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社五年级品社上册计划上册雕板印刷怎么话说

可爱的中国 第一课我的祖国
我的祖国(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 1、国土面积(960万平方千米),世界排名(第三位)。 2、东西跨5个时区,时间上差4个小时。 3、东西距离(5000千米); 东西极点(东: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相交处,西:帕米尔高原); 南北距离(5500千米); 南北极点(北:黑龙江漠河---“中国北极村”,南:南沙群岛的曾母暗沙)。 4、为什么上海天黑时,乌鲁木齐太阳还很高? 答:因为我国地域辽阔,东西相距5000米,上海在祖国的东部,地球自西向东转,上海天黑时,相距5000米的乌鲁木齐太阳还很高。 5、你能描述我国南北有什么异同吗? 答:我国地域辽阔,在我国南方和北方气温相差很大,气候的差别使我国南北两地人们的生产方式和生活习惯各不相同,一些物产也各不相同。 4、邻国(俄罗斯、蒙古、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不丹、缅甸、老挝、越南、朝鲜); 隔海相望的国家:日本、韩国、菲律宾、印度尼西亚、文莱、马来西亚、新加坡。 邻海(渤海、黄海、东海、南海)。 5、三个人口日( 世界50亿人口日----
世界60亿人口日---
中国13亿人口日--- ); 人口多的利:人力资源多、易举办大型盛会、 易抗击自然灾害、促进经济发展 人口多的弊:负担重 开销大、就业难 流动大、 占地多 空地少、消耗大 垃圾多 6、直辖市(4个):上海市、北京市、天津市、重庆市, 特别行政区(2个):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 民族自治区及首府(5个):西藏自治区---拉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 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 省及省会(23个):
黑龙江---哈尔滨---黑
吉林省---长春---吉
辽宁省---沈阳---辽
河北省---石家庄---冀
河南省---郑州----豫
山东省---济南---鲁
山西省---太原---晋
陕西省---西安-----陕或秦
甘肃省---兰州---甘或陇
青海省---西宁---青
四川省---成都-----川或蜀
贵州省---贵阳----黔或贵 云南省---昆明---云或滇
湖北省---武汉---鄂
湖南省---长沙----湘
江苏省---南京---苏
安徽省---合肥---皖
浙江省---杭州---浙
江西省---南昌---赣
福建省---福州---闽
广东省---广州---粤
台湾省---台北---台
海南省---海口---琼 7、面积最大的省级行政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160万平方千米)
平均海拔最高的省级行政区---西藏自治区
第一大岛---台湾岛
第一大河---长江
第二长河---黄河
第一大内流河---塔里木河(新疆)
西藏---雅鲁藏布江
第二课江山如此多娇
1、①旅游前要选择好旅行时间、景点路线等,包括旅行社及旅行方式的选择。 ②我们每到一处旅游,可积攒旅游景点的门票,这些门票既是我们参观游览的纪念,也是增长知识的学习资料。 ③我国不仅有奇异多彩的自然风光,五千年的悠久历史还在全国各地留下了丰富的名胜古迹,它代表着中国民族的聪明才智和文明成果。 ④大自然和祖先给我们留下了丰富的自然和文化遗产,它们是我们的骄傲。 2、天下第一奇山:黄山(四奇) ---奇松、怪石、云海、温泉
山西浑源县
陕西华阴县
湖南长沙以南
泰山(五岳之首)
山东泰安市
河南登封市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万古此山先得日,诸峰无雨亦生云。”写出了泰山奇特的自然景观。 3、孔子生平,
孔子名丘字仲尼,山东曲阜人,春秋时期鲁国人,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孔子一生致力于教育事业,孔子去世后,他的学生根据笔记和记忆整理了他平日的教诲,编成了一部有名的巨著《论语》。
孔子名言: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学到知识要不断温习,以获得新的理解和体会。)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才是真正聪明的学习态度。)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要虚心向别人学习,几个人在一起的时候,别人身上一定有值得自己学习的地方。)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李冰父子为治理岷江修筑了著名的都江堰。 4、景点,家乡的名胜古迹 我县的:仙人洞、吊桶环遗址、神农宫地下溶洞、青云塔 我国十大风景名胜:①.万里长城(中华民族象征) ②.桂林山水---- “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广西的桂林风光特点:山峰秀丽,江水清澈见底,岩洞幽深瑰丽。桂林的美可概括为八个字:山青、水秀、石美、洞奇。)
③ ”杭州西湖“---淡妆浓抹总相宜
④北京故宫---标志着祖国悠久文化传统,显示着劳动人民在建筑上卓越成就
⑤苏州园林---.曲径通幽,巧夺天工 ⑥安徽黄山---以奇松、怪石、云海、温泉著称于世 ⑦长江三峡---水险山雄、涛飞浪卷,令人驰魂夺魄
⑧宝岛台湾中部的日月潭---湖光山色、风韵幽绝,象一颗璀璨明珠
⑨承德避暑山庄---集秀美雄浑的自然景观和别具神韵的寺宙宅院为一身
⑩秦陵兵马俑(陕西西安)---被誉为“世界第八奇迹”。 敦煌莫高窟在甘肃省,是世界文化遗产。 5旅游前要做好哪些准备,旅游中应该注意的问题是什么? 首先要做好旅游时生活用品的准备,如:常用药品、卫生纸、衣服、水、照相机、导游手册、交通图、钱物等。然后了解一些旅游地的地理知识,如气候、地形等。还要选择好旅行时间、景点线路等,包括旅行社及旅行方式的选择。旅游中应注意:1、人身安全问题,不要独自到危险的地方或陌生的地方去,以免发生意外;2、要爱护文物、保护文物,不要再文物上乱写乱画或毁坏文物等;3、要注意保护环境,不要乱扔垃圾、随地吐痰、破坏花草等。此外还要注意遵守公共秩序和景点规定等。 6我们该如何保护文物古迹?(《保护文物文明公约》) 1、 将垃圾放进垃圾桶内,不随便扔在风景区; 2、 不在景区内乱写乱画; 3、 不在景区内搞封建迷信活动; 4、 按制度参观旅游; 5、 自己尽力保护好周围的名胜古迹,不损坏、不涂抹、不践踏,发现破坏文物古迹的行为要及时制止或向有关单位报告。 6、 积极宣传保护文物古迹的意义,使大家都能认识并保护文物古迹。 7为什么要爱护名胜古迹? 答:因为名胜古迹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象征,是劳动人民勤劳智慧的结晶,具有极高的文物价值,是中华民族的骄傲。现在,这些古老文化,又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不仅供我们观赏,还可以引来世界各地人民来中国度假、旅游和投资,为新中国建设贡献了力量。 学了《江山如此多娇》这一课你有什么收获? 通过这一课的学习,我了解了祖国的名胜古迹,学会了从不同角度欣赏祖国江山的美丽、名胜古迹的辉煌。认识了“鱼米之乡”洞庭湖,五岳之首泰山,风景秀丽的桂林山水。懂得了旅游时要做的各项工作及旅游中要注意的事项。明白了要爱护文物,增强法律意识,自觉保护中华文化,同时,对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教育家和思想家孔子有了比较全面的了解,知道了孔子的教育思想对于我们今天的人来说仍有指导意义。
第三课古老的中华文明
1、中国历史、朝代(夏--------清) 夏、商、周、秦、西汉、东汉、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十国、宋、辽、夏、金、元、明、清。 ( 中华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
夏商与西周、东周分两段、春秋和战国、一统秦两汉、三分魏楚吴、 两晋前后沿、南北朝并立、隋唐五代传、宋元明清后,皇朝至此完。 中国从公元前21世纪的夏朝到现在,已经4000多年了。史学界已将夏、商、周的时间断代研究出来。 美国从1776年发表《独立宣言》到现在,已经走过200多年的历史。 日本从四世纪大和国建立到现在有1600多年的历史。
元谋人(云南元谋)
距今170万年 远古人类
蓝田人(陕西蓝田)
距今80万年
北京人(北京周口店)
距今70―20万年
山顶洞人(北京市周口店龙骨山的山顶洞中) 距今18000年
祖国境内最早发现的人类化石在云南元谋。 考古过程中发现了北京人烧过的灰烬,说明他们会使用火。 取火方式:雷击取火、钻木取火、击石取火。 北京人是世界上迄今发现最早使用人工火的古人类。(北京周口店) 祖国境内的远古人非常智慧,他们通过保存火种、使用打磨的石器工具,维持生存。 3、“炎黄子孙”(28页) 传说大约四千多年前,我国的北部和东部有许多部落,最著名的有炎帝、黄帝、蚩尤三个部落。其中炎帝、黄帝是黄河流域著名的部落首领。后来黄帝部落逐渐强大,先后战胜了蚩尤和炎帝部落,并和他们融合在一起。后世的汉族人把炎帝和黄帝尊奉为华夏族的祖先,自称是“炎黄子孙”。中华民族成为我国各民族的总称,“炎黄子孙”也随之带有更广泛的意义。 4、黄帝和炎帝的故事说明了什么?表达了人们什么样的心情?怎样理解传说中的故事呢?
答:说明古代炎帝黄帝在人类历史发展 做出了突出的贡献,是中华民族的缔造者。故事传说表达了华夏儿
女对炎帝黄帝的崇拜和尊敬,说明了他们在炎黄子孙心中的地位和影响。
5、四大发明(今天的进步建立在古代劳动人民的发明创造之上) 造纸术:清朝光绪年间,王懿荣发现了甲骨文。 东汉时期蔡伦发明了造纸术。纸张的优点:造纸原料很便宜,容易找到,纸张也非常美观、轻便。纸质柔和适合书写、携带。 活字印刷术:北宋毕N发明了活字印刷术。雕版印刷----隋唐时期 活字印刷比雕版印刷有什么进步? 雕版印刷术印一面书要刻一块板,印完就没用了,很浪费。活字印刷术是用一个个活字排版印书,活字还可以拆下来再用,比雕版印刷省时省力省料。 火药:炼丹家,唐
作用:用于军事爆破、制造烟花爆竹、采矿、挖隧道等。 指南针:促进了我国乃至世界航海事业的发展。 造纸术和印刷术的发明促进了世界文化的交流与传播,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步与发展,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 6、京杭大运河----北起北京、南至杭州,始于春秋末期吴王夫差开凿的邗沟。全场1747千米。是世界上人工开凿最早、最长的运河。沟通了南北交通,规划中的南水北调 4
东线工程将利用运河航道,实现调水任务。 作用:京杭大运河连接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沟通了南北交通,促进了南北经济文化的交流。它的开通还促进了沿岸城市的繁荣和发展。将成为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输水通道。 7你怎么评价隋炀帝开凿大运河的功过呢? 答:隋炀帝当时为了调运粮食到京城,并能乘龙舟看“琼花”,征调几百万民工利用天然河流和旧时的渠道而开凿了大运河,这是劳民伤财,最终使隋朝走向灭亡。京杭大运河连接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五条大河,沟通了南北交通,促进了南北经济文化的交流。它的开通还促进了沿岸杭州、扬州等城市的繁荣和发展。目前,规划中的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利用京杭运河作为输水线路,把长江水输送到缺水的华北地区,在历史上的作用举足轻重,因而隋炀帝无形中为中国做了一件非常大的好事。 7、 8、
第四课我爱你中国
1、北京历代王朝、历史遗迹
始于周朝、六代王朝在此建都(周、辽、金、元、明、清)、 北京的历史遗迹:长城(秦)、大运河(隋)、故宫(明)、颐和园(清) 北京是中国的心脏,也是世界闻名的文化历史名城,是世界上最古老的都城之一。 北京是政治中心、经济中心、文化中心,是全国铁路交通枢纽。 2、香港:日回归。包括新界、九龙、香港岛。被称为“东方明珠”,是名副其实的“不夜城”。是亚洲地区的金融中心,还是一个自由贸易港,物美价廉,被称为“购物天堂”。曾经是英国的殖民地。 澳门:日回归(澳门、香港、台湾、威海卫、九龙、广州湾、旅顺、大连)曾经是葡萄牙的殖民地。 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因地壳运动与大陆分离。古称夷洲、隋称流求,三国时东吴的军队到过那里。明末郑成功收复台湾,清设台湾府,属福建省管辖。1895年甲午战争后被日本占领,1945抗日战争胜利后归还中国。
台湾岛被誉为“祖国东海上的一颗明珠”还有“森林宝库”、“海上甜岛”、“祖国东南盐仓”、“水果之乡”、“樟脑王国”的美称。 3、为什么说台湾是中国的宝岛?(43页)
台湾风景秀丽,气候宜人,名胜古迹众多,还有浓郁的民俗风情。丰富的物产资源和秀美的自然风光,使台湾岛成为祖国的宝岛。 4、建军节来历:日
向解放军学习不怕牺牲、无私奉献、一切为人们服务、吃苦在先、享受在后的精神。 我想对解放军说:你们的保护,我们才能生活在安定环境中,有了你们,国境线上才能有了不可摧毁的城墙,你们是祖国的卫士,人民最可爱的人,是祖国母亲最信得过的儿子。
传统节日:春节、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 花卉(百合代表合家幸福) 春联-----又称对联、红纸书写、字数相同、平仄押韵、对仗工整、 5君,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呢~~
五年级品社教学设计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五年级品社教学设计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14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品社》复习提纲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品社》复习提纲
阅读已结束,下载文档到电脑
想免费下载更多文档?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还剩1页未读,继续阅读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六年级上册品社4-5单元复习提纲.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六年级上册品社4-5单元复习提纲.
