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际穿越》里复仇焰魂布兰德德教授写在黑板上的公式是什么公式

Sina Visitor SystemHailong Li
红岭投创,注册资金5000万,目前算规模比较大的P2P网贷,利融网也不错,年收益14%-1…
-。-好坑爹为什么换了个问题,我把我在&a href=&/question/?nr=1& class=&internal&&如何看待霍金发布论文称黑洞不存在?&/a&里的答案改改贴过来继续写吧。&br&&br&&b&感觉好长啊,如果有人赏脸转载的话请注明出处。谢谢。&/b&&br&&br&作为一个物理专业的大三妹纸,勉强来挑战下这个题目!对量子物理的理解还非常浅薄,欢迎指正讨论。&br&首先1月24号在《Nature》的网站上出现了这么一篇文章:&a href=&/news/stephen-hawking-there-are-no-black-holes-1.14583&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tephen Hawking: 'There are no black holes' : Nature News & Comment&i class=&icon-external&&&/i&&/a&。题目是说:霍金认为“没有黑洞&。事实上,他只是试着提出一个新的关于黑洞视界的解释,尝试去解决一个叫&b&Firewall Paradox(火墙悖论&/b&,感觉叫边界悖论好听&b&点)&/b&的问题。&br&&br&恩在介绍这个悖论之前先介绍一下黑洞的基本常识吧。&br&首先要引入的一个概念是引力。当引力足够大的时候会扭曲周围的时间和空间。最简单的一个比喻就是想象一张平平的毯子,如果你在上面放一个球,毯子就会凹下去一块,这就是时空的扭曲。球越重,凹陷越深。如下图。太阳最轻,白矮星次之,中子星更重。&br&&img src=&/bcf43b3248164_b.jpg& data-rawwidth=&279& data-rawheight=&181&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79&&一个比较基本的物理知识:一个大质量的物质因为自身重量太大,引力大于分子间的斥力,导致整个球向内坍缩。比如说中子星就是因为这个原理,导致所有的质子在极大的压力下转化为中子,彼此之间挨得非常紧。到这个地步斥力已经不是简单的电磁力了,泡利不相容原理导致的。(简单的说是因为自旋为1/2的粒子,既中子,在一个能量层级下存在一对自旋相反的粒子。其他的粒子只能跑到更高的能量层级上去,这就产生了斥力)。而黑洞说的比较简单,就是当这个自身质量大得超过一定阙值,就会对它所处的时空产生极大的扭曲,像是无底洞一样。那个中心点被称为singularity,既是著名的&b&奇点&/b&。正是因为黑洞的自身重力太大,以至于光都无法逃脱。当光逃逸到一定的边界的时候,就会因为失去所有的动能而被黑洞的引力给拉回去。这个边界叫&b&视界&/b&。这就是黑洞为什么被称为黑洞。然而,这个理论却出现了一个难以解释的矛盾,即所谓的火墙悖论。而霍金的最新的论文正是对这个悖论的一个挑战,或者说修正。&br&&br&所谓的边界悖论(火墙悖论),简单来说,就是假设一个宇航员正在坠入黑洞,会发生什么。&b&根据广义相对论,什么也不会发生&/b&。因为爱因斯坦提出,在宇宙的任何一个地方,一切事物都要遵守物理定律。所以这个可怜宇航员应该会毫无知觉地穿过视界,被拉向奇点。当然在被拉到奇点的过程中会被撕碎... 然而,根据&b&量子物理理论&/b&,在进入视界的时候,由于霍金射线(这个理论本身也有很多争议,可见附录)的存在,粒子会被转化成高能状态,把宇航员烧成灰烬。这就是为什么这个悖论叫firewall,不是防火墙,是着火的墙。&br&&br&&u&根据《Nature》的解释:&/u&&br&霍金为了解决这个矛盾,提出了一个新的说法。不过这个新理论很粗糙,可以说是个&u&”救火“的理论&/u&。他认为,广义相对论和量子物理理论都没错,错的是我们对黑洞的认识。&b&这个所谓的视界是不存在的。&/b&因为在我们传统定义的视界上,由于量子物理的影响,这个视界非常不稳定,一直在大幅度摇晃。所以&b&根本没有一个固定的边界&/b&。他进而提出了一个替代视界的东西,叫apparent surface,&b&视表面&/b&。他对视表面的定义是:在这个表面上光会停止前进。请想象光在一个速度为光速的跑步机上跑步...这就是发生在视表面的事情。可以想象视表面是一个很大很厚的圆形的壳,因为量子理论的作用一直在扭曲。乍一看跟视界没什么区别。的确,霍金认为,在广义相对论下,&b&对于一个稳定不变的黑洞来说,视界约等于视表面&/b&。&br&然而,如果一个黑洞又&b&吸收了额外的物质&/b&或者能量(他们两个一回事),&b&视界就会开始摇晃变得不稳定,然后膨胀,变得大于视表面&/b&。&br&相反地,根据霍金在上世纪70年代提出的霍金射线理论,黑洞会慢慢缩小,释放出霍金射线。&b&在损失能量的情况下,视界会缩小,变得小于视表面&/b&。&br&霍金的新理论认为,这个所谓的视表面才是黑洞真正的边界。&br&&br&注意,这里就是为什么《Nature》会用”黑洞不存在“来作为标题:&br&&b&&u&霍金说:”对于现在的理论体系,即在黑洞中连光都不可以逃逸,来说,否认视界的存在意味着否认黑洞的存在“&/u&&/b&&br&&br&&br&&u&好了,理论讲完了,下面是我的分析:&/u&&br&首先,这是一个很深的水... 因为这牵扯到了一个更深的,百年来无人撼动的悖论,即黑洞悖论(见附录)。 霍金就是往里扔了一个小石子。关于黑洞边界到底该是什么样的一直无定论。而问题的关键是无法把大尺度下的广义相对论和小尺度下的量子物理理论、场论统一起来。&br&&br&其次,虽然霍金否定了视界的存在,但是他的逻辑不是简单的:因为视界不存在所以边界悖论也不存在,或者因为视界不存在所以黑洞也不存在。他是通过推敲火墙理论的计算方式,指出其中问题,进而更深一步希望通过对黑洞边界问题的大胆创新来尝试解决黑洞悖论。&br&&br&再次,这篇《Nature》上的文章跟霍金的论文出入挺大的。关于视表面的问题只出现在了霍金论文中的最后一段(其实一共也就两页),其他部分霍金都是在反驳为什么这个宇航员不会在视界上被烧成灰。他一共提出了三点反驳意见... 那个,你们真想听么... 再说下去真的都是术语了...&br&&br&最后,媒体要报道好好报道,别胡来。&a href=&/14/JG9ULDV0001121M.html#hnews&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霍金发论文“自我否定” 称黑洞并不存在&i class=&icon-external&&&/i&&/a&。断章取义。我上文已经解释得很清楚了,霍金没有否定黑洞的存在。只是在重新定义视界/视表面。网易这是在干嘛,霍金自我否定?黑洞并不存在?&br&看看网易说的&br&&blockquote&霍金的最新“灰洞”理论认为,物质和能量在被黑洞困住一段时间以后,又会被重新释放到宇宙中。他在论文中承认,自己最初有关视界的认识是有缺陷的,光线其实是可以穿越视界的。当光线逃离黑洞核心时,它的运动就像人在跑步机上奔跑一样,慢慢地通过向外辐射而收缩。&/blockquote&这个&灰洞&真不知道是谁一拍脑袋想出来的词,这所谓的”又会被重新释放到宇宙“的理论是早就被提出来的,针对黑洞悖论的解释之一(见附录)。另外,我没在他论文中看到他承认他最初对视界的认识是有缺陷的。&br&不过表扬一点,网易还提到了黑洞悖论的,不错不错。&br&&br&吐槽一句,这个争论啊...我看再过一百年能有个头绪就不错了...&br&&br&&br&&br&&p&附录:霍金射线与黑洞悖论&/p&&br&&p&(霍金射线写不动了,改天吧TAT)&/p&
