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人好利古诗文手抄报答案

本场联赛结束后亿博国际备用平台果博棋牌送钱了,最大的大赢家博彩娱乐城比赛即将结束前《阿斯报》感慨.Page Not Found!
The requested URL was not found, please contact with your administrator.
网页未找到!
您访问的地址或文件不存在,请联系您的系统管理员。/link?url=PVLuosmfX3GKfXru6Nu3mpU9wDzjKVaZLZgX7pFlQhFuyOTlLSMzSgjXAtG3tc7h
本文相关阅读谁有初中文言文70篇的答案、50分_百度知道
谁有初中文言文70篇的答案、50分
2009年第八届中学生古诗文初中文言文70篇答案奖50分
悠洁米同学回答的是其他的、我要的是70篇的那个`当代学生上的、还有、答案被撕掉了、第一篇是鲁人徙越
提问者采纳
11. ★齐人有好猎者【参考答案】1.(1)回家 (2)妻子孩子 (3)应该 (4)努力耕田3.人在遇到困难时,不可勉为其难,有时暂时后退是为了更好地前进。(做任何事情不能一味蛮干,当失败时,应该注重考虑成功的策略。)【参考答案】1.(1)将(2)黄昏 (3)指何梅谷妻每天念千遍“观音菩萨”这件事。(4)留下。3.何梅谷妻每天念佛千遍,何梅谷阻止她她不听,不阻止她呢,又恐怕会让读书人见笑。13. ★邴原弃学【参考答案】1.(1)能够 (2)假如,如果 (3)白白地 (4)钱,学费3.发现邴原无学而泣,躬身垂问。得知邴原身世后,甘愿舍弃自己的收入,免收邴原学费。这位老师“关心贫幼”、“帮助有志者成才”的品质值得每一个人敬佩。4.贫不丧志,立志求学,并在学习中刻苦勤奋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14. ★晋人好利【参考答案】1.(1)离开 (2)求取 (3)给 (4)比……严重3.虽然强抢不是什么值得表扬的,但晋人的辩解却也令人深思。好利是人类普遍的本性,最好的做法当然是“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但表面君子风范,说起廉洁慷慨激昂,而暗地里却贪得无厌,为自己利益费尽心机者,实在比这晋人还要差!因为他们多了一条更卑劣的品行——虚伪!15.★范仲淹罢官【参考答案】1.(1)急忙,赶快 (2)具备,齐备 (3)失意的样子 (4)结束,完毕3.亟令询之、怃然,即彻宴席,厚赒给之。4.表现了范仲淹体恤民生艰难、心系百姓疾苦的道德风范与人格魅力。16.★一知半解【参考答案】1.(1)却 (2)圣贤 (3)因此 (4)用在主语和介词结构之间,无义3.读死书而不善于运用,变得非常迂腐,甚至连基本的人世常识和人情伦理都忘却了。17.★非所言勿言【参考答案】1.(1)祸害,灾难 (2)糊涂、愚昧的样子(昏暗的样子)(3)谋划(4)防备,戒备2.聪明的人,还没有一点声响时就预计到了;会思考的人还没有成功时就做好防备。(听力灵敏的人能在无声中听到声音;善于思考的人能在祸患没发生时做好防备。)3.非所言勿言,以避其患;非所为勿为,以避其危;非所取勿取,以避其诡;非所争勿争,以避其声。【特别说明】本段中“红色字体”为对原书的“文段”和“参考答案”的修改,敬请读者自察。18.★武王问治国之道【参考答案】1.(1)方法 (2)罢了 (3)怎么样 (4)利益,好处3.利之而勿害,成之勿败,生之勿杀,与之勿夺,乐之勿苦,喜之勿怒。19.★君子之言【参考答案】1.(1)少 (2)不及,比不上 (3)考虑 (4)灾难,祸害3.前者寡而实,后者多而虚。4.寡——多、实——虚、有——无20.★刘备纳贤【参考答案】1.(1)后代 (2)回头看 (3)依附,依靠 (4)把……作为 (5)拜见 (6)以……为奇3.要有一番作为,就要善于海纳百川。(生于忧患,死于安乐。)21.★绝妙好辞【参考答案】1.经过 (2)同“否” (3)走 (4)女儿的儿子 (5)记录 2.略3.才高八斗,绝顶聪明22.★牧童捉小狼【参考答案】1.距离 (2)特意 (3)快速跑 (4)样子 2.略3.要善于用智慧战胜比自己强大的敌人。23.★林逋论学问【参考答案】1.(1)只 (2)方法、技能 (3)探讨、分辨 (4)“之于” (5)实在的事情3.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24.★一轴鼠画【参考答案】1.(1)随便 (2)察看 (3)及、等到 (4)跌跌撞撞25.★勉谕儿辈【参考答案】1.(1)用来做成 (2)不要3.节俭是长期养成的良好习惯。26.★★刘庆问饮【参考答案】1.(1)到 (2)先前 (3)只是 (4)无辜服罪3.自己拿着房间钥匙,房间紧闭如常而金钱却丢失了。4.通过询问商人的日常生活(不一定对的哦~~~)
仲尼相鲁,景公患之。谓晏子①曰:“邻国有圣人,敌国之忧也。今孔子相鲁若何?”晏子对曰:“君其勿忧。彼鲁君,弱主也;孔子,圣相也。若(君)不如阴②重孔子,设以相齐。孔子强谏③而不听,必骄鲁而有齐,君勿纳也。夫绝于鲁,无主于齐,孔子困矣。”居期年,孔子去鲁之齐,景公不纳,故困于陈、蔡之间。(选自《晏子春秋•外篇》)
【注释】①晏子:晏婴,为春秋时期齐国国相。②阴:假意。③强谏:竭力规劝。
孔子担任鲁国宰相,景公认为这是齐国的忧患。对晏子说:“邻国有圣人,就是敌对国家的忧患。现在孔子当了鲁国的宰相可怎么办?”晏子回答说:“君主用不用忧愁。拿鲁国的国君,是个昏庸软弱的君主;孔子是德行才能出众的宰相。国君不如暗地里表示钦慕孔子的才能,假说许他做齐国的宰相。孔子竭力劝谏而鲁君不听从,孔子一定会认为鲁君骄傲而来到齐国。国君不要接纳他。这样,他将自然和鲁国断绝关系,又不能被任用齐国。孔子就窘迫了。”过了一年,孔子离开鲁国到齐国去,景公不接纳,所以孔子被困在陈、蔡两国之间。
【参考答案】
1.(1)忧患
(3)认为……骄傲
3.足智多谋32.★★饶州神童【参考答案】
1.(1)爱慕、羡慕
(2)断、切断、断绝
(3)终了、完毕、结束(4)指考中做官
3.文中培养儿童的做法是揠苗助长,扼杀了儿童的天性,实在是危害极大。33
之:代“烛邹的罪状”
闻:接受,听从C
派烛邹管养鸟的事,结果鸟却跑了
让诸侯听到了这件事,认为我们国君重视鸟却轻视人才,这是第三条罪状
揭露了统治者奢侈玩乐,重鸟轻人的残忍,歌颂了晏子巧言善谏的机智聪明34
庄公假装没听见没有理会
他的马力气用完了,还强行求全,所以说会失败
寓意-----凡是都有个度35
多言何益:多说话有什么好处呢?
