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医秦明尸语者晴明的尸语者是有两个版本吗?

后使用快捷导航没有帐号?
一键登录:
常州公开课:神秘法医秦明讲述“尸语者”的虐心故事
查看: 5646|
摘要: 5月24日,常州公开课第46讲--生命与真相的见证者,在常州高级中学艺体中心开讲,短短两个小时,秦明为2000余名学生和家长讲述法医这个职业背后故事。 ... ... ...
秦明做客公开课  中吴网讯 他,从神秘法医到网络作家,畅销小说《尸语者》系列作品红遍网络;他,是颇具情怀的法界幕后英雄,用科学与正义成就“鬼手佛心”的美名;他,具有淡然处世的态度,幽默爆棚的个性,热情的“芹菜”们送外号“老秦”。  他,就是秦明,安徽省公安厅物证鉴定中心主检法医师,2012年开始写作,先后出版“法医秦明”系列:《尸语者》、《无声的证词》、《第十一根手指》和《清道夫》,并凭借50余万册的销量,一举跻身为国内悬疑作家领军人物,被读者誉为“最会讲故事的法医”。  5月24日,常州公开课第46讲--生命与真相的见证者,在常州高级中学艺体中心开讲,短短两个小时,秦明为2000余名学生和家长讲述法医这个职业背后故事。  法医很冷门,怎么会成为一名“尸语者”?  秦明的母亲是护士长,想让他当医生;父亲是个刑警,想让他当警察。1998年高考,秦明去了皖南医学院法医学系,也算是满足了父母双方的心愿。  但实际上,他也不太清楚法医到底是干什么的。直到大一暑假的一次见习经历,才让他对这个职业刮目相看。那天,秦明跟着师傅出现场,一名18岁的少年在一场群殴中中刀死亡。这是秦明第一次参与解剖,在解剖台上把尸袋慢慢拉开时,他整个人都呆住了:死者竟是他的小学同学。死者有五六处刀伤,致命的一刀在胸口,但几个嫌疑人都不承认捅了胸口。法医检查后发现,胸口创口边缘有一个小的皮瓣,这很可能是卷刃的刀在抽刀时造成的,进而确定了造成这一致命刀伤的凶手。“我惊讶地发现法医在破案中还能起这么大的作用。”这起案件让他真正坚定了自己的法医职业生涯,也成为他提笔书写法医故事的第一个素材。  2005年,秦明考到了安徽省公安厅,如愿做了一名法医。从见习学生开始到成为真正的公安法医,法医秦明参与了2000多具尸体的检验工作,其中解剖的就有近千具。对法医这个职业,他也有了更深的认识:“很多人认为法医就是尸体检验嘛,其实他是命案侦破过程中的最关键的因素,用一个时髦的词儿来诠释,‘尸语者’--能听懂尸体语言的人。”  法医很苦廉,为啥仍然热爱这个职业?  在影视作品里的法医看着很酷、很拽、很小资,但现实生活的法医真的是这样吗?一开场,老秦用非常幽默的对比,告诉大家其实法医的工作环境很艰苦。秦明说:“人们都觉得法医神秘,其实我们都是普通人,是有血有肉的普通人,所以什么样子都有。我们工资并不高,做着辛苦的工作。”  一般情况下,说到“法医”,自然大家会联想到“尸体”、“恶臭”,在秦明看来,“抗压力”是法医必须具备的素质,而且要相当大才行,“见到血腥的、腐败的、残缺的尸体和现场,要能扛得住。”良好的心理素质也是必须具备的,法医也必须要细心,明察秋毫绝对不是虚的,“检验细致决定一个案件能不能破,还要具备一定的逻辑推理能力。”秦明想了想,再补充了一点,“法医要吃苦,不吃苦是坚持不下去的。”  从事法医工作的人会不会害怕?秦明说简单的尸检都不会害怕,“法医在工作中要抛开一切情绪全身心投入,才能发现不易发现的隐形线索,所谓胆大不胆大对法医不是问题。”不过秦明也有被吓着的时候,“有一次,派出所民警在现场觉得一个受害人已经死了,但是尸检过程中又醒过来了,‘这是诈尸吧’”?当时秦明被吓了一下,但这并不是对工作和对尸体的恐惧,只是突如其来的变化。”  “我想告诉大家法医就鲜活地生活在大家身边。我们可能会狼狈不堪地在下水道里摸爬,我们可能会被恶臭和蝇蛆恶心地干呕,我们可能会因为在寒风中工作而抱病,我们也可能会在烈日下的尸检现场而中暑。我们也害怕案发现场有不可测的危险,害怕在尸检时感染烈性传染病……。但牢骚归牢骚,牢骚过后,依旧热爱这份工作”,秦明如是说。  法医很虐心,会有怎样的心路旅程?  在讲课过程中,秦明用20个真实案例带领现场的听众认识法医这个神秘的职业的同时,也讲述了自己从事这份工作10余年来的心路历程。