这个所谓的黑洞悖论呢,其实就是两个不同的泰斗级理论体系,即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general relativity)和量子物理加场论(quantum field theory)对黑洞的不同解释之间产生的矛盾。&br&简单来说,&b&量子物理&/b&的最基本的概念就是&u&一切必要的信息都包含在粒子的波函数当中&/u&。并且已知一个特定时间的波函数,就可以用薛定谔方程来推倒出这个粒子之前所处的状态已经之后即将变成的状态。&br&然而,&b&广义相对论&/b&认为,&u&一个粒子一旦进入了黑洞的视界当中,就会失去一切的信息&/u&。&br&这就是黑洞悖论。&br&这个悖论其实很搞,因为广义相对论适用的范围是非常大的尺度,恒星啊太阳系啊这种的,而量子物理和场论适用于极其小的尺度,比如夸克,电子,原子。完全不是一个世界的理论,但是又都出现在了关于黑洞的理论当中。想把它们整合在一起非常困难。&br&事实上已经有很多科学家提出了各种各样的理论试图协调这个悖论。不过可惜的是,如霍金所说,想要彻底解决这个矛盾只有等到我们能够把相对论和量子物理融合到一个体系中的时候了。而为了这个大融合,物理学家们已经努力了一个世纪了。&br&&br&&br&我简单列几个已经存在的不同的理论(出处:&a href=&http://en.wikipedia.org/wiki/Black_hole_information_paradox#Information_is_irretrievably_lost.5B9.5D.5B10.5D&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Black hole information paradox&i class=&icon-external&&&/i&&/a&)&br&&br&理论1: &b&信息不可避免地损失了&/b&&br&优点:符合广义相对论&br&缺点:违背量子物理理论,能量守恒定律&br&&br&理论2: &b&信息通过黑洞蒸发逐渐泄露出来&/b&&br&优点:从直觉上来讲非常吸引人,因为这个理论用一个非常传统的现象解释了信息的恢复&br&缺点:与现存的相对论不符(相对论认为没有任何信息可以从黑洞中泄露出来)。而在这个尺度上广义相对论的结果应该是非常可信的。&br&&br&理论3:&b&在黑洞蒸发的最后阶段信息才会被忽然泄露出来&/b&&br&优点:只有在最后阶段才会违背广义相对论。而在最后阶段的时候,事情是在量子物理的尺度上可以背解释的,所以不会违背广义相对论。&br&缺点:在进入最后阶段之前的一小段时间内,小型黑洞必须储存一定量的信息,这违背了广义相对论。&br&&br&还有很多理论.......这里就先不一一列举了。所以霍金只是在这些理论的基础上又提出了一个理论,试图解释黑洞悖论。&br&&br&&u&参考:&/u&&br&霍金的论文 &a href=&http://arxiv.org/pdf/.pdf&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span&&span class=&visible&&arxiv.org/pdf/&/span&&span class=&invisible&&v1.pdf&/span&&span class=&ellipsis&&&/span&&i class=&icon-external&&&/i&&/a&&br&《Nature》对此事的报道 &a href=&/news/stephen-hawking-there-are-no-black-holes-1.14583&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tephen Hawking: 'There are no black holes' : Nature News & Comment&i class=&icon-external&&&/i&&/a&&br&Firewall Paradox 火墙悖论 &a href=&http://en.wikipedia.org/wiki/Firewall_(physics)&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Firewall (physics)&i class=&icon-external&&&/i&&/a&&br&黑洞悖论 &a href=&http://en.wikipedia.org/wiki/Black_hole_information_paradox#Information_is_irretrievably_lost.5B9.5D.5B10.5D&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Black hole information paradox&i class=&icon-external&&&/i&&/a&&br&网易的坑爹报道 &a href=&/14/JG9ULDV0001121M.html&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霍金发论文“自我否定” 称黑洞并不存在&i class=&icon-external&&&/i&&/a&
-。-好坑爹为什么换了个问题,我把我在里的答案改改贴过来继续写吧。感觉好长啊,如果有人赏脸转载的话请注明出处。谢谢。作为一个物理专业的大三妹纸,勉强来挑战下这个题目!对量子物理的理解还非常浅薄,欢迎指正讨论…
多维通道在三维空间的投影。&br&&br&kip throne借用影片中黑人的描述为,当卷起a4纸在两页之间穿个洞时,成为了一条可以快速穿越二维空间的三维的通道,这个通道在二维空间的“人”看来,是一个圆环。同样,多维通道在三维上的投影,就是一个球。因为球是我们三维世界对于点的最大维度的描述了。&br&&br&其实多维空间中不同形状在穿过三维空间时候的投影都不一样,就如同我们的立方体在穿越二维空间纸面时的投影会从三角形到长方形到菱形到三角形一样,多维空间在三维世界的投影也会有很多诡异的立体形状。&br&&br&但在影片的设定中,通道这个概念就如同穿过了纸面的笔尖一样,设定为从一个点扩张而成的圆。当然,从时空扭曲的方程来看,圆柱形的通道显然要更稳定。&br&&br&&img data-rawheight=&423& data-rawwidth=&440& src=&/72bbd0e45a106ea4108c1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40& data-original=&/72bbd0e45a106ea4108c1_r.jpg&&&br&&Embedding diagram& of a Schwarzschild wormhole&br&&br&史瓦西虫洞模型。&br&&br&&br&&img data-rawheight=&330& data-rawwidth=&440& src=&/32ef97abfe24c3af9c75d2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40& data-original=&/32ef97abfe24c3af9c75d2_r.jpg&&&br&Image of a simulated traversable wormhole that connects the square in front of the physical institutes of &a href=&http://en.m.wikipedia.org/wiki/T%C3%BCbingen_University&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Tübingen University&i class=&icon-external&&&/i&&/a& with the sand dunes near Boulogne sur Mer in the north of France. The image is calculated with 4D &a href=&http://en.m.wikipedia.org/wiki/Ray_tracing_(graphics)&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raytracing&i class=&icon-external&&&/i&&/a& in a Morris–Thorne wormhole metric, but the gravitational effects on the wavelength of light have not been simulated.&br&&br&计算机用4d光线追踪模拟的可旅行的虫洞。虫洞两头连接了法国北部和德国帝宾根大学。&br&&br&以上两图来自wikipedia
多维通道在三维空间的投影。kip throne借用影片中黑人的描述为,当卷起a4纸在两页之间穿个洞时,成为了一条可以快速穿越二维空间的三维的通道,这个通道在二维空间的“人”看来,是一个圆环。同样,多维通道在三维上的投影,就是一个球。因为球是我们三维世…
