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破掉档后黄金会不会掉到白银影响成就?

05月16日 13:21 分享
质量差 差 差 差 !!!像硬板纸穿着,把宝贝名称写的这么长,这么优美动听来忽悠人,你要脸吗?质量还是硬道理,质量不过关,谁会来买第二次,我是倒贴也不会再来的。就像深山老林里的人穿穿的。心情低落到低谷,无法再用言语来形容,这种不厚道的卖家,不会走得很长久的。。。
<span id="coll_num4
我来点评&()发表评论可获得1积分,您可以输入140字
&&&评论并转发
:&质量差 差 差 差 !!!像硬板纸穿着,把宝贝名称写的这么长,这么优美动听来忽悠人,你要脸吗?质量还是硬道理,质量不过关,谁会来买第二次,我是倒贴也不会再来的。就像深山老林里的人穿穿的。心情低落到低谷,无法再用言语来形容,这种不厚道的卖家,不会走得很长久的。。。
01月07日 18:43
少女学生加厚加绒牛仔裤2014冬季女宽松大码绒裤保暖弹力牛仔裤女
01月04日 21:45
大码宽松直筒加厚加绒牛仔裤女冬 中年女士妈妈高腰牛仔裤女长裤
01月07日 14:39
大码加绒牛仔裤 四面弹带绒牛仔裤女韩流牛仔裤 女6cm牛仔裤
01月07日 01:21
btboy 软牛仔裤 女 高腰加长牛仔裤 原宿JEANS小魔鱼牛仔裤正品女
01月07日 01:54
韩国经典松紧腰围女裤子 裤脚松紧 女 牛仔裤垮裤BF宽松大码女装
01月07日 13:51
裂帛正品 2014新款 浅色阔腿长裤子 宽松牛仔裤 女 5314002K
01月05日 08:06
莪e追求潮酷女式 阔腿牛仔裤松紧裤头宽松款黑色 洗水 牛仔裤女
01月07日 16:04
心意合衣 2014秋季跨裤牛仔裤女秋冬款显瘦宽松大码韩版潮哈伦裤 低腰女士牛仔裤 图片色 25码
01月07日 18:07
2014秋季垮裤长裤低腰韩版宽松小脚大码欧洲女士嘴唇站哈伦牛仔裤
01月07日 15:58
牛仔中筒裤阔腿裤内加绒女裤冬厚高腰大码外穿棉裤宽松牛仔裤绣花
01月07日 00:21
然与纯 九分牛仔裤女夏薄显瘦宽松大码浅色白色韩版潮哈伦裤 天丝棉高腰女士牛仔裤 R308 浅蓝色 25码
01月07日 14:58
冬高腰微喇牛仔裤 女裤水貂绒加绒牛仔裤长裤宽松舒适弹力有大码
01月06日 20:49
包邮2014秋新宽松男友风BF猫须纯棉牛仔长裤女休闲微垮裆牛仔裤潮
01月07日 01:42
尚品奴2014韩版宽松小垮裤 直筒牛仔裤女 2014新款秋冬季长裤子潮
01月05日 01:30
芮婕女装*秋季2014新款宽松吊裆破洞韩版牛仔裤 牛仔裤女加大码背带裤女冬季热卖 图色 M
更多和女士牛仔裤相关标签北大青鸟资深职业规划师
北大青鸟资深职业规划师[转载]没有成功的教育,国家的强大是脆弱的&&
·&究竟是重“面子”还是重“里子”?&&国内的学一般会把大门附近修建的最好,教学楼、宿舍楼、食堂那就凑合了。我觉得华人教育很重要的一个特点就是“面子教育”&。
&&&&·&现在,社会评判一个人成功与否的标准变得很物质化,就是有车、有房、有职位,至于这个人有什么能力&、对社会做出了怎样的贡献,很少有人过问。
&&&&·&越是把考试看得重,越是考试频繁的地方,就越难出大师。我们的幸福指数有多少是被考试考下去的?
