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之道题

答完36道题后爱上你_新浪新闻
  文_毕梓楷 胡雯雯 插画_JacHill Chen
  一间实验室,两个陌生人,45分钟共同答完36道题,然后他们就会相爱。这是丘比特的情人节特惠套餐么?当然不是,这可是有实验数据证实效果,由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的哲学教授亚瑟&阿伦研究出来,并流传了16年之久的科学秘方。
  1997年,亚瑟&阿伦教授带头发起了一项心理学研究,想探寻一下人际亲密感是怎么产生的 。他在大学里招募了近两百名实验对象,先对TA们的基本情况、社会态度等做过问卷后,然后将其两两配对(熟人间相互避开),给每对人留出一定的单独空间,让他们花45分钟,共同回答36道题。这36道题是经过特别设计的,分三个阶段逐层深入,并且分为“亲密版”和“闲聊版”两种, 随机分派。经过这36道题后,实验对象还会单独填写一份问卷,评价自己的性格类型,以及与拍档的亲密程度。
  实验结果很有意思, 完成“亲密版”36题的人,对两人的亲密指数评分(7分满分,平均4.06分)普遍高出“闲聊版”(平均3.25分)。甚至有30%的“亲密组”成员表示,聊完这些问题后,感觉同拍档的关系比人生中任何一段关系都深,尽管TA俩之前可能只是点头之交甚至完全不了解。
  阿伦教授在后来发表的论文中总结:“人与人之间要建立亲密关系,持续地、不断深入地、互相对等地坦白自己的个人特性非常重要。”而两人之间能否变得亲密,跟他们的三观是否一致并没有太大关系,跟双方是否期待跟对方发生浪漫关系也没有关联。
  更有意思的是,在实验结束后的七周跟踪调查中,“亲密版”问卷里57%的参与者都跟拍档有了后续交往。其中,37%的人上课时坐在了一起,35%的人开始正式约会,还有一堆在六个月后结了婚,并邀请了整个实验室的人参加婚礼!
  十五年后,英属哥伦比亚大学的教授曼迪&卡特伦翻出了这份研究,并在《纽约时报》爱情专栏叙述了自己的实验经历。这篇文章立刻成为当周官网点击量榜首,这份问卷也得到了大面积的转载。“我之所以喜欢这个研究,是因为它假设了爱其实是一种行动,而且也假设我和拍档无论如何都会有三个共同点。我开始相信,爱情是一件比我们想象的更可控的东西。”
  曼迪的实(gou)验(da)对象是她在大学时就认识的一位男士,两人偶尔会在健身馆碰面,曼迪也幻想过“跟他在一起会怎样?”,并在Instagram上留意过他的日常生活,但从来没有实质性的发展。
  “我向这位熟人解释了整个研究,他说,那咱们试试。”于是两人找了个酒吧,花了近两个小时,把iPhone传来传去,轮流回答完这36道题。然后,曼迪建议两人按照实验的第二步骤,静静地双目对视4分钟,这一环节是在酒吧外一座小桥上进行的。关于双目对视的环节,曼迪非常细致地描写了自己当时的心理变化,可以用心猿意马、小鹿乱撞、渐入佳境来形容,甚至在计时器响起时,她有一种“怅然若失的感觉”。
  结果就如我们所料,曼迪成功地跟这位男士发展出了一段浪漫的关系。当然,如果你找到的这个人愿意花上45分钟至2小时,跟你共同做完一份36道题的大问卷,这本身就很说明问题。就如曼迪所说,“我们相爱是因为,我们各自做了去爱的决定。”而且更诡异的是,我们翻出阿伦教授的论文时,会发现里面似乎没有提到最后令人心旌荡漾的“4分钟对视”。
  这说明什么呢?一个心机女借着科学的名义成功把上了男朋友?那么,脱离了那4分钟,整份问卷的魔力还有那么强吗?