&p&11:26说明:这是一部我无法客观评价的电影。当我第一次看到预告片,又听说了剧本背后的故事时,简直像罗辑听到大史已经找到了庄颜一样激动。”等我真正看到电影时,的确就像看到了多年的梦中情人—一部商业电影,在讲述了一个震撼又感人的故事的同时,还能把这一切建立在尽可能科学的架构之上,甚至做出了展现出超越最前沿科研成果的努力——作为科幻迷+天文专业的学生,除了兴奋和感动,为大家解一下读本片的科学背景,也算是达成了“诺吹”一个小小的心愿。这个答案是看完电影的当夜赶出来的,有很多欠妥的地方,但是有人只看了开头一句话就开始黑“Interstellar里最大的力量是爱,因为爱可以穿越维度”,我想说,您还是读完小学语文再来知乎吧。&/p&&p&这里再添上一张Cooper落入黑洞后的电影截图:&/p&&p&&img src=&/5acd5c266a0bd8be80b71_b.jpg& data-rawwidth=&655& data-rawheight=&46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55& data-original=&/5acd5c266a0bd8be80b71_r.jpg&&此时向外看,原本360度的全景此时全集中在围绕视线的一个圆内:中央部分是他所朝向的半个天球的宇宙,四周环绕着吸积盘的影像。而吸积盘外部还有他身后那部分宇宙的图像,只是已经被压缩成细细的同心圆而看不见了。这都是由于黑洞视界附近光线几乎只能贴着视界传播导致的,因为按照广义相对论,视界处是不存在“向外”的方向的,视界附近,这个方向的空间也被大大“压缩”了,于是光是没法直接射出去的,只能一边绕着黑洞一边一点点的远离黑洞:这其实会导致黑洞附近会有一个由光构成的接近球面的部分,Thorne称为Shell of Fire,从黑洞外部看就是一个紧贴着黑洞的亮环。有趣的是,落入黑洞时,外界宇宙此时正高速远离Cooper,多普勒红移本应让整个图像变红。但Cooper所在的位置引力比外界强得多,所以引力又会使图像变蓝(光子落入黑洞时获得能量),这两个效应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抵消,所以看到的颜色依然是基本正常的。&br&&/p&&br&&br&&p&关于科学上的“错误”可以参见这个回答&/p&&p&&a href=&/question//answer/?group_id=414016& class=&internal&&2014 年的电影《星际穿越》中有哪些科学上的错误? - 胡晓的回答&/a&&br&&/p&&p&提示:评论中有剧透!&/p&&br&&p&11.14:更正:影片中的虫洞的确和黑洞无关,是我理解错误。在和系里的美国同学讨论之后,我们基本确认影片中的虫洞并非单向通道,而是可以通过它向地球发送信息的,只是电影为了情节需要,在Endurance穿越虫洞之后并没有向地球发送过信息,电影中的解释是反向发送信息的效率极低,估计比拨号上网还慢很多倍。所以Cooper给女儿传递的信息主要作用不是解决安妮海瑟薇回来的问题,而是学会操纵重力让人类大规模离开地球。 影片开头的无人机以及农用机械导航故障不一定和磁场有关,因为GPS本身就有依据地球引力的广义相对论修正,如果出现引力异常,GPS的导航自然会出问题。&/p&&br&&p&11.9:添上了对Kip Thorne的简介&/p&&p&11.8:添加对音效和配乐的评价&/p&&p&时空从未如此让人感动,除了引力可以穿越不同的维度,爱也可以。&/p&&p&(末尾有微少剧透)&/p&&p&首先,影片中的黑洞作为题图。&/p&&img src=&/786d7cbdbe_b.jpg& data-rawwidth=&1800& data-rawheight=&12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800& data-original=&/786d7cbdbe_r.jpg&&&br&&p&说自己是伪诺吹,是因为我的确很喜欢他的电影,但又受不了一些过(度)解(读)狗对他的无限拔高(尤其是《盗梦空间》),而且很长一段时间里,我都不知道多年以前看过的《致命魔术》也是他的作品。而且由于《黑暗骑士》导致的对《黑暗骑士崛起》的过于期待,失望之余让我也觉得诺兰不过如此。&/p&&p&但我的怀疑在看完Interstellar之后彻底烟消云散了,诺兰的确是目前最具大师气质的导演,《星际穿越》也是目前所有电影里科学和艺术的最完美结合(不要和我提2001太空漫游,技术限制,科学上是完全比不上的)上次能让我如此震撼又如此感动的,也许还是多年以前的《肖申克的救赎》(有些电影的确很震撼,但缺乏感动)。&/p&&p&先谈谈我比较熟悉的科学部分:&/p&&p&题图里的黑洞,除了黑色的部分之外,想必那个如同王冠般耀眼的环形结构是大家最关注的。这是周围物质在黑洞引力作用下落入黑洞的同时释放引力势能而产生的明亮结构。具体的释放机制主要是粘滞加热(viscous heating),因为这个较差自转的盘不同半径的角速度不同(越到内部越大),物质互相摩擦就可以释放相当可观的能量。至于为何是个盘,因为初始角动量的存在,这些物质在刚开始就有一个大致相同的角动量方向(想想太阳系为何也差不多在一个平面上,类似的道理),所以落入黑洞时的轨道也基本在一个面上。&/p&&p&于是,大多数时候,我们看到的黑洞是这样的&/p&&img src=&/5e423d22fd6df22cef98_b.jpg& data-rawwidth=&260& data-rawheight=&190&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60&&&br&&p&&a href=&//star-black-hole-computer-simulations_n_4816592.html&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This Is What Happens When Massive Black Hole Gobbles Up Sun-Like Star (VIDEO)&i class=&icon-external&&&/i&&/a&&/p&&p&当然,我们还知道黑洞本身不发光,引力会弯曲空间,于是我们看到的黑洞还是这样的:&/p&&img src=&/f24d70cba4c2aefdb3905_b.jpg& data-rawwidth=&960& data-rawheight=&76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60& data-original=&/f24d70cba4c2aefdb3905_r.jpg&&&br&&p&&a href=&http://apod.nasa.gov/apod/ap141026.html&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APOD: 2014 October 26&i class=&icon-external&&&/i&&/a&&/p&&p&这是几天前的APOD,计算了黑洞对后部星系图像的弯曲。&/p&&p&但是如果我们走的够近,黑洞也能弯曲背面的吸积盘的光线,最终会看到什么样的图像呢?&/p&&p&这种事情搞天文的也关心,虽然我们没法从观测上直接分辨吸积盘的内部细节,但是这个会影响观测到的光谱(也就是能量分布),这种事情,搞模拟的也不是没算过,但是他们的结果,差不多是这样的:&/p&&img src=&/26a32e2bb17ffa_b.jpg& data-rawwidth=&1005& data-rawheight=&116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05& data-original=&/26a32e2bb17ffa_r.jpg&&&p&这里颜色代表光谱/能量的频率移动,蓝色代表频率变高,红色代表变低,同时考虑了引力红移和多普勒红移。&/p&&p&这个图像如果太Q的话,好一些的会是这样的:&/p&&img src=&/f92d19a0272fafec546da4e4ba58a1fc_b.jpg& data-rawwidth=&421& data-rawheight=&27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21& data-original=&/f92d19a0272fafec546da4e4ba58a1fc_r.jpg&&&br&&p&好吧知乎没法插这个格式的视频,我截个图:&/p&&img src=&/442f9bcba19ba7b0db2174_b.jpg& data-rawwidth=&480& data-rawheight=&32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80& data-original=&/442f9bcba19ba7b0db2174_r.jpg&&&br&&p&&a href=&http://jila.colorado.edu/~pja/black_hole.html&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Visualization of the inner accretion disk around a Schwarzschild black hole&i class=&icon-external&&&/i&&/a&&/p&&p&右下角的图形代表能观测到的能谱,由于相对论beaming的存在,能量会向高能区移动。&/p&&p&也许你注意到了,电影里似乎没有出现多普勒频移的效果(也就是一边红点一边蓝点),不过我倒是找到一张设定图:&/p&&img src=&/9eaa58bedebb0e3e49f44b_b.jpg& data-rawwidth=&644& data-rawheight=&36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4& data-original=&/9eaa58bedebb0e3e49f44b_r.jpg&&&br&&p&注意这些不同的色块,代表了这些区域可观测的温度/能量,红色代表最大红移,接近内侧的黄色主要是引力红移导致的。