【“钱学森之问”是社会各界对中国教育的质问,是一个伟大民主必须面对的疑问】
2005年温家宝总理在看望钱学森教授时,钱老曾发出这样的感慨:“回过头来看,折磨年培养的学生,还没有那一个的学术成就能跟民国时期培养的大师相比。”这位杰出的科学家,在晚年不止一次向温总理谈起他的忧虑:“现在中国没有完全发展起来,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一所大学能过按照培养科技发明创造型人才的模式去办学,没有自己独特创新的东西,老是“冒”不出杰出人才,这是很大的问题。”人们把钱老关于教育的考问称为“钱学森之问。”
&&那么,“钱学森之问”的意义何在?2010年,安徽省11位教授在给教育部部长袁贵仁的公开信中指出:“钱学森之问是关于中国教育事业发展的一道艰深命题,需要整个教育界甚至社会各界共同破解。他是所有教育工作者的疑问,是社会各界对中国教育的疑问,是一个民主必须直面的疑问。”
2011年2月,温家宝总理与网民在线交流时谈到:“世界都在谈‘中国崛起’,人们议论最多的是GDP,但我以为‘中国崛起’的标志在于人才,在于教育。”这是一个政治家的远见卓识。即使一个国家富裕了,如果没有教育和人才,这种富裕是脆弱的,是危险的。因为你的财富会被别人抢走,资源可能会被人控制。伊拉克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在上世纪50到60年代,他们依靠卖石油成为世界上最富有的国家,但是一场战争就把这个国家毁掉了,资源也被其他国家控制了。同时我们还可以想到另外两个国家,德国和日本,在二战时期,这两个国家遭到重创,可后来又很快崛起,成为当今世界的强国,就是因为她们有教育和人才。这所明教育和人才才是保障一个国家富强的真正支柱。
中国现在的教育局面是规模大、人数多。中国的经济发展了,那么下一步如何走?如果缺乏高水平的科学文化教育做支撑,经济能否持久?大家都感觉到了当今教育存在的问题,但是如果不对中国传统教育进行深刻反思,就找不到问题的症结。
这是一个呼唤大师的时代。中国为什麽出不了大师?
首先,要清楚什么样的人才能称为大师。在我看来,大师是个相对的概念。如果按照“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的标准,我们身边有很多大师。如果我们把大事定位为世界顶尖科技奖的获得者,比如诺贝尔奖,数学界的菲尔兹奖等,那么整个华人界只有9个人能称为大师。如果再把标准提高一点儿,把那些给一个学科的发展带来深远、广泛、奠基性影响的人定位大师,令人遗憾的是,这样的华人学者还没有出现。
要全面系统的回答“钱学森之问”,我认为必须具备以下这些条件:
一、& 了解我国的传统教育和历史文化,对中国教育有直接而深切的感受;
二、& 有文理科的综合知识,在学术追求的道路上摸爬滚打,有一定的学术研究造诣;
对科学发展规律有所了解,聆听过大师教育、目睹过大师风采,具有西方教育背景,对西方教育界有直接的感受。
我是怀着强烈的责任感去思考“钱学森之问”的,目的就是希望我们的国家将来人才辈出。
【现在对中国学生创造力的培养最不利的一面,是从书本到书本,从学校到学校的教育】
对于中国来说,各个领域都涌现出大师才是国家真正崛起的标志,才是永远强盛的保证。然而不得不承认,中国的创造力是比较弱的。不知道大家又没有看过一本书,叫《影响人类的100个最伟大的科学发现》其中包括电子、氧气、基因等,但是这些发现全是欧美人的成果,没有一个属于亚洲人,更别说中国人了。整个华人世界都缺少一个对某一个学科有广泛、持久影响的大科学家。