  《南都周刊》实验报告
  本着科学求知的实践精神,《南都周刊》派出了一名年轻单身的采编成员,分别约出两位朋友进行了对比测验。实验报告如下:
  我找的是两位半生不熟的相识。
  第一位是广告人L。去年在公关公司实习时,他在旁边的广告公司工作。他说曾在我经过他们公司时见过我,而我从来没有见过他。他是通过社交软件联系上我的,我们闲扯过几句,互相嚷嚷有空要约出来小酌,但从来没有下文。我们认识将近一年,只通过黑镜互动,从未在现实世界中交往。最近我们重新获得了联系,我问他愿不愿意做我的实验白老鼠,他约我在一个天台的露天餐厅见。
  见面时,他刚做完健身,和一个朋友一起吃饭。他迫不及待地让我开始实验。L告诉我,他想和音乐天后玛丽亚&凯莉共用晚餐。他不想出名。他觉得自己会在独自旅行的途中孤独死去。以前他觉得内在才是最重要的,但最近几年他越来越在意自己的外貌身材穿着。他觉得一生中最大的成就是,每次跳槽,工资都可以翻倍。他一直向往回到学校念书攻读硕士学位,但是不善理财的他老是将工资花个清光,而且,他不确定父母是否会支持他继续读书。谈及父亲时,他说,父亲在他有记忆以来一直很节俭,从来没有给自己买过什么好东西。他神色凝重,好像身体的每个细胞都散发着愧疚感和亏欠感。他需要被照顾。
  如果可以活到90岁,我们都希望在最后60年里保持30岁时的心智。我们最感恩是我们都还好好活着。我们都希望有那么一个人可以分享我们的阴暗面。我们都看重友情里的忠诚和信任。他喜欢第一次看见我时戴的围巾。我喜欢他一口答应我做这个实验。
  不出意料,我没有感受到《纽约时报》爱情专栏里那种渐入佳境,慢慢对一个不熟悉的人放下防备的感觉。我们之间的好感和亲密在深度上没有太大变化,反而是对彼此的了解在广度上有了进展。
  其实,这36道题就像一幅本来就不完整的拼图,一块块拼砌以后,你会对眼前的画面有越来越清晰的认识,但终究只能看到局部,你很难,也不可能通过这幅拼图完全地猜透眼前的对象。
  我问L,你觉得这个研究实验靠谱吗,我们的亲密度和了解度有增进吗云云。他认为社会学科只是经验学科,而不是严谨意义上的科学,但他会用这个实验去勾搭别人。他说,两个人聊了一个多小时,或多或少也会对双方有更多的了解。我问,“你回答问题的时候会有所保留吗?”“当然有啊,20%的保留吧。”我觉得不止。
  在阿伦博士的实验中,跟“亲密版”36题对应的是另一套“闲聊版”36题,我又找了另外一位朋友P做对比试验。
  P来中国将近五年,在一个外语培训机构做讲师。我们机缘巧合之下认识,但我对他了解甚少,甚至还称不上朋友。不知道是因为问题设计跟当下时代不相符,还是过于肤浅,抑或是对陌生人的戒备心,在远不到45分钟内,我们就结束了闲聊性质的36题,而且发现泛泛而谈后,依然对彼此一无所知。
  我几乎没记住P讲的任何事情,除了他男朋友把他的宠物鼠扔出窗外,以及一次吵架后他男朋友让理发师把他剃成光头。这时,我开始体会到亲密版36问的魔力。闲聊或许可以用来消磨时间,但并不能拉近两个人的心理距离,而且闲聊实验过后,有一种身体被抽空的心累感,而不是亲密版实验后的那种充实愉悦感。
  闲聊实验结束后,我继续和P聊天,并有意识地把话题往亲密版36问上靠。他慢慢开始了感情自白。他跟前面提及的男友相恋三年,去年六月在南非注册结婚,但前不久的某个早上,他醒来时突然有种顿悟,意识到丈夫不是自己的理想伴侣,于是提出分居。
  他出生于金牛座和双子座的交界。以前的他有着金牛座的果断,而现在的他则过渡到双子座的优柔寡断,所以他认为他需要一个人来引导。然后他用一种哀其不争,混杂少许无奈的口吻讲述丈夫:32岁,无业,靠母亲接济,对生活没有太大抱负。我问,你当初为什么和他相爱。他回答,他好相处,身材也不错。他又再想了一下,没有给出更多答案。我半安慰地说,也许这只是你们感情路上的一个小波折。但他决意要和丈夫离婚。他对这个决定既悲又喜,问我这种感觉是不是很奇怪。我说,我能够理解。