而电影里我们看不到这些效应主要是这些区域的能量范围非常广,而且能量密度极高(也就是很亮),即使红移之后对肉眼来说还是太亮,所以我们看到的差不多是一个均匀的光带。(就像理论上太阳外侧会比中心部位暗一些,但现实中你也看不出来,而吸积盘的亮度太阳完全不能比)。&/p&&p&不过Interstellar超越这些科研成果的地方在于,Kip Thorne的推导加上高精度的模拟,最终能看到的不止一个吸积盘!上面这张设定图比较清楚,背面的吸积盘像不仅从黑洞“上面”绕射过来,同时也会从“下面”绕过来。而正对观察者一侧的吸积盘下部的光,则会绕黑洞3/4圈之后再次出现在我们的眼睛里(就是黑洞上部紧贴它的那条亮线)。这只是绕黑洞圈数较少的光线的像,剩下的像会更加接近黑洞视界,所以难以看清。&/p&&img src=&/01dccdb3e3cdb1f19be8d_b.jpg& data-rawwidth=&462& data-rawheight=&65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62& data-original=&/01dccdb3e3cdb1f19be8d_r.jpg&&(贴张Kip的老照片,因为这是我第一次看到他的样子,Kip只用了三年就在Wheeler(也是费曼的博士导师)手下拿到PhD,30岁拿到Caltech正教授,当代广义相对论和黑洞物理的顶级大师,名著《黑洞与时间弯曲》强烈推荐。Kip参与了不少本片的剧本创作,还拉着诺兰的弟弟Jonathan去Caltech学了不少广相,诺兰本人据说去了SpaceX感受了造火箭的氛围)&br&&br&&p&这个结果,不仅仅在电影界,在科学界也是前所未有的!据报道,“诺兰的Group”(评论里有建议这样提不太好,我只是指代,加上引号好了)会至少发两篇paper,一篇黑洞物理,一篇计算机图形。&/p&&br&&p&除此之外,还有影片前期对虫洞表面的表现,同样由于空间弯曲,你将会在虫洞表面看到来自整个“天空”(空间?)的影象。而飞船穿越虫洞的那一幕,逐渐接近视界的各种细节,简直是most fantastic journey ever!而着陆的第一个星球,相信看过大刘《海水高山》的同学会非常激动的。&/p&&p&好吧,如果诸位有耐心看到这一段,我要开始聊聊电影本身了。&/p&&br&&p&电影的前段稍显沉闷,但是看完之后发现埋藏的无数包袱就会觉得《啊哈,原来如此!》(我为啥要用书名号?)诺兰擅长的穿插叙事在本片里和具象化的时间维度(这算剧透?)结合的天衣无缝。主角麦康纳多年前参演的《超时空接触》也是一个星际穿越的题材,但是为了表达诠释父爱,让外星人化身父亲的形象和穿越后的朱迪 福斯特接触,显得非常生硬。而本片里,前期引力红移产生的时间差,“天上一日地上一年”,让观者觉得父女无论空间还是时间,都在拉开几乎无穷大的距离,离愁别绪让人感慨万千。而片尾(&strong&剧透开始&/strong&!),在外星人(其实是未来可以操纵高维空间的人类)制造的时间变成一个空间维度的世界里,麦康纳通过对时间流的影响(感谢评论中的指正,其实是影响引力产生的引力波)操纵手表的指针给女儿传递关键信息,让人松口气的同时又被深深的感动:正如安妮海瑟薇在近乎绝望时所说的,除了引力,爱也是可以打破不同维度隔阂的力量啊!&/p&&br&&br&特别还要提一下本片的音效和配乐。 本片前半部分涉及到太空的场面大都是完全无声的,甚至连配乐都没有,诺兰通过频繁的舱外/舱内镜头切换造成的有声/无声的对比营造出了太空旅行强烈的孤独感。尤其是Endurance到达土星附近的那一幕,非常作为一个小点无声的前行,背后的土星作为巨大的背景让我顿时联想起流浪地球里:“这时木星已占满了整个天空,地球仿佛是浮在木星沸腾的暗红色云海上的一只气球!而木星的大红斑就处在天空正中,如一只红色的巨眼盯着我们的世界,大地笼罩在它那阴森的红光中……”这一刻,人类是渺小的,然而正是以如此微不足道的力量向大自然给予的命运宣战,生命,又是如此的伟大。&br&本片配乐由Hans Zimmer操刀,寂寞大师在好莱坞的名气由来已久,中国观众最早熟知他的作品应当是卖拷贝的巅峰之作《勇闯夺命岛》,当然他之前的名作还有《雨人》,《红潮风暴》和《狮子王》,后来则有他和&b&Klaus Badelt &/b&合作的《加勒比海盗》系列也是广为人知(其中He's a Pirate被国内各大电视台长期未授权播放,从军事节目到男性健康广告,可谓万能BGM)。不过之前Zimmer的配乐虽然极其带感,但我听来总有喧宾夺主之感:这段镜头明明是为了配乐拍的嘛,或者一到某种场景,耳边仿佛想起“该起音乐了”,于是Zimmer的曲子如期而至。&br&Zimmer一直善用恢弘的交响乐营造高张力的氛围,但这次,他的配乐却是流水一般渗入了影片的各个角落,无论的节奏还是响度都非常克制,影片末尾的关键时刻,虫洞两侧频繁的镜头切换在Zimmer略偏舒缓的钢琴曲的带动下的却能产生令人窒息的紧张气氛,如果说以前Zimmer偏向马克西姆或者朗朗的话,这次的Zimmer如同克莱德曼(好吧我俗了,那我说像内田光子或者Krystian Zimerman吧)&br&,润物细无声,让观众仿佛忘记配乐的存在,却又被配乐更加深入的影响。&br&&br&&p&&b&【见11.4更正】&/b&&i&PS:一个小小的疑问:按理说虫洞也具有和类似黑洞的性质,那么他们穿越视界进入另一边的时候引力红移会无穷大,换句话说地球上的人会觉得他们永远停留在视界上,但是电影里似乎把这个给忽略了,虫洞只是起到一个连接两个空间的作用,而且刚开始只是个单向虫洞(从太阳系进入,另一边出来,但另一端表现出来的又是完全黑洞的性质)。希望理论大牛给我解惑。&/i&&/p&&br&&p&PS2:强烈推荐这个页面,他们居然计算了不同自转速率黑洞的图像变化!&/p&&p&&a href=&/interstellar-black-hole-physics-discovery-2014-11&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www.&/span&&span class=&visible&&/int&/span&&span class=&invisible&&erstellar-black-hole-physics-discovery-2014-11&/span&&span class=&ellipsis&&&/span&&i class=&icon-external&&&/i&&/a&&/p&
11:26说明:这是一部我无法客观评价的电影。当我第一次看到预告片,又听说了剧本背后的故事时,简直像罗辑听到大史已经找到了庄颜一样激动。”等我真正看到电影时,的确就像看到了多年的梦中情人—一部商业电影,在讲述了一个震撼又感人的故事的同时,还能…
12月2号更新,三刷完成,就等蓝光了,哦也。&br&&br&《星际穿越》是科幻片不是纪录片,挑刺娱乐一下没关系,以此义愤填膺地喷《星际穿越》无脑那就有点弱了。作为合格的观众,应该知道电影的目的是什么,什么时候应该认真,什么时候应该放松下跟着导演开脑洞。&br&&br&黑洞吸积盘高温之类的槽就不必多吐了,教科书级的知识,Kip Thorne会不知道?求的不就是个光鲜的视觉效果么?&br&&br&=====&br&&br&其实本座认为,看硬科幻片的乐趣,光挑刺不好玩,挑出刺然后洗地给导演圆场才是王道。以下是诺兰脑残粉洗地时间。&br&&br&&i&-为什么Miller着陆的第一颗行星的水那么浅?浪那么大?既然浪那么大,明显不适合居住,为什么Miller还要发信号表示适合居住?&/i&&br&&br&Miller的行星应该是一颗没有陆地的海洋行星,一般认为海洋行星的大洋深度达几百公里,更深的地方,水体因为高压而变成固体。所以某个地方只有半米深的水但是固体地壳恰好不露出水面,这个比较奇葩。洗地的说法是,因为接近黑洞的高引力场,所以这颗海洋行星表面异常光滑,陆地没有高低差。而Miller着陆的时候事先探测过,选的就是最浅的地方着陆,而Cooper他们是盯着Miller的坐标去的。&br&&br&&i&Miller为什么在这个明显不适合居住的海洋星发信号&/i&这件事情在影片中有一个非常震撼的解释。海洋星因为黑洞重力场导致超慢的时间流速(海洋星1小时=地球7年),以海洋星的时间坐标来看,从Miller着陆、发信号到Cooper一伙人追随而来,时间间隔连一小时都不到。换句话说:当Cooper他们降落海洋星的时候,Miller才刚死不久(虽然以地球时间来衡量,Miller已经死了很多年了),Brand甚至猜测Miller就是被前一拨浪冲死的,相隔他们只有短短几分钟。Miller很可能因为时间流速问题,没有时间仔细研究海洋星的特性就发了信号。想想看,一小时=地球7年,要是做个常规化验什么的花一天,24小时=168年,地球上的人早就死完了。&br&有人说 &i&team 1 那12個人明明是recon team 可他們啥都沒看就下去了,像洪水星,你隨便做花幾個小時拍衛星照再下去也就不用死了… &/i&根据海洋星的时间流速,给海洋星拍1小时的影片,就要在轨道上呆7年。。。&br&&br&&i&-为什么主角和飞船没有被黑洞潮汐力撕裂&/i&&br&片子中已经解释过了,这个黑洞属于“gentle singularity”(专门安排了台词给你解释这个你还想怎么样啊)。