标准,可以排除那些只是想
佔便宜的男人。 毕竟会愿意投资超额心力的,应该不会是只想想佔便宜的好色之徒。 另
一个原因,则是当女性本身条件不错时,想赢得她芳心的男人多如牛毛,拉高交往门槛,
是她可以最不费吹灰之力的筛选机制。 这样她把烦劳的事情都让男人抢破头去展现价值
,她就可以以逸待劳挑个最后总合价值最高(或打赢其他人)的人。
不过,这是一般性的认知。 所以很多男人总认为女人是「追」来的,不断地以「服务」
或「奉献」为导向,希望得到对方青睐。 但实际上採取这策略者往往事倍功半,甚至很
可能虽然累得半死追到后,可是女朋友却阴晴不定,并不以平等的关系来对待自己。
这是因为大部分的人虽然理解所谓「筛选门槛」这件事,可是他们以为的模型是这样的:
他们以为第一门槛很高,所以男人得努力透过送礼物、管接管送、买早餐送宵夜的攻门,
让女人看到「诚意」或「感动」才会愿意尝试交往。 但这是错的! 把诚意与感动当策略
目标的,其实是一个错误的押注。 当然,有人确实这样赢了,但那是存活者偏差 - 只是
因为他们的标的物没有别人抢,纯粹是赢在命运、而非赢在策略(请见本系列第二篇)。
就实际上而言,整个完整的模型应该是这样才对:
除了真正决定是否交往的「静摩擦力门槛」外,要女人把你当一回事,前面其实还有另一
个非常重要的区域,我把它称为「自在阶段」。
这个区域为何很重要?
首先,能让女性把你归在这区域者,女人才会回应男人你的「Approach」(在这阶段之前
,你无论做甚么事情都不会加分的)。 再来,这阶段的互动模式,会影响后续这女人如何
对待你 – 是一个平等、和谐、且长期稳固的关系? 还是一个充满争吵、恐惧、或是对
立的关系? 或是一个彼此隐忍、相互想压制对方的关系? 这里会是一切的起点。 你若
在这阶段待得太短,后续会很辛苦,两人有很多「磨合」问题要处理。 可是呢,你若在
这阶段待太久,你则可能变成好姊妹或好朋友。
至于那些连初赛的「注意力门槛」都跨不过的人,那根本连被记得的资格都没有。 若还
妄想靠甚么告白来取胜,那真是乱来至极了。
所以,整个完整的图是长这样 :
最佳策略,筛选,门槛模型
模型的学理基础对这分类有所疑问的网友,我稍微说明一下这0-3阶段背后的学理基础为何。这篇一开始,我为何花了些时间说明最佳演化策略(ESS)以及基因面对人做选择的影响,就是因为整个静摩擦力模型其实完全就是基因帮女性预设的最佳演化策略(ESS)。如前面提到,几乎的物种在本能上,都会尽量选择能让自己繁衍机率最大的决策路线。 男人之所以容易受到各类美女吸引,根源就在于男人若同时跟多个女性产生关联,能让自己的繁衍机率最大化。 撇开道德因素不谈,就纯动物性的驱控本能而言,要让基因繁衍最大化的策略,就是让男人有想跟很多女人交往的天性。 当然,我不是要把男人花心的举动正当化,只是据此说明有这么样的「现象」以及背后的「成因」。但女人就完全不同了。 她们因为在生理构造上跟男人不同,她们同一时间(十个月内)能够繁衍子嗣的数量仅有一个。 所以女性在繁衍策略上跟男人就刚好相反。 她们不会想去沾染众多男人,而是会希望从周围的男人中挑选其中的最佳选择(最佳选择未必是最好的那个,毕竟也得考虑自已的掌握度以及控制条件等因素)。 而一旦挑选出来后,她再来关注的焦点就变成这男人能否长时间维护她以及子女的生活稳当。 如果这些答案都为真,那她就有很高的意愿跟这男人发展长期的关系。各位读者思考一下这段话,再回头看一下我分析出来的四个阶段,你或许就能理解背后的涵义了。以阶段0而言正常状态而言,女性同时间会有机会接触到非常多对她有兴趣的男人,尤其美女更是如此。 无论是工作上的、朋友、朋友的朋友、甚至路上贪婪的目光,对女人而言可说不胜其扰。 当这数量一多,谁有力气每个都聊聊以评价谁好谁坏呢?这就像有个热门的职缺,一定有数以百计的人想来抢。 最合理的方法,就是设个固定的筛子(Screening System)。 比方说你要找专案经理,怕来太多人,104上就先写需求条件:要带过10亿以上案子的专案经验、要有PMP、要会P6等。 就能在不用一个一个聊的情况下,先筛掉大半的人。所以呢,处在阶段0的男人,女人其实根本不会把他放在脑海中。 除非这男人条件异常显眼,一眼就被她注意到(或人人都在谈论),不然女人对他的兴趣很可能不会比旁边另一只摇尾巴的狗来的高。 所以,我们若想要女人记得自己,那得先越过「注意力门槛」。 越过这门槛后,她们才会愿意跟自己有往来与互动。以阶段1而言这是女人开始对你产生兴趣,并觉得在你面前可以适度放松的阶段。 这阶段开始,你有机会进一步接触她。 她们开始愿意跟你开玩笑、嬉闹,你若表现好,还有机会出去约会、或是让你有机会展现你的内外在价值,更可能可以做更深入的谈话,有些心智上的互动,或有些微肢体上的触碰。