蜘蛛为什么精通明史纪事本末

女子耳内夹出蜘蛛瞬间觉得毛骨悚然!耳朵内无端响起的唰唰声,还伴着刀割似的疼痛,止痛药、消炎片吃了一大把也没用,甚至被怀疑中了邪市民...
俗话说,打狗还要看主人!近日,哈市一名18岁女孩与女溜狗者发生纠纷,竟被溜狗者咬掉了耳朵。家住哈市西典家园的赵女士介绍:&事发于当晚7...
大妈怒咬女孩耳朵 城里大妈真厉害大妈怒咬女孩耳朵只因踢了狗一脚大妈怒咬女孩耳朵#城里人真会玩,就算狗再尊贵,也没必要下这么狠的嘴啊...
据报道,近日,哈尔滨一名18岁女孩被一名溜狗者咬掉了自己的左耳,血肉模糊,十分吓人。事件的起因是,女孩与溜狗者发生纠纷,因女孩被狗追...
女司机扇交警耳光女司机扇交警耳光,近日,开奔驰的马女士涉嫌...
女司机怒扇交警耳光 奔驰女司机扇交警耳光近日,在渝黔高速...
女司机扇交警耳光女司机扇交警耳光,近日,一驾车女子高速公...
最新热门事件
女星陪睡明码标价,陪睡风波渐入人心!其实在此之前就有不少的女星深陷陪睡风波,...
假扮年货送回家,可怜天下父母心!1月22日,四川省绵阳市北川县桃龙乡铁龙村举办留...
最近热门事件
相关新闻资讯精选谜语大全及答案
精选谜语大全及答案&
&精选谜语大全及答案,趣味性强,不算太难,希望大家喜欢:
1.【谜语】:爸爸胖了,妈妈瘦了(打一计划生育名词)
【答案】:重男轻女
2.【谜语】:木才斗米(打一科技名词)
【答案】:合成材料
3.【谜语】:匹(打一动物)
【答案】:四不象
4.【谜语】:整日接待(打一科技名词)
【答案】:全天候
5.【谜语】:员(打一数学名词)
【答案】:圆心
6.【谜语】:离婚(打一物理名词)
【答案】:绝缘
7.【谜语】:老鼠过街,人人喊打(打一词语)
【答案】:消耗
8.【谜语】:妇女节前夕(打一中药)
【答案】:三七
9.【谜语】:哥俩上天平(打一物理名词)
【答案】:比重
10.【谜语】:白云深处有人家(打一建筑名词)
【答案】:高层建筑
11.【谜语】:好(打一四字成语)
【答案】:男女平等
12.【谜语】:精通明史(打一昆虫)
【答案】:蜘蛛
13.【谜语】:囚(打一穴位名)
【答案】:人中
14.【谜语】:玄德在时无祸灾(打一成语)
【答案】:有备无患
15.【谜语】:女人加冠,男人称王(打一四字词汇)
【答案】:安全第一
16.【谜语】:月老(打一俗语)
【答案】:与人作对
17.【谜语】:春去人依旧(打一旅游用语)
【答案】:三日游
18.【谜语】:家书不宜长(打一科技名词)
【答案】:短信
19.【谜语】:外科手术(打一字)
【答案】:刑
20.【谜语】:河神(打一花名)
【答案】:水仙
21.【谜语】:杜(打一建筑名词)
【答案】:土木结构
22.【谜语】:两人力大冲破天。(打一字谜)
【谜底】:夫
23.【谜语】:低头思故乡(打一中药)
【答案】:怀熟地
24.【谜语】:歌无词(打一物理名词)
【答案】:光谱
25.【谜语】:画时圆,写时方,寒时短,热时长(打一字)
【答案】:日
26.【谜语】:神权(打一花名)
【答案】:仙人掌
27.【谜语】:再次测度(打一物理名词)
【答案】:重量
28.【谜语】:孔子墓(打一地理名词)
【答案】:丘陵
29.【谜语】:集资(打一科技名词)
【答案】:合金
30.【谜语】:湖光水影月当空。(打一字谜)
