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小班幼儿园小班区域计划在区域游戏活动中提高社会交往能力

关注姜堰教育微信
推荐阅读文章
本类热点文章
758.区域游戏中幼儿交往能力的培养策略---陈石
摘要:幼儿进入中班后,语言表达能力经过一年的培养已经得到了提升,也更加希望与同伴进行更多的交流,可是他们在交流过程中还缺乏一些交流的方法和策略,这往往导致一些矛盾的发生,幼儿只会选择向老师求助或者是告状。本文以在幼儿喜欢的区域游戏为出发点,根据内容,通过细化发展目标;适时指导,提升交往兴趣;拓展空间,促进主动交往;适度评价,强化交往技能,让幼儿独立有效地与同伴进行沟通交流,建立起良好的合作伙伴的关系,同时也为他们良好的社交能力奠定基础。
关键词:区域游戏;幼儿交往能力;培养策略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在幼儿园中幼儿的基本活动就是游戏。游戏是幼儿学习社会角色、熟悉角色义务、接触现实生活的媒介,因此,区域游戏是幼儿进行社会交往的起点。
对孩子交往能力的培养不应该只是一时,而是在一整天的生活当中都应该有所体现。在幼儿生活中,区域游戏是一个重要教学环节,也是培养孩子们交往能力的一个有效方法。区域游戏为孩子们提供了与同伴进行自由交流的场所,更是为孩子们创设了自主交往的良好氛围,这让孩子可以在真实的情境中与周围的同伴发生人际关系,逐渐了解自我的同时也是对他人的了解。孩子们在区域游戏中,不断对自己的行为结果作出体验,也可以对他人对自己的反应做出了解,慢慢懂得在集体中就要能够与同伴互相合作,交流协商这样才能够让自己被他人接受。
一、根据内容,细化发展目标
对培养目标进行具体明确的分解有利于教师更到位的指导。为了能够进一步促进幼儿形成良好的交往能力,教师应该要结合《纲要》中的要求,对所带领班级的发展需要进行详细的分析,并确定出需要对幼儿培养的内容,从而制定出具有操作性和具体性的培养目标。我针对所教班级的幼儿实际情况,将培养的内容和目标做了以下分解:
1.幼儿在进行区域游戏时要能够正确的使用一些礼貌用语,例如,谢谢,不客气,对不起,没关系,你好,请坐等等。
2.幼儿在与同伴进行交往中要能够正确使用带有协商语气的词语或者是句子,例如……行吗?(好吗?)、可以(能)……吗?
3.幼儿在进行游戏或者是与同伴进行交往时,应该要能够懂得谦让、合作和分享,例如,你先玩、我们一起、这玩具借你……
4.幼儿在进行游戏或者是与同伴进行交往时,要能够以热情来对待自己的同伴,要能够主动与他们进行交流,对同伴说“请你和我们一起……,好吗?”等等这种带有邀请的语句。
5.幼儿在进行游戏或者是与同伴进行交往时要能够勇敢的自己尝试解决与同伴之间的矛盾。
为了将上述这些培养的目标转化成孩子们的具体行为,老师除了需要在区域游戏中对幼儿进行间接或者是直接的引导,还需要针对班级内孩子在交往能力上的普遍存在的不足,组织一些特定的具有相关教育意义的区域活动,来增强幼儿的交往能力。
二、适时指导,提升交往兴趣。
在游戏过程中,教师何时介入游戏,以促进幼儿交往能力的发展,这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重要问题。教师是幼儿身心发展具有较大影响的重要他人,[1]是推动儿童发展的最具动力的因素,在幼儿的交往能力发展中具有关键性意义。
1. 直接介入
孩子们很喜欢游戏,只要一到游戏时间,他们都是争先恐后的跑到自己喜欢的游戏区域,可是在游戏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一些矛盾和摩擦,基本上所有的孩子都倾向于将自己的矛盾冲突讲与老师听,希望老师能够帮助自己解决。正在培养幼儿交往能力的过程中,教师的某些行为会影响幼儿交往能力的习得,影响幼儿在同伴中的地位。[2]可是这并不利于孩子们提高解决矛盾的能力,针对这一情况,老师应该要有意识的去引导幼儿自己解决矛盾。有一次,班里的孩子们都在开开心心的进行区域游戏,这时候魏子茗怒气冲冲的跑到我面前来说,自己去了厕所回来之后,王奕晨就霸占了自己的位置,让他走开,他就是不走。我对子茗说,“你再去和奕晨商量一下,试着自己去解决,好吗?”子茗听了我的话,再次走到奕晨面前,对奕晨说:“奕晨,原先是我在这玩的,我刚才去厕所了,这个拼图我还没拼完,现在我还想在这拼,你能不能到别的地方去玩一会啊?”奕晨说,“我也想在这玩,你去别的地方,好吗?”子茗向我望了望,我鼓励他再继续想想办法。子茗想了想,又看看旁边说,“奕晨,这旁边没人,你坐这边好不好?”“不好,没椅子。”“那我去给你搬椅子,好吗?”“好”。经过这一番努力,子茗和奕晨之间的矛盾就被子茗解开了,两个人可以共同玩拼图。
