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妇可以服用板蓝根吗和重体力劳动者的人能服用魔力餐吗?

       
欢迎订阅 中国移动用户短信cqsjb至。 上 手机登录
若重体力劳动者延迟退休 能否变换岗位?
人保部副部长胡晓义表示,我国将采取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的方式,以一年提高几个月的“迈小步”方式进行。按照现行规定的最低退休年龄,重体力劳动者可能会成为延迟退休政策的先行者。(12月11日《北京晨报》)
根据现行规定,从事井下、高温、高空、特别繁重体力劳动或其他有害身体健康工作的,退休年龄男年满55周岁,女年满45周岁。如果按照延迟退休的政策来看,延迟退休首当其冲的就是这个群体。
延迟退休可以说已成定局,大方向是不会改变的。惟愿在政策的执行中,也因地制宜一下,也来次“厚此薄彼”的细则,对重体力劳动者高看一眼。
在我国目前实施的退休年龄的规定里,是做到了另眼相看的,重体力劳动者的退休年龄是小于其他工种的。这说明一点,在原来退休年龄的规定里充分考虑了现实情况。这也是制度柔情的一面。
重体力劳动者和其他工种是不一样的。民间有这样一句话“前半辈子用命换钱,后半辈子用钱换命”,这就是形容的这个群体。尽管,这样的话语有点过激,但是,我们理应从这种悲凉中读懂民意的期待。现实之下,由于我们的技术等等原因,还不可能做到减少重体力劳动者,还需要他们用汗水、用热血去奉献。我们可以让他们奉献,却真的没有理由让他们奉献毕生的精力。
由于重体力工种的实际情况,这个群体在规定的工作时间里已经付出了别的工种一生都不可能有的体力付出。他们消耗的还不仅仅是体力,还有精神。无论是井下、高温、高空等等,都有着一个共同点,那就是高危险、高体力,而且往往这样的工种不分白天和黑夜,和家人团聚的时间都不多。
延迟退休可以有,但请给重体力劳动者一个柔情的出口,这有两个办法:一者,是不是延迟退休,对于特殊工种来说,是不是可以让他们自由选择;二者,如果真需要延迟退休,是不是可以考虑给他们换个其他工种,不能老让他们在重体力的火线呆着。
(文/郭元鹏)
· · · · ·
更多新闻扫描二维码
下载“看重庆”新闻客户端
感谢您阅读:
虚假新闻投诉致电 更多
[责任编辑: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新闻热搜词
来源:360新闻
扫二维码关注华龙网官方微信
版权声明:
联系方式:重庆华龙网集团有限公司 咨询电话:
①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授权华龙网,在互联网上使用、发布、交流集团14报1刊的新闻信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任何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或“来源:华龙网-重庆XX”。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华龙网”的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版权属华龙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附:重庆日报报业集团14报1刊:重庆日报 重庆晚报 重庆晨报 重庆商报 时代信报 新女报 健康人报 重庆法制报 三峡都市报 巴渝都市报 武陵都市报 渝州服务导报 人居周报 都市热报 今日重庆
Copyright & , All Rights Reserved.
华龙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最佳浏览环境:分辨率以上,浏览器版本IE8以上)
地址:重庆市北部新区青枫北路18号凤凰座A栋7楼 邮编:401320 广告招商:023- 传真:023-
经营许可证编号:渝B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208266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号:新出网证(渝)字002号顾骏:重体力劳动者适不适合“多干几年”?|延迟退休|退休年龄|劳动者_新浪新闻
顾骏:重体力劳动者适不适合“多干几年”?