  在一个小时之内,他向我倾诉了他的情感状况并向我寻求意见。我感觉到,他对我的戒备消退了不少。
  我想,阿伦研究中在实验室里的情感建立,与现实生活还是有很大区别的。现实生活不会夹杂着学术的功利性,不需要我们去得出或验证一个特定的结论,更多的,只是纯粹的人性和欲望。阿伦博士的亲密36题并非建立情感的必杀技,但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指引。至少你懂得了,无效的闲聊跟有效的沟通之间的区别。
  另外,题目本身也许不是重点,更重要的是,你愿意行动,也能找到一个愿意为你腾出45分钟的人,看看彼此有没有建立感情的可能性,无论是爱情还是友情。
  就算你还没有抓到愿意共同回答36道题的人,看看这些题也无妨,起码下次跟人聊天时,你有很多有趣的话题可以扯,也可以小有心机地为彼此制造进一步发展的可能性。
  亲密版36问
  1.在全世界范围内让你选,你最想跟谁一起共进晚餐?
  2.你想出名吗?在哪方面?
  3.在打电话之前,你会排练一下你要讲的话吗?为什么?
  4.你心中完美的一天是怎样的?
  5.你上一次唱歌给自己听是什么时候?唱给别人听呢?
  6.如果可以活到90岁,在最后60年里面保持三十岁的心智或者是身体,你会选哪个?
  7.你是否预感过你会以某种方式死去?
  8.说出三样你和你的搭档的共同点。
  9.你对生活中的什么最感恩?
  10.如果可以改变你自幼成长经历中的任何一点,你会改变什么?
  11.在四分钟内尽可能详细地向你的搭档讲述的你人生故事。
  12.如果明天醒来你可以获得一种品质或者能力,你的选择会是?
  13.如果有个水晶球可以预测关于你自己、你的生活、你的未来的真实情况,或者其他任何事情,你最想知道什么?
  14.有没有什么是你一直想去做的?为什么你还没有去做呢?
  15.你一生中最大的成就是什么?
  16.在友谊里面,你最看重什么?
  17.你最珍贵的记忆是什么?
  18.你最糟糕的回忆是什么?
  19.如果你知道在一年内你就会离开人世,你会改变现在的生活方式吗?为什么?
  20.友谊对你来说意味着什么?
  21.爱和感情在你的生命中充当什么角色?
  22.轮流和搭档分享你认为对方比较好的性格特质,说出五个。
  23.你的家庭关系紧密融洽吗?你是否认为自己的童年比别人的要快乐?
  24.你对你和母亲的关系如何?
  25.每个人造三个以“我们&&”开头的句子,比如,“我们都在这个房间里,感到&&”
  26.完成下面这个句子:“我希望有一个人让我可以跟他/她分享&&”
  27.如果你要和搭档变成亲密的朋友,请分享他/她需要知道的重要事情。
  28.告诉你的搭档你喜欢他/她什么;要非常诚实,说出你可能不会对刚遇见的人说的事情。
  29.跟你的搭档分享一个你生命中的尴尬时刻。
  30.你上次在另一个人面前哭是什么时候?自己一个人哭呢?
  31.告诉搭档,你已经喜欢上了他/她的某个特质。
  32.什么事情是不能用来开玩笑的?
  33.如果你今晚就要离世,而且没有机会跟任何人交流,你会最遗憾没有把什么事情告诉别人?为什么你还没有告诉他们?
  34.假设你的家(里面放着所有你拥有的东西)着火了。当救出你的至亲至爱和宠物以后,你有时间回去拿最后一样东西,那样东西是什么?为什么?
  35.在你的全家人里,谁的死会最让你不安?为什么?
