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os上的demondemon hunter 安卓屌的存档有没有

demonhunter28
  虽然夜空中飘着雨,但回来的路上只想和片中的Emma&Lerman一样探出车顶篷迎风敞开双臂大呼We are infinite.&
  We sing. We dance. We steal things.&
  这才是青春该有的姿态&
  你是否也曾有过这样的经历:&
  看见热闹的人群就会手足无措,不知所云&
  新老朋友们的狂欢派对上大家豪情万丈对酒当歌而你却窝在自己的小角落欲言又止&
  天知道你多努力地想要尝试着融入到眼前的交际圈,但每一次你都是无果而终然后黯然神伤地离去,没有人会注意&
  一方面,你总在一个人独处时感到压抑的孤单无助,想要高声呐喊,被人听到,为人理解&
  另一方面,你又倔强地抗拒任何人涉足你的世界,负隅顽抗地装出一副全然无所谓的淡定姿态,自欺欺人地一遍遍对自己说,“一切都会好起来,我只是需要一点时间,需要一点调整”&
  没有主见的你总是说不出口那一句拒绝然后被好友同学拉去参加各种原本你就无意参与的活动,最后毫无悬念地以朋友们的尽兴而归告终,你却全程站在一边像个有边缘型人格的遭排挤的局外人一样无动于衷,无能为力&
  你深陷于不被朋友接纳的苦闷之中,长此以往,倒也习惯被忽略被无视的局面,也便彻底麻木,不再想去愤世嫉俗怨天尤人些什么,只愿意自以为是地埋身于自己仅有的几个感兴趣的话题几件事,何其可悲地自娱自乐着&
  更要命的是不仅外患未除,内忧亦尚存&
  因为不社交,你的心里总是有未曾坦白过的秘密和难以承受的痛苦&
  童年挥之不去的阴影,家庭剑拔弩张的尴尬气氛,亲友去世的悲痛,缺少挚友的孤单,暗恋无果的伤感,对自己的鄙夷,对这个世界的好奇、猜疑、恐惧和憎恨&
  不知道因为什么来到了这样的生活中,更不知该怎样和所有人微笑告别&
  你像一朵壁花,在阴暗的墙角扭曲地生长着&
  这朵花从不曾像其他个性张扬的青春期个体一样沐浴在室外无惧地享受阳光的暴晒,因此长出一根根幽黑而又尖锐的倒刺,作为一个异类格格不入地存在于这片不和谐的土地&
  直到有一天房屋最终被推倒,人们才看到当年背光生长的壁花凋谢在废墟中&
  多么残酷和悲伤。&
  如果你曾与上述部分有过类似的体会,那么你一定能从罗根&勒曼饰演的Charlie身上看到自己的影子
   电影的始于一段在傍晚昏暗隧道中高速行驶的长镜头,有象征的意味,这种让人感到压抑、忧郁、迷茫的感觉就好比每一个少年都要经历的青春期,处于成长转折期和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初步健全的节点,总是会时不时毫无征兆地就感到前途渺茫,黑暗得看不清前进的道路&
  主人公Charlie就是这样一位典型的在青春期迷失自我的高中新生,个性本就腼腆内敛的他接连遭遇了婶婶车祸去世和挚友自杀等重大挫折,对这个世界的种种不理解和对自我的猜疑否定使得Charlie愈发变得自闭:&
  从开学的第一天起他就没有对高中生活抱有过期待,而是早早地在心里倒数还有多少天能从学校毕业解脱&
  上文学课面对老师的提问明明胸有成竹却不敢举手甚至不敢抬头有任何目光交流,只是悄悄地在笔记本上写下正确答案,若不是有慧眼识才的恩师及时发现Charlie的才华,恐怕Charlie要在一条错误的道路上走出很远&
  在食堂吃饭时像Twilight1中的卡伦家族一样,永远坐在远离人群的角落吃自己的食物看自己的书,不是被排挤就是完全插不进话&
  每一天放学后怅然若失地回到家中看到的却是诸如姐姐与男友吵架之类的nonsense不断上演&
  "You see things, you keep quiet about them, and you understand. "&
  这就是Charlie整个人状态的真实写照,一个让人心疼又惋惜的俊朗男孩。&
  幸运的是,Charlie在一次球赛上机缘巧合地认识了Sam(Emma Watson饰)和她的同志表哥Patrick(Ezra Miller饰),在与他们相处的过程中,Charlie渐渐开始学着尝试社交,试着打开心门,试着活出自我&
  剧情发展到这一步时并没有走入观众预想中的“忧郁青年走出阴影重见阳光”既定套路,Charlie在认识Sam和Patrick后的确在心态和行为上都产生了积极向的变化,但事实上他的怯懦和优柔寡断并不曾根除,他依旧没有能摆脱自己作为一朵壁花的命运:&
  各类派对舞会上只能捧着一杯果汁默默地靠墙立正向舞池中形形色色的同龄人投去羡慕和无奈的目光&
  玩真心话大冒险的时候靠磕了违禁药粉才得以意气风发地妙语连珠侃大山,引得众多女同学的青睐,药醒之后又只能做回那个支支吾吾不知所云的自己&
  面对Sam的主动摊牌和告白索吻,明明是对她有感觉,却总在和Sam的暧昧关系中像个木头人般被动地参与着这段似有似无若即若离的感情。最后这段暗恋无果而终, 重逢时面对Sam质问当初为什么不主动追自己时亦只能轻叹一句此情可待成追忆&
  Charlie没有脱胎换骨,但也不是完全没有走出自闭症的困扰:&
  至少,他仍然笨手笨脚地和友人们一起参演了洛基恐怖真人秀&
  心地善良的他不厌其烦地辅导Sam攻读SAT最终帮助她考上心目中的理想大学&
  在Patrick遭到同志男友抛弃后在食堂被众人嘲笑和绊脚时,Charlie的血性一面终于得以爆发,他学会了打抱不平学会了为朋友挺身而出,而不是一再地逃避&
  正当Charlie在朋友的陪伴和指引下进入全新的生活轨迹时,作者兼导演一挥手再次将Charlie打回原点,甚至倒退到了起点之后更黑暗的深渊里&
  毕业的日子终于来到,好友们也各有归属各奔前程为追逐自己的理想分道扬镳&
  不知道在读本文的各位有没有和Charlie一样在分别的时刻会闪过那么一瞬的错觉,就是我们明明很熟悉的多年同窗,但即将分别的你站在我的面前说道别时我们之间的距离真的隔了好远,就像我们从未认识过那样。实在无法接受,几年的情意在一朝失散,拥抱完说了再见也许就真的天各一方再也不会联系不会相见了&
  看似已经融入社交圈了的Charlie实际上还是只有Sam和Patrick两位朋友,仅此而已&
  没有了他们的陪伴,各种曾经的阴霾又开始肆意地涌上Charlie心头:婶婶的死,挚友的自杀,同学关系的紧张…… Charlie精神分裂般将所有的一切不幸源头全部归结于自己的无能,他开始考虑和承担太多不应在这个年纪发生的事情,积郁成疾的他和所有饱受抑郁症和精神病摧残的人士一样选择了自杀,未遂后被留在医院看护&
  而久别之后的重逢,真正意义上成了解开Charlie心结的契机,这一点从Charlie回首曾经朦胧感情的淡然和对自己家庭感知上的改观已经初露端倪&
  当影片结尾处Charlie学着Sam之前经过隧道时探出车头做出展开双臂拥抱世界的动作逐字逐句念出内心独白时,毫无疑问,Charlie已经从起初那个幽长黑暗的闭塞隧道中完全走了出来,即将飞驰于充满热血与希望的光明之路上&
  We. Are. Infinite. 胜过千言万语&
  接着想简单说说Emma饰演的Sam一角&
  首先,就角色本身而言已经美到无法用惊艳二字加以形容,Sam身上散发的强大气场是Emma从哈利波特中的赫敏完成蜕变的最好证明,短发的造型一如之前她所拍摄的两则兰蔻香水广告一样干练、叛逆而又魅惑&
  Sam这个校花级别的交际女王角色在实际生活中也代表了相当一部分人:他们的外表显示出成熟和精致,全然不同于同龄人的易碎和彷徨,他们总是朋友圈子里最热门的话题,是世界的中心,上帝的宠儿,似乎他们永远那么不食人间烟火般的完美无瑕,从来不会手忙脚乱不会有困扰不会有悲伤&
  事实上,当你真正走进Sam这个角色的内心你会发现,这样强颜欢笑努力用脆弱拼凑和伪装起的坚强硬朗是多么来之不易,每天都在经历坚强到脆弱的循环,人前表现得无懈可击面面俱到,人后却甚至找不到一个真正交心的朋友紧紧拥抱着放声大哭&
  其实大家过得都不容易,往往会觉得自己快要过不下去,同时又只看到他人光鲜亮丽的一面新生贪慕向往&
  墙角青苔 总是绿得太快&
  回忆慢慢 慢慢爬起来&
  煮一杯 热咖啡&
  喝一些 固执的以为&
  我们一直到最后才学会&
  哭泣时候谁安慰&
  而成长让人觉得累&
  却已没有办法后退&
  还想谈一谈Patrick这个角色。Miller无可争议地奉献了本片最具才华最有张力最惊为天人的震撼表演,Patrick这个角色之所以让人过目难忘不只是因为他是个无所畏惧一往无前的Gay青年,他真正可贵的品质是他那颗真心待人坦诚处事待物的善心,简而言之他就是我们生活的另一类人,看似放荡不羁充满痞气又坏又怪不可理喻,但是一旦出事了无论大小他永远是冲在最前面扛下来然后处理得比任何一个道貌岸然之徒都要靠谱上千百倍&
   最后我想说,几乎每个人都会遇上人生的低谷期、黑暗期、迷茫期和被各类负面情绪繁杂事务缠身到崩溃的时期,在这种时候你会觉得无助、绝望,失去继续生活下去的动力甚至有过轻生的念头,但是请务必为了你的朋友、家人,再做一点努力,坚持下去,好好地活着,时间会证明真的没有什么是过不去的&
  当面临这样的特殊时期,如果能有交心的朋友陪你一起度过,为你指引方向,听你诉说心事,给你安慰给你力量,那是再好不过的事了,你是幸运的,这些朋友绝对是你一辈子都应该用真心去对待的友人,值得你永远对他们心怀感激&