鸣:叫重要的是话要说得切合时机打比方,作比较的说理方法
说话不在于多少,而在于切合时机的道理36馈:送
少:一会儿
从前有人向郑国子产赠送活鱼所以对君子可以用恰当有道的方法来欺骗他,但却很难用不道的方法来迷惑他。37知:曾经
阴:暗暗地陈述古就让人去把这口钟迎到县府衙门来放到后阁供奉着
然后暗暗派人用墨汁涂钟
胆小害怕的心理38
名:名声于是把炉火烧得锅里的水鼎沸,(在锅上)横架了细竹子作为桥
能够渡过这里就使你活下去39
去:驱逐治理天下,和我放马又有何不同呢?
黄帝大受启发,称牧童为天师,再三拜谢,方才离开。
启示: 对有损国家、集体、人民利益的团体或个人,要及早发现、及早处理。(或:要虚心向他人请教;事物是相互联系的等等。)40降:投降
妻子:妻子儿子
负:带着我李陵的心难道与众不同,能够不伤心吗?41于:在
寡:少子贡在国外赎了一个鲁国人,回国后拒绝收下国家赔偿金,后经孔子劝说,子路救起一名落水者,收下了那人的谢礼42数:多次
由是:因此你虽然称赞他美,他却专门说你坏话准是对陛下没有隐瞒,更体现他忠诚正直43闻:听说
谕:领会您有什么可以教导我的啊张咏就是这么说我的啊44发:打开
驽马:劣马
若:你 恶:讨厌
道:路纪国有这样深刻的言语,为什么会亡国呢这个故事说明,有法不实行,便像无法一样。一个人如果只是将修身的格言置于座右,却并不打算实行,他就不可能获得长进;一个国家如果不能将治国良策付诸实践,那么再好的国策也只能是一句空话。大道理不应该空挂在嘴上,而应该亲身去实践。45惟:只
笃学:好学
余:我所以从未把书放下片刻平生所作的文章,多半在‘三上’,即马上、枕上、厕上。4646`呕心沥血1.①快速②使动用法,使……跟从③一概,都④醒悟2.①背着又古又破的丝囊,碰到有心得感受的诗句,就写下来投入丝囊中。②这个孩子要呕出心肝才算完啊! 3.穷思苦索,费尽心机;认真教育、苦心钻研技术、刻苦探讨47工之侨为琴1.①砍削②用作动词,装上琴弦③用作名词,美器,美琴④用作动词,装进匣子里⑤往,到⑥通“稀”⑦打算⑧表推测的语气助词2.①又与刻字工匠商议②用百金来买琴3.居高位者没有见识,只重虚名,世道不辨真伪。48曾子不受邑1、①接受
②同“返”,返回
④保全2、①接受别人东西的人害怕别人,给别人东西的人骄横地看待别人。②曾参的话足够用来保全他的气节了。3、要保持自己的气节,不能接受别人的施舍。49吕僧珍无私1、①偏私
④扩大、增加 2、①你自己有正当职业,怎么可以胡乱地请求呢?
②怎么可以搬迁它扩大我私人的住宅? 3、严以律己 不谋私利50刘行本进谏1、①鞭打
②稍微 ③放 ④怎么能2、①这个人一向清廉,这次他的过失又很小,希望稍微宽恕他一点。 ②如果是错的,应当把我送到大理寺处置我,怎么能轻视我不看我一眼呢?3、D 51.★★★李生论善学者【参考答案】
1.(1)同“识”,记
3.阐明勤学苦练出人才的道理,勉励人们刻苦努力,提高道德修养。
4.要点提示:学贵善思;不耻下问;择善而从之。52.★★★子产论政宽猛
【原文】 【参考答案】
1.(1)使……服从
(3)于此,这里指“在火里”
(4)所以(5)这个地步
3.说明为政者要宽严相辅而行,国家才能长治久安。 53.★★★刘崇龟换刀
【参考答案】
1.(1)极不,一点儿也不
(3)大绳子
(6)急,赶快
3.盗贼认为女人是来抓自己,怕被抓住,所以逃走。
富商子“践其血,污而仆”怕受牵连,所以逃走。
4.(1)做任何事情都要全面深入调查,不能被表象所迷惑。
(2)刘崇龟用换刀的方法,以假乱真迷惑对方抓到真正的凶手,这是智慧的表现。54.★★★苻融验走
【参考答案】
1.(1)做,担任
(2)谁,哪一个
(3)就,于是
(4)过了一会儿
(5)用严肃或严厉的神色
3.盖以贼若善走,必不被擒,故知不善走者贼也。
4.只有见闻广博,观察深刻,才能辨析明了,不被迷惑,查清事实。55.★★★申包胥如秦乞师【参考答案】
1.(1)到
(2)请求出兵
3.(1)出逃
4.立,依于庭墙而哭,日夜不绝声,勺饮不入口七日。56.★★★臣闻地广者粟多
【参考答案】
1.(1)辞,拒
(3)拒绝,抛弃
(5)使……成霸业
3.古今对比和敌我对比
君王不抛弃民众有很多好处,抛弃百姓危害极大。57.★★★悬赏纳谏
【参考答案】
1.(1)向
3.悬赏纳谏
4.等到兵败才想到要求谋臣,未免太迟了。58.★★★扁鹊治病
【参考答案】
1.(1)先前
(5)损伤,伤害
3.因为公扈的智慧高而性格柔弱,计谋虽多,却缺乏决断;齐婴的智慧不足而性格坚强,缺乏计谋且又过于专断。将两个人的心对换,可以扬起长而避其短。59.★★★狄梁公与娄师德
【参考答案】
1.(1)担任
3.狄梁公:知错能改;娄师德:胸怀若谷;则天皇帝:懂得用人之术。
60.★★★王安石待客
【参考答案】
1.(1)拜见
(4)以……为怪
3.嫌贫爱富、阿谀奉承
做事讲究原则60王安石待客1.拜见
感到奇怪2.(1)过了中午,他觉得很饿可是又不敢就这样走。(2)王安石就把他剩下的饼拿过来自己吃了,那个萧公子很惭愧的告辞了。3.嫌贫爱富、阿谀奉承
做事讲究原则61窃槽1.管理