重体力劳动者甚至失去劳动能力的人必将成为第一批 “吃螃蟹者”。
  “研究制定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政策”已经写入三中全会的决定,势在必行。近日,人保部副部长胡晓义表示,我国将采取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的方式,具体有三方面内容:第一是有一个预告期,提前几年告知社会;第二要分步骤,可能会考虑从现在规定的退休年龄最低的群体开始;第三,要“迈小步”,以“一年提高几个月”这样的方式,一步一步来,用较长的一段时间逐步完成平滑过渡。
  话已说明白了,目前退休年龄最低群体的心一下子蹦上了喉咙口:根据现行规定,企业职工退休年龄是男60周岁,女工50周岁,女干部55周岁。但从事井下、高温、高空、特别繁重体力劳动或其他有害身体健康工作的,退休年龄为男55周岁,女45周岁;因病或由医院证明并经劳动鉴定委员会确认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退休年龄为男50周岁,女45周岁。
  这样说来,要真从现行规定的最低退休年龄群体开始延迟退休,那重体力劳动者甚至失去劳动能力的人必将成为第一批&“吃螃蟹者”。以科学合理为目标的“延迟退休”却从最需要及时退休、不退休也干不动的职工开始,究竟所为何故?这到底是养老保险的缺口过大,使得有关方面先易后难“捏软柿子”,还是真心想让过早退出劳动市场的人力资源多发挥一点余热?如果为了省钱,最后却发现省在了经济条件相对较差的那部分职工身上,这就和中央一直强调的&“让不同群体共享经济发展的成果”大相径庭了;如果为了发挥余热,最后却可能发现,这个群体身上委实没有多少剩余热量可供给中国经济发展这台大机器。如此悖论式的推演,会不会让主持延迟退休的有关部门左右为难?
  尴尬还不仅仅局限于让繁重体力劳动者“先行先试”延迟退休,更体现在驱赶那个并不适合延迟退休年龄的群体“迈小步”。在2020年前,可能延迟退休的主要是50后这一人群,而这个年龄段的职工,可以称之为人生坎坷的群体:长身体时,因为国家经济尚且贫弱吃不饱饭;等到上学时,大多数人中断了正常学历教育;再大点之后可以工作了,响应号召奔赴广大农村的人又是不少;改革开放之后,终于有机会回城顶替父母,当上了工人,可不久又遭遇国有企业关停并转,早早下岗;靠打零工挣钱,还得自己缴纳养老保险,眼看着可以拿养老金安享晚年了,突然传来消息,退休或领取养老金的时间要延迟了。论身体,不比年轻人强健;讲素质,文化程度普遍不高;说手艺,技能缺失的情况不少――这样的一个群体,要让他们延迟退休,除了晚几年发退休金之外,或许真没有其他意义。
  如此情况,当然不能归之于延迟退休本身,毕竟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已将退休年龄推迟到65岁甚至70岁,中国迟早也得同国际接轨。问题在于,我们耳熟能详的是“符合中国国情”,而现在典型的中国国情,恰恰是眼下并非推行延迟退休政策的最佳时机:对于一个并不适合延迟退休的人群,人保部不让退,又该把他们安置到哪里去?难道真要像某位清华教授说的,安排到养老院去拔草,到拔不动了直接住进养老院?
  火车如果还没停稳,就匆匆跳下,结果难免凄惨。中国需要延迟退休,但现在是否合适?如果不合适,是否可以延迟几年再推进?或许,从事延迟退休研究的专家没有想到这些,所以显得有些操之过急,但背后是否也存在&“屁股指挥脑袋”的逻辑?因为无论是否延迟退休,自己都不用发愁,所以对于繁重体力劳动者或没有资格延迟退休的年龄群体,并未考虑过他们是否能够承受延迟退休的额外负担。如果这个原因确实存在,那么,公共政策的研究者和制定者,无疑还需要在公共意识方面补补课。
  (作者为上海大学社会学系教授)
(编辑:SN090)
&&|&&&&|&&
注:名单按照拼音字母排序2020年全国老年人口将近2.5亿 养老金数万亿缺空
来源:新华社
作者:乌梦达 赵仁伟 温馨
  新华社发布客户端北京1月26日专电 养老金并轨尘埃落定,与此密切相关的延迟退休争议声再起。根据全国老龄办数据,2020年全国老年人口将达2.48亿,老龄化水平为17%。中国社科院发布报告称,2011年养老金收不抵支的省份有14个,2012年扩大为19个。面对日益加速的人口老龄化,养老金账户能否支撑?钱从何来?
