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传奇道士传奇道珍中文版多少钱啊

中国古泉一百名珍
我的图书馆
中国古泉一百名珍
中国古泉一百名珍
中国古泉一百名珍
一、(春秋、战国,共11
枚)1.三孔布、2.银空首布币、3.楚郢爰、4.新币十一铢、5.四布连釿、6.六字刀、7.共屯赤金、8.东周、西周圜钱、9.蔺字圜钱、10.离石圜钱、11.文信長安;
三孔布“鄣”背十二朱&&北京城轩&&成交价格:RMB
mm;宽28mm;重6.92g
三孔布“武阳”背两&&中国嘉德&&成交价格:&&RMB
&1.三孔布、
三孔布因形制特殊,存量极稀,是先秦货币中最富神秘色彩的一类,目前已发现的品种除“牟”字(包括大、小二型)已过10枚外,其余均在10枚以内,不少是仅见的孤品,其收藏价值自不待言,2010年嘉德春拍一枚“武阳”背“两”三孔布,仅见品,成家价格为352.8万元,至今是古钱币拍卖的最高纪录。
2.银空首布币&、&
长10.5厘米宽6厘米重134.1克。 长方铲形,銎部为椭圆形内空,两肩各有一倒刺,平足。这件空首布的出土,证实早在春秋时期就曾使用银质货币。从而将我国使用银币的历史提前了几百年。其形制源自中原周、晋、郑等国铸行的空首弧足铜布,同时又保留了楚国货币平足无文的特征,表明楚国不仅使用金爰与铜贝,同时也铸行布币,该布币的出土,对研究中国使用贵金属造币及楚国的币制和度量衡,都是重要的实物依据。
3.楚郢爰&、&
2007年4月大丰市刘庄镇友谊村遗址出土了一组金币21枚郢爰,图案文字清晰,特征明显,总重175.1克。“郢爰”为战国时期楚国的黄金称量货币,“郢”为楚国都城名,“爰”为货币称量单位。楚国郢爰距今已有2500年的历史,是目前中国发现并已著录的最早的黄金货币。
21枚郢爰经过使用錾凿,数量之多,形状各异,为我国考古中所罕见,对郢爰使用方式的研究具有重要价值,为范公堤以东历史地理的研究提供了新的历史线索。郢爰已成为盐城市第三件套国家一级历史文物,填补了大丰市馆藏国家一级历史文物的空白。
4.新币十一铢、
“新币十一铢”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初出土于北方,因其形制过于离奇,据七十年前生坑出土锈色的状态,基本上可以确定“新币十一铢”是王莽铸造的一枚复古钱真品。
5.四布连釿、
这两枚罕见的战国时期楚国的四布连币,由首都博物馆所珍藏。每枚连体币长9厘米,宽2.3厘米,重15克。这两枚一正一倒、足部相连的铜质布币,是两千多年前楚国的一种畸形布币,留传至今,弥足珍贵。
齐返邦长大刀背“日” 中国嘉德&
成交价格:&RMB 1495000
通长:185mm,平尾赞平旧藏
6.六字刀、
齐刀,战国时期齐国铸行的“齐返邦长大化”、“齐大化”、“齐之大化”、“即墨之大化”、“即墨大化”、“安阳之大化”等刀币的总称。除此之外,一般将“莒邦”等残刀亦归入齐刀范围。战国时期齐国铸行的“齐返邦长大刀因其铭文最多,且包含特殊意义,加上存世稀少,因此历来备受关注,2011年嘉德春拍一枚齐返邦长大刀背“日”六字刀最终以149.5万元的价格成交,创下了齐刀的拍卖纪录。
圜钱共屯赤金
&能有这样的品相,堪为神品
7.共屯赤金、
共屯赤金圜钱存世罕见,是先秦名珍之一,1982年山西省侯马市战国墓中曾出土一枚,近年国内无上拍记录。
圜钱东周& 华夏古泉网&
成交价格:RMB 141750
(26.56~26.62)mm
&&中国嘉德&
& 成交价格:RMB
8.东周、西周圜钱、
战国时期周王畿所铸圜钱的一种,圆形圆孔,钱径约25mm,重5g左右,“东周”为战国中后期国名,属地在今河南巩义市附近,存世稀见。
战国时期周王畿所铸圜钱的一种,圆形圆孔,钱径约26mm,重4g左右,“西周”为战国中后期国名,属地在今河南洛阳西,较为稀见。
&圜钱蔺左书&中国嘉德&
成交价格:RMB 72800 36mm 极美品
&圜钱蔺右书&中国嘉德&&成交价格:RMB
72800&36mm&极美品
9.蔺字圜钱、
战国中晚期赵国所铸圜钱的一种,圆形圆孔,钱径约35mm,重11g左右,“蔺”为战国时期地名,在今山西离石西。蔺字在圜钱中属较为少见的品种,根据钱文书写位置有右书和左书两种,左书较少见。
圜钱离石&中国嘉德&
&成交价格:RMB 242000 直径35.5mm
珍罕,极美品
10.离石圜钱、
战国中晚期赵国所铸圜钱的一种,圆形圆孔,钱径约35mm,重10g左右,离石为战国时期地名,在今山西省离石县境,存世稀见。
文信&&中国嘉德&
& 成交价格:RMB 112000&
直径22mm 极美品
长安&&中国嘉德&
& 成交价格:& RMB
14300& 罕见,美品
11.文信長安
战国晚期(约公元前3世纪)秦国所铸的圆形方孔钱,直径约24mm,重3g左右,一般认为是秦始皇在位期间文信侯吕不韦私铸钱,存世少见。
战国晚期(约公元前3世纪)秦国所铸的圆形方孔钱,直径约22mm,重2g左右,一般认为是秦始皇之弟长安君所铸,形制与文信相似,“长安”二字分列方孔之右下,存世稀见。
二、(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共9枚)12.半两权钱、13.西漢大半两(特大型
51mm)、14.西漢金五銖、15.壯泉四十和中泉三十、16.国宝金匱直万和国宝珍匱五千、17.大泉五千、18.大夏真兴、19.永光和景和、20.大明四銖;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中国嘉德&
& 成交价格:RMB 179200 直径46mm
重58克,极美品
12.半两权钱、
半两镇库钱&&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13.西漢大半两(特大型 51mm)
金五铢&北京城轩&&
成交价格:RMB 80500& 直径26毫米,重量:7.7g
14.西漢金五銖、