  如果你没有选择只能一个人捱过,也同样记得,不要放弃,不管是多么人模狗样地苟延残喘于这个世界上,只要还活着,那你就依然能看到太阳重新升起,你依然有机会重新找到值为为之奋斗和奉献一生的目标。这是非常难过的一道坎,但是一旦你勇敢地迈出第一步选择去直面和挑战,那从今往后都不会再有任何困难能够让你恐惧和畏缩,最终你会在这样刻骨铭心的疼痛经历中重获新生&
  和我熟一点的友人都知道我在年中的时候有过一段极度自闭和抑郁的经历,毫不夸张地说,真的和电影中的Charlie如出一辙,不说话、不参与社交、不懂得如何走出自己的小世界,并且每天被涌上心头的阴霾折磨得要崩溃&
  我那时候完全不能理解为什么自己在一瞬间丧失了所有阅读、写作、交际、热爱生活的能力,并且不知道几个月的时光是怎么在浑浑噩噩中蹉跎过去的&
  妈妈带我去看心理医生,我清楚地记得那位医师语重心长地对我说,“孩子,你很棒,但你实在是太追求完美了,你对你要完成的事情不允许有一丝的差错,这样会活得很累。听我的话,把自己放空两个月,不要再高强度地做任何事情,就好好休息两个月,一切都会好的。”&
  我当时听完这番话以后更把自己当个病人看待,回到家后只是发了疯似的想重新找书读找文章写找事情做证明我没有病,但事实证明这一切都是徒劳无功,我根本没办法再集中注意力去做任何事&
  要走出来确实很难,因为会有个自相矛盾的两难困境:&
  在这种特殊时期你看不进听不见想不出,但你又必须从阅读、音乐、社交中找到足够的能量和动力帮你摆脱自闭&
  根据我的切身经历,我想说,最好的办法是,面对事实,诚实地面对自己,面对他人&
  承认自己有缺陷绝对不是懦弱,而是成长为更强的准备。只有真正放空了自己,才能够看到更多看得更远,才能重新轻装上阵走得更加飞扬&
  总会有那么一个时间,让你想大声尖叫,想放声歌唱,想忘情舞蹈&
  总有那么一段时间,你会对自己自信满满,对友人、亲人、爱人满怀感激,对世界充满希望&
  We sing. We dance. We steal things. 这才是青春应该绽放出的姿态&
  My dear , dear friends, please keep in heart,&
  Nobody will blame you for being who you are, they blame you for pretending to be someone else.&
  I want to help you through everything, so that you don't have to go through what I had gone through, but sometimes life don't allow us to take the short cut.&
  Just remember, I'll always be here for you. Believe me, everything will be all right.  &
  看完这部电影我个人真的非常有感触,因此才想写些什么与大家分享&
  如果你能从三个人中的任何一个找到自己的影子&
  那么看完这部壁花少年后你一定会泪流不止然后充满能量与勇气地重新站在你面前的这个世界。
&&4& 14:29:48
  我曾经是一个胖子,164的身高将近130斤。&  18岁,异地求学,不一样的风景,不一样的人文,不一样的饮食习惯,我将满腔的求知欲献给了食物。一个军训下来,同学们都又瘦又黑,我却又白又胖。&  冷嘲热讽接踵而来,听过一个最具智慧的讽刺:“你听过卡门吗?”“听过啊,怎么啦?”“很适合你,你也卡到门了。”通常我是不会生气的,自嘲也是经常的事。比如“不能歧视胖子,胖子也是有自尊的。”“没有我的胖怎么衬托你们的瘦呢,我这是发扬雷锋精神!”外表有多爽朗大方,内心就有多敏感自卑。&  幸而,还有A,B,C三君愿意喜欢我。&  A君,相貌才华均为上乘,前女友是系花,娇小可人。此君的审美标准弹性很大。&  B君,瘦高眼睛男,人比纸片薄。此君大概是想刮风的时候能抱住我这根巍然不倒的柱子。&  C君,同为胖子,零食不离手。此君与我彼此半斤八两,谁都别想嫌弃谁。&  曾经百思不得其解,他们为什么会喜欢我。某日,躺在床上,望着天花板,灵光闪现:他们大概都透过厚重的皮下脂肪看到我那凹凸有致,均匀苗条的小心脏。&  正当我在食物和暧昧的小海洋里一边吃一边暧的时候,看到了这部电影,我想我就是BJ:肥胖,傻气,无知,神经质,一事无成。也许在他们的眼里,我丰满,可爱,天真,直率,起码在努力。同一个人,同一个角度,用一颗爱着的心去看待,形容词就可以从贬义转变成褒义,这大概就是“情人眼里出西施”。然而,由于我的敏感自卑,害怕他们有天幡然醒悟,发现自己喜欢的是一个会走的胃袋,于是拒绝了,并说和了A君和他前女友,把B君介绍给我朋友,和C君做了铁哥们。&  每个女孩都会有最难堪的阶段,也许发育不良,也许过度肥胖,也许老成土气,只要你是那个穿着豹纹内裤在雪地里为爱狂奔的真实女孩,总会有马克来喜欢你。&  想起一部美国青春校园剧里的一段台词,里面也有个胖女孩。&  -你喜欢吃香草冰淇淋还是巧克力冰淇淋?&  -巧克力冰淇淋。&  -那么你要找的是那个也喜欢吃巧克力冰淇淋的男孩。&  无论胖瘦美丑都愿意说爱你的人,才是真正的爱。你要做的事,也许是爱好自己和等着他的来临。我很后悔,如果时间能倒流,我要找一个也喜欢巧克力冰淇淋的男生好好爱。
  但《相助》与之前那些苦大仇深的种族题材作品的差别在于它十分女性化的明快基调。就说电影海报吧,亮黄背景色,女主角着嫩粉色及膝连衣裙,映衬旁边大朵玫瑰花枝图案的无袖洋装美妇,两位站立的黑人女仆深浅不一的灰色制服,配白围裙、小翻领,电影名字则由粉紫色的字母书写。这些明亮的颜色啊,还有那些充满了六十年代特色的布景装潢、看了就叫人欢喜。但这并不是说电影所表达的主题不深刻、问题不真实;正相反,故事中白人姑娘斯琪特(Emma Stone)违反当时的密西西比州种族隔离法律,执意采访身边的黑人仆妇,偏要从她们的角度描述一个不公正不合理的社会,这本身便是个了不起的严肃主题。影片的主人公之一女仆艾比琳(Viola Davis)抚养了那么多白人小孩长大,自己的亲生儿子却遭白人歧视、虐待,终被夺去生命。艾比琳的痛与恨是真切的,但她的善良却更加光彩夺目。无论遭到怎样的言语攻击及人格侮辱,她对孩子的爱都分毫不减,她会操着文法错误的英语一遍遍告诉被父母忽视的白人孩子“你善良、你聪明、你重要”;她会在同伴米妮(Octavia Spencer)遇到困难时出手相助;她也可以终于克服对自身安危的恐惧,选择迈出危险而光荣的人生一步。而开心果一般的米妮便更不用提,只要她出现的片段就必然小小高潮迭起,笑声满满,欢乐不断。&
  没有视效,没有美女,没有华服。不用让你辛苦的戴上眼镜在大屏幕前目不转睛屏息凝神两个小时兼带大呼小叫,这部电影不负责锁牢你的眼球,不负责点燃你的荷尔蒙, 不负责代入你的情绪,它只管兀自绽放着360度全方位无死角的美丽,仿佛夜半时分盛开的昙花,明明安静而没有高潮,却每一秒每一分都是高潮,雍容华贵得需要用慢镜头去体会。&
  毫无疑问描述《The King's Speech》的故事情节,怎么说都是苍白的:从前有个结巴的国王,后来他不结巴了。这是一个注定怎么讲都励志,换句话说,怎么讲都无聊的故事。怎么办?靠张力。张力哪里来?一靠表演,二靠剪辑。&
  是的,Colin Firth无疑达到了master级别的表演层次,他让一个结巴的国王同时具有令人怜惜和敬重的两种气质,他让平淡无奇的演讲戏份变得一波三折揪人心肺。可单凭一个演员,无论他多么出色,也是无法让一部电影成为一件艺术品的,而当Jeffery Rush那颗脑袋横着从门板处露出来的时候,当Helena Bonham-Carter面带微笑恰到时机的流下那不多不少正好一滴的眼泪的时候,当Jennifer Ehle用出镜仅三分之一的脸部表现各种层次的惊异的时候,你就知道,这是个可以让Colin Firth尽情挥洒演技的平台,永远有一个与之旗鼓相当的对手去接应,举重若轻也好,信马由缰也好,怎么演都不会过,更不会错,只会愈精彩,愈精美,值得用放大镜仔细推敲,反复鉴赏。&  &  电影的剪辑给这种靠表演积累的纯张力提供了第二层保障。影片结尾处乔治六世的宣战演讲从头到尾仅三分多钟,可是我看到了什么啊,在贝多芬第七交响曲完美配合的语言节奏下,镜头对英国各个阶层人的速写渐渐铺展开,我看到了不列颠最引以自豪的气质和气场,那种面对最糟糕情况的从容和淡然,那种无需大张旗鼓宣扬即可万人一心的觉醒,那股冷静中透着的热血豪情,决心里蕴含的豁达自信,那是对人性至高的尊重,那是心灵最深处的优雅。这是个于无声处高潮的结尾,让我突然正襟危坐,让我不禁起立鼓掌。&  &  很多时候,英国电影都是以小见大,但求精致不求大气,虽自成一派温婉的风格但久了未免让人心生疲倦,这与被商业票房3D炸弹轰炸多了而生出的懈怠是一样的。可一旦英国气质的电影在具备了表演上的收放自如的传统同时,达到了自身叙事节奏的平衡,那就成了masterpiece。而一旦masterpiece又具有了无懈可击的张力,那就是美丽的了,那就是于无人处怒放的昙花,那就是艺术品。&