  在曾经的争议中,延迟退休被认为是解决养老金收支缺口、缓解劳动力不足、应对人口老龄化等问题的“灵丹妙药”,一些研究机构和专家一直持“先谈并轨、再谈延退”的观点。随着《国务院关于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发布,争议多时的延迟退休议题是否重新浮出水面?
  养老并轨“靴子落地” 延迟退休议题是否提上日程?
  根据国务院14日公布的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方案,近四千万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告别“免缴费”时代,也意味着中国养老“双轨制”正式终结。
  一些专家提出,先养老并轨、后延迟退休是适合的改革路径。
  就在养老并轨改革方案去年12月23日被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之后仅两天,清华大学就业与社会保障中心提出了一种延迟退休方案:从2018年起实施渐进式延迟退休改革,最终男女退休年龄统一调整到65岁。
  根据一些专家的估算,养老并轨后,近四千万人未缴部分视同缴纳,单位今后还要负担工资20%,将是一个数万亿元的“缺空”,对已经紧绷的养老金总盘子带来巨大压力。
  而根据延迟退休改革方案设计参与者、清华大学就业与社会保障中心主任杨燕绥等专家表示,一方面老龄人口庞大,一方面年轻劳动力短缺,三个缴费者供养1个领取者,养老保险账户入不敷出。“财政部2014年一季度开始就承认企业养老保险基金出现了6亿元缺口,意味着退休制度改革已到箭在弦上、不得不发的地步。”杨燕绥表示。
  有研究显示,退休年龄每延迟一年,养老统筹基金可增长40亿元,减支160亿元,减缓基金缺口200亿元。
  但也有专家表示,延退仍需审慎。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经济研究所所长匡贤明认为,养老保险制度并轨后,给延退创造了条件。但机关事业单位与城镇职工的养老待遇差距仍然较大,且延迟退休需社会讨论,形成共识。
  延迟退休改革“大考” 百姓四大关切如何回应?
  延退牵涉数亿城镇职工切身利益,存在明显的不同利益考量和改革期待。延迟退休如何推进,首先需要解答亿万群众的关切。
  --群体化差异明显,利益如何协调?
  新华网发展论坛一项2万多人次参与的调查显示,如果2018年起实施延迟退休,超过92%的人反对。普通职工和重体力劳动者反对的主要理由是工作权力利益小,“想早拿养老金享受生活”等,而一些党员干部和专业技术人员支持,仍存“特权阶层继续保有权力”质疑。
  国家行政学院教授汪玉凯表示,赞成与反对延迟退休的声音兼有,就要求政策制定要考虑对不同人群的影响,根据社会不同行业设计弹性退休制度,解决好各群体间的政策公平。
  --费率高年限长,个人和企业缴费是否应该下降?
  社会上有“月薪一万,养老金缴满30年27年才能回本”的说法,引发养老金“交的比拿的多”等质疑。
  匡贤明表示,这一算法不对。经过精算,60岁退休,计发139个月,约合11.6年。领到这个月数就不亏,超过就赚了,与27年相去甚远。但我国养老金单位缴费率偏高,政府财政支出偏低,对这一代人不公平,也对企业转型不力,缴纳税费应当降低。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决定中明确提出了“适时适当降低社会保险费率”。
  --年轻人工作难找,老年人还延退,会不会对就业形成“双向挤压”?
  目前,全国每年毕业大学生700多万人,就业压力年年递增,再延迟退休,年轻人工作岂不是更难找?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院长姚洋表示,延迟退休牵涉广泛,对年轻人就业有影响,但同时也减轻了年轻人供养退休人员的负担。世界范围内,英国、日本、瑞士等国的退休年龄都超过60岁,德国甚至达到67岁,发达国家的一些经验可研究。
  --从“计划生育好,国家来养老”到养老不能全靠政府,是不是政府在甩包袱?