“每个法医都会经历这样一段心路旅程:从一开始的震撼和恐惧,然后到对死者的悲恸和恻隐,再到对犯罪分子的愤怒,最后回归淡然。这种淡然不是情感的淡然,而是对生死的淡然。”在秦明身上,现场的听众也能感受到这种淡然:淡然了,才能更全心投入,明察秋毫;淡然了,才能超脱世俗,直抵生命本真;淡然了,人才不会阴郁,反而会开朗。  “遇到一些虐心的案子时,你自己会不会纠结?”有人问,秦明毫不犹豫地回答:“要客观,不纠结。做人做事,只要你坚持了原则,就没什么好纠结。第一,法医学就应该是严谨的,不应该受到任何外界因素的干扰和践踏。我对自己的要求是:对得起良心,对得起逝者,对得起事实,对得起科学。第二,只要本着客观、公正、真实的原则,不要让自己的任何情绪去影响鉴定结论就OK了。”  讲座的最后,秦明用一副对联表达了自己从事法医这个职业的坚守:“一双鬼手只为沉冤得雪,满怀佛心惟愿天下太平。”而对于自己的出名,秦明说,自己并不比同事出众,只是因为他把这些故事写出来了。正如他诚恳的话一样,秦明是个很诚恳的普通人,没有任何的矫饰和夸张--一如法医客观真实的职业要求。  后记:“老秦”演讲前,就说到一般人对法医会有偏见,所以都不敢握他的手。但当今天他演讲结束后,台下的观众纷纷上台和他握手--我觉得恐惧是来源于未知,当你了解法医之后,你对他们的感觉就会完全不同了。(文:邹超婧 图:岳春红)
责编:李华& 编辑:周洁
中吴网版权与免责声明①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吴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吴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吴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吴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方式:中吴网 电话:2
24小时热帖排行
24小时新闻排行求法医秦明《尸语者1 2 》全集。。要全集啊,不要网络版。。要20个故事的那种啊。。谢谢。_百度知道
求法医秦明《尸语者1 2 》全集。。要全集啊,不要网络版。。要20个故事的那种啊。。谢谢。
速度求啊少我给少啊请发 二五二908六五21
提问者采纳
<file fsid="0747" link="/share/link?shareid=&uk=" name="医秦明系列I II.rar" wealth="5" />
提问者评价
应该是对的。先采纳,谢谢啦~但是感觉怎么好像没有结尾?刀了打开小盒子,是一个闪亮的勋章就完结了?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法医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法医:内心强大的“尸语者”
- 人民公安报08版
法医:内心强大的“尸语者”
- 人民公安报08版
法医:内心强大的“尸语者”
来源:中国警察网-人民公安报&&发布时间: 12:0:31
本报记者 陈文军
很小的时候,秦明见惯了父亲穿警服的样子,自然有过警察梦,但另一个梦想就有些另类了:成为一名诗人。很小的时候,他就开始写打油诗,进入青春期更是“诗兴大发”,整天乐此不疲。直到就读法医专业后,感性的一面渐渐被理性超过,“我忽然觉得自己的诗句是那么幼稚,毅然辍笔不再写。”他回忆说。但是,那个文艺青年的梦想,像种子一样深埋心底,邂逅网络时代后,得以破土重生并一发而不可收。“万劫不复有鬼手,太平人间存佛心。抽丝剥笋解尸语,明察秋毫洗冤情。”秦明写在自己小说开篇的这首诗,证明他用细腻的笔触、精巧的构思、丰富的实践,在诗人与警察两个梦中找到了一种最佳的契合。
于是,他先是以一部悬疑小说《尸语者》红遍网络,最近又推出了“法医秦明”系列小说第二部《无声的证词》,并迅速占据各大网站排行榜的榜首。很多人在读过这两部充满紧张刺激感的小说后,也对作者充满了好奇——一位参与过2000余具尸体检验、亲手解剖过上千具尸体的年轻法医,是如何在两年不到的时间里、在繁忙艰辛的工作之余写出两本畅销书的?