可是这阶段,女性不会给你任何承诺(Commitment)。 但如前面提到,在长期关系建立上,这里却是最重要的一个时刻。 因为男人若做的正确,你可以让她建立充分的安全感,累积足够的信心,并把你当成一个可敬、可信、且愿意重视的伴侣。 此外,还有一个重要的观念:若在这阶段你观察发现两人未必这么契合,稍微退后大家也还是能当长期的朋友,谁也不会受伤。 这也是为何我会鼓励大家不要告白的缘故。 告白一来让你没有退路,一翻两瞪眼,要退后再战你也已经筹码尽失。 二来就算女人因为缺乏经验而瞬间答应交往,在缺乏前导互动下,后面的交往通常会卡到很多「身分」、「责任」、「权利义务」等问题,彼此常常会调适得很辛苦。 (详细请见本系列第一篇)另外要讲的是,女性有可能同时间跟很多男人都处在这一阶段。 已经有长期对象的女性,多把进入这阶段的男人转移成朋友关系。 但没有长期对象的女性,则会把进入这阶段的男人当成认真筛选的开始。 (但也很容易因为筛选不OK就被剔除或被当成好朋友)若继续以求职来比拟,能进入这阶段的,主管就会认真地读你的履歷,并给你一个面试的机会。 唯一跟求职不同之处,在于女性给你的面试机会可能很多场,只是每次都很短。 女性会持续以一些问题、态度、看法、举动、或是互动方式来试探你,并观察一些细微的点。 而男性,其实也该用同样的方法来进行,并以正确的力道缓慢(但不能过慢)的推过静摩擦力门槛。这部分的行动准则非常重要,甚至可说是交往成败的关键。 后续我将专文说明。以阶段2而言当男人突破静摩擦力门槛后,这时候你就是自己跟自己比较了。 这就如同进入公司后的试用期。 只要你在这阶段不犯错,能证明自己对于女人的关爱,给予其舒适感、安全感,就会逐步垫高女人的沉没成本。 当沉没成本累积充分后,女人都会愿意跟这男人发展长期关系。以阶段3而言进入阶段三后,基本上就不再存在筛选机制。 经过0-3阶段最后走入婚姻关系的话,女性只有在三个情境下才会再生出变动。 哪三个? 1生活稳定感受到威胁;2出现一个总分更强的男人,能在诱惑模型(见诱惑评价模型系列文章: 感情的诱惑评价模型 (一))上产生高价值;3目前生活让她感到无趣。所以就大部分的情况而言,只要男人策略正确的执行到阶段3,自己不乱犯错、不让她觉得沉闷、自己不要在内外条件堕落,这段关系将牢不可破。整个模型的理论基础是以上这样的。不过我要提醒大家的是,这模型女人大多没有想过,也很少女人真正意识到这整个完整过程。 但女人几乎都会因为本能而如此的筛选与分类我们,也会根据我们男人所能到达的阶段,决定自己用甚么态度。 所以在你要接近一个女人前,请在脑海中清楚了解这四大阶段,并理解女性会在自己都搞不清楚的状况下,直觉地用这模型来衡量你。也因为大部分的女人其实不清楚这个模型,更别提她们会明确告诉你现在处在哪一阶段。 所以追一个女孩子,重点不是送花、消夜、修电脑、更不是告白,而是要搞清楚自己目前位在哪个阶段中,并透过Indicator来决定你的进退原则。 但怎么搞清楚? 又甚么是值得观察的Indicator?
(四)共谋,摄入度,压力最小的路我上篇提到:很多男人認為女人是「追」來的,不斷地以「服務」或「奉獻」為導向,希
望得到對方青睞。 但實際上採取這策略者往往事倍功半。很可能累得半死追到後,可是
女朋友卻陰晴不定,並不以平等的關係來對待自己。
我當時沒有詳細解釋這段陳述,那是因為我想先把整個靜摩擦力的模型講完。 但今天這
篇就可以暢所欲言的談談這狀況啦!
一段好的關係到底該有甚麼要素?
有人以為是承諾、有人以為是誓言、也可能有人覺得是有肌膚之親。 但以我而言,我覺
得唯一的關鍵點在於「彼此對於這段關係投入的力道是否接近」。 以朋友關係為例,你
之所以知道你最好的朋友會挺你、可以信任、可以守密,並非因為他曾經說過:「我願意
當你的好朋友」。 而是因為你們之前有足夠長的時間歷練,有一起經驗過一些事情,並
因為這些經驗,兩人構築了信任感以及親密度。 你有這感覺,他也有這感覺,以至於兩
人會變成換帖兄弟。
男女關係也是一樣,一段能走的長且遠的關係,必須兩人在能量上是接近的;男女兩方應
該要「勢均力敵」。 若以網球來比擬,需要的不是一方很強、能一直殺球,而是兩個人
能力相同,能把對方發過來的球穩定的擊回(雖然沒輸贏,但才能打最久)。
試想,誰喜歡一直被殺球? 就算很喜歡對方,但要委曲求全一直撿球的關係又能忍耐多
久? 同樣的,誰也不會喜歡你的對手怎麼老接不到球? 就算對他/她有好感願意給予耐
心,時間長了,不免還是會想看看場外有沒有別人可戰。 所以兩造若差距太大,最後很
難有甚麼好結果。