  有网友表示:“30年前说&计划生育好,政府来养老&;20年前说&计划生育好,政府帮养老&;10年前说&养老不能靠政府&;现在我们老了,说适时推迟养老计划,我们怎么办?”
  匡贤明等认为,养老保险制度设计是政府、企业、个人三方共担的机制。但目前政策制度设计中将机关事业单位基础养老金替代率设置过高,导致支付压力的产生,政府支出结构上应该调整。
  如果延迟退休真来了 会引发哪些“蝴蝶效应”?
  如果延迟退休真的来了,也许会出现如下的场景:
  困扰年轻人和居民们多年的广场舞消失了,曾经忙碌的花鸟鱼虫市场萧条了,遍布五大洲的“夕阳红”旅游团缩水了,因为大爷大妈跟年轻人一样在格子里忙工作了&&
  但相关新兴产业应运而生:因为爷爷奶奶要参与工作,接送照看宝宝将成为难题,托管机构将异常繁荣;除了托儿,由于无法受到上班族子女的照料,面向高龄群体的托老产业也将快速发展;养生节目可能更为抢手,为饱受职业病、更年期综合征、老年病困扰的中老年上班族提供养生规划、心理辅导、智力支持的产业更为发达;而保险业、医疗保健甚至处理劳动纠纷的律师行业都可能找到新的增长点&&
  国家行政学院教授汪玉凯表示,延迟退休必须有一系列制度红利兜底,不能让延迟者吃亏。比“一刀切”更好的是弹性退休,首先可以从女性开始,允许有意愿的女性工作者55岁退休,实现男女平等;其次,通过政策引导,实现正常退休、提前退休以及超龄退休的福利差异,清理越早退、养老金越多拿的“倒挂”政策;最后,针对就业和劳动力人口、收入分配等因素,逐步提高退休年龄上下限。
  杨燕绥认为,想早退休可以找出各种理由,不想退休也能重新就业。真正由政府决定的延迟退休的关键,是个人何时能领取养老金。
  也有专家建议,解决养老缺空需要从长计议和精算平衡。例如,目前空账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国企改革时职工下岗退休,工龄视同缴纳,形成几万亿空账,但现在国企效益不可同日而语,不少国企甚至已经成为世界500强,可考虑让国企提高利润上缴比例,专项填补以往缺空。
(责任编辑:UN654)
那些描述彩票背后藏有猫腻的“故事”。[]
数字之道:
新闻当事人:
主演:范冰冰/张丰毅/李治廷/张庭/周海媚/张钧甯
主演:陈晓/陈妍希/张馨予/杨明娜/毛晓彤/孙耀琦
主演:钟汉良/唐嫣/谭凯/杨W/菅韧姿/米露
主演:Behrouz Vossoughi/莫妮卡?贝鲁奇
主演:周迅/黄晓明/谢依霖/隋棠
大鹏曝奋斗心酸经历
金星吐槽武媚娘靠胸博眼球
黄子韬摔倒脸着地
羽泉抢戏遭周华健报复
拜登副总统赠送艾伦浴袍
郭晓东自曝平凡出身
女星潜规则男演员
匆匆那年大结局
若逃课 注孤生
乔杉遭粉丝骚扰
社区热帖推荐
这又何苦呢!……[]
客服热线:86-10-
客服邮箱:我70公斤,160cm,40岁。重体力劳动者,空腹血糖8.5
一天的食谱给介绍一下。_百度知道
我70公斤,160cm,40岁。重体力劳动者,空腹血糖8.5
一天的食谱给介绍一下。