“阅尸无数”的他生就“鬼手佛心”
【画外音】去年冬季的一天,准备出差的秦明去买票时发现一条小狗奄奄一息地倒卧在路边草地上,他上前仔细观察,发现小狗的腿折了一条,估计因此而遭到遗弃。天寒地冻,小狗已经快冻僵了,悲心大发的秦明用双手捂住小狗,良久,小狗终于能站起来了,但也黏上了秦明,他在前面走,小狗就一瘸一拐跟在后面。“好歹也是一条生命啊。”秦明将小狗抱回了家。邻居、朋友常不解地问他:“你怎么养了一条瘸狗啊?”直到半年后,秦明才给小狗重新找了一户真心喜欢狗的人家。
提起法医,人们浮现在脑海中的形象,往往都是拿着手术刀、一脸冷漠严肃的样子。而现实中的秦明却是一个爱说爱笑爱闹、充满爱心的人。解剖了那么多尸体,揭露了那么多隐秘和罪恶,秦明的内心依然流淌着对世界对人心的温柔,这种情怀也许正是他热爱法医、辛勤笔耕的原动力之一。
记者:法医要天天跟死尸打交道,你是怎么选择了这个“冷门”职业的呢?
秦明:我是独生子,父亲曾是一名优秀民警,年轻时搞痕检立过一等功,他一直想让我子承父业。母亲是护士,她说当警察顾不了家,还是当医生收入高、社会地位高。父母的意见相左让我很纠结,但我骨子里想当警察,因为父亲穿警服的样子早就深深地刻在了脑海中。
高考后,父亲为了防止母亲左右我填报志愿,“垄断”了志愿表,只给我选了3个学校:提前录取填的是中国人民公安大学,第一志愿是皖南医学院法医学系,中专填写的是警校,他的意思是本科考不上公安大学,连大专都不上,直接就读警校中专了。结果,我被皖南医学院录取了,可我当时对法医完全没概念,父亲安慰我说,学医的女生多,好找老婆。到了学校才知道,全班共40人,只有我是第一志愿报考的,其余的全是“服从分配”来的,我顿时感到了这个专业的“冷”。
后来,有两件事让我对这个职业刮目相看了。一个是当时正在热播的香港电视连续剧 《鉴证实录》,我惊讶地发现法医在破案中还能起这么大的作用,觉得法医没学错。第二件事,大一暑假期间,父亲把我安排到法医室实习。参加解剖的第一具尸体,是一个18岁的小伙子,在群殴时被捅死的。五六处刀伤只有一处是致命的,五六个人都捅了,到底是谁捅的这一刀呢?仔细勘验伤口发现,致命刀伤处有一个“皮瓣”,提示这把刀是卷刃的,进而确定了造成这一致命刀伤的凶手。这个细节让我认识到法医的重要作用。
记者:你觉得从事法医工作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秦明:法医最初要过的坎儿,是对生命、对生死的认识。真正过了这个坎儿的法医,往往不是阴郁的人,反而是开朗的人,不忌讳谈到死。很多人都会认为法医内心很强大,其实这也需要一个过程。