在汉武帝执政的后几年,他看到国内形势好转,国库充裕,民丁兴旺,备战的诸多条件已经成熟,于是在公元前129年发动了对北部匈奴的讨伐战争,接着又派重兵征服了南越(两广及越南北部地区)、东越(浙江和福建)和滇国(今云南大理一带),战争的接连胜利,坚定了他统一大汉帝国和扩展疆域的决心,为鼓励远征军官兵的作战士气,特下令让“上林三官”钱局,动用国库黄金,铸造了一批金质五铢钱用于奖赏有功人员或因战致残的将士,在当时能获得“金五铢”奖赏的人,则被看作是一种至高无上的荣耀,因为是皇上的御赐品,均被受奖人贴身珍藏或死后随葬,很少用于流通,由于经历了两千多年的历史沧桑,金五铢的存世品已是凤毛麟角,成为难得一见的珍品。
壮泉四十&&中国嘉德&
成交价格:RMB 230000&
中泉三十&&华夏古泉网&&&&成交价格:RMB
58800&&20.16*1.67mm&罕见
15.壯泉四十和中泉三十、
王莽始建国二年(公元10年),推行第三次币制改革,实行“宝货制”,铸六泉、十布。中泉三十即为“六泉”之一,钱径21mm左右,等值于30枚小泉直一,是一种不足值货币。壮泉四十即为“六泉”之一,钱径23mm左右,等值于40枚小泉直一,是一种不足值货币,稀见。
新莽“六泉”历来是藏家追逐的热点,中泉三十是六泉中的少见品种,稀见程度仅次于壮泉四十,目前市场价格在5万元左右。壮泉四十是六泉中的最为难得的品种,曾被列为古钱“五十名珍”,目前市场价格在10万元左右。
&国宝金匮直万 西安出土 &
&&国珍金匮五千&
16.国宝金匱直万和国宝珍匱五千、
西汉末年王莽政权铸造,形制特殊,由上下两部分组成,上部为方孔圆钱形式,直径约3cm,面文篆书“国宝金匮”四字,对读。下以短颈联方形泉身,边长约2.8cm,身面、背有直纹两道,纹内直书“直万”二字,背无字。民国时期曾发现一品,现藏于中国历史博物馆。21世纪初,陕西省咸阳市曾出过数十枚残件,较完整者有数枚。由于面值过高,是否为流通货币尚待考证,存世稀少,近年国内无拍卖纪录。
西汉末年王莽政权铸造,形制同“国宝金匮直万”,首部面文篆书“国珍金匮”四字,对读,身部直书“五千”二字。21世纪初在西安被发现,目前尚属仅见,珍品。
&&中国嘉德&
& 古泉名珍,估价20-35万
17.大泉五千、
三国时期吴国铸币,一当五千,为一种虚值大钱,钱径38mm左右,重约13g,铸量不多,存世罕见。大泉五千传世极少,早期评为中国古钱“五十名珍”之一,至今亦鲜有发现,2011年嘉德秋拍出品一枚,估价20~35万元,未成交。
18.大夏真兴、
相传公元419年,大夏国国王赫连勃勃还都统万(今陕西靖边白城子),改元真兴并铸“太夏真兴”钱。大夏(古时“太”与“大”同义)乃国号,真兴乃年号。“太夏真兴”钱是我国最早的一枚国号、年号并铸在一起的钱币,存世稀见。太夏真兴存世罕见,为“华夏古泉一百名珍”之一,目前发现共7枚(含博物馆馆藏),近年国内无拍卖纪录。现在市价一般在20万至140万之间,2004年北京一家拍卖公司曾以165.7万的高价成交。为钱币之中的精品。
永光&华夏古泉网&&成交价格:RMB
9240&17.56*1.32mm
刘宋名誉品,极罕,极美品
景和 华夏古泉网
成交价格: RMB 31500
18*2mm,罕见品
19.永光和景和、
南朝宋前废帝刘子业永光元年(465)所铸,钱体薄小,钱径约18mm,重1.2g左右,稀见。永光钱和景和钱存世稀见,早期被评为中国古钱五十珍之一。
大明四铢 &北京翰海
& 成交价格:RMB
23000直径21.8mm
20.大明四銖
南朝宋孝武帝大明元年(457年)铸,径2.24cm、穿0.89cm,重2.02克。“大明”二字为小篆,笔画上下粗细一致,个别方折,基本上是圆弧过渡。该钱铸期不足三个月,极罕见。
三、(隋唐、五代十国,共22
枚)21.金開元和開元当十、22.乾元背二和背十、23.咸通玄宝、24.壹当伯钱、25.大唐镇庫、26.開平通宝元宝、27.天成元宝、28.乾德元宝折五、29.開元背巨星、30.永隆通宝背閩、31天德重宝元宝、32.乾封泉宝、33.乾元重宝当五当十、34.大蜀通宝、35.保大背天、36.永通泉貨篆书、37唐国通宝楷书鎮庫大钱、38.大齊通宝、39.飛龍進宝、40.永安一十一百五百一千、41.應天元宝乾聖元宝應聖元宝順天背千、42.永平元宝
21.金開元通宝和開元通宝当十、
何家村窖藏出土了39类466枚钱币,其中金开元通宝30枚。金开元通宝正面楷书“开元通宝”,四个字,钱文间架端庄,疏密均匀,字迹清晰,制作规整,背面没有指甲纹或月牙纹,也没有文字。制作规整、精致,仅见于何家村窖藏,30枚金开元通宝出土时存放在“大粒光明砂”银盒之中,可见其珍贵程度。金开元和银开元都是仿照铜质的开元通宝铸造的,唐朝时,金开元和银开元并不作流通货币使用,主要是皇室贵族用来作游戏、压胜,或者是皇帝赏赐臣属时用的。
&&&&&&金开元通宝、银开元通宝是仿造早期铜开元通宝制作的,即唐高宗武则天时期至唐玄宗开元时期。从文献记载看,唐朝宫廷中与金银钱有关的占卜、游戏等活动多流行于唐玄宗时期。何家村窖藏文物属宫廷用物,因此,这批金、银开元通宝很有可能是玄宗朝的遗物。
唐代乾元重宝背二 中国嘉德 背重轮,美品
乾元重宝背上十上海博物馆藏
22.乾元重宝背二和乾元重宝背十、
“乾元重宝背当二”钱,及其罕少。具华光普编《中国古钱大集》载曰:“乾元重宝当二在历史上仅行用三天即行停铸。乾元背二孤品,早年为四川藏家黄若之先生所藏,近年几经易主最终为湖南藏家辛子先生所获,有见近年有假品抛售或刊载。”
关于《乾元重宝背十》,在1985年的上海“中日货币展览会”上曾经展出××大藏家的藏品“乾元重宝背十”,该枚背十钱被当时的媒体称为所谓“世界孤品”,并称其价值约为黄金150克。在华谱中,背十钱也列一级之位。由此可见,该泉乃属于非常珍稀品种。
&&咸通玄宝 &日本东京拍卖&
& 成交价格:& RMB
该品1990年代出自甘肃,后流落海外,为日本平野勇氏旧藏,本次拍卖为新加坡陈光扬氏拍得
23.咸通玄宝、
唐朝唐懿宗咸通十一年(公元870年)桂阳监铸,直径2.2cm,钱文四字隶书而含魏碑风骨,直读,章法匀称有力。寻即废止,存世罕少,有“唐代第一珍”之称。
&&日本东京拍卖&
成交价格:& RMB
24.壹当伯钱、