  一、伯蒂&  身为政治人物,最重要的能力便是演讲。政客欲征服民众,只消一副好口才。一条三寸不烂之舌,胜过百万雄师,可拨动万众心弦,可不战而屈人之兵,可驱懦夫昂扬赴死。几乎每位政治家都有彪炳史册的演讲事迹,孔明“骂死王朗”,拿破仑有“蒙特诺特战役演讲”,金博士有“我有一个梦想”,麦克阿瑟之“老兵不死,只是逐渐凋零”……另外还有画了一个圈的“南方谈话”等等。身为领袖,“跟他们谈笑风生”是必备技巧。&  《国王的演讲》开篇破题,上来就是一场“(未来)国王的演讲”。寥寥几笔,将主要人物定格在画板上。在直播间里,专业播音员用矜贵的手势操持精致的器具,漱口、开嗓,踌躇满志如一方之主;真正的尊贵王爷却正瑟缩在妻子身边,惶然四顾,绝望得像个没有温书、自知考试要交白卷的小孩子;贤惠的王妃轻吻丈夫脸颊,无声地在他手臂上捏一捏,主教和工作人员各自道出鼓励话语。但一切鼓励与温情统统作废,公爵张口结舌,演砸了一场原本轻而易举的演讲。&  其实,王室的成员不过是些演员。套用某朝代某老演员的广告语:“没有声音,再好的戏也出不来。”国王要做的并不复杂。君主立宪制度之下,他无需直抵前线冒着弹雨鼓舞士气,无需振臂高呼、口若悬河,甚至无需直面千万双灼灼眼目,赖现代科技所赐,他只要在麦克风之前,声情并茂地(设若干巴枯燥,大概也能敷衍过去)念完几页幕僚草拟的演讲稿,便可交差大吉。然而就这么点“红领巾广播站”的小学生播音员都能完成的任务,恰是乔治六世的死穴。&  他做不到几乎所有人能做到的事:顺畅地侃侃而谈。一应雄心、激情、温柔、愤懑、焦切……都被这痼疾桎梏,牢牢封锁在痉挛的两唇中。胸襟里尽有惊涛拍岸,也全被这无形堤坝拦截。&  官家有疾。然,疾不在腠理,而在膏肓之间。正如莱昂纳尔所说:没有先天性的口吃。口吃折射了内心的怯懦,而口舌不便,更加剧了自卑与木讷,恶性循环十数年,无药可救。&  绷得过紧的琴弦,是无法奏出任何乐曲的。国王他,其实是个可怜人。&  他的眼神总是带着忧伤、胆怯。他不快乐。&  片中大部分关于国王的镜头,总是将他委委屈屈地搁在画面下角。这场戏没有反派,国王要打败的是自己。这是一场自己与自己的斗争。&  乔治六世,可怜、可叹、可钦、可感。&  &  在影片开始十分钟后,时为约克郡公爵的伯蒂,穿着黑色燕尾服走进育儿室。父亲虽满心忧烦,对女儿仍温存不减:先是学着企鹅的模样走了几步,然后为两位小郡主讲睡前故事:&  “从前有两位小公主:伊丽莎白和玛格丽特,她们的爸爸是一只企鹅,因为他被一个邪恶的巫婆诅咒了。这对他来说太不方便啦,因为他喜欢抱着他的公主们……巫婆让他们去南极,如果不能飞,这可是很长的一段路。他一头钻进水里,只为了能在午饭前赶到,他还让一个过路的摆渡者带他过去,他成功地回到了宫殿里,给了厨师、妈妈一个大惊喜。小女孩们在厨房,给了他一个大大的拥抱和吻。在那个吻之后,你们猜他变成了什么?”&  故事到这里,所有人都会跟伊丽莎白和玛格丽特一起神往地笑着,脱口而出:“他变成了一个帅帅的王子!”&  但企鹅公爵给出的答案是:“他变成了一个短尾巴的信天翁。”&  在公主们失望地“哦”了一声之后,企鹅爸爸张开双臂,解释说:“这下他有了很大的翅膀,可以抱着他的两个小宝贝了!”&  然后,他略显笨拙地膝行到小郡主们面前,紧紧地搂住她们,在公爵夫人的微笑注视下,将慈父的亲吻降落在女孩们金黄的卷发中。&  ——信天翁是鸟类中翼展最宽的,张开翅膀,可达3米以上。&  这个“企鹅变信天翁”的故事,初听来只为烘托王室一家亲的美好氛围,以及伯蒂的外冷内热。终篇之后会发现,此故事提纲挈领地喻意了全片:王子殿下英俊儒雅、仪表堂堂,却偏生有这上不得台面的毛病,真有如天降诅咒;“抱着他的公主们”,亦即守护他的臣民;带挈他前行的“摆渡者”,自然就是语言治疗师莱昂纳尔;至于“成功回到宫殿里,给了厨师和妈妈一个惊喜”,“惊喜”当指他完成了对他来说最艰难却又最重要的圣诞演讲;厨师,可理解为首相丘吉尔——治大国如烹小鲜嘛。(此处或是过度阐述)&  故事结局最耐人寻味:“惊喜”过后怎样?笨拙企鹅是否就此脱胎换骨,变成完美王子?错!没看电影之前,大概所有人都会认为:最终莱昂纳尔医好了国王的口吃。其实,伯蒂的口吃始终未能治好。但是他完成了“圣诞演说”,并因此化成具有更坚强翅膀的“信天翁”——虽然还是禽类。&  &  二、莱昂纳尔&  做为软性大不列颠形象宣传片,《国王的演讲》铸起了一尊完美的英伦绅士标本:语言治疗师莱昂纳尔。&  莱昂纳尔的年纪,当是六十尚不足,五十颇有余。他已经到了永不会觉得尴尬和别扭的年纪,一对冷静双眸洞悉世事,始终云淡风轻、宠辱不惊,让人对之如坐春风。&  莱昂纳尔与伯蒂的交锋,则是贯彻全片的美妙二重奏。两人就像一对反义词:地位一尊一贱,态度一张一弛,情绪一明一晦。然而,尊者常露荏弱之态,贱者并无卑微之心。莱昂纳尔不卑不亢、泰然自若,伯蒂拘谨矜持、暴躁不安。草头郎中对一国之主不谄媚,九五之尊对草头郎中亦不轻蔑。&  科林与拉什的对手戏,真如一发之上,悬千钧之力。&  &  三、爱德华&  爱德华八世对历史的贡献:一则韵事,一只“温莎结”。&  有多少女人曾为这位“多情国王”的故事心旌摇曳?我也是到很久之后,才明白“不爱江山爱美人”其实不是褒义词。尤其值彼江山风雨飘摇之时,国赖明君,这份本应扛起的责任容不得推诿。他对那个女人多情,便是对自己的国家无情。&  ——曾身为乔治六世和女王伊丽莎白二世担任私人秘书的拉塞尔斯,对王储爱德华给出这样的评价:“他放肆地追求酒精和女人,而且自私。他以后可能不适合佩戴英国的王冠……他的性格变幻莫测、很不成熟,在精神、道德和美学等方面,停留在一个17岁男孩的水平;他对事情适当或不适当的唯一衡量标准就是:我能逃脱吗?”&  秘书所下考语,多半是真。有一种“多情汉”实则是世间极自私的人——杨过就是明例,情之一字遮天蔽日,于是他什么也看不见了,宇宙核心只座落在他的爱情上。&  电影中的爱德华八世,做为乔治六世的衬托,是位轻率任性的浮华男子。华利斯夫人举筵,伯蒂不得不携妻亮相。在黝暗狭窄的酒窖中,弟弟追在兄长身后结结巴巴地探讨国事,而哥哥焦虑的只是找不到情人想要的佳酿。这一场戏剧化得有些过分,不过也完成了对爱德华和华利斯的塑造任务。&  第一眼看到盖-皮尔斯饰演的王储,那犹豫不决的、阴柔的嘴型、埋藏情欲的法令纹,立觉“对的!这就是爱德华”;而辛普森夫人虽只出场两次,亦形神兼具:老辣、虚荣、男性化、洋洋得意、野心勃勃。&  &  四、国王&  旧王交卸,新王接任。伯蒂被推上王座。在华美宫室的朦胧光线中,乔治六世的背影显得孤独。有弧度的镜头,略微夸张地聚焦在他哆嗦的脸肉和嘴唇上。&  所有的画面,都强调了伯蒂此际的孤独。他其实始终是那个卑怯、懦弱的孩子。捏着讲稿,嘴巴开合如涸泽中的鱼,一径憋得面白唇青。晕眩中视线越过面无表情瞪视他的人群,落在墙上悬挂的先祖的画像上。新逝的老父盛装挺立画框中,威严冰冷的目光审视不争气的次子。&  ——偌大一份家业,靠个“无话儿”之辈来接任,先祖泉下有知,只怕也要叹息国运不济。&  在莱昂纳尔面前,虚弱恐惧的伯蒂爆发了出来。&  ——此际岂知非薄命,此时只有泪沾衣。&  &  伯蒂与妻女观看希特勒演讲一场戏,意味更为深远。&  先来看看史料记载:希特勒曾专门在一位精通肢体语言的专家的指导下,设计演讲手势,并常常对着镜子和相机反复排练着,以求达到最震撼人心的效果。当时一个追随者说:“为了取得男女老少的无条件的信任,希特勒使用了符咒。”波兰记者阿克塞尔海斯特回忆:“从他的演讲中我们听到了被压抑的激情和爱意,表达这一切的是爱的语言,他的叫喊充满着憎恨和情欲,他的话语充盈着暴力和残忍。所有的语调和声音都受神秘的本能支配;它们如同被压抑太久的邪恶冲动。”&  希特勒把语言暴力发挥到了极致,不论是敌人还是朋友,他纷纷将他们挑落马下。冯.米勒教授回想起某暴动中希特勒的演讲时说:“在我整整一生中,除了那一次,我再也想不起来,在几分钟或者几秒钟内能让群众态度转变如此神速的情景。”奥匈帝国最后一位皇帝的儿子奥托.冯.哈布斯堡在一次观察后说:“跟他站在一起的共产党人,在开口之前,就被他打动了,他是个有某种磁性的天才。”作为将领的布劳希奇说:“我和这个人争辩的时候,感觉就像是要窒息了,我再也说不出一句话来。”埃哈德.米尔希说:“在他面前我就像是做错算术题的小男孩。”凭这样的本事,希特勒不无骄傲的说:“世间有一种成就,可以使人很快完成并且获得世人的认识,那就是讲话令人喜悦的能力。”&  说回电影:画面中滔滔不绝演讲的那人,就是挑起世界战争的公众之敌。但他的演说技巧与得到的效果,无可挑剔。伯蒂当有且恨且妒的一念闪现,但他目光随即平和坚毅下来:正义与邪恶之分野,不靠口才来划分。&  引用某影评的话(我觉得我不可能总结得比这句还好):有的人也许言辞流利,擅于煽动,但却可能是恶魔;那些羞涩木讷甚至笨拙的人,却可能有一颗善良勇敢的心。&  &  五、国王的演讲&  最后一场戏,当然就是那场华彩乐章:圣诞演讲。就像炉火上炖着的一壶水,虽然火苗始终温文,然不知不觉中水温已至沸点。一道道窄门敞开,贤妻良友随侍在侧,盛装的国王面沉如水,如赴战场。&  最后的舞台是小小的密闭的直播间。在伯蒂第一次阅读的时候,莱昂纳尔的动作便是推开窗子。这一点在最后的“圣诞演讲”中得到呼应。&  所有的起承转合,其实俱在意料之中:最后关头,我们都知道国王和治疗师要说一句温情脉脉的表白。果然,国王至诚道谢,而莱昂纳尔的最后一句话则是:忘掉其他一切,对我说,对我这个朋友说。三次红灯闪烁在伯蒂面上,照应了影片开初他的失败。在艰涩地起头之后,为隐蔽口吃而频繁做出的停顿,反而益显凝重沉痛,具有别样的力量。&  间中也有几次,国王险些结巴起来,全赖莱昂纳尔的眼神与无声手势。但他渐入佳境,渐入佳境。咬字吐音,从未如此勇敢与坚定。要抵抗强权,要发出自己的声音,这演讲,为臣民亦为自己。&  穿插出现在伯蒂演讲画面中的几组人,几乎回顾了全片情节,像协奏的器乐,令这一曲更调和与雄壮,更具有深度厚度:曾领教了约克公爵那糟糕透顶的演说的工厂工人,如今听得全神贯注、如痴如醉;曾多次鼓舞乔治六世的主教与首相,庄肃端坐,想必坚定了抗战之心;独处小室、守着孤灯的王太后,嘴边逐渐浮起微笑,自是对儿子的赞许与自豪;在遥远的精致公馆中躲清闲的爱德华与华利斯,表情复杂难言,华利斯发上绑着花纹发带,浮夸突兀得像个时装杂志上的假人;大卫则满面阴沉,是否在被弟弟打动的同时也嫉妒了他的感召力?