刚开始接触各种尸体时,觉得生命很脆弱。记得2003年初,大学毕业实习时接触一个案子,一辆面包车拉着很多女孩子去实习,掉进水里了,死了将近10个,家属有哭天抢地的、有当场晕倒的。这个场面让我很受触动,我开始思考,人活着,应该对亲人负责,对周边的人负责。后来,随着工作阅历的增长,产生了更多的想法和理念,觉得应该给社会留下点儿什么,让别人能记住你,能了解你所从事的工作。后来写书,可能跟这个观念的转变有关。
记者:从你已经出版的两本小说中和聊天中,发现你对法医职业不仅仅是敬业,还带着一种执著的热爱,甚至可以说是痴迷。
秦明:真正热爱上这个职业,跟我的师父——主管我们科的陈林副处长分不开。他有两个观点让我牢记于心:第一,法医很艰苦,但很卓越。法医是一个必须热爱才能做下去的职业,哪怕尸体再腐臭,也要认真解剖,指导破案后会有成就感,会形成良性循环。第二,法医不是解剖工。一般人认为,法医就是探明死因、时间、致伤物、死亡方式等即可。师父认为,这个层面太低,法医应该是最优秀的侦查员,因为法医最了解整个案件情况、掌握信息量最大,法医必须从头到尾参加案件侦破,要参加现场重建、作案人的行为分析、作案人刻画这3个环节,竭尽所能提供破案意见。
法医拿着微薄的工资,做着异常艰辛的工作。我们可能会狼狈不堪地在下水道中摸爬,可能会被恶臭和蝇蛆恶心得干呕,可能会在寒风酷暑中连续工作而病倒,也害怕现场有不可预知的危险——如果不热爱,就不可能在这个岗位上坚持下去。
记者:面对千奇百怪的尸体,有过什么不适应吗?
秦明:并不是所有的人都适合干法医。今年3月,有个记者采访我时,非要跟着我去解剖室拍几张工作照片,结果一进去就受不了了。妻子是低我两届的校友,也学法医专业,但毕业后转了行。她实习时只是看过解剖尸体,心理已经难以承受了,每天晚上都要跟我煲电话粥直到困得睁不开眼,否则就无法入睡。我第一次解剖尸体是1999年实习时,我也很奇怪自己一直没害怕的感觉,也许天生就适合干法医吧。我的体会是只要专心投入到尸检中去寻找蛛丝马迹,就没有多余的心思害怕。但若是把我关到殡仪馆一晚上,估计也会害怕的。回想起来,经历过的一件事还真让我感到过恐怖。
2003年初,在南京公安机关参加毕业实习时赶上一起命案。当天晚上12点,老师突然想起忘了检查尸体的后裤兜,我一个人就去了尸库,刚摸到冰凉的尸体,突然门“咣当”一声关上了,灯也黑了,当时真把我给吓呆了。好在很快灯就亮了,门也开了,原来是尸库管理员搞的恶作剧。这位管理员五大三粗的,白天聊天时告诉我说,他刚工作时,宿舍就在尸库旁边,一到晚上没人后,怕得不敢睡觉。我当时年轻气盛,说这有啥可怕的,这句话让他伤自尊了。
记者:在你印象中,最艰苦的尸检是哪次?