【谜底】:古
31.【谜语】:甜咸苦辣各味俱备。(打一字谜)
【谜底】:口
32.【谜语】:女牧童(打一花名)
【答案】:牵牛花
33.【谜语】:五四三二一(打一数学名词)
【答案】:倒数
34.【谜语】:眼如铜铃,身象铁钉,有翅无毛,有脚难行(打一动物)
【答案】:蜻蜓
35.【谜语】:样子象小船,骨头露外头,头尾两头翘,嫩肉藏里面(打一植物)
【答案】:菱角
36.【谜语】:一物长得真奇怪,腰里长出胡子来,拨开胡子看一看,露出牙齿一排排(打一农作物)
【答案】:玉米
37.【谜语】:秋天撒下粒粒种,冬天幼芽雪里藏,春天返青节节高,夏天成熟一片黄(打一农作物)
【答案】:小麦
38.【谜语】:头上青丝发,身披鱼鳞甲,寒冬叶不落,狂风吹不垮(打一植物)
【答案】:松树
39.【谜语】:有洞不见虫,有巢不见蜂,有丝不见蚕,撑伞不见人(打一植物)
【答案】:藕
40.【谜语】:一对小船,实在能干,白天运人,晚上靠岸(打一常用物)
【答案】:鞋
41.【谜语】:叫箭不用弓,飞驶上九重,带你去月球,遨游在太空(打一科技名词)
【答案】:火箭
42.【谜语】:说它是声耳难闻,说它是光不见影,能帮渔民找鱼群,能助医生查病因(打一科技名词)
【答案】:超声波
43.【谜语】:家徒四壁(打一物理名词)
【答案】:空间
44.【谜语】:晨鸡齐报晓(打一物理名词)
【答案】:共鸣
45.【谜语】:弟兄十个肚里空,有皮无骨爱过冬,不怕风雪不怕寒,越冷它就越猖狂(打一常用物)
【答案】:手套
46.【谜语】:从不切菜也叫刀,颈长嘴扁有大小,木把穿着红衣服,干活打转嘴铁槽(打一常用物)
【答案】:螺丝刀
47.【谜语】:两只翅膀一颗牙,不会飞来只会爬,出来好管不平事,口吐朵朵白云花(打一常用物)
【答案】:刨子
48.【谜语】:有艘小船不下滩,穿云破雾上蓝天,宇宙空间转一转,科学资料装满仓(打一科技名词)
【答案】:宇宙飞船
49.【谜语】:兄弟几个真和气,天天并肩坐一起,少时喜爱绿衣裳,老来都穿黄色衣(打一水果)
【答案】:香蕉
50.【谜语】:象个蛋不是蛋,说它圆不大圆,说它没有它又有,成千上万连成串(打一数字)
【答案】:0
51.【谜语】:全歼侵略者(打一农药)
【答案】:敌杀灭
52.【谜语】:远看象座亭,近看没窗棂,上边直流水,下边有人行(打一常用物)
【答案】:雨伞
53.【谜语】:天上星星数不清,有颗星星分外明,此星能工巧匠造,昼夜飞行在天庭(打一科技名词)
【答案】:人造卫星
54.【谜语】:身体晶莹又透明,一颗丹心分外红,不声不响墙上挂,随时报热又报冷(打一仪表)
【答案】:温度表
55.【谜语】:象箭不是箭,爱在高处站,屁股坐不稳,脑袋随风转(打一气象仪器)
【答案】:风向标
56.【谜语】:小珍珠真可爱,只能看不能踩,清晨长在绿草丛,太阳一出无影踪(打一自然物)
【答案】:露水
57.【谜语】:软似薄纸硬如钢,工农商学都用上,耐酸耐寒耐腐烂,颜色鲜艳逗人赏(打一化学制品)
【答案】:塑料
58.【谜语】:银白软又韧,胜似麻和棉,既能织成网,又能把带编(打一化学制品)
【答案】:尼龙线
59.【谜语】:凸眼睛阔嘴巴,尾巴要比身体大,碧绿水草衬着它,好象一朵大红花(打一动物)
【答案】:金鱼
60.【谜语】:小时着黑衣,长大穿绿袍,水里过日子,岸上来睡觉(打一动物)
【答案】:青蛙