阅读已结束,下载文档到电脑
想免费下载本文?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还剩2页未读,继续阅读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当前位置: >>
五年级上册品社教案
第一单元寻根问祖主题一 文明的曙光 课题 1 我们共同的祖先一、教学目标 1 、了解人类文明的发源地是四大文明古国一一古埃及、古巳比伦、古 印度和中国。 2 、知道中华民族的共同祖先是炎帝和黄帝 , 了解有关他们的传说、故 事和历史。 3 、为祖国的悠久历史而自豪 , 知道自己是炎黄子孙的一员 , 产生民 族认同感。 二、教学准备 l 、先掌握学生对 & 炎黄子孙 & 这一称呼的了解程度。 2 、基于对学生的了解 , 准备一些有关炎帝、黄帝及其他一些远古神话 传说。 三、教学活动及过程 1 、布置学生阅读和欣赏教科书第 2 页的文字及插图。教师提问 & 身 着不同服装的孩子各自站立在什么位置上 ? 请你们猜猜看 , 他们手里举着 的是什么 ?& ( 图中展现了埃及的象 形文字一一在羊皮上、巴比伦的棋形文 字一一在泥板上、印度的梵文一一在贝多罗树叶上和 中国的汉字一一在纸 上。) 2 、讲解与讨论。教师讲解 & 同学们已经知道 , 在我们这个地球上有 几条与人类文明息息相关的古老河流一一尼罗河、幼发拉底河、印度词、黄 河和长江。在这些大洞的两岸 , 诞 生了最早的人类 ,他们是人类文明古国 &教师提问学生 &我们中国与其他文明古国相比,有哪些特点 ?'(中国是四大 文明古国中唯一一个历史没有间断过的国家.) 3 、全班讨论。教师引导 & 作为中国人 , 应当了解自己国家的历史。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就是有关我们国家历史的内容。同学们一定都听到过 4 炎 黄子孙 ' 这个名称 ,谁能来解释一下,它是意思 ? &请学生自由发言 , 并引 导学生了解炎帝和黄啻羞主立国历史上最早的两个领袖 ,被尊为中华民族共1 同的祖先。 4 、阅读与讨论。教师请学生阅读教科书第 3 页的文字,并适当地予以 解释。重点应放在 ,我们国家很早就有了农业文明 ,远古先民很早就懂得了 种植小米和水稻。在没有文字之前 , 历史主要靠入们口头传递 ,而有关炎帝 和黄帝的许多故事就是这样被流传下来的 , 并且与许 多神话结合在一起。 请学生阅读教科书第 4 页有关炎帝于黄帝的文字 ,以及小文的话 ,并 让学生自由发表意见。围绕炎帝和黄帝的各种传说 ,教师也可以作适当的解 释 : 由于没有文字记录 ,而且时间过于久远,人们很可能把许多人的发明、 贡献都归于这两个人物了。 5、 同伴阅读。 同桌之间共同阅读教科书第 5 页有关伶伦和仓旗的文字 , 并互相交流各自的看法。教师提示学生 9 可以向同桌介绍自己知道的其他的 古代传说。 6 、自由讨论。请学生自由发言,介绍与同桌阅读与交流的结果。 7 、教师总结 ,应特别突出炎蒂和黄帝是中华民族的共同祖先 ,以及中 华民族的源远流长。 布置家庭作业。 四、家庭作业 1 、让学生完成教科书第 5 页的填空作业。 2 、让学生收集些古代的神话和传说。课题 2 坚忍不拔的炎黄后代一、教学目标 1 、知道一些有关中华民族的古老神话和故事。 2 、理解在这些神话和故事中所蕴含的民族精神和高尚品质。 二、教学准备 1、了解学生对中华民族古代神话传说的了解和熟悉程度。2 2 、根据学生的熟悉程度和阅读水平悬着一些有关的书籍。 三、教学活动及过程 第一课时 1 、导入。教师了解学生收集古代神话传说的情况 , 并可以让几个学生 谈一谈他们搜集的情况 ? 如从哪里找到的、是什么内容等。 2 、阅读与讨论。教师为学生朗读教科书第 6 页的课文 , 并告诉学生 & 在今天的客商 ,我们也要像教科书中五年级 (2) 班的同学那样 , 召开关于 古代神话和传说的主题班会。让我 们先从勒勒和小文搜集到的故事开始吧。 & 教师请两名学生分别朗读教科书第 6-7 页上的精 E 填海和大禹治水的故 事 , 然后请学生以自由发言的形式发表自己的看法。教师可以适当地 加以 引导 & 这两个故事反咬士〈个么样的精神和优秀品质 ?& ( 精卫填海的故事 反映的是顽强、勇敢、不畏艰难、坚定不移的精神,大于禹治水的故事反映 的是公而忘私、大公无私、坚持不懈等优秀品质。) 3 、小组准备。 以小组为单位 ,相互交流自己搜集到的神话与传说 , 并共同探讨其中所反映的精神和优秀品质。教师也可以将事先准备好的书及 分发给各个小组阅读 ,并做好向全班介绍的准备。在小组活动过程中 ,教师 巡视 ,并适当地帮助学生选择故事 ,尽可能避免小组之间的重复。 4 、教师总结 。 督促学生利用课下的时间为下次的交流做好准备。第二课时 1 、以小组为单位 ? 继续为故事会作准备。 2 、全班交流。每个小组推选代表 , 向全班介绍一两个故事 , 并根据 小组的讨论结果 , 说明所反映的精神和优秀品质 。 3 、教师点评和总结。3 课题 3一、教学目标与历史为伴1 、在已有的基础上进一步增强历史感。 2、知道并学会使用公元纪年的方法。 3 、通过风筝等臼常生活中的事物感受历史与自己的密切联系。 二、教学准备 教师可以根据所在学校的实际情况 ,就某一学生比较熟悉的事物 (食 物、日常生活用品等都可以 ),了解其历史出 ,以便在课堂上运用。 三、教学活动及过程 1 导入。 & 同学们都知道 ? 历史能够告诉我们发生在很久以前的事情 , 比如前面学习过的炎帝和黄帝 ,就生活在几千年前。但是这么长的时间 ,人 们怎样表达它呢?比如 ,提到我 国伟大的诗人李白时会怎样说? ( 李白是唐 朝人。 )又如 , 大家都知道的万里长城 ,它是从什么时候开始修建的 ? 那么 , 如果有个来自非洲或者欧洲的小学生向你提同样的问题 ,你应该 怎样回答 他, 才能让他完全明白呢 ? & 2 、阅读与练习。教师请学生朗读教科书第 8 页的课文 ? 并强调 ,公 元纪年就是准确表达 历史时间的一种方法。让学生自己阅读教科书第 8 页 的其余文字 , 并告诉学生 , 不同的文化、 不同的国家可能有自己表达历史 时间的独特方式 , 就像我们中国有秦、汉、唐、宋 , 但是其 他国家的人要 明白就会比较困难。而公元纪年是适用的 , 用 它来表示历史时间 , 大家都可以 明白。比如上面提到的问题 ,可以告诉非 洲或欧洲的小学生 , 李白是生活在公元 7 世纪的人 ,秦朝在公元前 221 C 前206年之间 ,对方就会明白了。 教师可以与学生一起做一些练习 , 如中自共产党是在公元哪一年成立 的、新中国是在公元哪 -年成立的、现在是哪个世纪、同学们出生在哪个世 纪等 。 3、探究讨论。教师引导 :“历史能够告诉我们从前的事情 那么它是不 是离我们的生活很遥远昵 ? 让我们带着这个问题开始今天的学习吧。给学生 几分钟的时间阅读教科书第9页小女孩的话和关于风筝历史的文字 ,并和同4 桌交流一下自己的感受。教师可以找几个学生向全班谈一谈自己读完这段文 字的想法。 教师根据自己在课前所做的准备 ,采用学生熟悉的事物做例子 ,帮助学 生进一步感受到历史就在自己的身边 ,感受自己与历史的联系。 教师让学生从教科书上风筝的故事、教师所讲的例子入手 ,谈一谈自己 想到的历史、自己与历史的联系。 4 、教师紧紧围绕本课题 & 与历史为伴 & 进行总结 :“存在于我们身 边的事物都不是凭空产生的 ,它们都有自己的历史 ,比如我们使用的物品、 吃的食物都是如此。我们的国家、我们所在的家庭 ,以及我们每个人都有自 己的历史 ,历史和我们的生活相依相伴 , 它离我们的生活并不遥远 ! 四、布置家庭作业 通过各种方式对造纸术进行了解。主题二一、教学目标伟大的发明课题 1 传递文明的纸1 、知道造纸术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一项伟大发明。 2 、通过讨论、探究、体验纸的发明和制造过程 , 并通过与纸发明以前 的中西方不同的书写材料的对比 ,感悟中国古代劳动任命的智慧与伟大的创 造。 3 、了解纸的作用 ,特别是纸的船舶对世界的影响 ,认识中华民族对世 界文明的重大贡献 ,萌发民族自豪感。 4 、学习评价历史人物。 二、教学准备 1 、学生坦言活动时所需的各种材料 , 如木版、小块的布和绸缎、泥板、 皮革、石板等。 三、教学活动及过程 1 、导入。请学生在一次欣赏教科书第 2 页的图画 , 并引导他们 &你5 们还记得吗 ,这几个小朋友手里举着的是什么文字? (埃及的象形文字巴比 伦的模形文字、印度的梵文和中国的汉字。)这些文字又是写在什么材料上的 呢 ? 埃及的象形文字一一在羊皮上、巴比伦的模 形文字一一在泥板上、印 度的梵文一一在贝多罗树叶上和中国的汉字一一一在纸上。) 这幅画的作者想告诉我们什么呢 ? 我想有些同学己经猜到了 ,是想告 诉我们 ,是我们中国人最早发明了造纸术,请学生朗读教科书第 10 页的课 文。 2 、体验活动。 & 现在 ,我们来做一个有趣的活动 ,老师准备了一些材 料 ,每个同学选择其中的一种 ,在上面或写字或画简单的图画 ,然后于自己 平时用纸写字和画画的体验进行比较 ,完成教科书第10页下面的作业。 & 3 、全班交流。请几个学生发表自己完成的作业内容。 4 、阅读与讨论 。教师请学生阅读教科书第 11 ← 13 页的内容 ,然后 就下面的问题与参考答案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学生既可以通过阅读教科书进 行回答 , 也可以利用课外知识进行回答。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情况作适当 的补充和修正。 在没有纸的时代 , 我们的祖先把字写在什么上面 ?( 中国有动物的骨头 一一一甲骨、竹木筒、丝绸等 ,其他国家有纸草、羊皮、泥板等。) 为什么竹筒、泥板和羊皮等书写材料没有被流传下来呢 ? ( 这些材料都 有笨重、书写时费力以及不好保存等缺点 ,因此 , 旦纸张出现 ? 它们就必 然会被淘汰 ,未能流传下来。 ) 5 、探究与讨论。让学生根据教科书第 12 页的造纸图 , 自己总结出造 纸的主要过程与步骤 骤。(备好原料一漂洗 -切碎一捣烂一蒸煮一再捣烂成 泥一制成纸浆一用筛子捞取纸浆一晾 干。) 6 、算一算: 如果用教科书大小的纸来写东方朔给汉武帝的那封信,需要 写几页纸 ? (303 长。) 7 、自由讨论:&通过上面的活动,你怎 样看待造纸术和蔡伦? &请学生自由发言 ,启发学生了解我国的这项科学发 明遥遥领先于世界各国。 8 、教师概括总结 : & 如果没有纸 ,各种知识很难迅速和广泛地传播 ,6 人类进步的速度就会缓慢许多 , 因此造纸术的出现和传播对于世界文明的 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 四、家庭作业 在家长的帮助下在家尝试一下造纸的过程。课题 2 & 文明之母 & 一印刷术一、教学目标 1 、知道印刷术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一项伟大发明 , 理解印刷术对 世界文化发展的促进作用。 