这2.(1)得意洋洋认为自己有十分独到的见解。(2)现在你用所学的佛理向我炫耀,可以;但我担心真佛会笑你不过是偷窃了他的糟粕罢了。3.佛学的糟粕或从佛学中窃来的一点皮毛
以不知为知,拾人牙慧而沾沾自喜,到处炫耀的人(或:有了一知半解就自以为了不起而夸夸其谈)62贾生吊屈原1、① 担任 ② 往;到……去③ 眼泪 ④ 等到 ⑤游说 ⑥ 志向2、① 十八岁时,凭着能够诵读诗书、撰写文章在郡县中闻名。②把生和死等同看待,把弃官和得官等闲视之,这又使我感到茫茫然失落什么了。3、屈原投汨罗江殉节的事;认同的讲清理由或不认同的讲清理由。63韩信忍辱1、①百姓;平民 ② 推荐;推举③ 同情 ④ 你 ⑤ 羞辱 ⑥ 全2、①经常向人乞讨食物,所以很多人都讨厌他。②整个集市上的人都笑韩信,认为他很胆怯。3、忍辱负重;具有顽强意志64臧僖伯谏观鱼1、① 前往 ② 劝阻③ 引导 ④ 衡量;估计⑤ 显示 ⑥ ……的原因⑦ 射猎2、①凡是一种东西,不能够用来演习大事,它的材料不能够用来做器用,那么,国君就不要去理会它。②至于山林河湖的物产,把它们取来做日用品,3、国君要以国家大事为重,不能玩物丧志,以免上行下效。65陶侃留客1、① 名望 ② 告诉③ 只 ④ 都 ⑤ 离开 ⑥ 停止⑦ 左右 ⑧ 返回2、①当时冰雪满地已经多日了,陶侃家一无所有,可是范逵车马仆从很多。②范逵既赞赏陶侃的才智和口才,又对他的盛情款待深感愧谢。3、待人要真心实意才会得到别人的好评。66王粲强记1.①以……为奇
2.于是让王粲背诵碑文,王粲背得一字不差。
3.强记默识;善算;善属文4.蔡邕关爱、推重年轻人才的心胸令人感动;年轻人的成长需要前辈的关爱和支持;人要有才,更要有高尚的品格67岑文本官高而忧 1. ①平定
⑤同“返”,返回
⑥死2.①唐太宗说:“我自己选拔一个人,你就不再担任原职了。”②今天,我只接受安慰,不接受祝贺。3.江东之役,几所度之,神用顿竭。69君不自诈1、 ①要求
④认为可耻2、①那些坚持真理不肯屈服的人,是正直的大臣,那些害怕权势顺从旨意的大臣,是奸佞的大臣。
②源泉浑浊而要求水流清澈,是不可能得到的。 3、皇帝认为用欺诈的方法去试探大臣是否为“直臣”,这种做法是可耻的,也不可能有直臣的。70孟子欲休妻1、①是
③防备、准备 ④责备2、①将要进门,问有谁在。将上客堂,声要高扬。将进内室,眼要向下。②这是你不讲礼仪,不是你媳妇不讲礼仪。3、 ①与人交往,要注意礼貌。
②与人相处,要严以律己。68. ★★★★祖逖闻鸡起舞【参考答案】
(3)指舞剑
3.有志者及时奋起为国效力。
提问者评价
其他类似问题
初中文言文的相关知识
其他4条回答
是&&当代学生&&吧!你没有吗?在第92页上
48、曾子不受赐:曾参穿破衣服耕作,鲁国国君派人前往请他做官,给他一座城邑,对他说:&请用这座城邑(的收入)来为您改善穿戴.&曾子没有接受,反复前往,他也不接受.使者对他说:&您不是向别人要求,是别人献给您的,为什么不接受呢?&曾子说:&我听说,接受别人的东西就会怕他,给予别人东西的就会在别人面前骄横.即使您国君有恩赐,不对我骄横,我难道能怕他吗?&最终也没有接受.47、工之侨为琴:工之侨得到了很好的桐木,经过砍削后做成了一架琴,装上弦,弹了一下,它的发声和共鸣好极了,像金玉的声音一样清亮动听。工之侨自认为是天下最好的琴,就把它呈现给太常寺。(太常寺的主管人)让最优秀的乐师来看看,大家都说:“这不是古琴。”把琴退给了工之侨。 工之侨带着琴回到了家,(兄)请漆工帮着出主意,在琴面绘制了断裂的纹理;又请刻字工帮忙,在琴上刻了古代的款识,(然后)装在匣子里埋起来。过了一年(才)把它挖出来,抱着它到集市上(去卖)。(恰好)一个大官从集市路过,看见了这架琴,用一百金买了下来,并把它献给朝廷。乐官们传递着看了(以后),都说:“这可是世上少有的珍品啊。” 工之侨听到了,慨叹地说:“这样的世道真可悲啊!难道只是这架琴(有这样的遭遇)吗?(各种各样的事情)没有一件不是这样的啊!”46、呕心沥血:李长吉长得纤瘦,双眉相连,长手指,能苦吟诗,能快速书写。常常带着一个小书童,骑着弱驴,背着又古又破的锦囊,碰到有心得感受的,就写下来投入囊中。等到晚上回来,他的母亲让婢女拿过锦囊取出里面的草稿,见写的稿子很多,就说:“这个孩子要呕出心肝才算完啊!”43、寇准读书:开始时,张咏在成都做官,听说寇准做了丞相,就对自己的僚属说:“寇准是少见的人材,只可惜他处世方法不足。”等到寇准到陕{也就是陕西一带)做官去的时候,正赶上张咏从成都被罢官回来,寇准很恭敬的升帐,款待张咏。张咏要走的时候,寇准送他一直送到郊外,寇准问他:“您有什么可以教导我的啊?”张咏慢慢的说:“《霍光传》不能不看啊。”寇准没有领会到他的意思,回去以后拿出《霍光传》来看,看到里面有“不学无术”这句话的时候,(才明白过来)。笑着说:“张咏就是这么说我的啊!”41、鲁国之法:鲁国法律规定,能从邻国赎回被掳作奴仆的鲁国人的公民,可以从国库支取报酬和奖金。有一次,孔子的弟子子贡赎回了奴仆,回来之后却推让、拒绝领取报酬和奖金。孔子责怪他做错了,因为从今以后,鲁国人将不会赎回奴仆了。