61.【谜语】:席梦思上练体操(打一特殊工种)
【答案】:电工(垫工)
62.【谜语】:小树长桃多又大,桃儿裂了开白花,结的籽儿能榨油,采下花儿能纺纱(打一农作物)
【答案】:棉花
63.【谜语】:烽火台上起狼烟(打一消防用语)
【答案】:警报
64.【谜语】:彩色锦缎挂天边,夕阳映照更好看,姑娘见了空欢喜,不能剪来做衣衫(打一自然现象)
【答案】:晚霞
65.【谜语】:一物生来两面光,都爱用它装门窗,能挡狂风和暴雨,就是不遮光和亮(打一常用物)
【答案】:玻璃
66.【谜语】:一物生得怪,天生怕太阳,不晒硬铮铮,一晒泪盈盈(打一自然物)
【答案】:冰
67.【谜语】:红彤彤一大蓬,见风它就逞凶狂,无嘴能吃天下物,单怕雨水不怕风(打一自然现象)
【答案】:火
68.【谜语】:人人有个好朋友,乌黑身体乌黑头,灯前月下陪着你,却是哑巴不开口(打一自然现象)
【答案】:影子
69.【谜语】:千言万语并一句(打一气象词)
【答案】:多云转少云
70.【谜语】:三江口周瑜纵火(打一气象词)
【答案】:风向东南
71.【谜语】:有根不着地,绿叶开白花,到处去流浪,四海处处家(打一植物)
【答案】:浮萍
72.【谜语】:小刺猬毛外套,脱去外套露红袍,红袍裹着毛绒袄,袄里睡个白宝宝(打一果品)
【答案】:栗子
73.【谜语】:不是糕点不是糖,洁白芬芳袋里装,不能吃来不能喝,每天都要尝尝它(打一常用物)
【答案】:牙膏
74.【谜语】:一座桥儿长,桥门排成行,门关蓄大水,门开翻大浪(打一水利设施)
【答案】:水闸
75.【谜语】:迷信的人少了(打一字)
【答案】:谜
76.【谜语】:四月有人把它栽,八月金花自然开,早向东来晚向西,对着太阳笑开怀(打一果品)
【答案】:向日葵
77.【谜语】:木弓铁做弦,拉弓不射箭,沙沙连声响,雪花飘眼前(打一常用物)
【答案】:锯子
78.【谜语】:懂得(打一动物)
【答案】:知了
79.【谜语】:开隧道质量第一(打一动物名)
【答案】:穿山甲
80.【谜语】:一道银光一条线,划过长空似利剑,霎时跑了千万里,眨下眼睛看不见(打一自然现象)
【答案】:闪电
81.【谜语】:有眼无珠一身光,穿红穿绿又穿黄,跟着懒人它就睡,跟着勤人它就忙(打一常用物)
【答案】:针
82.【谜语】:小小一条龙,胡须硬似粽,活着没有血,死了满身红(打一动物)
【答案】:虾
83.【谜语】:远看芝麻撒地,近看黑驴运米,不怕山高道路陡,只怕跌进热锅里(打一动物)
【答案】:蚂蚁
84.【谜语】:借助太阳才发光,围绕地球日夜忙,若是地球遮阳光,娃娃指天问爹娘(打一自然现象)
【答案】:月蚀
85.【谜语】:个体户(打一建筑名词)
【答案】:单人房
86.【谜语】:象糖不是糖,象盐不是盐,人畜不能吃,庄稼吃着甜(打一农用物)
【答案】:化肥
87.【谜语】:样式难改(打一工业生产名词)
【答案】:定型
88.【谜语】:天(打一科技词语)
【答案】:人工合成
89.【谜语】:悬崖挂块大白帘,千手万脚捉不住,近听千军万马吼,远看银泉飞下谷(打一自然物)
【答案】:瀑布
90.【谜语】:依样画葫芦(打一科技词语)
【答案】:机械制图
91.【谜语】:边境冲突(打一科技词语)
【答案】:临界角
92.【谜语】:秽(打一农业词语)
【答案】:秧龄
93.【谜语】:只生一个(打一农业词语)