既然彼此投入的能量至關重大,怎麼去「確認」以及去「拉升」彼此的能量,即是我認為
在「自在階段」非常重要的一件事。 因為你必須在這個階段累積你與女生的親密感、信
任度、記憶、安全感等要素。 若能藉此逐步加溫,這段感情才會走得踏實。
可是加溫也不是亂加溫。 以下圖為例,好的加溫曲線應該要如那條紅線。 這條紅線不但
是你的投入度,也必須讓對方的投入度以類似的線形逐漸長高。
大部分男生會犯的錯誤,在於太急的想要讓對方「答應交往」。 比方說,告白背後就是
想快速取得「口頭契約」。 就算沒立刻告白,很多男生也會想透過一些方法快速的取得
好感(或是感動)。 比方說送個名牌包,認為進展的速度很可能比約會十次來的更多。 每
天管接管送,感覺好像能快速建立依賴度。 天天買早餐送到她的辦公室,似乎也能產生
一些輿論壓力。 讓別人都以為自己是她男朋友,應該可以阻擋些蒼蠅吧? 想靠這類方式
宣告主權。
可惜,這些並不是贏取戰役的好策略。
我並不是說這些方法沒效,就戰術上而言或許是有效的。 事實上也真的很多人透過這些
方法,讓對方在物質上依賴你,或透過「感動」的元素,確實讓女生點頭交往(不少人還
因此步入婚姻了)。 可是,這些方法有其本質上的問題→ 會把你暴露在一個高風險的處
境不說,更會讓你失去很多決策上的觀察指標。
此外,感動絕對不是讓一段感情長久的關鍵,那東西消失得很快。 除非基礎穩固,感動
才能錦上添花,否則請盡量排除那方式。 因為一段關係若靠的僅是感動、奉獻、物質、
依賴、或是任何短線手法,最終唯一的答案,就是會產生一個不對等的關係。
下圖是男生透過短線手法(如告白、依賴或感動)急速縮短了女性自在階段的示意圖。 紅
色曲線代表男生的投入力道,而藍線則代表女生的投入力道。
這模式在女方缺乏交往經驗下最容易發生,她以為所謂談戀愛就是先答應跟對方交往,然
後試著習慣。 可是之後往往會苦惱怎麼始終都無法感受戀愛的喜悅。 女生一開始會以為
所謂交往應該都是這樣淡淡的感覺,或覺得可能是自己有問題,但之後若出現一個能「真
正打動」她的男人,前段關係會瞬間崩盤。 她分手會立刻且迅速(無論前一段感情有多久
)。 這也是為何我在前幾篇一直提到,若你採取錯誤的策略,你的感情有可能異常的脆弱
。 沒失去,只是剛好沒人來搶罷了。
「好人卡這系列」想要教大家的,是如何成功經營一段感情,而不是把妹。 送禮、物質
、讓對方依賴你、或奉獻式的追法,或許有很好的短期效用,但就長線而言,你只會玩壞
這段關係。
但我知道,很多人可能還是看不懂,為何這方法會玩壞一段關係? 所以我接下來要花些
篇幅跟大家說明一個概念,叫做「阻力最小的路」。
所謂阻力最小的路,談的是人因應環境變動調整應對策略的一個過程。 就像老鼠走迷宮
一樣,一條路走不通,會換另一條路嘗試。 人若遭遇阻礙時,也會嘗試使用不同的策略
,直到最後找出一個「最簡單能達成目標的方法」。
比方說一個部門裏最忙的人,常常是性格最好的那個人。 因為大家每次有難處理的事,
可能都跑去拜託他。 但請注意,一開始彼此都不認識時,通常不是這樣。 大家需要人幫
忙,是隨機的問任何一個辦公室的人。 性格壞的,大家慢慢不敢去麻煩。 會拒絕人的,
大家慢慢也不想去碰釘子。 至於個性好,不知道怎麼拒絕別人的,最後就變成大家優先
想要拜託的對象。 除非哪天他也硬起來拒絕自己,別人才會去嘗試其他的解決方案。
阻力最小的路這概念還有一個特點,就是當一個方法被反覆驗證都能成功下,我們就會「
不斷採取那方法,並放棄嘗試別的方法」。 這概念應該也不難,畢竟當人們已經找到一
個有效的模式,幹嘛還要去做新的嘗試? 我們已經知道去拜託那個好講話的人一定會幫
我,幹嘛還要去拜託別人?
也因此,在任何「習慣」成形之前(尤其是別人的習慣),我們就得考慮到遙遠的未來。
這未來有可能不是接下來的一兩天,而可能是接下來的一輩子。
比方說,我們常常會看到有媽媽帶小朋友路過玩具店,小朋友看到一個想買的玩具並跟媽
媽要求。 媽媽不答應,小朋友就坐在地上哭。 又哭又邊踢腳,踢腳沒用,手也上下甩動
。 最後整個人就賴在地上不起來了。
假設這時候媽媽可以做兩種截然不同的抉擇。
- 抉擇A是,媽媽完全不理會小孩的哭鬧,甚至當街打他兩個耳光後抱起他就走。 當然,
這時候可能他會哭著更大聲,被抱住還手腳亂舞拼命掙扎。 但只要媽媽狠下心來,總是
有辦法拖走的。
- 抉擇B是,媽媽好說歹說小孩還是不理會,最後覺得這樣一直鬧下去不是辦法(或覺得很
丟臉),就進去玩具店買了東西再哄著他離開。
(註:當然,實務上還有更多做法,但就這命題而言,我只打算談這兩個極端的狀況。)
抉擇B確實處理了短期的問題。 但是長期而言,將會產生一個非常負面的互動模式。
怎麼說呢?