  36.分享一个个人问题,问你的搭档他/她会怎么处理。然后,让你的搭档告诉你,他/她认为你为什么会问这个问题。
  闲聊版36问
  1.你上一次散步超过一个小时是什么时候?描述你去的地方和你的所见。
  2.你收到过最好的礼物是什么?为什么你认为是最好的?
  3.如果你要搬离加州,你会去哪里,你会最怀念加州的什么?
  4.你是怎么庆祝上一个万圣节的?
  5.你经常读报吗,哪一份报纸你比较喜欢,为什么?
  6.你认为一个学生公寓容纳多少人比较好,为什么?
  7.如果你可以研发一种冰淇淋的新口味,你会研发什么口味?
  8.告诉你的搭档上个月内你去过的最好的你搭档没去过的餐馆。
  9.描述一下你的最后一只宠物。
  10.你最喜欢的节日是什么,为什么?
  11.告诉你的搭档你小时候发生过的最搞笑的事情。
  12.你上一次生日收到的是什么礼物?
  13.描述一下你上一次去动物园的情景。
  14.说出你家庭成员的名字和年龄,包括祖父母、婶姨叔伯,以及他们的出生地(详尽到你了解这些信息的程度)。
  15.你们其中一人说一个单词,另一个人说另一个首字母以上一个单词的末字母开头的单词,直到说够五十个单词。所有单词都可以,你们不需要造句。
  16.你喜欢早起早睡还是熬夜晚起?其中有没有发生过什么趣事?
  17.你从哪里来?说出你所居住过的地方。
  18.目前你最喜欢的大学课程是什么?为什么?
  19.你上个夏天做了什么?
  20.你上个圣诞节/光明节收到什么礼物?
  21.你最喜欢的与你同性别的演员是谁?描述一下他/她演过的你最喜欢的场景。
  22.你对UCSC的第一印象是什么?
  23.告诉你的搭档上个月内你看过的最好的你搭档没看过的电视节目。
  24.你最喜欢的节日是什么,为什么?
  25.你在哪里上高中?你的学校是什么样的?
  26.告诉你的搭档上个月内你读过的最好的你搭档没读过的书。
  27.你最想去哪个外国?这个国家的什么最吸引你?
  28.你喜欢电子表还是有指针的表?为什么?
  29.描述一下你妈妈最好的朋友。
  30.人造圣诞树的优点和缺点分别是什么?
  31.你多久理一次发?你去哪里理发?你有过糟糕的理发经历吗?
  32.你在小学是时候有过班级宠物吗?你还记得它的名字吗?
  33.你认为左撇子比右撇子要更具创造力吗?
  34.你最后一次看演唱会是什么时候?你有多少张那个乐队的专辑?你以前看过他们的演唱会吗?是在哪里?
  35.你有订阅杂志吗?都有哪些?你曾经订阅过的杂志有哪些?
  36.你有在学校话剧中演出过吗?你的角色是什么?那个话剧的剧情是什么?你在台上的时候有没有什么趣事发生?  (原标题:答完36道题后爱上你)
近日,香港传出要限制自由行的消息,此类声音这些年一直不绝于耳。今年春节,赴香港旅游的大陆游客数量第一次降低。大陆人的热情似乎正在向东转移——春节期间,访日中国游客突破记录达到45万。日本人虽然也有无奈的时候,但更多的却是对中国游客素质表示出理解。
官方为每一个年份“定义”,以2014年来说,民众或深或浅或多或少或真或幻总会有些“获得感”,与之对应的则是2014年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确定的80个重点改革任务基本完成,中央有关部门还完成了108个改革任务,共出台370条改革举措……
生产法和支出/收入法统计口径不同,得出的GDP数据也有差异,加拿大统计局的办法是公布两种口径的季度GDP数据,即使用支出/收入法统计出的季度GDP数据,和累积3个月用生产法统计的月GDP数据之和存在偏差。
娱乐资本论好奇的再问一句,那就是在柴静最为爱国人士所诟病的“女儿美国籍”的问题上:说真的,看完《穹顶之下》后,诸位爱国人士,难道真的没有一丝也想把自己的儿女送到美国去的想法吗?孙膑,庞涓都是鬼的徒弟,一天鬼出了这道题目:他从2到99中选出两个不同的整数,把积告诉孙,把和告诉庞。庞说:我虽然不能确定这两个数是什么,但是我肯定你也不知道。孙说:我本来不知道,但是听你这么说,我现在能够确定这两个数字了。庞说:既然你这么说,我现在也知道了。问这两个数字是
孙膑,庞涓都是鬼的徒弟,一天鬼出了这道题目:他从2到99中选出两个不同的整数,把积告诉孙,把和告诉庞。庞说:我虽然不能确定这两个数是什么,但是我肯定你也不知道。孙说:我本来不知道,但是听你这么说,我现在能够确定这两个数字了。庞说:既然你这么说,我现在也知道了。问这两个数字是什么?