倚靠着他的华利斯几乎是立刻察觉到他的异样情绪,伸手抚慰——当然,若无这等机敏,也不能俘虏君主之心(短短几秒钟的镜头,道出无数弦外之音)。&  最后,莱昂纳尔垂下双臂,肃立聆听,他知道不必再指挥协助,乔治六世已脱胎换骨,真正的国王在这小小格子间中诞生。&  历尽艰险,伯蒂终顺利完成最后一个词:“胜利”。始终抓紧座椅扶手的王后,欣慰地与女儿互望,面颊上有恰如其分的一滴热泪。那滴泪只星光似的一闪。大功告成后,莱昂纳尔与国王相视微笑。莱昂纳尔并未恭喜,只微笑道一句:“你在w上仍有些打结”。这轻描淡写的一句,掩盖胸中感慨与喜悦的澎湃波涛,简直有谢安的“小儿辈已破贼”的妙处。&  完成之后又如何呢?紧闭的门次第敞开了。伯蒂终于微笑着走出昂首阔步的国王的步伐;悲欣交集的贤妻悄声道:“我知道你会很棒。”首相与主教诚挚祝贺;国王携眷走上阳台,领取民众的掌声与喝彩。温柔舒缓的钢琴,交替流转在国王与莱昂坚毅面容上。一切美好如童话。最童话的结局字幕是:从此他们幸福地生活在一起,做了一辈子的好朋友。&  &  毋庸置疑,《国王的演讲》是一部完美的电影,就像是无可挑剔的美人:秾纤适中,修短合度,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著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由国民性决定,英伦影像总有一种克制的情绪,没有欢呼夹杂狂吼,也鲜少眼含热泪地相拥,画面与音乐均委婉而素净,芳泽无加,铅华弗御。&  这便是:一片幽情冷处浓。&
  在很多车子的后箱里面,翻开一层覆盖物,里面有个圆圈,刚好可以放下一个车胎;也有的车子,这个车胎可能是悬挂在车屁股后面,跟着车子到处跑。这个常见而不常用的车胎,我们称之为备用胎。备用胎的命运如其名,只是备用。如果车子不是意外刚好有个车胎出问题,备用胎将一直静静的躺着或者悬挂着。它很重要,它也很不重要,它只是一道可有可无的保险,是心理最后的依赖底线
在人与人的情感关系中,也有这么一些人,他/她同样扮演着这个备用胎这个角色。他/她迷恋于某个人,在不对等的感情关系中扮演着一个backup的角色;不管他/她迷恋的人周围如何更换,他/她总是无法成为其爱人,只能成为对方倾诉,抱怨,寻求安慰的最后避风港口。在这段关系中,备用胎几乎无法掌握主动权,只能任由其迷恋的对象支配并且驱使其感情生活。他/她无数次的想过走出来,可是最终还是无法逃脱,还是因为迷恋,因为这种迷恋使得他/她获得其他人无法给予的快乐,即便是做一条安静的备用胎也好,即便是很多次尝试说服自己,说服自己离开那个人。可往往是在他/她做出想要离开的姿态的时候,不管之前决心如何,在那个人给予一点希望的时候,他/她就像一个在地球生活了无数年,时刻盼望着回家的外星人看到接他/她的母舰那样,发足狂奔,不顾一切的回到那个人身边。如果你正在经历以上的一段感情,那么,恭喜你,你就是传说中的备用胎。这部片,讲的就是一个备用胎的故事。
  这大概就是本片的线路,或许有人此时会对我说:兰州烧饼!这明明是一个令人催泪到天明的爱情故事,多感人,多哀伤,多明媚而多情啊!      我呸!这就是一个备用胎转成常用胎的经历,醒醒吧!如果这从始至终是一场美丽的爱情,她至少要有一半的主动权,请参照“两小无猜”,那里面的那种约定,两人都掌控有主动权,是一种对等的,平等的感情关系。再回头看看我们可爱的大眼睛大嘴巴的艾玛,她在修成正果之前完全没有主动权。每次电话都是对方断线,几乎都是艾玛主动打过去,唯有的几次他主动打也都是因为生活不顺利,想找她倾诉;她无论跟谁在一起,只要他一出现,所有的一切,整个世界都是他;最关键的是,在遇到自己觉得心动的人的时候,他一出现,才表现出想跟她在一起的姿态,她立马变成那个等待母舰的外星人!最终,她顺利转正,成为了他的爱人,把备用胎的角色远远抛下!恭喜你,艾玛,毕竟最后还是等到了,毕竟跟他在一起才是最快乐的!最后留下那段残缺的结尾估计作者自己都看不下去了,硬是弄个人鬼情未了的结果:让你丫不好好珍惜,前面十几年都干嘛去了!!!      最后,祝天下备用胎早日转正!
&   生活中你也许真的会碰到这样的男人。对于爱情他似乎没有专一的可能,女人走马灯似的换,但是他也不完全抛弃你。他一直在路上,你陪着他也好不陪着他也好,守候着他也好放弃了他也好,他只是那样,和你隔着平行线的距离。他也结婚,却绝对不是你。这样的男人是午夜的taxi,游走于灯红酒绿之间,但是,他不是不困也不是不累,只是偶有一天他停下来,坐上车的那个女人刚好成了他的依靠,无论是以情感之名,还是以金钱之名。你错过来还是没错过,与他而言,都不是非你不可的心态
  我相信一个男人愿意把这样的一个女人留在生活里,可以聊天,可以做爱。他们是和我们不同的物种,对于他们而言,理智是一种天性。即使成全某段爱情,他们也不完全放弃生活,他们把爱情和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以平等的名义。而女人不同,她们往往奋不顾身,破釜沉舟,天崩地裂,用爱情来征服生活。这便是为什么男人以爱情之名来成全一个女人的生活,往往还凑合,女人放弃生活来成全一个男人的爱情,往往有点儿悲剧。          可是姑娘们还是问:如果既不是灵魂知己也不是炮友还是相爱呢?    那只能恭喜你姑娘,你找到了一种叫做丈夫的东西。       相比起丈夫,灵魂知己这玩意儿更加高端,更加要求生活的武器装备精良,更加要求女人的内心坚韧,所以,情商低等级的玩家还是先练练级。毕竟,生活强大到你不可想象,几年过后,你终于和我一样,怀抱着一颗极大的诚意去努力生活,比起追寻有着同样爱情感觉的灵魂知己,你更愿认真寻觅一个同样也不讨厌吃榴莲的人。即使你找到,也是因为他先是生活伴侣也是灵魂知己,而不是因为他是灵魂知己就当他是生活伴侣。伴侣这个词,比知己更加来得艰难。       没有灵魂知己的日子,你渐渐活得很满意。       这个词,是少女幻想的水晶球,而不是师奶炖肉的平底锅。不要以灵魂知己的名义,去等不该等的人,去蹉跎不该蹉跎的青春。这个世界上,有些人,有些事,比爱情这种东西,更值得感动。
倒走的钟改变不了时间的进程,暗示着返老还童的本杰明改变的只是他的外表,成长的内在过程依旧循序渐进,在适当的年龄做适当的事,如此而已
我觉得电影里频繁出现这个被雷劈的老人,仅仅是本杰明一生所遇到各式各样的人生中的一种,就像老巴顿,know莎士比亚的那个黑人,升国旗的大兵(还有福利院的老人们),拖船船长,小矮人,横渡英吉利海峡的情人,奎宁,当然还有黛西等等。作者试着告诉我们,这个世界并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有不一样的意义,每个人所面临的人生机遇和挑战,悲伤和欢喜都各有不同,我们也在做着不一样的选择。就像电影里说的,你可以把这件事办好也可以把它搞砸, 你可以选择富裕充实的生活也可以过得穷困潦倒, 你可以名扬万里也可以做一介匹夫, 你可以放浪不羁也可以一生勤俭持家,但是,作者希望我们都可以成为我们想成为的那个人。 借用电影最后的一段话:有些人就在河边出生长大。有些人被闪电击中过。有些人对音乐有着非凡的天赋。有些人是艺术家。有些人游泳。有些人懂得纽扣。有些人知道莎士比亚。有些人是母亲。还有些人,跳舞&&&&&&&&
当长成这样的包容,才能长相思守。用爱情去摧毁时间是一个冷笑话,只能用生活踏实的填满,流动的时间无底的海。多年之后,有人记得,曾几何时,海傍一堆碎沙石,有一个benjamin有一个daisy曾经来过,已经了不起。
 除了时间,没有永恒。而,到了最后,你总得放手,无论你是愤怒悲恨或者不甘,你总得放手。别跟时间和生命过不去。生命他不长,而时间像蜂鸟挥翅一样接近无限。   我娘说,你不是一出世能这么大的。你得经历,而到了时间,真正长大了,你回头又会然发现走了那么长。
  这就够了。   to be or not to be,这事很悬,跟青春痘怎么出现和怎么消失一样,很奇妙。
本杰明一生从懵懂无知,到大彻大悟。其实只是前半生缺少老人的释然与乐观。      劈了就劈了,爬起来我继续过。      一无所有的来到这个世界,再孑身一身的离开。      生命的意义,就是如此的简单。      其中的过程,不管是疯狂、平淡、还是被雷劈过多少次,都是上帝的奖励。      孙燕姿唱道:“我遇见你是最美丽的意外。”      人从呱呱落地,遇见护士、父母、亲戚、朋友、同事、爱人、自己的孩子。      三井寿遇见安西教练      小王子遇见狐狸      哈利&波特遇见海格      大卫&芬奇遇见演员,遇见观众。      我,遇见看评论的你。      世界因为我们的相遇,而如此美妙。   
     黛西第一次遇见本杰明 本杰明佝偻苍老,但是黛西知道,本杰明有一颗稚嫩的心灵,因为“你和我见过的任何人都不一样。”      黛西第二次遇见本杰明,本杰明已然开始迈上年轻的道路,而黛西天高地傲,因为自己年轻,认为这个世界是为了自己旋转的,诚如后面所说“我庆幸我没有在二十六岁那时候遇见你”,只因当时太年轻,又因为当时盛放在芭蕾舞的舞台上,觉得人生只是纸醉金迷,声色犬马,感情得来容易,如何会珍惜从第一眼看见她时就将一生的爱恋锁在她身上的本杰明?   又如何会懂得离别前的那日本杰明的失落,不仅仅是因为你的离开,而且还夹杂着他一直爱着的你的转变的惊讶和震惊?