糖尿病人的饮食调节包括哪些内容: ① 确定每日热量需要总量,根据需要指定食谱。 ② 平衡饮食,以获得足够的营养。 ③ 进餐定时、定量,不要随意不吃或少吃,更不能多吃。 ④ 每餐都应进食主食。 ⑤ 少吃肥腻高糖食品(如肥肉、油炸食品、糖果等)。 ⑥ 多吃粗粮、蔬菜。 ⑦ 烹调以清淡为主,避免太多调味品。 糖尿病人的食谱如何确定? ◆确定糖尿病人食谱,首先应根据病人身高、体重、劳动强度等算好每日所需总热量。 每日需要的总热量=标准体重×每公斤体重所需热量 标准体重=[身高(厘米)-100]×0.9(男性) 标准体重=[身高(厘米)-100]×0.85(女性) 每公斤所需热量根据劳动强度分为: ① 休息状态:83.7-104.1KJ ② 轻体力劳动:104.1-125.5KJ ③ 中等体力劳动: 125.5-146.4KJ ④ 重体力劳动:167.7-187.7KJ 例:一位休息状态的女性身高160厘米,体重70公斤。 每日所需总热量=(160-100)×0.85×104.1=5309KJ ◆将一日所需总热量按三餐进行分配,一日三餐热量分配的比例1/5、2/5、2/5,该女性患者三餐热量分别为:1062KJ、2123KJ、2123KJ ◆将食谱内的每一项换算成热量,以确定是否合理。畅郸扳肝殖菲帮十爆姜 糖尿病患者应多食食用表中所列食品,在食品的选择上,最好选择升血糖较慢且较少者,如熟土豆比米饭升高血糖明显,那就应少吃土豆。粗粮、细粮应搭配起来吃。粗粮含纤维素多,糖吸收慢,有利于餐后血糖控制,但糖尿病是终身疾病,长期吃粗粮也会影响生活质量。一日三餐,应和正常人一样多样化。总之,只要实现合理调配,病人即可以吃得好也可以吃得饱。 参考食谱 : 餐次 总交换单位 各类食物分配 食谱 早餐 5 2个单位谷类 2个单位豆乳类 1个单位肉类 馒头 70克或面包75克 牛奶 1杯(约220毫升) 或豆浆 1000毫升 鸡蛋 1只 中餐 10 6个单位谷类 2个单位肉类 1个单位油脂类 1个单位蔬菜 大米150克 或面粉150克 瘦猪肉100克 或鲫鱼100克 花生油9克或豆油9克 白菜500克 或萝卜250克 晚餐 10 同中餐 同中餐 糖尿病患者饮食疗法的要点 : 饮食疗法是治疗糖尿病的基本疗法,为使饮食疗法取得成功,糖尿病人应牢记以下几条要点: (1)建立正确、有规律的饮食生活。 (2)在规定的热量范围内做好营养的平衡。 (3)每天饭量八分饱,副食荤素搭配,种类要多;主食粗细搭配,数量应少。 (4)养成饮食淡味的习惯。 (5)不偏食、不挑食。 (6)牢记每天所需总热量及饮食量。 (7)饮酒、吃水果、外食(在饭馆、食堂或朋友家吃饭)也要计算在总热量之内。 (8)不宜过多饮酒,不宜吃零食。 (9)相信科学,不轻易听信传说用药。 (10)建立一个健康长寿的糖尿病饮食。 饮食控制是糖尿病治疗的一部分,它要求患者在饮食的质和量两方面严格限制,许多病人因此谈食而色变。其实,这是对饮食控制的误解。 首先,糖尿病患者什么都能吃,只不过在饮食量上应予限制。其次,不少食品都具有降糖作用,所以糖尿病患者根本不用为吃发愁。 介绍几个适合糖尿病人的药膳,你可根据口味,随意搭配: 清蒸茶鲫鱼 : 功效:补虚,止烦消渴,适用于糖尿病口渴,多饮不止以及热病伤阴。 配料:鲫鱼500克,绿茶适量。 制作:将鲫鱼去鳃、内脏,洗净,腹内装满绿茶,放盘中,上蒸锅清蒸,熟透即可。 服法:每日吃1次,淡食鱼肉。 笋米粥 : 功效:可清热,宣肺,利湿,适用于糖尿病人,也适用于久泻、久痢、脱肛等症。 配料:鲜竹笋1个,大米100克。 制作:将鲜竹笋脱皮切片,与大米同煮成粥。 用法:每日服2次。 土茯苓猪骨汤: 功效:健脾气,利水湿,补阴益髓。 