2、了解印刷术的演变及其发明的过程,并通过动手实践,体验活字印刷 术中蕴含着的聪明智慧。 3 、学习评价历史人物。 二、教学准备 1 、为各小组准备一块长条肥皂 , 两块约 3 厘米见方的肥皂 ( 可先用 细砂纸或蘸水在玻璃板上磨平 ) 或同样规格的士豆。 2 、为各小组准备一把钥匙或曲别针。 3 、为各小组准备印泊、刷子、纸。 三、教学活动及过程 1 、导入。教师引导 & 造纸术发明 400 多年以后 , 随着经济文化的发 展 ,我国又发明了被称为 4 文明之母 ' 的印刷术。 & 教师板书。 2 、阅读与讨论。请学生阅读和欣赏教科书第 14 页的课文和插图,并引 导学生讨论下面的问题。雕版印刷是怎么回事?《印刷术的初级阶段是雕版 ,既选择质地细密坚 实的木材做成木板 .把要印字或画用刀反着刻在木板上。印刷时 ,在木板上 涂上油墨 ,然后将纸铺在上面 ,用刷子轻轻一刷 ,再把纸揭下来 ,文字或画 就印在纸上了。》 雕版印刷有什么好处 ? { 可以反复使用多次 , 也就是说 , 可以印刷许7 多份同样内容的书籍。 雕版印刷有什么缺点 ? ( 制版费力费时 ,每一块版只能印同样的内容 ) 3 、阅读与讨论。 & 雕版印刷是一个伟大的创造 ,一块版刻好后 ,几百、 几千、几万份同样的作品就印出来了。这比手抄笔录不知要快多少倍呢但正 如同学们讨论中所提到的 ,雕版印刷要一刀刀的刻 ,非常费时费力 ,有时一 本书一刻就是几年 : 如果刻错一笔 ,整版就要报废。活字印刷术是中国古代 劳动人民的又-项伟大发明 ,也是印刷史上的一个伟大飞跃。 它的发明人就是 北宋时期的毕升。 &请学生朗读教科书第 15 页的课文。教师可以让学生针 对 & 与雕版印刷相比活字印刷的优越性是什么 &的问题自由发表意见。 教师说明 . & 最早的活字是用胶泥制成的。把规格相同的长方体的一端 刻上反字 .在火上烧硬 ,就制成了活字。印刷时在铁板上铺上松香 ,按需要 将一个个活字码好 .用火力口热 ,使松香融化 .待到松香冷却后 , 一个个 活字被固定住 ,版就制好了。印刷时在版上铺好纸 ,涂上墨 ,一印就成了。 需要印刷不同的内容时 ,可以将松香加热烧化 ,把字拣出来重新排版。活字 可分离可拼合 ,十分方便。同纸的发明一样 ,印刷术的发明大大加速了人类 前进的脚步 , 所以被称为4文明之毋 , &。 4 、体验活动。各小组从雕版印刷和活字印刷中任选一种印刷方式 , 体 验不同的效果。 教师将事先准备好的材料分配给每个小组 , 布置或者让学生自己选择 要印刷的文字。 在体验雕 版印刷过程中 .学生可用准备好的由别针或钥匙在 长条肥皂平滑的一面刻字 ,其他的学生可以帮助涂印泊 , 铺纸 ,印刷。 在体验活字印刷过程中 ,学生可把 3 厘米见方的肥皂块当作活字 ,分 别刻上不同的字 ,然后徐印泊 ,铺纸 ,印刷。 5 、全班交流。每个小组展示自己小组的印刷成果。 6 、教师总结。 & 我国北宋时期发明的活字印刷术是印刷史上的一场革 命 ,它很快被传播到世界各地 ,对于世界文明的传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从 雕版印别到活字印刷 ,中国人民以其天才与勤奋为世界科学与文明做出了无 与伦比的巨大贡献。 在我国的历史书上 ,对这一技 术的发明者一布衣毕升 , 只有简单的记载 ( 在史书《梦溪笔谈》中只有 72 个字的记载 ) , 但世界8 发明史上却永远不会忘记他的名字。 & 四、家庭作业 完成教科书第 15 页 & 我的体会 & 。课题 3 沟通全世界的指南针一、 教学自标 1 、 知道指南针的发明与应用是中华民族对于世界文明发展的杰出贡献。 2 、初步掌握阅读史料的能力和搜集、整理资料的能力 。 3 、进一步萌发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准备 1 、师生搜集有关指南针的资料 ( 图片和文字 ) 。 三、教学活动及过程 1 、导入。教师提问 .& 你所见讨的指南针是什么样子的 ? & 请儿个学 生发言。 2 、阅读与讨论 : 指南针发明的根源应从何说起呢 ? 请学生欣赏和阅 读教科书第 16 页司南的照片及文字 , 并朗读其右侧的课文。 教师讲解 . & 在很早以前 .古人在寻找铁矿时 , 发现了磁石的吸铁性。 & 教师朗读 . & 石 , 铁之母也。以有磁石 , 故能引起子 , 石之不慈者 , 亦 不能引也。 & 并提问学生 , 这段文字是 什么意思 ? 说明了什么 ? ( 古人 把磁石的吸铁性比喻为母子之情故称磁石。 ) 为什么会有南北 之极性呢 ? ( 磁石在地球磁场的作用下 , 静止时大致指向南北。 ) 最早的指南针是司南 , 它大约出现在我国的战国时期。最初的指南针是 用天然磁石制成的 , 样子像一只勺子,圆底 ,可以在平滑的4地盘 '上自由 旋转,待它静止的时候 ,勺柄就会指向南方。这种形状奇特的装置被称做4司 南飞勺子的形状代表大熊星座。众所周知 ,大熊星座左侧的两颗星与北极星 构成一条直线 ,勺的位置可以清楚地指示出南和北, 北宋时期,将磁针和方位9 盘连成一体 ,制成了罗盘。罗盘的出现 ,是指南针发展史上的一大进步口只 要一看磁针在方位盘上的位置,就能确定出方位来。 航海者们就是依靠罗盘在 海上辨别方向的。 & 3 、小组探究。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 ,根据教科书第 16 页豆博士的话, 算一算中国人发明的指南针大约比欧洲早了多少年。教师可以提示学生 ,据 史书记载 ,在我国的战国时期就 己经提到指南针了,而战国时期的结束时间 是公元前 221 年。请学生讨论 . 为什么说郑和下西洋走向世界、哥伦布发 现新大陆、麦哲伦环球航行、达尔文环球考察 , 都离不开小小的指南针。 4 、全班交流。各个小组汇报本组的讨论结果。 5 、教师总结。教师应向学生强调 & 指南针虽小 , 但它的历史功绩却 是不可估量的。我们虽然不知道是谁发明了指南针 , 但他的功德是不朽的。 &课题 4 火药加快了人类前进的脚步一、教学目标 1 、知道火药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一项伟大发明。 2 、理解火药的发明加快了人贵前进的脚步 .同时了解火药也增加了战 争的危害。 3 、初步了解科学与迷信的复杂关系。 4 、进一步认识问大发明的伟大 ,萌发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准备 1 、教师准备古代火箭图和现代火箭图。 三、教学活动及过程 1 、导入。教师提问 . & 提起火药 ,谁都知道它的厉害,不过,你们知道 火药是怎样发明出来的吗 ? & 请学生阅读教科书第17页的课文 , 并观察炼 丹爆炸图二。 2 、讲解与讨论二教师讲解 . & 火药是古代炼丹师偶然发现的。本来炼10 丹师是为了求得长 生不老的灵丹妙药 ,却意外地炼出了能够置人于死地的 火药。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科 学与迷信往往是奇妙的结合在一起的 , 火药的最初发明就是这样的。当硫磺、硝石、木炭这三样东西混合在一起, 达到一定的比例时加热 , 极容易着火甚至发生爆炸。说不定还有一些炼丹师 曾为此丧生呢!虽说他无意为科学献身, 但科学史上却永远不会忘记是练丹 师发明的 火药。 但是仅仅靠偶然发生的事故是不能产生真正的发明的 .人们 在炼丹炉经常发生的爆炸事故中,经过反复摸索、 尝试 ,才最终有了火药的发 明。 & 3 、阅读与讨论。请学生观察教科书第17页下方的图(它们分别是古代不 同时期的火箭 )。 然后请学生想像一下,这些早期的火箭是怎样发挥火药的威 力的? 请学生阅读和欣赏关于万户的文字利图画 , 阅读和欣赏教科书第 18 页 关于我国航天事业发展的文字和照片。教师强调 .& 当你们为宇宙飞船邀游 太空而赞叹的时候,应当记得像万户这样伟大的先行者,更应当记得发明火箭 的是我们的祖先。现代火箭是高科技的产物 , 比早期的火箭不知进步了多少 倍,但它们在原理上却是相同的。 & 教师还可以简单介绍一下人类航天事业 发展的历史,如关于前苏联第一次进入太空、美国宇航员登月等,不必详细 , 但应当简单予以说明,以开拓学生的视野。 4 、小小辩论会。教师向学生说明 .& 火药发明的利写弊,不同的人有不 同的看法,同学 们对此可能也会有自己的看法口今天,我们召开一次小小辩 论会,题目就叫做 &火药的出现 是不是促进了人类文明的发展 & 。教师将学 生分成正、反两方进行辩论。 5 、总结。教师对学生的辩论活动进行总结 , 应特别强调的是 ,问题的 关键在于人们如何利用火药 ,火药是否促进人类文明的发展 ,最终还是由人 类自己决定的。 四、家庭作业 1 、完成教科书第18页关于四大发明的作业。 2 、搜集一些有关孔子的语录和事迹。11 主题三 杰出的智者 课题 1 思想家孔子一、教学目标 1 、了解孔子的教育和道德思想 ,理解孔子关于教育和道德思想的格言。 2 、了解孔子对后世及世界的影响,萌发敬仰之惰。 3 、初步学会评价历史人物,学习阅读历史资料。 二、教学准备 1 、教师搜集有关孔子的资料及孔庙的图片等。 三、教学活动及过程 1 、导入。教师出示格言 ,并提问学生 & 谁能告诉大家“三人行必有我 师”“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 是什么意思 ? 谁还知道这两句话是谁说 的 ? & 请学生自由发言。教师应该及时强调孔子教育思想和道德思想对后世 的深远影响 。 2 、阅读与讨论。教师提问 . & 孔子是中国历史上一位伟大的人物,2000 多年来,不知有 多少人尊奉他。孔子死的时候,家里只有二间小屋,经过历朝 历代的扩建?如今已成为一座拥有 456 间房屋的浩大的孔庙,而孔庙的正殿 即大成殿,其规模、气势可以与皇帝的金变殿相媲美。那么,他为什么能被一 代又一代中国人所敬仰,并为世界不同国家和民族的人所推崇呢? & 请学生朗 读教科书第20页的课文及教科书第 21 _ 22 页的内容。教师用下面的问题引 导学生展开讨论。孔子是一位怎样的人? ( 孔子,前 551 一前 479,名丘,字 仲尼,春秋末期鲁国人。 孔子 是一位伟大的教育家。 他从教44余年,拥有 3000 弟子、72 贤人。他一生坎坷,无权无势 , 但多才多艺,不但是伟大的哲学家、 思想家, 而 且还精通音乐,擅长骑射,因此享有很高的威望 ; 赢得了人们的尊重。《论 语》 记录了他所讲的话以及他与弟子间的问答,这部书是今天人们研究孔子思 想的唯一可信的依据。) 孔子有哪些主要成就 ? ( 孔子首创私人讲学,所教的学生不论等级身份 都循循善诱此外 ,他还编订、 整理了中国文化的重要典籍一 《诗》 《书》 《礼》 《乐》《易》《春秋》。)12 3 、自由讨论。教师引导 .& 历经 2000 多年,孔子的许多关于学习和道 德方面的思想,至 今依然对我们是有益的。&布置学生讨论孔子的的格言,并 让他们谈一谈自己的理解,教师并做补充:“ 学而不思则阎 ( 迷惑不解 ) , 思而不学则殆 ( 精神懈怠 ) 。”