秦明:没有最艰苦,只有更艰苦。2010年底,在一个山区县,有一位母亲活埋了不到1岁的小儿子,把6岁女儿从18米高的桥上扔下去,然后自杀了,家属对死因存疑。我们先绕了两个小时盘山道赶到镇上,再坐半小时汽车到一个断桥处,然后又坐三轮车走半小时山路,再爬半小时山,才到达现场。当时的气温有零下十几摄氏度,就在露天找了一块石板蹲着进行尸检,花5个小时解剖了3具尸体,双腿一点儿知觉都没有了,是旁边人给架起来的。一起参加尸检的六安市公安局法医,鼻涕耷拉下来冻成了冰柱,我一伸手给拿了下来。
“尸语者”是这样修炼成畅销书作家的
【画外音】秦明的新浪微博现在有7.6万名粉丝;“新浪安徽”今年3月至6月的逐月影响力统计,秦明的个人微博影响力在安徽认证(加V)微博中进入前5名,每条微博能有几百条甚至上千条评论;今年4月,秦明的个人微博被公安部表彰为“成效突出的民警个人工作微博”;这之前,他的个人微博还先后获得“安徽最具影响力政府个人微博”、新浪网“最具影响力的政法公职人员TOP20”等称号。
记者:法医工作那么繁忙艰辛,怎么会想起写书来了呢?
秦明:走上这条路有偶然性,写书是从微博开始的。随着我在网络上的影响力越来越大,先后有20多家出版社主动联系我想出书。
2011年,处里让我负责编写官方微博“安徽法医在线”,我发现很多话不能随便说,因为一言一行代表着官方。于是,当年7月我就在新浪网上开通了个人微博“@法医秦明”。一开始只是纯粹觉得好玩儿,每天坚持写一条法医知识,也有一些感悟、搞笑的内容。后来很偶然地认识了新浪微博的主管刘青利,毕业于中国医科大学的他告诉我,还没有像样的法医微博,建议我能用喜闻乐见的方式让老百姓了解法医学。
于是,我开始在网上尝试着用讲故事的方式连载我办过的那些案子,题目就叫“鬼手佛心:我的那些案子”。最初我毫无经验,连地名都是真实的,案情没有任何改编,跟记流水账似的。中国政法大学教授姜振宇,还有悬疑界作家蜘蛛、雷米等人觉得有潜力,帮我转发后,粉丝越来越多,每天的点击量有1000多次,这时天涯论坛“莲蓬鬼话”版主主动请我到天涯去更新,点击量一下子超过10万。这个连载就是第一部小说《尸语者》的雏形。
记者:“尸语者”是什么意思?
秦明:“尸语者”——能听懂尸体语言的人。出版社觉得原来的书名“鬼手佛心”不能准确概括法医这个职业,就改成了这个名字。【画外音】一个8岁的女孩曾给秦明发微信,说喜欢他的书;一个网友告诉秦明,她70岁的母亲天天盼着他的新书上架;一个盲人朋友说,他在听有声版的《尸语者》……据统计,秦明的两本小说总字数为66.7万字,第一本书热销期间很快就卖出4万册,电子书在中国移动平台点击量超900万;第二本书上架两周时间,2.5万册销售一空,又紧急加印了1.3万册,电子书点击量目前已达到80万。
记者:写作是很辛苦的事,业余写作遇到的困难可能会更多,你怎么处理写作与工作的关系呢?
秦明:原来有很多业余爱好,踢球、玩网络游戏,但后来业余时间除了陪儿子,几乎都留给了写作和与读者、粉丝交流。去年因为常熬夜写作得了眼角膜溃疡,医生说都有失明危险,着实让我紧张了一阵子。但写作苦中有乐,关键是跟我喜欢的职业密切相关。
我的书虽然畅销,但自己心里有数,毕竟是业余创作,在文笔、悬疑设置上有很多不足。能受到欢迎,可能得益于我的工作实践,读者觉得真实。为了弥补自身的不足,出版商建议我每个月读一本优秀的悬疑小说,看多了,就有所感悟了。
我给自己定了几个“框框”:第一,以不耽误工作和正常生活为前提。写作永远是业余爱好,我的正业就是法医。陈林副处长常提醒我,不能本末倒置,不能丝毫影响工作。在上班时间,我决不会考虑写小说的事情,而且工作起来必须专心致志,也不可能分心去考虑其他的。第二,不涉密、不侵权。把几个案件交织在一起,地名、人名全部用化名,防止对号入座。第三,实事求是,不搞灵异,不哗众取宠。用科学严谨的态度来普及法医科学知识。
记者:在写作上有什么体会和长期规划吗?