2. 间接指导
游戏能够为幼儿创造出良好的交往环境,在游戏中的那些情景更是能够引起幼儿交往的愿望,而角色扮演则是满足了他们的愿望。可老师也不能够完全让幼儿自主的进行游戏和交流,还是需要在旁边给予适当的指导。这就需要老师与幼儿一起进入到游戏中去,作为孩子们的游戏伙伴,共同进行游戏的同时,老师在适当的时机给予指导,从而保证角色游戏能够顺利有效的进行。例如,我们之前所进行的肯德基餐厅的游戏中,有扮演服务员的孩子因为没什么生意就在一旁玩纸杯,过了很长一段时间才看到丁宇昊过去买了儿童套餐,我立刻上前问:“宇昊,买儿童套餐有没有送玩具啊”,宇昊说:“没有。”“那我们一起去那边问问服务员吧。”宇昊立刻就跑到服务员面前问,可得到的回答是没有,在宇昊感到失望时,一边的服务员好像受到了启发,立刻从仓库中找来许多的卡片、小玩具等等,把这些当作是买儿童套餐的礼物送给了宇昊。宇昊边走边高兴地喊其他小朋友说:“这边买套餐有礼物送”,当其他的顾客听说这边有礼物时,纷纷过来买套餐并索要礼物,这样一来,游戏也一扫之前的冷清,变得活跃欢乐,孩子们边吃边谈论卡片的玩法,交流也变得更加积极了。
三、拓展空间,促进主动交往
良好的同伴关系不仅能促进幼儿社会性的发展,还能促进幼儿认知、情绪、和个性的发展。 [3]幼儿与同伴之间的交往技能都需要能够在具有宽松和真实的氛围中,不断进行充分的尝试和练习中才能够进行学习和掌握。
1.创设自主空间,为幼儿提供交往的机会
教室内的每一个区域游戏都可以成为教师进行个别指导的平台。当然,对幼儿进行指导的可以是老师,也可以是幼儿。我国教育家陈鹤琴先生就在他所倡导的教育思想中提到了儿童教儿童这一理论。在有一次的区域游戏中,我正在和班里的乔诗瑶小朋友玩颜色对对碰游戏,这时候蔡姿妍走过来说,她也想玩,我同意了并让乔诗瑶和蔡姿妍一组,并叮嘱乔诗瑶要向像老师一样,一边玩游戏一边帮助蔡姿妍,乔诗瑶高兴地答应了。两个人玩了好几个回合,乔诗瑶先给蔡姿妍讲了红、黄、蓝三色中每两种颜色碰在一起后所变化的颜色,并逐一验证,然后开始玩,比如:橙色是哪两种颜色碰在一起的,看谁先选出调制好,乔诗瑶在玩的过程中让了蔡姿妍好几次,在游戏快要结束时,我听到乔诗瑶问蔡姿妍:“今天你知道颜色的奇妙了吗?”蔡姿妍回答说:“知道啦!明天还一起玩,好吗?”鼓励和引导孩子进行互相帮助,不仅能够提高幼儿的个人素质,还能够为幼儿提供更多的交往乐趣,可以帮助孩子们在快乐的游戏中学到知识的同时也交到朋友。除此之外,教师还应该多鼓励那些胆小,比较内向的孩子多多与他人进行交往,帮助他们客服在交往中的心理障碍,让这些孩子都能够逐渐从障碍中走出来,与同伴建立起良好的交往关系,提高自己的交往技能。
孩子最喜欢的就是游戏,这也是引起孩子在活动中主动与伙伴联系的重要介质,尤其是角色游戏,孩子们在角色游戏中有着与其他孩子交往的条件和环境,可是很多教师所组织的角色游戏由于没有将游戏的主动权交给幼儿,让他们可以拥有游戏的自由,这就影响到了孩子们与他们所喜欢的同伴之间的交往。对此,教师应该要能够给与幼儿自主的游戏空间,尊重他们所选择的游戏的主题、材料以及角色。若是有遇到几个孩子争夺同一个角色,那老师就可以通过与角色相关的知识竞赛,或者是石头剪刀布,让孩子们能够以公平公正的方式竞争。教师对于幼儿角色游戏的尊重和信任,会让幼儿与教师,幼儿与幼儿之间的关系越来越亲近,在进行角色游戏时也更加会以愉悦的氛围进行。这样孩子们在幼儿园内获得的快乐也就更多,人际交往能力也能够得到提升。
2.鼓励并引导各区域游戏之间的联合