因為當小孩下次又要玩具,這時候會記得上次的狀況。 心裡想說,「記得上次我在地上
大哭大鬧,媽媽就答應我的要求」。 小孩未必是有意識的選擇這策略,他採取行動,純
粹只是發現這是個「能有效達成目的的方法」。 就像嬰兒餓了冷了會哭一樣。 一開始是
不舒服造成的本能反應,而當大人因此投入注意力後,他對這方法的信心會增強,就會不
斷地以這方式來取得大人的注意力。
至於「在地上撒賴不走大哭」的方法,既然有效,小孩就會繼續嘗試使用。
而若媽媽又屈服了,小孩會因為重複的成功經驗,了解這方法確實可行。 這方式就會是
接下來他在面對這情境時的「主要策略」。 所謂主要策略的意思是,下次媽媽若狠下心
不屈服,他不會立刻放棄這方法,而會試圖「強化」這方法的強度。 比方說哭更大聲、
哭到喘起來、在地上打滾、甚至出言恐嚇媽媽,媽媽最後可能還是於心不忍,就又屈服了
幾次之後,小孩的行為模式就開始定型。
小孩日後所有跟媽媽的互動就會根據這方式來做周邊的發展。 因為對他而言,透過哭鬧
與威脅就是跟媽媽要東西時,「阻力最小的一條路」。 日後想要甚麼東西,小孩就以這
方法跟媽媽討。
隨著時間推演,也隨著這策略定型,媽媽轉變策略的成本越來越高,因為小孩用這方法的
強度會越來越強,每次撒賴起來會越來越難對付。 對媽媽而言,屈服也逐漸變成她那一
邊「阻力最小的路」。 所以,這場賽局中,「納許均衡」就此確定。 可是,這個納許均
衡在長線上,只會造成雙輸。
更重要的是,既然這方法最簡單,小孩也就缺乏學其他方法(如考試好得到獎賞)的誘因。
總有一天,媽媽會開始覺得這種互動模式不太對勁,可是這時候已經太晚了。 追本溯源
,這是第一次遭遇這類關係試探時,媽媽選錯應對方式的緣故。 一開始媽媽太急著追求
短期成效,以至於長期而言會養出個可怕的小孩。
有些媽媽會想說:「他現在還小,還不懂事。 等哪天長大了,懂事了就會變乖啦。」 但
這是很難發生的,因為小孩發現原來哭鬧是最簡單取得想要東西的方法,他為何要去學更
花心力的事情(比方說考第一名來換獎品這類事情)。 最後時機過去,兩人互動模式定型
,你就不可能扭轉了。
我在大陸那邊的網站上找到下面這麼幾張圖
3月8日早11時,網友在某廣場人群中看到一孩子拉著母親的手在哭鬧。兒子哭鬧著讓母
親買玩具,母親認為家裏已有許多玩具,再買玩具沒什麼意義。此時兒子打了母親一巴掌
。母親想要拉走兒子,但是任性又力氣大的兒子竟開始抓母親的頭髮。母親央求道:“快
放手,好痛。”母子倆糾結起來。一個20來歲的女孩前來解圍,稱帶男孩去買,但被他一
聲“你滾”喝退。男孩更加張狂,開始伸手掐住母親的喉嚨。母親憋得滿臉通紅,有氣
無力,最終只好向兒子屈服並走向玩具攤。
這幾張照片或許不能讓我們做出該如何教養小孩的定論,但最少我們可以看出小孩會變成
這樣,必然是過程中「這方法不斷被強化」的結果。 換言之,如果一開始沒有好好控制
住小孩的行為模式,最終是有可能養出怪物小孩的。
我在此之所以舉小孩與媽媽的例子,在於小孩一開始選擇採取哪個行動,完全是無意識、
甚至可能是隨機的。 如果媽媽在第一次遭遇小孩在玩具店前哭鬧耍賴時,就清楚地讓他
知道,這方法是不會成功的,雖然那天小孩可能要哭大半天,可是下次他就知道這方法
沒用。 哭得自己累死也要不到東西,就會開始發展別的方法。 比方說撒嬌、比方說爭取
獎勵、比方說幫忙家事、比方說幫父母按摩、比方說自己想點子賺錢,他最後還是會找到
另一個方法。 比方說用功讀書就能拿獎品,或是幫忙家事可以拿獎品,或是像很多美國
小孩在門口擺攤子賣檸檬水。
找到別的方法下,哭鬧這條路就會被放棄了。 選了某另一條不同的路後,比方說用功念
書拿獎品,有可能因為功課好老拿第一名,拿獎品越來越容易,他也會樂於維持這選擇。
新選擇就變成新的阻力最小的路,長期關係也將越來越導入正循環。 只是要走到這一步
,一開始,媽媽可是不能被那些短期效應的手法所吸引(不能覺得先買了讓他別哭,其他
以後再說)。 若受到短期效應吸引,你就犧牲了長期關係啦。
套在男女關係也是一樣的。 女生對你開始感到自在時,其實就是必須開始界定互動模式
的時間。 就算沒有人刻意在引導,彼此還是會透過「相互探索」來找出此賽局的「納許
均衡」。 若在這時段行事錯誤,你們構築的關係就可能非常脆弱。 雖然最後可能也「看
似」交往了,但能量不對等下,最後遲早會崩壞。
下面這句話請劃紅線:你在跨入女性的「自在階段」後,最需要關注的,不是女性有沒有
答應跟你交往,而是想辦法拉高女性對這段感情的「涉入度」。 涉入度是個行銷相關的
用語,指的是「個人被特殊情境或刺激所激發的驅力或關心程度」。
好的關係應該要讓彼此的參與等距離的提升。 意思是說,你是引導的那個人,但你不能
過分心急,你需要花些時間等待她(或誘發她)增長好感度(以及涉入度),並跟上你的步
以上圖為例,紅色的桿子是你可以奉獻出來的能量。 可是你要先克制,只先以力道合適
的方式跟她相處。 她一開始可能會稍微冷淡,這是正常的,因為她不了解你,也還不覺
得為何要為你這人花心思。
當你感受她有開始對這份關係增加力道後,才再拉升你的投入。 執行正確下,你增加的
投入會被她視為爭取到的「成就感」。 成就感會讓她渴望更多,也會更加深力道來回報
。 正向循環即會展開。
換言之,你在這階段「唯一重要」的事情,就是得讓對方有一種:我得對這關係投入力量
的心情。 這心情很重要,因為這是所謂「共謀」關係的成形。 共謀關係成立後,她看事
情才會有「我們」這字眼的意識。
這就類似打鐵一樣,透過加溫→淬鍊,加溫→淬鍊的過程,會把整個關係的底部墊高(好
吧,真抱歉,抽象觀念很難簡單說明,所以股市用語也出現了)。
事實上,追求過程中,對方的情緒反應必須要像一個多頭的線形。
有發現嗎,這線看起來跟一開始那張圖有點不太一樣。 這是因為當我們把過程放大來看
後,投入的力道其實不是一次急拉向上。 過程其實必須包含「上升」,以及「冷卻」的
過程。 上升讓她感受更多來自於你的價值,冷卻的過程則讓她沉澱,確認她享受這些價
值,讓她在心底強化她「想要這些價值」的動機,最後才會促使她下定決心的跟上來。
這是為何我會一直強調,你得在女方的「自在階段」待一段夠長時間,但又不至於長到變
成朋友。 因為這段時間,是我們能有效墊高底部,把女方的涉入度從「情境涉入」改變
成「持久涉入」的過程(意思是說,她不是因為感動或是環境造成的假象,而是真的下定
決心跟上來)。 唯有這樣才能讓關係長期變成平等、互動和諧、且產生穩定並成熟的戀情
。(這概念很重要,請要反覆看懂!)