秦明:日是除夕,全家人看春晚时,我就开始动笔了。平时,晚上吃饭后能抽出两三个小时写五六千字。每天有读者督促着更新,是我不断写下去的最大动力。第一本书3个月时间就写完了;第二本书用了7个月时间,今年5月底已经上架。
现在正在写“法医秦明”系列之三,暂定名《第11根手指》——手术刀就是法医的第11根手指。目前已经写了10万字,预计还要4个月才能写完。现在写书越来越慢,一是工作越来越忙,另外也想写得更引人入胜。
这3本书,每本都有一个主线。第一本书,以小法医的成长过程为主线;第二、第三本书都以一个系列案件为主线。后面这两部书中的系列案件都是虚构的,但细节全部来自于真实案例。书中被网友誉为“像神一样的存在”的师父,就是我现实中的师父、副处长陈林;痕检员林涛的原型叫王林涛,是我同事,设置成了帅哥的形象,也很受欢迎;主检法医的助手大宝,没具体原型,很多话需要借助他的口说出来便于展开;妻子铃铛,是借鉴了我妻子的网名“铃铛姐姐”,出场率不多,只是为了烘托法医的艰苦。很多读者正是因为我的书没有让人眼花缭乱的感情线,才喜欢读的。
写多了,经验、想法也越来越多,以后还准备写部长篇小说,取材于一个真实案子。若说更远的目标:我希望做一个能写很久的作者,打造法医类小说的“正宗”,让更多的人理解支持我们,让更多的有志青年加入法医队伍。
很多粉丝和读者成为“帮助警方说话”的人
【画外音】“无脸少女”、“林中尸箱”、“白骨沼泽”、“人皮牢笼”……仅看书中每章的题目,就够惊悚了。秦明将亲手承办过的案子,经过“张冠李戴”后重组在一起,增强了可读性和吸引力。但他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吸引眼球,而是要通过这种“重口味”的描写,让心存歹意的人及早悬崖勒马,让善良的人有所警觉和防范。事实上,一边看故事,一边长知识,是很多人对读了秦明的小说和微博后的共同感受。
秦明在写作上定了“四项基本原则”:以真实案例为蓝本、以崇尚科学为基础、不哗众取宠、突出正能量。
记者:你的小说描述了很多血腥和死亡场面,跟常见的惊悚小说有什么不同之处吗?
秦明:我写书的目的之一,就是警示世人。在小说中,通过法医在解剖尸体前的鞠躬、解剖尸体后仔细缝合等细节,传递着对生命的真切尊重;通过开放性设计的推理线索,引导读者置身于推理和思考之中。每一个故事都不是纯破案的过程,我力求透过那一块块尸骨,还原一段段爱恨情仇,叙说人心的善恶嬗变,直面无处不在的人生危机。前不久,安徽音乐广播电台的女主播采访我要做一期“如歌人生”节目,说看了我的书后,最大的感触就是做人要简单些;有的网友看了我的小说后感叹:“善良其实是对自己和别人最大的保护。”因为书中的很多案例,都是不伦之情引发的。【画外音】微博和写书给秦明带来了名气,但他从来没忘记自己的初衷:让更多人了解法医的辛苦和卓越,普及法医学知识。他曾冒着“掉粉”的风险,以“我是一个尸语者”为题搞过“微访谈”,一个半小时就收到587个问题,他回答了65条微博,因为短时间内屏幕中都是法医问答,影响了粉丝阅读别的微博,就会让部分粉丝“取消关注”——这就是“掉粉”。那一场“微访谈”下来,秦明掉了200多个粉丝。
记者:看你的微博,发现跟粉丝互动很热烈,有的粉丝很喜欢跟你探讨很专业的法医学知识,他们都是同行吗?