&&  黛西第三次遇见本杰明,两人的身心在时间上恰好交汇和谐。虽然本杰明依然越来越年轻,但那是他一生中最好的时光:在卖掉过往之后,和她相携相伴走了一程。他的生命中再没有别人,只有黛西,因为所他的家人朋友都已经一个一个离去了,就只剩下她了。直到她的出现。他明白到她不能作为她的父亲生活下去,他开始明白到“你可以像疯狗那样对周围的一切愤愤不平 ,你可以诅咒你的命运,但是等最后一刻到了之时,你只能轻轻放手。”这就是他应该放手的时候,不是他生命的最后一刻,而是他所感情他的爱在现实的尽头。即使他异于常人的生长时序却不曾豁免普通人的七情六欲,但是这一刻是尽头。他说,女儿,我只能在你不记得我之前离开。
黛西第四次遇见本杰明,她已经认不出来了,她有了丈夫,有了家庭,她拥有了一切,但是那一晚,她还是回到了本杰明的身边,因为爱,因为她爱他,他是她一生最初的朦胧和好感,而在那之后,本杰明的记忆也走到了尽头。在他目送她离开之后,他已经开始遗忘一切。      黛西第五次遇见本杰明,他已经是个拥有幼童的身体却有着一颗遍历世事的灵魂,可是他不记得,他说“仿佛我有过一生一样。”直到最后。他变回了婴儿。   黛西一直在他身边,陪他走到了最后,虽然不能共老。       “We are each the love of someone’s life.”                尽管我竭尽全力,只是越来越多地失去你;    尽管往昔已经远去在你的记忆,我们无法交谈了;     但是。     你死在我的怀里,我陪你走到了最后。    而最后的最后,我跟你说一声晚安,翌日,我会再一次看见你。   
  这是一个让人憋屈的电影,因为最后没有给你一个正经的catharsis。她被绳之于法了吗?没有。他揭露她了吗?没有。最后这个婚姻像牢笼一样紧紧的锁住他们俩,比开头的时候还难受。至少当时他俩虽然埋怨着对方,但依然有离婚的可能。现在却要在恨的同时来装和谐,演给别人看,真是比死罪还难受。这也是我看过的最让人矛盾的结尾,因为从结构上导演用了前后呼应的手法像大括号一样优雅的把影片结束,观众得到了一种满足感,但是从情节上却让人心寒,又是硬生生的把这个满足感剥走。明知自己枕边人是毒蛇,却如牢笼般不能挣脱,更要在面上苟延欢笑,让自己在虚伪和恐惧中度过余生。芬奇不愧是冷峻大师,因为他知道死亡就是解脱,活着才是折磨。或许这才是吃软饭又找小三的Nick应得的下场吧,比抓监狱直接枪毙要有意思,因为他陷入了婚姻的无期徒刑,真的和结婚誓言一样,“唯有死亡才能让他们分离”。
  这个电影最有意思的地方是全片没有一个“反派”,故事本身就是大反派。Amy是施害者的同时又是受害者,媒体总是关注受害者那一方,因此把关注和同情都给她。而我们知道真相后Nick又成了受害者,所以我们的感情又移到他身上去了。其实婚姻未尝不是如此,没有人是干净的,每个人既是施害者又是受害者。
我们生活中的美丽,就象美国玫瑰,美丽,花期却很短。不,其实我说错了。生活中的美丽其实很多,却也不短暂。只是我们常常遗失了那些美丽。我们的快乐是如此的短暂,为什么?因为生活。可真的是因为生活吗?      Lebster,42岁,在妻子和女儿眼中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失败者(looser),在公司里是可有可无的员工,虽然他在杂志社已经工作了十四年。他生活中唯一的high点就是每日清晨沐浴时候的自慰。      妻子,Carolyn,一位地产销售商,向往成功。和大多数妻子,女性一样,期望丈夫也是一名“成功者“。叶和大多数的妻子和女性一样,对于“物品“有着强烈的爱好。以至于,某日当丈夫试图重温多年前的浪漫时光的时候,她想着不能在价值4000美元的意大利真丝沙发上做爱。Carolyn 和大多数职业妇女一样,化着精致的妆,保持着良好的身材,竭力表现着优雅。可是,这一切掩饰不了她的乏味。她是如此的乏味 (she is so boring) ,她是如此的经营者一个表象, 一个成功的表象,一个典型的美国中产阶级家庭的所有符号, 而这些符号并不能掩盖一个典型的中产阶级家庭的危机。      女儿,Janie,中学生, teenager。和所有的teenager一样:郁闷,不满,不安。存钱为了有朝一日做乳房手术。      这个家庭有自己单栋房子,精致的家具和室内布置,有两部车。。。晚餐时分,妈妈放着老歌,三个人各坐一方,桌上摆着鲜红的玫瑰,点着蜡烛。。。。完美无缺的景象。可是没有一个人是快乐的。晚餐刚开始时乏味的,接着他们开始争执,吵架,然后不欢而散。Carolyn有没有想过,她有了华美的餐桌,没有一次与愉快的晚餐;她有了四千美元的意大利沙发,却没有一次和谐的夫妻生活,为了什么?为了什么她失去了生活的快乐? Carolyn成了一个实实在在的物质的奴隶。她冲Jeanie吼道:你什么都有了,你太不知感恩。我在你这个年纪,家里连一幢单独的房子都住不上。她的标准很简单,很单一。      Lebster似乎有些悟性。他知道他其实“已经死了“。直到他见到了Angela,一个十六岁的女孩儿,女儿的同学。她那么的美。他似乎又一次被唤醒了。于是他开始跑步,健身,买自己一只想要火鸟跑车。有人评论说,这是中年人的反叛,是中年人地寻求活力的办法。说法我固然同意,但是如果把整部影片定位在此,未免过于狭隘。广义的说,这是一个人对于生活本身的兴趣被唤醒后的某一种行动。而这样的行动,从我的角度来看,并不是真正的对生命与生活的爱情与领悟。也不是真正的回归快乐。      其实Lebster对于生活的爱,生命的美丽的感受并不是在遇到Angela之后被唤醒的,而是在Angela告诉Lebster:这将是她的第一次的时候才真正的被唤醒。Kevin Spacey演得太好了。他轻轻的把头放在Angela胸上,然后用毯子裹好Angela。他说,“You are beautiful, you are so beautiful. I would be a lucky man.”… 他闪烁着父爱,感激,领悟和宁静的眼神。他那一刻非常的快乐。他的快乐并不是源于他与Angela的关系,而是这段经历使他再次感受到生活的快乐,找寻到生活的美丽。我无法猜测那一刻Lebster心里的什么。但是他捧着一家三口的照片,微笑,喃喃自语“man oh man…man oh man…”.      所以,导演,或者编剧,安排Lebster 在被枪杀后死亡的瞬间脑子里一一闪过他一生中一些美丽的时刻:夏天露营时候的星星,秋天金黄的落叶,女儿Jeanie的出生,妻子在游乐园里快乐的笑脸。所以,Lebster说,“ It’s hard to stay mad when there is so much beauty in the world. …Then I can’t feel anything but gratitude for every single moment for my stupid little life.”      导演和编剧的功力非凡。在片子的最后,剧情达到了最高潮。大雨的夜晚,邻居上校来找Lebster,原来上校是一个同性恋。他的暴力,他的纪律,他的结构,为的是把他自己纳入“正常“的轨道。女儿准备和邻居上校的儿子私奔。Angela和Lebster在一起;妻子开车回家,抱着装有手枪的皮包放在身边。所有的线索和主要人物在最后一刻交织在一起。       “美国美人“的影子从始之中贯穿全剧:影片开始妻子在花园采玫瑰,Lebster性幻想的时候Angela总是躺在玫瑰花瓣其中;最后 ,Lebster坐在厨房桌前看着一家人的照片,桌上摆着玫瑰。Lebster被枪杀的一刻,从他的头颅里血喷到白色的墙壁上,如同一朵“美国美人“。导演其实是悲观的,他让lebster在真正唤醒和重生的时刻,死去了。原来,生命的快乐和美丽,就如此的短暂,如同一朵“美国美人”。 可是,他们却给观众留下希望。      在影片的开始,Lebster透过窗户看着妻子Carolyn在花园里摘玫瑰花。他自语:“She wasn’t always like this. SHE used to be happy.” (她并不总是这样的。她曾经也很快了。)。。。“ 当我看到这里的时候,已经替Lebster说出了下一句:“WE used to be happy.”      是啊,我们曾经是快乐的。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们开始变得乏味,无趣,无聊,不快乐。我们失去了生活的美丽,然后开始找乐子。(Yeah, we used to be happy. Since when did we become so joyless? The joy in our life is just an “American Beauty”.)      原来,生活的快乐只是一朵“美国美人“。         关于其他      这部片子很难写。贯穿一起的写下了主要感受。还有很多细节没有写。      演员演得太好了。每一个,每一个!   好多个细节,我很喜欢。   n 当Angela问lebster,“How are you?”. Lebster 说,“已经很久没有人问过我了.”   n 雨夜上校闯入车库与lebster的一段对手戏。上校的眼神。甚至让我不忍心责怪他枪杀了lebster。