“ 温故 ( 温习旧知识 ) 而知新 , 可以 为师矣。”“知之者不如好 ( 爱好 ) 之者 , 好之者不如乐 ( 乐意 ) 之者。” “学而时 ( 按时 ) 习 ( 复习 ) 之 , 不亦说 ( 高兴 ) 乎。”“学而不厌 , 诲人不倦。“ 4 、总结。教师应强调孔子的思想是我们中华民族文化传统中的宝贵财 富,当然,他的思想也有局限性?比如维护等级制度、轻视妇女、看不起体力劳 动者等,但他仍然是一位文化伟人,为我们留下了丰富而宝贵的思想遗产。 四、家庭作业 完成教科书第22页的“我喜欢的孔子格言”, 可以选择教科书上或教学 中出现的,也可以另外选择 。课题 2 伟大的军事家孙武一、教学目标 1 、知道孙武是我国古代的军事家,知道孙武的著作《孙子兵法》。 2 、知道《孙子兵法》不仅对我国 , 而且对世界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3 、了解一些《孙子兵法》中的格言 , 并理解其意义。 二、教学准备 1 、搜集有关介绍《孙子兵法》及其在国内外产生巨大影响方面的资料。 三、教学活动及过程 1 、导入。教师提问? & 你们听说过 4 百战百胜 , , 出其不意 ' 这 两个成语吗 ? 你们知道它们的出处和含义吗 ? &请几位学生发言。 2 、讲解与讨论。教师向学生简单介绍孙武的生平 .& 孙武是春秋末年 吴国的一位领。在孙武的指挥下,吴国打败了楚固,并成为战国时期一个强大13 的国家。&教师提问学生 .&在海湾战争中,美国官兵人手一册《孙子兵法》, 这是为什么?一部产生于2000多年前的军事著作 , 为什么会影响这样广?在 使用了最先进武器装备的现代战争中,为什么人们还要向孙武这位古人请教 呢 ? &请几个学生自由发言。 3 、小组探究。以小组为单位 ,阅读和欣赏教科书第23页的内容,请学生 根据这些内容交流各自的看法,并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 实际情况,适当补充一些孙 子兵法中的名言。 4 、全班交流。各小组向全班介绍自己的讨论结果 ,以及他们对教师所 提问题的思考与回忆。 5 教师总结,并对表现突出的小组给予表扬。 四、家庭作业 请学生搜集一下课题中提到的几位人物的资料。为保证教学质量 , 可以 将搜集任务落实到小组或个人。14 课题 3 探寻古代科学家的足迹一、教学目标 1 、知道教科书中提到的几位我国古代科学家的主要成就 , 简要了解他 们的生平。 2 、提高搜集、整理和利用各种资料的能力。 二、教学准备 1 、检查学生搜集资料的情况 , 如果学生有困难,教师可以提供相关资 料,帮助他们完成作业 , 以保证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2 、教师应对教科书中提到的几位科学家的生平事迹做足够详细的调查 准备,并根据学生的接受水平加以整理。 三、教学活动及过程 1 、导入。请学生阅读教科书第24页的文字, 并讨论一下这个笑话说明 了什么? ( 我国是最早采用十进位制记数法的国家。) 2 、小组准备。教师引导 .& 在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历史发展进程中 ,像 十进位制这样的发明有很多,但许多都没有留下发明者的姓名 。不过在史书 中也详细地记载了一些科学家的伟大贡献 , 以及他们的生平 ,所具有的超 凡的智慧卓越的奋斗精神和高尚的品格。在本次课上 , 老师给大家布置了一 个家庭作业 , 请同学们分别搜集教科书中提到的五位古代科学家的资料 , 这五位科学家是张衡、祖冲之、一行、郭守敬、李时珍。今天 , 我们就一起 来学习他们的动人事迹。 & 教师按照布置作业时的要求 ,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每个布组负责介 绍其中的一位科学家。各个小组对每个成员搜集到的资料进行整理后 ,向全 班做介绍。 在小组准备过程中 , 教师巡视并给予必要的帮助。 3 、全班交流。在小组介绍的过程中 , 教师应适当予以补充和纠正。 4 、教师总结。可以对每个小组的介绍给予有针对性的评 , 并强调这些古 代科学家为了追求真理 , 矢志不渝的高尚人格 ,以及对于人类的伟大贡献 , 应对他们表达由衷的敬意。 四、家庭作业15 1 、与家长共同欣赏教科书第 28― 29 页 “我给我家写家史 ”的内容。 2 、告诉家长 , 在下次的品德与社会课上 , 每个同学要完成编写家史的 任务 , 需要听取家长的意见 , 请他们帮助自己选取材料。活动课学习写家史一、教学目标 1 、了解家庭的历史及变迁 , 进一步增强对于历史的亲近感。 2 、通过编写简单家史 , 学习一些历史学方法。 二、教学准备 1 、检查学生为写家史所做的准备。 三、教学活动及过程 1 、导入。教师询问学生家庭作业完成的情况、家长们对教科书上呈现 的家史发表了什么看法 , 以及对写家史提出了哪些建议等,并请几个学生谈 一谈。 2、 阅读与观察讨论。 给学生几分钟的时间 , 观察和阅读教科书第 28-29 页上的四幅家庭 照片、小文写的家史以及 & 我家的大事与国家的大事 & 对 照表 ,让学生说一说从这四幅照片中体会到了什么,有什么感受。 教师可以引 导学生从照片中人物的年龄、衣着、容貌、家庭 成员数量等的变化人手谈感 受 ,可以结合下面的历史年表 , 让学生估计每幅照片拍摄的年代 , 根据历 史年表列出的国家大事 , 想、像照片中的家庭生活在哪个年代。 3 、讲解与讨论口请学生朗读教科书第 27 页的课文,教师说明 . &我们 每个同学都可以像 小文那样 , 为自己的家庭编写家史。要编写得好 , 必须 掌握正确的方法。 教科书上为我们列举了一些方法 ,让我们一起来学一学吧。 &根据教科书第 27 页列举的确定历史时间、收集 和整理资料、完成写作三 大步骤,逐一与学生进行讨论,并对他们不甚清楚和不明确的地方加以说明、 解释。16 4 、个人写作。每个学生根据课前的准备,开始编写自己的家 ,教师巡视 并给予帮助。教师需要提醒学生看一看教科书第 27 页豆博士的话。 5 、总结。教师就学生写家史的情况给予有针对性的评价 。 四、布置家庭作业。 对于在课堂上没有完成写家史写作的学生 , 请他们课后继续完成。第二单元 主题一教学目标可爱的祖国我们生息的国土课题 1. 俯瞰祖国大地1. 知道我们伟大的祖国是屹立于世界东方的中华人民共和国 , 为养育我 们的祖国而感到骄傲和自豪。 2. 知道我国的地理位置、领土面积、行政区划、首都、人口、地势、地 形、资源和海域,知道台湾是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祖国的领土神圣不可侵 犯。 3. 进一步培养认识地图的能力 , 通过识图提高和发展空间思维的能力; 培养探究和收集资料的能力。 教学准备: 地球仪、两半球图、中国政区图、中国地形图 , 学生进行探究活动可能 需要的各种书籍、杂志、画报等 ( 尽可能是社会声誉较好的出版社的出版 物 ) 。 教学活动及过程: 第一课时 1. 导入。& 在四年级认识家乡的活动中,我们都知道了家乡是祖国的一部 分。我们伟大的祖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是我们生长的地方。下面就让我们去 寻访祖国 ,了解我们生息的国土吧。&17 2. 情感引导。播放歌曲《我爱你 , 中国》作为背景音乐 , 可配以歌词 的朗诵 , 观察教科书第 30 页呈现的地圈 ,了解祖国的轮廓 , 阅读教科书 第 31 页的文字 , 知道我国的基本轮廓形状像一只昂首挺胸的雄鸡。 3. 阅读教科书第 30 页豆博士的话。 4. 布置并组织学生进行探究活动。确定开展 & 漫游中华 & 活动的寻秘 方向 , 学生可以按小组为单位 , 也可以自由组合成寻秘小组 , 认领寻秘的 任务。教师将准备好的各种资料分发给学生。 & 漫游中华 ? 寻秘活动的探 究方向 : (1) 我们祖国的位置、国土面积和海域 ; (2) 我们祖国的大陆邻国和隔海相望的国家 ; (3) 祖国的行政区为 ji (4) 祖囡的首都北京 : (5) 祖国的地势、地形特点 : (6) 全国人口及资源分布。 5. 分组开展寻秘活动 , 如果需要 , 可以将这一活动延伸到课后。 按照认领的寻秘任务收集资料 , 进行探究。第二课时 1. 导入。 & 我们祖国的领土如此辽阔 , 要寻访伟大的祖国可不是一件 容易的事 情 , 因此我们必须借助于地图。 从三年级开始 , 我们已经学习 了怎样在地图主确定 方向 , 让我们利用课桌桌面 ( 或举起一本教科书 ) 来复习一下。 & 组织学生通过摸桌角 , 模拟确定地图上的 8 个方位。 2. 学生开展 & 漫游中华 & 寻秘活动的汇报一 : 我国的位置 (1) 学生结合地球仪、两半球图或中国在世界中的位置图介绍 :& 我国 位于世界的东方 , 在东半球的北半球 ,: 亚洲的东部 , 太毛洋西岸。 & (2) 全班同学确认 , 并开展识图活动 , 练习在地球仪或教科书第 32 页18 的中国在世界中的位置图上认识我国的位置。 3. 学生继续开展 & 漫游中华 & 寻秘活动的汇报一 ( 教师要主持交流 , 注意把握探究内容的完善和正确 ): 我国的面积和海域。 (1) 阅读教科书第 33 页的课文。 (2) 学生结合教科书第 30 页上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图或教科书第 32 页 中国在世界中的位置图介绍要点 : ①我国国土辽阔 , 面积有 960 万平方千米 , 居世界第三位。 ②我国东临太平洋 , 靠近大陆的部分是海。我国的海域辽阔 , 我国的东 部由北向南分别是渤海、黄海、‘东海、南海。 ③距我国海岸线 12 海里以内的海域是我国的领海。距海岸线 200 海里 以内 , 我国还拥有对海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权。 (3) 识图练习。组织学生在地图上查找渤海、黄海、东海、南海。 (4) 指图练习。指名由学生在教学挂图上指出渤海、黄海、东海、南海。 在指导学生指教学挂图时 , 教师要注意对学生的辅导 : 指图者要站在教学 挂图的侧面 , 面向学生 , 手执教鞭指图 , 叙述的语言要与指图的动作一 致。 4. 作业 ( 如果课堂上时间不够 , 也可以布置为家庭作业 ) 。专组织 学生补充和完善自己在地图学习中的积累和收获 , 完成教科书第 33 页的作 业。 指图练习 : 在地图上指出渤海、黄海、东海、南海。课题2绕着边境走一圈1. 通过了解我国的范围 , 进一步感受到祖国的辽阔 , 产生深深的爱国 之情和民族自豪感。19 2. 学习在地图上查找我国的陆上邻国和隔海相望的国家 , 提高识图能 力。 3. 探究邻国的社会状况 , 收集相关资料 , 增强学生的国际理解。 一幅较大的中国政区图。 第一课时 1. 检查复习。识图练习 , 我国的位置和海域。 2. 导入。 & 我国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之一 , 陆地面积有 960 万 平方千米。我 国疆域辽阔 , 从东部海滨到最西部的帕米尔高原有 5200 千 米 , 乘坐特快列车也要走两天多 ; 从最北面的黑龙江省漠河到最南端的曾 母暗沙相距 5500 千米。陆地上的疆 界有两万多千米。 3. 学生开展 & 漫游中华 & 寻秘活动二 : 我国的邻国和隔海相望的国 家。以小组 为单位开展探究活动 , 在中国政区图上按照逆时针的方向查找 我国的陆上邻国 , 按 照顺时针的方向查找与我国隔海相望的国家。教师可 以让不同的小组分别承担不同的任务。 4. 以小组为单位介绍自己小组的探究结果。 (1) 我国的陆上邻国是朝鲜、俄罗斯、蒙古、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 塔 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锡金、不丹、缅甸、老挝、 越南 ,共 15 个国家。 (2) 各小组选派代表指教学挂图介绍我国的陆上邻国。 (3) 与我国隔海相望的国家有韩国、日本、菲律宾、马来西亚、文菜、印 度尼西亚。 (4) 各小组选派代表指教学挂图介绍与我国隔海相望的国家。 5. 课堂作业。指导学生完成教科书第 34 页的练习。 6. 布置家庭作业一 -查找有关邻国的位置、面积、气候、人口、民族文 化、风 土人情、语言、宗教、食品、服装等资料。 第二课时 1. 复习检查20 (1) 我国的国土面积。 (2) 识图练习 : 在地图上指出我国的陆上邻国和隔海相望的国家。 2. 讨论。 & 由于我国与这些国家国土相邻、山水相依 , 相互了解 , 我 国与邻国 有着良好的贸易往来 , 很多边境地区都设有边境通商的市场。你 知道我国所遵循的 国与国之间交往的原则吗 ?& 通过讨论帮助学生明确 ,& 长期以来 , 我们国家遵循着 和平共处的原则 , 与这些国家友好相处 , 互 通有元。 & 3. 小组活动。交流探究活动的成果。由学生介绍所收集的资料 , 有关 邻国的位置、面积、气候、人口、民族文化、风土人情、语言、宗教、食品、 服装等。 4. 讨论 J 教师提醒学生 :& 你还知道我们这些邻国最近的发展变化 吗 ?& 学生可以谈他们从报刊、杂志、广播、电视中了解到的有关邻国的社 会和政治等方面的变化。 5. 从学生收集的材料中精选一部分图片和文字 , 制作一期班级板报。 识图练习:在中国政区图上指出我国的陆上邻国及隔海相望的国家。课题 3. 认一认祖国政区1. 知道我们伟大的祖国是幅员辽阔的中华人民共和国 , 为养育我们的 祖国而感到骄傲和自豪。 2. 知道我国的行政区划 , 知道台湾是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 祖国 的领土神圣不可侵犯。 3. 进一步培养认识地图的能力 , 通过识图提高和发展空间思维的能 力 ; 培养探究和收集资料的能力。 中国政区图 , 学生进行制作活动需要的白纸、硬纸板、胶水、剪刀等用21 具。 第一课时 1. 复习检查。 (1) 我国的国土面积。 (2) 识图练习 : 在地图 -t 指出我国的陆上邻国和隔海相望的国家。 2. 导入。 & 我国的国土面积辽阔 , 每个地方的情况又很不相同 , 国 家为了管理方便 , 就把全国划分为不同的行政区 , 我们来认一认祖国的政 区。 & 3. 学生开展 & 漫游中华 & 寻秘活动的汇报三 : 祖国的行政区划。 (1) 学生介绍 :& 我国太大了 , 各个地方的情况又不同 , 为了管理方便 , 就把全 国分为 34 个省级行政区 。中国政区图上每一个不同颜色的区域 , 就是一个省级行政 区的范围 。 这其中包括 23 个省、 5 个自治区、 4 个 直辖市和 2 个特别行政区 , 一共是 34 个省级行政区。 (2) 学生结合中国政区图 , 指图介绍 :& 自治区是我国少数民族实行区 域自治的 省级行政区。我国的 5 个自治区分别是 : 内蒙古自治区、新疆维 吾尔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西藏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 & 直辖市是由国家直接管辖的省级行政区。我国的 4 个直辖市分别是 : 北 京、天津、上海、重庆。 我国的两个特别行政区是 : 香港和澳门。 (3) 朗读教科书第 37 页的《祖国行政区歌》 , 结合《省级行政区的全 称、简称和省级行政中心简表》 , 让学生自由组合进行识图练习 , 看谁记 得快 , 记得多 , 指图准确。教师不必要求学生把全国 34 个省级行政区都 记住 , 但可以提倡尽量记住我国 的 5 个自治区、 4 个直辖市、 2 个特别 行政区和自己家乡所在的省份。 (4) 趣味练习 : & 在地图上 , 找一找我们的家乡在哪个省 ( 市、自 治区 )? 省会 ( 自治区首府 ) 是哪里 ? 与我们家乡所在的省相邻的省( 市、 自治区 ) 是哪些 ? 它们 的省会和自治区首府又是哪里 ?& 4. 识图比赛 , 看谁记得多 , 指图正确 , 并给予表扬。有条件的学校22 还可以组织学生使用中国政区拼图做拼图游戏。 5. 课堂练习 : 以小组或同桌为单位 , 填写教科书第 37 页的表格。 6. 布置家庭作业 : (I) 识图、指图练习一一我国的省级行政区。 (2) 结合每天晚上电视 & 新闻联播 & 后的 & 全国天气预报 & 节目进行 识图练习 。 第二课时 按照教科书第 38~39 页的步骤 , 组织学生制作祖国政区拼图 。课题 4. 首都北京1. 知道我们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是北京 , 知道首都是一个国家的政 治中心。 2. 认识北京的位置 , 知道北京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古城 , 是中华人民共 和国的象征 , 还是一座国际化、现代化的大都市。 3. 进一步培养认识地图的能力 , 通过识图提高和发展空间思维的能力 ; 培养探究和收集资料的能力。 中国政区图、中国地形图 , 学生进行探究活动可能需要的各种书籍、杂 志、画 报等 ( 尽可能是社会声誉较好的出版社的出版物 ) 。 第一课时 1. 复习检查。指挂图练习 : 指出我国的 4 个直辖市、 5 个自治区、 2 个特别行政区和家乡所在的省 ( 自治区 ) 、省会 ( 自治区首府 ) 。 2. 导入。 & 我国省级行政区的 4 个直辖市中 , 为首的是首都北京。 你知道什么是 首都吗 ? 首都是一个国家最高的政权机关和政府机构所在地23 的城市。作为一个中国 人 , 让我们来了解我国的首都一一北京。 & 3. 学生开展 & 漫游中华 & 寻秘活动的汇报交流 : 首都北京。教师要主 持交流 , 注意把握探究内容的完善和正确。 (1) 阅读教科书第 40 页的课文。 (2) 学生结合中国政区图或中国地形图介绍要点 : ①可以观看在天安门 广场举行的庄严的升旗仪式录像作为导入 , 介绍北京是中 华人民共和国的 首都 , 是党和国家领导机构的所在地。可以让学生说一说北京有哪 些党和 国家领导机构。 ②边指中国地形图边介绍 , 北京位于 & 华北平原的西北部 , 它的西北 方是太行 山脉和燕山山脉 , 东南面临华北大平原和渤海湾 &, 所以 , 平常 又说北京是 & 北依山 险 , 南控平原 &, 位置十分重要。 ③结合相关的图片资料介绍北京 & 是一座有着 3000. 多年历史的文化 名城 , 她作 为元、明、清三个朝代的都城 , 前后有近 800 年的历史了。 && 北京有象征中华人民共 和国成立的天安门城楼 , 有世界上最大的广场一一 天安门广场 , 有世界上规模最大、保存最为完好的古代宫殿建筑群一一故 宫 , 有我国古代最宏伟的建筑一一长城 , 还 有众多的宫苑、坛庙等古建筑 群。 & ④结合教科书第 40 页的图片资料介绍 :& 天安门广场中央矗立着庄严肃 穆的人民 英雄纪念碑 , 广场北面是雄伟的天安门城楼 , 西面是人民大会 堂 , 东面是国家博物 馆 , 南面是毛主席纪念堂。 &阅读教科书第 41 页豆 博士的话。 4. 以小组为单位 , 完成教科书第 41 页的填空 , 并进行交流。第二课时 1. 复习检查。指挂图练习 : 首都北京的位置。 2. 阅读教科书第 42 页图片和课文 : 北京有着悠久的历史 , 是一座 充满着传统气息的古都。 3. 学生继续 & 漫游中华 & 寻秘活动的汇报交流。24 ①观察并确认教科书第 42 页图片的内容 ; ②学生们还可以介绍北京还有哪 些名胜古迹 , 介绍富有特色的北京的传统文化。 4. 阅读教科书第 43 页图片和课文 :& 北京还是一座充满生机的国际 化、现代化 大都市。 & 通过交流明确 : 北京是一座有着 1000 多万人口的 大城市 , 公路、铁路和航 空线把北京和祖国各地以及世界联系起来。 改革 开放以来 , 北京建设得越来越好 , 更加生机勃勃、欣欣向荣。 5. 学生讨论 :& 你们知道 2008 年第 29 届奥运会将在我国首都北京举 行吗 ? 这和 北京的建设、发展有什么关系 ?&& 你知道 2008 年北京奥运会 的标志吗 ?&& 关于首都北京 , 你还知道什么 ? 有什么加以补充 ?& 6. 识图练习。 (1) 在中国地图上找到首都北京的位置。 (2) 查找地图 , 从我们家乡去北京怎么走 ?课题 5. 三级阶梯上的国土1. 了解祖国多样的地形地貌。 2. 知道我国的地势西高东低 , 呈三级阶梯分布。 3. 进一步培养认识地图的能力 , 通过识图提高和发展空间思维的能力 ; 培养探 究和收集资料的能力。 中国地形图 , 学生进行探究活动可能需要的各种书籍、 杂志、 画报等 ( 尽 可能 是社会声誉较好的出版社的出版物 ) 。 1. 复习检查。 (1) 指挂图练习 : 指出我国的 4 个直辖市、 5 个自治区、两个特别行 政区和家乡25 所在的省 ( 自治区 ) 、省会 ( 自治区首府 ) 。 (2) 教师讲解 :& 在以前的学习中 , 我们已经知道了 , 在学习地图的时 候 , 认识 地图上的图例和颜色十分重要。 让我们一起来朗读一首歌谣 :‘平 原、低地用绿色 , 高原、山地黄棕色 , 河湖、海洋用蓝色 , 雪线以上用白 色 , 密集的小点是沙漠。 ' 2. 学生开展 & 漫游中华 & 寻秘活动的汇报交流五 : 祖国的地势。教师 主持交流 , 并注意把握探究内容的完善和正确。 (1) 阅读教科书第 44 页的课文。 (2) 学生结合中国地形图介绍要点 : ①在中国地形图的陆地部分 , 用不同的颜色表示不同的海拔高度 。海 拔高度就是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高度。 ②识图练习。在中国地形图上查找我国西部棕色地区、中部黄色地区、东 部绿 色地区的海拔高度各是多少 ? 通过查找中国地形图明确 : 我国西部棕 色 地 区 的 平 均 海 拔 在 4000 米 以 上 ; 中 部 黄 色 地 区 的 平 均 海 拔 在