&最近,我读了《乔布斯传》,读完之后触动很大,作为最具创造力市值最大的IT公司,苹果公司的创造团队前后大概只有三四十人,而且是清一色的白人。这本书中也提到了中国,说大约有70万中国工人为其生产i-phone、ipad等产品。我们只是为他们提供工厂,工人赚的都是辛苦钱。在美国,我看到很多商品都是“made
in china(中国制造)”,很难看到“designed&
in& china(中国设计)”。
2010年,斯坦福大学计算机系办了一个“杰出计算机科学家”的系列讲座,请来的都是白人学者;该校的计算机系是世界上最优秀的,在他们的教授队伍中也没有看到一个华裔科学家的身影。然而硅谷的IT公司云集了大批华裔工程师,其中很多是北大、清华等国内名校的学生,他们读完学位后留在美国工作,但大多数都是从事创造性较低的技术工作。为此,我深感忧虑:中国不缺富人,但是缺少具有科技含量的富人,不光是在教育、科技、工业领域,也包括商界。
为什么中国人的创造力低?创造力以来与独立精神,创造力来自于想象力,想象力又依赖于人的现实经验。现在对中国学生创造力培养最不利的一面,是从书本到书本,从学校到学校的教育。而在我们的教育过程中,从幼儿园一直到博士生的教育,始终忽略了对学生独立精神的培养在斯坦福大学学习期间,我留意到该校工程学院大门口的地上的地上刻了这么一句话:“Teachers
open& thedoor,but you must waik
ityourseIf。”翻译成中文,是依据很有名的古谚,即“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然而中英的翻译与中文的原意有出入,这反映了西方的教育理念。在西方人眼中,老师的责任就是打开一扇门,从你迈进门到以后走的每一步,都得靠你自己。而中国的教育观念则是,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老师肩负重任,老是有责任区帮扶学生,比如修改论文,推荐工作、申请课题。就这样,老师扶了一程又一城,导致我们在培养学生独立精神方面,从一开始就输在了起跑线上。
【&我国很多大学在引进人才时,过分考虑“面子”,而不是看这个人是不是真正对学校的教育有帮助】
我曾经考察过英国和美国最著名的近20所大学,分析他们校园文化以及培养人才的秘诀。我认为一所大学教育水平的高低,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科研水平&&
二、教育水平&&&
三、& 校园文化。
在考察世界著名大学的过程中,校园的建筑引起了我很大的兴趣。世界著名大学普林斯顿大学的大门,没有广场、喷泉,和我们国内普通线程的重点高中都没法比。不光是普林斯顿大学,美国其他大学的大门都很朴素,有的校门就是两扇大铁门,有的甚至找不到校门,但是他们的教学楼、科研楼、宿舍楼都建的很漂亮,十分考究。我认为,这种建筑风格也反应中西方教育理念的巨大差别,究竟是重“面子”还是重“里子”?国内的大学一般会把大门附近修建的最好,教学楼、食堂、宿舍楼那就凑合了。我觉得华人教育很重要的一个特点就是“面子教育”。
&在美国不少知名大学的校长在每年欢迎新生的讲话中,都会提到一个相同的主题:
&面对各种新的挑战,要用个人智慧让社会变得更加美好,让世界更加进步,从中完全看不到那种关乎个人荣誉、大学声誉的言辞。这与国内的教育理念也是不同的。
&在我国从古至今,,重视教育是儒家文化的共同特点,但是学习的目的却有了质的转变。孔子提倡学习,主要是为了个人精神的升华、道德修养的提高,更好地为社会服务。然而在今天,我们的教育几乎变成了“为面子”而学习。父母从小教育我们好好读书,长大才会有一份体面的工作;老师教育我们要考出好成绩,这样老师才会有面子,甚至还会赢的荣誉;学校也一样,经常说“今天你一母校为荣,明天母校以你为荣”。我国的大学在花重金引进人才时,也过分考虑这个人会不会让学校“有面子”,而不是看这个人是不是对学校的教育、科研有帮助。