40、李陵答苏武书:自从投降匈奴,直到今天,身处穷困之中,独自坐着,忧愁痛苦,一天到晚没有什么好看的,只见到外族的人,穿着皮制臂套、住着毡帐来抵御风雨,吃着带臊味的肉、喝着乳浆,来充饥解渴,抬眼想说说笑笑,谁能和我共同欢乐?边地冰层发黑,土地冻裂得十分厉害,只听见使人悲哀的北风发出萧条的声响。寒秋九月,塞外草枯,夜里睡不着觉,侧耳远听,胡笳相互响着,牧马悲叫,长吟悲啸,野兽成群,边地各种声音四处响起,早晨坐着听到这些声音,不知不觉眼泪都流出来了。唉呀子卿!我李陵的心难道与众不同,能够不伤心吗?39、害群之马:有一次,黄帝要到具茨山去拜见贤人大隗(wei)。方明、昌寓在座一左一右护卫,张若、他朋在前边开路,昆阍(hun)、滑稽在车后随从。他们来到襄诚原野时,迷失了方向,七位圣贤都迷路,找不到一个人指路。 这时,他们正巧遇到一个放马的孩子,便问他:“你知道具茨山在哪吗?” 孩子说:“当然知道了。” “那么你知道大隗住在那里吗?” 那孩子说:“知道” 黄帝说:“这孩子真叫人吃惊,他不但知道具茨山,还知道大隗住在那里。那么我问你,你是否知道如何治理天下呢?” 孩子说:“治理天下,就象你们在野外邀游一样,只管前行,不要无事生非,把政事搞得太复杂。我前几年在尘世间游历,常患头昏眼花的毛病。有一位长者教道我说:“你要乘着阳光之年,在襄城的原野上邀游,忘掉尘世间的一切。现在我的毛病已经好了,我又要开始在茫茫世尘之外畅游。治理天下也应当像这样,我想用不着我来说什么。” 黄帝说:“你说的太含糊了,究竟该怎样治理天下呢?” “治理天下,和我放马又有何不同呢?只要把危害马群的马驱逐出去就行了。” 黄帝大受启发,称牧童为天师,再三拜谢,方才离开。38、更渡一遭:从前,有人捉得一只甲鱼,想煮来吃,又不肯担当杀生的恶名。于是用旺火烧得锅里的水鼎沸,在锅上横架一根细竹子作为桥,然后跟甲鱼商量说:“你能渡过这桥,我就给你生路。”甲鱼知道主人是在使用诡计骗杀自己,就费劲精力、谨慎地像螃蟹一样艰难地爬行,总算勉强爬到了尽头。主人又说:“你能渡过这桥,真是太好了!再给我渡一次,我要看看仔细。”37、陈述古辨盗:陈述古密直,曾在建州浦城县当过县令。当时,有家富户被盗,丢失了不少物件,告到官府,捉住了几个人,但不知道谁是真正的强盗。陈述古就哄他们说:“某寺里有一口钟,非常灵验,它能把真正的强盗辨认出来。”于是,就打发人去把这口钟迎到县府衙门来。接着,把囚犯们引来站在钟的前面,当面告诉他们说:“没有做强盗的摸这钟就没有声音,做了强盗的一摸就会发出声音。”陈述古亲自率领同事们向钟祷告,态度很是严肃,祭祀完了,用围幕把钟围起来。然后暗暗派人用墨汁涂钟,涂了好久,才叫那些囚犯一个个地把手伸进那围幕里去摸钟。摸了一会儿,叫他们把手拿出来检验,只见手上都有墨迹,独有一个囚犯手上没有,这就是真正的强盗,因为他怕钟发出声音,所以不敢去摸。经过审讯,这个强盗立即承认了犯罪事实。36、校人欺子产:从前有人向郑国子产赠送活鱼,子产命校人养在池中,校人把鱼做熟了,回来说:“刚开始那些鱼看起来很疲累的样子,少过一会就懒洋洋的了,很自如地就死去了。”子产说:“算是找到了应该到的地方,找到了应该到的地方啊!” 校人出来就说:“谁说子产智慧?我既然已经做熟了吃掉,他还说:“找到了应该去的地方,找到了应该去的地方” 所以对君子可以用恰当有道的方法来欺骗他,但却很难用不道的方法来迷惑他。35、多言何益:子禽向老师请教道:“多说话有好处吗?”墨子答道:“虾蟆、青蛙,白天黑夜叫个不停,叫得口干舌疲,可是没有人去听它的。你看那雄鸡,在黎明按时啼叫,天下震动,人们早早起身。多说话有什么好处呢?重要的是话要说得切合时机。”34、东野稷败马:东野稷凭驾驶马车的技术向庄公自荐,(他驾驶马车)前进、后退时(车轮压出的痕迹)都符合尺画的(一样笔直),左右拐弯(的车痕)都符合圆规划出来的(一样圆)。庄公觉得绣出的花纹都不会超过(这车轮印精致),就让他驾车按原印跑一百次再停。颜阖碰见东野稷正在驾驶,就进见庄公上奏道:“东野稷的马肯定要失败的。”庄公假装没听见没有理会。不久,东野稷果然因为失败走了。(这时)庄公(问颜阖)说:“您怎么知道他会失败?”(颜阖)说:“他 的马力气用完了,还强行求全,所以说会失败。”33、烛邹亡鸟:齐景公喜欢打鸟,派烛邹管养鸟的事,结果鸟却跑了。景公大怒,命令官吏杀掉烛邹。晏子说:“烛邹有三条罪状,请让我一条一条地指出他的罪状,然后再杀掉他。”景公说:“可以。”于是把烛邹叫来在景公面前数他的罪过,说:“烛邹!你替我们君主主管养鸟却让鸟跑了,这是第一条罪状;使我们国君因为鸟的缘故杀人,这是第二条罪状;让诸侯听到了这件事,认为我们国君重视鸟却轻视人才,这是第三条罪状。已经数完了烛邹的罪状,请景公杀掉他。”景公说:“不要杀了,我已经领受你的教育了。”32、饶州神童:北宋元丰年间,饶州有位神童,叫朱天赐,因从小就能熟读经书而做了官。于是,当地所有有孩子的人家全都逼着家里的小“神童”熟读《五经》。但孩子生性好玩,不肯好好背记。父母们把这些神童一个个都放进竹篮,吊上树梢,使其玩耍不成。不少家长还请来家教,孩子背完一经,先生就能得到孩子父母的若干铜钿,作为酬劳和奖励。