米 ; 东部绿色地区的平均海拔在 500 米以下。 ③结合教科书第 45 页的中国地势剖面图 , 认识我国地势的三级阶梯。 ④小结 :& 我国地势总的特点是西高东低 , 从西向东逐级下降 , 十分 像三级阶 梯。 && 但是同学们要注意 , 一般我们讲的台阶 , 是把最低的一 级叫做第一级阶梯 , 高一些的叫做第二级阶梯、第三级阶梯 ; 在认识祖国 地势的三级阶梯时 , 是把最高的一级叫做第一级阶梯 , 低一些的叫做第二 级阶梯 , 最低的叫做第三级阶梯。 & 3. 识图练习。通过中国地形图上颜色的区别来指图 , 我国三级阶梯的 区域范围各从哪里到哪里。 4. 学生开展 & 漫游中华 & 寻秘活动的汇报交流五 : 祖国的地形。教 师主持交流 , 并注意把握探究内容的完善和正确。 (1) 阅读教科书第 44 页的课文。 (2) 学生结合中国地形图介绍要点 : ①我国的国土面积辽阔 , 高原、山地、丘陵、平原、盆地五种地形都有 分布。26 ②识图练习: 组织全班同学在中国地形图上逐项查找 , 并由负责汇报的 学生向全班同学指图介绍。 四大高原 : 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云贵高原 ; 四大盆地 : 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柴达木盆地、四川盆地 ; 三大平原 : 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 5. 查找中国地形图并讨论 :& 我们的家乡在祖国的哪一级阶梯上 ? 属 于什么地形区 ?& 识图练习 : 在中国地形图上指出我国的四大高原、 四大盆地、 三大平原。课题6、“多”与“少”的思考1、知道我国资源种类很多,储量在丰富,许多在世界列于前位。 2、知道我国是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因此资源的人均占有量很低。知 道我国人口的过快增长给我国的发展带来了很大的压力。 3、进一步培养认识地图的能力,通过识图提高和发展空间思维的能力; 培养探究和收集资料的能力。 中国地形图、中国政区图、学生进行探究活动可能需要的各种书籍、杂 志、画报等。 1. 复习检查。 (1) 朗读歌谣 :& 平原、低地用绿色 , 高原、山地黄棕色 , 河湖、海 洋用蓝色 ,雪线以上用白色 , 密集的小点是沙漠。 & (2) 指挂图练习 : 我国三级阶梯的区域范围。 (3) 我国的国土面积。27 2. 导入。 & 我国不仅面积辽阔 , 居世界第三位 , 还是世界上人口最 多的国家。 & 3. 学生开展 & 漫游中华 & 寻秘活动的汇报交流六 : 我国的 人口。教师主持交流 , 并注意把握探究内容的完善和正确 。 (1) 组织学生结合中国省级行政单位的人口密度图阅读教科书第 46 页 的课文。 (2) 学生结合中国省级行政单位的人口密度图介绍要点 : ①我国 是世界第一人口大国。到 2002 年底 , 总数为 12.8 亿 ( 不包括港、澳、 台 地区 ), 占世界人口总数的 1/50 ②人口分布不均。总的来说 , 东部人口密集 , 西部人口少 , 城市人口 密集。 (3) 组织学生讨论。 ①对我国的人口状况有什么感想和看法 ? ②针对我国人口总量过大的现状 , 我国实施的人口政策是什么 ? 为什 么计划生育是我国的基本国策 ? 4. 阅读教科书第 48 页 & 老师的话 & 。 5. 学生继续开展 & 漫游中华 & 寻秘活动的汇报交流六 : 我国的资源。 教师主持交流 , 并注意把握探究内容的完善和正确。 (1) 阅读教科书第 47 页的课文。 (2) 学生结合教科书第 47 页的中国石油、天然气、矿产、森林资源图 介绍要点 : ①我国是一个地大物博的国家 , 丰富的自然资源不仅数量多 , 而且品种齐全。 ②我国的鸽、锦、锡、稀土等矿产总储量居世界第一位。南方水资源比 较丰富 ,森林资源主要分布在东北和西南地区 , 石油、天然穴主要分布在东 北、西北、西南 地区。 ③组织学生在教科书第 47 页的中国石油、天然气\矿产、森林资源图上 查找我国的主要资源。 (3) 教师组织学生讨论 :& 为什么说我国资源丰富 , 但人均占有量却很 少 ?, 我们家乡都有哪些资惊和物产 ? 这些资源都有什么用途 ?& (4) 阅读教科书第 48 页的表格和豆博士的话。 (5) 教师小结 :& 我国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 , 而且分布在全国各地。但 是 , 丰富的资源被 13 亿人口这个巨大的分母一除 , 每人平均占有的各类28 资源数量就很少了, 大多低于世界的人均水平。 我国的自然资源是有限的 ,~ 但是我国的人口还会不断增 长。因此 , 我们必须合理地开发、利用资源。 & 6. 阅读并讨论教科书第 49 页小文、乐乐和妞妞的话。 人口和资源你们还想知道些什么 ? 可以上网查一查资料 , 自己寻找答 案。主题二 沿着江河走下来课题 1. 黄河东流水 1. 了解人类自古以来就懂得择水而居 , 黄河是华夏文明的摇篮 , 是养 育中华民 族的母亲河 , 体验并感受祖国地域环境的博大 , 从对母亲河的热 爱 , 升华为更加热 爱伟大祖国的情感。 2. 学习优秀中华儿女的感人事迹和优秀品格 , 感受不屈不挠、勇往直前 的黄河精神 , 受到优秀道德情操的陶冶。 3. 进一步培养认识地图的能力 , 提高通过识图发展空间思维的能力 ; 培养收集资料的能力。 4. 了解黄河的源流概况 , 并沿着这条线索 , 了解流域内各地区的社会 发展概况 , 了解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 1. 中国地形图、黄河流域图。 2. 歌曲录音 : 《黄水谣》《黄河颂》《我的祖国》。 3. 有关黄河流域中华文明的资料和图片。 第一课时29 1. 导入。 & 水是生命之源。人类的起源、生存、延续都离不开水的滋 养。自古以来 , 人类就懂得择水而居 , 沿河湖而居的生存方式。从古代的 祖先到现在 , 我们 中华民族一直生活在世界上两条著名江河的怀抱之中 , 这就是黄河和长江。黄河、长江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摇篮 , 我们自豪地称她们 为我们民族的母亲河。 & 2. 朗读教科书第 50 页的课文。 3. 讨论。 & 为什么人类要择水而居 , 沿河湖而居 ? 为什么几个古代 文明的发源 地都以河流为标志 ?& 简单提及印度的恒河文明、巴比伦的两河 文明 ( 底格里斯河、 幼发拉底河 ) 、埃及的尼罗河文明、中国的黄河文明 等 , 只要学生能够理解水能够满足人们生存的基本需求 , 便于发展农业生 产等即可。 4. 欣赏教科书第 50~51 页的通页照片 , 播放歌曲《黄水谣》并朗读歌 词 5. 分小组布置任务。 & 看着照片 , 我们感受到黄河以她英雄的气概出 现在亚洲 的原野 , 我们想知道她是怎样从高山之巅 , 穿过中原大地 , 流 人大海的怀抱 , 更想知道自古以来 , 黄河母亲是怎样哺育我们中华民族的。 要想探究这么多的内容可不 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 需要先确定调查了解的方 向。下面就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 , 确认调查的范围 , 做好分工 , 然后分 头进行准备。 & 教师出示探究、调查的方向和范围 :(I) 黄河的发源地、流程情况 ;(2) 黄河 是中华文明的摇篮 ;(3), 黄河凝聚的民族精神 ;(4) 变 & 害河 & 为 & 利河 &;(5) 拯救母亲河。 各小组在确认了探究、调查的方向和范围后 , 就要讨论和分配各位小组 成员的任务 , 教师要在各组间巡视 , 帮助各小组制定出合理的计划 , 以确 保探究、调查任 务的完成。 6. 教师小结。教师要肯定学生分工和制定计划的成绩 , 同时建议他们 可以利用 地图、报刊、杂志、各种旅游手册等 , 从中收集需要的资料和图 片。要求各小组在 课下多做交流 , 发挥合作的优势 , 对收集到的材料进行 筛选和补充 , 使之尽量充实。30 按照认领的探究任务收集资料。第二课时 1. 导入。 (1) 播放歌曲《黄河颂》 ( 我站在高山之巅?? )。 (2) 教 师引导 :&从今天开始 , 我们一起来了解黄河。先了解黄河的发源地和流程。 2. 借助中国地形图或黄河流域图进行讲授。 (l) 导入。 & 我国古代伟大诗人李白曾经有过歌颂黄河的著名诗句‘君 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 , 奔流到海不复回。 ' 你们明白其中的含义吗 ? 诗句 其实是描述了黄河的 流程 , 形象地说明了万古奔流直向大海的黄河之水 , 发源于号称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因为我们前面已经学习过 , 青藏高原地处 我国的第一级阶梯 , 平均海拔在 4000 米以上。 (2) 黄河发源于青藏高原巳颜喀拉山的北麓 , 黄河的源头是高山融化的 雪水形成的。 (3) 黄河发源后 , 沿地势曲折东流 , 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 蒙古、 山西、 陕西、 河南、 山东等 9 个省 ( 自治区 ), 注入渤海 , 全长 5460 千米 , 是我国第 二长河。 (4) 指导学生练习。 & 在中国地形图土找到黄河的发源地 , 并寻找黄 河流经的 9个省 ( 自治区 ), 再查找这 9 个省 ( 自治区 ) 的简称。 & (5)- 朗读并记忆歌谣。朗读并记忆教科书第 51 页的歌谣。 (6) 学习并理解教科书第 52 页的课文 & 九曲黄河天上来 & 。 3. 识图练习。在中国地形图上查找黄河的源头、流经的省 ( 自治区 ) 和入海口。 4. 学生开展 & 探究黄河源头和流程 & 活动的成果汇报。由学生指中国 地形图汇 报黄河源头青海段的情况 , 在此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其要点 是 : 黄河的源头是 高山积雪融化而形成的 , 黄河源头是高原草甸地区 , 那里黄河的河水是清澈的 , 并 不浑黄 ; 黄河源头地区主要是藏族同胞生活 的地区 ; 龙羊峡高坝是黄河第一坝 ; 这一地区的青海湖是我国最大的内陆31 咸水湖 , 湖畔有鸟岛自然保护区 ; 西宁市是青海 省省会 ; 塔尔寺是藏传 佛教的圣地。 5. 教师小结。 在中国地形图或黄河流域图上查找黄河的源头和流经省 ( 自治区 ) 、注 人的海洋。第三课时 1. 检查复习。识图练习 : 在中国地形图或黄河流域图上指出黄河的源 头、流经的省 ( 自治区 ) 和注人的海洋。 2. 导入。 & 上节课 , 我们了解到青藏高原巴颜喀拉山北麓高山积雪融 化的雪水 汇聚成黄河的源头 , 蜿蜒流出青海省以后 , 在甘肃、四川省绕了 一个弯 , 又进入了 甘肃省。 & 3. 学生继续开展 & 探究黄河源头和流程 & 活动的成果汇报。由学生借 助中国地 形图汇报竟河甘肃段的情况 , 在此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其要点 是 : 黄河流下青藏高原 , 进入甘肃 ; 黄河流经甘肃省省会兰州市是我国西 北最大的工业城市 ,20 世 纪初在黄河上建造的第一座铁桥是用孙中山先生 的名字命名的 , 至今还横跨在兰州 市区的黄河河面上。 4. 学生继续开展 & 探究黄河源头和流程 & 活动的成果汇报。由学生 借助中国地形图汇报黄河宁夏段、内蒙古段的情况 , 在此过程中教师要注意 引导。其要点是 :黄河经过上游最大的水利工程刘家峡水电站以后 , 就流出 了甘肃 , 进入了宁夏。 宁夏回族自治区是我国回族同胞最集中的地区 ; 回 族同胞信奉伊斯兰教 , 在银川市 建有南关大清真寺。 & 九曲黄河富宁夏 &, 黄河造就了宁夏的 & 塞外江南 & 。 黄河流出宁夏就进入了内蒙古的河套地区 , 这里是内蒙古最富饶的地 区 ; 内蒙 古自治区是我国蒙古族同胞最集中的地区 ; 蒙古族同胞善骑射 , 以放牧为生 , 逐水 草而居 , 居住的帐篷很有特色 , 叫做蒙古包 , 蒙古族 被称为 & 马背上的民族 & 。32 5. 教师小结。 & 对河流的流程 , 一般分为上游、中游、下游三段。前 面我们了 解了黄河从参源地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的情况 , 内蒙古自治区的 河口市是黄河上游的结束地点 , 再往下黄河就进入中游地 区了。 6. 学生继续开展 & 探究黄河源头和流程 & 活动的成果汇报。由学生借 助中国地 形图汇报黄河中游的情况 , 在此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其要点 是 : 黄河流过河口 市以后 , 拐了一个 90 度的弯 , 向南穿过陕西、山西 , 成为这两个省的省界 , 到了三 门峡 4 又拐了个直角 , 向东流去 , 直到河 南省的孟津 , 这一段是黄河的中游。黄河 中游流经黄土高原 , 在这里冲刷 并携带了大量的泥沙 , 使得河水变成浑黄不堪了。 7. 学生继续开展 & 探究黄河源头和流程 & 活动的成果汇报。由学生借 助中国地 形图汇报黄河下游的情况 , 在此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其要点 是 : 黄河下游是平 原地区 , 地势变得平坦了 , 水流平缓 , 河面也更加宽 阔了。从河南孟津以下 , 黄河 经过河南省的省会郑州 , 它是我国重要的工 业城市和交通枢纽。河水继续流向东北 ,进入山东省 , 最后汇人渤海。 8. 朗读教科书第 52 页的课文一一 & 九曲黄河天上来 & 。 9. 教师借助教学挂图进行总结 :& 黄河发源于青藏高原巴颜喀拉山的 北麓 , 流 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山西、陕西、河南、山东 9 个省 ( 自治区 ), 注人渤海 , 全长 5500 千米 , 是我国第二长河。 & 10. 教师总结 , 布置家庭作业。 在中国地形图上查找黄河的源头、流经的省 ( 自治区 ) 和注人的海洋。 第四课时 1. 检查复习。 (1) 朗读或背诵歌谣。 (2) 识图练习 : 在中国地形图 上指出黄河 从源头开始 , 流经的省 ( 自治区 ) 。 2. 引言 :& 滔滔的黄河水养育了中华民族 , 从遥远的古代以来 , 我们 中华民族 就在黄河流经的这片土地上繁衍生息 , 创造了辉煌的中华文明 ,33 所以黄河是养育我们民族的母亲。 & 3. 学生继续开展 & 探究黄河是中华文明的摇篮 & 活动的成果汇报。学 生借助中 国地形图汇报有关黄河流域是中华文明的摇篮的资料 , 在此过程 中教师要注意引导。 其要点是 : 在距今 100 万年以前 , 蓝田猿人就生活在黄河流域。后来 , 中华民族 的祖先又在 这一区域创造了半坡文化。被誉为我们民族 & 人文始祖 & 的黄 帝 , 带领我们的远古 先人在这里扎下了民族的根基。 黄河的上游地区有着著名的古丝绸之路。兰州市就位于丝绸古道上。在 丝绸之 路的甘肃段 , 很多遗迹记录着中华民族辉煌的古代文明 : 著名的麦 积山石窟、万里 长城的西止点嘉峪关、世界人类文化遗产敦煌莫高窟。 黄河中游地区的西安、咸阳、洛阳、开封等历代古都 , 龙门石窟、云岗 石窟、 佛教圣地五台山、悬空寺、应县木塔、晋祠、平遥古城??都留下了 中华文明的历史见证。 4. 朗读教科书第 53 页的课文“造就华夏文明的黄河”。 5. 教师总结 :“自古以来 , 我们中华民族就在黄河流域繁衍生息 , 创 造了举世闻名的中国古代文明。黄河是养育我们民族的母亲。” 第五课时 1. 播放歌曲《抗日军政大学校歌》。 2. 朗读教科书第 54 页的课文一一 & 凝聚民族精神的黄河 & 。 3. 学生继续开展 & 探究黄河凝聚民族精神 ? 活动的成果汇报 , 在此 过程中教师 要注意引导。其要点是 : 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 , 中华民 族到了最危亡的时候 , 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英勇抗战 , 革命圣地延 安就在黄河流域 , 黄河成了中华 民族的象征。正是凭着这种精神和力量 , 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 , 经过八年浴血抗战 , 打败了日本帝国主 义 , 结束了 100 多年来被列强宰割的屈辱历史。 4. 播放抗日革命歌曲 , 如《保卫黄河》 ( 风在吼 , 马在叫 , 黄河在 咆哮?? ) 《游击队之歌》《大刀进行曲》《太行山上》等。 5. 朗读教科书第 55 页的课文→一 & 民族英雄马本斋 & 。34 6. 组织学生分组进行教科书第 55 页的讨论内容 :& 你明白马本斋在病 重期间对儿子语重心长的话语的含义吗 ? 读了民族英雄马本斋的故事 , 你 有哪些感受 ? 你还 知道哪些凝聚着民族精神的英雄事迹 ?& 7. 教师总结。第六课时 1. 引言 :& 黄河以她万古流淌、奔流不息的河水养育了我们中华民族。 但是 , 历史上 , 黄河的架驾不驯又曾经给我们民族带来过深重的灾难。下 面就根据我们收集到的资料 , 来了解一下黄河的功过。 & 2. 学生继续开展 & 探究变害河为利河 & 活动的成果汇报。由学生借助 中国地形图汇报有关黄河功与过的资料 , 在此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其要 点是 : (1) 黄河的功。①黄河为沿河地区供应大量的工、农业用水 , 造就了有 & 塞上 江南 & 之称的河套平原灌区。②黄河中游流经黄土高原 , 携带了大 量的泥沙下泄 , 流到下游平原地区 , 流水速度减慢 , 泥沙沉积下来 , 这 些肥沃的泥沙造就了河南、 山东肥沃的土地 , 使这里成为农业发达地区 。 ③黄河还携带大量的泥沙人诲 , 在入海口淤积出不断扩大的黄河三角洲 。 ④黄河上游从海拔 4000 多米的第一级阶梯流向 平均海拔
米的 第二级阶梯 , 河水从高处跌落下来 , 蕴藏着巨大的能量 , 成 为我国水力 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之一。 (2) 黄河的过。①流经黄土高原的黄河中游 , 携带了大量的泥沙下泄 , 这些泥 沙数量巨大 , 达到每年 16 亿吨。流到下游平原地区 , 流水速度减 慢 , 泥沙沉积下来 , 泥沙抬高了河床 , 使河床高出地平面 , 造成了 & 地 上悬河 & 。一遇到暴雨就泛滥成 灾 , 使老百姓流离失所。②泥沙的淤积使 河道堵塞 , 造成黄河下游经常改道 , 形成 黄河故道和黄泛区。 练习活动 : 黄河每年携带的泥沙量达 16 亿吨 , 请计算一下 , 如果用 载重 6 吨的卡车运送 , 需要多少辆。 (3)50多年来 , 在黄河上、中游修建了大量的梯级电站、水库和很多水利35 设施。 像龙羊峡、 青铜峡、 刘家峡、 三门峡等水电站和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 , 变水害为水 利 , 黄河已经安澜 50 多年了。 3. 朗读教科书第 56 页的课文一一 & 黄河的功与过 & 。 4. 教师结合黄河泛滥给下游两岸人民带来的灾难 , 介绍人民的好书记 焦裕禄的先进事迹。 5. 阅读教科书第 57 页的课文一一 -& 人民的好书记焦裕禄 & 。 6. 朗读教科书第 58 页的课文一一 & 为了明天的黄河 & 。 7. 学生继续开展 & 探究拯救母亲河 & 活动的成果汇报 , 由学生借助 中国地形图汇报有关拯救黄河的资料 , 在此过程中教师要适当地进行讲授。 其要点是 : 黄河源 头地区过度放牧 , 鼠害猖獗 , 使得草场退化、沙漠化 进程加快 ; 沿河用水量不断增 加 , 黄河水越来越少 ; 黄河断流等问题。 开展保护母亲河行动。 8. 教师总结。课题 2. 长江的诉说1. 了解人类自在以来就懂得择水而居 , 长江是华夏文明的摇篮 , 是养 育中华民 族的母亲河 , 体验并感受祖国地域环境的博大 , 从对母亲河的热 爱 , 升华为更加热 爱伟大祖国的情感。 2. 学习优秀中华儿女的感人事迹和优秀品格 , 感受不屈不挠、勇往直 前、仁爱 宽容、大气磅稽的长江精神 , 受到优秀道德情操的陶冶。 3. 进一步提高认识地图的能力 , 通过识图发展空间思维的能力 ; 培 养收集资料 的能力。 4. 了解长江的源流概况 , 并沿着这条线索 , 了解流域内各地区的社36 会发展概况 , 了解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 1. 中国政区图、中国地形图、长江流域图。 2. 歌曲录音 : 《长江之 歌》《我们的田野》。 3. 有关长江流域的资料和图片。 第一课时 1. 导入。播放歌曲《长江之歌》 2. 朗读教科书第 60 页的课文。 3. 教师借助中国地形图或长江流域图进行讲授。 (1)& 长江发源于青海省的各拉丹冬雪山 , 曲折东流 , 全长 6300 千米 , 是我国第一大河 , 世界第三大河。 & (2)& 长江在青海省发源以后 , 向东向南 , 流经四川、西藏、云南、重 庆、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上海市 11 个省 ( 自治区、直辖市 ), 注人东海。 & (3) 出示歌谣 , 帮助学生识图。歌谣 : 第一大河是长江 , 发源于青 海西南部。 流过川、藏、滇 , 穿过渝、鄂、湘 , 赣、皖、苏、沪要记住。 全长六千三 , 注人东海水力富。 4. 课堂练习 识图 : 长江的流程。 5. 探究活动 (1) 布置探究内容。由教师指地图讲 :& 和其他河流一样 , 长江也分为 上、中、下游三段。