 在其它地方看到答案,比较费解,贴出来让大家共同学习
1)按照庞的第一句话的后半部分,我们肯定庞知道的和S肯定不会大于54。
  因为如果和54<S<54+99,那么S可以写为S=53+a,a<=99。如果鬼谷子选
的两个数字恰好是53和a,那么孙知道的积M就是M=53× a,于是孙知道,这原
来两个数中至少有一个含有53这个因子,因为53是个素数。可是小于100,又有
53这个因子的,只能是 53本身,所以孙就可以只凭这个积53×a推断出这两个
数术53和a。所以如果庞知道的 S大于54的话,他就不敢排除两个数是53和a这
种可能,也就不敢......
 在其它地方看到答案,比较费解,贴出来让大家共同学习
1)按照庞的第一句话的后半部分,我们肯定庞知道的和S肯定不会大于54。
  因为如果和54<S<54+99,那么S可以写为S=53+a,a<=99。如果鬼谷子选
的两个数字恰好是53和a,那么孙知道的积M就是M=53× a,于是孙知道,这原
来两个数中至少有一个含有53这个因子,因为53是个素数。可是小于100,又有
53这个因子的,只能是 53本身,所以孙就可以只凭这个积53×a推断出这两个
数术53和a。所以如果庞知道的 S大于54的话,他就不敢排除两个数是53和a这
种可能,也就不敢贸然说“但是我肯定你也不知道这两个数是什么”这种话。
  如果53+99<S<=97+99,那么S可以写为S=97+a,同以上相关信息,也不可能。
  如果S=98+99,那么庞可以立刻判断出,这两个数只能是98和99,而且M只
能是98×99,
  孙也可以知道这两个术,所以显然不可能。
  2)按照庞的第一句话的后半部分,我们还可以肯定庞知道的和S不可以表示
为两个素数的和。
  否则的话,如果鬼谷子选的两个数字恰好就是这两个素数,那么孙知道积M
后,就可以得到唯一的素因子分解,判断出结果。于是庞 还是不敢说“但是我
肯定你也不知道这两个数是什么”这种话。
  根据哥德巴赫猜想,任何大于4的偶数都可以表示为两个素数之和,对54以
下的偶数,猜想肯定被验证过,所以S一定不能是偶数。
  另外型为S=2+p的奇数,其中p是奇素数的那些S也同样要排除掉。
  还有S=51也要排除掉,因为51=17+2×17。如果鬼谷子选的是(17,2×17),
那么孙知道的将是M=2×17×17,他对鬼谷子原来的两数的猜想只能是(17,2×
17)。(为什么51要单独拿出来,要看下面的推理)
  3)于是我们得到S必须在以下数中:
  11 17 23 27 29 35 37 41 47 53
  另外一方面,只要庞的S在上面这些数中,他就可以说“但是我肯定你也不
知道这两个数是什么”,因为这些数无论怎么拆成两数和,都至少有一个数是
合数(必是一偶一奇,如果偶的那个大于2,它就是合数,如果偶的那个等于2
,我们上面的步骤已经保证奇的那个是合数),也就是S只能拆成a) S=2+a×b
 或 b) S=a+2^n×b这两个样子,其中a和b都是奇数,n>=1。那么(下面我说
的“至少两组数”中的两组数都不相同,而且的确存在(也就是那些数都小于
100)的理由我就不写了,根据条件很显然)
  a)或者孙的M=2×a×b,孙就会在(2×a,b)和(2,a×b)至少两组数里拿不定
主意(a和b都是奇数,所以这两组数一定不同);
  b)或者M=2^n×a×b,
  如果n>1,那么孙就会在(2^(n-1)×a,2×b)和(2^n×a,b)至少两组数里拿
不定主意;
  如果n=1,而且a不等于b,那么孙就会在(2×a,b)和(2b,a)至少两组数里拿
不定主  意;
  如果n=1,而且a等于b,这意味着S=a+2×a=3a,所以S一定是3的倍数,我
们只要
  讨论S=27就可以了。27如果被拆成了S=9+18,那么孙拿到的M=9×18,他就
会在
  (9,18)和(27,6)至少两组数里拿不定主意。
  (上面对51的讨论就是从这最后一种情况的讨论发现的,我不知道上面的
论证是否
  过分烦琐了,但是看看51这个“特例”,我怀疑严格的论证可能就得这么