【答案】:单产
94.【谜语】:圆口在上方,大脸在下方,长着千只眼,一副怪模样(打一农具)
【答案】:筛子
95.【谜语】:一物生得弯,尾巴翘上天,自己不会走,要用鞭子赶(打一农具)
【答案】:犁
96.【谜语】:生到世上最热心,不欺老少不欺贪,不怕风吹和雨打,夜夜辛苦伴行人(打一交通设施)
【答案】:路灯
97.【谜语】:江似一条龙,夜晚眨眼睛,射出一道光,照亮新前程(打一交通设施)
【答案】:航标灯
98.【谜语】:屋里两条路,门外三道叉,只能让人看,不能让人走(打一工业用品)
【答案】:电线
99.【谜语】:象似蟠龙不是龙,朱砂一点染头红,去雾缭绕驱飞虎,夜夜为咱除害虫(打一常用物)
【答案】:蚊香
100.【谜语】:断肢再植(打一中药)
【答案】:骨碎补
101.【谜语】:风丝雨点满地扬。(打一字谜)
【谜底】:飞
102.【谜语】:漠漠水田大雁飞。(打一字谜)
【谜底】:淄
103.【谜语】:一只顺风船,白蓬红船头,划起两只桨,湖上四处游(打一动物)
【答案】:鹅
104.【谜语】:远看是颗星,近看象灯笼,到底是什么,原来是只虫(打一动物)
【答案】:萤火虫
105.【谜语】:大小豆粒从天撒,人畜庄稼都怕它,尽干坏事伤天理,掌握科技征服它(打一自然物)
【答案】:冰雹
106.【谜语】:一曲高歌夕阳下。(打一字谜)
【谜底】:曹
107.【谜语】:两山相对又相连,中有危峰插碧天(打一字谜)
【谜底】:由
108.【谜语】:雨余山色浑如睡。(打一字谜)
【谜底】:雪
109.【谜语】:云破月现花影碎。(打一字谜)
【谜底】:能
110.【谜语】:一人腰上挂把弓。(打一字谜)
【谜底】:夷
111.【谜语】:一把辛酸泪,写成红楼梦(打一成语)  
【谜底】:水落石出
112.【谜语】:两一片全是草的地(打一植物)  
【谜底】:梅花
113.【谜语】:中华民族繁荣昌盛(打近代烈士一)  
【谜底】:黄兴
114.【谜语】:凤凰台上凤凰游(打一数名学词)  
【谜底】:相似三角形
115.【谜语】:滚滚长江东逝水(打2字手机品牌二)  
【谜底】:波导、海尔
116.【谜语】:七日速变俏姿容(打一影星名)&
【谜底】:周迅
117.【谜语】:孟母三迁(打三本杂志)&
【谜底】:《为了孩子》《健康》《读书》
118.【谜语】:但得他人开口笑,何妨此骨碎空寒!(打一物品)
【谜底】:鞭炮
119.【谜语】:长安美女(打一词牌)&
【谜底】:忆秦娥
120.【谜语】:遮住了花容月貌(打3字出版新词)&【谜底】:封面秀
121.【谜语】:为什么白鹭莺总是缩者一只脚睡觉?
【谜底】:因为缩两只会跌倒
122.【谜语】:亚当和夏娃结婚后最大的遗憾是什么?
【谜底】:没人来参加婚礼
123.【谜语】:一只凶猛的饿猫,看到老鼠,为何拔腿就跑?
【谜底】:去追老鼠
124.【谜语】:人们甘心情愿买假的东西是什么?
【谜底】:假发
125.【谜语】:人在不饥渴时也需要的是什么水?
【谜底】:薪水
126.【谜语】:你的爸爸的妹妹的堂弟的表哥的爸爸与你叔叔的儿子的嫂子是什么关系?
【谜底】:亲戚关系
127.【谜语】:当地球爆炸时,什么地方最安全?
【谜底】:地狱没有人答对
128.【谜语】:只要叫它的名字就会把它破坏,它是什么?
【谜底】:沉默
129.【谜语】:世界上除了火车啥车最长?