质量越大的黑洞,潮汐力越小,黑洞质量足够大,可能飞船经过黑洞视界的时候都不会有什么事。当然了,越接近singularity,潮汐力越大,最后肯定会被撕裂,所以Cooper的飞船最后还是爆了么;另外Cooper在弹射之前之后明显很难受。&br&&br&&i&-飞船(Ranger)燃料:最初NASA需要用多级火箭才能把飞船送上近地轨道,说明他们并没有超越火箭发动机的推进技术。片中还有几次飞船发动机点火的特写,很像普通的战斗机发动机。这样一艘飞船竟然可以在1.3G和0.8G重力的行星表面多次起降,表示难以理解。&/i&&br&&br&本座倒是觉得片中的发动机技术比目前技术先进很多,绝对不是化学发动机。从发动机开动的时候发出的蓝光来看,很像是无工质离子发动机(Ion Drive):&a href=&.au/url?sa=i&rct=j&q=&esrc=s&source=images&cd=&cad=rja&uact=8&ved=0CAYQjB0&url=http%3A%2F%%2Fextreme%2F144296-nasas-next-ion-drive-breaks-world-record-will-eventually-power-interplanetary-missions&ei=SkFjVJPvEqK8mQXlgYLoBg&bvm=bv.,d.dGY&psig=AFQjCNGoHA7g5I2sLoi7x3NjjuEO_huxvg&ust=4531&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i class=&icon-external&&&/i&&/a&&br&&a data-hash=&d62af950de00d1b4f5fcec3ebcfe8e2a& href=&/people/d62af950de00d1b4f5fcec3ebcfe8e2a& class=&member_mention& data-editable=&true& data-title=&@郝奕成& data-tip=&p$b$d62af950de00d1b4f5fcec3ebcfe8e2a&&@郝奕成&/a& 也提到了可能是aerospike,从样子上来看确实挺像,但是aerospike依然还是化学发动机。对于发动机的详尽分析请看楼下的答案。现实中的Ion Drive有推力过小的问题,不适合用于逃脱引力深井,不过未来的Ion Drive应该有所进步吧。&br&&br&至于为什么从地球发射的时候还是用的化学火箭,洗地的解释可以是,除了ranger飞船本身火箭还装载了其他物资,光靠ranger本身飞不动。还有就是为了最大程度地保留离子发动机的有效工作时间和燃料。&br&&br&&i&-关于 Endurance号作的是定轴转动而非定点转动(?);又怎么那么巧它的旋转轴就恰好穿过对接口的圆心且与它垂直?只要这里面任何参数稍差那么一点,库柏的飞艇无论怎么转也无法对接上接&/i&&br&&br&随机爆炸导致&i&Endurance&/i&的旋转正好是在中轴线上,而在其他轴线上没有翻转,这个概率很低,如果在其他轴线上有旋转Cooper就不能对接。洗地的解释是:因为&i&Endurance&/i&本身就设计为沿中轴线旋转以产生人工重力,那么应该有相应的自动运动补偿装置保证&i&Endurance&/i&的旋转保持在中轴线上,平时宇航员走动或者移动货物都会导致Endurance的质量分布变化影响旋转,肯定是需要补偿的。爆炸以后补偿装置启动,抵消了其他方向上的旋转。&br&对接这一段堪称史诗,管风琴演奏,飞船固定视角,明暗光影交替变换,绝对的太空哥特风。&br&&br&&br&====== 15号更新&br&&br&&i&-为什么火箭发射台就在会议室旁边&/i&&br&&br&在NASA一段,Brand按了个按钮然后会议室的墙壁升起,墙的另一边赫然就是火箭巨大的尾喷管,我当时的感觉是“Nolan你TM逗我?” 说归说,洗地还是要洗的。首先不能断定那个就是发射台,也许只是组装车间,发射还要挪到其他地方去。其次,就算这是发射台,那么这个办公室只是搭在尾焰导流通道里的临时办公室。发射的时候把办公室的墙打开,桌子椅子什么的搬走。&br&&br&&i&-强重力场下的通讯问题。为什么从黑洞轨道或者地球到登陆星球的通讯&b&几乎&/b&只能是单向的&/i&&br&&br&Doyle在NASA的会议上提到了登陆12颗行星的第一梯队只能向地球发射一个简单的信号:适合或者不适合居住。Cooper一帮人穿越虫洞之后,显然与地球的通讯也只能是单向的,只能收不能发。Cooper登陆Miller的行星之后,和轨道上的&i&Endurance&/i&也失去了联系(黑叔叔23年后与Cooper他们重逢的时候提到了他觉得他们可能已经死掉了,说明23年中没有通讯)。Cooper、TARS跌入黑洞的时候与&i&Endurance&/i&也失去了联系。&br&如果他们还是依靠电磁波通讯的话,那么信号电磁波会在强引力场的作用下红移或者蓝移。地球从黑洞星系接收到信号会红移(频率变慢,波长拉长),&i&Endurance&/i&在轨道上收取Miller星球上信号也是如此。在强重力场下频率畸变会变得非常严重,以目前的技术类比的话,也许相当于801.11AC/5GB的无线WIFI信号畸变成了AM radio,这使得双向信息传输不可能。但是单向的、模拟式的无线电传输一个布尔值(true or false)还是可以的,第一梯队可以向地球发射一个简单的电平值:高电平就是可以居住,低电平就是不适合——或者更简单:发射了就是适合居住,不发射就是不适合,因为这样简单的通讯协议不受载波频率影响。电影在通讯上的表现很好地遵循了一个规则:如果通讯双方一个处在强重力场下,另一个没有,那么他们就无法通讯(除非只通讯一个布尔值)。现在唯一的问题就是Endurance通过虫洞之后,地球和Endurance为什么只能单向通讯,照理Endurance并未进入强重力场,应该可以双向通讯才对?洗地解释来了:跨星际的通讯需要极强的发射功率,可能需要几万平米的发射天线阵列,这种功率只有地球上才做得到,所以Endurance只能收不能发啦。&br&&br&&i&-Murphy最后成功找到公式以后把计算纸从阳台上扔出去然后说是传统是什么意思?&/i&&br&&br&这个没人问,属于本座自问自答。这是由美国物理学家费米创立的传统:&br&&br&&i&在1939年&a href=&http://zh.wikipedia.org/wiki/%E5%A5%A5%E6%89%98%C2%B7%E5%93%88%E6%81%A9&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奥托·哈恩&i class=&icon-external&&&/i&&/a&和&a href=&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F.%E6%96%AF%E7%89%B9%E6%8B%89%E6%96%AF%E6%9B%BC&action=edit&redlink=1&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F.斯特拉斯曼&i class=&icon-external&&&/i&&/a&发现&a href=&http://zh.wikipedia.org/wiki/%E6%A0%B8%E8%A3%82%E5%8F%98&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核裂变&i class=&icon-external&&&/i&&/a&后,费米马上意识到次级中子和&a href=&http://zh.wikipedia.org/wiki/%E9%93%BE%E5%BC%8F%E5%8F%8D%E5%BA%94&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链式反应&i class=&icon-external&&&/i&&/a&的可能性。日他在芝加哥大学体育场的壁球馆试验成功了首座受控核反应堆。在二战期间第一枚&a href=&http://zh.wikipedia.org/wiki/%E5%8E%9F%E5%AD%90%E5%BC%B9&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原子弹&i class=&icon-external&&&/i&&/a&的建造过程中(&a href=&http://zh.wikipedia.org/wiki/%E6%9B%BC%E5%93%88%E9%A1%BF%E8%AE%A1%E5%88%92&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曼哈顿计划&i class=&icon-external&&&/i&&/a&),他是主要领导者之一。日5点30分,原子彈在內華達州的沙漠引爆成功時,&b&費米在原子彈試爆現場附近,在气浪来临之前、之中、之后各洒了一把碎紙片,並根據紙片飛出的距離将该次核爆炸的&a href=&http://zh.wikipedia.org/wiki/TNT%E5%BD%93%E9%87%8F&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TNT当量&i class=&icon-external&&&/i&&/a&估算为一万吨。