温情脉脉的爱情剧。要是仅仅从字面上来翻译,应该叫做《美国的美丽》才对,虽然影片里有“美人”也有“玫瑰”幻想,可是从一部黑色喜剧的角度来定义这片子,《美国的美丽》才更能显出味道来,美国的美丽,美国什么的美丽,美国美丽的什么……就像电影中那些幽默又令人心酸的镜头,反讽一下下。          萨姆&门德斯的才华让我折服,电影中每个出场的人物不论戏份的多少都被刻画的有血有肉,在一个以街道为圆心的放射状空间中讲述了许多故事。这部片子一直被定位成“中年危机”的描述,我却还看到了“青春期危机”“性格危机”“交流危机”“平淡危机”“信任危机”……究竟是“美国的美丽”还是“美国的危机”??而这充满了“危机”的社会又何止仅仅是在“美国”呢。        无数个自己和别人,无数个似曾相识的过去和重蹈覆辙的将来。      两个家庭        莱斯特和卡洛琳是家庭一的男女主人,她们有一个女儿简        这个家庭简直就是社会上大部分男女主人40岁左右的家庭的典型代表。他们每天睡在一张床上,盖着各自的被子,他们一年甚至更长的时间没有做爱,他们连吵架的兴趣都没有。女人经常喋喋不休着一些琐事,有时候是和家人,有时候是和邻居。男人早上起来在洗澡的时候自慰,他说:“这是我一天之中的最高点,剩下的时间情绪都在一直下降。”女儿在上高中,积攒了几年给别人看孩子的工钱想去做隆胸手术,她很少和父母交流,一是没什么可说的,二是说了父母也理解不了。        男人公司的经济不景气,他将面临被裁员的危险;女人做房产代理,虽然不算特别成功,但是负担了家庭经济的一大部分,就像所有的主要负担家庭经济的人一样是家里的权威,晚餐的音乐和活动安排都要由女人决定。        我看到这些会微笑,都太真实,这种状态在婚姻生活持续15年以上的家庭中占了很大一部分。平淡,没有激情,缺少交流,每个家庭成员都觉得寡淡无味但是用习惯支撑着一天天的继续。维系着家庭完整的只是亲情和责任感,亲情在遭遇波折的时候才能体会,而没有波折的日复一日中,就只剩下了每个成员对自己角色的默认,甚至,没有人认真审视这样重复的生活,只是像长在身体上的每个器官的存在一样自然而且顺理成章的让日子这样过下去。          家庭二的男主人曾经是美国海军上校,女主人性格孤僻,在家庭中的角色更像一个保姆,还有一个18岁的儿子里奇。        社会上还有一些这样的家庭,男人是家中的权威,所有人都对他的话唯命是从,他思想保守并且独断专行,看待事物永远都是绝对的是和绝对的非,还时时不忘提醒身边的人他曾经的身份以换取尊重或是敬畏。女人是对男人的权威最最忠实的拥趸,男人说东她永远不敢说西,像个木偶般麻木盲从。男人的表达方式简单粗暴,暴力是他维护自己权威地位的武器,不论是谁,稍有不从就拳脚相向。他们的儿子是个英俊敏感、稍微有些神经质的男孩,是个DV青年,带有艺术家的气质。        很难判断这种家庭在社会上所占的比例多少,但我确定它们的存在,而且绝对不是凤毛麟角的几个。家庭中每个人的自由都是少得可怜,即使是如君主般凌驾在妻子和儿子之上的男人,也因为对社会认知和宽容程度有限而变得狭隘不堪。这样的家庭中从来都是有反抗存在的,但是反抗的结果往往都是被权威所镇压或者驱逐,选择的话,要不就是屈从,要不就是脱离。          两个家庭在一条街道上,隔着窗子可以互相观察。孩子们的互相爱慕,让他们产生了交集。孩子们都在羡慕对方的家庭,一个因为自由太少,一个因为纪律太少;一个因为没有父亲的榜样,一个因为父亲的榜样过于偏执。自由太少就找不到自己,而纪律太少又体会不到关心。想起一句俗话“家家有本难念的经”,人们就是这样,能得到的成了束缚,得不到的就是理想。而且一切事物的两面性作用在人身上,体会更深刻的永远是糟糕的那一面。平淡的危机和交流的危机,我们到底要怎样才能克服?         三个年轻人          家庭一的女儿简看不起自己的父亲,对家庭生活没有产生任何温馨的感觉,她暂时的理想是积攒一些钱做隆胸手术。而父母永远无法了解她的内心,并不是像母亲想象的那样去看一场她在学校的演出就让她能感觉到家庭的温暖,而母亲偏偏自以为是的那么觉得。在她心里,他们去看演出还不如不去。        家庭的温暖是补救不了的,更不能用什么事情来恶补。温暖的感觉是在生活的无数个细节中一点点的渗透在心里的。是一个积累的高度,无法一次性达到。孩子不和父母说心里话,是因为他们认为父母永远无法理解,这就是代沟问题,这个问题还永远都在家庭生活中存在。我向往自由度很大的生活,自己也是在自由度很大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但是很难判断这种充分的自由度到底是好还是坏。曾经像简一样埋怨父母很少约束我的行为,那样的时候总是感觉到被家庭抛弃了,可我更清楚的知道父母不约束并不是不关心,而是关心的方式不一样。他们能做的只是用父母的身份潜移默化,以榜样的力量作为引导。我应该算是个幸运的孩子。简其实也很幸运,只是父亲的不够成功让榜样的砝码减少了太多,而她暂时还没有理解那种不成功的心酸和无奈。这样的年轻人,成长过程中最大的受益就是早早知道了自己一定要为自己的选择负责,而没有任何权利埋怨他人。        家庭二的儿子里奇从小在简单粗暴的父亲的约束和庇护下长大,15岁的时候因为吸食大麻被父亲送到军校,被军校开除后,父亲就干脆将他送进了精神病院,想用这样的强制方式让儿子成长成为一个自己愿望中的样子。从精神病院出来的里奇的性格改变了,从明目张胆的反抗变成了阳奉阴违。他用一段正当的打工经历掩盖贩卖大麻的收入,用从儿科护士那里换来的纯净尿液应付每六个月父亲就要对他进行的毒品检验。他学会了在父亲的暴力中用父亲最欣赏的士兵的方式来换取信任。他的最大乐趣是用DV记录下他所见的美丽的一切,那些美丽可能是一只死在草地上的鸽子,可能是冻死在路边的女人,也可能是飘荡在风中的塑胶袋子,还是隔着玻璃注视他并脱掉上衣袒露出少女胸部的简……最后,在父亲再一次武断之下他被驱逐出家门,而被驱逐的他只能得到懦弱的母亲的一句“外面下雨了,穿上雨衣吧!”        身边的很多孩子都是在一个不太健全的家庭中成长起来的,这种不健全不一定是缺少什么家庭成员,更多的是家庭完整但是缺少温情和宽容。这样的孩子往往都思维细腻,情绪不稳定,多多少少的带有一点神经质。大多的时候他们都脆弱的可爱,敏感的令人心疼。就像里奇在描述那个风中飘舞的塑胶袋子时几欲滴落的眼泪一般纯净透明。“我打你是为了你好”这句话,太多太多的人都曾经听父母这么说。那些痛楚部分会被很快遗忘,还有一部分会留下来当作不可触碰的禁区线或者一点点仇恨的来源。感觉里奇在被父亲驱逐的时候时带有一丝快感和解脱感的,不然他不会编造出父亲最无法接受的故事主动换来被驱逐的结果。我相信没有正常人能做到真正仇恨给了自己生命的父母,一瞬间的恨意,一段无法释怀的抑郁之后,剩下的还是血浓于水的亲情。父母对孩子的爱也是毋庸置疑的,哪怕是里奇那个粗暴强硬的父亲,也为孩子而流泪……        太多的父母都试图把孩子变成一个理想中的状态,而这个理想往往来自于做父母的年少梦想。只是很多时候他们都会忘记一个事实,自己并没有实现那梦想,而按照他们的安排和意愿走下去,孩子也只会成为第二个他们。还有一些父母在年少时帮他们的父母完成了梦想,可这么的继续和沿袭下去,不就成了一个错位的循环了么?孩子的作用永远都是帮助家长完成梦想,而自己的梦想只有在中年的时候感怀、遗憾,再次试图强加到下一代身上来完成。我有点恐惧这样的错位循环,因为它延续的时间太长太长了,超越过很多个生命。在美国,可能只有个别像里奇这样的家庭会出现这种问题,并且还有一部分会在各种原因下戛然而止,可是在中国,实在想不到还会一直走多久。        简的女同学安琪是个漂亮姑娘,她每天津津乐道于自己和各种男人交往经历,向别人描述怎样从12岁起就被所有见到过她的男人所迷恋。她经常污言秽语,粗俗下流的描述性的话题。她对性非常感兴趣,不仅仅热衷于讲给别人,还热衷于向人打探。她的理想是做一名模特,能经常出现在杂志封面上。而其实,其实,太多的东西都是她虚构的,她甚至根本还是一个处女。        女孩子都是虚荣的,有些虚荣心通过男人的爱慕就可完全的被满足。于是她们总是会虚构或者夸大。特别是对于18岁的女孩子。而安琪就是一个极端的反映。我看到过很多很多这样的女孩,她们虚构风花雪月的故事来满足自己的虚荣心,故事中的男主角都至少拥有英俊、冷酷、多金、挺拔、才华横溢或者什么什么什么其中一个优点,都是那种如果放在现实社会中会吸引无数眼球的一个,都是弱水三千只取一瓢的专一楷模,每个女孩都在这样的年纪中走过来,是整个生命中最灿烂的一段。还有一部分,仅仅靠虚构是不能满足虚荣心的,于是她们就去证明,就像安琪一样。她们会有意无意的在男人面前展示自己的优点,即使并不是想和那个男人发展到什么样的关系,但也需要爱慕的眼光和赞美的话语来得到肯定。            女孩子还都是容易自卑的,而更多的时候,那种自卑用自大和漠视来掩饰。比如安琪说“里奇是个疯子”,最根本的原因是“他居然从来不多看我一眼”;在莱斯特得知安琪还是个处女时,就克制了自己的欲望,安琪居然恐慌的问:“怎么了?是我不够美吗?”;里奇用最诚实的评价揭穿了安琪的内心,她就坐在楼梯上恐惧的哭泣,并最终去勾引莱斯特以证明自己……其实安琪的内心有大量的自卑感,她不得不用自大的行为和毫不在意的行为来掩饰。生活中也有这么一批人,用最最暴露的自大甚至自负来小心翼翼的包裹他们的自卑感,而一旦被人戳中了要害,就痛苦不堪直到恼羞成怒甚至歇斯底里。这是一种“性格危机”,而能摆脱这个危机的,只有对自己客观正确的认识。        长大的过程是痛苦,成长中丢失的东西很难找回来,我们再怎样伸出手去抗拒也最终会发现年轻在某个瞬间悄悄溜走。2002年的最后一天,我坐在几千人中间,听一个老男人说“你们的生命又减少了20分钟”,原来都是还没想和青春告别,它就已经不辞而别了。我们的青春期在各种情绪的复杂交错中结局,又一群人的青春期来了。      四段爱情        莱斯特和安琪之间的感觉用爱情来定义稍微有点牵强,更确切的说是莱斯特对少女的性幻想或者是安琪对莱斯特的好感。        莱斯特很长时间没有和妻子做爱,甚至在他想改善一下这种情况的时候,原本已经温度上升的两个人却因为怕手中的啤酒弄脏了价值四千美金的沙发而争吵起来,结果自然是两人都再也没有了“性趣”。当他看到妻子和情夫之间的亲密后,还能面无表情的问一句“汉堡要加点调味汁吗?”在遇到安琪之前,莱斯特每天只是在清晨的浴室中自慰来解决生理上的需要。        安琪的出现让莱斯特重新有了生活的目标,她和“洛丽塔”一般面目稚嫩同时带有对成熟的向往和模仿,这时候的女孩子真的太吸引人。莱斯特因为偷听到安琪和女儿的谈话就开始锻炼身体以便“让自己脱光衣服的时候好看一点。”他重新找到了一些激情,辞了工作,卖掉了自己的老轿车买了一直梦寐以求的一款跑车。甚至跑去一家快餐店打工,想找到年轻时“在汉堡店打工赚钱,每天和姑娘做爱”的美好感觉。        这段爱情的结局是,当安琪主动投怀送抱想奉献给莱斯特她的第一次的时候,莱斯特克制住自己,轻轻的把头伏在安琪的胸前。         这段爱情发于幻想止于责任,这里的责任不是家庭责任,而是保护的责任。这种“忘年恋”中,往往都有一个方面在扮演着家长般的角色,而恋父(母)也几乎是每个人都怀有的情结。我从不愿意把婚外恋评价成“不伦”的东西,因为爱一个人总是没错的,即使会在选择对象上出了偏差。而造成不好结果的恋情中,出了问题的也不是爱情本身,而是由爱情衍生的过多的要求。我甚至在感激着安琪赋予莱斯特的激情,这激情引发了那么久都没有见到的对生活充满希望的光芒。         