从源头到湖北省的宜昌是长江的上游 , 从宜昌到江西省 的湖口是长江的 中游 , 从湖口到入海口是长江的下游。现在我们就从地图 上找一找 : ①长江的上游 江段 ; ②长江上游流经什么地形区 ; ③长江上 游地区的环境怎样 ; ④长江上游的水流状况。 (2)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查找地图 , 进行探究。 (3) 课堂讨论。‘学生交流 & 探究长江上游状况 & 的成果。学生借助中 国地形图或长江流域图进行汇报 , 在此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引导。 其要点是 : 从源头到湖北省 的宜昌是长江的上游 ; 长江上游流经我国海拔 4000 米的 青藏高原以及海拔 2000 米的 云贵高原地区和四川盆地地区 , 分别属于我37 国的第一级和第二级阶梯地区 ; 那里山 高林密 , 江水奔流于峡谷之中 ; 长江上游的江水清澈 , 是从高处向低处一路跌落下 来的 , 所以江水揣急 , 蕴藏着丰富的水力资源 。闻名于世的长江三峡就位于此河段 , 宏伟的三峡 水利工程正在建设之中。重庆市是我国西南部重要的工业城市 , 钢铁、 机 械 J 汽车制造、纺织、食品等工业十分发达。 6. 朗读教科书第 6243 页的课文。 7. 学生齐诵在语文课上学习过的李白的诗二 -《早发白帝城》。 收集相关资料并从地图上查找 : ①长江的中游、下游江段 ; ②长江中 游、下游 流经什么地形区 ; ③长江中游、下游地区的环境怎样 ; ④长江中 游、下游的水流状 况 ; ⑤长江中游、下游地区的建设成就。第二课时 1. 复习检查。 (l) 集体朗读长江源流的歌谣 ;(2) 识图 : 长江的流 程。 2. 学生进行 & 探究长江中、下游 & 活动的成果汇报。学生借助中国 地形图或长 江流域图汇报有关长江中、下游情况的资料 , 在此过程中教师 要注意引导。其要点是 : 长江中游 : 长江穿过三峡流到宜昌 , 结束了上游到达了、中游 , 流经 湖北到达江 西的湖口 , 这便是中游段。 长江下游 : 从江西省的湖口到长江人海口便是长江下游段。 长江中、 下游地区处于我国的第三级阶梯 , 地势低平 , 河湖众多 , 是我国著名的鱼 米之乡 ; 工农业均发达 , 是我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 3. 朗读教科书第 64 页的课文。 4. 学生继续进行 & 探究长江中、下游 & 活动的成果汇报。学生借助中 国地形图 或长江流域图汇报有关长江中、下游情况的资料 , 在此过程中教 师要注意引导。其 要点是 : 长江中、下游是平原地区 , 是我国主要的农业区 , 可以说是沃野千里。38 可以结 合播放学生在音乐课学习过的儿童歌曲《我们的田野》 ( 我们的田 野 , 美丽的田野 , 碧绿的河水 ,, 流过无边的稻田 , 无边的稻田?? ) 进 行介绍 : 由于长江中、下游地 处平原地区 , 又有很多支流汇合进来 , 所 以江面开阔 , 江水流速平缓 , 利于航运 , 素有 & 黄金水道 & 之称。长江 在这一地区还经过湖北省省会武汉市、江苏省省会南 京市和直辖市上海市。 武汉是我国中部重要的工业城市 , 钢铁、机械、汽车制造、 造船、纺织等 工业十分发达。南京是我国的历史名城 , 有多种工业 , 尤其是化学工 业在 全国占重要地位 , 还有我国目前最大的铁路、公路桥一一南京长江大桥。上 海市是我国第一大城市 , 也是世界大都市之一 , 经济、科学文化、交通均 高度发达。 5. 朗读教科书第 65 页的课文。 6. 课堂练习 : 完成教科书第 64~65 页的填空。 7. 教师总结。 1. 通过识图练习 , 巩固学习过的有关长江的知识。 2. 布置探究任务。预习教科书第 66~67 页的内容 , 收集有关长江环境 和保护母 亲河行动的资料。第三课时 1. 复习检查。 (1) 集体朗读长江源流的歌谣 ;(2) 识图 : 长江的流程。 2. 朗读教科书第 66 页的课文。 3. 结合教师的讲授 , 学生进行有关长江环境和保护母亲河行动探究的 成果汇报。其要点是 : 由于不够重视 , 长江环境越来越恶化。 长江源头地区由于过度放牧、草场退化和鼠害猖獗 , 荒漠化、沙化情况 已经十分严重。 长江上游大片林木被砍伐 , 水土流失严重 , 江水含沙量增加 , 江水已 经变浑。 在发展经济的同时 , 没有重视对长江水源的保护 , 沿流域地区大量的工农39 业污水、生活污水没有进行处理就直接排人长江或各支流中 , 各种废弃物、 垃圾随意堆 置或直接倾倒在江中 , 使长江成为了一条污水道、垃圾道 , 长 江水质日益恶化 , 以致发生了 1998 年长江流域的特大洪水 , 造成了严重 的灾害。 4. 课堂演示实验并讨论 : 教科书第 66 页的小实验。 5. 朗读并讲述教科书第 67 页 & 抗洪英雄李向群 & 的故事 , 学习李 向群的英雄事 迹。 6. 教师讲授 :& 保护环境 , 保护长江。国家‘天保工程 ', 全国停止 采伐天然 林 ; ‘三江源保护工程 ' 包括保护长江源地区的生态环境 ; ‘退 耕还林、还草工程 ' 包括对长江上游地区的水土保持 ; ‘保护母亲河行动 ' 是一项社会性公益活动 , 也把保护长江的生态环境列为主要内容。 & 7. 播放并组织学生一起唱歌曲《长江之歌》。 8. 教师总结。 1. 通过识图练习 , 巩固学习过的有关长江的知识。 2. 复习学习过的有关长江的知识 , 做到以后不断通过广播、电视、报 刊、书籍 等方式 , 关注有关长江的内容。第三单元 主题一教学目标我们同有一个家 走进民族大家庭1、形成各民族间相互了解、相互尊重、团结友爱的情感和态度。 2、进一步提高识图能力、收集资料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合作能力。 3、知道我国是一个拥有56个民族的大家庭,各民族都拥有独特、绚丽的 民族文化,共同组成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宝库。 教学准备40 1、56个民族的完整目录。 2、有关少数民族的资料,包括文字,图片、实物等,以及中国政区图, 供学生活动时使用。 3、歌曲录音:《歌唱祖国》《爱我中华》。 教学活动及过程 第一课时 1、欣赏教科书第68页的照片。 2、组织探究活动。确定开展“认识祖国大家庭”活动的寻秘方向,学 生可以以小组为单位,也可以自由组成寻秘小组,认领寻秘的任务。 “认识祖国大家庭”寻秘活动的探究方向: (1)中华民族大家庭的组成; (2)我们的国家都有哪几个自治区,为什么会有少数民族自治区; (3)我国的少数民族及分布; (4)我国的特别行政区; (5)我国的宝岛台湾; (6)华人、华侨的中国情结。 3、分小组开展“认识祖国大家庭”的活动,如果需要,可将活动延伸 到课后。第二课时 1、复习检查。指图练习:在中国政区图上指出我国的4个直辖市、5 个自治区、2个特别行政区和家乡所在的省(自治区)及省会(自治区首府) 2、导入。“通过前面一各单元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了我们伟大的祖 国地域辽阔,国土面积有960万平方千米,有着辽阔的海域,是一个有着 近13亿人口的大家庭。那么,我们的大家庭有哪些成员?带着这个问题, 还是让我们走进我们的民族大家庭来认识一下吧!” 3、阅读教科书第68页的课文。41 4、讨论。教师询问学生是否听过并会唱《爱我中华》这首歌,并播放 歌曲录音,和学生一起唱。教师提问学生:“我们祖国大家庭里有多少个民 族成员?对于祖国大家庭里的民族成员,同学们知道多少?”让学生说一说 他们所知道的民族,教师随手将学生所提道的民族写在黑板上,并简单介绍 学生没有提到的民族。 5、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阅读教科书第69页的中国主要民族分布图, 找到图中所列举的18个少数民族及其聚居地。 6、讨论。组织学生按照教科书第69页的讨论要求进行小组讨论,然后 在全班进行汇报。 7、教师总结: “我们祖国大家庭里有56个民族成员,分布在祖国各地,每 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有自己独特的文化.有的民族有 本民族的语言\文字,有的民族只有本民族的语言,但没有文字.各个民族都有自 己值得骄傲的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所有这些都是和各民族居住地的地理环 境\民族形成的历史分不开的.课后,同学们可以就这些内容进行深入了解”。 家庭作业 每个学生自由选择一个民族(如果学校地处少数民族地区,则应该包括汉 族),收集有关这个民族的资料(应注意排除教科书中已经介绍过的4个和将要 介绍的藏族和新疆等少数民族).课题1. 一起采民族之花教学目标: 1. 2. 3. 形成各民族间互相了解、互相尊重、团结友爱的情感和态度。 进一步提高识图能力、收集资料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合作能力。 知道我国是一个拥有 56 个民族的大家庭,各民族都拥有自己独特的 绚丽的民族文化宝库。 教学准备:42 1. 就教科书第 70~73 页所介绍的 4 个少数民族准备一些资料。 2. 歌曲录音:《爱我中华》《大中国》,以及回族民歌《宁夏花儿》、朝 鲜族歌曲《阿里郎》、黎族歌曲《请到天涯海角来》和《红色娘子军连 歌》等。 3. 有关各个少数民族的资料, 包括文字、 图片、 实物等, 以及中国政区图, 供学生课堂活动时使用。 教学活动及过程: 第一课时 1. 复习检查。指图练习:在中国政区图上指出我国的 4 个直辖市、5 个自治 区、2 个特别行政区和家乡所在的省(自治区)、省会(自治区首府)。 2. 阅读教科书第 70 页上方的文字,讨论乐乐提出的问题,并把自己的猜 想和答案写在教科书上。 3. 导入。“上次课,我们已经知道了,我们祖国的大家庭里有 56 个民族成 员,分布在祖国各地。下面我们先来看一看科教书 70-73 页中介绍的有回 族、朝鲜族、黎族、纳西族这四个少数民族。” 4. 分小组。教师请学生汇报自己所选择的是哪个少数民族,并一一记载黑板 上,然后择同一个民族的学生在同一个小组。 5. 小组准备。教师布置任务,每个小组的同学交流自己所收集的有关这个民 族的资料,然后共同准备向全班介绍这个民族。教师应告诉学生,可以利 用老师为他们准备的各种资料,并提醒他们,介绍可以是多种形式的,比 如、舞蹈、绘画,展示服装、生活用品,讲述民间传奇等。如果采用的是 小组成员共同汇报的形式,则更为适宜。 6. 教师巡视并适当地启发、帮助同学。第二课时 1. 导入“上次课,各个小组分别就不同的少数民族的资料进行了准备,今天 我们}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五年级品社上册课件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