試想想,若你一出場就宣示你願意「奉獻一切」來討好她,那她就會把重心放在「享受
這段呵護」,而非呵護一段她覺得有價值關係。 對她而言,她考慮的就僅僅是「我」(她
自己),而不是「我們」。
這為何會對你不利,其實也就顯而易見了。
一來,就算她答應跟你交往,她到底是因為喜歡你這個人?還是你做的那些事情?你將
無法辨別(換言之,你很難確認她情感的能量強度)。 二來,你若沒能在相處初期(也就是
「自在階段」),讓她感覺「自己也需要對這分關係的進展投入努力」。 之後你將無能為
力,她的投入度很可能永遠也拉不起來。
因為反正你所有的東西都拿出來了(甚至笨到把[不能沒有你]這種底牌都亮出了),她就毫
無投入更多的誘因。 就像那些大排長龍的店,通常服務不會很好,也絲毫不打算做任何
改善,因為反正客人就是會乖乖來吃。 男女關係也一樣,一開始力道不對的關係,就算
最後實際交往甚至結婚,她對這段感情的涉入度也不會很高。 把兩人的投入心力畫成曲
線,就是下面這張圖啦:
當兩人力道差距這麼大,就算交往或是結婚,最後也常常是場悲劇。 因為日後這段感情
若碰到問題(試想,哪段感情不會碰到?),她想努力解決的企圖心不會太高。 若碰到其
他競爭者,你保有這段感情的競爭力其實也很低。 但若你一開始策略正確,她的投入力
道其實是可以拉升到比上圖位置高很多之處。 我的觀察是,這世界上很少冷感的女人,
女人反應冷淡通常問題都在男人身上。
策略正確的另一個好處是,你因為在過程中慢慢拉抬,若到了任何位置她不願意再跟上來
,你立刻就會察覺到。 屆時要停損或是改變策略都方便得多,雖然可能還是會有傷心與
失望,但最少你不會損失太多時間,沉沒成本也不會高到讓人難以停損(換言之,也可以
連帶降低每次失戀的痛苦時間)。
更重要的是,奉獻式的追求,就如同不斷買玩具的母親一樣,你只是把自己平庸化了。
寵壞的孩子不會感激母親,女人也不會感激那些試圖靠物質力量收買她的男人。 尤其若
你追的女孩子條件很好,採取奉獻式追求的男人已經多如牛毛,你將只是one of them(除
非你真是非常有錢,有錢到另一個層次那才又另當別論)。 另外,女人還有一個特性,他
們其實不會重視那些「只能」不斷討好她的人。 她們會認真愛的,是她們覺得尊重、覺
得比她厲害、覺得有價值的男人。 這些男人,通常都是她想抬頭仰望的對象(也就是能讓
她想要付出的男人)。 所以你若採取的是奉獻、是追求、是癡心,女人或許會因為感動而
首肯,或許會因為依賴而委身,但那不是愛。 只要這段關係沒讓她有「想不斷為你多做
些甚麼的心情」,女人在本心上就不會認為那是愛。 也因為不是愛,你就得長期背負著
此外,千萬別以為換了身分(如女朋友,或老婆)事情會有甚麼改變。 這是不切實際的,
相處模式只要成形後,阻力最小的模式會延續下去。 女生只會覺得奇怪,明明之前你都
會買很貴的禮物給我(雖然你是每天吃泡麵才買得起),怎麼現在交往(或結婚)後你就變了
? 反而開始懷疑你的真心。 可是追本溯源,這不都是因為一開始方法不對的原因嗎?
以上,大概是這概念的解釋…
我猜,接下來讀者會問的問題是:「Joe,我大概理解為何要在自在關係稍作停留。 也可
以理解為何你說能量控制的重要性。」
「但該怎麼做呢? 理論雖然聽起來很完美,但我真的完全沒頭緒到底該怎麼執行耶!?
天底下真的有甚麼方法是可以讓我待在自在階段夠久,不用告白,不用奉獻、又能拉高
對方的涉入度嗎?」
方法當然是存在的。
不過一下子要把完整的流程說清楚是有些複雜,若只是先簡單地用兩個字來描述的話,那
就是「調情」。 從我的觀點而言,女人不是用追的,也不該告白,而是該透過「力道正
確」的持續調情,在「自然且不被察覺」的狀態下鞏固關係。
至於詳細的內容,我們就下次見吧~ :D
(五)调情,第一道门槛,观测跟随
上一篇最後提到,男人該透過「力道正確」的持續調情,在「自然且不被察覺」的狀態下
鞏固關係。
不過,很多人看到「調情」兩字,可能眉頭一皺。 因為在中文裡頭,這個詞通常都帶有
負面的印象,有點玩弄或是勾引的味道。 但我這裡所謂的「調情」並沒有任何下流的意
味,不是要你去拍人家屁股或是講黃色笑話。 (喂~想也知道做那些事情不會讓你成功的
中文雖然缺乏一個精確的定義,但「調情」在英文倒有一個很精確的用字叫做Flirting。
Flirting指的是男女之間眉來眼去、開玩笑、打情罵俏、互傳訊息、輕微觸碰、甚至肢
體上有曖昧含意的各類行為。
就尺度而言,調情可以非常含蓄、非常偏社交行為;但在合適條件下,也可以非常曖昧,