【谜底】:塞车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科普小知识-猜谜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科普小知识-猜谜
上传于||暂无简介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想免费下载本文?
你可能喜欢文言文《明史 宋濂传》阅读答案_百度知道
文言文《明史 宋濂传》阅读答案
译文供参考: 宋濂, 字景濂, 其祖先是金华潜溪人, 到宋濂这一辈才迁至浦江.宋濂幼时聪敏, 记忆力强, 就学于闻人梦吉, 精通《五经》, 后又跟随吴莱学习.不久, 又在柳贯、黄氵晋门下游学, 他们两人都极推崇宋濂, 自谓不如他.元至正年间, 宋濂因举荐授为翰林编修, 但他以父母年老为由坚辞不就, 而到龙门山闭门著书.十余年后, 朱元璋攻取婺州, 召见宋濂.当时婺州已改为宁越府, 知府王显宗奉命开郡学, 故聘请宋濂及叶仪为《五经》老师.第二年三月, 由于李善长的举荐, 宋濂与刘基、章溢、叶琛一起应征来到应天, 授为江南儒学提举, 奉命讲授太子经, 不久又改撰起居注.宋濂比刘基大一岁, 两人都起于江南, 皆负重名.刘基雄健豪放, 有奇才之气, 而宋濂则自命为儒者.刘基在军中出谋划策, 宋濂则以文学之长受到朱元璋的赏识, 随侍朱元璋左右, 作为顾问.太祖曾召宋濂讲解《春秋左氏传》, 宋濂进言道:“《春秋》是孔子褒善贬恶的书, 如能遵行, 则赏罚公正适中, 天下便可平定!”太祖御临端门, 口释黄石公《三略》.宋濂说:“ 有了《尚书》二《典》、三《谟》, 帝王所需大经大法便已经具备, 但愿能留意而将其讲明.”不久,朝廷论功行赏,宋濂又说“: 得 天下以得人心为本.如果人心不固, 尽管有许多的玉帛财富, 又有什么用呢?”太祖认为他所说的全都有理.三月, 宋 濂请求返乡探亲, 太祖及太子都对他备加慰劳、赏赐.宋濂上书谢恩, 并致信太子, 勉励他要孝友敬恭, 进德修业.太祖 看了这封信后十分高兴, 立即传召太子,将信中内容告诉他.太祖还亲自赐信褒奖, 答复宋濂, 并令太子回信以示回报. 随后宋濂便因父亲去世, 服丧守制, 守丧期满, 即奉诏返京. 洪武二年( 1369 ) , 太祖下诏修《元史》, 宋濂被任命为总裁官.当年八月书成, 宋濂被授为翰林院学士.第二年二月, 儒士欧阳佑等收集元朝元统年以后的事迹回京, 太祖仍命宋濂等续修《元史》, 六个多月后完成, 太祖赐以金帛.当月, 宋濂因上朝有误被参劾, 降为编修.四年, 升为国子司业, 因考证孔子礼奏不及时而获罪, 被贬为安远知县, 旋即又被召回, 任礼部主事.第二年升为赞善大夫.这时, 太祖很留意文治, 征召四方儒士张唯等数十人, 选择其中一些年轻有才者, 提升为编修, 让他们进入宫中文华堂学习, 以宋濂为老师.宋濂担任太子之师十余年, 太子的一言一行, 宋濂都要以礼法来劝导, 使其归于正道; 而有关政教及前代兴亡之事, 宋濂必定会拱手说:“应当是这样, 而不应当是那样.”每当这时, 皇太子都非常严肃虚心地接受, 而且对宋濂言必称师父. 当太祖剖符封功臣时, 召宋濂前来商议怎样封五等爵位.宋濂住在大本堂, 通宵达旦, 引鉴汉、唐前例, 择其适用部分奏报皇上.后来当上天屡降甘露时, 太祖又问其中是否意味着有灾异或祥瑞, 宋濂回答说:“天子不是受命于天,而是受命于人, 美德的基础并不是祥瑞,而是仁义.《春秋》只记灾异, 不书祥瑞,就是这个道理.”