“壹当佰钱”铜钱戴葆庭所藏,戴称其为一生藏钱铭心刻骨之品,得之于绍兴东关镇。此钱雄伟端穆,精美珍奇。戴说“是钱之文字制作,厚薄大小均似得壹元宝,得壹亦是当百推之。此钱可能在得壹以前之试铸。”台湾某收藏大家也说“壹当佰钱文字朴野,与另一得壹元宝共列,唐代钱风格无可置疑”。马定祥亦称此钱应与大泉五千、四眼大齐等同列为大珍品。
25.大唐镇庫、
大唐镇库币是由五代十国时期的南唐所铸造(铸造的具体时间约为南唐元宗保大元年至十五年间,即公元943-957年),元宗初年国势较强,在大量铸造“开元通宝”、“唐国通宝”、“大唐通宝”、“宝大通宝”的同时,还铸造了青铜材质的大唐镇库钱币,钱体厚重规整,铸造精良,极具南唐国力强盛时的风貌,大唐镇库钱币是中国钱币流通史上十分珍稀的古钱币,中国古代有铸造镇库钱的习惯,而大唐镇库币则是这一系列的龙头,所谓镇库钱就是古人为了镇灾防灾和祈求吉祥富贵、永镇财富而精心铸造的钱币。
中国历史博物馆藏
上图是2005年在宁夏吴忠出土的开平元宝。20克,直径42毫米
26.開平通宝.開平元宝、
开平为五代十国时期梁太祖朱温年号(公元907~911),存世钱币有“开平通宝”,“开平元宝”各一枚,由于皆系孤品,有无确切的史料记载,真伪难辨,此外,存世有少量开平元宝小铅钱。&
天成元宝 中国嘉德&
& 成交价格:RMB 99000&
直径24mm 重3.4克,极罕见,美品
27.天成元宝、
五代时期后唐明宗李嗣源天成年间(公元926-929年)铸,元字右挑,钱径约23mm,重3.5g左右,存世稀见。&早期评为中国古钱五十名珍之一。  &
乾德元宝折五背月铁质 &中国嘉德&
成交价格:RMB 5824& 直径34mm
仰月,美品
28.乾德元宝折五、
五代十国时期前蜀后主王衍乾德年间(公元919~924)铸造。版式为小平钱,另有折五型存世,然极罕见。
开元通宝背上巨星铁质大钱& 中国嘉德
,直径41mm,美品
29.開元通宝背巨星、
五代十国时期闽王审知在后梁贞明二年(公元916~945年)铸,有铜、铁、铅三类,背有星、闽、月等,铜质大钱极罕。&根据资料考析“开元通宝”背巨星大铁钱不是五代闽国钱币,而是南唐在福建建州设置的永丰监铸造,并在南唐占领的福建区域行使的南唐铸币。&背星大铜钱罕见。
永隆通宝背闽月铅钱
&&&上海博物馆藏
&永隆通宝背闽月铁钱
30.永隆通宝背閩、
五代十国时期&闽王延羲永隆元年(公元939年)铸。钱文四字书体,钱文字体在行书、隶书之间。材质或铜、或铁、或铅,铜质少见,铅质甚罕。存世量极少,现国内仅存一枚。古钱珍品。
天德重宝背殷&
&中国嘉德&
& 成交价格:& RMB
直径32.6mm
上图《天德通宝》是中国国家博物馆藏所藏
31天德重宝背“殷”和天德通宝
五代南闽王延政称帝于建州,改国号为殷,建元天德,共历2年,铸造有“天德通宝”和“天德重宝”背“殷”钱,天德重宝背殷钱分铜铁两种,其中铜钱有大样和小样之分,面文也有隶书和楷书的区别,有“宝”字“足”部作隶笔,钱币界成为隶德天宝,极罕见。&&天德重宝存世罕见,被评为古钱五十名珍之一,2011年嘉德春拍一枚天德重宝背殷,成交价格25.3万元。
根据文献记载,“天德通宝”有铜铁两种,但铜钱仅见两枚,铁钱尚无可靠品。&&天德通宝存世极罕,目前所知2枚,一枚现藏中国国家博物馆,国内无上拍记录。
中国嘉德& & 成交价格:RMB
28000& 直径26.2mm 极美品
&乾封泉宝背天铜钱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乾封泉宝背天府铜钱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乾封泉宝背天策小样铁钱
乾封泉宝背策铁钱
&39.1*4.4mm,24.8g
32.乾封泉宝、
“乾封泉宝”钱为唐高宗乾封元年(公元666年)铸,是唐代第一枚年号钱。字体楷书,铸造精整,钱径25~28mm,重3.7~4.9g,以一当开元通宝十,是一种虚值大钱,民不乐用,一年后即废,存世较少。
五代十国时期楚王马殷铸,均为大钱,有铜、铁两种,背有天、策、天府、天策等,铁钱版式较多,铜钱为隶书,罕见。&
乾元重宝折五
&乾元重宝大钱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33.乾元重宝当五.当十、
五代十国时期楚王马殷铸,铜质大钱,形制类天策府宝,中国国家博物馆藏有一枚,钱径42mm,重44.3g,极罕见。&&乾元重宝大铜钱存世极罕,近年国内无上拍记录。
大蜀通宝拓片&
平尾赞平藏品
34.大蜀通宝、
五代十国时期后蜀明德年间(公元934~937)铸,“大蜀”为国号,小平钱,存世罕见。大蜀通宝存世罕见,被评为华夏古泉一百名珍之一,近年国内无上拍记录。&
保大元宝背天&2010年嘉德秋拍出品一枚,成交价格为78.4万元
35.保大元宝背天、
五代十国时期南唐李璟保大年间(公元943~957年),楚马希萼奉南唐为正朔时所铸,背“天”字,有楚钱风格,另有铁钱,均罕见。&保大元宝钱文雄健深峻,形制深厚朴拙,存世罕见,被评为“华夏古泉一百名珍”之一,2010年嘉德秋拍出品一枚,成交价格为78.4万元。&
永通泉货篆书 中国嘉德&
& 成交价格: RMB 63800 直径31.5mm
罕见,美品
36.永通泉貨篆书、
五代十国时期南唐中宗李璟在位时期铸造,文字精良,分为隶书,篆书两种,另还有铁钱存世,较为稀见。&&永通泉货楷书书法极为精妙,铸期较短,存世少见,楷书为折十型,目前市场价格在5万元左右,楷书铁钱市场价格在1000元左右,篆书为折五型,较楷书少见,市场价格在8万元左右。
37唐国通宝楷书鎮庫大钱、
五代十国时期南唐李璟铸,为国号钱,有小平、折十、楷书、篆书多种,铸量亦较大。&&唐国通宝存世较多,亦有珍罕品,折十篆书少见,市场价格在1万元左右,近年又发现折十隶书,目前为仅见,珍罕。&
38.大齊通宝、
五代十国时期南唐开国皇帝李昇铸造的第一种南唐钱币,为国号钱,李昇原名徐知诰,于吴天祚元年(935年)被封为齐王,三年(937年)篡位称帝,国号大齐,铸大齐通宝,罕见。&&大齐通宝为中国古钱名珍之一,早期仅发现2枚,为戴熙所藏缺角大齐和张叔训所藏四眼大齐,后又陆续发现2枚,珍罕.