烦) 现在我们知道,当且仅当庞得到的和数S在 C={11, 17, 23, 27, 29, 35,
37, 41, 47, 53} 中,他才会说出“我虽然不能确定这两个数是什么,但是我
肯定你也不知道这两个数是什么”这句话  孙膑可以和我们得到同样的结论
,他还比我们多知道那个M。
  4)孙的话“我现在能够确定这两个数字了”表明,他把M分解成素因子后,
然后组合成关于鬼谷子的那两个数的若干个猜想中,有且 仅有一个猜想的和在
C中。否则的话,他还是会在多个猜想之间拿不定主意。
  庞涓听了孙的话也可以得到和我们一样的结论,他还比我们多知道那个S。
  5)庞的话“我现在也知道这两个数字是什么了”表明,他把S拆成两数和后
,也得到了关于鬼谷子的那两个数的若干个猜想,但是在 所有这些拆法中,只
有一种满足4)里的条件,否则他不会知道究竟是哪种情况,使得孙膑推断出那
两个数来。
  于是我们可以排除掉C中那些可以用两种方法表示为S=2^n+p的S,其中n>1
,p为素数。因为如果S=2^n1+p1=2^n2+p2,无论是 (2^n1,p1)还是(2^n2,p2)这
两种情况,孙膑都可以由M=2^n1×p1或M=2^n2×p2来断定出正确的结果,因为
由M得到的各种两数组合,只有 (2^n,p)这样的组合,两数和才是奇数,从而在
C中,于是孙膑就可以宣布自己知道了是怎么回事,可庞涓却还得为(2^n1,p1)
还是(2^n2, p2)这 两种情况犯愁。
  因为11=4+7=8+3,23=4+19=16+7,27=4+23=16+11,35=4+31=16+19,
37=8+29=32+5,47=4+43=16+31。于是S的可能值只能在17 29 41 53中。让我们
继续缩小这个表。
  29不可能,因为29=2+27=4+25。无论是(2,27)和(4,25),孙膑都可以正确
判断出来:
  a)如果是(2,27),M=2×27=2×3×3×3,那么孙可以猜的组合是(2,27)
(3,18)(6,9),
  后面两种对应的S为21和15,都不在C中,故不可能,于是只能是(2,27)。
  b)如果是(4,25),M=4×25=2×2×5×5,那么孙可以猜的组合是(2,50)
(4,25)(5,20)   (10,10)。只有(4,25)的S才在C中。
  可是庞涓却要为孙膑的M到底是2×27还是4×25苦恼。
  41不可能,因为41=4+37=10+31。后面推理略。
  53不可能,因为53=6+47=16+37。后面推理略。
  研究一下17。这下我们得考虑所有17的两数和拆法:
  (2,15):那么M=2×15=2×3×5=6×5,而6+5=11也在C中,所以一定不是这
个M,否则4)的条件不能满足,孙“我现在能够确定这两 个数字了”的话说不
出来。
  (3,14):那么M=3×14=2×3×7=2×21,而2+21=23也在C中。后面推理略。
  (4,13):那么M=4×13=2×2×13。那么孙可以猜的组合是(2,26)(4,13),
只有(4,13)的和在C中,所以这种情况孙膑可以说4)中的话。
  (5,12):那么M=5×12=2×2×3×5=3×20,而3+20=23也在C中。后面推理
略。
  (6,11):那么M=6×11=2×3×11=2×33,而2+33=35也在C中。后面推理略

  (7,10):那么M=7×10=2×5×7=2×35,而2+35=37也在C中。后面推理略。
  (8,9):那么M=8×9=2×2×2×3×3=3×24,而3+24=27也在C中。后面推理
  于是在S=17时,只有(4,13)这种情况,孙膑才可以猜出那两数是什么,既
然如此,庞涓就知道这两个数是什么,说出“我现 在也知道这两个数字是什么
了”。听了庞涓的话,于是我们也知道,这两数该是(4,13)。
其他答案(共2个回答)
也是网上寻来的,大家共同参考:
 题目解答分析:   1、庞涓能确定孙膑肯定不知道这两个数,可以有这样几个推论。   (A)庞涓手上的数字是5-197之间的数字。   (B)庞涓的和数一定不能拆成两个质数之和,否则就不会有确信。这可以分解为两点:   庞涓手上不是偶数,只可能是奇数,因为任意大于4偶数能被拆成两个奇质数之和,这是由歌德巴赫猜想来保证;   并且庞涓手上的奇数不是2+质数。举例:如果庞涓手上是28,可以拆成11+17,当孙膑拿到了181这个积,   马上就可以猜出鬼谷子给他的两个数是11和17,与庞涓肯定孙膑不知道这两个数相矛盾,因此将所有偶数排除。   举例:当庞涓手上的数为质数+2时,例如21,而正好是19+2,那样孙膑手上的数是38,只有一种分解方法2*19,   因此孙膑同样一开始就能确定这两个数字。   (C)庞涓的和数一定不是大于53的奇数。因为大于53的奇数始终能够拆成偶数和53(是质数)的乘积,   这个乘积只能唯一的推断出53和该偶数的乘积,否则就要大于99了。另外97是质数,   同理应该排除97+2到97+98的所有奇数。最后剩下的是99+98的奇数,因为都是最大的数,   孙膑本来就可以推理出来,与孙膑本来不知道的前提相矛盾,自然排除了。   因此由此可以排除超过53以上的所有奇数。举例:如果庞涓手上的数字是59,那有一种可能是53+6,   当孙膑拿到318时也只有一种分解方式是53*6,因为106*3和159*2中的106和159都大于了99这个最大的数字,   因此这与孙膑事先不能肯定相矛盾。同理可以推理到195=97+98这中间的所有奇数都被排除,因为97是质数。   因此,当庞涓手上是53以上的奇数不会有这种把握孙膑肯定不知道这两个数。   (D)满足以上条件的这样的数字仅有10个:11,17,23,27,29,35,37,47,51,53。   2、孙膑知道自己手中的积,并说本来不知道,但现在知道了。意味着,   孙膑看了自己手上的积后分解因式对应的所有组合的和,只可能是上述10个数中的一个。   也就是10个和数拆开的乘积不于其他和数拆开乘积重合的才可能是孙膑的积。   从这句话可以得出能够相乘等于孙膑手上积的数里面,有且仅有一对是一奇一偶,别的都是两偶。所以由这个推论可以得出这个奇数肯定是个质数。而这个偶数肯定是只能被2整除(也就是说它是2的N次方)。也就是说鬼谷子选的两个数(假设是a,b,不分顺序)会满足 :a是个质数 , b是2的N次方(N是大于1的整数)。   这种积有许多种,关键是庞涓的第三句话。   3、庞涓是知道自己手中的和数,当孙膑说了这句话的时候,庞涓说也知道这两个数字了,   那庞涓手上的和数有一个特点,就是除一个例外的可能积,其他可能的积都无法满足前面所言,   否则庞涓没有这种自信。也就是在10个和数中找出积的数组合中只有唯一一对数可以满足前面的条件。   这时需要结合第二个条件,怎么利用这个条件呢?以17做为例子:   假设分解为3+14,那么积为42,而42=3*14=2*21=6*7,对应的和有17,23,13   而当中的17和23均为候选解,也就是说假如孙膑手上的数是42,他就无法知道正确的分解,   所以17不能分解为3+14。类似地可以构造以下这个可以满足第二条件的分解列表:   11的可能的分解:(4,7),(3,8),   17的可能的分解:(4,13),   23的可能的分解:(7,16),(4,19),   27的可能的分解:(11,16)(8,19)(4,23)   29的可能的分解:(2,27)(3,26)(13,16)   35的可能的分解:(16,19)(4,31),(3,32),   37的可能的分解:(8,29)(5,32),   47的可能的分解:(16,31)(4,43),   53的可能的分解:(2,51)(16,37)   当中只有17,29,41,53有唯一可行的分解,所以庞涓才可能确定自己手上的数。   