结果,饶州的许多孩子因为不具备神童的料性而被活活逼死。30、吴郡陈遗:吴郡人陈遗,在家里非常孝顺。他母亲喜欢吃锅巴,陈遗在郡里做主簿的时候,总是收拾好一个口袋,每逢煮饭,就把锅巴储存起来,等到回家,就带给母亲。后来遇上孙恩贼兵侵入吴郡,内史袁山松马上要出兵征讨。这时陈遗已经积攒到几斗锅巴,来不及回家,便带着随军出征。双方在沪渎开战,袁山松打败了,军队溃散,都逃跑到山林沼泽地带,没有吃的,多数人饿死了,唯独陈遗靠锅巴活了下来。当时人们认为这是对他纯厚的孝心的报应。29、汗不敢出:钟毓、钟会少有令誉。年十三,魏文帝闻之,语其父钟繇曰:「可令二子来。」于是敕见。毓面有汗,帝曰:「卿面何以汗?」毓对曰:「战战惶惶,汗出如浆。」 复问会:「卿何以不汗?」对曰:「战战栗栗,汗不敢出。」 翻译: 钟毓、钟会在少年时期就有美名。钟毓十三岁时,魏文帝曹丕听说这两个孩子的聪慧名声,就对他们的父亲钟繇说:「可以叫这两个孩子来见我。」于是奉旨进见。钟毓脸上有汗,魏文帝问:「你脸上为什么有汗?」钟毓回答:「战战惶惶,汗出如浆。」钟会脸上没出汗,文帝又问:「你为什么不出汗?」钟会回答:「战战栗栗,汗不敢出。」28、孔子过而不式:楚国讨伐陈国,陈国的西门被打坏,楚人就让投降的陈国百姓来修缮。孔子经过这里没有对人们行式礼(轼礼:在车上对车下的人行的一种礼节)。子贡手持辔头问孔子说:“《礼》上说,遇到三人就应该下车,遇到两人就应该行式礼。现在陈国修城门的人很多,您却不行式礼,为什么呢?”孔子说:“自己的国家灭亡了都不知道,这是不聪明;知道了却不反抗,这是不忠于国家;国家灭亡了自己不去殉死,说明他们没有勇气。修城门的人虽然多,却没有一个能做到我说的其中一点的,所以我不对他们行式礼。”《诗》说:“忧心悄悄,愠于群小。”这里小人成群,凭什么受我的行礼呢!”27、勾践困于会稽:勾践固守在会稽的时候,怅然感叹道:“难道我就这样固守在这里一辈子吗?”吴王夫差赦免越国以后,越王勾践回到越国,于是就苦身焦思,在座位前放着苦胆,无论是坐着还是躺着,抬头就能看见苦胆,吃时也亲口尝尝苦胆。勾践还常常自言自语地说:”你忘记了吴越在会稽这一仗的耻辱了吗?“越王勾践亲自参加田间劳动,他的夫人亲自织布,吃饭时也不加肉,穿衣也不要多种颜色的华美衣服,屈己礼待那些有才能但地位不如自己的人,善待来访的宾客,救济贫穷的人,慰问死者家属,与老百姓同甘共苦。26、柳庆问饮:后周柳庆,起初在后魏做官,充任雍州别驾。有个商人携带黄金二十斤,前往京都长安进行交易,借人房屋居住。每有出行,都是自己掌管着钥匙。没多久,房门关锁如常,而金子却全部丢失了。商人以为是房主人偷的,遂报官,房主人被送到县衙审讯逼问,遂自诬承认。柳庆知道后觉得可疑,便召商人讯问:“你的钥匙常放在什么地方?”回答说:“常自己带着。”柳庆又问道:“曾经与人同夜过吗?”回答说:“没有。”又问道:“曾经与人一同喝过酒吗?”回答说:“前些时曾于一个僧人两度欢聚畅饮,酒醉而白昼昏睡。”柳庆说:“房主人只是因为拷打而自诬的,并不是盗。那个僧人才是真盗哩!”便派吏卒去逮捕僧人,僧人已经携金逃跑了。后来捉住僧人,所失的金子如数追回。25、勉谕儿辈:由节俭变得奢侈是容易的,由奢侈进入节俭却困难了。如果思考得到(这些东西)的艰难,(就)不敢轻易的浪费使用(了).一餐吃肉喝酒,可以做几天的粗茶淡饭;一匹绸缎,可以置办几件平常的衣服.不饿不冷就够了,何必贪图吃好穿好呢?经常在有好东西的时候想着吃不上饭的时候,不要等到没有东西吃的时候来想有好东西吃的时候,那么子子孙孙就会常常享受温饱了.24、一轴鼠画:东安有一个读书人擅长做画,作了一幅题材为老鼠的画,献给县令。县令开始不知道爱惜它,很随意地把这幅画挂在墙壁上。每天早晨走过挂画的地方,发现那幅鼠画总是落在地上,多次挂上去多次落下地。县令对这种情况感到很奇怪。一天黎明时候县令起来察看,发现画又落在地上,并且有一只猫蹲在画的旁边。等到县令把画拿起来,猫就跟着跳起来追赶那幅鼠画。县令就用这幅画来试其他的猫,结果没有一只不是这样的。到这时候,才知道这幅鼠画是画得很逼真的,值得爱惜。23、林逋论学问:求学的人提问,不光要听师长的论说,还一定要了解他们治学的方法;不光要了解方法,还要实践师长所教诲的事。这其中,既能向师长请教、又能跟朋友探讨,是求学的人最实在的事情。这是因为学习是为了学习做人的道理,提问是为了弄清学习中的疑难。作为一个人不能不学习,学习就当然不能不提问。22、牧童捉小狼:有两个牧童进山发现狼窝,窝里有两只小狼。于是牧童把小狼捉住,分别爬上一棵相距数十步的树。不一会儿,大狼回来了,进窝发现小狼不见了,非常张皇失措。牧童在树上扭小狼的蹄、耳,让它痛嚎。大狼听到后,抬头看见这样,十分愤怒,跑到树下,狂叫不已,还用爪子抓树皮。这时候另一个牧童在另一棵树上如法炮制,令小狼痛嚎。大狼听见声音,到处张望,发现小狼;于是不顾这边的狼崽,转而奔至另一棵树下,象刚才那样狂叫撕抓。第一棵树上的牧童又让小狼哀号,大狼又转身扑过去。从头到尾,大狼嘴里没有停止过嚎叫,脚下没有停止过奔跑,这样来回数十次,跑得也慢了,声音也小了;再过一会,大狼奄奄一息,直挺挺地躺在地上,很久都不动弹。