&/b&後來證明这与测量结果(两万吨TNT当量)相差不远,在同一个数量级上。&/i&&br&&br&&a href=&http://zh.wikipedia.org/wiki/&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i class=&icon-external&&&/i&&/a&恩里科·费米&br&&br&&br&&br&&br&&i&- 《星际穿越》里布兰德教授写在黑板上的公式是什么公式?&/i&&br&能认真到这一步说明你进阶了。传送门:&br&&a href=&/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星际穿越》里布兰德教授写在黑板上的公式是什么公式? - csxiao 的回答&/a&&br&&br&&br&&i&-片尾TARS和Cooper为什么要脱离母船坠入黑洞?丢掉子船就能保证Endurance到达目的地吗?&/i&&br&&br&&p&Brand和Cooper决定利用黑洞的引力飞往Edmund的星球,计划是在黑洞附近抛弃一艘船以使得母船可以到达。但是后来Cooper自我牺牲也跳进黑洞了。Brand,Cooper和TARS对这个决定有几句台词,记忆中好像是根据牛顿第三定律,人类要前进必须抛掉点什么(leave something behind)。这几句话当时令我比较困惑。首先牛顿第三定律讲的根本不是那回事。其次,就算套用牛顿第三定律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描述,一个自由落体如果只是简单地在轨道上分离成两半,是不会获得额外能量的,如果母船把子船向下“蹬开”倒是可以获得一点冲量,但是这么点能量要逃脱黑洞肯定说不过去。&/p&&p&查了一下Wikipedia,发现这个坎还是有科学依据的。我们已经知道Gargantua是一个高速旋转的黑洞。关键在于,在旋转黑洞的“动圈” (ergosphere)附近,使用“彭罗斯过程”(Penrose process)可以从黑洞中提取能量。简单解释就是,一个物体如果进入“动圈”然后分离成两半,如果分离得当,一部分会坠入黑洞视界,但另一部分可以获得&b&额外的能量&/b&并逃逸,这额外的能量来自于黑洞的角动量(&a href=&http://en.wikipedia.org/wiki/Penrose_process&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Penrose process&i class=&icon-external&&&/i&&/a&)。所以Cooper后来的自我牺牲是值得的,多扔一艘飞船,母船就多一份希望逃逸。&/p&&br&&p&Kepp作为大牛,当然知道彭罗斯过程,这个地不用洗!Yeah!回到前面几句关于牛顿第三定律的台词,只能解释为Cooper和TARS在开玩笑,如果真要在片子里认真解释彭罗斯过程好像有点困难。。。&/p&&br&&p&&i&-用摩尔斯电码传递黑洞信息靠谱吗?&/i&&/p&&br&&p&最后一个问题就是Cooper在5D空间用摩尔斯电码给女儿传信息,摩尔斯电码传信息得有多久啊。如果有1G的数据那得传到死,更何况电码记错一位后面就全乱了。这个好像有点离谱。但也不一定离谱。你也不知道Murphy成年的时候,地球上的量子引力论发展到哪一步了。可能公式已经出来了,就差一个系数需要黑洞的数据,那么Cooper就传一个数而已。或者公式类似E=mc^2之类,其实很简单,但没有黑洞数据是推导不出来的。再或者,Cooper就一句话就能让女儿在研究的道路上少走很多弯路,比如只要说一句“M弦论是对的,好好研究,其他都狗屁”,Murphy就再也不用看其他弦论的论文了,省多少时间。&br&&/p&&br&&p&&i&-Cooper从掉进黑洞到5D空间解体然后回到土星轨道,还能赶上他女儿临终,这个时间上有没有硬伤?Cooper偷了战斗机之后再去找Brand,他们两个能在一起吗?&/i&&/p&&br&Brand和Cooper决定利用黑洞引力去Edmund的星球的时候,Brand提到了黑洞附近时间流速问题,Cooper说管不了那么多了。&br&那么是不是Cooper从掉进黑洞再出来,太阳系过了大概80年(假设Muphy接受到黑洞信息的时候是40岁,死的时候120岁)?数字上是的,但理论上没这么简单。&br&从理论上讲,黑洞视界上的时间膨胀效应是无限大。换言之,黑洞外的人观察Cooper,Cooper永远都不会掉进黑洞。Cooper在通过黑洞视界的一瞬间,他在时间上会加速到宇宙终结的那一天,绝对不是过了80年这么轻描淡写。在他极端逼近黑洞视界的那一刻,他女儿已经老死,地球人类已经完全灭绝且不说,可能太阳都已经燃料耗尽变成了白矮星。。。最后Cooper回到土星轨道,只能解释为Cooper进行了时间旅行。从5D空间出来,5D空间的制造者可以选择让Cooper回到任何一个时间点。实际上Cooper从5D空间向过去传递信息,就是不折不扣的时间旅行(会造成悖论的那种);其实不管什么东西掉进黑洞,只要再出来(无论是通过5D空间还是别的什么天顶星科技),那就是在时间线上逆行,就是时间旅行。这个口子反正已经开了,那么让Cooper时间旅行回到土星轨道也没什么问题。为什么让Cooper回到Murphy 120岁的那个时空而不是更早或更晚?更早的话,Cooper Station还没有造好,Cooper出了虫洞也没人救。再晚点,Cooper就见不到Murphy最后一面。至于时间旅行的悖论问题,这个话题就比较大了。&a href=&/question//answer/?group_id=083264& class=&internal&&《星际穿越》中存在时空悖论吗? - alienbat 的回答&/a&&br&&br&那么Cooper开着小飞机再去找Brand会发生什么呢?Brand并未掉进黑洞,但是她的时间也已经大大地被减慢了,地球上80年可能只相当于她几天。片尾展示了Brand登陆了Edmund的星球,给Edmund堆了个坟,搭了几个帐篷,最重要的是发型没乱,说明她的殖民才刚刚开始。所以他们还是可以在一起的。&br&&br&======结论&br&&br&《Interstellar》是本座看过的最严谨的科幻片,没有之一。片中对于几个科学问题都花费镜头专门解释,令我这种geek很high,换了其他导演估计就一笔带过了。片中让我感觉很舒服的地方:&br&&br&虫洞形状问题:在进入虫洞之前黑人宇航员专门解释了虫洞为什么在三维空间是球形。其实他不说估计也不会有人专门问。&br&&br&Cooper, Brand和Mann在基地里的讨论:这段讨论不长,但却是全片技术含量最高的一段。Mann提到了目前物理学的根本难题,就是广义相对论和量子力学在重力问题上的不一致性(原话大致是:Because he (Professor Brand) couldn't reconsolidate General Relativity and Quantum Mechanics)。不解决这个问题,Dr Brand在地球上无法达成Plan A的目标(操纵重力以造出廉价的殖民飞船)。要突破这个问题就必须在黑洞视界内取得数据。Cooper问为什么不能这么做,黑人回答这是不可能的,因为“nature prevents a naked singularity”,这来源于宇宙审查假说:&a href=&http://en.wikipedia.org/wiki/Cosmic_censorship_hypothesis&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Cosmic censorship hypothesis&i class=&icon-external&&&/i&&/a&。 说通俗点就是黑洞奇点毁坏物理定律,属于宇宙的家丑,所以被藏在黑洞视界背后,而通过了黑洞视界的事物一律是有去无回的,所以也不会有人可以暴露“家丑”(但其实还是可以的,但涉及到时间旅行,后文会提到)。&br&&br&Cooper四人组在冰星球上还谈到了道德问题。Amilia Brand和Cooper从地球的通讯中得知了Professor Brand本来就没计划Plan A能成功,等于骗了所有人(Dr Mann除外)包括美国政府,骗的Cooper骨肉分离,假借Plan A实行Plan B,就为了避免人类灭绝。以坏的手段达成好的目的是道德的吗?这涉及到“实用主义”(utilitarianism)等一系列讨论,但是《Interstellar》的解决方案简单粗暴,干净利落。片子中Dr Mann怎么说的?(大致台词)Unforgivable, Yes. But he (Professor Brand) was willing to sacrifice his own humanity to save the species. 换言之,彻底抛弃了虚伪装逼的道德讨论:我就当千古罪人了怎么着?只要人类可以延续下去,全地球的人类都骂死我也无所谓。