傳遞出濃厚的Sexual Interest。 此外,調情不是一方的舉動,另一方必須以類似的方式
回應,這樣才算是完整的調情。
(上圖,調情的程度可能介於極左(社交性)、或極右(性意味))
一個簡單的例子可能是這樣:某天你在電梯看到一個女同事,你跟她說:「小美,你換髮
型了! 這樣真漂亮!」
她回頭一笑:「你真的覺得我適合這髮型嗎? 臉會不會看起來很大?」,一邊講還一邊
左右轉頭讓你用不同角度看。
或是回頭白你一眼:「哼~人家換好幾天了耶! 你平常都沒注意人家喔」,邊說邊嘟起
這就是一個簡單但完整的調情過程。
你看,沒甚麼大不了吧? 這種事情可說非常平常,完全沒有任何下流或是低級的內含在
其中不是嗎? 正常的男人甚至一天可能會跟數個女性以這樣的方式互動都說不定。
事情本身雖然沒甚麼大不了,但她怎麼回應卻很重要。 因為女人會以調情性質的方式來
回應,表示「她對你放鬆、或對你有好感」。 女人必須在心態上對你放鬆,你的所作所
為、一言一行才會在女性心中的積分板上開始算分。
所以同樣情境,也可以是另一個完全不同的結果。
一樣當你說出:「小美,你換髮型了! 這樣真漂亮!」
小美謹慎地轉頭看你一眼,表請有些慌亂、有些緊張、然後面無表情的回覆說:「謝謝。
」 說完就面對著電梯門死盯著看。 門一開,打個招呼就快速出去了。
這次的情境表示她是以一種極度偏向社交性的態度在回應你,甚至可能還有點害怕你。
為何會害怕? 很遺憾,我們無法從這樣兩句對話中判讀。 可能是你原本給她的印象不好
。 可能她覺得你的眼神或問話有侵略性。 也可能覺得你長的可怕、原來就討厭你、或對
你印象很壞之類。
當然,人不能悲觀,她的反應也可能是另一種狀況。 比方她聽到這問題的當下感到很害
羞,沒想到你會注意到她,覺得被你搭訕又驚又喜可是不知道怎麼好好回應。 所以她謝
謝兩字的回答有可能很壞、也可能很好。
你不知道到底是怎麼回事,所以你在下次有機會時可以再試一次。 但是這次你互動上的
「調情程度要再降低」,也就是要「更往社交端靠攏」。
比方說下次走廊經過看到她時,試著跟她微笑點頭問好就好。 如果這次她反應上沒有驚
訝,但回應還是冷淡且疏遠,那就很清楚問題在於「你尚未跨過她的第一層門檻」。 在
沒越過第一門檻的情況下,女人通常都不會用調情的方式回應你。
在此幫大家複習一下,之前的文章有提過男女互動的四個階段,以及介於四階段間的三大
門檻。 下面這張圖,大家請重新回顧一下。
當你位在階段0的時候,女人是不會跟你調情的。 像在剛剛舉的第二個例子中,她甚至根
本不願意多跟你回應。 這表示你還無法讓她自在,所以她不會以玩笑甚至調情方式回應
這也是為何之前都一再強調不要做陌生告白。 你可以試著自己推演一下,若在這狀態你
傻傻地跑去問「可以跟我交往嗎」,你覺得她會怎麼回答? :D 更慘的是,問這問題等於
是打草驚蛇;她還因此有了「警覺心」。 她會心想,「唉呦~ 那個噁心的男生居然喜
歡我耶! 好討厭喔!」 之後你任何接近的舉動,她都會盡量迴避,那你想要逆轉的機會
就低多了。 反而你若不動聲色默默自我改變,這樣或許日後還有轉機。
版上很多讀者來問:「我做了某某事情,對方開始躲我了。 這樣我還有機會逆轉嗎?」
我通常都很懶得回應。 這實在是因為人與人的感情就像加熱一顆蛋一樣。 如果一開始
沒有謹慎行事,蛋都凝固了,除了「重新找顆新蛋」外,要逆轉真的很難了。 當然,也
未必就一定無法逆轉,可是肯定不是你留個三言兩語別人就幫得上忙的。 (所以,搞壞了
的讀者,請就別問上來怎麼辦了。 XD)
在此提出本篇第一個小重點
當你丟出一個帶有調情味道的舉動或是話語時,女人其實腦中會迅速做出判斷。
判斷甚麼呢?
1.她對你的評價
2.她對你的好感度
3.她與你未來發展的可能性
諸多事項考慮後(雖然她自己可能沒意識,因為實際決策往往發生在0.1秒之內。),她才
會選擇以一個最適當的方式回應你。 若你不在她的自在階段時,她可是完全不會以調情
的方式來回應你。
第一級門檻的要素
所以,對老是拿到好人卡的讀者而言,該關注的第一個分水嶺是「女方是否願意跟你調情
」。 女方若在你跟她對談時,不是以親切或調情的方式回應,甚至看到你時連笑都不太
對你笑,表示你根本還沒突破下圖的「注意力門檻」。
這時,絕對不要告白、不要試圖去要電話、不要直接邀約,這些都太唐突了。 被直接斬
殺的機率非常高。 因為,你根本都還沒有進入遊戲哩~! 可是,到底要具備那些條件,
才能進入遊戲?