秦明:绝大部分粉丝都不是同行,而是社会各界的人。宣传法医的效果,当然是受众面越广越好。
两部小说出版后,引起了超出预料的反响,QQ群的朋友、微博粉丝越来越多。我是带着感恩的心与这些读者、粉丝交流的,是他们不断激励着我走到了今天,我会尽可能回复每一条留言。粉丝中有很多高中生,今年6月6日高考时,我专门写了一条长微博“有一种青春叫高考”,通过自己高考时的经历和感悟,说明“榜上无名、脚下有路”,给很多小粉丝以鼓励。通过办理的一些案例,我发现有的女孩子走夜路时因为害怕,就边走边打电话或发短信、聊QQ,但恰恰因为分神而忽略了周边的危险,很多歹徒就专门选这样的女孩下手,我也会在微博中及时提醒注意安全防范。您好,分享的企鹅
“法医秦明”讲述如何成为“尸语者” 曾遭遇诈尸
秦明做客公开课他,从神秘法医到网络作家,畅销小说《尸语者》系列作品红遍网络;他,是颇具情怀的法界幕后英雄,用科学与正义成就“鬼手佛心”的美名;他,具有淡然处世的态度,幽默爆棚的个性,热情的“芹菜”们送外号“老秦”。他,就是秦明,安徽省公安厅物证鉴定中心主检法医师,2012年开始写作,先后出版“法医秦明”系列:《尸语者》、《无声的证词》、《第十一根手指》和《清道夫》,并凭借50余万册的销量,一举跻身为国内悬疑作家领军人物,被读者誉为“最会讲故事的法医”。近日,常州公开课第46讲--生命与真相的见证者,在常州高级中学艺体中心开讲,短短两个小时,秦明为2000余名学生和家长讲述法医这个职业背后故事。法医很冷门,怎么会成为一名“尸语者”?秦明的母亲是护士长,想让他当医生;父亲是个刑警,想让他当警察。1998年高考,秦明去了皖南医学院法医学系,也算是满足了父母双方的心愿。但实际上,他也不太清楚法医到底是干什么的。直到大一暑假的一次见习经历,才让他对这个职业刮目相看。那天,秦明跟着师傅出现场,一名18岁的少年在一场群殴中中刀死亡。这是秦明第一次参与解剖,在解剖台上把尸袋慢慢拉开时,他整个人都呆住了:死者竟是他的小学同学。死者有五六处刀伤,致命的一刀在胸口,但几个嫌疑人都不承认捅了胸口。法医检查后发现,胸口创口边缘有一个小的皮瓣,这很可能是卷刃的刀在抽刀时造成的,进而确定了造成这一致命刀伤的凶手。“我惊讶地发现法医在破案中还能起这么大的作用。”这起案件让他真正坚定了自己的法医职业生涯,也成为他提笔书写法医故事的第一个素材。2005年,秦明考到了安徽省公安厅,如愿做了一名法医。从见习学生开始到成为真正的公安法医,法医秦明参与了2000多具尸体的检验工作,其中解剖的就有近千具。对法医这个职业,他也有了更深的认识:“很多人认为法医就是尸体检验嘛,其实他是命案侦破过程中的最关键的因素,用一个时髦的词儿来诠释,‘尸语者’--能听懂尸体语言的人。” 法医很苦廉,为啥仍然热爱这个职业?