39.飛龍進宝、
五代十国时期南汉铸,著名钱币收藏家马定祥断其为五代十国时期南汉刘岩改名刘龚时特铸的庆典钱,似应铸于白龙元年(公元925年),罕见。&飞龙进宝存世罕见,加上性质特殊,为古钱名珍之一,国内暂无上拍记录。
&永安一百 华夏古泉网
成交价格:RMB
.10mm,吉田昭二旧藏
永安五百铜钱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永安一千小字版 中国嘉德
& 成交价格:RMB 448000&
直径47.9mm 珍,美品
40.永安一十一百五百一千、
五代十国时期盘踞幽州的刘仁恭,刘守光父子所铸造,有永安一十、永安一百、永安五百、永安一千四种,均分铜、铁,铜钱存世极少,铁钱亦不多见。永安一百是永安系列钱币中最为多见的一种,铜钱目前市场价格在12万元左右,&永安一十、永安五百、永安一千为稀见的品种,被评为华夏古泉一百名珍之一,永安一千2010年嘉德秋拍一枚铜钱成交价格为44.8万元人民币。
&应天元宝背万
&应圣元宝背拾 &中国嘉德&
& 成交价格:& RMB 575000
顺天元宝背千&&&中国嘉德&
&&成交价格:&
RMB 1150000
41.應天元宝 乾聖元宝 應聖元宝 順天背千、
& “应天元宝”是五代十国期间燕王刘守光在应天元年(911年)铸造的钱币,“应天元宝”背万、“乾圣元宝”背百、“应圣元宝
”背拾等三种钱皆为楷书,大钱,传世极少,是极为珍稀的古钱币。“应天元宝”为试铸币,其存世量非常稀少,华光谱所著《中国古钱大集》将此钱币定为一级,无定价。
&生坑鎏金“顺天元宝”背“千”大钱,直径37.5毫米,厚2.7毫米,重16克。据原藏家言:1992年得之于河南洛阳古玩市场上,生坑,具体出土地不详。其钱红斑绿绣,背面有部分白碱锈,当时因锈迹太大难见真貌,后经沸水浸泡,刀剔除锈,使之钱文清晰,始知是枚鎏金钱。这枚背“千”大钱,除了可填补钱谱所载套钱的缺失品种外,还兼有极高的史料价值,是不可多得的古泉名珍之一。
&2011春季嘉德钱币拍卖会,应圣元宝背“拾”鎏金,成交价:575,000。顺天元宝背“千”鎏金,成交价格:&&RMB&1150000。
&华夏古泉网&
成交价格:RMB
110250& 22.99*1.51mm
42.永平元宝
五代十国时期,前蜀高祖王建永平年间(公元911~915)铸造,铸工不精,面文粗糙。&永平元宝传世稀见,早年评为中国古钱五十名珍之一,近年有新的出土发现,目前市场价格在2万元左右。
&四、(北宋、南宋,共24枚)43.太平通宝背巨星、44.咸平折十、45.祥符元宝特大型、46.皇宋通宝九曡篆、47.至和重宝背虢和背坊、48.元丰重宝、49.紹聖重宝、50.元符重宝和元符行书铁母、51.建国通宝、52.
聖宋通宝、53. 行书大观、54. 政和重宝、55.
行书宣和和金宣和、56.靖康通宝和靖康元宝小平、57.建炎元宝、58.紹兴当五和当十、59.金質隆兴通宝、60.乾道折五、61.紹熙背四、62.庆元背永、63.大宋当拾、64.臨安钱牌、65.趙宝重兴、66.應咴型ūΓ
43.太平通宝背巨星、
“太平通宝”
钱铸造于北宋太宗赵光义太平兴国年间(976~984年),是宋代第一种年号钱。钱文书体真书兼八分体,背无文字或有星月纹,以铜质小平钱为主,至今小平铜钱存世仍多。另铸有铁钱,有小平、折二、折五、折十等版别,主要铸造行用于四川、湖广等处。当时福建建州也曾短暂铸造过“太平通宝”背巨星纹折十型大铁钱,其铸时短、铸量少、极为罕见,故而鲜为人知。
1983年福建闽侯县侯官村镇国塔曾一次出土五枚太平通宝大铁钱,轰动一时。太平通宝背星大钱也有铜品存世,可能为铁母或铁范铜钱,目前所知仅上海博物馆收藏有一枚,为民国大收藏家罗伯昭旧藏。要提醒收藏爱好者注意,太平通宝大铁钱已出现了大量伪钱,伪钱大多文字失真,轮廓生硬,铁锈浮浅,火气较重,熟悉真钱特征者不难辨识。
咸平元宝折十& 中国嘉德&
& 直径43mm,罕见
44.咸平元宝折十、
宋真宗赵恒咸平年间(公元998~1003年)铸,小平钱居多,有不同版式,另有特宽缘的饼型钱,还有折十型大钱,稀见。&2006年嘉德曾见上拍,传世熟坑,当时的估价为5万元。
上海博物馆藏&
45.祥符元宝特大型、
宋真宗大中祥符年间(公元1008~1016年)铸行,小平钱居多,另有折二和折十型铜钱,稀见。铁钱有折二、折十两种,同时还铸有祥符通宝。&有折十铁母,稀见,市场价格在5万元左右,折二及折十铜钱则罕见,近年国内无拍卖纪录。
皇宋通宝九曡篆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46.皇宋通宝九曡篆、
北宋仁宗赵祯宝元二年至皇佑末年(公元1039年~公元1053年)铸,钱文有篆书、楷书对钱,光背,分小平、折二两种。篆书中有九叠篆者,极其罕有,为古泉大珍。将“九叠篆”用于钱文,在数千种古钱币中,“皇宋通宝”仅为孤例,故被历代收藏家视为稀世珍品。关于皇宋通宝九叠篆的铸造背景,现今钱币学家一般认为该钱币为“置样钱”,或“开炉钱”,应不是正用品流通钱币。
&至和重宝折二
&&中国嘉德&
& 成交价格:& RMB 61600
至和重宝折二母钱&
&&中国嘉德&
& 成交价格:& RMB 78200
&至和重宝折三背虢铁母&
&中国嘉德&
& 成交价格:& RMB 184000
&至和重宝折三背虢铁母&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47.至和重宝背虢和背坊、
北宋仁宗至和年间(公元1054~1056年)铸造,另有至和元宝和至和通宝。至和重宝铜钱有小平、折二两种,存世均少,小平罕见。另有大铁钱,背有“坊”、“虢”等记地名,铜质铁母则稀见。&至和重宝小平钱应为试铸性质,目前仅见3枚,为宋钱珍品,2012年嘉德春拍一品估价18~22万元,未成交。背有“坊”、“虢”字的铁母罕见,2011年嘉德春拍一品背虢铁母成交价格为18.4万元。另有光背对读铁母亦罕,均为宋钱珍品。
48.元丰重宝、
宋神宗赵顼,元丰年间(公元1078年~1085年)铸造。铜质,折五光背,篆书旋读,为未发行的样钱。&&仅有两枚存世,是为大珍,市价26万元人民币万元以上,且有价无市。
绍圣重宝折二行书
&绍圣重宝折二隶书&
&&中国嘉德
49.紹聖重宝、
宋哲宗绍圣年间(公元1094~1098年)铸造。重宝应属试铸,存世极稀,绍圣重宝所见仅隶书、行书两种版式,均为珍品,估价在20~30万元。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元符通宝折二行书铁母&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50.元符重宝和元符通宝行书铁母、
宋哲宗元符年间(公元年)铸,隶书,存世极罕,同时铸有元符通宝,常见。&&元符重宝风格类似元符通宝隶书版,折二型,应属试铸,并未正式铸行,存世极罕,为宋钱名珍,近年国内无上拍记录。
折二铁母稀见.