在交往中,儿童会表现出亲社会行为——分享、合作、助人、安慰等等,社会交往中儿童所使用的策略包括发起、协调、交换等;。【4】在之前的所进行的区域游戏中,孩子们都是在自己的区域中活动,所以交往也都只是在本区域的范围之内,这对于幼儿来说就过于单一,孩子交往的舞台就过于狭窄,所以老师应该要不断鼓励和引导幼儿在各个区域游戏内进行联合。例如在有一次的区域游戏中,娃娃家的周宸羽就对我说,她想带着孩子去美术区看画展。我同意了,周宸羽就开开心心的走到了美术区,这时候美术区的乔子墨和乔王健正在画画,看到周宸羽走过来对自己说,想带孩子们来这看画展,刚开始他俩先愣了一会,转头看着我,我点头示意同意了。乔子墨马上笑着从自己的活动区域内搬出一把小椅子,拉着周宸羽坐下,说:“好吧,你抱着娃娃先在这坐会,我们去把画好的画给你看。”周宸羽在看了乔子墨和乔王健的画之后说:“画的真好。现在宝宝困了,我带她回家,谢谢你们,再见。”从这件事中,我发现只要不影响各个区域游戏的正常进行,就可以鼓励和引导孩子们在各个游戏区域内进行合作,这不仅可以扩大孩子们交往的舞台,也能够增加孩子们之间的交流练习。
3.实施跨班角色游戏,提升幼儿交往能力
具有丰富多彩的角色的角色游戏将是引导幼儿接触他人,扩大幼儿交往范围的最有效的途径之一,这对于幼儿交往能力的提升也具有较大的作用。教师可以通过开展跨班的角色游戏,来进一步提高幼儿的交往能力。这对于幼儿来说,是一个带有一定刺激和挑战的活动,不仅将幼儿的交往范围扩大,还能够帮助幼儿在陌生的环境中坦然以对,让幼儿能够在游戏中得到交往的胆识以及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方面的培养。在最初的跨班角色游戏中,孩子们都还有班级之分,只是与同班级的孩子进行交往,都不肯加入到其他班级的游戏里,在老师不断的组织和引导下,本班的孩子们与其他班级的幼儿都逐渐熟悉,相互之间的交流也增多了,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还形成了不同班级、年龄伙伴之间的亲密交往。孩子们的交往能力在跨班角色游戏中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4.开发家长资源,共同参与区域游戏
幼儿所应该具备的良好的交往能力中包括很多的内容,其中有以饱满的热情,积极主动的招待自己的客人,乐于与身边的朋友一起游戏。在对幼儿家长资源进行分析之后,我发现班级里有很多幼儿的家长都喜欢并愿意与孩子们一起游戏,尤其是孩子们的爷爷奶奶。所以,我们就会经常邀请孩子们的爷爷奶奶、爸爸妈妈来到幼儿园,与孩子们一起进行游戏。如:在一次家长开放日,区域游戏活动时间,孩子们都争先恐后的邀请家长去自己的活动区域看一看,美术区有的孩子向爷爷介绍自己画的画,有的让爸爸妈妈看自己的剪纸,还有的和家长一起做手工;音乐游戏区有的孩子邀请爷爷或爸爸与自己一起跳《转圈摸摸地》,有的孩子搬了椅子给奶奶、妈妈坐下,看他和同伴表演《小雨和花》;建筑区的孩子和家长分工合作搭起了城堡,家长听孩子指挥搬运建筑材料,孩子是建筑师,到处呈现出的是热闹,欢乐,孩子们在与家长的互动中,交往能力也得到了一定的提升。
三、适度评价,强化交往技能
正确的游戏评价能够强化幼儿行为,悉心观察能够防止评价中的空洞说教。通过观察幼儿在游戏中的闪光点和成功经验,及时给予幼儿以积极的评价和肯定,能够鼓励幼儿的自信心,调动幼儿交往的积极性。
在进行区域游戏之后,进行集体评价,这将有助于提高班级里所有幼儿的发展水平。例如,在区域游戏之后,我会将在游戏中能够自主解决问题的幼儿点名表扬,并鼓励幼儿都向他们学习,尝试自己开动脑筋,解决矛盾;在医院游戏中,王鹏亮能够在没人来看病时将身边的资料进行整理,整齐放置在桌上,当有人来看病时,就主动询问病人的情况,若是病人比较多,他还会拿图书或报纸给病人看,要求病人边看边排队等,按照顺序就诊;在烧烤店的两个师傅树俊杰和徐雨轩,配合得也十分默契,在客人多时就会有一个主动与服务员一起,共同接待客人,并主动向顾客介绍各种烧烤的名称,让客人选择自己喜欢的,适合自己口味的……对这些幼儿的正面评价,强化了正能量,起到了很好的鼓励和引导作用,幼儿知道自己在游戏中应该怎么去表现,才是好的,是正确的,另外,老师还可以请这些孩子向大家介绍自己是如何进行游戏的,与大家一起讨论今天的收获,通过引导,来对幼儿的交往能力进行强化。
总之,开展区域游戏,不但可以有效的提高幼儿的交往能力,而且符合幼儿这个年龄所具有的特点,在此期间,我们幼儿教师,还需不断的给予幼儿正确的引导,并抓住机会努力培养其与人交往的能力,让幼儿们累积更多的经验,如此才能真正的达到区域游戏的最终目的。