牧童于是从树上爬下来,凑近一看,原来它已经气绝身亡。 19、君子之言:君子的话少而真实,小人的话多而虚假。君子的学习,传入耳中,记在心里,从自身做起。君子的治事,从一些不易看到的地方开始,最终使人不能赶上。君子考虑幸福往往不能周全,但思考祸患却百倍于思考幸福。君子在领受财物时要看对象,施与财物时却不选择人。君子的充实如同空虚一样,有如同没有一样。15、范仲淹罢宴:范仲淹镇守邠州时,闲暇的时候带领下属和官员登上城楼准备酒宴,还没有举起酒杯,看见数十个穿着孝服的人正在筹办装殓之物。他马上派人去询问,是客居在外的读书人死在了邠州,将要埋葬在近郊。下葬时入殓的衣服、棺材外面的套棺都没有准备。范仲淹很伤感,立即撤掉了酒席,重重地救济了他们,让他们能完成装殓这件事。在座的客人因此而感叹甚至有感动的流下眼泪的人.14、晋人好利:有个贪财的晋国人,去逛市场。碰到东西就去抢,说这个东西可以吃,这个可以穿,这个我可以(收藏?),这个我可以用”,拿了就走。管理市场的官吏追出来要钱,这个晋国人说,我刚才利欲熏心,头脑发热,好象全世界的东西本来就都是我的,不知道是他的东西了。不如你给我,我如果以后发了财再还你钱。管市场的官生气了,用鞭子抽打他,把他拿的东西夺回来走了。一边有人讥笑他,晋人伸手指着他骂道:“世上的人比我还要贪财的,往往想方设法用阴谋抢夺财物,我还只不过是白天去抢,不是比他们强多了么?有什么好笑的?”13、邴原泣学:邴原幼时丧父,几岁时,从书塾经过,(听见书声琅琅)忍不住哭了,书塾的老师问他说:“小孩子为啥哭泣?”邴原答道:“孤儿容易悲哀,穷人容易感伤。那些读书的,凡是能够学习的人,必然都是些有父母的孩子。一来羡慕他们有双亲,二来羡慕他们能够上学。内心感伤,因此而哭泣罢了。&老师怜悯地说:“你这么可怜,那就去读书吧!”邴原说:“没钱交学费”老师说:“你如果立志读书,我愿意免费教你,不收学费。”邴原于是进了学堂学习,学习异常努力。才一个冬天,就读熟了《孝经》和《论语》。12、何梅谷之妻:何梅谷是鄱阳人。他的老伴却特别信佛,每天从早到晚要念上一千遍:“大慈大悲救苦救难观世音菩萨。”何梅谷不让她念,她不听。何梅谷担心这会在文人中成为笑柄。有一天,他叫“夫人”,老伴答应了;他又叫,老伴又答应了;他还叫,老伴开始生气了,不再理他;何梅谷更来劲了,连着又叫了几声,老伴大怒道:“跟叫魂似的,没完没了,真烦人。”何梅谷说:“我才叫这几遍,你就显得不耐烦了,观音菩萨一天之内被你呼喊百遍,怎能不怨怒你呢?”老伴顿时省悟,从此再也不每天念观世音了。 11、齐人有好猎者:齐国有个喜欢打猎的人,很长时间都捕不到猎物,回家就觉得愧对妻子孩儿,出门就觉得对不住知己朋友,于是,他不知道是什么原因,就以为是猎狗能力差,想要买好狗。有人说:“你应该努力耕作。”猎人问:“为什么呢?”,那人不回答。猎人暗暗思忖,莫非是要我努力耕田,有了收获,就有钱买到好狗了吧?于是他就开始努力耕地,很快,家里就富裕起来,家里富裕了就能够买到好狗,于是他所捕到的猎物,也比其他人家更多。并不仅捕猎是这样的,所有的事都是这样的。10、管庄子刺虎:有两只为争吃一个人而打起来的老虎,管庄子想要刺死它们。管与止住他说:“老虎,是凶猛暴戾的动物;人,是它们的美食。现在这两只老虎因争吃人而互相争斗,小的一定会死,大的一定会受伤。你等这两只老虎受伤后再刺杀他们,就能一下子杀死两只老虎了。不用费杀死一只老虎的力气,就赢得一下子杀死两只老虎的名声。”9、反裘负刍:魏文侯出去游玩,看到一个路人反穿着皮衣背着柴。魏文侯说:“为什么反穿着皮衣背着柴?”回答说:“我爱惜皮衣上的绒毛。”魏文侯说:“你不知道里皮磨坏了,那么毛就没地方附着了吗?”8、欲食半饼喻:譬如有人因为饿了,一口气吃了七枚煎饼。吃到六枚半的时候,便觉得饱了。这人懊恼后悔起来,抬手打著自己,说:“我现在饱了,是因为吃了这半个饼,前面的六个饼子,都白白浪费了。知道吃了这半个饼就能饱了,应先吃它才是。”7、不记人过:吕蒙正先生,不喜欢记着别人犯下的错。刚任参知政事的时候,上朝时,有一个朝廷官员在帘内指着他说:“这样的人也能够参与朝政吗?”蒙正假装没有听到走了过去。他的同事很愤怒,让人询问那位官员的姓名,蒙正急忙制止了同事。下朝以后,那个同僚仍然愤愤不平,后悔没有追问到底。蒙正说:“一旦知道了他的姓名,那么我终身不能再忘了他,还不如不知道。(况且)不予追究,对我来说又有什么损失呢?”当时的人都很佩服他的气量。6、王充博览:王充少年时死了父亲,家乡人都说他对母亲很孝敬。后来到了京城,在太学学习从业的本领,拜扶风班彪为师。王充爱好广泛,浏览而不拘泥于某些段落和句子。(王充)家里贫穷买不起书,就常常到京城洛阳的店铺游览,看人家所卖的书,看一遍就能背诵。时间长了,于是(他)广泛地弄通了众多流派的学说。5、颜回好学;颜回二十九岁,头发全白了,过早地死了。孔子哭得十分伤心,说:“自从我有了颜回,学生们更加亲近我。”鲁哀公问(孔子):“(你的)学生中谁是最喜爱学习的?”孔子回答说:“有个叫颜回的最好学,(他)从不把脾气发到别人的身上,也不重犯同样的错误。