在影视作品里的法医看着很酷、很拽、很小资,但现实生活的法医真的是这样吗?一开场,老秦用非常幽默的对比,告诉大家其实法医的工作环境很艰苦。秦明说:“人们都觉得法医神秘,其实我们都是普通人,是有血有肉的普通人,所以什么样子都有。我们工资并不高,做着辛苦的工作。”
一般情况下,说到“法医”,自然大家会联想到“尸体”、“恶臭”,在秦明看来,“抗压力”是法医必须具备的素质,而且要相当大才行,“见到血腥的、腐败的、残缺的尸体和现场,要能扛得住。”良好的心理素质也是必须具备的,法医也必须要细心,明察秋毫绝对不是虚的,“检验细致决定一个案件能不能破,还要具备一定的逻辑推理能力。”秦明想了想,再补充了一点,“法医要吃苦,不吃苦是坚持不下去的。”
从事法医工作的人会不会害怕?秦明说简单的尸检都不会害怕,“法医在工作中要抛开一切情绪全身心投入,才能发现不易发现的隐形线索,所谓胆大不胆大对法医不是问题。”不过秦明也有被吓着的时候,“有一次,派出所民警在现场觉得一个受害人已经死了,但是尸检过程中又醒过来了,‘这是诈尸吧’”?当时秦明被吓了一下,但这并不是对工作和对尸体的恐惧,只是突如其来的变化。”
“我想告诉大家法医就鲜活地生活在大家身边。我们可能会狼狈不堪地在下水道里摸爬,我们可能会被恶臭和蝇蛆恶心地干呕,我们可能会因为在寒风中工作而抱病,我们也可能会在烈日下的尸检现场而中暑。我们也害怕案发现场有不可测的危险,害怕在尸检时感染烈性传染病……。但牢骚归牢骚,牢骚过后,依旧热爱这份工作”,秦明如是说。
法医很虐心,会有怎样的心路旅程?
在讲课过程中,秦明用20个真实案例带领现场的听众认识法医这个神秘的职业的同时,也讲述了自己从事这份工作10余年来的心路历程。“每个法医都会经历这样一段心路旅程:从一开始的震撼和恐惧,然后到对死者的悲恸和恻隐,再到对犯罪分子的愤怒,最后回归淡然。这种淡然不是情感的淡然,而是对生死的淡然。”在秦明身上,现场的听众也能感受到这种淡然:淡然了,才能更全心投入,明察秋毫;淡然了,才能超脱世俗,直抵生命本真;淡然了,人才不会阴郁,反而会开朗。
“遇到一些虐心的案子时,你自己会不会纠结?”有人问,秦明毫不犹豫地回答:“要客观,不纠结。做人做事,只要你坚持了原则,就没什么好纠结。第一,法医学就应该是严谨的,不应该受到任何外界因素的干扰和践踏。我对自己的要求是:对得起良心,对得起逝者,对得起事实,对得起科学。第二,只要本着客观、公正、真实的原则,不要让自己的任何情绪去影响鉴定结论就OK了。”讲座的最后,秦明用一副对联表达了自己从事法医这个职业的坚守:“一双鬼手只为沉冤得雪,满怀佛心惟愿天下太平。”而对于自己的出名,秦明说,自己并不比同事出众,只是因为他把这些故事写出来了。正如他诚恳的话一样,秦明是个很诚恳的普通人,没有任何的矫饰和夸张--一如法医客观真实的职业要求。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
相关阅读:
相关搜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了
大苏网官方微信,更懂城市更懂你
苏州中心官方微信,
把吃喝玩乐装进爪机
江苏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官方微信
同名查询、自助移车,关注南京公安官方微信
发布权威信息,交流工作经验,展现代表风采
常州市各类便民业务在线办理与查询
热门搜索:
“百岁夫妇”共育有四个子女,75年里不曾红过一次脸。
女生整日抱着手机不放,以保护个人隐私为由拒绝父母的关心。
男子称夫妻俩国庆节办了酒席才在一起 ,但女儿3月8号就生了。
楼市疯狂买卖量增加,导致买卖双方对簿公堂的事件也有所增加。
Copyright & 1998 - 2016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法医秦明小说尸语者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