太祖的堂侄朱文正被定罪, 宋濂说:“文正固然罪当死, 但请陛下体谅他是你的亲人, 还是把他发配到远方为好.”太祖到方丘祭祀, 感到心绪不宁, 宋濂从容说道:“养心莫过于寡欲, 能够择善而行, 那么便可以心境清静, 身体平安.”太祖听后连连称赞有道理.太祖也常向宋濂询问帝王之学, 并问哪些书最值得看, 宋濂推荐《大学衍义》一书, 太祖于是下令把这本书的内容用大字刻在大殿两边廊壁上.不久太祖亲临西廊,众大臣也都在场, 太祖挑出《衍义》中司马迁论黄、老之学中的一段, 让宋濂讲析.待宋濂讲完, 太祖便说:“ 汉武帝沉溺于方技荒谬之说, 一改汉文帝、景帝节俭之风, 民力既已疲惫, 而汉武帝还要用严刑来加以监督.如果为人之主能以仁义来治理民心, 那么异端邪说就不会传播, 而以学校来治理百姓的话, 祸乱就不会发生, 所以刑罚并不是要优先考虑使用的.”太祖又问三代国运及封疆大小,宋濂都详细作答, 并说:“ 三代都是以仁义治天下的, 故能国运长久.”朱元璋又问“: 三代以前,人们读什么书呢?”宋濂回答说“: 上古时还没有书籍, 也没有人专门讲习学问, 君主既治理百姓, 也兼教育之责, 自己以身作则, 百姓自然就已接受了教育.”宋濂曾奉命作诗咏鹰, 要在七步之内完成, 其诗中有“ 自古戒禽荒”之言, 太祖高兴地说:“ 这可是很好的进言啊!”宋濂随事朱元璋, 一向忠诚, 这些都是例子. 六年七月, 宋濂升为侍讲学士, 负责起草诰文, 同修国史, 兼赞善大夫.受命与詹同、乐韶凤修订日历, 又与吴伯宗等编修宝训.九月, 给散官定官阶职务.太祖任命宋濂为中顺大夫, 想让他处理政事, 宋濂推辞道:“臣无他长, 只要能就近侍奉皇上就已经很满足了.”太祖对他愈加看重.洪武八年九月, 宋濂跟随太子及秦、晋、楚、靖江四王到中都讲武.太祖获得地图《濠梁古迹》一卷, 派人送给太子, 并在图外题词, 命宋濂访询, 随处讲解.太子将地图拿给宋濂看, 宋濂逐一举陈, 随事劝说, 对太子很有规劝告诫作用. 宋濂性情诚恳谨慎, 长期在宫中为官, 却从不攻击他人过失.他的住室, 题名为“温树”, 如果有客人问起宫中情况,宋濂便将“温树”两字指给他看.有一次宋濂在家中与宾客一起饮酒, 太祖派人暗中观察.第二天, 太祖便问宋濂昨天喝酒没有, 请了哪几位客人, 吃些什么.宋濂一一如实回答.太祖笑道:“ 说得对, 你没有欺骗我.”太祖闲时召宋濂询问群臣的善恶优劣, 宋濂只是列举表现优良的大臣, 并说:“ 善良的人与我交朋友, 我了解他们, 而对那些不善之人, 我不了解他们!”主事茹太素上书万余言,太祖大怒, 以此询问廷臣的看法.有的指着茹太素的上书说:“ 这是不敬, 是诽谤,是违法.”太祖问宋濂,宋濂回答“: 茹太素是尽忠于陛下的, 陛下现在刚敞开言路, 怎么能给他定以大罪呢?”不久, 太祖翻阅茹太素的上书, 觉得有不少可取之处, 于是便将廷臣全部召来责问, 并直呼宋濂的字说道:“ 若不是景濂, 我几乎就要错误地加罪于上书言事的人了.”于是太祖又当场称赞宋濂说“: 我听说最上等的是圣人, 其次是贤人, 再次为君子.宋景濂为朕效力十九年, 从未说过一句假话, 也从未讥讽别人的短处, 始终如一, 他岂只是君子, 还真可以说是贤人了.”每当闲暇之时, 宋濂来见, 太祖都要下令设座上茶.每当早晨见宋濂, 总要下令做膳招待, 反复地向宋濂咨询, 常常谈到夜半才作罢.宋濂不会饮酒, 而太祖有一次硬让他喝了三觞, 使他醉得行不成步, 太祖见他这样, 十分高兴, 并亲自作《楚辞》一章, 又下令词臣作《醉学士诗》.