[1]翟理红.学前儿童游戏教程.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2:50
[2] 陈芳芳.教师培养幼儿交往能力时的行为误区[J]. 幼儿教育 2011(7):01
[3] 朱瑶. 交往促成长——提高幼儿交往能力的教育策略[J]. 幼儿教育 2011(7):03
[4] 王振宇.儿童心理发展理论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11):94和99
&[5] 徐湘华等.利用开放性游戏培养幼儿的交往能力[J]. 教育导刊(下半月) 2011(7)
&[6] 许阳杨.从环境中培养幼儿的交往能力[J]. 新课程学习(下) 2011(12)
&[7] 叶静. 在角色游戏中如何促进小班幼儿的交往能力[J]. 科学大众(科学教育) 2012(3)
&[8] 赵惠芳.通过游戏活动培养幼儿的交往能力[J]. 河南教育(基教版) 2012(6)在游戏中培养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幼儿园教案网
│││││││││││││
您的位置:&&>>&&>>&&>>&正文
在游戏中培养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
&&&&&&&&&&★★★
在游戏中培养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
作者:&& 文章来源:&& 时间: 16:42:54
在游戏中培养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
&社会交往是人类生存的一种基本需要,幼儿的社会交往是生长发育与个体发展的需要,是完成个体社会化的过程。通过社会交往可以使幼儿了解和认识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的正常关系,帮助幼儿克服任性,以自我为中心等不利于社会交往的行为。发展行为调节的能力和社会活动的能力,充分发展个性,以形成适应社会要求的社会性行为。而角色游戏是幼儿创造性地反映现实生活的一种游戏,游戏中角色可以包括社会各行各业,涉及周围各种环境。因此,角色游戏可以帮助幼儿在体验成人的生活经验中认识社会,而且可以促进相互交往。可见,角色游戏对促进幼儿社会交往能力的发展、具有特殊的功能,如何来培养呢?下面谈谈我们的初浅做法。
一、创造条件让幼儿用语言与人交往,养成乐于与人交谈的习惯
角色游戏的各主题,可以说是再现了一个小社会,幼儿扮演着各种社会角色,有着各种不同社会关系。如: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病人与医生之间关系,售货员与顾客之间的关系……。但是,幼儿刚刚开始游戏时,由于受他们语言表达能力的限制,跟其他角色很少交往,即是交往了,也是停留在动作交往上。如:娃娃家的妈妈总是一味地给孩子喂饭,哄他入睡,给他洗澡,洗衣服,一系列动作发生后,却没有与孩子进行语言交往,这样,社会角色之间产生的各种关系也不能很好地表现出来。
为此,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养成幼儿乐于与人交往的习惯。
1.教给幼儿一些常见的交往语言。
& 幼儿不喜欢用语言与人交往,其中最直接的原因是由于自己没有掌握一些交往性语言。与人交谈时,总觉得不知道说什么,怎么说。因此,教师注意扮演一些与幼儿从属关系的角色,或者与&& 幼儿扮演同一个角色。如:老师当妈妈、幼儿当孩子、以角色的身份主动与幼儿交谈、从中教给幼儿一些常见的交往语言:“愿意吗?行不行?别害怕,没关系……”幼儿也由于与老师角色之间发生关系,而必须开口与老师交往,经过几次训练,教师的语言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在游戏中,他们就能学着老师的样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与人交谈。
& 2.鼓励幼儿积极用语言与人交往。