现在,社会评判一个人成功与否的标准变得很物质化,就是有车、有房、有职位,至于这个人有什么能力、对社会做出了怎样的贡献,很少有人过问。追求的境界太低、太现实、目光太短浅,老鼠的目光只有一寸。使得很多学生还没有达到探求知识的境界,就裹足不前了。
【培养大师并不只是大学或者少数精英的责任,也与大众的素质和社会风尚息息相关】
除了“为面子而学”对培养大师有影响,还有一个制约因素就是大众思维。很多人认为,培养大师就是个别精英的事情,跟大众无关。实际上,大众思维水准与培养高科技人才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任何领域的精英培养都需要群众基础,不论是文学、文艺、体育还是科技,都是如此。
&为什麽唐朝出现了群星璀璨的诗人群体?因为当时从小孩到皇帝都喜欢做诗,所以那个时代不可能不出诗人,这与社会风尚密切相关。在唐代诗人们云游四方,不用带盘缠就能受到热情招待。可是我们现在去旅游,到宾馆住宿时,跟老板说“我吟首诗,你给我打个折,”对方估计你脑子有问题。所以要培养大师级的人物,并不只是大学或者少数精英的责任,整个大众的素质和社会风尚也与之息息相关。
&英国是历史上产生具有深远影响大师最多的国家,比如牛顿、达尔文、沃森等。那么,英国成就大师的群众基础怎样呢?我举个例子,天花是人类第一个通过接种疫苗消灭的疾病,天花疫苗是英国科学家贞纳发现的。然而在贞纳发现天花疫苗之前,英国驻土耳其大使夫人蒙塔古看到当地人以接种方法预防天花,于是他大胆将天花患者的水疱内容物接种到自己孩子体内。她的孩子仅出现了低热&,恢复后也没有患天花。当时,大家都不相信这位没有经过科学训练的家庭妇女能有这种发现。这个例子就反映了当时英国在科学精神培养上的群众基础。所以我们要期待一批大师的出现,首先就要提高大众的思维水准。郑板桥&的名言“难得糊涂”反映了中国大众的思维素质,中国人不仅生活上糊涂,在观察、思考问题时也是如此,既影响了大众的思维水准,有制约了科学的发展。
【国内大学的校训多注重学习态度和品德培养,西方大学的校训则更加强调科学探索上的自由】
至于东西方大学培养目标上的差异,在校训中就有所体现,因为校训是大学培养的终极目标和最高境界。
&&&&世界上诺贝尔奖得主最多的大学的校训:
哈佛大学的“追求真理” ;
斯坦福大学的“让自由之风吹吧”;
加州理工学院的“真理使人自由” ;
麻省理工学院的“既学会动脑,也学会动手”。
我总结国内多所优秀大学的校训:
如清华大学的“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北京大学的“爱国进步,科学民主”,复旦大学的“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武汉大学的“自强、弘毅、求是、拓新”。&&&&&&&&&&&&&&&
国内大学的校训多注重学习态度和品德培养。
大家从东西方大学的校训中看出了那些不一样?可以概括为这几点:
&&&&中国注重“面子”;西方注重“里子”;
&&&&中国重视知识;&&&
西方重视能力;
中国将就态度;&&&
西方注重效果;
中国强调一统,&&&
西方强调个性;
中国追求伦理,&&&
西方追求真理。