对女儿的同学产生幻想和对明星产生幻想是一样的,就连奥斯卡颁奖的时候,嘉宾还幽默的说了一句“谁没有觊觎过女儿的同学啊?”         还想起前些日子在某个时尚杂志上看到的关于男人“洛丽塔情结”的讨论。这不是肮脏的,不是淫秽的,这是人本我中对纯真美丽的向往,绝对不是错。        简和里奇之间的爱情是最最自然而且合情合理的,两个情窦初开的少年,既是同学又是邻居,能彼此欣赏彼此理解,还能在家庭生活的不如意之外互相安慰互相温暖。        就像我们每个人恋爱时的样子,哪怕是对方提出来私奔,也就真的一块儿跑掉了。        电影中还有一对同性恋,我毫不犹豫的把他们放在爱情这部分来写。这对同性恋关系非常密切,也很和善,他们甚至同名(不同姓)都叫做吉米。他们会拜访每一户新搬来的邻居,并送给他们一些小礼物。他们每天出双入对的上班,晨练。丝毫不避讳同性恋的关系。        同性恋的爱情也是爱情,不过是爱情的双方性别相同而已,其他的属性都一模一样。现在反映同性恋的东西越来越多,我对同性恋是没有任何特别的看法的,觉得他们很自然很正常,和伦理道德也并不矛盾。解决同性恋问题的办法就是人群再宽容一点。当它变成一件正常范围内事情,就不再是个问题了。在约束人们行为的规矩中,道德和伦理,也都是历史遗传下来的和人们默认的守则罢了,只有法律是硬性的规定。        卡洛琳和伯德(我记不清那个人的名字了)之间是标准的婚外恋关系。两个人都在平淡但仍旧维系着的家庭中对生活不满,两个人在工作和生活上有着共同的语言,都能在对方的身上发现些许自己的影子,而在发现之前都还以为只有自己才拥有这样特质,两个人能在生理上彼此需要互相满足……          这样的婚外恋的比例一定不小,他们可以完成在家庭中无法实现的愿望,可以彼此发掘已经被平淡生活所消磨的激情,他们可以像每对爱的很深的年轻人一样充满了对爱的感激和渴望,只要前提是不影响到双方的家庭。        都已经过了冲动的年纪,都早就知道并不是一切自己喜欢的东西都必须拥有,都再懒得重新经历一次从疯狂相爱到平淡相守甚至碰都懒得碰的过程,都不愿意为重新组成家庭而要付出的一切所累……于是只剩下了带有默契的爱情,这种爱情的结局,不是如电影中般因为曝光而爆发出麻烦重重,就是在默契下不了了之,或者就是真的突破了一切而走到一起,幸福却往往会辜负了期待。能有个完美结局的太少了。        这样的婚外恋还在不停的发生着,在每个地方,一刻不停。只要人们学不会满足,这样的事情也不会消失。都说“不满足是向上的车轮”,只是不满足罢了,而这向上的一步是踏上一个台阶还是掉下一个深渊谁能知道呢。        爱情是人类永远无法释怀的问题,是人们永远无法放弃的话题,如果我们的理想不是为了共产主义奋斗终身,怎么会忽略了爱情?        爱情有很多种,其中包括了平淡到只剩下亲情和责任感的那一种,能忍受平淡的人就会在那里得到不一般的快乐。不能忍受的人们要去寻找新的爱情。那好,爱情永远没错,但是记得和爱情经常相伴而来的伤害(不管是对谁)永远都是错的。把爱情留下,让伤害远离……        当电影的第一主角莱斯特终于明白自己该做什么,对着家人过去的照片真挚微笑的时候,里奇的父亲枪杀了莱斯特——因为那个海军上校在对一个情景荒诞的误解中断定莱斯特和里奇之间有最让他无法接受的同性恋关系。同一时间,莱斯特的妻子正拿出手枪,用威胁也好用恐吓也罢,她不愿再为责任所累;安琪重新在莱斯特那里拾回了自信,正面带微笑对镜梳妆;里奇和简躺在一张大床上憧憬着私奔后的幸福生活……仿佛一切的美丽都已经来了,可在莱斯特那里,生命也走到了终点。        心中就像最平静的湖泊被投入了一颗石子,那涟漪越来越大越来越宽,晃动的整颗心都在沉沉的泛着酸涩。        我疲惫极了,因为自己的罗嗦。这部产自好莱坞的片子让我用一个下午在键盘上敲敲打打。可我无法阻止大脑中源源不断的思考,我看到了自己,看到了父母,看到了朋友,看到了朋友的妻子和孩子,看到了朋友们的家庭,看到他们吵架或者互不理睬,看到他们在社会中作为个体的微小和在我身边作为整体的庞大……        到底一切是美丽还是危机?是美国的危机还是全人类的危机??        永远记得电影中重复了三次的那段DV记录——一个塑胶袋子在风中飞舞飞舞。老狼在一首歌里唱过:“麦克你曾经远远飘荡的生活像一只塑料袋在飞翔”。电影和歌词都在说着我们完全的无助和无奈。   
但是生活哪有这么容易,人艰不拆只是理想状态;当来拆穿的人出现,生活的假象立刻破裂,真实的艰辛在最后一幕Jasmine去见消失的没有血缘关系的儿子的时候开始爆发。她流着泪说:&I need you...& 而儿子只是平静滴告诉她,不要再来找他……    最后,Jasmine顶着湿湿的头发冲出Ginger的家却无处可去,她坐在路边的长椅上,名贵的衣服再也挡不住心中的迷茫,她望向远方,然后我们观众就在这个时候被强行带离了Jasmine的生活。
     她并不是天生的贵妇。虽然她向别人炫耀的版本是,为了结婚从学校退学,反正在学校里也是混日子。但是后来她也说,她在学校里还是个优等生。这样矛盾的表述并不是剧本无心的混乱,相反正是伍迪o艾伦的刻画入微:茉莉在撒谎。原因很简单,她想伪装成为一个出身优越、糊里糊涂地在学校混日子然后不经意就嫁了个高富帅的女子,尽管事实上她出身贫微,需要看顾孩子来赚零花钱,在大学里必须努力学习以博取未来。她与哈尔的婚姻彻底改变了她,或者更确切地说,上流社会改变了她,悲剧的是,然后抛弃了她。    ,因为真正毁灭她生活的是茉莉自己对上流社会的执迷。她可以离开金融犯罪的老公,但是她装作不知不闻不问,享受着因此带来的奢侈生活;她可以告诉德维尔真相,但是她不,她编造谎言为了获得大使夫人的身份。她是这样留恋环球旅游装饰豪宅的生活,情愿“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来维持这个幻象,情愿在沙滩上建一个城堡也要试着接近它。她的执迷传染到金洁尔,一直简单率性地认为“性感、牢靠”就是上佳人选的金洁尔居然也跟一个音响师上床,然后喷着过浓的法国香水问姐姐“他是不是更上乘一些”。虚荣和欲望犹如跗骨之蛆,啃噬了茉莉的一生,又像藤蔓植物一样长到了妹妹的阳台上,结果却是姐妹俩都重重地摔在了现实这个混凝土路面上。伍迪在这里没有任何慈悲心,然而也正是这种“无情”造就了这部电影优秀的讽刺品质。
我们以为哈尔是个骗子,原来茉莉是个伪装得更好的骗子。但是,在这部电影里,人人都在互相欺骗:艾尔欺骗了金洁尔,金洁尔欺骗了奇力,哈尔欺骗了茉莉,茉莉欺骗了德维尔……没有无辜的人,没有纯洁的人,在虚荣、失败和欺骗里,所有人都显得卑微得可笑。   
标准答案:一次成功的特战行动
  2011年5月中,我帮一个准备到美国读书的朋友做签证的mock interview。问完了常规的问题,也不记得是谁首先提出说:美国刚刚派特种部队干掉了拉登,我们的I20上又都写着是国际关系硕士program,某些喜欢随便问问题的签证官会不会一时兴起问我们对拉登之死有什么看法?于是开始想万一被问到这个问题要怎么答。朋友给出的第一个答案是:拉登不够聪明,不应该对抗实力强大的美国,落得身死下场是理所当然。我说似乎不好,我们这不是要到美国读书么,这个回答岂不是可以被抓出对拉登有惋惜的意思?要不这样,说美国做了正确的事,恐怖分子罪有应得?朋友不喜欢,说这么讲等于帮美国洗地献媚,太有讨好的意思。来回争论了好几次,最后得出一个看上去算是比较不会触碰到什么红线的答案:“这是一次成功的特种作战行动,美国圆满达成了目标。”但我又怕这样态度太暧昧,于是加上一句稍微讨喜的话:“本拉登的死让世界变得更安全。”于是这就成为了我们应付这个问题的“标准答案”。
  事后看来这个准备显得有些可笑:这样的问题想来不是签证官测试签证者的标准,当然签证过程中也完全没有被问到这个问题。不过,现在要谈起本拉登、恐怖主义之类的话题,想必仍然会诱导谈话者作出政治和道德上的表态,并且很容易引发“你是亲美还是反美”之类的站队划分。小布什说“你不是站在我们这一边就是站在他们(恐怖分子)那一边”;但也有很多人遵循的原则是“一个人的恐怖分子往往是另一个人的自由战士”。平时倒没什么所谓;一旦面对上捕风捉影的媒体,众口铄金的公众审判,和咄咄逼人的更高权威(如国家机器和上司)裁判,特别是如果关系自己的前途命运,不知道还有多少人敢毫无顾忌地说出自己的看法。
  女导演Kathryn Bigelow到目前为止导演的三部军事片,在政治和道德问题上可以说也是采取回避或者说暧昧的态度。K19是一群为了拯救潜艇、防止美苏爆发核战而在大国政治下挣扎求存的苏联潜艇兵;Hurt Locker表现了对本业迷恋到病态、几乎无法融入后方家庭生活的拆弹工程兵;到了Zero Dark Thirty,则变成了十多年来执着于追杀本拉登、个性强横、只有工作没有生活的CIA女特工。或许有人会从中推出将兵和专业人员忠于本职、甘受煎熬的献身精神,有人则因其中角色在压力下的憔悴和病态而推导出战争、冲突对人性的压抑和扭曲;但Bigelow自己对这些问题,可能更倾向于不回答的态度。
  电影里的Maya,十余年来始终把追杀本拉登作为唯一的目标,能力和性格同样强悍,没有朋友没有家人去倾诉,说话做事直来直去毫不掩饰,总部对她的评语是:她是个杀手(killer)。十几年来毫无进展的行动,上级在不同的策略目标之间游移不定,政治压力下情报工作的艰辛,亲身遭受恐怖袭击和同事被杀的压力煎熬,有过憔悴有过焦虑有过失落更有过情绪失控。Bigelow在这里采用了和Hurt Locker中类似的拍摄技巧,大量的人物正面和侧面特写配合光影变化,捕捉他们在狭小办公室、陌生的异国工作环境和强大工作压力下看似目无表情其实充满细微变化的神态;Jessica Chastain的表演也诠释得非常到位。长达两个小时的情报工作部分,除了有突如其来的恐怖袭击案例偶尔刺激一下神经,其余时间充斥着千头万绪杂乱无章的情报来源,爬罗剔抉的情报分析判读,女主角飞来飞去的地理场景变化,陌生的中东和南亚地名人名,上级领导的相互推诿和争吵,每个事件之间只用简洁的白色字幕交待时间地点,如此种种无不折磨着引起观众的神经,一开始被黑屏9/11事件电话录音调动起来的情绪逐渐散失之后,只期盼片中这旷日持久的行动能早日有个结果。这种看似毫无起伏的拖沓节奏,大概恰恰是Bigelow通过Maya要传递给观众的信息:当最初的道德锐气和政治胜利被一拖再拖毫无成就的反恐行动消磨殆尽,还愿意为目标坚持多久?