虽然片子里没有明说,但我相信Brand作为顶尖的物理学家,做这件事情是毫不犹豫的,这和《三体》里面维德的做派有点像。“失去人性,失去很多。失去兽性,失去一切”。其他有很多片子,比如《Unthinkable》讲对恐怖分子刑讯逼供的,主人公都扭扭捏捏又哭又喊,绕不过这个道德问题,其实说穿了就是不肯牺牲人性:要杀要剐没关系,但圣母是一定要当的。知道Nolan的片子里还有谁肯为了更高阶的目的背骂名么?对了,那就是蝙蝠侠。&br&&br&在此还想说说Dr Mann。这是一个很有特色的角色,Dr Mann在片中被公认为是先遣队12人中最强的,正是他号召了其他11人进行这个神风任务。他对Professor Brand以及整个任务的评价相对其他三人是极端的理性和冷静。和Cooper出去“勘探”,下黑手之前一路上还说了一大段关于恐惧和生存的道理,杀人之前思维依然有条理。Cooper骂他懦夫,他也毫不犹豫地承认了,但依然要下手。所有的这些,是因为他心理素质过硬吗?应该不是,Dr Mann在砸破Cooper的面板之后不忍心看Cooper憋死,先是走开然后又关掉了通讯器,说明他不是那种杀人如麻的心态。Dr Mann并不是单纯的想活命,他依然要达成Plan B。再结合前面在基地中的说辞,我得出的结论是他已经完全抛弃了人类的那一套道德准则,行事逻辑就是自己要活命,人类也要延续下去,过程中牺牲几个人无所谓,有点《三体》里面星际人类的意思。Dr Mann彻底想通了,自己在一颗冰星球上苟延残喘,人类在母星上已经快绝种了,人类唯一的希望就是货舱里几千个冷冻受精卵,在这种情况下地球道德准则顶的屁用。他下手了,但是毕竟还没有做到位,让Cooper捡了条命, 自己又操之过急了,飞船还没对接好,他就一路关掉各种系统警报强行开仓。嗯,我这算是给Dr Mann洗地了么。。。&br&&br&Cooper和TARS坠入黑洞取得数据:进了黑洞有去无回这件事其实也是矛盾的,因为信息不能被凭空消灭掉,霍金的解释是被黑洞吞噬的信息最终会随着霍金辐射重新释放出来。影片的解决方案是让Cooper在高维时空向过去传递信息,这涉及到了时间旅行一系列的议题,时间旅行这个问题很大,涉及到了外祖父悖论三大主流解决方案。。。在这里就不谈了。&br&&br&值得一提的是Cooper坠入黑洞那一段有一个不到一秒的镜头:在下坠过程中黑洞“地平线”的圆弧急剧向上弯曲,包围了宇宙的星空。这个是有根据的,在此页面有详细讨论:&a href=&http://jila.colorado.edu/~ajsh/insidebh/schw.html&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Journey into a Schwarzschild black hole&i class=&icon-external&&&/i&&/a&。要注意的是,电影版本的坠入黑洞视觉效果虽有根据,但并不是最正确的视觉效果;更正确的效果是整个宇宙在宇航员的腰部位置向上卷成一个桶形,但视觉上看起来难以理解。个人觉得还是电影版的效果更容易理解一点,坠入黑洞就像坠入一个深井,所有的星空缩成一个井口大小的光圈。。。光是这一个不到一秒的镜头就令本座心服口服,我相信一般观众都未必会注意到这段。为什么我注意到了这段?因为我就是冲着这个去的,哇哈哈哈&br&&br&洗地完毕~~ 最后,对Cooper到达singularity以后的剧情的槽不要吐,现有的科学无法解释在黑洞核心会发生什么。脑洞怎么开都是可以的,就算Cooper在核心遇到海绵宝宝都是合理的。&br&&br&=======&br&&br&以上那句是玩笑。&br&&br&上映已经快两个礼拜,《Interstellar》被喷得也够多。剧情复杂的科幻片都是这样,《Inception》也是如此。其中不乏一帮文科生看不懂恼羞成怒。&br&&br&这就涉及到一个根本性的问题:&b&你会不会看电影?&/b&&br&&br&&br&去电影院看电影,如果你不是为了在黑暗中摸妹子醉翁之意不在酒,那你也就是为了去娱乐一下吧。作为合格的观众,为了最大程度的娱乐,看电影之前要做好一件事,这件事叫:suspend belief。 这是一个你和导演之间的交易。导演说,你姑且&b&无条件地&/b&相信我作的一些假设,不管这些假设有多么荒诞多么假;基于这些假设,我给你讲个好故事。&br&&br&看《Star Trek》,你就得相信不同的外星人恰巧样子就长得和人差不多。看《Star Wars》,你就得相信有原力这回事。看《The Matrix》,你就得相信电脑喜欢把人做电池而不是直接飞到大气层外用太阳能电池板。看《Inception》,你就得相信手提箱造梦机挂上点滴就能给你洗脑。看《Interstellar》,你就得相信人类能造星系级飞船但是种不好田。看《Avengers》。。。漫威说啥你就得信。&br&&br&去看魔术表演,你知道魔术师明目张胆地骗你但你还是心甘情愿地掏钱。你可以吼一句:“你做的都是假的,你根本就不能把那美女锯成两半再拼起来”。你猜这场子里谁是傻=逼?&br&&br&魔术师强不强,取决于观众明知他在玩障眼法的情况下,能否把不可能的情况玩得天衣无缝。&br&&br&故事讲得好不好,取决于在假设的前提下,情节能不能自圆其说,而不是假设是否荒诞。&br&分清哪些是“假设”,哪些是“假设所引出的情节”,是一个合格观影者的基本素质。
12月2号更新,三刷完成,就等蓝光了,哦也。《星际穿越》是科幻片不是纪录片,挑刺娱乐一下没关系,以此义愤填膺地喷《星际穿越》无脑那就有点弱了。作为合格的观众,应该知道电影的目的是什么,什么时候应该认真,什么时候应该放松下跟着导演开脑洞。黑洞…
21岁时我是打了鸡血的状态。要进大公司挣大钱,要比同龄人混得好,要尽快拿绿卡,总之就是要做别人眼中的成功者。此前也一直是这种心态。为达到目的我学了不喜欢但易就业的专业。后来学校推出一个本硕连读可免读硕士基础课而提前毕业的项目(当然有成绩、本科课程和GMAT分数要求),我又再次转专业,只为22岁可以硕士毕业。&br&&br&这些都做到了,除了绿卡。&br&&br&在我24岁时公司要给我办绿卡,这意味着批下来之前这几年无法换工作。我忽然开始思考人生,觉得之前所做的一切毫无意义。那些表面的光彩习惯了便索然无味。忽然想要拾起大学时最初放弃的、自己喜欢的专业。那时觉得,拿到绿卡也该奔三了,老了,现在不做想做的事就来不及了。于是放弃了绿卡,偷偷申请重返学校学自己喜欢的东西。申到了,辞职。&br&&br&此后的日子很波折。但心中总是有满满的力量。你可知道学自己热衷的东西,喜欢上课,写论文上瘾,做功课忘了时间是多么幸福的感觉?!之前追求成绩,现在动机模式完全变了,就是踏实地想在专业上精益求精。&br&&br&我从豪华公寓搬了出来,找了小破地方住还找了室友,为了节省开销。家里不理解;本来把我当“别人家孩子”典范的亲友忽然窃窃私语:肯定被炒鱿鱼了;就连去大使馆签证排队时,都有陌生人聊天说:你都在美国那么多年还没混到绿卡?我很难跟所有人解释,当你做了想做的事时,在乎的点就不一样了。&br&&br&同时我开始热爱读书。因为第一次喜欢读教科书,阅读时会不断思考于是想知道更多知识,便衍生读了不少书,养成了阅读习惯。而之前觉得工作那么忙,哪有时间看书啊?现在觉得那只是借口,想看,就会有时间。&br&&br&之前我觉得自己好牛啊,是光环下的孩子,翻翻工作那几年给别人发的邮件都想抽自己,那么盛气凌人、无知无谓。现在只觉得知识的海洋无边无际,就连自己的专业也还做不到自己理想中的样子。人更谦虚温和了。也更少主观评判别人了。&br&&br&现在30岁,依然在读书。亲友都问我是否后悔当时的选择。我只想说,我活得不能更幸福了。只是到了这个年纪,的确有更多谋生压力,只靠学校给的奖学金、生活补助过活,有时买个三明治也要分三顿吃,更无法给家人更好的生活,总让我在家人面前不那么有底气。所以找了份不坐班的国内兼职工作,不管能赚多少,起码跟家人表个心意。24岁时,我是理直气壮的:家里条件不差、不需要我养活,自己也有追求、有努力,没什么不妥。30岁,怎么都无法理直气壮。只能给自己加负荷,堵上一些嘴巴。&br&&br&生活真的蛮辛苦,以后博士毕业赚钱也不会有我当初22岁刚毕业赚钱多,行业不同。可是做自己喜欢的事是要付出代价的,不是吗?当时的我不会认同这种代价。现在我觉得有了真正热爱并投入的专业,还怕以后没饭吃么?我也开始了基于现专业的创业,是通过对专业的学习而自然看到的成立它的需求和意义。回到21岁或者24岁的我,那肯定是为创业、赚钱而创业。&br&&br&最后,当时觉得奔三就老了,现在30觉得一点不老!还能继续折腾!哈哈&br&....................&br&&br&补充一个感情方面的改变:21岁最看中感觉,25岁总是被才华吸引,30岁最看中人心。&br&&br&2/9/15忽然有些感慨无处吐露就写在这里好了。20岁时觉得对逝去的感情能快速放下往前看是勇敢。现在觉得能坦然缅怀才更需要勇气。 那意味着你要直面那些没有结果的温存和期待,直面被分割的一部分自己,直面自己的幼稚和失败,与此同时因为爱过所以有情分,所以原谅对方和自己,原谅一切。这时就真正地坦然缅怀了。过去的一切不再带来情绪波动,只是一抹温柔的颜色。&br&..........................&br&&br&嘿嘿,忽然好多人赞了。开心=) 请原谅无法一一回应。谢谢所有给我鼓励的人,我会加油的!