建国通宝篆书&
&辽宁省博物馆藏
51.建国通宝、
北宋徽宗赵佶建中靖国(公元1101年)年间铸,钱文取年号的前、后两字,有楷书、篆书对钱,&建国通宝极为珍稀,存世量少,无法估价,称其为北宋第一珍品并不为过。楷书建国通宝早在清末、民国时期曾被发现,可惜皆已流失,1956年锦州博物馆在发掘清代范子和墓时,曾经出土一枚隶书“建中靖国”钱,铜质厌白,属于夹锡钱一类,实属仅见。国家博物馆藏有篆书建国通宝。&
圣宋通宝当五篆书试样&
&&北京保利&
& 成交价格:& RMB
圣宋通宝当五&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52. 聖宋通宝、
宋徽宗赵佶建中靖国(公元1101年)至崇宁(公元1106年)期间铸,非年号钱,有数种版式,均罕见,同时铸有圣宋元宝,常见。&圣宋通宝分为小平光背、小平型背“当伍”和折二型背“当五”三种,应为试铸性质,存世极稀,居中国古钱珍品之列,近年国内无上拍记录。
大观通宝小平行书铁母&
&&华夏古泉网&
& 成交价格:& RMB
53. 行书大观通宝、
北宋徽宗赵佶大观年间(公元1107年~1110年)所铸年号钱,有小平、折二、折三、折五、折十等数种折值,铜钱钱文为徽宗御书“瘦金体”,铸造精美,尤以折十为最,铁钱有行书,小平钱常见,版式多样。&小平中最珍贵的是行书铁母,钱文如行云流水,市场价格在10万元左右。折二铜钱市场价格在2000元左右,折二铁母在2万元左右,折三市场价格在3000元左右,折五应为试铸,稀见,折十美品市场价格在1000元左右。另有一种特大型大观通宝,应为后铸,性质待考。
&中国嘉德:&
& 成交价格:& RMB
54. 政和重宝、
北宋徽宗政和年间(公元1111~1117年)铸,折二型,仅见铁钱,铜钱为铁母,稀见。&政和重宝铁钱市场价格在150元左右,铁母罕见,市场价格在15万元左右。
北京保利:
成交价格: RMB
:1380000元。
1996年春出土于黑龙江省阿城市&22*1mm,2.8g
55. 行书宣和通宝和金质宣和元宝、
北宋徽宗宣和年间(公元年)铸,有小平、折二两种,铸造精美,版式多变,同时铸有宣和元宝。行书版罕见,应为试铸。&
靖康通宝折二小字阔缘 &中国嘉德
& 成交价格:RMB 58240&
直径29.7mm 极美品
靖康通宝折二真书& 中国嘉德
成交价格:RMB
1058000 直径:29.6mm,重6.8克
&靖康元宝折二对钱中国嘉德
成交价格:RMB 30240 真书31.2mm
、篆书30.4mm 美品
靖康元宝折二隶书试铸&中国嘉德
&成交价格:RMB
242000&未见记载,极少见,极美品
靖康通宝折二小字阔缘篆书 中国嘉德
成交价格:RMB
100800& 直径30.4mm 美品
56.靖康通宝和靖康元宝小平、
宋钦宗赵恒靖康年间(公元年)铸,靖康通宝旧被评为古钱“五十名珍”之一,除小平铁钱和折二小字阔缘外,余皆珍罕,且所见版别多不同,另有靖康元宝。&
&华夏古泉网&
& 成交价格: RMB
63000&& 23.51*1.34mm
建炎元宝篆书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57.建炎元宝、
南宋高宗建炎年间(公元年)铸,仅见小平钱,钱文篆、隶成对,&建炎元宝铸量极少,存世罕见,被评为华夏古泉一百名珍之一,目前市场价格在15万元左右。&
绍兴通宝折三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紹兴通宝折十
58.紹兴通宝当五和紹兴通宝当十、
南宋高宗绍兴年间(公元1131~1162年)铸,有小平、折二、折三和折十,小平、折二有铁钱,折三、折十型旋读大钱,钱文类似“瘦金体”,罕见。&&绍兴通宝小平铜钱市场价格在500元左右,折二多见,市场价格在20元左右,折三、折十旋读大钱,形制类似大观通宝折十,存世罕见,为古钱名珍,近年国内无上拍记录。
河北赵梓凯藏&
59.金質隆兴通宝、
中国嘉德& & 成交价格:RMB
504000& 直径34mm 孤品,极美品
60.乾道重宝折五、
南宋孝宗乾道年间(公元1165年~1173年)铸,旧谱未载,为近年发现之新品,直径34mm,有北宋崇宁钱风格,珍罕,另有乾道元宝和乾道通宝。乾道重宝据传为江西出土,目前为仅见,该品后出现在2010年嘉德秋拍古钱币专场,成交价格为50.4万元人民币。&
61.紹熙元宝背四、紹熙通宝背四
宋光宗绍熙元年至五年(公元1190——1194年)铸绍熙通宝、元宝钱。据有关史料记载,绍熙通宝背四、绍熙元宝背四折五钱为绍熙四年(公元1193年)铸,属试铸样钱,未正式行用,存世稀少。
62.庆元背永、
南宋宁宗庆元年间(公元1195~1200年)铸造,有小平、折二、折三等,铜、铁均有,种类较多,另有庆元元宝。&&庆元通宝种类较多,铜钱小平、折二背记年市场价格在20元左右,折三背记年“四、五、六”市场价格在300元左右,折三背记年“三”属试铸性质,存世稀少,市场价格在2.5万元左右,另有折五型背“永”大钱,瘦金体书,罕见。
中国嘉德: &
成交价格: RMB
63.大宋当拾、
南宋理宗赵昀宝庆年间(公元)铸,仅见小平铁钱与折十大钱,而大钱珍稀,折十铜钱罕见,钱文、铸造均精美,为古泉名誉品,估价在25万元左右。
临安府行用准二百文、三百文、五百文省钱牌
&&陈光扬藏
64.臨安钱牌、
临安府行用铜质钱牌(俗称“垮牌”),是一种独特的品种临安府行用铜质钱牌,系南宋末年宋理宗淳衤右年间(1241—1252年)所铸。其面额分为“准贰佰文省”、“准叁佰文省”和“准伍佰文省”三等。“准贰佰文省”长6.2厘米、宽1.9厘米,“准伍佰文省”小型的长7.3厘米、宽2.3厘米,大型的长7.9厘米、宽2.7厘米;面文均为“临安府行用”五个字,背面标明币值,分别为“准贰佰文省”、“准叁佰文省”和“准伍佰文省”;面、背文均楷书,且制作精美。
&65.趙宝重兴、
&相传为南宋末年抗元将领所铸造,具体年代和铸造者已不可考。也有读作“兴赵重宝”的。目前出土仅有两枚,背“当三”。堪称古泉珍品。