太祖又有一次将甘露调入汤中, 亲手舀起来给宋濂喝, 并说:“ 这种汤能治病, 还可以益寿延年, 我愿与你共享.”又下诏令太子赏赐宋濂良马, 然后又亲自作《白马歌》一章, 也命侍臣赋诗附和.宋濂所受恩宠便是如此.九年, 宋濂晋升为学士, 承旨负责起草诰书, 仍兼赞善大夫.第二年, 宋濂担任官职, 太祖赐给他《御制文集》及绮帛, 并问宋濂年纪多大了, 宋濂回答:“六十有八.”太祖便说:“你若将此绮收藏三十二年, 你就可以拿它来做一百岁时的衣服了.”宋濂顿首谢恩.又过了一年, 宋濂来朝拜见.洪武十三年, 宋濂的长孙宋慎因胡惟庸案获罪, 太祖要将宋濂处死, 由于皇后和太子全力相救, 才将他安置到茂州.宋濂相貌丰伟, 满脸美髯, 眼睛近视却很明亮, 能在一粒黍子上面写几个字.从少到老, 没有一天离开过书籍, 对学问无所不通.宋濂文风淳厚而飘逸, 可与古代作者媲美.在朝时, 凡郊社宗庙、山川百神之典, 朝会宴享、律历衣冠之制,四裔贡赋、赏劳之仪, 旁及元勋巨卿碑记刻石之辞, 都委托给宋濂负责.宋濂屡次被推为开国文臣之首.士大夫登门索要诗文者, 接踵而至.甚至外国前来进贡的使者都知道宋濂的名声, 多次问起宋先生日常起居及身体安康否.高丽、安南、日本甚至出双倍价收购宋濂文集.四方学者都称宋濂为“ 太史公”, 而不称其姓氏.宋濂虽以白发老者随侍朱元璋, 其功业、爵位却比不上刘基, 而一代礼乐制作, 宋濂所裁定的居多. 第二年, 宋濂逝于夔, 终年七十二岁.知事叶以从将其葬于莲花山下, 蜀献王仰慕宋濂大名, 又将宋濂之墓移至华阳城东.弘治九年( 1496 ) , 四川巡抚马俊上奏说:“ 宋濂是了不起的大学者,述作可师, 又辅佐帝业, 功昭绩著, 却死在远戍之地, 时间已久, 坟墓都已败落,乞请皇上体恤审察.”于是, 孝宗便将此事下到礼部商议, 恢复宋濂原官职, 每年春秋两季在其所葬之地举行祭祀.正德年间, 又追封谥号文宪. 在宋濂儿子中, 次子宋王遂最为有名,宋王遂字中珩, 善于作诗, 尤精于书法, 洪武九年(1376) , 因为宋濂的缘故, 被召为中书舍人, 宋濂兄长之子宋慎也为仪礼序班.太祖曾多次测试宋王遂与宋慎, 并教育、告诫他们,并笑着对宋濂说“: 你为 朕教育太子及诸王, 朕也教一教你的子孙吧.”宋濂步行艰难, 太祖总要让宋王遂、宋慎搀扶着他.宋濂一家, 祖孙父子, 同在内廷为官, 众人都觉得这是很荣耀的事.宋慎获罪, 宋王遂也被牵连, 两人都被处死, 家属也全被迁往茂州.建文帝即位后, 追念宋濂兴宗旧学, 便召宋王遂之子宋怿到翰林院做官.永乐十年(1412 ) ,宋濂之孙因是奸党郑公智的外亲, 被牵连获罪, 永乐帝下诏特赦了他.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宋濂传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灯谜大全及答案,灯谜大全及答案 2014,灯谜大全,元宵灯谜大全及答案,灯谜大全及答案..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灯谜大全及答案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14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明史纪事本末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