& 幼儿较丰富的交往性语言,为他们的交往活动提供了可能,但是有相当一部分幼儿不能主动地与人交谈,这时,教师首先要鼓励扮演一些主要的角色,由于角色身份的要求,他必须与其他角色交往。如:娃娃家的妈妈她必须与孩子,爸爸发生语言交往,自选商场的经理,要与其他服务员和顾客发生语言交往……。虽然,开始时,他们只能用词和短句与同一主题的角色进行零星的交谈,随着游戏的开展,他们能用较完整的句子与其他角色进行较频繁的交往。其次,鼓励他们走出自己的游戏主题,与其他主题的角色进行交往。如:娃娃家的妈妈鼓励她去买东西时,学习讨价,小吃店的经理,除了引导他主动地与顾客和服务交谈外,还可以去银行存款或者领款给服务员发放工资,可以去邮电局买手机,还要挑个好号码……。
& 经过多次的游戏,我们发现:游戏中的语言交往能形象地帮助幼儿理解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帮助幼儿识别别人的情绪,理解不同角色的语言,帮助幼儿学习选择不同类别的语言去进行交往,进而模仿和迁移到日常生活的其他交往活动中来。
& 二、积极引导幼儿通过协商解决中的矛盾与纠纷,学会与人交往的技能。
& 独生子女普遍存在着缺乏同伙伴,他们交往的对象更多的是成人,成人能理解孩子的意图,而满足他们的要求,久而久之,幼儿养成了任性,以自我为中心等行为习惯。因而,在游戏中常常出现各种矛盾和纠纷。具体表现在:角色的分配,材料的使用,角色之间的冲突等矛盾,这时,我们主要引导幼儿学习自己解决游戏中的矛盾,从中意识到要克制自己的欲望,考虑别人的意见,加深同伴间的友谊,增加社会交往能力。
&&& 1.引导幼儿解决角色分配的矛盾。
& 角色分配的矛盾,往往表现在几个人同进相当同一个角色,因而,要引导幼儿采用轮流,猜拳等方法来解决。这里,需要他们自己去协商讨论。如:有一天,孩子们准备玩地震的游戏,需要一个奥特曼的角色来打败地震怪。这时,伴伴和用圣都想当奥特曼,怎么办?轮流猜拳总有一个人没得当,经过协商,他们决定两个人的能量联合起来成为一个强大的奥特曼。这样就能顺利地打败了地震怪,这样,满足了他们的要求,又学会了协商。
& 2.引导幼儿解决材料使用的矛盾
& 每次游戏,我们总要投放一些新玩具,这个新玩具,是他们矛盾的另一个焦点,由于大家都想得到新玩具,于是就抢了起来。结果,往往把玩具抢坏了。这时,老师引导他们一起讨论,为什么玩具会坏?玩具坏了在家都不能玩,该怎么做好?孩子们讨论的结果是:“要是大家商量一下,轮流用玩具就不会坏了。”望着这些被破坏的玩具,大家都觉得遗憾,后悔自己刚才真不该与小伙伴抢玩具,导致了玩具被破坏。从而认识到:大家都想玩新玩具,要互相谦让,互相协商来解决。同时,也可以引导幼儿另想办法,另找东西来代替游戏中的玩具,如:有一天,教师在邮电局投放了手机,游戏开始不一会儿,手机就只剩下一个了。这时,仕超和泽勇都想买,正在争吵不休,这时,老师说:“看谁最能干,会把东西让给别人,到百宝箱里去找一样东西来当手机”。听老师这么一说,泽勇说:“这个让给你吧!”自己就到百宝箱里找了一个纸盒,往裤头一插,也挺象个手机的。
& 3.引导幼解决角色交往之间的矛盾
解决角色交往中的矛盾,往往是比较困难的,它要求矛盾双方同协商,以提出合适的解决方案,这也是幼儿学习交往的重要一环。因而,教师要把解决矛盾的机会交给孩子,让他们学会与人交往的技能。如:在一次游戏中,银行的工作人员就是不肯让娃娃家的妈妈领钱,原因是这位妈妈没有存款,可这位妈妈却因为孩子生病住院。确实紧着要钱用,两个人就吵起来了,谁都觉得自己有道理。这时,我就跟娃娃家的妈妈说:“你应该好好地跟人家商量,告诉他们你的孩子生病了,他们一定会让你领钱的。”这位妈妈就走过去说:“求求你们啦!我们家的孩子生病住院了,还是没钱,他就会死掉的。”银行工作人员想了想,说:“那好吧!你需要多少,我们先借给你,不过你要记得来还。”孩子们在这个协商过程中,体验到病人家属那种着急、痛苦的情绪。因而,就把钱借给了他。帮助别人解决了困难,提高了交往的质量,学会了解决交往中存在的矛盾。
幼儿在角色交往中还存在着许许多多的矛盾,游戏中的角色关系就是社会关系的再现。在游戏交往中必须调节自己的行为,与同伴谦让、合作、协商,才能共同完成游戏任务,丰富游戏情节,形成信任他人,尊重他人,克服任性,处处为自己着想的陋习,协调了自己与同伴的关系,提高了处世和交往的能力。
三、鼓励幼儿共同合作进行游戏,提高了社会交往能力