中国的教育强调伦理与知识,终极目标是培养“君子”。这就使得很多人在评价一所大学时,把培养多少政治家排在第一位。而西方的教育强调真理与智慧,终极目标是培养“大师”。这一现象也印证了中西方培养目标的差异。但是在这我们要反思一个问题,在培养“君子”这点上,我们的教育就比西方成功吗?其实,科学探索中包含着协同合作的集体主义精神,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尊重他人的道德风尚,接受别人检验的自律精神,造福大众的博爱精神。一个人具备了这些品行,不就是一个现代的“君子”吗?从这个角度来看,西方在培养“君子”的过程中,一点也不比中国差。相反,以培养君子为首要目标的教育是不可能培养出大科学家、大思想家的。
把读书与做官联系在一起,所带来的问题是:我不想做官,那就不用学习了;即使想做官,但机会太渺茫,也就放弃了学习。这种过于狭隘的读书目的,最终导致了社会更多的人不读书。人们把个人价值的实现变成了纯粹对名利的追求。在我国不仅普通老百姓的读书兴趣早衰,那些高级知识分子学习研究的动机也过早衰竭。学者的研究兴趣丧失,也与长期只做单一、严肃性研究有关,这样就很难达到“乐之”的境界。曾任耶鲁大学校长的施密德特说过一段很刺耳的话:“中国学者退休的意义是告别糊口的讲台,极少数人对自己的专业还有兴趣,除非有利可图。他们没有真正意义上的事业。”
&对现在大学的一些做法,我也有不同的看法。比如,一所大学花了很多钱去请那些世界级的大师,也不管他的研究是不是很前沿,只是单纯认为只要有了这些大师,学校的水平就跟着提高了。其实并不是这样,我觉得关键还是要看这些大师能不鞥把我们的学生培养成大师。美国的大学管理就跟国内不一样,他们不会花很多钱去
请那些已经成为大师的人,而是去寻找那些正在从事前沿性研究、在未来有可能成为大师的人。她们一般不去挖那些诺贝尔奖获得者,而是去挖那些&未来有可能获奖的人。我国的大学是否有眼光、有魄力把这样的人挖过来呢?一所优秀的大学要有担待、大胸怀、大智慧,而不能光靠人多。中国的大学往往热衷于学校的规模大、人数多,西方的大学则与我们正好相反,他们讲究的是小而精。
【中华民族是一个诗性的民族&,思考问题多凭感觉、意象,很容易情绪化,经常出现盲从现象】
中国人缺乏创造力也与文化基因有关系。两千五百年来,中国教育评价优秀学生的标准都是儒家的标准,限制了学生的个性和独立思考能力。宗族式的观念渗透到教育科技界,就连称呼也五花八门,比如师母师兄、师弟、师姐、师妹等,只要中国家庭里有的称呼&,在学术界都可以找到,这背后就是一个儒家传统问题。家庭化意识强,就会冲淡求真意识,不利于科学探索。
文化基因力量之大,哪怕是身处美国的第四代移民都会受到影响。尽管这些华裔不会说汉语,甚至没有看过中国文献,但是照样受到父母那里一代代传下来的影响——要尊重秩序,服从权威。对于一个公民来说,这是一个优良品格,而对于大师的培养和成长来说,这或许会限制他们的创造力。举个例子,公司里出现一个空缺职位,印度人、非洲人都会争先恐后的向老板表白:“选我吧,我可以做好”。而华人大多是埋头苦干,希望以自己的行动感动领导。几千年来,中国的教育一直是压制张扬个性和独立思考精神。
比文化基因更深层次的原因是民族的大众思维特点。中华民族是一个诗性的民族,思考问题多凭感觉、意象。我上高中的时候,语文老师从《光明日报》上,剪下一篇文章让大家传看。文章讲了这样一个故事:清代一个老师带学生郊游,路过一座桥时看到河里有一个女尸,诗兴大发,于是写了首诗。“二八女多娇,风吹落小桥。三魂随浪卷,七魄逐水漂。”这时一个学生问,你怎么知道他年方二八?你怎么知道是风吹下去的?于是他将诗改为“谁家女多娇,何故落小桥?青丝随浪卷,粉面逐水漂。”这个学生就是郑板桥,她的才情也得到了老师的称赞,这段故事被当做“佳话”流传下来,但是从这段“佳话”中,我们看到了人文关怀、是非判断、价值标准的缺失。一群师生看到一个女尸,他们不是同情,不是马上去报案,而是吟诗,学生还跟老师卖弄诗才。