根據我的觀察,要進入遊戲,最核心的條件其實只有兩項:
第一個條件是:長相不討厭
第二個條件是:讓她有好奇心
長相不討厭
女生通常都會說,我並不需要男朋友很帥,看得順眼就OK。
雖然不知道為何,很多男人不相信這陳述,但以我的經驗而言,女人這個陳述其實是真的
。 也因為是真的,這也是一般男人最容易、也最立刻該處理的一塊。
男生會在長相上被打槍,自己其實要負絕大部分的責任。 很少是真的醜,大部分都是出
在「不願意花心力維護上」。 那為何很多男人不願意做呢? 說起來理由很幼稚,多只是
擔心突然在外表上花心思,會被周圍的人笑(你又不是要跟周圍那些人交往,管他們的觀
感幹嘛)。 另外少部分是真的不以為意,或是不想浪費錢。
但老實說,你讓自己「長相及格」其實不用花很多錢、也不用花很多心思。 如果慢慢改
善,通常更不至於被周圍朋友發現。 第一步,可以先確定每天出門前自己臉部有乾淨與
整齊,比方像牙齒沒有殘渣、鬍子刮乾淨、頭髮有整理,穿著打扮整齊清爽即可。
等你周圍的大家習慣這部分後,再試著換個眼鏡、服裝、鞋襪、髮型這類的調整。 並不
用把自己弄得像雜誌上的Model那般很潮很酷,但最少也不要把不修邊幅當成時尚。
後續你若口袋有些錢、能去整整牙、平緩一下痘疤、練練身體、穿著時尚些,當然更有加
分。 但這些就不是必要條件了。 因為以我的了解而言,大部分女性在男生外貌這部份
給分「其實很寬鬆」。 一個男人如果不太醜、不太胖、沒有氣味、打扮乾淨整齊、平頭
整臉、行為舉止穩重、說話清晰、眼神有力,大概就及格了。
另外要談一個跟外貌不完全有關,但其實有關的議題。 部分女人會放很多分數在於男人
展露出來的「態度」上(有時候女人會用風度、氣質、感覺等字眼來形容)。 意思是說,
你若很急色、眼神不正、輕浮、讓她有壓力,也容易給女生一種不舒服的感覺。 而這不
舒服的感覺,不知道為何,會被女人轉變成對你這個人「外貌的扣分」。 (所以這是非
關外貌,但會被歸納到外貌的特別分數)
這事情沒甚麼道理,甚至很多時候女人也說不出所以然。 但總之,她們若覺得這個人「
好噁心」時,其實就是在扣外表分數啦。 而且,一旦女人用好噁心形容男人時,基本上
這男人肯定不在她的自在區域了。 所以,這也是大家該注意的事情。
再來,另一個重要的要素,是激起女方的好奇心。 好奇心這字眼很廣,但大概可以定義
成下面幾項。 比方說:
-跟你很好聊天
-你懂很多好玩的東西
-相同的喜好興趣
才能與經歷
-知道很多她不知道的東西
-你與眾不同
-讓她產生想了解你的慾望
-有機會帶她看另一個世界
-你擁有與她大不相同的人生經歷
-擁有比她厲害的技術或知識 (前提是她有興趣的領域)
-擁有比她更高段的才能 (前提也是她必須有興趣的領域)
-懂很多事情
-權威與權力
-社會地位與頭銜
-就是莫名讓她覺得很厲害
從上面幾點你可以看出,若想讓女生放下心防,外表「及格」很重要。 再來若你又有其
他能引起她好奇的一些條件,你就有機會突破「注意力門檻」。 她就會願意以正面的方
式跟你接近(或讓你接近),這是進入追求之道的第一步。 唯有進入這階段時,調情才會
產生作用(對方才會反饋)。
順帶一提,除了「好奇心」以外,「親切感」以及「同情心」其實也有同樣的功效。 不
過我覺得這兩個條件很多時候是屬於人格特質,不具備者未必能輕易模仿。 (但有資質的
,比方很有長輩緣的,倒也可以試著朝那兩方面練習。)
總之要突破女人第一級門檻的條件其實不難。 就像「獎酬理論」裡頭提到的Hygiene
Factor:意思就是你有,就能繼續。 但你要更進一步到階段2(也就是交往階段),那就需
要拿出真正的Motivation Factor了。 :D
回歸調情這件事
好,那講了這麼久,調情難道就是不斷跟女人開玩笑嗎? 這樣難道就能讓女人喜歡自己
當然不是。
調情在追求中「最主要的功能」是作為一種「禮貌性*」的量測手段。你要從女性的「自
在階段」轉移到「交往階段」,有可能是一條漫長的路。 正常的進展時間有可能介於3天
到3個月之間,並會經歷數個查核點**。
(*註:禮貌性的意思是說,這讓男女雙方都保持了空間)
(**對查核點議題有興趣的讀者則請見文末。)
這期間中,你要不斷拉近與女方的距離。
距離的控制權通常是在女方手上。她喜歡你、信任你、感到足夠安全感下,就會願意讓距
離靠近;但她討厭你、不認同你、防備你、或感到不安時,就會希望你別靠太近。
&/span& 所以你做為一個追求者,必須隨時調整你的力道。
可是要調整力道,你就必須要摸清楚目前的「安全底線」在哪裡。
沒經驗的男人,會直接問她:「我可以XX嗎」。 可是不管你怎麼包裝這類問題,本質上
就是一種告白。 告白的問題如第一篇提到,你得很有經驗、時機掌握必須很好。 若對方
沒準備好你就問,對方可能嚇得逃走;若對方等待太久你才進行、對方可能已經失去興趣
。 甚至若對方等級跟你差太多時,你的表態則可能讓對方吃定你而予取予求,讓你苦不
所以從第一篇到現在,不斷強調的重點,就是初學者盡量不要把告白當成探測距離的手法
。 可是要追求成功,我們還是得搞清楚你與她的距離不是嗎? 這時候,力量合適的調情
,就能掌握「她打算跟你保持甚麼距離」。
意思是說,每次達到一個里程碑,停留適當時間後,就要測試「是否還可以更靠近」。
怎麼測試? 就是用力道強一些的調情手段試探。 如果她正面回應,你就等於往前又站了
一步。 如果她不接球,或甚至不悅了,你則就退回剛剛的位置。 只要步調掌握得好,其
實並不會在關係上造成致命的影響。
像前面舉的讚美髮型。 她若回應你:「你都不注意人家」。 你或許可以更進一步地回覆
說:「真是我不好。 以後我每天都去你位置上看看你有沒有新變化好了?」 對你有好感
且厲害的女生這時候可能會大笑,然後對你這問題不置可否。 你之後沒事時就真的去她
座位轉一轉,跟她聊幾句話,甚至偶爾帶杯飲料給她。 每次過去未必需要停留很久,從