配料:猪脊骨500克,土茯苓50~100克。 制作:将猪脊骨加适量水熬成3碗,去骨及浮油,入土茯苓,再煎至2碗即成,分2次服完。 用法:每日服1次。 菠菜根粥 : 功效:利五脏,止渴润肠。 配料:鲜菠菜根250克,鸡内金10克,大米适量。 制作:将菠菜根洗净,切碎,与鸡内金加水适量煎煮半小时,再加入淘净的大米,煮烂成粥。 用法:顿服,每日1次。 山药炖猪肚: 功效:滋养肺肾,适用于消渴多尿。 配料:猪肚、山药各适量。 制作:先将猪肚煮熟,再入山药同炖至烂,稍加盐调味。 用法:空腹食用,每日服1次 药粥辅疗糖尿病: 糖尿病患者除药物治疗外,还可以药粥辅助治疗,疗效很不错。山药小米粥将中药山药15克,放入50克小米中,煮烂成粥。滋阴补肾,益气健脾,适用于各型糖尿病患者,应长年食用。 枸杞小米粥中药枸杞子20克,小米50克,混合煮粥。补肝肾,益气血。糖尿病兼有眼病或肾脏受损者,宜长期食用。 黑芝麻黑豆粥黑芝麻500克,黑豆1000克,混合后加工粉碎成粉。每次取黑芝麻黑豆粉100克,并掺加50克玉米粉,做成糊粥食用。生津补肾,适合各型糖尿病患者。 莲子百合粥莲子15克,百合15克,大米30克,炖烂成粥。宁心安神,适用于烦躁、胃痛、脾虚的糖尿病患者。 水果中含有较多的果糖和葡萄糖,糖尿病人为了补充人体所需营养,可吃适量水果,一般一日量在100克左右,但需注意血糖和尿糖的变化,如果吃了水果后,尿糖增加,则减少主食,以免出现血糖升高,饮食多样化对防止并发症动脉硬化、视网膜病变、便秘有一定好处,满足人体所需营养,有利健康长寿。 糖尿病人宜吃菠萝、梨、樱桃、杨梅、荔枝、柠檬等水果。这些水果富含果胶或果酸,能改变胰岛素的分泌量,使血糖下降,宜两餐饭之间加水果。 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所帮助!
其他1条回答
160-105=55(公斤) 55*10%=5.5(公斤) 55+5.5=6畅郸扳肝殖菲帮十爆姜0.5(公斤) 70-60.5=9.5(公斤)从以上这个公式可以算出你的体重不能超过是60.5公斤.你超重9.5公斤,太胖了.55(理想体重)x35(千卡/公斤)=1925千卡热.你每天需要热卡为1925千卡热.空腹血糖高了,空腹血糖超过7.8,就会有并发症出现的.应增加药量.以下食谱仅供参考:每天主食6两(干的)指的是未煮熟的。荤菜每餐2两(带骨) 早餐:一袋牛奶,鸡蛋一个,加点主食. 经常吃点粗粮,最好是燕麦.多食用苦瓜. 荤菜不要多吃,保证每天的摄入营养够就行,适当多吃点蔬菜可充饥。 加餐的话,在两餐之间,上午9点左右,下午4点左右。可用黄瓜、蕃茄,(可当水果吃)无糖饼干或不加糖饼干。 吃蔬菜吃阔叶类比小叶类好,小叶类的蔬菜比茎块类的蔬菜好,薯类(如山芋)要少吃,吃的话要适当减少主食。 吃荤菜吃两条腿(鸡)比四条腿(猪)的好,含脂肪少,没有腿的(鱼)比两条腿的(鸡)好。 血糖正常的情况下,饭后4小时吃点含糖量低的水果,有柚子、柠檬、西瓜、桃子、梨子、草莓。 要控制血糖,必须控制饮食,每天服药.锻炼身体,定期监测血糖.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孕妇可以服用板蓝根吗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