同样在18世纪,德国一个小镇里的一条河流上有7座小桥,市民没事在散步的时候就想出这样一个问题:谁能一次走完7座小桥而不重复?二十几岁的欧拉来到这个小镇,从数学证明这不可能,并完成了一篇论文投到当地科学院。这篇论文推动了现代数学两个分支的发展,一个是图论,一个是拓扑学。通过这两个故事的对比,我们不禁感概:同样是桥,中西方民众想的是多麽的不同。
实行民族还有一个特点,很容易被煽情,很容易情绪化,经常出现盲从现象。近年来,中国有买绿豆潮、买大蒜潮、买红薯潮、还有现在已经冷却的炒股潮,以及现在越演越烈的炒房潮,缺乏理性的思考和判断,这些都与实行民族的思维不无关系。
如果不在诚信风貌上有根本改变,缩小东西方教育之间的差距,恐怕只是一句口号中国学生普遍后劲不足,表现在大学就开始掉档,学习动机逐渐减弱,硕士、博士除了认为那个文凭好找工作外,并不清楚为什麽而学习。然而在通往科学高峰的道路上,上大学至多是走了一半的路程,而中国的学生就泄劲了,找不这方向了。但是西方的学生到了大学才开始提速,,真正加码,最后他们比我们走得远。
&为什麽中国学生的后劲不足?这是因为,国内的教育是前紧后松,,从幼儿园就重视教育,不惜牺牲童年的快乐,而到大学、研究生阶段就变得懈怠、松弛。而美国的学生真正开始紧张时从高中开始的,大学以后就更为紧张了,博士就更忙了。中国人从幼儿园到退休,医生不知道要经历多少考试,可是越是把考试看得重,越是考试频繁的地方,就越难出大师。我们的幸福指数有多少是被考试考下去的?这一点很不划算。西方孩子既有快乐的童年又有成年的收获,我们却都没有。年轻人觉得希望渺茫,他们的斗志就很难高涨。一个有使命感的学生,一个有梦想的学生,一个认识到自己学习意义的学生,学习兴趣才会越来越浓,劲头才会越来越大。
如果仅以成绩来判断一个人是否优秀,那他可能没有理解教育的本质。在大学期间,一个学生如果一直选修哪些容易的、能拿到高分的课,很可能一辈子就停留于好学生这个荣誉称号,这些学生走出校门后往往表现平庸。常人一般是“用什么,学什么”;善于学习者则是“学什么,用什么”。年轻朋友要把学习当做探险,你刚不敢选一门课,可能完全听不懂,可能会考不及格?一个人敢于修读一个概念都听不懂的课程,这需要勇气,;能在最痛苦的课上坚持下去,这需要毅力。斯坦福大学商学院老院长Robert
Joss对年轻人有这样的忠告:不要停留在令你舒服的环境中太久。
西方大学会鼓励学生尝试不同的学科,我们的教育体制也应该鼓励学生去“探险”,可以鼓励他们去选修一门具有挑战性的课程,选修一门感兴趣的课程。只有这样对待学习,才能领略天地之大美。&&&
此外,诚信缺失也制约着我国教育的发展,诚信是保证西方教育科技发展的最大软实力。现在,中国学术研究缺的主要是钱,而是诚信。很多人都有课题,但大家可以想一想,科研经费有多少真正用在了刀刃上?学术界的腐败比官场能好多少?美国人看起来“很傻很天真”,其实这是在长期诚信的环境中自然而然产生的一种气质,那叫从容淡定。中国看起来很机灵很精明,其实这是长期生活再不诚信的环境中,被别人防备和防备别人产生的一种气质,那叫心否气噪。中国教育也包括整个社会,如果不在诚信风貌上有根本改变的话,那么缩小东西方教育之间的差距,恐怕只是一句口号。
&最后,我还是想引用温总理的一段话:“我愿意看到人们在坐地铁的时候能够手里拿着一本书,因为,我一直认为,知识不仅给人以力量,还给人安全,给人幸福。”假如有一天中国人见面是这样打招呼的,“今天你读书了吗?”“你最近读了什么书?”对个人则意味着,你已经拥有了一个健康、富裕、快乐、成功的人生。对国家则意味着,中华民族已经是一个富强、自信、理智的民族。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lol现在会不会掉段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