也让这帖鞭策我自己,我们一起见证10年后我是不是还开心地活着吧,哈哈。其实真正想要补充的原因是看到不少朋友说自己也有转方向的想法,看了我的答案更加坚定了一些想法。我忽然觉得有很大的责任婆妈几句:&br&&br&首先,对新的方向光有热情是不够的。你对它有多擅长?这是首要问题。&br&其次,想重回学校的朋友们,你想学的东西有没有自学的可能?或许学深了你会发现跟想的不一样你并不喜欢。那么为他放弃你已经掌握的,值得吗?以工作养爱好也未尝不幸福。&br&再次,你养家的负担有多重?我还没有成家,父母并不多金但不需我的钱也能活得很好。如果不是这样,我坦言无法做这个“自私”决定。&br&再再次,你肯吃苦吗?我光说了开心的,那也要说说苦,物质和心灵上的都有。吓唬吓唬脑袋一热的小朋友们吧。条件最差的时候,人已奔三,妈妈让我给她买一个护肤品,我没有钱,要她汇给我我才能给她买,以前22岁上班时只要我和家人在一起,不要他们掏一分钱。要买La Mer?眼都不眨,闺女给买!更龌龊的,现在我放假他们要我回家,我没钱,他们要给我买机票。所以在家有什么小摩擦他们只需说一句“你又不赚钱,有什么权利blabla...” 虽然我自己上学、生活不找他们要钱,但也真的一分多余的钱都没有。再想想之前亲戚怎么高看我,现在他们的孩子都比我赚得多,我爸妈承受了多少风凉话。想象一下我的脸皮得多厚才能呵呵一笑,再继续做我喜欢的事。我曾坚持一个学期买一条沃尔玛5刀三明治,切三段当三顿饭吃,我现在住的地方依然没有床---常年打地铺,一开始是因为买不起床,后来习惯了也就觉得没必要了---以前我住在大城市的高档公寓,月租是现在的10倍(现在还有室友),一个床垫上的垫子就1000刀。家当都卖了。还有以前有些收藏癖好,后来也都卖了(好在升值了,算是养活了我一阵子)。我也需要抓住任何打工机会,不论那些活儿我是多么不想做,不论它占了我多少时间。你也无法想象因为每天做的事太多:上课,当助教教课、写作业、兼职、打零工,我要多晚睡觉,脸上长出了多少颗不那么青春的痘。好在现在一切都越来越好了,兼职竟然做出了点小明堂(但赚钱好少,哈哈),创业也刚进入正轨。。。但鲁莽换专业或辞职前,你们一定要考虑清楚啊。总之,你要能做到把一切看作是体验,才能苦中作乐,抱负心太重的,建议走更安全的路。我的个性一直厚黑、幼稚、灵活,所以活下来了;再回到第一点,我现在从事的是我从小的爱好,从没有停止学习过。所以我做这个决定并不需要太大的勇气,多多少少心里最深处一直明白这就是我想要的。如果你只是“不喜欢现在做的事但也不知道想做什么,迷茫。”这种状态,那么我们并不是在讨论同样的问题---原谅我的直白。&br&&br&好了,快成话痨了。。。第一次在知乎上写那么多。&br&&br&对了,最后回答一个被问到的关于感情中“人心”的问题。这很容易解释,就引用前几天我在知乎上看到的静香爸爸对静香说的话吧:“你选择大雄是正确的,那个青年会乞求他人的幸福,同情他人的不幸,这可是人类最可贵的东西。” (我30岁了竟然引用哆啦A梦,一直那么幼稚没办法。。。)
21岁时我是打了鸡血的状态。要进大公司挣大钱,要比同龄人混得好,要尽快拿绿卡,总之就是要做别人眼中的成功者。此前也一直是这种心态。为达到目的我学了不喜欢但易就业的专业。后来学校推出一个本硕连读可免读硕士基础课而提前毕业的项目(当然有成绩、本…
世界杯第三场等待中。看到楼主迷茫,来谈谈感受。今年我22,和你年龄差不多吧。大学读得2本,油画专业,毕业选择无非就是当教师,如果选择职业画家,基本属于赌概率事件。17岁高中毕业,文化差学绘画,勉强考入2本,面对不喜欢的专业和迷茫的未来,我也不知道未来在哪里。&br&不过,由于不知道你能做什么,最好的路就是尝试你热爱的东西。于是我给自己大学定下了50个目标,包含进学生会,恋爱,奖学金,挂科一次,读书400本等,但其中最重要的一个目标就是做一件对自己职业影响长远的事。&br&影响长远的事,我其实也不知道是什么。只有一个念头,忠于内心,做热爱方向的尝试,找到点后就坚持下去。&br&进大学一个月我参加了某创业计划大赛。没有任何基础,独立2小时写了分计划书就比赛了。第一次比赛直接没进复赛。但是不放弃,我尽可能的查阅创业培训相关信息,甚至自己组建大学创业俱乐部。&br&第二次创业大赛我就拿了一等奖,此后很顺利,只要比赛就能获奖。因为我选择了这个点,所以就得做好,不断得学习,充实自己。后来拿了很多奖后,我准备开始真正创业。&br&那年头先做定制礼品,政府学校属于客户。赚了点钱。后来觉得比较慢,于是做互联网教育相关。起步不错,商业模式正确,也差不多到了融资水平。后来因为现金流和创始团队心散,项目失败了,我后来把公司卖了。此事打击很大。但我没放弃。&br&从我创业第一天,父母,朋友,同学,恋人,没有人相信你会成功,我还被评为年纪三大脑残之首。我从来不会听进嘲笑,因为只遵循内心声音。不管别人说什么,创业带来得心智和处事态度就是我一生得财富。&br&到大四时候,21,我已经成为四川高校著名创业者,不仅仅是荣誉,被人记住得也是失败后连续创业代名词。公司卖掉后,进入一家上市公司做互联网运营,选择做了最苦得岗位。本来做运维经理,但由于某些政治因素,被当成廉价劳动力了。那时候每天6点半起来,挤公交,由于修路,每天得奔走3公里才能到公司。但从不抱怨,满怀信心要改造部门,创造认可。&br&后来发生了几件事,第一,新来分部经理,我上司。要求对某项目做运营报告,满怀信心独立做好方案。他说,你得方案很不错,但是你太年轻,有些不足。我觉得也对,没辩驳。后来,方案汇报到董事长手里,一字未改通过。当月分部经理得到嘉奖。第二,某日打卡,手指有汗,迟10秒钟,被扣了20元。所谓得人性化。第三,某日会展活动,我负责物流,安排到位,隔壁部门经理通知不用去。后来流程出了问题,推诿责任,莫名奇妙被上司责骂。&br&我认为这些都是职场中不可避免得,但我是理想主义者,委屈能受,但不能失去对未来得信心。好的公司是靠价值观念吸引人才,而不是这样气氛,长久必将不会有益处。&br&后来代表某省大学生创业代表受到国务院级别接见。也去车库,创新工厂等去感受。我一辈子都记得那味道,进车库时候差点哭了,因为理想是能感受到一群理想主义热情得。&br&由于父母不准,不能留在北京我热爱得城市。回成后投递了100多份简历,得到面试机会80多个,拿到岗位也很多。刚好,创业期间认识某朋友新创公司,不方便出面创业,寻找职业经理人。虽然深知创始人兼职创业等于公司死了一半,但还是去了,因为给你60w和3个人创业,全权负责,我当自己创业全心投入。后来,该公司获得天使投资,百万级别。但是,承诺得股份和权益不兑现了。伤心有余,开始考虑辞职。期间在朋友引导下做了某创业者俱乐部,目前已经有300多家企业负责人了。每周活动,天使投资基金500w,优质项目推荐等。同年,我开始做高校就业创业孵化器。一年时间,再次将两家公司从零带到100w盈利规模。此后,也有朋友邀请参与管理运营。但后来又因为股份,收益等没拿到而失望。&br&总结下几点,所谓迷茫,大部分年轻人都是为了钱,但一定记住不仅仅是这些。我最高记录一天挣10w.也有一天挣1.6w得。所谓钱是一部分,这些都是我坚持下来得一部分财富。更多得是创业心智成熟。&br&第一,不知道未来怎样就要敢于尝试,直到找到热爱所在,楼主那么年轻不需要太在乎物质,而是找到热爱所在坚持下去,其他自然会来。&br&第二,做事儿好坏看主动心态和自我定位。答应得事做好,100不够,得想怎么主动做到120,不足处得自我提高与学习。你现在每次做得事,都是自己得个人品牌。所以要认真。&br&第三,圈子很重要。别在乎别人说什么,我还是三大脑残之首呢。认识比你更强得人,学习他,超越他。长期跟优秀圈层人群一起,你的价值观,人生态度都会极大丰富。另外便是机会留给准备得人。我无偿帮这些人做过很多事。得到他们认可,就是个人品牌得积累。&br&第四,孤独。选择优秀都是孤独得。在你一无所有时候,一定要学会自我安慰,鼓励。孤独促使你成长,别怕,也别把时间浪费在无谓得社交。实在太孤独了,去读书,书里与伟人同走。&br&&br&&br&最后说说近况,也是新选择。&br&首先我吸取了两次股权分配教训,现在所有合同均由朋友律师团队认证。谈合作先小人后君子。&br&其次,之前独立创立高校孵化器已经有基础,逐步发展,也有同路人。&br&第三,长期能把0做到100,但是将公司从100做到1000w我不擅长,于是得找到平台与更强得人学习。于是,我推辞了诸多邀请,选择了一家价值观和能学习两个条件都符合得创业公司。昨天刚入职,虽然挣得不如之前多,但是舍弃原来得收入,专注于做好一件有意义得事,比短暂得收入更符合我的价值观。在30岁前,如果你是男生,出去闯,别在乎短暂利益,你要长远发展。&br&一口气写这么多,希望给你帮助。&br&&br&&br&&br&很高兴的告诉大家。楼主刚入职的公司刚获得顶级vc投资,千万级别。这次一定多学习,更努力!开心。
世界杯第三场等待中。看到楼主迷茫,来谈谈感受。今年我22,和你年龄差不多吧。大学读得2本,油画专业,毕业选择无非就是当教师,如果选择职业画家,基本属于赌概率事件。17岁高中毕业,文化差学绘画,勉强考入2本,面对不喜欢的专业和迷茫的未来,我也不知…}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星际穿越 公式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