颜回不幸年纪轻轻死了,现在没有(像颜回那样好学的人)了。”4、樊重树木:樊重曾经想制作器物,他就先种植梓材和漆树。当时的人们都对他的做法嗤之以鼻。但是在几年之后,梓树和漆树都派上了用场。过去那些耻笑他的人,现在都向他借这些东西。这说明种植树木是不可以停止的啊!俗谚说:“作一年的打算,不如种谷;做十年的打算,不如种树。”说的就是这件事呀!3、教学相长:虽然有美味的佳肴,不吃就不知道它的美味;即使有极好的道理,不学就不知道它的好处。所以学了以后才知道自己的欠缺,教了以后才知道自己理解的不透。知道自己的不足之处,然后才能严格要求自己;知道自己有不通之处,然后才能勉励自己奋发上进。所以说:教与学是互相促进的。2、农夫殴宦:曾经有农夫用驴驮着木柴到城里去卖,遇到一个官吏声称王宫中要这些(木柴),就只给了他几尺绢,又向他索取门户税,仍然强要驴送这些木柴到宫内。农夫开始哭泣,把所得到的绢还给官吏。(官吏)不肯接受(他的绢),(并且)说:“你必须让驴把柴送到宫中。”农夫说:“我有父母亲、妻子儿女,等着卖柴的钱后,才能有饭吃。现在我把我的柴给你,不拿报酬就回去,你还不愿意,我只有一死而已了!”于是就殴打了官吏。1、鲁人徙越:鲁人自己善于编草鞋,他的妻子善于织白绢,有一天他们想要搬到越国去。有人就对他们说:“你去那里必定会穷的!”鲁人问:“为什么?”那个人就说:“你们编了麻鞋是给人穿的,可是越国人都是光着脚走路的。你们织了白绢是给人做帽子戴的,可是越国人是披头散发不戴帽子的。凭你们的长处,可是去到一个用不着这种长处的国家,想用用不上,怎么不会穷呢?”
11. ★齐人有好猎者【参考答案】1.(1)回家 (2)妻子孩子 (3)应该 (4)努力耕田3.人在遇到困难时,不可勉为其难,有时暂时后退是为了更好地前进。(做任何事情不能一味蛮干,当失败时,应该注重考虑成功的策略。)【参考答案】1.(1)将(2)黄昏 (3)指何梅谷妻每天念千遍“观音菩萨”这件事。(4)留下。3.何梅谷妻每天念佛千遍,何梅谷阻止她她不听,不阻止她呢,又恐怕会让读书人见笑。13. ★邴原弃学【参考答案】1.(1)能够 (2)假如,如果 (3)白白地 (4)钱,学费3.发现邴原无学而泣,躬身垂问。得知邴原身世后,甘愿舍弃自己的收入,免收邴原学费。这位老师“关心贫幼”、“帮助有志者成才”的品质值得每一个人敬佩。4.贫不丧志,立志求学,并在学习中刻苦勤奋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14. ★晋人好利【参考答案】1.(1)离开 (2)求取 (3)给 (4)比……严重3.虽然强抢不是什么值得表扬的,但晋人的辩解却也令人深思。好利是人类普遍的本性,最好的做法当然是“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但表面君子风范,说起廉洁慷慨激昂,而暗地里却贪得无厌,为自己利益费尽心机者,实在比这晋人还要差!因为他们多了一条更卑劣的品行——虚伪!15.★范仲淹罢官【参考答案】1.(1)急忙,赶快 (2)具备,齐备 (3)失意的样子 (4)结束,完毕3.亟令询之、怃然,即彻宴席,厚赒给之。4.表现了范仲淹体恤民生艰难、心系百姓疾苦的道德风范与人格魅力。16.★一知半解【参考答案】1.(1)却 (2)圣贤 (3)因此 (4)用在主语和介词结构之间,无义3.读死书而不善于运用,变得非常迂腐,甚至连基本的人世常识和人情伦理都忘却了。17.★非所言勿言【参考答案】1.(1)祸害,灾难 (2)糊涂、愚昧的样子(昏暗的样子)(3)谋划(4)防备,戒备2.聪明的人,还没有一点声响时就预计到了;会思考的人还没有成功时就做好防备。(听力灵敏的人能在无声中听到声音;善于思考的人能在祸患没发生时做好防备。)3.非所言勿言,以避其患;非所为勿为,以避其危;非所取勿取,以避其诡;非所争勿争,以避其声。【特别说明】本段中“红色字体”为对原书的“文段”和“参考答案”的修改,敬请读者自察。18.★武王问治国之道【参考答案】1.(1)方法 (2)罢了 (3)怎么样 (4)利益,好处3.利之而勿害,成之勿败,生之勿杀,与之勿夺,乐之勿苦,喜之勿怒。19.★君子之言【参考答案】1.(1)少 (2)不及,比不上 (3)考虑 (4)灾难,祸害3.前者寡而实,后者多而虚。4.寡——多、实——虚、有——无20.★刘备纳贤【参考答案】1.(1)后代 (2)回头看 (3)依附,依靠 (4)把……作为 (5)拜见 (6)以……为奇3.要有一番作为,就要善于海纳百川。(生于忧患,死于安乐。)21.★绝妙好辞【参考答案】1.经过 (2)同“否” (3)走 (4)女儿的儿子 (5)记录 2.略3.才高八斗,绝顶聪明22.★牧童捉小狼【参考答案】1.距离 (2)特意 (3)快速跑 (4)样子 2.略3.要善于用智慧战胜比自己强大的敌人。23.★林逋论学问【参考答案】1.(1)只 (2)方法、技能 (3)探讨、分辨 (4)“之于” (5)实在的事情3.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24.★一轴鼠画【参考答案】1.(1)随便 (2)察看 (3)及、等到 (4)跌跌撞撞25.★勉谕儿辈【参考答案】1.(1)用来做成 (2)不要3.节俭是长期养成的良好习惯。26.★★刘庆问饮【参考答案】1.(1)到 (2)先前 (3)只是 (4)无辜服罪3.自己拿着房间钥匙,房间紧闭如常而金钱却丢失了。4.通过询问商人的日常生活(不一定对的哦~~~)