“赵宝重兴”,系湖州籍著名实业家、钱币收藏家沈子槎先生旧藏,是闻名泉界的仅见奇品。泉界多将其定为南宋末年抗元将领所铸。如孙仲汇、胡薇所著《古钱币图解》第57页:“……又有赵兴重宝(或读为兴赵重宝、赵宝重兴)钱,传为南宋末年抗元将领所铸,惟实物极罕,以至无法对此作进一步研究……”华光普主编的《中国古钱大集》第827页:“赵宝重兴,传为南宋末年抗元将领所铸,青铜,或读兴赵重宝、赵兴重宝,背文当三。沈子槎旧藏仅见,奇品矣”。有人认为此钱应为元末刘福通、韩山童领导的农民起义军的早期铸币。
&&上海博物馆藏
&上海博物馆藏
66.應咴型ūΓ
北宋淳化五年(公元994年),四川李顺义军铸,存量极少,珍稀。
&五、(辽、西夏、金、元,共23
枚)67.天顯通宝、68.景福通宝、69.應曆通宝、70.會同通宝、71.天祿通宝、72.保寧通宝、73.貞观宝钱、74.元德重宝、75.大德通宝、76.光定篆书、77.天眷通宝、78.皇統元宝、79.泰和通宝折十、80.崇庆元宝通宝、81.至寧元宝、82.貞祐通宝元宝、83.大丹通宝重宝元宝、84.中統元宝、85.大元国宝、86.至治通宝当五型、87.至元通宝四体钱文、88.至正之宝(五分一钱一钱五分二钱五分)、89.篆书徐天启;
日本国立歴史民族博物館藏
67.天顯通宝、
辽太宗耶律德光,天显年间(公元927~936年)铸,制作工整,文字自然,古朴可爱,存世极罕。天显通宝为辽钱名珍之一,极为罕见,近年国内无上拍记录,华夏图库收录3枚,一枚中国国家博物馆藏,一枚为日本国立历史民族博物館藏,一枚新加坡陈光扬藏。
五常坑,24.5*1.4mm
68.景福通宝、
辽兴宗耶律宗真景福年间(年)铸,稀见。景福通宝早年亦为辽钱大珍,近年陆续发现数枚,国内无拍卖纪录,估计市场价格在20万元左右。
中国嘉德& &
成交价格:&RMB 123200
直径24.8mm 珍,极美品
69.應曆通宝、辽穆宗耶律縖应历年间(951~968年)铸,稀见。
中国嘉德& &
成交价格:&RMB 550000&
直径24mm 孤品,美品
70.會同通宝、
辽太宗耶律德光会同年间(公元938~946年)所铸,辽史无记载,为近年新发现,珍罕。会同通宝前谱无载,1989年,辽宁冯毅先生在朝阳一个废品收购公司回收的废旧铜钱堆里拣选出一枚,此枚后出现在2005年嘉德春拍中,当时的成交价格为55万元人民币,为辽钱大珍。
天禄通宝 &出自东北地区
71.天祿通宝、
辽世宗耶律阮天禄年间(974~950年)铸,存世极罕。天禄通宝存世稀见,亦为辽钱名珍之一,近年国内无拍卖纪录,估计市场价格在20~30万元。
中国嘉德& &
成交价格:& RMB 110000&
直径24mm 罕见,美品
72.保寧通宝、
辽景宗耶律贤保宁年间(公元969~978)铸,稀见。保宁通宝早年为辽钱大珍,近年陆续有零星发现,目前市场价格在10万元左右。&
&中国嘉德&
& 成交价格:RMB
109760& 直径25.8mm
极罕见,美品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73.貞观宝钱、
西夏崇宗李乾顺贞观年间(公元年)铸,西夏文小平钱,较为罕见。贞观宝钱是目前已知西夏年号钱中存世最少的一种,颇不易见。2010年嘉德春拍出品一枚,惜品相稍弱,成交价格为11万元。
元德重宝折二&
中国嘉德& &
成交价格:RMB 920000&
直径27.4mm.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74.元德重宝、
西夏崇宗元德年间(公元年)铸,折二型汉文钱,铸造较为精美,罕见,为古泉名珍之一,另有元德通宝。元德重宝存世罕见,被评为“华夏古泉一百名珍”之一,国家博物馆藏有一枚,应为民国时期名家旧藏,国内暂无上拍记录。
大德通宝折二
&&华夏古泉网&
&& 成交价格: RMB
大德通宝折三蒙文华夏古泉网
成交价格: RMB 210000
75.大德通宝、
西夏崇宗大德年间(公元年)铸,汉文钱,文字风格类似元德通宝楷书,稀见。西夏大德通宝早期钱谱无载,今谱所载仅小平一种,稀见。2011年2月华夏古泉网曾拍出一枚大德通宝折二,观其形制似为西夏铸,罕见,成交价格为25.7万元。
76.光定元宝篆书、
西夏神宗光定年间(公元年)铸,为西夏最后一种年号钱,有楷书、篆书对钱,楷书较常见,篆书罕见,铸工精美。光定元宝楷书较为常见,目前市场价格在600元左右,篆书钱1984年宁夏贺兰山一带出土一枚,为首见,至今未闻新的出土发现,珍罕。
天眷通宝折二
&中国嘉德&
& 成交价格:& RMB
77.天眷通宝、
金熙宗天眷年间(公元)铸,有小平、折二两种,折二早年发现,所知存世2枚,小平近年发现,尚属仅见,均为大珍,另有天眷元宝和天眷重宝。天眷通宝所知仅3枚,为古钱大珍,2007年嘉德春拍一枚天眷通宝折二,成交价格134.4万元。
&皇统元宝小平篆书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78.皇統元宝、
金熙宗皇统年间(公元)铸,小平篆书,仅见孤品,现藏中国国家博物馆,另有皇统通宝。皇统元宝小平篆书目前为仅见,应属试铸,古钱大珍。
泰和通宝折十&
泰和通宝折十&&
中国嘉德&&成交价格:&&RMB
79.泰和通宝折十、
金章宗泰和四年(公元1204年)始铸,楷书,含瘦金体风韵,制作精美,有小平、折二、折三、折五、折十5等,均罕见,另有泰和重宝。泰和通宝钱文、铸造均精,为古钱名珍,偶尔见到的折二、折三型多为后铸,到代者罕见,2010年嘉德秋拍一枚泰和通宝折十,惜有裂,成交价格39.2万元,2012年瀚海春拍一枚泰和通宝折五,极美品,成交价格44.8万元。
&崇庆通宝小平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崇庆元宝篆书折五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80.崇庆元宝.崇庆通宝、