& 小班幼儿刚开始游戏时,总是一个人围着一堆玩具,独自摆弄和操作,很少发生交往&&& 活动。这时,教师可以鼓励能力强的孩子担任游戏的主要角色,引导他与其他角色互相交往,共同合作,完成游戏任务,丰富游戏情节。到了中大班,随着幼儿游戏的发展和需要,不仅要求他们与同伴共同游戏,而且,还鼓励他们协商、计划游戏情节,然后,再进行游戏。这里,他们想办法出主意,采纳别人的建议,才能使游戏情节更加丰富,发展游戏情节,从而体验到合作的愉快。如:自选商场的生意不好,老师说:“你们可以推销”。经老师这么一提醒,经理马上说:“你看店,我去送货”。说完,主动送货到出租车上,旺旺快餐店的生意不好,老师:“近来,你们的生意不好,大家说怎么办?”经理和几个员工经过协商,统一意见,给幼园的小朋友每人送去一张优惠券,凭这张券可以便宜些。医院没电话,院长说:“把我们赚的钱联合起来就够买一部电话了。”说完,就到各科室,把钱集中起来,然后,到邮电局办理电话业务……。
& 这里,我们看到孩子们在协商过程中,学会了联合起来游戏,能够共同合作,进行游戏,交往的内容和范围扩大了,不仅能与同主题的进行交往,同时,也能与各主题的角色充分联系,交往。感受到集体游戏的愉快,进而推动游戏情节的发展。
& 有了这种最初的合作经验,在其他游戏活动中,幼儿同样能够把这一经验迁移过去,使其活动顺利开展。如:联合起来拼图,互相出谜语,共同拥有一种工具或玩具……。这样,避免了幼儿我行我素,唯我独尊,不懂与人合作的不良行为。养成虚心向别人学习,能采纳他人建议,尊重他人意见的好习惯,使社会交往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 总之,角色游戏对幼儿社会交往能力的培养有着重要的意义。它能丰富幼儿的交往内容,融洽幼儿间的关系,并逐渐学会了遵守规则,学会了谦让、合作。正如马卡连柯所说的:“未来的活动家,首先是在游戏中培养起来的。”可见,角色游戏对幼儿社会交往能力的作用不可低估,应引起我们的共同重视。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幼儿园教案分类
Copyright 2007- Corporation在角色游戏中如何促进小班幼儿的交往能力--《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2年03期
在角色游戏中如何促进小班幼儿的交往能力
【摘要】:社会交往是人类生存的一种基本需要,通过社会交往可以使幼儿了解和认识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的正常关系。要促进幼儿的交往能力,最重要的是应充分给予幼儿实践的机会,让他们在游戏中感受到人与人相互交往、合作的快乐。
【作者单位】:
【关键词】:
【分类号】:G613.7【正文快照】:
以小班幼儿为蓝本,他们刚刚从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家庭生活转向集体生活,和许多同龄的伙伴一起生活,游戏,自然而然就存在交往行为,而现在孩子自我中心意识强,在与同伴的交往中不可避免的就会发生矛盾。因此,在角色游戏中促进孩子与同伴间的交往就显得尤为重要。据实验表明,在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吴玲玲;;[J];幼儿教育;2011年08期
鲍晓澜;;[J];小学科学(教师论坛);2011年05期
杨兆梅;;[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1年07期
张玲燕;;[J];小学科学(教师论坛);2011年04期
袁慧;;[J];少年儿童研究;2011年14期
周菊;;[J];小学时代(教育研究);2011年07期
陆晓黎;;[J];考试周刊;2011年46期
陈蕾;;[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年24期
刘翠;;[J];中国校外教育;2011年13期
沈丽华;;[J];山东教育;2011年0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金叶翠;;[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国名校卷)(四)[C];2009年