數十秒到幾分鐘都可。 她若看到你來,每次也都若無其事地放下手邊的事情跟你聊聊天
,表示你往前跨進的戰術是站穩腳步了,你就可以再試著往下一個查核點前進。
當然,也可能你之後去找她,她只是很勉強的跟你聊天,聊兩句就沒話講了。 前次的反
應就有可能只是社交性質的回應。 不過也別悲觀,可能你這人不太擅長聊天,讓她覺得
聊不太來;或是她擔心上班時間老聊天會被主管盯上,未必完全是不喜歡你。 但無論如
何,若你覺得這條路不順,你就先「往後退」,找下一個時機再來重新建立連結。
下面這張圖呈現了調情程度以及女性篩選階段的關聯性。 (那要提醒的是,右端長度有可
能依照不同女性的狀態有所不同。 有可能在第二階段內、但也可能延伸到第三階段。
這涉及成長背景、保守程度、宗教、教育等諸多因素。)
在自在階段時,女人能接受的調情力道較偏左。 隨著對你好感的增加,她能接受的調情
力道會越來越偏右。 要提醒的是,調情因為會發生在女性的自在階段,所以就算是讓她
感到自在的普通朋友也可能有調情的行為發生。 所以,女人願意調情未必表示她愛上你
;只是代表你可以開始跟她有多些的互動。 一直要到女人能接受具有更強性意味的調情
力道時,才表示你或許已經處在女人認可的「交往階段」。
總之,整件事情的重點是你要主動出擊。
有時候,沒經驗的男人會過分小心翼翼,害怕做任何事情會「唐突佳人」。 一方面拼命
討好她,但卻守在某個定點「等對方接近」。 等對方接近完全是不切實際的期待。 因為
除非你條件很好,對方才會來主動接近你(就算有,也通常只會發生在認識的很前期),否
則女生鮮少會主動靠近你。 那些等著女生電腦壞、等女生想學東西、等女生需要找人幫
忙搬東西、或是想找人練D3的,通常最後都會失望。
因為就算女生因為需要幫忙而找你,她抱持的也僅是「需要問題被解決」的目的,而非打
算跟你這個人靠近。 所以,千萬不要把「女生找你幫忙」,當成對方打算靠近你的指標
。 更重要的是,那種越是有光明正大名義的邀約,越會讓人難以量測兩人的距離。 因為
她找你去修電腦,有可能真的只是需要人幫忙,你做任何調情的測試反而可能踩到紅線。
可是若反過來,今天是你主動約她到你房間去,且她答應了,這就算是個有意義的查核
點了。 因為你邀她去房間,對方必須認同你、接受你、對你放鬆、信任你,才會在這種
問題上回應你;而對方對你尚有疑慮時,也自然會保守以對。 所以,你只要掌握主動權
,自然就會較容易判斷兩人的距離了。
男女親密關係的建立,很像在網球場上較勁。 兩人上場時,你不知道她的強度、不知道
她對你的觀感、不知道她想跟你建構哪種關係。 最好的方式,就是你當一開始的發球者
,以一個有點暗示、有點曖昧、有點調情的議題當成開球。 球打過去後,女生會根據你
的狀態、條件、對你的感覺、信任感、以及安全感等諸多因素,決定是否要把球打回來。
你長得順眼,且她覺得你講話有趣、讓她感興趣,她就會在對話的過程中適當的回應你的
問題。 甚至她還會主動提問題問題,這就是擊球回來了。
擊球回來後代表她想跟你交往? 那又過份樂觀了。 她擊球回來可能是對你有好感、也可
能只是好奇、或單純只是友善。 這你不知道,所以你可以再加強力道打回去看看。 若她
對你好感度存在,她就會接住你回擊的球,並拿捏力道給你一個你也接得住的回擊。 然
後,你們能保持在這力道下來回打一段時間。 熱度、信任感、共同點也會慢慢建立。
等你確定兩人關係的強度穩固了,你可以試著加強力道。 比方說有些肢體上的觸碰,並
看看她打算怎麼回擊。 她可能覺得被冒犯,所以不接這個球;也可能願意跟進你引導的
力道,又回個不重不輕的球回來。 那你繼續透過這樣的擊球過程,慢慢引導整個過程走
向一個平衡、但是沉沒成本逐漸增加的關係。
當這互動到達一個臨界點後,你們就會產生默契、產生共同價值、產生共謀關係。
這時候關係將非常穩固,而且因為在這互動中,誰也不是弱者,誰也不用遷就對方,這
種關係將最可長可久。
這段描述若你能看懂,那調情這件事其實就很簡單,你應該有辦法可以實行了。 :D
至於,若這段描述還看不懂的讀者,我就再幫你把調情解構成兩個重點:
「觀察」就是解讀女方對於某些動作的反應。 舉例而言,你握她的手,她表情如何?
緊張? 慌亂? 高興? 安慰? 這都告訴你某些訊息。
另外,有時候女方會先丟出調情的訊號。 尤其當你跨過女方的第一級門檻且女方對你有
高度好感度時,更是有可能。 可能給你一個迂迴的邀約,可能給你一個撒嬌式的回應,
可能主動對你有肢體觸碰的動作。 雖然我個人更偏好觀察自己丟出調情行為時,女方的
反饋(因為女人對你調情的Reaction,更具有觀察意義)。 但女性主動的調情訊號若掌握
到,有時候能讓整個過程所花的試探時間縮短。 所以若有觀察到,也請好好把握住。
但不管怎麼樣,做為一個男人,都應該要積極一些。 除非調情的結果證明對方沒到那熱
度,才往後退。 如果她對於你的調情訊號有正面回應,你則必須「跟隨」上去。
有人擔心這樣逼近會不會被女生討厭。 以我的經驗而言,原則上只要「不急色」,先盡
量以偏向社交性質的調情(調笑)方式出牌,這樣就算女方不喜歡你,也不會產生對方的困
「跟隨」指的是讓自己「隨時保持」在一個「正確的距離」上。 這就像開車在高速公路
上,你要隨時跟前車保持一定的距離。 對方開快了,你加速;對方慢下來,你也要慢慢
跟女生互動是一模一樣的。 若你調情力量加太高,卻沒有得到正確反應,那你就往後退
。 休息一段時間後,試著以減弱一點的力道再靠近一些。 若這次對方沒有反抗,就在那
邊稍等一段時間,然後再用一次加重力道的調情方式,試著重新拉近一次。
這概念也就是第三篇這張圖的意涵
比方說你跟她常常出去玩,兩人開始有種在約會的感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梭哈中文版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