仲尼相鲁,景公患之。谓晏子①曰:“邻国有圣人,敌国之忧也。今孔子相鲁若何?”晏子对曰:“君其勿忧。彼鲁君,弱主也;孔子,圣相也。若(君)不如阴②重孔子,设以相齐。孔子强谏③而不听,必骄鲁而有齐,君勿纳也。夫绝于鲁,无主于齐,孔子困矣。”居期年,孔子去鲁之齐,景公不纳,故困于陈、蔡之间。(选自《晏子春秋•外篇》)
【注释】①晏子:晏婴,为春秋时期齐国国相。②阴:假意。③强谏:竭力规劝。
孔子担任鲁国宰相,景公认为这是齐国的忧患。对晏子说:“邻国有圣人,就是敌对国家的忧患。现在孔子当了鲁国的宰相可怎么办?”晏子回答说:“君主用不用忧愁。拿鲁国的国君,是个昏庸软弱的君主;孔子是德行才能出众的宰相。国君不如暗地里表示钦慕孔子的才能,假说许他做齐国的宰相。孔子竭力劝谏而鲁君不听从,孔子一定会认为鲁君骄傲而来到齐国。国君不要接纳他。这样,他将自然和鲁国断绝关系,又不能被任用齐国。孔子就窘迫了。”过了一年,孔子离开鲁国到齐国去,景公不接纳,所以孔子被困在陈、蔡两国之间。
【参考答案】
1.(1)忧患
(3)认为……骄傲
3.足智多谋32.★★饶州神童【参考答案】
1.(1)爱慕、羡慕
(2)断、切断、断绝
(3)终了、完毕、结束(4)指考中做官
3.文中培养儿童的做法是揠苗助长,扼杀了儿童的天性,实在是危害极大。33
之:代“烛邹的罪状”
闻:接受,听从C
派烛邹管养鸟的事,结果鸟却跑了
让诸侯听到了这件事,认为我们国君重视鸟却轻视人才,这是第三条罪状
揭露了统治者奢侈玩乐,重鸟轻人的残忍,歌颂了晏子巧言善谏的机智聪明34
庄公假装没听见没有理会
他的马力气用完了,还强行求全,所以说会失败
寓意-----凡是都有个度35
多言何益:多说话有什么好处呢?
鸣:叫重要的是话要说得切合时机打比方,作比较的说理方法
说话不在于多少,而在于切合时机的道理36馈:送
少:一会儿
从前有人向郑国子产赠送活鱼所以对君子可以用恰当有道的方法来欺骗他,但却很难用不道的方法来迷惑他。37知:曾经
阴:暗暗地陈述古就让人去把这口钟迎到县府衙门来放到后阁供奉着
然后暗暗派人用墨汁涂钟
胆小害怕的心理38
名:名声于是把炉火烧得锅里的水鼎沸,(在锅上)横架了细竹子作为桥
能够渡过这里就使你活下去39
去:驱逐治理天下,和我放马又有何不同呢?
黄帝大受启发,称牧童为天师,再三拜谢,方才离开。
启示: 对有损国家、集体、人民利益的团体或个人,要及早发现、及早处理。(或:要虚心向他人请教;事物是相互联系的等等。)40降:投降
妻子:妻子儿子
负:带着我李陵的心难道与众不同,能够不伤心吗?41于:在
寡:少子贡在国外赎了一个鲁国人,回国后拒绝收下国家赔偿金,后经孔子劝说,子路救起一名落水者,收下了那人的谢礼42数:多次
由是:因此你虽然称赞他美,他却专门说你坏话准是对陛下没有隐瞒,更体现他忠诚正直43闻:听说
谕:领会您有什么可以教导我的啊张咏就是这么说我的啊44发:打开
驽马:劣马
若:你 恶:讨厌
道:路纪国有这样深刻的言语,为什么会亡国呢这个故事说明,有法不实行,便像无法一样。一个人如果只是将修身的格言置于座右,却并不打算实行,他就不可能获得长进;一个国家如果不能将治国良策付诸实践,那么再好的国策也只能是一句空话。大道理不应该空挂在嘴上,而应该亲身去实践。45惟:只
笃学:好学
余:我所以从未把书放下片刻平生所作的文章,多半在‘三上’,即马上、枕上、厕上。4646`呕心沥血1.①快速②使动用法,使……跟从③一概,都④醒悟2.①背着又古又破的丝囊,碰到有心得感受的诗句,就写下来投入丝囊中。②这个孩子要呕出心肝才算完啊! 3.穷思苦索,费尽心机;认真教育、苦心钻研技术、刻苦探讨47工之侨为琴1.①砍削②用作动词,装上琴弦③用作名词,美器,美琴④用作动词,装进匣子里⑤往,到⑥通“稀”⑦打算⑧表推测的语气助词2.①又与刻字工匠商议②用百金来买琴3.居高位者没有见识,只重虚名,世道不辨真伪。48曾子不受邑1、①接受
②同“返”,返回
④保全2、①接受别人东西的人害怕别人,给别人东西的人骄横地看待别人。②曾参的话足够用来保全他的气节了。3、要保持自己的气节,不能接受别人的施舍。49吕僧珍无私1、①偏私
④扩大、增加 2、①你自己有正当职业,怎么可以胡乱地请求呢?
②怎么可以搬迁它扩大我私人的住宅? 3、严以律己 不谋私利50刘行本进谏1、①鞭打
②稍微 ③放 ④怎么能2、①这个人一向清廉,这次他的过失又很小,希望稍微宽恕他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高考必背古诗文64篇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