所以本问题的答案为(4,13)   具体是哪一个,得看孙和庞手上的数了   下面是我用JAVA的求解过程: 作者(koolening)   class GuiGuZi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 args){   new GuiGuZi().locate();   }   public void locate(){   for(int i = 2;i0){   int a = factoring(i);   int b = i -    intln("鬼谷子选的数是" + a + "和" + b);   }   }   }   public boolean isPrimzahlen(int a){ //检验是不是质数   if(a==2)   for(int i=2;i<=(int)Math.sqrt(a);i++){   if(a%i==0)   }      }   public boolean isPrimzahlenSum(int sum){ //检验两数之和能不能被分解为两个质数   for(int i=2;i<=99;i++){   if(isPrimzahlen(i))   for(int j=2; j<=99;j++){   if(i==j)   if(isPrimzahlen(j)){   if((i+j)==sum)      }   }   }      }   public int factoring(int sum){ //检验是不是庞的数是不是能分解成 质数2的N次方,并且是不是唯一的   int count = 0;   int a = -1;   for(int i=2;i<sum-2;i=i*2){   if(isPrimzahlen(sum-i)) {   count++;   a =   }   }   if(count==1)   else return -1;   }   }
理想庄园!采之不尽!_该网站绝对安全,好洁清洁球,老少皆宜。适合积极向上和热爱生活的人们,尤其适合查找资料和收藏的人群浏览(在百度等任何搜索引擎网站,搜索dc ...
解法一:算术法:
把跑步的速度看作单位“1”,步行的速度(1-50%=)50%;
骑车的速度是(1÷(1-50%)=)2。
那么:小王跑步从A城到B城需...
有蜘蛛、蜻蜓、蝉三种动物共18只,共有腿118条,翅膀20对(蜘蛛8条腿,蜻蜓6条腿,2对翅膀,蝉6条腿、1对翅膀),三种动物各有几只?
总共有18只
如果蜘蛛...
我不是上哈佛的料,所以不会做很正常.让“不正常”(超常)的同志来做吧!
各位看来都没有夜行军的经历。
古时道路不良,夜行军十分不易。在没有月光的夜间更是难以辨认道路。而且夜间行军不易保持队伍的齐整,又易遭敌人伏击,所以古时军队到日暮...
答: 备孕吃叶酸的量是多少的呢,一天吃多少次啊,要提前几个月开始吃的啊?
答: x->0:lim(1+x)^(-1/x)
=1/[x->0:lim(1+x)^(1/x)
x->∞:limxsin(1/x)
=1/x->0:lim[...
答: 计算科学是一门什么样的学科?
答:计算学科(通常也称作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作为现代技术的标志,已成为世界各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但如何认识这门学科,它究竟属于理科...
答: 补课是比较错误的方式。我一直到高中毕业没补过课。爸妈也不管我,随我学什么。我打游戏和化学都挺好。现在在大学读书,很深刻地感受到教育是钱买不来的。在实验室做小型的...
大家还关注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
广告或垃圾信息
激进时政或意识形态话题
不雅词句或人身攻击
侵犯他人隐私
其它违法和不良信息
报告,这不是个问题
报告原因(必选):
这不是个问题
这个问题分类似乎错了
这个不是我熟悉的地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这是一道送分题什么梗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