  电影里对情报机构运作的展示,和我在读书期间同几位曾经在前线和美国国内情报机构工作过的同学交流中得到的印象大致相符。有美国同学曾经对我吐槽,说情报机关的上级领导往往是一种很矛盾的态度:一方面主观认定情报不可能有100%的准确性,另一方面却要求下级对每个重要情报都要反复证实直至100%确定,对每个判断分析都要质疑一番,最好能把任何风险和错误都排除掉;但凡是前线人员都知道情报报告必然带着收集者从中得来的分析判断,必然带着不确定性,没有分析判断推导的情报不过是一堆杂乱的信息,前线人员更不可能把这样的“生料”扔回来让上级主官自己去判读。面对大量涌入的情报,相关部门有限的处理能力和保守成见使得很多有价值的情报在森严的官僚机构、层层上报的程序和来回扯皮中被丢失了;后面突然发现其价值,要找回来就得费好一番功夫。上级主官在不同的策略目标之间如何选择,既有出于官僚利益自保,也夹杂着政治风险的考虑。而情报判断与实际行动的执行因为有不同的部门负责,中间又会是好一顿扯皮。在庞大的情报机构中,每个人在自己的位置上都只能扮演自己的角色,按部就班但求无过或者有小功劳,Maya这样带有直率风格的牛仔式作风其实不一定会受欢迎,她也很坦白地承认自己根本没有朋友,没有家人。电影中对她的工作环境也作了毫无保留的展示:拉登信使的个人背景早已被找到,却因为被认为“不重要”而压在箱底吃灰尘多年;面对有可能是拉登藏身处的情报,CIA总部领导提出了许多假设和质疑,甚至觉得这可能只是毒枭藏身而已(气得Maya的上级—由Mark Strong扮演—挖苦说“他大概是唯一一个可以不卖毒品而赚钱的毒枭”),导致整个机构在发现藏身所三个多月后仍不敢作出最后决心(逼得Maya天天在上级办公室门口用粗体笔写上日期);Maya坚持擒贼先擒王,但由于猎杀拉登的工作历时多年而毫无成效,与此同时恐怖袭击却接二连三地发生,为了满足社会心理和任务要求,巴基斯坦方面的主官强调寻找下一次袭击的时间地点才是工作重点,使Maya大发雷霆,当面用F字粗口喷他;Maya要求行动队赶紧出动追踪拉登信使,行动队负责人看其无权无势便一口回绝,说要睡觉。对时任CIA局长帕内塔,电影没有过多的正面表现,和Maya当面谈心那一段也显得充满机心,不过要是没有他下定决心向总统报告这个被Maya称为“确定性肯定会让你们恐慌”的发现,猎杀行动也不会得以开展。Maya这样特立独行的作风能被容忍和接纳,多少带有一些运气成分。
  最后二十多分钟的猎杀行动片段是全片高潮,大致根据美国政府对猎杀行动的官方版本描述进行拍摄,在最大限度地还原行动的场景和气氛前提下,细节上略有出入。片名Zero Dark Thirty,是军队术语,即凌晨零时三十分,也是第一架直升机飞临拉登藏身处上空、特战行动开始的时间。技术团队的精心安排,使得整个行动没有以往特战片那种英雄气概、炫目装备(除了隐身黑鹰直升机比较亮眼)和个人英雄主义的刺激展示,只有紧张不安的气氛、精密无缝的配合、小心翼翼走钢丝般的步步前进。黑暗背景下把光线压到只能大致看出人物和地物轮廓的最低限度,偶尔转换到海豹队员的夜视镜中,在击毙拉登之前就一直是黑暗而压抑的环境。破门炸药的短暂火光、激光瞄准器在暗夜中呈现的光线和步枪口的小量火光,是击毙拉登之前唯一的光亮。从直升机到达拉登藏身处上空开始、直到行动胜利之前都不采用配乐,有的只是现场声:直升机单调沉闷的螺旋桨声和将要坠毁时仪器急促的报警声,海豹队员行动的嚓嚓脚步和低声说话,身上装备的铿锵,破门炸药的爆炸,推门时总显得阴森恐怖的吱呀声,短促交火中AK步枪和HK416特战步枪短促的砰砰枪声,房中被杀者家属的惨叫哭喊等等。交火都是突然出现的短时间室内交战,黑暗镜头下目标仅仅是在楼梯转角和房间门缝处短暂闪现,犹如鬼影,观众往往还没反应过来就已被海豹队员快枪击倒,血洒当场,让人不自觉地毛骨悚然,为特战队员捏一把汗。不知道是Bigelow故意安排还是确有其事,一路攻到三楼拉登住处的一名海豹队员在楼梯处模仿急促语气对三楼的主房间呼唤拉登的名字“Osama!Osama!”,观众以为是美式大片中惯用的大兵调侃桥段而发出一片哄笑,不料一个身影果真在门缝中闪现,队员随即开枪将其击倒,再冲进房间近距离补枪将其击毙,其妻儿惊呼惨叫,及后拍照证实此人就是拉登,让观众再次哑口无言。影片的最后,特种部队爆破了坠毁的直升机,带着拉登尸体胜利归来,在帐篷里已经开始庆祝;而Maya看到拉登尸体、确认行动成功之后,却在回归的运输机上流下了眼泪(这一幕被当时参与行动的海豹队员回忆录所证实)。压力的释放,完成目标之后的空虚和怅然若失,表露无遗。
  片中除了女主角和身边几个主要人物,其他情报工作人员连名字都很少被提及,甚至片末执行猎杀任务的海豹行动小组,队员的名字几乎都没被提起过。这样一群默默无闻奋斗在反恐前线的人,是Bigelow极力呈现的对象。而对十余年来美国反恐战的大气候变化而高层政治,没有明讲,只是影影绰绰地有所展现;囚犯问题的政治和道德意义,政客、媒体和公众或许会关心,而CIA的工作人员只是把它作为不择手段获得情报的途径之一。影片开头部分的911事件期间通讯录音,同紧接而来的残酷虐囚形成鲜明的对立。在全球各地的秘密地点里用水刑、禁闭和其他手段虐待拷问囚犯,是CIA早期最有效的情报来源,女主角Maya对拉登信使身份和所在地的推导,所依据的最基本的信息就是来源于各地囚犯的供词;到后来众人已经被提醒说“不要对囚犯太过分,别给国会调查委员会留下把柄”;当奥巴马总统在电视上公开说“美国绝对没有虐囚”之后,囚犯关押和盘问行动被逐渐取消,Maya的上级在总部领导面前只能抱怨“没有囚犯你让我到哪里去找100%证实(拉登藏身地点情报)的供词”。不能说Maya对虐囚这些事情完全没有抵触,至少在最开头部分面对水刑、脱裤羞辱和塞黑箱,Maya还会侧过脸去不忍卒睹;不过随着影片的深入,Maya也已经对虐囚无感,在囚犯面前只是要信息而不问其他事情。Bigelow在这里没有采取什么高姿态,更没有明确的态度,只是呈现情报工作里面的真实环节,把评判的权力交给了观众和评论者。由于电影结尾是表现猎杀拉登行动的成功,Bigelow自然也受到许多左翼评论者的批评,甚至有人将她比作纳粹德国女导演Leni Riefenstahl(莱尼o里芬斯塔尔,《意志的胜利》导演),认为是在给“反恐战中的法西斯主义”张目。Bigelow自己的态度大概跟Maya一样,“只是做一份工作/完成一个目标而已”,不知道这种辩解能否被接受?
  不过观者有心,Bigelow也许已经聪明地意识到了这一点:面对美国观众,她根本不用去表现自己的态度,只需要忠实呈现整个过程,尤其是精心设计好片末的猎杀行动,观众的态度和情绪是不需要调动就自然会起来的。当海豹队员攻进拉登的房间,队长面对倒在血泊中的拉登,通过电台对基地呼叫(是当时真实电台通讯的原话):“为了上帝和国家(For God and Country),Geronimo(目标拉登的代号), Geronimo,Geronimo……敌人已在行动中被击毙(E.K.I.A)……”Maya带着难以置信的表情站起身,此时影院内的不少观众已经发自内心地鼓掌、欢呼,还有几人大声说”well done!” 当片尾出现字幕的时候,又是一番掌声和欢呼。可以说,Bigelow在技术上完美呈现了猎杀拉登行动,完成了对专业人员的致敬,也很自然地获得了美国观众的认可。至于别的政治和道德问题,只能说各人会有各人的判断,Bigelow通过影片给出的不过是这么一个“标准答案”:“是的,当时就是这样;这是一次成功的、根据正确情报开展的特种作战行动,美国圆满达成了目标。”
有用 299 没用 20
(饿得慌?熊猫给你做面汤)
        细节党可慢慢考证。三个新发现:电影中那只随海豹部队出动的猎犬是真有其事,用来搜索可以角落和房间、防止巴基斯坦部队突然冒头及追捕落网者;巴基斯坦部队的F16被美国要求部署在方便美国监视的基地,故一起飞即被美军发现;美军已经做好准备,万一行动结束后被巴国部队包围即以武力开道。
  好影评!!!
  好屁来自----自设立场的屁股。         臭屁来自没有脑袋的屁股。
(饿得慌?熊猫给你做面汤)
  楼上没头没脑的不知道在说什么。
  本片情节上都基本真实反应了行动的每一步   唯一的缺点就是把DEVGRU描写的太花俏了 并且不够专业啊 看片前得先把书看下 要不然得出的结论就是DEVGRU也就这样嘛~~
(Big Brother is watching you)
  Bigelow神一般存在。
(挑剔的电影人)
  lz你可以去看60minutes對其中拍本拉登照片的原chief officer的採訪。他敘說了整個圍捕過程。 no easy day。
  插一句,貌似最后的行动并不是按官方说法拍的吧,官方说法是拉灯拉了老婆在前面挡着,并且拿了枪,这个是面都没见着,隔着门开枪蹦了
  这个就要看你喜欢官方的版本还是一线作战人员的版本了
(饿得慌?熊猫给你做面汤)
  我还是改一改吧
(目甲光誠)
  这次行动一开始就要求特战队当场击毙本拉登,绝不留活口。
(挪威的森林。)
  总部说她是个killer根据语境和事实来看,应该是说Maya很牛逼的意思而非说她是杀手吧。参见Merriam-Webster字典释义:one that has a forceful, violent, or striking impact
  我发现这里能找到大量的拉登私生子,因为他们对这个头号恐怖分子的死如丧考妣
  楼上真可爱!
  我发现这里能找到个别的美国私生子,因为他们对这个勇敢对抗头号恐怖国家的英雄的死激动得跟中了六合彩似的
  你们在哪找到的片源??
  楼上,pptv都有资源了
(飞翔吧LOMO)
  Jihad是欲望的外衣,真主的仆人无须狂妄。世无英雄所以竖子成名,叛教者拉登死得其所。
(,沈阳豆友会群,乱入)
  影评写的太好了,无懈可击。完美。
  这么好的影评,很有深度,佩服
  看到文中提到对拉登之死的看法,让我想起一个朋友事发后在Facebook上引用了马丁路德金的一段话。针对当时美国媒体政客的喜悦,我觉得话说得很是我的感受,翻出来贴给大家。      &I will mourn the loss of thousands of precious lives, but I will not rejoice in the death of one, not even an enemy. Returning hate for hate multiplies hate, adding deeper darkness to a night already devoid of stars. Darkness cannot drive out darkness: only light can do that. Hate cannot drive out hate, only love can do that.& ~ Martin Luther King Jr
(求苍天保佑流浪猫找到避雨的地方)
  看到结尾,心情很沉重   数以万亿美元的投入令人心惊,恐怖活动和反恐战争俨然成为拉动经济的火车头了,杀死本拉登并不能终结这一切,而仇恨的种子也许同时在孩童心里种下,这是一场双输的战争。
   16:28:23 阿鱼米德 (求苍天保佑流浪猫找到避雨的地方)     看到结尾,心情很沉重     数以万亿美元的投入令人心惊,恐怖活动和反恐战争俨然成为拉动经济的火车头了,杀死本拉登并不能终结这一切,而仇恨的种子也许同时在孩童心里种下,这是一场双输的战争。   ====================================================      没有什么仇恨的种子。   当这个小孩子今后生活在沃尔玛和麦当劳的世界里的时候,他唯一考虑的,只是自己的体重。      别忘了,江姐死在中美合作所,而江姐的儿子,正在做一名光荣的美国人。         
        别忘了,江姐死在中美合作所,而江姐的儿子,正在做一名光荣的美国人。     =======      别怕别怕,不是还有汪精卫的三公子拿着福特基金会的大笔资金继承祖志么。
   07:21:23 burble                别忘了,江姐死在中美合作所,而江姐的儿子,正在做一名光荣的美国人。       =======          别怕别怕,不是还有汪精卫的三公子拿着福特基金会的大笔资金继承祖志么。         ========================================      咱俩说的论点,有一毛钱关系吗,晕~~
   07:34:34 夏日万宝路   ====      你说的是环境改变人,我说的是金钱改变人,金钱不也是环境的一部分?   
(时间神偷)
  正统的影评描述
(Hello,Mars!)
  写的不错,和电影一样清晰。
(stumbled)
   09:15:03 burble   =======================   这位朋友,你是不是信奉}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真实赛车3存档ios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