刘慧玲;;[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安徽卷)[C];2010年
刘慧玲;;[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国名校卷)(四)[C];2009年
尚翠堂;;[A];首届“健康杯”全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研讨暨颁奖大会论文集[C];2002年
金叶翠;;[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安徽卷)[C];2010年
程婷婷;王琼;郭淑艳;;[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郭莉;;[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国名校卷)(四)[C];2009年
郭莉;;[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内蒙古卷)[C];2010年
张俊丽;;[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国名校卷)(四)[C];2009年
吴卫黎;;[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新疆卷)[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洛川县北关小学 李娟红;[N];延安日报;2010年
临泽县第一幼儿园  闻 霞;[N];张掖日报;2005年
高琼英;[N];中国教育资讯报;2002年
安塞县坪桥镇中心幼儿园 徐刁刁;[N];延安日报;2011年
汕头市福利会第一幼儿园
杨逸;[N];汕头日报;2010年
王云霞;[N];兰州日报;2004年
原平市示范幼儿园;[N];朔州日报;2008年
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名誉理事长
方明;[N];中国教育资讯报;2002年
黄淮学院社会科学系
李郁清;[N];中国体育报;2008年
本报记者 徐德明;[N];天津教育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张金梅;[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李笑溪;[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1年
戴蕃;[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盖秀灵;[D];河南大学;2012年
刘雪;[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李皓;[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李楠;[D];河南大学;2011年
关少英;[D];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
吴育红;[D];广西师范大学;2006年
龚顺梅;[D];苏州大学;2008年
李沛;[D];西南大学;2012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大众知识服务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服务热线:010--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5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幼儿园小班教案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