金卫绍王完颜永济崇庆年间(公元年)铸,楷书,另有崇庆元宝,均为古钱大珍。崇庆通宝存世极罕,中国国家博物馆藏有2枚,均为民国名家旧藏,建国后鲜有发现,为古钱大珍。
金卫绍王完颜永济崇庆年间(公元年)铸,折五型篆书,仅见,另有崇庆通宝,均为古钱大珍。崇庆元宝篆书于民国年间发现,折五型,铸工精美,有徽宗钱风格,应属试铸,至今仍为孤品,现藏中国国家博物馆。
&至宁元宝折三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81.至寧元宝、
金卫绍王完颜永济至宁元年(公元1213年)铸造,折三楷书,现为孤品。至宁元宝为民国名家方药雨旧藏,至今仍为孤品,现藏中国国家博物馆。
&贞祐元宝小平&
&平岛春水旧藏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82.貞祐通宝.貞祐元宝、
金宣宗完颜询贞祐年间(公元年)铸,并配合贞祐钞发行。钱文楷书直读,有平钱、折二、折三3种,均珍。贞祐通宝为古钱名珍,分小平、折二、折三3种,以折二最为罕见,中国国家博物馆藏有一枚,2007年嘉德秋拍一枚贞祐通宝小平,成交价格为20万元。
金宣宗完颜询贞祐年间(公元年)铸,楷书小平,目前为仅见,古钱大珍。金宣宗完颜询贞祐年间(公元年)铸,楷书小平,目前为仅见,古钱大珍。
83.大丹通宝重宝 元宝、
中统元宝折十楷书 &&39.5*3.1mm
中统元宝(篆书平钱)上海老城隍庙2010年成交价格:¥56,000
84.中統元宝、
元世祖忽必烈中统年间(公元年)铸,为元代第一种年号钱,有楷书、篆书两种,罕见,篆书评为华夏古泉一百名珍之一。
中国嘉德& &
成交价格:& RMB 138000&
直径47.3mm
85.大元国宝、
元武宗海山至大年间(公元年)铸造,文字形制精美,背有纹饰,疑为开炉试铸。大元国宝非行用钱,可能是初铸大元通宝时的开炉样钱,也有认为是供养钱的,此钱铸时短,铸量不多,流传下来的实物极为稀少,2011年嘉德春拍一枚大元国宝背云龙纹成交价格为13.8万元。
至治通宝背双凤三体文大钱&中国嘉德&
&成交价格:RMB
55000&直径43mm
极罕,美品
&至治通宝& 姜云辉藏
86.至治通宝当五型、元英宗至治年间(公元年)铸,小平,较为稀见。
&至元通宝折十四体文&
&至元通宝折十四体文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87.至元通宝四体钱文、
元朝有两个至元年号,一是元世祖忽必烈,再就是元顺帝,元世祖至元年23年(公元1285年)曾铸至元通宝,元顺帝至元年间(公元年)也曾铸造,有小平、折二、折三、折十等数种,蒙、汉文均有。至元通宝汉文小平市场价格在5000元左右,蒙文折二、折三市场价格在1万元左右,汉文折十型罕见,另有折十型背蒙文、西夏文、维文者,疑非行用钱。
至正之宝权钞壹钱
&华夏古泉网
成交价格:& RMB 54600&
51.75*3.55mm
至正之宝权钞五钱 华夏古泉网
成交价格:RMB 164850&
78.78*6.15mm罕见,极美品
至正之宝权钞伍分
&日本东京拍卖&
成交价格:& RMB
至正之宝权钞壹钱五分华夏古泉网 成交价格:RMB
61.15*(2.88~3.98)mm
至正之宝权钞贰钱五分
&华夏古泉网
成交价格:RMB 115500
69.68*3.84~4.9mm
88.至正之宝(五分一钱一钱五分二钱五分)&
元朝顺帝至正年间(公元)铸,均为大钱,用以代表交钞与纸币并行。钱体厚重,有五分、壹钱、壹钱五分、贰钱五分、五钱凡5种,背穿上有“吉”字,可能系吉安所铸。“伍钱”即值银钞半两、铜钱五百文,为“权钞钱”之最大者,径达8cm,重120g左右,是有史以来出现的最大行用方孔圆钱。至正之宝为古钱名誉品,存世稀见,尤以保存完好、背文清晰者难得,权钞五分市场价格在15万元左右,最为少见,壹钱市场价格在7万元左右,壹钱五分在8万元左右,贰钱五分7万元左右,五钱较多见,市场价格在6万元左右。
天启通宝折三篆书&
89.篆书徐天启;
元末起义军徐寿辉天启年间(公元年)铸,有小平、折二、折三3种,存世稀见,世称“徐天启”,折三尚有篆书,罕见。徐天启因存世少见为古泉名品,早期被评为五十名珍之一,目前小平市场价格在1万元左右,折二在4万元左右,折三楷书在2万元左右,折三篆书罕见,国内暂无上拍记录。
&六、(明清,共11枚)90.永乐三钱、91.洪熙通宝、92.弘治折五、93.嘉靖十一两雕母和嘉靖二三五钱、94.万厉鎮庫大钱和万厉銀钱、95.崇禎十二两和崇禎背壽、96.西王赏功、97.祺祥通宝重宝、98.咸丰通宝大清、99.雍正雕母(清雕母中的大珍)、100.天国通宝太平天国鎮庫大钱。
永乐通宝三钱
&&上海博物馆藏
90.永乐三钱、
明成祖朱棣永乐六年(1408年)开铸,多用于对外贸易和赏赐,小平钱存世多见,邻国亦有仿铸,另见背“三钱”试样,目前为孤品。背三钱为孤品,风格类似洪武通宝背三钱,现藏上海博物馆。
91.洪熙通宝、
明朝仁宗皇帝朱高炽,洪熙年间(公元1425年)铸造。“洪熙通宝”传世所见仅有二枚,皆为国宝级文物。
弘治通宝大钱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92.弘治折五、
明孝宗弘治十六年(1503)始铸,正德二年四月,下令各省全部停铸。前后铸期不足四年。以小平钱为主,另见折十大钱,罕见。
嘉靖通宝背三钱& 中国嘉德&
& 成交价格:& RMB
嘉靖通宝背十一两大字&
&&中国嘉德
& 成交价格: &RMB
嘉靖通宝背二钱
&上海博物馆藏
嘉靖通宝背十一两小字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嘉靖通宝背五钱&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国家博物馆珍藏
93.嘉靖十一两雕母和嘉靖二三五钱、
明世宗嘉靖年间(1527~1566年)铸,小平钱居多,另有仿洪武通宝记重系列套钱,面文“嘉靖通宝”真书直读,光背居多,背记重有“二钱,三钱,五钱,一两”。罕见。嘉靖通宝小平钱较多,目前市场价格30元左右,记重系列稀见,其中以背十一两大字版较多,市场价格在8万元左右,小字版市场价格在12万元左右,背三钱、背五钱市场价格在15~20万元之间,背二钱最为珍罕,上海博物馆藏有一枚,国内暂无上拍记录。
&万历通宝镇库钱
&&上海博物馆藏
万历通宝镇库钱& 上海博物馆藏
万历通宝银质小平 &中国嘉德
成交价格:& RMB 3584
&21.5mm 极美品
万历年造背一钱&
万历年造背二钱银质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万历年造背五钱银质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万历通宝背矿银四钱银质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万历通宝背矿银小平
&&上海博物馆藏
94.万厉通宝鎮庫大钱和万厉銀钱、
明神宗万历年间(年)铸,有小平、折二两种,铸量较大,背文较多。面文“万历通宝”楷书对读,少数背有“工”,“天”,“公”,“正”,“厘”等字。万历通宝镇库钱,罕见。
明神宗万历年间(年)铸,银质,有多种面额,均稀见。万历银钱存世均稀见,小平至五钱估价在数万元不等,另有八钱、九钱,1959年在北京郊区朱忠禧墓出土,罕见。
明崇祯通宝铜钱(背十二两)西泠印社拍卖有限公司&
本品为试制样钱, 44mm
崇祯通宝折十背寿& 黄铜版 陈鸿禧藏
崇祯通宝折十背寿& 青铜版 朵云轩拍卖
44.6mm 22.4g
崇祯通宝折十背寿&
单点通版国家博物馆藏
95.崇禎通宝十二两和崇禎通宝背壽、
明崇祯通宝铜钱(背十二两):此钱为试制样钱。崇祯时期,明朝已到山穷水尽,国库空虚,史载崇祯皇帝曾寄希望于铸钱获利以拯救社稷,故欲发行虚值大钱,此背十二两大铜钱意为折银二两,然终因虚值过高而未能正式发行,存世仅见试样,珍罕。
崇祯通宝背寿(明)崇祯通宝背寿大钱,当为明毅宗朱由检三十岁寿辰时,即崇祯十三(1640)年所铸寿庆钱,存世远少于嘉靖十一两及崇祯折十光背大钱,且往往为黄铜,青铜厚版者仅见两三枚。
西王赏功金质直径50.4mm&
中国嘉德& &
成交价格:& RMB
西王赏功银质直径50.4mm
&&中国嘉德&
& 成交价格:& RMB
西王赏功铜质50.4mm
&&华夏古泉网&
& 成交价格:& RMB
96.西王赏功、
明朝末年起义军首领张献忠所铸造,用于赏赐有功将士,非流通货币,有金,银,铜三种,均罕见。西王赏功存世罕见,早年所知金、银皆为孤品,后又有新的发现,珍罕程度已不如从前,2011年嘉德春拍出品金质、银质西王赏功各一,金质成交价格230万元,银质以55.2万元成交。
祺祥通宝宝泉小平
&&日本东京拍卖&
& 成交价格:& RMB
祺祥通宝宝源小平母钱
&&中国嘉德&
& 成交价格:& RMB
201600&&&&
祺祥重宝宝源当十母钱&
&日本东京拍卖&
成交价格:& RMB 910000
&97.祺祥通宝和祺祥重宝、
清咸丰十一年(1861年)七月二十六日始铸,还未发行,十月五日即被勒令废除,因此存世甚少,多为母钱、样钱,为清钱大名誉品,另有祺祥重宝。祺祥通宝存世罕见,多为母钱、样钱性质,宝泉、宝源二局小平价格在10万左右,宝巩、宝苏小平珍罕,国内暂无上拍记录,宝云小平铸工粗糙,目前市场价格在3万元左右。
清咸丰十一年(1861年)七月二十六日始铸,还未发行,十月五日即被勒令废除,因此存世甚少,多为母钱、样钱,为清钱大名誉品,另有祺祥通宝。祺祥重宝存世罕见,多为母钱、样钱性质,宝泉当十为大珍品,国内无上拍记录,宝源当十价格在8万左右,另有母钱,估价30万元以上,宝云局可能也有当十钱,未见拓片或实物。
咸丰通宝宝福大清壹百
&&中国嘉德&
成交价格:& RMB
98.咸丰通宝大清、
清文宗咸丰年间(年)铸,通宝主要为小平钱,亦有大钱,版式繁多,铜、铁均有,另有咸丰重宝、咸丰元宝。咸丰通宝以小平钱为主,也有大钱,这里之列部分少见、稀见者及其收藏价值,宝泉小平母钱,市场价格在3000元左右,戴书、楷书铁母,价格在1万元左右,宝源小平母钱、铁母,市场价格在3000元左右,雕母罕见,地方局母钱价值一般高于中央局,另有地方局部颁样钱,价格在6000元左右,宝福局当十至当百仍有称通宝者,其中最珍稀的为咸丰通宝背大清壹百大钱,仅见,2009年嘉德秋拍成交价格196万元,至今仍为清钱最高成交记录,宝济局小平稀见,价格在6000元左右,宝蓟局小平罕见。
雍正通宝宝泉雕母
&&华夏古泉网&
& 成交价格:& RMB
雍正通宝宝泉雕母& 上海博物馆藏
雍正通宝宝泉雕母&
上海博物馆藏
雍正通宝宝泉雕母& 直径31mm,毕建藏
雍正通宝宝泉雕母& 直径31mm,毕建藏
99.雍正通宝雕母(清雕母中的大珍)、
清世宗雍正年间(年)铸,钱径大,分量足,铸量较康熙通宝、乾隆通宝等少见,背满文记局。雍正通宝珍品有宝泉雕母和宝黔折二两种,前者估价在25万元以上,后者市场价格2万元左右,各局按照由少到多的顺序大致排列为:南、川、武、昌、河、济、晋、黔、巩、安、苏、浙、源、云、泉,其中每局中均有少见版别,在此不一一列举。
&天国背通宝宋体& 陈光扬藏
太平天国背圣宝镇库钱2枚&
上海博物馆藏
太平天国镇库大花钱
&上海博物馆藏
太平天国镇库大花钱& 陈光扬藏
100.天国通宝.太平天国鎮庫大钱&
太平天国年间(年)。钱面文字:面文“太平天国”直读,背“圣宝”,有横写、竖写之分。
发表评论:
馆藏&22736
TA的推荐TA的最新馆藏}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华夏神话 道士传奇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